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民族文学研究所40年发展历程白箱

民族文学研究所40年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文学版图,百川归海,千岩竞秀,万象共生,雄浑壮美。在这块版图上的少数民族文学,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欣赏和借鉴的审美载体,也是产生原创思想的学术富矿。新中国成立之初,学界就有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愿望。1979年,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在周扬、杨静仁等中央部委领导的支持下,由贾芝、王平凡、毛星等同志牵头筹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经党中央批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于1980年1月25日正式成立,学科建设随之展开,开始搜集少数民族史诗,计划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和文学概况等。1982年,研究所设置5个研究室,作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国家级学术机构,渐具规模。1983年,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研究所组织召开“全国首次少数民族史诗学术讨论会”,进一步推进《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三大史诗”的搜集研究工作。同年,《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创刊。建所初期,乌兰夫、习仲勋、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四部委主办、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的《格萨(斯)尔》学术活动,接见了《格萨(斯)尔》史诗传承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包尔汉、赛福鼎·艾则孜等同志接见了《玛纳斯》史诗传承人。1984年,中央宣传部下达文件,决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部委会同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甘肃七个省、自治区,成立“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开展《格萨(斯)尔》搜集抢救工作,从此明确了研究所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定位。1980—1990年是研究所明确方向、开拓进取的十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领导下,老一辈学者勇挑重任,辛勤努力,走出一条田野调查与文本研究相结合的学术道路,开创了以中国史诗学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为两大支柱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基本格局。1990—2000年是形成合力、佳作迭出的十年。民族文学研究所学者接连推出“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丛书”和“中国史诗研究丛书”等成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诗总体面貌,初步形成中国史诗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学术共同体也得以塑造,树立了史诗研究中国学术标杆。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与研究项目连续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七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2000—2010年是转型升级、国际接轨的十年。新一代学者勇于探索,继承研究所学术传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国际口头传统研究前沿理论与方法,逐步形成国内一流的学科优势,并在国际学界产生了影响。部分学者长期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在国际场合以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发出中国声音。研究所作为牵头保护单位,成功申报《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证书;主持编写《玛纳斯》申报文本,使其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建设硕果累累,《格萨尔精选本》《桑珠说唱本》《格斯尔全书》《玛纳斯》(汉译本)、《卡尔梅克〈江格尔〉校注》《蒙古英雄史诗大系》等重要学术资料相继出版。研究所在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9个田野研究基地,部分基地被评选为国家级或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上下卷)的出版,为建所初期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第一阶段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民族文学研究》期刊创办“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推动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建,“中国民族文学网”已建成面向全社会的民族文学研究窗口。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刘延东、陈奎元、热地等同志多次关心和支持本研究所的工作。2010—2020年是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十年。在创新工程总体布局下,研究所承担十多项创新工程项目,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规划,设立优势学科1项、重点学科1项、特殊学科1项,呈现出新的发展前景。“70后”“80后”学者逐渐成长,形成老中青三代学者梯队。他们的知识结构合理,既有民族地区田野研究实践,又有广泛的国际学术交往,成为新时代民族文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评价“三大史诗”,称之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是“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市考察工作时观看格斯尔传承人的表演,并与他们亲切交谈,表达了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大史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振奋了全国少数民族学者,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于2002年更名为“民族文学研究所”,现下设南方民族文学、北方民族文学、蒙古族文学、藏族文学、民族文学理论、作家文学、民族文学数据与网络7个研究室,以及《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和办公室。承担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着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和6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在职人员由14个民族组成,学科涵盖中国各少数民族口头与书面文学研究、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资料学建设。民族文学研究所历任党委书记为王平凡、冯志正、包明德(兼)、钟代胜(兼)、孟庆海、朝戈金、朝克;历任所长为贾芝、刘魁立、张炯(兼)、杨义(兼)。现任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为,党委书记李进峰,所长朝戈金,纪委书记、副所长斯钦巴图,副所长王瑾瑜,党委委员王宪昭。40年来,民族文学研究所涌现出荣誉学部委员贾芝、刘魁立、仁钦道尔吉、郎樱,学部委员朝戈金以及研究员哈焕章、娜仁戈娃、扎拉嘎、降边嘉措、朱兵、宋和平、邓敏文、杨恩洪、巴雅尔图、关纪新、刘亚虎、斯钦孟和、汤晓青、黄中祥、张春植、热依汗·卡德尔、旦布尔加甫、尹虎彬、巴莫曲布嫫、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斯钦巴图、王宪昭、诺布旺丹、吴晓东、刘大先等一批优秀学者和学科带头人。40年来,全所学者共承担完成4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1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175部学术专著,发表2461篇学术论文和196篇译文,出版27部译著、205种学术资料、14部工具书和36部论文集;举办108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完成564人/次国际交流互访;举办8届国际史诗讲习班;培养120名博士、硕士。科研人员有5人当选为荣誉学部委员和学部委员;有11人/次获得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荣誉称号;有18人/次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5人/次获得蒙古国“北极星”勋章、“忽必烈”勋章,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达纳克尔”勋章、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二级友谊勋章、美国民俗学会荣誉国际成员等国际学术荣誉;有38人/次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以及胡绳青年学术奖、鲁迅文学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奖项。40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领导下,民族文学研究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三大史诗”、多民族文学研究重镇和学术中心,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机关意识,走好第一方阵,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党的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蒙古族文学研究室和藏族文学研究室联合党支部先后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所党建、行政和科研管理水平日益提升,确保了民族文学研究所“三大体系”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展望未来,民族文学研究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发扬优长,开拓创新,持续推进“三大体系”建设,继续把民族文学研究所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星闪闪

刘大先:从《满世界》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7月28日,龚曙光散文集《满世界》新书发布暨文学对谈会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副主编刘大先。红网时刻7月28日讯(记者 周逸峰 王诗颖 蔡娟 郭薇灿 何青 摄影 秦楼 张必闻)7月28日,西安,在龚曙光散文集《满世界》新书发布暨文学对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副主编刘大先坦言,阅读《满世界》这本书,是让自己走出一个“小世界”。“生命与世界的这种中介就是旅行。”刘大先说,旅行会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的成长,一个是关于他人的认知。自我的成长其实是人类社会上几乎绝大部分的部落、群落都会有的成长仪式,通过一个仪式,青少年在青春期时要出去游历,看千山暮雪、看万里层云,这种实践让个体得到了成长,灵魂得到洗礼。当你走到一个不同的文化当中,你是封闭起自己来,还是敞开心扉接受它?涉及到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命题,“旅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出轨”行为。刘大先说,这个行为是从我们之前的固有状态中出来,是对我们原先秩序的破坏,是对自由的寻求。“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刚刚韩少功老师所说的,‘观世界’和‘世界观’。” 《满世界》这本书写了14个国家,基本都在欧洲,从空间的书写上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历史的发展,近200年来,中国人的世界观基本是在收缩大转型。从“以天朝上国自居”,到被强行拉入到现代世界史,再到新世界普通老百姓也走出去,“这个时候我们对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我们关注到南亚、非洲,这其实是新的世界打开方式,” 刘大先期待,将来龚曙光能再写一个《满世界》续篇,跟《满世界》构成一个姊妹篇,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式。来源:红网

秘密人

地域民族文学的有益探索——评《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近些年来,对于呼伦贝尔作家群,尤其是对于蒙古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三少”民族作家群的文学研究,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教授王云介女士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在对蒙古和“三少”民族作家作品分析研读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民族性、艺术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以及表现在民族人文精神文化特质方面的文艺批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王云介教授在继2005年出版论著《呼伦贝尔作家研究》之后,2012年完成并于新近出版问世了学术著作《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为继老一代呼伦贝尔本土作家冯国仁、郭纯、刘迁和乌热尔图之后,较为系统地梳理研究呼伦贝尔地域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及其人文精神的中青年评论家之一。在阅读王云介教授的《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后,结合我国、我区少数民族文学现状,我想到了“民族文学”是否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并都可以笼而统之地称之为民族文学。第一种类型,是民族作家创作的本民族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人文精神文化特质,如《蒙古秘史》《格萨尔王传》等,一般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作,或借用汉语言文字创作。王云介在《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介绍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大都是在改革开放至世纪之交这一时期用汉语言文字创作完成的作品。如鄂温克民族作家乌热尔图创作的小说《一个猎人的恳求》《七叉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表现在本民族情感、观念、心理等与他民族的细微差异,甚至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活动、眼神、手势等,都是鄂温克人特有的动作和行为。鄂温克族作家凃志勇创作的小说《彩虹在远方》《悠远的牧歌》《最后的猎人》等,表现了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鄂伦春族作家敖长福创作的小说《猎人之路》《阿美杰》《孤独的仙人柱》,就是以鄂伦春民族的艺术思维,逼真地再现了鄂伦春民族的独特生活、真实情感和心理活动。鄂伦春族作家空特勒创作的散文《鄂伦春人与自然之约》,把握民族文化特性,对民族个性进行了深沉思考。达斡尔族作家群中,萨娜创作的小说《你脸上有把刀》,阿凤创作的小说《遥远的月亮》,苏华创作的小说《牧歌》等。蒙古族作家群中,孛额勒斯的小说集《圆形神话》,海勒根那创作的诗集《一只羊》,包布仁的广播剧《尹湛纳希》,包群光创作的《甘迪戈和他的草原》等。从狭义上说,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这种反映描写叙述民族人文精神文化类型的文学作品,应当属于纯粹意义上的民族文学。第二种类型,是其他民族(包括汉族)创作的非本民族文学作品。最典型的例子,是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尽管有些少数民族作家对此颇有微词,但这毕竟反映的是他民族作家对另一个民族的认识和理解。处在当今开放包容的“地球村”和“互联网”时代里,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认知和理解,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要有本民族的自我认知即可,也需要众多他民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不同认知和理解,才能使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文学亦应如此。汉族作家姜兆文创作的描写蒙古历史的长篇小说《王爷的末日》等,也同样属于这类民族文学作品。第三种类型,是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其他文学作品。这类作品的少数民族人文精神文化特质并不鲜明,有些或多或少的带有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文化特质,有些仅仅因为作品的作者是少数民族作家而已,这类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作品一般来说往往占据绝大多数。如满族作家袁伟冰创作的电影剧本《女绑架者》、小说《相约荒原》和《红毛》。剧本以故事情节取胜,小说比拟含蓄地关注了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蒙古族作家包健美创作的小说《葵花儿》。还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作家们创作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大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中的大多数文学作品,如果不特意标明作者的民族身份,往往很难看出民族文学的痕迹,甚至于表现在作品中的思维模式、环境氛围、语言细节、行为习俗等人文特质与汉民族已无明显差别,基本融入中华汉文化大潮之中。这也表现为一个现代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在民族文化的空前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所具备的多重民族文化身份特征。王云介教授简单介绍品评的各类体裁、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大都是这类文学作品。也许从广义模糊的概念上说,民族作家创作的作品都可以算作是民族文学;但以狭义严格准确地讲,这类作品应该确切地表述为“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不然的话,所谓“民族文学”就有泛滥之嫌。例如,据有人考证,诗人李白有突厥人血统,作家曹雪芹是满族人,倘若民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民族文学的话,那么,《李白诗选》《红楼梦》等,岂不也都算作民族文学不成?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只有当一部作品拿去其民族文学和少数民族作家的标签之后,仍能在一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立足和成功,才能真正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民族作家。简而言之,所谓特色的本土的民族文学,无不与这些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联系,并具体地反应在少数民族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审美感受、生存状态与生活理想的方方面面,人终究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说:“民族间存在的不同点,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理解了自己民族的心理素质,同时与其他民族进行自觉的比较,发现她独有的光彩、韵味、力度,然后运用艺术的手段强烈地去表现。对此,我一直怀有很浓的兴趣。”乌热尔图做到了,他传达出了鄂温克人完整的声音;敖长福做到了,他真实生动地描写了鄂伦春民族独特的生活与情感;苏华做到了,对弘扬达斡尔民族文化做出了切实的努力;迟子建也做到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汉民族作家表达了对一个少数民族的认知和理解。这种自我的和相互的认知既各有利弊、又各有优势。“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写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说的都有道理。那么,什么是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民族性,如何艺术地表现民族性,如何避免民族文学的脸谱化、失语症和失真性呢?在2013年6月初召开的内蒙古第十六届“歌咏辉河、文泽索伦”三少民族文学笔会暨蒙文创作研讨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李敬泽在讲座中借用了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位外国作家创作的小说,故事情节大意是一位伊斯兰姑娘爱上了信仰其他教的小伙,在嫁给他的前一天夜里,她内心世界里充满着矛盾、纠结与挣扎,嫁给他就意味着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到底第二天嫁与没嫁,作家没有明说,故事就结束了。那么这位女孩到底纠结的是什么呢?是她能否放弃过去熟悉习惯了的生活方式。什么是民族性,李作家说,实际上这部小说深刻揭示反映的,就是个民族性的问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郭雪波的讲座,对文学的民族性也有所涉猎。一言以蔽之,所谓的民族性就是一个民族的生产关系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条条大路通罗马,民族性是个大课题,虽然文学的表现方式方法不同,但是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的兴起、繁荣与发展,成绩令人瞩目;现实存在的不足、缺失与局限,有待进一步填补和提高;进一步培育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大有文章可做。首先,呼伦贝尔民族文学最值得赞誉的品牌与骄傲,当属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不仅走向了全国,也走向了世界,成为民族作家民族文学创作的最优秀代表之一。还有鄂伦春族作家敖长福、达斡尔族作家萨娜等,均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作家群,并产生了为数不多的几位在全国、自治区有着广泛影响的作家。少数民族作家们的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形式多样,在追求艺术个性化、风格多样化方面做出了探索。尤其是对独特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正视生命、珍爱自然和关注生态等方面成为创作的亮点,成为构筑“呼伦贝尔文学”、“呼伦贝尔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其次,民族文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大题材、包括历史题材创作有待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学研究、尤其是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与文艺评论相对薄弱,民族文学作家培养还需要更好的环境与土壤。王云介在绪论中提到:“当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已经使得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变得空前频繁和剧烈,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愈发成为世界文化的整体特色,任何一个纯粹、静止、绝对的民族文化认同都是不切合实际的……需要放弃基于本质主义的观念并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用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来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问题。”这也是民族作家们需要客观面对和迎接的挑战。在现今如此开放包容的世界里,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大都存有被多数民族文化逐渐融合淡化的可能性,既保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立性,又不封闭、不拒绝文化交融,积极挖掘抢救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文化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最后,如何表现民族精神,提升民族文学,弘扬民族文化,需要民族作家和方方面面热心人士的努力与探索。王云介在绪论中谈到当今社会:“文化封闭状态不复存在,多元文化相互依存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与世界文化的普遍性并存共进,构成呼伦贝尔文化的有机内容。”可见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也是个历史的、动态的、变化着的概念,都有一个自我发展形成、交流融合、创新变化的过程。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也许就是变化。一个民族人文精神文化的普遍性,就是其特殊性,反映表现在其一部或众多的代表文学作品当中,就构筑形成为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学;中国56个民族各自人文精神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其中的普遍性,反映表现在中华多民族的代表作品当中,就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学的水准;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这种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文化特质,应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家自立于世界文坛的重要支柱。据最新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有1883个民族,其中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民族有354个,只占民族总数的18.8%,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少数民族”也真正的成为了“多数民族”,民族的多样性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这里特别需要反复提到的是,民族文学创作中所应该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文化特质,是属于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内质东西,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外在的标签而已。这种重要内质东西,反映在文学作品创作上,表现在人物的思维、行为、情感、语言和习俗等;反映在文学批评方面,体现在文学创作、文艺理论、审美取向、社会认知的诸多不同;上升到哲学层次,就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王云介现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会会员,呼伦贝尔作家协会理事,呼伦贝尔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呼伦贝尔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为呼伦贝尔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研究等。著有《强权下的微弱叹息——从中国文学史管窥女性独立意识》《论娜日斯的写作意识》《论鄂温克艺术的发源》和《蒙古族作家孛·额勒斯研究》等。这本《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在绪论中以2万字的篇幅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现状、尤其是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回顾总结和归纳扫描,对这一时期呼伦贝尔蒙古和“三少”民族等大部分作家作品做了重点推介和点评,但是并没有涉猎呼伦贝尔近现代民族文学研究,对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之初这一重要时段的民族文学也没有做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使得学术论著基本限定在“改革开放30年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缺乏全方位的历史纵深,使得论著不够充分和完整。另外,往往对重点作家作品介绍的多,分析梳理和比较研究的还不够深入细致全面。尽管如此,面对文艺百花园里文艺批评之花相对凋零的当今,毕竟对于推进呼伦贝尔地域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做出了积极切实的努力,况且呼伦贝尔民族文学研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期待着通过民族文艺批评的带动和提高,助推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为建设美丽与发展的呼伦贝尔做出积极贡献。(作者李喜恩系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管理局二级作家)

所以穷年

“江西省中青年评论作者培训班”举办

为培养和提高本省评论作者的创作能力,加强与省内外评论家的联系,发展壮大《创作评谭》杂志的作者队伍,推动江西文学评论创作的发展,11月27—29日,《创作评谭》杂志社与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南昌大学文艺创作中心联合举办了“江西省中青年评论作者培训班”。 省文联党组书记马玉玲、主席叶青、副主席张越莅临讲座现场并参加了相关艺术沙龙。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方李莉教授在27日下午举行的讲座“超现代性的景德镇发展模式——从生产地到艺术区的文化实践”中,分析了景德镇现象是如何折射出一种更广大的时代变迁与发展,我们如何通过景德镇的模式去观察人类社会是如何由一个生产型的社会进入一个以服务和知识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社会。在讲座中,方李莉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进入一座城市的新视野和方法,看到景德镇如何冲破地缘的束缚,在一个更加多元和自由的空间里去形成包容全球性文化的新的发展模式。 在晚上的“艺术人类学的当代价值”的沙龙中,方李莉教授介绍了艺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发展,以及自己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心路,重点讨论了艺术人类学对当代文艺批评与研究的启示。在沙龙中,方李莉教授就培训班学员围绕艺术人类学等论题提出的诸多问题作出了热情的解答。沙龙气氛热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在讲座中对当代文学批评的观念、方法与视野进行了独特的解读。他由中国现代文学对于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意义说起,重点分析了文学的形态、历史观、叙事方式等在当代多方面的发展变化,提出要以开放的、动态的观念,来关注当代文学、践行文学批评。讲座体现出开阔的视野与深刻的理论。28日下午, 《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青年评论家张定浩在讲座中对“复述与引用”与评论创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一个优秀的评论家要“不夸大,不掩饰”,有足够的准确,要有能力去迎难而上,而不是避难就易。他强调一个称职的批评家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评论对象,而应以独立的、不依附的自我参与评论对象的阐释与重构。批评的理想是走向一个由自我、评论对象与外在世界同构的世界。三者交融,才会创作出一个丰富而深刻的批评空间。29日上午,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青年评论家岳雯,在讲座中无私地向大家呈现了她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写作经验,既有认识高度,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她从文学批评的分类谈到研究对象的选择,指出评论家要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和价值立场来选择评论对象。选择对了评论对象,等于评论成功了一半。评论家要有问题意识,有一个问题推动你去写。不能把作家的创作谈当作作品的核心命题,要有自己的独特发现。评论家对作品的价值判断要有一根稳定的线,他们要在自己的文字中树立起一个评论家的形象,体现一个评论家的尊严。她尤其强调,情感是评论家的核心,文学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既意味着评论家要具备共情的能力,也意味着他们对世界的责任。 29日下午,培训班前往八大山人纪念馆观摩学习“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周晓健馆长为大家现场教学并组织座谈。叶青主席参加现场教学,并在座谈会上对本次培训活动做总结讲话。他说,此次培训班,既有面对学员和各界听众的公开讲座,也有几位著名文学评论家的小课堂授课;既有多次沙龙式的互动,还有现场教学和观摩交流会。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艺术感悟力。叶青指出,当下文学评论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就是“棒杀”或“捧杀”。缺少真正基于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对作品的客观评论。文艺评论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责任,面对各种不良文艺现象要明确态度、亮出立场。他希望年轻的评论工作者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适应新媒体的特点,主动在新媒体上发声,引领读者通过评论更好地理解作品。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我省的文艺评论工作做得更好,写出更多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文艺批评力作。本次名家讲堂及评论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不但得到了省文联领导的肯定,也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名声异号

《韦其麟研究》新书座谈会举行 专家研讨广西民族文学发展路径

9月13日,由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百鸟衣》发表65周年暨《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韦其麟研究》新书座谈会在南宁举行。韦其麟是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也是第一位曾连续当选两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壮族作家。他的创作时间长达几十年,始终受到文学界、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其影响远及海外。叙事长诗《百鸟衣》自1955年首次发表以来,曾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行,其单行本和各种改编本的发行量累计超过了100万册,韦其麟及其《百鸟衣》已入选几十种版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钟世华的《韦其麟研究》一书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对韦其麟研究资料再次进行了整理和充实,初步的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经典作家韦其麟的创作历程。内容主要包括韦其麟小传、研究综述、自述·访谈·印象、评论文章选辑、附录五部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说,韦其麟的贡献不仅表现为对民间故事的敏锐和采写,而展现为对本民族诗学禀赋的传承;不仅表现为壮族民族独特的想象魅力,而且展现了民族独有的语言修辞神采。《韦其麟研究》的出版,也让韦其麟的创作研究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云南省文联原作协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晓雪表示,《韦其麟研究》全面收录了有关韦其麟的重要评论文章和采访,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资料。也希望此书的问世不是研究韦其麟的终结,而是新的开始。主办方表示,座谈会的举办旨在进一步传承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和老一辈文艺家的经典作品,提高文化自信,学习和传播经典之作,传承经典文化精髓。钟世华是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二级。作品散见于《诗刊》等刊物,有作品入选《2009年诗歌年选》等选本。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在《南方文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著有《穿越诗的喀斯特——当代广西本土诗人访谈录》,诗集《冬天里的光》,主编《广西诗歌地理》,曾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等。(通讯员白金发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李方舟 ]

何不为乎

“第五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10月22日,作为“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的“文学的力量——第五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正阳门下北京坊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开阳,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等相关领导,陈建功、曹文轩、贺绍俊、李洱、张清华、宁肯、陈福民、石一枫、付秀莹、刘大先等知名作家、评论家出席活动。与会嘉宾围绕“文脉绵长,文学高峰的经典回顾”“交相辉映,群星璀璨的北京文学”“继往开来,面向未来的经典写作”三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致敬经典,继往开来,共同感受文学的力量,打造新时代北京作家群像,推动新时代北京文学创作新的高峰。论坛由著名评论家,北京作协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贺绍俊主持。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不例外受到各个历史阶段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星河,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财富。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借汪曾祺先生的创作手法,从风俗画描绘、“哀而不伤”的美学观、秀美感、叙事态度等方面,提出自己对“古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滋养”的理解。他还提出,作为受到几千年文学传统滋养的中国当代作家,有责任与世界各民族的作家一起,为人类创造最优秀的精神财富,并且应当通过自己文学的优质,对国际文化发生影响。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以《红楼梦》从被认为“价值不高”到逐渐得到承认,成为经典作品这一现象作为切入点,与西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深入解读《红楼梦》经典化过程。他认为,“经典的传承,其实是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要立足于对世界文化更广博的了解与认知,才能让我们经典的内在价值不断焕发出来。”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从诗经中的《郑风·野有蔓草》开始谈起,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学对现代以来诗歌的影响。他提到,现代诗人李金发、戴望舒等人的作品中出现了传统意趣的回潮,在余光中、郑愁予等诗人的诗歌中,也有传统元素在主题、意境、词语、情趣、技法等方面的大量出现。在当代诗人中,像欧阳江河、西川、张枣等,都以对话互文、嵌入、衍生等方式和传统诗歌之间进行大量互动式的写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新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七十年来北京文学创作一路走来硕果累累,星光熠熠,一大批作家、作品在不同时期闪耀中国文坛,引领风气之先,推动文学发展。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事例,重温了20世纪80年代北京文坛群星灿烂的盛况和北京作家们创作、交流活跃繁荣的景象。他总结,北京文学的繁荣,是依靠作家群体对时代新的感知、新的发现和新的挑战,王蒙、刘心武、汪曾祺、张洁等作家遵从党中央“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作品的文学价值。同时,这种繁茂丛生的景象,以及北京作家敢于呈现个性、发时代先声的创作风气和浓厚的文学氛围,与北京市各级领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著名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宁肯谈到,站在世界文学版图的视角,自18世纪以来,欧洲文学、俄罗斯文学、美国文学、拉美文学渐次崛起,来到中国以大国姿态与世界紧密联系的当下,中国文学已经成为又一个大的世界文学板块隆起。在这个过程中,北京作家群表现突出,《十月》《当代》《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北京文学阵地吸纳了全国的文学力量。他认为:“北京已经到了以‘文学之都’对它命名的时候。”著名评论家,北京作协理事、签约作家陈福民呼应了陈建功和宁肯的观点。他谈到,世界发生巨大新变的当下,我们应在“世界之都”的意义上理解今天中国北京的文化和文学地位。拥有饱满、丰富、极具“反道统”民间生命力的文学资源和精神传统,是北京特别伟大的地方。而在“胡同”“小吃”这些传统文化符号之外,如何提炼出新时代下与北京精神传统既相关联又有提升的新的文化元素,钩沉出一个新的北京,是摆在当下作家和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文学是一个时代理想与激情的记录和辉映,是照亮人生、关照人生的价值和力量。着眼当下,北京文学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概念,而是作为引领中国文学版图崛起的旗帜,成为整个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坐标。《当代》杂志社编辑,北京作协理事、签约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一枫分享了自己对前辈作家老舍先生的《二马》,陈建功老师的《找乐》等作品重读感悟。他谈到,“我们今天的写作,既是得益于过去文学大家的汇集和滋养,同时又是对未来北京文学的铺垫和培育。北京这座城市是开放与包容的,需要我们用自己生命的感知去深植其中,书写这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感。”《中国作家》副主编,北京作协签约作家付秀莹谈到,“作为70后作家,深感责任重大。如何传承,如何在传统中突破,树立自我的一种写作身份的确认,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都是一个新命题。”她还表示,作为新时代作家,将在北京这片沃土上不断地扎根生活、精耕细作,不断用自己的作品诠释这座城市在时代的大潮当中具有的精神,讲好北京故事,讲好中国故事。青年评论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大先从现实主义的经典化谈起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文学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持久思想价值,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我们既要立足于具体的时代与社会,在批判继承中外古今文学经典的基础上,作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萃取我们时代的故事、形象、价值,展现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2021年全体会议在京举行

原标题:以重大时代问题研究引领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2021年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主任谢伏瞻主持会议并讲话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2021年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编委会主任谢伏瞻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编委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编委李扬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汇报了杂志社的工作。努力建设世界级名刊名社谢伏瞻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国社会科学》创刊41年来,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成为展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刊物,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理论学术发展态势的重要窗口,被学界誉为“中国社科第一刊”。谢伏瞻指出,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我们国家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思考、谋划、推动《中国社会科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所有学术期刊的工作,理应有更高的目标要求。要志存高远,朝着建设世界级名刊名社的目标而不懈奋斗。谢伏瞻就未来《中国社会科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工作提出要求。第一,坚持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握政治大局,把准正确方向,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走向深入。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心系“国之大者”,关注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化选题策划,引领学术发展,推动理论创新,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第三,坚持质量为本,精品为要,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编辑制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和影响力。第四,坚持创新发展,将数字化作为新动能,推进数字化研究、数字化传播、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媒体融合发展。高培勇表示,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军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术期刊的特殊定位。在问题导向方面,《中国社会科学》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跨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在学术导向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应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本身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聚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特别要在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有所突破。主动设置创新性议题2021年初,《中国社会科学》在广泛征求理论学术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提出11个跨学科选题,作为本年度组稿发稿的重点方向予以公布。这一做法得到了与会编委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些选题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选题新颖、立意高远、导向明确,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动设置议题、引领学术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位编委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对《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建议。李扬表示,要注重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循环”理论架构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还应关注全球货币供给泛滥、利率长期低迷乃至为负、收入分配不公、资本和劳动关系恶化、数字经济大发展等现实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指出,《中国社会科学》立足深层次的重大学术问题发布年度重点选题,这在学术界无疑具有重大的号召意义,有助于凝聚学界共识、整合研究框架、构建学术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看来,《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突出了国际视野,有了好的题目之后还应提倡方法论的进一步下沉,开展更多专题性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建议,在文学研究方法上进一步开放观念,在研究对象上进一步拓展空间,进行理论上的引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陈甦建议,加强法学内部不同学科选题的对应性和互动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提出,应在选题策划中增加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比重,为相关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建议,《中国社会科学》在选稿时应侧重横跨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理论文章。引领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日益走近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也是以《中国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学术期刊肩负的重大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卓新平指出,《中国社会科学》要以长远的理论眼光,就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等重大问题作出预言和展望,形成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民众影响力,不能将话语权让渡给西方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表示,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处于从概念到体系、从模仿到创造的转变阶段,《中国社会科学》理应在这个阶段发挥引领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建议,《中国社会科学》要注意处理好学科整体性与重点议题、顶尖学者与青年英才、跨学科研究与专业深度三组关系,不断巩固提升学术影响力。方军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感谢各位编委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他表示,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院党组决策部署,以“三大体系”建设为中心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办社思路,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钟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编委高培勇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出席会议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编委李扬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作工作汇报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陈甦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卓新平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发言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与会人员合影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钟哲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二合一

征集 |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等您来投稿

号外~号外~号外~“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在火热征集中!!!接下来小文带您了解一下具体内容征集活动征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征集相关作品。活动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以“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视角,用文艺的形式生动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生动展现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用文艺表达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征集时间征文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征集体裁及投稿办法(一)文学类:中短篇小说、中短篇报告文学、散文(1万字以内)和诗歌。投稿方式1诗歌投稿邮箱:shikanzg@163.com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诗刊》社“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办公室邮编:100026联系电话:010—659386132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投稿邮箱1:wohewodezuguo1@sina.com邮寄地址1: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人民文学》杂志社“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办公室邮编:100026联系电话:010—65030607投稿邮箱2:mzwxzw@163.com邮寄地址2: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南沿大翔凤胡同3号《民族文学》杂志社“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办公室邮编:100009联系电话:010—665705803报告文学投稿邮箱:50049094@qq.com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中国作家》杂志社“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办公室邮编:100026联系电话:010—65389566所有以邮寄方式来信来函投稿,均需提供U盘或光盘word文档电子版,稿件需注明作者姓名、笔名、性别、联系地址、邮政编码、手机或电话。(二)摄影类:作品要求为近几年创作且未经发表的记录类影像,允许适度调整亮度,但不允许修改图片内容;彩色、黑白均可,题材需符合征集内容,单幅、组照均可(组照4幅至8幅),每组组照按一幅作品计算。投稿方式1电子版投稿投稿邮箱whw@pop-photo.com.cn要求:JPG格式,每幅作品的文件量不大于500K,长边要求600—1000像素。投稿者在邮件里注明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箱、电话、身份证号、作品标题、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说明。经过评选,入展照片主办单位将统一调取作品的大尺寸数据文件(JPG最高格式压缩文件建议不低于10MB,须带有完整的exif数据;胶片拍摄的请扫底)。请投稿者在接到通知后按时提供,逾期未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资格。凡因提交的个人信息不全面而影响联络的,视为自动放弃参展资格。2邮寄方式北京东城区金宝街67号隆基大厦南楼二层《大众摄影》“我和我的祖国”征稿办公室 邮编:100005联系电话:010—65250934 010—65130094(三)短视频类:时长15分钟以内的视频短片,分辨率:1920×1080,编码:H264,码率:9000kpbs以上,格式:Quick Time,字幕:简体中文(/英文),语言:中文标准普通话。投稿方式1投稿邮箱cfphdb@126.com投稿短片采用压缩格式,每部作品的文件量不大于800M,通知入选后报送原片。投稿者均需附作品对应文档,填写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箱、电话、身份证号,注明作品标题、拍摄时间地点以及创作说明,凡因提交的个人信息不全面而影响联络的,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2邮寄方式需以U盘等存储介质方式寄送,同时附电子版文档(包括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箱、电话、身份证号,注明作品标题、拍摄时间地点以及创作说明等内容)。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2号中国电影家协会612室“我和我的祖国”征稿办公室 邮编:100013联系电话:010—64296408注意事项1来稿作品需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2来稿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此前未在国家正式出版物发表,符合体裁要求,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请译成汉语投稿。3投稿者应对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并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4来稿版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活动主办方有权对征集作品公开发表、结集出版、播出推送、展览展示等。5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投稿者,即视为已同意本征稿启事所有规定。组织推荐本次征文征集活动成立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负责统筹协调活动开展。所征集作品由组委会办公室邀请相关艺术门类专家学者分别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审,并按照不同艺术门类进行奖励。征集作品将择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民族文学、中国摄影、大众摄影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文艺网、中国作家网等媒体刊发,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摄影类、短视频类将结合重大活动及重要节庆进行展览展示。“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组委会2019年1月1日机会难得赶快参与哦!!

叶适

一部充满童趣和民族友爱的作品——李梦薇《阳光无界》作品研讨会

一部充满童趣和民族友爱的作品——李梦薇《阳光无界》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4月11日上午,云南普洱市青年作家李梦薇著儿童长篇小说《阳光无界》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召开,来自云南省、辽宁省等地的评论家、出版专家和北京文学界领导、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针对这部作品展开十分热烈、多种向度的分析研讨。《阳光无界》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小时候印刻在心灵深处的美好记忆。作品以少年儿童的敏锐视角,再现了中缅边界儿童与邻国同伴月光般纯净的友谊;热带雨林神秘壮观的景色;孩子们尊重长辈、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与动物为友的故事,以及浓郁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精神信仰,还有大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朴实善良的秉性,超越苦难的人性之美。小说以拉祜族少年扎而与连寨相邻的爱尼族、傣族、汉族少年互帮互爱的故事为主线,用成熟的笔力重书扎而与隔河相望的缅甸少年和睦共处、真心相助的精彩细节;以优美、灵动、风趣语言展现了各民族儿童:爱心相切、真情无界的绚丽画卷。会议由著名作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赵晏彪主持:在这样美好的春天召开一位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的儿童长篇小说作品研讨会,正逢其时:“云集一堂话无界,鸟语花香正逢春。窗含远景瞻无尽,笔点文章自有神。”普洱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是 “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重要结点,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阵地。这样的地理位置,这样生活环境,造就了作家丰富多彩的文学想象力和创作力。今天在这里举办有京、滇、沈三地作家、评论家、文化学者参加的研讨会,必将为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在民族性、当代性、童稚性相糅合的意义上提供新导向,为挖掘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找到更具有开拓性新路径,为推动未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做出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在讲话中说:现在民族文学发展和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都是非常好的,从中央到宣传部,包括中国作协党组对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我们的少数民族骏马奖的评奖,还是鲁迅文学院对少数民族作家的培训,力度都很大。李梦薇就是鲁十二的学员,她作为拉祜族的作家,她的成长本身就说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个作家的成长也是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培养。这个小说的主题表达了一种永恒的爱。而这个爱是超越国界的,超越民族的,从某种意义上是具有人类普遍意义。尤其是今天的少年儿童应该读这样的小说,会使他们的心理变的更加健康和友爱。如果每一个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去阅读这样一些健康的,积极身上的文学作品,我想他们的心灵会更加阳光,会克服人性中的缺陷,从这点上讲,小说给我们带来了温暖。普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鸿彬致辞说道:李梦薇作为普洱本土作家代表,善于观察思考、写作功底深厚,始终关注现实和民生,关注人的道德和情感,富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其创作的多部小说积极向上,内涵丰富,内涵哲理,引起业界人士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及好评。被译为藏文、维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普洱市委市政府对此次研讨会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卫星专门作两次批示,这既是对李梦薇同志潜心创作力求精品的肯定,也是激励更多普洱本土作家、艺术家以李梦薇为标杆,为促进普洱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吴仕民讲话中说:这本书的148页是这样说的,人的爱不应该是爱某一个人,爱某一个地,应该更宽泛,更深刻的爱。这部书里透出的确实是很深沉,很炙热的人类本有的和应当有的情怀。包括悲悯情怀、诚信、相互辅助等等。这个主题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爱就是阳光。这个阳光是无界的,它是没有种族界限的,没有国家界限的,甚至是没有人和动物之间的界限,展现这样的主题。民族文学主编石一说宁:我觉得小说具有传奇性,又具有日常性。但作者处理的很出色,作品的传奇性和日常性是很自然的融合,让人读着既有新鲜感,又觉得有一种日常生活的亲切感。因为作者李梦薇是很细致地捕捉和描写人物的情感世界,人物的喜怒哀乐。书里的人物,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大都是善良的,内心就像带着阳光一样炽热。虽然这是带有理想色彩的描写,但也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延伸到另外一个话题,小说对儿童文学特性的坚持和追求,所谓儿童文学特性,也就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创作。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说:第一次有民族儿童文学的概念,原来说民族文学或者说儿童文学,这是两个基本的范畴。但第一次知道有民族儿童文学,或者说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概念。这本书确实是很好看的儿童文学小说,读起来很轻松舒服。《阳光无界》是少年儿童的成长小说,描写的是西南边陲的小镇上拉祜族的少年和其它各个民族的少年们共同成长,包括缅甸,共同成长,和睦相处,倾心相助的故事。塑造了一批少数民族儿童的形象,包括扎而、娜哚、阿布雅、静雪、婉吉、貌西图等等。他们无论是在生活的顺境或者是逆境中,幸福与磨难中都成长。但作者也设了不少的曲折,让这些孩子在磨难中受到锻练不断的成熟和成长。婉吉的父亲保护同胞受到重伤不治而亡,母亲病势。婉吉经受住了失去亲人巨大悲伤,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温暖,失去双亲让人变的更加坚强,而周围的本国同胞们,包括中国人民对她的无私帮助以及温暖也让她的心灵健康的成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小说选刊主编徐坤说道:我们写成人小说的人轻易不敢碰儿童文学小说,因为要求非常的高。你必须抱有一颗悲悯之心,我们要揭露坏人,纠恶扬善,我非常敬佩写儿童小说的人。这部小说是优秀的,用散文和诗性化的描写让人读来很有美感。同行写小说的人来说,我们深知创作的难度,用两个词形容:呕心沥血、举重若轻,这种小说不容易写,是李梦薇利用她民族和地域的优势写的。读完《阳光无界》这部小说,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什么力量,才是作品本应具有的力量,小说所塑造出的诸多形象中,什么样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呢。李梦薇通过她的作品,塑造出了这些“暗合了自然界的密码,心底的纯洁和美丽的童真,犹如皎洁的月光”的纯情率性可爱的人物,无疑给了读者一个很好地答案。云南作协主席范稳说,这本书所透露出的民族文化和边地气息,是一部接地气的小说,是有辨识度的写作。因为关于中缅边境,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作为一个汉族人,我们可能很多的时候只能是去发现,甚至是浅层的看一个热闹。而这些东西是融在李梦薇骨子里的东西,我们通过边地气息就可以看到作品的特色。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说:李梦薇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不是给孩子们想象一个远离现实的童话世界。小说客观呈现了1980年代初中国南方边境多民族聚居地的生活状况,也写到了“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的现实,多依河两岸也在跟着变化,边境的交流逐渐正常了,两岸的学校还开展联谊活动,孩子们的成长也更加健康和愉悦。善良和友爱则更加闪耀出光芒。扎而以自己的善良感动了企业家陈光义,他捐助了静雪的骨髓移植手术。婉吉则在外公外婆的陪伴下来到东南亚的圣地,为她的中国朋友祈祷和祈福。娜哚凭借美妙的歌喉考入了民族歌舞团。李梦薇最后深情地写道:“此时多依树上已经有一片片白花烂漫地开放,明媚的阳光无私地照耀着两岸的群山、水田、竹林和坡地。”这分明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丽图景,我相信,孩子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会被它深深感动。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秀娟说:今天看到书非常感慨,李梦薇的书是《阳光无界》,这既是对本民族儿童文学史的开路,但我觉得又是对云南儿童文学的一种传承和丰富,这样的研讨会为李梦薇感到高兴,为云南文学感到高兴。云南儿童文化是中华儿童文学的重阵,不是因为是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所以好像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才认为是重阵。并不是在于民族地区比较当中取得的比较优势,而是在整个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版图上,它确实有这样的地位。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整个太阳鸟作家群,普飞、乔传藻、张昆华、吴然、湘女,几代人创作的传统没有断裂过,而且真正的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但也正是这种传统,我觉得给后来的写作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徐德霞说:我看的时候名字是《阳光世界》,不知道哪版改成了《阳光无界》,虽然改了一个字,但改的很好。《阳光无界》跟书的内容更贴切,除了写阳光以外还写了很多的孩子。《阳光无界》就是说阳光可以照进任何的角落,可以照进生活,可以照进心里。书中描写了少数民族善良宽厚的大爱精神,生活粗粝,但不影响内心生活的柔软。心地善良,同情弱小,相互支撑,相互帮扶,共度难关。这本书生活的新奇性,故事的丰富性,内涵的丰富性是兼具。独特的边塞生活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中国作家副主编高伟说:这本书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用了两个多小时,本来很累了,但读完了以后很轻松,好像休息了一场。我觉得儿童文学有这样的好处,好像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洗礼和放松,这是阅读感受。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还是不错的,阅读感觉有惊喜感。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东西,要更加逼进生活的质感,儿童文学有的东西因为要追求美好诗意,要增加生活的真实,把它拉到地面上,从真实的生活中捞取诗意。鲁迅文学院培训处副处长胡嘉说:小说的情节独具特色,作品展示80年代云南边陲与缅甸勐卡接壤的特殊地理位置上拉祜族少年们的故事,极具西南边地民族风情。正如作品封面所示,小说围绕扎而、娜哚和缅甸女孩婉吉三位少年为人物主线,串联起来了缅甸内战、跨境寻父、野生象回归、旱灾和蝗灾,表现他们善良,真诚勇敢的品质。扎而的阿爸、阿妈、二奶奶、知青医生和警察局长等等形象,每个人都有深刻的印象,折射出中缅边境人民诚挚而和平的。中国艺术报副刊主编邱振刚说:小说塑造具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主角,但又都是主角。很多老师都是从儿童文学的角度说,我从少数民族文学的角度说,小说给我的印象它与很多的少数民族文学题材相比,它的小说非常有意义。地点是在边境上,很多少数民族民族故事都是发生在边境,因为边境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因为有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磨铁出版社少儿部主编汪玥含说:我感到很神奇,也感到很纯真。神奇主要是场面的神奇,像神话一样,大象的象群。植物人苏醒,两国的战争,渡河过来找父亲。你把内心人物写的纯正,黑皮和大头鱼的内心活动非常喜欢,还有婉吉和扎而的感情。应该让不同的年龄段读出不同的韵味,你是比较优秀的范本。就是因为它能够在各个年龄段找到自己阅读的一种感受,孩子们可能读到校园生活、歌唱比赛,孩子和家人之间的情感。但大人看到魔巴对生命生灵的价值观,还有就是扎而爸爸妈妈之间的相互扶持的坚韧,还有二奶奶对动物的态度,还有宗教的信息。我相信大人读的时候会感觉到对人生的启示。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说:如果把这部书放回到当前的儿童文学创作里去看,我们可能会更加清楚地看到独特的价值。就文本来说,可以把民族性、儿童性、现代性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写的是杂居在那的各个民族,体现出对大自然的尊敬,对亲情与有情的尊崇和质朴的情感,其实和儿童的内心以及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是一致的。它和儿童文学的那种追求也是很一致的,李梦薇都是受过先锋派写作潮流的洗礼,现代性的意识也好,这都体现在创作中,所以使得文本具有非常不一样的价值。《阳光无界》,真正从各民族孩子的内心,从他们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光芒可以照着每一个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相通的,这是真实的存在,就在西南边陲的小镇上,在这些孩子之间,在成人和孩子之间,隔着一条多依河的两国人民之间。尽管有战争发生,但是真切的存在,这是儿童文学的创作特别值得珍视的一点。现实主义的写作提炼出来的真善美,不是虚假的,而是有根扎在现实的土壤里。这是文本最珍贵的地方,当下的孩子非常值得读。作者李梦薇最后表达了各位专家对她小说给予的鼓励和鞭策,让她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阳光无界》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她小时候印刻在心灵里的那些美好记忆,与邻国儿童月光般纯洁的友谊。热带雨林的神秘壮观,孩子们尊重长辈,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与动物为友,以及浓郁的边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精神信仰。大人面对困难的坚韧和乐观,朴素、善良的秉性,超越苦难的人性的美。她特别愿意在书里留下故乡的月光,留下温暖,留下澜沧江流域两岸中缅、老越水乳交融的情谊,留下万物一体,人类一心的情怀。普洱市文联主席阿杰在总结时说:大家对《阳光无界》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的地方能有这样一位善良知性的少数民族作家,不为名利,默默耕耘,用心感悟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儿女,以及万物有灵,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用文学展现人性的真善美。让我很感动。举办这次研讨会,作为普洱市文联也还有一个目的,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就是在普洱的文艺创作发展中树立导向,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励更多的普洱本土作家、艺术家在创作的道路上力戒浮躁,甘于寂寞,潜心创作,把作品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推出更多具有普洱特质,展现普洱风采,彰显普洱成就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有道德、有温暖的优秀文艺作品。阳光灿烂春花开,大爱无界情似海。与会作家、评论家、民族文化研究专家畅所欲言,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主题延展,中缅边界两国儿童交往故事描写特色、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语言张力等多个方面,阐述作品的独到之处以及作者继续开拓进取的努力方向。专家们提出了一些不足,主要是语言的准确性还需要打磨。参家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吉狄马加:著名诗人、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仕民:著名作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民委副主任王鸿彬:普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贺绍俊:著名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徐 坤: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小说选刊》主编石一宁:著名评论家、《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徐 可:著名散文家、鲁迅文学院学常务副院长赵晏彪: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外作家交流营组委会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徐德霞:著名评论家、原《儿童文学》杂志主编,现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儿委会委员。李晓东: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社会联系部副主任李东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高 伟:著名编辑家、《中国作家》副主编范 稳:著名作家、云南省作协主席梁 飞: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王 冰:著名评论家、《诗刊》社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邱振刚: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艺术报》副刊主编刘秀娟: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阿 杰:普洱市文联主席,汪玥含:儿童文学作家、磨铁出版社少儿部主编,胡 嘉:青年评论家、鲁院培训部副主任华小克:著名作家、“一带一路”文教基金文学部班主任赵伯仁:青年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员李梦薇:儿童文学作家、普洱市作协主席梁 严王 冰孙 云李晓东参加会议的还有:普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施文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梁严,普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阿杰,普洱日报副总编辑、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民建普洱市委秘书长何顺琼,本书的责编陈鸣,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华读书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民族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光明网、新浪网、网易新闻、腾讯网等几十家媒体。

不饰于物

《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

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宏观扫描,对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深度思考I S B N:978-7-5212-0331-8作 者:石一宁2021年1月作家出版社《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是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评论集,收入了作者近几年发表的数十篇相关文章。作者多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评论,同时是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的办刊人。《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当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熟悉了解和深度思考。书中既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宏观扫描,也有对具体作品的微观解析;既有对名家大家的论评,也有对文坛新人的关注。在学术上追求新路向、新话语和新增长点。作者面对少数民族文学现场展开的关于中国文学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文学与文化多样性以及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优势与亟待提高的方面等等诸多思考,给读者有益的参考和启迪。作者简介石一宁,1964年生,壮族。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民族文学》主编、编审,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著有文学研究专著《吴浊流:面对新语境》(繁体字版《真实的》由台湾人间出版社出版),文学评论集《走向文学新天地》,散文集《薄暮时分》《湖神回来了》《履痕心绪》,传记文学《丰子恺与读书》。发表文艺评论和各类体裁文学作品多篇。传记文学《丰子恺与读书》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既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宏观扫描,也有对具体作品的微观解析;既有对名家大家的论评,也有对文坛新人的关注。作者多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评论,同时是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的办刊人,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诸多思考具有参考和启迪价值。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意涵十分丰富的时代命题。当下中国,正行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而民族文化的复兴,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近代中国面对裹挟着船坚炮利侵门踏户而来的西方现代性,由排拒而接纳,百年间饱尝主权沦丧、文化失语的痛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七十年甘苦备尝忧喜交加的社会主义实践,使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洗雪了百年屈辱,昂首挺立于今日的世界。然而,文化失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面对依然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尚待恢复和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仍然十分模糊。把目光投向历史深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为了汲取历史的思想和智慧,重拾中国文化的自信,使文化在民族复兴的途程中发挥关键效用。因此,对传统文化的重估和扬弃,既有历史性,更有现实性;同时,它又是指向未来的。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化是多民族的文化。同样毫无疑义地,中华美学是多民族的美学。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认识中华美学的多民族性质,发掘中华美学的多民族内涵,实现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使中华美学的丰富性、多样性最大程度地得到呈现,成为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宝贵的审美智慧和思想文化资源,是我们讨论这一时代命题的重要意义所在。美学精神来自对美学事象的审视、研究和提炼,是美学事象的抽象结晶。从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美学事象即自古迄今的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来考察,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绝不是中华美学的点缀和附庸,而是中华美学的有机和重要的构成。仅就文学而论,中国的三大史诗均为少数民族诗歌,即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格萨尔》长达两百万行,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和《玛纳斯》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格尔》的申遗也已启动。少数民族民歌和民间长诗,极大地补充了汉族民间诗歌和长诗偏少的不足,使中华文学的结构显得更为完整。在小说方面,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创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儒释道美学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包容等等观念,被视为中华美学精神的精义。然而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内涵,还应纳入少数民族的美学思想和特质。少数民族的美学与汉族美学有其共性,都体现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但也有差异性和异质性,非儒释道美学所能涵盖。以同为南北朝时期产生的民间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为例。前者是南朝汉族诗歌,后者是北朝少数民族诗歌,两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而这两篇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意趣和呈现的美学特征却是大相径庭。《孔雀东南飞》叙述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位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诗中所呈现的家庭关系是严酷的,长幼尊卑秩序不容冒犯,父母、兄长可以随意干涉子女和弟妹的生活和精神自由。在家长专制的煎逼之下,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悲愤自尽。而焦仲卿即使身为官府的吏员,在森严的宗法秩序之下也是无力挣扎,最终“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追随刘兰芝的幽魂而去。两位主人公的自杀,不能说与儒家道统没有关系。即使解释为一种对封建宗法秩序的反抗,这种反抗也未免过于孱弱。《孔雀东南飞》通篇弥漫着阴郁、哀伤的气息和氛围。而《木兰诗》所展现的家庭关系,却要自由得多。花木兰从军和解甲归田,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意志。她代父从军,是出于对父亲和家人的爱。“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种对父母和家人的热爱与思念,始终伴随着她的戎马行军。十年征战,立下赫赫军功,但她婉拒朝廷的利禄封赏,自愿解甲还乡,回到父母和家人的身边,享受“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普通人生活的快乐。《木兰诗》所表现的自由、阳刚和健朗的审美精神,富于浪漫主义的理想光辉,更易于唤起人性的共鸣,因此它走向世界,被改编为好莱坞电影,绝不是偶然的。《木兰诗》的美学特质,如果用儒释道美学加以阐释,将会显得十分牵强。《木兰诗》的阐释,期待一种有别于儒释道美学的少数民族美学。美学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美学是文艺实践的提炼和升华,而美学也应对多姿多彩、具体生动的文艺实践进行阐释并起指导作用。美学的自觉,是时代对我国多民族文艺创作和文化创造实践提出的要求。但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目前基本上还是处于失语状态,尚未有显著和可观的成果,少数民族美学的学科建设,仍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多元化已成为现代审美意识的重要法则。而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不仅关涉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更关涉美学本体论,关涉美学意识形态问题。如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所指出,美学是作为有关身体的话语而诞生的,美学首先是指与更加崇高的概念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然而如果政治秩序不致力于“活生生的”最易触知的层面,不致力于属于一个社会的身体的感性生活所有一切中的最有形的领域,它怎么可能繁荣呢?西方传统美学也极为重视审美与社会和谐的联结。在卢梭、夏夫兹博里、大卫·休谟等人看来,审美奠定了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类团结的源泉。进行审美判断就意味着以全人类的共同名义尽可能地排除个人狭隘偏见。审美的非功利性包含着主体的极端的非中心化,使自我关注让位于感性的交流。康德认为,审美的主体间性预示着统一于主体的存在的深层结构的、乌托邦式的主体共同体。席勒说,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培育发展和谐。只有审美的交流模式才能统一社会,因为它与大家共同的东西相联系。而黑格尔则认识到,社会统一既不可能建立在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普遍化的审美真谛中,也不可能只建立在政治国家的水平上,它必须存在于文化实践中,存在于社会生活结构中。(见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因此,正视中华美学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更加开阔视野,寻求中华美学的多民族融合,其意义重大而深刻。不妨认为,认识和发掘包括少数民族美学在内的中华美学的宏富内涵,深化中华美学多元一体融合包容的格局,这是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理所必然、事所必至,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判断。(选自《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2021年1月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