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医讯」东大附中医院专家,6月 6日到大仪中心卫生院为民义诊樱井

「医讯」东大附中医院专家,6月 6日到大仪中心卫生院为民义诊

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点建设及糖尿病“两筛三防”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孙子林教授带领专家团队于来我院开展义诊活动,为区域百姓带来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义诊时间:6月6日上午8:00-10:00义诊地点:门诊楼一楼义诊专家及简介如下:孙子林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胡元斌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京市修复重建外科分会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骨科工作,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特长:本人对四肢及肢体复杂骨折创伤、骨盆骨折、关节内骨折创伤、四肢骨病及肿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各式手术治疗及微创治疗。擅长骨科多发伤、危重症疾病规范化治疗及抢救。对颈椎病、腰突症、椎体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胸腰椎骨折,膝关节髋关节退行性疾患有独到的研究及手术技巧。金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 副组长,中国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血糖监测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江苏省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南京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洁博士研究生,老年科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2008年获东南大学内科学医学博士,2015.8-2016.8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以及代谢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刘璘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皮肌炎、白塞病、系统性血管炎、抗磷脂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等多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治。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熟悉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任江苏省南京市风湿病学会委员,承担留学生海外班英文教学、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工作。参编 《内科医师查房手册》《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风湿性疾病疑难问题》等著作,参与江苏省卫生厅课题。学习国内外风湿性疾病诊治进展,忠于职业,尽职尽责。 卢 芩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协会理事,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专长:擅长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等。王玉华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88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主要从事心胸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谢作玲博士在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中组部第八批优秀援疆干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垂体学组组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学组组员,江苏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垂体肾上腺学组成员。许斌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大外科副主任,江苏省135科教强卫医学重点人才,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博士后,CUA基础学组委员、CUA青年肿瘤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一审专家。杨素芳副主任医师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病例如感染性休克、重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癌、间质性肺病、肺结节等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于艳秋全科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原南京铁道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以病人为中心,致力于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应用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全面综合分析诊治患者多系统、多器官的多种疾病,尤其擅长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老年痴呆、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心、脑、肾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胃肠道疾病、肺及支气管疾病、肾、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对人体多种疾病可做出综合诊治与早期预防保健。袁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主任医师,留英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江苏省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学术秘书,南京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科青年委员。张业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外科学博士、肝脏移植学博士后。江苏省首批 “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专家,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及青年科学家。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医学会副会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委员。擅长肝癌、胆囊癌、肝门胆管癌、胰腺癌、门脉高压症及其他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方式选择和根治性手术。获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资助1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发明专利1项。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

率性

骨关节炎(风湿免疫)医生排名2.0

中国大咖医排行榜主要是根据我国政府核准的医学、医师以及其他专业学会、协会等组织官方信息,并结合医生、学者在其专业领域获得的荣誉称号、项目成果、获奖情况,以及其在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等综合评估而得出的国内首家疾病医生排行榜。阎小萍 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名医【所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医生概述】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会长、全国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联盟副主席、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诊疗特长】对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率先提出风湿病“五连环”(患者教育、体育医疗、中药为主、内外兼治、中西合璧)及“综合强化序贯治疗”两种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复发性风湿症等多种疑难风湿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有很深的造诣。邹和建 痛风、高尿酸血症;硬皮病(系统性硬化)、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诊治名医【所在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生概述】华山医院风湿职业病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副主任,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分子与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国际硬皮病临床与研究协作网(InSCAR)副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痛风学组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委员会高尿酸与痛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诊疗特长】擅长类风关、痛风,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诊治。林昌松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诊疗名医【所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概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金匮要略教研室主任、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副所长,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防治风湿病联盟副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六省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诊疗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各类血管炎、成人STILL病、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病。开展《金匮要略》理法方药指导风湿免疫病治疗的研究,提出金匮学科建设与风湿免疫重点专科建设紧密结合。了解更多医生排名及详细资料,请私信或给小编留言。任何转发或转载,须保留来源“大咖医”字样,没有标注一律投诉。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您转载、转发,让更多人读到这篇文章!

闯王旗

风湿病规范化诊疗月暨多学科名医联合会诊活动启动

7月5日上午9时,由济南中医风湿病医院、济南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冬病夏治”风湿病规范化诊疗月暨风湿病多学科名医联合会诊活动正式启动。冬病夏治,事半功倍,风湿病诊疗的最佳时机随着自然界气温的升高,人体阳气较为旺盛,经脉气血通畅,抗病能力增强,因此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是治疗风湿病的黄金时期。如果此时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进行多学科的联合会诊,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仅会让治疗变得事半功倍,而且患者的花费会大大减少。所以为在此机遇期间造福更多广大风湿病患者,济南中医风湿病医院于7月5日举办了“冬病夏治”风湿病规范化诊疗月启动仪式暨风湿病多学科名医联合会诊活动。济南中医风湿病医院吴玉珍院长、李春副院长、解承新副院长、张彦宽主任、柴振鲁主任、张战峰主任等领导、专家参加本次活动。“冬病夏治”+“多学科会诊”,使患者最大化获益上午9时许,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济南中医风湿病医院吴玉珍院长对本次活动致辞,吴院长简单的介绍了“冬病夏治”的原理,并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温补阳气、利湿散寒、活血通络,可以有效祛除体内的风寒湿邪,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吴玉珍院长还强调,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以及肩周炎等寒湿型风湿病及其他类型的遇冷就加重的风湿病都非常适合采用“冬病夏治”的疗法。之后,济南中医风湿病医院李春副院长代表多学科会诊专家组对此次活动作了发言,李春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多学科联合会诊,并介绍了多学科联合会诊的优势,李春院长提到利用“冬病夏治”这一优势下,联合风湿科、内科、放射科、康复理疗科等多学科专家为患者制定从风湿病预后评估、监测、预防、诊断到治疗的全方位、系统化、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最大化获益,积极为患者保驾护航,使患者摆脱风湿病的困扰。“冬病夏治”规范化诊疗月正式拉开帷幕随着吴玉珍院长、李春副院长、解承新副院长、田洪友主任、张彦宽主任、柴振鲁主任、张战峰主任等领导共同点亮启动球,标志着“冬病夏治”风湿病规范化诊疗月活动正式启动。同时,济南中医风湿病医院将开展为期4天的风湿病多学科名医联合会诊。会后,济南中医风湿病医院医护人员与多学科专家组成员合影留念。吴玉珍院长、李春副院长接受了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专访,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惊梦魂

农科院成立布病感染调查组:发现失职严肃问责

12月7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院党组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兰州兽医研究所隐性感染布病事件处理工作,调度工作进度,进一步部署隐性感染人员医治、疫源调查、风险排查、科普宣传等工作。事件发生后,中国农科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派出工作组赴兰兽研帮助工作。工作组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甘肃省疾控中心等单位联合工作,设立流行病学调查组、治疗专家组,到兰兽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调诊断治疗。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兰兽研干部职工、研究生工作生活秩序正常。会议强调,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支持兰兽研切实做好各项处置工作。一要把医治人员作为头等大事精心安排,全力安排治疗职工学生。二要协助有关政府部门尽快查明疫源,及时查明原因,消除隐患。成立院调查组,积极配合做好疫情原因调查,同时查风险、查责任,一旦发现失职失责,坚决严肃进行问责。三要尽快完成应急性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院属研究所要立即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排查,对于存在风险隐患的实验室要立即停止各项活动。四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对布病的科普宣传,提高对布病的正确认识。五要保障正常科研工作秩序。12月7日下午,中国农科院还召开了专题情况通报视频会,向院属各单位通报了兰兽研隐性布鲁氏菌感染事件处置工作进展,并对近期安全生产及风险排查工作作出部署。此前报道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阳性人数增至96人记者从兰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12月7日中午12点,已经对兰州兽医研究所317名师生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其中96人呈血清学阳性,目前均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专家提示,布鲁氏菌病人与人传染几率极低,目前没有过人间传染病例。背景链接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人兽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布鲁氏菌主要的传染源为羊、牛等牲畜,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消化道,如喝生牛奶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以及呼吸道吸入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传播3种。布鲁氏菌病急性期病例表现为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肝脾淋巴结肿大。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关节强直,长期发热等,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布鲁氏菌病还会危害男性睾丸、女性卵巢等生殖系统。据原国家卫计委印发的通知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布鲁氏菌病疫情持续上升,近年疫情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前10位。我国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散发病例为主。甘肃省是我国五大畜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曾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此次发生疫情的兰州兽医研究所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单位,据其官网介绍,成立于1957年,在草食动物疫病研究上具有传统优势。研究所下设5个研究部门,分别为口蹄疫病研究室、家畜寄生虫病研究室、家畜传染病研究室、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和禽病研究室。此次最先发现布鲁氏菌血清学阳性的人员就来自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央视)(来源:中国农科院官网)

青海首位“80后”正厅到任,成全国最年轻的团省委书记

撰文 | 熊颖琪出生于1981年7月的董玉毅职务明确,已升任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消息,4月14日,团省委书记董玉毅等来学院调研指导共青团工作。政知君注意到,此番履新后,董玉毅成为青海首位“80后”正厅级官员,全国“80后”正厅已达8人。16岁上清华董玉毅,1981年7月出生,安徽泾县人,16岁即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2001年进入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董玉毅曾在内蒙古包头工作,2010年底,29岁的他任团市委书记,正处级。2011年9月起,他赴青海工作,31岁担任海晏县委书记。2015年2月,33岁的董玉毅升任海北州委常委,并继续兼任县委书记,升任副厅级,直至此次履新。今年3月26日,青海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现任海北州委常委、海晏县委书记董玉毅拟提任正厅级领导干部。左二为董玉毅4月14日,据青海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西橙青年”微信公众号消息: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社团改革,4月14日,团省委书记董玉毅、学校部部长赵雅丽、学校部副部长多杰加一行四人来学院调研指导共青团工作。董书记强调,社团活动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还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于社团发展建设中,同时了解了学院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困难、讲师团成员组成和青马工程培训覆盖等情况。补充一个信息。此前担任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的叶万彬,1977年5月出生,曾任海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长,2018年10月出任团省委书记一职。曾在高原工作 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关于董玉毅过去的履职,还有一段小插曲。据清华校友会披露,2011年,获组织安排交流,董玉毅从内蒙古到青海工作。“出发前,刚结婚一年的妻子整整哭了一宿,我俩都知道,迎接我们的将是长时间的分别。”董玉毅说,“那天晚上,我只能说些安慰她的话,虽然那些话现在看起来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更像是空头支票。但妻子还是很能理解我,依旧帮我把行李收拾好,把我送上前往青海的飞机。我们就此过上了类似牛郎织女的生活。”2012年8月,董玉毅前往海晏县任县委书记,当时他刚满31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累积,他患上了室上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达到每分钟170多,因此经历过急救,还做过两次射频消融手术。“因为高原气候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我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发作时腰不能动。”董玉毅说,“一想起自己身上的职责使命,想起群众亲切地称我‘尕’书记,就像一剂止疼药,激励着我忘却病痛、努力前行。”今年2月,董玉毅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作为县级领导干部的责任。他说,以实际行动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委的纲领、政策、规划,带领全县干部为群众和农牧民办实事、解难事,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落细、落地——这就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价值所在。2012年,董玉毅到任海晏之时,贫困发生率为24.7%。2020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为2012年的3倍多。最年轻的团省委书记政知君注意到,董玉毅履新后,也成为全国最年轻团省委书记。目前全国“80后”正厅级干部已达8人。除了董玉毅,还有3人任团省委书记一职。他们分别是:1980年1月出生的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李志超、1980年5月出生的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王艺、1980年7月出生的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周森锋。其余四位“80后”正厅分别为: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1981年出生);山西省临汾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洪洞县委书记黄巍(1980年9月出生);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俊义(1981年6月出生);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局长段颖(1982年10月出生)。资料 | 海晏县政府官网 澎湃新闻等校对 | 罗晶【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红南京

脑科学日报|血管化类脑器官培养新体系;脂肪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1,震惊!人在做梦时大脑竟处于清醒状态,仍可以从外界有选择地获取信息来源:转化医学网信息灵活的选择性加工取决于眼睛运动的存在来自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NRS)和法国国家神经科学研究所(ENS-PSL)以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与做梦有关的睡眠阶段,大脑会抑制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比如谈话的声音。这种能力是梦的保护机制之一。这项研究是与巴黎惠普大学Htel Dieu Sommeil et de la Vigilance中心合作进行的,于2020年5月14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该研究首先证实听觉刺激仍然是由睡眠中的大脑处理的,这与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听觉皮层对外部声音的神经反应保持一致。研究人员进一步补充了一些证据,表明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显著的刺激被选择性地处理。更重要的是,呈现相互竞争的听觉流使我们能够证明信息刺激可以根据眼球运动的存在灵活地增强或抑制。这些结果与之前的报告一致,即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眼球运动的存在会降低听觉刺激和异常音调的反应,并且相性睡眠期间的觉醒阈值比强直快速眼动睡眠时的升高。换句话说,我们睡眠中的大脑可以从外界选择信息,并灵活地放大或抑制它,这取决于它是否沉浸在梦中!2,PNAS | 叶一泓团队揭示α-突触核蛋白纤维被细胞内吞的新机制来源:BioArt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多聚体(例如帕金森氏病相关的α-突触核蛋白纤维)在细胞间扩散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学标志,而细胞内吞蛋白多聚体或者纤维样蛋白则是这种细胞间蛋白传递的关键环节。近日,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叶一泓 (Yihong Ye) 博士团队在PNAS发表了新发现:A myosin-7B–dependent endocytosis pathway mediates cellular entry of α-synuclein fibrils and polycation-bearing cargos。研究团队通过使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结构模拟和超高分辨率荧光成像技术发现了全新的α-突触核蛋白纤维蛋白的细胞内吞机制。他们的研究表明,α-突触核纤维蛋白通过一条为带有正电荷的内吞底物量身定制的内吞途径进入细胞。这些底物通过正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结合,然后在肌球蛋白-7B和肌动蛋白丝的帮助下形成内吞体从而进入细胞。这一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机理的理解并提供了相关靶点抑制药物开发的新方向。3,王晓群课题组建立血管化类脑器官培养新体系来源:细胞血管化类脑器官移植王晓群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脑的发育与功能的研究,近年来,该课题组对于人大脑皮层胚胎发育期间细胞类型与细胞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揭示了人脑神经元在胚胎发育期快速增长并产生沟回的调控机制 (Liu et al.,2017; Zhong et al.,2018)。5月 1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在Plos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Vascularized human cortical organoids (vOrganoid) model cortical development in vivo”的论文。该研究通过共培养人胚胎干细胞(或人多能干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了一种获得血管化类脑器官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限制类脑器官长期发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缺乏问题。4,纳家勇治课题组揭示额下回在概念知识提取过程中能够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灵活调控相应的语义表征脑区来源:脑科学特异命名(‘HS>Hb’)和物体再认(‘Hb>lb’)条件下左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2月17日,《Human Brain Mapping》在线刊发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纳家勇治研究员课题组的论文“Convergence of distinct functional networks supporting naming and semantic recognition in the left inferior frontal gyrus”。物体命名与再认是两个紧密关联的认知过程,既往研究往往只关注其中一个因素而忽略了两者间潜在的混淆效应。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用物体命名任务结合熟悉性评分的方法对物体命名与再认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物体命名过程与再认过程的激活脑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左侧额下回三角区(inferior frontal gyrus, IFGtri)在命名与再认过程中均有显著激活,只是二者的激活位置有所不同,物体命名的激活位置位于腹前侧,而熟悉物体再认的激活位置位于背后侧。既往研究提示左侧IFG是语义控制系统的核心脑区。PPI分析显示,IFGtri在命名条件下与左侧颞极、双侧颞上回等词语产出脑区相连,而在熟悉物体再认条件下与右侧颞极和海马相连。左侧IFG能够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调控相应的表征脑区,表现出任务依赖式的功能连接模式。5,《细胞》子刊:二甲双胍抗衰老新机制!科学家发现,二甲双胍能改善CD4+T细胞自噬和线粒体功能,缓解“炎性衰老”来源:奇点网最近美国肯塔基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又找到了二甲双胍抗衰老的新机制:二甲双胍,能够限制在炎性衰老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类CD4+T细胞——Th17细胞亚群。具体来说,二甲双胍能够恢复Th17细胞缺陷的自噬功能,并改善线粒体代谢,使Th17细胞不再释放与炎性衰老相关的IL-6、IL-17A/F等细胞因子。这种效果,甚至可能让二甲双胍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代谢》上。6,体内脂肪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来源:大话精神携带10公斤多余的身体脂肪会使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17%。脂肪越多,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和奥尔胡斯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还表明,脂肪在身体上的位置对患抑郁症的风险没有影响。这表明,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加的是超重或肥胖的心理后果,而不是脂肪的直接生物学效应。相反,如果是腹部脂肪增加了最大风险的话,那就是因为脂肪的生物学效应,因为这个位置的脂肪在生物学上最具破坏性的影响。7,Cell子刊重磅!戒酒药物或许能用来减肥来源:小柯生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afael de Cabo、Michel Bernier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双硫仑治疗可使肥胖小鼠的体重正常化。相关论文于2020年5月14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代谢》上。双硫仑(商业名为Antabuse)是FDA批准的用于治疗慢性酒精成瘾的药物,具有抗炎特性,也有助于预防某些类型的癌症。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中双硫仑治疗可防止体重增加,并消除了致肥胖饮食对胰岛素反应性的不利影响,同时减轻了肝脂肪变性和胰岛肥大。此外,双硫仑治疗可逆转中年小鼠饮食引起的肥胖和代谢功能障碍。8,好消息!利用干细胞衍生和移植技术可以治疗帕金森病!来源:芽孢体图为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低,质量越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发布的一篇案例报道:一名患有10年帕金森病史的69岁男子在药物控制病情不佳后,在左右两侧中脑的壳核处植入了由干细胞衍生而来的“多巴胺能 祖细胞”。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可以来自自己身体的自给自足多巴胺的细胞,它来自于患者的皮肤,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将其克隆并诱导分化,最后形成了这样一批“特种兵”。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干细胞衍生和移植术来治疗帕金森病。在手术完成后的18个月,病人接受了影像学和生活质量的调查。患者在手术后逐渐好转,恢复得很好,没有出现运动异常或者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连多巴胺的药物也减少了6%。另外,这虽然是一个移植术,但并不需要任何的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者抗惊厥药!前文阅读1,脑科学日报|神经计算机AI模型大突破!喜欢高脂肪食物的神经元2,脑科学日报|模型发现三个与COVID-19死亡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国际歌

血管炎医生排名2.0

中国大咖医排行榜主要是根据我国政府核准的医学、医师以及其他专业学会、协会等组织官方信息,并结合医生、学者在其专业领域获得的荣誉称号、项目成果、获奖情况,以及其在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等综合评估而得出的国内首家疾病医生排行榜。沈丕安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其并发症诊治国内名医【所在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 【医生概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终身教授、免疫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风湿免疫病研究室主任,上海市红斑狼疮医疗中心主任,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肿瘤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奥地利Diakonissen医院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名誉会长。 【诊疗特长】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撤减激素及替代激素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免疫性血管炎、斯蒂尔氏病、桥本氏病、痛风、贝赫切特综合征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李鸿斌 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等诊断治疗名医【所在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生概述】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第一临床学院诊断学教研室主任,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血管炎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风湿病相关肺血管/间质病(学组)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感染学组副主任委员。【诊疗特长】主要擅长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高明利 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银屑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诊治中医名医【所在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医生概述】辽宁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营口市中医院风湿科名誉主任、美国洛杉矶再生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诊疗特长】继承名老中医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经验,将中、西医两种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辨病治疗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发挥各自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为广大患者及时解除了疾病的困扰,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质量。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银屑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了解更多医生排名及详细资料,请私信或给小编留言。任何转发或转载,须保留来源“大咖医”字样,没有标注一律投诉。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您转载、转发,让更多人读到这篇文章!

恐怖秀

痛风医生排名2.0

中国大咖医排行榜主要是根据我国政府核准的医学、医师以及其他专业学会、协会等组织官方信息,并结合医生、学者在其专业领域获得的荣誉称号、项目成果、获奖情况,以及其在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等综合评估而得出的国内首家疾病医生排行榜。苏励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诊疗名医【所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生概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诊疗特长】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多肌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等。张延昌 内科系统疾病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诊治名医【所在医院】甘肃省中医院 【医生概述】曾任甘肃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第二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名誉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全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心网络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诊疗特长】擅长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等内科系统疾病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结节性红斑、骨关节病、肩周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症等风湿性疾病。汪悦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脾胃病等诊疗名医【所在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医生概述】江苏省中医院院长、风湿病科专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血瘀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诊疗特长】擅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脾胃病等内科病证。了解更多医生排名及详细资料,请私信或给小编留言。任何转发或转载,须保留来源“大咖医”字样,没有标注一律投诉。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您转载、转发,让更多人读到这篇文章!

祸福相生

兰州兽研所布病隐性感染事件,阳性人数增至96人!

每经编辑:卢祥勇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12月7日中午12点,兰州市疾控中心已经对兰州兽医研究所317名师生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其中96人呈血清学阳性,目前均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根据兰州市疾控中心的通报,专家组评估认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的传染源主要是牛羊等染疫动物,人传人的风险极小,目前国内尚未报道过人传染人的病例。该研究所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已经落实,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新的威胁。图片来源:摄图网事件最新进展:阳性人数增至96人12月6日,兰州市卫健委官网发布消息,2019年12月2日,兰大一院西站院区上报4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病例,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人员。兰州市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做出响应,协调国家、省、市、区四级专家前往现场进行指导和调查核实,抗体阳性,无相关临床症状,经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和临床专家综合研判,确定为布病隐性感染。兰州市卫健委表示,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做出重要批示,在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兰州市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工作组对该研究所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组织临床专家开展心理疏导、专业咨询,制定治疗方案。截至12月6日12时,已检测263人,其中抗体阳性65人(含上述4例),以实验室工作人员为主。65人均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及时采取规范治疗措施。农业部门正在积极进行病源追溯、现场处置,各项监测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到了12月7日中午,兰州市疾控中心已经对兰州兽医研究所317名师生进行布鲁氏菌检测,其中96人呈血清学阳性,目前均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什么是隐性感染?据新京报报道,兰州疾控中心地方病科李姓科长表示,隐性感染指的是没有临床症状,有流行病学史,但实验室检测是抗体阳性。隐性感染是有办法治愈的,没有临床表现时就像正常人一样。公开资料显示,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一般由患病的牛、羊等牲畜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几乎不传播。100度以上的干热、80度以上的湿热状态下,只需几分钟就能消灭布氏杆菌。兰州卫健委表示,关于如何预防布病,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鲁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放心饮用。兰州兽医研究所园区风貌 图片来源:兰州兽医研究所网站此次发生疫情的兰州兽医研究所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单位,据其官网介绍,成立于1957年,在草食动物疫病研究上具有传统优势。研究所下设5个研究部门,分别为口蹄疫病研究室、家畜寄生虫病研究室、家畜传染病研究室、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和禽病研究室。此次最先发现布鲁氏菌血清学阳性的人员就来自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布病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前10位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人兽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布鲁氏菌主要的传染源为羊、牛等牲畜,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消化道,如喝生牛奶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以及呼吸道吸入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传播3种。布鲁氏菌病急性期病例表现为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肝脾淋巴结肿大。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关节强直,长期发热等,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布鲁氏菌病还会危害男性睾丸、女性卵巢等生殖系统。12月6日上午,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布病知识大问答》提到,布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据原国家卫计委印发的通知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布鲁氏菌病疫情持续上升,近年疫情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前10位。我国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散发病例为主。甘肃省是我国五大畜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曾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据红星新闻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相关负责人称,此次感染的人群以学生居多,教职工也有部分。但由于老师比学生对布鲁氏菌病毒感染的处理更有经验,判断也更准确,在感染的早期就提前预判并做好了应对措施,而学生的防治措施介入更缓慢一些,导致学生对此反应更强烈。该负责人说,布病越早发现,治愈机率越高,“总体来说治愈率达到80%-90%左右,(感染)主要对年轻人影响稍大一点。”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新京报、红星新闻等每日经济新闻

赐之千金

三年亏10亿,亏损上市的泽璟制药是“明星”还是“地雷”?

来源:节点财经撰写 | 鲜宝科创板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允许尚未盈利企业上市是其重要体现之一。近日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泽璟制药”),经过三轮问询后在科创板成功过会,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拟募集资金23.84亿元,其中14.59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4.2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生产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项目”、5亿元用于“营运及发展储备资金”。“科创板上市标准五”一直被认为是给未盈利生物科技类企业量身定做的标准。而泽璟制药也确实处在巨额亏损中。泽璟制药成立于2009年,至今已经成立10年,但尚未有任何主营业务收入。这样一家企业登陆科创板能给广大创业者和投资者哪些启示呢?目前无利润,但前景无限泽璟制药成立于2009年,从事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新药研发,公司实控人是美国迈阿密大学药理学专业博士盛泽林和复旦大学分子遗传学硕士陆惠萍。此次泽璟制药拟IPO募集资金23.84亿元,其中14.59亿元拟投入新药研发项目,4.25亿元投入新药研发生产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其余5亿元全部划归营运及发展储备资金。值得注意的是,成立近10年,公司一直在投入而没有任何一项产品问世,因此在一些人看来,泽璟制药并非一家即将上市的成熟药企,更像是研究所。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16年、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1-6月,公司营收分别为20.3万元、0元、131.12万元、0元,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46亿元、-4.40亿元、-3.4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672万元、-1.08亿元、-1.12亿元和-8943万元。在同一时期,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61亿元、1.59亿元、1.37亿元及0.71亿元,三年半时间合计投入研发2.9亿。截至2019年6月底,泽璟制药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51亿元;资产总额为3.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5亿元。图片资料来源:泽璟制药招股书泽璟制药表示,公司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且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导致公司存在较大的累计未弥补亏损。未来,除了研发,市场营销等经营业务也需要相当的成本,上市后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在招股说明书开头,泽璟制药就明确强调它采用了科创板上市第5套标准──申请企业市值不低于40亿元,其中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简单说就是“市值+技术优势”。节点财经(ID:jiedian2018)注意到,泽璟制药满足40亿市值评估的背后,是一连串的增资融资行动。仅2018年一年,公司便融资近1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民生保险(保监会六家国有保险公司之一)、中青国融(南京国有参股)、深创投(深圳市政府控股)等,最终迈过40亿元估值门槛。至于技术优势,按照招股书的说法,公司已成功建立精准小分子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和复杂重组蛋白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通过这些技术平台研发了系列优质小分子和大分子新药,并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目前正在开发11个创新药物的23项在研项目,其中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用于治疗肝癌、胃癌)、重组人凝血酶(用于止血)及盐酸杰克替尼片(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多种适应症已分别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泽璟制药部分在研药品项目特别是小分子多靶点 1 类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在多种晚期肿瘤适应症中显示出确切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它也是中国首个开展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 III 期临床试验的国产靶向新药,预计于 2019 年底或 2020 年初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一旦多纳非尼通过临床试验,则有望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国产一线靶向新药,也是全球第三个上市的此类靶向新药。肝癌是中国第四大癌种,也是中国特有的高发癌种。根据中国癌症登记中心统计,2018 年中国肝癌新发病例数达 40 万例,占全球肝癌新发病例数的 48%。而相比化疗,小分子靶向药在肝细胞癌上展现了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发展迅速,2018年的国内市场规模达到了114 亿。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预测,2023 年中国小分子靶向药市场将达到 265亿。这显示泽璟制药的产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 分析潜在风险值得关注从招股书我们可以看出,泽璟制药是一家3年巨亏10亿、无产品上市、无销售收入、无利润的创新药企业。虽然科创板允许为盈利企业上市,但其经营本身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第一,泽璟制药目前正在开发的创新药物多达11个,研发管线多,这就需要巨额研发支出。但公司自自成立以来,在业务运营上已耗费大量现金,现金流始终为负,未来还要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临床试验、监管审批、市场推广、人员扩充等,资金压力巨大,需要更多的资本来源。而公司资本实力有限,融资渠道单一,很难持续性的获得足够的营运资金。此外,2016年至今泽璟制药获得了数千万元的的政府补助,但未来药品上市或公司产生收入后,政府有可能减少或取消补助。这些都可能限制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图片资料来源:泽璟制药招股书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从2017年至今,泽璟制药累计研发投入3.5亿元左右,相比其他生物制药企业,这样的投入水平并不算高,而且2018年研发投入有所下滑。第二,生物医药的研发不仅要有充足资金,技术难度还大,需要做大量的临床试验,经常会在后期临床试验中遭遇挫折。一旦泽璟制药的核心产品的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的临床试验结果不理想,有可能无法按照预期时间提交新药上市申请,或不能顺利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上市,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而近年来药品注册审评主管部门对研发过程的监管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可能影响公司药物研发和注册的进度或审批结果。第三,根据科创板规定,企业上市后需要尽快实现创收,若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第4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则公司面临退市风险。泽璟制药就存在这种可能,它目前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未来几年研发支出仍然很大,上市后有可能长时间亏损,并有退市风险。第四,公司面临同类型产品的竞争,在研药上市后销售情况可能不如预期。泽璟制药正在开发的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的首个目标适应症为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在这个领域,市面上已经有同类进口药物索拉非尼(德国拜尔公司)与仑伐替尼(日本卫材公司)。相比多纳非尼,两种进口药拥有先行优势(索拉非尼占据国内88%的市场份额),其市场培育与分销体系也更为成熟。而且索拉非尼的化合物专利在2020年1月就将到期,到期后市场上会陆续出现多种仿制药与泽璟争夺市场。至于公司其他在研药如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盐酸杰克替尼片等,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国内已有 7 家公司进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第五,泽璟制药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氘代技术,目前公司共获得61项专利授权,在21项境内授权专利中,有15项涉及氘代技术,40项境外授权专利均涉及氘代技术。有技术人士表示,氘代技术的门槛尤其在化学合成上相对较低,专利到期后,仿制药企业可以很快申请氘代专利,原研药企业也能够去申请相应的氘代药专利。目前部分药企已开始在新药发明专利中包含氘代衍生物的技术提示,未来泽璟制药存在无法获得除现有产品线以外的其它氘代新药专利的可能性。第六,泽璟制药属于创新药研发领域,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除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外,公司目前仍有部分知识产权已提交专利申请但尚在专利审查过程中。若相关专利申请未能获得授权,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未来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充分,或所取得的知识产权范围不够广泛,第三方可能通过不侵权的方式开发与公司相似或相同的产品及技术,从而对公司产品成功实现商业化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另一方面,公司正在开发或未来拟开发的候选药物也存在被指控侵犯第三方专利权的风险,并面临知识产权侵权索赔、停止研发相关产品、重新设计产品、以及支付损害赔偿的可能。资本市场的标杆有分析人士指出,以往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是已经盈利且达到一定盈利规模,现在科创板对尚未盈利的企业敞开大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与香港甚至纳斯达克争夺科技含量高、前期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硬核企业,让国内投资者也能分享企业的科技创新红利。而研发产品用于重大疾病治疗的生物医药企业,无疑是重点争夺对象。这也显示科创板更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关注企业是否可以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自身发展,采取宽容的盈利标准限制,因此泽璟制药成功过会也被看作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标杆性事件。事实上,像泽璟制药这样选择第五套标准申请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还有几家,其中包括百奥泰、天智航、前沿生物、神州细胞等,它们都是净利润连年亏损。比如研发抗风湿关节炎、强直脊柱炎类、斑块银屑病药物的百奥泰生物制药公司,从2016年至2019年3月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而且没有产品获得上市销售批准,也没有销售药品产生的收入,报告期内仅2016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276.37万元、200.89 万元的偶发性技术转让收入。在无销售收入和研发高投入的双重夹击下,百奥泰报告期内一直是入不敷出,现金流始终为负,并累计亏损近15亿元,仅在今年一季度就亏损了5个亿。再比如生产抗艾滋病原创药“艾可宁”的前沿生物,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一直处于临床研发阶段没有收入,直到2018年“艾可宁”获批上市,才实现零收入突破,到2019年一季度,收入累计不到500万元。2016年至2019年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47.67万元、-6527.99万元、-2.47亿元和-4228.18万元,累计亏损近4亿。市场人士提醒投资者,对于泽璟制药、前沿生物这些亏损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应该认真研究它们的技术实力,以及披露的信息和风险提示,理性接受公司上市后可能出现的股价大幅波动。毕竟亏损公司具有较大风险,未来研发是否顺利、公司能否盈利、何时盈利,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方面可以借鉴此前在香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股的情况。比如2018年8月1日上市的歌礼制药,目前股价约4.5港元(11月17日收盘价),相较首发价14港元下跌了67%。而上市之前两年累计亏损达13亿美元的信达生物,股价却整体呈上升走势。医药领域资深分析师张慧慧对媒体表示,我国近年来医药行业的亏损是一直存在的。2019年,医药行业盈利压力非常大,企业成本压力增加,药品注册标准提高、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成本提高、国际注册等都大幅增加企业研发支出,环保税法、空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标准提高和监管加强带来环保成本的增加,原料药、中间体、中药材短缺等多种因素都导致原料成本增加。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报告也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581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1095家,亏损面占14.4%,2018年全年医药行业亏损总额147.8亿元,同比增长15.6%。客观地讲,亏损企业上市,股价不一定就差,像亚马逊、京东这样的公司都亏损却始终受资本市场追捧。如果一家公司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又确实需要融资来发展壮大,那么持有这类公司的股票,未必就一定“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