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外博士有哪些种类?铿尔

国外博士有哪些种类?

博士学位持有者通常被视为其所在领域的权威,许多人指出,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提高一个人的专业信誉并提高他们的简历质量,很多想要申请国外博士学位的学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哲学博士是什么,是修读哲学的博士吗?哲学博士和博士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有人希望在所选领域成为专家,并希望在研究、写作、出版、教学、管理和/或私人执业方面拥有更广泛的选择,那么博士学位肯定是值得考虑的,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博士学位:哲学博士,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博士,大多数学生申请的学位。专业博士,毕业后有特殊头衔的博士。1.哲学博士,俗称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俗称博士学位或研究博士学位,旨在为人们在大学或工业领域的研究生涯做好准备,并教会学生如何在学术领域内发现新知识。哲学博士学位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学术领域,包括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高技术领域或工程; 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和经济学; 和哲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中国的顶尖院校的老师及机构通常要求应聘者,至少是博士学位。除了学术界,制药行业、医学行业和政府机关人员,对于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2.专业博士专业博士,旨在为人们提供在特定行业或就业环境中成为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所必需的实用技能,如商业、心理学、教育或护理。专业博士学位的例子包括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通常称为DBA; 心理学博士学位,通常被称为Psy.D.;教育学博士,通常称为D.Ed;文学博士 D. Litt.,通常属于荣誉性质,拥有人通常是已拥有另一个博士学位的学者。两者有哪些区别呢?先说下,两者的申请难度相差不大,也都是全日制学位,学制与专业有关。申请看重点不同,哲学博士,强调学生的学术能力,如本科成绩单,标准化考试成绩和研究课程所证明,这些课程不一定需要工作经验。专业博士的学生,要具备提出系统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因此,如果想要申请专业博士学位,学生必须在所申请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培养目标不同,哲学博士,注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理论教学多余实践性教学,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或者高校任职。专业博士,以培养可高效解决问题的学生为基本远侧,注重某一行业或者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能够拥有该领域广泛的专业直接,及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不同,哲学博士,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博士,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怪兽狼

美国大学和学位都要哪些类型?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到美国留学前并没有弄清楚美国的大学学位和中国的大学学位有什么区别。美国院校的学位项目总体分成undergraate(本科)和graate(研究生),美国的研究生又分成硕士和博士,而我们国内所讲的研究生指的就是美国的硕士。那么对于想要到美国留学的同学们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三立小编将会为同学们解答。一、Doctorate granting Universities这类大学叫做研究性综合大学,为美国留学生们提供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显赫的地位,有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分。这类大学在美国有具有实力很强的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文理学院等专业,多达几十个系上百个专业以及几百个专业研究项目。这类大学代表了美国大学的研究水平,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研究机构的大量研究经费,多可达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并且研究生拿奖的机会很多。二、Master Granting Universities这类大学大多是地区级大学,能够提供副学士、学士、硕士学位,硕士多侧重职业教育比较实用毕业后也比较好找工作。并且申请竞争并不是很厉害,比较容易被录取;教授进行研究的任务不重比较注重教学;小班授课且学费相对便宜。这是很适合美国留学的同学们进行选择的大学。三、Liberal Arts Colleges文理学院文理学院主要提供学士学位,少数文书学院提高硕士学位,教学主要是以文理学科为主。文理学院很好地保留了美国传统的本科教育的精髓,培养完整人概念,注重综合教育。与综合大学不同的特点是小班授课,因此学生们可以获得教授更多的注意力。教授主要以教学为主,学生数量少,所以师生之间和校友之间关系密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脉基础。并且该大学多处于远离大城市的优美地方,校园设施条件很好有利于学习。相对而言拿奖学金的本科生会更多些,虽然学费较贵但是教学质量高培养了大批各行业人才。想要到美国留学的同学们是可以选择这类大学的。以上就是三立小编为想要到美国留学的同学们关于美国大学与学位类型的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大学类型。

号曰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2018年6182名中国籍博士,79.4%欲留美

一直以来,美国博士教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因此,每年有很多的中国顶尖学子会选择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2月初,《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正式公布了2018年美国博士学位的变化趋势。这个报告对于有意攻读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有着指导性意义。那么,近年来赴美读博趋势有何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01美国博士学位整体趋势变化自1957年来,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2%。到了2018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多达55195个。02美国博士学位之【性别分布情况】1999-2018,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有所上升,其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女博士比例从48%上升至52%,临时签证持有者的女博士比例从27%上升到35%。而从学科领域来看,女性博士在生命科学领域占比从45%增至56%,在工程学领域占比从15%增至24%,在物理和地球科学领域占比从24%增至33%,心理学和社科领域占比从55%增至59%,在计算机与数学领域虽然增速稍缓,但也从占比23%增至24%。2008-2018年,女性博士学位增长最快的领域是工程领域中的其他类别和材料科学领域。到了2018年,有46%的博士学位授予给了女性,而临时签证持有者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男性比例小于女性。而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女性博士占比从1999年的37%增加到了2009年的42,并保持稳定。而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自2000年以来,直到2018年,女性博士比例达到57%,变化不大。03美国博士学位之【国籍分布情况】从2008-2018年,在持有临时签证的155401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人数占比最多的国籍前三名分别是中、印、韩,三国人数占比高达54%;人数占比最多的国籍前十位总人数占持有临时签证全体人数的71%。在2018年,有35404名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获得博士学位,有14815名亚裔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其中,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博士群体中,白人占70%,亚裔占7%,西班牙裔占7%,非裔占7%。而在亚裔博士群体中,临时签证持有者11475人(男性7320人,女性4155人,6182人为中国籍学生,2040人为印度籍学生,1035人为韩国籍学生),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为3305人,另有国籍不明者35人。而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2009-2018年间,西班牙裔占比从6%增长至7%,非裔占卜稳定在7%,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则在1%以下。04美国博士学位之【院校分布情况】2018年,获颁博士学位最多的Top3院校分别为密歇根大学(853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852个)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770个)。05美国博士学位之【专业分布情况】2018年,在授予的55195个博士学位中,科学与工程领域占42227个,其他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占12968个。其中,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持有临时签证的人数为15223个,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人数为25473个。长期以来,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都超过了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且差距越拉越大。从1979-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占比从58%上升到了77%;而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2018年时却还略低于1979年。从1998-2018,科学与工程领域里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略微增加,但在所有博士中的占比在减少;工程学博士比例增速最快,从13%增至18%。而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和占比均有所下降;人文艺术博士数量略增,占比却下降了3%。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为生命科学领域,颁发了12780个学位;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颁发了6335个学位;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颁布了4030个学位,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55%;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颁布了8899个学位;工程学颁布了10183个学位,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57%;教育学颁布了4834个学位;人文艺术领域颁布了5145个学位。18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生命科学领域颁发了高达12780个学位,平均年龄30.9岁,男性占比44.3%,女性占比55.7%,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占比70.7%,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26.3%,已婚人士占比43.3%。这其中哈佛大学269个,佛罗里达大学247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44个。从获得学士学位算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平均为8.2年;从进入研究生院算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平均为6.8年。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群体中,亚裔在地球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及工程学等领域占比更多,非裔则在教育学、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占比更大,西班牙裔则在社会科学、心理学领域占比更多。06美国博士学位之【就业情况分析】过去 20 年中,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包括博士后职位,尤其是 2014 年达到峰谷。2018 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就业率为 75.1%,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 73.8%,已经接近峰值。如果不包括博士后职位的话,2018 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就业的人群中,43% 将进入学术界。其中人文艺术领域与非 S&E 领域的其他类别比例最高,达到 75%,而工程学领域最低,只有13%。而单看博士后职位,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中,博士后研究一直是该群体的常见就业。2018 年,生命科学领域有 60.7% 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选择了博士后,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则有 56.5%。07美国博士学位之【毕业后待遇情况】2018 年,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博士后待遇为 4.8 万美元,学术界为 6.5 万美元,工业界为 9.5 万美元。工资中位数:除了人文艺术领域,工业界就业薪水高于博士后和学术界,而人文艺术领域则无差异。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水为 6 万美元,而其他领域在 4.7 万美元到 5.3 万美元之间。工程学和非 S&E 领域其他类别如商业的学术界薪水最高,分别为 8.1 万美元和 8.3 万美元。数学与计算机领域和工程学领域的工业就业薪水最高,分别为 13 万美元和 10.8 万美元。08美国博士学位之【中国籍博士情况】先给大家看一张图,下图红色曲线为美籍学生在中国留学的情况,绿色曲线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情况 ——(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8-2018年,在持有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中国籍博士有48470位。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数为44809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数为3661人。2017-2018年,赴美就读的109万国际学生中,有36万人来自中国(研究生有13万人),占比高达32%,比紧随其后的印度多了15.3%。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持有临时签证的6182名中国籍学生中,有5689人为科学与工程领域,493人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些中国籍博士获得者,有79.4%打算留在美国。相较于79.4%的中国籍博士愿意留美的情况,沙特阿拉伯人留美意愿最低,仅为14.9%,而伊朗人留美意愿最高,为91.6%。以上,就是美国博士学位数据的内容。为什么说社会如此重视博士学位呢,因为美国每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据将会成为科研投入的度量,也是各个领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当然,大家在选择是否读博的时候,肯定也不会是头脑一热就决定的,因为读博是一条很艰苦的道路,无论是时间、精力、金钱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但是,你一旦选择了这条路,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段能让你怀念终身的经历。

黑荆棘

2018年中国有6182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其中79.4%不愿回国!

博士对于每个国家都是无比重要的,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学术的研究都是少不了他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之一。而在众多国家中,美国的博士教育则是众所周知的好,优秀的人才都喜欢到那里去继续深造,根据月初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所发布的信息,从1957年这个调查展开开始以后,每年到美国去读博的人数增长率为3.2%。去年,美国所授予的博士学位的数量55195,而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则有42227位。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在2017年与2018年中,在美国各大学院的就读的国际学生共有109万人,而在其中有36万人是来自我国,占比高达33.2%,而排名第二的则是印度,要比我们低上15.3%。在去年的这些留学生中,有14815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持有临时签证的人有11475人,而来自于中国的就有6182人。最主要的是,在这些人中其中79.4%的人打算未来就留在这里发展,而留在美国意最低的国家是阿拉伯人,伊朗人的留美意愿则是最强。去美国读书我们都可以理解,毕竟在全球排行前十的学院中,美国就占据了5个,但是为什么都想要在美国发展呢?这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首先,要知道到美国留学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公里留学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自费去的美国,但是美国留学的的费用可不低,几年下来怎么也要花费上百八十万,很多家庭分本就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费用,于是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求学,比如说詹青云。所以现在在美国的留学生大概为三类:公费、家境好的自费,家境差的贷款。一般来说,家境好的自费留学生在毕业后后悔选择回到祖国,毕竟家境殷实的他们其实并不会对工资又很深的追求,他们追求的多是学有所得,这样回到国内或者可以帮衬家里,或者由家里帮衬自己的事业,而父母自然也是更希望孩子能够陪在自己的身边的。但是公费与贷款的留学生不一样,其中尤其是贷款的学生,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求更为迫切,他们需要金钱来周转生活或者是改善生活条件,而关于这点,无疑是在美国更具有诱惑力,所以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很多留学生结束学业后更愿意留在美国。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对于学术有着很深的追求,所以想要留在这里继续发展。只不过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是真正想要留在美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美国的工作签并不好申请。美国大概每年都会给85000名申请者发放签证,其实中有65000发放给本科学历的,剩下的还是硕士以上的,所以说名额自然是不够分配的。因此到了最后,只要你没有签证,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最后都要回到祖国。不顾话又说话来,现在我国有这么多的博士想要留在美国,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真的这样了这绝对是我们的损失,从这我也可以看出现在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你们说呢?

毋我

改开后首批留美学霸,3位获博士学位后入籍美国,皆不回国

“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邓小平1978年,邓小平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留学工作由此掀起。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纷纷响应号召,迈出国门,进入别国顶尖学府继续学习,他们有的学成归来成为国家栋梁,有的选择留在外国生活,还有一部分则是选择放弃中国国籍,终生留在外国。董欣年董欣年的人生堪称那个时代的传奇故事。董欣年身为京城闺秀,出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而她也如愿进入了武汉大学深造。1982年的那个秋天,当时只有23岁的学霸董欣年在武汉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之后,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的严格测试,成为了第二批通过这个测试进入位于美国西北地区的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的中国留学生。在得到了分子生物学理学博士之后,她也并没有停下求学的脚步,求知若渴的她考入了哈佛大学医学院,成为了博士后,继续她的研究事业。从1992年开始,来自中国的学霸董欣年来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系,成为了一名生物系的教授,还取得了美国国籍。在她的成功背后,还有着一段少有人知的、堪称“模范”的爱情故事:1978年的那个夏天,小学就被迫辍学的王小凡第二次参加了高考,殊不知这次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一天他被公司派到武汉出差,在完成任务后,王小凡与同事一时兴起来到武汉东湖划船,两人泛舟湖上的时候,王小凡便被不远处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所惊艳。巧合的是,下午王小凡便接到电报,要求他马上回去填报高考志愿。最终王小凡如愿以偿的被武汉大学生物系所录取,还在这里遇到了他的毕生所爱:董欣年。两人在武汉大学相知相恋,在董欣年告诉父亲自己与王小凡恋爱的时候,父亲也没有问王小凡的身份,只说健康就好。四年本科毕业后,两人先后通过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的测试,一起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求学,在董欣年拿到杜克大学的offer之后,王小凡也立刻申请来到杜克大学就职,两人的办公室只挨得很近,夫妻两人婚姻幸福,琴瑟和鸣。夫妻二人虽然已是美籍华人,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两人对于祖国的热爱。四十多年来,两人始终秉持着严谨的科研态度,为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建言献策,还帮助了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等一系列高端科研机构建立科研项目,助力中国科学研究发展。当问到为什么入美国国籍时,董欣年说:“我喜欢这里宽松的人际关系和简单的科研氛围。”郁彬郁彬出身于一个文艺世家,成长于特殊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数学让小郁彬暂时忘却了时代给家人带来的伤痛,完全沉浸在数学之中。郁彬来自近代史上有名的郁氏家族,也就是文人郁达夫的家族。郁彬的爷爷是中国有名的戏剧教育家,奶奶是莎菲女士的妹妹,妈妈是一名画家。在大家都认为郁彬会和家族前人一样走上文学与艺术的道路时,郁彬却选择了通过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继续学习,走上了和文学与艺术相反的理科道路。在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就读阶段,郁彬加入了英语俱乐部自学,而毕业后,郁彬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努力获得了来自一个数学交流项目的资助,独自一人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继续深造,并且一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学习,直到获得博士的学位证书。在博士毕业后,郁彬想要走出伯克利看看其他的学校,她来到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麦迪逊校区当老师,可仅仅四年,郁彬又再次回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担任数门科目的教授,最后担任了统计系的系主任。除却令人惊叹的学业成绩和显赫的家族背景,郁彬在求学期间还干了一件有些“疯狂”的事情:与一个两年都没有见过面的人结婚。郁彬的男朋友是一名建筑史在读的研究生,在婚后一年,郁彬的丈夫也考入了伯克利的建筑学院,两人由此相聚,伉俪情深。文小刚2018年,作为美籍华人的文小刚获得了狄拉克奖,赢得了理工界的广泛赞誉,也让更多人重新关注起了这位毕业于堪称“中国科研教育第一”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生、曾经李政道奖学金的状元得主:文小刚。1977年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考的文小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怀揣梦想的文小刚在本科毕业之后,同年便参加了中美联合培养的物理类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取得了状元的好成绩,成功来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并于六年后从普林斯顿大学成功博士毕业。追求上进的文小刚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止步不前,两年后,他受聘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目前已经成为了麻省理工的物理系教授。身为世界一流院校麻省理工教授的文小刚并没有忘记祖国的栽培,在担任教授一职之后,文小刚兼任了清华大学的讲座教授,为清华学子传道、授业、解惑,以报答祖国。进入21世纪,文小刚入选了2017年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一年之后又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些称呼都肯定了文小刚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对于祖国和世界的贡献。改革开放眨眼间已过四十余年,而董欣年、郁彬、文小刚这三人作为首批改革开放后赴美的留学生,他们的科研成就和学术精神都为现在的青年留学生做出了极好的榜样。人有国界,但是知识无界、理论无界,他们三人虽然都没有选择回国,但都在以另一种方式向祖国和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曰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

学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ate)毕业能够获取的学位。我在中国的时候有理学生、工学士、文学士等之分,不知现在是否有变化。国外的分法也比较类似,比如通识教育的文科(liberal art)的学位常常是BA(Bachelor of Art),理科专业(Science)授BS(Bachelor of Science)等等。学士学位一般需要全时读四年获得,也有的专业譬如工程、设计等需要五年,当然半工半读要多久就不好说了。硕士(Master Degree),是研究生(graate)期间可以获得的第一个学位,在中国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全时攻读,最后要写硕士论文。在美国硕士则有两种,一种是学分硕士,只需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以文科居多,用的时间短一些,一年半甚至一年就能毕业拿到学位;另一种是论文硕士,需要做实验收集数据写论文,这样的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毕业。博士(Ph.D),是研究生期间可以获得的比硕士更高一级别的学位,攻读博士并不需要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可以直接攻博,但是一旦博士不能达到毕业水平的话,可以改成硕士毕业。博士需要三到五年全时攻读,也有延长到更久的,在美国如果七年博士还没有毕业,一般会被认为该博士生没有毕业的能力,但这并不绝对,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读了九年最后拿到博士学位,论文做的极其优秀,属于慢工出细活儿的那种。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一种学位,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简单的说,本科生就是学士,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硕士,毕业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博士,毕业后获得的就是博士学位,目前博士就是最高学历。而博士后是一种工作经历,并不是一种学历,它是有工资的。博士后是指博士毕业取得学位、学历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博士后不是学位,也不是职务或职称,它只是一段工作经历。教授是一种高级职称,比教授低的有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过去的教授不一定是博士、硕士,甚至连学士也不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教授可以拿到行业的最高职称津贴,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只是证明他们在相应的学习阶段,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甚至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过,但不一定就能很快评上教授。反过来说,虽然教授没有较高的学历或者学位,但是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学习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教学经验、研究经历比较丰富,他仍然可以当研究生导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并且我国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

来如风

6182名中国留学生获美国博士学位后,近8成不想回国,让人痛心!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持有临时签证的6182名中国籍学生中,有5689人为科学与工程领域,493人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些中国籍博士获得者,有79.4%打算留在美国。这个数据公布之后,让很多国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甚至有很多人觉得非常痛心。大学本科毕业之后选择出国留学,学有所成之后,究竟是选择留在外国,还是回到祖国,按理说,留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一点,谁也不该干涉。可是,接近8成的留学生都不想回国,这样的数据还是让人感到有点震惊。如果留学生们毕业之后,大多数都会留在当地。国家派遣留学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些留学生,并不完完全全是外国培养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国内接受完中小学教育、甚至接受完大学本科教育才出国。国家为他们的成长,同样付出了大量的培养成本。毕业后一去不复返,这难免会让人感觉,我们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很多留学生之所以会选择毕业之后留在外国,可能也是权衡再三之后的考虑。比如,有的一部分留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回国,是因为在国外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可能更适合本人的发展。还有的留学生,在读博期间,所做的项目已经有所成就。如果因为毕业之后就回国,有可能会导致项目中断,影响科研发展。这样的想法,也有人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多的留学生,有可能仅仅因为利益和待遇而不想回国。这虽然是他们的自由选择,但作为国人,我们仍然感觉非常遗憾。祖国可能更需要他们,但是他们却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想听到祖国的召唤。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的科研环境是否对留学生有吸引力。留学生尤其是在国外获得博士文凭的留学生,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高端人才。这样的高端人才,对于工作环境尤其是对于研究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没有适合其成长的科研环境,很多人确实对回国是有顾虑的。因此,在为留学生们不愿意返回来感到痛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提高对于科研人员的待遇,通过待遇留人,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当我们的科研环境和科研待遇足够吸引人,一定会吸引留学生们的不断“回流”。

鲁迅

美国留学读硕士 or 博士?

很多小伙伴在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时候,会纠结是申请博士还是硕士。其实这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综合考量,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从申请难易程度,职业规划,家庭开支,申请目标等多个角度,来分别阐述。1. 博士的竞争尤为激烈,硕士则较易有一句话这样形容美国博士学位的价值:“美国的博士文凭是全世界学术界的通行证”。5-6年严苛的培养,让美国博士学位含金量极高。相应地,竞争激烈程度也是水涨船高,好的大学,好的专业,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而硕士则不然,美国的硕士很多都是以授课为主,毕业方式较灵活,可以选择论文答辩通过,也可以选择全部授课以高绩点毕业。学校的师资压力就没有博士大,故而硕士的录取人数比较高,同时录取比例较大。2. 基础学科多博士,应用学科多硕士这句话的理解非常简单,举例说明:如果是申请物理,化学,数学,或者是经济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是基础学科,需要潜心钻研,以期做出一些科研成果的,很多学校往往只开设博士,而且老师也会偏好招博士生---今年一位川大数学系的小伙伴申请纽约宾汉姆顿的数学硕士时,因为在PS中提到有读博士的意向,便被教授拔擢到博士直录。而金融,商业分析等专业,以应用为主,主要讲授实际操作,一般都建议小伙伴们申请硕士。3. 一心学术读博士,有心就业读硕士这里讲的是小伙伴自身职业规划的影响:如果以后想在学术圈混,那么博士便是必要的门槛啦。现在国内各大名校,研究所等的招聘标准莫不是以海外博士为必要条件。而如果只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以后要去各大企业就业的话,建议只读到硕士即可。4. “身无分文”读博士也可以美国对博士培养是极其重视的,用“招贤纳士”来形容也毫不夸张。大多数学校,虽然录取博士的标准极其严苛,一旦录取后,学校又会变得十分慷慨---不仅学费全免,学校还有用五花八门的奖学金政策保障生活(俗称“全奖”)。“身无分文”即是,不用家庭掏一分钱也可以去美国读书---前提是自身条件极为优秀。而申硕士的小伙伴就比较伤心了。一般给到国际硕士生的奖学金比较有限,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自费。通过以上的观点,我们从申请难易程度,职业规划,家庭开支,申请目标等四个角度,条分缕析地对比了申请硕士与申请博士的区别,希望能给小伙伴能带来启发,但最关键的是,你要问自己,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有明白了目标,才会知道要走哪条路。

岂不命邪

留在美国的博士年薪能拿多少钱?编者满足你们的好奇心!

假如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位后,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这是一个令不少人十分好奇的问题。曾经有报道表明,博士学位的攻关方向和研究领域不同会导致他们的年薪不同,大多数博士介于48000-58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3万-42万之间)。工程学博士薪酬是最高的,他们的中位数能够达到6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0万)。除了工程学收入最高以外,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薪酬在工业资本界年薪也相当高,他们中位数在57000美元(约合人民币40万)那么男女薪酬是否会有差异呢?男女薪酬确实有相当的差异!根据多种资料显示和统计,工程学类的男博士平均薪酬能够达到9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74万),女博士大约7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3万)。非工程学类博士差异就要小一些,男博士平均薪酬70000美元,女博士平均薪酬62000美元。那么不同的渠道就业是否会对博士的薪酬造成差异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比如说在高校就业工程科学博士平均薪酬达到65000美元,而在商业工业界他们的薪酬能够达到105000美元。非应用工程学类博士在高校就业平均薪酬62000美元,在商业工业界他们能够达到92000美元的薪酬!也就是说大部分资料显示,除了就读专业和博士的年薪挂钩之外,就业渠道也影响着博士到手的年薪!其中平均薪酬最垫底的是艺术与人文类博士们,年薪只要大约26000美元,落下了其他专业一大截!那么是否博士的薪酬一定要比本科生高很多了?其实不然,因为博士主要从事与高科技行业,这确实彰显了博士的就业选择优势!但是这并不能代表着研究经费与提高生产力之间的绝对英国关系。其实与博士学位相比,美国的本科生也确实低一些,但是低不了很多,下图是往年的本科生薪酬数据。所以说在美国读博并不能保证绝对的薪水领先,读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出科研成就来,而不是选择去社会就业!举个例子来说美国沃尔玛的搬运工人身体好的一天能赚300美元,这比部分博士的收入更加高!这就是美国博士的年薪收入,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编者获得。编者整理不少资料才得出这些数据,相信读者应该已经了解到了美国博士的收入!

胡金铨

攻读博士学位:美国博士吐血推荐自我鞭策的12个法宝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感谢您打开《周教授大讲堂》公众号,并品味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宗旨是为朋友们提供有关人的培养和教育方面的、具有最大深度和广度的、可靠实用的系列“干货”。相信您会有所思考和感悟或有所启迪和收获!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互动,也盼望您的关注、评论、点赞、推荐、分享和收藏,谢谢!在这里没有豪言壮语或空洞说教,有的是泣血真言或实战技巧!当您手握博士生录取通知书、信步踏上攻博征程之时,也正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重新开始。在我国,2016年招收博士生的人数已经超过7万,毕业博士生人数也有5万。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潮流之中。显然,依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持续和增强。近几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又出现了近半数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状况。因而,如何帮助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除外国家教育政策、大学管理机制、教师管理机制等等大政方针之外,博士生个人应该注意些哪些问题,采取哪些适宜措施来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对此类问题也可能同样值得思考。尽管从价值观、性格特征、认知偏好、习惯行为等方面来看,可能无法找到一个普适的、万全的攻博秘籍;然而,借鉴一些他人经验、选择一些适合自身情况的具体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将有助于你在学海行舟。托马斯博士(phD.M.Thomas)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不乏有益的技巧与方法。现笔者结合一些相关资料和自己的认识将其编译如下,供有兴趣者参考。尽管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方法都适合于你,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其中某些部分一定能为你所用、让你受益! (1)尝试使用站立办公台尝试使用站立办公台,以便在你伏案工作时保持你的身体里的血液流动。站立办公并非一个新设想,根据英文维基百科介绍,喜欢站立办公的名人还不少,包括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佛逊,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作家和哲学家艾伯特.加缪,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和美国原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等。对于一位博士生来说,使用站立工作台可能更有利于健康,也许还有利于提升伏案工作的效率,甚至激发某些天才的灵感。(2)在浴室的镜子上引用励志语录在我的浴室镜子上,有我的最爱:“勇敢有天赋,有力量,有魔力。”(歌德);“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批评: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说,什么都不是。”(亚里士多德);“自信地朝着你的梦想前进,过你想过的生活。”(梭罗);“努力不是成功,而是要有价值”(爱因斯坦)。很显然,这里列出的语句不一定是你所喜欢的。那还等什么,将最能吸引你、激励你、感动你的语句写上去,为你自己的人生引擎加入助推剂。(3)别让教学成为你生活的全部即使你是那些真正热爱与每一个学生互动的老师之一。你还是应当适当确定每周花费多少时间在课程规划、教学办公和学生评分上,并坚持你的底线。不能让教学成为你的全部生活,因为攻博的你还不是一位职业教师。(4)不要为失败而过度沮丧失败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富兰克林(B.Franklin)说过:“我没有通过考试,只是找到了导致错误的100种原因。”对于研究人员而言,研究走入死胡同和得出错误答案几乎是一种内在的规律。发现和拒绝、排除错误,本身就代表着向正确路径和正确答案的迈进。因此,不用为暂时的失败而过度沮丧,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调整策略,更新观念,增添措施,继续前行,未来的某个时刻,成功的鲜花一定会盛开在你的面前。(5)教学需要有效的安排在教学工作中,你可以用一个详细的规划来设计学生的年级作业,以适合你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过,你必须以学生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反馈意见。记住,不要在评论上过度评论,否则你会把你自己和学生都弄得很糟糕。(6)承受挫折意识到挫折、承受挫折是博士研究生的一种能力。当挫折发生时,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为自己感到遗憾。请记住,那是研究生院赠予你的一份礼物和荣誉。研究生导师总是对你说“向前,向前!”。(7)让同事的压力使你获益让同事的压力使你获益。你知道你们系的一位研究生,总是显得比其他人更聪明、更为成功。那么,每当你自己的抱负受挫时,你至少每周花十五分钟在前面说的那位研究生旁边,交流一下经验与体会,感受一下自信和成功的氛围。从而让你重拾信心,增强自信,奋发向前。(8)不要太舒服那些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博士学位的人,往往都是身处优裕舒适环境的人,他们有最友善的朋友,有最耐心的国内合作伙伴和最烂的财政基金。如果你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攻读博士学位的进步,那么你需要引入一些“不舒适”到你的生活之中。答应你的朋友,你将每学期向他支付每50美元直到你的论文完成。答应你的伴侣或配偶,你在研究生院的每一年,他/她可以有一个由你买单的个人假期。(9)摆脱消极情绪当遇到困难时,将你的消极情绪(愤怒,恐惧,不安全感,悲伤)升华为你的工作。对付消极情绪是一个有些复杂的问题,升华为你的工作只是其中之一。一般说来,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到消极情绪主要来自于自己不合理的认知,因而首要的是要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认知为合理或者说正确的认知,从而理性地摆脱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当然,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寻求临床心理学家的帮助。塞缪尔.约翰逊说过:“悲伤只是灵魂的生锈,积极的活动可以净化和照亮它。”(10)对抗情绪低落当你感觉情绪低落的时候,选择你喜欢的、有效的对抗方式来抵御情绪低落。比如,想想你的某个同事或朋友,他们如在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工作与生活,唤回你自己的良好心境,然后信心满满地继续下去。(11)找到激励你的东西格瑞丝(J.Gross)在2015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除外金钱:我们工作的动机是什么?”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指出有证据表明,我们也通过我们的工作意义,通过别人的认可,通过我们的更多努力去完成更为艰难的任务,使我们获得自尊,从而驱动我们的工作。“当我们想到劳动,我们通常认为其动机和支付是一样的。但现实是,也许我们应该把多种东西:意义、创造、挑战、所有权、身份、自尊等等,囊括其中。”此外还有,花时间去欣赏你已经写好的论文,或者你已经发表的论文,保留相关的邮件和卡片,你的学生的感谢信,让亲人的照片展现在你的桌子上。(12)奖赏自己的进步每当自己获得一点进步,那么不要吝啬奖赏。一次酒吧放松,一双新鞋,一杯冰淇淋,一次郊外远足,一次温泉浸泡,一次旅行……奖励自己,既让你快乐,也让你周围的人高兴。众多的点滴进步,有可能更快为你带来大的成功!(感谢托马斯博士支持,图片来自网络,仅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