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未来媒体蓝皮书: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0)》发布 产业智能化发展已成大趋势绝爱

《未来媒体蓝皮书: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0)》发布 产业智能化发展已成大趋势

央广网1月6日厦门消息(记者吕叶松 吴婉瑜 方黎)《未来媒体蓝皮书: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0)》6日在厦门发布。该书系统分析了中国未来媒体的年度进展、发展状况、行业热点及个别案例剖析,一方面总结了全国传媒业前沿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为行业管理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未来媒体蓝皮书: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0)》发布会现场(记者 方黎摄)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5G等新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以用户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未来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未来媒体蓝皮书: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0)》一书既归纳了未来媒体发展的三大热点,并基于“人工智能”“5G”和“媒体融合”三大背景的发展下分析预测了未来媒体发展将呈现的六大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社长、未来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寿光接受专访(记者 方黎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社长、未来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寿光认为,未来媒体是基于数字时代的应用场景。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生全方位的变化,当下能够实现全媒体传播;而且接触受众,它自身既是一个信息的接受体,同时它也是一个内容的生产者。因为它的声音、文字、图像,甚至是表情,都形成数字,结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新的媒体效果。“尤其是当5G原来的延时性已经彻底解决,那么数字的各种信息处理技术成倍的提高,很多原有的技术受限制的瓶颈都已经被突破的时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做全方位的用户画像,它将是一个巨型的产业——万物皆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厦门节目制作室主任刘立忠发表致辞(记者 方黎摄)“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理念、机制、人才、经营等方面的困难,现在‘搬家’到新媒体平台上的传统节目并非真正的新媒体样态的音视频节目,传统媒体应该有高度的危机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澳台节目中心厦门节目制作室主任刘立忠提出,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媒体人的未来业态。5G时代,运用4K/8K+VR+AI等创新技术,将让媒体传播呈现智能化、交互式的视听特点。把握全球广电和智能视听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日前国家广电总局批复的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以打造融媒体、高科技、全链条智能视听产业聚集地为方向,是福建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标志着厦门在打造全国一流、国际领先的智能视听产业基地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厦门市出台的首个智能视听行业专项扶持政策《厦门市促进智能视听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从鼓励智能视听企业来厦落户、推动智能视听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台湾智能视听人才来厦创业等7个方面,支持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发展。厦门理工学院文旅学院副院长、教授,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未来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林小勇接受专访(记者 方黎摄)作为该书主编,厦门理工学院文旅学院副院长、教授,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未来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林小勇表示,未来媒体的智能化发展逐步加速,融媒逐步向智媒发展。“今年的皮书重点在于把未来媒体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主要主题。通过以前梳理未来媒体的概念,到现在关注产业融合的发展。随着未来媒体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合背景下,未来媒体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的特点日益显著,而且两者之间已经成为了更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未来媒体产业既是新媒体产业,同时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0)》由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未来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网络视听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新型特色智库两岸文创研究院联合编撰。

大接访

《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发布

(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发布《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摄影记者 田超)华声在线11月19日讯 今天上午,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开幕。开幕式上,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发布《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2020年的《报告》在年度报告、行业报告、专研报告、融合精品分析四个章节的架构基础上,结合2019年到2020年期间全国新媒体行业发展与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热点、亮点与难点,在报告内容上做出更为翔实与丰富的拓展。第一章“年度报告”中的“总报告”,从中国媒体融合创新与新媒体发展的全局出发,对过去一年媒体融合生态与发展趋势进行宏观分析与把握,尤其是对我国各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了问卷调研,获得许多宝贵的一手数据,对于推进我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具有参考价值。与此同时,本年度《报告》开辟“重点聚焦”章节,从媒介认知与评价、传播行为等多个方面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这一重大现实课题。第二章“行业报告”在既有的技术篇、内容篇、体制机制篇、平台篇以及用户篇以外新增队伍建设篇,聚焦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积极探索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发展之道。第三章“专研报告”在本年度融合创新实践中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细分领域中进行专项研究,从新媒体话题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与探讨。第四章“融合精品分析”聚焦第29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进行个案研究,对创作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不仅分析研究产品特点、创作方法与理念,更深入挖掘产品生产背后的体制机制和传播规律,为媒体从业者提供宝贵经验借鉴和理念提升。2020年《报告》中许多数据、发现和观点具有重要价值。现择其要分享:根据“全国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调研”显示,目前建设融媒体中心已经成为各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共识,“一专多能”的融媒体记者基本都参与一线新闻采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政府服务功能、与上级媒体的联动网络搭建均按部就班地展开,且与央、省、市媒相比,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从业者对所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满意度最高。其中,被调查的主流媒体94.26%都已设融媒体中心,央媒、省媒倾向于选择新建,县媒则倾向重组,市级媒体的融媒体中心建成度稍低。主流媒体平台的构建方式目前主要可以分为建设自有平台、接入区域专属云平台、接入央媒云平台等三种。调查结果显示,建设自有平台是媒体最主要的平台构建方式,尤其省媒多选择自建,而县媒则多接入区域专属云平台。当下各级媒体在融合发展中也正在面临各有针对性的挑战。对于自身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央媒认为需要完善考核与激励制度;省媒认为需要创新融合思维;市媒认为需要政策扶持;县媒认为缺少人才以及培训、提升的机制。而在对媒体融合整体发展的问题与困难调查中,缺少人才、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也被认为是目前面临的三个最大困难。

时隐时现

《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正式发布

华声在线11月19日讯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欣 邓正可)11月19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中国新媒体年鉴2019》正式发布。《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由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总计54万字。《报告》对2019年媒体融合生态与发展趋势进行宏观分析与把握,认为主流媒体已迈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打造智能媒体移动社会化传播生态,成为新阶段新形态下扎实推进全媒体建设的鲜明旗帜与嘹亮号角。《报告》分为年度报告、行业报告、专研报告、融合精品分析四个部分,同时开辟了“重点聚焦”章节,多方面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这一重大现实课题。《中国新媒体年鉴2019》由中国传媒大学项目团队编写,着力聚焦5G时代新兴媒体的再次变革与迭代,通过十大板块内容,向读者呈现了又一部全面客观记录新媒体行业发展态势和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工作的大型资料性年刊。《中国新媒体年鉴2019》共106万字,内容新颖全面,呈现手段创新,融媒特色鲜明。读者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扫描、点击阅听音视频,感受新闻现场魅力。

为我

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综述

摘要:中国的新媒体行业迎来了生产力释放,行业技术与内容发展深度勾连,内容生产方式变革,传播模式不断创新,形式不断丰富。新闻类新媒体持续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新媒体发展面临着挑战,在内容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劣质内容也开始泛滥。用户对于新媒体健康信息生态的需求增长,对网络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媒体品牌提升信任力的关键节点。此外,技术依旧为新媒体带来新机遇,行业正在加快探索与5G、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深度融合的模式。2018年至今,中国新媒体发展迎来了技术与内容的双维爆发式发展,保持着生机勃勃的行业活力。内容生产活力被全面激发,技术为内容生产提供了全新可能,并重塑着传播模式。同时,技术的发展为内容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生态格局的快速变革也为行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考验。一、新媒体发展整体特点(一)新媒体行业迎来生产力释放1. 内容产业提速新媒体产品类型增多、新媒体形式丰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参与内容生产,这些都给新媒体带来了内容供给力的大爆发。内容数量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内容广度也在不断扩大,主流和圈层内容兴趣均得到了满足。传播方式的变革带动了内容生产的活力。算法机制大规模进入内容分发当中,实现了内容的个性化定制,重塑了传播方式,客观上增强了定制内容的生产力、内容的曝光力和到达率。社交对于内容的传播影响力增加,成为内容生成和内容传播的关键一环。许多具有社交属性的平台正显现出泛资讯平台功能,为内容带来了更广阔的出口。同时,新媒体正逐步形成清晰的赢利模式,刺激了内容产业的快速发展。2. 劣质内容泛滥内容生产门槛降低,导致了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吸引流量为目的、混淆视听的信息大肆横行。未经审查便发布的信息、凭空捏造的假消息、过度加工渲染的情绪性新闻、大量同质化内容为新媒体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二)新闻类新媒体发展迅速1. 新闻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在新媒体的推动下,新闻消费市场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用户使用时长持续增长,并且有着稳定的重度消费用户。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综合新闻资讯行业用户规模达5.31亿。截至2019年3月新闻资讯APP行业渗透率为54.3%。QuestMobile(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图1-3),在近一年中,短视频、综合资讯成为带动移动互联网用户月总使用时长增量的引擎,两者带来了近一半的增量。其中短视频带动了36.6%的增长,综合资讯带动了12.5%的增长。根据企鹅智库·企鹅调研截至2018年6月的数据,中国互联网资讯消费者中,平均每天用于资讯的消费时间达到了76.8分钟。其中73.7%的用户,每天浏览资讯的时间超过30分钟;47.1%的用户消费资讯超过1小时;16.3%的用户是消费超过2小时的重度用户。重度资讯消费用户大多具有位于一二线城市、30岁以上的标签。其中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处于日活跃数的第一阵营;今日头条极速版、趣头条位于第二阵营;搜狐新闻、一点资讯、网易新闻、新浪新闻、凤凰新闻等位于第三阵营。2.新闻泛资讯边界持续扩展新闻的边界正在被逐步扩展,尤其当越来越多的自媒体成为信息生成的主力军时,资讯的内涵和外延被逐步扩大,泛资讯内容随之增多。泛资讯内容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也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新契机。泛资讯内容帮助媒体和用户产生更大范围的连接,拓展了经营模式,实现多元化赢利。3.新闻形式多样化发展除传统的文字、图片类资讯外,短视频、直播等资讯形式正在逐步被用户接受,成为用户接受新闻资讯的主流手段。但是,长视频新闻的接受度仍然不高。短视频带动了新闻资讯的竖屏化,尤其是大量UGC生成的手机即拍、现场跟拍的内容。竖屏符合用户的手机使用视觉习惯,用户通过竖屏更容易获得亲历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新闻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与技术的不断提升息息相关。随着5G时代的到来,流量负担减弱,基础设施保障到位,视频、直播类新闻资讯消费量或将继续提升。(三)网络生态治理常态化、长效化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党中央首次出台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文件,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提供了政策依据。2. 指导政务媒体脱虚向实2018年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政务媒体的工作目标,到2022年,建成以中国政府网政务新媒体为龙头,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打造一批优质精品账号,建设更加权威的信息发布和解读回应平台、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动和办事服务平台,形成全国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正确导向、需求引领、互联融合、创新发展四个基本原则。实现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解读回应;加强政民互动,创新社会治理;突出民生事项,优化掌上服务。提出了开设整合、内容保障、安全防护、监督管理的规范运维管理模式。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人员培训、加强考核评价强化保障。3. 自媒体“大清理”自媒体的野蛮增长带来了一系列乱象,发布违法信息、不良数据等问题屡见不鲜,破坏了自媒体的生长环境。2018年网信办相继约谈了百度、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搜狐、网易、UC头条、一点资讯、凤凰、知乎10家企业,要求对自媒体账号进行“大扫除”,各平台坚决清理涉及低俗色情、炮制谣言、黑公关、洗稿圈粉、“标题党”、抄袭侵权以及违法违规广告、插入二维码或链接恶意诱导引流、恶意炒作营销等问题账号。从10月底开始,20余天清理9800多个违规账号。网信办同时要求不允许被处置的问题账号跨平台“转世”或以小号“重生”。在未来的管理中,要清存量、控增量。清理僵尸号、僵尸粉,修订账号注册规则,改进推荐算法模型,完善内容管理系统。各平台随即开始自媒体清理专项行动,诸如咪蒙等流量大户,因散布虚假信息等原因被永久封号。持续运营的清理机制能够保证媒体生态回归健康,为用户创建安全的阅读空间。(四)新闻资讯类新媒体企业的发展1. “四超”格局确立,马太效应明显移动互联网企业中已经形成了“四超”格局。腾讯、字节跳动、阿里、百度系产品牢牢占据着超过全网70%的使用时长。从QuestMobile提供的2019年3月与2018年3月的数据对比来看(图1-4),腾讯系产品与百度系产品使用时长有所下降,字节跳动系产品受到短视频业务的带动增幅较大。2. 新闻资讯类新媒体产品格局资讯类新媒体产品可以被分为三类:综合新闻资讯类、垂直新闻资讯类和杂志报纸类。综合新闻资讯包括商业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等)、新闻聚合平台(今日头条、趣头条、一点资讯、今日头条极速版等)和综合新闻媒体(腾讯新闻等)。垂直新闻资讯是深耕于单一领域的新闻资讯产品(虎扑体育、汽车之家等)。杂志报纸类是传统杂志、报纸的电子化,泛资讯性更强。3. 新媒体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新媒体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与社会事件发生联系,推动社会发展,在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至今,新媒体在扶贫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新媒体发展不仅能够扶贫,还能够“扶智”,让贫困地区人口与时代有同步认知。流量的导入,也让这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走入大众视野,获得关注。芒果TV通过主旋律题材的年轻化表达,讲述青年基层工作故事,借力流量跨越信息鸿沟,通过王牌综艺连接“三农”问题,并依托全平台新媒体优势,拓宽社会帮扶新渠道。芒果TV利用自身优势,践行主流媒体责任担当。快手在中国农村人口中有巨大的影响力。2018年中国1600多万人通过快手获得收入,其中340多万人来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县区中每5人就有一个活跃的快手用户。快手推出了“幸福乡村”战略,以5亿流量资源支持助力国家级贫困县优质特产的推广和销售,培育了25个乡村农业合作社,培养了43位乡村创业者,带动创造产值超过1500万。除此之外,字节跳动旗下抖音通过推出“山里DOU是好风光”打造贫困地区的文旅品牌;淘宝直播开展了村播计划,培养100名收入过万的农民主播,促进相关商品年成交量突破30亿。二、新媒体内容发展趋势(一)用户内容消费习惯变革1. 内容与社交的关系增强用户与资讯的互动欲望正在逐步增强,不再是单向、静态地接受,而是希望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深度参与资讯传播与再造。资讯创作和发布者不再与用户处于割裂状态,而是通过交流、互动形成深度的情感联系。经过多年的新媒体信息洗礼,部分民众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新闻素养提高,辨别力逐步增强,他们愿意深度参与资讯的解读、讨论与批判,帮助构建多维的讨论场域,让“真相”越辩越明。社交成为新闻资讯内容传播的重要方式,用户对于通过社交获取资讯的依赖度和信赖度均有所加强。2. 信息爆炸迷茫期,急需有公信力的媒体新媒体迎来了内容爆炸的年代,优质信息与劣质信息混杂发布。对于公众而言,许多信息无法判定真伪,资讯判定门槛增高,让用户很容易进入信息迷茫状态。对于高学历、高收入的用户而言,更容易判定消息真伪。但是许多低收入、低学历、两极年龄的用户缺乏判定信息真伪的能力,很容易被虚假信息迷惑。许多用户希望获得优质内容,但苦于信息的繁杂、途径的限制、辨别的困难。用户急需通过有公信力的媒体获取真实、客观、优质的新闻内容。用户需求决定了现在是媒体建立权威影响力的窗口期。(二)内容生产方式变革内容制作群体正在愈加壮大和复杂。新技术驱动内容形式不断丰富,功能愈加完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内容生产优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追求时效性的热点新闻领域。腾讯的“Dreamwriter”,今日头条的AI小记者“张小明”,新华社的“快笔小新”等写作机器人已经参与内容生产当中。写作机器人通过阅读海量内容,对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理解,并自动生产内容,分发给兴趣用户。技术为全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带来了保证。新媒体内容形式正在逐渐丰富,目前新媒体内容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长视频、短视频、直播、VR/AR、问答等。按照内容的不同属性,制作者可以选取最合适的媒体形式进行生产,丰富了新媒体功能,开启了精细化运营时代。短视频的兴起降低了自媒体的生成门槛,用户拿起手机将新闻现场拍下,便可以参与新闻生产。制作门槛的下降催生了一大批用户生成内容,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新闻现场和泛资讯内容。(三)内容生产者格局变革1. 自媒体、传统媒体、政务媒体三分天下新媒体内容产业链的参与者不断增加,参与人群也愈加多样。传统媒体、政务媒体、网络平台、自媒体、MCN、KOL均是重要的内容创作方。随着内容生产主体的不断扩大,内容产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服务的用户群体也愈加垂直。自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新媒体内容提供者,有着极高的内容渗透率。自媒体的影响力格局开始形成。各种形态的产品和内容进行用户注意力争夺战后,用户可选择的品类大大增加。但海量的信息导致了用户信息获取渠道的主动收窄,具有情感联系和信任关系的头部创作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高附加值转换表现不俗,用户开始越来越向头部创作者聚拢,圈层自媒体也开始形成群体内影响力。自媒体运营愈加专业化,催生了MCN机构的兴起。截至2019年4月,有超过4000家的MCN机构。MCN机构通过垂直领域的资讯供给,在特定兴趣门类聚集用户,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增加黏性,建立情感归属和信任关系。MCN机构的资讯运营还建立了和企业合作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进行内容运营,提升品牌价值,提高特定企业品牌的用户黏性。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的渠道影响力正在下降,渠道和内容的影响力发生了割裂。一些抓住新媒体机遇的传统媒体,通过将内容投放至其他渠道,保持着较大的内容影响力。例如人民日报等媒体品牌,通过新媒体运营,焕发出媒体的全新生机。政务媒体迎来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在社交媒体兴起年代,政务媒体迎来了一波“出生潮”,然而许多政务媒体是“任务式”产物,有名无实,目前呈现出“僵尸”“睡眠”的状态。还有一部分政务媒体运营维护不规范,发布内容与身份不符,功能定位不清晰,经常出现不合时宜、不合身份的信息,甚至出现发布错误信息等问题。部分政务媒体运营简单粗暴,在互动传播时代仍然坚持单向传播思维,缺乏互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仅没有为政务机构形象加分,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政务媒体需要转变思维,让政务媒体不再是摆设,而是真正运营起来,积极发挥政务媒体的作用,作为政务机构的窗口,发布权威信息,解决人民困难,塑造政务机构积极形象。新媒体产品的发展拓宽了政务媒体的形式,带来更多传播可能性和传播触点的同时,也为政务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除了传统的微博、微信外,短视频成为政务媒体的全新形式。2019年8月31日,抖音短视频举办了政务媒体抖音号大会,联合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资委等11家政府、媒体机构,发布了政务媒体抖音号成长计划,帮助政府、媒体和有专业短视频生产能力的机构,提升政府媒体在抖音上的内容生产能力。“北京SWAT”“四平警事”等政务媒体抖音号已经成为爆款。这些政务媒体以符合观众口味的形式,传递政务信息内容,弘扬正向价值观。在抖音平台当中,旅游类、公安类、地方发布类、文化类政务机构账号数量较多。2. 用户成为内容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新媒体不断丰富用户和新闻信息的互动形式。用户通过阅读、推荐、转发、评论互动等方式成为新闻资讯生产链条中的一环。用户生成信息的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不亚于人们对于资讯第一发布方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不生产新闻资讯,但乐于分享的用户,由于个人具备影响力,也成为社交网络中的关键传播节点,他们能够点燃信息的二次传播,甚至超越原媒体一次传播的影响力。3. 各平台激励内容创作各平台出台政策鼓励优质内容创作,通过优质内容争夺用户注意力,扩展平台优势。例如今日头条提出了“千人万元”补贴计划;腾讯新闻提出了“芒种计划”,全年补贴共计2万元;百度新闻推出了百家号,提供面向内容创作者的分成;UC浏览器推出UC订阅号,并推出了“媒体赋能计划”和“W+量子计划”;一点资讯则推出了“创作者独享”政策。三、新媒体传播方式发展趋势(一)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因素更迭分析1. 传统标题式、名人式流量传播力降低标题式、名人式流量传播力在以往的新媒体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流量带动力。但标题式和名人式流量均属于简单粗暴式传播,经常出现题文不符的情况,用户资讯获得体验差、获取效率降低。伴随着用户对于标题党的免疫,以及资讯获取方法的多样化,标题式和名人式流量传播的影响力正在逐步下降。2. 社交关系传播力升高用户获取资讯的渠道正在越来越依赖社交途径。微博、微信等社交类产品的媒体属性逐渐增强。但两者的媒介属性又有所区别:微博的功能由人际社交产品逐步向资讯内容汇聚媒体拓展;微信则成为用户在社交链条内进行资讯分享的媒介。社交已经成为资讯传播的重要环节。公共社交链和个人社交链在传播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们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方式,形成了以社交关系为基础的传播信息流,并且有着稳定且高频的到达率。社交对于资讯APP的拉新效果十分显著,好友推荐或转发成为用户下载资讯APP的主要原因。社交可能引发传播的裂变,许多内容都是通过基于社交的人机传播成为现象级“爆款”。微信和QQ在社交领域占据霸主地位,微博也完成了向社交媒体的转型,其他企业也在纷纷布局社交市场,尤其是在垂直社交领域发力,联动品牌其他内容享受社交红利。例如今日头条推出了“多闪”,但是并未获得大规模成功。除此之外,打造音乐社交产品的音遇、匿名社交的Soul、现金补贴的聊天宝也都被冠以社交新势力,但均不能撼动腾讯在社交领域的霸主地位。3. 评论带动力升高当新闻由单向信息发布转化为双向信息互动时,公开的评论区域也开始出现有价值的观点和信息,并形成了探讨的氛围。在这里,用户自发地发表见解、反馈错误、讨论不同观点,不只是和新闻互动,也是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评论区增加了信息发布的层次,同时让信息接收产生社交感。发布者开始有意识地选取优质评论,用户也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进行评论区的议程设置。对于越来越多的用户而言,观看评论和观看信息一样具有价值。4.垂直群体传播黏性高内容的爆发产生了大量窄众长尾内容,通过互联网联结到共同爱好的用户,逐步形成圈层。垂直圈层传播通常带有强烈的社交属性,通过年龄、地域、阶层、职业、兴趣等形成特定圈层。圈层内容传播具有区隔性,在某一圈层被广泛传播的内容,在另一群体可能会备受冷落。圈层传播趋势上升,垂直群体当中内容消费力更加旺盛,黏性更强。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新闻资讯月活跃用户增量中,体育资讯和财经资讯两个垂直门类用户增速明显,其中体育资讯增速达到80%,财经资讯达到74%,垂直类资讯内容增长潜力可观。除了体育、财经这类经典的垂直群体外,新媒体也连接了许多亚文化群体,激发了圈层活力。B站到2018年底已经拥有了涵盖音乐、舞蹈、演奏、娱乐、生活、时尚、科技等11个大类,包含7000多个兴趣文化圈层,其中“木工”都已经单独成为一个圈层门类。5.运营逻辑的扩展新媒体的运营逻辑和传播力影响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内容带动。运营逻辑从单一内容运营,向内容运营、用户运营、品牌运营、商业运营等多维运营体系转变,形成用户与平台间的深度情感联络,打造平台和媒体的品牌价值和传播影响力,从而构建健康的商业生态以促进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二)新媒体产品功能变革1.细分式入口格局确立新媒体进入了多元化入口的时代。资讯客户端、社交产品、短视频产品、直播产品等都有可能成为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新媒体多点对多点的传播形式被再一次加强。用户的选择增多,渠道间传播特性差异增大。不同类型的用户,对于获取资讯的入口偏好不一。根据企鹅智库·企鹅调研2018年10月的数据,随着年龄增长,用户对资讯类应用的使用度逐渐增高。相反,低年龄段更加依赖社交类产品获取资讯。2.多点矩阵传播不同的媒体产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传播属性。媒体在发布信息时,为了扩大影响力和辐射用户范围,会进行多点矩阵式传播。曾经的矩阵式传播是单一内容在不同平台的简单复制,然而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越来越大。媒体需要根据媒体特点进行内容调整,在制作形式、风格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短视频平台开始兴起,改变了内容生产方式。之前,媒体大量以文字、图片作为主要传播载体。但是未来,视频,尤其是短视频,将成为获取资讯的重要形式,尤其对于两极年龄、低学历、村镇人口而言,理解门槛较低的影像感知更容易被他们接受。这也要求媒体不断提升多点传播矩阵的内容策划、制作能力,利用矩阵内的各个端口合理规划传播方案,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追求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3.从可读到可视,短视频爆发之年短视频的使用人数和市场规模在2018年完成了爆发式增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年短视频市场规模为467.1亿元,占综合视频市场规模的52.6%。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到2019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率为75.8%。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278.3分钟,2018年12月该数据增至341.2分钟,其中短视频贡献了33.1%的增量。短视频带来了新媒体行业的新活力,对行业的拉新作用明显。短视频改变了行业格局的原因是它给用户提供一种新的消费选择,快节奏、碎片化、开门见山、短小精悍的视频形态切中了用户的需求,视频的阅读门槛相较于文字而言更低,形式生动,用户体验更为友好,因此释放出新的产业生长点。短视频市场中,抖音短视频、快手位列第一梯队,用户渗透率为54.2%;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为第二梯队,用户渗透率为21.9%。用户希望从新闻资讯类短视频获得真实的现场和客观的还原。但是,当短视频生成越来越容易,许多加了滤镜和剪辑的现场不仅不具备新闻的功能,反而会引发民众对于事实的误读。因此,保证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客观和信息的价值,需要做到真实还原现场,保持视频完整度。(三)信息传播方式变革传统媒体传播时代,观众通过单一媒体渠道,按照媒体设置的议程获取信息。新媒体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着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传统传播方式依然存在,但是更为流行的是用户通过聚合型产品获得多渠道媒体资源。聚合型新闻资讯产品信息流出现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台根据算法为用户推荐信息流,另一种是用户自主选择媒体资源。1.推荐算法的应用推荐算法的应用正在改变着原有的议程设置格局,它根据用户的兴趣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推荐算法基于对用户的精确画像,根据用户自身的信息浏览习惯、同类型画像用户的“泛化”浏览趋势、社交链条中的信息浏览情况,以及积累数据的分析进行信息的个性化分发。推荐算法技术在不断发展,算法逻辑从用户个人为个人推送,发展到人人为人人推送。今日头条是国内将算法工程产品与信息推荐引擎应用结合的先驱,它在新闻资讯类产品中的爆发式增长和领先地位与其定位息息相关。今日头条打造了一个智能化的信息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筛选高质量内容,过滤无用信息,为用户分发兴趣内容,帮助用户进行与信息的交流互动,同时让信息的获取者转变为信息的分享者、创作者。基于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实现了信息的精准定位。以寻人为例,过去的寻人是大规模信息投放,造成媒体负担加重,且到达率有限。而现在,类似今日头条等信息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定位寻人概率最大的人群,以高效的方式实现信息的有效触达。2.场景化传播信息传播呈现出场景化趋势,尤其是“算法+场景”的应用,实现了更为精准的信息推送。目前的主要内容分发场景包括工作、生活、娱乐、餐饮、家庭、医疗等。5G技术将通过信息互联构建出更多的场景,实现用户与场景的深度联结,例如智能家居等,通过信息的互动,完成内容分发链条的再造。3.“激励+社交”驱动新闻资讯行业新媒体产品正在开启火热的用户争夺战,许多产品将拉新红利让渡给用户,采用“激励+社交”的方式吸引拉新,引爆传播。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使用新媒体产品获取现金奖励,例如阅读文章、点赞文章、答题、走路等方式获得金钱激励。社交则是激励用户通过自身的社交关系为新闻资讯产品拓展影响力,例如拉新奖励、新闻分享奖励、开宝箱奖励等。2019年3月,新闻资讯行业APP月活跃用户整体增速为8%,其中主打“激励+社交”模式的趣头条,虽属后起之秀,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5880万。四、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一)内容需求未饱和的新用户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1.38亿,但是2019年3月,增速首次跌至3.9%以下。月活跃用户增长速率已经触顶,但是18岁以下以及46岁以上的用户增速明显。随着互联网用户红利到达顶端,新媒体开始将视线对准低幼人群、中老年人群、低学历人群和村镇人群,他们是潜在的用户增长点,关注此类人的需求或将成为新媒体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QuestMobile的数据当中,46岁以上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速明显领先于其他年龄段。但是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银发人群网民比例仅为13.6%,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生活全方位互联网化的今天,中老年群体的互联网缺失可能引发生活模式断层、理解鸿沟加深等现实矛盾。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老年互联网发展议题不只是商业范畴,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社交和资讯成为中老年人上网的首要诉求,其中综合资讯和短视频使用时长在近一年当中增速明显。QuestMobile提供的2019年3月数据显示,即时通信、综合资讯和短视频成为引发人群使用时长最长的前三类产品。在短视频内容中,69%的中年人和75%的老年人偏好看时事新闻类内容,时事新闻是中老年人观看短视频的首选内容。银发人群的综合资讯使用时长同比增长25.4%,短视频使用时长同比增长17.9%。技术门槛高及缺乏适合的内容产品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目前中老年人在新媒体使用方面的表现。技术隔阂产生的不信任感是中老年人和互联网之间的一道鸿沟。相比于互联网原住民,这些移民需要更长的时间接受、信任、适应互联网生活。酷鹅用户研究院2018年10月发布的《2018年中老年用户互联网生活洞察报告显示》,虽然83%的中年用户和72%的老年用户都认为互联网让他们的生活更方便了,但是依然有72%的中年用户和60%的老年用户担心自己的隐私和信息泄露,51%的中年用户和58%的老年用户担心上当受骗,64%的中老年用户认为标题党泛滥,59%的中老年用户认为虚假内容多、难辨别。这些壁垒不仅让中老年人成为现代生活的陌生人,还让他们成为受害者。社会科学院和腾讯2018年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老年人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比例高达67.3%。其中,受骗信息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只有消除安全顾虑的痛点,才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互联网生活,释放他们的活力和消费力。除了银发群体外,新媒体在下沉市场仍然存在机遇。趣头条以“现金补贴+社交裂变”的模式,打开了进入下沉市场的大门,成立仅26个月便登陆纳斯达克。受到下沉流量的吸引,腾讯、阿里均成为其股东。面对未知的下沉市场,新媒体整体内容储备还未跟上脚步。媒体应当走进这些未曾在主流视角出现的人群,洞悉他们的需求,为下沉人群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个性化内容。(二)技术为新媒体带来新机遇新媒体发展一直得益于技术驱动的力量。尤其是在目前特殊的国际形势下,只有关键技术和重要标准的自主创新,才能让中国新媒体产业不被“卡脖子”。中国的新媒体行业需要提升整体的技术敏感性,让行业享受技术红利,带来全新的产业能量。1. 5G摆脱流量束缚,重度消费增加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伴随着5G的普及,新媒体行业将再次迎来突破性发展。5G具有大带宽、低延时、多连接的特点,在5G的基础上,4K高清、8K环绕VR内容、高速视频的功能性家用、电影和游戏互动混合等将有大规模普及的可能。5G将会大大提高信息的丰富度,并扩展多维的信息采集力。网络操作的高效性,将提供更多的沉浸式体验、更高效的信息分发和更加多维的互动。在新闻的角度,5G将会带动视频消费、图片消费、聚合专题消费等。5G让用户摆脱了流量限制,同时也为创新产品带来了契机,用户体验创新产品的束缚减少。但是5G技术日臻成熟,相关产业也需要尽快完成统一统筹、制定标准、形成技术产业闭环。例如与5G息息相关的超高清视频产业,目前仍面临制作网络发展步伐快,芯片、前端设备、内容发展速度后置的局面。2. 人工智能全面进入新媒体实操阶段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大规模地进入新媒体行业,运用于个性化推荐、信息内容创作、分发、讨论、审核、发布和视频修复等领域。今日头条在2016年底就有近800个算法工程师、两万台处理器、151条训练样本,处理每天60亿次的用户请求。人工智能在审核方面的应用,解放了大量人力,带来了高效、高准确率的审核方式,保证了海量内容的生成与分发。未来算法推荐机制还将继续丰富、完善,着重完成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和兴趣判定。算法机制还将实现多媒体内容的整合、信息专题的聚合等,提升用户阅览体验和效率。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写作已经大规模地参与内容生产,将记者从基础信息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加高难度的发散式写作工作。机器写作有高速、准确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还可以从图库中自动选择适合新闻报道的图片,这些技术已经规模化运用在标准化、实时化的新闻报道中。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从文字领域向图片、音视频编辑生产、识别处理等方向扩展。例如曾经修复一部老电影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现在通过AI的方法,几个小时就能够将一部老电影修复至高清甚至4K。AI还被应用在视频制作领域,例如多轨剪辑时,可以运用AI技术进行镜头筛选,减少轨道数量,将后期人员从烦琐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释放艺术生产力。这些都为新闻、纪录片等资料的创造性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3.技术的两面性技术形式的发展和网络数据积累正在逐步实现人的多维信息化。随着用户网络使用行为愈加频繁,各平台正在积累内容丰富的大数据库。5G技术将带动物联网的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互动信息采集。技术发展的同时,应当平衡好技术和人之间的关系。技术应当为人所用,人不应过度依赖技术,不能让技术绑架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技术发展也带来一些未曾面对的新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好人工智能与法律、伦理的边界问题。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所有人群公平享受人工智能的权利。不同地域、不同收入等级的人都应该具有享受人工智能的权利,人工智能不应过度被商业绑架,成为加大阶层分化的逐利工具。二是以怎样的价值观指导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释放了技术和工具潜能,而传统的安全防护模式面临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智能自主学习模型应当在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框架内学习,人工智能行为应当与人类价值观进行校准。三是人工智能时代用户的数据隐私问题。关注数据隐私,对数据进行分级,并进行权限控制,最大限度降低数据泄密风险。四是人工智能模型监管问题。应当建立人工智能学习模型透明度体系和机器学习模型的安全评估体系。例如人工智能并不万能,它本身也是由人类编程而来,人类逻辑模式的偏见可能引发错误的推导。对于人工智能的结论要保持怀疑态度,并加以验证。但是如果学习模型并不透明,使用者难以对其进行评估,便会收获错误的结果。(三)媒体信任度提升的绝佳时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甄选内容的成本增加,更加需要有公信力、权威度的媒体品牌。“学习强国”作为2019年的现象级新媒体产品,形成集资讯、社交、知识分享、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集合平台。“学习强国”是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平台,平台上的信息不是无门槛地抓取的,而是有意识地选取具有正向价值观、思想性、新闻性、服务性、权威性的内容。尽管传统媒体的渠道力正不断下降,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内容建立媒体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联络。由于传统媒体的身份背书,用户对其的信任度依然维持在高位。传统媒体应当在信息鱼龙混杂之时,肩负媒体责任,持续供给优质新闻资源满足用户需求,尤其是在真相调查、深度写作、关注少数族群等方面发力;在快速资讯时代保持深耕、理性和专业;建立媒体和用户之间的信赖感、安全感;平台应当维护良好的内容生态,防止唯流量论等对于内容机制的冲击,保证优质内容的到达率。(四)新媒体治理挑战新媒体行业发展中,暴露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等问题。从2018年开始,政策开始加大引导力度,企业的自觉性不断升级,整体而言,行业在努力塑造正向的生态氛围。网络舆论治理是新媒体治理的重要环节。网络舆论治理应当具备真实观、责任观、生态观和青年观。真实观是指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防范虚假信息,同时处理好观点与事实、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责任观是指基于事实、伦理、法制进行传播。生态观是需要把握好多样性、平衡性和积极性,建立自我净化、发展的状态。青年观是加强青少年保护机制,注重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中发挥的作用。新媒体在青少年成长生活中占用的时间越来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对其价值观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新媒体要努力为青少年构建优质、健康的内容生态。例如,腾讯通过圈层时代的创新和运营,以及内容的生态化发展完成在青年文化层面的“守正”。首先,在青年文化的产生上坚守阵地,这是在内容创作上守正。其次,在青年文化的传播上坚守阵地,这是在平台运营层面上守正。“哔哩哔哩”通过扩展学习类内容,已经成为年轻人主要的网络学习基地。截至2019年5月,已有2027万人在B站上学习,相当于2018年高考人数的2倍,用户在B站直播学习时长突破200万小时。五、结语中国的新媒体行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新媒体行业技术和内容发展深度勾连,传播模式不断更新、传播形式不断丰富。内容生态和产品形式日渐丰富,形成了多样化圈层,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新媒体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变革的迅速发生,在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逐一暴露。内容爆发时代,在商业利益、流量思维的驱使下,新媒体信息环境形成了复杂格局,虚伪的真实、过度娱乐化、负面情绪化等问题大行其道。如何满足公众对新媒体信息真实性、知识性和正向价值观的需求,形成健康的新媒体信息生态,是未来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用专业、冷静的态度对待新媒体的发展,不在狂欢时失智,才能保证新媒体在健康生态中运行,在良性环境中发展。(本文作者为:胡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嘉婧,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苟可得已

重磅发布!《2019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带你读懂新趋势

8月23日,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代表专家课题组在“2019传媒蓝皮书发布会暨第10届传媒发展论坛”上发布《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与会行业内专家、研究学者就5G时代的视频产业变革、下一代互联网、未来媒体等议题发表演讲和展开对话。本文收录该报告完整版PPT,一览传媒产业最新动向。对于传媒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崔保国教授提出了六点洞察与思考:第一,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突破2万亿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全球传媒产业2万亿美元相比,占到世界传媒产业的1/7,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体量是相匹配的;第二,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速度稳中放缓,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宏观经济调整期的影响,也受到国家传媒政策改革和内容规制调整的影响;第三,传媒产业发展进入大众自媒体传播时代,大众媒体、平台化媒体、自媒体等传媒形态并存且相互竞争;第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国内外都存在这种现象,传媒产业与传媒事业的发展定位尚需进一步探索和明确;第五,在数字经济、网络空间、5G、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传媒产业将变得更加复杂,并迎来新的风口期;业界与学界都需要研究新课题,创造新模式、探索新范式;第六,传媒未来发展趋势受到中美关系、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转自全媒派本文编辑:张孜蕙- E N D -你能为我摘一颗星星吗?

学习

《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0)》发布 智能化将成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

中国网1月7日讯 6日,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未来媒体蓝皮书: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了中国未来媒体的年度进展、发展状况、行业热点及个别案例剖析,既概括总结出了未来媒体发展的三大热点,又在“人工智能”“5G”和“媒体融合”的三大背景的发展下分析预测了未来媒体发展将呈现的六大发展趋势;既立足国内,深入分析了各种传统与新型媒体的案例,又放眼世界,重点分析了英、日两国智慧媒体的发展案例。一方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传媒业前沿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行业管理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报告由“总报告”“行业篇”“热点篇”“调查篇”“交流篇”五大部分构成。“总报告”展现了在媒体融合发展、信息化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相关国家战略的指导下,2019-2020年未来媒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融合化、智能化、全球化等特征,结合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厦门市智能视听产业发展,探讨未来媒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行业篇”重点从媒体5G应用发展、智能音频、短视频、移动新闻客户端产品、未来媒体智能终端创新等方面,分析了2018年前后中国未来媒体发展现状与特点。“热点篇”围绕“5G”时代下媒体场景分析、智媒体技术分析和算法新闻伦理研究回顾与展望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调查篇”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福建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现状、福建老年人媒体接触现状等,并提出对策建议。“交流篇”精选韩国智能媒体发展和芒果TV、云知声等本年度行业发展的部分典型代表案例,试图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发展经验。报告指出,2019-2020年,未来媒体发展主要有三大热点:一是未来媒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向纵深。互联网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迈进,产业智能化、跨界融合发展已成大趋势。未来媒体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交互发展趋势越发明显,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大。二是5G时代下未来媒体的应用创新发展不断加速。报告提出,5G业务的发展是全体系、全生态的过程,媒体的5G应用必将在新传播时空重塑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力、品牌力。媒体的接收场境发生变化,媒体接收频次也发生变化。人的一天中,有多达180次接触移动互联网(手机、IPAD等 )。据华为公司预测,到2025年,平均每人将拥有5个智能终端。除了80亿智能手机,个人PC、平板电脑、VR眼镜、智能手表、智慧屏等智能终端数量将超过200亿个,通过5G可以使视频通话、视频娱乐、个人数据在不同终端间无缝切换。三是未来媒体的智能化发展逐步加速,融媒逐步向智媒发展。进入2019年以来,智能音频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智能音频从初级起步阶段时追求智能语音内容、形态、设备、技术等逐步向关注如何与万物互联从智能到智慧的步调相匹配转变。报告分析认为,具有超级连接能力的5G网络,将与数字化、大数据、云和人工智能全面融合,带来产业的革命性变化,也将为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方式带来深远改变。“5G”时代的到来, 驱动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的发展升级,多元的应用场景也将给传媒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智能化将成为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人工智能不仅形塑整个传媒业的业态面貌,也在微观上重塑传媒产业的业务链。来源:中国网

君子殉名

曾祥敏:《2019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为行业提供创新标杆与方向

新湖南客户端11月30日讯(记者 秦慧英 王铭俊)“这个报告可以说是高起点、高规格,为记者编辑们提供了创新的标杆和方向。”11月29日,2019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上,《2019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正式发布。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教授发布报告,并接受了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专访。新媒体行业现状如何?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曾祥敏表示,编撰《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19》是中国记协加强新媒体服务引导的重点项目。撰写报告的专家,大多是中国记协新媒体专委会委员,既有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全国知名新闻院校的院系和专业负责人、新媒体权威专家,也有领先行业的实践者。报告从全国视野考察中国媒体融合创新和新媒体发展的实践创新,深入走访了中央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等各层级媒体机构,做到广覆盖、多层级、抓典型、全媒体,努力为媒体融合实践中的全国各层级媒体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规律总结。“报告既有宏观指导,中观分析,也从微观出发,为广大媒体从业者一些操作方式方法。”曾祥敏说,报告客观分析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聚焦全国主流媒体贯彻落实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的实践探索,为培养践行“四力”的全媒型人才队伍,提供了可学可用的专门教材。“新媒体大会放在长沙召开,我认为是实至名归。”在谈到此次新媒体大会在长沙举行时,曾祥敏认为,这既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体现,也是行业对长沙这一“媒体之都”地位的肯定。他认为,近年来湖南在融媒体转型中表现亮眼,此次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湖南媒体融合发展。

撒隆

2020年第一季度网络媒体行业报告

COVID-19及其对网络媒体的影响尼尔森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的电视收视率在3月22日的一周环比上涨了18%。在同一时期,基于游戏机的视频游戏增长了35%,而互联网总使用量增长了28%。广告视频点播(AVOD)取得成功近几个月来,AVOD服务被传统电视网络吸收,有几个因素推动了这一点:-接触到千禧一代和年轻观众,他们是AVOD的核心追随者,也是广告主的目标。-使用现有内容创建新平台和频道的能力。-随着Netflix、亚马逊和Warner等规模较大的公司在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服务时在内容上投入巨资,AVOD希望保持竞争力。-为广告主提供更多针对电视观众的技术和节目。在线体育博彩呈上升趋势网络博彩市场预计从2019年开始以11.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103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在线体育博彩将成为一个价值150亿美元的市场。2018年5月14日,美国最高法院解除了联邦政府对体育博彩(包括在线博彩)的禁令,允许任何州将其合法化。播客是流媒体音频平台的新战场苹果流媒体音频平台和Spotify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的残酷争夺战正在播客领域上演。这种竞争将在2020年推动企业活动继续下去。虽然冠状病毒似乎暂时减少了播客收听,但长期增长趋势应该会继续下去,并成为一个主要的广告渠道。PDF版本将会分享到199IT高端交流群,感谢您的支持!199IT热门报告重点推荐,可直接点击查阅金融科技在香港银行业的采用和创新2019年App Store全球报告2019年美国博彩行业报告聚焦游戏领域:2020年度报告新冠疫情前后的化妆品行业观察与展望2020年工作和生活平衡报告报告:利用营销数据制定更好的决策人工智能芯片之争报告:技术战中的中国挑战(69页)报告:COVID-19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报告:消费者、可持续性和ICT报告:新冠疫情危机或使全球赤贫人口增至11亿2020年Q1全球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实施COVID-19复苏COVID-19全球调查报告:对内部业务的影响2020年CRM数据管理报告2020物业行业专题报告2020年春季消费者心声研究报告2020 年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2020年全球保险报告2020年第二季度消费者参与报告2020年第6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社交媒体指数报告2020年全球云服务市场报告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19/20202020未来的消费者报告2020年全球媒体行业报告COVID-19期间语音助手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报告:从可靠性到弹性报告:CCPA塑造隐私格局2020年全球能源报告COVID-19时期的广告业2020年智能音频报告(55页)2020年B2B网络体验报告后疫情时代的挑战和机遇2020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投资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移动广告指数报告2020年营销报告商务电子邮件营销报告COVID-19影响之消费支出报告2020年推动能源系统有效转型报告报告:COVID-19如何永远改变消费者的行为第四版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就业监测报告COVID – 19相关出行限制:全球旅游概览报告2019-2020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报告(97页)2020年印度零售报告| NOTICE |

大辩不言

《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发布 建设自有平台是媒体最主要的平台构建方式

11月19日上午,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拉开帷幕。在主论坛活动上,发布了《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红网时刻11月19日讯(记者 王嫣 吴公然 卢欣 摄影 李长宏)11月19日上午,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发布了《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0》。《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是中国记协及其新媒体专业委员会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强新媒体服务引导,促进和推动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重点智库报告。2020年的《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在年度报告、行业报告、专研报告、融合精品分析四个章节的架构基础上,结合2019年到2020年期间全国新媒体行业发展与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热点、亮点与难点,在报告内容上做出更为翔实与丰富的拓展。根据“全国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和重点问题调研”显示,目前建设融媒体中心已经成为各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共识,“一专多能”的融媒体记者基本都参与一线新闻采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政府服务功能、与上级媒体的联动网络搭建均按部就班地展开,且与央、省、市媒相比,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从业者对所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满意度最高。其中,被调查的主流媒体94.26%都已设融媒体中心,央媒、省媒倾向于选择新建,县媒则倾向重组,市级媒体的融媒体中心建成度稍低。主流媒体平台的构建方式目前主要可以分为建设自有平台、接入区域专属云平台、接入央媒云平台等三种。调查结果显示,建设自有平台是媒体最主要的平台构建方式,尤其省媒多选择自建,而县媒则多选择接入区域专属云平台。当下各级媒体在融合发展中也正面临各有针对性的挑战。对于自身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央媒认为需要完善考核与激励制度;省媒认为需要创新融合思维;市媒认为需要政策扶持;县媒认为缺少人才以及培训、提升的机制。而在对媒体融合整体发展的问题与困难调查中,缺少人才、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也被认为是目前面临的三个最大困难。

其神纯粹

“2020中国智能媒体使用研究报告”发布

“2020中国智能媒体使用研究报告”发布会暨智媒时代的传播创新学术论坛于2020年6月29日举行。该论坛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协办。会上,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发布《2020中国智能媒体使用研究报告》。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智媒时代的传播创新展开深入探讨。会议伊始,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应飚致欢迎词。应飚强调,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对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变革带来了重大冲击,也对用户的认知体验和态度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集合多学科研究力量,完成《2020中国智能媒体使用研究报告》,并邀请学界和业界翘楚,围绕智媒时代的传播创新展开深入探讨,将有利于促进中国智能媒体产学研发展,推动智能媒体的高质量发展及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主题报告发布环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韦路教授发布了《2020中国智能媒体使用研究报告》。该报告由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和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协作完成。通过全国性网络问卷调查,报告对智能媒体在中国的使用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用户有关智能媒体的认知、体验、态度和行为。报告得出八点核心发现。第一,中国进入智媒时代。半数以上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应用体验新闻报道,并且智能产品支出超过千元,说明从用户角度来说,中国已正式进入智媒时代。第二,智能鸿沟引人注目。智能媒体使用呈现出显著的年龄鸿沟、教育鸿沟、收入鸿沟和城乡鸿沟。智媒消费鸿沟、智媒情绪鸿沟和智媒素养鸿沟也不同程度存在,说明智能鸿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数字鸿沟的最新形态。第三,智媒收益初现端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形式维度的积极影响要显著大于在媒体内容维度的积极影响。第四,智媒风险不容忽视。人工智能技术导致的信息茧房效应最受关注,如何防范智能媒体在隐私安全和人文价值方面的风险也刻不容缓。第五,智媒优势局部凸显。受访者认同智能模式在采集制作发布和检测评估推广方面的独特优势,但对其在策划调查写作方面的功效并不认可。第六,报道内容决定形式。受访者是否青睐人工智能的报道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内容题材。在科技、体育、健康、娱乐、财经等领域,智能报道方式更受欢迎。第七,双脑融合相辅相成。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生产方式与传统人力生产方式应互为辅助。电脑不应取代人脑成为媒体生产的主导。第八,智媒发展前景广阔。用户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消费意愿,未来有待开发和拓展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智能媒体产品,提升智能媒体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报告从媒体、政府、公众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从媒体角度来说,一要始终坚守人文主导,二要合理布局重点领域,三要全力提供优质内容,四要创新拓展媒体服务。从政府角度来说,要重点研发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智媒产业,不断加强智媒治理,参与制定国际规则。从公众角度来说,要提升智能媒体素养,强化权利保护意识,形成正确智媒观念,追求理性使用行为。随后进入学术主旨发言环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人民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胜宏、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吴飞分别作主旨发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以“深度合成时代的传播危机与治理”为主题,围绕“深度合成/深度伪造(deepfakes)”的概念展开论述,探讨了合成媒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陈昌凤以一系列生动的案例,一方面呈现了深度合成技术带来的正向影响,如改善算法、智能处理、效率提升等,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深度合成技术对传播伦理和公众利益的颠覆性挑战。在此基础上,陈昌凤指出深度合成时代的信息治理要从平台、技术、组织、用户、政策与法规等方面入手,方能趋利避害,化解深度合成时代的传播危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以“技术革命主导下的未来传播与学科重构”为题,强调了未来传播的五个要点。第一,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科体系面临扩容、重构的革命性改变,应认识到技术逻辑对学科构建的基础性作用。第二,回归实践前沿,基于复杂性范式认识和把握未来的传播机制与规律。第三,技术逻辑改变了传播者、媒介、内容三大要素的内涵和外延。第四,未来传播的实践走向是“微粒化”社会和“分布式”的社会信息传播结构,横向沟通与整合能力是传播治理的重中之重。第五,未来传播的关键词是数据霸权、关系赋权、算法即媒介和以人为本,未来传播的实践版图和理论学说需要重新架构。人民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胜宏以“媒体智能化:技术驱动,人文始终”为主题,从定义、应用和驱动力等层面探讨媒体智能化的相关问题。媒体智能化将人工智能和媒体结合,推动了内容产业全链条的变革和重塑。信息采集方面,自动采集数据和机器识别极大地拓展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内容生产方面,机器写稿和智能审核实现了人机力量的协同,在文本、视频、图像、语音等形态上都实现了突破;智能分发方面,虚拟播报、智能匹配等技术使信息服务更加高效、更加精准、更具个性化;接收反馈方面,智能交互使内容生产者、运营者能为用户提供深度应用服务。媒体智能化仍面临众多风险和挑战,虽然技术是重要驱动力,但仍要以人类知识和价值判断为基础。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的发言主题为“黑森林的诱惑:基于物联网生态的人机融合智能探索”。他从未来趋势、行业生态、发展难点等层面探索了人机融合智能的前沿。人机融合智能是跨物种、越属性的人机交互智能生态科学体系。随着万物感知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成为通用技术,媒体融合进入更高、更复杂的阶段。杨溟指出,媒体行业漠视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未来需要在科研能力、泛连接和价值属性的融合上实现突破,未来的媒体竞争力将是基于深度态势感知和真相解读的能力。“物联天下”不仅是一种技术趋势,更是对于新的伦理思想和文明共识的期待。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的主旨发言题为“人工智能:使能技术、赋能社会”。吴飞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战略地位、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现状。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对于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未来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吴飞教授讨论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智能+”的协同育人教育生态目标,指出要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就要将其视为使能技术、赋能社会的综合协同体,并与教育创新紧密结合。会议最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作总结发言。韦路教授再次对参会嘉宾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希望不同学科、社会各界的同仁能够围绕智能媒体的关键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推动智能媒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皇甫博媛)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