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职研究生每年有几次考试?回声

在职研究生每年有几次考试?

面对在职研究生在社会上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想要报考在职研究生来提升自己。但是,报考在职研究生避免不了考试。然而,很多考生对于在职研究生考试情况并不知情。像近期还有考生询问在职研究生招生老师的,在职研究生每年有几次考试呢?据在职研究生招生老师介绍,在职研究生每年都有两次考试,分别为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和专业硕士考试。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考试形式,下面时间,具体分析一下。1、同等学力申硕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在学员们学习全部课程以后。3月份在学位网上报名,5月份参加国家统一考试,也叫5月联考。5月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分为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考试科目。考试分数各为100分,仅需考过60分即可。2、专业硕士专业硕士考试是与全日制考试同一时间,考试时间在每年12月份,又被称之为12联考。考试科目主要有政治、数学、英语、综合四门。专业硕士考试根据不同的学校,分数线要求也不一样。总之一点,在职研究生每年考试有两次,一次是5月份同等学力的考试。另外一次是专业硕士12月份的联考。

伏尸数万

2020全年考研时间流程,精确到每个月,提前收藏确保成功上岸

大学考研生入学考试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考试,作为大家非常重视的考试之一,也让许多同学想要报考。2020年考研人数甚至比去年增长了50多万人,增幅是非常明显的。正因为如此,今年考研的人数达到了341万,也是近几年考研当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考研为什么会这么火热,还是得益于成为研究生之后能够获得更多的福利待遇和更高的学历。既然考研这么重要,那么大家知道考研的时间和流程吗?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大家能够转发收藏。8-9月份一般为招生简章的公布以及考研大纲的发布。每年考研的试题都不一样,而考研大纲也有所不同,因此每年八到九月份,教育部门都会颁布当年的招生简章以及考研大纲,让大家明白哪些大学需要录取哪些专业的大学生,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不会选错专业。而考研大纲也是让大家明白今年考试的类型和方向有哪些,让大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10月份进行网上报名。每年10月份左右一般都会进行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如果大家想要考研,那么在十月份这一个月时间内需要在网上进行报名,这样才会统计到你的信息,才可以为以后打印准考证做准备。11月份一般进行现场确认。网上报名之后,到底是否是本人亲自填报的信息,那么在11份这一个月时间内就要进行现场确认,一般来说,需要你带好身份证去相关的考场进行现场确认,以免万无一失。12月份打印准考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网上报名成功之后,同时又进行了现场确认,那么在12月份将要打印准考证,并且准备参加研究生初试环节。打印准考证这个流程非常重要,许多同学由于忘记了打印准考证,结果在考试当天没有准考证,最终也没有办法进入考场,从而失去了研究生考试的资格。因此大家在考试之前,一定要注意将准考证打印好并且随身携带。次年2月份到3月份为考研成绩公布的时间。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份到三月份左右,考研成绩将会陆续公布,另外许多大学的考研录取分数线也会相应公布,这个时候你考了多少分,你能够进入哪些大学就能够一目了然。当然了,每所大学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公布考研分数线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大概时间是相同的。次年的3到5月份一般为复试和调剂时间。12月份考的仅仅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阶段,那么到次年的三到五月份一般为考研复试阶段。只有通过了考研复试才算真正的考研成功,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研究生。因此考研复试同样不能够忽视,对考生而言非常重要。次年的6-7月份,一般为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考研初试和考研复试双双通过之后,并且也顺利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填报志愿之后我们只需要耐心的等待。每年的六到七月份一般为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一般来说只要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一名准研究生了。你所要进行的就是生活费以及学费的准备,还有一些生活用品的筹备。还有一点不要忘了,进入学校之后要认真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多做一些有用的实验,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这份全年考研备考指南对你有帮助的话,不妨关注我并收藏此文,感谢您的阅读。

美雪

考研时间已定,这几个问题你一定要注意!

2021考研初试时间已定确定了,就在下个月的26号,学长有几点建议送给大家!2021考研人你们冲刺的时间到了,我们的考试时间已经确定,在这一年里,大家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最后的几周时间里,我们会给大家更多的备考建议,助大家在最后阶段的临门一脚!无论如何,相信很多同学对今年的考研都有很深的印象,学长也是一样,从做考研内容到现在已经有2年了,看到很多同学上岸,也看到有人二战,不过学长在这里,会尽力帮助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看下:01-建议一:考试时间已定,每天及时关注考研资讯!大家一直关心的考研时间已经确定了,至少可以安心一些,现在除了每日的复习,也要花一些时间去关注自己所报考院校的最新考研动态,包括报不限于研招网里的信息,如果已经可以查到座位号的同学,记得提前订房,后期可能报考的附近的住宿会很紧张,这个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还有一点,这里给同学们的父母说下,现在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及时和他们沟通,考研的压力与辛苦,真的很大。02-建议二:现阶段除了努力,更要注意复习方法!距离考研还有几周的时间,同学们的压力很大,有的同学甚至失眠等,都在努力地争取每一分秒,学长虽然理解但是不支持大家熬夜去复习。现阶段除了努力,也要注意我们的复习方法。学长简单说下:比如对于数学,现阶段要把之前的错题集复习下等;对于英语,要把单词、阅读、作文等背诵一下;对于政治、专业课,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花时间去巩固与复习的。时间的分配,很是重要。无论如何,大家要懂得如何去提高效率,这个是重点。03-建议三:稳定心态,相信自己!每年到这个时候,学长总会收到一些同学的消息,大部分都说自己看不到希望,感觉自己考不上了,其实不然,主要还是自己的不信心,由于我们是第一次考研,对于考研感到紧张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于紧张,也是不可取的。学长在之前的文章与视频里经常给同学们说到,“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你自己都要相信自己”!考研,不仅是考验我们的知识水平,也是对我们个人品行与行为的考验。每一个考研的同学,都是值得尊敬。加油吧,考研人,学长相信大家,也祝愿每一位考研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负韶华,不负自己,不负父母的期盼!考研不易,欢迎转发给身边考研的同学!

不时

教育部公布2020年考研时间,考研人数或超300万!难度会增加吗?

大家都知道我国存着在两场非常重要的考试,一个是高考,另一个就是考研,对于当今的学子来说,这两场考试会极大地影响着考生将来的命运!随着教育的普及,考研成了大多数学子提升自己学历的重要途径!毕竟在这个扔块砖都能砸到大学生的时代,要想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筹码,一种重要的选择就是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因此,在当今的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考研热!根据最新消息,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0年考研的的最新时间安排,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而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以上就是相关的时间安排,请提醒身边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时间,不然辛辛苦苦复习一年,错过了考试可就不好了!今年的考研时间相比于去年的考试时间要提前了1天,去年考研时间是12月22日至12月23日,考试的科目安排基本没有什么差异。按照现在的时间来算,各位考研的同学还有123天,时间也不多了,不知道考研的学子紧不紧张,作为过来人,反正我是听紧张的,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对于2020考研,可能大家比较关心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今年的考研人数,另一个就是今年的考研难度如何?首先今年的考研人数将会是多少?大家都知道,2019年的考研人数直逼近300万大关,高达290万人,而2018年的考研人数为238万,2017年为201万,2016年为177万,近4年,考研人数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按照这个趋势2020年考研人数超过300万那是肯定的了,可能会达到340万!而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多数大学生都意识到了凭着本科学历去社会找工作并不占有多少优势,进而可能会选择考研,考研人数增多,就以为着竞争压力增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第二个问题,2020年的考研难度会如何?从人数增多的角度来看,为了增加区分度,考研题目难度按常理应该是会有所增加的!不然,大家都考高分,还怎么辨别好的学生!而另一方面,2019年考研形势比较严峻!有一大波学长学姐没有考上,他们或将选择二战,甚至有三战!考研这个事相对来说大家都是零起点,不怕对手是学霸,就是对手既是学霸又比你多学一年,加之2、3战的考生压力比较大,他们可能会更加努力和拼命!考研难度有所增加,希望大家有所心理准备,毕竟考研不仅仅是考试卷,还考的是心态!心态稳住,才能笑到最后!对于今年的考研形势,希望大家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没到考试完的那一刻,千万不要去想结果,这样只会给自己增添无意义的思想包袱,同时注意考研时间安排,错过了时间,就不好了!对于今年的考研形势,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大老千

考研一战,二战or三战占比多少?

现在考研应届生的比例越来越小,那么也就意味着往届的考研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往届的考研学生包括第一年没有考上的同学,甚至第二年也没有考上的同学,还有在本科毕业之后工作一段时间而选择考研的同学。往届生占当年考研的比例逐渐升高,有很多同学都为自己下定一个目标,非考上研究生不可,从侧面上也体现出了考研的竞争之激烈。在最近的统计数据中,第一次考研的占比为64.92%,第二次考研的学生的占比为28.33%,第三次及以上的考研学生的占比竟然达到了6.75%,也就是说100名同学中有65人第一次考研,有28人第二次考研,有接近7个人考研次数至少有三次,这个比例还是非常惊人的,并且随着年份的往后推迟,考研二战三战的同学们会越来越多,考研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有很多同学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并且能够找到一份比较心仪的工作,都选择了考研考研这条道路,虽然说非常的艰难,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非常的向往,学历的提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应届毕业生们来说,刚刚大学本科毕业,找工作肯定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对于我们刚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适应,有的同学在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就会想到学校里面的种种的好处,所以很多同学们都辞职考研。也是非应届考研学生逐渐增多的原因,他们对于本科应届的考研学生们来说,更加渴望能够上岸,更加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研究生,他们的思想所背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因为他们要证明自己。你认为往届的考研学生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你会选择二战考研吗?

光头党

考研两次了,是否要三次考研呢?恳请大家给点建议

考研两次了,是否要三次考研?给点建议,谢谢。第一年,20届考研:报的南开347分,每天都勤勤恳恳的复习,结果出招生简章(10月份)说取消全日制且不要应届生。无奈转投天大347,但是多了实统测三本书我都没看过,我本身逻辑思维不太好所以就没考上(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 第二年,21届考研: 报的天大347,因为疫情在家也不让返校,而且当时觉得一年失利罪不在我,所以很懈怠。八月中旬开始“正式复习”,然后没有一点学习的样子,每天十点左右才到自习室,英语单词啥的也不看。然后九月初天大多加了两本书-人格和行为统计且英二变成英一,我不知道抽什么风特别自信的认为新统计不会考多少,于是只看了机构发的资料。结果考了一道特简单的但是我没看过的简答。果不其然,最后专业课刚刚过线,但英语考的很差很差。 二战失败(来自某考生)对于我这种情况大家建议我继续三战吗?

万物一齐

考公务员一年还两次,为什么考研一年只有一次!不公平

一年只有一次考研的机会在每年的十月份报名,一月份考试,三月份出初试成绩,四月份复试,五六月份录取。一般是这样的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但要确保在次年九月入学时双证齐全;专科生毕业两年后,具备两年工作经验,满足相关要求可以报考;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满足相关条件,均可报考,这些都是统招类型的。为什么考研一年只有一次呢?有人会说考公务员一年两次机会,但考研一年只有一次,太不公平!打个比方,考研其实跟高考差不多的,高考学三年才考一次,这公平吗?考研路不好走,其最关键的还是自我调节,考研也是一个内心成长的过程,有些事情也真的只能自己消化。没有研友,没有同学,更不可以向家人倾诉,但请想想来时的路,想想考研的初衷,就会好受点了,就会坚持下去。考研前半个月,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在图书馆看见坐对面的女同学哭了,因为数学太难了,她不会。可是,又不能放弃。那种无力感,或许我们体会不到。大家还记得考研泄题的事件吗?那时,我看到很多人在知乎上谈论这件事,有个人说,这太不公平了,凭什么他不努力就可以轻轻松松成功,我辛辛苦苦却被淘汰。凭什么我努力这么久还不如他一张试卷,公平到底在哪里。公平吗?不公平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永远都会有人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考研泄题不公平,找不到好工作不公平,买不了房不公平……千千万万个不公平都会出现。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坦然的心。如果不公平,那你就努力,去寻找话语权,甚至是改变权。

比德

每年考研有近一半人弃考,考研到底有多难?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从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招生人数一年比一年高,近十年来,每年招生的人数都创下新高。尽管我国大学生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例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再也不像几十年前那样是社会的精英了,甚至有个别人说大学学历不值钱了。当然,话虽如此,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仍然在不断增加,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要想在社会稍微混的轻松一点,最起码需要一个大学本科学历。然而对于众多大学本科学历的同学来讲,在日后求职就业中也发现了自身学历的局限性,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发现自己读的书不够高了。很多同学为了增加自己的学历含金量,纷纷踏上了考研这条道路,目的是为了成为一名研究生,让自己的履历更加丰富。然而不像五年前那样,很多人认为考研比高考简单的多。恰恰想法,如今,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减少,很多人发现考研才是更加硝烟弥漫,残酷而又令人无奈的一场战争。对于那些不了解考研,或者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接下来我们的内容可能会给他们泼一盆凉水,因为,考研真的非常难!每年考研有近一半人弃考。目前在我国的两千多所高等院校中,只有两百多所院校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其中985.211大学占了其中的一半,而大部分想要考研的同学目标院校都起码是一本乃至211以上的大学。除了三十多所传统的985院校以外,剩下的几十所211院校也是考研同学争相报考的对象。所以这里就面临一个问题,招生数量总共就那么多,结果每一年都有几十万的考生争抢这些名额,僧多粥少,自然考试就变得越来越难了。其次,我国目前众多招生院校的考研初试题目都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由于考生扎堆报考,很多学校都意识到生源来源过多难免需要好好筛选,于是各大院校的考研初试题目都变得越来越严格了,很多人都意识到近年来各大院校考研题目的难度都保持着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这样一来能够通过初试的同学就越来越少了。除此之外,我国有三十四所院校每年考研初试的分数线是由本校确定的,而不是国家确定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学校每一年都在提高自身对于学生的分数要求,每年的分数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考生发现这些院校本身就让众多学生扎堆报考,而且题目又越来越难,分数也越来越高,能够考上的希望更加渺茫。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校每年都会有相当部分的保研人数,越优秀的大学每年推免保研的人数更多,这些学生不用参加初试,直接参加目标院校的面试即可,这些学生近年以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学校的学硕学硕招生人数居然全部都是推免生,而考研的同学却只能进入专硕就读,不仅仅学历上有差别,而且学费也非常高。种种原因也使得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成为了炮灰,毕竟考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有考中,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不说,还耽误自己日后找工作。而高考无论考多少分,起码能够有继续求学的机会,这就是考研的残酷之处。当然,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只要自己效率够高,够努力,考上目标的院校也是很有可能的。

无对

2次和3次考研同学越来越多,成功率有多大?有哪些风险?

文|冷丝栏目|考研选择每年这个时候,考研录取工作大多接近尾声,仅剩下调剂和补充调剂招生等少量工作了。很多考研学子喜欢探讨一个有点复杂的问题:一次考研成功率并不高,“二战”和“三战”考研又有多大的成功几率?还有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多次考研有多大的风险,会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冷丝先陈述一个基本的事实:从1999年开始,我国内地高校连续扩招,在这短短的22年,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874万人,相较1999年涨了10倍多。而研究生的录取的每年总人数也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尤其是985高校,这一类高校基本成为了培养研究生的高校,本科生录取人数较少。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341万,较2019年290万,激增51万,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更不用说报考人数为377万的2021年,各方面的数据又上升了一大截。必须指出的是,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增长则相对缓慢,面对严峻的就业局势,很多临近毕业的本科生选择考取研究生,避开就业难关,增加就业砝码。近年的考研和以往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往届生所占的比例非常高,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战"和“三战”考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多次考研的人数比例已经在1/3以上。为何"二战"和“三战”考研的人数有这么大的比例,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呢?冷丝个人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多次考研成功率大增;获得硕士学位确实有较好的回报。

田子无让

考研一般有几个阶段呢,你是这样的吗

准备阶段,这个一般是考研当年的3月份之前,了解和查询目标学校。然后查询专业考什么,报录比等等基础学习阶段,4月-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基础阶段,把英语和数学基础进行一个梳理,英语比如单词,长短句进行一个学习熟记,数学把教材和习题搞定。强化阶段,7-8月,这是黄金时期,所谓考研最关键的就是这两个月,因为没有其他的杂事就学习,大家把握好。提高阶段9-10月,这个时候有课程或者其他杂事,但是也是一个提高的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也要关注招生简章变化和大纲变化了。10-12冲刺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是针对要记忆的东西,尤其政治,全靠这两个月啊。一般是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考试,看完就可能大家要开题了。在第二年的2月份出成绩,然后大家要准备复试了。一般复试集中在3月份到4月份。复试完大家收到拟录取,或者调剂或者宣布考研失败。然后就是考完研最后的事情,比如政审,比如调档。6-7月份就是收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了。一年大家可以好好安排一下,当然这个是普遍的规划,大家个人有个人的安排,我自己当初7月份才开始基础和强化都在暑假了。最后385分。大家都可以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