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图」魔法粉

2018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图」

一、民办教育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培训机构到民办学校",并且还将持续完成"从开放到有序监管"。我国现代民办教育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开始:198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宪法颁布,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开始复苏。1992年推出《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特别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以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和助学性质的高等教育为主的各类教育"。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发展民办教育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在政策鼓励之下一些民营培训机构诞生,1993年11月新东方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为现在的教育培训巨头;1994年巨人教育成立;1997年卓越教育首个培训中心成立。1997年发布《社会量办学条例》,并在1999年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了长达13年的大学扩招。《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使得民办高校获得了学历教育资格。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民办教育开始走向法制化道路,民办学校在这一时期加速出现。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K12各学段民办学校快速增长,我国民办学校规模也稳步提升,民办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增速均超过各学段学校数量整体增速。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比上年增加5815所,占全国比重35.36%。资料来源:教育部2018年全国民办教育招生1779.75万人,比上年增加57.89万人,增长3.36%;各类教育在校生达537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57.74万人,增长5.03%。资料来源:教育部2018年,全国民办幼儿园16.58万所,比上年增加5407所,增长3.37%,民办普通小学6179所,比上年增加72所,增长1.18%,民办初中5462所,比上年增加185所,增长3.51%,民办普通高中3216所,比上年增加214所,增长7.13%,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993所,比上年减少76所,下降3.67%,民办高校750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校1所),比上年增加3所。资料来源:教育部2018年,我国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639.78万人,比上年增加67.44万人,增长2.62%,民办普通小学在校生884.57万人,比上年增加70.40万人,增长8.65%,民办初中在校生636.30万人,比上年增加58.62万人,增长10.15%,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328.27万人,比上年增加22.01万人,增长7.19%,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09.70万人,比上年增加12.37万人,增长6.27%,民办高校在校生649.60万人,比上年增加21.14万人,增长3.36%。资料来源:教育部三、民办教育相关政策分析近年来国家针对现行教育体系不断推出改革政策,国务院及各部委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以扶持规范民办教育行业健康发展。2017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民促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2018年8月司法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虽然目前政策并不明确,但民办教育进一步规范的趋势是确定的,龙头公司也有望在洗牌中获得优势。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小云雀

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市场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4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8.25%。其中,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9%。数据来源:教育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总收入由2014年的82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1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2%。占总高等教育行业总收入9.8%。预测2023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总收入将达1955亿元。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增长带动教育资源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教育关注度大幅度提升。随着高等教育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民办高等教育教育资源与公办教育的教育资源差距逐渐缩小。国家政策利好推动多元化发展国家发布了若干政策及法规以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提高了民办高等质量的同时也带动了民办教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增长推动教育市场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向好,不同行业的技术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技术熟练及训练有素的一线操作人员缺口不断扩大,人才缺口的扩推动了民办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我国专业教育市场将持续扩大。(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能乎

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分析 民办幼儿园占主导地位「组图」

近年来,中国民办教育机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9.15万所,比上年增加8052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7.32万所,占据民办学校主导地位。从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来看,民办幼儿园在校生规模较大,2019年为2649.44万人。从上市民办学校营收来看,2019财年宇华教育营业收入排名第一,营收达到17.14亿元。从民办高校排名情况来看,武昌首义学院排名第一。民办学校数量稳步增长,幼儿园占主导地位2012-2019年,中国民办学校数量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13.99万所增长至2019年的19.15万所,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9%。从各年份增速来看,2013年为近年最大增速6.5%,2013年后增速在3%-5%左右,2016-2018年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增速回升至4.36%。从各类民办学校数量来看,2019年民办幼儿园17.32万所;民办普通小学6228所;民办初中5793所;民办普通高中3427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985所;民办高等学校757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1所)。从各类民办学校占比情况来看,2012-2019年,幼儿园一直占据着民办学校的主导地位,并且其占比在逐年上升,2019年占比达到90.5%。2012-2019年民办小学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占比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占比分别为3.25%和1.04%;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由于数量少,在民办学校中占比较低。在校生数量逐渐增加,民办幼儿园在校生规模较大从各级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发展情况来看,2012-2019年,除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以外,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数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9年,幼儿园、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量分别为2649.44万人、944.91万人、687.4万人、359.68万人、224.37万人、708.83万人。宇华教育营收排名领先,民办高校中武昌首义学院排名第一民办教育行业可分为学前教育、K12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其中,K12教育阶段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其中小学初中阶段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民办促进法》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因此,K12阶段营利性民办学校主要高中阶段为主。从上市的民办K12学校来看,主要涉及的领域为普通高中和国际学校。从中国主要上市民办学校营业收入情况来看,2019财年,宇华教育营业收入排名第一,营收达到17.14亿元;睿见教育排名第二,营收达到16.82亿元;枫叶教育排名第三,营收达到15.7亿元;新华教育、博骏教育和21世纪教育营收规模在10亿元以下。从民办高校排名情况来看,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20年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武昌首义学院综合得分100分,文华学院99.96分;山东英才学院99.84分;西安欧亚学院99.66分;三亚学院99.63分;山东协和学院99.61分;郑州工商学院99.59分;武汉学院99.58分;西安培华学院99.57分;齐鲁理工学院99.56分。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两天半

2018民办教育行情分析

1。民办教育领域政策不断开放,推动教育资产证券化+收费市场化,带来民办教育“价”的提升。 新民促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新民促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正式落地。一方面,在投融资机制上,新举措的实施对于办学的资金来源,有了更多鼓励和引导,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未来ABS、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以及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在办学上或将都出现较灵活的运用。通过鼓励民办学校投融资,有益于学校发展,加快扩张整合步伐,同时也为学校资本化,进行了确权。另一方面,新民促法中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非学历教育具体收费标准自主确定,开启学费市场化路径,标志着整体民办学校经营办学的市场化逐渐推进。民办教育行情2。竞争激烈+信息爆炸背景下,教育焦虑感持续攀升,伴随学历学校承载力承压扩大,催生教育需求层面“量”的提高。教育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强烈的焦虑感,而焦虑催生消费,使得教育各项支出意愿高企。在教育竞争激烈化和信息爆炸白热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焦虑感进一步加强,催生教育需求层面“量”的提升。同时,京沪两地“小初毕业生剪刀差”已提前体现,入学竞争加剧,致使部分学生选择其他路径升学。全国范围内小初入学生剪刀差已经出现,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京沪尤甚,未来4-5年,学历学校的承载能力承压较大,学历学校的扩建是大概率的事件,而民办学历学校或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有望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学历学校未来或存较大投资机会。

韩婴

未来5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一)行业办学规模201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3.99万所,比2011年增加0.91万所;2013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4.9万所;201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5.52万所;2015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27万所;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10万所。图表 2012-2016年中国民办教育学校规模单位:万所数据来源:教育部(二)招生情况分析2012年,民办教育招生1454.03万人,比2011年增加53.16万人;2013年,各类民办招生1494.52万人;2014年,各类民办招生1563.84万人,比2013年增加69.32万人。2015年招生1636.68万人,比2014年增加72.83万人;2016年招生1640.28万人,比2015年增加3.37万人。图表 2012-2016年中国民办教育招生规模单位: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三)在读市场状况2012年,民办各类教育在校生达3911.02万人,比2011年增加197.12万人;2013年,民办各类在校学生在校生4078.3万人,比2012年增加167.3万人,增长4.3%;2014年,全国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301.91万人,比2013年增加223.60万人;2015年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570.42万人,比2014年增加268.52万人;2016年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825.47万人,比2015年增加253.95万人。图表 2012-2016年中国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单位:万人数据来源:教育部

王尔德

重磅!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分析(全)

民办教育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是教育部和各级教育厅局。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经过一系列演进,政策格局基本形成。总体来看,《民促法》等政策法规在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推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办学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相关规划进一步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动力。行业监管体制较为全面,主要监管部门为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厅局民办教育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是教育部和各级教育厅局。教育部负责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拟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参与拟订教育经费筹措、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政策;制订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厅局主要负责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部门指示,完成辖区内教育事业规划、教育工作管理和改革、经费筹措与管理等。民办教育监管体制还包括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行业自律组织如中国高校远程教育协作组、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等,以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政策演进规定民办学校性质,促进行业发展中国政府针对民办教育性质与定位随着时代而经历了多次的变迁,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通过的《宪法》中首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随后,教育部先后颁布或修订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进入2000年后,针对民办教育的立法也有了新的突破,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在这部新教育法规中也首次删除了“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一表述,政府允许办学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取得合理回报。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明确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此后,拥有丰厚教育资源的高校引入更多市场化的运作,一些涉及教育产业的高校企业在政策和法律上获得更大的支持。截至目前,我国出台了多部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旨在进一步提高民办教育的发展地位,规范民办教育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学校的分类性质,提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从法律的性质赋予了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民促法规定民办教育准入细则,并为民办教育优惠措施提供政策支撑民办教育准入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其主要内容如下:从国家对民办教育扶持与奖励措施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提出对民办教育办学的主要优惠措施包括: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增长点,相关规划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动力目前,我国出台了诸多民办教育的规划。总的来说,方向是在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民办教育的管理建设。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对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这不仅给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而且也将促使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全新的面貌。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规划》对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这不仅给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而且也将促使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全新的面貌。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促进当地民办教育发展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民办教育最大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民间涌现出巨大的举办教育的积极性;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东省民办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省外的公办教育工作者来广东并融入民办教育的发展高潮。目前,广东省民办教育已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及高等教育各个阶段。办学形式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模式有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等等,形成了多领域、多样化、多层次的完整的民办教育体系。目前,广东省民办教育行业的主要政策如下:上海民办教育最根本的发展基础来自于市民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而目前乃至将来上海有着现实的客观需求,在解决入园、入学高峰和外来民工子女入学上,民办教育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上海市外籍人员、高级白领、普通工薪阶层等不同人群的多层次需求,更为当地民办学校的发展打开了通道。目前,上海市民办教育行业的主要政策如下: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办教育起步较早。多年来,浙江省相关部门通过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办学,对民办学校采取相对宽松的收费政策、重视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民办学校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北京民办教育在全国起步较早,1978年出现了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补习班,1982年成立了标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开端的第一所民办大学——中华社会大学。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民办学校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正在逐渐享受与公办校同样政策的支持,主要政策如下:山东省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居全国前列,在推动山东省深化教育改革、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提供教育多样化选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山东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省民办教育行业的主要政策如下: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屋下架屋

重新认识民办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愿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前我们需要的是面对教育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重新认识民办教育的价值和定位,从而兴利除弊,促进民办教育继续健康发展。新的发展背景和愿景与90年代中国民办教育起步、2006年制定《民办教育促进法》时相比,当下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已有很大的变化。一是中国已经进入后普及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阶段,整体上已经超越了教育十分短缺和匮乏的阶段,社会进入比较发达丰裕的状态,发达地区的教育更是“不差钱”,如何花好钱、提供均衡有效的公共服务成为更大的问题。二是世界范围内,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学习化社会和社会化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后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00后、10后“数字化时代原住民”的出现,正在改变学校和教育的生态。三是依然严重的应试教育和择校竞争,使民办教育自身、以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保障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公共性,成为重大的挑战。为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教育设计和制度愿景,在大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视野中讨论问题,而不是就民办教育谈民办教育,超越就事论事、择校竞争的一地鸡毛。我们需要回答:民办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什么,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内涵和制度设计是什么样的?如何降低民办教育很强的营利性,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非营利性价值?如何避免基础教育系统发生两极分化,防止民办教育成为助长阶层区隔和壁垒的工具?民办教育如何超越应试教育和生源竞争,走上教育创新之路?这既需要确立共同的价值观,也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这个价值观,首先是应当站在学生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立场,重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为社会发展奠定一个平等的教育基础。这需要对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信仰。如同UNESCO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批评和担忧的教育私有化、知识私有化趋势:“教育是社会平等链条上的第一环,不应将教育出让给市场。” 为此,需要照分类管理的概念规范民办学校,遏制其过强的营利性,避免基础教育系统的两极分化。除了保障公平,现代教育还具有多样性、选择性的价值。正如识者所言,只讲有教无类、不讲因材施教并非“公共教育基础性”的全部内涵,而且有可能回到培养“标准件”的老路。这并不是我们的理想。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化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需要超越“教育工厂”模式,从标准化、大批量到个性化、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需要多样化的学校制度,其实现的路径,既包括继续发展民办教育;还有另外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二是供给侧改革,向社会和民间释放教育权。“一视同仁”是调整民办和公办教育关系、促进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基本价值和政策目标。其政策要点,一是加大政府的财政责任,公共财政更加公正地承担公办和民办义务教育学生的教育经费。这意味着将非营利模式作为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类型和共同管理模式,逐渐淡化公办和民办的所有制色彩。二是按照教育规律,一视同仁地恢复公办、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从而增加教育供给的丰富性、多样性、创新性,增加公众的选择性。借用“PISA之父”施莱歇尔的书名,我们的任务其实是“如何建构21世纪学校教育体系”。在“非营利”框架中构建义务教育学校制度中国民办教育具有很强的营利性,是一个无法回避和值得讨论的问题。这是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的基本现实。与国外私立教育主要由非营利机构(如教会、基金会)举办、天生就是非营利的不同;在滚动发展、投资办学的现实中,中国民办教育的举办者有一种“基因缺陷”,天然地将教育视为生意、做成产业,先天缺乏非营利的文化基因。对一所民办学校,看其学生规模就可辨其价值观。许多名声在外的“名校”都是巨大规模,如浙江的海亮高中、河北的衡水中学,与好的教育所追求的“小班小校”背道而驰。其实际的操作模式,是集中优势生源和师资打造几个重点班,形成升学品牌,然后大量高价招生以获得经济效益。当下资本市场的诱惑,使更多的办学者转而追求巨额商业利润。遏制民办学校事实上极强的营利性,使办学回归教育性,是一种现实的需要。2018年国家对课外培训行业的强力整顿和规范、学前教育《决定》阻断资本市场的收购、打包上市;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的《意见》,取消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招生“特权”,都是出于维护义务教育秩序的大局,为择校竞争降温,为广大儿童和家长减负。对此,有一种意见是“超越阶段论”,认为中国的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总体而言发展时间仍然较短,力量不够雄厚,因此需要“合理回报”而难以真正做到“非营利”。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并非全部的事实。应当看到,今天的民办教育与30年前在街头贴小广告招生的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有那么多教育公司上市。因而,什么时候才时机成熟、可以“非营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以遥遥无期,也可以从现在开始,从试点开始。也许比较重要的,是对这一政策本身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尊重历史和契约,“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二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例如对平民学校、初建学校有一个过渡期,等等。图片来源:爱义集团另外,“分类管理”、非营利的概念不应止于民办学校。如果非营利是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共性,那么公办学校是否天然就具有非营利性?这是需要认识和论证的。那么多与资本市场、房地产合作、高收费的公办名校,那么多贴牌收费的“集团化办学”,它们真的是“非营利”的吗?在普及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资本的逐利性必然导致降低教育性、忽视公平性;而行政化、等级化的公办学校制度,也会偏离公正性。那些花费高额财政经费而主要为优势阶层学生享用的公办重点学校和乡镇中心园就是显例。因而,最佳的机制既不是资本机制,也不是公办机制,而是非营利机制。既然《教育法》已经确定教育的公益属性,国家也已确定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非营利性;那么,我们是否应当建立新的思维:在教育领域率先淡化所有制思维,按非营利的规范管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这样,通过构建一个共同的制度平台,才能真正将各类学校均视为公益事业,实行一视同仁的对待。因此,非营利学校不仅是民办学校的管理模式,也是公办学校的未来。取消高度营利性、让民办教育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前提,是政府对民办教育更大的投入。发达国家的基本现实和治理经验是“如果未来想让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同时发展,必须提供公共资金并制定相关法规以促进两类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如果要避免学习环境差异过大,就必须使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对来自所有家庭的孩子都具有吸引力,以遏制社会隔离。据OECD教育官员的报告,在芬兰、中国香港、荷兰、斯洛伐克和瑞典,私立学校90%以上的经费来自政府;在比利时、德国、匈牙利、爱尔兰、卢森堡和斯洛文尼亚,这一比例在80%~90%之间。但在英国、美国、希腊、墨西哥,这一比例只有1%。这意味着政府不仅需要承担更大的财政责任,而且需要更为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而不是将公办、民办视为不同“族类”,在公办学校内部又按照行政等级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这需要深入改革现行的公办学校制度,取消造就“名校”的行政化、等级化安排,取消义务教育学校省属、市直、区重点等类别,通过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师流动,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衡量是否达至均衡的评价其实很简单:是否存在名校。在韩国首尔,我们问小学生家长如何选择学校,答案是离家近,伙食好。卢志文主张,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应该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应该享受政府“生均办学成本”全额补偿,因为他们同样是纳税人的孩子;民办学校老师承担着和公办学校老师相同的社会责任,他们理应享受与“公办教师”相同的社会保障。政府通过购买教育服务,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既可以体现教育的公益性,也比自己直接办学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好。有学者建议“需要改变政府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随意性,将义务教育各项经费全面纳入公共预算,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能够均等地分享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学校所能获得的教育资源,应当主要根据学生规模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而且要确立相应的国家教育经费基准。同时资源分配应当纳入法制化、规范化渠道,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成为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分配的权力机关”。改革办学体制,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平等的入学机会只是第一步;只有提供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多样化、选择性的教育,才有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因而,与平等化同样重要的目标,是教育的选择性和多样化。与20年前民办教育主要为“拾遗补缺”、弥补公共教育经费不足的功能不同;当前,继续发展民办教育的需要,主要是为了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和选择性。毋庸讳言,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民办教育在多样性和创新性上乏善可陈,基本是与公办学校同质化的升学竞争。因而,尽管民办教育的体量已经很大,但其价值和使命还远没有实现。如果民办学校就是定位于与公办学校的应试竞争,那的确是没有前途的。有人分析,为什么民办学校缺乏创新,是由于民办教育“边缘行走”的命运,假民办盛行而真民办疲弱。我认为,过度市场化、“资本家办学”而非教育家办学,可能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因而,民办教育本身需要通过非营利化的改造,焕发其促进教育创新的真正使命。未来的教育竞争,不是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竞争,而是创新学校与传统学校的竞争。另外一个诡异的问题是为什么民办学校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性而公办学校没有?难道办学自主权是由经费属性而不是学校发展的逻辑和教育规律所决定的?如果说一视同仁、共同发展,难道公办学校不应该获得与民办学校同样的办学自主权吗?这正是国外教育改革的基本事实:改革公办学校系统,从而增加教育的选择性、多样性。这是与发展民办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路径。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让公办、民办学校互相竞争,或者化公为私的改革),而是通过改革办学体制,解决公办学校的平庸化,使学校更为多样化和高品质。19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公办学校的改革方兴未艾。政府分权、放权和赋权、学校自治和创新,出现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在家上学等等一系列创新,统一的公办教育体系正在逐渐让步于多样化的学校体系。美国的“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s)“特许学校”是1990年代之后美国公办学校体制改革的产物。为了打破公办学校平庸化的局面,采取委托办学、契约管理的方式,学校的公办性质不变,州政府全额拨款,将一些经营不善的公办学校委托教育家团体、教育集团、社会组织等管理,定期验收,确定是否达到要求和续约。特许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可以选择学生;但并非不受限制。它需要遵守州和联邦的教育法,承认州要求的各种测试,而且不能带有种族、宗教的偏见,也不能以经济收入、智力水平和文化背景作为拒绝学生加入的理由,对于有残疾的学生也要一视同仁。改革首先从贫困学区和薄弱学校开始,2015-2016学年,美国约有300万学生在特许学校注册入学,约占学生总数的6%。特许学校制度有效促进了公办学校的活力,涌现了雷夫的“56号教室”、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KIPP学校、实行项目制教学的HTH(高技术高中)等创新教育的著名案例。一位HTH的学生,正在绘制一幅三角函数波型图的数学壁画作业瑞典的自由学校( Free School)1992 年,瑞典政府放开对公立教育领域的限制,颁布教育法案明确提出,每个人都有权开办学校,政府须按学生人数对学校进行拨款资助,以达到减轻财政压力和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目的。允许公民兴办自由学校,使瑞典从一个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进入高度分权的状态。学校类型有三种,一种是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办的学校,一种是宗教学校,其余是普通全日制学校。自由学校录取学生依据的是“先到先得”原则,政府不允许学校根据能力、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挑选学生,必须保证录取程序的公平与公正。到 1997 年,瑞典政府对自由学校的资助金额达到 100%,与公立学校拨款达到同等水平。与此同时,禁止自由学校向家长收取学费。从1992年到 2010 年,瑞典义务教育阶段的自由学校数量从占总数的 1%增加到 15%,高中由 1.5%增加到 17%。2010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自由学校就读的比例是10%,高中阶段达20%。调查显示,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自由学校的满意度远远超过一般公立学校。自由学校的规模要远远小于公立学校,平均一所义务教育阶段自由学校只有132个学生,高中阶段的自由学校只有 188 人,这也是其吸引家长和学生的重要原因。英国的“自由学校”英国自由学校脱胎于美国的特许学校和瑞典的自由学校,但与它们有所不同。它是由政府拨款设立的多功能独立学校,是不受当地政府管辖,还享有办学主体多样性、课程大纲独立性、教学安排灵活性等多项自由的公办民营类学校。联合政府称,其核心理念是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让学校走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桎梏,走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家长、社会团体、宗教机构或组织,凡是有志于发展其所在区域教育、为当地居民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开办这一类学校。但是现有的公立学校却不可以转制成为“自由学校”。2010年,英国联合政府出台了《学院法案( Academies Act 2010)》,政府主导“自由学校”的设立程序,并且每年分三次发布“自由学校”的发展规划,接受那些符合设立标准的申请并进行相关资格的审核。虽然都是由国家拨款投入,但是“自由学校”的分类却和公立学校有所区别。自由学校除在举办方、课程设置方面享有自由权外,同样需要接受英国教育质量监管部门即英格兰学校教育标准局在教学质量监管和考试评价,并参加与公立学校一样的统一考试排名。英国教育部已于近期就2011年首批设立的24所“自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估,3/4的学校被评为良好。2013年年底,英国有102所自由学校,在校生13万人。计划到2021年,达到833所。中国台湾的“实验教育”从2012年起,台湾实行“十二年国教”(十二年义务教育)。2014年11月,台湾立法院通过“实验教育三法”,台湾的实验教育,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教育。立法的总则是“为鼓励教育实验与创新,实施学校型态实验教育,以保障人民学习及受教育权利,增加人民选择教育方式与内容之机会,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这三个立法分别是《学校形态实验教育实施条例》、《高级中等以下非学校形态实验教育实施条例》、《公办国民学校及国民中学委托私人办理条例》。其中“学校型态实验教育”,规定各县市公立学校开展实验教育的学校数占比,最高可达10%(2017年修法后上限为15%)。立法赋予实验学校极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规定这些学校“于实验规范之范围内,得不适用国民教育法、高级中等教育法、特殊教育法及其相关法规之规定。”第二类“非学校形态实验教育”指的是“在家上学”(home school),将它合法化。第三类“公办中小学委托私人办理,”是通过契约的方式委托有理念的教育家团队管理公办学校,学校的公办属性不变,政府全额拨款,但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类似美国的“特许学校”、英国的“自由学校”,与我们所说的“委托管理”的概念也较相似。“实验教育三法”使得如森林小学、种籽学苑、雅歌实验小学、全人教育实验中学、道禾实验学校等体制外的创新学校得以合法化,这些学校曾被称为“另类学校”、“理念学校”。2017/18年度,“学校形态实验学校”达55所,涌现出台北市和平实验国小,台南市虎山实验小学、桃园市仁美国中附设的华德福实验学校等一批明星学校。开放社会办学,鼓励多样化的教育探索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21世纪教育研究院”,作者杨东平。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四毋

2020年中国及各省市民办教育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分析相关规划为行业提供发展动力

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发展概况分析民办教育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是教育部和各级教育厅局。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经过一系列演进,政策格局基本形成。总体来看,《民促法》等政策法规在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推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办学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相关规划进一步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动力。1、中国民办教育行业监管体制较为全面,主要监管部门为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厅局民办教育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是教育部和各级教育厅局。教育部负责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拟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参与拟订教育经费筹措、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的政策;制订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各级各类教师资格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厅局主要负责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部门指示,完成辖区内教育事业规划、教育工作管理和改革、经费筹措与管理等。民办教育监管体制还包括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行业自律组织如中国高校远程教育协作组、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等,以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中国民办教育政策演进规定民办学校性质,促进行业发展中国政府针对民办教育性质与定位随着时代而经历了多次的变迁,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通过的《宪法》中首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随后,教育部先后颁布或修订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进入2000年后,针对民办教育的立法也有了新的突破,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在这部新教育法规中也首次删除了“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一表述,政府允许办学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取得合理回报。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明确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此后,拥有丰厚教育资源的高校引入更多市场化的运作,一些涉及教育产业的高校企业在政策和法律上获得更大的支持。截至目前,我国出台了多部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旨在进一步提高民办教育的发展地位,规范民办教育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学校的分类性质,提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从法律的性质赋予了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3、中国民促法规定民办教育准入细则,并为民办教育优惠措施提供政策支撑民办教育准入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其主要内容如下:从国家对民办教育扶持与奖励措施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提出对民办教育办学的主要优惠措施包括:4、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增长点,相关规划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动力目前,我国出台了诸多民办教育的规划。总的来说,方向是在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民办教育的管理建设。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对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这不仅给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而且也将促使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全新的面貌。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规划》对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这不仅给中国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而且也将促使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全新的面貌。5、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促进当地民办教育发展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民办教育最大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民间涌现出巨大的举办教育的积极性;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东省民办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省外的公办教育工作者来广东并融入民办教育的发展高潮。目前,广东省民办教育已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及高等教育各个阶段。办学形式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模式有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等等,形成了多领域、多样化、多层次的完整的民办教育体系。目前,广东省民办教育行业的主要政策如下:上海民办教育最根本的发展基础来自于市民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而目前乃至将来上海有着现实的客观需求,在解决入园、入学高峰和外来民工子女入学上,民办教育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上海市外籍人员、高级白领、普通工薪阶层等不同人群的多层次需求,更为当地民办学校的发展打开了通道。目前,上海市民办教育行业的主要政策如下: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办教育起步较早。多年来,浙江省相关部门通过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办学,对民办学校采取相对宽松的收费政策、重视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民办学校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北京民办教育在全国起步较早,1978年出现了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补习班,1982年成立了标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开端的第一所民办大学——中华社会大学。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民办学校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正在逐渐享受与公办校同样政策的支持,主要政策如下:山东省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居全国前列,在推动山东省深化教育改革、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提供教育多样化选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山东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省民办教育行业的主要政策如下: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绘画课

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国家办学经费投入占比较低「组图」

目前,民办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为学费收入;社会捐资、投资、集资;政府补助及校产收入。其中,学费收入为民办学校主要经费来源。从国家对教育行业整体的投入来看,中国教育经费逐年增加,2019年达50175亿元。从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占比情况来看,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在0.4%-0.5%左右的水平,占比较低。从各地情况来看,广东省民办学校办学经费排名第一。从民办教育细分赛道投资情况来看,2019年素质教育赛道投融资数量排名第一,多达115起。民办教育主要经费来源为学费收入当前我国国家财力有限,而受教育的人口众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发展教育事业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加大投入,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并将民办教育定位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毋庸讳言,国家发展民办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吸收、利用民间资金,弥补国家财政性教育资金的不足。目前,民办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费收入;社会捐资、投资、集资;政府补助及校产收入。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民办教育蓬勃向上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连年上涨从国家对教育行业整体的投入来看,2010-2019年,中国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03%。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4%。随着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大众受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学历教育普及成果显着,已经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民办教育作为学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历教育市场容量是民办教育市场规模的基础,学历教育的普及带来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进而提升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助推民办教育腾飞。民办学校办学经费投入占比较低,广东省排名第一从国家对民办学校办学的经费投入情况来看,民办学校办学经费整体波动上升,2018年为241亿元,初步估算2019年超过250亿元。从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占比情况来看,总体来说,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位于较低水平,近年来保持在0.4%-0.5%左右的水平,可见民办教育投资有待进一步提升。注:2020年6月出版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9》数据更新至2018年,暂无2019年数据。下同。从各地民办学校办学经费情况来看,办学经费位于全国前三的省份为广东、浙江和河南,占比分别为18.47%、8.12%和7.85%;四川、江苏和山东占比分别为5.76%、5.76%和5.18%,其余省市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占全国比重均在5%以下。资本市场日益受青睐,素质教育赛道表现火热自《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中国民办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办教育日益受到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国内有多家民办教育机构获得了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教育上市公司的资金募投,中国教育投资市场全面繁荣。从民办教育细分赛道来看,2019年素质教育赛道投融资数量多达115起(占比37%),远超K12赛道,成为行业最关注赛道;K12及职业赛道投融资数量分别为49起(占比16%)、44起(占比14%)。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小毖

2020年民办教育发展现状 行业地位逐渐上升

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办教育重现于社会。经过多年的发展,民办教育已经从最初的非学历文化补习班发展为贯穿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民办教育的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正在逐步调整、完善并不断上移。从学校数量来看,2012-2019年,中国民办学校数量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13.99万所增长至2019年的19.15万所,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9%。从各年份增速来看,2013年为近年最大增速6.5%,2013年后增速在3%-5%左右,2016-2018年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增速回升至4.36%。从民办教育学校数量占比情况来看,2012-2019年,中国民办学校占全国学校数量比重由26.75%增长至36.13%,民办教育学校占比逐年上升,说明民办教育学校在全国教育行业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达5616.61万人2012-2019年,中国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3911.02万人增至2019年的5616.61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1%。从各年份增速来看,2013-2015年,增速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近年最大增速6.24%,2017年后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5616.61万人,比上年增加238.40万人,增长4.43%。民办幼儿园市场占有率较大,民办小学占比较低从2019年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占全国总数的比例来看,民办幼儿园占比较高,达到61.61%,民办幼儿园超过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民办普通高校和民办普通高中数量所占比重均在24%以上,可见其在教育市场也已占据一定的地位;另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的占比达到19.7%,也处于较高水平;而民办小学和初中占全国总数的比重则较低,其中民办小学仅占全国小学数的3.89%,主要原因在于小学实施义务教育,且没有升学压力,人们多倾向于选择免费的公办小学。从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数的市场占有率来看,2019年民办幼儿园在校学生占全国幼儿园在校学生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56.21%,这充分表明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必将在普及中国学前三年教育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占全国普通高校学生人数超过20%,表明在政府支持下,民办高校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选择;民办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国总数的比重均在14%以上;而民办小学在校学生数占比则偏低,这与其学校数量占比情况一致。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