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最年轻最有潜力的院校之一——南方科技大学鲍子立干

最年轻最有潜力的院校之一——南方科技大学

一、学校简介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校园占地面积194.3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70多万平方米。学生人数5381人(其中本科生4019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52人)。年轻:南科大被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校,至今不过是6年时间。现有本科专业26个,硕士专业7个,博士专业4个。师资雄厚:截至2018年8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600余人,在近300名教学科研系列教师中,包括院士25人(全职院士11人),国际会士26人、“万人计划”专家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40%。整体实力强劲:泰晤士2019年世界大学最新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在中国高校中排名14,世界排名在301-500之间,这对于一个成立不过6年的院校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二、录取分数南方科技大学连续六年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开展本科招生,即按高考成绩占60%、我校自主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机试25%,面试5%,上海、浙江纯面试)、高中平时学业成绩占1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综合素质评价3%),形成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能力测试机试方面,新生分省机试平均成绩为73.5分(满分100),全国20个省份中,有14个省份录取到机试成绩超过80分的新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面,新生平均得分率为93.7%。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绝大部分新生得分在2分以上(满分为3分)。高考方面,新生平均成绩高于一本线110多分,2017年比上一年增加10多分,在多数省份排名理科前2%,在部分省份排名接近前1%,达到原985高校上游水平。2016年新生高考平均成绩高于一本线98分,在大部分省份排名理科前2%左右,在四分之一的招生省份进入前2%以内,整体达到“985”大学中上游水平。2015年所录新生高考平均分超过一本线79分。所以从录取分数来看,是呈节节高升的趋势,说明它越来越获得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三、网(校)友评价我们可以预计,南方科技大学将是一所前程无限的好院校,加油吧。

折杨

南方科技大学诞生的背后:一念之差就变成深圳城市大学

“回过头来想,当时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我们当时其实也做了另外一个方案,就是给市政府做比对,到底要建高水平的,还是建一般的。所以我们当时还有一个方案叫深圳城市大学,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常规的本科大学。”许建领: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原南科大筹备办综合组组长。以下内容来源于南方科技大学对许建领的专访:请您介绍一下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的相关情况,以及市委、市政府包括市教育局为筹建工作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答:当初决定办深圳科技大学,也就是南方科技大学,最早的源起是在2004年深圳市召开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会议上,深圳市在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里面,有一条就是要加快论证增设1–2所本科院校的可行性,所以之后我们就开展相关研究。当时提的比较多的是深圳的“四个难以为继”和自主创新的“四个90%”。其实自主创新的“四个90%”也反映了我们高等教育在自主创新当中的贡献不足。作为一个创新型城市,深圳未来的发展一定需要有高等教育提供高水平的基础研究方面的支撑。它是城市创新的发动机。我们当时曾经和其他城市做过比较,尤其是和其他的四个计划单列市,和厦门、大连、青岛、宁波做对比,我们各项高等教育指标都处于末位。包括院士数、国家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数,还有教师、在校生数等等我们都是处于末位。而深圳人口是最多的,GDP是最高的,所以深圳的高等教育和整个城市的经济地位严重不匹配,对城市创新的贡献度非常低。同时我们看到全国几乎每一个知名城市都有“双子星”,都有一所非常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一所非常著名的理工科大学。而深圳综合性的大学只有深圳大学,我们没有非常强的理工科大学。城市的创新,它主要依靠理工科大学来推动。所以在2004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出台之后,我们就展开了一些相关的调研,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建一所高水平大学。后来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报告报给市政府,就是关于创办深圳科技大学的研究报告。市里经过研究,认为深圳非常有必要建一所科技大学,所以直接推动了后面办学方案的最终成稿。市政府在2007年2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要办一所高水平的科技大学,并且定名为南方科技大学。不久后正式写入了市长在市“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发布。2009年9月,时任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向朱清时院士颁发南方科技大学(筹)床校校长聘书办学方案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方面的突破?答:在之前调研报告的基础上,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报告的起草小组,反复修改做了很多稿。当时主要是市教育局高教处吴惠琼处长牵头,抽调了很多同志参与。在广泛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最终形成了关于创办深圳科技大学的研究报告,实际上这是长期积累、长期研究的一个结果。当时的一个观点就是一定要创新型地办这所学校。另外我们也在考虑,如果申办新大学,按照国家现行规定,首先要从专科办起,再到办本科、硕士,最终到拿到博士学位授予权,总共需要22年的时间,深圳等不起。所以当时就提出一定要超常规建这所大学,我们也提出了很多新的制度设计。第一个是本硕博同时起步,这个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也参照了当时香港的高校,他们都是本硕博同时起步的。这个突破是非常大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沃土,我们就希望先行先试。第二个就是提出一些体制机制创新,比如设理事会是突破性的,基本上在公办高校是没有的。我们当时就设想,理事长就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要考虑是能有力综合协调各方面资源。第三个是本科生1 :6.8的师生比。我们得出一个研究结论就是师生比不宜过高,国家规定师生比1:18是一个合格的标准,我们提出1 :6.8是非常大胆的一个设想,也是综合研究世界上高水平大学师生比的结果。实际上,国内“985”高校师生比大约是1:13。后来经过多方面研究,市里面协调给了1 :10的比例,这个比例目前来说在全国还是一个比较小的比例,体现了市里的大力支持,体现了“举全市之力”的坚定决心。第四个我们提出来引进的教师一定要有海外高校工作的经历,而且是世界前100名,或者是前200名的高校,这样的话就保证了我们学校教师的高水平国际化。第五个是我们提出来在前五年,给一些优秀的生源免学费,甚至是给高额的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最后是办学经费一定要充足。市里多次讲要举全市之力办南方科技大学,真正体现在投入上面,南科大经费不是按生均的,是按需求的,这个在全国其他的大学一般很难做到。此外,我们当时也提出来,学校从刚开始就要建基金会,要广泛地吸纳社会资源、社会资金。一方面市财政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另外一方面就是基金会给它一些补充。所以南科大在全国的地方大学当中,经费投入是不可比拟的。2011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理事会成立2011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如果总结来说,南科大筹备工作有哪几条经验可以说一说?答:筹备的经验,第一个我想就是办学方案的制定。这个办学方案它到底里面要包含哪些东西,尽管教育部的规定也写了、列了一些相关的目标、定位、规划、教师队伍等等方面的要求,但只有我们做过来之后,才真正知道这里面哪些是重点、哪些怎么做,怎么论证它的必要性、可行性,怎么论证得更加深入。所以后来深圳建其他的新大学,制定办学方案这一块我们是有经验的,给我们积累了一个非常好的经验。第二个就是路径,到底怎么办。整个过程当中,筹备办需要做哪些工作,跟相关的职能部门怎么打交道,纵向的怎么向省政府去申报,怎么去和教育部打交道,整个的程序、路径这个是非常清晰的。第三个经验是不要等着批,在做一些突破性改革的时候,需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一定要多汇报沟通。因为深圳不同于国内其它城市,它是一个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一个改革创新的城市,尤其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做的很多东西可能都是突破现有规定的。2012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举行成立大会暨2012年开学典礼从筹备到现在,您有没有印象非常深刻的几件事情?答:从筹备到现在印象深刻的事情,其实蛮多的。第一个,我觉得市里对南科大的重视,这个是到任何时候我们想起来都感动的一件事情。从国家战略来说,教育优先发展,深圳历届的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真的是落实了教育优先的战略。第二个,就是南科大办起来确实非常难。如果你查档案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前面南科大没有正式批准设立之前,我们经常叫南方科大,为什么叫南方科大?因为简称南科大,我们就觉得有谐音“难可大”了,太难了,整个过程都太难了,所以我们当时就说叫南方科大吧。整个过程,我们申报了很多次,一次一次地报,尤其是前期。关键就是要获得认可,获得认可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甚至当时央视《新闻1+1》也多次探讨南方科技大学改革的问题,这个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2015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举行2015年开学典礼,在校生首次超过2000人您觉得促成南科大现在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答:第一个方面,首先我们的工作做得扎实,做得硬,经得起推敲,确实是出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需要。深圳是一个务实的城市,所以在专家论证我们办学方案的时候,所有专家都认为论证得非常充分,必要性、可行性都非常充分。第二个方面,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不懈。深圳是改革创新的城市,我们不是单纯地新建一所大学,我们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仅解决深圳自主创新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为全国的高校改革创新提供经验。第三个方面,我觉得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部开放的态度,没有教育部的支持,南科大不可能得到批准,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所以教育部的批准,包括省政府的全力支持,这都是非常有利的保障因素。当然深圳市经费的支持,举全市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总之,是多种因素促成。2017年11月,时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汤涛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深圳本土培养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筹备的时候,有没有预想十年后的发展情况?和当初对比,有什么感觉?答:南科大办到今天,办出现在这种成就,远远超出当时我们的预期。当然回过头来想,当时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我们当时其实也做了另外一个方案,就是给市政府做比对,到底要建高水平的,还是建一般的。所以我们当时还有一个方案叫深圳城市大学,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常规的本科大学,没有说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成高水平的一所大学,当时市委、市政府决定办超常规的南方科技大学,我觉得是非常英明的一个决定。当时也有很多人觉得是不可能办成的,其实从我们做方案的角度来说,觉得难度极大,但必须大胆设想。比如说南方科技大学这个名字,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你不能用区域的名字作为校名,刚开始办只能是从学院开始,所以如果严格按规定就只能叫深圳科技学院,就不可能叫南方科技大学。后面很多工作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提出来更高、更好的一些要求。从现在来看,我们原来提到的一些东西基本上都实现了,并且是超越了原来的预期和目标。南科大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也真的令我们骄傲,的确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奇迹。2018年9月,化学系谭斌团队实现第一篇全过程在南科大完成并以第一通讯单位发表在《科学》的文章。如果从大学和城市的关系来看,早期的时候主要是城市对大学的投入,那么渐渐地南科大对深圳这座城市的贡献,现在是不是已经有所体现了?答:现在我觉得是有所体现了,第一个南科大已经成为了深圳的一张名片,一提到南科大,大家都知道这所学校发展得很好,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所以这也是打响了深圳高等教育的品牌,让深圳高等教育的名片亮起来了,这是对深圳一个隐性的贡献。同时它的一些科研成果也是造福社会的,比如在新冠疫情这段时间,我们发现南科大在地方科技抗疫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做防雾湿巾、还有口罩消毒设备,包括描绘新冠病毒形状等等,这些东西就是给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显性的科研成果的体现。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发展的目标,地方大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方面,做出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我想现在南科大也在做这样的事情。当然,我们还要争取“双一流”,进入到国家“双一流”框架里面,可能对学校的发展会更有利。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里面,也特意提出来支持深大、南科大创建国家“双一流”大学。2019年9月,南科大首届独立培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首届研究生留学生入学作为市教育局分管高教的副局长,您对南科大未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什么好的建议?答:我希望南科大一定要按着现在的路子继续往前走。因为我觉得现在应该是南科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最好的时期。南科大从筹建到正式设立,一直到今天,这个过程当中经历了很多的磨合,现在等于说是步入了一个稳定的上升期,一定要保持这种稳定的势头。第一,在南科大发展过程中,一直要保证聘请非常杰出的校长,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个车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现在学校里面的制度设计,还要不断地完善,因为它毕竟是一所新学校。教育部授予南科大两项使命,第一个是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第二个是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两条不是说是阶段性任务,而是一个一直往下推进的任务,这两条我觉得还是要坚持做好。第三,对学校的支持力度还是要保证。一所高校办得好不好,经费不是决定性的,但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充足的经费,很难办成高水平大学。从现代科学的发展来看,尤其是作为理工科大学,这个经费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做科学实验,必须要有最顶尖的设备。另外一方面,不管是硬件或者是软件,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我建议市政府还是要延续对南科大特殊的经费投入政策,让南科大乘着深圳改革开放、先行示范的翅膀腾飞。

本原

深圳大学2021届保研简况;南方科技大学2021届保研率23%

深圳大学2021届保研简况;南方科技大学2021届保研率23%南方科技大学推免公示名单共计232人。其中包含选留辅导员6人。保研去向,要等各校研究生院保研名单出炉后,才能精确整理。但历年推免去向高校、数量保持基本稳定。2020届(上届)保研去向参考:部分高校如下:注:上届公示不全,无法整理保研本校、其他高校人数。附录:2017新生数据深圳大学2021届保研简况根据深圳大学教务部2021届推免公示:公示名单230人。保研有点困难,1个30人的专业/班级,按比例名额分配仅1人。考研可以从大三才开始准备,但要走保研之路,大一就要开始规划,绩点需始终保持学院前3%!保研率虽然不高,但只要努力,结果都不会差!上届(2020届)部分同学保研去向如下:附录1:公示情况附录2:2017招生情况免责声明:数据来自博雅数据库,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东首

广东省最好的十所大学,其中四所很低调,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

欢迎进来观看本篇文章,我是小七聊教育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七十天,每一天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非常珍贵。俗话说得好,努力学习一天、高考提高一分,高考之后还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填报志愿。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都会参考各类大学排名资料来了解理想院校的有关情况。而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大省,广东省也拥有多所高校,在广东省最好的十所大学中,有四所大学很低调,能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之后历经不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建设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7个市级科研平台,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暨南大学暨南大学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是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暨南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暨南大学历经百年的发展,如今学校已经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并且有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广东唯一一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建高校,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大",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办校规模较大,学校由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四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04.44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学生44647人,其中本科生36291人,硕士研究生7414人,博士研究生572人。毋庸置疑,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最大省,位于广东省的深圳市和广州市都是一线大城市,而且广东省高校众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都是闻名全国的985工程大学。而且华南理工大学还有“南方小清华”之称,可想而知华南理工大学的知名度是有多高。而小编以上介绍的四所学校都是广东省排名前十的大学,这些学校实力也都很强,而且也很低调,关键是录取分数线也不低,能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

大理石

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哪个更好,我们该怎么选?

01写在前面的话其实作为一个升学规划老师,经常被问及一些触及灵魂的问题,比如:老师,清华和北大该怎么选?家长们有问题,说明家长们有思考,也有疑虑,但是很多问题对于考生升学而言只要我们换个思路思考,往往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像清华北大如何选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确定了专业方向,看一下两个学校中哪个在这个专业方面更强,决定立马就可以做出了,只要是自己的分数能考得上。最近由于上海科技大学发布了“校园开放日”报名通知,很多家长和考生也开始关注这个院校,而南方科技大学则早就发布了报名通知,所以这一段时间是两所选校的报名重叠时期。那么家长在面对这两所院校的时候也开始有了这一灵魂提问,这两天我就被一个家长(陕西)问到过,说我家孩子预估高考分数在640左右,请问老师这两所学校怎么选?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用选,从分数看两个学校都可以报,而且两个学校都要报,除非有一个院校中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两个学校都是普通高考外的升学机会,抓住了可以不用,但是抓不住后面再想用就得先吃点后悔药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抉择时间不是现在,而是你先保证把两个院校的初审和复试都通过之后再来问这个问题,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再做出最后选择也不晚,现在问是在杞人忧天,太早了。虽然如此,我也把自己对两所院校的了解在这个做一个介绍,各位家长可以先看一下。02上科大 VS 南科大上科大和南科大是2所小而精的新型大学,都非常不错,南科大正式建于12年、上科大13年。这2个学校各有特色,目前阶段,论综合实力,南科大更强;论办学质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下面我就简单说一说两校的不同吧、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各位家长参考。1、规模上科大900亩,一线城市上海,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共有在籍学生3221人,其中本科生1433人,硕士研究生1212人,博士研究生576人。南科大3000亩,一线城市深圳,同期5300余学生,其中本科生4000,其余为研究生。曹老师有话说:可以看到,上科大研究生略多于南科大,南科大的本科生近于上科大的2倍。得益于上海分院的支撑,目前上科大的研究生教育应更成熟一些丶也可能更强一些。如果你去过上科大,可以发现上科大真的很小,有很多家长就是去了之后感觉很失望,放弃了报考的想法,在这里我想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如果想去追求校园之大、历史之久估计这两个院校都不占优势,但是如果看大师数量,这两所院校都可以超出普通高校一大截。大学再大,对于我们一个考生而言睡觉就是一个床板,学习就是一张书桌,大楼再多也支撑不起你的梦想,大师却是你的指路明灯。2、师资19年初,上科大按1:10~1:12师生比,已选聘489位教授(特聘教授286位,常任教授到位192位,另有11位常任教授接受offer),其中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1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6位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3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士、37位两院院士、26位千人、41位青千、94位杰青(官网无高端人才中的常任、特聘数量)。同期,南科大按1:8~1:10师生比,已签约全职教师800余人,到岗600余人,教研系列教师中90%有海外学习或教学经历,院士11人,长江学者21人、千人64人、青千84人、国家特支计划8人、杰青24人,建有全国第1个诺奖实验室,聘有菲尔茨奖、图灵奖教授;另有16位长期访问院士和一些特聘院士、海外一流大学终身教授(具体数量不知)。曹老师有话说:上科大的常任应是南科大的全职一会事,特聘应是兼职。上科大师资中兼职老师居多,南科大师资中基本为全职而数量更多。因此,目前,南科大师资力量整体更强。3、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3月底,上科大设有5个学院,另设有3个研究所和通识教育中心;2018年获批成为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7个一级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8个本科专业。南科大设有理、工、医、商丶生命健康、人文社科6个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以及立足新工科的深港微电子学院、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正在筹建深圳创意设计学院,另设有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格拉布斯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院和许多研究所或中心,以及基于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海洋的六个交叉研究院;以南科大为主体组建了深圳第三代半导体、乐土精准医学研究院等产学研融合机构;设有人文、艺术、体育、语言四个中心以及冷冻电镜、超算中心等重大设施;2018年获批成为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哈工大以及境外10余所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培;开设29个本科专业。上科大大一定专业,只有1次转专业机会;南科大采用1+3/2+2模式、大二/大三自由定专业。曹老师有话说:南科大学生的专业选择面更宽、专业选择更自主;有更丰富的人文艺术等教学资源、更全面更多的国际化办学等,总的感觉,南科大的本科教育更成熟也可能更全面一些。4、投入2个大学的教学设施优良,上科大19年预算11个亿,生均30余万(非常不错),社会捐助情况未找到。南科大19年29亿,生均50余万元(仅低于清华),多元化办学进展较快(17年取得社会捐款已逾亿元,18年约2个亿)。当然,这对于象南科大这样一所从零开始、高端定位、高速发展的新校,保持一定时间持续、高强度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曹老师有话说:目前南科大的投入规模和强度要更大些。5、学生培养2018年,上科大有了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出路很好,深造率超过72.8%(Top10有5人,去Top100的占比77.8%),其中出境深造37%,推免保研15%。2019年的第二届本科毕业成绩依然很棒,深造率75.19%,其中出境深造38.52%(TOP10有21人),国内升学36.67%,这其中绝大多数是保研。整体保研率24.9%。南科大已四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届出境升造60%,前四届50%学生出境升造(质量很好:带奖直博超50%,去Top50的占比50%),考研很少(18年拿到独立招研资格、以后应该会提升),18届开始获得推免保研资格18%。曹老师有话说:整体感觉,想国内读研、目前上科大好一些;想出境升造南科大强一些。上科大的升学导向更明显也更突出,南科大学生出口更国际化也更多元均衡。03曹老师告诉你如何选上科大更象国科大精致的微缩版,二者都是出自中科院,相对于南科大,科研导向更突出,本科生升学倾向更明显;南科大更象大陆传统强校的国际版,相对于上科大,国际化导向更突出,本科生出口以科研升学为主、更多元更均衡更国际化。如果你笃定搞科研又想国内读研,上科大更好些;你笃定搞科研又想境外升造,南科大更好些。如果你更喜欢成熟的上海,那就去上科大;更喜欢奋进的深圳,那就去南科大。如果你更喜欢亲近大科学装置,上科大的机会更多;你不笃信自已肯定喜欢搞科研、尤其还不清楚自已到底喜欢学啥,南科大的选择面更宽、选择专业更自主。目前,2个学校都是非985/211、非双一流学校(目前南科大列入广东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上科大列入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引领计划),作为新校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学,祝愿这两所新型大学发展得越来越好,也祝愿各位家长能够为考生选对院校,让孩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04结束语现在还没有高考,一切都还是变量,也是未知数,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冲刺高考的道路上多拿几张入场券,具体到时候使用哪个入场券,等高考成绩出来再说,怕就怕我们到时候一张入场券都拿不到,哪里也去不了。所以在这里也衷心的提醒各位家长,从现在开始的一些升学机会能报则报,好不好现在不要考虑,先拿到入场券再说,拿到了可以不去,对于我们后面的普招没有任何影响,这些升学机会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助推剂,不是绊脚石。

似臼

读研率“最高”50所大学发布!211大学达到47所!网友:仰望学霸

本文编辑:史育阁栏目:研途相随(本文已通过原创法律保护,侵权将自动追责)恍惚间2018年就要说再见了,不论是2018年的高考还是前几日刚刚落下帷幕的考研,上千万的考生们或喜或忧,不论结果如何,新的一段生活又要开启了。高考,每个高考生都想要拼尽全力进入一所实力强劲的名牌大学;考研,更是数百万大学生们又一次改变命运,决定自身格局的重要考试,方式不同,目的相近,进入名牌大学是学生们共同的追求。伴随着国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加上就业压力的驱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报考研究生,通过获得更高的学位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也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前途。今天,史育阁向大家分享最新公布的我国读研率最高的50所大学。令人惊讶的是,其中211大学就达到了47所之多!网友们也都连连感叹:仰望学霸,人与人之前的差距啊等等,一起来看看吧!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清华、北大和中科大,清华深造率,也就是读研率高达81.9%,这也就意味着每100个清华本科生,就有82个人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北大也达到了75%,其中出国留学比例都在30%左右,清华和北大的本科学子在国外基本就读的均是全球TOP50的顶尖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列第4,令人眼前一亮,读研深造率也达到了73.6%,这和其优势专业航空航天类对于人才素质的高要求是分不开的,要想从事该领域工作,没有硕士学位基本上是说不通的。复旦、上海交大、北邮、人大、电子科技等均进入前10名,前10名高校仅北邮一所211,国科大一所新兴大学,其余8所均是著名985顶尖大学。第11到第30名的高校基本上也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名牌大学,其中多以985大学居多,类似于北理工、西安交大、哈工大、南大、浙大、南开等,读研率都在60%左右。这20所大学基本都是985特色类大学或是211顶尖高校。31到50名大学中,也有不少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读研深造率也都高达40%以上,著名的老牌工科强校东南大学、东北大学,综合类山大、吉大、厦大等,不论是高考还是考研都很受欢迎。整体来看,50所大学中,211大学就占到47所,其中仅有外交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3所高校不是211,可见211高校在资源平台上还是略优一筹的。期待高考、考研学子们都能考出满意、理想成绩!

逮捕王

年招17000多名研究生,老名校浙大都甘拜下风的巨无霸来认识下

每年可招一万七千多名研究生,当今研究生人数领先的领军高校是谁?如果要问:国内所有高校中,谁拥有的在读学生多?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则是传统意义上“巨无霸”高校的典型。而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则只能算是“小而精”高校的代表。其实真正“巨无霸”大学并不是浙大,也不是郑大等校,而是成立还不足十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也可能是当今唯一能与清华北大比高低的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为什么说中国科学院大学才是目前真正的全国高校巨无霸呢?虽然中科院大学本科招生每年才不过三四百人,招生范围还没有覆盖全国,有的省份甚至还没有招生名额(计划),故有人就觉得它是一个“小而精”的精英化教育式学校。而知情人却很清楚,那是不太了解这所大学,实际上该校主要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用事实说话,有数据为证:中科院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多达5.1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并且这数据还呈上升趋势。2020年国科大新生数据出炉了,共录取7104名博士研究生、9950名硕士研究生——这意味着,今年中科院大学研究生的招收数已超过17000名!再来看看昔日“老大哥”浙江大学,其在校硕博研究生才4万人左右;而郑州大学现各类在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也就1.9万余人;吉林大学在校硕士生就更少,才19320人,博士生为8420人——这与与中科院大学超5万人的研究生规模相比,这些传统的巨无霸大学都得让位,我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不仅招生(在读)学生数众多,中科院大学也算得上是“地大物博”,属于全国跑马圈地的典型,就连研究院遍中国的清华北大也表示“望尘莫及”,比不过了。目前有官网数据显示,中科院大学在全国共有116个培养单位,这些基本上一一对应中科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国科大负责这些所的研究生招生和学籍管理,这些研究所依然是独立的单位,形成了中科院大学在读学生遍布全国各省各地的大气格局。国科大自称拥有364位两院院士。不仅如此,中科院大学还拥有58个直属教学科研单位(京内40个、京外18个),有点像遍地开花的味道,重庆学院、武汉学院、福建学院、广州学院、成都学院、南京学院、西安学院、河南学院、宁波学院等,正在筹建或已建成的。这虽然是整合了中科院各大分院的力量,也难免有“跑马圈地”的成份在其中,但没办法,这也是人家的优势之一。一直以来中科院大学其实只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巨无霸高校,甚至严格意义上讲都不能算大学,所以曾经的多种学科评估、大学排名等活动中,中国科大被教育部归为科研机构而非大学,并且国内外不少权威大学排名也没有将中科院大学列入其中——因此她也不是传说中的985、211。但有点文化的人,对“中科院”也都很膜拜的!有个老师的儿子考上了中国科学大学的硕博连读,一时被传为佳话,好像并不亚于考上了清华北大。还一篇题为《为什么要报考国科大?》的特稿,当时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烈反响。这更让不少国人开始认识中国科学院大学,原来她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魅力四射。大家都知道,中国目前清华北大的国家实验室众多又较齐全,而国科大也后来居上,未来可期。中国科学院如今拥有学科齐全、分布全国的上百个研究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学院是我国研究水平最高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已踏进中国顶尖大学队列。今年是个特殊之年,估计中国科学院一定会火起来。对于美国等国的对华为芯片断供,看看中科院院长是怎么说的——要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我们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比如轴承钢、光刻机,还有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等,我们争取将来在第二期,聚焦在国家最关注的重大的领域,集中我们全院的力量来做。”我们期待ing,中科院加油!

和之至也

奇迹似发展的南方科技大学,如今已经达到985高校的水平!

深圳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无论是经济实力、科研实力、环境、高新技术企业等都是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只是可惜深圳作为一座新兴城市,缺少知名的大学,我们大家比较熟知的可能就是深圳大学了,在深圳雄厚的财政实力支持下,近些年一直都是以N倍的速度发展,如今的深圳大学虽然没有985、211、双一流的加持,但仍旧在中国前一百强的大学里面都拥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深圳仅仅只有深圳大学吗?深圳的本科大学现在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除了不少知名大学到深圳开设校区和深圳大学,其他的学校很多人应该了解的比较少,因为一般要么是刚成立的综合改革试点大学,要么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而今天要介绍的这所学校就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在广东一般了解比较多的也就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为代表的985、211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的出现着实让人感觉到陌生。南科大成立于2011年,距今不到10年,但是有深圳的大力支持,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近些年几乎是奇迹似的发展速度,到建校第八年的2018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招生方面仅2012年招收的188位学生,分数已经达到了985中流的水平。更让人惊讶的是南科大的师资力量,仅引进的院士就达到45人!要知道一般不是国内一流的理工科或者综合性大学,学校能打破0院士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拥有这样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研究团队学校怎么可能不是开挂式的发展。南科大有三项指标(师生比、每篇论文引用次数、博士教师比例)满分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南科大还有一点就是注重国际化的发展,南方科技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筹备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天普大学等著名高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等等。南方科技大学在科研水平、国际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国内985高校的层次,但是并不说综合实力就一定达到了985的水平,因为南科大相比传统的985、211大学相比,总体规模偏小。未来本科生每年计划招收1000人,研究生也是每年1000年,在校人数保持在1万人左右。南科大学生招生规模不大,但是教师却不少,将近1000人,师生比保持在10:1以内。当然小班制、学院制、导师制也是南科大的特色之一。

李侗

广东省最好的十所大学,其中四所很低调,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

欢迎进来观看本篇文章,我是小七聊教育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七十天,每一天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非常珍贵。俗话说得好,努力学习一天、高考提高一分,高考之后还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填报志愿。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都会参考各类大学排名资料来了解理想院校的有关情况。而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大省,广东省也拥有多所高校,在广东省最好的十所大学中,有四所大学很低调,能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之后历经不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建设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7个市级科研平台,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暨南大学暨南大学简称“暨大”,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是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暨南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暨南大学历经百年的发展,如今学校已经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并且有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广东唯一一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建高校,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大",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办校规模较大,学校由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四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04.44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学生44647人,其中本科生36291人,硕士研究生7414人,博士研究生572人。毋庸置疑,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最大省,位于广东省的深圳市和广州市都是一线大城市,而且广东省高校众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都是闻名全国的985工程大学。而且华南理工大学还有“南方小清华”之称,可想而知华南理工大学的知名度是有多高。而小编以上介绍的四所学校都是广东省排名前十的大学,这些学校实力也都很强,而且也很低调,关键是录取分数线也不低,能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学霸。

丛林人

南科大研究生新生数量首次过千

“塘朗山下,我刻下理想的模样,一路向南,青春来不及惆怅,这是年轻的广场,等我们把奇迹开创”……9月2日,南方科技大学润杨体育馆内回荡着青春的歌声,这是南科大2019级新生们的心曲。当天,南科大1062名本科生、1139名研究生和10名国际研究生留学生、18名本科生留学生,一起开启了崭新的人生旅程。其中,南科大研究生新生数量首次破千。今年是南科大独立培养研究生的第一年,也是招收国际研究生留学生的第一年。今年,南科大共录取1139名研究生,包括硕士生648人和博士生491人。在博士生中,包括独立培养博士生291人,境内联合培养博士生50人,境外联合培养博士生140人,博士留学生10人。校长陈十一对新同学的大学生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打好学习的基础,他希望大家珍惜每一分时光,带着对知识强烈渴求的饥饿感,懂得下“笨功夫”、坐“冷板凳”;二是敢于挑战极限,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追求卓越,推动“源头创新”,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承重”能力;三是善于选择,南科大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大学”,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四是了解社会,让学习生活具有方向感和时代感。在开学典礼后,南科大党委书记郭雨蓉为全体新生上了题为“为祖国的强盛,创新奋斗”的“开学第一课”。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