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潘基文发来贺信,南大中美中心举行2020年“云上”毕业典礼乃知尔丑

潘基文发来贺信,南大中美中心举行2020年“云上”毕业典礼

6 月 12 日晚,南京大学 - 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 " 中美中心 ")第十三届硕士项目和第三十四届证书项目毕业典礼在线上直播举行。36 位硕士学位项目学生和 74 位证书项目学生获得了南京大学和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共同颁发的学位证书或结业证书。2014 年,潘基文曾到访中美中心并发表演讲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来贺信亲切寄语学生原联合国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南京大学名誉博士潘基文先生向中心专程发来贺信,称赞中美中心是跨国研究生教育的合作典范,祝贺中心学子顺利毕业,并寄语学生 " 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更大贡献 "。潘基文发来贺信中美双方主任分别介绍了出席典礼的双方教授和嘉宾。中方主任陈云松致开幕词并表示,这是中美中心自 1986 年成立以来最为特殊的一场毕业典礼,也将是中美中心有史以来最为动人的毕业典礼。疫情虽让中心师生分散在世界各地,但每个 " 中心人 " 都在尽力驱赶疫情的黑暗、折射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光明,书写着 " 中心人 " 的大爱。相信每一位中心学生会在未来,为实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世界愿景,展示出更多的中心话语、中心自信和中心担当。中方主任 陈云松毕业典礼上,中美两主任在线为 2020 届毕业生颁发了学位和结业证书。所有学生及观摩嘉宾在云上一同打开音频,为毕业生鼓掌欢呼。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高级问题研究所院长 Eliot Cohen 教授远在华盛顿的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高级问题研究所(SAIS)院长科恩(Eliot Cohen)教授向各位毕业生表示祝贺。他回顾了中美中心和 SAIS 的建成发展历史以及自己在中心留下的难忘回忆,并指出,自中心成立起,中美两国和世界都在以巨大的、惊人的方式发展。中美中心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跨越不同组织部门,但他们能够聚在同一个知识社群,一起讨论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一直以来,中心学生都具有智慧、胆识、好奇心和奉献精神,能够相互理解、自由探索和批判反驳,在世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云上 " 毕业典礼中美年轻校友分享武汉、纽约抗疫一线故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美中心海内外校友始终积极助力抗击疫情,在行业各界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毕业典礼特别邀请了 2017 届证书班校友、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王齐龙,和 2018 届证书班校友、纽约西奈山医院急诊室志愿者、河景医院医护人员孟安竹(Andrew Meador)两位年轻校友做演讲,分享了他们在武汉和纽约抗疫一线的经历和感想。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林教授代表南京大学致辞。他鼓励中心学子在疫情期间,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自我,反思国家和世界的愿景。他指出,中心学生接受的是独特的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朝夕相处培养的跨国情谊与文化情怀,正是增进彼此互信理解、打开双方沟通交流大门的钥匙。希望中心学生牢记 " 合则两利、斗则俱损 " 的理念,用所学的知识开路,用智慧、勇气和韧性护航,为中美关系行稳致远、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中国方案、美国方案和中美中心方案。中美中心中心证书班的刘彦与谢丽儿(Cheryl Wirehene)同学分别用英语和中文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表感言。美方主任魏亚当在英国德文郡为毕业典礼闭幕致辞。他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心未雨绸缪、反应迅速,中心上下同心协力,顺利开展了一学期的线上教学。三十年多来,中美中心经历重重考验长盛不衰,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和持久的精神。面对全球挑战,未来中美中心还会持续为世界重大议题的探讨提供有效的平台。南京大学 - 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由南京大学和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创办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以中美两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及当代国际问题等作为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从事中美双边事务和国际事务的专门人才和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目前中心开展两年制的联合硕士项目和一年制的联合证书项目,至今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跨国教学与研究机构。图文来源 | 现代快报+ZAKER南京整编 | 李嘉璐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自现代快报+ZAKER南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问政

南大中美中心110名学生“云上”毕业 潘基文发来贺信

中新网南京6月14日电 (通讯员 高雅 记者 申冉)当地时间6月12日晚,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下文简称“中美中心”)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云上”毕业典礼。原联合国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南京大学名誉博士潘基文先生也为此特意发来贺信,祝贺该中心百余名学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顺利在“云上”毕业。潘基文特意为南京大学中美中心2020年的毕业生发来贺电。 南京大学供图   据介绍,由于受疫情影响,“中美中心”的第十三届硕士项目和第三十四届证书项目毕业典礼选择了在线上直播举行。36位硕士学位项目学生和74位证书项目学生在世界各地同时获得了南京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共同颁发的学位证书或结业证书。“中美中心是跨国研究生教育的合作典范。中心2020年毕业生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巨大困难,我祝贺你们顺利毕业。”潘基文先生在发来的贺信中寄语今年毕业生,希望他们“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更大贡献”。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林教授代表南京大学致辞,他鼓励学生们在疫情期间,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自我,反思国家和世界的愿景。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林教授代表南京大学致辞。 南京大学供图   王振林指出,中美中心学生接受的是独特的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朝夕相处培养的跨国情谊与文化情怀,正是增进彼此互信理解、打开双方沟通交流大门的钥匙,“希望中心学生用所学知识开路,用智慧、勇气和韧性护航,为中美关系行稳致远、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中国方案、美国方案和中美中心方案。”中美中心中方主任陈云松表示,这是中美中心自1986年成立以来最为特殊的一场毕业典礼,也将是中美中心有史以来最为动人的毕业典礼,“疫情虽让中心师生分散在世界各地,但每个‘中心人’都在尽力驱赶疫情的黑暗、折射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光明。”美方主任魏亚当在英国德文郡为毕业典礼闭幕致辞,他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心上下同心协力,顺利开展了一学期的线上教学,“三十年多来,中美中心经历重重考验长盛不衰,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和持久的精神。面对全球挑战,未来中美中心还会持续为世界重大议题的探讨提供有效的平台。”中美双方主任在线为2020届毕业生颁发了学位和结业证书,所有学生及观摩嘉宾在云上一同打开音频,为毕业生鼓掌欢呼。远在华盛顿的约翰斯·霍金斯大学高级问题研究所(SAIS)院长科恩(Eliot Cohen)教授向各位毕业生表示祝贺,并表示,中美中心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跨越不同组织部门,但他们总是能够聚在同一个知识社群,一起讨论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一直以来,中心学生都具有智慧、胆识、好奇心和奉献精神,能够相互理解、自由探索和批判反驳,在世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负责人从世界各地发来祝贺。 南京大学供图   据悉,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由南京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创办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以中美两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及当代国际问题等作为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从事中美双边事务和国际事务的专门人才和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目前中心开展两年制的联合硕士项目和一年制的联合证书项目,至今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跨国教学与研究机构。(完)【编辑:白嘉懿】

强之

曹德旺先生再访南大!

“玻璃大王”曹德旺又来了!今天,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一行到访我校参观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并与南大专家代表交流座谈这位与南京大学有着不解之缘的企业家此次到访,谈了哪些事?见了哪些人?快随小南一起看看吧!11月25日,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河仁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南京大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曹德旺一行到访我校,参观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美中心),并与南大专家代表交流座谈。 校党委书记胡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吕建分别会见了曹德旺一行。校党委副书记薛海林,党委常委、副校长邹亚军陪同参加会见交流。曹德旺分别与南大文科资深教授周晓虹,南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锋以及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中美中心专家就中美关系和社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和座谈,并会见了陈懿、郑有炓、赖永海等福建籍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和师生代表。会谈中,胡金波和吕建对曹德旺一行来访南大表示热烈欢迎,称赞曹先生是杰出的创业家、企业家、慈善家,感谢他多年来致力公益慈善,大力支持南京大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曹德旺先生先后捐赠4000万元支持南大发展,其 强烈的 家国情怀和 社会 责 任 感、敬天爱人的办企特点 、“钢铁战士”般的坚毅品格 , 与南大 “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的光荣传统、“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歌校训精神一脉相通,可以说是精神文化上的“南大校友”。 当前,南京大学正处于继往开来、接续奋斗,集聚资源、提升内涵,稳中求进的新阶段,正需要像曹德旺先生这样的有识之士推进校园公益事业迈上新台阶,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协力为南大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为建设“第一个南大” 、推进“双一流”接续奋斗。曹德旺介绍了福耀玻璃集团的发展现状,并主动分享了自己多年创业经历和从事海外贸易的经验感悟,对中美关系能否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表达了浓厚兴趣。 他表示,未来将在智库咨询、人才培养、传播倡导、公益研究等方面继续深化与南京大学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曹德旺与南大中美关系问题专家座谈在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曹德旺听取了中方主任从丛和美方副主任柯俊翰(John Urban)的情况介绍,对这所成立于1986年的知名跨国教育合作机构的历史、发展、对中美关系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曹德旺先生高度关注中美关系,在访问中重点围绕中美关系趋势和中美社会文化等话题与南大资深专家进行座谈和交流。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著名中美关系专家朱锋教授表示,拜登当选将是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的重要机遇,中美关系将有望重新开启对话、接触和沟通。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姚远介绍了南大国际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的新举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长江产经研究院、南海研究中心、华智研究院等智库围绕中美关系、国际形势、双循环新格局等问题报送数十篇智库报告,华智研究院推动举行三轮中美智库专家对话会,相关政策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采纳。在交流中,周晓虹教授回顾了曹德旺先生和南大的不解之缘,感谢曹先生对南大社会学院的慷慨捐赠,表示曹德旺董事长是真正有大爱的企业家,不仅仅因为他鼎力支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和河仁慈善学院,而且因为每有国家或人民需要的时候,他都会慨然应允,扶贫济困,实践公益慈善的伟大担当。曹德旺与南京大学福建籍院士、文科资深教授、教师代表座谈曹德旺还专门与福建籍院士、文科资深教授、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 中科院院士陈懿、郑有炓,文科资深教授赖永海分别就中美中心的特殊地位、在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中的影响力和重要作用以及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推进未来发展等相关问题与曹德旺进行交流讨论。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薛晖和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双创办、发展委员会以及栖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当天座谈交流。曹德旺与南京大学的不解之缘曹德旺先生多次来访南大,并对南大办学慷慨相助:2010年,曹德旺先生暨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000万元,助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楼“河仁楼”,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国内高校首个慈善学院——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2013年,再次向南京大学捐赠人民币400万元,支持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2016年起,曹德旺持续五年每年向南京大学捐资300万元,在河仁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依托社会学院的办学基础,多年来致力公益慈善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公益咨询、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包括举办“河仁慈善论坛”、 “河仁慈善工作坊”系列讲座,创办《公益中华》院刊,设立“曹德旺优秀论文”奖,举办《德旺大讲堂》公益文化活动,启动“河仁学人”访问教授计划,编著出版多部公益研究著作等。你了解曹德旺到访的南大中美中心吗?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简称中美中心)是由中国和美国的两所著名大学——南京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创办的教学与研究机构。1982年,教育部和外交部联合行文,并由四位副总理签字批准成立中美中心,1986年正式开始招生。中美中心不仅在中美两国高等教育领域具有突出的知名度和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在中美民间外交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中心以中美两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及当代国际问题等作为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向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比较与国际法、中国学、美国学、能源资源与环境。中国学生由美国教授授课,国际学生则由中国教授授课。自创办以来,中美中心经历了时间和中美关系的种种考验,树立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典范,为中美两国教育和文化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迄今为止,两校这一首创性的合作以及中美中心的运作方式在全中国仍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教育创新的强大力量。中心的学生来自中国和美国,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澳洲的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34年来,已有3300多名中外学生从中美中心毕业,其中中国学生1800余名,国际学生1500余名。他们活跃在中美两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各个部门。来源:南京大学

五性

南京大学到底有多牛,不仅仅曾是亚洲第一高等学府

我们都知道,南京大学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是40年代亚洲最高学府,其实力不仅远超由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甚至超过二战后的东京大学(有二战后日本战败的因素,各方面实力下降)。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称“南京大学”,后来成为我国院系调整的五大母校之首。1952年,原南京大学的文、理学院与当时南京另一所顶级学府——金陵大学的文、理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南京大学。原南京大学的其他院系调整大致如下:工学院主体独立,成立南京工学院,是四大工学院之首,即今天的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5个一级学科获评A+,12个A类一级学科,共有11个一级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无线电工程系迁往成都,参与组建成都电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航空系迁往西安,组建成后来的西北工业大学;水利系参与组建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食品工程系迁往无锡,参与组建江南大学。以上各系均是中国的顶级系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大的电子科技、西北工大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江南大学的食品工程都获评A+。其中江南大学的食品工程不仅是中国第一的学科,还是世界第一的学科。农机专业一部分迁往镇江,组建成后来的江苏大学,江苏大学作为江苏的一所四非大学唯一获评A–的学科就是农业工程,来源于南京工学院,即原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一部分参与组建南京化工学院,即今天的南京工业大学,南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A,作为一所四非院校非常难得。四大工学院之首——南京工学院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成南京农学院,即南京农业大学,南农4个一级学科获评A+,超过很多985院校。农学院林学系和金陵大学森林系合并组建南京林业大学,今天有2个一级学科获评A+,超过绝大多数211甚至985。师范学院一部分(其余并入南大文学院)组建南京师范学院,今天南师大有6个一级学科获评A类,位列师范类院校第四,仅次于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医学院大部分迁往西安,组建第五军医大学,即后来的第四军医大学(今天的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医学院小部分组建南京铁道医学院,2000年并入东南大学。法学院撤销,政法系迁往上海,组建华东政法学院。外语系一部分迁往上海,组建成后来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天的外国语言文学获评A+;体育系迁往上海,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的主体,第四轮学科评估,体育获评A+;经济系一部迁往上海,组成上海财经大学一部分;东方语言文学系迁往北京,组建成北京大学的东方语系;哲学系一部分迁往北京,参与北大哲学系建设;心理系迁往北京,组建中科院心理所;气象系独立出来,组建南京气象学院,即今天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高居亚洲第一,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A+;物理系、地质系一部分迁往兰州,支援兰州大学建设;影音系迁往北京,组建成今天的北京电影学院(亚洲唯一的电影人才专门院校,当时参与组建的还有南京的另一所院校——国立剧专);由原南京大学地理系教研团队主导的《地理知识》杂志于1950年在南京创办,后迁往北京,即今天的《中国国家地理》。此外,南京大学还有一部分系科参加了零星的调整。调整后的新南京大学仍然是中国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高校,其文、理两大学科门类长期占据中国学科体系的顶峰,尤其是理学。曾经在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就有“北大以文史哲名世,而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文史哲教授实在不亚于北大”的说法(注:国立中央大学之前叫做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的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堪称学界巨擘,曾长期占据这些学科的塔尖,南京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出自这些系科,诞生了众多大师级人物和其他各类人才,涌现了“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任新民、黄纬禄、赵九章、钱骥、程开甲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闵恩泽、刘东生、张存浩等人物,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大学有270多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另有多人当选欧洲或美国两院院士。在人文社科方面,哲学、中文、外语、历史是南大的强项,名家辈出,也曾长期是中国第一。南京大学是一所充满人文关怀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最温和的大学”。晶体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闵乃本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胡福明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做了思想先导。长期以来,南京大学以较小的院校规模,较小的国家投入,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杰出成就,为我国社会各领域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南大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的顶尖学术水平和教师绩效,在六十多年的学办历程中,最是难能可贵。可以说正是南大作为中国百年学术中心的地位,奠定并捍卫了中国学术在世界的地位。文、理综合类高校排序,南大位列第一工科类高校排序农科类高校排序历经国家困难时期的南大,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直到90年代,仍然与清华、北大齐名。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刊载中国内地大学综合排名。排在前十的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四强——清华北大南大中科大自1977年以来,南京大学本科校友院士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杰青和长江学者本科校友数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大学。如今的南大依旧在坚持中国最优质的本科教育,堪称中国高校之楷模。同时确立了233硕士生培养体系,433博士生培养体系。南大两院院士本科校友全国第三在90年代到2000年左右全国院校合并大潮中,南京大学没有合并任何一所其他高校,保持了原汁原味办校特色。杨振宁称赞南京大学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如果算上高校合并浪潮以后的院士校友,南大仍然位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并列)。其中浙江大学按合并前原浙大算有13位本科校友院士,合并后增加了10人,达到了23人,登顶第一。吉林大学合并前算9人,合并后为16人。北京大学增加了1人,上升到20人。改革开放以来,140多位南大毕业生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化学系校友鲍哲南被世界誉为“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年度十大人物”,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物理系校友、现就任香港大学校长的张翔摘得了美国科技最高奖,创造了四次世界第一。在中国政界、商界、文艺界、教育界,南大也都以诚立身,勇攀高峰,成为行业精英和业界领袖。“南大”这块金字招牌位居品牌价值第三南京大学曾经创下SCI论文数连续7年全国第一,被引用次数连续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成绩。南大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39项国家科技三大奖,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奖23项,位列全国第三。2000年以来,南京大学在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自然指数排名中长期占据国内前二,数次夺得第一,反映了南京大学在理学领域的深厚功力。作为首批211、985工程院校和双一流A类高校,南京大学有15个一级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位居高校第六位。1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21个一级学科获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位居全国第六。虽然相比2012年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第四轮中南京大学的物理学、化学等老牌优势学科评估结果有所下滑,但南大知耻后勇,努力恢复昔日辉煌。南京大学正在筹建1个国家实验室,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已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国家南海研究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发挥了带头作用。2016年,南京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南大学子的创新创业又有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国家平台。在全国各类创新大赛和挑战杯比赛中,学生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取得了优异水平,南京大学学生多次获得世界最难奖学金——罗德奖学金等。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5个项目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截止目前,南京大学共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8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国际交流和考察往来不断。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19年国际化大学排名中,南京大学位居国内第二。始建于80年代的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南京大学与顶级医学院校—伦敦国王学院合作的医学院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南京大学现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顶级高校。前不久,南京大学从国外又引进了一整支学术团队,南大学科建设正走上快车道。华人人工智能大拿——周志华教授2020年,华为任正非在南京大学访问时说:“南京大学作为一所著名高等学府,积极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很多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华为与南大有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发现创新机遇。”对标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等世界顶尖学府,国家提出了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的目标。以“诚朴雄伟”为标志的南京大学,正在迈向世界一流学府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南京大学图书馆

红纸船

瞩目!世界级城市、“网红”大学、超高质量就业,南京大学一次满足!

高考分数线已经公布,填报志愿正在进行中数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相信此刻的学子们正要或者将要面临人生路上的重要选择上什么大学?去哪里上大学?当然是南京大学!那个电视剧《小欢喜》中英子非上不可的南大那个《少年派》中林妙妙心心念念的南大为什么?以下十个理由足以说服你理由1 百年峥嵘,历久弥新1902年,张之洞等人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和始创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是南京大学的两个源头。在118载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学堂监督李瑞清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立足中华,放眼世界,立志于培养“中国之培根、笛卡儿”。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诚”为校训,首开女禁,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国立中央大学,当时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最为卓越的高校,被誉为民国最高学府……从求索问道到实干兴邦118年南京大学虽历经辗转变迁却始终初心不改一代代南大人心系家国、勇于担当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最动人的华章理由2 以科学名世,孜孜以求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1978 年,胡福明教授为主要作者在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运动的“第一声春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2006年,闵乃本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6年9月,被誉为世纪之交“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整体出版……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第一颗应用卫星到中国天眼FAST、港珠澳大桥、天宫二号、首张黑洞照片……南大人从未缺席。今年4月,著名杂志《科学美国人》封面刊登了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彻底解决了银河系究竟有几条旋臂这个天文学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该封面文章是南大郑兴武教授与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资深天文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马克·里德联合撰写的《银河系新视野》,这一重要进展的宣布,意味着历时17年、8个国家共22人参与的“贝塞尔”国际重大科学计划顺利完结。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据不完全统计约十位南大天文学院毕业的院友直接参与到“天问一号”任务中2020年7月25日由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为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向新型仪器设备转化作出了杰出贡献00:49“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成功发射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底色理由3 群贤毕至,人才辈出人文学者荟萃,科学大师云集办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南京大学先后有270多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6位“两弹一星”元勋有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曾在南京大学汲取知识的营养严济慈、李四光、竺可桢、吴有训、张钰哲、熊庆来、梁希、茅以升、金善宝、朱光亚、赵九章、李叔同、赛珍珠、徐悲鸿、张大千……这些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大师、学者大儒都曾在南大求学或任教。1994-201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共191人,居全国第二位;历任的7位中国籍副秘书长中有3位是南京大学的校友。赛珍珠故居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13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92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98人次……大师之大成就南大之大,大师之风指引南大学子前行。当前,南京大学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理由4 文理皆长,实力顶尖帆之起航在于水之积厚。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南京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形成了文理工医协同发展、具有南大特色的学科体系,学科总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5个,21个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1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QS第十次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南大共有30个学科上榜,数量居内地高校第5位;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南大共有37个学科上榜,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遥感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跻身全球前20;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共有46个学科上榜,5个学科进入第一名或前1%,数量位列全国第3……在综合实力方面,南京大学自然指数排名持续位居全球高校前列,最好成绩为中国高校第1、全球高校第7;泰晤士2020年国际化大学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3;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5;泰晤士第8届亚洲大学排名,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6位,亚洲排名第18……文理兼备,工程日新。南京大学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重镇,一直以基础学科研究和拔尖人才培养著称。理由5 就业升学,前景广阔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南京大学发布的《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就业和升学情况。根据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学校2019届实际共有7980名毕业生参加就业,总体就业率为98.72%,学校13个院系就业率100%。其中,本科毕业生3065人,就业率为98.43%。2019届毕业生中,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2019)上榜企业就业人数为940人;《财富》中国五百强排行榜(2019)上榜企业就业人数为383人;中国民企五百强就业人数为59人。南京大学2019届被调查毕业生中,平均薪酬为16.26万元/年。其中,本科毕业生薪酬均值为14.62万元/年。在第三方机构统计的“全国各高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薪酬情况”榜单中,位列第一。在升学的毕业生中,南京大学去往QS世界大学排名(2020)前100名高校(不含大陆高校)深造的人数为565人,占所有出国出境毕业生的73.09%;QS世界大学排名(2020)前50名高校(不含大陆高校)深造的人数为435人,占所有出国出境毕业生的56.27%。今年6月,根据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软科将2020软科中国大学前20强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前往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十高校深造的人数做了汇总。2019年,南京大学共有85名本科生赴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十高校深造,占出国深造人数比例的13.58%,深造人数和比例分别位居第5位、第3位。理由6 走出国门,倾听世界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共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80所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这些高校遍布欧洲、亚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余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百年来,南京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外交人才。学校与联合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历任的7位中国籍副秘书长中有3位是南京大学的校友。2019年,学校先后与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区域总部、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签署实习生选派合作备忘录,确立伙伴关系。同时通过走访交流,与中国-东盟中心、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积极对话,探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合作。当前,南京大学正在全力为同学们打造“国际化”培养的平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南大学子借助南京大学的交流交换平台参加出国交换项目,体验国外的文化和生活。理由7 美食荟萃,宿舍温暖对每一位背上行囊,离家求学的学子来说大学便是未来几年的家南京大学致力让每一位学子体会到家的温暖“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食堂众多、食物种类丰富,南京大学的11个食堂遍布鼓楼、仙林两大校区。每个食堂都独具特色,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南大食堂做不到。锅贴、瓦罐汤、牛排铁板饭、鸭血粉丝……从北吃到“南”,抓住你的胃,更抓住你的心。看过了诱人的美食,再看看温暖的“小窝”。南大的住宿条件可以说是全国高校中的一股清流。四人一间的房间,配套的独立卫生间以及直饮水机和洗手池,还有不论是暖风和冷风都十分强劲的空调,24小时不断电不断网,这早已脱离了大学宿舍,进化为了家一般的感觉。宿舍一楼设有公共浴室、24小时开水房、洗衣房,配有微波炉、冷藏冰箱,还有通宵自习室。每隔一段时间宿管阿姨就会贴出通知,如果同学有需要的话可以把床单等大件衣物交给宿管阿姨,让阿姨帮忙清洗。用心、暖心食在南大,住在南大在南京大学的每一天简单而幸福理由8 百余社团,青春热血青春的创想、激情、思索无处挥洒?南京大学百余学生社团、一学年不间断的校园活动、各类大型比赛、各路前沿学术讲座,定能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奇思妙想提供栖居地。校园十大歌星赛新生文艺汇演各院系迎新晚会小蓝鲸草地音乐节校庆日校园文化夜……青春热血闪耀在南大最美好的夜晚。此外,中国排球联赛、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等各类大型比赛也会在南大举办,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齐聚校园,既是高手交锋也是知己会面。理由9 千古石城,占尽风水南京大学坐落在江苏这片虎踞龙盘、山水成林之地,占尽了天下风水。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经济总量与全球第12大经济体澳大利亚旗鼓相当、综合实力达“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南京,一座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风雨中依然明媚如画的千古石城,既是一鼎让青年学子乘风破浪的熔炉,也是一颗让所有人沉浸于其文化底蕴、沉静典雅的玉珠,深藏“世界文学之都”的功与名,身载历史的荣光。2016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把南京定位为“特大城市”,仅次于上海。近年来,南京大力实施“宁聚计划”,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取得良好成效。今年4月,在原“宁聚计划”基础上,南京出台《关于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业创业的十项措施》即“宁聚新十条”。1—6月,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逾15万人。今年7月21日,经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行动方案》面向硕博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部分行业特殊岗位可扩大至国内“双一流”高校(学科)及海外知名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见习人才自当前至年底前,见习期间经认定可按30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见习生活补贴,最长可达3个月。经测算,今年下半年试行的硕博研究生就业见习制度,推出10万个岗位,需要近10亿元资金。如今南京正以其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优秀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孕育着一次次科创领域的新生润泽着怀抱中星辉璀璨的名校迎接着前来投递梦想的莘莘学子南京大学也张开怀抱期待每一学子来这里勇敢追梦理由10 芳华当年,四季有色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江南走过近双甲子岁月南京大学美的独特而精彩北大楼的常青藤杜厦头顶天空的晚霞灌木旁慵懒的猫校园的四季风景、阴晴雨雪都是每个南大人最真挚的回忆中山楼、赛珍珠故居、大礼堂、北大楼……带着时代烙印的建筑风格诉说着南京大学那段难忘的岁月杜厦图书馆、方肇周体育馆左涤江天文台、敬文学生活动中心……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记录着南大下一个百年的辉煌灿烂春天,万物生长,清洁明净夏天,晴空万里,绿树青葱秋天,丹桂飘香,缤纷绚烂冬天,寒风朔朔,雨滴翩翩金陵四季美景全都浓缩在南京大学里你一定要来看看关于南大的一切都迫不及待地想和你分享这十个理由说服你了吗九月后让我们在南京大学校园里相遇吧!部分素材来源南京大学官网、官微,南大招生小蓝鲸官微,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中国青年网,最佳大学,软科,青塔美编 | 胡志韧

怀疑者

南京大学成立本科生院和新生学院 2020本科扩招50人

新华网北京7月18日电 南京大学是一所以文理见长、新工科发展迅速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20年南大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350人,总规模较去年增加50人,主要增加在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热门专业,并通过‘强基计划’在原有招生计划总量的基础上做增量,让更多优秀考生进入南大学习。”近日,该校招办主任李浩接受新华网采访并分享了学校今年的招生变化。江苏省提前批次增设考古学专业恢复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部分省份设置少量提前批计划李浩介绍,南大今年继续采用专业和学科大类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招生。专业招生7个,包括:汉语言文学(含强基计划)、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类)等。院系招生类4个,包括:经济管理试验班、外国语言文学类、电子信息类、大理科班。跨院系学科大类招生6个,包括人文科学试验班(中文、历史、哲学、新闻、海外教育等院系)、社会科学试验班(社会、法学、政管、信管等学院)、数理科学类(数学、物理、天文、大气科学等院系)等。同时,为加快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新文科建设,学校恢复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计划(含强基计划),在江苏省提前批次增设考古学专业招生计划。同时,考生也可以通过报考人文科学试验班大类,一年后分流到这两个专业。今年南大在部分省份设置了少量的提前批招生计划,主要是临床医学、理科试验班类(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两个专业(类)。今年学校继续坚持“不退、不调、两兼顾”的做法。对于本一批次报考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坚持进档“不退档”。不设专业级差,对于本一批次报考且专业志愿填满的考生,基本做到志愿“不调剂”,努力保持满足志愿率99%左右的整体水平。在本一批次继续采取调档时认可高考加分,安排专业时依据实考分的录取规则,兼顾有政策加分考生利益和其他考生公平。新高考地区招生特点各有不同采访中,李浩介绍了学校在新高考地区的招生情况:北京、天津、海南三省市采用的是上海市的“院校专业组”模式。南大设计了“不限选科科目”和“限选物理”两个科目组。“不限选科科目”专业组主要是人文、社科、外语、经管。“限选物理”专业组主要是数理、化生、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工科试验班等。山东省则采用的是浙江省的“院校+专业”模式。在计划编制上,南大投放的是近些年山东考生与家长关注的热门专业。山东考生填报南大的大类,不用担心将来被分流进跟心仪专业差异较大的专业。李浩建议,新高考改革地区的考生,首先要弄清弄懂志愿填报变化,可以咨询当地招办、中学、高校,往年的录取数据具有参考价值但要做好保底方案。对于心仪专业的往年录取情况,以及培养方案也要跟高校招生人员了解清楚后再进行填报。多多斟酌,方能胜券在握。采访中,李浩介绍了南大的部分优质专业,如人工智能、计算机、匡亚明学院大理科班,传统强势的数理科学类,以及文理兼招的经济管理试验班等的情况。“匡亚明学院大理科班,按学科群打基础,贯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与人工智能专业在各省理科的录取分数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互为头筹。”南大天文被誉为我国天文学“黄埔军校”,培养了包括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多位杰出学者和国内各主要天文单位的众多学术骨干、天文台长等。需要注意的是,该校天文学专业是按照数理科学类进行招生的。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不少优势学科体现在以信息、材料、环境为基础的新工科上。另外,电子、软件工程、建筑等工科专业也是考生与家长非常青睐的专业。“报考工科试验班的同学很多会瞄准了未来分流的金融工程、建筑学、四年制的城市规划等专业。”南大将成立新生学院和本科生院南大今年还将成立新生学院和本科生院。以“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为建院基础的本科生院,将重点实施“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要素融合、贯通衔接”的七大支持计划,即本科生信仰坚定支持计划、学业进步支持计划、体质增强支持计划、心理健康支持计划、生涯发展支持计划、国际视野拓展支持计划、领导力提升支持计划。以新时代“四个融通”为价值追求的新生学院,依托学科优势、荣誉师资、多元支撑、丰富资源,为2020级新生打造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模式、内涵式层次化成长模式、融通式全面型育人模式、通达式全方位环境模式。编制8个强基班据悉,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对应学科均为评估A类学科,多数是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拔尖计划实施专业。南大将编制8个强基班,实行阶段考核的动态进出机制、通专融合的优质课程体系、追求卓越的科研训练体系、精准优质的支持服务体系,建立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并给予每生一项目、一导师、一游学的支持。另外,新生一进校就可以参加7个拔尖计划、4个交叉创新实验班,以及在二年级参加高研院驻院研究的选拔,总人数超过400人。拔尖班本科毕业的深造率都在80%以上,而且很多都会走进世界顶尖名校。此外,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驻院项目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文科科研“特区”,拥有国际顶级的师资团队。诺奖得主、长江学者、跨学科、海外研修、艺术展、不同专业碰撞等是该项目的主要标签。关于学校转专业的相关问题,李浩在采访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李浩说,南大在录取阶段基本做到学生“录如所愿”。进校后的二次选拔,也是一种实现转专业的机会。被大类录取的学生在分流阶段,也可以选择大类外的其他专业进行分流。在大一下或者大二下的两个时间节点,只要选修目标专业规定的准入课程并符合相关要求,就可以申请进入新专业学习。在大学四年,除了完成主修专业的毕业和学位要求外,同时完成另一专业要求的辅修课程,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主修和辅修学士学位。李浩表示,在南大,转专业选择可以说是“无时点、全贯通”的。只要你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并付诸行动,一定“学如所愿”。注重国际化办学国际化也是南大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据介绍,学校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280多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校际学生交流,联合科考,短期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自费项目多有专项奖学金支持。每年都会有1000人次左右的本科生赴境外交换学习。另外,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被誉为“不出国的留学园地”。同时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作建立中德法学研究所,作为国内法学研究重镇,培养比较法人才,已成为南京大学国际化办学道路上的一张耀眼的名片。据悉,南大本科就业呈现出“就业质量高、选择领域广、发展后劲足”三大特点。该校超过62%的本科毕业生选择深造,其中1/3出国深造,赴国际TOP30顶尖大学深造的人数超过1/3,比例紧随清北。除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也是南大学子就业的主要领域。另外,关于南大政策、计划、往年录取情况的70%问题还可通过本科招生网查询解决或关注“南大招生小蓝鲸”微信公众号留言。

和不欲出

2019百名人才奖学金:南京大学在全国排名第一

从12月7日至8日,美国华人精英的中国精英领袖将在2019年的上海年会和优秀奖颁奖典礼上举行100人。在2019年度,美国百人优秀奖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举行,南京大学总人数的8%..刘素明,2018年地质与工程学院博士生,2018年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2017年末获得新闻与传播学院100名会员协会优秀奖学金和奖学金。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简称“中美文化中心”)JOSHUACARTWRIGHT、ERICACARVELL、ALEXANDERCOWEN、ERICLACOUR、AMANDAWALENCEWICZ共5人荣获美国赴华研究奖学金100人,总人数在全国高校年度优秀奖中排名第一。我们学校的所有获奖者均获邀参加仪式,副主席张俊锋教授出席了仪式论坛,作为面试的参与者。2019年,在中国的18所大学中选择了32名优秀奖获得者,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者奖的25个获奖者中,有5名来自中美合作学院或机构。自成立以来,400多名学生获得了国家高校优秀奖在所有高校中,获奖者的数量一直是各行各业的领跑者,为促进中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颁奖仪式上,百人委员会主席王衡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并表示希望获奖者在各自领域致力于中美两国的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领导优势,成为新时期年轻一代的榜样。周文红先生,中国驻美国大使,与曾章先生、卓越奖学者执行委员会主席张仲军先生、卓越奖学者执行委员会共同主席张仲俊和著名建筑师贝建中先生一起向中国不同学院和大学的年轻学生颁发了获奖证书。颁奖典礼结束后,举办了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张俊邦向来宾和获奖者介绍了我校在国际化方面的理念、特点和创新之处。在采访和对话中,他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开创了中美合作办学的先行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南京大学将一如既往地为未来的领导者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90年,由中美、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百人卓越(LSP)"于2005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等12所大学设立,2017年增加到项目的大学数量增加到18个,奖励数量增加到32个;2019年更名为"百人卓越(CSP)",中国-美国学者在中国学习,支持和发展具有优秀领导能力和全球视野的新时代精英。目前,该奖项已成为关注中国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奖学金之一。文字和图片指的是南京大学的“顶尖大学”。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涉及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它。

刽子手

南哲系友|专访73级系友刘厚俊:那些年的流金岁月

专访73级系友刘厚俊:那些年的流金岁月自1920年始,南京大学哲学系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历程,值此百年系庆之时,哲学系官微有幸对73级系友刘厚俊教授进行专访。刘厚俊老师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后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曾任商学院党委书记,曾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93年起)”等荣誉称号。我们将采访地点约定在中美中心。当我们到达时,刘老师已早早在办公室等候,不大的房间里满是中英文书籍和各项荣誉证书,还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摆在书架或者挂在墙上。而刘老师亲切的招呼和爽朗的笑声一下子就让气氛热闹起来,带我们走进了那些年的流金岁月。1师恩难忘,大家云集刘厚俊老师于1973-1977年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当谈到学习期间最难忘的回忆时,随着记忆的闸门开启,那些年与老师、同窗们的点滴往事浮现眼前。“哲学系的老师们讲课太精彩了,而且非常关心学生,这让我感受很深。”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40几年,刘厚俊老师依然能够不假思索地讲出当年老师们的名字:孙伯鍨、李华钰、胡福明、林德宏、夏基松、王友三……还有班主任步惜渔等。回忆起各位老师曾经在课堂上的样子,刘厚俊老师时而起身模仿、时而开怀大笑,言语中流露出对各位恩师的钦佩与想念。“哲学系的老师们知识渊博,视野开阔,他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教授我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让我们去想象,不人云亦云,在课堂上能够谈论自己的观点,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我们终生受益。”刘厚俊老师还特别提到哲学系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胡福明老师真是一点架子都没有,经常会跑到我们学生宿舍来,我们就会搬个椅子给他坐,和他一起聊天,我们都非常喜欢。虽然聊天的内容可能不都是与学习有关,但是大家都非常开心,觉得很有趣味。”到社会学泰斗级人物孙本文教授家看电视的事情也为刘厚俊老师津津乐道:“当时在哲学系的孙本文教授被落实政策后花400元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学生宿舍贴了纸条说欢迎同学们晚上到他家里看电视。那时候有一台电视机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孙本文教授会在家里摆上五六排小凳子,他坐在正中间,我们经常坐得满满的在边上围绕着他,一起看体育比赛。”哲学系的老师们不仅对学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也有着独特的风范。刘厚俊老师回忆道,当年他毕业后留系任教,马淑鸾老师专门为他和戴维周两位青年教师讲授《资本论》。一位老师、两位学生,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整整讲了一年。现在回想起来刘老师依然觉得无比感动。也许有些具体的知识在经过岁月洗礼后已经逐渐变得模糊,但为人为师的高尚风范却在潜移默化中一直产生着影响。也正基于此,2018年由他的学生在南大捐资设立的“刘厚俊奖教金”旨在奖励相关院系在教学工作中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刘厚俊老师希望年轻教师们能够勤勉奉献、心怀感恩。2严谨求学,轻松生活刘厚俊老师进入南京大学学习时,全校一共才12个系,文科只有文史哲三个系。与现在相比,当时的学生人数很少。刘老师说他们当时在校学习时没有考试,但学习氛围却异常浓烈。“不论是哲学系还是整个学校,学风校风都非常好,虽然那时在校学生少,校园里白天空荡荡的。但一到晚上,北大楼的大教室里,学生就会坐得满满的,都在读书。虽然没有考试,但也没有人想着要出去玩儿。”刘老师打趣道:“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好像应该多出去逛逛大街的。”由于时代的影响,刘厚俊老师在上学时也常到校外去宣讲。“我们当时都是要读原著的,下去宣讲时我负责讲《哥达纲领批判》,需要事先一个字一个字去琢磨,看了半天或者几个小时可能也就看了一两页内容,所以当时在学校时读书的任务还是蛮重的。”学业上一丝不苟,课余生活里刘厚俊老师也是一个多面手。他是哲学系73级班长,同时也是校田径队队员和排球队队员,曾代表南京大学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而且还打破了江苏省大学生记录。“原本我是在田径队的,后来觉得田径有些枯燥,相比之下排球就很有意思,有趣味性,也有对抗性,而且还不受天气的影响。但每年比赛时我还是会被抽调进田径队,比完赛再回到排球队。”刘老师上学时也爱打篮球,直到现在依然保持着运动的习惯,前两年还获得了中国乒乓球协会颁发的“业余运动健将(60岁以上)”称号的证书。在我们的采访刚刚结束时,刘老师就接到了朋友约他一起打球的电话。好思想加上好身体,使刘厚俊老师更具魅力。3由文转商,创经济系1977年在哲学系毕业留校任教后,刘厚俊老师于1980-1982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经济系专攻经济学,在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恢复建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南京大学哲学系对南大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它不光在于本学科的发展,而且还创建了南京大学的三个学科:商学、社会学和法学。商学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管理学系是由经济学系生出来的,而经济学系则是由哲学系生出来的。”改革开放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匡亚明老校长决定在南大重建经济学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厚俊老师有幸成为当年南大最早选拔的18位公派出国预备生中唯一的文科学者。后来匡老率南大代表团访美首批落实6位,他又被列入其中,此后远赴美国攻读经济学。“当时在南大搞经济学的只有哲学系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和马列室,马列室负责全校的公共课。那时的经济学主要就是政治经济学,而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一共只有四个人--姚诚、马淑鸾、戴维周和我。最初就是由我们四个人从哲学系分出来,开始成立经济学系。”谈到那段往事,刘厚俊老师慷慨激昂、热情满满,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经济学系恢复建系的筚路蓝缕。此后1986年管理学系的成立、1988年国际商学院的成立和2000年更名为商学院,一路以来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学系的恢复,离不开哲学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最初的注入与创建。刘厚俊老师坦言,虽然他大部分的成就、荣誉和奖励都是在商学院取得的,但绝对离不开哲学系的培养和熏陶。“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指导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可以说哲学是灵魂。”回顾刘厚俊老师在南京大学的从教经历,他称自己想在南大创造两个记录:一是他所教授的学生从40年代出生到差一点就到00年代,这应该是在职教师中所教学生年龄跨度最大的;二是中美中心一成立他就在此教书至今,这个时间长度恐怕也很难有人超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兢兢业业,刘厚俊老师将南京大学哲学系“惟真是求”的精神内核融入自身的学术研究与教育工作,堪为世范。在采访的最后,刘厚俊老师勉励南哲的青年学子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多多走出去,一定要注重实践的作用。同时,刘老师也将最真挚、最朴实的祝福送给母系——希望哲学系能够发展得更好、更快,继续辉煌。采访 / 李跃华 白瑞 整理 / 白瑞(此文经刘厚俊老师本人审定)END编辑 / 张雨婷审校 / 刘雨轩

妃蕊

厉害了!江苏这所高校超80名本科生赴哈佛、牛津等TOP10大学深造

为体验不同教育教学和风土人情,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能力,不少本科生会在毕业后前往世界名校深造学习。近日,根据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软科将2020软科中国大学前20强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前往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十高校深造的人数做了汇总。2019年,南京大学共有85名本科生赴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十高校深造,占出国深造人数比例的13.58%,深造人数和比例分别位居第5位、第3位。作为一所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南京大学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也是内地高校与港澳台教育交流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已与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巴黎高科、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280多所一流大学建立伙伴关系。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本科生赴境外知名高校交换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南大还提供众多高额出国交流奖学金项目,如徐新奖学金,每年选派12名本科生、为每人提供5万美金资助,赴世界顶尖学府交换学习。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余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2019届本科生为例,南京大学2019届共有7980名毕业生。其中,本科生本科毕业生3065人、硕士研究生4038人、博士研究生877人,就业率分别为98.43%、99.11%、97.95%。学校2019届毕业生中QS世界大学排名(2020)前100名高校(不含大陆高校)深造的人数为565人,占所有出国出境毕业生的73.09%;QS世界大学排名(2020)前50名高校(不含大陆高校)深造的人数为435人,占所有出国出境毕业生的56.27%。此外,南京大学还积极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2019年,学校先后与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区域总部、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签署实习生选派合作备忘录,确立伙伴关系。同时通过走访交流,学校与中国-东盟中心、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积极对话,探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合作。2019年,学校组建师生代表团分别前往泰国曼谷、瑞士日内瓦与奥地利维也纳、美国纽约与华盛顿进行国际组织参访,共计 116 名师生参与,走访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 26 家机构及办事处,并于10 月首次由校领导带队访问联合国纽约总部。通过实地走访国际组织,在深入了解当前各大国际组织的人才需求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组织合作渠道,为学校进一步展开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是南京大学国际合作突破年,学校将制定全球战略,继续开放办学,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推进国际化进程。

热狗

中外合作办学打造升级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昆山杜克大学2018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 该校官网供图宁波诺丁汉大学。 该校官网供图昆山杜克大学校园。 该校官网供图全国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近年来,不仅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在不断增加,而且报考选项更加丰富多元,除了各类公办、民办高校之外,还有众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学校可供选择,很好地满足了一部分学生“不出国就可留学”的愿望。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着力打造中外合作办学升级版。有进有出 推动优胜劣汰今年4月初,教育部官方网站政务公布栏发布的一则通知和一封函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们分别被标注为“教外函〔2019〕22号”“教外函〔2019〕23号”。前者标题全称为《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公布了36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包括华南理工大学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方向)硕士教育项目、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与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河北美术学院与韩国湖南大学合作举办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后者标题全称为《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的函》,函告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上述学院,并就办学总规模、专业名称及招生人数、学位证书颁发和学费收取标准等事宜作出具体规定。2018年9月,教育部以同样方式,向省级人民政府和全社会公布了“批准22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决定。与批准设立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并行不悖的是,一些之前被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被取消资格,不能再对外招生。2018年7月4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终止234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其中北京有31个,上海有28个,黑龙江省则高达100个。2014年11月,教育部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上,集中公示了已停止办学活动的252个本科以下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批准新设立”和“取消”是中国教育主管机构履行法定职责和监管义务的行为,是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主体有进有出、择优淘劣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日常监管中发现,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科专业能力不强,缺乏内涵式发展机制等问题,导致学生满意度低,吸引力弱,办学活动难以持续。更有甚者,其中一些打着中外合作的旗号,收取了高额学费,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差,教学硬件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混乱,严重损害了学生权益。因此,加强退出机制建设,完善从准入到退出全链条闭环监管体系,势在必行。4个阶段 规模逐步壮大中外合作办学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着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历程逐步发展壮大的。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庆晓博士认为,中国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政策破冰期(1978-1992年)。改革开放伊始,有关部门认识到,与外方合作是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便捷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强调,允许各种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办学,打破了单一的办学主体,为中外合作办学奠定了法律基础。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鼓励学校利用自筹资金开展国际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在政策鼓励下,1986年,南京大学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成立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这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第二年,天津财经大学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合作举办MBA项目。二是政策发轫期(1993-2002年)。1993年2月、6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境外机构的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接连出台,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政策框架。1995年,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超过70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02年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超过710个。三是政策深化期(2003-2009年)。2003年3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出台,这是国务院颁行的第一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行政法规,也是迄今为止此领域内最高层次的法规。之后,该条例实施办法和《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相继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法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四是政策转型期(2010年至今)。2010年颁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此后出台的文件又进一步提出“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逐步增多,品牌专业和示范课程初具规模”。这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进入到高水平示范性发展阶段。2014年开始,有关部门加大对相关违法违规问题的治理力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年度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形成了动态监督机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推进的教育简政放权给中外合作办学带来新的便捷。比如,在今年4月教育部取消的29项证明事项中,有两项与中外合作办学有关,分别涉及验资证明和评估报告。顶层设计 推进高质量发展2016年4月,《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施行,这是新时代指导教育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意见》提出,要完善准入制度,改革审批制度,开展评估认证,强化退出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建立成功经验共享机制,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专业建设,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全面提升合作办学质量。由此拉开了以全面提升质量为核心目标、打造中外合作办学升级版的新征程。认识并消除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实践中发现,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存在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表示,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中发现,学科重复建设问题突出,部分专业设置缺乏长远规划。工学和管理学参评项目占全部参评学科的比例较高,而农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办学相对较少。张庆晓指出,合作办学项目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仅上海、江苏、浙江就占了相当大比例,而有些省、自治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几乎是空白。在师资方面,外籍教授临时性短期教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质量难以保障。业内专家指出,治理上述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加强法治。《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颁布实施至今已有十几年,一些条款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发展需要,亟须修订和完善,解决教育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抓紧修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支持国内高校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围绕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建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把质量高、符合需要的资源“引进来”。实际上,相关修订工作从2016年底就已经启动,可以期待,修订后的文本草案公之于众已为期不远。相关研究者指出,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修订过程中,应该处理好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现行文本中,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以中国公民为招生对象”的教育活动,没有“走出去”境外办学的维度,这样就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窄化”,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建议在修订中把“走出去”办学的概念融入中外合作办学各层次框架和法律中。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慕课的兴起,境外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更为方便地获得,而在这方面的政策尚是空白,建议在修订中给予明确和规范。(本报记者 张保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05日 第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