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怕是要失望了,顶尖女专家回中国立功,让六代机材料获突破名川三百

美国怕是要失望了,顶尖女专家回中国立功,让六代机材料获突破

在歼-20第五代隐形战机正式服役之后,我国已正式开始第六代战机的研发工作。第六代战斗机通常指的是使用第六代航空发动机、由人工智能控制的吸气式高超音速战斗机,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国家进入概念提案研制阶段。按照目前提出的概念,六代机的飞行速度应该是高于5倍音速,而飞行器以超5倍音速的速度飞行时,其前端关键结构部件表面会产生2000-3000度的高温,高温可能会导致材料熔化、氧化烧蚀。因此六代机的外壳材料要耐高温,除此之外还需耐腐蚀,所以歼-20等战机的外壳材料是无法在六代机上使用的。但是我国的一位留美女科学家,发明出一种新型材料,让我国在六代机材料的研究上获得突破,这位女科学家就是范景莲。范景莲博士从美国留学归来后一直从事难熔合金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多年来创新不断,而她最新造出的名为微纳复合轻质难熔金属基的复合材料,经过反复实验,确认可以经受3000度以上的高温,而且长时间都不会变形,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六代机的前端外壳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在2000-3000度的高温下不熔化的材料。而这种材料除了能让第六代战机的前端外壳材料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还可以应用于多项航空航天项目的关键耐高温部位。感谢范景莲博士研制出的微纳复合轻质难熔金属基材料,让我国第六代战机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第六代战机的材料研制上领先了全世界。

万物循生

全国唯一!浙大博士生祝祺获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研究生奖

近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祝祺荣获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2020年度优秀研究生奖银奖(Graate Student Award,Sliver Winner),并作为获奖者以 Atomistic Insight into the Deformation Map of Grain Boundary 为题在MRS2020秋季年会做口头报告。MRS成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美国,目前拥有来自全世界88个国家的14000多名会员,是材料、物理、化学、生物、能源等多学科和领域富有盛名的国际学术组织。MRS年会是全球最大的学术会议之一,每年有超过10000名参会者。为表彰和鼓励在材料研究领域做出突出研究成果和表现出未来发展潜力的研究生,MRS自2001年起设立优秀研究生奖,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在年会上公布评选结果并举行颁奖典礼。据悉,本次MRS 秋季会议共有来自全世界的15位优秀研究生获得此奖项,获奖学生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顶尖名校,祝祺是唯一来自中国高校的获奖人。祝祺于2016年6月在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王江伟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材料的界面变形机制,利用先进的原位纳米力学测试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应力作用下晶界变形的原子尺度机制。迄今共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ACS Nano和Acta Materialia;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包括第十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工艺国际会议(PRICM 10)、全国电子显微学年会等,获得广泛好评。曾获2019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入选2019年“浙江大学博士生学术新星计划”、2020全国电子显微学年会优秀报告等多项奖励。内容来源: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文编辑: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赵睿晗责任编辑:周亦颖

唯唯诺诺

全球最强100名材料科学家:前6都是华人5人中科大毕业,很苦涩!

世界著名的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全球顶尖的100位材料科学家榜单,我们“本科毕业院校”一栏时,自豪感爆棚。因为在这份100人的榜单中,我们看到前6名清一色的都是华人。而且他们的本科毕业院校,除1人毕业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外,其余5人全部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骄傲,华人太牛,中科大真牛!榜单第一名是杨培东教授,1971年8月出生于江苏苏州市,高中就读于苏州木渎中学,高考成绩601分居全校第一,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期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本科毕业后赴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职,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杨培东从事纳米材料研究,是排名世界第一的纳米材料学家,遗憾的是,他从中国人变成了美国人,201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杨培东榜单中的第二名是殷亚东,也是江苏人,1992年从前黄高级中学考入中科大,本科毕业后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前往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其后进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现为该校终身教授。材料学家殷亚东排名世界第二位,跟杨培东不同的,就是他还是中国国籍。他的研究领域是材料及界面化学,跨材料、物理、生物及工程等多个学科,专长及特色也是纳米材料。殷亚东第三名是黄暄益教授,出生于台湾,本科就读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这是前六名中唯一不是出自中科大的学生,现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教授。人家这是从哪里来,回到了哪里去。这位我们就不去多说了。第四名是夏幼南,现任乔治亚理工学院教授,国籍现在是美国。当初当然不是美国,他的高中就读于江苏省靖江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年本科毕业后,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非线性光学材料硕士学位。1991年,夏幼南赴美国留学深造,获得滨州大学无机化学硕士学位,接着去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直到任现职。他从事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和表面化学研究,在世界上有着巨大影响。夏幼南排名世界第五的是孙玉刚,也是中科大本科毕业,他是1992年从山东茌平县第一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而且,他的硕士和博士都是在中科大攻读的,博士毕业后,他去了美国。2006年开始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从事独立研究工作,成为终身研究员,是纳米材料合成实验室负责人。孙玉刚是否由中国人成了美国人不太清楚,笔者没能查到他的国籍情况,榜单上也没有反映出来。他在纳米领域的研究成果,排在世界前列。第六名是吴屹影,现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终身教授,现在还是中国人,不过在美国工作。他1998年毕业于中科大化学物理系,后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做生物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后来就去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吴屹影吴屹影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染料敏化电池和低维纳米材料等的合成与设计工作,研究成果颇丰,其论文H因子为31,文章总引用次数达12800多次。在这份100位顶尖材料科学家的榜单上,中科大本科毕业的还有第20位段镶锋、第43位万梅香等。看了这份榜单,真的为我国出了这么多世界顶级科学家自豪,特别是中科大,培养了这么多顶级人才。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科学家现在的工作单位时,这种自豪感瞬间烟消云散,代之而来的是遗憾,是苦涩,是担心。我们这么多顶级人才,几乎都留在了美国。榜单的前六名中,从中科大走出去的5名顶级材料科学家,都留在了美国。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是的,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我们出了那么多世界顶尖的材料科学家,材料工业却比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落后很多,很多时候还被别国卡脖子,这不能不成为我们深深的痛。中科院有一位院士曾经说过,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这话说得太对了。据说,仅美国硅谷,就有2万多名清华学子在那里工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留住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然后才谈得上吸引国际人才!大家对于这份排名世界前100名材料科学中,前六名都是华人,有5人毕业于中科大,而5人全部在美国工作,这种现象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斗青春

一年六万刀,美国全奖博士如何申请-操作篇

OFFER之前跟大家分享了本人申请美国全额奖学金的经验,并分总论、资讯、英语等三个部分介绍了相关准备工作,本文是出国申请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操作篇。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基本可以分套磁、面试、提交、签证等四步,本文也将按这一脉络,给大家讲一下具体如何申请。如果大家照着做,相信会拿到心仪的offer。01 套磁所谓‘套磁’,就是主动联系国外教授,询问他们是否有相应的博士位置,同时介绍你的工作,加深他对你的了解和印象,加大录取几率。实际上,申请国外博士,这一步越来越重要,甚至已变成预录取的一个步骤:因为如果教授有相关职位,他又对你感兴趣,那么基本上他就可以决定是否录取你,毕竟,你读博士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他的课题。那么如何跟教授套磁呢?第一步,确定你要联系的老师,拿到邮箱等联系方式。登陆感兴趣的大学,查找相关的专业学院、系,查看各教师的简介。找到跟你研究方向大体吻合的老师。或者通过阅读论文寻找感兴趣的教授。经过硕士学习和研究,学生一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所了解,大体知道本领域哪些教授或团队在做,你可以从论文里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另一个套磁方式就是学术会议了,参加学术会议的好处之一就是有可能遇见心仪的老师,这是你就大胆的走上前自我介绍吧,别忘了把你的论文呈给他。第二步,套磁信。在这里,以本人给国外教授发的套磁信为例,说明如何写信。Dear Professor:My name is XXX, and I’ve got my master degree from department of XXX, XXX University of China in March 2015. I want to ask if your group has PHD position about XXX design, especially for XXXX?第一段,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询问是否有相应的位置。My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XXX, XXXXXXX, optimization method. My main research area is XXXXXXXX design. I analyze the flow properties of a novel configuration which is based on XXX and propose multi-block CST method, one efficient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to model complicate configurations. ASO of XXXX has been done with CST method, genetic algorithms and CFD analysis.Recently, my work focus on optimization of XXXXXX, the efficient hypersonic vehicle, and the design of waverider from 3D flow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shock fitting method.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my detail previous research, I can send my research proposal to you.第二段,介绍自己的学术工作,言简意赅归纳一下,最好参考你要联系的教授,针对他的研究方向有所取舍,保留与他方向非常契合的研究。I have generate 2 SCI papers, 3 EI papers, and 2 authorized patents. I can send my papers to you if you are interested.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有的没的都往上写吧,先把数量堆上去。I have got outstanding academic record for both my undergraate studies and graate studies, ranking top 5% out of 180 students and won many academic awards.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I enclose my CV here. And I hope you can spare some time to consider my application.最后一段介绍自己的学习成绩,别忘了把简历(CV)附在后面。Best RegardsXXXXXXXXX上面是落款。因为本人学术水平和个人背景都一般,所以采取了非常不光彩的方式-海投。从牛校到一般的学校,我总共投了108封信,给100多位相关或类似领域的老师,收到回复不到20个,对我感兴趣的只有7、8个,拿到面试机或口头录取有四个。如果大家实力强,不用海投,针对性投几个就行了。那段套磁的时间,每天早晨醒来就是查邮件,看到新邮件又惊又怕,都不敢打开,都养成后遗症了,到现在收到邮件仍然会心跳加速。一般来说,对方老师会在2天之内回复,如果超过两天,那么大概率不会回复了,或者没看见你,或者对你不感兴趣。如果你对某个老师特别感兴趣,特别想去他那读书。万一他没回你,你可以过一周后发信提醒他一句,说不定有奇效。其实通过Email发套磁信属于效率比较低的一种沟通方式,国外教授每天都会受到几封信,很容易淹没在垃圾邮件之中。如果有条件,可以寻求更有效的套磁方法:比如,求助熟人递交简历。如果有认识的同学、师兄师姐在心仪的课题组,可以请求他们递交材料,这样可以大大加强教授对你的印象。我最后拿到的offer,就是之前认识的一个学长在那儿联培博士,帮我递交的材料。在PhD职位网站上通过招募帖找位置。有一些网站经常有老师发布招募博士的信息,可以试着登陆问一下。比如小木虫,PhDposition等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发布职位的老师,一般来说比较急需人才,回复率较高。或者一些专业网站,也会有相应的职位发布。本人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流体力学,有个网站叫做CFDonline,经常有老师发布职位出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下。02 面试套磁结果较好的话,老师一般会安排网络或电话面试,考察你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方向是否合适。也有面试安排在提交申请材料后。一般来说,如果老师邀请你面试的话,确定要你的概率在50%以上,他们不会花时间在没把握的人身上,所以一定要有信心,拿到面试机会已经说明得到老师的认可。而在面试时,一般考察如下几项:首先是对学术的热情。这一点比较难考察,但又很重要,尤其是老外特别看重。所以请注意这一点,体现出自己要为学术现身的精神,务必说一下你对学术和科研的热情(Passion)。第二点是学习基础和学术水平。其实这点大体在简历上已经有所体现,教授有可能问几个问题确认一下,不过一般都很简单。第三点是语言表达能力。不管英语水平好不好吧,一定要敢说。我当时面试时面过一个意大利国籍的老师,他的英语口音太严重了,我压根就听不懂,所以面试时他说一句我说两句,估计俩人谁都不懂对方说的话。因为气势比较足,所以事后那个老师还给我发信说英语不错,sahhhh第四点是未来课题及认识,这点大体说一下就行了,基本不太关心,毕竟如果过去,还要重新在老师指导下做课题。我有过三次面试,一个华人和两个老外。华人老师很容易搞定,大体说一下英语,后面都是汉语交流,那个老师对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过来读书不容易,做好心理准备啊,很辛苦的”,“请你一定要来啊,我就不招其他学生了”。弄得我都没办法拒绝。另外两个外国人也比较和蔼,上文提到的意大利人可能知道自己口音问题,所以专门找了个中国学生在边上,如果我们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个学长会及时解答。当时感觉面得一塌糊涂,没想到还过了。03 提交材料联系好老师之后就可以提交材料了。准备的材料一般包括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简历、推荐信、学习成绩、学历学位证明,有的可能要求提供论文等其他材料。先网络申请,提交相关信息,缴费。一般申请一所学校在75美元左右(贵啊,要是申10所就要750,好几千块啊)。把这些材料准备好,通过DHL或者联邦快递寄送到学校官网要求的地址就行了。TOEFL和GRE都是单独寄送到学校,费用也不菲。着重说一下Personal Statement, PS。其他材料都是客观确定的,只有个人声明(PS)需要自己写。网上很多人说PS很重要,需要好好写。不过因为我当时通过套磁基本确定老师要我,所以PS应该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我花了一个多星期写了一份,在这里摘抄几段,如果大家要全文,请在评论区留言。Dream of flying is rooted in every boy’s heart and I am no exception. My elder brother, who brought enlightened ecation about aeronautics for me, often bought magazines about aircraft, rockets or satellites.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mates and I enjoyed talking about novel aircraft configuration, sharing new technologies with significant enthusiasm. Time flies and many friends shift their interests, but my passion never diminishes. As a result I insisted in working very hard in school and eventually was admitted to XXXX, whose XX ranks top 2 in China, with an outstanding record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In the XXX, I spent my first three years in the College of Honors where top students are selected and are not differentiated with majors to get multi-disciplinary ecation such as Mathematics, Physics, Mechanics, Electric Circuits, Material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Drawing, Chemistry and etc. I believe a specialist should be a generalist firstly. In the college, I broadened my eyesight, had ability to capture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 have got outstanding academic record in undergraate life and won many academic awards, GPA 3.58/4(89.74/100) ranked 9th out of more than 180 students.......Having reflected on my inner interests and ecation background carefully, I find my passion is academic. I find happiness in thinking creatively, learning about new theories, challenging myself and making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love academic study. Though I know there would be a lot of hardships and frustrations along with the happiness, but that’s what life I want about.写的比较多,大家酌情查看。套路跟套磁信差不多,包括个人理想、个人情况、学术工作、学术能力、未来展望等,写好之后最好找人把关看看语法。有这方面需求的同学可以发给我,有空的话我帮大家看看PS,或者套磁信。04 签证基本上到第二年的3-5月能够拿到offer,这时就要准备最后一步—签证。签证拿到之后,就可以买机票、联系住宿准备入学了。本来想写签证经验来着,一来篇幅太长,二来网上经验也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如果大家有关于美国或加拿大签证方面的问题,欢迎随时留言或咨询我。

不耕而食

留美中国21岁博士实现石墨烯超导重大突破!或引发全球新材料革命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石墨烯似乎总能轻而易举地成为最吸引眼球的“超级材料”。2018年3月5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主刊在其网站连发两篇长文,对美国麻省(MIT)Jarillo-Herrero教授课题组有关石墨烯超导的最新成果予以报道。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重磅级文章的第一作者均为来自中国的21岁博士生曹原。出生于四川的曹原年仅14岁即以669分的成绩考入声名赫赫的中科大少年班学院。自小受益于“超常教育”的他仅用3年时间读完了小学、初中与高中的全部课程,并在大学获得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这样看来,年仅21岁的曹原获此成就并不是意外。电子在单层石墨烯内运动所需的能量大约为eV量级。Herrero教授与曹原开创性地发现,通过将两层自然状态下的二维石墨烯材料相堆叠,并控制两层间的扭曲角度,即可构建成为性能出色的零电阻超导体。此时,电子在双层石墨烯材料间所需的能量量级则降低至meV,令人称奇!这一研究中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双层石墨烯材料的扭曲角度。当扭曲角度达到被称为“魔角”的1.1°时,石墨烯层中的电子能带结构不再对称,超导性质也随之显现。其实,早有理论预测将2D材料层中的原子扭转1.1°会呈现出一些有趣的现象,但这还是科学家们头一次见证这一理论带来的震撼之处。关于石墨烯材料导电能力的研究并不少见。实际上就在去年,科学家通过掺杂钙(Ca)原子同样激发了石墨烯的超导能力。然而,此次研究是第一次在不改变石墨烯组成的的情况下实现其超导特性,更可能实现P波超导性。石墨烯材料作为一种非常规超导体,可能成为开发室温超导体的关键之处。传统超导体分为高温超导与低温超导,但这里的“高温”指的是在-196℃的液氮环境中(最高-140℃),超导所具有的特性,低温超导则需要在-269℃的液氦环境中实现,成本高昂不适宜大规模应用。室温超导体无疑给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憧憬。其不仅可应用于医疗设施、电网设备、电子产品等生活设施中,更在超级计算机、超级高铁等前沿科技中大展身手。毫不夸张的说,这项研究打开了非常规超导体研究的大门,或将引发一场超导材料领域的新革命…文/朱张航宇参考文献:Unconventional superconctivity in magic-angle graphene superlattices, Nature, doi:10.1038/nature26160

处女星

美国读博士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每当别人和我聊起学历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在美国读博士难嘛?我只想说09年到了美国之后,我先读了硕士。硕士毕业后我利用OPT全职工作了一年(关于OPT:),在此期间,我硕士阶段的导师和我工作时的上司一直鼓励我继续读博,他们对我很有信心,认为我一定可以完成博士学业,所以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开始了漫漫读博路。先说说如何申请博士,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博士的录取要求各不相同,但也大同小异,我读的是文科类博士,首先需要有硕士或同等学历,然后要一份自我简述「personal statement」主要是说清楚为什么想读博,为什么你是一个合格的博士生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等,说白了就是要说服导师录取你。接着还需要2-3封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你以前的老师、工作单位的领导等,主要是向导师推荐你,其实就是夸夸你。我的专业还要求交一份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主要是想看看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我直接交了硕士论文,我认为这个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还有就是两年内有效的GRE成绩。作为国际学生一般还需要语言成绩,但是因为我硕士也是在美国读的,语言成绩就免掉了「wave」。这是第一轮的纸质材料,审批通过后还有第二轮的笔试和面试。笔试我觉得很像限时命题作文,考试当天给你一个跟专业有关的案例「case study」让你进行分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面试跟工作面试很像,坐着一排教授,挨个问你一些问题,你要一一作答。全部结束后,会通知你是否被录取了。被录取以后就正式开始了读博之路。根据我自己读博的经历归纳总结下来,主要是几个重要的部分:课程「curriculum」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博士毕业01课程curriculum课程很好理解,就是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课程,每门课都要通过,美国对博士的成绩是有要求,本科阶段拿C就算通过了,博士要拿B才算通过。所以每学期的课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基本博士阶段大家都是冲着A去的。而且大量的阅读、写作、演讲等,真的很不容易。博士阶段我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时间,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业,熬夜真的是常态。02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我的专业是在读博第一年就开始准备论文了,每学期都有一门一个学分的课是专门指导论文的,从刚开始的选题,到后面一步步的写作,都有相应的指导,这点我觉得特别好。论文的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这关系着你博士论文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开题答辩的核心在于向教授们说明你论文选题的意义,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课题,可能产生的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要让教授们觉得你这个论文可行、有价值。这样你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03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读博第一年结束后会有一个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严格来说你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算是真正的博士生「doctoral candidate」。如果考试不通过,是会被劝退的,所以准备这个考试的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我的专业是八月和十月各有一次考试,八月没考过的十月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不过就劝退了。平心而论,我是很担心这个考试不过的。考试都是主观题,主要是考之前一年学过的所有内容以及一些融会贯通的知识,时间是四小时。为了准备这个考试,我把准备高考的劲头都使了出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通过了,终于可以安心继续读博了,但是我的同班同学有考两次才通过的,也有两次没考过退出的,所以这个考试真的是读博路上一个坎儿。04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贯穿读博始终的就是写论文了「dissertation」,为了这篇论文我不知道熬了多少夜,掉了多少头发,死了多少脑细胞,流了多少眼泪。不过当完成之后,回头看看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首先,在我顺利通过开题答辩以后,系里会根据我的研究方向指派一位导师给我,也就是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主席「committee chair」,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指导委员会还需要两位教授,我的chair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向,另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也是系里的教授,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最后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需要是相关专业从业者「professional」,因为我研究的是教育管理方向的,所以我邀请了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戈山分校「CSU Dominguez Hills」的副校长作为我的指导委员。这样一来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就齐活了,三位教授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真的很感激。我的研究和我当时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教育管理者来美国学习以后的转变,所以我工作单位的上司也给了我很多理解和支持。总之,在我自己的努力和身边人的理解、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我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且发表了,回首过程虽然艰辛,成果还是喜人的。我的博士论文05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最后就是论文答辩了「final defense」。论文答辩是完全公开的形式「open forum」,系里会提前通过邮件的方式公示某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时间、地点和主题,欢迎大家都来旁听。答辩当天你要详细地将自己的论文介绍给听众,介绍完以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提问,你要现场作答,他们问完以后在场的其他听众也可以提问,你都要一一作答。提问全部结束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集中讨论,决定是否让你通过,如果顺利通过,那么恭喜你,你的博士学位算是顺利完成了。我的论文答辩虽然读博的一路艰辛,但说实话现在很多细节都不那么清晰了,但是读博的日子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发现只要你愿意努力,还是有很多潜能可以发掘,有很多你原以为完不成的事情原来是可以被完成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愿每一个努力的人最后都能收获成功

儿孙福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2018年6182名中国籍博士,79.4%欲留美

一直以来,美国博士教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因此,每年有很多的中国顶尖学子会选择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2月初,《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正式公布了2018年美国博士学位的变化趋势。这个报告对于有意攻读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有着指导性意义。那么,近年来赴美读博趋势有何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01美国博士学位整体趋势变化自1957年来,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2%。到了2018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多达55195个。02美国博士学位之【性别分布情况】1999-2018,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有所上升,其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女博士比例从48%上升至52%,临时签证持有者的女博士比例从27%上升到35%。而从学科领域来看,女性博士在生命科学领域占比从45%增至56%,在工程学领域占比从15%增至24%,在物理和地球科学领域占比从24%增至33%,心理学和社科领域占比从55%增至59%,在计算机与数学领域虽然增速稍缓,但也从占比23%增至24%。2008-2018年,女性博士学位增长最快的领域是工程领域中的其他类别和材料科学领域。到了2018年,有46%的博士学位授予给了女性,而临时签证持有者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男性比例小于女性。而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女性博士占比从1999年的37%增加到了2009年的42,并保持稳定。而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自2000年以来,直到2018年,女性博士比例达到57%,变化不大。03美国博士学位之【国籍分布情况】从2008-2018年,在持有临时签证的155401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人数占比最多的国籍前三名分别是中、印、韩,三国人数占比高达54%;人数占比最多的国籍前十位总人数占持有临时签证全体人数的71%。在2018年,有35404名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获得博士学位,有14815名亚裔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其中,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博士群体中,白人占70%,亚裔占7%,西班牙裔占7%,非裔占7%。而在亚裔博士群体中,临时签证持有者11475人(男性7320人,女性4155人,6182人为中国籍学生,2040人为印度籍学生,1035人为韩国籍学生),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为3305人,另有国籍不明者35人。而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2009-2018年间,西班牙裔占比从6%增长至7%,非裔占卜稳定在7%,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则在1%以下。04美国博士学位之【院校分布情况】2018年,获颁博士学位最多的Top3院校分别为密歇根大学(853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852个)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770个)。05美国博士学位之【专业分布情况】2018年,在授予的55195个博士学位中,科学与工程领域占42227个,其他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占12968个。其中,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持有临时签证的人数为15223个,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人数为25473个。长期以来,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都超过了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且差距越拉越大。从1979-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占比从58%上升到了77%;而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2018年时却还略低于1979年。从1998-2018,科学与工程领域里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略微增加,但在所有博士中的占比在减少;工程学博士比例增速最快,从13%增至18%。而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和占比均有所下降;人文艺术博士数量略增,占比却下降了3%。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为生命科学领域,颁发了12780个学位;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颁发了6335个学位;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颁布了4030个学位,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55%;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颁布了8899个学位;工程学颁布了10183个学位,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57%;教育学颁布了4834个学位;人文艺术领域颁布了5145个学位。18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生命科学领域颁发了高达12780个学位,平均年龄30.9岁,男性占比44.3%,女性占比55.7%,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占比70.7%,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26.3%,已婚人士占比43.3%。这其中哈佛大学269个,佛罗里达大学247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44个。从获得学士学位算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平均为8.2年;从进入研究生院算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平均为6.8年。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群体中,亚裔在地球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及工程学等领域占比更多,非裔则在教育学、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占比更大,西班牙裔则在社会科学、心理学领域占比更多。06美国博士学位之【就业情况分析】过去 20 年中,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包括博士后职位,尤其是 2014 年达到峰谷。2018 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就业率为 75.1%,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 73.8%,已经接近峰值。如果不包括博士后职位的话,2018 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就业的人群中,43% 将进入学术界。其中人文艺术领域与非 S&E 领域的其他类别比例最高,达到 75%,而工程学领域最低,只有13%。而单看博士后职位,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中,博士后研究一直是该群体的常见就业。2018 年,生命科学领域有 60.7% 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选择了博士后,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则有 56.5%。07美国博士学位之【毕业后待遇情况】2018 年,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博士后待遇为 4.8 万美元,学术界为 6.5 万美元,工业界为 9.5 万美元。工资中位数:除了人文艺术领域,工业界就业薪水高于博士后和学术界,而人文艺术领域则无差异。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水为 6 万美元,而其他领域在 4.7 万美元到 5.3 万美元之间。工程学和非 S&E 领域其他类别如商业的学术界薪水最高,分别为 8.1 万美元和 8.3 万美元。数学与计算机领域和工程学领域的工业就业薪水最高,分别为 13 万美元和 10.8 万美元。08美国博士学位之【中国籍博士情况】先给大家看一张图,下图红色曲线为美籍学生在中国留学的情况,绿色曲线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情况 ——(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8-2018年,在持有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中国籍博士有48470位。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数为44809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数为3661人。2017-2018年,赴美就读的109万国际学生中,有36万人来自中国(研究生有13万人),占比高达32%,比紧随其后的印度多了15.3%。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持有临时签证的6182名中国籍学生中,有5689人为科学与工程领域,493人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些中国籍博士获得者,有79.4%打算留在美国。相较于79.4%的中国籍博士愿意留美的情况,沙特阿拉伯人留美意愿最低,仅为14.9%,而伊朗人留美意愿最高,为91.6%。以上,就是美国博士学位数据的内容。为什么说社会如此重视博士学位呢,因为美国每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据将会成为科研投入的度量,也是各个领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当然,大家在选择是否读博的时候,肯定也不会是头脑一热就决定的,因为读博是一条很艰苦的道路,无论是时间、精力、金钱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但是,你一旦选择了这条路,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段能让你怀念终身的经历。

重案组

要领先就领先美国!女博士取得实质进展,新型材料填补世界空白

我国有一位女博士范景莲,研究出了世界上最耐高温和抗烧蚀的材料。从博士毕业到现在,她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中国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黑科技战衣”。范景莲教授曾留学美国,她发现美国材料学比中国先进,于是就下定决心专攻耐高温材料,学成回国后为我国航天以及航空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填补了我国新型耐热材料的空白。我国耐高温材料专家范景莲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是我国第一款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刺穿世界上任何防导系统,是真正的航母克星,足可以保证我万里海疆安然无恙。这款高超音速导弹能研制成功,得益于湖南省纳米材料中心的范景莲教授,三十年如一日对难溶金属材料的刻苦研究。众所周知,当航天器以5至12倍音速穿过大气层时,航天器表面会与空气摩擦,产生3000度的温度。一般的金属材料在这种条件下就开始熔化了。因此,开发新型高温材料势在必行。早在10年前,我国就将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重点推进项目,当时的研究方向是碳碳相容材料。范敬琏教授提出了金属材料的使用,这受到了该领域许多专家的质疑。尽管范教授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但陶瓷金属杂交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仍未达到理想效果。对于高超音速飞行器来说,耐热材料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大量实验探索,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条件下,实验数据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东风-17 导弹然而,范敬莲教授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经过三年多的实验,她终于得到了第一个耐高温的样品。但当时湖南还没有企业具备这种材料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轻质难溶金属材料终于投产成功。如今,他们的产品已经大范围用于导弹与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生产制造领域。至于范景莲教授的科研团队是什么企业性质,绝对是高科技的企业性质。高超音速飞行器耐高温材料面对成功,范景莲教授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意味深长的说:我们的聪明才智应该服务于国家的发展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国家在材料领域占领一个世界领先地位。人常说十年磨一剑,来形容成功的不易。范景莲教授可以说是30年磨一剑,因为早在30年前,她就投入难溶金属材料的研究中,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总结,她首创了许多重大科技发现,并取得了重大成功。超高温难熔金属材料中国能在短短70年间,走完了欧美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正是因为有无数像范景莲教授一样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奋斗者,才实现了中国跨越式发展,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是人们学习崇拜的榜样。(山峰)

木石同坛

DIY成功申请美国研究生+博士,我从没有违背过自己的内心

你进入了芝士圈·申请过来人系列 Vol.1作为一位本科期间常年在期末给大家压题、划重点的同学,章宇杰低调的有点让蒙圈儿怀疑是本人吗。是那个DIY申请到了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的人吗?今天蒙圈儿要和你们分享一位同学DIY申请的故事。为大家考虑,蒙圈儿这里主要分享的是研究生申请的经验哦~个人介绍章宇杰关键词:学霸、网球大神本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绩点3.06硕士: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绩点3.72博士: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章宇杰的故事2012年,来自常州的章宇杰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在鱼龙混杂的大学生活中,他坚持每天早出晚归在外自习。到了期末,他不仅能压中老师出的题,考前还为同学划重点,总被同学们称为学霸。本科阶段除了专业课复习,积极准备期末考试以外,他对英语也有着很高的兴趣,即使进入了大学,也依旧维持着高中每天背上单词的习惯。本科绩点3.06的他专业排名前20%。这个成绩是可以稳稳保研的,但是他却选择了出国留学。因为本科时曾经帮助老师做过项目研究,他觉得这种平淡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觉得也许出国去留学,能看到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大二他开始定下自己将来的方向——去美国留学。在选择出国目的地的时候,他也为难过。英国还是美国?新加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终因着他内心的一份任性,因为美国的教育资源、环境相比起来更优越等等,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去美国留学。同时他没有放弃的是从大一开始的网球爱好。课余时间,除了学习英语、准备出国,他还会约上同学打两场网球。他崇拜的对象是费德勒。那个网球场上睿智冷静的天王。无论是生活,工作,家人,费德勒都做的堪称完美,是粉丝的榜样。书本和代码看多了,章宇杰需要一点挥洒汗水的空间。这个习惯从本科开始,伴随着他一直到了现在。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件好玩又很帅的事,更是一件用来磨炼自己意志力,从而在其他任何设定的目标上能够更加坚持的事情。在和爸妈说了自己的留学打算之后,爸妈对他表示了全力支持。家人的尊重和鼓励也是他前行路上的一股力量。决定留学后有了出国的想法,章宇杰很早就开始准备。他一共花了将近两年时间准备,最后10-11个月是集中在准备。▌语言考试大二寒假,章宇杰开始了紧张地准备标化成绩和努力刷自己的GPA。他一共考了四次GRE,三次托福,光是一本《要你命3000》他就背了二十遍。背完单词,他觉得考试90%的单词他都能准确认得。长难句,填空36套+20套、阅读36套、官方模拟题2套……做完这些题他觉得GRE就很有把握了。为了准备托福考试,他听了四遍TPO的听力,揣摩考试可能的出题点;阅读、口语、写作也都是疯狂在练。考到第三次,他拿到了一个并不满意但足以去申请的成绩,虽然无数次动了放弃的念头,他还是咬着牙再考,终于到了自己的理想成绩。他说,英语其实并不是一件需要很多脑力的事情,没有那么难。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一定能收获到自己想要的分数。虽然一开始他很担心自己申请不上,但当 GRE321+3 和 托福100 的成绩出来之后,他开始决定自己DIY申请。DIY之路申请美国的研究生其实不轻松。如果有人指导或者帮忙,会容易一点。主要专注于自己提升的部分就可以。但DIY需要所有阶段都自己完成。语言考试、背景提升、文书、网申、和学校沟通,经过这些锻炼,申到自己的梦校真的是很难。首先,你需要明确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事情,有一份详细的时间规划安排。▌选校选专业首先要知道自己想申请什么专业。章宇杰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同学里一半以上出国都转了CS,他说自己当然也想过这个热门行业,可是不喜欢虚拟的一堆代码,更偏向于实物与代码相结合的方向。出国他还是继续选择了就读电子工程专业。选校时的章宇杰先看排名,再看地理位置,一共报了五个学校。南方的他喜欢暖和的天气,根据绩点和语言成绩,他在U.S.news排名中选择了50-100的公立学校,再排除中地纬的地区,如明尼苏达或五大湖地区等等,最后进行综合选择了6-7所美国高校。虽然录取的是自己保底的学校,他表现得很云淡风轻。▌文书在开始准备文书之前,章宇杰抓住各种机会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他说这样才不会导致文书无话可写。不要干巴巴的纯讲述自己多么多么厉害,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做过的事情、参加过的活动来写。文书写作还要直接。在咨询有经验的同学之后,同学向他推荐了芝士圈留学的文书服务。他仔细浏览了芝士圈的相关介绍,果断选择了芝士圈。他在写第一稿的时候引申到了深刻的哲学问题。结果被芝士圈的导师改正嘞。Nathalie Mumaw导师给的修改意见是不要说一些太过空洞的废话。文书一定要具体并且突出自己。在导师认真修改了5、6稿之后,他对自己的文书很满意了。芝士圈文书导师Nathalie Mumaw▌网申网申有着各种要求、指南、步骤,没有细心、耐心,这个流程很难顺利走完。章宇杰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申请表格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具体的官方要求。信息填写正确很重要。从最基本的姓名、地址等个人信息,到更细致各项具体内容,你所提供资料,都必须正确无误。重要的信息可以反复确认。不仅是文书,所有的申请材料都不要有拼写、语法上的错误。不要错过递交成绩的ddl。提交之前也要再三确认是否正确完整。出国之后如今研究生二年级的章宇杰说来了美国才感觉所谓的排名并没有那么重要,其实实质性的差异不大,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他最想强调的一点是申上研究生其实只是一个开始。融入学校、融入同学也很重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能为你以后的工作、读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他在读研究生期间,还和同学一起赢过校际网球比赛。还有即使拿到了offer也不要放弃学习英语,否则进入master学习时非常容易出现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现象。章宇杰本科绩点3.06,到了master时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3.72。与在国内只是期末考前疯狂复习不同,国外研究生期间的GPA要更有挑战性,每个final grade分开,大考小考不断。如果缺了某一项,最后就很难拿到A,节奏变得紧张,他却应付自如,在不断的学习中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18年5月就要毕业的他,将在下半年开始三年PhD的生涯。就像大四时做过无人机的项目一样,章宇杰说,其实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就是不断探索和发现下去。关于master申phd的问题,章宇杰给的建议是尽可能争取大牛导师的推荐信,可以在office hour多问问题,既可以锻炼口语,也能和老师增强联络。经历留学,他学到了什么章宇杰说,他觉得出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只有真正走到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你才能获得对那些以前只出现在书本和影视里的东西的体验,比如美国自由的课堂氛围、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现场的NBA比赛……现在一个人在外求学,他也学会了照顾自己。还变成了一位厨艺小能手。最后他想说的是:一定要敢于去尝试,坚持自己内心所想,也许你觉得难的事情有一天也能笑着说出来。

鬼教練

棕榈大道留学offer捷报 丨 美国康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棕榈大道 2020 申请季录取战绩祝贺棕榈大道学员收获康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录取 offer!offer 展示▲点击大图查看申请背景辅导过程回顾 这位同学刚开始申请的时候比较焦虑,前期在棕榈导师的帮助下,合理规划同学先考语言,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同学的科研经历不太深入,在导师的帮助下尽力挖掘引导,最终以比较高的专业度展现在简历和文书中。同学的相对劣势在于 GPA 不高,不太有竞争力,确定了选校列表后,导师根据每个学校的要求重新修改了对应的文书,准备非常充分,相信同学的 offer 收割之路才刚刚开始!项目介绍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成立于 1865 年,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个创始院校之一,以及著名常春藤盟校的八个成员之一。2020 年 US.News 美国综合大学排名第 16 位,工程学院排名第 14,2020 年 QS世界大学排名第 14 位。康奈尔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 MSE 领域的声誉很高,2020 年 US.News 材料工程排名中位居全美第 8,2019 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之材料科学与工程排名第 26,2020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之材料科学排名第 29,和 MIT、西北大学等学校实力相当的,申请难度非常高,每年申请该项目人数众多,竞争十分激烈。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项目为期 1 年,要求申请者拥有本科学历,不限专业背景,需满足数学、理学等前置课程要求。该项目属专业硕士项目,以授课内容为主,自带一定的实习项目,除了专业的课程外,还可以辅修一些与管理、商业领导相关的课程,培养方向以就业导向为主,学生无需撰写研究论文,国际学生在实习期间有机会获得 CPT 工作许可。▲项目官网寄语(图片来源网络)辅导团队申请季主导师: Mengyuan 香港大学 环境管理硕士本科毕业于师范学校,是一枚热爱教育的理工科女汉子,制药工程和英语双学位,完美弥补理工科学生英语较差的短板,2017 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环境管理专业,交叉学习环境、化学、生物、物理、工程、管理等 10 多门学科知识,并且下半学期在英国公司(香港分公司)Vegware 做研究助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可降解食品包装在香港市场的可行性。导师其他辅导成果:UC Davis-Phd-CS-全奖U Chicago Phd CS-全奖Boston University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MU-MSc-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 Michigan-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SEAS)Duke University-MSc-Environmental ManagementUCL-MSc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专业导师: Y 导师卡内基梅隆大学 材料科学博士申请战绩:【佐治亚理工学院】 物理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曼迪逊分校】电气工程博士 【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擅长领域:物理丨材料工程等-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