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昌工程学院教授离职 遭“巨额索赔”镜中女

南昌工程学院教授离职 遭“巨额索赔”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高校教授离职,遭“巨额索赔”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廖学琴日前,由澎湃新闻报道的“高校教师离职遭校方索赔”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公众围绕协议合理性和人才去与留的问题展开热议。9月8日,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宁(化名)向澎湃新闻反映,他在博士服务期满后提出离职时,被南昌工程学院索赔违约金43.8946万元人民币,校方给出的理由是:博士服务期满了没有违约,但评上教授的5年服务期还没满,算违约。 胡宁称,自己在去年10月份向学校提交了离职申请,被人事处领导要求其在调动报告上必须写上“本人承诺按照服务期协议和学校相关政策履行服务期责任”并签名,否则难以顺利办理离职手续。去年11月,胡宁正式调离南昌工程学院,在办理调动手续过程中,“在被迫情形下”向南昌工程学院交纳了违约金43.8946万元。9月9日,澎湃新闻就“教授5年服务期未满需赔付违约金”一事致电南昌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书记、宣传部长洪恩强。洪恩强回应,这是国内高校普遍的情况,老师的引进和培养会有服务期的约定,并不是哪一所学校的特殊做法。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胡宁需赔偿违约金是因为他评定了高级职称,需要增加相应的服务期,而且他当时也签订了相应的协议。至于离职教师为何需要在调动报告上写下服从承诺,上述人员回应称,这是正常流程的要求,所有老师都是这样走程序,没有特别针对胡宁增加任何手续。“交了‘违约金’后,我当教授这两年多的年均收入只有约4.4万元!比一个讲师还低得多,连基本生活都困难!等于不吃不喝为学校服务了近3年时间。”胡宁说道。此外,胡宁称,按照博士服务期协议,学校还有48000元的住房补贴尚未支付给他。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则解释道,“虽然他的博士服务期是六年,但实际上这笔住房补贴是按十年发放的,就是需要在这里干满十年。后面他不在我们学校服务了,这笔钱肯定就不会支付了。”教授5年服务期未满,需赔违约金胡宁向澎湃新闻介绍,自己是在2003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即入职南昌工程学院(原为“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胡宁在职攻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学位,获博士学历学位。2013年10月,他曾与南昌工程学院签订一份《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约定博士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服务6年至2019年6月29日。《南昌工程学院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 2019年9月,委培博士服务期已满的胡宁向南昌工程学院校领导请求离职调动事宜,未获得校领导同意。10月中旬,马克思主义学院通知胡宁可以申请调动。10月21日,胡宁正式提交调动申请表和调动报告,经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签署意见盖章后送交校人事处。胡宁称,当时学校人事处领导要求他在调动报告上必须写上“本人承诺按照服务期协议和学校相关政策履行服务期责任”的字样并再次签名,否则,人事处不会将此报告上报到学校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会议讨论,离职手续就难以顺利进行。胡宁写上“本人承诺按照服务期协议和学校相关政策履行服务期责任”并签名。2019年11月4日,胡宁接到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发来的《职工调离通知》。该通知显示,经学校研究同意胡宁调离,要求及时办理离校、档案转接等手续,同时称“自2019年11月停发工资及缴纳社保”。当天,学校人事处相关办事人员告知胡宁,根据其与学校签署的服务期协议和有关人事调配规章制度,先要核算违约金赔款,交纳完违约金后才能办理调动手续。人事处向胡宁出示了核算出来的违约金数额——438946元人民币。胡宁对此表示质疑:“我的博士服务期已经完成了,怎么还有这么多赔款?”“博士服务期满了没算违约金,是胡宁评上教授后另有5年服务期,还没满。金额数是按《南昌工程学院人事调配暂行规定(修订)》【南工发〔2018〕41号】上有关规定核算出来的。”学校人事处办事人员给出答复。《南昌工程学院人事调配暂行规定(修订)》【南工发2018(41)号】。按照上述文件第七条规定,胡宁于2016年12月评上教授,须在校服务期满5年至2021年12月。他于2019年10月正式离职,还有2年2个月的服务期未完成。另按第十四条规定,不足3个月的按1/4年计算,也就是未完成服务期时间为2.25年。学校人事处根据胡宁近3年年度平均收入195086.9元计算,按照文件的第十四条违约金计算方法“个人近三年内年均收入×未完成服务期时间(年)”,核算出来违约金为:195086.9×2.25=438946元。学校人事处对于胡宁申请调离违约金核算情况。根据胡宁的说法,考虑到高额的赔偿款,以及女儿还在江西读大学等问题,胡宁当时决定暂不离职。但2019年11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回复胡宁称,校领导不同意其留校,要求其尽快办理离校手续。同年11月28日,胡宁正式调离南昌工程学院。在办理离职手续过程中,胡宁称,他向南昌工程学院交纳了违约金43.8946万元、返还学校为其预交的教职工医疗保险金1754元,被学校扣发了2019年11月工资收入12660元,以及根据博士服务期协议,学校还有48000元的住房补贴尚未支付给他。不满高额违约金,提出仲裁申请胡宁对于学校这一处理结果并不满意。胡宁告诉澎湃新闻,他是在2016年12月评上教授的,2017年1月开始享受教授工资待遇到2019年10月,共2年10个月,总收入约55.2095万元,赔了43.8946万元,还剩11.3149万元。“换句话说,我交了‘违约金’后,当教授的这两年多时间的年均收入只有约4.4万元!比一个讲师还低得多,连基本生活都困难!等于不吃不喝为学校服务了近3年时间。”胡宁称,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评上教授和副教授必须要增加服务期,即使增加服务期,学校的违约金也不能这么高,几乎相当于老师一年的收入。今年6月28日,胡宁向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交人事仲裁申请,提出以下几项请求:1、被申请人(指“南昌工程学院”,下同)返还申请人(指“胡宁”,下同)在被迫情形下交付的“违约金”438946元。2、被申请人补发申请人2019年11月的工资待遇12660元。3、被申请人补发《服务期协议书》约定的住房补贴48000元。4、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271177.5元。5、被申请人返还申请人被迫交纳的“医保费”1754元。胡宁称,自己首先提出了解除人事关系的意向,但在得知学校索要“巨额赔偿”之时,不愿意解除人事关系,双方并没有达成“合意”,因此被申请人单方强制解除人事关系的行为无效。南昌工程学院强迫自己离职,要求自己缴纳巨额“违约金”以及克扣2019年11月份工资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严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此,校方却有不同的解释。《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书》【赣劳人仲字[2020]第399号】显示,南昌工程学院对此辩解称,胡宁为了顺利调往省外高校而选择承担违约责任并主动交付违约金,却在校方为其办理调离手续成功调至某大学后,主张交付违约金受到胁迫等理由要求返还。胡宁完全是自身原因主动要求调往省外,其主张学校胁迫、单方面决定解除人事关系完全强词夺理。至于胡宁提出“学校应该补发《服务期协议书》约定的住房补贴48000元”的说法,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解释道,虽然胡宁的博士服务期是六年,但住房补贴是按十年发放的,也就是他需要在这里干满十年。“最后的四年,他不在我们这里服务了,这笔钱肯定就不会支付了。”根据双方在2013年签署的《南昌工程学院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显示,校方为胡宁提供住房补贴12万元,采取分10年按季度发放的方式,每年发放1.2万元。《南昌工程学院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关于住房补贴发放的规定。至于胡宁提出的“学校应该补发其2019年11月的工资待遇12660元,以及返还其被迫交纳的医保费1754元”,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称,校方并不存在扣发胡宁的工资,只是算他在岗的时间计发工资。去年11、12月他不在岗,校方不可能再给他发工资。至于医保费,江西的政策是每年年初把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一次性从学校账户上支走,学校会把应该由教师个人承担的医保,从老师的工资里扣除,全体教师都是一样的。胡宁称,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已在7月5日通知受理上述仲裁申请,8月10日曾开过庭。9月9日上午,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也向澎湃新闻表示,“我们已经在走法律途径了,也在等裁决结果。”仲裁委驳回胡宁的全部仲裁请求9月9日中午,胡宁告诉澎湃新闻,其律师从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获悉,仲裁结果已出,其全部仲裁请求被驳回。根据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于9月9日作出的仲裁裁决书显示,关于“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返还支付的438946元违约金的仲裁请求”,仲裁委认为:被聘人员占用了用人单位的编制、岗位职数,也享受了相应工资福利等待遇。在待聘人员数量多于应聘岗位职数的情况下,被申请人在《南昌工程学院人事调配暂行规定》中约定聘任服务期和违约金,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符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厅字〈2019〉56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7号)中关于落实人才流动在服务期的规定,防止人才无序流动的精神,亦合乎情理。对于申请人提出“按照服务期协议和学校相关政策履行服务期责任”的签字承诺和缴纳违约金行为是被申请人逼迫所为的诉称,仲裁委认为:2013年10月23日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南昌工程学院引进高学历人才协议书》中,有明确的申请人应遵守被申请人的规章制度的约定。而且申请人也未举证证明其在2017年3月被聘任为教授职务时,对服务期和违约金的约定提出异议。对于申请人提出“自己是被学校解聘,而非主动离职”的说法,仲裁委认为:申请人系调动的发起方,调动的申请一旦送达被申请人且被申请人同意,双方终止人事关系的法律效果产生。在此情况下,申请人反悔,被申请人不同意,要求申请人办理调动手续,是依法行使自主用人权。以调动的形式终止人事关系,双方有均等的权利。综上,对申请人的该项仲裁请求,仲裁委不予支持。9月9日下午,胡宁在知晓仲裁结果后向澎湃新闻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走法律程序,提起诉讼至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人民法院。《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书》【赣劳人仲字[2020]第399号】。

合则成体

力争更名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梳理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工作!

南昌市只有南昌大学一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也有类似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省属高水平大学,在南昌,还有一所正在努力更名“大学”的工科学院,它就是“南昌工程学院”,近日,该校梳理了相关数据,力争更名“大学”,如下图所示,图片来自南昌工程学院官网新闻。官网信息在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调研 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调研据悉,2020年12月10日,南昌工程学院副校长汪荣永组织校相关职能部门调研了该校的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两个优势学科性学院,主要调研内容是:梳理了相关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教学等内容!“更名”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该校必须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2个以上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般不少于10个硕士点,研究生毕业5届,研究生占比不低于5%的比例!在这些方面,南昌工程学院皆有一定的路需要走!目前,该校仅仅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汪副校长表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对“学院”更名“大学”工作非常重要,希望两个优势学院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争取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做出突破,据悉,本年度,该校也是申报了多个硕士点被推荐给教育部,如果能够满足10个硕士点,后期联合培养一些硕士研究生,那么,南昌工程大学在十四五期间有望建成,不过,这也要看主管单位的支持力度了,最终审批权在教育部,据悉,南昌工程学院升格为“南昌工程大学”未纳入江西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

孰应六律

南昌工程学院何时能更名“大学”?还需满足这几个条件

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在2008-2015年,中国共有472所高校更改校名,占高校总数的23%。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号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二是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洋气”。在江西省南昌市,就有这样是一所“省部共建”大学,也有希望在未来更名“大学”,它就是---南昌工程学院。学校简况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2004年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实现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2011年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被总参谋部、教育部批准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学校设有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士官学院、瑶湖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学校拥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南昌工程学院更名大学条件还有哪些不满足?1、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占比1.7%左右,不满足。2、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学校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等5个门类,满足。3、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学校拥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但18年才获得授权,至少要到2026年才能满足条件。4、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应不低于4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1.43%;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8.42%。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这条不知是否满足。5、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近五年来先后获国家级项目105项、省部级项目930项,累计科研经费3.9亿元,该条满足。6、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获省政府科技奖1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但是没有国家级奖励,该条不满足。7、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34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14个,满足。结语近几年,江西科技师范,景德镇陶瓷,赣南师范改成大学了。南昌工程学院想必也有更名大学的计划,但是,该校在在校研究生数占比、培养硕士生年限、国家级奖励等方面尚有不足,相信通过5-10年努力,该校能够满足更名“大学”的条件。对于南昌工程学院更名大学这件事,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

常棣

南昌工程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谁的实力更强

南昌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南昌工程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此后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2.7%;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2.6%。拥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二级教授9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人才92人。办学成果:近五年,学校先后获国家级项目107项、省部级项目750项,累计科研经费3.3亿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8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490篇;获省政府科技奖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学校办学始于1952年,主体前身是创建于1977年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经多次更名,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整建制并入,201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校是我国首批以培养职教师资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被誉为"中国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687人,其中,专任教师1395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92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外)551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大国·工匠、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70余人次。办学成果: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级和省级科研项目97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24项;获批发明专利97项。两所学校都位于江西南昌,地理位置上两者相等,从办学历史来看无论是总的办学历史还是本科办学时间都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悠久,这代表其底蕴更加的深厚。在师资力量上就可以看出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学科建设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硕士点,南昌工程学院有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硕士点,现在外界考虑到发展速度将南昌工程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排名排得很近,其实南昌工程学院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

神笔

2020研究生复试,20多所高校已发布扩招通知

河北日报发布消息:近日,河北省教育厅最新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强化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至2.14万人,重点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投放计划,不断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实现学生培养层次和就业能力双提升。其实,随着国家线的公布,越来越多的省份、院校开始官宣扩招。4月3日,广州大学发布新闻,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增加至2281名,增幅达30.2%;其中学术学位632人、专业学位1649人,分别较去年增加36.5%和28%。4月2日,深圳大学官网发布的新闻指出:研究生报名人数较去年增加了48%,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标也有所增加。将根据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做好采用线上复试、开学复核的招生方案。4月1日,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77名,较2019年增长73.13%。其中,学术型硕士58名,增长190%;专业型硕士219名,增长56.43%。4月1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为480人,比2019年增加156人,增长率为48.15%。其他部分省份扩招信息如下:1.贵州省3月17日,贵州省争取国家支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2.天津市3月9日,天津市日前已向教育部申报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3594人,同比增加2537人,增幅达22.9%。3.上海市3月4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介绍,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4.湖南省2月22日,湖南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联合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原文指出: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支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5.重庆市2月20日,重庆市教委的一封函在网上热传,文件提到要适度扩大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虽然还没宣布扩招人数,但重庆市的研究生扩招势在必行。6.河南省教育部今年计划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18.9万人,扩大专升本招生32.2万人。7.广东省广东省政府新闻办3月31日举行的第49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0年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同比增长50%。8.湖北省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部分院校扩招信息如下:1.郑州大学3月28日,郑大研招宣传员工作团(郑州大学研招办宣传联络员官方微博)在微博发布消息:今年我校硕士总增加计划1200多个。2.安徽工程大学3月28日,安徽工程大学官网发布消息称:我校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计划636人,较2019年增加237人,增幅达59.4%。3.东莞理工学院2020年我校研究生根据教育部安排,2020年我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209人,较2019年增加130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招生计划68人,较2019年增长了近2倍;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141人,较2019年增长了3倍多。4.辽宁石化大学我校研究生招生总数828人,较去年增加23.21%。其中学术学位384人、专业学位356人,分别较去年增加11.62%和35.36%。5.沈阳理工大学我校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比2019年增长54.73%。6.天水师范学院近日,天水师范学院官网发布复试须知:按照教育部2020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相关政策精神,今年我校招生计划极有可能大幅增加(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2020年招生计划为准)。 7.西安工程大学按照国家最新政策,我校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各专业最终招生计划数原则上不低于我校在中国研招网研究生报名系统中公布的人数,具体扩招计划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8.湖北大学3月31日,湖北大学在《【抗击疫情】研究生院念好“三字经” 促进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两手抓双促进》中提到:2020年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居省属高校首位。9.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校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增长。10.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官网宣称,国家民委向大连民族大学下达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为416人,其中学术学位86人、专业学位330人。计划总数较2019年增加146人,增幅达54.07%,其中学术学位增幅为115%、专业学位增幅为43.48%。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专业学位电子信息类别硕士研究生将首次招生。11.空军军医大学接上级通知,2020年教育部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原计划115人(学术型60人、专业型55人)增加至145人(学术型75人、专业型70人)。12.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招生热点问题及解答》,根据招生计划和报考情况略作调整。13.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公布的《南京邮电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问题解答》提到,我校将在2020年拟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14.广西大学广西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扩招约33.33%),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扩招约50.38%),且预计调剂专业多、调剂量大。目前该校已经发布预调剂专业需求信息。15.昆明理工大学根据国家最新政策,今年预计可能会适当扩招,具体扩招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1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今年预计可能会适当扩招,具体扩招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17.南京邮电大学我校将在2020年拟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18.上海财经大学学校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依据教育部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并结合学校资源保障条件实际情况确定。如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调整,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19.华中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可能产生变化,具体名额在复试前会公布。20.吉首大学学校2020年度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会最终依据湖南省教育厅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执行。如招生计划有调整,调整后的招生计划届时由各二级招生单位在复试办法中予以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21.北京交通大学后期因正式招生计划下达和推免生实际录取产生的统考招生名额可能会有变化,具体名额将在复试前,由招生学院在本学院的复试方案中公布。22.广州中医药大学今年希望招生人数超过1400人,整体增加20%左右。23.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部还未下达我校2020年招生计划数,此前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学院、专业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供参考。24.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大校长李元元表示,学校准备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全部给医科,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才培养。高校扩招意味着进入复试的机会增加了,但是并不意味着考上研究生是板上钉钉的事,复试依然要引起重视,很多高校的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可以达到50%,千万大意不得。现在已经4月初了,离复试只有半个月时间了,各位同学赶紧做好准备吧!

天倪

五所高校2020年研究生扩招幅度超50%,广东一所高校增幅达165%

教育部发布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这使得很多高校都大幅度增加招生名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得知五所院校的招生名额相较于2019年招生名额增加幅度超50%,目前研究生招生正在火热进行中,可能最后招生名额会比原计划招生数还要多。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扩招幅度超50%的五所院校分别是东莞理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东莞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为209人,较2019年增加130人,增幅为165.56%。其中学术型硕士招生计划68人,较2019年增加32人,增幅为88.89%,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141人,较2019年增加98人,增幅227.91%。南昌工程学院南昌工程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77名,较2019年增幅73.13%。学术型硕士58名比2019年增加38名增幅为190%,专业型硕士219名比2019年增加79名,增幅56.43%。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程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计划636人,较2019年增加237人,增幅达59.4%。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比2019年增长54.73%。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为416名,比2019年增加146名,增幅达54.07%;其中学术型硕士招生计划86名比2019年增长46名增幅为115%;专业学位型研究生计划招生330人,比2019年增加146人,增幅为43.48%。这些院校的招生幅度能增加那么多也只是因为它们之前的招生名额少,突然增加百八十人就能明显拉高扩招率,这只是原始基数小而已,从而容易凸显扩招率,从今年的扩招情况来看,很多实力比较强的院校扩招达一千多名,扩招幅度没有显示出来只是他们之前的招生就四五千名了,这样子算扩招幅度也就二三十而已。

不为福先

南昌工程学院教授离职 遭“巨额索赔”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高校教授离职,遭“巨额索赔”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廖学琴日前,由澎湃新闻报道的“高校教师离职遭校方索赔”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公众围绕协议合理性和人才去与留的问题展开热议。9月8日,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宁(化名)向澎湃新闻反映,他在博士服务期满后提出离职时,被南昌工程学院索赔违约金43.8946万元人民币,校方给出的理由是:博士服务期满了没有违约,但评上教授的5年服务期还没满,算违约。 胡宁称,自己在去年10月份向学校提交了离职申请,被人事处领导要求其在调动报告上必须写上“本人承诺按照服务期协议和学校相关政策履行服务期责任”并签名,否则难以顺利办理离职手续。去年11月,胡宁正式调离南昌工程学院,在办理调动手续过程中,“在被迫情形下”向南昌工程学院交纳了违约金43.8946万元。9月9日,澎湃新闻就“教授5年服务期未满需赔付违约金”一事致电南昌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党支部书记、宣传部长洪恩强。洪恩强回应,这是国内高校普遍的情况,老师的引进和培养会有服务期的约定,并不是哪一所学校的特殊做法。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胡宁需赔偿违约金是因为他评定了高级职称,需要增加相应的服务期,而且他当时也签订了相应的协议。至于离职教师为何需要在调动报告上写下服从承诺,上述人员回应称,这是正常流程的要求,所有老师都是这样走程序,没有特别针对胡宁增加任何手续。“交了‘违约金’后,我当教授这两年多的年均收入只有约4.4万元!比一个讲师还低得多,连基本生活都困难!等于不吃不喝为学校服务了近3年时间。”胡宁说道。此外,胡宁称,按照博士服务期协议,学校还有48000元的住房补贴尚未支付给他。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则解释道,“虽然他的博士服务期是六年,但实际上这笔住房补贴是按十年发放的,就是需要在这里干满十年。后面他不在我们学校服务了,这笔钱肯定就不会支付了。”教授5年服务期未满,需赔违约金胡宁向澎湃新闻介绍,自己是在2003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即入职南昌工程学院(原为“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胡宁在职攻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学位,获博士学历学位。2013年10月,他曾与南昌工程学院签订一份《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约定博士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服务6年至2019年6月29日。《南昌工程学院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 2019年9月,委培博士服务期已满的胡宁向南昌工程学院校领导请求离职调动事宜,未获得校领导同意。10月中旬,马克思主义学院通知胡宁可以申请调动。10月21日,胡宁正式提交调动申请表和调动报告,经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签署意见盖章后送交校人事处。胡宁称,当时学校人事处领导要求他在调动报告上必须写上“本人承诺按照服务期协议和学校相关政策履行服务期责任”的字样并再次签名,否则,人事处不会将此报告上报到学校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会议讨论,离职手续就难以顺利进行。胡宁写上“本人承诺按照服务期协议和学校相关政策履行服务期责任”并签名。2019年11月4日,胡宁接到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发来的《职工调离通知》。该通知显示,经学校研究同意胡宁调离,要求及时办理离校、档案转接等手续,同时称“自2019年11月停发工资及缴纳社保”。当天,学校人事处相关办事人员告知胡宁,根据其与学校签署的服务期协议和有关人事调配规章制度,先要核算违约金赔款,交纳完违约金后才能办理调动手续。人事处向胡宁出示了核算出来的违约金数额——438946元人民币。胡宁对此表示质疑:“我的博士服务期已经完成了,怎么还有这么多赔款?”“博士服务期满了没算违约金,是胡宁评上教授后另有5年服务期,还没满。金额数是按《南昌工程学院人事调配暂行规定(修订)》【南工发〔2018〕41号】上有关规定核算出来的。”学校人事处办事人员给出答复。《南昌工程学院人事调配暂行规定(修订)》【南工发2018(41)号】。按照上述文件第七条规定,胡宁于2016年12月评上教授,须在校服务期满5年至2021年12月。他于2019年10月正式离职,还有2年2个月的服务期未完成。另按第十四条规定,不足3个月的按1/4年计算,也就是未完成服务期时间为2.25年。学校人事处根据胡宁近3年年度平均收入195086.9元计算,按照文件的第十四条违约金计算方法“个人近三年内年均收入×未完成服务期时间(年)”,核算出来违约金为:195086.9×2.25=438946元。学校人事处对于胡宁申请调离违约金核算情况。根据胡宁的说法,考虑到高额的赔偿款,以及女儿还在江西读大学等问题,胡宁当时决定暂不离职。但2019年11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回复胡宁称,校领导不同意其留校,要求其尽快办理离校手续。同年11月28日,胡宁正式调离南昌工程学院。在办理离职手续过程中,胡宁称,他向南昌工程学院交纳了违约金43.8946万元、返还学校为其预交的教职工医疗保险金1754元,被学校扣发了2019年11月工资收入12660元,以及根据博士服务期协议,学校还有48000元的住房补贴尚未支付给他。不满高额违约金,提出仲裁申请胡宁对于学校这一处理结果并不满意。胡宁告诉澎湃新闻,他是在2016年12月评上教授的,2017年1月开始享受教授工资待遇到2019年10月,共2年10个月,总收入约55.2095万元,赔了43.8946万元,还剩11.3149万元。“换句话说,我交了‘违约金’后,当教授的这两年多时间的年均收入只有约4.4万元!比一个讲师还低得多,连基本生活都困难!等于不吃不喝为学校服务了近3年时间。”胡宁称,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评上教授和副教授必须要增加服务期,即使增加服务期,学校的违约金也不能这么高,几乎相当于老师一年的收入。今年6月28日,胡宁向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交人事仲裁申请,提出以下几项请求:1、被申请人(指“南昌工程学院”,下同)返还申请人(指“胡宁”,下同)在被迫情形下交付的“违约金”438946元。2、被申请人补发申请人2019年11月的工资待遇12660元。3、被申请人补发《服务期协议书》约定的住房补贴48000元。4、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经济补偿271177.5元。5、被申请人返还申请人被迫交纳的“医保费”1754元。胡宁称,自己首先提出了解除人事关系的意向,但在得知学校索要“巨额赔偿”之时,不愿意解除人事关系,双方并没有达成“合意”,因此被申请人单方强制解除人事关系的行为无效。南昌工程学院强迫自己离职,要求自己缴纳巨额“违约金”以及克扣2019年11月份工资的行为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严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此,校方却有不同的解释。《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书》【赣劳人仲字[2020]第399号】显示,南昌工程学院对此辩解称,胡宁为了顺利调往省外高校而选择承担违约责任并主动交付违约金,却在校方为其办理调离手续成功调至某大学后,主张交付违约金受到胁迫等理由要求返还。胡宁完全是自身原因主动要求调往省外,其主张学校胁迫、单方面决定解除人事关系完全强词夺理。至于胡宁提出“学校应该补发《服务期协议书》约定的住房补贴48000元”的说法,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解释道,虽然胡宁的博士服务期是六年,但住房补贴是按十年发放的,也就是他需要在这里干满十年。“最后的四年,他不在我们这里服务了,这笔钱肯定就不会支付了。”根据双方在2013年签署的《南昌工程学院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显示,校方为胡宁提供住房补贴12万元,采取分10年按季度发放的方式,每年发放1.2万元。《南昌工程学院委培高学历人才服务期协议书》关于住房补贴发放的规定。至于胡宁提出的“学校应该补发其2019年11月的工资待遇12660元,以及返还其被迫交纳的医保费1754元”,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称,校方并不存在扣发胡宁的工资,只是算他在岗的时间计发工资。去年11、12月他不在岗,校方不可能再给他发工资。至于医保费,江西的政策是每年年初把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一次性从学校账户上支走,学校会把应该由教师个人承担的医保,从老师的工资里扣除,全体教师都是一样的。胡宁称,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已在7月5日通知受理上述仲裁申请,8月10日曾开过庭。9月9日上午,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也向澎湃新闻表示,“我们已经在走法律途径了,也在等裁决结果。”仲裁委驳回胡宁的全部仲裁请求9月9日中午,胡宁告诉澎湃新闻,其律师从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获悉,仲裁结果已出,其全部仲裁请求被驳回。根据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于9月9日作出的仲裁裁决书显示,关于“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返还支付的438946元违约金的仲裁请求”,仲裁委认为:被聘人员占用了用人单位的编制、岗位职数,也享受了相应工资福利等待遇。在待聘人员数量多于应聘岗位职数的情况下,被申请人在《南昌工程学院人事调配暂行规定》中约定聘任服务期和违约金,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符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厅字〈2019〉56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7号)中关于落实人才流动在服务期的规定,防止人才无序流动的精神,亦合乎情理。对于申请人提出“按照服务期协议和学校相关政策履行服务期责任”的签字承诺和缴纳违约金行为是被申请人逼迫所为的诉称,仲裁委认为:2013年10月23日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南昌工程学院引进高学历人才协议书》中,有明确的申请人应遵守被申请人的规章制度的约定。而且申请人也未举证证明其在2017年3月被聘任为教授职务时,对服务期和违约金的约定提出异议。对于申请人提出“自己是被学校解聘,而非主动离职”的说法,仲裁委认为:申请人系调动的发起方,调动的申请一旦送达被申请人且被申请人同意,双方终止人事关系的法律效果产生。在此情况下,申请人反悔,被申请人不同意,要求申请人办理调动手续,是依法行使自主用人权。以调动的形式终止人事关系,双方有均等的权利。综上,对申请人的该项仲裁请求,仲裁委不予支持。9月9日下午,胡宁在知晓仲裁结果后向澎湃新闻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走法律程序,提起诉讼至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人民法院。《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书》【赣劳人仲字[2020]第399号】。

生与

力争更名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梳理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工作!

南昌市只有南昌大学一所“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也有类似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省属高水平大学,在南昌,还有一所正在努力更名“大学”的工科学院,它就是“南昌工程学院”,近日,该校梳理了相关数据,力争更名“大学”,如下图所示,图片来自南昌工程学院官网新闻。官网信息在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调研 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调研据悉,2020年12月10日,南昌工程学院副校长汪荣永组织校相关职能部门调研了该校的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两个优势学科性学院,主要调研内容是:梳理了相关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教学等内容!“更名”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该校必须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2个以上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般不少于10个硕士点,研究生毕业5届,研究生占比不低于5%的比例!在这些方面,南昌工程学院皆有一定的路需要走!目前,该校仅仅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汪副校长表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对“学院”更名“大学”工作非常重要,希望两个优势学院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争取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做出突破,据悉,本年度,该校也是申报了多个硕士点被推荐给教育部,如果能够满足10个硕士点,后期联合培养一些硕士研究生,那么,南昌工程大学在十四五期间有望建成,不过,这也要看主管单位的支持力度了,最终审批权在教育部,据悉,南昌工程学院升格为“南昌工程大学”未纳入江西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

蓝烟火

南昌工程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谁的实力更强

南昌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南昌工程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此后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2.7%;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2.6%。拥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二级教授9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人才92人。办学成果:近五年,学校先后获国家级项目107项、省部级项目750项,累计科研经费3.3亿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8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490篇;获省政府科技奖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学校办学始于1952年,主体前身是创建于1977年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经多次更名,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整建制并入,201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校是我国首批以培养职教师资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被誉为"中国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687人,其中,专任教师1395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92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外)551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大国·工匠、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70余人次。办学成果: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级和省级科研项目97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24项;获批发明专利97项。两所学校都位于江西南昌,地理位置上两者相等,从办学历史来看无论是总的办学历史还是本科办学时间都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悠久,这代表其底蕴更加的深厚。在师资力量上就可以看出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学科建设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硕士点,南昌工程学院有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硕士点,现在外界考虑到发展速度将南昌工程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排名排得很近,其实南昌工程学院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

黍离

南昌工程学院何时能更名“大学”?还需满足这几个条件

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在2008-2015年,中国共有472所高校更改校名,占高校总数的23%。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号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二是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洋气”。在江西省南昌市,就有这样是一所“省部共建”大学,也有希望在未来更名“大学”,它就是---南昌工程学院。学校简况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2004年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实现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2011年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被总参谋部、教育部批准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学校设有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士官学院、瑶湖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学校拥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南昌工程学院更名大学条件还有哪些不满足?1、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占比1.7%左右,不满足。2、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学校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等5个门类,满足。3、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学校拥有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但18年才获得授权,至少要到2026年才能满足条件。4、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应不低于4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1.43%;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8.42%。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这条不知是否满足。5、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近五年来先后获国家级项目105项、省部级项目930项,累计科研经费3.9亿元,该条满足。6、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获省政府科技奖1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但是没有国家级奖励,该条不满足。7、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34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14个,满足。结语近几年,江西科技师范,景德镇陶瓷,赣南师范改成大学了。南昌工程学院想必也有更名大学的计划,但是,该校在在校研究生数占比、培养硕士生年限、国家级奖励等方面尚有不足,相信通过5-10年努力,该校能够满足更名“大学”的条件。对于南昌工程学院更名大学这件事,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