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报告2020(强烈推荐)马铃薯

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报告2020(强烈推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参考目录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ERR能研微讯,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载见

重磅!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9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附全文)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5月1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9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全面总结了2019年煤炭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煤矿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介绍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煤炭行业企业抗疫保供、推动复工复产的基本情况,分析了2019年和2020年1-4月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了2020年煤炭市场走势,提出了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报告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重要指示五周年。煤炭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煤炭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报告总结了2019年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一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9亿吨/年以上,安置职工100万人左右。二是煤炭开发布局持续优化。2019年,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安徽、河南等8个省(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89.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5300处左右,建成了千万吨级煤矿44处、200多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新能源、新材料、科技环保、现代金融等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行业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四是煤炭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煤炭行业开放型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煤炭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五是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建设持续深化,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体系不断完善,煤炭上下游行业企业共同推动形成的“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发挥了维护煤炭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作用。六是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全行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促进了矿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七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9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83。报告同时指出,回顾2016年以来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历程,成效显著,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要看到,煤炭行业改革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全国煤炭产能总体宽松与区域性、时段性供应不足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煤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效应有待提高,煤炭企业税费负担重,人才流失与采掘一线招工接替困难等问题仍然突出,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报告回顾了2019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一是煤炭消费和供应增加。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0%;全国煤炭净进口增长6.3%。二是煤炭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5385万吨,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35亿吨,全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5511万吨。三是煤炭价格平稳。2019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5500大卡下水煤)始终稳定在绿色区间,全年均价555.3元/吨,同比下降3.2元/吨。四是行业效益持续好转。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2830.3亿元。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6%。报告介绍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煤炭行业企业抗疫保供、推动复工复产的基本情况。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煤炭行业讲政治、顾大局、讲奉献,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加快推进煤矿复工复产,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全国煤炭供应平稳有序,保障了特殊时期的煤炭供应。报告分析了2020年1-4月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展望了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市场走势。一是煤炭需求减少。一季度全国煤炭消费量8.7亿吨左右,同比下降6.8%。二是煤炭供应大幅增加。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生产完成8.3亿吨,同比减少约400万吨。三是煤炭库存增加。截止3月末,煤炭企业库存为5500万吨,比年初5380万吨增长2.2%。四是煤炭价格明显下降。截止5月6日,市场煤价格为475元/吨,比年初下降84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42元/吨,跌破中长期合同价格绿色区间。五是经济效益下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4290.7亿元,同比下降12.7%;实现利润421.1亿元,同比下降29.9%。初步预计,下半年,随着“六稳”、“六保”工作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政策落地,工业和经济增长速度将恢复到应有水平,煤炭总需求将会好于上半年。报告强调,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为主攻方向,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深入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现代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矿山建设,着力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曹植

报告丨《2019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全文)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研究|咨询|服务|交流【2019年中国能源研究会系列报道】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圆满结【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系列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储能专委会“构建储能高效发展新模式”专题论坛在京召开【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系列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中国核电的安全高效发展”专题论坛成功召开【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系列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中小配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新型配电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在京召开【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系列报道】中国能源研究会城乡电力(农电)发展中心“农村清洁用能与资源利用”专题论坛成功举办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研究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溜冰场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煤炭篇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 第二章 煤炭行业发展一煤炭供需1.原煤生产增速略有回落,同比增长4%2019年,我国煤炭结构性去产能不断深入,原煤生产增速略有回落。2019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8.5亿吨,同比增长4.0%。2019年,我国关闭退出落后煤矿450处以上,超额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对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关闭退出落后煤矿。同时,煤炭优质产能持续释放,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煤矿产能达到总产能的四分之三,进一步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2019年,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原煤产量占全国76.8%,占比较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2019年1~8月,新核准产能主要集中于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和新疆(33处中26处来自以上四省/区),仅内蒙古一地新获得核准煤矿达10处,产能6230万吨/年,净增产能6140万吨/年,占净增产能约3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1 2010~2019年全国原煤产量及增速2.煤炭消费量增长1.0%,所占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3.3%。其中,全国煤炭消费量约28.04亿吨标准煤,消费量增长1.0%,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测算,2019年1~8月全国商品煤累计消费量26.3亿吨,同比增长0.4%。注:2019年消费量根据占比计算得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2 2010~2019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及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2019年全国煤炭消费小幅增长。从主要耗煤行业看,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测算,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增幅较大,全年耗煤22.9亿吨左右,同比增长9%;钢铁行业全年耗煤6.5亿吨,同比增长4.8%;化工行业耗煤3.0亿吨,同比增长7.1%;建材行业耗煤有所减少,全年耗煤3.8亿吨,同比下降24%。3.煤炭高效清洁化利用深入推进,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超过8亿千瓦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写入其中,这是我国在明确“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的能源结构调整方向后,促进能源产业绿色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发力方向。2019年,散煤治理、煤炭、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与现代煤化工等煤炭清洁化利用取得新进展,其中,北方清洁取暖累计替代散烧煤约1亿吨,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系统,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超过8亿千瓦,排放标准世界领先。煤炭清洁化利用工作加快从电力领域向非电领域扩展,部分地方按照“超低改造一批、达标治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要求,对纳入改造范围的钢铁企业有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力争到“十四五”末,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二煤炭市场1.煤价上半年迅速走高后渐归理性,下半年稳中有降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年初以来稳中有降。一是中长期合同价格稳中有降。2019年,环渤海动力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始终稳定在绿色区间,1~11月份均价556.2元/吨,同比减少2.6元/吨。从CCTD秦皇岛煤炭价格指数看,12月6日,CCTD秦皇岛周度均价5500综合价549元/吨,环比上涨1元/吨,但与年中5月6日均价591元/吨相比处于下行趋势。二是市场价格环比下降。2019年以来5500大卡下水煤市场均价599.7元/吨,同比下降59.8元/吨,比去年全年均价下降53.6元/吨。12月27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煤炭综合交易价格分别为每吨549元、493元和443元,比11月29日分别回落8元、6元和5元。(来源:秦皇岛煤炭网)图2-3 环渤海动力煤(5500大卡)价格情况(单位:元/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4 秦皇岛港煤炭价格情况(单位:元/吨)2.煤炭企业仍保持较好盈利,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789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总额2830.3亿元,比上年下降2.4%;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净额3510.5亿元,同比下降3.0%;资产负债率64.9%,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为7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含非煤).9亿元,同比增长4.5%。2019年以来,煤炭价格虽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处于合理区间,2019年煤炭企业继续保持了较好的盈利,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然而煤炭价格的下跌预计将会对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形成拖累,未来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仍有赖于自身经营及管理能力的增强。(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图2-5 2012~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6 2013~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额及增速3.煤炭进口总量延续增长趋势,同比增长6.3%2019年全年原煤进口3.0亿吨,比上年增长6.3%,增速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分煤种,褐煤10259万吨,动力煤11542万吨,炼焦煤7466万吨,无烟煤719万吨。从煤炭进口主要来源国看,2019年全年中国从印尼进口13760万吨,从澳洲进口7696万吨,从蒙古进口3621万吨,从俄罗斯进口3224万吨,从菲律宾进口934万吨。沿海地区共进口煤炭2.18亿吨,占总进口量的72.7%。分地区看,华南地区进口1.49亿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56%;其次为华东及长江地区,进口为0.6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6%。2019年,全国共出口煤炭602.5万吨,同比增长22.1%。(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图2-7 2010~2019年煤炭进出口数据(单位:万吨)三煤炭储运1.煤炭全社会库存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截止2019年12月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5385万吨。比年初减少116万吨,下降2.1%;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35亿吨,同比下降239万吨,可用20天。全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5511万吨,较年初增加122万吨,增长2.2%。(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图2-8 2019年各月末主要煤炭企业、统调电厂库存变动情况2.铁路运煤保持增长,港口发运量同比下降2019年,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24.60亿吨,同比增长3.2%。主要运煤通道大秦线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6.84亿吨,占全国铁路货物发送总量的15.58%。完成煤炭发送量5.67亿吨,占全国铁路煤炭发送总量的23.05%。此外,9月28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的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勒报吉至吉安铁路开通运营,中国铁路版图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北煤南运”能源输送大通道。浩吉铁路全长1813.5千米,开通初期开办车站77座,设计时速120千米,规划年运输能力2亿吨以上。上游煤炭产地的运输成本将有所降低,晋陕蒙等西部煤炭生产、加工、物流企业将直接受益。(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图2-9 2012~2019年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及增速2019年,我国主要港口发运煤炭7.8亿吨,同比下降1.0%。我国北方沿海港口发运煤炭7.69亿吨,同比减少1423万吨;其中,环渤海港口合计发运煤炭7.18亿吨,同比减少1207万吨。我国环渤海港口发运煤炭占北方港口煤炭发运量的93.4%,继续占据主力地位。四煤炭政策1.2019年我国继续推进煤炭增优减劣,释放优质先进产能2019年,我国继续推进煤炭增优减劣,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2019年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指出,尚未完成煤炭去产能目标的地区和中央企业,在2020年底前完成任务,并确保在2020年底前完成“僵尸企业”全部处置工作。近三年来,我国进一步梳理了年产量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分类进行处置,加大淘汰关闭力度。全国煤矿数量由本世纪初的3.7万处减少到2019年的5268处。2019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8.5亿吨,同比增长4.0%。与此同时,2019年持续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煤矿产能达到总产能的四分之三,进一步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煤炭生产方按照“上大压小”“增优减劣”的思路,继续破除低效无效供给,通过新投产一批、新核准一批、新规划建设一批,加快释放优质先进产能,促进煤炭产能结构优化升级。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要稳基础、优产能,切实抓好煤炭兜底保障。我国将逐步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落后产能煤矿,有序核准新建大型煤矿项目,做好煤炭与煤电、煤制油、煤制气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2.减税降费力度加强,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4月1日起,我国适用新的增值税税率,煤炭增值税税率由16%下调到13%。自从2009年国家将煤炭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3%上调到17%,煤炭行业增值税实际税负一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炭开采处于工业产业链最上游,设备、原材料采购在企业成本中占比较小,采矿权价款、土地塌陷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征地迁村费、贷款利息等支出又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而煤炭企业进项税额很小,造成实际增值税税负水平居高不下。继2018年5月1日增值税税率下降到16%后,今年再降3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煤炭企业的实际增值税税负下降1.6个到2个百分点。2019年8月26日,我国首部《资源税法》明确,煤炭开采企业因安全生产需要抽采的煤层气免征资源税和衰竭期矿山开采的矿产品减征30%资源税,鼓励煤层气抽采。一些高瓦斯矿井煤矿将受益。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落地实施,个税改革、深化增值税改革等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快了煤炭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为煤炭企业向多元化、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3.煤炭行业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在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综采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已广泛适用于大采高、中厚煤层、薄煤层及放顶煤工作面,目前全国已建成将近20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了地面一键启动、井下有人巡视、无人值守。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的数据,全国很多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都实现了地面远程集中控制,井下无人值守的机电岗位是2016年的2.4倍。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200余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19年1月2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2019年第1号公告,制定并发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共涉及掘进、采煤、运输、安控和救援等关键危险岗位的5类、38种煤矿机器人。同时,山东、河南等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激励政策,明确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山东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利用1年至2年时间,全省冲击地压煤矿和大型煤矿实现智能化开采;河南提出力争到2021年底年产60万吨及以上煤矿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贵州省发布《“关键4%”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榜单》推进煤炭开采机械化、无人化。4.煤矿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为推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2019年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的通知》;2019年5月13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关于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通知》。为压实安全责任,2019年7月6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关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管监察的指导意见》。2019年7月16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该细则自10月1日起施行,以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2019年各产煤地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煤矿企业强化红线意识,监管监察执法效能不断提高,防灾治灾能力不断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加快,煤矿安全基础不断夯实。2019年全国煤矿发生死亡事故170起、死亡316人,分别下降24.1%和5.1%;继2018年百万吨死亡率首次降到0.1后,2019年继续下降10.8%,为0.083。其中,北京、江苏、福建没有发生煤矿事故。尽管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成效明显,但2019年较大以上事故反弹,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增加6起、54人。特别是10月下旬以来,全国煤矿安全形势急转直下,接连发生6起较大事故、4起重大事故或涉险事故。五煤炭发展趋势1.煤炭供需将逐步转向宽松,价格重心将下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虽然对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及运输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春节期间各大港口及电厂储备充足,且考虑到煤炭企业复工情况,煤炭可用量整体仍较有保障。2020年1~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8.3亿吨,同比下降0.5%,其中3月份原煤产量3.4亿吨,同比增长9.6%;1~3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5.6亿吨,同比下降6%。而煤炭需求端在短期内由于电耗下降、建筑施工减少和制造业开工不足受到了更大冲击。此外,大幅走低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也挤压了煤炭需求。作为煤炭消费第一大终端,电力数据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疫情之下降幅明显。随着煤炭企业逐步复产,以及疫情得到控制,运输逐步恢复,煤炭供给将逐步回升,加之政策支持,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加快,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将逐步向宽松方向转变,煤炭价格或将承压下滑。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能源论评报告》指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扩大,导致封锁措施长期持续,预计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下跌6%,中国煤炭需求将下降5%。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0》预测,2020年煤价会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预计2020年煤炭均价将同比分别下跌15%,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为503吨/元。2.持续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更长远看,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仍起基础性作用,能源转型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就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的推动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被列入“面向2030国家重大项目”。2020年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公告,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明确,煤炭开发利用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勘察、有序开发、清洁高效利用。国家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和生产结构,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采,鼓励发展矿区循环经济,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适当发展煤制燃料和化工原料。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不仅是煤炭行业自身追求差异性与独特优势的举措,也是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优化规划建设时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提出煤电清洁高效发展目标,2020年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控制在每千瓦时310克以下,其中新建机组控制在300克以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每立方米35毫克、50毫克、10毫克。此外,煤制油、煤制气等煤炭清洁化利用方式,在替代化石能源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到2030年,有望分别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4.6、8.7个百分点。2018年6月,国务院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2019年5月5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提出,对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加大税收、资金、价格、金融、环保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评价管理,强化监督执法。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3.煤矿智能化开采是大势所趋煤炭智能开采是新一代采矿业技术竞争的核心。2019年年初发布的《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明确将大力推动煤矿现场作业的少人化和无人化。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三年后,到2022年全国大型煤矿的占比将达到70%以上;煤矿的采煤、掘井智能化工作面将由目前的280处达到1000处,这部分煤矿的产能将占到10亿至15亿吨。2020年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0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剑兰

煤炭行业深度报告:格局优化,价格上行,坚守核心,布局焦煤

(报告来源/作者:国盛证券,张津铭)核心观点:对明年市场的四个判断。其一,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是有效化解煤炭行业 散、乱、弱等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提 高行业集中度,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其二,近期安全事故频发,煤矿 安全形势严峻,外加此前各省市相继出台“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 案”,明确 2021 年为集中攻艰阶段,因此安监高压势必贯穿明年全年;其 三,未来进口煤政策将进一步服务于国家对煤炭市场宏观调控的大局,未来 在保障国内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主基调背景下,我国煤炭进口继续严控的可 能性较大;其四,就 2016 年至今的这一轮产量周期而言,产量增速扩张周 期或已结束,后续产量增速大概率放缓,产量整体将呈现温和扩张态势。动力煤:供需紧平衡,价格中枢上移。展望 2021 年,内蒙反腐、煤矿安监 的扰动依然存在,进口煤管控亦难言放松,或以动态调节为主。而在经济复 苏的背景下需求端或有明显改善。根据我们对动力煤供需两端的测算,预计 2021年动力煤市场总体呈现供需紧平衡格局,港口动力煤价格多在570~650 元/吨区间运行,中枢有望上移至 590~600 元/吨附近,较 2020 年均价上涨 20~30 元/吨。焦炭:供给侧方向不变,仍旧依赖政策驱动。随着新建焦炉的陆续投产,预 计明年焦炭供需格局将由紧平衡转向平衡,焦炭价格前高后低。目前临近年 底,山西、河南、河北新一波去产能即将开始,未来两个月焦炭预计仍将处 于净减少状态,外加上当前焦炭库存整体偏低,预计中短期焦炭价格仍有一 定上涨空间,看好 05 合约的逢低做多机会。下半年随着去产能步入尾声,新 建产能的陆续投产,焦炭供应逐步宽松,焦炭价格将随之回落。焦煤:进口扰动不断,看好明年焦煤价格。我国优质低硫主煤资源有限,预 计明年国内炼焦煤供应难有明显增量。进口方面,中澳地缘政治矛盾暂无缓 和迹象,外蒙虽有增量,但难以完全弥补澳煤减量空缺,进口总体略偏紧。 需求方面,随着焦炭去产能暂时告一段落,新建焦炉陆续投产,预计明年焦 炭产量前低后高,焦煤需求呈现逐步递增的状态,外加新增焦化产能设备多 以大型焦炉为主,优质低硫焦煤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可能会造成低硫主焦结 构性紧张。投资策略。重点推荐煤炭板块中的核心资产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看好稀缺 焦煤股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淮北矿业、平煤股份、盘江股份。积极布局山 西国改,重点推荐西山煤电、大同煤业。焦炭领域重点推荐金能科技。风险提示:在建矿井投产进度超预期,需求超预期下滑,上网电价大幅下调, 焦化去产能力度不及预期,进口管制明显放松。1.2020 年市场回顾1.1.年初至今跑输大盘,11 月表现亮眼年初至 11 月 30 日,煤炭板块以 9.8%的累计涨幅位居行业第 16 位,跑输沪深 300指数 11.3pct;而单论 11 月(11 月 1 日~11 月 30 日),煤炭板块涨幅高达 16.1%,位居 行业第 2 位,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0.5pct。 子板块而言,动力煤(14.9%)、炼焦煤(12.7%)子板块表现相对优异; 个股而言,郑州煤电、平煤股份、金能科技、露天煤业、大同煤业等表现相对优异。1.2.煤价先抑后扬,动力煤、焦炭表现亮眼动力煤:波动加剧,煤价先抑后扬,四季度迭创新高。我国煤炭供给端集中度较高,而 下游需求较为分散,即煤炭市场“供给弹性大于需求”。今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年后上 游煤矿复工复产进度明显快于下游需求,导致供需严重错配,煤价暴跌至 469 元/吨,跌 破红色区间下限并创下 2016 年 8 月以来新低。随后,在内蒙反腐、进口受限以及下游 需求逐步复苏的背景下,煤价展开反弹。截至 12 月 2 月,CCI-5500 报收 639 元/吨(指 数停报),创 2019 年 4 月以来新高。 第一阶段(年初~2 月中旬):临近春节,煤矿陆续放假停产,外加疫情爆发初期, 各环节复工复产进度缓慢,上游供给收缩幅度大于下游需求,导致“供<需”,煤价 小幅上涨; 第二阶段(2 月中旬~5 月初):在国家能源局、发改委相继发文要求做好疫情防控 期间煤炭供应保障工作的背景下,各大煤企纷纷响应号召,加大煤矿复工复产力度, 煤炭市场由“供<需”转向“供需严重错配”,煤价暴跌至 469 元/吨,跌破红色区间下 限; 第三阶段(5 月初~7 月初):煤价暴跌后,协会倡议煤企减产保价,各地能源局亦严 查超产,进口煤明显收紧,外加下游需求超预期回升,煤价暴力反弹至 597 元/吨; 第四阶段(7 月初~8 月底):煤价逼近红色区间,发改委召开会议要求加大“迎峰度 夏”期间煤炭保供力度,外加电厂主动补库进入尾声,下游需求受水电压制,煤价向 绿色区间回归; 第五阶段(8 月底~至今):国内经济持续修复,供应端进口额度紧张叠加国内供应 结构紧缺(内蒙反腐&矿难频发致安监力度加大),利多因素共振,价格突破红色区 间,创下自 2019 年 4 月来新高。焦煤:9 月触底反弹,后劲十足。我国焦煤下游需求较为单一,几乎全用于冶炼焦炭, 从续需求主体来看,独立焦化厂和钢厂分别占比 65%、35%。上半年,焦化行业受各地 “去产能”、“环保限产”以及山东“以煤定产”等因素扰动,产量出现负增长,持续压制焦煤 需求。而供给端国内生产和进口煤方面均较为平稳,导致焦煤价格承压下行。自 9 月份 起,我国加大了对澳洲焦煤进口的管控力度,外加下游焦企盈利能力较好,对焦煤采购 积极性提升,焦煤供需格局边际较好,带动焦煤价格触底回升。截至 12 月 15 日,京唐 港山西主焦煤报收 1600 元/吨,自低点反弹 190 元/吨,且进一步上涨动力仍强。焦炭:供减需增,表现最为亮眼。供给端,在焦化去产能叠加山东“以煤定产”的影响下, 全国焦炭产能处于净减少状态,产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而下游需求表现亮眼,钢材、 生铁产量创历史新高,导致焦炭价格重心逐步上移。 第一阶段(年初至 4 月底):春年前后焦化厂开工率基本维持稳定,但下游企业受国 内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时间普遍推迟,焦炭下游需求大幅收缩,春节后现货开启 5 轮提降,累计降幅 250 元/吨; 第二阶段(5 月初~6 月底):自 5 月起,下游企业赶工,钢厂复工复产速度亦明显 加快,焦炭下游需求明显回升。同时,焦炭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5 月山东出台“以 煤定产”政策,6 月江苏徐州地区焦化厂按时关停,焦炭产量明显下滑。焦炭价格在 需求回升、供应收缩的双重利好下稳步上涨,开启 6 轮提涨,累计涨幅 300 元/吨; 第三阶段(7 月初~7 月底):去产能断档期,山东、河南安阳等地限产执行力度不 及预期,外加部分新增产能陆续投产,焦化产能阶段性扩张,现货价格开启三轮提 降,累计降幅 150 元/吨; 第四阶段(8 月初~至今):山西焦化行业去产能力度远超市场预期,河南、河北陆 续跟进,外加下游钢厂开工率始终保持高位水平,焦炭价格开启连续上涨,截至 12 月 7 日,焦炭现货已完成 8 轮提涨,累计涨幅 400 元/吨。1.3.业绩底部确立,估值触底回升煤炭板块业绩底部确利,Q3 盈利同比由负转正,焦炭板块一马当先。上半年,伴随疫情 以来煤价下跌,煤炭板块主要企业营收和盈利双双下滑。自 Q3 开始,随着煤价的全面回暖,煤炭板块业绩亦触底回升,且 Q4 呈扩大趋势。分子板块而言,焦炭板块盈利修 复速度最快,其次为动力煤板块,而由于炼焦煤价格自 9 月才触底反弹,炼焦煤板块 Q3 盈利同比暂未转正。疫情压力测试下煤价底部确立,煤企业绩逐季改善,高股息助力估值修复。此前极低的 估值水平隐含的是对煤价持续下行的预期,但在新冠疫情冲击的压力测试下煤价已探明 底部,即意味着煤炭板块业绩底部已探明,上半年煤企业绩即是未来中长周期的业绩低 点。外加供改以来,煤企现金流充沛,资本开支进入尾声,多数煤企均具备提高分红比 例能力,亦相继发布了三年分红的保底规划,高股息也有助于煤炭行业整体的估值修复。煤炭板块在 11 月迎来强劲反弹,显著跑赢大盘。今年上半年,创业板明显好于主板, 三季度开始科技股逐步弱势,汽车、化工开始表现,近期周期板块全面上涨,煤炭板块 在 11 月迎来强劲反弹,显著跑赢大盘。我们认为上半年创业板强势的核心逻辑还是在于 流动性,而目前是行情对基本面变化的一个纠偏,(比如 12 年,货币政策开始放松,房 地产政策放开,基建投资开始提速,低估值顺周期板块在年底爆发,中信煤炭指数累计 涨幅 33.4%。而上述经济指标早在 12 年年中就已经开始明显反应了,但市场对基本面 变化反应滞后,直至年底行情才开始爆发,可能是市场对经济增速运行的方向已经形成 了很强的执念,导致预期的纠正很慢。但行情一旦纠偏,可能会用一种非常快速剧烈的 方式来完成修复)。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保持宽松,而目前随着生产和消费 环境开始恢复,钱逐步流向实体,一个体现在企业的信贷结构长期化(短期贷款+票据减 少,中长期贷款增加),一方面体现在存款结构的活期化(10 月 M2、M1 劈叉)。我们认为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与实体经济需求更为相关的顺周期板块或表现更为抢眼,而且 这一现象预计至少会持续至明年上半年。2.关于明年市场的几个判断2.1.煤企兼并重组驶入快车道,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国改三年行动目标出台,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最大看点。9 月 27 日,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及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话会 议在北京召开,该会议继 6 月 3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 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后,进一步明确了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及未来 三年的目标要求。会议指出“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 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此 外,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亦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 整,推进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 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兼并重组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着主体分散、集中度偏低、 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是有效化解煤炭行业散、 乱、弱等问题的重要举措。早在 2017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2 个部委联合发布 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 中提出以“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 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相结合;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和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坚 持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生产布局相结合”为原则。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平均规 模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上下游产业融合度显著提高,经济活力得到 增强,产业格局得到优化。到 2020 年底,争取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 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和培育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我们预计未来煤炭 企业兼并重组将沿三个方向继续发力: 一是推动企业内部或跨企业的专业化整合,以提高国有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解决国 有资本布局分散化,难以形成集中优势的问题(如山西省成立“潞安化工集团”、冀 中能源集团对内部的邢矿集团与山西冀中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二是鼓励优势企业并购重组经营困难企业,帮助困难企业盘活资源,复苏振兴,有 效控制与化解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如焦煤集团对山煤集团进行吸收合并); 三是继续推进强强联合,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企业(如 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进行重组合并)。集中度显著提升,行业格局持续向好。2020 年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已步入快车道,前有 4 月山煤集团被焦煤集团吸收合并,7 月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集团战略重组,现有山西省 属五大煤企联合组建晋能控股集团。上述举动均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煤炭行业 高质量发展,维持煤价平稳运行。2.2.安监高压势必贯穿全年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煤矿安全形式依然严峻。近期,全国煤矿较大以上 事故频发(8 月至今,已发生 9 起较大以上事故),尤其 12 月 4 日,重庆吊水洞煤矿在 自行拆除井下设备时,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造成 23 人死亡,属近年之最,性质极其 严重,影响极为恶劣,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式。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出台,2021 年为集中攻艰阶段,安监高压势必贯穿全 年。2020 年 4 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该计 划主要聚焦在风险高隐患多、事故易发多发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道 路运输、民航铁路等交通运输、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危险废物等 9 个行业领域,组织 开展安全整治。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从 2020 年 4 月 1 日启动至 2022 年 12 月结束,分为 动员部署(2020 年 4 月)、排查整治(2020 年 5 月至 12 月)、集中攻坚(2021 年全 年)和巩固提升(2022 年全年)四个阶段。4 月 24 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召开“推进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视频会议”,会议 提出根据《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国家煤矿安监局与各省煤监局 上下联动,制定时间任务节点,倒排工期,消除疫情影响,以信息化建设推进煤矿安全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序实施。紧紧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目标任务,切实把专项 整治三年行动作为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行动,标本兼治、系统治理、 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后各地方均出台相应政策、通知,要求加强对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因此明年大概率是 煤矿安监大年,地方政府和煤矿势必会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发改委亦很难协调保供与 安监之间的矛盾,国内煤企产量增量空间有限。2.3.进口煤管控难言放松新冠疫情冲击下,国内外煤炭价差创历史新高,但后续随着海外经济复苏,国内外价差 有望收窄。自 2016 年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以来,国内煤价持续反弹,国内外价差 扩大。尤其今年 3 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国际煤炭主要进口国, 如西欧、日本、韩国等,疫情形势较为严重,经济活跃程度降低相应减少煤炭消耗,而 国际煤炭主要出口国,印尼、澳洲、俄罗斯等,疫情相对较轻,煤炭供给冲击相对较低。 因此,国际市场上煤炭出口面临需求下跌、价格下行的较大压力,导致国内外煤炭价差 持续走扩,创历史新高。未来随着疫苗研制成功并加以推广,海外经济将逐步修复,国 际煤价亦将上行,对国内煤价压制力度减轻。2020 年煤炭进口“先松后紧”,进口总量自 2016 年以来首现下滑。自 2016 年供“给侧 改革”以来,我国煤炭产量出现大幅度下滑,供应有限而下游需求仍有增长,煤炭行业供 需格局持续紧张,进口煤的补充作用凸显,2019 年全年累计进口煤炭 2.99 亿吨,仅次 于 2013 年 3.27 亿吨水平,位居史上第二。今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上半年国内煤炭市 场供需严重错配,国内煤价亦暴跌至 469 元/吨水平,4 月约半数煤矿陷入亏损,易引 发煤炭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为了调控国内煤炭价格、保障煤炭供需平衡, 自 4 月起国内局部地区海关对煤炭进口政策进一步收紧,煤炭进口数量随之下滑。2020 年 1~10 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 2.5 亿吨,同比下滑 8.3%。限制进口煤总量将是一项长期战略,未来管控亦难言放松。近年来,我国已将进口煤作 为煤炭市场稳供应、调价格的重要砝码,采取“有控有进”的动态调控机制。我们认为未 来进口煤政策将进一步服务于国家对煤炭市场宏观调控的大局,未来在保障国内煤炭市 场平稳运行的主基调背景下,后期我国煤炭进口政策继续严格管控的可能性较大。 一方面,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贸易摩擦加剧,不确定性较大的背 景下,保障国内煤炭市场稳定运行是首要任务。2020 年 4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前 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 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的提出体现了经 济运行的底线思维。具体到煤炭行业,发改委、能源局首次下发《关于做好 2020 年 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亦提出要落实“六保”任务, 保障煤炭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而在 4 月煤价暴跌期间,各大煤企恶性竞争,贸易商 亏损离场,北港发运大幅下滑,导致由此延伸的“煤矿-站台-港口-电厂”供应链体系 受到极大挑战,极不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违背“六保”原则。 一方面,《煤炭法》(征求意见稿)出台,明确进口煤作为补充国内市场供应定位。 大量进口煤炭,特别劣质煤和未经洗选煤的涌入,对我国煤炭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 冲击,尤其在世界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发展趋缓的背景下,加剧市场供需矛盾,影 响产业发展,还增加了节能环保压力。征求意见稿在关于“进出口贸易”条款部分首 次提出“国家支持优质和特殊稀缺煤炭进口,补充国内煤炭市场供应,限制劣质煤进 口”,明确了进口煤作为补充国内市场供应的定位,未来有望建立关于进口煤的动态 调节机制,稳定国内煤炭市场2.4.国内供应温和扩张固定资产投资难以支撑产量大幅释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投资增速自 2013 年连续 5 年负增长之后,2018 年由负转正, 2019 年增速扩大,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速 放缓,截至 10 月,累计增速 2.8%。一般而言,考虑到煤矿 2~5 年的建设周期,产能的 增长一般滞后于投资 2 年左右,所以近两年产量的增长,主要源自上一轮投资的后期项 目释放、高利润带动的产能利用率提高以及违法产能的合法化。展望未来,虽然目前投 资增速仍维持增长状态,但我们认为未来产量并不会大幅释放。 一方面,虽然投资增速实现增长,但其绝对值远低于 2012 年,且当前煤矿建设成本 以及安全投入远高于以前; 另一方面,上一轮投资高峰出现在 2012 年左右,考虑到煤机设备 7~9 年的更新周 期,目前正处于设备更新换代的高峰期。单从产量变动的历史周期来看,我国原煤产量一轮完整的周期大致为 8~10 年。就 2016 年至今的这一轮周期而言,产量增速扩张周期或已结束,后续产量增速大概率放缓,产 量整体将呈现温和扩张的态势。 第一轮(1991 年~1999 年):其中 1991 年~1994 年为产量增速扩张周期,1994 年~1999 年为产量增速收缩周期; 第二轮(1999 年~2007 年):其中 1999 年~2003 年为产量增速扩张周期,2003 年~2007 年为产量增速收缩周期; 第三轮(2007 年~2016 年):其中 2007 年~2011 年为产量增速扩张周期,2011 年~2016 年为产量增速收缩周期。2020 年新批复煤矿项目明显减少,且以新疆地区为主,对市场影响有限。自 2019 年供 给侧改革重心全面转向加快先进产能建设及释放后(即由“总量性去产能”全面转向“系统 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相关部门明显加快了对新建煤矿项目的审批工作,2019 年 累计新批复煤矿 44 座,合计产能 25400 万吨/年。随着“未批先建”等历史遗留问题的解 决,表外产能逐步回归表内,2020 年新批复煤矿数量及产能显著下滑,截至 11 月底, 仅累计批复 17 个煤矿项目,合计产能 3330 万吨/年,其中 14 个落地新疆,合计产能 2190 万吨/年。虽然目前疆煤外运通道(外送煤炭以哈密为主,准东为辅)在持续拓展 中,但无论是运距、成本还是时间,相比于晋陕蒙仍显欠缺,因此新疆煤炭多以就地消 化(发电、煤化工)为主,区域特性较强,对全国煤炭市场尤其沿海地区影响有限。3.价格展望3.1.动力煤:2021 年供需紧平衡,价格中枢上移3.1.1.反腐、安监扰动,国内供应小幅增长内蒙重拳反腐,产量大幅收缩。自 2020 年 2 月底内蒙古开展“涉煤领域倒查 20 年反腐 工作”以来,全省针对煤矿超采、手续不全、违规审批及税票不全等问题进行排查,核查 及专项调查,内蒙古表外煤炭产能压缩明显。此外内蒙地区严格按照核定产能月度发放 煤管票,导致表内产能亦受抑制,使得 1~10月内蒙古煤炭产量累计较去年同期下滑 4412 万吨,对国内整体供应造成较大影响。 山西:1~10 月,累计生产原煤 8.7 亿吨,同比增长 6.1%; 陕西:1~10 月,累计生产原煤 5.5 亿吨,同比增长 8.1%; 内蒙:1~10 月,累计生产原煤 8 亿吨,同比减少 10.4%。预计全年煤炭产量同比去年基本持平。由于东北地区作为供给侧改革以来去产能的重点 区域,近年来煤炭产量大幅下滑,煤炭供需缺口明显,为保障东三省今冬明春得煤炭供应,内蒙曾于 9 月 29 日、10 月 19 日两次召开增产保供会议。10 月当月,内蒙古实现 煤炭产量 8548 万吨,环比增加 867 万吨,增幅11.3%。然而临近年底,各地煤矿事故 频发,煤矿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内蒙部分地区煤管票收紧,导致供应再度收缩。2020 年 1~10 月,全国累计生产原煤 31.3 亿吨,同比增长 0.1%,考虑到年末安全形式严峻, 各煤企均以保安全为前提,主动增产意愿较弱,整体供应难有明显增量,预计全年煤炭 产量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展望 2021 年,我们认为内蒙“倒查涉煤领域 20 年反腐”工作短期内仍难以结束,将持 续压制内蒙产量,外加明年作为《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集中攻坚阶 段,各主产区安监力度势必加大,“超产”等非法行为必将得到遏制,在产煤矿增量空间 有限,因此明年增量主要源自新建矿井的陆续投产,我们预计 2021 年动力煤产量 32.7 亿吨,同比增加 7000 万吨,增幅 2.2%。3.1.2.进口总量预计持平,节奏或更加平稳“前高后低”,进口总量自供改以来首次下滑。年初受去年年底积压进口煤集中通关以及 疫情影响下国内煤炭运输受阻影响,进口煤大幅增长,1~4 月,累计进口动力煤 9708 万 吨,同比大增 33.3%。随后为托底国内煤价,外加部分南方港口额度消耗过快,进口煤 管控持续趋严,5~10 月,累计进口动力煤 8534 万吨,同比减少 34.4%,导致国内有效 供应显著收缩。2020 年 1~10 月,累计进口动力煤 1.82 亿吨,同比减少 2040 万吨,降 幅 10.1%。中澳关系恶化,市场结构性缺货。澳洲方面,今年 1~4 月澳洲煤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中 国以外的煤炭需求锐减,导致转口至国内的澳煤量激增,累计进口动力煤 2326 万吨,同 比大增 73.3%。但随着我国进口政策收严以及中澳关系恶化,自 5 月起澳煤进口数量大 减,10 月当月仅进口澳煤 99 万吨,同比减少 77.6%,创年内新低。2020 年 1~10 月, 累计进口澳洲动力煤 4213 万吨,同比减少 3.2%。虽然澳洲动力煤进口数量不及印尼, 但澳煤煤质(低硫、高发热量)优于印尼煤(多以低热值为主),是动力煤期货交割品的 重要标的,因此澳煤进口若持续收紧会导致国内市场结构性缺货格局难以解决。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国家逆全球化思潮兴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在此背景下,降低我国能源对外依赖度,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显得尤其重要,但考虑沿海电厂多数采取“长协为主, 进口为辅,市场煤补充”的采购模式,进口煤已然成为其原料端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 节,因此我们预计 2021 年动力煤进口量与 2020 年保持持平,全年采购节奏或更加平 稳,中澳关系缓解仍需时间考验,市场结构性缺货情况或时有发生。3.1.3.经济复苏,需求改善动力煤下游主要包括电力、建材、化工、冶金和供热。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国内经济 接近停摆,下游各行业复工普遍延后,动力煤消费受影响较大,同比下滑 6.6%。随着疫 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国家大力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全国经济逐步复苏,二季度动力煤消 费由负转正,同比增长 4%。三季度动力煤消费延续增长,但受水电挤压,增速有所放 缓,三季度动力煤消费同比增长 0.6%,增速较二季度放缓 3.4pct。1~10 月,动力煤累 计消费 27.4 亿吨,同比下滑 0.1%。分行业而言: 电力:火电受水电挤压明显,预计全年用煤同比持平。今年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大, 水电自 6 月开始发力,对火电挤压明显,1~10 月,火电累计增速同比下滑 0.4%, 仍未转正。但进入 11 月后水电发电量逐渐萎靡,火电产量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全年 火电增速将由负转正。火电作为动力煤最大需求终端,1~10 月累计用煤 16.6 亿吨, 同比减少 1.1%,随着 11 月份火电发电增加,预计全年电力用煤与去年基本持平; 冶金:相较于其他行业,钢材冶金对于动力煤消费拉动最为亮眼,主要得益于基建、 房地产、制造业向好拉动。1~10 月份,粗钢累计产量 8.7 亿吨同比增长 5.5%;冶 金累计用煤 1.5 亿吨,同比增长 9.9%; 建材:1~10 月,水泥累计产量 19.2 亿吨,同比增长 0.4%;建材累计用煤 2.6 亿 吨,同比减少 2.1%; 化工:1~10 月,化工累计用煤 1.6 亿吨,同比增加 1.7%; 供热:1~10 月,供热累计用煤 2.1 亿吨,同比增长 5.3%。总体来看,今年电力行业对于动力煤需求增长拉动不足,但由于冶金、化工、供热等对 于动力煤的需求增长,使得 2020 年 1~10 月份动力煤需求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进 入 11 月采暖季后,电力需求季节性回升,加之水电发电量的边际下滑,火电发电量大 概率显著增加,而今年春节较晚,建材和冶金等行业需求依旧相对偏好,因此动力煤需 求整体仍有上涨空间,预计今年动力煤消费量大体应与去年持平或略高于去年,维持在 33.9 亿吨左右水平。预计 2021 年动力煤需求同比增长 2.9%。2021 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 年,政府将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支持创新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加上低基数因素,经济 增速大概率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以上。随着疫苗逐步落地,疫情约束减弱,明年全球经 济复苏是大趋势,我们预计用电量增速有望回升至 7%左右水平,同时综合考虑明年水 电出力影响,预计全年火电用煤增速可达 4%。同时考虑到 2021 年地产进入竣工周期, 基建仍将继续发力,预计建材耗煤增速有望由负转正,全年增速 2%左右。3.1.4.价格底部抬升,中枢上移疫情冲击下,2020 年动力煤价格整体呈现“对勾型”走势,价格波动幅度加大,现货价格 运行区间 469~639 元/吨(CCI 指数自 12 月 3 日起暂停发布),期货价格运行区间 476~777 元/吨。展望 2021 年,内蒙反腐、煤矿安监的扰动依然存在,进口煤管控亦 难言放松,或以动态调节为主。而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需求端或有明显改善。根据我们 对动力煤供需两端的测算,预计 2021 年动力煤市场总体呈现供需紧平衡格局,港口动 力煤价格多在 570~650 元/吨区间运行,中枢有望上移至 590~600 元/吨附近,较 2020 年均价上涨 20~30 元/吨。3.2.焦炭:供给侧方向不变,仍旧依赖政策驱动3.2.1.去产能远超预期,对未来政策抱以信心“十三五”、“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焦化去产能执行力度超预期。今年作为《十三五规 划》(煤炭压减消费量)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各省市、地区 均开展焦化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及置换工作,国内焦化总产能逐步压减。根据 Mysteel 调 研统计,2020 年 1~11 月底,全国焦化产能累计淘汰 3777 万吨/年。上半年,山东、江 苏顺利完成去产能任务,两省累计压减产能 1390 万吨,且大部分是在产产能;下半年, 焦化产能压减任务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及河南地区,其中 10 月底山西省各地区陆续落 实落后产能淘汰工作,河北、河南部分地区亦陆续发布落后产能淘汰细则(要求 12 月底 完成),整体去产能执行力度远超市场预期。新增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且投产到达产需一段时间调试。据 Mysteel 统计,预计 2020 年全国新增焦化产能 4635 万吨,其中 1~10 月新增焦化产能 2765 万吨,11~12 月预计 仍有 1870 万吨尚待投产,未来焦化新增产能(含置换)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河北等 地。受疫情影响,今年新增产能释放速度总体低于预期,而且因工艺技术等原因,部分 新投产能达产较慢(新建焦炉需 2~3 个月烘炉,且从出焦到满产还需一段时间调试设 备),因此焦炭产量释放较新增产能投产存在一定滞后性,焦炭供应始终维持偏紧格局。去多投少局面延续,预计全年焦炭产量下滑 1%。结合 Mysteel 关于焦化去产能、新增 产能统计,预计 2020 年全年净淘汰焦化产能 467 万吨,且考虑到焦炭产量释放较新增 产能投产存在一定滞后性,焦炭实际供应缺口将被进一步放大,即去多投少局面延续, 焦炭产量收缩,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山东、江苏等华东地区产量下滑尤为严重。1~10 月, 全国累计焦炭产量 3.9 亿吨,同比下降 0.7%。考虑到近期山西、河南、河北落后焦化产 能得陆续关停,预计全国全年焦炭产量同比下降 1%左右。4.3 米及以下焦炉是未来去产能主攻方向,对政策抱以信心。焦化行业属于典型的重污 染行业,4.3m 及以下焦炉由于炭化室高度较低,其粉尘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一直 是环保治理的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明确将“炭化室高度 小于 4.3 米焦炉”定义为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将“顶装焦炉炭化室高度<6.0 米、 捣固焦炉炭化室高度<5.5 米,100 万吨/年以下的焦化项目”列为限制类项目。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是绕不开的节点,虽然目前并没有出台正式的规划文件,但在 新华社受权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 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建成“建议”)中对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的远景做出了展望。 “建议”中要求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环境环保目 标大概率将纳入未来五年规划。对于焦化而言,各环节超低排放要求或进一步扩大,排 污许可制度的推行和严格的水污染治理或倒逼一批企业出清。据 Mysteel 调研统计,目前我国焦炭总产能 5.5 亿吨,其中 4.3 米及以下产能 2.1 亿吨, 占比仍高达 38.4%。4.3 米焦炉具体分布中,尤其以山西最多,目前山西 4.3 米焦炉 109 座,合计产能 8037 万吨。随着该部分落后产能未来的加速出清,行业供给有望持续收 缩,集中度逐步提高,焦化行业景气度持续改善。3.2.2.需求韧性十足2020 年,下游需求整体维持强势,生铁产量迭创新高,1~10 月,全国累计生铁产量 7.4 亿吨,同比增长 4.3%。展望明年,在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国内铁水产能进入增长周期以 及出口回升的背景下,焦炭需求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一方面,国内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叠加明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明确要求经 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根据国盛宏观 组发布的《重塑与重估—2021 年宏观经济展望》中预计,明年 GDP 增速将达到 9.2%, 宏观环境仍将维持总体宽松但边际有所收紧。我们预计 2021 年地产用钢需求以平 稳为主,基建用钢小幅增长,净出口逐步复苏,汽车、家电、制造业有望实现高增 长,整体钢材需求同比增长 2.2%左右。 一方面,2020 年大量高炉产能置换项目受疫情影响,审批、施工节奏放慢,多数项目推迟至 2021 年进行置换。我们预计 2021 年铁水产能净增 1367 万吨,且按照 一定的利用系数和投放后全年剩余可释放产量时间测算,预计 21 年仅产能置换, 高炉端可能存在 2%左右的新增需求贡献。 一方面,2020 年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使得海外钢厂关停,而国内焦炭价格高位运 行,导致海外焦炭资源流入国内,进口量大幅增加,出口锐减。2020 年 1~10 月, 我国焦炭净出口仅 35 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 476 万吨,对国内焦炭需求造成一定 拖累。2021 年,随着疫苗的推广适用,海外钢厂将逐步复工复产,焦炭出口有望明 显改善。3.2.3.价格前高后低,关注 05 合约逢低做多机会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亦是焦化行业淘 汰落后产能的关键年份。无论是上半年的山东、徐州,亦是下半年山西、河南、河北, 各省市地区政府均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执行力,基本按时按量完成了焦化去产能任务。同 时,在下游成材高消费的刺激下,焦炭价格整体呈现先抑后仰、重心逐步抬高的走势。展望 2021 年,随着新建焦炉的陆续投产,预计供需格局将由紧平衡转向平衡,焦炭价格 前高后低。目前临近年底,山西、河南、河北新一波去产能即将开始,未来两个月焦炭 预计仍将处于净减少状态,外加上当前焦炭库存整体偏低(尤其焦化厂、中转港口),预 计中短期焦炭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看好 05 合约的逢低做多机会。下半年随着去产能 步入尾声(后续主要以产能置换,上大关小为主),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焦炭供应逐步 宽松,焦炭价格将随之回落。3.3.焦煤:进口扰动不断,看好明年焦煤价格3.3.1.国内以稳为主,进口扰动加剧国内存量以稳为主,增量有限。由于炼焦煤属我国稀缺资源,因此自 2016 年我国煤炭 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实施以来,无论炼焦原煤还是炼焦精煤,产量波动幅度 明显收窄,供给总体平稳。2020 年 1~10 月,全国炼焦烟煤累计产量 9.97 亿吨,同比 增长 1.5%;炼焦精煤累计产量 3.98 亿吨,同比增长 0.3%。 短期而言,由于炼焦煤矿井资源禀赋及安全条件均逊于动力煤矿井,我们认为往后 环保、安全的高压检查有望维持常态化(尤其山东、河南等地),将限制焦煤有效供 给的释放; 中长期而言,由于开发历史长,大部分资源已被生产和在建矿井利用,尚未利用的资 源较少,我们在对目前所有新建矿井进行梳理过程中发现,在约 200 多个新建煤矿中, 仅有约 9 座煤矿,合计产能 2940 万吨/年属于炼焦煤矿井,其体量相对于每年约 11 亿 吨的炼焦煤产量而言明显偏低,意味着炼焦煤未来增产潜力较小,面临后备资源储备 不足的困境。对外依存度上升,主焦煤尤甚。进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低硫优质主焦煤资源有限 (如山西柳林主焦煤以低硫低灰而著称,然而经过 30 多年超强度的开采,现在 4#煤层 基本已经开采完毕,接下来只能开采高硫高灰的劣质焦煤),而新上的大型焦炉对入炉煤 质量要求价高,因此每年需从国外进口焦煤约 7000 万吨,对外依存度(尤其主焦煤)总 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 年 1~10 月,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 6527 万吨,同比减少 2.3%。 就进口结构而言,1~10月,自澳洲进口炼焦煤3512万吨,同比增加19.2%,占比53.8%; 自外蒙进口炼焦煤 1973 万吨,同比减少 30.2%,占比 30.2%,主因外蒙受疫情影响, 通关效率整体较低。进口扰动不断,澳煤短期难以替代。由于中澳地缘政治趋紧,我国目前加强限制澳煤进 口,后续澳煤进口数量或面临锐减。澳洲炼焦品质优异(低灰、低硫、高粘结),属主焦 煤稀缺品种,一旦澳煤进口收紧将加剧我国主焦煤供应紧张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找到澳 煤替代品种(蒙古煤虽然储量充足,但运力有限,且品质较澳煤稍差)。若澳洲焦煤进口 长期受限,国内焦煤供需格局有望持续向好。3.3.2.需求递增,价格中枢上移,主焦或更为紧缺明年焦煤供需整体略偏紧,价格中枢上移。2020 年,受下游焦化行业去产能和进口煤政 策影响,焦煤价格整体呈现先抑后仰走势。展望 2021 年,我国优质低硫主煤资源有限, 预计国内炼焦煤供应难有明显增量。进口方面,中澳地缘政治矛盾暂无缓和迹象,外蒙 虽有增量,但难以完全弥补澳煤减量空缺,预计明年进口总体略偏紧。需求方面,随着 焦炭去产能暂时告一段落,新建焦炉陆续投产,预计 2021 年焦炭产量呈现前低后高,焦 煤需求也呈现逐步递增的状态,外加新增焦化产能设备多以大型焦炉为主,优质低硫焦 煤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可能会造成低硫主焦结构性紧张。4.投资策略及重点个股评述(略)。……(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作者:国盛证券,张津铭)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为崩为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9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19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共分四个部分,全面总结了2019年煤炭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煤矿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介绍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煤炭行业企业抗疫保供、推动复工复产的基本情况,报告分析了2019年和2020年1-4月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了2020年煤炭市场走势,提出了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报告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重要指示五周年。煤炭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煤炭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报告总结了2019年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一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9亿吨/年以上,安置职工100万人左右。二是煤炭开发布局持续优化。2019年,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安徽、河南等8个省(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89.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5300处左右,建成了千万吨级煤矿44处、200多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新能源、新材料、科技环保、现代金融等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行业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四是煤炭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煤炭行业开放型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煤炭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五是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建设持续深化,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体系不断完善,煤炭上下游行业企业共同推动形成的“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发挥了维护煤炭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作用。六是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全行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促进了矿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七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9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083。报告同时指出,回顾2016年以来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历程,成效显著,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要看到,煤炭行业改革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全国煤炭产能总体宽松与区域性、时段性供应不足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煤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效应有待提高,煤炭企业税费负担重,人才流失与采掘一线招工接替困难等问题仍然突出,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报告回顾了2019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一是煤炭消费和供应增加。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0%;全国煤炭净进口增长6.3%。二是煤炭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5385万吨,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35亿吨,全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5511万吨。三是煤炭价格平稳。2019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5500大卡下水煤)始终稳定在绿色区间,全年均价555.3元/吨,同比下降3.2元/吨。四是行业效益持续好转。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2830.3亿元。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6%。报告介绍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煤炭行业企业抗疫保供、推动复工复产的基本情况。指出,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煤炭行业讲政治、顾大局、讲奉献,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加快推进煤矿复工复产,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全国煤炭供应平稳有序,保障了特殊时期的煤炭供应。报告分析了2020年1-4月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展望了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市场走势。一是煤炭需求减少。一季度全国煤炭消费量8.7亿吨左右,同比下降6.8%。二是煤炭供应大幅增加。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生产完成8.3亿吨,同比减少约400万吨。三是煤炭库存增加。截止3月末,煤炭企业库存为5500万吨,比年初5380万吨增长2.2%。四是煤炭价格明显下降。截止5月6日,市场煤价格为475元/吨,比年初下降84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42元/吨,跌破中长期合同价格绿色区间。五是经济效益下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4290.7亿元,同比下降12.7%;实现利润421.1亿元,同比下降29.9%。初步预计,下半年,随着“六稳”、“六保”工作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政策落地,工业和经济增长速度将恢复到应有水平,煤炭总需求将会好于上半年。报告强调,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战略转型为主攻方向,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深入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现代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矿山建设,着力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市场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回声

「重点论文推荐」2019-2020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19-2020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论文概要2019年在国内外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煤炭供求基本平衡,产业景气指数有所回升,整体运行保持平稳态势。2020年受国内外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煤炭产业运行仍将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顺势而为谋转型,主动创新谋发展。 作者简介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课题组课题组,组长岳福斌(1953-),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绿能煤炭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CCEF-30)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特约撰稿人。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近18年来致力于中国煤炭经济研究。课题组组长成员有:林火灿,《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记者;张新闻,经济学硕士,中国工商银行业务研发中心产品经理;王蕾,经济学硕士,中国绿能煤炭经济研究会;池亚楠,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博士研究生;刘利鹏,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博士研究生;王志文,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硕士研究生。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2019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景气度及煤炭经济运行情况。2019年第四季度,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8.79,比2018年同期上升0.51点,比第三季度上升0.75点。景气指数表明,我国煤炭产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从跟踪研究的4个维度10大指标看,2019年,煤炭产业供求基本平衡、韧性增强、波动较小,产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其次,对2020年煤炭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2020年,在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加之煤炭供应总量过剩,进口规模不减,下游需求不振,煤炭行业下行压力逐步加大。预计全年煤炭市场供应格局、消费格局、运输和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风险和机遇并存。最后,提出了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1)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煤炭产业要进一步筑牢“稳”的根基,不断拓展“进”的空间。同时,要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认识高度,将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坚守的事业来推动。(2)加强政策规范与引导,助力煤炭产业稳健合规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加强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优化;处理好当下财政和长远税源的关系;落实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煤炭企业转型升级。(3)加强组织推动,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煤炭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平台;结合产业技术发展尽快出台相关技术标准;进一步加大煤炭产业安监力度。(4)顺势而为谋转型,主动创新求发展——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顺势而为谋发展。主要图表图1 新世纪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先行、一致、滞后指数)变化图图2 近5年我国原煤产量及同比增速图3 近5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及同比增速图4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及同比增速图5 近3年我国煤炭产业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图6 近5年我国煤炭出口量及同比增速图7 近5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势图8 近5年我国煤炭利润总额及销售利润率图9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同比增速图10 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同比增速图11 近5年我国煤炭资产总计及资产负债率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杂志,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忘足

全球煤炭市场报告

2019年4月10-11日,“2019中国煤炭市场年会暨全球海运煤炭市场峰会”在上海虹桥锦江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指导、中国煤炭市场网、上海钢联(300226)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获得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力支持,并得到一德期货、华泰期货、秦煤集团的特别赞助。国际能源署煤炭高级研究员Carlos以《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为题进行了视频演讲。Carlos首先提到,近年全球煤炭市场不断衰退,但由于2017年电煤出现了一些来自印度洋和东南亚地区新需求,近两年可以看到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如此的高价让一些产煤国,比如印度尼西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对煤炭行业来说是比较好的现象。鉴于前几年治理大气污染,煤炭退出了市场的主力,到现在又有了一些恢复,很多的国家制定了新的环保政策。现在可以看到很多的再生能源,以及比较廉价的天然气在生产,这些能源对煤炭都有一些影响。在2018年和2017年看到转变的势头,全球的煤炭需求有再次的增长。在2014年当中,煤炭增长幅度近4.5%,2013-2014年略有下降,2015-2016年回升,2017-2018年的趋势比较特别。关于价格方面,2016年年初至后两年价格达到100美金左右,这个价格增长了1倍。Carlos提到两个原因,一是二氧化碳排放,有些国家采取了碳税;二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煤可能会成为一种价格比较稳定的能源。关于焦煤,焦煤主要是澳大利亚出口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煤出现物流方面的问题,价格就有突然的升高。Carlos指出,中国有很多的煤来自北方港口,同时来自印尼的煤也会越来越多,这对中国的煤炭价格会带来影响。中国的煤炭价格已经高于500-570元的区间,如果未来全球的价格低于500的话,中国的价格也会有一个调整。Carlos认为,中国的煤炭价格应当作为基准,他在去年做过一个预测,是关于2017年和2018年全球煤炭需求预测对比,在经过一段需求的增长之后,现在进入了比较平稳的时期。仿佛回到了10年前市场相对比较低迷的情况,尽管各个国家推出了一些政策或是相应的计划,但价格仍没有改变很多,这种状态是全球都有出现的。Carlos认为,中国在未来会成为最大的需求国,印度的需求也会有所增长,美国和欧洲则将持续的下滑,日本和韩国未来的煤炭需求将会维持稳定。数据显示,美国和印度的煤炭需求走势是完全相反的,2018年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的煤炭消费国,印度排第三,可能到2020年印度的消费将会加倍,将会超过美国。到2023年,东盟和韩国、日本这些地区和国家,未来的煤炭的消费总量将会相当于欧盟和美国的消费总量。这更加强调了了解中国煤炭市场的重要性,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煤炭市场的变化非常重要,它对全球煤炭市场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风向标。Carlos提到了中国主要四大行业用煤量,其中发电占到50%-55%,到2020年还将会持续增长,重工业也是另外一个用煤大户,中国钢铁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这方面我们可能不会有太多增长,重工业的用煤量可能会持续下降。轻工业与建筑业也是主要的用煤行业,这个领域中国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环保政策,Carlos认为这个行业未来的用煤需求将会下降超过1亿吨。还有煤转化行业,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化工产品等等,这些行业未来几年的走势不太确定,中国的天然气、石油的进口占比越来越大,这个行业的煤炭使用有增长的潜力。中国2018年有很多的煤制气的项目,LNG全球范围内价格上升,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政策。最后是电力行业的情况,中国的电力行业是最大的用煤行业,Carlos展示了中国GDP与电力需求以及煤炭发电量的增长情况。中国所有的煤当中四分之一都是用来生产电力。通过观察中国市场对煤的需求就能够很好的了解全球的煤炭市场的情况。GDP的增长中国目前有所放缓,刚刚超过6%,较之前降低,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变得更加的高效,Carlos认为未来中国煤消费的增长将会低于中国GDP的增长。Carlos做了简单的敏感度分析,将全球煤的需求和中国煤的需求比较,如果今后5年中国的电力行业对煤的需求增长是0的话,全球煤炭需求将会下降1%,其中每年全球电力市场对煤的需求将会下降3%以上。对于印度,从1973年-2018年的分析和2018年到2023年预测的情况,印度的电力行业对煤的需求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对于东盟10国,从1973年开始到现在每年的电煤需求是稳步增长的,因为对电力的需求不断的增长。对于西欧,如德国从2038年开始不再使用煤,西欧很多国家会有这样的政策。Carlos认为,出口到这些国家的量会逐步的削减。亚洲有很多的电煤发电厂,建立时间不长,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尤其在今后几年。

试齐

煤炭行业2020年度策略报告:稳稳的煤价分化的机会

摘要2020年,“过剩”与“稳定”是煤炭行业两大关键词。“过剩”是指煤炭整体供大于求;“稳定”是指煤价稳定在绿色区间。2019年煤炭供需平衡前紧后松,价格中枢下降。全年核准产能约2.2亿吨,产量增长约1.7亿吨;铁路运输增长0.7亿吨,运力偏松;煤炭进口量维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3亿吨;从需求侧看,煤炭消费增速前低后高,需求探底回升,电力化工总体平稳,钢铁需求旺盛;价格方面,全年动力煤、焦煤、焦炭价格中枢下降,坑口价格坚挺。2020年煤炭产能继续释放,过剩成为常态。预计煤炭产能产量继续提升,全年去产能1亿吨,新增产能1亿吨;煤炭产量有望达到39亿吨,增长约0.5亿吨;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铁路煤炭发运量约26亿吨,增运约1.5亿吨。预计煤炭进口将维持2.8-3亿吨。2020年煤炭需求小幅增长,化工用煤增长。全球经济增速回落,煤炭需求增速也将回落,预计全年煤炭消费约为40亿吨,增长1%。电力消费21.7亿吨,增长1.4%;钢铁、建材行业煤炭消费持平,分别为6.8亿吨、4.9亿吨;化工消费3亿吨,增长7.1%。2020年煤炭价格中枢略降,政策托底有力。在煤炭供应过剩情况下,煤炭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但是,在长协价、库存制度、安全检查、去产能等政策支撑下,动力煤价格维持在绿色区间(港口价格中枢下调20-30元/吨)、焦煤价格中枢下降100-200元/吨。同时,坑口价格坚挺、运输成本下降、财务成本下降等因素有利于行业利润整体平稳。投资建议:2020年,煤炭行业整体供大于求,“过剩”将成常态,煤炭价格易跌难涨,因此我们维持行业“中性”评级。但是,在长协价、库存等制度下,煤炭价格保持整体稳定略有下降,维持在绿色区间内。我们认为行业主要公司资产负债表不断修复,煤炭产能水平不断提升,行业利润水平仍将保持高位。从整体看,稳健的高股息率动力煤公司值得关注,推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从区域看,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煤炭供需紧张,且浩吉铁路开通后,难以辐射到西南地区,推荐盘江股份。风险提示:1)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受国外贸易保护、国内房地产下行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用煤需求低迷导致煤炭消费量和煤价出现大幅下降;2)煤炭产能大量释放:随着煤炭行业产能优化推进,可能出现煤炭产能释放超过预期,导致供应大于需求;3)新能源的替代加快:太阳能、风能、天然气以及其他低成本、低排放新能源技术大量替代煤炭;4)煤矿安全事故影响: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导致相关公司停业整顿,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5)进口煤炭大幅增加:国内外煤炭价差扩大,进口可能进一步大幅增加,导致煤炭进一步过剩。引言:2020年,“过剩”与“稳定”是两大关键词2016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以及能源消费需求拉动下,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基本完成,产业集中度和规模进一步提高,优质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行业利润达到较高水平。2018年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逐步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变为“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2018年新增产能1.9亿吨/年,截止2019年11月新核准产能2.1亿吨/年,但需求增速逐步放缓,煤炭供需逐步转向过剩。回顾2019年,年初受安全事故影响,煤炭供需紧张,随着陕北产能复产和加大煤炭进口,供需逐步平衡,年底甚至略有宽松;铁路煤炭运力运输不断增长,煤炭库存向终端转移,运输出现阶段性过剩,年中部分铁路运费下调;由于国内外煤炭价差原因,煤炭进口量大幅增长,预计全年进口煤炭3亿吨;从需求侧看,煤炭消费增速前低后高,全年增速预计1%,其中电力行业消费增速显著下降;价格方面,全年动力煤、焦煤价格中枢微降。2020年,投资煤炭行业需关注两个关键词,一是“过剩”,二是“稳定”。“过剩”是指煤炭整体供大于求。全球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或继续放缓,能源需求增速也将回落。我们预测20年电力消费增速维持低位,钢铁、建材行业煤炭消费持平,化工消费增速有所上涨。从供给侧来看,煤炭产能产量继续释放,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煤炭供需整体过剩,预计煤炭进口控制在3亿吨以内。“稳定”是指煤价稳定在绿色区间。在长协价、库存等制度下,煤炭价格保持整体稳定略有下降,维持在绿色区间内。我们认为行业主要公司资产负债表不断修复,煤炭产能水平不断提升,行业利润水平整体保持高位。012019年:安全扰动,供需前紧后松,煤价中枢下降(1)供给端产能:全年煤炭行业去产能或超过1亿吨(1-10月份完成去产能任务7000万吨);全年核准产能或超过2.2亿吨(1-10月份核增2.1亿吨产能)。产量:全年煤炭产量有望达到38.5亿吨,同比增长约1.7亿吨,同比增长4.6%(1-10月份生产30.6亿吨,同比增长5.5%)。运输:全年铁路煤炭发运量约24.5亿吨,增长约0.7亿吨,同比增长2.9%(1-10月20.3亿吨,同比增长3.2%)。进口:全年煤炭进口大幅增长,进口量约3亿吨(1-10月2.76亿吨,同比增长9.5%)。(2)需求端消费总量:全年煤炭消费增速显著回落,预计同比增长约1%,煤炭消费约为39.6亿吨。分行业看: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增速1%,煤炭消费21.4亿吨。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平稳,煤炭消费2.8亿吨。钢铁行业煤炭消费增速4.6%,煤炭消费6.8亿吨。建材行业煤炭消费增速2.1%,煤炭消费4.9亿吨。民用煤及其他消费变化-7.5%,煤炭消费3.7亿吨。(3)煤炭价格动力煤:全年供需偏松,价格中枢下降,坑口、港口分化,高卡煤和低卡煤分化。炼焦煤:全年价格前高后低,10月后价格环比大幅下降。022020年:供需逐步过剩,煤价稳定在绿色区间(1)供给端产能:预计全年煤炭行业去产能1亿吨;全年新增产能1亿吨。产量:预计全年煤炭产量有望达到39亿吨,增长约0.5亿吨,同比增长1%。运输:预计全年铁路煤炭发运量约26亿吨,增长约1.5亿吨,同比增长6%。进口:预计整体持平,预计2.8-3亿吨。(2)需求端消费总量:预计全年煤炭消费增速1%,煤炭消费约为40亿吨。分行业看:预计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增速1%,煤炭消费21.7亿吨。预计化工行业煤炭消费增速7%,煤炭消费3亿吨。预计钢铁行业煤炭消费持平,煤炭消费6.8亿吨。预计建材行业煤炭消费持平,煤炭消费4.9亿吨。预计民用煤及其他消费变化-2.7%,煤炭消费3.6亿吨。(3)煤炭价格动力煤:预计全年煤炭供需趋松、库存进一步向终端转移,价格中枢下降20-30元/吨。炼焦煤:预计全年价格平稳,下降100-200元/吨。03煤炭供给:产能进口皆增,运输逐渐宽松3.1 煤炭产量继续增长,过剩成为常态2019年,去产能进入尾声,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变为“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据不完全统计,19年1-10月份完成去产能任务约7000万吨,预计全年去产能1亿吨。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先进产能快速释放。1-10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共核准煤矿2.1亿吨。19年1-10月份,原煤产量30.6亿吨,同比增长5.5%,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长4.4%。从增速来看,全年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预计19年全国原煤产量有望达到38.5亿吨(增速4.6%),增长约1.7亿吨。2020年,随着新建产能的释放,预计全国原煤产量有望达到39亿吨,增长1.3%。产能继续向西集中2015年以来,煤炭产量进一步向晋陕蒙集中。西部三省占全部煤炭产量比例从2015年的64%提升到2019年10月份的71%。2019年,除陕西受安全事故影响,山西、内蒙产量同比均大幅增长,1-10月份,陕西下降0.3%,内蒙古同比增长9。%,山西增长7.8%。2019年新核准产能中,除河南夏店煤矿外,其他煤矿均位于陕西、山西、内蒙和宁夏,未来产能将进一步向西部集中。3.2 煤炭进口继续增长,内外价差为主因(1)19年煤炭进口继续增长进口煤方面,19年1-10月全国进口煤炭2.76亿吨,同比增长9.5%,其中10月份进口2569万吨,同比增长11.3%。预计19年全年进口约3亿吨,同比增长6.8%。(2)国内外价差处于高位年初以来,受海外需求偏弱影响,国内外煤炭价差处于高位,动力煤(Q5500)价差平均为77元/吨,炼焦煤价差平均为164元/吨。较高的价差驱使贸易商和下游用户更多采购和使用进口煤。近期内贸煤价格快速回落,而进口煤方面并未出台严格的进口煤收紧政策,进口煤价格偏强,导致内外贸煤炭价差快速缩小。预计2020年,国内外煤炭价差缩小,煤炭进口或将维持3亿吨左右。3.3 铁路运输逐渐宽松,部分运费已下降(1)铁总规划2020年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铁总制定了《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较2017年增运6.5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较2017年产运比提高15个百分点。(2)19年铁路煤炭运输增速放缓19年1-10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20.32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10月发运煤炭2.15亿吨,同比增长7%。预计全年铁路煤炭发运量增长2.9%,发运量约24.5亿吨,增运约0.7亿吨,距离2020年铁路煤炭运输目标仍有3.5亿吨的差距。(3)19年铁路运费出现下调19年,呼和浩特铁路局及西安铁路局铁路运费均下降。5月份呼和浩特铁路局部分园区发运至曹西运费下降20-24元/吨。6月16日,西安局下调曹家伙场、神木西、中鸡到曹西的铁路运费30-60元/吨。(4)预计20年铁路运力继续增加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国铁路煤炭运输较2017年增运6.5亿吨,随着唐呼线、瓦日线等运输能力提高以及浩吉铁路开通等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将增加煤炭运输1.5亿吨。04煤炭需求:电力化工平稳,钢铁维持高位我国煤炭消费主要用于燃煤发电、钢铁、化工和建材四大行业,其中电力行业用煤占54%左右,钢铁行业用煤占17%,化工行业用煤占7%,建材行业用煤占12%,民用及其他用煤占10%。其中钢铁行业用煤主要为炼焦煤和喷吹煤,其他行业主要消费动力煤。4.1 整体看煤炭消费增速约1%从煤炭消费总量来看,2019年全年煤炭消费增速显著回落,全年增速预计1%,煤炭消费约为39.6亿吨。我们采用煤炭消费弹性系数法预测2020年煤炭消费量,考虑到未来GDP增长方式转变,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增速会逐步放缓,2020年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取19年预测数据。其中2019年能源消费数据参考1-10月份数据预测。弹性系数法:经济增长需要消耗能源,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函数关系,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定量的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加以考察。2018年GDP增速6.6%,煤炭消费增速2.5%,电力消费增速8%,火电发电量6.2%。预计2019年GDP增速6.1%,煤炭消费增速1.0%,电力消费增速4.4%,火电发电量增速1.1%。预计2020年GDP增速6.0%,煤炭消费增速1.0%,电力消费增速4.3%,火电发电量增速1.1%。4.2 水电核电冲击,火电增速放缓2019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显著下降,同时水电、核电、风电等其他电力生产增速维持高位,对火电带来一定冲击,火电发电量增速有所回落。预计2019年全年电煤消费增速1.1%,电力行业煤炭消费21.4亿吨。根据能源弹性系数法进行预测,2020年电力消费增长2.8%,其中火电增长1.1%,电力行业煤炭消费21.7亿吨。4.3 化工消费平稳,新产能拉动需求19年1-10月份,受化工产品需求较弱影响,甲醇、烯烃、乙二醇等价格低迷,在产能增长的情况下,开工率较低,行业煤炭消费增量有限,预计全年化工行业用煤维持2.8亿吨左右。根据规划项目,19年上半年新增煤制烯烃产能6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12万吨/年,在建产能中煤制油1396万吨/年、煤制天然气16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5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872万吨/年。从开工率看,各产品19年上半年相比18年均有所下降,煤制油由68%下降到38%,煤制气由59%下降到39%,煤制烯烃由87%下降到46%,煤制乙二醇由54%下降到38%。即便不考虑新建产能,现有产能的开工率提升也将增加煤炭消费量,煤化工的逐步投产将减少对外依存度。预计2020年化工行业用煤增长到3亿吨以上。4.4 钢铁建材持平,民用及其他下降(1)钢铁行业煤炭消费:2019年1-10月份,受钢铁行业需求提升影响,行业用煤量增长4.5%;预计全年钢铁行业煤炭消费增速4.6%,煤炭消费6.80亿吨。2020年,预计钢铁用煤需求基本持平,预计仍为6.8亿吨。(2)建材行业消费:2019年1-10月份,建材行业煤炭消费同比增长2.7%;预计全年建材行业煤炭消费4.9亿吨,同比增长2.1%。2020年,预计建材需求基本持平,20年建材煤炭消费4.9亿吨。(3)民用煤及其他:2019年1-10月份,民用煤及其他用煤消费变化-9.1%,随着清洁煤取暖推进,预计全年民用煤及其他用煤消费变化-7.5%,煤炭消费3.7亿吨。2020年,预计民用煤及其他煤炭消费将继续下降,降幅2.7%,消费量为3.6亿吨。05长协价稳预期,政策底或已到5.1 19年煤炭价格整体下降,分化明显2019年,受煤炭供给增加、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整体下降。动力煤方面:19年前三个季度,秦皇岛港(Q5500)平均煤价高于570元/吨;10月后,煤价快速下行至绿色区间内(12月煤价维持550元/吨左右)。从均价看,1-11月份,各大主要港口均下降,坑口基本平稳,其中榆林(Q5500)动力煤均价上涨5.1%。焦煤方面:在钢铁需求旺盛和长协价支撑下,前三季度保持高位,10月份后受需求下降影响,价格回落。5.2 20年动力煤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2020年,虽然供给和铁路运输偏松,但是需求整体平稳,在长协价格、库存制度、安全检查、去产能等影响下,价格维持在绿色区间(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均价下调20-30元/吨)。(1)国家四部门联合制定“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模式2016年,为促进煤炭及相关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平抑价格大幅波动,保障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下称《备忘录》)。《备忘录》显示,2016年到2020年期内,在煤炭综合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煤炭市场发展情况等因素,按照兼顾煤电煤钢双方健康稳定发展的原则,原则上以年度为周期,建立电煤钢煤中长期合作基准价格确定机制,以重点煤电煤钢企业中长期基准合同价为基础,建立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2020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坚持“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煤电双方应继续参照“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协商确定年度中长期合同价格。同时完善各种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季度、月度以及外购煤中长期合同等均应按年度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执行,价格原则上应稳定在《关于印发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的通知》(发改运行〔2016〕2808号)规定的绿色区间内。对确因采购成本较高的外购煤长协,价格应不超过黄色区间上限。(2)逐步建立完善库存制度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及考核办法的通知(发改运行规〔2017〕2061号)。当前,重点电厂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库存制度。但是除电厂外的其他用户、煤炭生产和经营者仍有库存建设的需求,未来利用库存保障用煤安全、平抑煤价波动是政策支持方向。(3)去产能仍有空间2019年8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研究制定了《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方案》,提出通过三年时间,力争到2021年底全国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减少至800处以内,华北、西北地区(不含南疆)30万吨/年以下煤矿基本退出,其他地区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原则上比2018年底减少50%以上。根据2018年底产能,30万吨/年以下煤矿产能16480万吨/年(1629处),平均产能10.1万吨/年。预计2021年底前退出近1亿吨产能。同时,30万吨/年产能还有1.1亿吨/年。(4)供给集中度显著提升全国煤炭产量进一步往主产区集中,通过兼并重组(比如神华与国电重组),企业集中度提升,国家能源集团一家产量占全国13%,7家产量达到亿吨级。动力煤和焦煤已经形成大企业联盟,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5.3 20年港口煤价下降,煤企利润影响有限(1)坑口价格比港口坚挺陕北煤炭质量高,价格坚挺:陕北以低硫低灰高热值动力煤为主,电厂采购作为配煤提高煤质,相对较为稀缺。进口煤冲击沿海煤炭价格:在海外需求偏弱情况下,国产煤与进口煤价差处于高位,煤炭大量进口对沿海煤炭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坑口煤炭价格影响有限。旺盛的需求支撑坑口价格: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年,广西、重庆、四川等用电量增速10%以上。19年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0%、5.1%、6.7%和3.4%。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出台政策限制煤炭消费总量。(2)运力宽松,运输成本或下降到2020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较2017年增运6.5亿吨。如果按照规划实施,相比2019年,2020年将增加3.5亿吨煤炭运量。在需求平稳的情况下,运力或进一步宽松。西电东送与铁路运输竞争,运力进一步宽松。一大批特高压线路运行,西电东送把西部能源转化成电力(水电、风电、光伏、煤电),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地区,近几年西部地区弃光、弃风显著下降,东部地区电力输送占比明显提高。19年1-10月同比16年1-10月,江苏、浙江、山东外购电增长100%左右。(3)产能质量提升,成本下降从产能规模来看,平均规模逐步提高,煤炭平均产能由2017年6月底的80万吨/年提高到2018年12月底的105万吨/年,1000万吨级生产煤矿也由36个增长到41个。同时,在建矿井中,1000万吨及以上煤矿20座;2019年新核准矿井中,1000万吨及以上煤矿7座。平均产能规模提高以及千万吨及以上及煤矿的投产将带来成本的逐步下降。近几年煤炭企业负债率逐年下降,财务成本有所下降。5.4 焦煤价格将维持稳定,焦炭受政策影响(1)长协机制下,焦煤价格稳定2017年以来,山西焦煤带头与20家大型钢铁、焦化企业签订长协战略合作协议,维持了焦煤价格的整体平稳。2019年11月19日,在煤钢焦中长期合同洽谈衔接会在上,八家焦煤企业联合发布倡议书,提出“以诚信的品格,始终做中长期合同制度的坚定执行者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践行者”,稳定了市场预期。从煤焦钢产业链来看,在当前的螺纹钢价格下,螺纹钢、焦煤价差约2850元(平均2693元),接近历史平均水平,较为合理。(2)焦炭价格要看去产能政策焦化行业集中程度较低,行业仍处于多、小、散的状况:从设备规模来看,4.3米及以下的焦炉产能占比40%以上,落后产能占比高;从环保来看,焦化行业属于典型的重污染行业,环保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些中小规模企业难以承受。政策要求:2020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左右,预计明年将是淘汰落后焦化产能的关键年,具体要看政策落实情况。截止11月底,焦炭和焦煤价差约600元(平均805元),螺纹和焦炭价差约2250元(平均1888元),焦炭价格相对偏低,价格有一定提升空间。06投资策略:关注高股息率和西南区域公司(1)动力煤确定性强,关注高股息公司煤价跌到绿色区间,未来保持平稳:动力煤价格近期已经跌到550元/吨附近,接近政策底部。坑口价格坚挺,运输环节成本下降:铁路运输逐步过剩,浩吉铁路带来竞争、运煤与输电竞争。产能优化与去杠杆降低成本:供给侧以来,1000万吨/年及以上矿井占比提升;企业负债率下降。(2)西南煤炭需求旺盛,关注西南煤企西南及周边煤炭产量大幅下降:相比14年,湖南、湖北、重庆18年分别下降77%、92%、69%,贵州下降25%;相比14年1-10月,湖南、湖北、重庆19年1-10年分别下降81%、97%、70%。西南地区煤电产量及占比均提升:西南火电发电回到上升趋势,占区域发电总量由17年的28%提高到18年的31%;2019年1-10月,西南地区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0.3%。西南地区粗钢产量平稳增长:17年、18年分别同比增长4%、15%;2019年1-10月,同比增长5.9%,产量超过17年全年。07投资建议2019年,年初受安全事故影响,煤炭供需紧张,随着陕北产能复产和加大煤炭进口,同时1-10月份核增2.1亿吨/年产能,供需逐步平衡,年底甚至略有宽松。2020年,煤炭行业整体供大于求,“过剩”将成常态,煤炭价格易跌难涨,因此我们维持行业“中性”评级。但是,在长协价、库存等制度下,煤炭价格保持整体稳定略有下降,维持在绿色区间内。我们认为行业主要公司资产负债表不断修复,煤炭产能水平不断提升,行业利润水平仍将保持高位。从整体看,稳健的高股息率动力煤公司值得关注,推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从区域看,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煤炭供需紧张,且浩吉铁路开通后,难以辐射到西南地区,推荐盘江股份。推荐公司的盈利预测如下表:08风险提示1)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受国外贸易保护、国内房地产下行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煤炭消费端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用煤需求低迷导致煤炭消费量和煤价出现大幅下降。2)煤炭产能大量释放。随着煤炭行业产能优化推进,可能出现煤炭产能释放超过预期,导致供应大于需求,造成煤价较大幅度下跌,影响煤企利润。3)新能源的替代加快。太阳能、风能、天然气以及其他低成本、低排放新能源技术出现大量替代煤炭,导致煤炭需求下降,煤炭价格大幅下降。4)煤矿安全事故影响。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导致相关公司停业整顿,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5)进口煤炭大幅增加。全球经济不景气,对能源需求下降,国内外煤炭价差扩大,进口可能进一步大幅增加,导致煤炭进一步过剩。(文章来源:平安证券)

第八页

煤炭行业深度报告:淘汰下游落后产能、清洁用煤乃长久之计

雾霾来袭,环保趋严2016 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持续多日,环保部今年初表示“要改善得快,就要加快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而作为我国现阶段重要能源,各类污染物排放 居前的煤炭(2012 年煤炭燃烧及其他使用环节 SO2、NOX、烟尘粉排放占比均超过65%,近年各项相关环保治理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治理力度正逐步加大。究竟雾霾与煤炭有何关系?本报告将对此展开梳理。煤炭:开采、运输污染较小,主要源自应用纵观煤炭整个产业流程,前端的开采、运输环节污染相对较小,且具备一定的可控性,而终端的利用环节对环境污染最大。具体而言: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破坏以及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井下大面积采空,形成大量采空区,容易造成地面沉降;同时,煤炭开采和洗选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破坏和污染;此外,煤炭开采过程 中,矿井瓦斯以及矸石自然释放的气体也会产生污染。而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可通 过将矿区中大量固体废石填埋到塌陷区域中,再在地表位置填埋土壤的方式加以解决;水污染占比总体比例不大,2014 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废水排放量仅占工业 废水排放量 7.06%,此外废水污染还可通过在井田内河流区域的两侧和断层中预 留防水煤柱的方式有效预防;瓦斯以及矸石自然释放的气体虽有一定污染,不过 矸石可被搬至井下成为置换煤炭的充填物,瓦斯则可加以利用以变废为宝。乐晴智库,全球行业和公司深度研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决定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在煤炭储、装、 运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煤尘飞扬。而对运输车辆覆盖篷布进行遮挡、 并在施工区域安置洒水设备,可有效控制此类粉尘污染。与煤炭开采、运输相比,煤炭利用对环境影响最大。我国煤炭消费形式以直接燃 烧及焦化等为主,下游包括电力、燃煤锅炉、钢铁、建材及化工等各大领域,而 这些领域也正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三大应用领域,三大主要污染物煤主要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和硫等,应用以燃烧为主,而其中含有的部分矿物质 如粘土、石膏、碳酸盐、黄铁矿等并不能直接燃烧,因此最终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三类:SO2、NOX 及矿物质分解化合而成的烟尘粉,而这些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于电力、燃煤 锅炉及焦化三大领域,其中 2012 年我国 SO2、NOX 及烟粉尘三类污染物排放中,电力、 燃煤锅炉及焦化领域合计占比分别达 76%、54%及 52%。电力:三类污染物主要来源煤炭应用:燃烧转化为电能火力发电,是煤燃烧时产生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具体而言,煤炭通过电磁铁、 碎煤机送至煤仓间煤斗内,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鼓入的热风被打至粗细分离器,粗细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送至粉仓,最终由给粉机将煤粉打入喷 燃器送到锅炉进行燃烧。具体生产流程一般包括三步,第一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锅炉中燃烧化石燃料产 生热能,热能被水吸收变成水蒸气;第二步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高温蒸汽产生的推 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第三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汽轮机的旋转引动发电机转子 转动,通过切割磁力线来产生电能。污染:SO2、NOX、烟粉尘并存火力发电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SO2、NOX、烟尘(悬浮颗粒物)等。 其中二氧化硫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眼睛、喉咙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产生的 温室效应约是二氧化碳的 200-300 倍,电,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不断加剧的主要 诱因,燃煤发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占到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 38%左右(2012 年);氮氧化物不仅会产生光学烟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力领域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比重达 到 44%(2012 年);烟尘中悬浮颗粒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由于粉尘粒子表面 附着各种有害物质,它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电力领域排放的烟 尘粉占全国的 18%(2012 年)。不过近年火力发电量增速呈下滑趋势,占发电总比重由 2010 年的 81.34%下滑到 2014年的 75.6%,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全国装机容量比重由 2011 年的 72.5%下滑至 2015年的 66%,叠加火力发电平均供电煤耗相比 2011 年下降 4.3%,相应的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也相应有所控制。主要污染物来源SO2:主要产生在燃烧的锅炉中。煤中有很大一部分硫份是以细的黄铁矿(FeS2)晶体的形式存在的,也有一部分是以有机硫形式存在。在燃烧时,无论是有机硫还是无机硫,大部分都转化为 SO2,还有少量 SO3。NOx:同样产生在燃烧的锅炉中。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占 90%以上)和二氧化氮(NO2,占 5%~10%),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化二氮(N2O,只占 1%左右)。烟尘:烟尘主要产生于煤通过输煤皮带进入磨煤机-给粉机-锅炉-燃烧排出烟气-灰场等 各个环节。火电厂的煤尘一般是含有 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国家规定最高容许 排放量浓度为 10mg/m3,尘粒分散度高,直径小于 5μm 的占 73%。除尘器、干灰输送 系统及粉煤灰等综合利用作业场所的粉尘,也是含有 10%~40%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 尘粒直径一般在 15μm 以下,5μm 以下的占有相当份额。治理: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联合脱硝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采用廉价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 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作为吸收剂时,石灰 经消化处后加水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 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被吸收脱 除,最终产物为石膏,脱硫渣石膏可以综合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燃料和作为吸收剂的石灰石粉燃烧室中部送入,气流 使燃料颗粒、石灰石粉和灰一起在循环流化床强烈扰动并充满燃烧室,石灰石粉 在燃烧室内裂解成氧化钙,氧化钙和二氧化硫结合成亚硫酸钙,锅炉燃烧室温度 控制在 850°C左右,以实现反应最佳。燃煤锅炉:SO2、烟粉尘排放主要来源煤炭应用:燃烧产生热能工业燃煤锅炉是以煤炭为燃料的热能动力设备。燃煤在炉膛中燃烧释放热量,把热媒水 或其它有机热载体(如导热油等)加热到一定温度(或压力),产生蒸汽或者变成热水。 最终达到供应开水、采暖和洗浴、供应蒸汽、蒸煮和干燥等目的。在此过程中,为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同时达到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原煤在进入锅炉前还 需要进行配比,经过配比的原煤要破碎成粒径较小的碎块或者煤粉,最后再送入锅炉燃烧。污染:高强度、低空排放工业燃煤锅炉排放污染物以烟粉尘和 SO2 为主。其烟囱相对低矮,具有高强度、低空排 放的特点,且布局相对分散,是环境空气的重要污染源。 2012 年,我国在用工业燃煤 锅炉排放烟粉尘 407.3 万吨,约占全国排放量的 34%,排放二氧化硫 571.8 万吨,约占 全国排放量的 27%;排放氮氧化物 210.4 万吨,约占全国排放量的 10%。其中,燃煤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是我国大气中二氧化硫最主要的污染源。煤燃烧时,80%的硫转化成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在我国煤炭年总产量中,低、中、高硫煤各占 17%、58%和 25%。其中,低灰低硫优质煤每年产量较少,主要供出口和特殊行业;高硫煤产 量虽仅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1/ 4 左右, 但燃烧时所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却相当严重。焦化:主要污染物 SO2煤炭应用:焦煤高温干馏炼焦过程将炼焦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 1000°C左右(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和结 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炼焦化学产品。从炼焦炉出炉的高温焦炭,还需经熄焦、凉焦、 筛焦、贮焦等一系列处理。炼焦煤之所以需要焦化,主要源于高炉对燃料要求较高,具体包括灰低、硫低、强度高、 块度适当、气孔均匀、致密、反应性适度、反应后强度高等特性。因此天然焦煤必须经 过配比、预处理及炼焦等工艺,才能成为合乎要求的高炉焦。高炉焦为矿石熔化提供热 源,同时也是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的还原剂。同时,焦炭也作为高炉料柱骨架,具有保 证料柱透气性,使煤气上升和熔融液体下滴和畅通的作用。污染:SO2 为主,湿法熄焦污染严重炼焦环节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其中,以 SO2 等为主要成分的废气污染较为严重。废气方面,焦化生产过程中排入大气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是煤在干馏、结焦等化学加工转 化过程中流失于环境的有害物质,主要有烟尘、煤尘、飞灰;结焦过程中泄漏的粗煤气, 其中主要污染物为苯并芘(BaP,可间接致癌)等化合物、酚、氰、硫氧化物、氯、碳 氢化合物等多种污染物;空气与焦炉煤气燃烧生成的 SO2、NOX、CO2 等;出焦时灼热 的焦炭与空气骤然生成的 CO、CO2、NO2 等气体。炼焦过程中的煤里约 30%~35%的 硫会转化成 H2S 气体,与 NH3 和 HCN 一起形成煤气中的杂质。焦炉煤气中 H2S 的含 量一般为 5-8g/m3,HCN 含量一般为 1-1.25g/m3,空气中有 0.1%的 H2S 就能致人死亡, 所以焦化煤气的泄漏对于环境危害极大。淘汰下游落后产能、清洁用煤乃长久之计当下煤炭相关污染治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为减量消费。严峻大气污染形势之下,鉴于煤炭用量大、污染集中于应用领域特性,治理污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为减少下游消费,如2017 年京津冀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压减煤炭消费或关停相关使用设备即为印 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