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专题调研美丽乡村建设白与黑

专题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8月12日,民盟仙桃市委会调研组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胡场镇阿尔迪、蔡滩村、潭湖村、仙桃源、邓王脑村以及排湖风景区密塘渔村等地,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方面内容展开调查研究。农村美不美,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是否显著,群众最有发言权。“您觉得现在村子美吗?变化大吗?还有哪些不足?”每到一地,调研组都认真询问当地村民,征求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并分别与企业家、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组表示,将认真梳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文章来源:仙桃日报)

尽见

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大河网讯 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农村人口超过5000万,行政村达4.6万多个,对于河南来说,建设美丽乡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犹如一座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廊、一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美丽的山水胜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年来,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和宣传推介,河南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大部分地方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科学规划为指导,有序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注重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强化项目引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发挥旅游优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迅速。2020年9月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共246个村,河南省8个村入选。河南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标准低,主要表现在“重建设轻规划”。有些村庄甚至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对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元素等方面不到位,特色化建设不足,甚至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 二是村民主动参与度不高。从资金筹措,到乡村规划建设,一般都是政府一手包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中来的农民很少,一定程度上存在“干部干,民众看”的现象,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进展。三是产业支撑不够。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需要财政补助资金,而且还需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有产业项目支撑发展,有产业项目收入,既要能够留住人,也要能留住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四是缺少建设人才。一方面现在很多农村的年轻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选择到城市打拼,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农村人才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建设发展。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美丽乡村的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教育设施等各个方面,仍是相对滞后的;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需要彻底整改、进一步完善,建设工作任务艰巨。河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试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但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比较落后。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因地制宜,完善规划,凸显乡村特色。河南省有4.6万多个行政村,每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区位优势各不相同。千村一面不是美丽,建设美丽乡村,关键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内涵,让乡村因特色而更加美丽,因特色而更加有活力。要注重发挥村庄原有符号的作用,通过体现乡村特色、区域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二是营造良好氛围,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乡村空旷的田野,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悠闲安逸的生活,这使得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追捧。美丽乡村的宣传应紧紧抓住大众的旅游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只有农民上心,才能难事不难、好事办好。通过媒体、报刊等宣传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让村民更直接地体会到美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好处,主动参与到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承担着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第一产业发展比重大。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投入劳动力水平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空心村”问题严重。为保障农村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要结合当地发展优势,推动农民返乡就业,发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业和特色产业,积极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活力。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一方面,合理使用政府下拨的每一笔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发,形成循环资金链,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五是培养和留住各类人才。美丽乡村建设,人才是基本和保障。要政策先行,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放宽政策。要筑巢引凤,多方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返乡做“创客”,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要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订创业等优惠政策,搭牢拓宽人才干事创业平台。要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制订完善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调动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加强农村的道路硬化、房 屋规划、通水、通天然气、排污系统、公共娱乐和医疗教育 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其次, 重新规划农村现有生态环境,彻底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差的问题。最后, 努力提高村民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循环效应,进而全面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注: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JC56)阶段性成果。王明英 李磊(作者单位系焦作大学)

悬悬而望

「调研报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的重要举措,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当前,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农村“脏乱差”问题在一些镇村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近期,我采取听汇报、看现场、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倾注大量工作精力和资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组织领导层面。一是组班子。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区直有关部门、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构筑了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环境整治管理网络;二是定目标。制定了《淮安市洪泽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明确了各镇(街道)、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落实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三是建机制。依托农村环境“五位一体”管护,逐步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长效机制,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精细化、无缝隙、全覆盖,确保“整治一处、验收一处、合格一处、保持一处”,杜绝松懈、短期、突击心理,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二)资金投入层面。区政府专题研究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资金和相关工作经费,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按照“渠道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讲究效益、各计其功、形成合力”原则,统筹整合“五位一体”等各类涉农资金,梳理出“五位一体”资金1700万元和可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49个项目资金2427万元,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区级专项资金;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户,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区财政拨付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用于召开会议会务费、现场观摩、外出考察学习;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黄集街道仇石村乡贤仇玉俭自愿投资约300万元建设村民文化休闲广场,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近期进场施工。(三)整治成效层面。一是逐步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置”工作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垃圾积存,无卫生死角,投入3辆生活垃圾专用转运车辆负责各镇(街道)垃圾转运工作。截至目前,各镇(街道)收集、处置生活垃圾55096.69吨,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均达到100%。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已完成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648座,改厕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已完成新建公厕19座,改扩建11座,在建公厕13座,在改扩建公厕8座;新建旅游厕所2座,岔河镇文化中心、黄集街道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养成实践基地厕所主体工程已完工,内部装修基本结束;三是持续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正在完善图纸设计1个(蒋坝彭城),计划本月开工建设,目前在建规划发展村庄污水处理项目3个(黄集仇庄、高涧王集小区、蒋坝头河大杨庄),铺设污水管道约2万米,稳步提升污水管网入户率。四是农业废弃物治理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夏季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4%以上,开展蒋坝镇农膜回收利用、安全处置和废弃农药包装物押金综合试点,建成农膜回收点10个,设立4个农膜降解示范点,农膜回收率达78%。(四)长效机制层面。进一步夯实了“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内容,根据不同镇(街道)的特点,加快构建美丽多元、各具特色的村庄环境面貌,既做到面上“实”,又做到点上“亮”,推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上水平、上台阶。不断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区委研究室会同区农居办持续跟踪督查,每月开展一次督查、召开一次例会、通报一次情况、会办一批问题,并将整治实效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依据,定期组织督导评估,督导结果向区委、区政府报告,适时向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通报,及时交办、限时整改。凡是整改不落实或不到位的,提请区纪委监委进行约谈问责,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的重点指标顺利完成。当前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农村“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受不良习惯和落后观念影响,村民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建筑垃圾随意遗弃,路边、沟渠、河岸及房前屋后仍然存在乱堆乱放现象;二是存在家禽散养现象,动物粪便和冲洗圈舍、路面的污水随意排入露天沟渠,农户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的现象仍然普遍。三是部分镇(街道)对村居环境整治工作认识不到位,仍按照以前老标准来对照整治,整治标准不高、不实,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推进不快,整治成效不明显,闲置畜禽舍、破败空心房屋依然较多,拆除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二)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自开展“土地双减量”特别是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以来,我区的村庄布局逐渐向集中化方向发展,但是布局散落的现象仍然存在,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区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镇村两级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区各镇(街道)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区好的学校基本集中在城区,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镇级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城区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较为严重。(四)宣传发动不力,农民参与度不高。一方面缺乏接地气的宣传媒介,形式单一,多是横幅标语,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不够深入人心,面上宣传效果不佳,起不到共鸣效果。另一方面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各村(居)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本都是村组干部和保洁人员,“干部甩膀干、群众背手看”,只当旁观者,不当参与者,既不主动作为,也不积极配合,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缺失。(五)资金投入保障难以到位。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改厕、污水处理、公共空间治理等硬件投入与实际所需资金差距较大,环卫硬件设施不全,农村保洁员工资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目前,中央、省级层面专项资金投入有限,市、县两级财政投入不足,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缺口仍然较大。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年行动已经过去一年半,今年要完成三年行动任务的70%,时间紧、任务重,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会越来越多。根据近期调研访谈收集的意见建议,结合本人思考,形成以下几点建议:(一)坚持政府主导,以镇村为主体实施。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加快形成区级统筹、部门牵头、镇(街道)主抓、村(居)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整治措施落地见效、整治任务按时完成。发挥村民在农村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将农村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引导农户自己负责。(二)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一是科学规划,因村施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开展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结合我区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计划,统筹谋划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项工作,特别是要将居住空间布局规划确定的46个农村居住点,与原镇村布局确定的规划发展村庄进行融合,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最大程度地争取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引导有条件的村单独编制村庄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发展形态。三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按照由“点”到“线”到“面”的模式,突出示范引领,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结合“水美乡村”、“绿美村庄”、卫生镇、村、健康镇、村创建工作,集中打造一批符合省、市级标准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镇、示范村。(三)科学统筹投资,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在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的现状下,应继续坚持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需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科学合理运用财政补助项目资金,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撬动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拓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来源渠道。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立足解决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对于农房改善工作中计划保留的自然村,实施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托老、通讯、信息等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对于不计划保留的自然村,可以将这一部分资金用于集中居住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四)开展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宜居指数。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为重点,对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加大农村“五位一体”管护,大力倡导农村村庄日常保洁、生活垃圾收集以村集体和群众筹资筹劳为主、政府补助的运转机制。(五)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拓展绿色空间。充分挖掘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借助白马湖旅游开发、方特旅游景区建设等契机,形成具有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农家乐”和休闲采摘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业发展格局。合理规划布局造林绿化,加强城区郊区生态过渡带、重点乡村人口聚居地、公路沿线绿化建设,拓展绿地空间,提高绿化水平。(六)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是农民,应在搞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民环保意识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突出抓好“空心村”改造、房屋质量标准、垃圾清运整治、现代生态农业、植树造林绿化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促使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中,增强维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凝聚起全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作者:洪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周 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展现新面貌!

郗超

王卫兵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4日讯(通讯员 付琴)5月14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卫兵到公田镇向佳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2019年,向佳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修建了一条3.5公里的高标准精品公路,完成了4条断头组级公路的硬化、拓宽;同时全村开展环保整治行动,重点解决了污水排放处理、危旧房改造等问题,并打造了向佳庄等3个精品屋场。 王卫兵一行沿着向佳村的精品线路实地察看,详细了解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情况。 调研时,王卫兵强调,要坚定信心,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中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来推进这项工作;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做到精品屋场抓巩固、基础设施抓提升、移风易俗抓坚持;要全力支持,通过项目建设调动群众和乡贤的积极性、资金支持等方式,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随后,王卫兵还前往公田镇铁山村看望慰问了贫困户彭石关和彭庆民,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生产状况。 [责编:黄阳娇][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窥基

宋波深入基层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开展调研

6月3日,塔河县县(局)长宋波在县人大主任李振峰、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跃科等县(局)领导的陪同下,到开库康乡、沿江森林经营所、二十二站林场、马林一支线管护站就界江渔民、船只管理,美丽乡镇,疫情防控与防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就美丽乡建设工作,宋波指出,建设美丽乡镇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并严格执行;要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积极动员群众,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同时,还要切实提升村民整体素质,从村民自身实际出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形成各方共同努力的建设合力。就如何做好界江渔民、船只管理工作,宋波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船只管理,对“三无”船只进行再排查、再摸底、再清缴,全部登记造册,统一存放,集中管理,对无人认领船只要全部收缴没收,做到除执法公务船只外,江边无渔船。同时,要加强下江口管理,对所有下江通道必须封堵到位,安排专人采取交班、轮岗的方式严加管控。就疫情防控与防火工作,宋波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卡口检查,充分发挥防火检查站、防疫检查站作用,对外地、本地进出人员乘坐的交通工具,进行严格登记,发现烟火一律没收,凭证出入。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以防止境外输入为重点,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更加有效的手段、更加精细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控制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全力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来源:塔河宣传

允師

让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新成果 潘建华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2018-11-19 14:2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周益为全面落实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浙江推进大会精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1月16日,路桥区委书记潘建华带着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期许和要求,先后来到桐屿街道上山童村、螺洋街道水滨村、新桥镇金良社区调研美丽乡村建设。他强调,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路桥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全区上下要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市委“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市和示范市”的目标,把广大农村作为“大花园”建设的主战场,高起点谋划、高品质建设、高压线管控,注重个性特色、注重要素统筹、注重共建共享,努力串点成线及面,筑牢美丽路桥的底色,把广大乡村建设成惠及老百姓的幸福家园,让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新成果。牟傲野、李羚等区领导参加调研。上山童村区块位于桐屿街道五村连片开发核心位置,目前正在进行入村口景观改造和民房立面改造等工程建设。潘建华指出,民主、梁家两村合并后的新班子战斗力强,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提升非常快、面貌变化大。村两委班子要继续按照省、市、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打开思路、放远眼光,以打造“飞龙湖生态区最好的民宿集散地”为中长期目标,整合现有生态资源,培育一批有档次、有品牌的农家乐,体现乡村自然美、生态美、古朴美、特色美,吸引更多游客来享受美景美食,以此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们的个人收入;要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加快房屋立面改造,引导村民们整理好房前屋后的小菜园、枇杷园,使农业与景观充分结合,成为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适当在资金保障上予以倾斜,杜绝大手笔改造,分批分期、做精做细改造工程,也要充分激发村民主体意识,通过宣传向村民们充分展示上山童村美好愿景,发动村民参与建设,共同打造美丽家园,争取早日出形象、出功能、出影响力。水滨村(原东风村+岘头林村)西接台州市鉴洋湖国家级城市湿地,水文条件优越,拟规划打造城市桃源田园综合体,目前正在全面推进施工建设。“水滨村紧邻鉴洋湖湿地,又与飞龙湖生态区相呼应,有着我区独一无二的水系资源和发展空间。”潘建华要求,螺洋街道和村两委要立足长远,围绕“打造高品质湖滨旅游区”的目标要求,坚持先谋而后动,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尤其要在五水汇聚的核心区块适当留白,保留湖区原始生态面貌,给今后留足发展空间;庭院式生态洗衣房、水心草堂等功能区块的建设,要以“一建多用”为出发点,既要满足当前村民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又要为今后商业发展再利用留足改造空间;要加快推进房屋立面改造,有历史特色的砖瓦老房子要保留其古色古香的特点,并使之成为建筑亮点;要按现代农业的要求规整空地,鼓励村民们自建美丽庭院,多采用建筑废料和耐涝耐旱、易养护的生态植物,将每个庭院打造成一个个小景点,真正让乡村成为农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金良社区(原金大田、新良居)位于我区唯一的市级田园综合体——稻香果园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北侧,目前正开展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景观连接、美丽庭院建设等工程。潘建华强调,金良社区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显现,有着较好的田园农业种植基础,要与金大田区块统筹规划,注重个性特色,做好融合文章,努力串点成线,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要下足绣花功夫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既要保留老房子的原汁原味,又要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对房前屋后进行改造,使民居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体现特有的农村田园风貌;要转换发展思路,重新调整经济作物,尽量选择既有经济、农业价值,又要具备观光性的作物,进一步体现田园综合体的功能性;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让每位村民都成为受益者。

伯夷

江朋梅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日前,利辛县副县长江朋梅深入该县中疃镇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利辛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陆超、县美丽办主任张宏,中疃镇党委书记高曙光、镇长高明标等陪同调研。江朋梅一行走进张板桥社区,实地调研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听取高曙光关于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汇报,与社区干部交谈,详细了解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查看人居环境整治等情况。看到农户房前屋后均栽植小菜园、小果园,中心村主要干道设有路灯,游园、广场附近以庭院灯、草坪灯为主,做到夜间亮化无死角,江朋梅给予充分肯定。在张寨村,江朋梅看到中心村主干道做到均有路灯,村中设有广场,各类方圆造形简朴而又靓丽,美丽乡村几个大字给人优雅之感,村庄实现了道路畅通、沟塘清淤、绿化亮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江朋梅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镇村(社区)既要在建设好美丽乡村上下大力气,更要在管理好上下足功夫,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突出每一个村庄的亮点,发挥区域优势,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有文化、有味道、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来源:利辛县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爱无声

徐运平深入黄龙镇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调研现场。红网时刻9月8日讯(通讯员 杨坚 许楠 胡顺亮)9月7日,人民日报社河北分社社长徐运平来到新宁县黄龙镇朱元冲村釆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新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爱铭陪同调研。徐运平一行轻车简从,翻山越岭,来到海拔800多米的大山深处黄龙镇朱元冲村芭蕉坪。在老支书陈德尧家,与他促膝交谈,询问生产、生活、家庭收入情况,以及脱贫后如何防返贫,奔小康。朱元冲村芭蕉坪风景。徐运平说,芭蕉坪绿水青山,天然氧吧,要贯彻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芭蕉坪完全有条件打造一个乡村文旅项目,并向省政府相关部门申请立项,实现生态保护、健康养老、旅游扶贫。要把生态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做好乡村特色旅游和健康养老这篇文章,开发好、利用好芭蕉坪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旅游扶贫、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村。李爱铭对徐运平关心家乡发展,深入他所联系的乡镇调研表示感谢,并鼓励镇村干部,综合利用好现有生态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把好风景变为人民群众的好光景,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中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合伙人

专题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8月12日,民盟仙桃市委会调研组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胡场镇阿尔迪、蔡滩村、潭湖村、仙桃源、邓王脑村以及排湖风景区密塘渔村等地,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方面内容展开调查研究。农村美不美,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是否显著,群众最有发言权。“您觉得现在村子美吗?变化大吗?还有哪些不足?”每到一地,调研组都认真询问当地村民,征求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并分别与企业家、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组表示,将认真梳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文章来源:仙桃日报)

克核大至

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大河网讯 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河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农村人口超过5000万,行政村达4.6万多个,对于河南来说,建设美丽乡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犹如一座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廊、一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美丽的山水胜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年来,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和宣传推介,河南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大部分地方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科学规划为指导,有序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注重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强化项目引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发挥旅游优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迅速。2020年9月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共246个村,河南省8个村入选。河南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标准低,主要表现在“重建设轻规划”。有些村庄甚至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对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元素等方面不到位,特色化建设不足,甚至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 二是村民主动参与度不高。从资金筹措,到乡村规划建设,一般都是政府一手包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中来的农民很少,一定程度上存在“干部干,民众看”的现象,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进展。三是产业支撑不够。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需要财政补助资金,而且还需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有产业项目支撑发展,有产业项目收入,既要能够留住人,也要能留住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四是缺少建设人才。一方面现在很多农村的年轻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选择到城市打拼,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农村人才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建设发展。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美丽乡村的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教育设施等各个方面,仍是相对滞后的;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需要彻底整改、进一步完善,建设工作任务艰巨。河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试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但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比较落后。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因地制宜,完善规划,凸显乡村特色。河南省有4.6万多个行政村,每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区位优势各不相同。千村一面不是美丽,建设美丽乡村,关键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提升乡村文化内涵,让乡村因特色而更加美丽,因特色而更加有活力。要注重发挥村庄原有符号的作用,通过体现乡村特色、区域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宜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二是营造良好氛围,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乡村空旷的田野,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悠闲安逸的生活,这使得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追捧。美丽乡村的宣传应紧紧抓住大众的旅游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只有农民上心,才能难事不难、好事办好。通过媒体、报刊等宣传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让村民更直接地体会到美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好处,主动参与到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承担着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第一产业发展比重大。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投入劳动力水平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空心村”问题严重。为保障农村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要结合当地发展优势,推动农民返乡就业,发展高效农业、乡村旅游业和特色产业,积极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活力。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一方面,合理使用政府下拨的每一笔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发,形成循环资金链,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五是培养和留住各类人才。美丽乡村建设,人才是基本和保障。要政策先行,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放宽政策。要筑巢引凤,多方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返乡做“创客”,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要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订创业等优惠政策,搭牢拓宽人才干事创业平台。要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制订完善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调动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加强农村的道路硬化、房 屋规划、通水、通天然气、排污系统、公共娱乐和医疗教育 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其次, 重新规划农村现有生态环境,彻底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差的问题。最后, 努力提高村民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循环效应,进而全面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注: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JC56)阶段性成果。王明英 李磊(作者单位系焦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