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刚过完74岁生日的任正非现身华为南京研究所,装扮低调,朴实无华桃咲

刚过完74岁生日的任正非现身华为南京研究所,装扮低调,朴实无华

近日,有网友爆料,华为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先生现身华为南京研究所视察指导工作。从网友所爆照片看,任正非一身低调的休闲装扮现身,面带笑容,朴实无华,远处有“南研”字样。公开资料显示,任正非出生于1944年10月25日,如今刚刚过完74周岁的生日。自今年3月开始,任正非已经正式卸任副董事长职务,仅保留董事一职,对于执行轮值董事长制度的华为来说,任正非目前仅保留对华为战略航向方面的把握,已不具体作出决策。华为在全球有14家研究院所,南京研究所就是其中一家,位于南京市雨花区。南研所的建筑设计遵循着“campus”理念,致力于为员工打造最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园区空气清新,各色树木花草品种繁多,环境一流。作为实体科技企业,华为对研发高度重视,每年将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一共有80000名,占整个公司总人数的45%,2017年研发投入高达896亿元,在中国企业界独树一帜。任正非曾在非洲对员工承诺,只要他还飞得动,就会到艰苦地区来看望员工,到战乱、瘟疫地区来陪他们,一句”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们去英勇奋斗”更是感动了无数华为员工。任正非也确实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每年到华为国内外各大研究所、生产基地视察指导,在餐厅与员工一起吃饭。单从年龄看,74周岁的任正非已经着实不再年轻了,但任正非就是这样,像年轻人一样,对工作充满激情,低调务实的工作态度也恰巧符合华为这家埋头搞研发民营企业对外界展示的性格。中国制造2025越来越近了,期待中国制造企业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冷聚变

最新版的中国研究生院排名!这几所“985”被“211”悄悄超过!

我们国内高校众多,各个省份都分布着高校,其中我们常说的“985”院校和“211”院校可以说是国内的优秀院校,每年能考上的学生也是比较少。而且,每年都会有一份高校的排名和研究生院的排名,每年的排名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会特别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新版的中国研究生院排名榜单,都有哪些高校上榜!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份研究生院排名,是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科教评价网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发布的。他们已经连续16年发布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其中都会包含研究生院的排名报告,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从榜单,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说的是清华和北大,却很少听人提起过中国科学院大学,它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在各种大学排名榜单上却频频出现,报考热度和难度都很大。为什么这所大学会有这样的实力?其实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我们国家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和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均是出自这所学校,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研究生院的排名,它会排到榜首。这所学校是在2012年6月才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而且之前也是不招收本科的,所以我们以前很少听说这所院校也是有原因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考生去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其中包含了很多“985”和“211”的同学,该所院校的科研实力确实吸引了大批的考生前往。在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面的基本上还是我们所说的“985”院校,不过有这么几所“211”院校的研究生院表现比较优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河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这几所“211”院校的研究生院暂时排在了几所“985”院校的研究生院前面。当然也并不是说后面的这几所“985”不好,之所以能够成为“985”是有原因的,实力当然不容小觑。而上面所说的这几所“211”院校,近些年发展的确实比较好,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这些院校都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推推搡搡

南京有哪些高校值得关注?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起源于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2016年,南京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学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15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全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5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本科专业8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列25位、计算机科学列22位,这两个学科均进入ESI世界前1‰。学校共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建校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1556项,其中国家奖78项,建有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7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覆盖38个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其中工程硕士涵盖26个工程领域;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江苏省管理为主。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8个,本科专业55个。目前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作为牵头单位入选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获评A+;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A类,跻身全国前10%;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获评B+,位列全国前20%。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5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或领域。现有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ESI全球前1%学科,林业工程1个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一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两个“A+”(林业工程、林学)、一个“A-”(风景园林学)的好成绩,得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40%,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8.25%、升学率达33.23%。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和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已经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于2017年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即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制订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3个。学校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4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 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中国大陆高校ESI机构排名位列第128位,2017年入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2018年上榜自然指数国内高校TOP200,入围美国Scimago中国大学“学术”排名前128强,入围“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艾瑞深校友会2019年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100强。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致力于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体系,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影响力逐年大幅提升。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获评A+,位列第一档。2018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药理学与毒理学ESI排名前1‰,位列全球第47位,国内高校第1位。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多个全球性大学学科排名榜中,药学学科全部进入百强。2019 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药理学与毒理学位列全球第22位;2018软科ARWU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药学排名全球第40名;2018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药学与药理学进入全球第51-100段位。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个。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类)54个,共涵盖78个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6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包括2所985,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同时还有8所211高校。2所双一流高校,1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南京大学的基础学科(含文和理),除了北大基本上无敌手。2.东南大学的强势都是热门学科,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明显超过华科,不输西安交大。3.南航南理军工背景实力自然深不可测,至少可以相当于西安电子科大以及西北大学档次,明显超过武汉理工。4.南京师范大学也是文理强校,实力略次于华师之上。5.海河大学水利水电实力比肩清华,实力在武汉大学原水利水电学院部分之上。6.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可以排在全国第二三名,实力在华中农和西农之上。7.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科实力也是全国第一二。南京高校除了211之外还有一些高校很有实力: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陆军工程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要么就是专业很强要么就是生源极好。

天狗

考研不用扎堆都选大学,“科研院所”了解一下,竞争小含金量高

2021年考研已经逐步落下帷幕,不少高校已经公布了拟录取名单,从今年的考研形势来看,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很多同学说这是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一些计划出国的同学选择了在国内考研,其实这并不是主要原因。这几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一直在持续上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就业难”,同学们需要用学历来换取一个更好的工作。所以说就算没有这些计划留学的同学,考研报名人数也会不断上涨的。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同学们应该做好准备,而这第一步就是“选院校”。考研扎堆报985名校,成功上岸的却是少数一提起考研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考“高校”的研究生,而在众多高校中,又以985高校最为热门。毕竟大家考研都是奔着提升学历去的,985大学自然成为同学们的首选。可985大学哪里是那么好考的,985大学一般都有很多“推免名额”,这部分被推免的同学不用参加统招考试,直接就可以保研,这无疑加剧了同学们考研的难度。根据相关了解,像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这样知名的985院校,每年报考人数都要破2万,但每年录取的人数却只在1000左右,竞争异常激烈。可如果选择一般大学,同学们却又不甘心,毕竟考研就是奔着提升学历去的,如果选择考一个双非研究生,就算成功上岸,毕业后还是要为找工作发愁。考研不用扎堆都选大学,“科研院所”了解一下,竞争小含金量高其实除了大学,同学们考研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科研院所”,科研院所又叫“研究所”,提起研究院很多同学都是一脸懵,其实这不怪同学们,科研院所的知名度的确不高。这是因为科研院所通常并不招“本科生”,他们多数只招录硕士和博士,这也导致了这些科研院所出现了“断层”,故每年录取分数并不算高。虽说科研院所的名气不大,可其含金量却很高,科研院所在培养研究生时更注重实践,经常会让研一、研二的同学加入到大的项目中。这导致科研院所出身的学生能力都很强,行业对科研院所毕业的学生也都比较认可,如果你所在的科研所是大型企业所资助,那么其实有很大机会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的。且科研院所项目较多,项目经费一般都比较多,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还能领到不少补贴。都有哪些科研院所值得同学们报考,主要分为这两大类中科院拥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很多同学可能都听过中科大和国科大,其实这两所高校都是中科院下属的大学。中科院是科学技术的最高咨询机构,包括3所大学,12个分院,以及100多家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多数都是围绕着固定学科和项目进行纵向研究,含金量都非常高,其中很多都不输985大学。当然这样的研究所在招生上也相对于的比较严格,考研难度可能会比较大,不过单论报考人数的话,却远没有高校那么多。社科院拥有40多个研究院所:社科院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社科院拥有40多个研究院所,例如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等。这些研究院所更适合偏“文科”的同学,社科院也有很多非实体研究中心,其含金量也是非常不错的。除了中科院和社科院,其实还有合作类的研究院所,这类研究生往往有自己隶属的企业,在科研上可能会略弱,但从就业角度考虑还是很不错的选择。科研院所难考吗?哪些同学更适合报考科研院所前面已经说过了相比高校来说,科研院所其实还是比较冷门的,每年报考的人数也并不算多,如果同学们选择报考科研院所,还是有很大把握成功上岸的,当然竞争低并不代表科研院所的要求低。相反多数科研院所的要求都是很高的,科研院所对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你本身实践能力较强,或在大学期间就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那么这类同学其实是比较适合包括科研院所的。尤其是中科院下属的科研院所,报考人数可能没有高校那么多,但却个个是精英。所以说如果同学们没有一定实力,这类知名度高的科研院所还是最好别碰,但对于多数合作类科研院所来说,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且单从就业角度看,这类科研所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很多同学都是还没毕业就直接被企业签走了。今日话题:如果你考研,你会考虑“科研院所”吗?#四月创作狂欢节教育#

善夫

这所985大学,曾经亚洲第一,后被拆分为12个部分,却依旧很强

历来,我们关注最多的都是国内大学,所以,今天,我们冲出国内,走向亚洲,看看,现在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是哪所?没错,是东京大学,这所大学,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巨大,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来。截至2014年,东京大学培养了包括9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沃尔夫奖得主、1名菲尔兹奖得主、16位日本首相。所以说,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这所大学在日本的实力很强,当然,它的国际上排名也不差,在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5位。不过,我们先别着急羡慕,因为,如果我告诉你,我国也有一所大学,曾经这所大学,排名比东京大学还高,世界知名,稳居亚洲第一。并且,这所大学还与“东京大学”只差了一个字,你能猜到是哪一所大学吗?没错,这所大学正是“南京大学”,也是985/211、双一流大学,还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根据百度百科中《南京大学》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表述。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央大学已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居亚洲第一。这里的“中央大学”正是现在的南京大学,因为,在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我们都知道,南京遭受了毁灭性破坏,南京大学也被迫迁到了重庆,改名为“重庆中央大学”。此后的改名,都含有“中央大学”四个字,所以,一说到中央大学,那就是南京大学。所以说,在1948年前后,南京大学不光是国内的最高学府,而且,也是整个亚洲的最高学府。那么,当时南京大学为何实力这么强?因为,在当时,南京大学办学规模很大,全校设立了文、法、理、农、工、医、师范七个学院、37个系、6个专修科、26个研究所。这个规模别说在当时,就是放到现在,都不能算小,所以说,这在当时,绝对属于“巨无霸”大学。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时学校的老师很多,据1947年统计,在当时,全校教职员1266人,而学生只有4066人,对比现在的教职工4647人,各类学生总计56068人。1947年的老师与学生的比例是有点“夸张”。所以,在当时,学校的教学质量能不好吗?平均4个教职工可以服务一个学生。但是,这个辉煌只属于曾经的南京大学,因为,在1952年,我们都知道有一次全国院系大调整,而南京大学,恰恰是调整比较“狠”的大学之一。在这次院系大调整中,南京大学的院系被分为12部分,被分出来的院系单独成立新的院校或者与其它大学的院系组建新的大学,亦或者并入其它大学。具体调整如下(参考自各个大学的百度百科相关介绍)。南京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工学院水利系与其它院校组建了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工学院的航空工程系与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了华东航空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出来,成立了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组建为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森林系与金陵大学农学院的森林系合并,组成南京林学院(今南京林业大学)。医学院迁出改名为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至西安并入第四军政大学(今第四军医大学)法学院的经济系并入复旦大学。法学院的法律系和政治系迁出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气象工程系迁出成立南京气象学院(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学院化工系迁出成立南京化工学院(今南京工业大学)。其实,如果仔细去追溯的话,不止这12部分,比如还有商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大学等等。调整后的南京大学保留文、理学院主体,并入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且并入复旦大学德文组、震旦大学法文组、同济大学外文组、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中山大学天文系、 浙江大学地理组以及四川大学地理学系。被这样拆分,实力为何还这么强?其实,除了南大本身的底子厚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虽然七个学院被拆得只剩下两个,但是,并入的金陵大学,在当时的实力却很强,同时,院系也比较多。”。所以总体来说,虽然南京大学“元气有所损伤”,但是,也不至于一蹶不振,比如,像河南大学一样。那么,现在实力依旧很强的南京大学,又有哪些非常值得包括的专业呢?对于一所大学最好的专业,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如果能够在这次评估中,获得A类(A+、A、A-),那么,这个专业就属于非常好的专业。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南京大学总共有41个学科参评,其中A类学科获评数共21个,总数位居全国第6名。其中地质学、天文学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个学科获评A+类。所以,《小欢喜》电视剧中,乔英子非要上南京大学的天文系,看来也是有原因的,对于一个天文爱好者,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天文系不光是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之一,而且在全国也是排在第一的专业。所以说,南京大学,作为C9联盟高校之一,第四轮科学评估中的21个A类专业,都是非常值得报考的好专业。感谢您的阅读,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大嘴巴

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排名,这25所大学科研实力最强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可以说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了目前中国最精高端的科学研究技术,是中国最高端的科研人才的聚集地。目前中国一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700个左右,其中依托高校为主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共只有180个左右,目前中国有高等院校2000多所,所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高校来说是个非常稀缺的资源,一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绝对能够反映出这个大学的科研实力。本次统计反映出拥有3个及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5所大学,这些大学也代表了目前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请看下图:第一集团(3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及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以上的大学1、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遥遥领先,涉及摩擦学、汽车安全工程、水利、精细化工工艺、电力系统、数字通信、智能系统、精密仪器、化学工程、电子学、环境学、低维量子物理、膜生物学等学科。2、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传染病学、材料学、流体物理学、能源清洁、工业控制、计算机设计、光学仪器、化学工程、水稻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3、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仿生药物学、基因工程、材料化学、核物理技术、微结构学、湍流系统、光纤通信、环境学、分子结构学、膜生物学等学科。第二集团(4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以上的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光纤通信、医学基因、海洋工程、机械系统与振动、金属复合材料学、癌基因、微生物代谢、纳米加工等学科。5、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医药生物技术、配位化学、计算机软件、金属矿床、固体微结构物理、污染控制学、生命分析化学等学科。6、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机器人技术系统、焊接生产技术、水资源环境、精密热加工、可调谐激光技术、复合材料、空间环境材料等学科。7、西北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西北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凝固技术、无人机特种技术、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水下信息与控制、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等学科。第三集团(18所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5个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5个的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5个的大学8、吉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吉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理论化学、无机合成、超分子结构材料学、汽车动态模拟、超硬材料、集成光电子学等学科。9、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医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工程、集成电路系统、应用表面物理、聚合物分子工程等学科。10、西安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西那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机械制造系统、金属材料、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动力工程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等学科。11、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肿瘤学、眼科学、有害生物控制、光电材料技术学等学科。12、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口腔疾病、生物治疗、高分子材料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开发等学科。13、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水资源与水电工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病毒学、杂交水稻等学科。14、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煤燃烧、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材料成形及模具、激光技术等学科。15、天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天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内燃机燃烧学、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化学工程、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等学科。16、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认知神经科学、地表资源、环境模拟污染控制、遥感科学等学科。17、厦门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厦门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固体表面物理化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细胞应激生物学、分子疫苗学与分子诊断等学科。18、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海洋地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土木工程防灾等学科。19、重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机械传动、煤矿灾害控制、输配电装备系统安全等学科。20、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等学科。21、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亚热带建筑科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制浆造纸工程等学科。22、东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东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毫米波、生物电子学、移动通信等学科。23、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精细化工、工业装备结构分析、海岸和近海工程等学科。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软件开发、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航空发动机气热动力等学科。25、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软件架构等学科。好了,以上就是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多的25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因为研究所太多太分散,在此不列入统计。以上25所大学也基本上囊括了中国科研水平最高的大学。各位小伙伴们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必归其天

南京有哪些很厉害的大学?在全国排位和影响力怎么样?

南京,中国科教名城,中国高教实力最雄厚的城市之一。认识南京的高校之前,先来认识一下南京这座城市。南京城市风光,图片源自免费图库。南京,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化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京有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是国家重要 的科教中心,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于南京的江南贡院。现在的南京,拥有众多的985,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拥有以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代表的中国一流高等学府,是许多学子向往的城市。南京城市风光,图片源自免费图库。来盘点一下南京的高校实力。据大学生必备网相关数据,南京共有高校53所,其中本科院校35所,专科院校18所,无数是大学数量,还是重点大学数量,都位居全国城市前列。下表源自网络,南京市部分本科院校名单,这里面一定有你非常熟悉的大学。(表中还应当加入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南京部分高校,图片源自大学生必备网。再来看看南京市众多高校中,有多少所985,211和双一流大学。南京市的985全国重点大学,2 所,分别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市的211全国重点大学,8所, 分别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南京市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市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最后来汇总一下南京的知名高校在全国的排位情况,途虫汇总了排在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和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排在南京市前十位的知名高校,供参考。在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南京市排在前十位的高校全部入围了全国百强高校,不得不说,南京市大学的整体实力真的很强,其中南京大学排在全国第7位,东南大学排在全国第17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在全国第33位,南京理工大学排在全国第38位,四所大学入围全国50强。校友会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南京市有7所大学入围全国百强高校,其中南京大学排名全国第8位,东南大学排名全国第24位,河海大学排名全国第39位,南京农业大学排名全国第47位,南京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50位,有5所高校入围全国50强,整体实力不俗。南京部分高校排行榜,途虫制表。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中国科教名城南京,有颜值有实力

不可止也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最好的十所大学,你知道哪些呢?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毫不夸张地说江苏省最好的高校基本都在南京市境内。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明清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截至2020年,南京各类高等院校66所,全球科研城市20强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8、中国第3。那么南京众多高校当中哪些学校的综合实力比较强呢?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下2020年南京最具实力的十所大学。Top10——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南邮”(NJUPT),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电信联盟首个学术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电信组织在华培训基地之一;是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Top9——中国药科大学 (211)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是中国历史中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80余年来,学校秉承“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为推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占地2100余亩。设有16个院部,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等7个学科门类,现有31个本科专业(类)、3个专科(高职)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药学、中药学、生物学)、2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截止2019年底,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6781人,其中本专科生11593人、研究生4682人、留学生443人、预科生63人。Top8——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2001年5月,原化学工业部直属的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直属的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机师科。Top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NUA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Top6——南京师范大学 (211)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京师大,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为基础,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Top5——南京理工大学 (211)南京理工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等,是全国18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Top4——河海大学 (211)河海大学,简称“河海(HHU)”,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等。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1924年与国立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Top3——南京农业大学 (211)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双一流”农科联盟、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原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的农学相关院系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Top2——东南大学 (985、211)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由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1952年,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Top1——南京大学(985、211)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梦千年

南京各区有哪些四星高中?

南京各区都有哪些高中?其中哪些是四星高中?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盘点一下各区的高中名单吧~玄武区2020高考成绩南京外国语学校52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96%、文理科均分387.3分、400分以上13人、理科最高分431分。第九中学668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75.4%;400分以上5人;最高分413分。第十三中学554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88.4%、400分以上20人、理科志远班均分391.2分、文科志远班均分382.5分。鼓楼区2020高考成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63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96.3%、400分以上147人、理科最高分431分。南京市金陵中学681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96%;400分以上75人;文科4人进入省前100名。第二十九中学595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96.1%、400分以上68人、理科最高分425分。宁海中学文化班303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76.2%、理科最高分406分。田家炳高级中学402人参加高考,本科达线率97.5%;文科最高分397分。秦淮区2020高考成绩第一中学559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95.3%。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本科达线263人,文科378分以上2人,理科380分以上1人、378分以上3人。南航附属高级中学本一达线153人。第五高级中学302人参加高考,本科达线率92%。第三高级中学本一达线人数202人。建邺区2020高考成绩中华中学529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91.3%,400分以上20人,文科最高分418分、理科最高分423分。金陵中学河西分校367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78.7%;400分以上18人;理科最高分419分。建邺高级中学342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人数79人,本二达线人数298人。栖霞区2020高考成绩南外仙林分校本一达线率67.1%,本科达线率99.3%。江宁区2020高考成绩南师附中江宁分校350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86.9%、400分以上22人、文科高分423分、理科最高分421分。东山外国语学校210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91.9%,文科本一达线率100%。雨花台区2020高考成绩雨花台中学 573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65.8%,400分以上8人,文科最高分422分、理科最高分407分。浦口区六合区2020高考成绩大厂高级中学404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31%,文科最高分384分、理科最高分401分。南师附属扬子中学668人参加高考,本一达线率75.4%,400分以上10人、最高分422分。六合高级中学本一达线404人,理科最高分424分。溧水区2020高考成绩溧水第二高级中学本一达线86人,本科达线率82%高淳区以上的学校信息是小编手动整理的如果有错误或遗漏欢迎大家指正!

刃牙

古都南京有哪些实力很强的“双非”高校?快来看看!

南京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高校林立,一些很有实力的院校,由于名额的限制,而未能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序列。前一篇文章我们详细了解了南京的8所“211工程”大学,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南京还有哪些实力很强的“双非”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学校于2001年,由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是三江师范学堂,与现南京大学同源;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学校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江苏省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A,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为B+,另有3个学科为B。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化学化工类学科优势明显,整体录取分数线不高,对于喜欢化学,同时分数不高的同学,南京工业大学适合你。南京林业大学始建于1902年,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森林系,于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林业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林业工程、生态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4个: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林业工程、林学为A+,风景园林学为A-,表现出色。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林业学科实力极强,虽然近年来林业类专业受到冷落,但是随着南京林业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序列,相信南林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南京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38年西迁同时合并南通学院医科,改名国立江苏医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后历经重组、拆分、合并,最终于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另有4个学科为B+。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学校在医学领域很有实力,优势学科领域录取分数线不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99年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大气科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气象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大气科学为A+,另有4个B级学科。其中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学校在大气科学领域拥有顶尖实力,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计算机也不错。学校整体分数线不高,如果成绩不是很理想,南信工的优势学科非常值得考虑。除了以上4所院校外,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在电子、计算机等学科领域很有实力的南京邮电大学(双一流学科);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在中医药学领域拥有极强影响力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学科)都是很不错的院校(之前的文章已经详细介绍过)。在这里还要为想上公安司法类院校的同学们推荐江苏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这两所学校。希望对有意愿去南京上大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如想了解其他类大学或报考信息可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