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学科,一位教授曾经说过, “民族学是解读人类灵魂的学科”,听起来这个学科就要接触许多高深莫测的专业知识。民族学专业就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对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家庭婚姻、宗教风俗习惯以及语言文字和思想意识等进行全方面的研究。本专业培养有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国内开设民族学专业的高校有三十多家,其中的№1无疑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简称“中央民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面是国家图书馆,北面是中关村科技园,是由北京市、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在1951年成立的中央民族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曾任国家副主席的乌兰夫就是中央民族学院的首任院长。中央民族大学先后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现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分别是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则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中央民族大学长期以来举全校之力建设民族学科,无论是在“211” 和“985” 工程,还是“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方面,一直向民族学科倾斜,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投入,民族学专业研究不是一般的有钱。其它一些普通学科也想方设法往民族学科靠,比如做法学主攻民族法学,做教育学的侧重研究民族教育等等。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科一起被评为A+,但比较后起之秀的“云大”民族学,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多年来一直是业内顶尖学科,在国内排名第一没有任何问题。提起民族学不得不提到费孝通,费孝通先后担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也曾经担任过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可以说费孝通就是中央民族大学乃至中国国内民族学研究的引领者。前面说了,民族学是很“高大上”的学科,一般人不了解。有人问起你民族学是什么专业时?你啰嗦的解释一大堆,然后人家听了一半就不想听了,有时还会泼冷水……我建议你把本文推荐给他就行了。但民族学专业确属冷门小众类,本科学的知识都只是皮毛,本科专业对口很困难。如果要从事民族学研究,至少应该读到博士以上。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是那种毕业后就想赚钱工作,过安稳日子的人其实不太适合这个专业。你若能在中央民族大学这个最具优势的学科中有所成就,眼界仅放在就业、赚钱和过日子上就太low了……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学科:法学一级学科代码:0304一级学科名称:民族学专业解析什么是民族学?民族学,起源于古希腊文,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指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学问。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学类专业学什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民族学类属于法学之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民族学类包含一个专业,民族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特别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民族社区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宗教文化、民俗学、社会学、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等(专业课程因各校侧重不同会有一定差异)。你适合读民族学专业吗?对应《高中生生涯规划》上册第二部分“自我认知”,有以下测试结果的同学适合读社会学类专业。民族学一听就是研究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后工作也是做与这些相关的工作,所以就业面相对窄一些。民族学与人类学、历史学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毕业生也可以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报考民族学专业的学生不要只考虑学校的知名度,还要兼顾学校的所在地,最好是多民族的省份,例如云南大学所在地云南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多,民族语系多,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很多的实习机会。就业民族学培养的人才有较宽的知识面,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人才,各级党政机关中的民族、宗教、统战、民政、侨务、旅游、文物、博物馆等部门以及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各类公司、企业、外国在华机构及基金会等非盈利组织以及工厂中的公关、策划、管理和文秘部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15所,本次参评14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31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注: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强调单位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采用按百分位进行分档的方式。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注:本文来自网络,个人有所增删。往期文章社会学学科解读政治学学科解读法学学科解读应用经济学学科解读理论经济学学科解读哲学学科解读浅述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这十二所高校无缘“双一流”!却是公认的“知名”大学东南西北华大学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七个名词解释
任洁 何春在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备受青睐。1951年,贵州民族学院筹建,民族学应运而生。贵州省第一批重点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0年砥砺前行,民族学成为贵州民族大学名副其实的“龙头学科”。根植于脚下这一方多彩的民族沃土,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绽放出了别样的芬芳。“民族学一定要走向田野,不能在书斋里。”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院长、民族学学科带头人董强说,“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的本科老师、硕士导师、科研团队,寒暑假都会带着学生深入田野做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学的课堂不在校园里,而在田野间。”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现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精通民族政策、通晓民族常识”,这是贵州民族大学对民族学学子的要求,也是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董强认为,只有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民族理论来源于民族实践又回到民族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真正是“出得来、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永久牌”人才。这一点,在贵民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宋冰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因学生时代到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开展过几次田野调查研究,宋冰与威宁自治县石门乡结下不解之缘。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宋冰毅然选择到偏远贫困的石门乡工作,担任泉发村党支部书记,誓言“群众不脱贫,我就不脱单!”三年如一日,带领群众疏通工业路,解决饮水安全,整治乡村环境,发展致富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老百姓脱贫奔小康,真正把论文写在了贵州大地上。民族沃土与磁石效应2020年10月22日,一场聘任仪式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民委第二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郝亚明接过校长王林颁发的特聘教授聘书,加入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把“民族学”作为“塔尖学科”重点打造,冲刺国家一流学科。“要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必须有学科领军人物和标志性成果。”董强说,郝亚明的加入,激活了民族学这池“平静的春水”。“我们聘请他为民族学首席专家。他来了,团队就有了学科领军人物,有了榜样示范,有了看齐的目标。大家现在是铆足了劲,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正是因为这样的“磁石效应”,民族学与历史学院频频引凤筑巢。2019至2020两年间,学院先后引进11名博士,其中2人为正高职称教授,10人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毕业。2017年,贵州一共拿下了2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其中一项便是贵州民族大学负责的《大数据时代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精准扶贫精准研究》。课题就在这一方热土上“今后,我们将把论文写在三都大地上,积极发挥民历学院人才优势、智库作用,为推动三都自治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20年12月21日,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签署战略合作。当天,由贵州民族大学和三都自治县共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意味着贵州民族大学获批不久的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董强说,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接下来还将在其他10个自治县挂牌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服务地方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2018年,黔南州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19年,黔东南州同获此项殊荣。荣誉背后,就有贵民大民族学专家学者作为两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智囊团的辛苦付出。如今,“在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创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实践、贵州经验、贵州模式”成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新主题。下一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将围绕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汇聚贵民大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专家学者,校地携手,共同为自治县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保障。(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导语:现在的高考生越来越多,而一些大学原本是民族类、师范类、语言类等为主的高校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比较显著的就是这些大学开设的专业也是越来越丰富,除了本学校的王牌专业之外,还会开设一些比较受考生的专业。根据校友会的排名,全国有15所民族类的大学,而这15所大学从中央民族大学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依次排名,其中有三所民族大学是比较不错的,这就是北方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也是进入民族类十强的高校,在一本线和二本之间是比较受欢迎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所大学对考生是比较好的,每年也吸引了很多的考生报考。那么这三所大学的实力怎么样?01北方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是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目前学校有24个二级教学院系,一共开设了72个本科专业,也是宁夏比较多人数的一所大学,在校生达到了2.1万。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北方民族大学的分数线是比较低的,相对其他民族类大学来说。作为排名第八的民族大学,在师资力量上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7人,还有一些比较出色的教授和教师,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学科建设上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以民族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为主。02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是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前身是贵州民族学院,目前有贵阳市花溪区和贵安新区大学城,21个学院和74个本科专业。虽然是位于贵州地区,但是每年也是比较受欢迎的,特别是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学子欢迎。在全国15所民族类大学中排名第九,也是比较有实力的。在师资力量上有正高职称人员177人,副高职称592人,还有贵州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2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在学科建设上有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6个贵州省级重点学科,4个贵州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王牌专业虽然是民族学,但法学也是比较厉害的。03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是比较早的一所民族类高校,在校友会的排名中是第十名,实力不容小觑,目前有两个校区,有7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的人数超过了2万5。这所大学在西北地区是比较出名的,也是每年考生的热门高校。作为一所实力不错的民族大学,在师资力量上有正高级职称人员26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89人,具有博士学位333人,硕士学位717人,还有8个省级教学团队;在学科建设上有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6个甘肃省重点学科,其中民族学是毋容置疑的王牌专业,但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也是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总结:根据校友会的排名,在全国15所民族类高校中,北方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这三所大学进入十强,其中北方民族大学排名第八,贵州民族大学排名第九,西北民族大学排名最后。在每年的志愿填报中这三所大学的实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当然不得不提的就是这三所大学的分数是比较有“性价比”的,在一本线和二本线之间,在毕业以后也能够找到好的工作。对于今天的校友会:全国15所民族类大学排名,这三所大学进入十强,你们有什么看法,评论区留言评论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向更高的知识领域迈进是每一个学子的梦想也是人生的态度。一位一线中小学老师为您分享高校、中小学知识,:教育先生
民族学兴起于西方,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20世纪引进到中国民族学作为一门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大约于19世纪中叶在西方兴起。20世纪初年,西方民族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被介绍到中国,“民族”一词也在这一时期广泛使用开来。但当时尚无“民族学”这一名词,用的是“民种学”或“人种学”。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民国元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学制及其学科内,列有人类学及人种学但当时仅有北京大学一校设有人类学课程。陈映璜在北大讲授此课,并于1918年出版《人类学》一书。蔡元培留学德国时,专习民族学三年,回国任北大校长后,设人类学讲座。这是民族学在我国教育中的萌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学在中国的正式诞生是1926年的事,其标志是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一文。1928年,他在中央研究院内专设民族学组,自兼主任,开始组织有关民族学的调查和研究活动。1930年和1934年,他还分别发表《社会学与民族学》、《民族学上之进化观》两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民族学的见解,从而成为我国民族学有远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除了中央研究院内设置了民族学研究机构外,中山大学也于1927年设立了人类学组,探究民族问题。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华西大学、岭南大学等校都设置过民族学课程。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于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当时教育部规定通用的民族学课本,产生了较大影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还设立了人类学系。西北大学和兰州大学则设立了边疆政治系,均开设民族志、民族史和民族学方面的课程。在整个民国时期,民族学常常与人类学纠缠在一起,有时简直是实同名异。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最初只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后来独立了出来。近现代的英、美等国,民族学与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基本接近,这种情况自然也影响到民国。与此同时,和社会学、民俗学甚至文化学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像杨堃、杨成志、吴文藻、费孝通等人都是这几个学科的著名学者。这几个学科在民国时期往往都以民族研究为其重要内容,一方面对民族学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民族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产生了某种消极影响。我国第一个民族学学术团体,是由杨型等人发起、成立于1934年的中国民族学会。会员的论文主要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出版的《民族学研究集刊》上发表。《民族学我国第一个民族研究集刊》创刊于1936年,是我国最早以民族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刊物。到1948年为止,一共出版了6期,刊登了不少关于民族学理论探讨和具体研究的专题论文。抗战爆发后,学会会址西迁,1938年由会员创办《西南边疆》月刊在昆明出版,1941年会址移到成都。这期间出现了许多研究民族问题的机构和刊物,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人类学集刊》和《人类学丛书》;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出版《边政公论》和《边疆通讯》;中国边疆学会出版《中国边疆》;中国边疆文化促进会出版《边疆研究》和《边疆》;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出版《民族学论文集》;边事研究社,南开大学文科研究院,金陵大学边疆社会研究室,贵州边疆文化研究会等分别出版有《边事研究》、《边疆人文》、《边疆研究通讯》、《边锋旬刊》和《边锋月刊》等。外文刊物则有华西大学边疆研究学会编辑出版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民国民族学在理论研究方面缺乏独立建树,主要是介绍和传播西方民族学一些学派,如进化学派、历史学派、法国民族学派、英美功能学派的有关学说。并在西方学说的指导下,从事民族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蔡元培是进化学派学说在中国最有影响的传播者。孙本文和黄文山均受教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和民族学家鲍亚士,在传播英美历史学派方面贡献较大,特别是黄文山,曾编辑《民族学研究集刊》,所著《民族学与中国民族研究》一文较有影响。北平辅仁大学为传播德奥历史学派的中心,该校教务长德国人雷冕主讲民族学,所用课本即为《文化史学的民族学方法概论》。属于历史学派的中国民族学者还有陶云逵、戴裔煊、吴泽霖等人。他们三人均曾以文化圈理论为指导进行研究,代表作分别为《西南部族之鸡骨卜》、《僚族研究》、《干栏—西南中国原始住宅的研究》、《贵州苗夷社会研究》等。杨堃、凌纯声、杨成志、芮逸夫、徐益棠、卫惠林、胡鉴民,为法国民族学派在中国的著名代表。特别是杨堃,在传播此派的理论方面贡献尤大。所著《人类学大纲》、《民族学与人类学》、《民族学与历史学》、《法国民族学之过去与现在》、《法国民族学运动之新发展》、《民人学与民族学》,是这方面有影响的论著。杨堃早年留学法国,1930年前后曾在巴黎民族学研究所进修,回国后担任过云南大学社会学主任等职,除以上提到过的论著外,他的其他著述还有《灶神考》、《甘肃土人的婚姻》等。凌纯声、杨成志、芮逸夫也都是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凌纯声的主要著作有《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与芮逸夫合著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杨成志的代表作为《云南民族调查报告》;徐益棠著有《雷波小凉山之倮民》一书。卫惠林和胡鉴民则进行过高山族和羌族的调查。这一派人数虽然不少,但比较分散。功能学派在民国以燕京、清华、云南三所大学为基地,力量较为集中。代表人物为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田汝康等。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开始用功能观点进行民族调查,出版了不少著作。代表作有费孝通与王同蕙合著的《花兰瑶社会组织》,林耀华著的《凉山夷(彝)家》,田汝康著的《芒市边民的摆》等。此派在国际上曾产生过一定影响。看完文章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2019年5月,由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多元文化与社会工作:全球化时代的对话与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资料图)兰州大学供图中新网兰州1月2日电 (记者 丁思)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新近日接受记者专访介绍称,近十多年以来,该研究中心与外界交流合作逐年增多,通过会议讲座、短期访问、实地田野调查、共同培养等形式,截至目前,已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新西兰、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并引进日本专职外籍教授,国际交流日渐活跃。2018年,日本静冈县立大学师生访问兰州,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交流。(资料图) 李正元 摄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是2000年中国官方批准成立的教育部百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该中心是西北地区最早形成能培养民族学学士、民族学硕士、民族学博士及接受民族学博士后的完整体系的民族学专业科研与教学单位,拥有民族学国家重点学科。该中心现设有民族学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所、民族社会学研究所、藏学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所。王建新介绍说,近年来该中心在学术上的对外交流有了明显推进,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德国马普学会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哈萨克斯坦阿尔法拉比国立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日本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互派留学生、合作研究、文献资料共享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该中心有十多位国际留学生在攻读民族学博士、硕士学位。2019年,日本静冈县立大学师生访问兰州,参观走访中山桥。(资料图) 关楠楠 摄该中心2019年还举办“文化与社会工作:全球化时代的对话与交流”“文化传承与传播:兰州大学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暨第八届亚洲论坛”两场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密歇根大学,法国国家科学院,日本关西学院大学,韩国釜山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到访兰州大学,与中国学者一道就构建亚洲命运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交流建言献策。该中心与日本研究机构间的交流则更为活跃和具体。在日本留学和工作达10余年的王建新说,日本在民族学、人类学方面发展时间长,也比较稳定,基本没有断层的现象,自1880年代到现在已有140多年历史,学科积淀深厚。王建新说,日本的学术环境较好,资料齐全,理论方法、实践经验丰富,均处在学科前沿。另外,日本高校的人类学专业从本科到博士,与中国高校基本建设制度类似,在日本还有专门从事中国汉族民俗研究的日本学者,与中国高校专业对口,双方可相互借鉴,所以中日双方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也比较多。该中心自2012年与日本首都大学东京人文社会学部展开合作交流,共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互派研究人员,共享双方资料、合作田野调查、讲座访问等形式,该项目持续了7年,于2019年10月结束。该中心还与日本爱知大学、静冈县立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并不断创新交流形式。王建新说,尤其是日本静冈县立大学,日本教师连续多年带着学生到访兰州大学,在兰州调研走访,观察中国基层社区民众生活,品尝兰州拉面、参与探访扶助残疾人等活动。返回日本后,学生们再通过重新梳理,整理成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通过日本学生的视角看兰州的发展变化,兰大也成为了双方年轻人增进交流和感知中国文化的桥梁。据介绍,该中心近日还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建立合作协议,将于2020年展开具体合作。该中心日本籍教授菅原纯正在筹备编撰一本关于《日本档案资料中的甘肃研究》,从日本史料中梳理关于甘肃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脉络。(完)
引子:大学百科:中国最好的四所民族大学,民族特色显著,奇葩专业众多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互助才有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民族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我国民族院校最为优秀的四所高等院校,它们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简称“民大”、“MUC”(即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它的前身是民族学院,1941年创办于延安。民大的校训是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在我国民族大学排名中是当之无愧的榜首,1993年正式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而且是由时任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名,中央民族大学也是我们今天讲的四所高校中唯一一所“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也是我国“双一流”高校行列中的一员。学校环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环境优美,南边就是著名的国家博物馆,东面为中关村科技园。民大的知名校友有铁木尔.达瓦买提、宋祖英、韩庚……民大也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育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其中学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一个——民族学,国家重点学科两个,分别是民族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史、社会学、哲学、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等十九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我国民族学院中学科建设是最好的,师资力量也是最为强大。学校共有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文学于新闻传播学院等二十四个学院,总计六十四个本科专业。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位于云南省会昆明,简称“云南民大”(YMU),它的前身1951年创立的云南民族学院,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几所民族高校之一。西南民大的校训是:格致明德,弘道至善。在2003年四月正式更名为现在的校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由教育部、云南省政府、国家民委共建,民族色彩鲜明、民族氛围浓郁。学校拥有社会学、民族经济学、民族古籍和民族语言学四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四个、省级重点专业十二个。云南民大拥有民族文化学院、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经济学院等二十一个学院,共计七十八个本科专业。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位于中部重镇湖北武汉,简称“中南民大”(SCUN),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民族学和文学等人文学科是其代表学科,中南民大的校训是:笃信好学、自然宽和。在2002年三月,中南民大正式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等五部共建,中南民大的中药学近年来在我国也是有很大名气。其中学校拥有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学科三个,分别是中药学、中国史、生物药学工程。学校拥有法学院、药学院、民族学和社会学学院等二十一个二级学院,共计八十四个本科专业。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位于天府之国之美誉的中国西部中心城市四川成都,简称“西南民大”(SMU),西南民大的前身是创办于1951的西南民族学院。有“共和国少数民族精英的摇篮”的美名。学校坚持为民族工作服务和民族人才建设服务的宗旨。校训是:和合偕习,自信自强。在2003年四月正式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大是由教育部、中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中国民族高等院校的最有名气的也是最早建立的几所院校之一,它拥有太平园校区、航空港校区、武侯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三千亩。其中中南民大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七个,其中有名的有民族学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百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十个。学校拥有艺术学院、藏学学院、彝学学院、经济学院等二十三个学院,共计开设八十五个专业。这就是我国最有名气的四所民族大学,当然我国还有许多优秀民族大学,比如广西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等中国知名的区域一流大学。在这里也祝愿我国的民族教育高校不断进步,也祝愿我国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期就分享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见。
二战寄宿考研名师政治石磊大讲堂:民族学和民俗学有哪些区别?今天,南极光考研石磊名师共享给考研人的是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差异,以便协助2021考研人院校选择和专业备考。现在,具体来说一下二者的差异。民族学和民俗学同属法学硕士下的学科,毕业后颁发的都是法学硕士学位。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民族学是法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本科开设该专业的校园不在少数;民俗学归属法学类二级学科社会学,本科开设的校园较少,主要会集在研究生以上阶段。民族学专业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改变的专业。主要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材料和比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这个专业和社会学持平都归于法学。从事律师、检察官、公证员之类的就业是必需要经过司法考试的,司法考试证书是你最大的本钱,也是择业中的最大竞争力。但是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律师,也是要依托于一个行业背景下的。比方本科学的是金融,做了律师以后就可以专门打金融方面的官司或许在金融公司做法务,配合投行上市等等。假如本科是历史学,研究生是民族学专业,以这个为背景,研究生学历,英语再棒一点,经过司法考试,进一个大律所做律师或许进一个大企业做法务基本没问题的。民俗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风俗事象,进行调查、搜集、梳理、描绘、分析和证明,根究它的实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作、开展、传承、演化、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开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协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实际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它包括对风俗事象的理论探究与阐释、对风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说、对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风俗材料的搜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的探讨。相对热门专业工作而言,民族学和民俗学均归于比较冷门的专业,其工作范围比较广泛,一般毕业学生均是服务于国家工作部分、高校等单位。这两门学科归于学术研究型科学,对有意向持续深造读博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以上便是小编共享给考研人的民族学与民俗学的差异,你了解了吗?报考的时候,要注意,不行混杂,查清楚了再报考。求上则可能居中,而求中则可能居下。20在战的考研人,和你一起加油!总而言之,不管成功仍是失利,不管开始还是结束,好的心态必须贯穿始终。人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打败了自己的负面心情,你就拥有了打败其它一切的力气。加油ヾ(°°)!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张京泽、校长黄泰岩。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64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5个、二级17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党的民族工作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相结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相结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办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学校的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开设了10大学科门类的68个本科专业;拥有一个民族学科研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民族学一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19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0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领域)。授权学科覆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其他全部12个学科门类,包括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艺术学等。国家品牌(2个)汉语言文学民族学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在成都市有武侯校区(老校区)、航空港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在阿坝州红原县有“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学校下设23个学院;有本科专业8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有4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专业获批省级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9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目前,馆藏图书资料6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4.7亿元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6万余人。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71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4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授权领域):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金融硕士北方民族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学校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2008年5月正式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上注重民族地区的需要,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目前,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工程、动画等69个本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部级优势特色专业;法学等4个省部级重点建设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部级“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民族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等3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MPA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材料科学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技术基础实验中心等9个省部级及以上实验中心。大连民族大学位于黄海之滨的大连市,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2006年实现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学校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等19个教学科研单位,本科专业52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56个民族学生齐聚校园,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学校现有教职工1305人,其中专任教师858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3.5%,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0.3%,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50%,双师型教师达34.3%。教师中拥有中科院百人计划等优秀人才98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各种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36人次。
本文乃作者童哥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中国民族学的研究范围,长时期以来多局限于国内各个兄弟民族。跨越中国的国界,以生活在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中国的民族学工作者来说,恐怕还基本上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过去我们对于世界民族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也只能说是刚刚开始。世界民族的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之丰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今世界上共生活着两千多个民族,分属于三大人种,即蒙古人种(黄种人)、欧罗巴人种(白种人)和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黑种人)。蒙古两千多个民族由于分布的地区不同,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各异,因而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也就很不相同。当卫星环绕全球,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高度工业化,农业也全部机械化的时候,而在地球的很多角落,却还有一些民族在从事着刀耕火种的农业,甚至是极其原始的狩猎和采集,其所用工具多为简陋的石器和以骨、木、竹等为原料所制造的器具,有的连铁器也不知道为何物。上面这些很多都是为大家所熟知的,我之所以不厌其烦说这一番话,无非是说在这方面我们所要研究的东西是非常之多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世界民族实在是一个无比广阔的领域,人们是不愁没有驰骋的天地的。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其次,我要说的是,研究世界民族有着重大的意义,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意义。研究世界民族的实际意义,是尽人皆知的,我这里想侧重地谈一下这种研究可以在理论上所作出的贡献。民族古希腊罗马,当然是劳动奴隶制的典型。在我国大小凉山的彝族,到民主改革前存在的奴隶制度,则明显地是一种家庭奴隶制。这种家庭奴隶制在其他民族中并不多见。处在原始社会末期一些民族所孕育成长起来的家长奴隶制,则远远没有达到家庭奴隶制那样的成熟程度。我们能不能从世界各地的民族中找到更多的奴隶制实例,说明表现不同形态的奴隶制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得以避免,从而对奴隶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作出更好地概括呢?民族的起源问题,现在国内学术界正在进行讨论。大家共同认为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人们共同体,但对它究竟形成于何时却存在着分歧,这种讨论是有益的。但讨论双方常常在对经典作家的一些论述有不同的理解上发生争论,而对于每一民族的历史变迁,它所处的具体情况,它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规律,这种具体的研究就比较少,或者根本就缺乏这一方面的具体研究。彝族我想如果我们对每一具体民族,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范围内的,作一些具体深入的研究,就可以对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进而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如民族特征问题,斯大林讲的是四个,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斯大林认为把上述任何一个特征单独拿来作为民族的定义都是不够的,甚至认为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无疑,斯大林是根据大量材料作出这个概括的。但现在中国有一些民族,它不是一种共同语言,而是使用两种或三种语言。如甘肃的裕固族,东部裕固族使用蒙古语族的语言,西部裕固族使用突厥语族的语言,一个民族使用两种语言。南方的瑶族和景颇族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瑶族内部因地区不同使用三种语言,勉语,布努语,拉珈语,虽同属汉藏语系,但语族语支不同,勉语属苗瑶语族瑶语支,布努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拉珈语则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瑶族景颇族也使用两种语言,景颇语和钱瓦语,虽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前者为景颇语支,后者为缅爵支。类似现象在国外民族中肯定会有不少。怎样来解释这-现象呢?是削足适履,取其所需,把这些强行纳入斯大林的公式?还是从实际出发,提出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这是值得深思的。又如中国的满族,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这些特征现在都不太具备了,也可能是一个很小的范围里有所保留,大的范围内并不具备,这是近二三百年来的发展所引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国外民族中也同样存在。能否因为有了这些重大变化就否认一个民族的存在呢?我想不能。相反,我们正应该通过这些变化来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景颇族总之,我们如果能通过一个个民族在历史上的变迁来做一些具体的研究,就可以对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我想如果我们对每一具体民族,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范围内的,作一些具体深入的研究,就可以对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进而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又如民族特征问题,斯大林讲的是四个,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斯大林认为把上述任何一个特征单独拿来作为民族的定义都是不够的,甚至认为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无疑,斯大林是根据大量材料作出这个概括的。但现在中国有一些民族,它不是一种共同语言,而是使用两种或三种语言。如甘肃的裕固族,东部裕固族使用蒙古语族的语言,西部裕固族使用突厥语族的语言,一个民族使用两种语言。南方的瑶族和景颇族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裕固族瑶族内部因地区不同使用三种语言,勉语,布努语,拉珈语,虽同属汉藏语系,但语族语支不同,勉语属苗瑶语族瑶语支,布努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拉珈语则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景颇族也使用两种语言,景颇语和钱瓦语,虽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前者为景颇语支,后者为缅爵支。相反,我们正应该通过这些变化来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总之,我们如果能通过一个个民族在历史上的变迁来做一些具体的研究,就可以对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这种研究中,弄清经典作家某些论述其本来的意义是什么是有必要的,但不要老是停留在一些概念上打圈子,这样对于解决问题并无任何帮助。恩格斯早就说过,原则不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原则是从大量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带有普遍意义,这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只有通过不断实践,丰富它、发展它,这样抽象出来的原则才会象常青之树一样不致凋谢。参考资料《中国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