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PET基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光学膜行业技术壁垒最高领域之一卡罗尔

PET基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光学膜行业技术壁垒最高领域之一

PET基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光学膜行业技术壁垒最高领域之一光学膜是液晶模组的重要组成,PET基膜的品质决定了各种光学膜的性能。液晶显示的核心零件是液晶模组,通常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构成。由于液晶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必须通过后置光源来达到显示效果,背光模组即充当液晶面板后置光源的角色。通常情况下,背光模组主要包含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光源(主要为LED光源)和导光板等元件。光学基膜是以聚酯切片为主要原材料,经过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类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光学级聚酯薄膜。单独的光学基膜并不具备特殊的用途,通常需要预先对薄膜表面进行底涂改性(在线涂布)来改善表面附着性,后续再涂覆各类功能性涂层以制备扩散膜、增亮膜等功能膜。作为多种光学膜的基膜,光学基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由于光学基膜要求具备低雾度、高透光率、高表面光洁度、厚度公差小等出色的光学性能,所以对原材料、加工设备、车间洁净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光学基膜是光学膜行业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液晶显示用光学膜主要用途及特点光学基膜技术要求光学基膜下游应用广泛,液晶显示大屏化趋势打开增量空间。光学基膜在液晶显示行业显示行业目前主要应用于LCD电视、显示器、电脑、手机、车载显示等终端电子产品中。从液晶显示产业链的终端应用看,液晶电视是第一大应用领域,全球70%以上的液晶模组产能应用于电视的生产制造;其次为电脑产品,再次为手机、车载工控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通常情况下,背光模组需要1张反射膜,2张扩散膜,2张增亮膜。据长阳科技招股说明书,2018年全球光学基膜市场需求约为8.9万平方米。光学基膜作为扩散膜和增亮膜的基膜,将受液晶显示行业的稳定发展以及大屏化的主流趋势的有效带动而平稳增长。光学基膜产业链上下游情况国内光学基膜长期依赖进口。我国液晶显示行业所需的光学基膜长期以来严重依赖进口,日本东丽、日本帝人和韩国SKC等公司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虽然随着台湾和大陆技术水平的提升,逐渐形成了一批光学膜的优质生产商,但是光学基膜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高性能膜的自给能力还较弱。透光率和雾度是行业内衡量光学基膜光学性能最重要的指标(透光率越高、雾度越低则光学基膜的光学性能越优异),通过关键技术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到现阶段国内光学基膜生产商与国外巨头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光学基膜生产商关键技术指标的比较情况国内薄膜厂商两条路径进军光学基膜领域。从国内光学级聚酯基膜产线布局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光学功能膜厂商纵向延伸,如合肥乐凯、双星新材等。受终端产品降价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光学功能膜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促使功能膜厂商向上游基膜材料拓展。另一种是传统薄膜厂商高端化升级,如裕兴股份、金明精机等。传统聚酯薄膜厂商不满足于包装印刷等中低端应用,通过投资光学级聚脂薄膜进行新品升级。目前大陆投建的光学基膜产线有十余条,但多数因关键环节制程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缺失,产品表观质量不及进口,暂时无法打入主流供应体系,或仅限自给。我们认为,国内PET基膜企业受下游需求提升影响,有望依托本土化优势逐渐抢占海外巨头的市场份额,实现光学基膜的进口替代。国内厂商光学基膜布局情况PET基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PET基膜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PET基膜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PET基膜项目申请报告PET基膜项目建议书PET基膜项目商业计划书PET基膜项目资金申请报告PET基膜项目节能评估报告PET基膜行业市场研究报告PET基膜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PET基膜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PET基膜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PET基膜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复灵以生

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产 1 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2)项目投资总额:42,034 万元。(3)项目实施主体: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项目建设地点: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恩东路 68 号。(5)项目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期为 3 年,项目生产规模确定为年产功能膜 材料 1 亿平方米,主要产品为减粘膜、OLED 制程保护膜和柔性面板功能胶带。 预计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62.37%,投资回收期(税后)为 4.46 年。2、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1)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要求OLED 作为新型显示技术,具有主动发光、超薄、无视角限制、可卷曲、高 画质(高对比度、高亮度、高色域)、全固态、低功耗和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 相关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车载显示等传统平 板显示应用领域。随着消费者对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柔性 显示技术逐渐成为显示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而 OLED 由于其原理结构上的优势, 已成为目前柔性显示的主流方向。有源驱动型 AMOLED 柔性显示屏自 2014 年 开始批量进入市场,在曲面智能手机及智能手表上获得成功应用,并迅速被市场 所认可。未来,应用领域会从曲面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扩展到其他智能可穿戴设 备、VR/AR(虚拟显示/增强现实)设备等更为广泛的前沿领域。全球显示领域权威资讯机构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的研 究显示,2019 年第四季度 OLED 面板收入达 81 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预计 OLED 市场全年总收入将达到 279 亿美元。调研机构 HIS Markit 的报告显示,在 智能手机面板市场,OLED 面板出货量在 2019 年第三季度首次超过 LTPS-LCD 面板。 随着刚性 AMOLED 向柔性 AMOLED 的技术升级,产业界已形成柔性 AMOLED 是技术发展方向的共识。从曲面屏到折叠屏、卷曲屏,快速迭代的屏 幕造型对粘接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胶带基材的耐弯折性及弯折时易拉 伸且可以快速恢复;具备出色的抗跌落和抗冲击特性;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屏幕不会出现“黄化”,具备耐化学腐蚀的特性,可以抵挡汗液、油脂和润肤露的 入侵;手机屏幕防漏光、防水、密封良好等。(2)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一直致力于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重点发展光学膜材料、电 子材料和环保阻燃材料。本次实施年产 1 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主要 产品有 OLED 制程保护膜、减粘膜和柔性面板功能胶带。OLED 制程保护膜和减 粘膜主要用于面板制程过程的保护,柔性面板功能胶带用于柔性 OLED 面板的 结构组装。项目的产品是为 OLED 显示技术进行配套,提前布局 OLED 面板 市场,符合面板行业发展的趋势。公司在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的驱动下,把握时 机、发挥优势,扩大 OLED 产业布局,提高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加大中高端 新产品的业务比重,对于促进公司由传统绝缘材料向光学膜材料全面转型升级, 提升公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抢占进口替代市场的需要目前,OLED 面板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亚(韩、日、台等),其中韩国厂 商处于垄断地位。群智咨询(Sigmaintell)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三星显示占 据全球整体 OLED 面板出货量约 85.4%。近几年,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力推动下, 维信诺、京东方、华星光电、国显光电等面板制造企业加快产业布局,积极投入 OLED 显示行业,产销量快速增长。从发展态势来看,OLED 工艺技术不断成熟, 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生产成本逐渐下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 知度和接纳程度不断提高,OLED 产业已经进入产业成长期。但是,其生产过程 中所需的一些关键部件和材料仍然没有实现国产,完全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随 着国内越来越多的面板配套厂商对 OLED 的关注和投入,关键部件和材料的本 土化供应将很快全面实现。实施本项目是公司抢占进口替代市场的一次良好机 遇,帮助公司完善 OLED 相关产品线,增加光学膜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实现光 学膜业务的战略发展目标。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OLED 产业属新型显示材料产业,符合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中鼓励类第二十八项(信息产业)第 27 条(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子纸显示、激光显示、3D 显 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液晶面板产业用玻璃基板、电子及信息产业用盖板玻璃 等关键部件及关键材料)。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新材料产 业发展指南》中,将新型显示材料列为“关键战略材料”,把提高关键战略材料 生产研发比重作为重点任务,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型飞机等领域建立 20 家左右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2016 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实施 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提出重点发展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 (Oxi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AMOLED)等新一代显示量产技术,建设高 世代生产线。 从行业及社会意义来看,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促进 OLED 膜材料和配套 材料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增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对我国平板显 示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公司具备光学基膜和涂布优势公司的光学级聚酯基膜产品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声誉,特别是在高端离型膜 和保护膜基膜方面,目前产品制造技术成熟、性能指标稳定,销售规模和盈利能 力大幅提升。公司在建的年产 2 万吨 OLED 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将 于 2021 年完工投产,届时公司的基膜年产能将达到 10 万吨。公司的自产基膜是 公司向高端膜材料领域进军的重要优势,已为配套本项目做好充分准备;此外, 公司一直致力于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及生产,具备生产各类基材、合成涂层材料 的能力,在涂布业务上具备一定优势。 (3)项目具备市场地域优势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内柔性 AMOLED 生产线逐渐 改变以往在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布局为主的形势,集中在成渝绵落地。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主要面板厂商近年来集中在西南地区建设柔性 AMOLED 生产线, 西南地区已经成为国内柔性显示屏的新高地。未来随着产业集群效应的扩大,成 渝绵的显示产业带将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吸引大量外来投资和人才聚集。本项 目的所在城市绵阳市为西南柔性显示产业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具有突出的市场地 域优势。4、项目总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额 42,034 万元,具体投资构成如下所示:单位:万元

关尹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光伏带动需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伏带动需求大增,进口替代指日可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应用广泛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性质由醋酸乙烯含量决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是由乙烯(E)和醋酸乙烯(VA)共聚得到,通常 VA 含量在 5%-40%。VA 含量越低,EVA 性质越接近低密度聚乙烯(LDPE);VA 含量越高,EVA 性质越接近橡胶。与聚乙烯(PE)相比,EVA 由于在分子链中引入醋酸乙烯单体,从而降低了高结晶度,提高了韧性、抗冲击性、填料相溶性和热密封性能,被广泛用于发泡鞋材、功能性棚膜、包装模、热熔胶、电线电缆及玩具等领域。不同 VA 含量 EVA 对应用途EVA 是高端新材料,主要分为光伏料、发泡料、电缆料EVA 属于先进高分子材料行业-高性能树脂-高性能聚烯烃塑料。因其具备高透明度和高粘着力,适用于玻璃和金属等各种界面;而良好的耐环境压力使其可以抵抗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潮气。作为高端聚烯烃分支下的环保新材料,符合全球工业生产向环保绿色化转型的趋势。全球 EVA 生产能力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北亚三个地区,未来需求增长将由东北亚和中东地区拉动。根据《中国化工信息》杂志统计,2019 年全球 EVA 产能达 520.6 万吨/年,北美、西欧和东北亚三个地区的产能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85.3%。2018 年全球 EVA 树脂消费量约为 365.4 万吨,对 EVA 的消费需求较大的地区为东北亚、北美、西欧以及东南亚地区,这四个地区年消费量共计298.1 万吨,占世界 EVA 总消费量的 81.6%,其中东北亚的消费量占到 50%以上。根据中国化工信息预测,2018-2023 年,全球 EVA 树脂消费增速最快的是中东地区,年均 EVA 消费量增长率将达到 8.3%,东北亚年均增速约为 4.8%,高于全球年均 4%的增长水平。来自美国和西欧对 EVA 需求增长较为缓慢,日本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在国内,EVA 树脂主要应用于生产光伏料、发泡料、电缆料、热熔胶料和涂覆料等,国内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带动高端 EVA 树脂需求。根据金联创资讯统计,2014-2019 年国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表观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0%,2019 年国内表观消费量为 177.3 万吨,同比上涨 14.0%。我国 EVA 树脂主要用于发泡料、涂覆、农膜、热熔胶、电线电缆以及太阳能光伏等。鞋材、热熔胶和农用薄膜属于 EVA 树脂的传统应用领域,光伏封装胶膜、电线电缆和涂覆料属于新兴的应用领域。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预涂膜技术和无卤阻燃电缆的发展,光伏胶膜、涂覆、电线电缆已成为 EVA 树脂的重要下游,在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用于光伏封装胶膜、薄膜、预涂膜及电缆生产等新兴技术应用中的高端 EVA 树脂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大。2019 年国内 EVA 树脂下游各领域需求生产工艺:国内大多采用高压法连续本体聚合工艺目前全球生产 EVA 树脂的方法包括高压法连续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中压悬浮聚合法。不同 EVA 生产工艺对比国内外 EVA 树脂的生产主要采用高压法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根据所采用反应器的不同,生产工艺包括管式法和釜式法两种工艺。目前,管式聚合法的典型工艺包括: 巴斯夫(BASF)、伊姆豪森(Imhausem/Ruhrchemie)、巴塞尔(Basell)、俄罗斯管式法工艺、住友化学和埃克森美孚管式法工艺等。釜式法聚合的典型工艺有杜邦、美国工业公司、住友以及利安德巴赛尔等釜式工艺法。目前国内EVA 树脂的生产技术均为引进技术,其中采用管式法工艺的生产能力为 60.0万吨/年,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 61.7%;采用釜式法工艺的生产能力为 37.2 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 38.3%。管式法和釜式法生产工艺对比国内 EVA 进口依存度高,未来 1-2 年有望持续景气全球 EVA 树脂产能较分散,东北亚需求超过 50%全球 EVA 产能约 520 万吨,主要厂家包括埃克森美孚、韩泰等企业。全球消费量约 380 万吨,对 EVA 的消费需求较大的地区为东北亚、北美、西欧以及东南亚地区,合计占世界 EVA 总消费量超过 80%,其中东北亚的消费量占到 50%以上。全球 EVA 树脂的产能分布(按地区)全球 EVA 树脂的产能分布(按厂家)国内 EVA 树脂共 7 家企业生产,开工率逐年提高中国 EVA 产能、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4 年到 2019 年,产能从 50.0万吨/年增加到 97.2 万吨/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4.6%;产量从 36.3 万吨增加到 73.7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5.8%。2020 年国内产能 97.2 万吨,产量预计 75 万吨,开工率 77.2%。国内 EVA 产能产量(万吨)国内主要产能包括斯尔邦石化 30 万吨/年、扬子石化-巴斯夫 20 万吨/年、燕山石化 20 万吨/年、联泓新科 10 万吨/年、台塑宁波 7.2 万吨/年等。其中斯尔邦石化、联泓新科、台塑宁波具备光伏级 EVA 树脂生产能力,年产量约 15 万吨。我国 EVA 树脂主要生产厂家(万吨/年)国内新增 EVA 产能陕西中煤榆能化 30 万吨/年、中化泉州 10 万吨/年、中科炼化 10 万吨/年、古雷石化 30 万吨/年,这些产能受疫情影响实际投产进度尚有不确定性,新增产能主要以生产电缆料、发泡料为主。我国 EVA 树脂新增产能(万吨/年)我国 EVA 进口依存度高,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大。2014-2019 年表观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0%。2019 年 EVA 进口 109.6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177.1 万吨,同比上涨 14.0%。我们预计 2020 年国内 EVA 进口量约 118 万吨,表观消费量约 187 万吨,同比增长 5.6%,进口依存度 63.1%。从终端行业发展来看,光伏、电缆等高新行业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需求量增长迅速,成为拉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需求的主要动力。国内 EVA 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万吨)EVA 价格受需求拉动暴涨,未来 1-2 年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历史上来看,EVA 树脂价格较为稳定,2017-2019 年价格始终维持在 12000-14000 元/吨。2020 年上半年,受原油带动的乙烯价格下跌,以及下游行业开工率下降,EVA树脂价格跌至 9500 元/吨。自 2020 年 8 月份以来,在下游需求复苏以及光伏级树脂需求超预期下,价格大幅上涨。2020Q4均价17800元/吨,同比上涨35%,环比上涨 52%。我们认为在海外无新增产能、国内新增产能进度推迟、下游需求爆发增长的背景下,未来 1-2 年 EVA 树脂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EVA 胶膜是光伏组件关键材料,拉动光伏料需求EVA 胶膜性能优异,受光伏电池技术路线影响小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重要封装材料,约占光伏电池组件成本 5%。光伏胶膜是光伏电池组件的内封装材料,应用于电池组件封装的层压环节,它覆盖电池片上下两面,和上层玻璃、下层背板(或玻璃)通过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构成光伏组件。光伏胶膜是以树脂为主体材料,通过添加交联剂、抗老化助剂,经熔融挤出、流涎成膜而得。光伏胶膜材料不受技术路线影响,未来 EVA 树脂和 POE 树脂长期共存。光伏胶膜按原材料可分为透明 EVA 胶膜、白色 EVA 胶膜、聚烯烃(POE)胶膜、多层共挤 POE 胶膜(EPE)等。透明 EVA 胶膜是最传统的产品,适用各种光伏组件;白色 EVA 胶膜反射率更好,主要适用光伏组件下层封装;POE 胶膜具备更高抗 PID 性能(电位诱发衰减:为提高发电效率而降低太阳能电池片钝化层的折射率,导致光伏组件实际发电效率大幅下降的现象),主要适用于双玻光伏组件。光伏胶膜种类(按原料区分)双玻组件是未来发展趋势,EVA 胶膜长期看渗透率下降有限光伏组件经历单玻组件、双玻组件、新型双玻组件等发展阶段。常规单玻组件结构(从上往下):光伏玻璃、透明 EVA 胶膜、电池片、透明EVA 胶膜、光伏背板。太阳能透过玻璃和上层透明 EVA 胶膜照射到硅电池片上产生光电流,白色的光伏背板反射光线,透过下层透明 EVA 胶膜再照射到电池片表面,提高光线利用率。常规双玻组件结构(从上往下):光伏玻璃、透明 EVA 胶膜、电池片、白色EVA 胶膜、透明背板/钢化玻璃。由于双玻组件背面使用透明玻璃而没有白色的背板反射光线,会导致电池片间漏光,存在 2%以上功率损失。改为采用白色EVA 胶膜应用在电池片下侧,可以增加反射,提高阳光在组件中的利用效率。新型双玻组件结构(自上而下):光伏玻璃、透明 EVA 胶膜、电池片、POE胶膜/多层共挤 POE 胶膜、透明背板/钢化玻璃。由于双面发电特性和特殊设计,电池的背面特别容易发生 PID 现象,尤其在双玻组件中 PID 衰减更为明显。POE胶膜具有更高的水汽阻隔率、更优秀的耐候性能和更强的抗 PID 性能,可提升组件长期可靠性。由于双面发电组件理论效率更高,是光伏组件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白色 EVA和 POE 胶膜的渗透率也将相应增长,对透明 EVA 胶膜形成逐步替代的趋势。但由于 POE 胶膜粘结性较差,使用多层共挤的 EVA-POE-EVA 结构胶膜(EPE),其可兼具 EVA 的良好胶黏性与 POE 的抗 PID 性能,性能介于 EVA胶膜与 POE 胶膜之间。全球光伏迎来高速发展期,光伏胶膜需求大增带动 EVA 光伏料需求光伏是绿色环保清洁能源,政策推动行业高速发展。随着投资成本不断下降和发电效率逐年提升,中国光伏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光伏市场最高年均新增装机可达到 287GW,2025 年最高可达 391GW,年复合增速 16%。我国正在积极谋划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光伏协会预测,未来 5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装机乐观情况可达到 90GW,2025 年最高可达 123GW,年复合增速 21%。光伏组件产量一般为光伏电池装机量 1.15-1.2 倍,2019 年全球新增装机 115GW,光伏组件产量 138GW。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预测(GW)国内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预测(GW)光伏胶膜呈单位用量下降、克重增加趋势,白色 EVA 与 POE 胶膜渗透率增加。在相对固定的组件面积下,光伏封装材料的单位用量(亿平方米/GW)与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呈负相关性。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单位面积组件的输出功率逐年提高,未来胶膜的平均用量也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组件对电池封装性能要求的提高,光伏胶膜克重(吨/亿平方米)呈增加趋势,大体上看,单位用量下降与克重增加基本相互抵消(吨/GW)。由于双面发电组件理论效率更高,是光伏组件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白色 EVA 和 POE 胶膜的渗透率有望相应增长,对透明 EVA 胶膜形成逐步替代的趋势。光伏胶膜单位用量预测(亿平米/GW)光伏封装材料市场占比预测EVA 树脂受光伏装机需求拉动,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光伏预测,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在 120GW 左右,乐观预计 2025 年新增装机 391GW。根据我们估算,按照树脂需求为 4.7 万吨/亿平米,2020 年全球光伏级 EVA 树脂需求约 54 万吨,2022 年需求约 95 万吨,CAGR 为 32.7%;2025 年需求约138 万吨,CAGR 为 20.7%。全球 EVA 树脂需求预测(乐观)悲观预计 2025 年新增装机 301GW。根据我们估算,2022 年全球光伏级 EVA树脂需求约 75 万吨,CAGR 为 25.5%;2025 年需求约 106 万吨,CAGR 为17.5%。全球 EVA 树脂需求预测(悲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申请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建议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商业计划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循理

“十四五”行业规划-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四五”行业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化工新材料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1.1发展成绩和突出问题(一)化工新材料行业范畴:化工新材料包括高性能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专用化学品、无机新材料六个大类。化工新材料行业范畴(二)化工新材料“十三五”期间取得成绩目前化工新材料行业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同时也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中自给率最低、最急需发展领域。经过“十三五”的发展,化工性材料行业整体的自给率已达到了61%。化工新材料行业表现消费量(万吨)及自给率(三)化工新材料行业“十三五”期间突出的问题虽然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较“十二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某些产品仍然存在空白,一些产品虽然产能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高端产品仍然存在差距和短板。主要反映为以下六个问题。1)部分新材料尚未国产化,部分新材料出现结构过剩的问题,能够自给但性能指标、稳定性等存在差距。①如聚碳酸酯、聚甲醛,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导致国内市场的低端同质化;竞争激烈,而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②国内碳纤维有效产能2.2万吨,但产量仅为1.1万吨。通用级CF普遍存在质量不稳定、性能离散系数大等问题,而高端CF品种缺乏。2)部分产品单一,系列化程度不高,应用技术研究落后,市场响应能力和技术服务相对欠缺。受到体制、机制、市场环境的制约,加之自身理念和观念有待转变,我国相关企业在下游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投入较少,产品牌号少,产品尚未形成系列化、差别化,导致下游用户不能认可和接受,导致装置利用率较低。3)部分新材料亟需上游关键配套原料突破。部分化工新材料受限于上游原料,需要消除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如共聚聚酯PETG的关键原料CHDM,尼龙66的上游关键原料己二腈,高端偏光片关键膜树脂PVA树脂、TAC树脂等依赖度较高。只有实现关键原料的突破,下游新材料的制备才成为可能。4)部分新材料产品用户粘性高,下游用户接受缓慢。化工新材料中部分产品如电子化对产品批次质量的稳定性要求高,材料更替可能会造成下游产品性能和良率的波动,因此产品评价技术难度大、认证周期长、费用高;同时,由于细分子行业众多,导致单个产品通常成本占比较低。5)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弱,研发和设备投入不足。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虽然部分新材料相关专业国内科研院所已处于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但与下游企业结合不紧密、国家相关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不完善,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慢、产业化程度低,行业上下游之间未能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联动。6)战略性、创新性人才短缺,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是新材料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国内对化工新材料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和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对高端人才吸引不足,人才活力未能充分发挥。1.2关注重点和行业热点1)提高关键行业所需材料的保障能力。2019年6月底,日本宣布暂停对韩国供应3种半导体核心原材料含氟聚酰亚胺、光刻胶、高纯度氟化氢,韩国三种材料对日本供应的依赖分别达到93.7%、91.9%、43.9%。断供后三星2019年三季度净利润暴跌52%,间接导致韩国出口连续数月下降。从日本断供时间可以看到,部分原材料产品对整体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这种风险,需要我们国家在化工新材料行业突破重点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加快重点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提升行业所需材料的保障能力。①高端聚烯烃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a)部分产品仍处于空白,如EVOH、茂金属聚丙烯、POE弹性体;b)名义产能较大但实际产量不足,主要原因是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和国外新材料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如UHMWPE、聚丁烯-1;c)高端专用料牌号生产和开发力度依然欠缺,如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烯烃行业产需情况②工程塑料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a)生产能力不足,部分产品还不具备生产能力;b)产品档次低,不能满足高端差异化需求,如聚甲醛;技术水平落后国外,如聚芳酯、液晶聚合物等;c)缺乏终端应用开发能力。工程塑料行业产需情况2)政策推动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近一两年来,国家对塑料垃圾的问题重点关注,国家和多个省份也颁布了禁限塑政策,这些政策将有效推动我国未来可降解材料行业的发展。③对于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目前我国产业化较成熟的主要有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酯,此外呋喃聚酯等一些新型品种也被不断开发出来。那么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a)目前,国内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尚未打开,产品以出口为主,70%以产品或制品形式出口海外;b)与传统石油基塑料相比,生物降解塑料尚存在成本高、性能较差、依赖政策支持等不足;c)国内应用整体上呈现“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市场有待培育。可降解塑料行业产需情况1.3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化工新材料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传统石化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品产值0.8万亿元,市场规模约1.3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10%,预计2025年,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2万亿元。化工新材料重点领域需求现状及预测(单位:亿元)1.4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领域(一)高性能树脂——高端聚烯烃1)进一步提升供应能力。①改进催化剂体系(茂金属聚烯烃);②改变共聚单体(高碳α烯烃共聚聚乙烯,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③通过工艺设备、操作参数形成的特殊结构和性能产品(双峰、多峰牌号,高融指、低嗅味牌号等)。2)提升牌号开发和市场响应能力。(二)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1)提升大宗工程塑料的生产水平。①高提高聚甲醛、聚碳酸酯等已有装置的运行水平;②促进一批国内尚属空白的特种工程塑料实现产业化,如PEEN、PEN、PCT、特种尼龙、生物基尼龙。2)消除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①加快1,4-环己烷二甲酯等单体技术开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特种共聚酯发展;②推进己二腈技术国产化,促进聚酰胺(尼龙66)工程塑料发展;③扩大戊二胺、1,3-丙二醇等生物基材料的关键配套原料,并降低成本。3)加强塑料改性、塑料合金技术开发。①提高工程塑料对细分市场的适用性和产品性价比;②加强改性塑料和塑料合金的开发。(三)高性能树脂——聚氨酯1)绿色化。①发展水性或无溶剂型产品,逐步替代溶剂型聚氨酯产品;②加快发展气相光气化异氰酸酯技术,研究开发非光气化异氰酸酯生产技术;③聚醚多元醇的原料环氧丙烷,淘汰环境污染严重的氯醇法。2)差别化。①大力发展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等特种异氰酸酯的生产,实现异氰酸酯产品升级;②进一步发展精细化、功能化聚氨酯产品。(四)高性能树脂——氟硅树脂1)对于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应大力提升国内产能规模和装置开工率,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关键参数。主要包括: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膜级聚偏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甲基苯基硅树脂、苯基硅油等。2)5G基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生产属空白的产品,应集中力量开展系统攻关,形成一批创新成果与典型应用。主要包括: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高速挤出级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等。(五)高性能树脂——生物可降解材料1)扩大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酯、聚己内酯等品种的生产规模;2)提升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等产品性能和改性开发;3)加快聚羟基(PHAs)、呋喃聚酯等新型生物基降解塑料等产业化进程;4)加快生物法丁二酸、生物法1,4-丁二醇、呋喃二甲酸等原料的技术开发和生产。(六)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合成橡胶和弹性体1)部分胶种,增加产品牌号,增加供应量,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满足轮胎和制品用户不断升级的要求:溶聚丁苯橡胶(SSBR)、稀土顺丁橡胶(NdBR)、氢化丁腈橡胶(HNBR)、溴化丁基橡胶(BIIR)、异戊橡胶(IR)及单体、EPDM、甲基苯基硅橡胶、SEPS、特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2)强化一批产品填补缺口:如氢化丁腈橡胶、氟硅橡胶、特种氟橡胶、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丙烯酸酯橡胶、尼龙/丁基复合橡胶(PA/IIR)等。3)氟硅橡胶方面,重点发展技术难度大,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距的品种。①提升氟橡胶产品品级;②提高氟硅橡胶、特种硅橡胶、甲基苯基硅橡胶的市场占有率;③实现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成熟应用,带动在核电、高铁、汽车及电子行业的推广应用。4)TPO、TPU等热塑性弹性体产品重点提升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为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做好配套。(七)高性能化学纤维1)碳纤维。①加强碳纤维生产企业与复合材料制造、下游应用领域的联系,建立生产到应用一体化的技术攻关平台,探索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发展的模式;②加强沥青基碳纤维和高强高模碳纤维的产业化研究,实现其规模化稳定生产。2)芳纶。①间位芳纶发展重点是在现有有效产能基础上进行产品性能提升和应用研发;对位芳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产品自给率;芳纶Ⅲ材料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实现高质量稳定生产;②鼓励现有优势企业进一步提升产能、改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发展系列化的产品,加强生产企业与复合材料制造企业的联系。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鼓励树脂生产企业与纤维生产企业联合生产和应用研发,促进全产业链竞争力提升。4)防护用纤维。进一步拓展种类,如通过引入不同的聚合单体,提升其产品性能。(八)功能性膜材料1)功能性膜领域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空白、技术实习薄弱和进口依赖度高的品种:①反渗透膜、纳滤膜等高性能水处理膜;②渗透汽化膜、气体分离膜等特种分离膜;③高性能、低成本电解用离子交换膜;④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燃料电池质子膜;⑤光学膜中的偏振片用薄膜(PVA膜、TAC膜等)、背光模组用膜(扩散膜、增亮膜、反射膜等)、聚酰亚胺柔性膜;⑥新型光伏材料用膜;⑦轨道交通用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高性能PVB中间膜等膜品种。2)目前国内膜材料关键成型设备自主化率低,需要加大膜材料成型设备的研发和生产。①实现高端膜材料成型设备国产化;②推动应用研发体系的建立,如光学膜领域应注重薄膜材料研发与现实材料需求之间的关联,拓展光学膜应用范围,并形成“按需研发”的光学膜研发体系,逐步提升我国光学膜研究的引领能力。(九)电子化学品1)重点发展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新能源电池、印制电路板四个领域配套的电子化学品。2)加快品种更替和质量升级,满足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①重点优化升级超高纯化学试剂、电子特种气体、先进封装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CMP抛光材料等国内已有一定生产基础的产品;②填补光刻胶及关键原材料、液晶混晶、高性能OLED显示材料、5G用关键材料等一批供应缺口较大的产品;③布局一批前沿产品,如动力电池回收用高效萃取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无镉量子点发光显示材料等。(十)无机新材料1)重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无机纳米材料、无机晶须材料、光催化材料、石墨烯材料、半导体晶圆材料、无机纤维材料领域。①根据市场需要加强无机化工产品应用性能的研究,开发产品的新产品。如开发高纯、超细、表面改性等产品,提升产品性能;②实施创新驱动,研究开发相应的高新工艺技术包括超细化技术、纤维化技术、薄膜化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单晶、多孔生产技术、特殊几何形状制备技术、高纯技术、复合物技术;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水热法生产高纯电子级无机化工产品等。促进无机功能材料技术发展。2)关注“新基建”带来的市场机会,发展5G技术所需相关材料等。3)推动与相关产业合作,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十一)3D打印材料。1)开发低成本打印材料、开发多样性打印材料:未来进行改性技术研究的材料主要聚焦工程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热固性塑料、光敏树脂和预聚体树脂、高分子凝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几大类。2)对材料进行流动性改性、增强改性、快速凝固改性、功能化改性等技术开发。(十二)医用化学材料。医用化学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国内工业化生产尚处于空白(或仅能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加快实现工业化突破。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2.1项目政策背景2.2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场址现状4.2场址条件4.3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质量控制第九章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财务分析11.1评价概述11.2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关联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申请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建议书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带水云

江苏膜科技产业园项目案例

江苏膜科技产业园是浦口区人民政府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同打造,由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专业化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包括基础研究平台(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开发平台(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孵化培育平台(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基地(陶瓷膜产业基地、分子筛膜产业基地、特种膜产业基地)。园区开创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已形成了占地900多亩的产业集聚地,是浦口经济开发区最具代表性的新材料产业之一。发展目标将园区打造成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出上市公司,聚集行业龙头企业,最终在膜材料领域上占领国家科技制高点,并不断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膜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园区规划园区研究院占地196亩,在硬件设施方面,一期已经完成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其中包括4幢标准及中试厂房25000平方米、9幢研发孵化楼25000平方米、1幢办公楼5000平方米和1幢综合服务楼5000平方米;大中小会议室、报告厅、接待室、展厅、员工食堂、网球场等公共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在增值服务方面,研究院引进了一批工程设计人才投资成立了以膜技术转移为主的“南京工大膜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引进了基金管理专业人才投资成立了以基金投资管理为主的“南京膜材料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筹建“江苏膜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为入驻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战略和资金技术支持。发展优势创业项目入驻园区,不仅可以享受到从公司设立、管理咨询、战略规划、股权融资、并购整合直到上市辅导的一条龙增值服务,而且可以得到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业技术支持,更加重要的是能够得到一批创业成功者的切身经验和指导,提高人才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创业企业家,形成膜科技产业价值链。服务说明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

里原

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用地膜替代空间巨大

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用地膜市场替代空间约77万吨白色污染严峻,可降解塑料是破局关键:随着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和不规范的塑料回收体系,白色污染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可降解塑料通过光、生物等途径转化为 CO2 和水完成碳循环,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理想替代品。PLA 和 PBAT 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可降解塑料根据来源主要分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冲、拉伸和弹性性能几乎没有短板,并且国内技术成熟度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限塑政策逐步加码,高成本仍是瓶颈:全球限塑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我国于 2008 年开始实施首个限塑令,但效果不甚显著。自 2017 年我国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开始,限塑力度显著加大,2020 年 1 月发改委联合生态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重点针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四个领域提出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和时间推进节点。限、禁塑政策的推动是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契机,但与此同时,由于可降解塑料较高的生产成本,我国可降解塑料仍处于行业导入期。可降解塑料有望迎来 500 亿左右的市场规模:根据年初发改委的《意见》及农业部对农膜的管理规定,我们梳理了有望率先发展可降解塑料的领域为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到 2025 年上述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分别达到 100 万吨、70 万吨、50 万吨和 30 万吨,合计形成约 250 万吨的市场空间,500 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潜在需求空间巨大可降解塑料国内起步晚、增速快、行业空间大。根据降解机制,通常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其中生物降解塑料为主流。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2018年达到36万吨,HIS预测到2023年全球需求将增加至55万吨,5年平均增幅达9%。2018年,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7万吨,行业规模约54.4亿元,2016~2018年需求量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间巨大,根据我们测算,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为仅0.62%。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政策落地正当时与千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相比,国内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需求仍有待放量。我们认为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1)限塑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强;2)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3)技术进步或政府补贴带来成本下降。在行业发展前期,政策推动是关键,类比光伏行业,政府补贴给予企业降价空间,通过降价促销释放需求,在行业上游引发规模效应实现成本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价格、释放需求,实现良性循环。2020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联合九部门加强对塑料污染治理问题的推动,各省市也集中出台强制落地政策,行业有望进入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国内生物降解塑料替代空间达千万吨我们认为包装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和农用地膜适用范围广,用量大,是限塑令重点关注的领域。塑料垃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家用电器、建材、汽车中的大件塑料,一类是来自日常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用的塑料薄膜。前者单位体积大,容易和其他废弃物分离,因而适合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实现废弃塑料的无害化处理。而后者单位体积小,难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回收再生的成本高,而且由于回收再生的塑料在卫生性能上会有所下降,因而不适用于食品包装、餐具等食品级应用领域。因此我们认为,生物降解塑料将重点在难以通过回收实现污染防治的包装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和农用地膜实现广泛应用。农用地膜:市场替代空间约77万吨农用地膜的使用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不可降解的残膜会污染土地,导致作物减产。农用地膜是覆盖在农田上的塑料薄膜,主要作用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水分,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的氢份分解,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经济作物以及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目前我国适宜地膜覆盖的工地面积超过9亿亩,地膜实际覆盖面积达3亿亩,覆盖率在30%左右。我国使用的地膜大部分由聚乙烯经吹塑制成,使用后难以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薄膜会对土壤肥力水平、通气性、蓄水能力造成破坏,甚至会使耕地次生盐碱化,最终导致作物减产。2018年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为178万吨,假设可降解塑料的理想替代率为31%,可测算得以2018年为参照农用地膜领域可降解塑料理想市场空间约为77万吨。农用地膜示意图残膜会降低小麦的产量使用可降解地膜是解决残膜问题的理想办法,该部分预计将为可降解塑料贡献76万吨的市场空间。目前,残膜的治理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以机械回收和人工捡拾为主,但无论机械还是人工,都无法长期彻底清除残膜的积累,而且回收残膜的成本也在逐渐上升。而可降解塑料能够在1年时间内自然降解为CO2和水,彻底解决残膜问题并降低回收成本。特别是PBAT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合适的降解时间,在农用地膜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申请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建议书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商业计划书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寒夜

智能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智能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 1、项目实施的背景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智能化产品不断涌现,“智能”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家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化、高端化已经成为我国家电行业转型升级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国内领先家电企业竞相推出智能化产品,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智能家电产品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智能电视产量达到9,310.1万台,液晶电视智能化率接近60%。相关技术应用条件的不断成熟,推进家电智能化进程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在冰箱领域,智能化、高端化则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包括智能玻璃在内的高端配件需求日益显现。2、项目简介 项目总投资48,373万元,拟通过新建切磨钢化车间、贴合检测等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购置钢化炉、CG+Sensor(Film)贴合机、CG+Sensor(glass)贴秀强股份 2017年度创业板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分析报告合机、TP+LCM真空贴合机、脱泡机、UV固化机等主要生产、检测、安全、环保设备,形成年产家电家居智能模组玻璃220万片的生产能力,以满足未来市场发展所需,为公司玻璃深加工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项目实施必要性 (1)项目是顺应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抢占市场先机的迫切需要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家电行业正处在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助力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人口结构变革为家电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蕴藏巨大的需求潜力,智能化、高端化成为我国家电行业未来发展重要趋势。家电行业的变化驱动相关配套行业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具体到家电玻璃行业,家电的智能化、高端化趋势对高端智能玻璃将构成强劲需求。目前,我国智能家电已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并逐渐推向市场。未来随着家电智能化率、高端化率的持续提升,高端智能玻璃的需求也将迅速扩大。公司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与持续积累,在家电彩晶玻璃领域具备了丰富的研发、生产经验,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公司始终关注下游需求变化与新品创新研发,在家电彩晶玻璃的基础上成功掌握了智能玻璃的生产工艺,具有了一定技术积累。因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已有技术储备与研发优势成功转化为先发优势和市场优势,以顺应家电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2)项目是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引领行业持续发展的切实需要 公司是国内家电玻璃产品行业龙头公司之一。为应对下游市场的复杂变化,公司一直十分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并成为引领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随着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下游家电行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智能化、高端化等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面对下游家电市场的新变化,公司亟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实现智能玻璃的规模化生产,从而满足下游厂商智能家电的新需求,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继续引领行业的新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成为公司的必然选择与切实需要。(3)项目是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互联网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家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相应地对家电玻璃企业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配合家电企业不断研发与推出新品、持续丰富产品结构成为家电玻璃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公司家电玻璃产品仍主要以彩晶玻璃为主,2014-2016年彩晶玻璃的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过30%。公司智能玻璃是在彩晶玻璃基础上的升级,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与广阔的应用空间。因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实现高端智能玻璃规模化生产,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扩大高毛利产品的产销规模,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4)项目是公司延续玻璃深加工创新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能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顺应了智能家电发展趋势所需,在实现智能玻璃的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还可将智能玻璃与公司现有的镀膜技术等诸多 储备技术融合应用,对智能玻璃进行不断研发创新,如将公司现有减反射镀膜技术应用于智能玻璃中,将增加智能玻璃触摸屏的清晰度,提高用户的视觉满意度;如将公司现有的镜面镀膜技术应用于智能玻璃中,将增加智能玻璃表面的镜面效果,当无人靠近时,智能玻璃显现出镜面效果,当智能玻璃红外感应到有人靠近时,智能玻璃将由镜面效果切换至普通状态,提高用户的感官满意度。4、项目市场前景 从长期来看,家电智能化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单品智能化,第二阶段是家电系统智能化,第三阶段是融入智能家居系统。目前,家电行业仍处于智能化初步发展的第一阶段,因此未来智能化市场空间极其广阔。根据2013首届中国智能家电趋势高峰论坛上,北京奥维云网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联合发布的《智能改变未来:智能家电的现状与未来》报告预计,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生态产值将由2010年的50亿元飙升至10,000亿元,实现十年增长二百倍的飞跃式发展。从主要品类来看,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93%、45%、38%和55%。1目前,我国是全球家电生产第一大国,近年来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产量分别约为1.4亿台、0.8亿台、1.4亿台、0.7亿台。如按照上述智能化渗透率推算,2020年我国智能冰箱产量将超过3,000万台。按一台智能冰箱配置一片智能玻璃推算,则2020年仅智能冰箱对智能玻璃的需求量便超过3,000万片。同时,我国家电消费的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多门、十字、大屏等特点的冰箱受到青睐。未来,随着家电智能化率的提高,高端化消费趋势的进一步显现,以及智能家电发展阶段的不断迈进,智能家电乃至智能家居领域对配置大尺寸触控显示模组的智能玻璃的需求将更为强劲。5、项目实施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 智能家电的发展对促进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及产业规划鼓励、支持智能家电的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家电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2016年7月,工信部印发的《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则强调,智能家电是重点智能产品,鼓励开发绿色、智能、健康的多功能中高端产品,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智能家电等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本项目产品是智能冰箱、烤箱等智能家电产品的重要配件,也将受国家上述鼓励智能家电政策的有利影响。因此,项目实施具备政策可行性。(2)市场可行性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家电领域,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家电智能化、高端化消费的持续发展,对智能玻璃的需求也将迅速扩大。同时,公司从事玻璃深加工多年,在家电玻璃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海尔、海信、伊莱克斯、惠而浦、日立、东芝、LG、三星、松下等国内外大型知名家电企业均为公司客户,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入上述知名家电企业的供应商体系需要经过长期而严格的认证与审核,周期往往长达2-3年,审核内容包括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技术水平、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供货能力、售后服务等全面而严格的审核。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证审核机制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拟进入智能玻璃领域的企业构成了较高壁垒。因此,公司现有的客户资源为本项目智能玻璃的市场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此外,本项目的建设投产,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有助于智能玻璃与现有的彩晶玻璃、盖板玻璃等家电玻璃发挥协同效应,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从而推动公司经营业绩的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具备市场可行性。详细内容见本节“项目市场前景”。(3)技术可行性 项目是基于公司传统家电彩晶玻璃的基础上,实现智能玻璃的规模化生产。公司是国内家电彩晶玻璃的龙头企业之一,是彩晶玻璃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公司从事家电彩晶玻璃深加工多年,具备了丰富的研发、生产经验,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对家电彩晶玻璃的属性了解透彻。在彩晶玻璃方面的坚实技术基础,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公司逐步推动家电玻璃产品由“色彩”向“功能”再向“智能”的方向不断深化与升级。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现已掌握智能玻璃生产中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触控模组和彩晶玻璃贴合工艺,实现了CoverGlass与Sensor、Sensor与大尺寸触控模组之间的成功贴合。目前,项目主要产品已实现给客户送样试用。综上所述,公司已掌握项目产品的生产工艺,项目实施具备技术可行性。6、项目报批事项及进展情况 项目建设用地座落于江苏省宿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行山路南侧,已取得宿迁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宿国用2015第1822号”《土地使用权证书》,地号“321311009100154000”,土地面积127,853m2,本项目使用面积约40,000m2,权利期限自2015年2月10日至2065年1月1日,用途为工业用地。本项目涉及的发改委立项备案、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等程序正在办理中。

不能爱

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燃料电池汽车路径为先商后乘

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路径为先商后乘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有续航距离更长,充电时间更短的优势。但是由于较高的成本和技术要求,氢燃料电池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在日本、美国、韩国、欧洲等国家迅速发展,各国均制定了燃料电池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投入巨额补贴,日本等甚至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目前,燃料电池根据其应用场景不同可大体分为交通运输用、固定式、便携式燃料电池,近年来需求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亿华通招股书援引E4tech的统计数据,2019年度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达1129.6兆瓦,2015年-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52%,其中交通运输领域需求上升尤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达68.13%。燃料电池整体应用领域由以清洁电站、辅助电源为应用场景的固定式电源向以交通运输为应用场景的车用电源转变。近年全球分应用领域燃料电池出货量“十五”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即被确立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于2016年开始快速起步,之后4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26%,2019年度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量达2737辆,较2018年度同比增长79%,表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经从政府主导的技术探索、示范运营阶段发展至商业化初期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2.0》,到2030-2035年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累计100万辆,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超过10万套/企业,整机性能达到与传统内燃机相当。2015-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数(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和企业产能规划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路径为先商后乘,即通过商用车发展规模化降低燃料电池和氢气成本,同时带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后续拓展到乘用车领域,主要由于:1)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口基数普遍较大,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发达,公交车与城市客车保有量较大;2)商用车一般存在固定路线,沿线建设加氢站可有效提升加氢站利用率,且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特点上更适合中长途、中重载运输体系;3)我国依托政策优势可快速进行公共交通体系及城市配送领域的商业化推广,燃料电池公交车、城市客车、城市物流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因燃油车油耗及碳排放较高带来的环保压力。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在售车型主要来自于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申龙客车等商用车企业,同时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车企纷纷在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进行布局。新源动力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公司。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模块、系统及相关测试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处于产业链中游核心位臵。新源动力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699万元,净利润507万元;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7886万元,净利润-893万元。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目前渗透率不高,但前期卡位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链电堆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性能和成本具有较大的影响。电堆被称之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心脏,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动力来源,其主要由多层膜电极与双极板堆叠而成。燃料电堆的研发和生产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新源动力是国内少有的能够独立生产电堆并经过多年实际应用的公司。膜电极是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与气体扩散层结合而成,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对电堆的性能、寿命和成本具有关键影响。新源动力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密度、强环境适应性和车用高耐久性膜电极的量产。在行业市场空间方面:我们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2.0》的基础上做更保守的估计,假设2025年我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5万辆,其中包括1万辆商用车和4万辆乘用车,即至少平均每年新增2000辆商用车和8000辆乘用车。截至2019年末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系统供应商分布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可以保守估计,到2025年,新源动力将为超过2000*5%=100辆商用车和8000*5%=400辆乘用车提供电池系统,参考亿华通招股书公布的电堆单价,我们保守假设未来电堆价格有一定的下降,按每辆乘用车电堆40万元,每辆商用车电堆80万元计算,这意味着2025年2.4亿元的年收入,为新源动力2019年营业收入的3.08倍。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成本受规模效应影响情况根据国务院在2020年10月20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我国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占到全部汽车新车销量的20%。我们认为,在同期,销售结构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能达到同样或更高的水平:1)在技术方面有优势,在定增后将投建的欧洲研发中心项目将进一步强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研发,布局汽车空调管路前瞻技术,帮助改善销售结构。2)得益于欧洲不断加强碳排放控制,各国出台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海外业务的销售对象或将有更多的新能源车型,这将改善销售结构。我们保守估计,在2025年,汽车热循环系统零部件的销售对象中,非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比例与行业相当,即4:1。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研究,燃油车单车的空调管路等设备的价值在200元左右。由于新能源汽车需要的热管理管路更多,技术要求更高,我们估计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对新能源汽车的单车销售额为燃油车的3倍,在600元左右。假设2019年公司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供应的车量中,新能源车占比为4.7%,即与当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相一致。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公司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平均单车销售额约为600*4.7%+200*95.3%=219元。我们保守假设2025年公司下游客户中新能源车型的占比为20%,则平均单车销售额将达600*20%+200*80%=280元。这意味着相比2019年,2025年的平均单车销售额将上升约27.85%。二是国内外整体汽车销售的稳定上升。2019年,我国汽车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受中美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承受了较大压力,总销量较2018年下滑较大。2020年,尽管面对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是随着国内疫情情况的迅速好转,汽车销量较2019年总体稳定。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提出,2025年国内汽车销量有望达3000万辆,这相对于2020年的2531万辆增长超18%,CAGR达3.46%。2018-2025年国内汽车销量情况和预测在汽油车发动机领域,进入21世纪后,EGR技术在汽油发动机上的降低油耗功能得到重视。汽油发动机上搭载使用EGR技术,通过废气循环能够抑制爆震,降低最高燃烧压力和温度,从而提升燃油功效,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这意味着,EGR技术可以同时提高汽油车经济方面和排放方面的竞争力,因此EGR技术在汽油车发动机领域迅速得到应用推广。目前,国际上丰田、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制造商的主要车型均已开始配套汽油EGR技术,以达到提升燃油效率的目的。第一章总论1.1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燃料电池汽车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关联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申请报告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建议书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商业计划书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燃料电池汽车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燃料电池汽车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燃料电池汽车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夜玫瑰

洁美科技:基膜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9月底10月初投产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刚刚看到公司年度报告,23页募投资金承诺项目中,第7项可转债原膜项目,达到预订可使用状态日期2022年9月30日,是否是一个纰漏,之前一直说的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为2021年9月底?洁美科技(002859.SZ)3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基膜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9月底10月初投产,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测时间要快。年报中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依据公司项目可研报告所列示的时间,公司2019年9月16日发布《关于新建光学级BOPET膜、CPP保护膜生产项目的公告》,决定实施年产36,000吨光学级BOPET膜项目,其中:“投资进度:计划建设工期为5年,其中一期项目建设工期3年。”(记者 毕陆名)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每日经济新闻

光之旅

纳米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化工行业重点支持

纳米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化工行业重点支持1、概述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有至少一维属于纳米尺寸范围内(1~100纳米)的材料,或以该尺寸范围内的物质为基本构成单元的材料。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生产技术的改良及下游需求增加的拉动,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81.3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791.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2%。纳米材料未来有望在基础工业材料以及显示器零件的细分市场上有所突破,带动整体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633.9亿元。1.1下游行业发展带来材料改善需求纳米材料凭借表面效应及高反应活性等优异性能获得市场认可现阶段主要以石墨烯导热膜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为代表。散热问题是消费电子行业长期高度关注的技术问题,石墨烯导热膜即是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而开发出的片状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厚度薄及散热效率高的优势,满足了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1.2现有应用渗透率提高,逐渐取代传统材料部分纳米材料凭借着高导电性、高导热性等性能优势,在现有应用领域持续渗透。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市场占有率自 2014 年至 2018年逐年上升,由116%提高到29.8%。虽与炭黑类材料目前的市场地位仍有差距,但随着碳纳米管材料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不断渗透,其市场份额有望在 2021年超过炭黑成为动力锂电池的主流导电剂,并在2023年进一步达到75%以上的占有率。1.3量子点显示器性价比优秀第一阶段的技术形态为量子点光转换膜,即在液晶屏幕的基础上使用量子点光转换膜代替传统的荧光粉膜,蓝色光源通过量子点光转换膜转换为白色光源经液晶过滤为红绿蓝三色,可达到提升色域、改善液晶屏幕的显示质量的目的;第二阶段的技术形态仍然使用蓝光作为背光光源,使量子点直接接受蓝光后并发出红绿蓝三色光;最终阶段的目标技术形态为QLED,即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作为纳米材料中的重要细分市场,第二代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实现带来的产值将对整个纳米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带来可观的拉动作用。2、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综述2.1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根据尺寸上的绝对数值进行定义,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有至少一维属于纳米尺寸范围内(1~100纳米)的材料,或以该尺寸范围内的物质为基本构成单元的材料。由于在纳米尺寸下,物质具有与宏观状态时所不同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等,因而纳米材料具有异于传统尺寸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和机械等性能。将材料纳米化的目的主要是追求与传统尺寸材料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故芯片工业中的晶体管虽然在尺寸上符合纳米尺寸的标准,但通常不被划入纳米材料的范畴之中。根据材料三维尺寸中符合纳米尺寸范围的维数,可将纳米材料分为三类∶(1)三维尺寸均符合纳米尺寸标准的材料被称为零维纳米材料,常见形态为纳米颗粒,代表性材料包括铂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等;(2)三维尺寸中有两个维度符合纳米尺寸标准的材料被称为一维纳米材料,常见形态为纳米管、纳米线或纳米纤维,代表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硅纳米线、碳纳米纤维等;(3)三维尺寸中有一个维度符合纳米尺寸标准的材料被称为二维纳米材料,常见形态为纳米薄膜,代表性材料包括石墨烯(一种晶格结构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分类2.2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产业链中国纳米材料行业的产业链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上游纳米材料生产商、中游纳米材料应用零部件生产商以及下游终端产品提供商上游分析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的主要参与者为纳米材料生产商,按所产纳米材料的主元素可划分为碳纳米材料生产商及其他纳米材料生产商。碳纳米材料由于在形态及应用方向等方面较为多元化,生产商通常会生产多类型的碳纳米材料。如厦门凯纳的主营产品中既包括了石墨烯粉体和石墨烯微片粉体,也包括石墨烯浆料;天奈科技的主营产品既包括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又包括碳纳米管粉体;中国其他纳米材料生产商主要为纳米钛酸钡粉体的生产商,其中应用于生产MLCC的纳米钛酸钡的市场份额基本集中在国瓷材料,另一具备MLCC 配方粉生产能力的厂家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其生产的配方粉全部为自产自用,并不对外销售。数据显示,上游纳米材料生产商的成本结构较为稳定,前期在设备等固定成本方面的投入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近60%,原料、人工等生产相关的浮动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为30%左右。因此,上游厂商对中游纳米材料应用零部件生产商的议价能力较高。中游分析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产业链中游的主要参与者是纳米材料应用零部件生产商。以碳纳米管导电剂市场为例,其中游厂商的参与者主要为购买上游导电剂产品进行动力电池、数码电池等锂电池产品生产的电池厂商。这部分电池产品将作为生产零部件继续输送至下游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制造厂商。当前纳米材料产业链中存在着"微笑曲线"特征,即从事附加价值较低的组装及制造业务的中游环节厂商,由于技术壁垒较低,同质化程度较高等原因受到上下游厂商挤压。一旦行业出现增长减缓或收缩情况,中间产品生产环节将受到冲击,因此其议价能力在产业链中处于最低位置。下游分析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产业链下游的主要参与者为终端应用型产品提供商,主要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通讯及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提供商。与中间纳米材料应用零部件生产商不同,终端产品提供商可通过代工生产等形式降低组装及制造业务在主营业务中的比重,并向消费者提供其他服务型业务以进行终端品牌的塑造与营销,是"微笑曲线"理论中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末端环节。在服务方面,以知名电子产品提供商小米集团(以下简称"小米")为例,除硬件销售外,小米公司还提供诸如广告、数字内容、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服务。根据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披露数据显示,小米服务类的营业收入在当季收入中的占比为近10%左右,贡献了43亿元的收入,且该类型业务的毛利率达到了67.4%,是主营业务中毛利率最高的板块;在品牌方面,与购买中间产品进行生产的制造商不同,终端消费者对品牌的敏感度处于更高的水平,终端产品提供商拥有的品牌往往能实现更高的溢价。由此可见,这一环节的议价话语权高于中游环节。3、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生产技术的改良及下游需求增加的拉动,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81.3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79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2%(见图 2-5)。在生产技术的积累以及下游应用市场进一步推广的环境下,纳米材料未来有望在基础工业材料以及显示器零件的细分市场上有所突破,带动整体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633.9亿元。4、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趋势4.1 现有应用渗透率提高, 逐渐取代传统材料部分纳米材料凭借着高导电性、高导热性等性能优势,在现有应用领域持续渗透,并有望在未来5至10年挑战传统材料在应用上的市场地位。以碳纳米管材料为例,在已实现商业应用的动力锂电池用导电剂市场上,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市场占有率自 2014年至2018 年逐年上升,由11.6%提高到29.8%(见中国动力锂电池导电剂市场占有率∶碳纳米管、炭黑)。在此期间,炭黑类材料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由2014年的63.0%下降至2018年的520%。虽与炭黑类材料目前的市场地位仍有差距,但随着碳纳米管材料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不断渗透,其市场份额有望在2021年超过炭黑成为动力锂电池的主流导电剂,并在2023年进一步达到75%以上的占有率。4.2量子点显示器性价比优秀,第二代技术应用在望根据量子点显示技术路线图的规划,第一阶段的技术形态为量子点光转换膜,即在液晶屏幕的基础上使用量子点光转换膜代替传统的荧光粉膜,蓝色光源通过量子点光转换膜转换为白色光源经液晶过滤为红绿蓝三色,可达到提升色域、改善液晶屏幕的显示质量的目的;第二阶段的技术形态仍然使用蓝光作为背光光源,使量子点直接接受蓝光后并发出红绿蓝三色光;最终阶段的目标技术形态为 QLED,即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在针对中国纳米材料行业进行的访谈调研中,有资深专家表示目前领先的量子点显示器厂商如韩国三星公司(以下简称"三星")等,可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掌握第二阶段的量子点显示技术,中国的相关厂商如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亦将紧随其后。作为纳米材料中的重要细分市场,第二代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实现带来的产值将对整个纳米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带来可观的拉动作用。4.3 纳米抗菌材料前景可期,实用产品及投资初现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个人卫生健康意识的提升,纳米材料在抗菌类产品中的应用有望成为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另一个重要的细分应用市场。纳米抗菌材料是指通过一定工艺被制备成纳米级别的抗菌剂,可用于与载体材料一起制备成下游生产环节使用的功能性材料。目前,已被发现具有抗菌性能的纳米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型材料、光催化型材料、季铵盐修饰的无机材料、复合型材料等,其中金属型材料形成实用产品的较多。在载银无机抗菌材料领域,在中国占据主流的厂商为陶氏杜邦、东亚合成等外国化工企业,中国本土企业也成功研发出纳米银抗菌粉、油性纳米银抗菌添加剂、纳米银抗菌防臭纤维等实用型产品并形成销售收入。从下游产业分析,截至2018年,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抗菌材料在日化、纺织等领域的渗透率在30%至40%区间,在医疗、家电领域可达50%以上。而中国抗菌材料在各行业的平均渗透率仅为5%,市场增量空间巨大,未来在技术成熟的驱动下,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5、中国纳米材料行业竞争格局概述中国纳米科技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产品主要面向细分市场,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均呈现市场集中程度高的格局。对于技术相对成熟、市场规模较大的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细分市场,生产技术的突破与普及同时也导致行业门槛降低、市场竞争加剧、参与者利润下滑等现象出现。在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拥有资金及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往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资金短缺、创新力不足的小型企业容易则难以立足。以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为例,现阶段的主要参与者仅在10家以内,其中前8名的纳米材料生产商共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分别是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奈科技")、深圳市三顺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顺纳米")、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昊鑫")、惠州集越纳米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越纳米")、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方纳米")、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恒新能源")、深圳市金百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百纳")、深圳市纳米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米港")。这些企业技术先进,近年来产品从材料、器件逐渐转向终端应用产品,凭借完整的产品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于技术及商业应用方面尚未找到突破口的冷门纳米材料,由于受到整体市场规模较小的限制,企业数量及规模普遍较小。纳米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纳米材料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纳米材料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纳米材料项目申请报告纳米材料项目建议书纳米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纳米材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纳米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纳米材料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纳米材料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纳米材料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纳米材料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纳米材料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