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留学花费算一算,美国留学一年要花费多少钱?九条命

留学花费算一算,美国留学一年要花费多少钱?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去美国留学一年至少要花费50万。美国留学费用主要包括学费、生活费及其他个人费用。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拿出计算器,算一算在美国留学一年都需要支付哪些费用吧~美国留学学费仅从美国大学来看,美国大学的学费是以一个学年计算,每学年约从每年9月至第二年的5月,共计9个月,有些大学还提供暑期课程,在每年的6月-8月。有一些大学学费是统一的,有一些则根据学时收费。U.S.News公布的2019年最佳综合类院校排行榜则统计了TOP300大学20年来的学费情况:按学校性质分美国公立大学的收费一般低于私立大学。公立综合大学:每年约为 20万-30万人民币私立综合大学:每年约为 30万-50万人民币文理学院:学费每年约为 20万-30万人民币社区学院:学费每年约为 10万-20万人民币按学校来看,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费高达59,430美元,两年内上涨了8%,是私立学校中收费最高的。另外,加州系学费也涨幅猛烈,均在4万美元以上。按学历分留学美国,因为高中、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制以及研究花费不同,所需学费也有较大的差异。高中:美国高中一般不为国际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学生要负担全部的学费、住宿费、交通等费用,学费在2.5-4万美元之间,生活费在一年1-2万美元之间,一年的美国高中留学费用总额大约在每年4-6万美元,并且根据具体入读学校种类,学费也有所不同,私立寄宿中学要高于私立走读中学。总体上来讲,美国高中费用一年要在35万人民币左右。本科:美国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但由于美国大学通常采用学分制,所以也有三年就可毕业的情况。美国各个学校自己定义他们的学年,所以不同学校学年的意思也不一样。美国大学每学年的学费大致在30,000—55,000美元之间,约折算成20-38万元人民币。硕士:美国硕士一般要读两年,如管理、计算机等学科,读一年的有金融、法律LLM,而会计则需要9个月到19个月。根据所攻读专业学年的不同,学费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商科专业比较贵,其次理工科,文科专业学费相对较低,学费范围也基本在几万到十几万美元不等。博士:申请全奖则几乎不用学费,而半奖出去则要50万左右。美国留学生活费按美国城市的消费水平分第一级:美国特大城市。如旧金山、纽约、费城、洛杉矶、波士顿、迈阿密、夏威夷、芝加哥、华盛顿首府等,其生活费为1,000-2,000美元/月第二级:美国大城市。如匹兹堡、西雅图、拉达斯、亚特兰大、奥斯汀、底特律等,其生活费为800-1,000美元/月第三级:美国南部、中西部、东南部一些州,如德州、威斯康星州,依利诺州、密歇根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乔治亚州、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等,其生活费为600-800美元/月第四级: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路易斯安纳州、南卡罗来纳州等,其生活费为450-600美元/月按日常个人耗费分饮食费用方面:日常饮食方面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就是直接在学校餐厅就餐,比较省时、省事,一顿正常的午餐大约需要4到8美元。如果时间比较紧,可以直接外出就餐,美国小快餐店吃一顿汉堡、三明治或比萨大概要花5到8美金,好一点的餐厅大约15到30美金不等。自己做饭,可去中国人开的超市买各种食料,不仅能满足对美食的需求,而且还能省下不少钱。饮食平均每月花费跨度在600-1000美元之间。住宿费用方面:住宿方式一般采用以下3种:学校公寓、家庭寄宿、校外租房。就安全性来讲,学校公寓无疑是最高的,但租金也较高,住校每年要花费3000-7500美元。对于那些想快速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尽快融入当地生活的留学生来说,家庭寄宿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提高自理能力或希望有独立的空间,则可以选择校外租房的方式。私人租房大概花费3600-7200美元,但不同地区生活标准也存在着差异,跨度在6000-15000美元之间。书费和文具费用方面:学校会估算每学年的书本和必需品的费用。如果学生计划学习的领域需要专门的必需品,如机械、艺术、电影,学生的消费就要比普通的高。 学生每年需要为书籍、笔记本及其他学习用具支付约1,000美元美国留学费用。买旧书可节约一些费用。有的学校不提供计算机,这一点应在择校时先问清楚。少数学校规定学生要自己购买个人电脑,但提供价格优惠。交通费用方面:学生在交通上的花销大概平均每月100美元-200美元之间,但交通费的波动性较大,因为除了大都市,比如纽约,芝加哥等,其他城市是没有地铁的,但是公交车在美国又不是通用的交通设备,基本上居民都会买车的。如果买车,保险和耗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综合医疗保险费用方面:美国大学的入学医疗保险是强制性的,没有这项保险,不能注册入学,因此这项费用是必须作为预算,逃都逃不掉。学生在综合医疗保险费用上的花销大概800-2000美元,但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保费低廉、保障好的医疗及意外保险,只要学生提出已购买保险的证明,一般学校都会接受。当然,除了以上必要的花费以外,实际的花费情况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消费水平。

假想敌

美国读博士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每当别人和我聊起学历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在美国读博士难嘛?我只想说09年到了美国之后,我先读了硕士。硕士毕业后我利用OPT全职工作了一年(关于OPT:),在此期间,我硕士阶段的导师和我工作时的上司一直鼓励我继续读博,他们对我很有信心,认为我一定可以完成博士学业,所以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开始了漫漫读博路。先说说如何申请博士,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博士的录取要求各不相同,但也大同小异,我读的是文科类博士,首先需要有硕士或同等学历,然后要一份自我简述「personal statement」主要是说清楚为什么想读博,为什么你是一个合格的博士生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等,说白了就是要说服导师录取你。接着还需要2-3封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你以前的老师、工作单位的领导等,主要是向导师推荐你,其实就是夸夸你。我的专业还要求交一份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主要是想看看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我直接交了硕士论文,我认为这个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还有就是两年内有效的GRE成绩。作为国际学生一般还需要语言成绩,但是因为我硕士也是在美国读的,语言成绩就免掉了「wave」。这是第一轮的纸质材料,审批通过后还有第二轮的笔试和面试。笔试我觉得很像限时命题作文,考试当天给你一个跟专业有关的案例「case study」让你进行分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面试跟工作面试很像,坐着一排教授,挨个问你一些问题,你要一一作答。全部结束后,会通知你是否被录取了。被录取以后就正式开始了读博之路。根据我自己读博的经历归纳总结下来,主要是几个重要的部分:课程「curriculum」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博士毕业01课程curriculum课程很好理解,就是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课程,每门课都要通过,美国对博士的成绩是有要求,本科阶段拿C就算通过了,博士要拿B才算通过。所以每学期的课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基本博士阶段大家都是冲着A去的。而且大量的阅读、写作、演讲等,真的很不容易。博士阶段我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时间,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业,熬夜真的是常态。02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我的专业是在读博第一年就开始准备论文了,每学期都有一门一个学分的课是专门指导论文的,从刚开始的选题,到后面一步步的写作,都有相应的指导,这点我觉得特别好。论文的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这关系着你博士论文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开题答辩的核心在于向教授们说明你论文选题的意义,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课题,可能产生的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要让教授们觉得你这个论文可行、有价值。这样你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03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读博第一年结束后会有一个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严格来说你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算是真正的博士生「doctoral candidate」。如果考试不通过,是会被劝退的,所以准备这个考试的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我的专业是八月和十月各有一次考试,八月没考过的十月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不过就劝退了。平心而论,我是很担心这个考试不过的。考试都是主观题,主要是考之前一年学过的所有内容以及一些融会贯通的知识,时间是四小时。为了准备这个考试,我把准备高考的劲头都使了出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通过了,终于可以安心继续读博了,但是我的同班同学有考两次才通过的,也有两次没考过退出的,所以这个考试真的是读博路上一个坎儿。04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贯穿读博始终的就是写论文了「dissertation」,为了这篇论文我不知道熬了多少夜,掉了多少头发,死了多少脑细胞,流了多少眼泪。不过当完成之后,回头看看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首先,在我顺利通过开题答辩以后,系里会根据我的研究方向指派一位导师给我,也就是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主席「committee chair」,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指导委员会还需要两位教授,我的chair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向,另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也是系里的教授,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最后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需要是相关专业从业者「professional」,因为我研究的是教育管理方向的,所以我邀请了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戈山分校「CSU Dominguez Hills」的副校长作为我的指导委员。这样一来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就齐活了,三位教授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真的很感激。我的研究和我当时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教育管理者来美国学习以后的转变,所以我工作单位的上司也给了我很多理解和支持。总之,在我自己的努力和身边人的理解、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我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且发表了,回首过程虽然艰辛,成果还是喜人的。我的博士论文05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最后就是论文答辩了「final defense」。论文答辩是完全公开的形式「open forum」,系里会提前通过邮件的方式公示某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时间、地点和主题,欢迎大家都来旁听。答辩当天你要详细地将自己的论文介绍给听众,介绍完以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提问,你要现场作答,他们问完以后在场的其他听众也可以提问,你都要一一作答。提问全部结束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集中讨论,决定是否让你通过,如果顺利通过,那么恭喜你,你的博士学位算是顺利完成了。我的论文答辩虽然读博的一路艰辛,但说实话现在很多细节都不那么清晰了,但是读博的日子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发现只要你愿意努力,还是有很多潜能可以发掘,有很多你原以为完不成的事情原来是可以被完成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愿每一个努力的人最后都能收获成功

问知

美国留学博士申请要求和各种费用

在美国,PhD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属于精英阶层,要拿到PhD也是非常困难的。下面智课选校帝小编给大家分享美国留学博士申请要求和各种费用,希望对想要在美国工作的学生有帮助。一、美国留学博士申请要求1、GPA:对一般的申请者而言,GPA3.0 以上,对前10名的医学院,GPA至少为3.6左右。2、TOEFL:一般需要考TOEFL,有的学校不要求外国学生考TOEFL,但是申请者的英语口语和写作必须熟练。3、MCAT:几乎所有的美国医学院均要求申请者在申请前考MCAT,它是一种标准考试,它帮助招生办预知申请者在医学院课程中的学习能力。对一般申请者,MCAT基本上应不低于9.8,申请前10名的医学院,至少在10.3 以上,而多数顶尖大学在11.3左右,更有甚者达到11.9,如华盛顿大学。关于MCAT考试见MCAT考试介绍。4、学历:须在入学前提交官方学历证明,必须具备学士学位以上学历。5、推荐信:毕业学校含医学预科委员会应提交该种来源的推荐信,毕业学校不含医学预科员会可提交以前学院教授的推荐信,推荐信的数量由所申请的学校来定。6、财政资助:通常而言,没有美国永久签证或移民签证的申请者基本上没有财政资助。合格的国际学生需提供经济担保以确保能覆盖学习期间的所有费用。具体到每所学校情况可能有差异,有的学校根据申请者的条件来提供贷款或其他资助计划。7、面试:大多数不要求。8、工作经验:有医学背景比较好,但工作经验不是必须的。多数情况下,在美国以外的学校读本科的申请者须在攻读医学硕士学位之前先在美国已被认证的大学中选修一年以上的医学预科course work 。二、美国留学博士费用以下信息仅供各位酌情参考,具体花费根据实际院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1、博士留学费用:100-150万人民币博士美国留学学位通常要读5年左右,如果完全自费的话,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则成为最关键的因素。要是没有足够的财力作为支持,是无法在美国读完五年的博士课程的,五年的博士课程全部自费至少需要100-150万人民币的财力准备。 2、膳食和宿舍费:平均$10,000一些学校要求学生住在学校宿舍,至少第一年是这样。也有一些学校,学生可以走读。走读生比住校生省钱,但增加了交通费。学校设定的膳食是学校食堂提供的常规食物。宿舍费用是指明双人合住一室,需要了解住宿费是否已包括床上用品(被子枕头毯子)和基本的寝室服务。倘若您暑期住校,食宿费用的预算需增加三个月。3、书本和必需品:平均$800学校会估算每学年的书本和必需品的费用。如果您计划学习的领域需要专门的必需品,如机械艺术电影,您的消费就要比普通的高。4、交通费:平均$600学校的交通费预算通常不包括您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国际旅费,所以您得加上这一段的双程费用。如果您计划由住读改为走读,那您得负担当地的交通费用。关于美国留学博士申请要求和各种费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或者感兴趣的话,可以咨询智课选校帝小编,帮助大家早规划,早留学。

大家族

国外读博与国内读博相比,哪个含金量更高?听听导师的建议

明天就进入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了,考研的同学都已经整装待发了,而对于准备读博的同学来说,要么准备着各种材料迎接报考学校的审核,要么正在拼命的复习英语和专业课,希望自己在明年3月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中考出好成绩来,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如果你打算明年读博士的话,现在就应该有所准备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准备读博的同学,他们会被这样一个选择所纠结住,那就是读博到底是国内读好还是出国读好呢?由于这几年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大量的优秀学子选择国外的优质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深造,同时国外的很多高校也非常欢迎中国学生来交流访问和攻读学位,再加上海归博士回国后的待遇和平台都非常的好,因此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国外攻读博士的思路几乎成为读博学长必会考虑的一个选项了。至于国内读好还是国外读好,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出国读博要好,因为相比博士期间的出国交换来说,直接去攻读一个国外优质平台的博士学位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因为很多领域的顶级科研团队都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名校里,去这些院校攻读博士学位无疑是掌握了某个学术领域的最前沿研究思路和平台,再加上与研究导师和团队的良好合作关系,毕业后即使回国工作,依然可以和博士期间的团队继续开展国际合作,这是很多国内博士没有的资源。当然,也有人认为国内读博优势更大,因为国内的博士更加了解和熟悉国内科研环境和资源的分配,而且比起国外回国的博士,在自己后期的研究生涯中,导师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资源,毕竟现在的科学研究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而是团队作战,而国外博士回国后大多是单枪匹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建自己的团队。由此可见,国外读博和国内读博相比起来,各有优势,不能一概而论那个好那个不好,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却是能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那么我们该怎样判断自己适合国内读还是出国读博呢?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从塔主的经验来看,博士期间的科研团队的好坏对自己影响是特别特别大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团队读博,几年后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读博期间的团队是影响你一辈子的科研道路,因此在选择时请慎之又慎,尽最大能力去一个优质的团队,如果这个团队在国外某个院校,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国读博,如果你自己专业最优质的团队就是国内某个院校内,那么就没有必要出国镀金,因为国外的月亮更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考虑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很多准备读博的人其实年纪已经不行,还有很多人早已经结婚生子,因此出国读博的话也要考虑家庭的因素,毕竟读博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需要全家人共同支持的,同时出国读博还要考虑费用的事,如果不是公费出国读博的话,读博几年的花销要比国内高得多,因此必须兼顾和平衡这一系列的问题。以上就是塔主对国内读博好还是国外读博好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果实

美国大学学费究竟有多高?一对比中国大学简直业界良心

目前,美国最为全世界大学实力,以及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没有之一),仍然是大量中国青年理想的求学场所,然而,高昂的大学学费却是很多人拦路虎。美国的大学学费究竟有多高,和中国对比起来又如何,今天我们就来看对比的看一下。(1)顶尖大校学费分布在中国,学校越好貌似收费越少,大部分985学校的本科的学费都在5000元每年左右,同时宿舍费用一般在1000元每年。而研究生通常是免学费,每个月还会有800元的国家补助和院系的补助。通常来说,一个花销正常的学生一年的费用不会超过2万元。而在美国,这种情况却恰恰相反,美国是越好的学校收费越贵,就拿最著名的哈佛大学来说,平均一年的学费为37000多美元(不同专业收费不同,还有按学分收费),而住宿在每月一千五百美元左右(没错,是每月),全年在18000美元,因此,很多学生会选择住在校外,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不过哈佛大学是有不少全额奖学金名额的,如果你足够优秀,靠着奖学金基本上每年花费不会超过1万美元。而另一所顶尖名校斯坦福大学则更高了,平均一年学费在4.4万美元,全年各项费用高达7万美元(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为5万美元,一家人的收入刚好交学费)而对于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往往是同样的结果,而博士研究生会有所不同,因为大多数博士研究生都会给与全额奖学金,每月还有约1000美元的收入。不过美国的博士难毕业啊。所以你去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一般有钱的出国都是读本科硕士,而家庭条件一般的会去读博士(美国可以不读硕直接读博)。(2)普通大学学费分布在中国,学校越差,学费越高,二本三本学费都能达到约两万每年,而私立学校则更贵了。但美国却相反,一般来说,州内的公立大学在8000美元每年。而州外的公立大学和非盈利性私立大学在2-3万美元左右。也许,学费也是美国大学的入门门槛之一,毕竟,能付得起高昂学费的家庭,其子女以后受到家庭的帮助也越多。整体来看,就是越好的学校毕业生越出色。(3)其他费用美国除了宿舍贵以外,还有个就是书本特别贵。一般的教科书从几十到几百美元不等。每年书本费在1000美元左右。而且他们的书改版的还特别快,基本上二手书是没可能的了。小编曾经有一本微观经济学教材,是国外授权国内的版本,国内买78元,美国卖230美元(中国的图书真心便宜)。结语:这么一对比,你会发现国内的大学教育费用真的是良心价了。等什么时候国内大学的水平能达到全球数一数二,估计就再也不会有人出国留学了。

巨冢

去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前,我们应该了解的三件事

在我们普遍的认知里,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了,那便是最高的学位了。一、关于博士学位的设置现如今主要有两种分法,是按照所上课程的方向性和引导性来分的。博士学位中有一种是主要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准备,这类别的博士称为研究型博士。这类别的博士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含高端技术的的地方,就比如生物,数学,人文这些专业。在一些美国的很知名很厉害的大学中,他们学校的老师差不多都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也不是说有了博士学位的都去了大学教书,也有很多那些研究领域在高端产业或者技术领域的博士生也走向了企业或者政府。还有一种是学术型的博士,是为了传授其他人一定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在很多情况下会成为一些特定,比如商业,临床医学等领域的领军人物。这类博士是很难考的,只要是想要去尝试的都知道,这种博士他们要经历专业的课程培训和学习,然后再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最后还要缴出一片最后关于自己研究的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这篇论文实则十分的难写,有将近一半的人不能在所给的时间里上交自己的论文。二、如果说要考取博士,那么最先需要的是“兴趣”。在考取博士学位的过程中,要花费掉自己大量的精力以及时间,所以最明智的选择是做好自己的时间和任务计划再去落实考博这件事情。佛罗里达大学有一位学术研究管理者斯泰西·皮赞特说过如果没有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就不要随意去申请博士了。皮赞特曾经在哈佛大学任博士生的学术顾问,他指出学生们当开始了上课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很适合他们所选的课程时,这才是最难过的事情。所以在开始考取博士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本身考虑,思考清楚自己的感兴趣的地方。除了兴趣还有一方面是要考虑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和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情方面。瑞秋·D·米勒,正攻读阿德勒大学的博士学位,她就在学习和个人生活之间选择了前者,这让她牺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其他生活,同时承受着来自学习和经济方面的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而且是全天的工作。米勒说,她现在在念博士这条路上所做的努力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有所收获,而且学位的攻读还能帮助到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努力寻找出如何治愈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的办法。米勒也说出了一定要考虑清楚,到底自己的工作和这份学业有没有相辅的功能。三、关于录取的标准关于这个录取的标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学校里的教授和管理者都提出了工作经验对于一个学生录取有着一定的重要性。除了这种考虑工作经验的录取标准,更普遍的还是会要考虑学业能力,要从他们以前的学术成绩里考虑,考察他们的专业能力。亚杭德罗德·拉·普恩特在纽约科学院任副主任,他说如果一个人如果想要对自己所选的学术领域有贡献的时候,那么说明他具备读取博士的基本条件。美国野生动物学家斯蒂芬妮·舒特勒提出,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或者该不该去读博,要考虑自己的博士学历对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如果他们寻求的工作不需要博士这样的学位,那么这个学位就不是必然的,而如果一个学生所渴望的工作类型只需要硕士学位,那么追求更高的学位并不符合这个学生的兴趣。舒特勒认为,如果人们总是在考虑科学思想和研究问题,那么他们绝对适合攻读博士学位。

红旗渠

留在美国的博士年薪能拿多少钱?编者满足你们的好奇心!

假如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位后,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这是一个令不少人十分好奇的问题。曾经有报道表明,博士学位的攻关方向和研究领域不同会导致他们的年薪不同,大多数博士介于48000-580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3万-42万之间)。工程学博士薪酬是最高的,他们的中位数能够达到6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0万)。除了工程学收入最高以外,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薪酬在工业资本界年薪也相当高,他们中位数在57000美元(约合人民币40万)那么男女薪酬是否会有差异呢?男女薪酬确实有相当的差异!根据多种资料显示和统计,工程学类的男博士平均薪酬能够达到9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74万),女博士大约7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3万)。非工程学类博士差异就要小一些,男博士平均薪酬70000美元,女博士平均薪酬62000美元。那么不同的渠道就业是否会对博士的薪酬造成差异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比如说在高校就业工程科学博士平均薪酬达到65000美元,而在商业工业界他们的薪酬能够达到105000美元。非应用工程学类博士在高校就业平均薪酬62000美元,在商业工业界他们能够达到92000美元的薪酬!也就是说大部分资料显示,除了就读专业和博士的年薪挂钩之外,就业渠道也影响着博士到手的年薪!其中平均薪酬最垫底的是艺术与人文类博士们,年薪只要大约26000美元,落下了其他专业一大截!那么是否博士的薪酬一定要比本科生高很多了?其实不然,因为博士主要从事与高科技行业,这确实彰显了博士的就业选择优势!但是这并不能代表着研究经费与提高生产力之间的绝对英国关系。其实与博士学位相比,美国的本科生也确实低一些,但是低不了很多,下图是往年的本科生薪酬数据。所以说在美国读博并不能保证绝对的薪水领先,读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出科研成就来,而不是选择去社会就业!举个例子来说美国沃尔玛的搬运工人身体好的一天能赚300美元,这比部分博士的收入更加高!这就是美国博士的年薪收入,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编者获得。编者整理不少资料才得出这些数据,相信读者应该已经了解到了美国博士的收入!

不可以已

我和媳妇到美国读博士,用12年想留在那里工作,却双双黯然回国

12年前,我和媳妇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去美国发展。当时我出国的原因就是听信一些人说,在国外赚钱如何容易,媳妇也多次在我的耳边吹风。出国前我在国内拿到了博士学位并晋升了副教授,媳妇硕士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收入很一般。在媳妇的竭力鼓动下,我同意她先通过考试去美国读博士,然后我去美国读博士后。我们计划两年内两人都可以到美国,可媳妇用了5年时间才通过考试。为了支持她出国,我牺牲了很多,想各种办法挣钱养家,到处找兼职挣钱,却荒废了我的研究工作,几年都没有写一篇论文。媳妇到美国半年后,我便以探亲身份去了美国,之后才发现我曾学的专业在美国找博士后很难。由于我的英语表达很差,想找份工作也是困难重重,只好转了身份开始读书,一边训练自己的语言,一边通过学生身份作为找工作之前的缓冲时间,来适应美国的环境。所以,我选择了另外一个专业重新读博士,因为成绩好申请到了奖学金,经济上才开始好转,和媳妇一商量,决定把孩子也接到美国来。孩子之前一直由岳父岳母带着,正好他们以送孩子的名义,到美国游玩。我没有想到,岳父岳母的到来,竟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危机。本来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部靠我的奖学金和在外兼职挣钱维持。媳妇在家就娇生惯养,从不做家务,岳母又是一个强势的人,来美国后不了解美国的行情,总是惹事儿,我不得不经常为她擦屁股,有时候还不得不缴纳罚金。家庭条件越发拮据,岳父岳母却不给我们钱,我就提议岳父岳母把孩子留下,提前回国。没想到因为这事儿,一家人给我开批斗会,把我说得无地自容。岳父岳母硬是在美国留了半年才回去,那个时候我已囊中羞涩,甚至吃饭的钱都是找朋友借来的,可为了面子,我还不敢跟媳妇提。儿子留下来后,媳妇为了照顾儿子,放弃了很多学习时间,以至于她迟迟不能毕业。终于毕业后,又遇到了美国经济萧条,她找工作找了近一年也没有找到。这期间,我们之间的矛盾因为她没有找到工作而激化,她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认为是儿子到来影响了她毕业,我们因此争吵不休。后来她的OPT身份到期了,却突然要回国找工作。我说费了这么多周折,出来不容易,让她转成F2 继续在美国,但她却一意孤行,和她父母商量后执意回国。媳妇回国后,把儿子也带回去了,一年后我博士毕业。这期间,我和媳妇联系不多,但每一次联系,我们之间都免不了一些争吵,以至于我和她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婚姻也是名存实亡。博士毕业前,我已经在美国找到接收单位,毕业后决定回去一趟,把我和媳妇之间的事情了结了。尽管我已经有回去跟她离婚的打算,但是,她却并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经过多次反复的交涉,她终于同意离婚,却又在财产上提很多要求。我是一个从农村出来打拼的普通农民家的孩子,家里没什么背景,还有父母要赡养。在国外时,虽然我过得很苦,但是每隔一段时间,还是偷偷的给他们寄点儿钱回去以表孝心。而且我也十分愧疚他们,我在国外多年,一直都没有回过家,如果这次不是为了和媳妇离婚,我恐怕要等到在那边立足之后才会回来。回国后,我和媳妇的家庭展开了离婚大战,矛盾不可调和。最后我不得已将她诉上法庭,经过了一审和二审判决才把离婚的事情解决了。可是因为离婚的事情拖得太久,美国那边的工作也不得不辞掉。离婚后,我对于再次去美国的激情已彻底消退了,又重新回到原来的单位工作,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我和前妻用了十二年的时间,想圆一个在国外工作的梦想,没想到最终确实两人都黯然回国,婚姻破裂。出国这么大的事情,最后为何搞成这样?回想这12年来走过的历程,我通过反思得出结论,除了我媳妇的无能之外,就是我太轻信在国外发展一定比国内好的传言,实际上美国也有很多穷人,在美国那些年我的付出与回报根本不成比例,试想如果当初我安心的在国内工作,12年的奋斗,绝对不是如今的下场。所以就想劝一劝那些还在为出国发展徘徊的人们,留在中国可能是最正确的选择。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绵蛮

她在国外读博七年,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网红一个月的收入

灵魂太慢,脚步太急,你所有的急功近利,都源自这以金钱为尺度的俗世。—雅室俗人还记得前段时间一夜爆红,最后被抖音官方封杀的温婉吗?仅仅因为在抖音里一个地下车库跳《Gucci Gucci Prada Prada》的舞蹈而走红,抖音账号一夜之间,粉丝疯长两千万。无论是从外表还是行为举止上来看,这哪里像是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这位自称17岁的小姐姐平时时间充裕,喜欢蹦迪,日常生活“丰富多彩”,因此被网友们调侃有着「17岁的年纪,27岁的外形,37岁的财力」的白富美形象。范丞丞在微博上发了一张付60元才可以看的照片,结果有8万多粉丝付款了,也就是说,睡了一觉起来发现有480万进账了。在这个娱乐至死、流量至上的时代,一夜之间几百万的进账并不稀奇。这也让那些每天朝九晚六、累死累活地工作,结果每月才五六千的人成为了一种笑话,相形见绌。一夜暴富的神话,杀死了很多人的价值观,总想着投机,如何挣快钱。她是一个海归博士,在国外求学了七年,父母在七年时间内为她花掉了100多万,本以为自己这么高的学历,在国内随便找个工作都要比一般人要好,可谁知投了几十份简历都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工资问题,因为没有一家公司开出的工资是超过8000的。 身边的朋友开始讥笑她:“别太心高气傲了,先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吧,将来不还得嫁人。” 亲戚也嘲讽她:“你还是个”海龟“呢,都没有公司录用你,你看我们村的谁谁谁,初中就辍学了,现在人家都开公司了,一年赚几百万,要那么高学历有什么用,还不是照样给别人打工!” 当她扭头发现,就算自己一个月工资1万,还得要奋斗10年才能挣回父母多年以前的投入,而自己的收入在当代网红面前简直是微不足道。她很伤心,自己有很高的学历,也有俊俏的外表,为什么就是拼不过中国的网红!市场经济的发展普及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玲琅满目的商品?是四通八达的公路?是想购就购的网上超市?还是人情的冷漠,道德的低下?尔虞我诈,冠冕堂皇,人面兽心,“阴阳合同”成了市场经济下的恶俗。市场经济的成就被有些学者、专家说成了为了提高全人类的幸福感,但有研究发现:我们在这个时代的幸福感指数和几十年前并没有什么变化。经济发展的太快,让每一个人的心都狂躁起来:大学教授成为了“教兽”,交给学生太多无用的东西,让他们慢慢变为庸才。又刻意去追求职称,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却没有做出多少实际的事情。一边喊着教职工工资太低,一边背地里挣着黑钱。教育部门压低教职工工资,逼着那些优秀却平凡的教师外出兼职,又强调教职工未经允许不得做副业。当大学教授完全以赚钱为目的教学时,这个国家多少已经看不到未来;学生学不到实际的东西,一切都是为了最终的升学考试,当他经历过三年高考,四年大学后步入社会才发现:他在学业时期丢了最宝贵的东西-独立思想。成为了一个按部就班,言听计从的老实人!高中老师告诉我们:读好高中,可以上一个好的大学,才能赚更多的钱;大学老师告诉我们:读好大学,拿好文凭,你的人生才会有更多财富;家长告诉我们:供你上学,就是指望你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赚更多的钱。等拿到了高学历时,又发现自己的收入跟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网红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顿时又萌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想法。我们不再是金钱的主人,反而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作家不再是纯粹的作家,为迎合大众共同爱好而创作,把自己都丢了。一本没有作者中心思想的书又怎么会深入人心,好的书籍越来越少,各种庸俗的书充斥着图书馆的书架。先前比较火的《江南style 》、《小苹果》,如今他们的踪迹只能在广场大妈和那些庸俗的饭店员工舞里的看到了。唯有经典才会亘古不衰,当我们静下心来,还是比较喜欢听先前的古典音乐,还是会看着名人字画发呆,还是会捧着《诗经》、《史记》等散发书香和历史气息的经典手不释卷。如今的所谓作家太浮躁了,流行歌手太浮躁了,娱乐圈里太浮躁了,一如为了迎合同样浮躁的我们。每一个人迫于生活的压力,都很用力的活着。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失业的越来越多,尽管国家在很努力的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陈安之,马云等流弊人物的语录、演讲像传销一样在全中国铺天盖地的宣传。当代年轻人怎么能不浮躁呢?怎么不会没有心理疾病呢?又怎么不会失业呢?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当陈安之老师如同放屁一样的跟你说:只要你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你就能成功。你又义愤填膺了,斗志高涨了,但你忽略的是,你脚步太快,灵魂跟不上了,你用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行走,又怎么不会空虚呢?你认识你自己吗?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你可能回答不上,因为你从来就没有时间考虑过你“自己”!我曾有段时间被社会世俗同化,满脑子里只有金钱,跟着陈安之学习过一段时间,买了他的书和课程。后来越发觉得自己活成了一个只以赚钱为目的的机器,感觉很可怕:那狂热的气氛让整个会场沸腾,让肾上腺素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一眼看去,在富丽堂皇的会场里,有那么一群只以赚钱为目的的“狂热粉丝”活的就像一群失去灵魂的传销份子。突如其来的失落感,我删了所有陈安之的课程,撕毁了笔记,把他的书撕成碎片丢进了垃圾桶里。我们伟大的领导说: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希望。这一代的青年有理想吗?有担当吗?“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的口号还有谁常挂在嘴边?某音和某视互相撕逼,上面的视频一眼望去,大多数都是丰乳肥臀,大长腿,俏动作。传递给当代青年的又是什么样的价值观!(这里我不敢说太多,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被封杀),我们不再追求价值的厚重感,而是对功利事业乐死不疲。这个社会教会了你什么?教会了你刻意的去发展人脉(钱脉);教会了你更加不对别人负责,私心越来越重;教会了你以赚更多钱,更有权为人生终极奋斗目标;教会了你迷茫,空虚,冷漠,渴望一夜暴富,而不从自身找问题,反而抱怨更多。学生不像学生了,教师不像教师了,把经典里最本质的东西给丢了,活在了繁华的假象中。这时候我们真应该读读朱光潜老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洗干净自己的灵魂再上路,做到真正的“众人皆醉我独醒”,让一些不切实际的价值观仅仅是偶然现象,而不是普遍现象。这篇文章我反复修改,为了避开敏感字而绞尽脑汁,网络时代的发达,本以为可以实现真正的言论自由,却发现能说的话越来越少,我们被限制在一种设计好的“规律”中,不敢有丝毫的“越矩”行为,渐渐的对时事政治,对周边发生的一切变得麻木不仁。越是想活出自己,却越受尽时事新闻以及外人眼光的影响,大多数人成了“时代算法”的一个代码,遵行着相同的运行规律,直到长眠于地下。— THE END —传递正能量,做个有正确价值观的青年,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感谢你的关注和分享。本文作者雅室俗人

迟缓者

学霸夫妻都是北大毕业,美国留学读博士,回国创业身价490亿

2020年胡润百富榜上,身家超过20亿的温商,至少有66人,而首富是一对学霸夫妻。他们一起从北京大学毕业,又一同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双双获得博士学位。婚后,夫妻二人联手创业,一起把公司做上市,身家490亿,连续多年蝉联榜单上的“温商首富”。他们就是:药明康德的创始人李革、赵宁夫妇。(李革)有人说这样评价李革夫妻:虽然离医药界巨头孙飘扬、钟慧娟夫妇还差得远,但在李革努力拓宽的细分赛道上,他是当之无愧的首富、第一人。李革专注于医药CRO领域,他利用自身优势,不断给其他药企提供某一阶段的服务。马云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李革则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李革哪里来的底气,敢说这样的话?了解他的创业故事后,才发现他至少已经实现了一半目标,而另外的一半,只需交给时间去完成。(赵宁)学霸夫妻下海创业李革祖籍浙江温州,却是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1967年出生的李革,从小就是学霸。他就读于北大附中,从不指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因为在他看来,考上北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他在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只写了北大。高考成绩一出,李革果然被北大录取,只不过他错失心仪的物理系,阴差阳错地被北大化学系录取。1989年,李革和赵宁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当时,国内正掀起一股出国热,很多高材生毕业后都选择出国深造。正好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直接对外宣布,要招一批北大的学生。于是,李革和赵宁就共同赴美,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4年后,两人共同取得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深造的第三年,李革曾经和导师一起发明了“标记的化学技术”,这一重要的科研成果让他和导师拿到了第一笔风投资金。在1993年时,李革的导师带着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研究人员一起组建了制药公司Pharmacopeia Drug Discovery Inc,简称PDD。李革进入PDD公司担任创始科学家、科研总监。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做后盾,1995年时,PDD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市上市,并且开始了研发外包。公司在美国上市时,28岁的李革立即成了远近闻名的成功人士。1999年,他受邀回北大演讲。演讲之余,他进行了国内市场考察,立即敏锐地发现:中国的原研药大多掌握在外企手中,而科研院所和高校已经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国内药企和技术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他从中看到了商机。恰巧在2000年,PDD的6名高管和股东持续大规模抛售股票,让PDD的股价跌到冰点。因为不想错过商机,也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李革随即决定回国创业。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之举2000年,李革、赵宁夫妻和刘晓钟、张朝晖四人,在上海外高桥创立了药明康德。当时,中国刚刚加入WTO,国际竞争日益剧烈,如果要买断一个专利新药的生产许可证,至少需要500-600美元。并且中国的西药品种有97.4%是仿制,中成药也保持在极低的水平,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李革意识到,必须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新药。他出国时,国内刚刚改革开放,11年的时间,他接受了美国教育,已经习惯美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在那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和现今相差甚远,再加上留学生人数稀少,“海归”在国内还是稀缺人才。回国后,李革也花了一段时间重新适应国内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模式。多年后,他总结说:回国工作和回国度假是两码事,有些事情可能不会尽如人意,千万要放平心态,一个人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好事都占了,回去工作,尽量做长期打算。尤其是在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海归们,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千万别为了急于融入中国,而把自己变回到比中国人还中国人,也别为了与众不同,而拼命把自己表现得比外国人还外国人。如果丢掉出国深造学到的东西,就失去了出国深造的意义,但也不可崇洋媚外。李革这一点确实总结得很到位,算得上是对“海归们”的忠告。一开始,李革想走自主制药道路,但筹建化学实验室的第一步,他就遭遇了困难。国内根本买不到实验室专用的通风橱,也没有厂家会生产这个东西,无奈之下,李革只能自己画图纸动手做。而且国内对制药技术的需求并不高,当时的药企都是对药品进行合法仿制,国家对自主研发新药管控得特别严格,很有可能无法上市。最重要的是,制药成本高,研发周期长,最初的药明康德只有700平米的实验室,4名员工。对当时的李革来说,自主制药是天方夜谭,他只能另谋出路,选择走ORC模式。国际背景,本土操作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李革发现自己手里的模板分子技术,可以作为新药研发的基础,帮助药企提高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而且国内的人力和资源成本都具有优势,国家也有相应的政策鼓励。再加上当时4名创始人都是留学归国的人,在国外工作的这些年,他们积攒了丰富的人脉资源。李革就顺势制定“国际背景,本土操作”的发展战略,决定为全球各大药厂和生物制药机构提供研发服务。李革的老东家PDD就是药明康德最早的客户之一。之后,通过PDD和其他创始人的运作,药明康德和不少国际药企建立了联系。在2000-2008年这段时间,药明康德的客户大部分都来自海外。李革顺利将医药研发外包这种模式引进中国,开启了本土化CRO的先河,被称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产业成功第一人。在他的带领下,药明康德发展迅速,2007年成功在美国上市,被誉为“华尔街首次为中国的头脑买单“。李革的成功,为医药界的“中国研发”打了一剂强心针。在纽交所获得融资后,药明康德火速并购了美国生物制药厂和器械公司。发展到2015年,因美股投资人过于强调业绩,对药明康德这种必须投入成本,加大研发力度的CRO型制药公司来说,美股市场显得特别不友好。李革做出新决断:退出美国股市。此时国内资本市场已经基本成熟,从纽交所退出后,李革很快在国内获得新一轮投资,2017年又在香港挂牌上市。上市后,药明康德作为独角兽企业,股票涨幅高达417.34%,很快就成为估值千亿的企业。据李革回忆:药明康德的成功,主要还是归功于国内的大环境和三个创业伙伴的努力,我只是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李革作为药明康德的实际控制人,已经通过抛售股票累计套现超过200亿元。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药明康德的股票持续攀升。有人说:无论是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创业,还是选择回国创业,再到后来在美国上市又退市,都体现出李革作为一个商人的精明。这个评价十分中肯。李革精准的眼光,促使他抓住了时代风口下的每一次机会。2018年,李革、赵宁宣布投资1亿元,设立北大研究基金,用来支持科研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经纬创投的张颖说过:很多最终做出大事,改变行业的创始人,起步时的第一诉求就是赚钱和财富自由。他们的使命感和更高理想通常是财富自由带来淡定后,才默默发现、挖掘、坚定和巩固的。药明康德发展到现在,李革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只是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的初心。希望“天下没有没有难治的病”,不是一句空话。对于李革的创业故事,你有什么看法呢?--END--作者: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