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鲜明、有实力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活菩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鲜明、有实力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9月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学科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好的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坐落在江苏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一线城市南京市,坐落在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大气科学等1个一级学科评估为A+,蝉联全国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数学、科学技术史、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评估为B-;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评估为C+;生态学等1个一级学科评估为C;地理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3个一级学科评估为C-。共有12个一级学科上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28个。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达84.9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达65.62%。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4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8人,“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等众多优秀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建有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无锡、苏州、南京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69项,全年科技到账经费达4.4142亿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届本科生国内升学率为28.06%,国内升学的本科生前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深造的比例为84.76%;出国(境)留学率为7.05%;深造率合计35.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央企高管、战略专家、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检阅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推免保研数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大气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入选国家了“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测评中获评A+,学校的气象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校园风景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保送免试研究生总计281人,其中6人属于“支教团”推免类型。据学校生源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总计6558人,不考虑应用技术学院816人的前提下,本科生总数有5742人,以此计算学校的保研率为4.89%。各学院中,长望学院推免比例最高,推免比例值达到985高校保研水平。雷丁学院保研率最低,学院推免生所占比例仅为1.87%。以下是各学院、各专业详细保研人数及所占比例统计数据表。校园风景图推免生比例31.65%的学院:长望学院长望学院推免生所占比例达31.65%,各专业如大气科学实验班,经济管理实验班,计算机软件实验班,信息控制实验班等推免生所占比例均超过30%!推免生比例31.65%的学院:长望学院推免生比例介于5%到8%的学院推免生比例介于5%到8%的有6个学院,其中大气科学学院推免生比例较高,达7.62%。推免生比例介于5%到8%的学院推免生比例介于4%到5%的学院推免生比例介于4%到5%的有5个学院,其中数学与统计学院推免生比例较高,达4.9%。推免生比例介于4%到4%的学院推免生比例介于3%到4%的学院推免生比例介于3%到4%的有6个学院,其中人工智能学院推免生比例较高,达3.95%。推免生比例介于3%到4%的学院推免生比例低于3%的学院推免生比例低于3%的有4个学院,其中雷丁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类型)推免生比例较低,不足2%。推免生比例低于3%的学院关注并私信我,发送文字“2021届生源数据”即可查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届生源详细数据。

赐之千金

扬州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都是江苏好大学,谁更厉害一点?

扬州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都是江苏省的好大学,若要是两者相比较,只能从两个方面具有可比性:其一是国家重视与认可程度上,肯定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因为它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扬州大学不是;其二是从高校排名机构的排名上,软科2020最新排名,扬州大学(排名全国第69、江苏第12)要好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全国第93、江苏第16)。下面,笔者具体来说说这两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多方共建。学校始建于1960年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78年被列入了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1个本科专业;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扬州大学简称“扬大”,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普通一本中的“黑马级”高校,作为所谓的“四非”大学,却力压一众211工程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院系调整,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也在扬州同时相继办学;1992年,学校由上述6所高校合并组建为了成今天的扬州大学。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通过以上办学综合实力的比对,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扬州大学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多学科综合发展均衡,确实要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平高一些。扬州大学在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方面,都不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可比的;当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也有着自己特别突出的特色即大气科学,这可是蝉联全国第一、全球顶尖的学科专业,扬州大学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所以,两个发展方向完全不一样的大学,硬要拿来做比较,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笔者只能说,两所高校都是江苏难得的好大学,只要考生成绩优秀、专业感兴趣、有志于将来从事个人喜欢的职业,考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是赚到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扬州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相比,哪一个好”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颇让人为难的问题,因为这两所大学都是江苏省特别棒的大学,各有其突出办学特色和重点学科专业;问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要高考成绩优秀,对相关专业有兴趣,未来职业规划科学合理,考上哪一个都是人生赢家!

孔伋

就业大数据:一流学科高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97%

气象学院改名为信息工程大学,这个名称的确比原来更能吸引考生,毕竟气象专业比较小众。咱们今天聊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来为南京气象学院,江苏省9所高校具有九鼎,但不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九鼎高校都是把校史拉到三江师范学堂(国立中央大学前身),故江苏省政府赠九鼎庆祝九校百年校庆。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只将校史溯源到1960年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故2002年百年校庆无南信大,百年九鼎无从谈起。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实力如何?毕业生就业都去哪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小始建于1960年,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1999年,北京气象学院并入;2000年,隶属关于由原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领导;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小共12个一级学科参评,且全部上榜,其中大气科学学科获评A+。其他学科如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数学、科学技术史、环境科学与工程B-,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C+,生态学为C,光学工程、地理学、工商管理为C-。南京信息工程大小2019届毕业生共5015人,总体就业率达到97.39%(截止 12 月 20 日,下同)。 其中研究生949人,就业率达到 93.68%;本科生 4066 人,总就业率达到 98.26%。该校男女性别比为 0.94:1,女生人数略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届毕业生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 江苏省省内生源为主。本科生省内生源为 2089人,占本科总人数 51.37%;省外生源主要来自贵州省、安徽省、甘肃省等省份。研究生中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12 个专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相对较高,为 100.00%,实现了充分就业;艺术、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就业率低于80%。本科生中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行政管理等 38 个本科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 100.00%,实现了充分就业。国内升学:2019 届研究生国内升学率为 5.37%;本科生国内升学率为 28.06%。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习的研究生比例为 78.43%。本科生升学院校主要流向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78 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7人)、南京大学(30 人)、南京理工大学(26 人)、东南大学(25 人)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出国/境留学:学校 2019 届本科生出国(境)率为 7.05%,留学的国家(地区)主要是英国(58.14%),留学院校主要为伦敦大学学院(25 人)、曼彻斯特大学(25 人)、利兹大学(20 人)、雷丁大学(15 人)等。就业单位性质:2019 届毕业生单位流向较为集中,“其他企业”(研究生 26.30%、本科生 63.36%)为主,“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次之。 就业行业分布:2019 届毕业生主要流向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等行业。从不同学历层次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研究生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 37.6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本科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 30.13%。就业区域分布:江苏省为学校 2019 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其中,研究生省内就业占比为 59.57%,本科生省内就业占比为 61.13%,毕业生省内就业主要流向了南京市 58.6%。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北京市、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地区。2019 届研究生月均收入为 8171 元,本科生的平均月收入为6098 元。研究生、本科生享受“五险一金”的比例分别为 93.07%、87.0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错过了20世纪末的211工程建设,好在及时抓住机会,抓住了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本科生就业率挺不错,不过研究生就业率挺一般,本科生升学深造的比例在35%左右,明显是高于省属211工程的平均水平。因为学校是属于江苏省教育厅,因此学校就业肯定是服务地方为主啦!毕业生主要是在江苏省就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经发布了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数据,你会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所高校吗?欢迎您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参与互动。

奥菲欧

除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其实还有一所值得关注!

提起“信息工程大学”,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处高校林立的高教重镇——南京。客观的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南京高校中的排名不算太高,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某些学科上的实力是非常强的,比如说大气科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北京大学同为A+。其实,在中国,除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还有一所“信息工程大学”,这所大学同样值得关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并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也是一所以气象类专业见长的高校,气象背景深厚。总体而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理工类相对较强的高校,尽管合并了四川统计学校,但学校的文科类专业依然不是很突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信息通信类专业比较突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不算太高,在四川省内排在6-8名,在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等高校之后,省内认可度还算高。最后聊一聊学校的硬件条件,成都信息科技大学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其中,航空港校区位于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属于新校区,2002年修建而成,校区内环境较好,各项硬件条件都很不错。龙泉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龙泉校区文科专业相对较多,龙泉校区的硬件条件较航空港校区差一些。

慕尼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情况分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前些年叫信控院,19年改的学院名)专硕:控制工程18年:复试线国家A线(国家线260分);19年:复试线271分(国家线270);20年复试线317分(国家线264分);20年南信大自动化学院新增加专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复试线267分(国家线264分);20年南信大自动化学院新增加专硕---仪器仪表工程:复试线270分(国家线264分);南信大的专硕和学硕的专业课试卷是一样的。考仪器仪表、电气工程和控制工程的考试试卷是一样的,所以选择很重要,但是这不代表21年仪表和电气的分数还会很低。万一报考人数暴增的话,那复试分数线就会上升很多。学硕:控制科学与工程18年:复试线为国家线,国家线为260分;19年:复试线为国家线,国家线为270分;20年:复试线为国家线,国家线为264分;18年控制工程专硕招生:过线的有111人都录取了,之后又招了调剂。18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硕招生:过线的有23人都录取了,之后又招了调剂。19年控制工程专硕招生:专硕120人,学硕过线的有22人都录取了。20年控制工程专硕招生:专硕161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硕招生人数:22.仪器仪表工程专硕招生人数:12。20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硕招生为33人。根据前几年的情况来看,在20年以前,南信大的控制工程专硕都是属于比较容易考的,但是到了20年之后它的控制工程专硕的复试分数线就比国家线要高出不少。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如下:主要原因是20年340万人考研,你要知道17年考研才201万人。考生数量变多,竞争压力也会变大。其次就是很多考生不知道专硕新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硕和仪器仪表工程专硕,扎堆报考了控制工程。就是根据我之前得到的信息来看,20年报考南信大控制工程专硕的考生超过700人。在没有疫情扩招之前,南信大公布的控制工程专硕的招收人数是70人。要是根据原来的招收人数来看,南信大控制工程专硕的报录比已经达到了10:1,属于竞争非常非常激烈了,而其它新增的两个专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报录比在2:1,仪器仪表工程报录比不足2:1。另外在没有扩招之前,南信大预估的控制工程专硕复试分数线在330到345之间,因为当时统计的是超过330分以上的人有100多人,根据1:1.2的复试比例来看,最后的复试分数线要在340左右,比国家线高了76分。好在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南信大也扩招了很多,专硕招收人数从原来的70人,扩招到161个人,扩招了91个人。但是即使是在扩招了那么多人的情况下,它的控制工程专硕的复试分数线也还在317分,可见竞争激烈之大。

此三言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清退56名超最长学习年限硕士生

又一所高校对超期学习的硕士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10月20日在官网公布了一则《关于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硕士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的公告》:为保证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研发[2018]12号)文件,现对2013年及以前入学且至2020年9月仍未获得学位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2年及以前入学且至2020年9月仍未获得学位的GCT工程硕士研究生(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作退学处理,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并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注销学籍,具体名单见附件。公告表示,如对此处理决定有异议,可在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公告所附的《2020年10月拟清退硕士研究生名单》共涉及56人,其中8人入学时间为2011年,已入校9年。根据学校官网公布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研院发【2012】30号)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硕士生一般为三年,博士生一般为三至五年。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能延长。因特殊原因未能完成学习任务,在经费落实的情况下,由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报所在院、系和研究生院审核,经主管校长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此前,东北大学已经对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果断处理。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布的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共有52人,其中入学时间最早的一人为2002年入学,已经“读博”18年之久。此外,2003年入学,“读博”17年的还有2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望普

就业大数据:一流学科高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97%

气象学院改名为信息工程大学,这个名称的确比原来更能吸引考生,毕竟气象专业比较小众。咱们今天聊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来为南京气象学院,江苏省9所高校具有九鼎,但不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九鼎高校都是把校史拉到三江师范学堂(国立中央大学前身),故江苏省政府赠九鼎庆祝九校百年校庆。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只将校史溯源到1960年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故2002年百年校庆无南信大,百年九鼎无从谈起。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实力如何?毕业生就业都去哪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小始建于1960年,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1999年,北京气象学院并入;2000年,隶属关于由原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领导;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小共12个一级学科参评,且全部上榜,其中大气科学学科获评A+。其他学科如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数学、科学技术史、环境科学与工程B-,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C+,生态学为C,光学工程、地理学、工商管理为C-。南京信息工程大小2019届毕业生共5015人,总体就业率达到97.39%(截止 12 月 20 日,下同)。 其中研究生949人,就业率达到 93.68%;本科生 4066 人,总就业率达到 98.26%。该校男女性别比为 0.94:1,女生人数略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届毕业生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 江苏省省内生源为主。本科生省内生源为 2089人,占本科总人数 51.37%;省外生源主要来自贵州省、安徽省、甘肃省等省份。研究生中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12 个专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相对较高,为 100.00%,实现了充分就业;艺术、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就业率低于80%。本科生中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行政管理等 38 个本科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 100.00%,实现了充分就业。国内升学:2019 届研究生国内升学率为 5.37%;本科生国内升学率为 28.06%。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习的研究生比例为 78.43%。本科生升学院校主要流向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78 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7人)、南京大学(30 人)、南京理工大学(26 人)、东南大学(25 人)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科研院所。出国/境留学:学校 2019 届本科生出国(境)率为 7.05%,留学的国家(地区)主要是英国(58.14%),留学院校主要为伦敦大学学院(25 人)、曼彻斯特大学(25 人)、利兹大学(20 人)、雷丁大学(15 人)等。就业单位性质:2019 届毕业生单位流向较为集中,“其他企业”(研究生 26.30%、本科生 63.36%)为主,“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次之。 就业行业分布:2019 届毕业生主要流向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等行业。从不同学历层次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研究生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 37.6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本科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 30.13%。就业区域分布:江苏省为学校 2019 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其中,研究生省内就业占比为 59.57%,本科生省内就业占比为 61.13%,毕业生省内就业主要流向了南京市 58.6%。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北京市、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地区。2019 届研究生月均收入为 8171 元,本科生的平均月收入为6098 元。研究生、本科生享受“五险一金”的比例分别为 93.07%、87.0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错过了20世纪末的211工程建设,好在及时抓住机会,抓住了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本科生就业率挺不错,不过研究生就业率挺一般,本科生升学深造的比例在35%左右,明显是高于省属211工程的平均水平。因为学校是属于江苏省教育厅,因此学校就业肯定是服务地方为主啦!毕业生主要是在江苏省就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经发布了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数据,你会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所高校吗?欢迎您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参与互动。

四端

中国气象人才的摇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年正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 学校始建于1960年,当时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其名为大家熟知的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非常鲜明,就是以“大气”为主,大气科学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大气科学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同样获评为A+的大学是北京大学,可以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习大气科学相关专业根本不用考其他学校的研究生。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自己的特色领域,走得非常深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影响都比较广。其中有四个专业,就是从学校初建时的三个专业方向,一路发展而来,分别是: 大气科学,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应用气象学,虽然这四个专业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却属于不同的三个学院,大气科学属于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属于大气物理学院,应用气象学属于应用气象学院,可见学校对于大气方向研究的精细程度。 建校60年以来,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学校在国内与很多著名的科研院校、大型国企和以气象预报为主科技公司展开合作,转化科研成果,输出人才。同时也在国际上同70多所著名大学大气相关院系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除了大气相关学科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的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非常推荐学习的。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招生章程显示,学校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没有专业级差。学校英语专业只招生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但是学校的外语公共课程为英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从2018年起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单独编班,由长望学院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两校共同制订,安排双方教师共同授课,选拔不少于三分之一学生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也可以择优进行硕博连读,涉及的专业有 地理资源、环境生态、电子信息三个大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大气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化学、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七个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四年,为4+0培养模式,在我校雷丁学院就读,不用出国。大气科学毕业生主要的工作方向是,气象局、机场、航空公司、空管局等,主要做气象预报。工作压力不大,比较稳定,相对来讲比较适合女生就读。招收大气科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其他院校主要有,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长按点赞,每天早上七点半,不见不散!!!

开拓者

除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其实还有一所值得关注!

提起“信息工程大学”,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处高校林立的高教重镇——南京。客观的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南京高校中的排名不算太高,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某些学科上的实力是非常强的,比如说大气科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北京大学同为A+。其实,在中国,除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还有一所“信息工程大学”,这所大学同样值得关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并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也是一所以气象类专业见长的高校,气象背景深厚。总体而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理工类相对较强的高校,尽管合并了四川统计学校,但学校的文科类专业依然不是很突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信息通信类专业比较突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不算太高,在四川省内排在6-8名,在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等高校之后,省内认可度还算高。最后聊一聊学校的硬件条件,成都信息科技大学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其中,航空港校区位于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属于新校区,2002年修建而成,校区内环境较好,各项硬件条件都很不错。龙泉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龙泉校区文科专业相对较多,龙泉校区的硬件条件较航空港校区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