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2018年6182名中国籍博士,79.4%欲留美不差米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2018年6182名中国籍博士,79.4%欲留美

一直以来,美国博士教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因此,每年有很多的中国顶尖学子会选择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2月初,《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正式公布了2018年美国博士学位的变化趋势。这个报告对于有意攻读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有着指导性意义。那么,近年来赴美读博趋势有何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01美国博士学位整体趋势变化自1957年来,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2%。到了2018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多达55195个。02美国博士学位之【性别分布情况】1999-2018,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有所上升,其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女博士比例从48%上升至52%,临时签证持有者的女博士比例从27%上升到35%。而从学科领域来看,女性博士在生命科学领域占比从45%增至56%,在工程学领域占比从15%增至24%,在物理和地球科学领域占比从24%增至33%,心理学和社科领域占比从55%增至59%,在计算机与数学领域虽然增速稍缓,但也从占比23%增至24%。2008-2018年,女性博士学位增长最快的领域是工程领域中的其他类别和材料科学领域。到了2018年,有46%的博士学位授予给了女性,而临时签证持有者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男性比例小于女性。而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女性博士占比从1999年的37%增加到了2009年的42,并保持稳定。而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自2000年以来,直到2018年,女性博士比例达到57%,变化不大。03美国博士学位之【国籍分布情况】从2008-2018年,在持有临时签证的155401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人数占比最多的国籍前三名分别是中、印、韩,三国人数占比高达54%;人数占比最多的国籍前十位总人数占持有临时签证全体人数的71%。在2018年,有35404名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获得博士学位,有14815名亚裔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其中,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博士群体中,白人占70%,亚裔占7%,西班牙裔占7%,非裔占7%。而在亚裔博士群体中,临时签证持有者11475人(男性7320人,女性4155人,6182人为中国籍学生,2040人为印度籍学生,1035人为韩国籍学生),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为3305人,另有国籍不明者35人。而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2009-2018年间,西班牙裔占比从6%增长至7%,非裔占卜稳定在7%,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则在1%以下。04美国博士学位之【院校分布情况】2018年,获颁博士学位最多的Top3院校分别为密歇根大学(853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852个)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770个)。05美国博士学位之【专业分布情况】2018年,在授予的55195个博士学位中,科学与工程领域占42227个,其他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占12968个。其中,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持有临时签证的人数为15223个,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人数为25473个。长期以来,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都超过了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且差距越拉越大。从1979-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占比从58%上升到了77%;而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2018年时却还略低于1979年。从1998-2018,科学与工程领域里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略微增加,但在所有博士中的占比在减少;工程学博士比例增速最快,从13%增至18%。而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和占比均有所下降;人文艺术博士数量略增,占比却下降了3%。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为生命科学领域,颁发了12780个学位;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颁发了6335个学位;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颁布了4030个学位,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55%;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颁布了8899个学位;工程学颁布了10183个学位,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57%;教育学颁布了4834个学位;人文艺术领域颁布了5145个学位。18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生命科学领域颁发了高达12780个学位,平均年龄30.9岁,男性占比44.3%,女性占比55.7%,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占比70.7%,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26.3%,已婚人士占比43.3%。这其中哈佛大学269个,佛罗里达大学247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44个。从获得学士学位算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平均为8.2年;从进入研究生院算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平均为6.8年。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群体中,亚裔在地球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及工程学等领域占比更多,非裔则在教育学、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占比更大,西班牙裔则在社会科学、心理学领域占比更多。06美国博士学位之【就业情况分析】过去 20 年中,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包括博士后职位,尤其是 2014 年达到峰谷。2018 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就业率为 75.1%,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 73.8%,已经接近峰值。如果不包括博士后职位的话,2018 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就业的人群中,43% 将进入学术界。其中人文艺术领域与非 S&E 领域的其他类别比例最高,达到 75%,而工程学领域最低,只有13%。而单看博士后职位,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中,博士后研究一直是该群体的常见就业。2018 年,生命科学领域有 60.7% 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选择了博士后,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则有 56.5%。07美国博士学位之【毕业后待遇情况】2018 年,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博士后待遇为 4.8 万美元,学术界为 6.5 万美元,工业界为 9.5 万美元。工资中位数:除了人文艺术领域,工业界就业薪水高于博士后和学术界,而人文艺术领域则无差异。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水为 6 万美元,而其他领域在 4.7 万美元到 5.3 万美元之间。工程学和非 S&E 领域其他类别如商业的学术界薪水最高,分别为 8.1 万美元和 8.3 万美元。数学与计算机领域和工程学领域的工业就业薪水最高,分别为 13 万美元和 10.8 万美元。08美国博士学位之【中国籍博士情况】先给大家看一张图,下图红色曲线为美籍学生在中国留学的情况,绿色曲线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情况 ——(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8-2018年,在持有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中国籍博士有48470位。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数为44809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数为3661人。2017-2018年,赴美就读的109万国际学生中,有36万人来自中国(研究生有13万人),占比高达32%,比紧随其后的印度多了15.3%。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持有临时签证的6182名中国籍学生中,有5689人为科学与工程领域,493人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些中国籍博士获得者,有79.4%打算留在美国。相较于79.4%的中国籍博士愿意留美的情况,沙特阿拉伯人留美意愿最低,仅为14.9%,而伊朗人留美意愿最高,为91.6%。以上,就是美国博士学位数据的内容。为什么说社会如此重视博士学位呢,因为美国每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据将会成为科研投入的度量,也是各个领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当然,大家在选择是否读博的时候,肯定也不会是头脑一热就决定的,因为读博是一条很艰苦的道路,无论是时间、精力、金钱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但是,你一旦选择了这条路,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段能让你怀念终身的经历。

余眛

中国博士:与美国博士相比,含金量差多少?高学历=科研实力?

中国社会始终都是羡慕高学历人才的,因为自古以来也是这样,唯有高学历的人才才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所以很多学生都是从很小就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报复,未来一定要考大学,考完大学考硕士,然后再考博士,博士出来虽然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但是你的学历却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这么多年的书没有白读,去任何一家单位都对你刮目相看。高学历人才多=科研实力强?如今的中国,高学历其实并不是是一件难事,如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世界每年授予博士毕业生最多的国家,当然这也让我们本身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相比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博士,但是在科研方面的实力却和美国差了这么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其实就好比,人家一门大炮等于中国一排三八大盖一样,同工不同料甚至本身的教育体制就差了太多,所以从某些角度来讲,中国的博士都不能算作博士。与美国博士相比,中国博士含金量有多少?答案是根本不值得一提,虽然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这是一个现实,但是我们却始终没法回避这个问题。中国的博士跟美国博士的含金量相比,真的是差的太多了。差在哪里?难道中国的教育本身就比人低人一等么?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而是目前中国博士的培养方式本身就很成问题。其实中国现在的学士培养方式学习的就是美国的体制,但是在这种学习和模仿中,中国却加入了自己的成分在里面,所以这一下就变得不伦不类。如今我们经常在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尖锐,那就是中国的博士生和老师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是最近却因为杨宝德和陈晓武事件而被人熟知。中国的导师与学生关系“变味了”!老板与打工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中国博士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定义是非常模糊的,国家给了导师最大的自由,由这些导师自己去定义跟博士生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说,导师和学生之间,要么是导师关系,要么就可以是老板关系,而目前的欧美很多国家,老板关系就是一个广泛存在的方式,但是在中国,这两种关系却都是存在,美其名曰中古特色的学士培养方式,其实问题很大。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一件事,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带了47名博士,而之所以带这么多的学生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工资给的多,这就很尴尬了。一名博士生导师同时带47名学生,这怎么可能给学生教的好的呢?中国科研要放在刀刃上,而不是“其他东西”!所以在中国,这些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导师和学士导师不是导师,老板不是老板,大部分的学生从博士生毕业就完全不想回到科研岗位上,因为他们都发现,自己并不是搞科研的那块料,这当然跟导师的关系不可分开。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就如同当下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提及的话题,因为国家的问题并不是可以轻易的拿到台面上来说,但是如今真的出现了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不说也不现实了。总之,在国外,博士是因为喜爱而考上的博士,但是在中国,确实因为实际了工作考了博士,胆识这两点的不同,就决定了博士生的品质。中国博士比国外博士差了太多,差了不止是几个层次的问题了。

耕战

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有多重要?每年毕业的博士生就有近6千人

前不久,美国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将暂停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以非移民身份入境。但很快就遭到了自己人的打脸,美国密歇根大学工业与运营工程系教授布莱恩·丹顿,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中国留学生的禁令将使美国企业、大学和创新力窒息》的文章,白宫没有意识到中国人才在美国科技领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美国为什么要限制中国留学生?白宫的理由是因为部分中国留学生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和利益”、“窃取美国敏感技术和知识产权”,所以美方认为中国留学生应该受到限制。但这些所谓的“罪状”,美方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做支撑,和限制中国企业与美国合作如出一辙,是单方面的行为。布莱恩教授认为白宫政府的举措将阻挡中国学生赴美求学,完全没有考虑到美国企业和大学的利益,是弊大于利的。白宫政客习惯性地通过抹黑和甩锅等举措转移国内矛盾,但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做法不仅无法转移自身的矛盾,反而令多个大国的学术研究遭遇了困境,甚至可能令一些项目夭折。事实上,中国留学生为代表的华裔研究人员占美国科技领域的很大一部分,他们广泛分布于医疗、军工、电子等领域。据美资料显示,中国一直是最大的留美生源国,这些留学人员每年不仅为美国创造数百亿美元的收入,还推动了该国的科学研发,中国赴美留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占大多数,每年毕业的博士生就有近6千人,即便他们最后没有留在美国,在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也作出了不少贡献。如果将这些留学生拒之门外,美国将面临着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导致美国无法抢占未来科技的先机。美国媒体日前发布报道,称中国人才是美国人工智能(AI)的秘密武器。报道具体举例了美国国防部的AI项目,美军旨在通过AI提升美军技术,而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所依赖的谷歌团队,有不少都是中国人。有趣的是,白宫强调中国人才可能存在“问题”的关头,五角大楼依然要保全这些中国技术人员。中国研究人员在越来越多的未来科技领域中崭露头角,去年推广的神经信息处理系统进展大会中,受到中国教育的研究者贡献率超过33%。美国技术部门认为白宫阻截中国人才的行为将影响美国在AI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因为这些人很可能回到中国全力为中方的项目服务,届时美国将很难超越中国。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中国顶尖大学获得了在排名史上的最高排位,其中清华由16名上升到第15名,亚洲前三。英美大学则遭遇集体下滑,美国的153所学府中有112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再排除优秀科技人才,不是明智之举。

9成留美博士愿意留在美国,为建设美国出力,美国有多少华人博士

9成留美博士愿意留在美国,为建设美国出力,美国有多少华人博士随着这两年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开始去国外留学,毕竟接受国外先进的经验,回到国家建设祖国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但是各位朋友们知道吗,现在有90%的中国籍博士都愿意留在美国,而不愿意回到中国,为自己的国家出力。到目前为止,在美的华人大约有550万左右,而这些来自中国的移民基本上都是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在这些人之中,不乏那些高材生被送到国外留学之后,就愿意留在异国他乡,而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国怀抱。美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先进的一个缔约方,除了学术界持续几十年的研发,而且政府也多给人工智能大量的资金,最重要的是全世界各地的人才都源源不断地进入到美国,而这些人才之中,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的高材生,据说美国那些顶级的人工智能公司,研究人员之中有30%左右都是来自中国。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工智能本科学历以上的研究人员之中,只有34%左右的人愿意留在中国,而56%的人愿意去美国继续深造,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有90%的人都愿意留在美国继续工作,至少5年的时间。目前美军正在研究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军事技术,而这项技术主要靠在谷歌工作的十几名工程师团队,据有关人士透露,这个团队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国人。而美国人工智能领域最出名的华人,可能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谷歌首席科学家李飞飞了,这位教授就是典型的在美国读完博士之后愿意留在美工作的华人,她在谷歌工作了差不多两年左右的时间,就推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场革命,决算上是人工领域之中的大佬了。虽然现在特朗普对于移民政策越来越严格,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高级人才,特朗普的这一政策却影响不大,甚至很多地方都欢迎各国的人才来美国深造。不得不说,这些被中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全部流向了美国,真的是让人非常心动,这些人如果像老一辈的客家一样,在美国学习完之后回到国家建设祖国的话,那该多好呀。也不知道他们每日为我们的敌国做研究,做贡献心里面会不会过得去呢,不知道各位朋友们对此是怎么看的。

缠子

2018年中国有36万人在美留学,博士学位获得者79.4%不愿回国!

博士对于每个国家都是无比重要的,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学术的研究都少不了他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而在当今世界的众多国家中,美国的博士教育被公认是世界最好的,杰出的人才都喜欢在美国留学深造。根据《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2018届学生共有1146人选择出国深造,美国为首选地区,占出国深造总人数的69.5%。12 月 3 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教育部等权威机构赞助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正式发布。根据该报告,自 1957 年博士学位调查开展以来,美国博士学位人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3.2%。去年,美国共发出博士文凭55195个,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最多,有42227位。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2018年,在美国各大学院的就读的国际学生共有109万人,其中来自中国的有36万人,占比高达33.2%,而排名第二的印度占比为17.9%,中印两国包揽了美国一半以上的留学生名额。根据《学位调查》的数据,去年中国共有6182 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其中79.4%的人打算留在美国发展,愿意回国效力的人仅为20.6%,让小编感到非常遗憾。去美国读书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名前十的大学中,美国就占据了7个,但是为什么都想要留在美国发展?他们又能否如愿以偿?胡侃教育认为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美国与国内的待遇差距问题。首先,要知道到美国留学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够公费留学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自费去的美国,美国大学的学费又十分昂贵,动辄几万美金一年的花销,几年留学生涯下来怎么也要花费几十上百万人民币,很多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费用,于是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求学,比如哈佛大学法学博士詹青云就曾贷款百万留学美国。所以我国在美国的留学生大概可以归为三类:公费、家境好的自费,家境差的贷款。一般来说,家境好的自费留学生在毕业后很多会选择回到祖国,毕竟家境殷实的他们对工资待遇不会太过苛求,他们追求的更多是学有所长,这样回到国内或者可以帮衬家里(比如: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碧桂园的杨惠妍等),或者由家里帮衬自己的事业,而父母自然也是更希望孩子能陪在自己的身边。但是公费与贷款的留学生则不一样,其中尤其是贷款的学生,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求更为迫切,他们需要金钱来偿还百万贷款、改善生活条件、帮扶家庭。而目前美国的待遇普遍要比国内好上不少,所以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籍博士生选择留在美国发展。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对于学术以及科研环境有着很深的追求,所以想要留在美国。不过,他们的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想要真正留在美国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美国的工作签并不好申请。美国工作签证的常规配额是8.5万个,其中2万个专门为美国硕士学位或更高学位获得者而预留,6.5个普通配额中,6800个单独留给新加坡和智利公民,剩余的才适用于具有美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申请人。再对比109万国际学生,名额显然是不够分配的,因此到了最后,只要你没有签证,不管你愿不愿意最后都要回到祖国。不过话又说话来,现在我国有这么多的博士想要留在美国,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他们真的全部留下了这绝对是我们国家的损失,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在留住人才的这条道路上还任重道远。对于这些博士生的选择,你怎么看?欢迎评论。最后,小编诚意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虎妈战歌》,她给女儿立了十大家规:不准夜不归宿、严禁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最后两个女儿都上了哈佛,很有意思,值得一看。注:以上仅为胡侃教育个人观点,任何不同意见欢迎交流探讨。我是胡侃教育,专注挖掘有深度的教育资讯,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分享,谢谢。

海石湾

美国博士PhD学位年度调查:6796名中国人,79.3%留美工作!

美国的博士教育体系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除了本土学生,其他各国的顶尖学生也选择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么多年来,美国各领域的博士们在擅长领域发光发热,做出了不可量化的贡献,同时,又有着无比宽阔的职业发展道路。近日,《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ED: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发布了 2019 年博士学生统计数据,揭示了博士生们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内的变化,这些信息或许会对意向攻读和正在攻读 PhD 的同学有所启示。总体趋势根据 SED 的数据显示,美国大学在 2019 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增加到 55,703 个(2018年为 55,195;2017年为 54,559)。自 1957 年博士学位调查开展以来,学位获得者们的数量一直呈强劲的上升趋势,年均增长 3.2%,但2019年的博士学位发放数量仅增长了1%。自2017年以来,各领域博士就业承诺率一直在上升。另外,2019年科学与工程(S&E)领域(不含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已经增长为77%,进一步拉大与非S&E领域博士学位数量差距。大多数人在获得博士学位前都拿到了硕士学位,不过生物和生物医学领域例外,该领域的2017-19届毕业生只有41%是在拿到博士学位前拥有硕士学位。国籍分布数据显示,2019 年授予临时签证持有人(S&E领域)的博士学位数量为 15,801,比2018年增加了 595 个。自2000年以来,授予临时签证持有人博士学位数量整体增长了99%,与 2010 年相比,整体增长了 35%。往前追溯,“蜜月期”是2007年,那一年是增长峰值(41%),此后每年增长率差不多稳定在36%,在2019年 S&E 领域临时签证持有人博士学位数量比前一年增长38%。相比之下,从 2018 年到 2019 年,授予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S&E博士学位数量仅增加了 290 个博士学位,总体增长速度非常慢。尽管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基数更大,但几乎没什么增幅变化。而临时签证持有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数量剧增,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在过去十年中,共授予临时签证持有人 158,996 个博士学位。其中有 10 个国家占据了这个数额的 70%,而排名前三的国家(中国、印度、韩国)占一半以上(53%)。P.S.这些国家70%-95%的博士学位获得者集中在S&E领域。2019年,共 6,305 名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P.S.在S&E领域的有 5,742 人,非S&E领域博士学位人数只有563),491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印度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总数为 2,050 人。性别比例总体上,2019年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占46%,而且男性和女性博士学位数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来自 S&E 领域。自2002年以来,临时签证持有人中,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超过31%。另外,S&E 领域的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量从一个很小的基数花了十年时间增加了 75%,而2000年-2019年,男性 S&E 博士学位的数量增长了47%。在非 S&E 领域,2019年有 58% 的博士学位授予了女性。2000年-2019年,非 S&E 博士学位的女性获得者数量下降了5%,而这些领域的男性博士学位的数量下也降了15%,毕竟大环境——整个非 S&E 领域博士学位数量下降趋势。研究领域随着对世界的了解以及社会的进步,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现有的领域也发生变化。而观察哪些研究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就可以及早了解未来的就业趋势。正如上文所说,在所有领域中,科学与工程(S&E)领域的博士学位越来越多。尽管【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也有所增加,但在所有领域的博士学位中占比是下降的。科学与工程(S&E)领域中,Engineering【工程学】的异军突起备受关注,在2019年【工程学】领域占18.5%。反观非 S&E 领域,不分研究学科,整体都在下降。比如,【教育学】和【人文艺术】领域的博士生规模一直在缩小。【其他非 S&E 领域】(例如:企业管理等)的份额仅仅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并没有较大的浮动。对于临时签证持有人(非美国公民)来说,每个研究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量都在增加。通过下图能看出,近十年来,除了【生命科学】领域没怎么变化,其他领域都是增长状态。2019年,临时签证持有人获得了工程学(57%)以及数学&计算机科学(56%)授予的大多数博士学位。自2000年以来,临时签证持有人的比例在这两个广泛领域以及其他非S&E领域类别中增长最快。不同领域的博士学生资金来源不同领域的博士学位所需时间(均超过6年)各研究领域博士学位最多的大学学术就业2019年,在所有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有 41% 的人声称他们将在学术界进行主要工作。P.S.就业承诺率指在下一年度返回博士前工作或已签署了除博士后职位以外的雇用合同(或做出了明确的承诺)的博士生,他们基于报告明确承诺并计划留在美国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量。人文艺术领域和其他非S&E领域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报告的学术就业承诺率最高(分别为72%和76%);S&E领域里面就业承诺率最高的为数学和计算机科学(76.3%)。不同领域的博士后承诺率平均工资SED 报告显示,博士的年薪因其研究领域和所担职位的类型而异。不过在人文艺术领域,不分类型,薪水都差不多……除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资为 60,000 美元外,其他各个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资相对相似,从$ 50,000 到 $ 55,000不等。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生受雇商业公司或其他企业的平均薪水为 140,000 美元,而入职学术界的工资只有 74,000 美元,工程学领域的博士生在学术界工作平均薪资为83,000 美元,而进入商业公司等企业平均薪资为 110,000 美元,如果是入职博士后的平均薪水为 50,000 美元。工作地点2019年,在 S&E 领域中,有 79% 持有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选择留在美国就业或做博士后,高于 2000 年的 74%。在获得者的学术领域中,留在美国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的毕业生。P.S.按照国籍来看,中国籍博士学位获得者留美工作的占79.3%,印度籍博士学位获得者86%留美工作,韩国籍留美工作的博士生占65.2%。读博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也不是头脑一热的点子,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条路上从一而终。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要考虑好读博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一旦决定,就一直走下去吧,这将是一段既让人畏惧,又怀念终生的经历。

被遗忘

2018年中国有6182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其中79.4%不愿回国!

博士对于每个国家都是无比重要的,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学术的研究都是少不了他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之一。而在众多国家中,美国的博士教育则是众所周知的好,优秀的人才都喜欢到那里去继续深造,根据月初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所发布的信息,从1957年这个调查展开开始以后,每年到美国去读博的人数增长率为3.2%。去年,美国所授予的博士学位的数量55195,而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则有42227位。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显示,在2017年与2018年中,在美国各大学院的就读的国际学生共有109万人,而在其中有36万人是来自我国,占比高达33.2%,而排名第二的则是印度,要比我们低上15.3%。在去年的这些留学生中,有14815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持有临时签证的人有11475人,而来自于中国的就有6182人。最主要的是,在这些人中其中79.4%的人打算未来就留在这里发展,而留在美国意最低的国家是阿拉伯人,伊朗人的留美意愿则是最强。去美国读书我们都可以理解,毕竟在全球排行前十的学院中,美国就占据了5个,但是为什么都想要在美国发展呢?这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首先,要知道到美国留学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公里留学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自费去的美国,但是美国留学的的费用可不低,几年下来怎么也要花费上百八十万,很多家庭分本就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费用,于是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求学,比如说詹青云。所以现在在美国的留学生大概为三类:公费、家境好的自费,家境差的贷款。一般来说,家境好的自费留学生在毕业后后悔选择回到祖国,毕竟家境殷实的他们其实并不会对工资又很深的追求,他们追求的多是学有所得,这样回到国内或者可以帮衬家里,或者由家里帮衬自己的事业,而父母自然也是更希望孩子能够陪在自己的身边的。但是公费与贷款的留学生不一样,其中尤其是贷款的学生,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求更为迫切,他们需要金钱来周转生活或者是改善生活条件,而关于这点,无疑是在美国更具有诱惑力,所以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很多留学生结束学业后更愿意留在美国。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对于学术有着很深的追求,所以想要留在这里继续发展。只不过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是真正想要留在美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美国的工作签并不好申请。美国大概每年都会给85000名申请者发放签证,其实中有65000发放给本科学历的,剩下的还是硕士以上的,所以说名额自然是不够分配的。因此到了最后,只要你没有签证,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最后都要回到祖国。不顾话又说话来,现在我国有这么多的博士想要留在美国,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真的这样了这绝对是我们的损失,从这我也可以看出现在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你们说呢?

其父助翟

中国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生,博士过剩了吗?

博士是我国学位体系中的最高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从实习阶段进入了学术阶段,博士也是我国科学研究未来的“主力军”。而每年我国大约有5万左右是博士毕业生,这基本上和美国差不多,大约是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如下如是各个地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是相似的,北京、江苏、上海三个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最多,其中,近半的博士毕业生来自这三个省份。当然,就博士毕业生来说,在很多“省份”仍旧是“稀缺”的,比如重庆、河北、河南、福建、云南、江西等中西部地区,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也就几百个人。为什么要读博?首先,对于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来说,硕士和博士的待遇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而且读博还需要多花3-5年的时间,对于单身女青年来说,读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然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会选择读博?一是理想和情怀。从小学开始,我们的理想随着自己的长大而慢慢“变小”,从开始的科学家、发明家,到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理想在随我们越来越远。而当硕士毕业,似乎儿时的理想又离我们如此的近,而读博让你走上学术之路,从此踏上实现儿时理想的舞台。二是现实让我选择读博。对于很多普通大学的硕士生来说,有些不吃香的专业,毕业后不上不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家庭不算富裕,毕业后买房买车又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读博毕业到高校,一套安置房,解决配偶工作等等,足以吸引大量的人选择读博,当然,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加,这类待遇正在缩水,中西部可能还有,东部高校、科研单位引进博士可能这类待遇少了。中国博士学位含金量多高?实际上,我国很多的学历学位并不被国外认可,甚至港澳台的也不承认大陆的很多文凭。那么我国的博士含金量有多高呢?小编没有找到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要求来看,起码我们自己的大学,对自己培育的博士认可度是不高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名校,人才引进基本上只要一些国外的名校,自己培养的博士基本上很难直接留在本校,只能到国内的二流大学,继续做科研,而二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三流大学,三流大学的博士只能去九流大学了。我们虽然博士毕业生和美国相当,但含金量就差了一大截,这与我们的博导制有关,导师带的博士越多,自己的“收益”也会越多,就如曾经有一个博导一同时带了47名博士,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中国博士过剩了吗?犹如前文所说的,我国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参差不齐,那么我们的博士过剩了吗?从数量上看,我国是一个产博的大国,每年博士毕业生超过5万人,这和美国是相当的,但从质量上,还有差的比较多。因而小编认为,从数量上看,我们的博士实际上已经过剩了,但从质量上看,博士仍旧还是稀缺的,不然我们的那么多名校为什么不招自己的博士呢?反而还要大量的外国“博士”?

别碰我

《纽约时报》:博士生留在美国的人数,中国占到92%,你怎么看?

近日,《纽约时报》公布数据:中国博士留美工作的人数达到了92%,高居世界第一。2019年根据教育部门此前统计的数据情况来看:在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66.21万,除去国家公派单位公派人员,自费留学人数达到了46.76万人,将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与2017年作比较,又增加了5.37万人,增长比例达到8.83%,留学生回国人数增加了8%。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在2018年留学回国人数增加了3.85万,这种增加其实并没有多大实质上的意义,其实可以看做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了5.37万人中,有3.85万选择回国,同样折射出当样本基数越大,可能性越多的情况。博士生选择留美工作人数达到92%,这个情况不容乐观!对于博士生而言,他们都有较高的科研工作水平,选择留美工作,那么对于国家的建设来讲是一种损失。出现这类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科研人员待遇水平过低导致。美国经常从各大高校当中挖掘人才,并且以丰厚的待遇、绿卡为陪衬,让这些尖端人才意识到留在美国的好处。科研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其实他们更愿意选择一种长期适合科研工作的环境,和国内对于这种环境的培养过于缺乏,甚至有很多的人赞同尖端知识分子留在美国,认为他们一旦回到国内,就会受环境的影响变得浮躁,从而不能过继续前进。有时候出现这种问题,我们不应该去攻击这个群体,更多的是要对于现在的整个社会风气做出深刻的反思。为何出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难道真的是国外的空气格外“香甜”?解决了困扰物理界107年难题的天才少年曹原,此前就表示:“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到中国!”值得深思,在科研待遇没有别人一首歌、一部电影、一场直播值钱的情况下,怎么让这些精英回国?

青松岭

留美博士的中国博士,占总人数92%,人才流失到底怎么解决?

西湖大学施一公教授在访谈中说道:美国有34个州,在研究型大学科学院里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的华人大约有2600人,其中教授超过800人。有一篇报道说,美国的博士中有很多是中国博士,选择留在美国的中国博士占总人数的92%,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占82%。很多人都说清华北大不爱国,因为从清华北大出来的人才20%都去了美国,加上研究生和博士的比例会更高。这些数据带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中国的人才在世界上是很多的,黄种人不比欧美人差,如果中国没有人才流失的话,在世界上的地位会更高。为什么卧我国人才流失那么严重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过于严重,需要改变我们把出国留学叫深造,回国的人叫海归,是高端人才,好像出国留学几年就比没有出国留学的人厉害,也会得到重用。很多用人单位总是先用海归,看看985高校的老师,没有过国的人好像不配当老师一样。中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很严重,只要这个现象不改变那么出国留学的人会越来越多,回来的人也没有几个。很多博士找的工作不是对口专业,很多博士都浪费了其实中国的博士一点都不少,但是毕业之后很多人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关键是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如果博士和自己专业不对口,那是不是就说明这些博士都是培养失败了呢?现在用人机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做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的人才有的是,这样的人越多,就说明我国人才浪费严重。规矩太多,科研环境有待改善高端人才不愿意回来,我们就要想为什么人们都不愿意回来,他们为什么都喜欢在国外?其实原因很简单,国内的规矩太多,国外没有这么多规矩,科研环境很透明,每个人都可以专心搞科研,不会受到各种规矩的束缚。现在很多大学的环境已经很不清净了,做的很多事情跟教学没有什么关系,很多学校布置的任务都是上级布置的,这些事情让老师没有很多的精力去认真教学了。用学校的目的已经不纯洁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做得再好也没用现在我国的学校不管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金钱为主要目的,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在以挣钱为主要目的。老师忙着评职称,学校为了好名声,大家也很努力为了好的成绩,但是现在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出好学生了。孩子小时候在学校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差学生也是又差老师教,好的学生是好老师教的,甚至还有的地方老师会劝退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让学生参加考试,这样的学校怎么能教出好学生呢?我国人才流失真是很严重,因为人才流失才没有人研究芯片,导致华为现在被扼住了咽喉,现在哪个国家拥有的高端人才多,哪个国家就赢了。重视科研人员,不是靠喊话,而是要真真切切的行动,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我国的科研环境金额用人机制,让高端人才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样人们就不会去外国了,因为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