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南京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发布通知洛基

2019南京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发布通知

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有关安排,我校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将于2019年2月15日下午3:00发布,请考生及时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网站查询考研成绩(网址:http://stat.jseea.cn/jseea_query/querycenter.html,查询项目类型选择“研究生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已经经过严格的判分、核分、登分、复核、抽样检查、比对分析等环节。考生如对评卷结果确有异议,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我校研招办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省级招办及我校研招办组织专门人员认真复查(有无漏判,有无漏加分,有无加错分,有无登错分)。如果成绩复核确有差错,将根据复核结果对考生成绩进行相应的加分或减分。对考试成绩确有异议、必须复核答卷的考生,请于2月16日—19日(上午9:00—11:30、下午2:00—4:30)将《南京大学考研成绩复核申请表》(详见附件)送至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11室南京大学研招办(每人限查一门科目),逾期不再受理。成绩复核工作结束后,如考生成绩确有差错,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将在2月23日前电话通知考生;对于成绩复核无误的考生,将不再另行通知。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学科基本复试分数线将于3月上旬公布,届时请查阅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页上的通知。

夫子

南京设11个硕士研究生报考点

本报讯(记者谈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即将启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18日公布我省研究生招生情况。明年我省共有47所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普通高校33所、科研院所9所、党校1所、军队院校4所。考试院介绍,我省有12所高校招收单独考试硕士生;15所高校招收法律硕士;18所高校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16所高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2所高校招收审计硕士(MAud)。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考生选择报考点时,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考生务必仔细阅读所报考招生单位和所选报考点的网报公告,如招生单位对报考点选择有特殊要求,以招生单位网报公告为准。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录取,以及入学后不能进行学籍注册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019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24个报考点,其中南京地区的报考点共有11个,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赐之千金

这里硕士以上人才免费分房!作为对比,南京取消部分人才购房资格

太羡慕了!今天,海南的东方市发布新消息:硕士及以上人才可获一套住房免费居住,特殊情况还可 “一事一议”。011月13日,东方市委组织部为集聚国内外人才到东方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近日正式出台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东方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可享受“十大”福利政策待遇。《办法》规定的“十大”福利政策:一是优先纳入编制,引进到东方市事业单位或党政群团机关单位工作的人才可纳入用人单位正式编制人员管理;二是一次性安家费,引进人才试用期满的,按学历层次高低一次性拨付安家费3至8万元不等;三是每月生活补贴,在5年服务期内,每年按学历层次高低给予2000元-50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四是住房免费居住,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及以上的人才,由市政府提供一套60至100平方米的住房免费居住;五是每年探亲费,引进人才配偶或父母不在本省的,由用人单位每年按最高限额5000元报销一次探亲费;六是优先购买住房,服务满2年且符合条件的可优先购买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七是高额购房补助,符合条件的可由市政府按学历层次高低一次性给予8万-20万元的购房补助;八是特殊贡献奖励,引进人才在服务期间做出突出贡献并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或奖项的,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 5万元;九是市政府奖励,经认定为ABCD等4类人才的,由市政府给予按不同层次人才给予10万元-8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十是免费健康体检,由用人单位每年定期组织一次免费健康检查。近些年来,海南的人才政策,一次比一次放松。在过去,海南是孤岛,几乎没有什么人,到后来,因为靠海天气暖和,这里成为度假胜地,对于东北人、特别是俄罗斯人的诱惑力特别大。据统计,在三亚过冬的老人有50万,东北人占了将近40万。而在楼市上,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在10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进行测算,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单月成交均价均位于1万元以上的水平的城市就有40多个,其中,海南三亚房价甚至以36050元/㎡的单价而位居第一。三亚不过相比较而言,东方市的人口房价都较低,43.5万的常驻人口,在整个海南省都不甚突出,现在在人才引进、优待政策上做这样大的让步,情有可原。02南京的人才引进政策近些年并没有变化,只是在对于人才买房上,推出了优先购房的优待。就在昨天,南京对于人才安居政策的漏洞进行了修补,南京市委办公厅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文件《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房住房办法》,其中着重提到:在登记注册并经认定的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工作的,硕士学位的,需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缴纳6个月及以上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而本科学历则需缴纳12个月社保或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之前规定人才缴纳1个月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记录的简便路子,在这里行不通了。却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人才购房资格、收回房源,伙同他人人弄虚作假骗取《人才购房证明》的,取消该企业所有人才购房申请资格;情节严重的还记入诚信档案还追求相关法律责任!根据微博大VF大爆料,目前已经有类似虚假案例申请人才证明被退回的案例了:截图显示,该申请人未与“中智江苏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且在申请过程中,发现其虚报、瞒报现象,根据《2020年南京市人才购房商品住房办法(试行)规定,2年内不得申请享受人才购房商品住房服务,情节严重的记入诚信档案并追究相应责任。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雅彦

这个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已经有好几所顶尖大学不再录取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又是这个专业!近期第2所顶尖名校不再招收全日制硕士》,大体意思如下: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最近公布的研究生章程和招生目录来看,该校从明年起不再招收以全日制方式学习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而从今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来看,还招收了以全日制方式学习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30人,这意味着,四年后,这30个专业硕士将成为最后一届毕业生。最近,不少高校都开始打起来研究生招生录取名额的调整,另外一所顶尖大学也有类似的新政策。中国人民大学也在最近公布的招生简章中,明确从明年开始,要彻底取消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专业的全日制统考,只接收推免生(也就是只要优秀的保研本科生)。此前,清华大学更是直接取消了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生招生,改为全部招收硕士研究生。从这些顶尖高校频繁地更改研究生录取政策来看,未来可以有以下几点预测:第一,多数非基础学科的专业,例如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专业,在顶尖高校里面,将逐步取消本科生培养的模式,改为只招收研究生为主的录取模式。不会被取消的本科专业只可能会存在于基础学科,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对基础学科专业本科生人数的倾斜力度会越来越大,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里都不怕!”第二,本科获得保研资格的推免生,更加受到这些顶尖高校的欢迎,也更容易被保送进入名校研究生。因此,将来顶尖名校里面,研究生人数将大大超过本科生人数,变成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的模式,也就是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辅。第三,普通高校将逐渐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还会继续扩招,但是研究生会缩招。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将来进入名校读研究生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本校先获得保研的资格,也就是要先成为推免生,才有希望读一个名校的研究生。因此,将来在顶尖名校的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搞原创性科研;而普通高校的教师,则会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之中。搞科研的就专心搞科研,搞教学的就安心搞教学,这样的模式也会逐渐被大多数高校所接受。

索香

南京211硕士买房:为了攒首付,40块钱抠着用

这一年的南京楼市,冷热不均。有热销的楼盘不愁客,有分销当道却依然难以热销的楼盘,有散尽营销费用却收获甚微的楼盘,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一年的南京楼市,跌宕起伏,让人不禁喜愁参半。有一摇便中的,有几次都未中签的,有买不到又退而求次的,也有索性收拾包裹回老家的。楼市政策的变化,冷不丁上涨的首付比,让买房人们的心态也随之而变,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在南京只求一房的小人物。2021年开篇,搜狐焦点南京站重磅推出《TA说|南京这一年,楼市小人物》系列选题,采访了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有的是置业顾问,有的是买房人,见证了南京楼市这一年的“腥风血雨”。还记得前段时间刷屏的《后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引发了全网热议。视频里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自信,仿佛一支强心剂,但无论是潜水还是赛车漂移,没有经济的底盘,都是白搭。更多的“后浪”还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年轻人的世界并没有如此光鲜亮丽,平行的后浪世界里,大多数的年轻人,正在为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而努力。“为了买房,一天只吃一顿饭,瘦了十多斤;为了买房,咖啡只喝速溶的;为了买房,旅游变成了家里蹲……”说话者是刘敏,去年下半年刚在南京置业的宁漂一员,2016年她从南京某211高校硕士毕业,开始了她的宁漂生活。1省吃俭用、做兼职,只为在南京买套房“为了省钱买房,这两年连个化妆品都不买,只买基础护肤品,少晒太阳,远离坏习惯;超市里的日用品,哪怕打了折,也要在淘宝上比个价;买一赠一的商品,压榨了购物袋里的绝大数空间……”当然,没有购物欲望是不可能的,但看着银行卡余额、房价,一切了然于心,就连朋友、同事之间的往来,都要衡量一番,“怕担着情分,回头还要礼尚往来。”刘敏苦笑道。“当时来南京考研,是因为我先生在南京读博,就一起跟过来了。”刘敏来自山东,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宁工作。“32岁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在南京拼一套房。”在刘敏的买房计划中,省钱成了一大目标,必须严控生活支出,把每一笔花费都记在手机账本上,而且每半个月就要复盘一次,一旦发现有额外消费,就会启动反思优化模式。在聊天中,刘敏还跟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之前跟他们一起合租的是个中年妇女,也是外地人。因为不想在老家带孩子,就来南京打工,每个月都把钱打回家。闲暇的时候还会去外面跟朋友聚聚餐、唱唱歌,小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潇洒。“有一天,这个舍友回到家心情特别好,理由竟然是吃了一份40块钱的砂锅,足足高兴了一晚上,这幸福感让我和先生感慨万千。”刘敏说,这40块钱够在菜场买好几个蔬菜,能让他们俩吃两天呢。“要是碰到超市打烊前去买菜,还能屯点菜呢。”听完这个故事,我竟然有点伤感,现在的高学历年轻人,竟然把生活都过成了数学。“刚工作那会没想过买房,哪知道房价涨这样?”在她看来,双方家庭一般,要想在南京买套房谈何容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房子不断地涨价,连去售楼处看房的勇气都没有。“那时候还关注了几个楼市号,天天在说房价要涨,这边要卖2万了,那边要卖3万了,眼不见心不烦,索性就取关了。”但眼不见未必净,房价依然在蹭蹭涨,刘敏最早了解到的城南某盘,那时候才2万/平,现在二手房都卖到了4万多/平。“不后悔是不可能的,但是真的没钱啊,能咋办,时间对没钱的人,向来不公平。”最早决定买房,是2016年,但因为看房犹犹豫豫,加上首付款也没有完全凑齐,也没有刷脸的勇气去问亲戚朋友借钱,最终南京新政出台,要求购房者必须有2年的社保,让她直接失去了购房资格。但这两年里,眼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买了房,但自己却还在替房东还房贷。“接到房东电话说缴房租的那一刻,才觉得原来无论在这座城市呆多少年,再熟悉的感情也会因为没有落脚之处,成为这座城市的外来人。”一分钱要掰成几分用,刘敏笑说,工作后的日子过得还不如上学那会,现在连外卖都不敢点,“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来没有吹到我这啊……”2从新房转战二手房!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不仅仅是这种来自对未来的恐惧感,更有当下因为房租上涨,不得搬离市中心的无奈和不安,刘敏还是决定打开南京楼市的购房地图。“没有为房子拼过的人生,是缺憾的。”为了在南京安家,刘敏和张晓华可以说是拼劲了全力,甚至还加班加点的开启了兼职,有时候兼职的工作都要忙凌晨一两点,但看着辛苦多挣的两三千外快,刘敏连在外面吃碗20多块钱的砂锅都舍不得。刘敏说,看着早上还没睡醒的张晓华,黑眼圈明显又加重了,有那么一刻,让她竟然觉得有点热血。“买房是为了自住,肯定是要折中我俩的工作地点,但事实上,预算300万左右,在南京能选的新房实在是太少了。”看了小一年房的刘敏和张晓华,从燕子矶到尧化门再到五桥,又去过仙林,甚至连江宁都没错过。但看中的楼盘钱不够,心里还想着要买热门地段的热门楼盘,又担心摇号摇不上。“想在南京买房,钱不多,要求还真不少。”刘敏自嘲道。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是为啥去年一整年都在耗时,房子却迟迟未定,当初看上的江北核心区,因为提高了首付比,已经把他们拒之门外了。而江北的其它板块,除了五桥、城南中心外,似乎选择也非常有限,从刘敏的态度来看,心里还是有点投资的倾向。是啊,谁不想自己买的房子低买高走呢?不过,好在最终房子是用来住的情绪战胜了感性思维,刘敏和张晓华终于在燕子矶敲定了一套二手房,76平两房两厅、总价275万,加上双方父母支持的50多万+亲戚朋友的10多万,首付款算是有惊无险地凑满了。“付完首付后,我感觉心里都是空的,觉得自己就是个穷光蛋了,每个月还有1万多的房贷要还。”刘敏吐槽道,她不好意思地说,从借呗、信用卡上也套了几万,但不敢跟家人说。不过庆幸的是,还好她在燕子矶工作,小电驴也可以说省下一笔交通费,“等到以后这里地铁通了,先生上班也会比较方便,至少暂时可以省一笔买车、油费钱。”想到交付后的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那些被掏空的钱包、省吃俭用的日子,刘敏的眼神里流露出是欣慰。刘敏说,买完房后,当初带他们看房的置业顾问、分销还是会给他们打电话,听说接待他们多次的中介,因为没买他的房,还气呼呼地表示他们买的房子不值当。“买房就是为了结束在一个城市的漂泊日子,每天下班路上,看着路边万家灯火中也有自己的一盏,那种坦然释怀了所有的不安。”拿到房后,我们几个好友一起去她家祝贺,觥筹交错间我问她:“苦了这么些年,总算实现一个小目标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本以为她会说准备生孩子的人生新旅程,或者报复性地买下自己看了三个月的包包,结果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继续努力,买第二套房。”话音未落,刘敏又补了一句,无论在哪座城市,房子,都会是抵抗人生焦虑的最好武器。哎,她说的,是吧?(注:文中所涉及的名字为化名)来源:搜狐焦点南京站

哈菲兹

南京211硕士买房:为了攒首付,40块钱抠着用!

作者: 楼市古兰这一年的南京楼市,冷热不均。有热销的楼盘不愁客,有分销当道却依然难以热销的楼盘,有散尽营销费用却收获甚微的楼盘,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一年的南京楼市,跌宕起伏,让人不禁喜愁参半。有一摇便中的,有几次都未中签的,有买不到又退而求次的,也有索性收拾包裹回老家的。楼市政策的变化,冷不丁上涨的首付比,让买房人们的心态也随之而变,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在南京只求一房的小人物。2021年开篇,搜狐焦点南京站重磅推出《TA说|南京这一年,楼市小人物》系列选题,采访了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有的是置业顾问,有的是买房人,见证了南京楼市这一年的“腥风血雨”。还记得前段时间刷屏的《后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引发了全网热议。视频里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自信,仿佛一支强心剂,但无论是潜水还是赛车漂移,没有经济的底盘,都是白搭。更多的“后浪”还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年轻人的世界并没有如此光鲜亮丽,平行的后浪世界里,大多数的年轻人,正在为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而努力。“为了买房,一天只吃一顿饭,瘦了十多斤;为了买房,咖啡只喝速溶的;为了买房,旅游变成了家里蹲……”说话者是刘敏,去年下半年刚在南京置业的宁漂一员,2016年她从南京某211高校硕士毕业,开始了她的宁漂生活。1省吃俭用、做兼职,只为在南京买套房“为了省钱买房,这两年连个化妆品都不买,只买基础护肤品,少晒太阳,远离坏习惯;超市里的日用品,哪怕打了折,也要在淘宝上比个价;买一赠一的商品,压榨了购物袋里的绝大数空间……”当然,没有购物欲望是不可能的,但看着银行卡余额、房价,一切了然于心,就连朋友、同事之间的往来,都要衡量一番,“怕担着情分,回头还要礼尚往来。”刘敏苦笑道。“当时来南京考研,是因为我先生在南京读博,就一起跟过来了。”刘敏来自山东,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宁工作。“32岁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在南京拼一套房。”在刘敏的买房计划中,省钱成了一大目标,必须严控生活支出,把每一笔花费都记在手机账本上,而且每半个月就要复盘一次,一旦发现有额外消费,就会启动反思优化模式。在聊天中,刘敏还跟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之前跟他们一起合租的是个中年妇女,也是外地人。因为不想在老家带孩子,就来南京打工,每个月都把钱打回家。闲暇的时候还会去外面跟朋友聚聚餐、唱唱歌,小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潇洒。“有一天,这个舍友回到家心情特别好,理由竟然是吃了一份40块钱的砂锅,足足高兴了一晚上,这幸福感让我和先生感慨万千。”刘敏说,这40块钱够在菜场买好几个蔬菜,能让他们俩吃两天呢。“要是碰到超市打烊前去买菜,还能屯点菜呢。”听完这个故事,我竟然有点伤感,现在的高学历年轻人,竟然把生活都过成了数学。“刚工作那会没想过买房,哪知道房价涨这样?”在她看来,双方家庭一般,要想在南京买套房谈何容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房子不断地涨价,连去售楼处看房的勇气都没有。“那时候还关注了几个楼市号,天天在说房价要涨,这边要卖2万了,那边要卖3万了,眼不见心不烦,索性就取关了。”但眼不见未必净,房价依然在蹭蹭涨,刘敏最早了解到的城南某盘,那时候才2万/平,现在二手房都卖到了4万多/平。“不后悔是不可能的,但是真的没钱啊,能咋办,时间对没钱的人,向来不公平。”最早决定买房,是2016年,但因为看房犹犹豫豫,加上首付款也没有完全凑齐,也没有刷脸的勇气去问亲戚朋友借钱,最终南京新政出台,要求购房者必须有2年的社保,让她直接失去了购房资格。但这两年里,眼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买了房,但自己却还在替房东还房贷。“接到房东电话说缴房租的那一刻,才觉得原来无论在这座城市呆多少年,再熟悉的感情也会因为没有落脚之处,成为这座城市的外来人。”一分钱要掰成几分用,刘敏笑说,工作后的日子过得还不如上学那会,现在连外卖都不敢点,“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来没有吹到我这啊……”2从新房转战二手房!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不仅仅是这种来自对未来的恐惧感,更有当下因为房租上涨,不得搬离市中心的无奈和不安,刘敏还是决定打开南京楼市的购房地图。“没有为房子拼过的人生,是缺憾的。”为了在南京安家,刘敏和张晓华可以说是拼劲了全力,甚至还加班加点的开启了兼职,有时候兼职的工作都要忙凌晨一两点,但看着辛苦多挣的两三千外快,刘敏连在外面吃碗20多块钱的砂锅都舍不得。刘敏说,看着早上还没睡醒的张晓华,黑眼圈明显又加重了,有那么一刻,让她竟然觉得有点热血。“买房是为了自住,肯定是要折中我俩的工作地点,但事实上,预算300万左右,在南京能选的新房实在是太少了。”看了小一年房的刘敏和张晓华,从燕子矶到尧化门再到五桥,又去过仙林,甚至连江宁都没错过。但看中的楼盘钱不够,心里还想着要买热门地段的热门楼盘,又担心摇号摇不上。“想在南京买房,钱不多,要求还真不少。”刘敏自嘲道。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是为啥去年一整年都在耗时,房子却迟迟未定,当初看上的江北核心区,因为提高了首付比,已经把他们拒之门外了。而江北的其它板块,除了五桥、城南中心外,似乎选择也非常有限,从刘敏的态度来看,心里还是有点投资的倾向。是啊,谁不想自己买的房子低买高走呢?不过,好在最终房子是用来住的情绪战胜了感性思维,刘敏和张晓华终于在燕子矶敲定了一套二手房,76平两房两厅、总价275万,加上双方父母支持的50多万+亲戚朋友的10多万,首付款算是有惊无险地凑满了。“付完首付后,我感觉心里都是空的,觉得自己就是个穷光蛋了,每个月还有1万多的房贷要还。”刘敏吐槽道,她不好意思地说,从借呗、信用卡上也套了几万,但不敢跟家人说。不过庆幸的是,还好她在燕子矶工作,小电驴也可以说省下一笔交通费,“等到以后这里地铁通了,先生上班也会比较方便,至少暂时可以省一笔买车、油费钱。”想到交付后的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那些被掏空的钱包、省吃俭用的日子,刘敏的眼神里流露出是欣慰。刘敏说,买完房后,当初带他们看房的置业顾问、分销还是会给他们打电话,听说接待他们多次的中介,因为没买他的房,还气呼呼地表示他们买的房子不值当。“买房就是为了结束在一个城市的漂泊日子,每天下班路上,看着路边万家灯火中也有自己的一盏,那种坦然释怀了所有的不安。”拿到房后,我们几个好友一起去她家祝贺,觥筹交错间我问她:“苦了这么些年,总算实现一个小目标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本以为她会说准备生孩子的人生新旅程,或者报复性地买下自己看了三个月的包包,结果她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继续努力,买第二套房。”话音未落,刘敏又补了一句,无论在哪座城市,房子,都会是抵抗人生焦虑的最好武器。哎,她说的,是吧?(注:文中所涉及的名字为化名)如果你有买房、卖房的故事,也可以在我们评论区留言哦!End

故分也者

南京大学硕士抱怨:我堂堂华五高校硕士,薪资却跟哈工程一样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好地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毕竟今天是个唯学历至上的时代,因为现在的招聘会卡很多门槛,他们只招收985,211等,或者某些HR会依据学校的好坏定薪资,虽说现在国家取消了985,211的叫法,但是社会依旧对其比较认同。我们今天来说说关于“学历定薪”这件事,近日一名南京大学硕士应届生,拿到了心仪互联网大厂的offer,薪资待遇方面也比较满意,按理说应该非常高兴。但没高兴几天,他发现自己的薪资水平,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某名硕士生工资是一模一样的。楼主非常生气,觉得被欺骗了,因为当时参加面试时,公司HR明确说了,薪资水平是根据学校等级不同来划分的。楼主表示不满,“我堂堂一名华五高校的硕士竟然要跟某一个211硕士一个价格”,楼主想要涨薪,HR却推卸责任,让他去部门经理谈。随即有网友回怼道,心态还是放平一点吧!现在很多大的或好点的公司,如果你本科不是211,不管你硕士/博土是哪个学校(即便是985),根本就直接不要,让这些人又怎么想?又怎么心态平衡?你现在总算还有好的单位要你。何况南大硕士真的就每个人都一定比哈工程硕士能力强?!现实社会中,有时候学会心态平衡也是一种能力!笔者非常认同网友的观点,这个社会不是绝对公平的,况且南大是综合性大学,哈工程是几乎很单纯的工科,固然南大的名气比哈工程大的多,但就工程领域,南大保证比哈工程强吗?要知道哈工程的核科学与技术,哈工程B+,全国第三,南大在哪里? 而且,哈工程搞的分别是军舰(如航母、核潜艇)、导弹制导(特别是舰载、水下发射)、和武器级的核技术、核动力,全是硬核型 。就非学校强势学科的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哈工程都还能拿到B+。哈工程排名低,跟开设的专业少、学生少也有关系,目前本科一年也就招4000人左右。虽然学历不代表一个人的水平和素质,但是整体来说,越知名的高校,优秀学生的比率越高。但是到了职场以后,一个人发展怎么样,就不能在靠学历了,完全依靠一个人的能力。你怎么看南京大学硕士抱怨,欢迎留言评论。

拿命来

南京为研究生提供超10万就业见习岗

南京为研究生提供超10万就业见习岗本报南京7月21日电 (记者申琳)江苏省南京市今天推出政策,将面向硕博研究生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为此将投入资金10亿元。南京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就业见习是指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进行短期全日制就业锻炼,既为高校毕业生在岗位上积累经验和技能,又方便用人单位对见习大学生进行考察和留用。本次10万个见习岗位重点围绕南京市的9个主导产业、8条产业链关联企业等推进实施。为吸引优秀研究生参加见习,南京综合考虑青年人才的食宿等生活成本,对见习人员按月认定发放生活补贴,对企业通过发放见习带教补贴、见习留用奖励等措施引导企业留用人才。【编辑:梁静】

夏树

南京大学敦促206位博士,98位硕士限时完成答辩,否则予以退学!

博士正常学习年限为3/4年,硕士正常学习年限为2/3年,不过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硕士基本上都能够毕业,博士在正常年限内毕业还是有比较大的压力,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博士延期毕业的情况。10月11日,南京大学网站发布了《关于敦促即将学习期满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 2016级硕士研究生尽快答辩的通知 》,南京大学有206位2012级博士研究生、98位2016级硕士研究生还没有完成答辩,督促其尽快完成答辩,否则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对于全日制博士,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对于未能在第9学年9月份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讨论之前完成论文答辩且提交相关材料至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对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对于未能在第5学年9月份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讨论之前完成论文答辩且提交相关材料至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根据2019年9月公布了消息,南京大学就有一位2011级的博士没有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答辩,被退学处理。追溯到去年,2018年10月,南京大学也曾发布督促2011级博士、2015级硕士完成论文的公告,当时有175位2011级博士研究生、107位2015级硕士研究生尚未答辩,最终结果只有1名博士没有完成答辩,被退学。

三代殊继

本科2万!硕士3万!博士4万!南京这个区还有补贴可以领!

之前,江北新区发布了《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政策(试行)》( 以下简称“政策”)集成电路人才新政从人才引进、留才奖励、人才培养、生活配套四个方面出台10条新举措,积极推进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建设。《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政策(试行)》围绕新区“芯片之城”建设,涵盖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封装、测试、制造、材料、设备各领域,覆盖从顶尖人才和团队、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名校优生到在校实习生的全链条人才,从引、育、留、用四个维度给予保障。人才新政适用范围为江北新区直管区,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试行一年,一年后还将根据执行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在留才奖励方面,企业首次达到一定规模给予核心团队最高1000万元奖励。同时政策支持范围扩大至所有集成电路领域企业,均享受相应的购房补贴、租赁补贴、购买人才住房(共有产权房)、承租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为人才提供优先购买商品住房服务。今后,新区还将筹建“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创新学院”等配套服务项目,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乐乐根据文件内容细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实施集成电路人才集聚计划;对集成电路重点领域的全球顶尖人才和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资助额度上不封顶;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在新区申报人才工程的,给予加分支持;完善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认定机制;在新区新登记注册集成电路企业,即可参照高新术企业享受硏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所得税优惠等相关政策。加快集聚海外人才对海外集成电路领域人才来新区发展的:配备服务专员,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优先协调解决出入境、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创新创业等服务需求。拓宽领军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发挥校友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推荐集成电路领域领军人才到新区创新创业:每名领军人才给予社会组织5万元的奖励,每家社会组织每年最高奖励50万元。大力集聚名校优生对经认定的高校微电子等专业毕业,在新区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的人才:可不受毕业高校、学科限制,最高给予每人4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加大高层次人才奖补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新引进年薪收入超过50万元的高端人才:以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年度工资薪金收入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作为标准,超过应纳所得税额10%的部分,给予用人单位奖补。奖补资金主要用于人才绩效奖励。设立IC设计专项奖励面向在新区从事IC设计的人员:定期组织开展集成电路设计突出贡献奖评选,按结果给予个人最高50万元的奖励。壮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规模,设立5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专项基金,重点对芯片设计等领域给予支持。核心团队奖励加快培训紧缺适用性人才成立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学院,探索新的人才组合模式,为创新企业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对留在新区且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的给予培训费后补助;企业组织员工开展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培训,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每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支持校地联合培养人才实行导师“双聘制”,对于新区企业家在辖区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或者辖区高校教师担任新区企业导师且共同开展项目:按每位导师每年6万元标准给予资助。新区集成电路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每家企业给予10万元资助;在校生参与企业集成电路工程实践:每位学生2000元/月的标准给予企业实践资助,每家企业每年资助不超过100万元。完善高端人才生活配套集成电路领域企业均直接纳入新区人才安居支持范围,享受相应的购房补贴、租赁补贴、购买人才住房(共有产权房)、承租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为人才提供优先购买商品住房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发放“人才金卡”,在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等新区医院就医、体检可享受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持卡人子女在新区入学。这是给特定人才、学生、企业等的奖励但是奖励类型那么多自己到底适合哪个呢?别急,往下看今天先说一下比较重点的集成电路大学生专项实施办法补贴分类1、大力集聚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对经认定的高校微电子等专业毕业生,在新区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可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2、支持校地联合培养人才,在校生参与企业集成电路实践,可给予企业实践资助;3、加快培育紧缺适用性人才,鼓励企业组织开展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培训,可给予企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1、集成电路人才“生活补贴”:对经认定的高校微电子等专业毕业,在新区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的人才,年龄满足一定条件,可不受毕业高校、学科的限制,按本科生每人2万元、硕士生每人3万元、博士生每人4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领取补贴后,需与申报企业签订不少于一年的服务期协议。2、集成电路工程“实践资助奖励”:在校生参与企业集成电路工程实践,可按每位学生2000元/月的标准,分批次按比例发放实践资助。在实践期间,发放补贴总额的30%,实践学生毕业后在该企业就业,发放补贴总额的剩余部分,每家企业每年资助不超过100万元。3、集成电路企业“技能培训补贴”:在新区注册的集成电路企业组织已签订劳动合同,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且稳定就业满6个月以上员工,参加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开展集成电路专业培训,经备案立项且培训合格取证后,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企业技能提升专项补贴,对单个企业每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 万元。申请方法申请工作由新区社会事业局牵头负责,并具体实施;社会事业局负责审核企业社保缴纳经办机构,经济发展局负责审核企业其他相关资质。1、企业申报。符合条件的企业梳理当年本企业人才引进名单,填报申请表格,汇总附件材料,集中报送至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审核。2、审核发放。社会事业局同经济发展局共同审核后,在新区官网予以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的,予以发放。办理指引:以上政策由人才所在企业代为申请和发放,企业不得截留挪用,否则取消该企业申领政府各类资助的资格、追缴补贴资金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注意:集成电路人才“生活补贴”与新区“名校优生补贴”不重复享受。素材来源:南京江北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