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同岗不同酬,南京大学的博士生们有点懵,同样的博士却差别对待!牢曰

同岗不同酬,南京大学的博士生们有点懵,同样的博士却差别对待!

南京大学的新政引争议博士研究生的补助要增加了,在特殊的疫情季本来是一条非常令人感到温暖的政策,然而却因为南京大学的差异化对待引发在校博士生的抱怨,同样是博士生,而给博士提升助学金标准提升的范围是从2020级博士新生开始,而2020级之前的老博士们还是延续曾经学校助学金400元的旧标准,而且在2020级之前也没有规定博导们为博士生们发的助研费用最低1000元的标准,大部分南京大学的博导们为博士们开出的助研津贴为800元。因此面对这类差异化对待的政策,令南京大学的博士老肉们对于萌新博士们的高津贴眼红不已,毕竟新进实验室的萌新们都需要实验室的博士老肉们亲自带着做实验,总让人感觉萌新们是老板,博士老肉们成为廉价的打工仔!读博的研究生并不富裕目前在高校读博的研究生们其实并不富裕,面对已经工作多年赚钱的同学,博士生们最怕各种交际的份子钱,而且很多博士家庭的收入并不高,正是因为家庭原因,没有好的工作出路才攻读博士学位,很多博士不仅不能从家庭中获得太多的帮助,甚至还需要拿出博士生津贴来为务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补贴家用,更主要的是博士毕业需要发表论文,为了急于毕业,很多博士都为了能加急发表论文而缴纳高昂的期刊杂志版面费,因此看似不足1000元的差距,但是一年下来对于一名家庭困难的博士生来说,那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收入,这也是为何南京大学博士老肉们会在网络中吐槽自己母校的原因:“南京大学没落是有原因的!”学校这样差异化对待博士生,让很多博士生感受不到学校的人文关爱,没有被平等对待,令目前在读的博士老肉们感到无比的失落,甚至感受到学校的一丝冷漠。同岗不同酬式的临时工博士其实在科研实验室中,师兄师姐级别的博士生对于实验室的贡献最大,他们不仅充当萌新博士生们半个导师的重任,同时也是实验室出成果的主力,如果这条新政是从2020级博士毕业生开始执行,那么大家都不会说什么,毕竟面临光荣离开实验室的博士师兄师姐们应该有所嘉奖,而且面临发表期刊论文,各种版面费和求职社交等费用支出也远比博士新生们花费要多很多,然而政策却是从2020级博士新生开始实行,让博士老肉们体现感受到社会的残酷性,甚至有一种实验室中国同岗不同酬式的临时工的感觉。因此南京大学面对学生的吐槽时,希望可以弥补政策的差异化,甚至可以采用其他办法弥补,例如疫情原因,外国留学生不来上课,可以削减留学生补助,来安抚南京大学博士老肉们受伤的心灵!

蒲衣子曰

为何名校的博士更受欢迎?南京大学对206名博士生做出退学警告!

每年南京大学主动退学的博士有很多南京大学虽然在2017年学科评估中表现不佳,但是依靠传统的理科强势,在2019年自然指数全球高校榜中高居第七,成为全国科研自然指数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最近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对206名博士研究生和98名硕士研究生做出退学的警告,其实只要了解南京大学的网友,都知道南京大学每年都有很多博士生选择主动退学,一方面是受不了科研项目组的高强度实验压力,另一方面是南京大学对博士研究生的高要求!没有高的要求,也不会有自然指数高居全球第七的数据支撑!从南京大学抢人的华科大正是因为南京大学对博士毕业生的高要求,因此南京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还没有毕业就会被用人单位所盯梢,例如2011年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毕业的博士毕业生祝雪丰,直接被中国另一所老牌985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作为鸟巢培养计划收入囊中,在华科入职后,就被送到美国进行深造,华中科技大学也受益匪浅,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的物理学院已经跃升至全国并列第7。2019年连续三个月在国际物理顶刊发表论文三篇,2019年这位华中科技大学从南京大学挖来的优秀博士毕业生祝雪丰副教授,2019年2月9日一篇物理顶刊PRL,2019年3月8日一篇物理顶刊PRL,2019年4月12日一篇科研杂志顶刊《science》,充分显示出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强大,当年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最辉煌时期,院士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不是高学历掉价,而是博士学位含金量不同不知从何时起,网络中流行读书无用论,很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成为各种笑谈,甚至有人认为现在的高学历严重掉价,其实从山东省的一场招聘会看出,博士研究生的待遇高达80~120万元,还有170万左右的安家费,说明并不是高学历再掉价,而是博士学位的含金量不同,虽然名校的博士生毕业率低,但是高标准严格的淘汰制度,保证了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可用之才,如果每一所高校都能严格把控毕业标准,那么网络中也不会有那么多关于博士毕业生的笑谈!当然目前国内的博士毕业生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存在导师的问题!高校中看似忙碌的研究生们,其实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效率,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含金量!

夏夏夏

权威发布|2018年军队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附具体招生专业和招生政策解读)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联合发布声明经军队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授权,以下信息由“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微信平台联合“军报记者”“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记者部”媒体矩阵、“中国军视网”“人民武警”“一号哨位”等网络媒体同步发布。为确保政策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任何媒体转载时不得修改或裁剪图片。合作发布事宜,请联系“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平台。—— END ——

保健品

研究生在公众号发表文章,阅读量超1万,可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中,又出了一个新规定,见下图第6点,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阅读量超过1万次,就能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个时代,可以说是自媒体时代,大家都在用手机看新闻,也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新闻。不论是上班、下班,还是在等公交车的间隙,都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新闻。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关注过微信公众号,这些公众号都是一些专业领域性的行家运营的,大多数都是教授、博士、研究生群体在撰写里面的自媒体文章,深入浅出,受到社会大众的好评。但是,要达到一万次阅读量,还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只有一个热点新闻的深度分析,或者一个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才能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和点击去仔细阅读。此次,南京大学出台的这一新规定,也说明在自媒体平台发表文章的行为已经受到国家重视,特别是能在自媒体发表高质量的观点和评论文章,可以等同于发表SCI论文,也已经获得名校领导层认可。参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条件,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发表多少篇专业性、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参评各类奖学金,不能仅仅限制在课程成绩、学术论文、专利这几个硬性条件,而且还要拓展更多可能的参评渠道,比如这次南京大学的公众号发文超过1万次阅读量的条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虽然在公众号发文,也能体现一个研究生的学术见解和写作水平,但是必须严格对公众号的文章进行把控和防止刷流量。比如,有的研究生,为了得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每年3万元),去网络上抄袭一些高流量的文章(洗稿),或者找专业写手代写,或者刷流量等,给评审过程人为制造了不公平和评审难度,这样的行为应该列为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严厉处罚措施。因此,这个新规虽然好,但是实施过程必须比学术论文更加严格审查,毕竟学术论文都是经过行业内专家认可才能正式发表的,而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只要有手机和网络,谁都能发表,有时候通过洗稿的文章,自媒体的系统也检测不出来抄袭行为。所以,这个政策更加考验一所高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公平性。当然,对于研究生而言,他们也深知在自媒体发表的文章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能看到,一旦造假或者抄袭,是很容易被发现和被举报的,还可能连学位和毕业证书都赌进去,这样就非常得不偿失了。

吉利

南京大学督促8年还未毕业的206位博士尽快答辩,不然退学处理

2019年10月11日,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对外发布关于敦促即将学习期满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 2016级硕士研究生尽快答辩的通知。通知称“现有206位2012级博士研究生、98位2016级硕士研究生尚未答辩,请同学们抓紧时间于期满前通过答辩、顺利毕业,并请相互转告。”根据南京大学的官方简介,我们知道南京大学目前拥有博士研究生6496人,按照每年人数相同,按照3年计算,那么一年招生的人数大致为2000人。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第一、二款规定“(一)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取得学籍后,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8年。对于未能在第9学年9月份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讨论之前完成论文答辩且提交相关材料至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取得学籍后,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4年。对于未能在第5学年9月份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讨论之前完成论文答辩且提交相关材料至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结合上述通知,我们知道2012级博士研究生至少有10%(2012年的招生人数应该少于2000人,当前部分专业为4年制,甚至更长)的学生已经读博8年了,即将面临被退学的风险。在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提出,延期博士,需合理分流。因为我国博士按期毕业率比较低,2012年的时候40%的人无法按期毕业,目前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65%,从年限上来看,三年博士最长八年毕不了业。在此之前我们曾经发布过2019年已有1000多人硕博研究生被退学的文章。参见:过去半年,我们关注到的高校退学公告,当前硕博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知道大家关于这个话题有什么建议?欢迎大家就不能按期毕业的博士如何合理分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不知深矣

南京大学敦促206位博士生、98位硕士生按期完成答辩

来源 | 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编辑 | 学术君206位博士研究生、98位硕士研究生被南京大学校方督促按期答辩。南京大学官网截图10月11日,南京大学网站发布《关于敦促即将学习期满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 2016级硕士研究生尽快答辩的通知》,敦促该校206位2012级博士研究生、98位2016级硕士研究生尽快完成答辩,否则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取得学籍后,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分别为8年、4年。对于未能在第9学年和第5学年9月份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讨论之前完成论文答辩且提交相关材料至研究生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而就在2019年9月,南京大学官网就曾发布一条消息,一位2011级的博士没有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答辩,被退学处理。官网截图追溯到去年,2018年10月,南京大学也曾发布督促2011级博士、2015级硕士完成论文的公告,当时有175位2011级博士研究生、107位2015级硕士研究生尚未答辩,最终结果只有1名博士没有完成答辩,被退学。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近年来,关于高校清退“超期”研究生的信号已多次发出。  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畅通分流渠道,加大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力度,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通知第三条指出,要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研究生延期毕业问题何解?近年来,我国高校中不能在规定年限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而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南京大学发出的督促研究生按期答辩的通知就是从侧面的一种印证,而研究生毕业延期原因大多数都逃不过下面这两种。1.学生不能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客观来看,一些研究领域的课题存在难度,导致实验时间过长或反复实验;一些高校将高质量期刊文章的发表纳入毕业要求,但是部分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审核发表周期长、难度大。此时如果研究生自身的科研、沟通等能力匮乏,比如在科研遇到困难时不及时向导师寻求帮助,呈现一种习得性无助状态。延期毕业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2.一些研究生为了更好的提升科研能力、增加科研成果、丰富科研经历等,而自主选择延期。虽然延期毕业是高校实行弹性学制的一种体现,但是由此派生出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从心理健康角度看,延期生同已走入职场的同龄人相比会形成巨大的现实落差,由此引发的挫折感和悲观情绪在其他困难或创伤的引发下容易走向极端。从成本收益视角看,延期毕业会造成家庭负担加重,降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效用,所带来的健康资本的损失和青春的耗散也是对家庭和个人的打击。从社会风险视角看,博士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重要选择的关键时期,来自各方面的冲突和焦虑可能会引起个体非理性冲动,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与其他社会危机形成叠加效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从教育管理视角看,延期毕业不仅会对导师的声誉、招生指标和培养经费等产生影响,也给学校的住宿和管理造成一定压力。从培养质量本位视角看,博士生为了在毕业前多发学术论文,往往趋向于牺牲质量选择数量,催逼论文剽窃、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从而导致学术的虚浮,动摇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基。没有一个研究生不愿意毕业,如此大规模的延期毕业甚至面临被清退的现状背后的原因,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人民日报、募格学术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好天气

南京大学敦促206位博士,98位硕士限时完成答辩,否则予以退学!

博士正常学习年限为3/4年,硕士正常学习年限为2/3年,不过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硕士基本上都能够毕业,博士在正常年限内毕业还是有比较大的压力,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博士延期毕业的情况。10月11日,南京大学网站发布了《关于敦促即将学习期满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 2016级硕士研究生尽快答辩的通知 》,南京大学有206位2012级博士研究生、98位2016级硕士研究生还没有完成答辩,督促其尽快完成答辩,否则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对于全日制博士,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对于未能在第9学年9月份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讨论之前完成论文答辩且提交相关材料至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对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对于未能在第5学年9月份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讨论之前完成论文答辩且提交相关材料至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学校将视之为自动中止学业,予以退学,准予肄业。根据2019年9月公布了消息,南京大学就有一位2011级的博士没有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答辩,被退学处理。追溯到去年,2018年10月,南京大学也曾发布督促2011级博士、2015级硕士完成论文的公告,当时有175位2011级博士研究生、107位2015级硕士研究生尚未答辩,最终结果只有1名博士没有完成答辩,被退学。

好校长

2018春季招生: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南京大学!

“你理想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我想——我理想的大学,它所在的城市必定底蕴深厚,被一江水温柔地环绕,涵养出才华横溢的精彩人物,与励学敦行的古朴学风;但是同时,却又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有自己的方向,能够与时代一同前进。曾经,它可以在历史的风雨中独领风骚;如今,亦可诚朴雄伟,在喧闹的世界里静静屹立,低头落笔;我理想的大学,在这里我能够邂逅无数惊喜,或许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或许,是一个灵魂契合的人。亦或许,我会认识一群人。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作岗位,但是希望可以有一群可能会为一个考试奋战到天明,也可能会为一个活动的流程夜夜讨论,满意方休的同学。让我们重新感受校园的青春,感受学习带给我们的力量。我曾在这里燃烧,骄傲而满足。或许,你热爱运动,喜欢体育?在熹微晨光中奔跑,踩在带着朝露的草坪上;与陪着月光慢跑,抬头是洒满天空的星星。这两种场景,一时我竟说不出哪个更美。我理想中的大学,体育设施一定是齐全的。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馆、游泳馆、瑜伽馆,健身房……能满足不同人群对体育健身的需要,让运动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抹亮色。食堂,一定要能给我家乡的味道。食堂的饭菜多是现做,热腾腾地出锅,总让人平白生出些许烟火气息的感动。爆炒、油焖、煨汤、煮面,饭耐饥,粥温柔。用十块钱,似乎在这里也能吃到不错的套餐,大碗烤肉饭里,白透香净的米饭上铺满了切得细细的烤肉,再配上两素一饮,荤素搭配,良心的价格下,是良好的质量与数量。又或许你渴望在寒冷的冬天,喝到一碗已经被小火慢炖,在灶上咕嘟了一个上午的汤,小小的瓦罐里排骨、萝卜、菌菇一应俱全,有些烫嘴,宜缓缓为之。我理想中的大学,一定有认真负责的班主任老师。也许,他是业界扛鼎之人,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许,他是刚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一脸娃娃气,常常跟我们开起玩笑。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有着一颗热爱教学、热爱学术的心。他们是引路人,走在前方,照亮黑夜。我渴望遇到一群知己。在经过一番兴致盎然的交手之后,能够与他们灵魂共鸣,在风中合唱。我也渴望遇到更强大的自己,自由而不孤独,独立而不放荡。在职人士的充电站!我有很多梦想,在这里一一实现。我有很多能量,在这里一一释放。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过我的疯狂,这里的一桌一椅看见过我在发光。如果以人生为一幕歌剧,那么大学想必是其中浓墨重彩的华章。高潮迭起,务必要被用力唱响。若不能选择一个心灵投契的地方,岂不是毕生遗憾?最动听的声音,只有在最合适的场合,才能由衷发出;最好听的歌,也只有唱给最值得的人听,才不算辜负。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东部战区陆军直属教学班,圆你大学梦!Now Join Us !当你来到【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东部战区陆军直属教学班】,你会听到成千上万的声音响起,群山回唱。每个年轻而激荡的灵魂啊,Now Join Us.我们都是追逐太阳的人。“你的理想大学……是哪一所?”“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东部战区陆军直属教学班”新政策改革变化2018年新政策改革:【高起专】由原来的5个专业缩减成两个专业:行政管理和电子商务,学制2.5年,80个总学分。2018年推出【高起本】会计学专业,学制5年,150个总学分。作者:网上南大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冲锋号”微信公众号(zgw)冲锋号工作室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刊期:1116期编辑:宇先森

天爵

南京大学一篇《nature》背后的故事,从倒数第一到博士延期的坚持

扬眉吐气的南大校友从2016年开始南京大学校友们一直都很憋屈,受到南京大学教授团出走名单的曝光,以及2017年学科评定时的颓势,其中A+学科甚至不如同城的东南大学,更令南京大学校友难堪的是,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发表CNS主刊论文,甚至很多双非高校都发表主刊论文,而南京大学却多年未见一篇CNS主刊论文,而每年一篇CNS主刊论文成为中国名校的最低标配,因此南京大学在CNS主刊论文上得短板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然而进入2019年后,南京大学CNS主刊大爆发,1月16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汪名怀教授团队合作的论文被《science》发表,2月27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的论文被《nature》发表,3月13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戈惠明/谭仁祥和化学化工学院梁勇发表的论文被《nature》发表,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南京大学传统强势学科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的《nature》论文,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唐峰的经历更充满各种神奇,高中时曾是全班倒数第一,高考时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在这篇《nature》论文被接收前,唐峰博士毕业被延期,最后在坚持的毅力下发表了科研大作,凸显了南京大学物理系一心科研不怕坐冷板凳的传统!南大物理系的荣耀变为黑白色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主页2018年9月17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官方主页变为黑白色,追悼已经去世的闵乃本院士,闵乃本院士应该是最近几年来中国损失的最具重量级的院士,作为南京大学物理系的元老院士,闵乃本院士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电子束浮区区熔仪"并制备成功钼、铌、钨等体心立方高熔点金属单晶体。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中,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的介电体超晶格新材料项目摘得了当时已空缺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最让人们称赞的是闵乃本院士给南京大学注入的科研之魂,在取得科研成就前,闵乃本院士坐了20年的冷板凳,在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下,最后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 国际上为了赞扬闵乃本院士做出的科研贡献,2013年12月20日,国际编号为(199953)号小行星命名为"闵乃本星"。闵乃本院士告诉南京大学的学子们:“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科研人员,就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坐冷板凳!”乐观地面对苦难靠周星驰电影缓解压力的延期博士其实真正的科研创新并不像宣传的那么简单,对比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给教授们的考核任务,不管学科是什么都要求老师们几年内就要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造成国内很多教授为了应付考核,本来可以多积累一两年实验数据发表一篇大文章,结果因为考核时间,缺乏补充实验,直接降档发表论文,造成中国科研机构高引论文产出率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发表的《nature》的第一作者唐峰,由于南京大学自由的学术风,多次尝试多个科研方向后,2013年进入万贤纲课题组,直到2017年才在导师的指导下,专注找寻拓扑材料的研究,其实就在文章发表之前,唐峰博士面临博士延期的尴尬,用唐峰接受记者的话来说,自己还在为自己能否顺利毕业而焦虑,只能靠平时喜欢的周星驰的电影来缓解压力,毕竟中国每年有高达66%的博士生无法按时毕业,很多博士都承受着毕业延期的压力,当《nature》被接收后,唐峰的心才放下来,不同于其他高校,博士期为了毕业,发表多篇小论文,南京大学的博士生更具备科研精神,不浮躁地区追求论文数量,要发就发国际顶刊

狗仔队

南京大学研究生的我,为什么我不选择攻读博士

从2018年辞职考研算起,我将用4年时间去攻读南大物理系硕士,这其中的时间、金钱成本如何,未来的路怎么走都是大问题。如果可以重来,我会重新审视当初自己的决定。曾经,我以为把分数考好一切都不是问题,但是进入大学后我感到无所适从,处处脱节。经过艰难的适应后,我开始对社会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深切地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但我还是不够想得长远。当时我只是想要迫切地想提升学历,至于以后的路我还没考虑清楚。经过卓绝的努力,我考入了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但我发现,一切都与我想的不一样,如学生之于导师纯粹就是员工之于老板、独自面对庞大的课题无从下手以致焦虑万分。如果没有十足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包括做人、做事),如果将来不打算读博进高校任教,我并不推荐攻读凝聚态物理硕士。正是由于类似的种种原因,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不读博。我将从正反两面阐述自己为什么不读博。读博能带来什么对于凝聚态物理这个理科专业,如果读博只有走高校任教这条路,那么我将考虑高校任教能带来什么。攻读博士:身体、心理的双重压力读了研后,我需要每天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屏幕,空闲时间还会看手机,每天都感到眼睛、脊椎很累。由于学习、生活的压力,精神时常处于焦虑的状态。硕士尚且如此,何况需要攻读四年难度极大的博士。我并不适合读博,我已经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做人做事的能力欠缺。很难想象,以我的性格和体格,读完博士会是怎样。2.高校任教:自由还是束缚?在高校任教的好处是,时间自由且体面,留在象牙塔内和有朝气的年轻人打交道,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但现实真的如此吗。考察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会发现普遍面临较大的压力:科研经费难觅,职称晋升拥堵,教学评估难测,生活压力大等。虽然时间自由,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十分模糊,工作对生活的浸润无孔不入,作息时间不固定,从而走向了自我剥削。以我的性格,我不想自我剥削也不想剥削学生,即便进了高校也难有作为。不读博会怎么样我认为自己更适合进事业单位,而不是读博进高校。不读博我能更好地准备工作,较小的心理压力,更快地实现经济独立,更早成家立业。不读博可以考虑的有:定向选调(竞争“小”、前景“好”、不枉名校背景、稳定)、公务员(期望有个钱多事少的岗位)、国企事业单位、银行、高中教师、企业、培训机构。说实话,读研究生是对人很大的考验,能读完南大的研究生,那么还有什么事做不了、做不好呢?接下来需要重点考查定向选调生的工作内容、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并且积极为之备考。后续会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