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天主大学留学申请条件小乙

美国天主大学留学申请条件

作为近年留学的热门,相信大家对留学话题都很感兴趣。美国天主教大学(简称CUA)成立于1887年,是美国罗马天主教会官方大学,也是美国天主教高等教育中心所在,全校有九成学生都笃信罗马天主教。 下面就和智课选校帝了解一下美国天主大学留学申请条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纽约时报大学指南》指出,大学最好的学科是历史、英文、心理学和宗教,最热门的学科则是政治和经济。学校共有3573名在校生,师生比例是1:9。学生友爱互助,促进学习,同时,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校园占地193英亩,学校设有12个系,拥有21个研究中心。学生选修最多的学科,分别是社会科学(4%)、工科(2%)、健康职业 (10%)、商科(7%)、教育(5%)、计算机及自然科学(5%)、生物科学(5%)。美国天主教大学入学要求考试成绩TOEFL 托福成绩要求:80TOEFL单科要求:各项20分以上IELTS 总分要求:6.5SAT 居中成绩范围:SAT 阅读:500-610;SAT 数学:500-610ACT 成绩范围:ACT 总分 23–27美国天主教大学奖学金美国是全世界奖学金最多的国家,奖学金的种类也非常多,主要有学术类奖学金、学校贷款、经济资助即助学金等。学生在办理美国留学奖学金申请之前,先要了解学校有多少奖学金资助项目,有的放矢进行申请。一般托福要达到79分才能获得资助资格,如果想申请全额奖学金,分数甚至要达到100分以上。以上是智课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智课选校帝。

阐提

在美国圣母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在国内被直译为圣母大学,Pro君曾经有同学因为不好意思给别人介绍自己是在“圣母”就读,而考虑过是否要放弃申请。然而,圣母大学是美国领先的天主教、研究型大学,虽然在QS世界排名中仅位列211位(得分最低一项是国际学生数量),但在US News的全美名校排名中,却占据了第19名的高位,更被Newweek周刊列为25所“新常春藤盟校”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在圣母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地理位置圣母大学位于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 (South Bend, Indiana) ——这是一个围绕圣约瑟夫河 (St. Joseph River) 的中型城市。南本德距芝加哥约100英里,当地的大学生则是该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撑。然而,南本德虽小,这个城市却还包含着一个小型民用机场,许多博物馆以及文艺表演的场地。圣母大学的毕业生 Lindsay Sena 形容道:“虽然ND的校园异常地美丽和安全,但南本德市却没有足够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服务。虽然有些学生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在校外生活,但校园周围的社区却不如校园安全。”校园圣母大学的校园以哥特式建筑闻名——位于行政大楼顶部的金色圆顶和“触地得分”的耶稣是校园里的“网红打卡点”。这幅巨大的壁画描绘的是基督举起的手臂,有趣的是,它俯瞰着体育场,就像橄榄球裁判一般,因此被戏称“触地得分”。大多数学生在上学期间很少走出校园,毕竟学校里可以玩的地方不少。LaFortune 学生中心便是最受欢迎的“景点”:除了学习区以外,LaFortune 还拥有赛百味,汉堡王,Sbarro,星巴克和一家名为 Huddle Mart 的小型便利店。除此之外,在上学期间,位于 O’Shaughnessy Hall 的 Waddicks 也是大多数学生经常去光顾的咖啡店。Reckers 则是另一个流行的“玩乐点”,以24/7全天候供应食物而闻名。晚上出去玩或参加聚会回来后,许多学生都会前往 Reckers 享用冰沙或比萨饼。另外,Legends 也不得不提,虽然……它太远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甚至还曾经被提议推翻重建成一个停车车库(最后还是保住了)。不过, Legends 不仅设有餐厅,还有酒吧哦(当然,这仅适合21岁及以上的人嘻嘻),并且在周末经常举办清口相声(stand-up comedy)、livehouse之类的活动。宿舍校园内有28个单性宿舍,男性15个,女性13个。与其他许多喜欢在校外租房住的大学生不同,圣母大学的大多数学生会在宿舍住上整整四年,据估算,大约有80%的学生都住在圣母大学的校园内。因为圣母大学的宿舍绝对不仅仅是学生睡觉的地方!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个性,包括宿舍吉祥物和年度校园范围内的“签名活动”。校园内最古老的宿舍圣爱德华大厅 (St. Edward’s Hall) 建于1882年,而最新的邓肯大厅 (Duncan Hall) 则于08、09年开始对学生开放。每个宿舍内都有各种委员会和一群“职工”,其中包括宿舍牧师 (Rectors),学生居留助理 (student Residence Assistants) ,研究生学生助理牧师(graate-student Assistant Rectors)以及宿舍主席 (dorm president) 和副主席 (vice president)。宿舍还会选举一名参议员 (senator) 在学生会中任职。圣母大学宿舍有着非常严格的“性别管控”——规定异性成员在工作日午夜或周五或周六凌晨2:00之后不得进入宿舍的卧室,因此,每到深夜,都会有许多学生选择在宿舍的公共休息室里闲逛。圣母大学没有所谓的“兄弟会”(Pro君以前也写过相关推送,可以查阅),因此大多数学生发现在宿舍里交流并不会像电视剧里展示出来的那么“抓马”。他们的宿舍构成了他们的朋友基础,除了宿舍的活动以外,每个宿舍还有自己的运动队伍、礼堂等。可以说,圣母大学的宿舍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体育毫无疑问,圣母大学校园里最热门的运动是橄榄球。ND的球队,甚至是队歌(战斗歌),都可以说是在美国出了名的。圣母大学的爱尔兰格斗队 (the Fighting Irish) 无论到美国的哪个角落,都受到球迷的欢迎——学生,校友,教职员工和其他爱尔兰格斗队的球迷会在每场主场比赛中都将大学的体育场给占满。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圣母大学的橄榄球的地位仅次于上帝。周末校园内会举行家庭球赛,这为校园生活提供了全新的面貌。除了橄榄球以外,ND的篮球队和女子足球队也很受欢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ND的男子冰上曲棍球队,该队在2008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参加NCAA冠军赛,但输给了竞争对手波士顿学院。没机会参加NCAA比赛怎么办?每个宿舍的球队都有机会在校内联赛中代表自己的宿舍!更多和ND校园体育相关的冷知识除篮球和橄榄球外,网球、排球、曲棍球、足球等校内比赛均免费供学生参加,并且在这些活动中通常免费赠送衬衫,马克杯和海报。ND的校刊/学生报“观察家 (The Observer)”在体育方面的投入与在校园新闻、国际新闻和商业以及娱乐方面的投入一样多。足以见得该校多么热爱体育项目!就像上面提到的,橄榄球在许多学生心中地位仅次于上帝,所以也正是因为足球是所有ND学生的重中之重,所以有比赛周几乎会占用到你整个周末的时间——尽力在周六之前完成所有作业、工作,否则,在周日下午/晚上你会真的觉得压力山大!学习之余,新生一定要学会唱圣母大学球队的“战斗歌”。它虽然不是全美最著名的大学曲目,但在橄榄球比赛中,无论是输是赢,学生、球迷和球队队员都将会齐心协力地唱响战斗歌,这或许能成为ND学生最难忘的经历之一。有人说,“我不喜欢运动,是不是不适合上这所学校?”你需要知道的是,圣母大学的学生喜欢运动不假,他们喜欢看运动、玩运动、谈论运动;但如果你不喜欢这些活动,只要你耐心并理解这样做的人,你依旧会爱上ND的!

富贵病

美国读研,必须考虑的6个选校标准!

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美国著名大学最简便的方法,是参照美国研究生专业排名或者是美国大学的院校排名,其实在选择美国著名大学时,仍有很多重要因素需要我们多加考虑,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研究生留学择校注意事项。首先明确美国读研目的你想从研究生学位中得到什么?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想转行,还是想通过这个研究生学位来获得自己更向往的职位?你即将获得的学位能给你的职业前景和薪水带来很大的提升吗?现在许多学生很享受大学生活,但是在大学毕业后,就想利用研究生的学习来逃避职场和就业,这种情况我们是不建议的。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职业道路,可以通过Gap Year去对比你的职业选择,或者花一些时间在你喜欢的行业里先工作看看。 在选择学校之前,你要弄清楚自己纠结的点在哪里,想留美和想回国的决定是不一样的。理由如下:申请美国研究生留学,如果你想留美就业:地理位置的选择就要排在第一位了,因为,美国公司的招聘习惯遵循“就近原则”,他们会在当地的学校Post很多职位。所以,在选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校周边的就业环境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排名不是最重要的。申请美国研究生留学,如果你想回国就业:那么,学校的名气就比地理位置重要。因为,国内更关心你毕业于什么学校,甚至专业排名都没有那么重要了。美国研究生该如何选校?1、美国每一所大学的录取条件都不一样。雅思成绩有学校接受,有学校不接受。GRE有的规定最低分数要求,有的则没有规定。论文题目各个学校不同。就连学费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美国顶尖大学很少对GPA、托福和GRE设定底线分数。美国的大学相信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具备的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选择学校,要看是否适合自己。2、学校的排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在这所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尽管US News、QS或其他排名机构给出的大学排名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判定某一所学校及专业的实力和名气,但你在择校时还是需要避免过度的参考排名。事实上,你还需要从课程、学生类型、地理位置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判断。3、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校时,应当注意“同类院校”。很多研究型大学都具有共同特征,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规模和多样性等。这可以在看似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相同的学习成果。4、学费对于留学生每一个家庭的决策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不要让他决定了你的选择。许多学校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所以表面上的全额学费,最终需要父母支付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5、考虑申请的难度是一方面,但也要考虑大学培养的标准。选择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可能会给自己提供一个更好的成功机会。6、最终经过与学校的联系,向学校寄送申请资料,会得到一些学校的录取通知,再从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学校办理签证,前往注册。还可在奖学金、未来出路、转学、中国学生人数方面(这些资料可以直接与学校联系、询问)进行最后的筛选。美研选校的一些误区美国东西两个海岸的地方是思想比较开放的,但是中南部地方还是比较保守的。这一点每一次大选都会体现出来。保守的地方宗教气息也比较浓厚,一般以基督教和天主教为主。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即使是宗教学校并不一定要求你必须有相应的宗教信仰,只是这些带有宗教性质的学校,往往会有更加浓郁的美国文化在其中。A校和B校的哪个好,是多数同学都会纠结的问题。不要过度迷信排名,因为两个排名相近的学校,用排名决定孰高孰低则是非常片面的。只有适合自己需求的学校,才是最好的。有些学生不知道各个学校的申请难度,索性就盲投,一次申请15-20所学校,觉得申请学校数量越多录取概率会越大。申请毕竟是一件耗精力的事情,还是希望大家有的放矢,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意向筛选出大概8所学校,查看各所学校的program特色,针对性地写出为什么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吸引你的地方,并根据需要联系教授套磁,这样才能提高录取概率。美国硕士留学选校的要点就为大家整理到这,申请美国硕士选校要注意什么,希望通过上文介绍能够帮到要了解申请美国硕士留学的同学们。

是谓玄德

赴美读研究生费用明细

选对留学院校对我们的求学之路至关重要。美国的教育资源丰富,名校众多,是大家理想的留学目的地之一。下面就和智课选校帝了解一下赴美读研究生费用明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普通私立大学本科课程每年的学费约为1.7万-2.4万美元,名牌私立大学则超过3万美元。美国公立大学的收费一般低于私立大学,每年学费约为0.9万-1.4万美元。其中,学费根据专业不同也不一样。理工类和经济类比文科学费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法学院:每年$43,000到$35,000左右;商学院:每年$46,000到$39,000左右;工程学院:每年$3,5000到$1,5000左右。理工科专业1、电气工程电气工程专业俗称“doubleE”或“EE”。美国EE专业研究生学制一般为1.5~2年。哥伦比亚大学为例,2015年哥大学费48,753美元,生活费33,600美元,总计82,353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为510,885元。而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根据学校网站所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国际生一年学费为10,016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为62,135元。但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当地消费水平一般,一年生活费大约为人民币4万元。此外,不同的学校可能会另外收取生活费和图书、医保等杂费。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为例,每年还会收取16,137元的学费和医保费。总体来说,美国EE专业大致收费为每年11万-51万元。2、土木工程美国土木工程专业的学制一般为1-2年。以我们熟知的卡耐基梅隆大学,简称CMU为例,2015年CMU土木工程专业一年学费为$41,746,生活费为$17,106,再加上$3,522的医保费,学校一年所收费近40万元人民币。CMU位于匹兹堡市,算是美国的二级城市。位于密苏里州的密苏里科技大学一年学费为$18,230,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一年生活费约为$6,000,因此密苏里科技大学一年费用约为15万人民币。(密苏里科学技术大学,致力于采矿和冶金方面的研究。能源、土木、材料等学科处于全美前列,采矿工程学科排名全美第二)总体来说,美国土木工程专业的收费区间为每年15万-41万元。商科专业1、金融硕士总体来说,该专业费用花销和区域经济有很大联系。位于美国东北部的麻省的Clark University克拉克大学,一年总费用约47359美金,接近30万人民币。其中生活费10000美金,相当于6万人民币。同样是位于东北部的Universityof Maryland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该专业一年总费用需要83000美金,费用超过51万人民币;其中,生活费需要18000美金,也同样超过11万人民币。由此可见,东北部经济圈学校的金融专业对学生经济能力的要求是十分高的。此外,DePaulUniversity德保罗大学(美国顶级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同样是位于大城市(芝加哥),但是对于学生的费用要求都相对东北较低一些,一年总费用约46960美金,费用不到30万人民币。根据I-20表格显示,生活费3个月不超过4500美金(约合27900人民币),从而推算其一年的生活费用不过10万人民币左右。2、会计硕士很多学习会计专业的都想去纽约,因为位于美国经济核心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公司企业以及职业化会计事务所都很多,就业比较好。但是同样地,学生应考虑到纽约的消费水平,以纽约大学的会计硕士专业为例,其项目9个月的总费用约为76700美金,接近48万人民币;其9个月的生活费也是25200美金,也接近16万人民币。但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威斯康辛州最大城市(密尔沃基,Milwaukee)的MarquetteUniversity马凯特大学(顶尖的私立天主教大学),其一年总费用约为34550美金,相当于21万人民币;其中,一年生活费用15650美金,不超过10万人民币。通过这两所学校的比较,我们可以得知,虽然区域内的生活费用相差不大,但是会计专业的项目费用还是相差很大(接近20万人民币);或许,这是与项目的名气有很大关系。以上是智课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智课选校帝。

白影

根据U.S. News看看哪所美国天主教大学排名高

前言:有兴趣进入罗马天主教传统学校的学生可能会对这10所排名靠前的国立大学感兴趣。在这些机构中,2018年秋季的平均录取率为43.4%。这10所大学的学费也往往高于其他顶尖大学。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一项年度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私立大学的标价在每年5万美元以上,比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学2019-2020年的平均学费和杂费高出35%以上。 1、圣地亚哥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U.S. News排名: 91 (并列)学杂费 (2019-2020): $51,186录取率 (2018秋季): 53%在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之前,圣地亚哥大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大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一所女子学院,但从1972年起就以男女同校的形式存在。像这份名单上的其他天主教学校一样,其他信仰的学生申请也受到欢迎。根据该大学的网站,“超过30%的上大学的本科生承认自己不是天主教徒。”2、马凯特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 (WI)U.S. News 排名: 84 (并列)学杂费 (2019-2020): $43,936录取率 (2018秋季):82%马凯特的故事始于一个梦想,一份16000美元的礼物和近30年的工作,然后才有了一所男子文理学院。据学校网站显示,该校创始人约翰·马丁·亨尼牧师(Rev. John Martin Henni)于1881年马凯特大学建立两天后去世。这所大学的名字来自Rev. Jacques Marquette牧师,一位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和探险家,他被铭刻在学校的校徽上。3、贡萨格大学——Gonzaga University (WA)U.S. News排名: 79 (并列)学杂费 (2019-2020): $45,140录取率 (2018秋季): 66%贡萨格大学的故事始于一位名叫约瑟夫·卡塔多的意大利牧师,他想建一所学校为附近的印第安部落服务。这一愿景发展成了一所学院,在1887年成立的时候只有7名学生,1948年发展为男女合校。130多年后,贡萨格拥有7500多名在读学生和一支男子大学篮球队,该篮球队是NCAA锦标赛的中流砥柱。4、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NY)U.S. News排名:74 (并列)学杂费(2019-2020): $54,093录取率 (2018秋季): 46%福特汉姆大学始建于1841年,前身是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1907年,圣约翰学院更名为福特汉姆大学。福特汉姆大学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包括接待过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他可是是该校图书馆的常客,这一大学还参与了1939年首次直播的橄榄球比赛,并创造了体育历史。5、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CA)U.S. News排名:64 (并列)学杂费 (2019-2020): $50,283录取率 (2018秋季): 47%从这一大学名字可以看出,洛约拉玛丽蒙特大学是两个学院合并的产物。洛山矶洛约拉学院和玛丽蒙特学院在共用设施和师资五年之后,于1973年合并为一所学院。这所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但其网站指出,这所大学的愿景植根于耶稣会500年的哲学。6、圣塔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 (CA)U.S. News排名:54 (并列)学杂费(2019-2020): $53,634录取率 (2018秋季):50%圣塔克拉拉大学自称是加州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在1851年,开始是一所男子预科学校。但从1853年开始提供大学课程,并从被称为圣克拉拉学院到1912年的University of Santa Clara。1985年,正式更名为Santa Clara University。位于硅谷的圣塔克拉拉大学将自己的技术、创新和社会意识与耶稣会教育传统融合在一起。7、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 (PA)U.S. News排名:46 (并列)学杂费 (2019-2020): $55,430录取率 (2018秋季): 29%维拉诺瓦大学由1842年的奥古斯丁修道会建立,以16世纪西班牙修士和哲学教授维拉诺瓦的圣托马斯命名。该学校的网站指出,“奥古斯丁的天主教知识传统”仍然是其1.1万多名学生的学术社区的基石。8、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U.S. News排名:37 (并列)学杂费 (2019-2020): $57,910录取率 (2018秋季): 28%根据波士顿学院的网站,该学院成立于1863年,旨在教育该市大量的爱尔兰天主教移民。该网站将这所学校描述为一所面向通勤者的“小型有轨电车学院”。波士顿学院最终发展壮大,学院购买了一个31英亩的农场,并在1909年开设了一个新的校园,现在校园面积已经延伸到371英亩。9、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 (DC)U.S. News排名: 24学杂费(2019-2020): $56,058录取率 (2018秋季): 15%乔治城大学于1789年建立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据该校网站介绍,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大学。乔治敦大学一开始规模很小,在内战期间就摇摇欲坠,学生人数从313人减少到17人。快进到150多年后,乔治城大学拥有19,000多名学生,录取率在本名单10所大学内是最低的。10、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IN)U.S. News排名: 15 (并列)学杂费 (2019-2020): $55,553录取率 (2018秋季):18%美国圣母大学是由一位法国牧师在1842年建立的,占地524英亩,校内有两个湖;第一个建筑是一个小木教堂。创始人爱德华·索林牧师(Rev. Edward Sorin)用自己的母语取了个名字,用法语将这所学校命名为“湖上圣母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ur Lady of the Lake)。圣母大学简称为Notre Dame,其学术历史包括对航空、电信和大学体育的重大贡献。

不能说

2019美国研究生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专业大学排名

美国TFE Times(全称The Financial Engineering Times)公布了2019年美国各大硕士专业的排名情况,以下是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专业排名。在TFE Times找到最好的商业分析硕士(MSBA)课程。使用顶级商业分析硕士课程排名,为您找到合适的硕士课程。商业分析专业排名方法30%平均GMAT分数25%的平均薪金和奖金15%的GPA15%的录取率10%的全日制毕业生在毕业时就业率5%的全日制毕业生在毕业后3个月就业率New York University 纽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南加州大学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伦斯勒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罗切斯特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 维拉诺瓦大学University of Utah 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明尼苏达大学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史蒂文斯理工学院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南卫理公会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路易斯安那州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罗格斯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佐治亚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歇根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康涅狄格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福特汉姆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 俄克拉荷马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 克雷顿大学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 北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 田纳西大学Drexel University 德雷塞尔大学Bentley University 宾利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 迈阿密大学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美国天主教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 肯特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 Dearborn 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鲍灵格林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Benedictine University 班尼迪克大学Saint Peter’s University 圣彼得大学Bellevue University 贝尔维尤大学Saint Joseph’s University 圣约瑟夫大学New Jersey City University 新泽西城市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芝加哥国际教育编辑。

金蜘蛛

“我就不该录取你”一个美国教授写给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的信

之前蒙圈儿和大家讨论过美国大学的毕业率问题。诚然,美国是大部分准留学生的首选留学目的国。多元的文化气息、自由的学术氛围……都是我们向往的理由。然而,美国的大学,名校系列“严进严出”,普通院校“宽进严出”,能被录取但不一定就能完美结束。根据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研究报告,所有四年制美国大学,学生能在6年内毕业的比例只有60%,公立大学是57%,私立的非盈利大学好一些66%,私立盈利大学只有32%。今天又提起这个话题,是知乎给蒙圈儿推送了一篇高赞文章《美国教授开除中国研究生:我就不该录取你》。原文作者袁劲梅所在大学开除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研究生,而作者本人正是这位研究生的导师。从这一事件中,作者观察到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别,于是郑重地给这位被开除的留学生写了一封信,坦诚地表达了她本人的观点。袁劲梅 |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是美国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哲学系的终身教授。这是一所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私立天主教大学,隶属于耶稣会,历史可追溯至1878年。201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中西部地区大学”排名中将其列在第1位。Creighton University这封信原文如下:XX同学:接到你要求“保留学籍”的上诉被研究生院董事会驳回的消息,我想告诉你:这是你的失败,也是我的失败。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一个教授,一辈子培养不了多少研究生。你祟拜的 Y 教授,刚去世,他一辈子也就培养了九个“东西方比较哲学”的研究生。我创建的 C 大“东西方比较研究”,从第一个研究生到最后一个研究生,一共十一个。你是第十一个。现在,第十一没有了。因为项目停了,以后也不会再有。在美国,或在 C 大,遍地都是西方文化,加开一点中国文化研究项目,很不容易,全是教授自愿作出的无偿贡献。所有的研究生,都是教授的作品。我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我希望每一个作品都是杰出作品。你被取消学籍,第十一个作品报废。你没达到标准,是我和你的共同失败。你想到的是:你的前途中断了。这是不对的。你的前途依然有无限多的选择。你可以从商,在网上办你的杂文网站,或回中国办公司,再换一个能收你的项目学习,等等。我希望你在别的行业和地方能有成就。如果,你下了决心要在学术界做学问,我下面写的东西,是给你的临别礼物。如果你不想做学问了,下面的话,你根本不用看。世界上路很多,不一定要做学问,做个好人,就值了人生。你可以就看到这句为止:“你当个好人,我祝你好运。” 如果你往下看了,那我假设你想知道为什么你刚开始往“做学问”这条路上走,就失败了的原因。如果,你还想走做学问的路,下面的话会对你有用。我对你直话直说。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跟你绕过弯子,也没有改变过对你的要求。你失败的原因,有些是你自己的责任,有些是那些把你教成这种样子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的责任,有些是我的责任。 先讲我的责任。我的责任是:我不应该录取你。因为你想要的东西,我无法给你。你想要的是到美国来见识一圈,和教授搞好关系,使一些点子,让教授按着你的设计,给你一些作业,你轻轻松松得到一个学位;再靠这个学位,说自己成为学者了,然后在中国或美国找个挣钱多又体面的工作。你说你将来想在大学当教授,你还对我说过不止一次,你必须得到这个学位。我懂这个学位对你的重要性。 但是,我能教给你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基本原则,让你成为一个尊重知识、热爱真理的人。在学术领域,你必须不为任何利益撒谎,只说真话,且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你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寻找未知,没有捷径可走;你还必须知道自己的局限和无知,把你个人的角度和判断低低地放在“公正”之下,这样,你才能开始做学问。要想从我这里得到学位,你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我不卖学位。我的知识可以无偿贡献给愿意跟着我一起寻找真理的学生,但不做交易。这是我们之间的误区。我是在你选了我的两门课之后,才认识到我们之间的这个误区。这个误区,造成我们之间的所有冲突。我认识到,把你录取来,是我犯的错误,也是对你犯的错误,让你错误地计划了前景。 其次,讲你的责任。讲你的责任,其实是我对你的最后评价。或,是我给你的解释——为什么你不适合做学问。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人、公司老板或其他什么职业人士。搞学术,和经商或当清洁工,没有职业高下的不同,但明显有职业要求的不同。做学问,要有品格,最首要的是,得做人。我前面说的误区,与其说是学术上的,不如说是如何做人上的。你在 C 大期间,做学问的技术,我时时刻刻在教你,那些技术都详细写在你的每一篇作业和论文上了。但是,关于做学问和做人的关系,我没跟你讲透彻。在谈你的责任时,我会讲这个问题。 因为你本科成绩不好,我亲自在北京对你面试后,才决定录取你。录取你,是我拍的板。当时,我对你的判断是:人很聪敏。但是,那是一个错误判断,因为那个错误判断,我得分担你失败的责任。现在,我对你的评价是:你不聪敏,你没有一点儿做学问的人所必需的聪敏。这种聪敏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我知道我的无知”。你一进校的时候,就认为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你知道怎么能玩得转。你不停地显出你什么都懂;参加讨论,不懂的事,你也常常不懂装懂,胡说一通。上课,你原著不读,必读书不买,看一些网上第三手的书评、简介,就敢宣称:书读完,懂了。就敢狂加评论。你有种种理由认为你是对的,所以,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宣称,你懂了,你比同学教授都懂得快。你有你的机巧。但你的读书“机巧”我完全不看好,那是做生意的机巧,不是做学问的技术。我对你的判断是,在我的前三门课上,我要求的必读书,你不是没读,就是没读懂。你真正开始认真读的一本书,是我的第四门课“比较逻辑”上的《逻辑》。这本书,目前,你读懂了60%。这是你的进步。我想告诉你:你这种很坏的学习方法,至少得为你的三个“C”和两个“I”,负一半责任。 用你那种学习方法做不了学问。你可以东找一点西找一点猎奇的信息,放到你的网站上,让大众读着玩(这是你的权利),就像旧时茶馆里说书的、传小道消息的人,目的就是吸引听众兴趣一样。这没什么不好,也是一种传媒方式。但这种方式绝不能用来做学问。做学问,不是猎奇,也不是快速地搜罗信息。做学问,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拨开前面让人看不清楚的杂草,细细地分析;用理性拷问自己,拷问先人;然后,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块小小的新石头,让后人踩着,不摔下来。这就是为什么维特根斯坦将能不能把思维说清楚看作是一个道德问题。你很爱说,也总是在说。但是,你很少能把问题说清楚。在做学问上,“凡你能说的,你说清楚;凡你不能说清楚的,留给沉默。”(维特根斯坦,Tractatus)在一知半解的时候,你胡说,那叫“扩散无知”,是害人、误导,是浪费别人生命。做学问的人,要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如果你不能,或不想负这个责任,你别走这条路。我不培养产品推销商(不会),也不培养哗众取宠的网络编辑(没能力)。 因为你学识基础很差,你得弥补这个致命缺陷,才能去做学问。学识基础差并不要紧,你从基础开始好好补,是能赶上去的。但是,你却用了一些奇怪的、与学者品格不相容的方法来掩饰你的致命弱点。第一个例子,你刚来的时候,和我谈话,动不动就扯出一些社会“名人”,这个,那个,你跟他们都认识。你说的这些“名人”,我半个也不认识,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的名字夹在你和我的谈话中。我也不想认识这些社会“名人”。如果他们有成就,我为他们高兴,但是,他们与你我都无关。你要做学问,好好跟我学,不必去追啥社会“名人”。学术不是社交,不是出名,是坐冷板凳。你做学问的目的,必须是对真理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心。名不名与学者无关,得奖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对学者来说,做学问本身,就是乐趣所在。想用社会“名人”来衬托你自己的地位,你要么是骗人,要么是骗自己,都是想掩饰你先天的不足,没有自信心。如果你不想用你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信任,你也不能做学问。再一个例子,就是你在XXX课上的抄袭问题。你可以跟我解释,从网上复制了东西,贴下来当作业交给我,不叫“抄袭”,是我“误解”了。事实上,我也没真报告你抄袭。你也用不着解释来解释去,说你不是存心要抄袭,怪我不理解。我理解或是不理解,其实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一,我没有报告这事件;二,不管我“误解”不“误解”,事实是你交来的作业,7%以上绝对与网上他人的东西一样,这就叫“抄袭”(按 C 大校规定义,7%以上雷同就叫“抄袭”)。这件事,是我坚决反对你想找捷径、借以掩盖你的基础差和没有治学能力的缺陷的开始。我就此警觉并反对你的走捷径,一直和你对抗到上周的最后一次考试。对你第一次“抄袭”这事本身,我只希望你说一句话:“对不起,我再不这样做了。”然而,我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报怨:为什么我不理解你的解释——那不是“抄袭”。我没有报告你抄袭,甚至都没有取消你的奖学金,这是我所能做到的对你的最大保护,是给你改正机会。但,你要我接受“那不是抄袭”,这是你在指鹿为马,还公然要求你的教授跟着你一起自己骗自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你可以赖掉一个错误,我可以不追究,但你同时也失掉了我对你的信任。如果,你还想做学问,你永远要有能力和勇气认识和承担自己的错误,不然,你不能做学问。你自己要承担的责任,还包括你的人格分裂。这一点,不能全怪你,人格分裂是畸形教育的结果,这也是我最后要讲的你的社会背景的责任。你是我见过的最自相矛盾的学生。当我想到你的社会背景,我对你的人格分裂抱有同情。但是,我还得指出,这是病态。你应该尽快找心理学家帮助,治好这个毛病。做学问的人,必须里外一致,言行一致。这封信原标题《做人,做学问—— 一个美国教授写给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的信》,从中能感受到袁劲梅教授的谆谆教导之心。大部分人看过这封信的观点都是比较理智的,少部分闭眼玩家坚定的批判国内的教育制度落后导致了这样的悲剧。仅凭一封发在杂志上的公开信,其实我们是没办法做出准确判断的。因为我们无从得知事件的背景和真实性,这仅仅是教授的一人之言。但这封信仍然讲到了做学问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教授最重视的一点:求真务实。开除一个研究生,不是一件小事,每个大学都会有自己严格的程序。很多美国大学的雷区就是学术不诚信。在这个十分注重学术和知识产权的国家,学校对待学术不端正的行为一直都十分严厉,对“抄袭”更是深恶痛绝,通常会处以重罚。一旦触碰,立马会被开除或退学。除了抄袭这个雷区之外,留学生学术表现差也会面临严重后果:留校察看、停学和开除。一般而言,如果本科生的GPA达不到2.0、研究生的GPA达不到3.0,都有可能面临被学校开除的情况。而且,GPA的组成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就能定夺的,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出勤率等都是组成GPA的重要部分。都说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很浮躁。信中的同学也是本科成绩就不够好,为了混学位走了弯路。但蒙圈儿想说,对于每一个出国的小伙伴而言,无论你是真心想做学问抑或只是想出国开拓眼界,首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自我规划。有足够的耐心在实验室做实验、发论文,最终你收获的是更多的知识;但如果你只为镀金,那就别有太高期待,付出是和收获成正比的。出国了,就抛弃那些小聪明和侥幸心理吧。知识才是收益终生的东西。

纳甲

寻找多萝西·戴的足迹——我的耶鲁琐忆

作者按:2018年,延续了十三年之久的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博士研究生交流项目终止了。为了纪念史景迁、金安平夫妇为中美学术交流所作的杰出贡献,北大历史系牛大勇老师嘱咐参加过这个项目的同学们写些文章。我是第二批赴耶鲁的两人之一,在耶鲁的学习和生活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因此更有回忆成文的必要。因此就在去年年初写了这篇。这一年多来,中美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可是因为懒,我也没作什么修改。必须承认,要我回忆十几年前的事情很不容易。费了好大的劲儿,浮现在脑海里的也都是些肢离破碎的片断。当然,也都是岁月留下的最深刻的痕迹。我是学历史出身,记述往事自然要沿着时间、空间和人物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次见到史景迁、金安平贤伉俪是在2004年,他们来北大作讲座,同时和北大历史系商量搞一个北大-耶鲁博士生交流项目。简单来说,就是耶鲁中国史方向的博士生和北大美国史方向的博士生,可以在博士论文开题后,彼此到对方学校搞一个为期半年左右的交流访问,名额是每年两三名。这样做好处当然很多,首先来说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做历史研究,语言是最基本的功夫,但据我观察,无论在那时还是现在,国内能熟练掌握几门外语的学者都称不上多,加上那时候人文学科的学者出国机会本来就比较少,所以史先生发起的这个项目十分珍贵。还有就是可以更有效率地收集史料。那时候在国内做世界史研究的尴尬之处就是史料非常不足,而且越是研究的深入,史料就越是不足。看着中国史专业的同学们动辄写几十万字的论文,我们这些搞世界史的总是惭愧的抬不起头。胡适曾经给我们历史系立下一个规矩,“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不足,文章自然也写不长,靠脑补写论文是经不起同行推敲的。去美国名校图书馆查阅史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我后来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史景迁先生发起这个项目还有更深的立意,他想加深中美两国历史学者之间的交流,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学术研究进步。勿庸讳言,中国高校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体系相对美国是有些落后的,所以这种交流对中国学生的意义要更大一些。到了2005年,我完成了博士论文开题,具备了去耶鲁交流的前提条件。记得是暑假后的一个傍晚,史景迁金安平贤伉丽又来到北大,在南校门外的天外天邀请部分博士生一起吃烤鸭。我接到通知的时候正好在图书馆,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很匆忙地赶了过去。那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史先生和金先生。史先生相貌十分俊朗,举手投足都是英伦绅士范儿,与肖恩·康纳利颇有几分相似,史先生又很健谈,称得上魅力无穷。金先生凝视史先生的眼神十分丰富,既有一些仰望偶像的崇拜,又有一些看顾孩子的爱怜,可见二人感情之隽永。史先生一边吃东西一边问我们都在研究什么。大家逐一讲,轮到我时,我说我在写多萝西·戴(Dorothy Day,1897-1980)。要知道,即使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题目都是冷门。首先,宗教史在国内就称不上什么“显学”,有野心的学者大都不会选择这个领域。其次,我研究的又是美国天主教历史上一位女性社会活动家,绝大多数人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史先生有点儿意外,便问我北大这方面史料够不够。我随手从书包里拿出戴的传记给他,讲了讲我为什么选这个题目,以及目前史料掌握的情况。史先生又问,关于戴的史料在美国丰富吗?我回答说,戴的日记和相关档案主要收藏在威斯康辛的马凯特大学图书馆,耶鲁图书馆也有戴青年时期作为美共党员办的左派刊物的缮本及微缩胶卷。想必那天我给史先生留下了一些印象。到了十月间,我通过了北大和耶鲁的选拔,成为2006年赴耶鲁交流的两人之一。还记得这个消息是金先生亲自打电话到畅春园宿舍告诉我的,她像慈母一样叮嘱我接下来赴美要作的各种准备,让我感到既意外又温暖。2006年元旦后,我如愿来到耶鲁。在行前的晚上,我的导师彭小瑜教授请我在砂锅居大搓了一顿,还陪我到双安商场按美国教授的范儿买了一件毛呢大衣和一件灯芯绒西服,这些都是十分美好的回忆。师恩深似海,唯有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才能报答,这是题外话。很多细节表明耶鲁也十分重视和爱护我们这些交换生。一出肯尼迪机场,便有校方雇的豪华轿车来接我们,我记得是一辆很长的林肯,在国内常见被用作婚车,当时还觉得挺好笑的。到了耶鲁后,校方安排我们住在高街32号牛津公寓,这里称得上是纽黑文综合条件最好的公寓,离耶鲁老校区、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和耶鲁研究生院都很近,邻近生活设施也很齐备,十分方便。耶鲁还安排了一位来自复旦的留学生帮我们办理入校的各种手续,省了我们很多麻烦。最重要的是,每个月的津贴从上一年的1000美元增加到了1300美元,对我日后在全美四处游历帮助极大。先回忆在耶鲁的学习吧。金先生希望我们多选些课,多体验美国常青藤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氛围,这对我们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生涯显然十分重要。我当时可能自视太高,不知深浅地选了一大堆课,主要是美国政治、社会和思想史一类,以及一些语言课程。上了课后就傻眼了,以我的学力实在难以支撑。耶鲁教授十分注重讲授学术史和方法论,教学内容非常扎实,和国内一些教授热衷在课堂上讲段子的情形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教学方式多是费孝通先生提过的“席明纳”,也就是研讨会。选课的研究生坐成一圈,在教授的引导下,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要求论点鲜明、有理有据。这种形式看似简单随意,实际要求却非常的高,需要大量的阅读作支撑,几乎每一次研讨会的书单都得列十几本书和数十篇学术论文。别说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交换生,就是母语是英语的研究生,要想把这些全啃下来也是超乎想象的。如果严格按照教授的要求做,我相信这一学期的阅读量,比普通人一辈子看的书都要多得多。可见,优秀的学者都是通过残酷的训练锻造出来的。除了阅读之外还有写作,每门课都要交若干篇论文,那种压迫感简直要把人逼疯。好在彭师在给我们本科生上课时,就曾要求一学期写7篇读书报告,因此还算有些心理准备。必须提到的是,美国学术界对学术规范问题十分敏感。记得我在一篇论文里引用了某本专著中的一句话,考虑到是日常作业又不用发表,就没有详细标明出处,结果那位教授十分严谨,专门约我到办公室恳谈,不厌其烦地告诫我一定注意不要“抄袭”,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她还把这件事告诉了金先生,金先生也和我谈了一次,搞得我十分尴尬,心想这也太小题大作了吧。对学术规范如此重视,在国内学术界也是不多见的。要知道,养成好的学术规范,除了自律,主要靠老师的提醒和教训。国内履见报端的学术腐败,其实说明了很多问题。耶鲁的语言教学也是十分先进的,我选的英语课上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说英语时口音五花八门。老师从最基础的校正发音开始,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测量和规定音调和音色,然后通过大量朗诵训练固定下来,这种方法真是让我感到别开生面。更有意思的是,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口音设计不同的朗诵训练方案,比如发给我的是纳博科夫《洛丽塔》的开篇,我到现在都还记得,Lolita, light of my light, fire of my lions. My sin, my soul, Lolita…每次当着大家的面朗诵这段我都觉得好尴尬,同学们也都窃笑不已,但其实是老师发现我发音的时候舌头的位置不对,发L音不准而设计的专门训练。在耶鲁研究生院,纽黑文的小朋友为了纪念马丁路德金日(每年1月第三个星期一)做的留言卡片再说说耶鲁的图书馆吧。北大图书馆藏书在国内高校里最多,但和耶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耶鲁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有二十几个,藏书量超过千万册,在全美排名第一,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其中我常去的是主馆斯特林图书馆和拜内克古籍缮本图书馆。这两个馆各有特点,斯特林是一座哥特式仿古建筑,从外面看过去给一种庄严隆重的压迫感;拜内克则是一幢现代风格建筑,外壁用的是一种特殊材料,在日间阳光可以穿透外壁,室内不必开灯,因此在美国建筑界和图书馆界的名气都很大。耶鲁图书馆的优势不止于硬件,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两点,一是她的微缩胶卷室。那个时候网络数据库已经蓬勃兴起了,但之前大量的过刊都还做成了微缩胶卷,斯特林里有一间特别大的微宿胶卷阅览室,在那里可以查阅美国几乎所有的过刊期刊,十分方便,微缩胶卷阅读机摆弄起来也十分有趣,很像小时候玩的拉洋片,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二是发达的馆际互借系统。毫不夸张地说,在耶鲁图书馆就没有你借不到的书,因为读者可以很轻松地使用馆际互借系统,几天之内就把耶鲁图书馆没有的书从其他图书馆运送过来。我记得曾借了几本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两三天就到了。后来了解到,在全美有数不清的货车日夜兼程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专门负责在图书馆之间运送书籍,这种程度的公共投入确实超乎当时我的想象,要知道,这些馆际互借服务都是免费的。斯特林图书馆正面,门口停着的STEAMATIC便是运输馆际互借图书的货车拜内克珍本缮本图书馆再讲一些在耶鲁生活的趣事。身在他乡吃饭是个问题。在美国,不同国家风味的餐馆在价格上可以说是等级分明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文化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比如泰国菜和越南菜要便宜一些,墨西哥和意大利餐在中档水平,法餐和日料就要贵上不少。中餐比较特殊,各个档次的都有,覆盖面很广,说明很受欢迎。到耶鲁的第一晚,金先生先是带我们到一家很高级的中餐馆吃晚饭, 可惜名字我不记得了。饭后,金先生又带我们去了纽黑文所有华人和中国留学生都十分熟悉的长城饭店。说是饭店,也是家杂货店,老板可能是个广东人。在这里可以买到一些在其他超市不大容易买得到的中国特色副食和日用品,比如老干妈辣酱。杂货店后面是间自助餐厅,空间不大,只能摆四五张桌子,用的食材大都是前面杂货店当天卖的肉蛋蔬菜,但好处是口味地道、价格便宜,大概3-4个美元就可以吃得很好,可能因此很受中国留学生欢迎。在耶鲁最初的几个月,我经常来这里吃钣。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家面馆,老板也是位中国人。因为位置离教学楼更近,那家店几乎天天暴满。等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之后,就经常到超市买菜自己做饭吃了。做的也都是些简单的东西,煎个鸡蛋,炒个清菜什么的,仅以糊口为目的。必须得承认,美国食品价格确实很便宜,尤其是鸡肉。犯懒的作法就是几美元买上一大包鸡腿,回来煮上一大锅,一顿吃一个,可以撑上差不多一个星期。直到现在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做可乐鸡翅的味道。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让人着迷。纽黑文华人和耶鲁中国留学生们最熟悉的长城饭店总之,在吃的方面花费真的很少,算下来每个月也就两三百美元。省下来的钱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是买书。美国的书实在是太贵了,随便一本就要几十美元。相对来说,二手书要便宜不少,所以我就尽可能买二手书。而最方便的买书渠道无疑是亚马逊,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全世界最大的电商平台是以卖书作为创业起点的。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很难复制,当当无法成为国内一线电商,部分原因可能就在于此。另一件是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四处游历。耶鲁的学期中间有一些短假期,我既静不下来心看书,又不想宅在公寓里,就跑出去到处转。第一趟,我在3月去了加利福尼亚。从南往北,先到洛杉矶拜会老同学,然后到旧金山参观湾区。站在山顶上遥望太平洋着实让人震慑,我感觉太平洋的深邃和厚重要远远超过大西洋,可能是祖国就在彼岸的缘故。除了游玩,我还在耶鲁大学鲁乐汉(John Delury)博士家人帮助下,在伯克利耶稣会神学院(Jesuit School of Theology at Berkeley)待了几天,收集了不少史料,还顺便体验了一下修道院的生活。最后,我坐火车来到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在鲁乐汉博士父母的家中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周末。加州一行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美国天主教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话题叫“信托人(trustee)”,美国是个移民社会,19世纪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但教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天主教移民增加的速度,于是平信徒在建立教会的过程中发挥了比较关键的作用,捐助了大量教堂和教产,又因为美国深厚的民主传统,掌握教产的平信徒便和新来的负责管理教区的神职人员发生了矛盾,在双方冲突的过程中,便形成了以平信徒为主体的信托人组织。信托人代表平信徒参与管理教产,在教会事务中有很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和神职人员形成了既相互制约又彼此合作的关系。如果不来加州的话,信托人组织对我来说就永远是个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但加州之行让我切身体会到信托人与教会之间究竟是如何互动的。鲁乐汉博士的父母应该是加州天主教会信托人组织的重要成员,正是他们的沟通协调,让我有了在耶稣会神学院学习体验的机会。鲁乐汉博士的父母带我参观萨克拉门托一处铁路博物馆。用意是想让我了解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做出的贡献和遭受的苦难第一趟游历让我尝到了甜头,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3月底又去华盛顿看樱花。出门在外,“行”也是个大问题,不仅要设计好线路,还要选择好交通工具。因为没有高铁,在美国旅行首选的交通工具自然是飞机,然后是火车或大巴。离纽黑文最近的交通枢纽是纽约。对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从纽黑文坐火车到纽约是最经济的,只需要10几个美元,缺点是慢,100来公里的路程要开好久,活脱脱让我找到了小时候坐绿皮车的感觉。火车直通纽约中央车站,车站附近有华人开的长途大巴车站,去东海岸的大城市既便利又实惠,也可以在中央车站乘摆渡车直达肯尼迪机场转乘航班。对那时的我来说,出行的经济性是第一位的,便利性是第二位的,所以去加州这些比较远的地方,我一般会选中转航线或红眼航班,既折腾自己,又折腾朋友,现在回想起来实在太划不来了,特别是给朋友们带来很多不便,在此要为我的“自私”说声对不起。华盛顿我是坐大巴去的,大概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中途路过了费城,可惜没停留。作为首都的华盛顿处处都散发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国会山、林肯纪念堂、五角大楼、阿灵顿国家公墓……这一系列宏伟肃穆的灰色建筑都在讲述着深沉的爱国主义故事,这种气质在美国各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华盛顿期间我还参观了彭老师的母校美国天主教大学,那里是全世界宗教研究的重镇。从华盛顿回来没多久我又去了纽约,这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因为多萝西主要的社会活动大都是以纽约为中心展开的。我在纽约待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每天起床就乘地铁到曼哈顿岛,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从南往北,从西往东,走遍了多萝西在自传中提及的每一个地方,尽情想象着当时的情景。我还特意去了多萝西在曼哈顿创办的慈善机构“玛丽屋”和“圣约瑟夫屋”,这两个地方也是多萝西创立的“天主教劳动者运动(Catholic Worker Movement)”在纽约的分部,多萝西晚年一直生活在玛丽屋并在那里去世。不研究多萝西·戴的人很难想象这两个地方具体是什么样子,事实上,它们与一般人印象中慈善机构高大上的形象一丁点儿都沾不上边儿。它们都位于曼哈顿的下东区,那里是贫民区,肮脏、阴暗、破败,空气中隐隐飘散着腐臭的气味。圣约瑟夫屋显然不够整洁卫生,也没有院子,外墙上有不少涂鸦,有几扇窗户玻璃还是碎的,门口站着几位老年流浪汉,很明显,他们是来这里领免费餐的。玛丽屋的条件要好一些,作为劳动者运动的精神中心,时常有人来这里瞻仰。说来也巧,因为天主教劳动者运动创立于1933年的五一劳动节,我正好赶上了73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全美各地分部的运动领导人都聚集在玛丽屋,汇报上一年的工作,缅怀多萝西的一生。我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大家都对有中国人在研究多萝西·戴感到惊讶不已,就邀请我参加了他们的纪念活动。其实所谓的领导人,都是些甘愿为济贫工作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都是受多萝西人格与精神的感召而投身到运动中来的,他们服务的对象都是美国社会最最底层的穷人,其中大多数是无家可归、疾病缠身的老人,只要还有容纳空间,他们就可以在这里获得免费的栖身之所。多萝西有一句名言,love is dreadful。对她来说,济贫绝不是坐在办公室敲电脑来分配慈善项目和捐款,而是和穷人直接生活在一起,用全部身心照看他们。这些穷人没有条件讲究个人卫生,很长时间不洗澡,身上气味难闻,有虱子、臭虫也很寻常,普通人唯恐避之不及。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对有产阶级来说,无疑是感到厌恶和恐惧的。但多萝西和她的追随者做到了,并且一直坚持至今,多萝西和她创立的社会运动成为捍卫美国社会道德与良知的一道坚强防线。纽约之旅是我游历当中最奇幻的一部分,让我的博士论文的灵魂更加丰满、强壮。天主教劳动者运动纽约分部,玛丽屋,也是多萝西·戴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并且在那里去世游历美国的最后一站是密歇根湖畔的密尔沃基。马凯特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就座落在密尔沃基,关于多萝西的重要档案和文献大都收藏在马凯特大学的图书馆里。能来这里查阅史料是金先生和其他师友为我精心联系和安排的,对我完成论文十分关键。美国天主教历史协会主席、马凯特大学历史系帕特里克·凯利(Patrick W. Carey)教授热情接待了我,并安排我住在他家中。凯利教授是位非常淳朴的长者,无论我跟他讲起什么中国的趣事,他都会流露出一付难以置信的表情,问我,Is that true?当他理解了,他又会恍然大悟地点头,That makes sense! 就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我在凯利家中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工作日的时候每天清晨和他一同开车去学校,晚上又一起回家,到了周末就和他全家一起到密歇根湖畔的别墅休息。在凯利家吃的东西很简单,翻来覆去就是牛排、鱼排、意大利面和汉堡这些,但其实做起来还挺精致复杂。就拿汉堡来说,这个汉堡可不是麦当劳那种,而是先买回来新鲜的牛肉,绞成肉馅,再放在模子里压成肉饼,然后再到院子里用炭火炉子也肉饼烤熟。这样做出来的汉堡,那个鲜嫩多汁的口感,简直是无敌了。我还和凯利一起在院子里种辣椒、蕃茄,还有其他蔬菜,这还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干“农活”,后来凯利来北大参加学术会议,我还特意问他我们种的菜长出来没有,他哈哈大笑说,not all of them came out!我和凯利一起动手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凯利都尽可能要亲自动手做,这也是中西部美国家庭的生活常态。一般认为这是因为美国的人工比较贵,而在我看来,更多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劳动中感到无与伦比的愉快,否则无法解释买劳动工具往往要花更多的钱。凯利的车库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甚至有一台简易的车床。我和凯利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直到现在,凯利夫妇每年元旦都会给我寄来一封信,用最传统的方式讲述过去一年凯利家族发生的所有大事,幸福的和不幸的都有。他们视我为家人,而我在梦里也时常回到那难忘的密歇根湖畔。和凯利夫妇在一起,她夫人也是一位资深学者,主要研究语言和文学。大概一年前,无意中在FACEBOOK上和两位老人家相遇了,一别十余年,她激动得哭了在耶鲁的时光是很短暂的,但我经历的一切无疑对我之后的人生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来耶鲁之前,我的职业理想就是作个历史学者,但一番游历之后,我认为自己应当为国家和民族做一些更直接有效的事。我在五大湖区亲眼目睹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败与萧条,目之所及,到处都是废弃的工厂,就像在战争中被轰炸过一样。当时美国正处在爆发金融危机的前夜,耶鲁的中国留学生们大都热衷讨论毕业后如何去华尔街和印度人竞争,在金融行业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我当时的直觉就是美国已经日薄西山了,中国的机会来了,处在历史大转折时期,埋头做学问太没参与感了。现在回头看,这种判断有些片面和幼稚,但却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回国后,我和彭老师讲了我的想法,他很支持。毕业后,我离开象牙塔,当了一名公务员。好在学有所用,现在主要做些宗教政策研究的工作,希望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和民族多做一些事。作为历史进程发展的自然结果,近些年来中美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不知道北大和耶鲁交换生项目的终止是否和这种变化有关。无论如何,这令人感到十分遗憾,衷心希望中美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深入密切,而不是相反,长远来看,这对建立良好的中美关系是有利的。再说些题外话。因为研究需要,我们师生接触美国朋友不少,确实也有美国老师看到中国老师开日本车表示不愉快的小故事。有一次彭老师开了他的小飞度去机场接一位美国老师,对方就很直率地问他为什么不开美国品牌的汽车。这位老师一生都在大湖区工作和生活,明白汽车工业对当地人意味着什么,是就业和生计。在全球化高歌猛进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残酷的一面,忽视产业转移给原来的从业者带来的种种困难与伤痛,以及由此激起的各种政治上的非理性和民粹主义情绪。美国和欧洲不同,相对来说缺少社会主义传统,在国家层面不大容易推行积极有效的社会福利政策,这就给偏激的基督教福音派留下充裕的社会活动空间,他们与共和党保守势力合流,在相当程度上绑架了美国的对华政策,这是中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解决当前中美关系的困局,真正构建起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需要我们从更高远的角度考虑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和就业问题。我们不仅要和美国的执政者交涉和谈判,更应该尝试建立能够打动美国乃至全世界劳工阶层的话语体系。中国人民靠着辛勤劳动过上了好日子,应该更容易同情理解美国人民的困难处境。总之,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不仅要重视本国人民的福祉,还要考虑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要认识到,保障劳动和工作的权利,是我们彼此理解和建立友谊的重要基石。最后,再次向史景迁金安平贤伉俪表示诚挚的感谢!您们为我做的一切我都铭记在心里。祝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六境

明明是波士顿五大名校之一,但却吃了名字的亏,这所名校真委屈!

提到波士顿,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座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博士屯”的城市可谓是美国精英教育的大本营,世界皆知的哈佛大学和MIT就位于这里,还有东北大学、波士顿大学等诸多名校,当然,还有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波士顿学院(BC)。要说波士顿学院也是委屈,明明是五大名校之一,但就是吃了名字的亏,在国内被很多人误以为是所不知名的小学校。但事实上,波士顿学院是全美最大的罗马天主教大学之一,正宗的私立研究型大学。BC建于1863年,最初被耶稣信徒建立是为了教育爱尔兰移民的后代。而现在,学院的宗旨就是“培养出每一代中有技能,知识丰富,并有责任心的领导者”。BC官网上写着:我们鼓励学生志存高远并不断自省:我能带来什么改变,我的知识如何服务世界?BC历史悠久,知名校友遍布政界、商界、文体界。美国国务卿及2004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 一些州长、部长、议员、知名律师、检察长。 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商界高管、科技界大家、学术科研界专家名师、新闻、娱乐及体育界大腕儿,不一而足。学院设置波士顿学院共设立了八个学院,其中文理学院、高级研修学院、商学院和教育学院提供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其余四所学院均为研究生学院。最受欢迎的专业有经济、金融、生物、政治、交流、心理学、护理、英语、市场、应用心理学与人类发展。文理学院 (Robert J. Morrisse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成立于 1863 年,是波士顿学院成立的第一所学院,也是该大学最大的学院。该学院提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严谨性,专注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商学院 (Carroll School of Management) 是享誉国际的顶级商学院,常年在美国本科商学院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学院提供以道德实践为基础的商学关键技能,开设有会计、商业法与社会、金融、信息系统、管理与组织以及营销和运营管理七大学术部门。由于学院在北美地区有很强大的校友网络,又是各大投行的目标学校,因此商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上优势较大。波士顿学院的最大的特点是Jesuit Ecation(耶稣会教育)理念,它并不是把基督教融入所有的课程,也不是要求人人都必须是基督信徒,而是一个我为人人,体验、反思、行动的理念。在BC里你可以发现反思和志愿者的重要性。因为几乎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个环节让同学们去反思他们所学到的以及可能的应用方法。BC要求总共修 15 门核心课程,所有本科学生必须选修一门艺术课程、一门文化多元课程、两门历史课程、一门文学、一门数学、两门自然科学、两门社会科学、一门写作,还有两门神学和两门哲学。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神学和哲学这两个领域是非常新奇的,如果不是强制要求,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不过,许多波士顿学院的留学生表示通过哲学课程,宗教学课程都受益匪浅,对自己不曾了解的领域有了新的认知。校园生活波士顿学院坐落于波士顿西郊,距离波士顿市中心约有六英里。校外有一条直接通往市中心的地铁绿线,BC 也是这条绿线支线的终点站,因此学生们从 BC 坐地铁进城是非常方便的。在每年刚开学时,都有一个盛大的学生活动,将近300个社团都会在学校其中一个广场上宣传社团招新,BC还有31支运动队,40个体育俱乐部和娱乐活动。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社团,努力去尝试面试,就能很快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BC 有自己的特殊住宿项目,尤其推荐给大一新生,其目的是帮助新同学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每一个住宿项目在每周都会有小组聚会,进行一些相关的主题讨论。例如, “健康生活项目 (Healthy Living Program)” 会经常安排针对科学释压、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心理健康这类话题的讨论,也会带着同学一起制作大学时间计划表等等。如果不申请这类住宿项目的话,学校将随机为同学安排住宿的校区。有传统单、双、三人间;套间;公寓等等若干种选择。留学申请申请必须看重的是文书,文书是大于标化成绩的。当然标化成绩也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对于BC来说,它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来改变人,同时让学生自主意识到自己的改变这个过程。所以BC其实对文书看的是十分重的。每年申请其实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很多中国学生申请。如何做到自己能在所有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靠文书的。BC是神学和哲学,还有教育学和商学比较厉害,如果想学商科的话,BC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因为它有全美第五的专业,而且每年五大投行,还有世界顶端的智库以及500强的公司都会来BC招人。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比较顾虑的一点就是BC是一个天主教学校,必修课是包括神学和哲学的。相对来说跟美国人比的话,我们学神学还是会有一些困难,因为他会学圣经的一些内容,因为美国人之前有这个背景知识,所以不是特别难,但是中国人看的话还是有一些吃力的。以上就是关于在BC的一些体验,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BC的故事,欢迎关注北美留学帝。

方且治之

美国大学篮球强校多为天主教学校,个中原委并不复杂

在亚特兰大,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一所天主教大学)的球迷们上周在与堪萨斯州大的比赛中为自己的球队欢呼呐喊早在98岁的修女成为2018年“疯狂三月”的最大明星之前,依马库雷塔(Immaculata)这所位于费城郊外的天主教大学已经拿过前三届全美女子篮球锦标赛冠军。70年代初依马库雷塔大学校队的数次夺冠、50年代比尔·拉塞尔在旧金山大学的突出表现、以及本年度维拉诺瓦大学及芝加哥洛约拉大学队跻身“最终四强”,都是在证明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在大学篮球中,天主教大学一直表现出色。这个原因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有人甚至会说,这是《新约》的力量。“这是真的。”研究美国天主教的霍夫斯特拉大学宗教学教授朱莉·E·拜恩说到。今年的“最终四强”赛恰逢复活节周末,和以往一样,天主教大学延续了出色的表现。锦标赛中半数头号种子是天主教大学球队,64支球队中有8支是天主教大学球队。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的名字源于耶稣会的创始人圣依纳爵·洛约拉,Jean Dolores Schmidt修女是该校的专职教士和非官方球探。维拉诺瓦大学的名字则与奥古斯丁修会有关,这两支队伍都进入了最终四强。11号种子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最终四强”的对手是3号种子密歇根州大。2016年冠军维拉诺瓦大学对阵的是另一个头号种子堪萨斯州大。1975年,依马库雷塔大学队在首届女子大学篮球锦标赛比赛中击败皇后大学,早在田纳西州大学和康涅狄格州大之前,依马库雷塔大学就已经成为了一支强队。维拉诺瓦大学校长彼得·M·多诺霍牧师每年都会为运动员举办一场开学弥撒,他提醒学生们,他们是大学传播教义的使者。“为了让我们的神恩传承下去,你们要肩负使命的旗帜。”他说。从锦标赛设立之初,天主教大学便在篮球项目上表现出色。在最初的几十年,冠军由圣十字、拉萨尔、旧金山和洛约拉大学获得。马奎特大学队的黄金时代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1985年的“最终四强”包括三所天主教学校(圣约翰、乔治城和维拉诺瓦);冈萨加大学连续20年入围锦标赛,他们还打进了去年的决赛。放眼大学体育其他项目,天主教大学的成绩就不那么突出了:在5个橄榄球顶级联盟的65所大学中,只有两个是天主教大学——波士顿学院和圣母大学。“当然,圣依纳爵·洛约拉正在为所有这些学校祈祷,甚至包括维拉诺瓦大学。”《耶稣教导(近乎)一切》的作者詹姆斯·马丁牧师开玩笑说。比尔·拉塞尔在旧金山大学大放异彩。1955年,他在一场比赛后与Ralph Tichenor牧师合影。但是宗教的作用不仅限于此。美国天主教在社会学和精神方面的几个特点都有助于确定这种亲和力。在20世纪后半叶,天主教会和许多其他机构所做出的不放弃美国城市贫民的决定尤其重要。历史上很多天主教大学致力于篮球,均是出于人口的原因。几十年前,许多美国天主教徒都是工薪阶层的城市居民,聚集在纽约、费城、芝加哥、旧金山和新奥尔良等一些城市,天主教学校也在这些城市兴建。“许多天主教学校的成立是为了移民和工人阶层服务,天主教徒进不了其他学校。”马丁说。由于管理费用低廉、场地紧凑、参加人数少,篮球因此成为适合他们的运动。 工人阶级的犹太人也是如此,他们的篮球也与他们的宗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一场祈祷仪式和一场规范的篮球比赛都需要10个人。相比强劲的篮球实力,这些天主教大学的橄榄球队相对较弱,有的天主教大学则根本没有橄榄球队(洛约拉大学在1930年解散了其橄榄球队),因为组建橄榄球队需要接近80人之多的人员数量。冈萨加大学队已经连续20年入围NCAA锦标赛,包括去年的决赛。“他们选择了篮球,因为这项运动的成本很低。”霍夫斯特拉大学教授伯恩说,“在场地和器材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可以打篮球。”随着时间推移,天主教学校吸引了许多黑人球员,包括著名的比尔·拉塞尔(旧金山大学),而1963年夺冠的芝加哥洛约拉大学队通过启用四名黑人球员打破了种族潜规则。不论是否为天主教徒,黑人运动员进入这些大学的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经常为当地的天主教青年组织打球。这个组织最初被构建成与占主导地位的新教基督教青年会(YMCA)并行的一种城市的天主教组织。天主教青年组织让许多黑人球员进入了天主教大学。“随着来自越来越多种族的天主教徒搬离城市,但教区和学校并没有搬走,从60年代开始,黑人孩子被录取时不考虑其宗教信仰。”福特汉姆大学的美国研究教授詹姆斯·T·费希尔在一封邮件中表示。这也有助于提高竞争力。来自纽约的弗兰克·麦奎尔教练将几名纽约大都会地区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爱尔兰移民和犹太裔美国人带到教堂山,在北卡罗来纳大学赢得了1957年的锦标赛冠军。和他类似,另一位来自纽约的教练阿尔·马奎尔(与弗兰克·麦奎尔无亲属关系)发挥了他的人格魅力(也许是他的神恩?),60年代和70年代在密尔沃基为马凯特大学招募黑人球员,而当时许多州立大学仍有着不成文的黑人球员数额限制。马奎特大学的前教练阿尔·马奎尔在击败威斯康星大学后站在技术台上,他曾招募大量黑人球员。 “他会告诉孩子们及其家人,‘嘿,我是一个爱尔兰白人天主教徒。我不是在这个居民区长大的,但我是在它隔壁长大的。’”费希尔说。天主教的教条中没有对篮球美德的任何阐述。然而,也有几位学者指出了美国天主教中促进学校拥抱体育运动的几点要素。耶稣会哲学已深入到许多顶级篮球强校中,比如冈萨加、泽维尔、克瑞顿和乔治城,并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宣扬“cura personalis”的思想,意为“关爱个体”,不仅在智力和精神方面,也要在身体方面做到。伯恩说,美国天主教的教义认为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是神圣的,甚至包括篮球。“并不是说体育是特别神圣的,而是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来做。它有可能会给上帝带来荣耀。”伯恩说,他引用耶稣会的短语“ad majorem Dei gloriam”,意为“为了上帝更大的荣耀”。对于圣约瑟夫大学队的教练菲尔·马尔泰利来说,这些教义与他称之为“最伟大的社会实验”的运动相契合。“篮球是包容的,无论你是黑人还是白人,无论贫富,无论住在城市还是郊区,都没有关系。”马尔泰利说到,他的妻子朱蒂·马拉·马尔泰利曾是依马库雷塔大学队的一员,获得过三次锦标赛冠军。“在天主教的信仰中,你W-2表格上的工资多少和你开什么牌子的车都说明不了什么。你的性格品质才决定你的价值。”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编译自New York Times,原作者Mark T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