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研多项统计数据出炉,这些数据令人震惊其俱是也

2020年考研多项统计数据出炉,这些数据令人震惊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上已经落下了帷幕,相信许多同学已经拿到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些红灿灿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都是各位同学努力得来的结果,因此也算是付出终于有所回报的典型代表。而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各项数据相信很多同学目前还不清楚,因此小编总结了一部分数据,这些数据囊括了很多方面,相信对于各位2021年考研学生也会有所帮助。第一个是我国累计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居然达到了776万之多,也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而根据1978年到2020年的统计数据,在2000年以前,我国研究生招生毕业规模还比较稳定,增长幅度较小。但是从2000年以后,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人数增长率明显加快,从2006年开始增长率增幅更加明显,这也是由于我国研究生持续扩招导致的。看完毕业人数我们再来看看报名人数,目前统计的是1994年到2000年的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可以看出每年报名人数都在增加。在2009年和2015年有两个波谷,但是整体上还是在增加,特别是近三年来增长幅度更大,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高学历的追求,同时也是社会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导致的。再来看看硕士生各学科招生人数对比,看看哪些专业招的学生比较多。以下以2008、2013和2018年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工学招生的人数始终是最多的,这跟我国理工科高校众多有一定关系。另外管理学、理学和医学招生人数也不少,也是每年的报考热门。而招生比较少的就是军事学、历史学等,由于专业比较冷门,因此开设的院校也不是太多。再来看看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推免比例,自从教育部放开推免比例限制以来,各大高校研究生推免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双一流高校更是如此。以下以部分高校推免比例来进行比较,中科大的推免生比例达到接近40%的水平,再加上出国的比例,几乎上一大半人都选择了继续求学深造。而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85高校推免比例也很高,均超过了25%,表现不俗。而一些211高校南京理工、安徽大学等也是超过了10%的推免比例,像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这样的双非高校则推免率均未超过5%,因此可以看出一个985、211高校的头衔对于学生的深造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以上只是统计的今年考研的部分数据,相信随着社会上对于学历要求的越来越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录取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相信我国会逐步从一个人口大国向一个人才强国转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而有所矜

考研人数最多的5个专业,竞争激烈惨不忍睹,建议慎重报考!

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每年都有很多同学选择考研,但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也是希望能增长个人见识。大多数人的研究生生活,都是在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平台,可以接触到更多优质的资源和人脉,这对拓宽个人眼界、扩大交际圈、提升个人能力水平都是非常有帮助的。2019届考研生报名人数甚至达到了290万,这其中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然而,这5个专业考研的人数非常多,可以说是“泛滥成灾”,建议大家慎重报考!1、会计专业就业市场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人数也非常多。要想获得更加优质的工作机会,就必须通过考研来给自己的简历润色。而且,会计专业考研初试只考英语和管综,不考数学和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备考的时间。因此,原本就基数庞大,不管是专硕还是学硕,报考的人数都非常多,再加上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这就让会计专业考研经久不衰了。2、金融学金融行业可是不少学生心中的理想职业,薪资待遇好,就业面广,发展潜力大,特别是很多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转到这里非常吃香。但是金融行业的门槛也高,若是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考研就成了大多数学子提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3、医学专业医学生本就要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多学一年,但5年的本科学习,也只是学了个皮毛。医生可是要对病人的生死情况负责的,所以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况且现在的三甲医院就这么多,就连好学校的硕士生、博士生都很难进去,更不用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本科生了。所以,要想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和职业发展,很多同学被迫考研,甚至读博。4、法学现在各大高校对法学专业进行了扩招,招生人数变多了,但是就业却一直没有跟上,很多高校的法学专业就业率不仅低于平均就业率,甚至不到85%。而且现在只要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不管是在律师事务所还是在法院、检察院等,都需要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但每年法考的通过率仅为10%,很多同学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选择考研也是无奈之举。5、新闻传播其实现在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需求更多人才,在互联网环境和各类新媒体的冲击下,各大传统媒体也已经开始转型为融媒体。虽然媒体行业从业要求没那么高,但是要想进入广电总局、各电视台、文化部、宣传部等职能单位,就只有985院校或者名校的研究生学历才有资格了。

二者凶器

2021考研人数大幅上涨!考研会特别难吗?努力错了等于瞎忙

自从2015年以来,每年的考研人数居高不下,有心的小伙伴也许会留意一下近些年来考研人数的上涨趋势,真可谓是直线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考研人数为230万人,2019年考研人数为290万人,而到了2020年,考研人数竟达到341万人,据各大考研辅导机构统计,2021年考研的人数将再一次刷新纪录,抵达历史最高峰。那么,面对如此多的考研大军,国家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呢?毋庸置疑,国家线的上涨!几乎各个专业的国家线都在逐年上涨,在往年,考研分数350分几乎就是属于高分,除了一些顶级名校,剩下的学校基本就都可以去了,而现如今,双非类院校中,350分的都大有人在,丝毫占不到一点优势。所以,考研这一年至关重要,努力的方向错了,这一年就等于白学,上岸也将与你无关!因为小编是一名医学研究生,在2019年的初试中取得了376分,所以小编今天就着重讲一讲关于西医综合的复习方法和规划。首先,考研复习中必备的书籍包括,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诊断学这几本最新教材。或许有人会问,诊断学也需要吗?是的,需要,虽说不用刻意的去看,但是诊断学需要在学习内科时穿插着看。除此之外,还有贺银成讲义,关于贺银成的全真模拟和练习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购买。其次,除了这些讲义,接下来就需要买真题,当下主流的一些真题包括,医考帮的小红书,或者是北医黄皮书,这两本书的共同特点都是按章节来编排题目,能帮助你在复习完一章候及时做对应章节的题目,以此来加深影响,并且可以把相关知识点,用记号笔在书上划出,以便把握重点。最后就是关于西医综合复习的整体规划。我们医学生不像其他专业需要复习的书比较少,所以,医学复习时间大概从寒假开学就可以开始了。首先是看讲课视频看书做题,在6月份争取吧一轮过完,然后6月到9月把二轮过完,前两轮都是一章一章的学习。在9月到10月份觉得自己记得不清楚地话,可以在过个第三轮,第三轮就得过得快一点了,因为你要留最后两个月成套成套的刷题,看真题解析。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小编强烈建议看一看傲视天鹰的冲刺三套卷,每年傲视天鹰都能够押中一些题,或许就是你的知识盲区。关于医学复习的大概,小编就写这么多,有还需要问的,欢迎讨论!后续的文章里,小编还会介绍英语和政治的相关复习经验,满满的干货等你来看。

亲友益疏

当医学生很累很苦,但是每年报考人数只增不减,都是因为待遇吗?

现在的社会发展非常的快,并且各行业的崛起和衰落速度也是相当快,现在的就业压力也非常大,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那么多,并且工作岗位数量也有很大的限制,所以说很多大学生刚进入大学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人在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开始为了自己的以后来谋出路,选择一些专业性强的学科,以后的工作方向也非常明确。比如现在的医学行业,就深受大家追捧,每年高考以后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多人都青睐于医学专业,让医学专业的报考热度年年攀升。但是现在的医学行业工作压力非常大的,并且医生的数量根本不能满足现在的医生岗位的缺口,还流传出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所以说这就有很大的矛盾了,有人说医学行业待遇好,但是又说医学行业辛苦,难道现在所有的医学生报考都是因为工作待遇的问题吗?先来说说一个主任医生的求学经历。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还有博士后一年,最后还要进修一年,一共就要13年,如果一个人18岁高中毕业,保守估计都要在33岁完成学业,所以说求学之路时间非常长,并且大家也知道考研和考博的难度和压力,并且在工作以后还要不断学习。还有以后每年都需要发表论文,还有众多的科研项目要做,从你有了家庭以后还需要在高压力的的工作环境之下同时照顾家庭,可想而知,这样的压力就非常大了,并且医生的工作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来不得一点的马虎,这就要考验一个医生的责任心了,就医生的高薪资来说有一个责任心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说,虽然现在的医生待遇好,并且工作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但是相比现在的就业压力,医生这份工作的压力就有些弱了,所以说更要劝现在的医学生们就不要只为了以后的就业而学习,一旦你选择了医生这和行业,面对高薪待遇的时候,还要有一颗责任心!

黄宗

21考研│医学生大规模扩招,会越来越简单么?

20考研,由于疫情因素影响,扩招18.9万,其中大部分名额分配给了社会最急缺的医学专业!作为985院校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将所有的扩招分配到了医学部!考研届流行这么一句话:“无论多难多简单,考上的是同一批人!”今年考研er人数达到341万,21考研可能突破400万!机遇和挑战同在!不得不说,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仓仓有以下四方面的建议,一定能帮你做好选择!1.院校/专业排名考取顶尖名校,是咱们大多数医学生的梦想,一方面为继续深造和未来进入三甲医院打好基础,一方面也是为了圆梦!和所有考研er一样,最初都会参考院校排名进行选择,协和、北医、上交、复旦等等名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选择!就像下面这份院校排名:但是扎堆名校也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90%的人选择名校,而录取人数还不到10%!一年、两年,有人甚至花了很多年的时间,都与上岸无缘!目标要有,但不能遥不可及!2.专业排名除了院校排名外,还要考虑专业排名!因为业内人士更看重专业能力,因此一般院校的王牌专业,可能比名校的冷门专业更有竞争力!比如:温州医科大学的眼科学是王牌学科,安徽医学大学的皮肤性病学很强势,徐州医科大学的麻醉学值得选择!还有是否跨考跳到另外一个平台之类的问题,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一定要妥善选择!2.导师资源谈到未来,无论是对于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来说,老师可以说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硕导vs博导,项目多vs项目少,有无出国机会,是否硕博连读等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医学之路!因此各个院校导师的联系方式,研究方向,以及招收学生的条件,学生未来的发展状况,无论多复杂,为了自己都要弄明白!3.地区选择我们都知道,当地医院都会有附属医学院。医院在面对同等水平的院校学生,一定更倾向于自己的学生!因此未来选择那座城市工作,和选择院校也有密切的联系!4.内部信息考研首先就是一场信息战,掌握更多的资讯,距离上岸就更进一步!所谓的内部消息是指:报名录取比,导师招生偏好,是否压分、歧视第一学历等等,这部分是最难寻找的了,但却关乎咱们能否一战成硕!例如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导师一般都是南方院校的导师,偏向于一些南方的一本或者211学校,有部分导师有院校歧视,而且更加喜欢英语好,有科研经验的学生;再例如北大,协和的导师一般出身为北方院校的导师,偏向山大等北方学校的学生,重临床技能!通过上面几个方面,一定可以做出争取的选择!剩下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到学习上:适合自己的书籍、高效的复习方法等等,前期费点劲是好事,一战成硕比什么都重要!

洪班长

2021考研:医学、心理学考研为何越来越难?

要说到累成狗的专业,医学一定榜上有名!学医可谓是又苦又累,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对此体会更加强烈。对于医学生来说,不仅本科学习阶段很苦,读研、读博,一直到工作,根本都没有喘息的机会。很多人都说,学文穷一生、学医毁三代。本来学医就是一个不能马虎的事情,当了医生之后只会更辛苦。但这两年,医学考研越来越热门,想要考到好的学校、专业面对的竞争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考研的总体趋势就是报考人数不断上涨,很多专业都是这样的情况。普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占优势,经济下行也导致找一个好工作并不容易,但是像教育、医药这些行业却是相对平稳的,所以医学类专业会被大家看好。 医学专业本身就对学历要求较高,比如临床医学,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实操经验也不够,所以要经历实习、读研、规培等一系列步骤。而且,三甲医院如此难进,很多博士都进不去,何况一个本科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医的同学不得不读研、读博,才能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而和医学相关的心理学也是考研的一大热门专业。心理学没有医学那么强的封闭性,对本科专业基本上没什么要求。而且,心理学的考研难度相对较低,不考数学,专业课统考(统一命题),所以受到很多跨专业考生的青睐。可是这两个专业的热门也导致了它们报考风险的加大,再加上医学的复习内容繁杂,很多同学需要实习,有效复习时间很少;而心理学的专业课对于本科非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也是有很大难度的。当同学们觉得复习起来吃力的时候,备考的心态和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说掌握高效的复习方法是很必要的。那什么才是高效的复习方法呢?系统性理解,明确重点首先要能全面、系统地过一遍基础知识,在对学科体系有所了解之后,深化理解核心知识点。答疑的重要性“学”和“习”并不一样,“学”是输入的过程,“习”是内化的结果,想要真正掌握,少不了解决学的过程中个性化的问题,所以才需要专门的老师随时答疑,这比你东查西找高效得多,尤其是对于时间紧张的医学考生和零基础的心理学跨考生。 阶段测评,讲练结合怎样才能知道你对一个知识点有没有真正掌握?考研不像高考,老师会组织大家月考、周考,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之前的方法是有效的,每次测验都能发现新的问题,可能一两次你看不到进步,但是最后的结果一定有质的改变。 学管师(班主任)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来说,考研这场一个人的战役你一定是打不好的。其实有的时候,拖延、放纵都是因为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所以你需要的是别人的提醒、督促,帮你把好关,战胜自己。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

绘画课

考研人数每年递增,热门学科不扩招,还该不该考研?

2019年考研人数达290万,比2018年激增52万人,增幅21.8%,创历史新高。这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这些社会问题催生了大量的考研族。2019年的290万考生中,约有将近45%的往届考生,所以如果让晓渔预测今年的考研人数的话,晓渔认为很有可能会超300万。也就是说,现在考研越来越热,伴随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可能看到这里,你会有个自我疑问:我到底该不该考研?晓渔这里给大家一个思路,还没有坚定下来的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答案:一、我考研是为了啥?二、我是否已有目标学校?考上的几率有多少?三、我是否能够沉下心学习5个月?一、我考研是为了啥?有些专业是不考研就没出路,比如临床医学、工程力学等专业,需要更高阶的知识才能有跨入行业门槛的资格,那就不要犹豫了,好好准备吧!剩下选择考研的同学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文凭?为了逃避就业?还是为了更有竞争力?应届生现在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准备毕业和找工作,所以许多应届生考研其实是随波逐流,看见同寝室的准备考研,于是自己也跟着考。这种心态非常正常,但是晓渔还是强烈建议应届生做好Plan B,前期以考研为重点,招聘季到了也需要着手准备。而时间成本已经在节节攀升的剩余45%往届生,就要想清楚是为了什么考研了。若仅仅是为了个文凭(比如考公务员的话,硕士文凭会比本科文凭选择面宽很多),那么你选择目标学校时要量力而行,以考上为第一目的,切忌选高于自己能力的大热门。若是为了考个好学校以弥补本科学校在就业上的弱势,那么就需要前期花大精力筛选出相对容易考的好学校(这样的学校并不少)。二、我是否已有目标学校?考上的几率有多少?“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这句话从升学考试到公务员考试全部适用。晓渔的弟弟妹妹高考分数线分别上的是本省二本、三本投档线,但是填志愿时通过搜集大量高校的招生信息,淘出来几所他们有机会被录取的更好的学校,最终弟弟妹妹分别被省外一本、省外二本大学录取。同理,考研也是如此,学校历届录取情况一定得调研清楚。有一些学校的专业即使进面名额只有7、8个,但默认进面就全部录取;而有些专业进面分数线划很低,但实则有赚取面试费用的嫌疑,一堆神仙争一个录取名额,考400分都不稳。专业课是本校出题,里面有非常多可操作的地方,比如北京某超一流985大学,专业课异校压分就非常严重,前期若没有调研清楚,很有可能会着道。花一个星期做前期调研完全不亏,确认好自己的目标学校后,就找渠道购买目标学校往年的专业真题,找个目标学校的本科生问问即可。三、我是否能够沉下心学习5个月?若说坚定意志的重要性占10%,前期调研占20%的话,那沉心学习就占70%。和高考不同,高中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所有人都在一块学习,有很浓重的学习氛围。而考研是“放长线打持久战”,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亲自操办,从学习规划、选择学校到学习路上长时间的孤独寂寞都需要一个人克服。如果定力不够,可能看了一会儿书就想回寝室睡觉,写了几道题就想玩手机。心智一不稳,每天和别人差2小时的学习时间,半年下来就是一大截。只有高度自觉、长时间地主动学习,才能够在心态战中脱颖而出,尽可能拔高成功的几率。那么你已经做好沉下心学习大半年的准备了吗?好了,准备考研的各位同学有什么想法呢?或者考研路上有什么心路经历,欢迎在评论区进行分享~

虎面人

2021全国临床医学考研学校难度排名,医学考研真的那么难吗?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调侃。可见医学生的日子实在是有些苦不堪言。考研大军中,被所有其他专业同情的就是可怜的医学考研党,如果大家不保持对医学生的善意,他们随手向你扔过一本书你可能就被当场砸晕。目前全国各大省份都陆续公布了本科一批文、理科的投档线,引人注意的是基本上在每个省的理科前10名里,都可以看到医学院的身影。可见,录取分数之高。其实,不仅是高考,在考研领域,医学也是非常难考的,每年有不少考生栽在了这上面。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里面要学的东西最多的一大专业了,由于现在很多高校都招的是5+3的临床医学,就不存在考研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5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就是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但按照目前的就业的大趋势要进好一点的医院没有研究生学历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特征来说考研是必须的,一般填志愿的时候都有什么本硕或本硕博连读的,对于学制是五年的建议早准备。临床医学硕士考研选哪所院校?分享临床医学硕士考研院校排名,这些院校是临床医学硕士的佼佼者,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考研择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可盲目跟风,也不可以眼高手低,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其实医学最难的就是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这样的顶尖名校。最后河南天任启航小编提醒大家:国家在医学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上能够大力提高推荐免试的比例,且在初试中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强化临床技能考查。同时,在复试中推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考核的有机结合,通过综合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考生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深入考查,就可以引导医学生更加认真对待实习,提高实习质量。

无死

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排行:重医1,复旦5,安医大10,华科17

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排行:重医1,复旦5,安医大10,华科17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里面要学的东西最多的一大专业了,由于现在很多高校都招的是5+3的临床医学,就不存在考研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5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就是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但按照目前的就业的大趋势要进好一点的医院没有研究生学历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特征来说考研是必须的,一般填志愿的时候都有什么本硕或本硕博连读的,对于学制是五年的建议早准备。临床医学具体考研准备工作可以这样安排,如果英语较好专业学的较好的话可以晚点准备。五年制的话建议最早不要超过大四上,一般都在大四下准备太晚了就不行了,太早容易产生疲劳。据小编了解,临床医学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准备大约一年,就就算推迟也不超过一两个月。因为临床医学考研西综内容较多,题目也较灵活,而且英语是需长时间的积累。不过如果具体的准备时间要因人而异,跟个人的基础以及每天时间安排有关。对于2019临床医学考研较热门的高校大家可以参考一下。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排行2019临床医学考研院校的排行是根据考生报考热度及院校临床医学实力两个方面综合的一个排名,排在前三名的是三所双非医学院校,重庆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这三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在全国并不是最好的,甚至在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是B类学科,排名靠前主要还是相对来说较好考,还有一点就是地理位置较好,所以报考的考生较多。临床医学四轮学科评估情况排在第四第五位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这两所高校的临床医学都是A类学科,排名靠后主要还是考取难度大,报名人数相对较少,所以热度没有前三所医学院高;而第6、7、8位的三所医学院校都是东北的高校,同样具有性价比高,较易考取的特点,四轮学科评估临床医学也都是B类学科,分别是大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及哈医大,虽然位置较偏,但录分不会过高;前10的最后两所医学院校是中山大学与安医大,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是A类学科,而安医大为B类。重庆医科大学前10的医学院校实力都是B类以上,实力强的临床医学院校反而热度不如双非,甚至一些A类高校排名较靠后,比如华科排在了17位,中南21、川大24,其实并不是这些高校实力不强,而是太难考,所以反而不如哪些地理位置一般的双非医学院校热度高,大家对此怎么看?

蔡沈

医学考研最难考的四所大学,真是太难了,你敢报吗?!

目前全国各大省份都陆续公布了本科一批文、理科的投档线,引人注意的是基本上在每个省的理科前10名里,都可以看到医学院的身影。可见,录取分数之高。其实,不仅是高考,在考研领域,医学也是非常难考的,每年有不少考生栽在了这上面。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丁香园发布2018考研医学生最想报考的学校排行榜,上海交通大学成为考研医学生最想报考学校。按照专业来看,临床医学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十五个,博士后流动站五个,博士点三十四个,硕士点四十五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6项。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43项,连续八年位列全国第一。二、复旦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作为老牌名校,除了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并称“上海滩”双霸,还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称“南北医学双雄”,医学类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作为老牌名校,每年报考人数众多,其中护理学的考研报录比是13.67:1。三、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学校以精英教育为本,重视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每年本科直升研究生的数量与推免生的比例都较大,报考的研究生类型以科研型居多。 北大医学部2018考研分数线四、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院目前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生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普外)、肿瘤学、儿科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2018考研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