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京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问答!柏辽兹

南京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问答!

各位考生:为方便考生了解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关安排,现将近期考生咨询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告知如下:初试成绩复核时间,如何复核?成绩复核时间3月3日-3月6日,逾期不再受理。请考生根据我校研究生院网上发布的《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查询通知》的要求,提交复核申请。成绩复查后,对成绩无误的考生,我校将不再回复;成绩确实有误的,我校将及时通知考生。复试分数线何时划定?待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划定后,我校将根据上线生源、招生名额等情况确定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当前,疫情防控正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公布“原定4月初开始的全国研究生复试工作是否延期将另行通知”,请考生耐心等待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的公布。初试成绩排名如何查询,何时公布?我校各专业确定复试分数线后,各学院将及时在本院网站上公布复试名单和排名,请一志愿考生注意查看报考学院网站。复试内容有哪些?复试一般包括笔试、综合面试及实践能力考核等。笔试科目请参考我校公布的《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综合面试主要考察思想政治品德、专业英语、英语交流、专业基础以及创新实践综合素质等;实践能力考核由各学科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对考生的实验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各位考生可参考各学院近两年复试细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如何调剂?调剂工作将于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公布后,相关学院根据生源及招生计划情况陆续开展,接收调剂的专业、人数及要求将在相关学院网站上公布,请各位考生及时关注预调剂学院网站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复试录取工作如何安排?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在充分考虑考生健康安全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安排硕士复试录取工作。复试录取工作安排的相关信息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研招微信发布。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南理工研招部分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魂兽

南京理工大学考研全攻略(考研详解、备考攻略、报考建议……)

学校:南京理工大学地区:江苏省属性:211工程院校,工科类标签:国防七子虽然本期更新的这所学校,时常纵横各大考研院校“黑名单”,但耐不住大家的呼声真的很高呀。所以,我得更新本期咱们更新南京理工,就是之前打算更新但是被浙大插队的那所学校。“211”、“双一流”、“国防七子”都是使它熠熠生辉的头衔,在南京一众双一流名校中也能脱颖而出,稳占一席之地,比之前咱们更新过的南农存在感高了不少(当然很大程度上还是学校类型不同造成的)。软科最新排名36名;拥有一个A+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一个A-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以及众多实力在线的工科类专业;如果想读经管,那它也有非常nice的地理位置,管理学实力尚可,经济学实力欠佳,但经管类首选地区,所以南理工也是值得考虑的对象。OK,夸完了!下面咱们来细细说说它这些年纵横“黑名单”的原因。首先,根据大多数同学反映的情况来看,南京理工大学是不怎么压分的,但是它倾向于接收本校生和优质调剂生源。为了证实这一点,我随机对比了几个学院今年的一志愿复试名单和最终拟录取名单,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是有这个情况。不过还好,也不是所有的学院、所有的专业都这样,只能说有一部分专业是这样的。比如今年日语语言文学的复试线是355分一志愿进入复试的是这两位同学但最后一志愿录取的仅有初试成绩401分的那位同学,383的那位同学没有被录取。那她会不会是自己放弃了呢?emmmm,下面是今年主动放弃研究生资格的考生名单,名单中没有她......然后接收了4名高分调剂考生,人人都是400分左右的初试成绩噢!其次,南京理工也是具有“优质生源调剂专项计划”的院校,也就是不太保护一志愿考生。另外,考这所学校的同学大多实力不差,复试高分扎堆比较严重,很容易沦为炮灰。随手打开一份今年的一志愿复试名单,确实如此↓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专业都这样,主要是南理工的工科类专业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学硕类专业的录取分数其实不是非常高,但难度反而更大。最后,2020年有好几个专业都临时换了专业课。最让人难受的是它是在七月份才发布的公告,一些准备得早的小伙伴五六月就已经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了,所以......令人窒息!总之,这些操作阻绝的是基础一般的大多数,而那些实力很强的小部分,受到的影响其实很小。就......不愧是“学霸的盛宴”!但不管如何,考研本身就是一场“以分数论成败”的修行,如果初试成绩足够高,排名也很靠前,就算是有优质生源调剂专硕计划,对这类同学的影响也是很小的。我们能做的不是埋怨学校为什么要出这些操作,而是好好备考、提升自己的实力。毕竟,人家也有一个加分项就是不怎么压分呀!下面,是今天的重点!注:表中数据针对的均为一志愿普通全日制统考生,不含非全及各专项计划考生。本期换换口味,先说经管类。一、经济学南京理工目前没有开设理论经济学,仅开设了应用经济学,以二级学科招生,目前开设并招生的二级学科有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劳动经济学这四个。经济类专硕目前有开设金融和国际商务。学硕四个二级学科专业课均为827经济学原理,偏重微观部分。参考书就咱们大学学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属于初级经济学教材,所以难度不会太大。南理工的经济学没什么实力,是那种比较边缘化的专业,如果不是因为学校本身不错,加上地理位置优势,生源会更加感人。另外,要问为什么进复试的考生人数这么少,如果一个专业连续几年都只招2-3人,想来绝大多数小伙伴都是不敢报考的。金融专硕肯定不用说,录取分数很高就对了,毕竟四大“雷区”专业。这两年南理工的金融专硕录取平均分都达到了380+;同样的,它的复试分数线也是最高的。这个专业现在好点的学校情况基本上都是这样,能推荐的学校很少,中等211及以上档次的院校几乎没有很好考的。国际商务的情况相比金融专硕稍微好一点。至少从录取分数上来说,比金融稍微低一点。不过19年的时候有接收高分调剂,一共接收了5名调剂生源,这五名调剂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均高于一志愿考生,他们一志愿报考的是浙大、复旦、人大这样的院校,招收优质调剂生源实锤!!!学硕我真的很不建议大家报考。专硕可以考虑,毕竟都是很热门很热门的专业,想要好考也不太可能,只能说专硕的招生和录取情况比较稳定。二、管理学南理工管理学的实力相比经济学会稍微好一些,有一个B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两个C+学科。这一点倒和南农的情况比较像,南农的经济学也不太行,但管理学出奇的好:农林经济管理全国第二;公共管理全国前十,排在它前后的都是一众一流“985”院校。管理学各专业的录取分数都非常高。管理科学与工程近两年的录取平均分均达到了390+,这是所有管理学专业中录取分数最高的一个。其他的专业这两年的录取平均分基本上也都在370+。整体上录取分数是非常高没错了。今年少数专业有小幅扩招。比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专业今年差不多扩招了一半。当然,并不影响它的录取分数一如既往的高。另外,尽管会计学和技术经济及管理这两年招生都非常少,但录取的都是一志愿。不过想来绝大多数小伙伴也是不敢报考的。全日制的专硕目前有开设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其中工程管理的招生非常非常少,最新的统考招生计划仅有5人,在机械学院招生,这里不多说,主要说说会计和图书情报。两个专硕的录取分数都很高,且是稳定的高。近两年会计专硕和图书情报专硕的录取平均分都在230+,这对于考199管联考的专业来说,算是录取分数非常高的。两个专硕的复试比很高。当然这也是考199管联考的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学校一般都会更看重复试,所以会把分数线划得比较低,让更多的人进入复试。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进入复试的人数会比较多,所以复试刷人比例也会很高。像之前我们也有提到过西财的会计专硕,复试刷人比例可以达到10:1。一般来说图书情报是相对会计专硕来说好考很多的专硕,但是南理工的图书情报并不好考,难度和会计持平。如果想要考图书情报,南理工不太推荐,可以看看其他院校。如果想考会计专硕,我只能......为你加油理工类院校,肯定是绕不开分析工科类专业的。本期咱们主要更新几个学科实力排名靠前的专业,比如化工、机械、计算机等专业,以及南理工的王牌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A+)这个专业我们还是第一次提到,在之前的所有文章里面,它都几乎没有出现过。开设兵器科学与技术的院校比较少,我们熟知的院校有北理工、南理工、南航、西北工业等,其他的大多是研究院、研究所,以及像陆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这样类型的院校。这其中,学科实力最强的是北理工和南理工,在最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这两所学校的兵器科学与技术都是A+档,也是针对这个专业唯二的两所A+级院校。南理工的这个专业是按照二级学科招生。目前开设并招生的二级学科有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以及自设专业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1.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目前是在机械学院和能动学院均有开设,但初试考试科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招生情况也有较大差异。录取分数并不高,但绝不代表好考。今年两个学院的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复试线都是遵循的工学照顾专业的国家线,分数线并不高,平均分也仅有三百出头,但并不意味好考。根据今年的一志愿复试名单公布的考生初试成绩来看,专业课最高分仅有113分,最低分是70分,专业课还是很有难度的。能动学院的招生一直都非常少。能动学院的这个专业专业课也是两门选考,加上这个学院近两年统考招生都仅有2人,难度还是蛮大的。2.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目前是在三个院系开设,各学院考研情况汇总如下:三个学院的初试专业课均为选考,但选考科目各不相同。另外,整体上各学院录取人数都不是很多,但复试刷人也较少。录取分数不高,但难度其实不小。3.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这个专业目前仅在机械学院开设,根据招生计划来看,应该是南理工兵器科学与技术下面招生最多的二级学科了。不得不说,这个二级学科招生人数算是目前最多的。不过,分数线也是挺高的。4.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目前仅在化工学院开设,根据录取情况来看,这是南理工兵器科学与技术下面录取分数最高的二级学科了。其他二级学科的录取平均分基本上维持在300-310左右,但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这两年的平均分都相当高,去年平均分达到了345,今年平均分331。这几个专业,包括招生非常少的自设专业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都建议大家慎重选择。一是本身难度大,上岸不容易;二是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很少,调剂难度非常大。化学工程与技术(A-)化学工程与技术目前也是以二级学科招生,开设并招生的专业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以及自设专业爆炸化学及应用。除生物化工在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开设外,其余二级学科均在化工学院开设。此外,这几个二级学科中,生物化工、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爆炸化学及应用的统考招生是非常少的,今年录取最多的生物化工都仅招收了7人。招生最多的是应用化学,近两年的考研情况汇总如下:录取分数......蛮高的。今年的复试线相比去年又上涨了许多,直接划到了330+,所以平均分上360+也就不奇怪了。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说,平均分上360+,难度算是比较大的。今年的复试刷人比例也不低。进入复试57人,最后拟录取34人,复试刷掉了23人,刷掉了接近一半的人。机械工程(B+)机械工程目前招生的二级学科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以及自设专业工业工程。各二级学科近两年考研情况汇总如下:招生人数较多的是机自和机电这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近两年招生能达到30+,在学硕里面来说招生确实算不上少了。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这两个二级学科招生会相对少一些。录取分数今年有所回落。19年这几个二级学科的录取分数都是非常高的,像车辆工程的平均分就已经达到了370,录取分数较低的机械电子工程平均分也达到了340+。今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都有所回落,不论专业课难度,单从录取分数上来看,也算是都处于正常的分数区间。当然,专业课也确实有难度,今年这几个专业初试专业课相同,专业课最高分132,但上130+的仅此一人,总共录取的这131人中,专业课两位数的就占了70人。整体上难度比较大。控制科学与工程(B+)南理工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下目前开设并招生的二级学科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及导航、制导与控制这五个。开设院系很多。这几个二级学科并非都在自动化学院开设,像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瞬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以及先进发射协同创新中心均有开设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专业。但整体上后两个院系招生都非常少,各专业也就1-2人,甚至零录取。除了个别专业,其余二级学科招生都比较少。目前招生最多的主要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这个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以及导航、制导与控制这两个专业招生就非常少,今年实际录取也都只有个位数,像导航、制导与控制这个专业今年一志愿仅录取了2人。这里给大家汇总一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这两个招生稍微多一点的专业的考研情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南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开设的二级学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设专业智能计算与系统这几个。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这两个二级学科招生都非常少,今年两个专业的统考计划均仅有一人,计算机系统结构最后拟录取1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没有录取任何人。下面是招生较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自设专业智能计算与系统这两个专业的考研情况汇总:19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招收高分调剂,一共录取了7人,调剂录取考生最低分347。名单如下:南理工的工科类专业基本上是以二级学科招生,大多数二级学科的统考招生名额都非常少。这样比起来,上期更新的合工大确实友好了不少。另外,学硕专业的录取分数看起来不高,但有专业课难度比较大的缘故。最后总结一下,整体上这所学校的难度不小,大家尽量客观的根据自身实力决定要不要报考。本次更新的专业不多,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专业,可以在【考研顶呱呱】留言告诉呱喵~#南京理工大学#

进乎技矣

南京理工大学排名前五的专业有哪些呢?考上了该如何选择专业呢?

【一、南京理工大学简介】:南京理工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全国18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1年,太原机械学院轻武器专业调入;1978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炮专业调入;198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高校;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7年,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1年,获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12年, 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 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二、南京理工大学院系与专业简介】:据南京理工大学官网显示,学校共设有学校设有学校设有15个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覆盖38个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其中工程硕士涵盖26个工程领域;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三、南京理工大学专业推荐】:1、推荐指数排名第一: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专业以“光电信息工程”知识教学为特色,使学生具有宽广而坚实的光学、电子学、激光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软件设计、光电信息处理、光纤通信、图像处理等光电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光电信息采集、发送、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基本能力。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推荐指数排名第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导电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体系。对电、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的基础及应用基础进行深入的研究,承担过多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所等科研项目。培养的人才所涉及的工业部门包括:信息和电子行业、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用材料、化工、轻工、建材等。本专业对应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材料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3、推荐指数排名第三: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向专业建设的渗透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的转化,构建了一套培育系统设计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网络控制以及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特色鲜明。建设有多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双语教学课程、省级自动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素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培养和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推荐指数排名第四:电子信息工程;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设施先进,师资精良。本专业在原雷达专业基础上演变而来,以雷达这一综合电子系统为背景,加强学生电子系统知识的学习,以适应现代电子系统的发展要求。专业教学在秉承哈军工的严谨、规范、踏实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又具有着浓厚的信息时代特征。5、推荐指数排名第五:通信工程;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本专业以加强学生“通信系统”知识教学为特色,使学生具有较宽广的无线通信系统、数字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6、推荐指数排名第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推荐指数排名第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8、推荐指数排名第八:武器系统与工程;9、推荐指数排名第九:兵器类;10、推荐指数排名第十:武器发射工程;依次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知识产权、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下一期给大家讲解中央财经大学,敬请期待!

不织而衣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们:如何在误解和歧视中艰难成长

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来源:澎湃新闻

百日咳

南京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出炉,已经开始寄送啦!

亲爱的南京理工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大家期盼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开始寄送啦!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材料包括入学须知、新生办卡指南、大学生医保指南等。如果暂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请耐心等待!以下同学请注意,您的录取通知书暂未寄出:1、录取为非定向生的同学,您的档案暂未到学校;2、录取为定向生的同学,您的定向培养协议暂未到学校。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研招

光亮

“ 笔试面试第一却被刷下来,就因为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9月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期社会对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歧视问题,在回应澎湃新闻时明确指出,“2019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已明确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落户机会。”针对教育部的回应,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哲(化名)内心既高兴,又忐忑。“今后是否还会存在隐性歧视问题呢?”王哲对澎湃新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2019年3月,他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优选选调生”,在笔试面试阶段名列前茅,终因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被认定为“在职”学历,无法参加政审。王哲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来陆续毕业的成千上万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都在不同程度地承受因改革带来的转型“阵痛”。 笔试面试第一名,却被刷下来了2016年12月,刚从福州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的王哲参加全国研究生联考,他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是人大。2017年3月,他到人大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一共2天,有一天上午,人大法学院召开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会,反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会和全日制一样,师资和课程都会一视同仁。那次复试下来,他综合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几天后,人大法学院通知他可调剂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人大是他理想的大学,他接受了调剂。2017年9月,他被正式录取为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王哲说。的确如此。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1月30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上述通知称,从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起初,王哲也担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不被用人单位承认,但当他看见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后也就放心了。在人大读研期间,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2019年6月28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人大毕业,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三好学生。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仍难以抵消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带来的尴尬。在人大读研期间,除了没有配备学校宿舍,他从未感觉和全日制研究生有任何差异。“我们那年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都统一划线,乃至进入面试和复试分数线都一样。”王哲说。“我的档案、户口和党组织关系都转入学校了。”在读研期间,王哲发现针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人大的确做到一视同仁,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和考试。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人大拥有一套强大的选课系统,每名学生都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去选课,上课时间可选在工作日的白天上课,也可选在晚上或周末上课。“由于部分教授白天日程很忙,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授课,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王哲说,他很珍惜为期两年的学习机会,因此格外努力。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摆在他面前的便是择业,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法官。2019年2月,山东省对外发布了《2019年山东省选调生优选计划公告》,计划招收375名定向选调生。王哲也在学校网站看到了这份公告,他发现该公告的职位列表中显示有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正计划招收1名选调生,他当即决定报考。在正式报考前,他还特别注意到该公告通篇没有要求全日制毕业生,只将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未列入选调范围。“我读研期间没社保,没工作,肯定不算在职,我有《派遣证》,档案也进入到了学校,肯定不是定向,更不是委培,所以就报考了。”王哲说,山东“优选选调生”有一套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首先要提交纸质《报名表》交给学校,由学校来移交至山东省相关部门予以复核,复核后才有网上报名资格。“前期报名很顺利,笔试我是第二名,但第一名放弃了,我替补成为第一名,笔试成绩只比第一名低了一分,面试时,我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足足高了6分。”王哲说,面试结束后,他被列入考察范围名单,但到了政审阶段,山东方面派人到学校进行政审。“那批政审名单已把我给排除了。”王哲说,自始至终山东方面均未明确告知具体原因。“我在笔试和面试的表现都很优秀,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应该是唯一原因。”王哲说,此事一度让他产生极大挫败感,开始曾想用行政诉讼方式讨一个说法,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只好作罢。如今,王哲已到一家央企上班,起初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也对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证明表示不理解,但经他仔细说明后也就予以认可。“最关键的是我有一张《派遣证》,这就说明一切了。”王哲说。 处境尴尬的“编外学生”目前正在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化名)在校园内已感受到了歧视和偏见。2016年7月,张伟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毕业后,被赵县第一中学聘为代课老师。根据学校规定,他要一年后才能转为正式事业编制,考虑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他还是决定离开赵县,而报考研究生是最好的方式。2017年12月,他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联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但因他考试成绩距离该校340分的录取线“只差了一分”,最后被调剂成南京理工大学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入学不久,他就感受到学校针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管理上的差别对待。“我们没有住宿,没有医保,节假日无法享受学校福利,选课总是最后才知道消息,不能评奖学金,更不能参评优秀毕业生。”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学校的差别对待影响了他对校园美好生活的感受。“犹如一场孤独的学习之旅。”张伟说,由于无法正常参与学校的生活,让他对学校少了一种认同感。最关键的是,由于学校管理细节上的差别对待,致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我记得有次老师让一位全日制的同学负责收作业,我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方便传输作业,当得知我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他未通过我的微信,只留了电子邮箱。”张伟说,很明显对方不想和他有任何交往。“只要在管理中进行分群,自然会产生歧视和偏见。”张伟说。今年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王勇(化名)也感觉自己像是学校的“编外学生”。“学校课程安排没任何差别,但细节还是有差异。”王勇对澎湃新闻称,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请该校的助学岗位,不让参加学校组织的部分活动和比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把我们分成了两类人?我们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都是统招生,部分调剂过来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比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分数还要高,但为何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接纳我们呢?”王勇说,从当前学校招生比例来看,绝大多数还是全日制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不高,因此他们的声音和生存状态极容易被学校忽视。在他看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再三强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学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但因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导,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的尴尬处境。“表面上看‘非全日制’没什么,但实际上却产生很多矛盾、纠纷和人为对立。”王勇称,即使在平常社交场合,也会有人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张伟认为,不认可非全研究生的应届生身份,本质上源于认为统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之前单证硕士一样。传统上以《派遣证》来识别应届生身份,而实际中很多学校规定不一,有的学校甚至不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派遣证》,这影响了很多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识别。“有的学校领导都不能正确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还在用在职硕士的名称发文件,搞歧视。”张伟称。在学校期间受到差别对待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步入社会同样面临歧视和偏见。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读研期间比一般全日制研究生更加努力。“我有四五科的考试成绩名列第一、第二名,很少有科目考试成绩跳出前五名,最差也没超出前10名。”张伟对澎湃新闻称。如此优异成绩并未帮助他获得用人单位赏识。今年疫情期间,他参加各种网上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用人单位一旦听说他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最标准答复是“下次再沟通”,从此了无音讯。他先后给十多家用人单位投放简历,剧情和结局都一样,这极大打击他在求职道路上的信心。“我想以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去应聘中学教师,可能都没资格了。”张伟对澎湃新闻称,用本科学历去寻找工作,或许还相对容易。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于在职研究生的定见已根深蒂固,是造成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时不敢“冒险”的根本原因。张伟认为,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未对职称评定、内部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遴选与考调、人才引进和补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等作出相应规定,包括政策无具体监督执行部门,学生投诉往往推诿扯皮,难以落实。从而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预留很大操作空间。“无问责规定,导致各地各部门有恃无恐,信访投诉后依然如故。”一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对澎湃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唯有统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在学历证书上标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方可根本解决。面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偏见,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决定站出来,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声音,厘清事实。学习之余,王勇是微博账号“统招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运营管理员,主要承担刊登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误解。这个微博账号约有10名运营成员,他们都是来自于各所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张伟也是一个法学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微信群的管理员,加入者已达两百多人。他说,已有多个学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建立微信群。“起初建群主要为了发布和分享工作信息,哪个单位不歧视,我们就会把它分享出来仅供参考。”张伟说,目前大家发出声音并不为争取特殊利益,只是希望能保障最基本的合法利益。“现在很多地方人社局的领导都知道我是谁了。”王勇说,他时常和各地方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沟通,给对方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但通常对方都会消极推诿。“我希望他们发布招聘时严格落实五部委的文件,不能在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设置全日制条件,他们要么说已招聘公告已发布,无法修改,要么说下一次修改,可到下一次发布招聘公告时,仍然要求全日制毕业生。”王勇说,根本原因是事业编制岗位的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事业编制的岗位,往往会有几百人报名。”张伟说,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势之下,若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歧视就难以避免。他认为,虽然教育部近日针对媒体的回应起到正面作用,但全国各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隐性歧视依然会长期存在,包括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表中设置非全日制选项,如果应聘者勾选,极有可能无法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近期,张伟正在全身心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他尽量不去想找工作的事了。“我已经没什么信心了。”张伟说。去年报考山东省“优选选调生”的王哲,尽管如今已是一家央企上班,但他并未放弃当法官的理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正在想通过别的方式实现理想。”王哲说。

王衍

2018报考在职研究生,可选的学校和专业有哪些?

报读在职研究生,你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有哪些学校可以报,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这个棘手的问题。依旧是老规矩,根据两种不同的报考方式来看。同等学力申硕招生专业:主要为学硕,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还有3个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招生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学位网(www.cdgdc.e.cn)查询。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主要为专硕,学硕还很少。我国目前有40个专业硕士:金融、应用心理、口腔医学、应用统计、翻译、公共卫生、税务、新闻与传播、护理、国际商务、出版、药学、保险、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资产评估、建筑学、军事、审计、工程、工商管理、法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农业推广、会计、警务、兽医、旅游管理、教育、风景园林、图书情报、体育、林业、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艺术、中医,但并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非全日制的招生,也不是每所学校都有招生。招生学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江苏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小编只列举了一部分,具体的大家可以在:研招网(http://yz.chsi.com.cn/)查询。了解清楚在职研能报的学校和专业之后,那大家就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学费、地域和兴趣爱好等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了

废丝栋

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推免硕士生783人:保研率19.2%,2020年18.4%

从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在9月份公布的《2021届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名单公示》,我们得知,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共计推免硕士生783人(公示名单人数)。其中包含国防科工补偿计划 7人、研究生支教团 15人。总推免名额较2020年增加了47人。具体明年的推免生数字请按教务处公布的确切数字为准。现在统计的数字未变动的公示名单。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保研率19.2%,和2020年的18.4%相比,略有涨幅。具体各专业的保研人数看表一。2020年的736名保研生被录取院校数据请看表二。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推免783人:保研率1一,南京理工大学2021届保研人数分专业统计(保研率)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公布推免生名单人数为783人。(含:国防科工补偿计划 7人、研究生支教团 15人)。2021年南京理工大学保研率19.2%。南京理工大学2021保研率来自博雅数据库从上表中,我们得知:2021届硕士研究生保研率:2021年的硕士生保研率比去年的18.4%,多了0.8%左右。总人数上也增长6.4%左右。推免人数较多的专业: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108人;机械工程学院88人;钱学森学院82人;推免人数较少的专业:公共事务学院10人;外国语学院15人;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人;好书推荐:《2021唐迟考研英语:长难句的逻辑》适用于要考英语一和英语二的考研生,2021年的考研英语就看这本书了。二,2020届南京理工大学736名保研生被录取院校名单2020年,南京理工大学保研本校人数共334人。402名同学保研外校。主要保研去向院校名单如下:1,保研东南大学,70人;2,保研北京大学,5人;3,保研清华大学,6人;4,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23人;5,保研南京大学,52人;6,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8人;7,保研国防科技大学,4人;8,保研华东政法大学,4人;其他院校请看下表。来自博雅数据库备注:其中( 黄色方框 )复交浙、北师大、东南大学录取人数,通过姓名、专业比对,可能存在同名同姓同专业情况,结果不能确保精准。另,北航、同济、天津大学也录取了一定数量的南理工保研生。(数据统计来自博雅数据库)附录1:2021届推免公示图片来自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2021届推免公示注:感谢博雅数据库的统计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供各位2021届考研生参考!请以明年该大学发布的官方数据为准!

调而应之

调剂信息|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EMBA调剂招生简章

(一)调剂条件1.已经参加2020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类联考,初试成绩达到2020年国家最低复试线(A线);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考生(2017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考生(2015年9月1日前获得专科毕业证书);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考生。(二)调剂报名时间安排1.调剂预报名:自即日起,进入南京理工大学EMBA中心网站点申请表,填写完整后发送表格至邮箱,接受资格审核。收到调剂申请表后,初审符合条件的考生我中心会电话通知相关具体事宜。2.网上调剂申请(1)所有申请南京理工大学EMBA调剂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申请调剂,南京理工大学研招办接受考生调剂申请后,考生按要求参加复试。(2)网上申请调剂报名时间:2月20号联考成绩公布之后,根据疫情防控情况,以江苏省考试院公布时间为准;(可先期与EMBA中心联系登记相关信息,待开放报名系统后,EMBA中心会及时通知大家办理相关调剂手续)。考生要对本人网上报名申请调剂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调剂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三)复试及录取1.复试时间我校将在教育部公布2020年复试分数线后,根据考生报考和招生计划等情况开始EMBA调剂招生。2.复试形式(1)笔试:《时事政治》,满分100分,计入复试总成绩。考试内容主要为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时政,可参考瞭望周刊,环球时报,半月谈等;(2)面试:综合能力测试。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反应能力、沟通技能、管理潜质以及外语交流能力等。满分200分,计入复试总成绩。复试时间和地点、笔试和面试形式等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做灵活安排。3.录取在招生计划内,我校综合考察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以往学习成绩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正式录取通知书将于2020年6月发放(根据疫情控制情况,以实际通知发放为准)。注:以上招生政策若与教育部2020年的招生文件不一致,均按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四)网上调剂步骤第一步:查询南京理工大学EMBA计划信息考生需认真阅读南京理工大学信息栏目里公布的调剂办法,打开研招网首页后,用学信网账号登录调剂系统后,查询南京理工大学EMBA计划信息,特别要留意调剂申请条件。第二步:填报调剂志愿考生在计划余额信息列表中,选择南京理工大学和专业研究方向(EMBA),点击申请填报调剂志愿,调剂志愿提交后即由招生单位锁定,锁定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第三步:参加复试考生如果收到南京理工大学发送的复试通知,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复试没有通过的考生仍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第四步:等待录取通知考生接到南京理工大学发送的待录取通知后,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否则招生单位可取消待录取通知。确认信息无误,接受待录取通知之后,就可以安心等待录取通知书啦!提醒:已被待录取考生不能操作复试通知。考生只能接受一个调剂志愿的待录取,一旦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请慎重选择是否接受待录取通知!祝大家都能调剂顺利,复试成功!

感觉学

比博士更难的,是博导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决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有三:招生、培养以及答辩,这三个环节除了离不开学生的主观努力,导师的守责把关也是重中之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博士生导师已经达到11.5万人。但事实上,在担任博导职责这件事儿上,高校教师的“权利”实在是有限。就整体情况而言,在博士生培养环节中,导师的角色以“被动”为常态,在夹缝中求生存。博导,听起来光鲜亮丽,但其承受的压力,并不亚于博士生。经费不足,博导也是“打工人”在同样的评价体系内,一个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相较于一个潜心教学的老师,前者无论是在职称晋升,还是在各种奖项的评定中,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作为科研项目的牵头人和直接参与者,身兼硕导、博导的教授们精力相对有限,权衡取舍下往往忽视了教学任务。这种情况其实也与教学活动的“效益”甚微不无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公开的课时费等人员费用发放标准中,教授:不超过150元/课时;副教授:不超过100元/课时;其他人员:不超过80元/课时。图源: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为了让导师回归课堂,只能从政策上动员。中南大学从2012起,严格执行“本科生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被称为史上最严“讲台令”。近年来,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出台政策,使“教”由传授变为传授+指导;使“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然而制度的规定,不如从根源上解决教学的软肋——调整评价机制以及出台奖励措施。浙江大学2011年起设立“心平奖教金”,其中杰出教学贡献奖为获奖的一线教师每人奖励100万元人民币;武汉大学也设立了“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用于奖励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必须承认的是,课时标准、奖励措施在数量上仍是“杯水车薪”,与动辄百万级的科研项目经费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教学工作相较于科研、项目上的付出,不过是“雪上加霜”,毕竟申请项目经费本身就绝非易事。此前,我国博士招生数量相对较少,只有少数优秀教授才可担任博导,并且以国务院名义任命,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而现在,我国大学的博、硕士点不断增加,但课题经费的发放,无论从数量方面,还是分配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完善方面都存在问题。据调查,大学中至少超过50%的在职博导没有申请到相关的课题经费。在有些学校,还实行博士津贴由博导提供的方案,加上外出开会、调研、发文章的版面费,基本都从博导的科研经费中开支。因此,很多博导的主要工作就是接项目、申请课题,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经费保障博士出成果。为了申请到科研项目,让学生能顺利毕业,博导需要带领研究生不断地做实验、出结果、发论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就曾呼吁:“导师有权向管理部门博士生的培养经费,要求公开其全部去向,以便大幅度地增加博士生培养经费的下拨比重,避免不合理的层层折扣。”学生不靠谱,导师要“背锅”这年头,博导招博士就像“拆盲盒”,多多少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在知识分工极其细化的今天,一些博士只是把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当成了谋生的工具。导师对学生原本抱有学术上的期待,但学生则把读博当成一种人生经历或者跳板——这种思想上的距离并不能产生美。指导论文“死脑细胞”虽然现在很多高校中,论文发表不再作为博士生的硬性指标,但是论文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士就终究避免不了要与论文打交道。“90后梗王”袁隆平曾表示“不带博士生了”,并因此登上热搜榜。“论文修改起来麻烦得很”“死脑细胞的”,这些应该是大多博士生导师共同诟病的。图源:央视《面对面》当主持人问袁老:“在这个团队中,您就是个大家长,您下面都是精英,好不好管啊?”袁老的反应也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博士论文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件,选题、资料与论证则是决定论文质量的三大要素,其中资料是基础,选题是关键,论证是保障,三者都不能含糊。对于博士生论文选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与论证的展开、导师都有义不容辞的指导之责。但导师,其主要工作在于“导”,而不在于“教”。能够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必不可少的前提性条件是,有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够招收到得力的博士生,是博导的“小确幸”,反之则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导师在关键时刻给出指导、指明方向,能写出什么样的论文成果,主要就靠学生自身了。学生延毕,导师有苦难言《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对于导师岗位权责有非常明确的表述:要切实保障和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招生权、指导权、评价权和管理权。然而所谓评价权如何保障,也存在争议。2020年9月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对《关于规范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关系异化的提案》的答复,其中针对“制定法律界限明晰的导师权责规定”等建议,教育部表示“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等。近年来,学界与社会舆论在讨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时,对导师的责任谈得较多,对相关权利却关注不够。导师在这方面其实很委屈,学生做得再差,也得让他毕业——大概率是,博士生培养在制度层面更偏向学生。学生被导师卡不毕业,可以向学术委员会申诉;但带的学生延毕太久,影响的反而是导师的招生资格。近几个月以来,国内高校掀起清退超期研究生的浪潮,其中个别高校清退超期在籍博士生人数达到上百名。这些未能在规定年限内毕业的博士生,过度占用的他人资源和时间,导师又向谁诉苦呢!最惨博导:“有实无名”2020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开展“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营造更好的支撑环境。博士生的数量决定了培养经费、导师口碑、甚至高校建设层次等,在博士生扩招的大趋势下,高校会通过指导博士生的工作量来界定博导的相关报酬。但博导数量和博士生数量的差异非常大,招收博士生并不与博导的“头衔”相对应。现在博士招生大多采用“申请-考核”制,如果一名学生得到了博导的确认,读博也不一定就板上钉钉了,还要通过学校的审核关。高校会确定每个导师的最高限额,博士生指标每年是有规定的,一层层分下来,招多少人导师说了不算——这就造成博导徒有其名。放眼国外,博导遴选一般要求符合三个条件: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具有研究课题以及科研经费;主导师需要有博士生指导经验。博导是一个流动的岗位而不是终身制,不带博士生就不能再称为博导。而在我国,一套严格的、较为完善的博导遴选制度已经形成,主要包括对职称、学位、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的考核等。其中,博导与“职称”存在普遍的捆绑关系。2015年的一份统计研究中发现,在全国研究生导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比例为96%,中级职称者占比为4%,在博导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则会更高。在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都需要博导有高级职称,严格一些的甚至是要有正高级职称——即教授。大多高校中,由学校进行评审认定博导基本资格,每年组织一次。图源:南京大学关于深化博士生导师制度改革的意见图源:北京理工大学关于开展2019年博士生导师资格评定工作的通知图源:西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聘任与考核办法众所周知,职称晋升存在着名额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限定教授才能当博导,一些有真才实学但“级别”不够的年轻人或许要错过搞科研、忙教学的黄金期。而与职称息息相关的,就是一名高校教师的晋升之路。在部分高校,副教授甚至讲师已经实际承担了博导的岗位职责,而迫于职称的硬性要求,没有博士生招生资格的他们只能“挂靠”别的博导。这就造成了“有的博导不带博士生、而带博士生的又无教授之实”的怪圈,对于带博士生的实干者来说,似乎有些不公平了。80年代初,我国博导制度初形成,博士生导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审批。1995年,为扩大培养单位办学自主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放了博士生导师评审权,各单位根据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经验、培养条件等因素自行确定博士生导师遴选标准。而在博导遴选的制度上,清北早已走上了改革道路——取消博导评聘制度。也有不少高校效仿。但是,放开博导评聘制度,也存在一定风险。副教授、讲师也能当博导,有高校会挖教授不成,改打副教授的主意,能不能保证博士毕业生的质量,又如何提升博士生导师的竞争力,这其中的平衡非一般可把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博士生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与博士生教育强国相比,我国的博士生教育还存在着差距。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建设博士生教育强国,导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2020年9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博士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对博士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同时指出,要求切实保障同时严格规范博士生导师的权利,坚定支持导师按照规章制度严格博士生学业管理。强调博导的责任与义务,也应该保障博导的权利。数据来源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