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江苏地区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一览,没想到竟这么多实力好大学!惟妙惟肖

江苏地区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一览,没想到竟这么多实力好大学!

2021考研初级阶段,择校择专业尤为重要!对于初准备考研同学来说,你可以从报考条件、考研专业院校等方面去了解,以下为江苏地区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希望能帮助你更好的选择考研院校,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江苏地区考研院校人气排行榜前10的院校中实力不错的大学很多,有2所双一流、985、211大学,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6所大学是双一流、211大学,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下文都网校考研小编还将这10所高校简介及王牌专业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美术学等6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工程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数学等8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南京师范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地理信息系统、动画、生物科学、法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动物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人文地理学2.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共14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前1‰。苏州大学王牌专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通信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纺织工程、临床医学、药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放射医学。3.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全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5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南京大学王牌专业4.扬州大学,简称“扬大”,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扬州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建设:汉语言文学、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专业:5.东南大学,简称“东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 府。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东大也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列20位、计算机科学列16位,这两个学科均进入ESI世界前1‰。东南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建筑学、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医学影像学。6.南京理工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南京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商管理。7.河海大学,简称“河海”,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校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校之一。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以优异成绩获评A+;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A类,跻身全国前10%;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获评B+,位列全国前20%。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5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河海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江苏省品牌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8.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江南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纺织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9.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 尖学科行列。南京农业大学王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农学、动物医学省级品牌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土地资源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省级重点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园艺、动物科学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软件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江苏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2001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QS、THE、ARWU等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学校均跻身top1000。《2019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41位。学科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0位。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培育)学科。江苏大学王牌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 :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江苏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含培育):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临床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车辆工程、医学检验以上为江苏省人气院校排行榜TOP10,没想到实力也很不错,有你想去的大学吗?赶紧加油!祝愿你能如愿以偿!

金丝猫

南大教授①|贺云翱:不少优秀学生不能潜心学术,我很痛心

【编者按】2018年高考录取工作即将结束,录取通知书或许已到考生手中,或许还在路上。这个暑假,每个高考考生都会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今天开始,澎湃新闻请讲栏目刊发一组南京大学教授的口述,这组口述选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的《我的高考》一书,77级、78级参加高考的南大教授们讲述了自己的高考经历以及他们的大学生活。时代变迁,科技进步,大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综合素质更强了。但无论什么时候,一位青年强烈的求职欲望不会改变,对专业刻苦钻研的劲头不应减弱。今年刊发的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物系教授贺云翱口述。采访时间:2016年9月30日;2016年10月16日采访地点: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小医生”我家在宝应县农村,我从家乡的初中学校升高中时很幸运,正好那年要求上高中要考试,如果搞推荐而不是考试,我就上不了,因为我家庭成分不好,伯父在中国香港,舅父在中国台湾,“文革”中要排斥有“海外关系”的人。那年考高中,我的成绩很好,考到了宝应县中学——宝应最好的中学,我们生产队属于城郊公社,大多数人是进城郊中学读高中,但由于那年实行考试选拔,县、镇里面的中学就也都可以报名。宝应县中学的老师大都来自很好的大学,如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等等。当时老师们对学生十分关爱,对学习的要求也很高。虽然那时学校也有批判老师的事情发生,但实际上师生关系很好。读高中时,当时都是推荐上大学,大家也就没有参加高考这个想法,只想把学习搞好,完成学习任务,老师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高中时我很幸运地做了班长,跟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好,对老师的了解也比较多,当时师生之间总体上是互相信任的。我于1974年高中毕业,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也没有什么毕业联欢,就是同学们互相写一写美好的告别语句。我们班上主要是城市的学生,县城的学生毕业之后自然就会找工作,只有少数农村的学生,毕业之后就回家了。我是农村人,高中毕业后就回了农村——当时叫作“回乡知青”。那时,我对未来也没什么想法,就像其他农民一样,跟着村里年纪大的人去除草、插秧,我那时候还学会了耕地。最苦的活是挑粪,挑一百米路左右就要放下来歇一歇,肩都磨破了,特别苦。我在农村什么苦都吃过,但我觉得别人能干的活我也能干。不过我真正做农民的时间很短,大概也就一年不到。农村对宝应县中学毕业的学生还是很重视的,生产队安排我做农业技术员,我学会了看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用鼻子能识别出几乎所有的农药品种,工作做得也很好。我还做过材料员,就是帮助参军的人、回城知青等人做文字材料,也做过很短时间的小学代课老师。再后来,大队干部又让我去了本地的医务站。那时候农村有赤脚医生,还有赤脚兽医,我就是进入了这样的工作岗位,一边学习一边做,当地的干部认为我做农技员非常认真,做农民也很认真,表现不错,正好有一个去学习的名额,大队领导就让我去了泰州畜牧兽医学校学习,学习时间是将近一年。那个学校的老师好多都是扬州农学院下放的,教学都非常好。那段时间,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畜牧兽医系的各门课程,还有实践课。学完之后,我回到了宝应,从事“赤脚兽医”工作,期间多次获奖励。农民厚爱我这位“土兽医”,那时我年龄小,个子不高,为牲畜治病,白天黑夜地随叫随到,他们亲热地叫我“小医生”。处一份道义,扬一种精神大概到了1977年9月,社会上开始传可能要恢复大学考试。不过我在乡下,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情况。我真正得到消息,已经是10月了。这个消息来自于我的一个高中老师,叫张贞庆,他是我高中时期宝应县中学的高中教研室主任,也是我的班主任。我们宝应县中学当时高中有十个班,我在一班,好像是被认为最好的班,我是班长,当时跟班主任老师感情很深,他待我像儿子一样。我那时候才十几岁,是农村学生,家里又穷,张老师对我特别爱护。他把高考的消息告诉给我的时候,我正在离县城五六十里路的乡下,给牛打防疫针。当时要防传染病,所以组织了很多兽医,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跑,去打防疫针。他当时通过一个人带口信给我,说大学可以考试了,叫我赶快准备,我就非常快地赶回了县城。到了县城老师家,老师真的可以说像父亲一样,已经在他家厨房里面,给我做了一个板铺,叫我不要回家了,就住在这儿复习。当时离考试的时间非常近了,只有不到一个月,这样我就真的住了下来。当时他家里还有一个他的亲戚,我俩一起复习。复习考试的时候,也没有太多资料,当时是张老师找来一些基本的资料让我看。我是1974年高中毕业的,毕业三年之后教材也有一些变化。当时张老师找来的就是1977年的教材,比较新,我们的复习主要根据教材。我自己认为1977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主要还是靠原来的知识积累,因为只有二三十天可以复习。复习的时候也稀里糊涂,就是翻翻教材,自己练练题目。张老师不让我太辛苦,有时晚上还拉我去看电影。有时候我坚决不去,他说,不行,你今天一定要跟我去。我记得看过朝鲜电影《卖花姑娘》,还有国产电影《闪闪的红星》,大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考试前一天晚上他还拉我去看《白毛女》,就是不让我熬夜,不要太紧张。我复习时的心态比较放松,也不算累。我觉得这也是宝应县中学老师们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已经有了充分准备,就没有必要在快考试的这段较短的时间里熬夜、过度紧张。那天我走进考场之前,也是张老师把我送到宝应县中学的考点,告别时他对我说,你不要紧张,你是有把握的。在调整心态和复习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主要还是得益于张老师的帮助。考试还是比较顺利的,我觉得题目都比较熟悉。我们那时候考试和报志愿很有意思,一开始都不敢报好学校,所以我一开始报的都是什么高邮、盐城的师范学校。后来张老师一看,说:不行,要么就南京大学,要么就北京大学,其他的你不要报。我就改报了南京大学。张老师前几年去世了,我回家乡专门参加追悼会,也写了悼念文章,老师对我的知遇之恩真是太重了!复习考试是他告诉我的,最后选择学校也是他给我决定的,后来也顺利考上了。后来是张老师先拿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因为他当时在县城里面,跟招生办的人说好了,一拿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就立即给他。那天晚上很晚了,他蹬着自行车从城里骑车到乡下,一到我家,就跟我和父母说“恭喜啊,恭喜啊”。考上之后县城的广播电台专门对我做了一次访谈,采访我作为一个农村青年是怎样热爱学习、又红又专的,还是比较热闹的。因为是在农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糊涂,考试也好,考上也好,都没有什么感觉。当时还没认识到考上大学的重要性,考上了就考上了,也没有怎么样。家里虽然很高兴,但也没有像现在一样请酒、吃饭,更没有什么谢师宴,当然我还是上城里去了趟老师家里,当面感谢他。那个时候师生关系非常简单,老师觉得你这个学生很优秀,他应该帮助你,不会索要一分钱,而且还贴钱帮助你,事后你也觉得应该感谢一下老师,就是这样。师生关系大概就是“君子之交”,处的是一份道义。进校以后,我所知道的从我们宝应县考上来的,还有哲学系的童星老师,我们历史系的陈仲丹老师。当时我们考得都不错,童星老师当时还是江苏省的文科“状元”。当然,我是很荣幸地考进了南京大学。我上大学之后没多长时间,张老师也离开了教育岗位,去做了宝应县司法局局长。地方上人都说他为人正派,是位优秀的局长。读高中时,由于我家庭成分不好,不能入共青团,高中十个班,其他的班长大都是共青团员,但是我不是,所以有时学校开干部会开到最后,说非团员干部退出,我和极少数人退出去,其他人会盯着我们看。那时候才十几岁,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这种情况对我是有打击的,所以后来内心就特别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严和互相尊重。但是张老师跟我说不用担心,他一次次帮我去跑团县委,一直到我快要高中毕业时,就是1974年5月4日,他终于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加入了共青团。中学教育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家里都是农村人,母亲不识字,父亲虽然识一些字,但是对高考、大学全无概念,所以我始终认为应该感谢张老师,还要感谢我的师母刘道庆,在我复习迎考的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做好吃的饭菜,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们的深厚恩情!1978年,大一时和老师合影,前排右三开始是蒋赞初、吴白匋、李伯谦、秦浩、张之恒、查瑞珍老师,后排右一为贺云翱。这才是青年,这才是青春到南京大学报到的时候,我是从宝应县坐长途汽车来的南京。我们毕竟是从农村来的,第一次到大城市感到什么都新鲜。那时候家里父母看我一个人来南京本来很不放心,但是后来发现完全不用。我们班主任朱宝琴老师对我们也特别关心!宿舍八个人一间,一边两张床,上下铺,上面四位,下面四位,是比较拥挤的。我们是二月份来的,刚刚过了春节,天气还很冷。饮食相对比较简单,但吃饱没问题。我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后来学校发助学金,我拿的是班上最高的,应该是十八块钱。那时候一半的钱用来吃饭,一半用来买书。当时经济很困难,除了助学金之外,你吃饭时可以有免费的汤,有些菜也很便宜。我最喜欢买咖喱土豆,只要几分钱,非常便宜,所以我大学毕业后很多年都不想再吃土豆,因为吃得太多了。如果你经济条件好,有好的贵一些的菜;经济条件不好,也有很便宜的菜,每个同学都能各取所需,应该都能吃饱。那时候桌子特别大,同学们围着这个大桌子坐,相互之间就能交流、讨论问题。很多人坐在一起,比如对面坐了哲学系的,这边坐了历史系的,就可以边吃边讨论,这样一来,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多。现在的食堂,一桌最多只有四个同学,好像学生更喜欢人少一点,我们那时候喜欢人多一点,喜欢热闹,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交流。当时家里面很困难,印象中整个大学期间我好像都没买过水果,没有热水瓶,穿的棉衣有打补丁的,鞋都是农村里面母亲做的布鞋,没有穿过什么皮鞋,这一类的东西那时候跟我没有缘分。那时学习氛围特别好。晚上熄灯之后,在盥洗室、路灯下面、教学楼的台阶上,都有人就着灯光看书,早晨到处都是读书声。另外在食堂里面,吃饭时我们经常跟中文系、外语系还有其他系科的同学交流,谈学术,关心国家。我现在看当时的日记都可以看到,“要为祖国的四化而奋斗。”“要又红又专。”“要有理想,为国家贡献青春。”这类东西在学校每个人身上都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革”刚刚结束,有这样一个机会,能考上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这是时代对我们的眷顾,我们能不努力吗?我的英语底子很差,原来在中学学的是俄语,到大学才学英语,所以我借书以中文为主,英文书也借。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借得比较多的英文书,像The Archaeology of Early Man这类,那时候我们借了是想自己翻译的,翻译之后还能去发表。印象中,我在湖北的一个杂志上发了第一篇翻译文章,是谈早期人类考古学问题,具体是关于尼安德特人的。不过主要还是看中文书。那时候没有电脑,都是手工查询,一张一张卡片地找。当时读书大概分两类,一类是近现代学者写的书,东西方的都看,比较杂,读的量也大;还有一类是古籍文献、考古报告等原始资料。那时为了多读书,寒、暑假尽量不回家,就在学校学习,最自由的状态下读书效果最好,我现在还是这样要求学生。图书馆馆藏英文文献是旧的比较多一些,我当时看到的一本Instry Archaeology,《工业考古学》,算是比较新的,像The Archaeology of Early Man这样的新书,其实是不多的。我当时看的书主要是文科方面的,理工科的书也会去翻翻,比我们文科的更先进、更新一点。早期我基本上没接触过系图书馆,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借。那时候借书上限比较多,开始时可借的书少,后来好像一次可以借十本左右,每一次我们都借尽量足,一次性背回去,这样可以把一个专题的一批书同时借出来,比较方便阅读。比如说,我们会就一个课程论文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专题,或者对某一类文物,或者某一个课程老师布置的任务,集中地借一批书来读,自己要做研究,经常写些读后感。我们进校的时候还没有细分专业,就是历史系,一开始也是上历史学的公共课——世界史、中国史、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古代汉语等,这都是要上的。上了半年不到,系里面就给我们开会,意思是要分专业,历史学和考古。我当时选了考古学,我们班里一开始好像有十三个人选了考古学,后来有一个退出去了,好像是肖朗同学,后来他去研究世界史了。1979年5月,在苏州园林与考古实习的同学合影,左三是贺云翱。历史系每年学生总数大概四十人,当时我们考古学是十二个人。这样我们从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就学考古学专业课了,课开设得很细。因为专业课开得早,大四也不会为找工作、考研而烦恼,我们的知识也比较系统。当时全校的课可以通选,我还选修过美学、心理学,选过地理系的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城市历史。当时理科的课我们也选,而且都是修学分的,跟他们一起到田野去考察,一起去做理科的课程论文等等。当时就是想建构一个更好的知识结构,打好专业基础。七七级学生进校的时候,都比较自觉地有一种自我期待,然后奔着这种理想不断调整计划和兴趣,不断补充知识,大量阅读,一边读书一边做读书笔记,也会经常自我探讨或者写一些小论文。那时候我们会从一年级开始自己设计未来,写学术规划——我将来究竟要在哪一个专业方面做研究,我究竟要架构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我的学术理想是什么。在那时的日记里还能看到我的学习计划:应该读什么书,补充什么知识,选哪个系的什么课,会有一个自我建构。在后来的知识增长中及对社会的了解中也会做一些计划调整,再补充相关知识,还会对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自我批评。现在我们教本科生,我也会问四年级的学生,你们的学习一开始有没有做过学术规划?有没有树立什么学术理想?对未来的发展怎么计划和去实施?但是他们几乎没有人这么跟我谈过,是不是他们保密,还是没有做过?1981年在河南洛阳实习,于龙门石窟与老师合影,第二排右三为秦浩老师,第二排左一是贺云翱。我们班上年龄最大的同学近四十岁,最小的还不到二十岁,所以那个时候开玩笑,年纪最小的叫年纪最大的同学“爸爸”。同学们在一起的气氛非常融洽,每个人都很有个性,有的人还自己写诗,像周晓陆老师,我们现在还在历史学院一起工作。晓陆老师有各种各样的爱好,他当时翻译过屈原的诗,非常有见解,才华都展现了出来,他在生活上也给过我帮助,近年来他还出版了自己的诗集,还有张敏老师,他记忆力特别好,后来他做了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现在也经常来给我们的学生讲课。系里的老师也经常和我们在一起,组织交流,跟我们座谈。我们从二年级——1979年开始出去实习,一实习就是几个月。第一次考古发掘实习去的是南通海安青墩遗址,后来学古建筑到苏州去实习。蒋赞初先生给我们讲南京历史的时候,我们就在南京地区实习。秦浩老师还带我们到郑州、洛阳、西安实习过,本科期间在湖北荆州、武汉,特别是在鄂州也有大量的田野实习。我们那时候田野实习中喜欢写诗,讴歌这样的考古生活,每到一个地方就写诗去歌颂,赞美当地的民俗风情文化和自然山水。当时都觉得世界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学习是那么地快乐,未来是那么地美丽,心里充满了激情,感觉到一定要学好,一定要为国家做贡献。我现在看当时写的诗,都为那时青年大学生的昂扬风气感动,歌唱祖国,歌唱美好的生活,向往未来,这才是青年,这才是青春。我当时在学生会工作,学生会有学习部、生活部、宣传部等等,我当时是在宣传部。我和我们宣传部部长冒荣——后来做过学校高教研究所所长,我们在一起办黑板报,那个黑板报看的人非常非常多,甚至每次新的黑板报一出来,看的人挤满道路,其他人连走路都很困难,黑板报前围的全是人,因为当时也没有其他的宣传手段。我也是黑板报主要的工作人员,会写稿子、会在部长安排下开展工作,就为大家做些事情。当时的学生会同事还有我的好友周同科,中文系七八级的,他后来成为南大教授、书法家。当时同学们会积极投稿,我们要选择、修改,所以我那时候就比较喜欢做编辑,毕业后就一直喜欢做编辑,办刊物。当然我自己也会写小文章,大概写过几百篇东西,用过几十个化名。那时候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很高,对服务公共事业,对活用知识,这些意识是非常强的。学校也很重视学生工作,当时的校长是匡亚明,书记是章德,他们当时在学校里还组织过一些集体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我们进学校学生会就像应聘一样,大家也是各个院系来的。我刚到学生会的时候,上面还有工农兵大学生。工农兵大学生也很好,比我们成熟,会主动跟我们交流,寒暑假回家还会带一些好吃的来和我们分享,大家也会经常讨论问题,学校有什么任务,我们会合作,分头去做——组织演讲、办黑板报、办文学杂志、给学校报纸或广播站投文章、组织学生的各种联欢活动。学生会有各个部门,不同部门负责不同的工作。总体来讲那时候大家对做这类事情都很严肃,都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那时候办黑板报,经常需要找粉笔字写得特别好的、做事情特别认真的同学来抄写。我们每次邀请,就会有许多人来报名,气氛很好。到了1980年代解放思想的时候,一是学校里有大的报告会,会请一些著名学者来给我们作报告,有时在阶梯教室,有时在学校的小礼堂,听的人特别多,有时候许多人没座位就站着听,教室里站满了就站窗外听。这个我的印象比较深,那时候学校经常会请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校的学者,当然也有本校的学者来作报告,他们的思想都很活跃,会谈一些国际国内形势,也会对当时中国的形势作一些剖析,更多的是作科学问题的报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我们都喜欢去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我印象很深的有地理学家陈正祥的报告、天文学家戴文赛的报告、化学家温元凯的报告等。如温元凯先生是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当时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他的报告既讲学术问题,也谈学习和研究方法,真的很生动,让人深受教益。二是系里会组织一些思想学习活动,比如读报纸,谈体会。还有一类就是同学们相互讨论,自己看书,交流读书经验。那时候我们特别喜欢看报纸,经常读《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了之后就交流,还会自己写文章。我那时候还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文章,就是写“解放思想”“报效祖国”之类的。那时候我们跟老师联系比较密切,我觉得这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一种思想的解放。那时候大家常常谈论的,一是国家的思想解放,还有就是要求学生做“新人”。我那时候还会收集资料,带着问题跑到老师家里去请教,我记得自己找过南京工学院的刘叙杰老师,在他家求教城市考古与城市文化问题;到南京师范学院就是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的地理学家、我国人文地理学的鼻祖李旭旦先生家,他家就在南园八舍对面的一个院子里,我去求教历史文化地理学问题。那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外登门向老师讨教,是很普遍的事情。现在不要说本科生,连研究生都很少主动跟老师联系,来讨教、交流,都要老师主动找他(她)们了。那时候学校不时会在小礼堂放一些电影,也很便宜,票价就几分钱,一毛钱。我们会到小礼堂去看一些英文原版电影,或者一些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学校里放的电影,一般内容还比较严肃,多数都是以重大事件为题材或者著名演员演的。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那个外国拍的关于二战的电影,场面非常宏大。当时非常流行伤痕文学,我们也特别喜欢看。这样的作品在图书馆能借到,同学之间也会传,比如你买了一本,你看完我看。当时给我很深印象的就是《第二次握手》,那个小说在学生中间特别流行,那是一个关于科学家凄美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人的那种纯洁、坚守的精神。我们刚入学的时候,这个小说已经流行了,据说之前是手抄本,但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是正式出版物。另外当时一些伤痕文学的诗文,像北岛,舒婷的诗,也特别流行。我们自己也写类似的作品,那时候学校里有一本文学杂志,就发表了我的散文《姐姐》。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不仅读,很多学生都写作,写诗、写散文、写小说。那时候写作主要还是反思“文革”,因为1977年、1978年进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经过“文革”的,除了少数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可能受“文革”影响不深。他们本人,他们的家庭,他们的长辈,其实多少都受到“文革”的冲击。到学校之后思想解放了,加上受到社会上伤痕文学的影响,很多同学都是发自于内心地写这些小说、散文、诗歌。我们的黑板报经常发表这一类作品,同学们也很喜欢看。南京大学在我的印象中,整个气氛都非常活跃,那时候匡校长还组织舞会——虽然我没有参加,是听同学说的——当时是很新鲜的。我们的校长都组织舞会,就说明大家思想还是很开放的。那时候除了做课程实习,我们出校门的次数不是太多,偶尔出去看看电影、出去转转。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从学校出去,从南园宿舍那边走到新街口,一路上有不少老字号,现在大多都被拆掉了。还有我们班组织同学去登紫金山,爬到紫金山上面就奖励两个苹果,我们从不同的路线朝上登攀,天没怎么亮就出发了,不管有没有苹果都很开心。岁月峥嵘,幸而与理想同行那时候大学毕业生因为实行分配制,基本上在毕业之前就有单位来预先要人。像我们考古、历史专业的同学,会有一个单子给你,上面是要人的单位——有北京的机构或者某个省的重要机构,这些机构有政府的,有研究机构的,也有新闻出版的,也有学校,我们更多的是挑选博物馆、考古机构,大家基本都是奔着自己的专业理想选择单位,选择空间很大。一开始学校团委希望我能留下来,但我没有这个想法,因为我更希望做与专业方向相关的工作。正好南京博物院来洽谈——当时是双选——他们也点了我的名,希望我到南京博物院工作。那时候考研对我们来说意义不是很大,而且我来自农村,对于出国、考研好像一点没有什么概念,比较懵懂就觉得有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岗位要我,那我就去。因此,我就到了南京博物院。在我们二年级考古实习的时候,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们带过我们,我们跟他们在一起好几个月,相处得感情很好,老师也了解我们。学习期间我还去博物院向老师们求教过问题。南京博物院当时的考古部主任纪仲庆先生,直接跟我讲“小贺到我这来吧”。我们还没毕业,他就来要我们了,我们也很乐意到他们手下去工作。当时同班有五位同学一起选了南京博物院,因为都想做专业工作,有的选了安徽省博物馆,也有同学出国深造了。那时候大学毕业生不存在就业压力,选择的空间很大,是自由选择制,选择自己满意的单位。2002年我又回到母校做老师,开始创办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等,一边教学,一边做自己认为对国家有意义并且还感兴趣的研究工作,这些年我和研究所的同志承担过全国数百个课题,还应邀为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课,自我感觉是尽心尽力,做得也真的开心。一路走来,尽管非常辛苦,但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本科时期我就有这个理想,就是为了学术事业,为了国家,我能够尽自己的力量。能够实现这个理想,我感觉很幸福。毕业证如果说有那么一点遗憾的话,就是我那时候考研,如果不是调档遇到了麻烦,就能被北京大学录取——宿白先生也是一位国内外都很知名的教授——内心认为也许我今天在学术上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这是我唯一的一点遗憾。学士证我从跟其他同学的交流中,知道很多同学是有理想的。我觉得在大学里边有没有理想,能不能把自己的命运跟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是很重要的。尽管今天听起来比较高大上,但是那时候——我现在翻开当时的日记——就是这样想的,后来也是这样做的。毕业之后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麻烦、困难,比如被人嫉妒、被人打击,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你不能放弃,为理想要一直执着坚守,毕竟你不是只为自己,你有远大的事业追求,这样内心才能经受得住挫折,才有力量愿意一直向前走,才有幸福感。七七、七八级学生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们不用像今天这样,承受那么大的就业压力。现在我看到研究生,甚至包括博士生,居然为了工作如此费心,到处去找单位,到处去参加招聘考试,甚至放弃了课程去考试。现在的不少优秀学生不能潜心学术,这让我很痛心也很遗憾。我们那时候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单位很多,可以随便挑,所以那个时候,就会比较容易把自己的理想跟需要的岗位结合起来。今天的学生,很难找到一个实现理想的平台。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我们是占了便宜的,或者说是拥有了比较好的社会资源。有这种社会需求,正好也有选择的机会和条件,两者很容易结合。所以要分开来看,一方面要看到七七、七八级学生的这种优点,他们的奋斗精神和他们的理想主义情怀;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他们处于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已经将近十年没有考大学——他们出来的时候,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对他们的渴求,社会给他们提供的各种条件,是非常丰厚的。当时有个玩笑话,说七七、七八级的学生毕业之后非常吃香,会有好多人来找他们谈对象,条件非常优厚的一些女孩子的父母会找来,“哎呀,我的女儿嫁给你吧”。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本身就受到社会的优待和欢迎,这种期许是社会给我们的,我们要对得起社会,而今天的大学生数量多,竞争激烈。所以我们两方面都要看到,完全说是因为他们有优势,所以他们做出了成就,我觉得这并不实事求是。“时势造英雄”,大概有这层意思吧。关于高考,我有两点感悟。第一是中国的人才选拔,目前也只能通过高考。如果没有高考,我们很难把优秀的学生选拔进高校。因为中国这种人情社会,如果没有高考这道门槛,也许会把我们搞砸掉,会让优秀的人上不了大学。什么时候我们这个社会不是讲人情而是讲公平竞争,讲法规,不用人情来运转了,大学办得也都很优秀,大家都能够公正地自由择校,也许就不需要高考了,所以我们需要办更多高质量的大学。但是就今天看来,高考还是唯一的方式。第二点,由于高考是让学生进行高校选择、专业选择的唯一机会,所以会带来大家只会为高考而高考的问题,这又是一个很悲剧的事情。七七级、七八级的学生,在得到消息之前,不知道有高考,我们也没想过会去参加高考,那我们其实就是平时自己看书学习,家里没有书,就到别处去借,星期天会到公共图书馆去借书看。那个时候就是喜欢看书,没有功利性,也没有目的性,单纯喜欢。今天的初、高中生好像读书就是为了高考,这样一来,由于过分强调功利性,可能给了我们学生一种暗示,认为我进了大学了,好像我就达到目的了。这种心态会损害自我的兴趣,以及不利于自我理想精神的培育。所以我觉得,第一,高考这个形式,目前仍然是相对最公平的选拔机制;第二,高考中间存在的过分功利化的现象,对学生的理想主义、自我兴趣培养、自我独特才华的发挥是一种损害,这一点确实是存在的。这是很遗憾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贺云翱简介贺云翱,江苏扬州人,1956年12月生,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大众考古》月刊主编。兼任中国考古学会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等。(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原题为“时代成就了我们”。本文刊发时有删节。)

数匝

很容易混淆的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城乡规划”

我国有不少大学专业名称很容易让人混淆。例如我们前文提到过的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工程的差别,名称类似,学习内容和方向却是完全不一样。如果不研究一下的话,学子们涉及到的就不单单是未来就业的问题了,而是有没有兴趣读这个专业的问题。我们今天要来讨论的,是另两个名称很相像的专业。一个叫“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另一个叫“城乡规划”。也许有读者会觉得,前面这个多了“人文地理”四个字,是不是要比后面的要多学些什么?然而并非如此,而且如果我告诉你,前面一个专业的本科是四年,而后面专业的本科要学五年,你是不是要惊讶了?实际上,城乡规划是个一级学科,毕业时候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这个学科和建筑学很相近,本科都同样要学习五年。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则是个二级学科,它的一级学科是地理学(不是地球物理学,这两个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讲到)。毕业时候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一个是工科,一个是理科,而且它们之间不但部分所学科目类似,例如都要学有关城市规划方面的课程;连毕业去向也很类似,毕业生大多会去房地产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院等等。但如果我们来翻看它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话,就会发现个奇怪的现象,相对而言,城乡规划专业的分数要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分数要高,而且是高很多。那么,是否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去捡漏呢?因为反正大家最后都是要去地产行业工作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但分低,而且学制还短一年。如果您是这么想的话,自然不能算错,但是我们还建议您仔细了解下面四点: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偏重于宏观,而城乡规划专业则更偏重于微观。这一点从工作单位的岗位上看尤为明显:前者的毕业生大多做整体规划和战略规划,后者的毕业生大多从事规划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由于前者的岗位需求并没有后者多,所以后者更容易被设计院录取。2. 两个专业在大多数大学都是文理兼收。但是城乡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一样,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没有任何限制了。两个专业的录取难度来说,城乡规划要比另一个难多了。3. 从考研的角度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如果想去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很多学校是需要加试科目的,因为这属于跨专业考研了。特别要提的是学校会加试快题设计(快题设计,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将设计思路和意图用徒手绘制的方式快速地表达出来,并完成一个能够反映设计思想和理念的设计成果)。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并不开设这个课程,所以这门课程需要另行选修或者自学,否则肯定不能通过复试。而且,不但考研时候如此,将来如果想进设计院,也是需要通过快题设计测试的。那么有没有城乡规划的学生去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生呢?很少很少,基本没有。这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两个专业的热与冷。4. 两个专业分别应该去哪些大学学?很明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该去地理学比较强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习,典型的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等。另外,绝大部分师范院校都开设该专业,哪怕是二本的;而城乡规划专业只能去土建强的工科大学学习,典型的就是建筑老八校,以及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等。所以,如果你未来职业发展是想进入房地产行业或者建筑行业,还是应该尽量去读城乡规划专业,而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同样是拿设计院来做例子,能提供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岗位并不多,而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却大大超过了城乡规划专业。并且,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会更受重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升职速度都会比较快,毕竟是读了五年才毕业的,基本功也要扎实多了。如果说不要求去设计院对口工作,只为了文凭的话或者想考公务员的话,那大学时候读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倒是无所谓,因为高考投档录取分不算高。你之前了解过这两个专业吗?欢迎你留言讨论!

五贼

考研院校分析 —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有着 “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之称。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祥地之一,教育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是南师大的王牌学院。其中教育学原理和学前教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领先。今年教育学原理专业报考150多人,录取17人,但是去掉推免9人,推免比例超过招生人数一半,而且985高校调剂了3人,实际上只招5人,报录比高达30:1,复试最低分数在365分,考研难度很大。教育学是南师大自主命题专业,出题很灵活,命题规律很不明显,每个知识点都可能考到。相对来说南师大17年的考题算是比较简单的,高分挺多。学前教育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在业内很有影响力,但是很难考。去年学硕招生人数很少。招了28个人,推免例超过了60%,还有两个985高校调剂,留给其他同学的竞争机会只有7个名额。复试比例不是很高1.3,想报考的同学应该以385+这个分数为目标,考研难度也是相当大。想报考的同学还是要有点实力的。想考学前教育的同学可以去试试学前教育的专硕。竞争没有那么大,而且难度也没那么大,平均分数要比专硕低20多分。相比较学前教育学我觉得可以去尝试下小学教育,从就业来说,学前教育不容易进编制,而小学教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点。从考研的难度来说竞争没有学前教育那么激烈,毕竟前者是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小学教育分数要的比较高,去年复试的同学分数都集中在390分左右,400分以上的也有不少。其他的教育类专业招生人数也很少,推免比例都很高,大部分都在50%的推免率,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统招人数少。像教育技术学、成人教育学这些考研难度也是很大的。而且南师大的一些专业,比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技术等方面和华东师范大学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华东师范很多的专家都是该理论的泰斗级人物。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南师大这些专业复试录取率还是比较高的,像职业技术教育的专硕和学硕、教育管理差不多都是等额招生。而且考研难度不是很大。推荐报考。教师教育学院南师大除教育科学学院外,还独有教师教育学院。这个学院号称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如果有志向投身于教育行业,想做老师的的同学可以看过来。教师教育学院大部分是学科教育,这些学科教育专业都是大热门,毕竟是南师大的招牌。学科教育难度大,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南师大占优势,而且南师大的学科教育收分很高,出的题目也比较灵活一些。这点大家可以去参考历年的真题,印证研研的话是不是说的正确。从招生人数来看的话,招生比较多的是语、数、外。去掉推免的话还有个三四十人,但是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要被这个表面数字迷惑。南师大每年都有一个和其他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计划,比如说今年,语文就有6个和盐城师范和江苏第二师范的合作培养名额,数学也是6个,再去掉农村师资计划和985调剂的。招收的人数也不会比物化生、政史地的人数多。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数学和英语会招十几个非全的学生。考学科教育的同学要结合不同科目的真题难度,估算自己的能力,研研推荐初试分数线考的越高越好,南师大的复试存在很多可能性,具体不方便公布,想了解详情的可以找研研了解下。所以分数线是越高越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法学院法学院的一级学科法学是江苏省重点学科,也是国家一级学科培养点。法学理论,大家也看到了表格,今年法学理论录取人数没有公布。不知道是没有公布还是没有招到人。有一点小小的遗憾。我们来看看法学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总体上这些二级学科招生人数都很少,而且推免比例很高,都在50%左右。而且每个专业都有几个985院校调剂的,实际招生人数在三四个左右。法学考研难度很大,报录比都超过了10+,个别专业甚至超过了20+。建议报考的同学要谨慎。但是很多同学还是准备法律专业的,法律分为法学和非法学。南师大的法律专业招生人数很多,非法学有一个警务,这个是联合培养的,大概十来个学生,还有20来个非全。总体来说法律非法学竞争压力相对其他专业压力不是很大,推免率低,复试收分也不是很高。报录比对比其他专业也不是很高。相对于非法学,法学竞争就大了很多,推免率40%多,报录比也超过10+,而且招收人数少,竞争激烈。新闻传播学院和商学院南师大的新闻传播学是全国优势学科单位,全国排名十几。在南京除了南京大学就属南京师范大学了。但是这个学院的竞争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研研以前考研就是考的新闻与传播学,但是看到南师大的竞争,吓尿了。今年新闻与传播听说超过500人报,17个进复试,最后录14人(985高校调剂了8个),报录比那是40多的,竞争异常恐怖。没有一点实力的不推荐报考。同样的情况在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身上也出现,同样是几百个人竞争几个名额。没有一点实力的不推荐报考。相对简单点的应该是广播电视,竞争小点,推免少,分数密集区在330-350之间。商学院是很多大学都竞争比较激烈的学院,南师大同样是这样,作为仅次于南大的江苏二号存在,虽然有的专业只招几个或者十几个人,但是报名的人也有一两百人,甚至更多,竞争很激烈。这里今年商学院的数据统计的不全面,而且今年的录取人数没有统计到,在这里和想考商学院的同学说声抱歉。虽然没有录取人数,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这几个专业的推免人数大部分和复试人数差不多,甚至超过复试人数,而且大家可以参考今年的分数线,和今年的真题难度做对比。外国语学院和金陵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录取人数比较多的是英语专业。但是这几个专业又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招47人,推免34人,还有1个985调剂。最低收分390,最高424,复试录取比例都超过2:1,这在南师大里还是不多见的。英语笔译也是这样,推免一半,分数密集区在370 分,复试比例在2:1,也是很难考的。推荐有实力的同学报考。小语种语言文学的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热门语种竞争比较难,比如日语和法语,去掉推免法语只招一个人,日语招两个人。欧洲、和亚非稍好,只要进复试基本就被录取。金陵女子学院,本来没有想要整理的,有几个同学说想了解,姑且就放上来了。因为这个学院的专业只有四个。看到这个名字或许有很多男同学激动了,但是很不幸的告诉大家,女子学院已经不招男同学了。女子学院有两个专业是食品专业,这两个食品专业竞争压力不是大,推免少,分数也不是很高,报录比也低。还有几个名额是调剂的,说明本来人还没招满。可见竞争压力不大。对比来说食品工程比食品科学简单点,一般食品工程300分左右,这在南师大是个很低的分数,而食品科学要达到350。女子学院有一个会计专硕,会计的竞争是激烈的,最高分268,最低也在250分,这个分数是相当高了,都可以去上好的财经类学校了。而且南师大的报录比很高,超过了20:1,推免的人数占60%。不推荐报考。文学院文学院是南师大很牛叉的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每年都有四五百个人报的专业,可惜只招10来个人,当然不包括推免的人,收分也很高。建议有实力和有兴趣的同学报考。汉语言文字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发展趋势很强。今年总共招了25人,保研10人,从分数就可以看出竞争的强度很大,分数一般都在375。古代文学,南师大是最热门的学校,没有之一,这是就报考的人数而言。报录比20+,今年招了36个。当然古代文学专业在江苏还是非常有名的,仅次于南大。总体上来说,这个学院竞争都是很大,文学类的专业报录比大多超过20+,有些甚至超过南大。推荐有实力的同学考虑。南师大竞争大的专业还有很多,其中不乏有些很厉害的专业,比如地理科学院的一级学科地理学,二级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学、动物学,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是江苏地区心理学专业性最好的。还有很多,比如理科和工科,这里就不一一说了,留点空间让大家和研研交流,哈哈。总结:南京师范大学在江苏省内认可度很高,省内考研难度仅次于南大,各教育行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教育学包括文学相关专业推免比例高,统考竞争激烈,常有数百人争夺专业几个名额,因此报考南师大教育类专业的同学要慎重。不建议实力一般的外省同学报南师大。最后,有想了解的学校、专业,欢迎在公众号给研研留言。更多院校分析可以在微信搜索南京考研人微信公众号

惮赫千里

2021考研报考人数公布

目前已有部分院校就已经汇总了部分报名数据,中国人民大学报名人数已经超过2万,首都师范大学也有1.3万的报考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2021级MBA网报人数795人,其他专业暂未公布!中国人民大学报名人数统计中清晰地划分了各院系学硕、专硕的报考人数。报名最多的院系是法学院,其次是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具体人数如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招官微前两天发布了消息,为了大家都能够更好的选择报考学院和专业,官方整理了截止2020年10月27日报考北航的统考生人数:共计15267人。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管理,共有1663人报考;其次是经管学院工商管理(1545人)和工程管理(1161人),软件学院的电子信息(890人),报考人数最多的这四个专业均为非全日制。非全较热门的还有会计和法律(非法学)。全日制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27人报考)和电子信息(361人报考);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365人报考),电子信息(335人报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337人报考)和材料化工(250人报考)。下图为截止10月27日,北航各个专业报考人数统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向下滑动查看多图:2021年,北航拟招收各类学历硕士研究生约5000名,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约3600名(含拟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约18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约14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仅招收定向就业类别考生)。与2020年简章的招生计划相比,2021年北航硕士总招生计划减少500名,全日制减少100名,非全日制减少400名。另外,北航的2021推免生录取数据公布:截止2020年10月26日零点推免系统关闭,共有1499名(含各类专项)确认接受北航的录取通知(各专业接收推免生人数如下图)。向下滑动查看多图:首都师范大学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考生数已达到13551人,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接近首师大2020年的报考人数了。2020年,首师大硕士报考人数13632人,录取2509人,整体考录比近5.5:1。首师大热门专业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史、世界史、音乐与舞蹈学、软件工程、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术型专业;社会工作、应用心理、教育硕士(大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汉语国际教育、音乐、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等专业硕士类别(领域),占所有招生专业(领域)的近30%。从下图2021报考人数统计来,以上专业所属学院今年报考人数仍然较多,相对热门。首师大2021年9个门类的200余个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2400人左右(含拟接收推免生937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233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生70人左右,招生计划中列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6人、单独考试计划5人。另外,首师大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学硕、教育管理专硕两个专业。10月26日,首师大研招网官网公布了2021年推免生拟录取名单,推免生共拟录取318人。就目前报考人数13551人,除去已录取推免生,首师大统考报录比约6.5:1。报名结束,大批高校会陆续发布今年的报考人数,去年增幅比较大的、报考人数比较多的,预计今年还会继续增加,但是幅度大小这个说不准,整体应该是走上升趋势。来看看去年各高校的报名人数报考人数过万985高校(部分)北京大学:29990人,增幅3%,其中非应届生占比高达70%;复旦大学:近27000人;南京大学:近27000人;吉林大学:24000人;中国人民大学:23800余人;华东师范大学:22621人;武汉大学:21668;电子科技大学:20674人,增幅24.35%;浙江大学:20343人(不含非全日制、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及少干计划报考人数);天津大学:超20000人;同济大学:19469人;西安交通大学:18797人;南开大学:18695人;中国海洋大学:18025人;清华大学:18000余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501人;上海交通大学:16382人;北京理工大学:14720人;中国农业大学:9785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21人。报考人数过万211高校(部分)西北大学:18455人;郑州大学:33300人;苏州大学:32341人;南京师范大学:27452人;暨南大学:26124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26000人;华南师范大学:25603人;西南财经大学:24000余人;南昌大学:22131人,增幅39.3%;云南大学:21867人;上海大学:20174人;中国传媒大学:18638人;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784人;北京交通大学:13000余人;北京科技大学:12758人;华东理工大学:12600余人,增幅21.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1432人;东华大学:11429人;新疆大学:11095人,增幅59.8%;南京农业大学:11062人;中央财经大学:10709人。报考人数过万双非高校(部分)首都师范大学:13632人,增幅31.5%;深圳大学:22715人,增幅为41.8%;青岛大学:16749人,增幅34.2%;宁波大学:13716人,增幅43.7%;广东工业大学:13256人,增幅31.2%;上海师范大学:14981人;江苏大学:12797人;浙江工商大学:12518人;西北师范大学:12159人;福建师范大学:12228人;浙江师范大学:11692人;南京邮电大学:11263人;山东师范大学:11923人;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增幅22%;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增幅43.6%。

鼠猫

地理类专业考研党选学校必备

地理类专业考研党选学校必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关系着每个考生未来几年甚至一生的发展方向和人生轨迹。下面小编为地理类专业考研考生准备了地理专业排名前八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地理专业地理专业于1902年招生起,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地理专业。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的自然地理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还建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和土地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我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是我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于2014年3月成立,是华东师范大学首个学部制单位,下设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该学部地理学列第三名。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硕士点和7个博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兰州大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基地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学基地目前有3门课程为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其特长和潜能,该基地已把科学研究纳入培养方案。一是根据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提出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研究;二是在基地建设经营经费中设立学生科研培训项目。南京大学中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系之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地质学系,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系之一。学院学科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1993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地质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长达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还设有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它们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环境地理学、海洋地理学、旅游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自然地理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山大学专业学生基础好,实践能力强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自然科学科矿物地质系,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创办的地质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之一。拥有多个实验教学平台。

鸟润

21考研报考人数暴涨|22考研备考开始啦

北京大学据统计,今年有近3万考生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比去年增加1000余人,增幅为3%。其中应届考生占29.9%,非应届考生70.1%。更多资讯搜索公众号~致硕考研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达26443人,增幅11%据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最新消息,截止2021考研网上报名系统关闭,全国共有26443人报考人大,其中学术学位报考11698人,专业学位报考14745人。从10月20日报名人数近2万,到7天后10月27日报考人数增加了3199人,达到23062人,再到3天增加3381人,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最终报考26443人。相比2020年硕士报考总数23800余人,今年报考人大的人数增加2643人,增幅11%。报名人数增加最多的学院是商学院,其次是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计划:2021年,人大共有160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及20种专业学位类别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生约4400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这其中也包括推免生。人大2020年硕士拟录取名单:2020年人大共录取452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非全日制录取1075名,全日制3449人(推免生1562名(不含直博生),统考生1887名)。中央民族大学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为15462人,比2020年增加3615人,增长3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止10月30日下午5:00,共16269人报考北航研招办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截止2020年10月30日下午5:00,报考北航的统考生共16269人。短短3天时间(>>10月27日:北航超1.5万),报名人数增加1002人!21考研非全日制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管理,共有1912人报考;其次是经管学院工商管理(1673人)和工程管理(1275人),软件学院的电子信息(967人),非全较热门的还有会计和法律(非法学)。21考研全日制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考共532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人数87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43人;电子信息:统考共378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138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82人;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统考355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90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38人;电子信息:统考353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114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29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统考314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90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37人;材料化工:统考共256人报考,该专业共拟招全日制考生85人,目前已经录取推免生5人。首都师范大学截止10月25日报考人数达13551人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考生数已达到13551人,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接近首师大2020年的报考人数了,2020年,首师大硕士报考人数13632人,录取2509人,整体考录比近5.5:1。首师大热门专业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史、世界史、音乐与舞蹈学、软件工程、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术型专业;社会工作、应用心理、教育硕士(大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汉语国际教育、音乐、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等专业硕士类别(领域),占所有招生专业(领域)的近30%。从下图2021报考人数统计来,以上专业所属学院今年报考人数仍然较多,相对热门。首师大2021年9个门类的200余个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2400人左右(含拟接收推免生937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生233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生70人左右,招生计划中列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6人、单独考试计划5人。另外,首师大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学硕、教育管理专硕两个专业。10月26日,首师大研招网官网公布了2021年推免生拟录取名单,推免生共拟录取318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10376人,增幅14.45%首经贸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创历史新高!今年该校我校考点报名人数为4479人,较去年增加39.93%。2021年我校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84人,较去年增加83人,增幅为41.29%。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92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92人。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9243人,增幅15.8%截止10月31日,共有9243人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比去年同期增加15.8%。考生来自31个省市,考生来源主要以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居多,占总报考人数54.6%,考生报考的考试方式以全国统一考试为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6179名,增幅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2400人,全国共6179名考生报考,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其中:按考试方式统计:参加全国统考6023人,单独考试156人;按学习方式统计:报考全日制4786人,非全日制1393人;按报考专业统计: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土木水利、会计(专业学位)、工商管理、资源与环境(安全方向)、会计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北京交通大学报考北京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有1.3万余人,其中报考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占84.6%,报考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占15.4%;全日制学习方式中,报考学术型的占41.9%,报考专业学位的占58.1%。南开大学今年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全国共有29936名考生报考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其中10276名上海地区考生在本校考点考试。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考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今年全国有近2.8万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涉及全国623个报考点,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再创历史新高。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达13575人,增幅12%报考西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报考生源中,统招(含联考)考生13329人,推免生246人;全日制考生11098人,非全日制考生2477人;学术学位研究生519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8378人;应届毕业生5183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0%;女生9394人,占报考人数总数的69.2%;热门专业: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报考1135人,应用心理(专硕)专业报考971人,法律(非法学)专业报考507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报考354人。陕西中西药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为4559人,增幅20%截止10月31日报名结束,报考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考生人数为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增幅20%。该校考点考生人数为5184人,超出去年461人,增幅10%。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4388人,增幅14.6%截至10月31日,共有4388名考生报考西南医科大学,比2020年增加14.60%,其中报考人数居前三的专业分别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分别为1673人、575人、569人。西南医科大学推免生最终录取11人,录取人数比2020年增加37.5%。成都大学预报名期间已有1620人报考,增幅已达到71.2%根据成都大学学校官网消息:截止9月27日预报名期间,成都大学已有1620人报考,比去年增长71.2%。报名人数超过200人的学院有:商学院(473人),美术与设计学院(331人),影视与动画学院(208人)。安徽工业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是3610人,比上年增长11.8%;网上(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3334人,比上年增长13.2%,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重庆理工大学据悉,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考试的平均增长率为10.88%,我校第一志愿报考的报考人数为4951人,平均增长率为15.25%,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共 8968 人,其中全日制 7086 人,非全日制 1882 人。其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专业:工商管理非全日制报名人数948人;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日制报名人数742人;法律(非法学)全日制报名人数348人,非全日制报名人数146人;材料与化工全日制报名人数291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官方公布了该校报考数据:共计3765人报考哈尔滨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4%。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硕士报考人数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西南石油大学11月3日召开网上确认培训会,会议提到了该校报考点的人数及报考该校的人数,其中报考该校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创历史新高!

权舆

敢挑战这6个专业,考研选择跨考也不虚

每年的考研大军中,都会有一批跨考的学生,不仅跨专业,甚至有的还是三跨,难度可想而知。跨考逃避不了的问题就是选择专业,如果能做出合适正确的选择,很可能会顺利上研。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6个专业,作为跨考生,如果你敢挑战,那小编真是要你为鼓掌。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它需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可见,这对医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更何况是救人性命,因此,在学习阶段是由不得半点马虎。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湘雅医学院2、工程力学本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一般来说,本科阶段就一直研读学科相关在研究生阶段会比较容易上手。对于跨考的同学或者本科不接触数理化的同学来说就非常困难了。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3、建筑学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它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简单来说,就要求你文理兼修,既保持理性又富有浪漫。听上去很简单,但画起建筑图来就足够让人分分钟抓狂。推荐院校: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4、心理学心理学需要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也要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动物,学习心理学去探索人的心理,可以说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要求非常高。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5、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包罗科目之广泛,钻研难度之艰深让很多同学止步。推荐院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海军工程大学6、考古学很多人可能觉得考古学很难吗,不就是背书吗?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一方面,也是必备的能力。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它包括自然科学方面、工程技术方面、人文社会方面,掌握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都是考古学所要扩展的学习范围。推荐院校: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以上这6个专业,也许你经常会听到,但你有勇气去尝试吗?距离2021考研还有不到200天的复习时间,如果你对选择的专业坚定不移,那恭喜你,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如果你此时还在动摇所选的专业,也不要慌张,小编建议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用最佳的状态迎战考研。

可言可意

那些决定考研的人,都是为了什么?

“你为什么要考研?”对于这一问题,答案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是改变命运的跳板?是追寻自己的热爱?抑或只是盲目跟风?对于考研,不同的考生心中有不同的目的和原因,这也与每个人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信念密不可分。01读研只能获得看得见的学历和摸不着的未来张鑫本科就读于河南省的一所普通一本院校,专业是行政管理。这是他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三跨”的他选择了报考法学,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法学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同时复习资料比较少,准备起来不复杂,竞争也相对公平。另一方面,张鑫身边的学长学姐中,很多人也都选择了这个专业。他认为自己选择法学也有盲目跟风的心理。本科阶段,张鑫的综测在班里能排到二十名左右,这在他们120个人的班级里算是比较靠前,但是他对自己的本科专业并不太感兴趣。虽然大部分老师都算比较尽责,但是大学四年,他感到自己的专业素养并没有提升很多。“我觉得自己属于夹在中间的那一群人,不上不下,既不是在大学里纯玩儿混日子,但也说不上优秀。”这是张鑫对自己的评价。除去学习,张鑫参加了学院的篮球队,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篮球之中。他认为自己在大学里过得蛮充实的,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也有后悔的地方,由于参加的学生活动比较少,影响了他获得保研的资格。对于考研,张鑫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是因为身边大部分同学都在考研,张鑫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并且,他也可以通过研究生的三年,想一想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寻找更好的机会,到时候再去选择职业。第一年,张鑫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喜欢的女生保研到了上海,所以张鑫也想跟着去。当然,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城市,他也想去开阔一下视野。并且与上海其他名校相比,上交的分数线低一些,学费也不高。在准备一战的过程中,张鑫觉得自己像个无头苍蝇。在那年9月之前,张鑫对复习都没有什么规划,复习进度也并不稳定。但当9月得知自己没有获得保研资格后,张鑫的压力突然开始增大,他开始玩命地学。由于复习时间紧张,张鑫认为常规复习方法见效太慢,于是就选择开始疯狂背诵专业书,只留出很少的时间去复习政治和英语。最后三四个月,张鑫每天要求自己学习14个小时。无论有多困,他每晚都会学到一两点,并且在第二天七点就起床,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背书的过程中喜欢来回走动,那段时间,他每天的步数都达到3万步左右,经常在朋友中排第一。(考研生在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复习。图片来自微博@央视新闻)一战复习期间,张鑫并没有特别大的压力,虽然偶尔也想过放弃,但是很少出现情绪崩溃的状况,最常见的只是学累了想休息。“第一年开始备考的时间比较晚,所以算是孤注一掷。当时觉得自己学多少都是赚了,考不上也无所谓,大不了再来一年。”第一年的考试成绩公布后,张鑫离录取分数线还差了一点。当时他并没有感到特别难受,只是对未来思考了很久。是考公务员?还是直接工作?但再次开学见到身边考上研的同学时,张鑫感到自己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斗志又被重新激起。“在我们学校,对毕业生最大的肯定就是他考上名校的研究生,风光无限,大家都会认为他大学没白上。”由于无法接受失败,不服气的张鑫选择了二战,希望再次证明自己。这次,张鑫选择了浙江大学的法学专业。虽然明知二战的压力更大,但是他并没有妥协,还是想挑战一下名校。(有“考研神校”之称的曲阜师范大学,拥有非常高的考研率。大部分同学在刚入校时就以考研为目标。图片来自“曲阜师范大学”公众号)张鑫在毕业后选择先通过校招进入了一家知名公司做销售。在其位于天津的某家工厂里,张鑫边培训边复习。这次工作让张鑫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去车间干活,有时还要值夜班,真的是又困又累。和工作相比,上学的那种疲惫真的不算什么,毕竟工作要面临经济、家庭等各种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牵涉到很多非常复杂的利益关系。”但是他只在那里待了一个多月就离职了,然后专心准备二战。虽然第二年比第一年有基础,但是张鑫明显感到第二年压力比第一年大很多,更容易胡思乱想了,效率也不如第一年高。“因为已经考过一次,所以对于每天的学习,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明明可以做到更好,一旦进度不满意,我就会否定自己。”张鑫在第二年的准备过程中经常崩溃,尤其是在晚上失眠的时候。张鑫经常躺在床上直到四五点,但是又不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所以这时就会特别焦虑。就考试来说,张鑫认为考察的范围其实都在书上。如果考题答不上来,那很可能是没有复习到位。所以,张鑫始终认为考研最关键的是努力,到最后大家比的就是谁更能吃苦。张鑫也想过如果自己二战没能成功上岸会怎样。如果这次还没考上,他想通过调剂来继续自己的学业,只要有学校录取他都会接受。但是他目前也在准备即将到来的省考,希望能考上公务员,这样自己也能多一个选择。但是现在,张鑫却认为考研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看到身边研究生毕业出来的学长学姐在找工作方面也和自己存在相同的困境,甚至也在报考公务员,张鑫觉得他们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又绕了回来,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命运上根本的改变。只不过是用三年换来了一个逃避直面社会的借口罢了。“我发现,学习能力强,真的不等于工作能力强。世界上不只有考研这条路可以走,只要有能力,到哪里都可以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考研并不是捷径,如果没能力,光凭文凭照样没用。”张鑫这样反思道。张鑫现在认为,读研究生只能获取一个看得见的学历,但是未来依然是摸不着的。而如果直接工作,除了获得实实在在的薪酬,并且还可以获得能力的提升。虽然这是看不见的,但毕竟在成长。这也是他这一路走来最大的体会。02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犹豫太多童波本科就读于北京某新传专业非常强势的学校,但是她今年却选择报考南京大学的社会学。选择这一专业完全是以兴趣为导向。在本科时期,童波经常接触社会学的知识。她对于通过深层理论去解读社会现象很感兴趣,对背后的规律也有非常强的好奇心。童波表示自己想通过读研去做一些相关的研究。考研报考南大,是因为她认为南大在社科领域属于老牌院校,在这一专业领域中非常强。另外,读研期间换一个城市也是童波的重要想法。(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教学楼。图片来自南京大学公众号)选择考研,童波说很重要的原因是家人的支持。“父亲要求我考研,在我还没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就把考研列为我的人生规划”。另一方面,童波也表示,目前学历通货膨胀,拥有研究生的文凭也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加持。另外,因为本科专业过于重视实务,童波也想在研究生阶段多读一些理论。童波在本科阶段就过得比较自在,她在大学中更多地凭借兴趣来进行选择。童波参加过校电视台和天文协会等社团,还经常在学院组织的读书会里进行分享。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她也有所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我就会非常认真地听,不感兴趣的课程我也会划水。我觉得这种状态非常好。”童波在整个考研复习阶段中一直稳扎稳打,每天保持八到九个小时的学习,在这之中并没有感到特别多的焦虑。复习的强度也看状态,童波认为自己并不会将自己逼得很紧,也没有因情绪崩溃而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童波经常会想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么办。但她并不会因此而伤心,因为她觉得自己还有其他后路,比如直接就业。“工作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尽早实现经济独立。即使没有考研,我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做。考上研可能也并不是一件好事。”童波特别强调了考研动机的重要性。她认为,如果对于所报考专业非常感兴趣,在复习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她对此感到非常满足。在童波看来,如果只为了文凭去考研,那很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崩溃。童波认为考研这一经历非常宝贵。她觉得,一个人能够沉下心来学到这么多东西,是非常难得的。“考研改善了我的拖延症,锻炼了我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因为毕竟是在为自己喜欢的学科而付出,这种感觉非常好。”童波并不认为考研可以实现阶层跃升,她觉得这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回顾这一段经历,童波说道“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犹豫太多。犹豫就会败北,不要去拖延,只要投入进去,过程其实还是蛮爽的。”03工作并没有那么可怕,学习也同样很累季律本科就读于河南一所二本院校,专业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次同样是二战,报考的是郑州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季律对于自己本科阶段的生活并不满意,他觉得自己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他经常翘课、打游戏,或者就在寝室躺着。“我觉得在大学里自己在知识上的增长很少,唯一学到的可能就是为人处世,身边的同学也都和我一样。”对于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季律很直接地表示,考研就是想取得一个更高的学历,因为他认为学历越高,工作待遇就会越好。逃避社会也是另一原因,季律始终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缺乏一个人去面对社会的勇气。“我在学校感到很安逸。想到要工作,就会被网上的那些996工作制吓到,我不想去过那样的生活。”(逃避工作也许是不少同学选择考研的重要原因。图片来自人民网)季律并不是一个喜欢做规划的人。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直到7月才开始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复习。由于第一年专业课和英语成绩不理想,所以他调整了复习重心。季律以周为单位进行规划,不会具体细化到每天。复习的强度也主要看心情,如果心情低落复习的效果就会很差。在去年9月份,季律经历了一场情绪崩溃。季律回忆那段时间很久没和人说过话,由于身边没人陪伴,非常孤单压抑。自己一个人在外租房,怠惰消极的情绪也会慢慢滋长。“当时越复习就越着急,越着急复习效果也就越差。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特别负能量。”季律最害怕的就是在做完练习题后对照答案,如果正确率突然下降,他就会非常焦虑,会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有一段时间,季律的心思完全不在复习上,经常去网吧上网以逃避负面情绪,甚至曾经连续一周都泡在网吧。对于考研,季律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战考研的前一晚,季律在考场附近的宾馆住,晚上看书也学不进去,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始终在胡思乱想。季律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好好复习,但是走到今天也非常累。当时他已经非常绝望,对“上岸”也不太抱希望。“就像明知道是死路一条,但是我还是要把路走完。这大半年感觉挺对不起父母的,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努力去学。那天晚上一直在犹豫第二天是否要踏进考场,因为这样就不会出成绩,也不会让父母知道。在那一刻我甚至还有轻生的想法,但是最终理智占了上风。因为我知道,即使我没有努力,也不代表我是废人。”那晚季律直到第二天6点才睡着,紧接着就醒来去考场了。进考场后,季律发现里面有很多空座位,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胜利者,因为起码还有勇气坐在这里。考试结束后,季律虽然觉得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但是由于结果还没出来,他始终带着一颗不安的心去发泄。对于考上研究生的生活,季律并没有憧憬过。他只认为这可以带给家人喜悦。“我也不知道研究生具体意味什么,只知道往上考就对了”。季律也想过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么办,他说他大概会继续去考公务员。谈起考研带给他的改变,季律认为自己经历了二战,觉得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直接面对的。“去年9月份的那段经历,让我突然感觉失去了目标和方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去努力了。但是现在走出来后再回头看,我肯定再也不会回到那种状态了。”季律并不后悔自己选择二战,他在考完后选择去地铁当一名安检员,用来打发自己这几个月的空闲时间。季律发现,其实工作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学习同样也很累。04考研就是学会悦纳自我的过程出生于1990年的诗孟,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考研。这一次,诗孟报考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是心理健康教育学。诗孟算是大龄考研。他在2009年就参加了高考,由于成绩不理想,只进入了一所民办专科,但后来因为他对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不满意,所以只读了两年就退了学。而从2013年下半年起,家在湖北的诗孟就在北大附近租了房子去旁听心理学课程,并在14年考上了自考专科。诗孟为自己安排得非常紧凑,16年拿到专科学位之后,他又开始准备自考本科,并在19年成功获得本科学位证书。因为当时根据规定,获得自考专科学位后,过两年才能报考研究生,所以诗孟从18年起就开启了自己的考研之路。三战的诗孟,前两次分别想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但不巧的是,这两所院校在他报考当年都调整了报考政策,明确不招收自考专科考生,所以,当时本科还未获得证书的诗孟就被挡在了报名门外,最后只能选择报考信阳师范学院。但这两次考试的结果都不令人满意。第一年考研,诗孟连所在专业的国家线都未能达到。不甘心的诗孟选择了二战,但仍不理想,虽然这次过了国家线,但距报考院校的录取线却仍差不少。诗孟最终选择了调剂,但在复试时又被刷了下来。(根据《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2019年二战及以上的考生占比35.1%。图片来自腾讯网。)2020年,获得成人本科学历的他,由于满足了许多院校的报考条件,于是诗孟今年选择冲刺华中师范大学。他觉得这所学校的师范类专业很强,招收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并不算激烈。同时家乡那边人的认可度也比较高,未来找工作也更容易些。诗孟坚持考研的原因是想成为一名心理教师,这是他的理想。由于自己的学历不够好,所以实现这一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考研。而当被问到为何希望从事教育行业时,诗孟表示这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诗孟长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直接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11年退学的诗孟也曾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当时他被抑郁困扰得很厉害,失眠、没食欲、情绪低落,这都让诗孟没办法再坚持工作。诗孟也曾咨询过医生,但是长期吃药的开销及副作用让他不再寻求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家人也不能理解诗孟的情况,并认为这只是诗孟想多了。所以,诗孟最终就选择自己学习心理学专业的知识来寻找办法让自己走出抑郁。诗孟认为这种方法是有效果的。在了解到抑郁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后,诗孟有意识地去做出一些调整。原本比较孤僻的诗孟,变得经常和别人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都显著地改善了诗孟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因为自己承受过抑郁的痛苦,诗孟希望在未来能够回到家乡的学校去担任一名心理健康老师,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不要让他们再像自己一样受到心理方面的困扰。所以,诗孟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在他看来,复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加对自己的理解,学会悦纳自我的过程。对于今年能否成功上岸,诗孟表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他也提到,如果万一考不上,他还是要继续考。“读研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读,我就没办法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我并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我在这期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但诗孟的父母并不支持他,甚至经常打击他。诗孟和父母的关系并不好,平常也很少联系。备考的这几年,一大部分的生活开支都是找亲戚借的。但诗孟却表示理解,“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并且我之前的学业也不太顺利,所以他们不太相信我。但我是能理解他们的。”而且诗孟认为,考研只是想提高自己,不是为了证明给父母看。备考的前两年,诗孟在清华校园里租了一间房子,因为他觉得校园里的学习环境比较好,并且生活成本低。诗孟在清华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于是他就在2018年创办了一个清华考研群,目前群规模已经接近200人。(清华校园。图片来自清华大学官网)诗孟想通过这个考研群,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他们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分享学习资料,打卡学习。在这个群里面,大部分同学都要冲刺清北,但每年最终能成功考上的平均只有两三个。其中,很多同学今年也同样是三战甚至四战,并且在诗孟认识的人中,很多人也表示即使今年还不能上岸也要继续考,并不会放弃。而谈到考研带给自己最大的变化,诗孟表示因为自己在清华的这几年,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透过别人对自己的反馈,他也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现在变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自信了。我明白了自己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并且知道怎样应该去改变自己。”另外,诗孟通过不断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去调整自己,现在,他已经从抑郁状态走了出来。诗孟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05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会产生惰性今年研三的于轼,在30岁的时候决定考研,那时她已经工作将近10年了。于轼本科就读于辽宁省某二本院校,新闻类专业。虽然学校提供的机会并不多,但拥有职业理想的于轼在大学期间充分抓住一切可能去提升自己。她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并在大三就去了一家电视台实习长达一年。她评价自己在本科过得非常出风头,虽然学校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是自己并没有虚度。本科毕业的于轼在2009年参加了工作,进入了某地级市的电视台。当过记者和主持人。事业稳定的于轼后来选择了结婚,突然之间,她发现自己整个人变得很安逸。每天五点下班的于轼都会待在家中刷剧。她的先生觉得她太闲了,就对于轼半开玩笑的说:“那你就去考研究生吧”。这句话于轼真的当了真。2016年,于轼就开始准备考研,由于第一年完全不知道如何复习,并且很多专业知识都遗忘了太长时间,全凭感觉的她最后并没有如愿考上。(在《令人心动的offer2》中,丁辉也是在工作后决定考研,并且最终成功考入华东政法大学。图片来自《令人心动的offer2》截图)一战失利的她选择了继续。第二年,于轼报了一个考研辅导班,并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挤时间去听课和背诵。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于轼的工作时间被安排在了晚上。她可以在白天抽出6-7个小时来复习。即便出差,于轼也不敢耽误自己的复习进度。她把所有资料书中需要背诵的地方都用手机拍下来,找时间来背诵。回想那段备考的经历,于轼认为将其称之为刻骨铭心都不为过。她在复习过程中比较焦虑。在二战那年的12月份,于轼每天早晨起来都会哭一场,听着范玮琪《最初的梦想》一边听一边哭,然后再拍张照片,像打卡一样,数着日子过。有一段时间,于轼的先生出差。出门前在冰箱中准备了很多吃的,但于轼根本没有食欲,每天她只能吃下半碗小米粥或者半袋方便面。(在职考研并不容易,在前不久一例北京新冠案例的流调公布后,其所承受的生活压力让人唏嘘。图片来自网络)但是于轼并没有想过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样,她觉得自己还会接着再考。在她看来,考几年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岁数对于轼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我觉得时间一恍惚之间,十多年就过去了,这一年两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出录取结果的那天,于轼正要准备上晚班,当时她突然知道可以查询结果了。但是网页却怎么也刷不开。到了单位后,身为主持人的她也顾不上成绩这回事儿。在休息时间,于轼又偷偷地打开手机查询,突然看到“全日制已录取”的字样映入眼中。那天,她感觉自己在主持中抑制不住地颤抖,想飞奔回家告诉家人这一好消息。那天晚上,她反复打开手机去看录取结果,脸上也绷不住地笑。于轼辞掉了工作去读研。和先生两地分居的她也并没有感到特别苦情。先生安慰于轼,在她不顺心的时候给予了非常多的鼓励。读研的这几年,于轼感到自己变得柔软了,以前经常生气的她现在学会了包容,她认为这或许是和自己的年龄与经历有关。比身边同学大不少的她,她经常感觉在体力、脑力和精力等方面和年轻人有很大的差距。于轼特别害怕听到同学说“那个大姐怎么这个样?都那么大岁数了,咱们还是多理解理解她吧”。也害怕惹别人反感。“我其实希望大家都开心,别给大家添麻烦,能做点什么就做点儿什么,不要成为大家不开心的源泉。”并且,于轼在这段时间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由于长期缺乏变化的工作,于轼感觉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读研之后,她发现自己的知识可能还不如本科生。面对这样的差距,于轼表示懊悔也也没用,她对此是服气的,“能做点啥就做点儿啥,只要别像以前天天那么混就行。”(图片来自电影《死亡诗社》)反观工作与读研,于轼明白了,人有经历并不代表有经验,如果不去思考,那么时间只是一个数字,带来不了实质上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有时候我会去想我这将近10年都在干什么。如果时间重来,我不会这么晚才考研究生,工作时间太长了,当你的生活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真的会产生惰性的。人只有变化才会有成长,不变化的话,时间真的会从指缝中溜走。”毕业之后,于轼并不打算再回家工作了,她想去南方更宜居的城市,并把全家人都接过去,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最后,于轼总结道:“庆幸的是,我考了而且考上了。不幸的是,考得有点儿晚,但尽管有些晚,也还好考上了。即便读研期间没有什么成绩,我也挺满意的。我真的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三年也算是一种修行吧。”

大磨坊

本科直博北大,下乡走访调查,看她如何讲述与人文地理的脉脉情话

她是人文地理的优秀学子,有着“用脚丈量天下”的眼界和视野;有着“根植中华大地”的胸襟与情怀。栾心晨,高中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将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进行深造,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曾获评南京大学人民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南京大学社会实践校级优秀团队。目前栾心晨已发表三篇论文,是国家级大创项目“中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地理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的负责人;曾获第五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北方赛区、全国总决赛人文地理组二等奖;曾赴悉尼大学“环境与科学研修班”短期交换,并获优秀结业证书。悉尼大学国际交流01兴趣决定志愿谈到为何选择南大?栾心晨说,早在高中时她就已经有了想要选择地理专业的想法,而南京大学的地理专业在同等学校中又较为出色,因而这所地处南京的综合性大学深深吸引着作为土生土长南京人的栾心晨。栾心晨提到在高中,地理老师的豁达、通透与幽默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她对地理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报考南京大学的地学大类成为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决定。在刚入校时,栾心晨被地学大类中“实验班2+2”项目的宣讲深深打动,她开始思考作为地球村的一份子,能够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做些什么,她也因此报名进入“大地学实验班”,开启探索历程。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在野外实践和社会调研的过程中,栾心晨逐渐领会到地理人“用脚丈量天下”的胸襟与情怀。而她也在后来课程的深入学习过程中逐渐挖掘到自己对于人文地理的兴趣,最终在分流的时候已然选择了人文地理专业。02实践坚定决心谈到第一次下乡调研,栾心晨提到那是她在大二时随学姐参与江宁陆郎“村规划”项目的时候,她们全部下乡,逐家走访农户,在这个过程中栾心晨对乡村发展有了更真切地认识。而在进行“中国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时空格局、驱动机制及污染物排放”课题的研究时,栾心晨则切身感受到中国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她们利用寒假进行入户式问卷调查,亲自询问当地农民的粮食种植和秸秆处理情况,并进行访谈。在其中,栾心晨了解到当下农村青壮力流失、耕种季节农户来不及处理秸秆、甚至观念上的定式等秸秆就地焚烧背后的原因,更让她认识到研究问题要结合实际、站在“人”的视角,而不是站在上帝视角的一味批判。这些经验与体悟,都是从亲身实践中获得的。全国比赛决赛参赛留念提及大创项目时,栾心晨说在导师的引导下,她针对一个相对全新的领域,用“人文地理”,尤其是经济地理的思维方式研究现象,有逻辑地进行表达和提炼。正是这次经历,让栾心晨感受到了人文地理的时空、逻辑和故事;也正是这次项目,让她坚定了想要继续从事人文地理领域研究工作的决心。这次特别的经历也让她更具有全局意识和主动性,作为组长,她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统筹和规划项目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更主动地自学很多新知识和软件、更高效地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中栾心晨并不是完全依靠老师,而是在老师给予的大方向指导下,尽可能予以落实和完善。她作为团队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协调团队,及时与组员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索,并且有所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美国调研科考留念03师友给予陪伴当被问到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科研成果之时,栾心晨说,要感谢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她在南大遇到了数名博学睿智、和蔼耐心的老师,也遇到了许多优秀卓越的同学,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陪伴成为了她克服一道又一道难关的动力,也正是这些鼓励和陪伴让她不断以更高的要求对待所承担的任务、直面重重挑战。栾心晨说她特别要感谢她的本科导师毛熙彦老师,在大创项目中毛老师一直鼓励并指引她们进行各种研究尝试,促使她们在不断的发现中逐步明确所研究的科学问题,给予她们技术后盾支撑及思路枯竭之时的灵感启发,也引领她们用学术的思维看待问题,做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栾心晨的学业导师,毛熙彦老师也一直很耐心地为她答疑解惑,对她思考问题、未来道路的规划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不卑不亢,不争不让”,“人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这是栾心晨的导师送给她的寄语,一直鼓励、激励也警醒着她,因而在这里她也想分享给大家。在南京大学就读的四年中,栾心晨获得了对专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对自身的追求、对情谊的珍视,也深刻体会到“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配得上自己现在拥有的”。一路上,她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未来,她仍要继续发掘无限的可能。文编图片|栾心晨采访|齐芮禾文案|任晟昊美编|陈澜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