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上985名校研究生的同学分数并不高,但为何很多人都考不上?古拉姆

考上985名校研究生的同学分数并不高,但为何很多人都考不上?

相比于高考,考研拟录取分数并不高,为什么考上的人却很少?每年考研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把眼光看向985或211名校。放眼整个考研大军中,想考取名校的同学不在少数。相比于高考而言,很多大学考研拟录取的分数并不是很高,有的专业只需要考到300多分就能被录取,但是为何考上的人却很少?有人说考不上是实力不济,但是真实情况是这样吗?考上985名校研究生的同学分数并不高,但为何很多人都考不上?小水经常在文章的评论区看到很多人把考研和高考进行对比,以为考个500多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报考985名校的研究生,考到的分数三四百分就能读研,很多人觉得这个分数并不高。殊不知,考研的总分才500分,而高考的满分大都是750(江苏和海南的除外,江苏满分400分,海南是900分)分。这只是一种错觉,是他们不了解考研而产生的错误认知。华东师范大学官网拟录取名单部分想考上研究生并不容易,特别是想考取985名校的研究生,分数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必须要过国家线,还需要考察考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对于985名校的王牌专业,满分500分考生要考到400以上才有机会进入复试,但是最后也有被刷的可能。除此之外,考生想要读研,除了分数达到要求之外,下面几点也影响考生能否读研。推免生多,统招名额很少,特别是985名校每年都有很多考生考研,而最近几年呈递增趋势,不过高校在研究生录取上却缩招了。他们扩大了推免生的名额,特别是985名校,保研的居多。相对来说,统招名额就变得很少。如果考生想读研,就得竞争这余下不多的名额,这必然使得水涨船高,复试线一再抬高。像今年,很多学校的复试线比国家线高了几十分,甚至还有分数超过380分还不能进入一志愿学校复试而找调剂的现象。高分考取不易,国家线和单科线卡人300分看似不多,但是满分500分,想考到也不易,特别是文学类专业要考355分才能够国家线,这就使得考生要非常努力。但是只过了国家线,不过专业复试线也是白搭。像福建师范大学的文学类复试线基本上都在380分以上,否则没机会参加研究生复试。再者,很多考生的英语或者专业课水平并不理想,考研国家线虽然过了,但是单科线过不了。单科线卡线的话,这就使得很多高分考生没办法读研,因为没有复试资格。想读研只能再考了。高考和考研不同,考研只能靠自己考研和高考是不同的,高考是备考三年,全力一搏,而考研大多数只是靠自己。对于考研小白来说,考研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未知,只能靠自己去努力,去摸索,去复习,去奋斗。运气好的同学,遇到本科老师的指引或者遇到好心的研究生学长、学姐,那么考研路上走的弯路会少很多。但是如果一手资料和资源少的话,自己去复习难度太大,能坚持考完也非常不易的。更何况还是考的985名校呢?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本科生来说,保研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不需要考研就能去名校读研,算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了。不过,小水建议想读研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得不到保研的资格,你还可以选择自己考一次,能选的学校还更多。但是,每年考研的同学很多,被录取的还是很少,不可能都录取。研究生录取是一个择优录取的过程,你只有表现得比别人更优秀才能被录取。而从今年考研的形势看,考生最好是争取考取一志愿学校,别想着调剂读研,到那时候想选的学校不仅少,而且大都比一志愿学校差一大截。如果你选择考研的话会倾向于选择985名校吗?有人说二战的时候最好不要换学校,这样考上的概率更大一些。你觉得这个说法正确吗?

不贱贪污

本科毕业学校不好,考上985名校的研究生也没用吗?

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普通院校与985名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优势相差甚远,因此,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选择考研名校,想实现学历逆袭。但在考研时,经常会听到“本科出身不好,考研也白搭”的言论,这些言论经常会影响考生的心理,甚至会打击到他们考研的信心。有的考生本科院校不太好,但是通过努力考研到了985大学,总有人冷嘲热讽“考上没用,找工作看第一学历”。所谓三人成虎,事实确实如此吗?有些努力考研的学子听到这些言论,就会认为自己本科院校不好,即使努力考研也没有了。首先,本科院校层次低,被有的用人单位歧视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存在这种情况,有的人把特例普遍化,对一部分学生形成了误导,然后以讹传讹,逐渐把“个别歧视”扩大化。确实,有些企业在招聘时,要求本硕都毕业于985院校,设置这样苛刻招聘条件的企业比例是非常小的。那么多的优质工作岗位,为何非要盯着这一个特例呢。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考研985大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含金量较高的学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努力追赶上高考就能就读教育资源较好的985本科生。经历了高考,就读普通本科院校和985大学确实存在差距,但是并不代表永久的落后。普通本科毕业之后,参加招聘会找一个月薪3000-4000元的工作,已经非常不易。如果你考研进入985大学,三年硕士毕业之后,很轻松就能找到月薪5000元起步的工作,还能挑挑选选。如今很多地区为了引进优秀人才,都有相应的人才补贴政策,大多数都是针对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给予每月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等等。没有一个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上会写“本科毕业院校要好”,只要你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就符合引进政策,有的地区大学层次再高的本科生是享受不到这个政策的。本科学历已成为过去,不要那么纠结,还是向前看,不必有太多的纠结。再就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报考非常热的国家、省级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考试,这些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只要求学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只看最高学历,对于毕业于哪个本科学校并没有任何影响。考公、考编成功后,薪资待遇也只跟你最高学历有关。所以,考研就是重新证明自己,努力吧!

玫瑰城

本科985院校,研究生985院校,哪个“含金量”高?

反映出一个考试难易程度,本科上985的里面聪明的人更多些,因为难考,研究生考上985要更容易些,因为很多考上985本科的人就业了,不去跟你们争了,否则考研难度会大很多。不是硕士不如本科,本校本科毕业后读硕再出来肯定比本科强,但如果二本甚至三本后读了个985硕士,你以为能强过985本科?考上985,211大学,只能说明你在高中阶段是一个会考试的机器,并不代表大学四年后一定比双非大学的学生强。另外985,211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比双非大学强。第一学历要求211和985,这个的确让很多人都难受过,我读研的时候一个舍友就是遇到了这个问题,后来读博了,现在在北京某大学当学院副院长。别人高中都在努力读书的时候,你们在玩儿,凭什么你们后来居上,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并不是瞧不起后来居上的人,只是有些研究生学历就是为了工作而去上的。其实很简单,硕士甚至本科在学校学的东西有多少能用到工作上,很难说,但是本科是名校,至少是经过高考筛选过的,说不上公平,但是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考上研究生也是很累的,需要付出很多,只能说现在什么书都能读,学历越来越贬值,毕业以后就失业,这种现象一直都存在,又不像以前包分配,还有现在教师资格证,什么人都可以考,都往教师岗位挤,问题极大,别看高校统计的就业率,没有用,你看看有多少待业的。

拜月亭

为何很多“985”高校本科毕业生不选择本校读研,你知道原因吗?

说到“985”一流名校,可以说是很多人向往的大学,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甚至是考博,“985”高校是很多人想去深造的大学,中国的大学并不少,但是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一流学府也只有三十九所“985”名牌大学,这三十九所“985”高校分布在祖国的天南地北,它们几乎都是各个地区高校的领头羊,但是一流名校的分布很不均匀,因为北京、上海“985”名校的数量几乎占了三分之一,这也是帝都、魔都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对于高考的学生而言,能够通过高考进入“985”名校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进入“985”一流名校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父母也会很高兴,最重要的是对于很多农村的家庭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本科进入“985”名校读书,其实你就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985”本科学历的含金量没有人会怀疑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企业只去“985”名校招聘的原因。总而言之,大学进入“985”名校读书,你就等于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你以后的起点也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考研要考“985”名校的原因所在,当然本科就读于“985”名校,你到时候保研的机会很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985”名校的生源质量已经跟其他大学不是一个档次了,再加上“985”名校的大师,造就了“985”名校的认可度与含金量,考上“985”名校你不仅可以获得高学历还可以接触到专业方面的名师。尽管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但是如果你拥有“985”名校的学历,机会还是很多的,考研是很多人大学毕业的第二选择,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很多人考研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考“985”一流名校,而很多本科就读于“985”名校的学生,尽管拥有保研的优势,但是他们最后并没有选择继续在本校读研,本科毕业于“985”名校的学生直接工作的基本都会进入大企业工作,而没有直接工作的,也是继续深造的路。当然“985”名校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机会有很多,他们可能进入研究所、出国留学或者进入专业厉害的高校深造,当然选择去美国常青藤名校深造是很多“985”名校的选择,还有其他一部分会留在国内研究所或者本专业更好的高校深造,能够进入本科“985”名校的学生,可以说高考成绩都很厉害,大学四年的学习他们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追求,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这也许是为什么很多“985”名校毕业生走向更高原因所在。很现实的例子,我的高中同学,高考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技大学医学专业读了五年,也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其实他不仅成绩好,在大学也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能达到了保研资格,保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他并没有顺风顺水的这样选择,而是选择了报考另一所“985”名校读研,因为他想在专业上有更高的突破,后来他如愿以上的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说他们班留下本校读研的不多,学医都要考研,尽管有了保研的机会,但是很多人都想通过自己努力争取一个更高更好的结果,也许这就是“985”名校学生的一种态度,我们很多人总是说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你是否有底气说自己的能力真的可以超越名校学子,有时候不要只看表面现象,别人比你优秀却比你更努力,你是否真的比人家更努力呢?

格雷塔

985研究生学长告诉你:考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有多难?

对于绝大对数的考研学子第一志愿绝对是211985高校,或者说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一所这样的院校,所以我们才会考研,但是不知道你是否曾经了解过你能够通过985院校的考核你需要通过多少关的考核吗?或者可以说为了进入985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你需要经历的磨难要远远多于报考其他学校的学生。那么考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有多难呢?985研究生学长用气球能够亲经历告诉你,报考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的难度。首先,难在初试,这仅仅是一项硬实力的比拼。对于报考985院校的学生,我想高校官网所公布的考研初试参考书目一般只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我校不指定参考书目;第二种:我校指定参考书目如下,然后列举很多中书目。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试问你怎么准备呢?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将绝大多数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可是你不重点复习的话,你心又不安,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就是你所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其次,越来越多的985院校的初试专业课的题目,在不断的创新,不断有新变化,你绝对不会在历年的试题中发现一定的你认为的出题规律,所以出题方向你很难把握。再有,985院校对报考学生的英语绝对不是过国家线就可以的,一般来高校会有两个分数线,一个是整个高校的英语录取的分数线,还有一个是你所报考学院的英语录取分数线,只要两者都满足方可进入复试。其次,难在复试,最后的检测。985院校的复试一般都是最早开始的,在面试中分为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但请注意这里的专业课笔试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有很多985院校规定,只要专业课笔试成绩不达到要求,那你就被淘汰了,一票否决。到了面试,试问你的竞争者会有怎样的准备呢?大量的荣誉证书,大量的个人能力证明,所以如果你是一所普通院校的学生你会发现你自己太差,自己已经开始不自信了。此外,在面试环节中,你必然会遭遇很多有难度的问题,如果你没有发挥好,那不好意思,你只能是提前回家了。所以说,既然敢有不报考985院校的勇气,就必须匹配与985院校相符合的实力!!!

忍空

考研:国内“最热门”的五所985院校,你知道几所?

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同学选择继续考研,有人说,考研是非常好的一次读名校的机会,那么在这些名校中,考研最热门的大学是哪一些呢?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5所考研热门的985高校!1.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可以说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了,不管是他的综合实力,还是学校的风光,都让众多学子向往不已,如果你说你考上了北大,那肯定会被别人羡慕死的。北京大学是一所综合类的高校,虽然说有点偏重文科,哲学,语言学等二十多个学科都成为了A+学科,但是他的多个理科专业也不差,生物学,统计学多个专业都有很多的科研成果,这让众多的考研学子甚是向往,如果能够考上北大的研究生,那么对以后的就业工作什么的都会有很大的帮助。2. 南京大学近年来虽然说南京大学的发展势头和浙大,复旦比起来稍微弱了一点,但是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实力还是非常雄厚的,毕竟底子好,这也成了很多考研学生向往的学校。学校的英语专业,天文学等都是排的上名的强势专业,而且科研实力也不容小觑,这对于那些喜欢研究的考研学生来说,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地理位置上的优势,靠近经济发达的上海,交通便利,而且南京大学一直以来都大受政府的支持,所以对于考研生未来的就业算是很有好处。3. 山东大学要是说前两所是北大和南京大学,可能大家还能接受,这第三名是山东大学,很多人都要疑问了,山东大学的环境一般,在双一流学科的评选中,也仅有两门学科入选,而且本身在众多的985高校中竞争力也没有很强,没您的考研分数线还很高,为什么会受到考研学生的青睐呢?首先说山东省的实力,虽然竞争力不大,但是学校的基础学科实力都很强,再加上当地的企业招人在山东大学招的很多,未来工作也好找,而且一些前景比较好的专业目前发展都很好,比如财经类,材料类,最重要的是,山东省本来人就很多,在高考上优势不大,所以学生们更重视考研这个机会。4. 华南理工大学首先这所大学的地理位置就很出众,位于广州,经济发达,还有很好的优惠政策,而且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很容易解决,所以学生们都想去,而且在理工科大学中,虽然华南理工的名气没有那么大,但是实力还是有的,工科的排名在全球排在二十几名,备受理工科考研学子的喜爱。5. 清华大学虽然说清华大学的综合实力没有几所学校能够比的了,但是在考研的热度上,却比较小,为什么呢?因为考研难度太大,很多人只能把这当成是心中的梦想。清华大学对于考研学生的第一学历很是看重,也就是说,并不是谁都能去考清华的研究生,而且,他更喜欢招收那些报送考研的名校学生。当然,除了这些院校,那些985,211大学,还有那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每年考研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毕竟,读名校的机会少之又少,而考研,无异于是另一条路,所以谁都想去试试。

大宝贝

我考上985研究生,不过是为了跟本科名校毕业的你一样

如果我问你,给你一个重新高考的机会,你会要吗?高考是让同龄人拉开差距的第一个门槛,你会发现,考上名校和普通二本的人会慢慢变得不一样,认知、能力分层随着时间会越来越明显。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有遗憾的,我们常常会说,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拼命学习考上985,但是,你确定这样自己就能考上吗?大部分的回答一定是:不能。高中的时候,班里有很多学习特别努力但是依然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所以有时候,我们并不能通过努力来控制想要达到的结果。就算你再怎么努力,都实现不了梦想。这样的人太多了。但这不能完全决定你的一生,毕竟大学毕业后给小学毕业的同学打工的例子也不是假的。以上也许会让你感到些许丧气,正是因为重新高考一次我们都不可能考上名校,所以很多人才会选择考研。考研相比高考目标更明确,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更专一,与其把时间耗费在你不擅长的某门科目上,不如选自己喜欢的专业,集中注意力去专攻一个方向,对于智力已经发挥到极限的人,这会让你减轻不少压力。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考名校研究生,就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与那些本科出身名校的人有平等的机会和地位。有太多人说,普通本科出身,就算考研考上985也没用,第一学历就决定了你的层次。如果你还把自己限定在别人的标签和认知范围内的话,那你考研时一定没有想清楚。既然你不满意一眼看得到的未来,那就不要怀疑有无限可能的选择,考研就是这样,你可能不会改变什么,也可能会改变很多,成年人就要敢于承担风险,考研就相当于一种风险投资,你也可以不选,就相信别人说的,找工作看的是第一学历,就算考上研也没什么用,别人已经比你多了两三年工作经验。注意,这不是懦弱,因为这种问题本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就像“后真相时代”所认同的那样,态度和立场最重要。如果考上研也可能没出路,那不考就有了吗?成功的人总是幸运的,失败的人总是让社会背锅。

耕也

想在985读研,还不想二战,应如何择校?2021年考研难度大揭秘!

想在985名校读研,考研时应该如何择校?2021年考研难度大揭秘!如今本科生就业变难,大学四年毕业后想找一份稳定的好工作都非常困难。因此,近几年报考研究生的也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本科生遍地,学历贬值,只能通过提升学历来换取未来的高薪职位。不过也有人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身的现状,迎来人生的二次腾飞。所以这些人在考研的时候就非常倾向于名校,老牌985大学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每年报考985名校的同学都很多,考研的竞争非常大,很多专业仅仅只有一两个名额。若是想一战成功,应该如何在众多985大学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呢?想在985读研,还不想二战,应如何择校?2021年考研难度大揭秘!老牌985大学一共有39所之多,就算同为985大学,其中也有一些学校好考,一些学校难进。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咨询小水对于考研院校的选择,如果想进985名校,应该如何选择呢?这就不得不说起985大学的分类了,考研难度梯次分配,考生要结合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这样成功读研的概率才大!01、难度最高的五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无疑是最难考的大学了,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能考进这两所大学的人可谓是非常拔尖的人才了。与这两所学校一样,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也同样不好考,主要是这些学校都都在发达城市,且都是自划线高校,很多专业复试线超高,考研复试的难度也很大。这五所学校考研难度最难,研究生基本都是保研为主,即使有统招名额也是只有一两个,复试线有的专业高达400多分。要知道考研总分才500分,能考到400多分对很多同学来说还是太难。如果考生实力不够强,本科学校不太好的话,很容易在复试的时候被刷掉,即使你考到了高分进入复试也一样难以成功。02、难度偏高但每年考取的人数不少: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要说考生清北的人不多,但是考上这些学校的人就不算少了。但是即使如此,考生也要注意,这些学校在985高校中实力靠前,选择这些学校的时候慎重选择他们的王牌专业。对于王牌专业来说,每个学校的复试线都很高,录取人数不多,要求也比较苛刻。若是考生想考这些学校,小水建议考生尽量选择他们的冷门专业,因为即使是再多人报考,也会有个别专业无人问津的现象,每年都有缺额出现。若是考生刚好报考了这个专业,分数只要过了复试线,就有被录取的可能了。03、难度不高但报考人数较多的热门学校: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如果你的本科就是211或985大学的话,可以申请这些学校的保送名额,若是申请不了,去报考这些大学也有比较大的概率会被录取,因为你的本科就不差。更何况这些学校的统招名额相对多一些,这些学校总体实力大体差不多,可以适当的选择自己要考的大学。但是注意避免这些学校的某个突出的专业,因为热门学校里的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太多,即使名额多也尽量不要选。比如北京师范大学这所985大学,报考文学类专业的同学要格外注意,在众多211和985名校中,这个学校报考的人数无疑是最多的。有的专业曾一度达到400比1的人数报录比,可以说是相当的恐怖了。但是该校的非文学类专业就相对好考多了,考生可以尝试去了解后报考!04、比较好考的985名校,难度不高名额也多:重庆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最后小水介绍的这些大学大都比较偏远或者有专门擅长的领域,一些只为了考取985名校的同学可以在这些学校里选择。一般来说,理工类的院校报考文学类研究生好录取,而文学类、综合类的学校报考理工类的研究生要好考上的多。这些学校中,如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地方比那些在大小城市的名校偏一些,报考的人数就少了很多,相对比之下被录取的概率就高了很多。而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不是34所自主划线高校,很多专业在录取研究生方面只参照国家线,这样的话考生能成功的概率就更大了一些。要知道34所自主划线学校每年公布的专业复试线,一般都比国家线高了不少。经过以上的分析对比,想必大部分的同学都对这39所985高校有了清晰的认识。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考研定位,来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值得注意的是,若是英语较差,文学类的考生在考研的时候,想考985名校,尽量不要选34所自主划线高校,因为它们的单科线非常高,稍有不慎,单科线过不了,考研初试分数考了高分都没什么用!你会参加2021年考研吗?如果你是普通本科的考生,你会选择985名校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六分

10位超牛学霸:全部考研985、211、双一流名校,还来自同一所大学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青春里总要有那么一段岁月,无所畏惧地为梦想拼尽全力。在考研这条荆棘之路上,成千上万人都在不断前进。本期推送,走进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认识其中10位考研学霸,听一听他们的考研故事吧!段玉婷,安徽大学,会计专硕段玉婷是在大二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决定考研的,决定考研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专业方面。因为她本科专业是会计学 CIMA方向,学的是偏国际,但是在本土会计知识方面可能欠缺,所以段玉婷希望考研深造,并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备考是从大三下刚开学开始的。9月因为学校实习实训,段玉婷的备考耽误了一个月,但是段玉婷也丝毫没有松懈。在这个月她每天复习逻辑、数学的千题各一小时,一周一年的真题,然后早上背单词。12月份进入复习期间,对历年真题按题型分类,总结每一板块题目的考试点,易错点,以及新知识,重新看一遍经典基础和强化篇,千题的错题再写一遍,看一些老师的押题,试着写。一周一次模拟题,保持自己的好心态。胡家旻,华南师范大学,会计专硕胡家旻大三下学期开始备考,从三月份到六七月份(也就是暑假之前)做的是基础训练,也就是每一个知识点全部覆盖的复习。从暑假一直到九月份(模拟实训)结束,进行的是二轮拔高训练,这个时候,主要是做一些提高篇的书目。到了十月份之后,就是冲刺训练,十月份的时候主要做每一个科目的套题,控制每一科的用时和正确率,在十一月到考试之前,胡家旻的重心就主要放在了往年的真题训练了,并且直接以管综模拟考试的形式来准备,一直保持手感。考研初试最后的成绩是246分(管综163,英语二83)。崔婕茹,武汉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管理专硕崔婕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湖北省内的著名高校,在备考过程中,给自己制定了短期的小目标,把大的目标划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然后制定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就会让自己目标清晰,不会有遗漏。崔婕茹表示,在备考期间要注意自己心态的调整以及时间的安排。不要在一科上面花费过多的时间,每一科的学习时间尽量平均,可以在自己比较薄弱的科目上适当多花一点时间,但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在上面;尽量让自己不受外界的影响,在备考期间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考安排,掌握好自己的节奏。王月潮,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硕因为秋招实训与考研时间冲突,王月潮也不放心着手做两方面的准备,所以一心决定考研。作为一名会计专硕的学生,王月潮的英语基础较差,每天大约3-4h的时间都花在英语上面。然后就是管综3h左右的样子,周末休息一天,但是英语她也不会丢。基本上一周学习时间是差不多的,如果发现今天的时间少了,那下次就会补回来,这样也能减少焦虑的心情。有几次心态崩了,王月潮就会和小姐妹们一起交流吐槽,相互鼓励。既然选择了就一定不要放弃,让自己保持好心态。王子盈,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硕王子盈考的是会计专硕,相比于学硕来说比较简单,就只有管综和英语二,大概总共花了三个月备考。王子盈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当天完成当天巩固。王子盈为了专心备考,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时光,也失去了很多积累应聘经验的机会,因为秋招的时候正值考研的关键时期。但是相比于失去的,得到的还是更多。经过考研,首先丰富了王子盈的知识,提高了她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其次,在备考的过程中,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考研路上,也让王子盈更加懂得珍惜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们,很感谢他们的陪伴!林博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学硕)因为林博源想继续留在武汉读研,个人也比较喜欢金融学,所以一开始就目标很明确,最后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快锁定了考研目标院校。林博源建议,不管是选择网课还是线下课程,跟对一个好的老师至关重要。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老师,从头到尾跟着老师的复习节奏,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事实证明,林博源自己做到了。童偲偲,华中科技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专硕)童偲偲,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注会Q1642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双学位。任职:校团委汤逊湖青年传媒中心新媒体组组长;所获荣誉:藏龙学子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湖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湖北经济学院"创青春"创业大赛银奖;初试成绩:总分360,政治76,英语一78,法硕联考基础(非法学)106,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100。童偲偲在2018年的下半年才下决心考法律硕士的,那个时候她已经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进行了大概一年的法学双学位的学习。在财大的法学学习经历,让童偲偲对继续学习法律充满了向往,她深刻地了解到,法学双学位绝不是自己的法学学习生涯的终点,青春的底色是奋斗,童偲偲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童偲偲有了更高的目标,就是在研究生阶段接受更加完整的法学教育,她毅然决然选择考研。最后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终于如愿以偿。祝欣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硕祝欣莹从2019年二月份开始备考,整个暑假期间,一直留在学校图书馆学习,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11月底12月份。祝欣莹还分享了自己的三条小心得。第一个就是遵循内心,对选择考研的过程,要确定好适合自己的方向,切勿盲目地跟风。第二点的话就是学会计划应对改变,比如到了大三大四,面临着本科的学业、学生工作就业甚至是自己的家庭以及感情方面的一些问题带来的一些压力,那么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去学习去规划是很重要的。最后一点就是放平心态,发现机会,因为考研是一场非常枯燥的旅程,要排除好外界的干扰去静心的学习,更要做到劳逸结合。程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审计专硕程璇刚进入大学时就已经有了考研的想法,但那时候只是想,并没有付出什么实际行动,真正决定考研是在大三,于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备考。程璇表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长期和短期的学习计划,再根据自己的具体实行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程璇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备考,最终成功上岸。洪雅琴,安徽大学,会计专硕洪雅琴在上大学时虽然并未确定考哪个方面的研究生,但已经想好了未来会考研。因为洪雅琴想要继续读书,提升专业技能,给自己一定适应社会的时间。但由于生活充实、事务繁多,在大三下学期才正式确定备考会计专硕,正式踏上考研之路。洪雅琴从2019年3月正式开始备考,中间穿插参加了初级会计、期末考试和综合仿真实训。洪雅琴认为在备考过程中一是提前购买初、复试备考书籍,二是备考心态,这两样缺一不可。当选定了考研这条路就放心大胆地去努力,虽然前路未必一片光明,结局也未必如我们所愿,但是在这个逐梦的过程中会享受到坚持的乐趣,回顾过去会发现这是一段很充实、满足的旅程,也是人生中自发地为了心中所想而努力的宝贵回忆。正如这10位优秀的湖北经济学院学子一样,用炙热的逐梦之心照亮了属于自己的未来天空。素材来源:湖北经济学院

九罭

为何很多考生明明没有实力去985大学读研,考研时却死磕名校?

为何很多考生明明没有实力去985大学读研,考研的时候却死磕名校?如今考研成了众多本科时和大专生普遍的选择,在考研择校上,选择985名校的人非常多。不仅是小水,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备考路上都会经常遇见一些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他们考研只选985名校,一次不成再考一次。这其中有不少同学的基础较差,实力并不能达到在名校读研的能力,别人劝他降级选择一般学校,他们却并不愿意。为何没有实力考985名校的考生,考研的时候却死磕名校呢?只选错的不选对的,为何很多人考研只选985名校?死磕名校值得吗?在考研的初期,相信有很多同学在发愁择校的问题。每个人考研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太一样,所以取舍的标准也不同。网上的经验贴大都是教人考研选好学校,不少已经上岸的学长和学姐也是告诫考研的学弟和学妹,考研就选985名校,其他的都别考,就算读研了也是浪费时间。这种观点是否真的就正确呢?今年三战的阿布是工作之后才打算考研的,他的学校只是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学习氛围不好,选择考研的人并不多。当初他毕业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找工作会非常困难,所以也没有把考研当回事。直到他找工作的时候到处碰壁他才想起来考研的事情。对于理工科出身的他来说,找工作简单,但是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很困难,用人单位不是嫌弃他学历低或本科不好,就是嫌弃他没经验。最后找到的工作做了一年,感觉没有什么出路,薪资还低。新入公司的研究生薪资都比他高了好几千,这让他非常的艳羡和难过。纠结再三,他打算考研,只不过前两次没有计划好,选择的是沿海的985名校,在职考研又没有什么太多的时间来温习功课,所以前两次都失败了。这次他选择辞职考研,希望能有一个好结果。之前,他二战的时候能调剂到二区,他却没有选择。同学也劝过他,只是读研而已,在哪里读都是一样,为何非要选择沿海的985名校呢?我们思考一下就不难猜到,他死磕名校是因为在名校读研可以为他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以后就业加薪升职自然不在话下。这是典型的将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了去名校读研之上。去一般的学校读研并无不可,只不过对如今的改变并没有多少用。其实像他这样死磕名校的考生还有很多,不少人为了名校研究生的光环不惜三战、四战,屡败屡战,直到考上研究生。不少人觉得能在名校读研,多花几年没关系!除了他的出发点之外,大部分的考生选择名校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01、名校情结,弥补高考时的缺憾不同于高考,考研考上985名校的概率远比高考要高。很多人在高考的时候没有考上名校,就希望自己的考研的时候成功圆梦,这种名校情结大部分的同学都有,只不过轻重不一。小水在考研的路上见过很多考生到了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研了,而且定的目标都不低,基本上都是像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一些985名校!他们宁愿牺牲大学四年的快乐时光,只为了能够在毕业的当年在985名校读研,成功圆梦,这样才能弥补高考时候的缺憾!02、名校研究生社会认可度高,找工作容易为了在名校读研,也曾出现考生放弃本校保研的资格,而报考985名校的情况。保研虽然很好,不需要考试,成功率大,但是保研的院校良莠不齐,选择余地太小。不少人觉得在普通大学读研价值不大,所以宁愿多担点风险,选择名校。而更为现实的是,在就业方面,211或985名校的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在用人单位眼中一直都是香饽饽。大多数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标准很简单粗暴,只录取211或985大学的毕业生,专业还不限!这就让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陷入就业无门的窘境。03、名校的各方面条件好,做学术研究更有利有不少本科就很优秀的同学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去的,在一般的大学里是无法得出什么成就的,只能选择名校读研。在软件和硬件方面,211和985名校的条件是普通大学无法达到的。名校的导师队伍、专业基础、科研经费、就业前景等都是很多考生非常看重的,能在名校读研基本上未来都不会差!04、盲目的攀比心理在作祟,只选好的不选对的不少考研小白以为考研选择的院校越好,自己脸上越有面。他们却没考虑到自己到底有没有实力考上,有的人一战的时候考得非常差,甚至两百分还没达到,二战的时候依旧没改学校,这就显得非常不理智了。要知道考研择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的,不能盲目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在就业的时候这些普通大学走出来的研究生优势有限;而大多数的用人单位依旧还是比较认可211或985名校走出来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就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在选择的考研院校的时候不得不选择名校。这就出现了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放着调剂读研不去,死磕名校。话说回来,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死磕名校。要知道即使再好的985大学也有弱势专业,就业的时候用人单位虽然比较看重考生的学历和出身,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考生的个人能力是否足够爱优秀。所以,对待考研这件事上还是按照自己的情况来择校,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未来!如果你考研的话,会选择985名校作为目标吗?如果你本科是211或985名校的,考研失利后,你会调剂到普通大学读研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