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这所“委屈”的大学,实力强劲,有望进入下轮双一流建设丘得之矣

南京这所“委屈”的大学,实力强劲,有望进入下轮双一流建设

说到南京,应该无人不知吧,六朝古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南京高等教育资源非常雄厚,其中211高校8所,985高校2所,大家非常熟悉的南京大学以及东南大学都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非常有名气的名牌大学,而就在名校众多的南京,有这么一所高校,没有211、985的光环,但无论国内高校排名榜单还是国外机构的榜单,这所学校的国内排名经常能进入前一百以内。它就是——南京工业大学。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南京工业大学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南京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并且南京还是国家非常重要的科教中心,同样也是一座旅游城市,比较有名的景点有中山陵、紫金山、总统府、明孝陵以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比较著名的美食有南京咸水鸭、红米扣肉、鸭血粉丝汤等等。地标性建筑为南京长江大桥,交通上拥有南京站、南京南站、以及禄口机场。学校目前概况南京工业办学已有百余年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目前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在校生三万余人,师资力量方面也非常雄厚,学校目前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4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人才141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9个。可以说师资力量超越了部分211院校。本科招生及热门专业学校在国内招收本科生大部分为第一批次招生,本科专业92个,包含了9个学科门类,并且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在教育部学科第四轮评估中学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评估为A,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01至500位,并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0至71位。热门强势专业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生物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研究生招收情况南京工业大学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6个,在硕士研究生招收方面学校目前考研报考人数并不少,2020年学校招收的调剂专业中有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材料与化工等专业有少量调剂名额,所以能看出一志愿报考南京工业大学的考生并不少,但目前来说学校的地理位置、学科实力仍然是非常有降价比的一所高校。”委屈“的高校之一为什么说南京工业大学是比较委屈的大学呢?其实就是因为其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第一轮双一流的评选中也遗憾未能入选。其实学校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学科实力来说,都是很强悍的,超过了部分211双一流高校,首先学校拥有A类学科,部分211院校无A类学科,其次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这种师资力量甚至能与部分985高校相媲美。并且各种榜单排名大多数都能进入国内高校前一百名,所以说南京工业大学是”委屈“高校之一。总结:在名牌大学云集的南京高校中可能南京工业大学并不显眼,但其学科实力无论放在哪一个省份,都是非常靠前的高校之一,并且位于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毕业生就业机会也多。虽然遗憾错失211、以及第一轮双一流,但在第二轮双一流的评选中,小编认为南京工业大学是最有希望进入第二轮双一流的高校之一。也希望南京工业大学可以越办越好,南京工业大学的同学前程似锦。今日讨论:南京工业大学是你的母校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或者你认为南京工业大学下一轮是否有望进入双一流建设?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阿罗哈

南京的这所985高校背景原来这么强大,考研选它的话你要注意这些

说起南京市的大学,大家第一反应想到的肯定是南京大学吧。其实在这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里,还有一所985高校非常优秀,背景很强大!希望大家在考研择校的时候可以多多了解高校信息,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性决定,一起来看看吧。这所高校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大部分985高校所应具备的基础“硬件称号”。它的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由1914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的郭秉文先生倡导创办并任校长。郭秉文是在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中国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连续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连续3次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除此之外,这所高校还在1952年的时候,参与全国院系调整,并入全国名校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的有关系科,其办学实力可见一斑。没错,它就是如今的东南大学。在东南大学的考研方面,初心联盟的粉丝考生在考研保研经验分享中提到,笔试题目基本上看了题目就要开始动笔写,“除此之外个人觉得这种开放式主题主要还是需要平时多积累素材,多思考,这样临时需要时也能拿得出手”。东南大学的保研面试方面,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类似于新闻周刊的文章,讲的一种职业。文章相当长,满满三页A4纸,在面试之前只给十分钟时间阅读,明显要求泛读速度和效率。我平时阅读习惯不好,速度偏慢,十分钟了只看完一半,其实这种文章不太需要逐字逐句看,主要在于总体内容的把握。读的时候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般的面试老师也是比较爱问的):1、文章大致内容,用简洁语言概括。2、作者的立场,细节可以有错,但大概的方向性的必须对(赞成or反对/好or不好)。3、文章中粗体/划线内容的语法理解/概括。面试第一题是朗读文章。之后就是简单的一些即兴问答。问到我的有:留学经历、N1成绩、平时怎么练口语、是否看日本节目等。诚实回答就好,老师人都很好。最后,初心联盟祝愿考研的所有学子们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顺利考取研究生。

是亦近矣

高教强省的江苏,哪些高校可以授予硕士学位呢

江苏,是全国当之无愧的高教强省,你就拿双一流大学的数量来说,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北京,多达15所,比上海还要多两所,再说质量方面,2019年全省在校研究生达到21.5万人,而去年全国的在学研究生总数是286.4万人,江苏省所占比例是相当的高了,另外一方面,去年全省拥有的两院院士共102人,而其中大部分都在高校工作。配图那么,江苏省目前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哪些呢?15所双一流大学自然不用说,他们都是有博士点的,更何况是硕士点呢,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15所双一流大学的名单也给列出来,具体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除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之外,其余13所都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其中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四所大学都不是211或985院校,但也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足见其实力有多么的强大。那么除了上述的15所双一流大学,江苏省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还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分城市来看,南京的高教资源在省内最为丰富,全省15所双一流院校,南京有12所,此外拥有硕士点的高校还有: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这六所大学不仅仅均拥有10个以上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更是拥有博士点的高校。配图另外南京这些高校也具有独立(不含联合培养,以下城市也一样)的硕士点,具体名单是: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服务特需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南京体育学院。也就是说,本部在南京的拥有硕士点的高校共有21所,那其他城市的情况呢?苏州市,除了上面的苏州大学之外,还有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共有三所。徐州市,除了上面的中国矿业大学之外,还有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与苏州一样,也是三所。其余的拥有硕士点的高校分别(括号内为所在城市)是:扬州大学(扬州市)、江苏大学(镇江市)、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南通大学(南通市)、常州大学(常州市)、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市)、淮阴工学院(淮安市)、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市)、盐城工学院(盐城市),再加上校本部在无锡的江南大学,总共有10所。以上就是截止到2019年的江苏省拥有硕士点的高校名单,总共有37所(只统计校本部在江苏境内的,不包括各大学城市分校和校区)是庞大的,当然了,这里也不含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硕士点,要不然会有更多的。配图文中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理解,不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山野老王高教聚焦系列原创作品,百家号首发,欢迎订阅百家号:山野老王

嘉年华

在中国最好的十所大学中,南京大学的排位,影响力怎么样

南京大学、百年名校、江苏省最厉害的大学、中国顶尖大学之一,近代校史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校,经历二江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等时期,1949年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被称为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是中国第一个开展近代学术研究,设立现代科学研究室的高校。南京大学的定位和影响力:南京大学、教育部直属、中央直辖的副部级大学,985、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111规划、2011规划、卓越计划大学、中国顶尖大学联盟C9联盟成员高校、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我们来看了南京大学的世界四大排名,下表是在中途总结的四大排名中,中国顶尖大学的排名表现,在英国QS,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USNEWS、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南京大学分别排名世界122、135、179、151-200和世界大学200位,在国内的高中分别排在7、6、7、8位,是公认的中国最高大学之一,是中国的10强大学。南京大学规模,师资与研究实力:南京大学目前有仙林、鼓楼、浦口和苏州四个校区,各种在校生56068人,其中研究生近2000人,南京大学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973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89人,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特聘教授100人,学校设有88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课程,1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综合来说,南京大学的研究能力很强。南京大学的学科实力: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价中,南京大学的三个学科被评为A级,分别是天文学、图书信息和管理、地质学,11个学科为A级,7个学科为A级,合计有21个A级课程,数量为全国高中6位。南京大学是一流的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拥有15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排名全国大学第6位,这15个学科分别是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语文学、图书信息和档案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这些学科也是南京大学的尖子学科。南京大学有8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相同,在全国的大学排在前列,这八个学科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地质学和生物学。以上就是在中国最好的十所大学中,南京大学的排位,影响力怎么样?

漫才帮

2018-2019南京最好的大学排名10强

南京最好的大学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根据艾瑞深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可以看出,2018-2019南京最好大学排名前3名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以下是南京最好大学排名10强名单,供大家参考:南京最好大学排名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71.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43.62万人,城镇人口695.99万人,城镇化率82.5%,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截至2018年,南京各类高等院校71所,其中111计划高校9所及学科25个,仅次于北京;211高校8所、双一流高校12所、两院院士81人,均稳居中国第三;全球科研城市50强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国第3。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南京排名前十的院校:1、南京大学: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南京大学其学脉可追溯自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截至2019年3月,南京大学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设有31个直属院系,88个本科专业;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5个;有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有教职工4647人;各类学生总计56068人。2、东南大学: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教育部与江苏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东南大学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国立东南大学,下设工科,其后工科又经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等历史时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截至2019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5888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设有33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30664人;专任教师2899人。3、河海大学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HHU)”,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市,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1924年与国立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近2580亩;开设5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433名,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51499名,其中研究生17142名,普通本科生19841名,成人教育学生13052名,留学生1464名。4、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南京市,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双一流”农科联盟、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和1914年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和原国立中央大学的农学院系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截至2018年3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5亿元,图书资料收藏量超过235万册,拥有电子图书1500余万册。有7个学科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其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1位。5、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古都南京,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是一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等,全国18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截至2019年4月,学校占地3118亩,校舍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合作创办了两个独立学院;馆藏中外文图书文献250余万册;有各类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6、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为基础,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截至2019年3月,学校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179633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932076.19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8个、独立学院2个;在职教职工3120人,专任教师1939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7379人,在校硕博研究生11245人;6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明故宫和将军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77亩,建筑面积114.8万平方米,图书馆收藏278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120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设有16个学院,本科专业55个;有教职工3131人,院士及双聘院士11人,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学位留学生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近5000人。8、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简称”南工“( NJTech),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百强省属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截至2019年3月,南京工业大学拥有丁家桥校区、虹桥校区和江浦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万余人。有教职工2900余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9个(含覆盖),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2个(含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点(含领域)2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7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8个学科门类。9、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南邮”(NJUPT),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电信联盟首个学术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电信组织在华培训基地之一;是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学校前身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历经“战邮”学校、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华东邮电学校等阶段,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截至2019年2月,学校拥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有教职工2500余人,各类在校学生三万余人;学校设有21个院(部、中心),在扬州有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10、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药学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议组长单位;入选“1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唯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医药院校;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就业率最高的院校之一。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36年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本科四年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1952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学校,成立华东药学院。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2000年,学校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1年,江苏省药科学校并入学校。学校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学校附属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为学校临床学院。截至2017年底,学校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占地近2200亩,建筑面积近5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6144人。在职教职工人。

人含其知

南京这所一本大学,数个学科位居全国前列,很多985都赶不上

江苏,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跨长江、经济发达、高教资源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省会南京更是我国的五大科教之一。南京市的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实力雄厚,并且大学专业特色明显。例如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有可能它们的综合实力不如一些名牌大学,但是在极个别专业上绝对胜过国内绝大部分985高校。今天,笔者也给大家带来一所这样的大学,实力强劲,多个学科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既不是985和211高校,也不是现在的“双一流”大学。曾经,南京市的两所巨无霸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都想合并它,成为自己的附属学院。但是这所大学有自己的傲气,且自己的学子遍布全江苏省、占据了该领域的主要地位。南京医科大学成立于1934年,前身是江苏省立医政学院。近百年的办学时间内,学校转战多地,直至1957年才正式落户南京至今,1962年成为我国首批六年制的医药院校之一。南医大在江苏省多个市建立了自己的分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是独立建校,就是撤销建制,如徐州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医学院等校都跟南医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今的南京医科大学在我国众多医科大学里面可以排到前三,就算如此还不是211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上,南医大表现不俗,一个A+学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6个B及以上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南医大的学科评估结果相比于顶尖高校还是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其作为一个非211院校,却获得了一个A+的好成绩,已经胜过了部分985高校和几十所211大学。如果你有幸考进南医大,笔者告诉你,准备好四年不能“毕业”的打算。因为南医大有一半的专业都是五年打底,部分专业如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科医学、口腔医学都是七年及以上才能毕业。这也是医科大学越来越不受学生和家长重要的原因,学习周期太长。随着研究生的大力扩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提上日程,以后的医科大学可能再次成为报考院校的最大热门学校。学校不仅在学生教育上力度大,科研实力也是可圈可点,拥有许多重点理科大学都眼红的教师队伍,和一大波科研大佬和医学学术带头人。该校的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和药理学是我国重点学科,拥有22个附属医院,遍布江浙沪各地。虽然学校的实力胜过绝大部分211高校,但仍没有入选最近的“双一流”工程。让人欣慰的地方是,学校在2015年成为教育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大学。大家也不要抱着“低分”进南医大的幻想,南医大2019年在安徽省理科最低录取分数是602,超越一本线106分,在福建省的理科录取分数比较低最低分548(一批线493分)。因此想考南医大的学生,心里要有准备,今年南医大的录取分数应该也会在一本线90分以上。

可谓辱矣

江苏省排名前10的高校中,你知道南京占了多少所吗?

江苏是中国的教育大省,2013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31所,本科院校47所,数量均居中国各省首位,其中国家“211工程”大学11所,数量仍居中国各省首位,比例占江苏省本科院校的1/4,、占中国“211工程”大学的1/10。下面小编就来盘点江苏最牛的10所大学 。江苏省高校排名前十详细名单NO.1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直属国家教育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内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南京。自1902年创建以来,她先后经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次年迳名南京大学,沿用至今。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大学,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也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之美誉。NO.2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东南大学,简称东大,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东南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占地面积5888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设有29个院(系),拥有76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31470人,其中研究生15017余人,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1813人,已发展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NO.3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简称“矿大”,坐落于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平台”、“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高校。中国矿业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世界著名的矿业学府。截至2016年9月,学校有本科生23900余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46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校舍面积130余万平方米;现有57个本科专业。NO.4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坐落在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学本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劇場版

南京寄宿考研学校有哪些?

不知不觉间,考研人的备考方式越来越多,不仅仅是传统的自习室、图书馆或是租房考研。现在大多数的考研人愿意在南京寄宿考研学校学校复习,以心专注寄宿考研学校代表的众多寄宿考研学校有着氛围浓厚、环境良好的优点,能够对考研人的复习产生有利的影响。性价比高,是寄宿考研学校的绝招!较高的性价比一方面体现在心专注寄宿考研学校的价格上,心专注有多种班型,每种班型适合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考研人,每种班型的价格也不相同。从无课班都有课班,价格和课程以及教学方式都不相同。由于很多考研是在校大学生,经济水平有限,所以心专注举办了很多优惠活动,大家在心专注都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班型。较高的性价比另一方面体现在心专注寄宿考研学校的管理模式上,虽然在心专注复习有班型的区分,但是在心专注复习的考研人都接受统一的“高三式管理”。所哦呦考研人平时复习的自习室是小班教室,控制人数、将位置实名制,让考研人在教室里重新感受到高三时的学习氛围。考研人在校园里的学习和生活需要遵守统一作息时间规定,起床和熄灯时间固定加上老师的不定期查寝,能够有效的帮助考研人戒掉赖床和熬夜的坏习惯。氛围浓厚,是寄宿考研学校的独家法宝!心专注寄宿考研学校与图书馆和其他自习室不同的一点是,心专注寄宿考研学校了复习的同学只有考研人,在校园里与身边的人有相同的话题,相同的目标,相互鼓励的同时相互监督,这样浓厚的氛围和积极的学习劲头,对考研人的复习有着无形的推动作用。

苏洵

南京寄宿考研学校图集

南京考研大厦南京考研大厦南京寄宿考研学校一层咖啡厅负一层健身房自习室自习室篮球场独立卫生间带浴室考研宿舍考研宿舍考研宿舍考研宿舍考研宿舍考研宿舍考研宿舍6人间

未信

这3所南京的211工程大学非常低调,但是学科优势明显,实力不俗!

南京市作为我国的教育重镇,名师荟萃,高校云集,大家可能平时谈的比较多的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但是其实在南京,这三所211工程大学虽然比较低调,但是实力不俗,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1 南京理工大学要不是2017年该校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们估计很少有媒体会报道南京理工大学。确实,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军工院校,因为其特殊的背景,外界很少知晓。南京理工大学是由“哈军工”分建而成,历经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1993年正式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A+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被评为A-类。同时,“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南京理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两院院士16人,外国院士3人。学校在先进发射、高效毁伤、光电信息、远程压制、智能无人平台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着国家最高水平。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2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为基础,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南京师范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在校普通本科生17117人,其中师范生3772人。在校研究生共11429人。南京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6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动物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法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人文地理学)。3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有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南京农业大学拥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和兽医学)、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南京农业大学获评A+的学科数量居全国所有高校第11位如下表: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培养了包括54位院士在内的2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