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奖学金大揭秘:家庭经济一般,能去美国留学吗?黑龙会

美国奖学金大揭秘:家庭经济一般,能去美国留学吗?

众所周知,美国教育质量在全世界处于顶尖位置,同样留学费用也是最高的,35-50万/ 年的费用,这让很多学生或家庭望而却步,被迫扑灭渴望赴美留学的火苗。其实美国教育提供给外国留学生很多种类途径的奖学金,大大减轻家庭负担,普通中层家庭也能承担。第一种Fellowship主要来源是学校校友或者知名人士的捐助、社会基金、某些公司或者学术机构。是给到最优秀的申请者,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种奖学金,但是你一旦拿到了fellowship,就意味着拿到的是全奖,除了能够免除学费、保险费、书本费等费用外,还可以每个月领到一定金额的生活费。这是大学为了抢到最到成绩优异,并且综合实力超强的学生所设立的奖项。适合人群:博士Fellowship所占数额最多,硕士和本科少数顶尖的学生也可以尝试,通常是比申请到学校稍低一点排名的学校第二种Scholarship和Fellowship类似的都是发放给优秀的申请着,但形式就比较丰富了,金额也不一定,学校可以定义不同主题和不同名称的scholarship,有些是merit based的部分奖学金,有些是因为在某方面表现特别出色而获得的专题奖学金。适合人群:博士,硕士,本科成绩优异,或者某领域突出表现者。第三种 Assistantship该奖学金来源于学校和你工作的实验室各分摊一半,理论上讲要为导师每周工作一定时间才可以获得。 Assistantship 按照工作种类分为Teaching assistant / TA(助教)以及Research assistant / RA(助研)。助教主要工作是指导学生实验课、批改作业、解答问题和监考。助研主要是和导师一起做研究项目,实验比重较多。Assistantship 按照工作时间长短又可分为20%,25%,40%和50%几种,其中50%即为最高金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全奖(注意不是100%,50%意思是50%的时间在工作,50%的时间在学习,美国法律规定不可以超过此线)。25%或者以上的Assistantship 不仅每个月发放一定数量生活费(Stipend),还会同时免除学费。此类奖学金金额稳定,职位也很多,基本上大部分中国学生最后拿到的都是此类奖学金。适合人群:硕士和博士美国奖学金怎么发放?奖学金发放依据学生过去的成绩和学术成就。Fellowship奖学金获得者理论上不需要特别的工作即可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现金,且可以同时申请多份不同来源的 fellowship。该奖学金一般包含学费。Assistantship RA的津贴由教授的科研经费支付,每周法定工作时间20小时。TA的津贴由系里支付,每周工作小时不等。通常都是按月发放。说了这么多,那以上奖学金分别怎么申请? Fellowship一般不需要额外申请,只要在填申请表时候,申请意愿哪里打勾就行。一般学校给到申请PhD的同学,本科,硕士很少,但是足够优秀是可以申请的,主要考察你的在校期间GPA,班级及年级排名,语言成绩,课外实践活动等。 Scholarship则较多额外申请,或者通过Essay 说明你申请该奖学金的原因以及阐述你有资格申请到该奖学金。 Assistantship大部分是学校分配给到教授,需要提前套磁你所心仪的教授,让他了解到你的研究经历和他所研究的领域一致,并真心希望成为他的学生,协助他完成各项教研工作。说服他给你RA和TA助学金。这个有点像应聘工作,展现你有个人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去获得老板的offer不同专业对各种奖学金申请有何不同?总体来说,最容易申请奖学金,包括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电气工程等。由于上述专业更多需要研究成果,所以给予更多教研经费,并希望发掘更多愿意投入科研的优秀人才。这些专业通常在硕士阶段最多申请到半奖,博士阶段可以全奖还有RA,TA。其他专业像人类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这些偏研究类的文科专业更多在博士阶段才有可能全奖,硕士阶段很少提供奖学金,除非排名TOP100后的学校。怎么提高申请奖学金的竞争力?首先,要提早规划学习,争取各项硬性指标达到要求。建议GPA保持在3.7以上,文科建议Toelf 110分以上,理工科建议Toelf 105分以上,GRE分数一般高于录取分数的5分有机会获得奖学金, 越高越好。在软实力方面,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发表过国际认可的论文,以及找到声誉高的推荐人,俗称大牛。这些都对申请奖学金起到很大作用。

巴德尔

疫情对2021fall美国留学申请有什么影响?申请更容易还是更难了?

今年,对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是个特别的一年,路途崎岖,波澜起伏。明年呢,对于2021fall出国留学的学生,会有什么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申请难度怎样?下面以美国留学为例。疫情对21fall申请影响最重要的以下四个方面:1. 语言考试延迟取消。今年到现在,各类留学标化考试连续取消,考位很紧张。很多同学GT一次都没考过试,没有一门语言成绩,因此影响到出国留学。当然,部分学校也做出政策调整,可以用Duolinggo代替雅思托福,还有学校对GRE、GMAT不再强制要求。这些还可能基于疫情的变化有所调整,不确定性大大增加。2. 校园关闭,成绩单无法按时开,影响到申请。虽然国内学校陆陆续续地开了学,但很多学生担心申请的时候还是没有开学,成绩单在读证明没有办法提供。3.软实力提升。 对于暑期科研,暑期学校,目前来看无法实地进行有很多21fall和一些22fall的小伙伴们像往年一样在很早就开始了套磁,寻找海外暑研,拿到了海外暑研机会。但全球疫情开始越来越严重,海外各个学校相继停课。随着每天国外疫情数目的暴增,暑研实地进行已经不太可能。4. 留学奖学金。今年Phd申请难度会增加疫情影响,全球的经济都受到影响。博士申请全奖会更难,可能之后是半奖或者没有奖学金。虽然全球疫情对21fall美国留学申请有些影响,不过,申请留学却是更加的容易,原因如下:美国的大学,本质上就像一家商业公司。学校董事会和背后的利益群体需要资本运作来维持一所大学的运营,所以每年你的学费和校友捐款会上交给专业人士进行理财投资。你每年付的那几万美金学费只是零头,他们更看重的是校友捐款,是未来几十年你能给学校带来的投资回报。疫情把美国大学搞穷了,所以美国的大学需要降低要求,吸引更多的学生申请。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Robert Zimmer在4月7日一封发送至教授的邮件里写道,会冻结员工工资,减少招聘,降低其他预算。宾大也宣布了类似的举动,包括减少招聘,停止一些新的投资项目。美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就签署了CARES Act,让美国国会给大学打钱,发放140亿美元的救助金。其中60亿是紧急资金,用来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不过,哈佛、斯坦福和普林斯顿大学在上周宣布了自己不会领取这笔救济金,他们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们不差钱!我们能挺住!”因此在接下来的申请季,哈耶普斯这样的顶尖牛校估计不会降低录取标准太多。既然一所大学需要更多资金来维持运营,那么它就只能通过降低申请标准来吸引更多学生申请。显然,test-optional是美国大学让步的第一招。为什么现在一大票学校都纷纷推出test-optional的选项,连UC系统都破天荒不要求标化了?别忘了,去年美国非裔拉丁美裔学生因为sat不公平都闹上法庭了,UC系统都没心软,它们怎么可能在疫情中忽然良心发现,不看标化成绩了呢?因为被逼无奈……现在这个局势,已经不是美国大学挑人了,而是要抢学生的节奏了。试想一下,别的大学都test-optional了,就你不搞,那请问还有人肯申你学校么?很多大学的标化政策变动仅限于今年秋季的申请季,也就意味着疫情一过标化成绩还是要交的。我们预计接下来会有更多大学加入test-optional的阵营。不过你也别太当真,咱们中国学生最好还是乖乖递交标化成绩。Test-optional只是美国大学一种宣传手段和竞争策略,信了它你就等于给人家的录取率当分母。出于保险起见,我们建议你按常规申请操作来走,所有材料准备齐全,文书好好写,心态放平稳,静静等待一个好结果。所以,现在留学申请是变得更容易了。从大学申请的操作来说,今年秋天的申请季确实很棘手。中国申请者光是把最基本的材料全部凑齐就已经很难了。没有提前规划、自己正在DIY搞申请的学生,肯定会比往年遇到更多困难和问题。但从大学录取难度来看,挺过这个秋天接着你就爽了。今年缺钱的大学比往年更容易申请,录取难度只降不升。今年秋季申请的学生大可放心,不用太过于焦虑。降低录取标准,吸引更多有钱的中国学生去申请——这是美国大学在经济下行的无奈之举,也是他们今年秋天的必经之路。所以,全球疫情对2021fall申请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变得更容易了。

莫愁女

美国博士留学有哪些奖学金可以申请?

中国人去美国读博士,都是申请的TA,或RA。TA(teaching assistant)就是过去帮老师做助教,比如数学系教授上课,你帮助改作业。或者帮助组织课堂讲座等等。如果是做RA,(research assistant)就是帮老师做研究。我就做过这个。美国的教授更多的职责是做研究。学校对他们的考核评估是看他们有多少文章发表在有权威的媒体上。所以大多数时间教授做的事情就是搞研究。一周时间老师一般要去教两三次课。名校牛教授研究的课题都是世界最前沿课题。比如这次疫情的数据,都是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提供的。美国大学做的研究都不是纯粹学术性的研究,而是真正在实践中要有价值的研究。所以商学院名校最受欢迎的教授是有很强商业背景的老师。比如曾经担任过某个跨国公司的CEO。因为在美国商学院,尤其名校当教授地位极高,极其受人尊重,所以很多人以前在大企业做高管,也很愿意申请到美国名校做终身教授。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去美国读博士的道理。在美国读博士,做研究,做的是和现实直接紧密挂钩的研究。教授越牛,你跟的项目就越有价值,研究经费就越多。我当年的室友,以前在南开大学读化学,后来在我们学校读博士。在学校的时候,他读书学习的能力感觉挺差的。不过不太影响他,他动手能力特强,成天做实验。他平时做饭都是职业病,做饭的时候,和做实验一样,一板一眼,这个菜多放了几粒盐。做出的菜特别标准,好看,和在外面餐厅吃饭那样。他们这种化学专业在美国就业特别容易,他后来去了药厂。过了几年后,有国内的大集团找他合作,直接成了大集团的合伙人。读博士方向选择,导师选择特别重要。我另一个同学,以前在国内学术能力超级牛。但在美国读书没选对方向,导师做的研究课题他不感兴趣,6,7年也毕不了业。因为美国的博士对学术要求很高的,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想毕业是很难的。这里强调一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一定要想好到底要不要到美国读博士。一旦读,能不能读下来,你有没有相应领域的学术能力,优势。例如,你想去读金融博士,如果你没有极强的数学背景,到时你上课根本听不懂,很多书也根本都看不懂,学不懂的。但是如果你选择你擅长的领域,就非常轻松了。我另一个室友,以前也是南开大学的,数学系。他以前是湖南高考状元,考到南开数学系,之后在香港大学读了一段书,后来在我们学校读数学博士。他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我认为智力最好的。他在学校每天真正的学习工作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剩下时候基本就在家里躺着发呆,要不就是在电脑上玩挖雷的游戏。再重复一下,美国博士的学术要求不是一般的高,要选择,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能全身心投入的,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你就不会觉得难,枯燥。你一旦选择,你将要全身心投入到一个科研领域。我当年自己曾经纠结了很久,我就特别想读商学院博士,但后来觉得对我来说不好的地方1)永远都是在校园环境,比较枯燥。2)在美国的华人本来就少,生活的比较无聊,读博士的话,生活方面真的太枯燥了,所以你一定要想好这些,到底适合不适合你。假如你是男性,告诉你一个不好的事实:1)中国的女孩子,无论哪种类型的,在美国都特别吃香。在咱们眼里不好看的,在外国人眼里可能特别好。在咱们眼里漂亮的,在美国就更抢手了。所以我很多读博士的同学一直单身。他们也不放心回国找,这种临时回国找的,多数不可靠,过去后被甩的概率很高。2)如果你选择读博士,平时的社交面会特别窄,这方面就会更难。我当时的那些室友,他们每个学期最开心的事就是有新的女生到学校,然后他们特别开心的去机场接她们,帮她们安排到宿舍,拿行李。然后过几天就没有下文了。。。。。美国大学有规定,大学老师是不可以和学生谈恋爱的。。。。所以我上面说的,是过来人给你最中肯的建议,在你考虑读博士之前,首先要想好这些问题。到底你的性格适不适合。话说回来,你一旦坚定的选择了你擅长的领域,你喜欢的领域,申请奖学金的时候也就自然比较容易了。申请奖学金和找工作类似。要写PS个人陈述,向美国教授展示你的研究能力,以前都做过什么课题。你可以在学校官网看看这个教授研究的方向和你一致不一致。如果一致,他更容易选择你帮助他做研究。切记你在申请博士,不要说和学术研究无关的话。比如你在学校里参加了某个公司的实习,锻炼了你的社交能力。这些都没意义,教授想找的是能静下心来,能忍受孤独,寂寞,全身心跟着他搞研究,出成果的人。当然你参加的公司科研项目是很好的可以在PS里强调的了!写PS风格:学术类,严谨,展现自身天赋,优势。同时可以通过故事性描述把个人陈述写的生动些,让人更爱看,更觉得读者有趣。例如你想申请数学,想表达你很聪明,你可以这么开头:‘我从小就喜欢思考,当别人告诉我鸡蛋放在水里时,如果能夹起来就说明熟了,我就会想,这是因为鸡蛋里的蛋黄本来是液体,煮熟了,变成了固体,所以就能夹起来了!对工科专业来说,托福,GRE只是工具。是申请奖学金必备的工具。如果太差了,导师也无法录取你。但条件够了也就OK了,关键还是在科研能力。假如你申请不到奖学金,那么你根本就不要去读博士。在美国读博士,一般最快需要5年,学术压力很大,除非很天才的人,一般要全身心投入大量的研究,实验等等。所以基本没时间去打工。如果申请到奖学金。也必须要全奖的那种。就是免所有学费,一个月给你1500美金左右。学校的奖学金数量是根据当地的生活消费水平的。基本够你吃住的,包括了基本保险的。美国人的消费标准,所以中国学生节俭的话,都可以存一些钱。少数人会收到半奖通知,这个时候,直接拒绝,重新申请就是了。美国的特点就是大,什么事情都有,什么学校都有,这个学校不行,就换一个,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能给自己全奖的。美国就是一个森林,需要你去探索。在丛林中找到一条路!走好了,就会特别顺!走不好40多岁,也没读完书,也不想去外面端盘子,只能继续去读书!

你只知道美国留学贵,却不知道美国大学的各类奖学金

美国留学,费用确实高,所以虽说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赴美留学,但高昂的学费也是学生和家长的困扰。既然已经选择了赴美留学,那么面对高昂的学费只能接受,有何办法能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小编就给各位留学生带来美国大学的各类奖学金的相关介绍。Scholarship奖学金美国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的形式可以是规定一定的金额数量,作为特定的奖学金形式,如经济学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等颁发给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全额奖学金随学院规定的学杂费高低而不同,并且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奖学金不像助学金只有一种形式,一般每个学校或者学院都会设置很多类型的奖学金,一般学生可以同时申请两种以上的奖学金。通常来说,获得奖学金的几率要比获得助学金的几率要低一些。Fellowship助学金助学金是一种金额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奖学金。一般情况下,如果获得了一所学院授予的助学金,便是获得了全奖,除了一般的免学费杂费、住宿费、保险费、书本费之外,助学金还会提供学生一定金额作为其个人消费费用(Personal Expenses)。助学金在申请过程中竞争尤其激烈,一般除了要求较高的TOEFL,GRE或GMAT成绩外,还要有较好的GPA、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等。这些材料的准备要有技巧,做到与众不同,才能顺利地拿到全额助学金。Tuition Waiver 学费全免在一些美国学院中,设有全免学费的美国大学研究生奖学金,有的学院把它作为Scholarship的一种,有的学院把它单独列出。实际上Tuition Wavier并不属于奖学金的范畴,而是属于经济资助,这是中国学生,尤其是非理工类申请人拿的最多的一类资助类型。它也是非服务性资助中发放最多的,最容易申请的一种,但由于学费只是总花费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要获得足够的资金,还需同时申请其他形式的奖学金。学生如果可以获得学费全部减免就是大学通常所说的“半奖”,如果再拿到RA/TA就属于“全奖”了。RA/TA 助研与助教RA/TA属于服务性奖学金,获得此类资助者每周担任12-20小时的辅助教学或研究工作。这种经济资助只提供给硕士或博士申请者。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以上级别的中国学生来说,获得奖学金的几率会比本科生或本科转学生大得多,多数都是以拿到这两种服务性薪金的一种来获得全奖的。多数美国大学对GRE、GMAT的成绩不设置最低线,申请人只要硬性条件过硬,并注意申请技巧与方法是完全可以拿到全奖的。On Campus Job 校内打工On Campus Job也是服务性薪金的一种,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校内工作来获得一定收入。美国移民局规定,国际学生可以在校内合法工作,每小时最低为5.15美金,每周最多可以工作20小时,假期可以工作40小时。校园工作包括在大学食堂、书店、图书馆或健康俱乐部等地方打工,或者在大学的行政办公室帮忙。

是也

美国教授主动联系我,对我碎片化经历感到很impressed

本科:香港理工大学专业:Biomedical EngineeringPaper:一篇conferenceGPA: 4.0/4.0GRE: 335+3.5录取学校 (Biomedical Engineering/Bioengineering):UMich PhD;UCLA MS leading to PhD;University of Boston MS with half scholarship;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S with fellowship;UCSD MS;Yale MS;JHU MSE;Duke University MS;Cornell MEng现在想来,申请季真的过得很辛苦。离开熟悉的环境去费村交换,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遇到了变故,在上课去实验室之余没日没夜地研究学校和教授,每天在对未来的期待、对失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无力中切换、彷徨,因为焦虑导致每天很晚才睡觉、疯狂长胖。但是转念一想,这一个学期也是很幸福的,我在世毕盟的咨询师的mentor(Stanford博士)的指导让我不那么迷茫,三个professor对我大力支持不厌其烦地给我交了19封推荐信,同专业同学的陪伴、和妈妈隔着十二三个小时时差的越洋电话、和在美国另一头的好基友的吐槽,都让我觉得在这条路上走得并不孤独。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是在为了一个一直强烈渴望的东西在做最后的努力,也真的静下心来用大块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做research想去做哪个方向。这篇总结,算是给自己这四年的一个交待,也希望能给想申请美国graate school的学弟学妹一点启发。祝大家可以追梦顺利,毕竟如果没有理想,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总体规划到了大四要毕业要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跟我感慨提前规划真的太重要了。那些毕业后有很好出路的学长学姐,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厉害多少,而是因为他们几年前心里就有大概的规划,所以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如果毕业之后想去instry,就疯狂找实习;如果想在academia再待几年,进实验室准没错。我因为在上大学之前就决定要去美国读PhD,所以从大一开始就很努力地维持自己的GPA,大二就开始搞托福GRE,抓住一切科研机会(虽然香港给本科生的科研机会和水准和美本差了好几个档次)。而之后事实证明,这些从大一就开始的努力到了申请的时候真的会一点一点回报给你。三围申请master三围是硬道理,我感觉GPA>GRE>托福,有的学校甚至GPA决定一切,所以多花点心思在GPA上是性价比最高的。申请博士的话就比较玄学了,三围再高也不能保证你被录取,但是如果高是绝对有好处的。UMich的committee chair一上来就跟我说,你的成绩我们非常满意,学习你是没问题的,所以接下来我们谈谈你的project。三围高不是充分条件,但是是别人想和你聊的基础(当然有些大神research巨牛,那他们三围稍微低点也无所谓)。科研和暑研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就是抓住一切做research project的机会,疯狂搞事情。Biomedical Engineering是一个有非常多方向的专业,甚至每个方向之间没什么联系,需要的skillset截然不同。我相信别的学科也是差不多是这个情况。虽然现在市场更加开放多元,读了graate school甚至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换领域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可以在本科就找到自己真正有激情的方向,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可以节省几年时间,也可以更早地投身于自己喜欢的领域。在本科的时候进行最大程度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光听lecture不够,尽量多选择需要做project的课(自己做了才知道感不感兴趣),最好是去深入了解几个不同方向的research(当然前提是自己有些兴趣的)。在我的home university,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我在做osteoarthritis、bioimaging、point-of-care nanoprobe和ion channel的组都有待过(每个组involvement程度不一样)。暑研我做的是cell mechanics,在宾大交换我做了knee joint和immunology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我的科研经历非常丰富,写在CV上非常拉风。但是因为涉足领域太多,经历太碎片化,必定每个都不会特别深入,可以量化的成果只有一篇很水的conference。所以最开始准备申请PhD的时候,我是很卑微的。但是按着mentor学姐的指导,我从每一段经历中找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可以体现自己思考的地方,才渐渐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其实招生官并不会期待本科生会做得特别深入(当然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领域,又有做得深入的机会是最好的),他们更希望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成长和思考,我们要展示在PS里的是这些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在探索不同领域的时候,会学会很多不同方面的technique(图像处理生物实验技术之类的),这个对于以后读博或者就业一定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至少在宾大的McKay Lab,拿到flow cytometer的license要好几个月甚至半年的training,但是我在宾大做另外一个project就天天在做flow cytometry,会这个技术在申请相关领域的时候肯定是加分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认识到什么是真正吸引自己的,这对于申请博士的同学至关重要,做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领域五六年真的是可以让人抑郁的。如果research深入到有paper产出,绝对是极大的优势,但是这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能不能发paper和领域也有很大关系)。我的广撒网式碎片化经历也带给我一些优势。UMich的一个professor看了我的CV就对我很感兴趣(现在他已经正式成为我的老板),他说他对我有这么多经历感到非常impressed,因为很少有人可以这样。暑研的话我非常感谢我当时的supervisor给我牵线,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个大牛人又特别好的教授的组,我也真的学到了很多。但是功利地说,去美国暑研是上选。去美国如果实验室不错教授又欣赏你,留下来概率很高(新加坡也是这样,但是我们想走出亚洲不是);就算留不下来教授在美国connection也多,可以帮你搭桥;就算不能推荐其他老师给你,他的推荐信也绝对比其他地方的老师分量重。选校和套磁申请master选校比较容易,看看综排专排这个项目是research还是就业导向就可以了,但是PhD既要考虑学校和program,更要考虑faculty。我之前看到有人说,如果你能列出来你的领域10个你想去的实验室,你就做好读博的准备了,我深以为然。我当时每天花好几个小时浏览各个学校官网(学校根据排名筛出来),挨个看每个老师的lab website,遇到特别感兴趣的老师还会查更多关于他/她的信息。这个过程特别耗精力,但它是申请博士的重要一环,而且会让你知道现在cutting edge的research都在做些什么。在写PS的时候一定要把几个professor of interest写出来,并且写出原因。我选的professor的领域都是我有过经验的,基本是mechanobiology或者immunology,因为你没有经验就说自己感兴趣实在是太假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一定要多探索。套磁这个事也很玄学,有人套着了有人套不着,和老师来来回回发了几封邮件联系上了最后也不一定录取你。但是申请到心仪的PhD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我的观点是要尽一切可能去增大这个概率。我的套磁大部分没有回复(没有回复才是正常现象),有一些比较官方的回复,还有UIUC的一个citation很高的教授表现出对我明确的兴趣,套磁这个结果我也基本满意了。我觉得套磁是一定要做的,但是要摆正心态,不要有太高期待。面试和后续我主要申请PhD,但是考虑到PhD的不确定性,还申请了master保底。最后是master全录,就连BME大佬JHU都录了,还是有些小激动。Master交个申请就结束了,主要还是说一下PhD。我和UIUC的那个教授一直保持联系,十二月中的时候我们Skype了一下。她强调了好几次自己有充足funding(可能UIUC research funding比较紧张吧,他们博士也比较容易只给半奖),让我三月份等结果,然而到现在UIUC没录我也没拒我。其实这个情况是可以再和教授继续联系跟进的,但是因为后来有了UMich(没错变心就是这么快),我也就没再联系了。和UIUC教授聊的当天下午,UMich的一个教授主动联系了我,问我可不可以聊一下,看看合作的机会。神奇的是我根本还没来得及给他发套磁邮件,我只是在application里把他列为professor of interest。后来我才知道他在committee里,可以优先看到我的材料,权力也比较大。十二月末我和他Skype。虽然说这些学校一般都有rotation,但是有的教授会希望你直接就到他实验室,这样可以确实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前提是双方都必须想清楚。所以转过年去,他安排我和他的几个学生Skype了两次。我觉得一方面他想让我多了解实验室情况,自己想清楚,另一方面应该也是他通过他学生进一步考察我。聊完之后我给他发邮件,说我非常喜欢他的实验室。然后他就安排了committee chair跟我面试,我感觉就是走一个官方程序。一般面试都会问问为什么读博,以后的规划,具体问一些之前做的project。这些问题都应该仔细准备一下,有些project时间久远可能有些遗忘,但是但凡保留了当时的资料,自己用心做过,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我是比较幸运的,在十二月份就和两位教授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让我在之后等结果的时候少了很多忐忑。究其原因,一个是我有一些老师比较欣赏的特质(每个老师欣赏的点可能不太一样),另一个是我的research experience和proposed field和他们的比较符合。写在最后现在回忆起我的申请季,我感觉我幼小的心灵收到了很多“伤害”。但正是这些“伤害”,让我更了解我想投身的这个领域,更了解我自己。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应该早一点加入世毕盟,这样就会更早有个整体规划,早些知道去美国暑研的重要性,而且世毕盟也会有很多这方面的教程、资源。我是在大四快开始的时候才加入的世毕盟,这时候我的个人竞争力已经没有什么提升空间了。但是咨询师和mentor指导我向内挖掘自己,向外包装自己(美国人非常看重how you present yourself),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最后,祝大家都可以不留遗憾地奋斗过,被女神校眷顾吧!

言语

想当个哲学家,当个博士是第一步

在民国时候没钱的我们就只能去日本留学,现在的日本留学还是物美价廉,对国外学生(中国)提供奖学金的还是多数的。那还能去欧美吗?1、在国内读完硕士申请美国博士国内硕士毕业的学子申请美国博士时和申请美国硕士的条件基本无差,包括申请所需要的材料都是一样的,学子可以根据官网公布的要求递交相关材料和成绩,因为学校都公布有博士申请要求、程序以及材料等。2、国内在读硕士申请美国博士  国内学子在本科毕业或者硕士在读期间都是可以申请美国博士的,不用必须等到硕士毕业,申请方式和直接申一样,根据历年美国大学录取的博士数据来看,本科平均GPA在3.4以上最佳,而托福一般要90以上,除此之外,在国内读硕士申请博士还需要提供GRE/GMAT、PS CV 推荐信 还有各种科研、实习经历等。带奖学金/带工资的硕博连读项目(我见到英国或欧洲大陆有些课题组会招聘这样的研究生)或全奖/半奖的北美博士(5年起)关于博士的奖学金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北美有很多机会申请全奖博士,当然也很难,需要你找老师去套磁,也对GRE、学习成绩、科研活动参与情况有很高的要求。欧洲大陆的博士基本上都是职位制的,他们认为博士=工作,职位是对特定人才有需求的课题组直接提供的,一般会在学校网站公布,欧洲也有一些科研招聘网站会集合许多学校的博士博士后教师研究员的招聘信息,但欧洲学校的职位基本上会给欧盟国家的人(部分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科研经费不像美国那么充足),但也不是说你没有机会争取欧洲的博士职位,在足够优秀+研究方向非常对口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丢丢机会的。英国有全奖博士的机会(我记得是每年1.4万英镑),但也是根据每个课题组的需求来的,他们需要一些有特定研究方向与技能的人,他们就会公开招生,名额很少 每次基本也就一两个吧,需要你密切关注你想去的课题组的信息,同样的英国也有招全奖博士的招聘信息合辑网站。新加坡也有带奖学金的博士,但一般是签卖身契的,拿了钱要保证毕业后在新加坡工作若干年,招生信息去关注学校网站。另外还有一个渠道是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每年会资助少量海外博士,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一般给的钱都不如直接拿国外全奖给的多,但足够生活了,需要自行联系到国外愿意接受你的导师,然后申请基金委奖学金。总之获取招生信息/奖学金信息的渠道有几方面:各学校官网、当地学术招聘网站、CSC(国家留学基金委)官网、小木虫等论坛、一些和科研有关的微信公众号、一些课题组的微信公众号等等。

哀又继之

怎么样申请美国留学奖学金?最全攻略分享给您

美国向来是留学热门国家,不仅教学质量高,而且美国大学奖学金种类繁多。不过,随着去美国留学人数的增加,想成功申请美国奖学金并没有那么容易。那么,你对美国大学奖学金的类型和条件以及申请过程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大师兄留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Merit-Based 奖学金Need-Based奖学金的基本定义是:Financial aid that is merit-based depends on your academic, artistic or athletic merit or some other criteria, and does not depend on the existence of financial need. Merit-based awards use your grades, test scores, hobbies and special talents to determine your eligibility for scholarships.Merit-based奖学金:是以申请人自身具备的学术成绩,思想品质,发展潜力等实力因素来决定,并不考虑经济上是否需要帮助,只要学校认可申请者的学术背景,都会给予奖学金。但此种奖学金名额一般都很少,而且数额一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更多的是起到表彰的作用。该奖学金金额一般都很少,5000-10000美金不等。一般成绩高,或者领导能力优秀的,或者有体育特长生有机会抓住它。一般不考虑国际学生。美国前 50名的本科院校里给国际学生荣誉奖学金的几乎没有,排名50以后有Denver(丹福大学),OSU (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几所学校可能会给国际学生一小部分奖。什么是Need-Based奖学金?Need-Based奖学金的基本定义是:Financial aid that is need-based depends on your financial situation. Most government sources of financial aid are need-based.Need-based奖学金,其发放标准是申请者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包括父母工资、收入与支出等家庭财产状况,而这类奖学金申请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录取机会。当您要求获得基于需求的奖学金申请并出示您的资金时,您必须非常熟练。如果您每年申请10,000美元的补助金,您可能会被录取,但如果您要求2万元/每年或全额奖学金的补助金可能会被拒绝。在这个时候,奖学金的数额只会根据当年学校奖学金的具体政策而定,所以在美国申请奖学金时,必须以自己的财力为基础,真正反映出奖学金的需求量,申请量不应过高。学校的具体金额将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有全额奖学金、半奖、1/3奖或1/4奖学金。希望阶级的奖学金对国内申请者来说是非常丰富的。许多拥有80所以上大学的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班级奖学金。然而,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只有少数的大学是可用的,而绝大多数的大学仅有少量的基于需求的奖学金供国际学生申请。什么是Need-Blind奖学金?Need-Based奖学金的基本定义是:Under need-blind admissions, the school decides whether to make an offer of admission to a studen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tudent“s financial situation. Most schools use a need-blind admissions process. A few schools will use financial need to decide whether to include marginal students in the wait list.3.Need-Blind奖学金是指美国很多资金实力雄厚的私立大学,在录取的时候不考虑学生是否需要学校提供资助,即申请美国留学奖学金与否对申请没有任何影响。一旦他们认为你符合录取标准,他们会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出判断:该学生家庭能够承担多少费用,其余全部由学校设法提供。兆龙留学先容普通美国的许多名牌私立高档黉舍都有此项奖学金,例如 、 、 等。所以很多成绩和个人素质特别优秀,而又没有能力承受美国留学费用的同学,可以尝试申请该项奖学金。对于Non Need-based scholarship奖学金,只要你够优秀,够吸引人,许多学校都会拿出钱来争相录取你,但这种奖学金的申请要趁早,如果提交申请的时间比较晚,即使你的条件再优秀,也有可能被其他申请人捷足先登,毕竟,赴美留学申请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美国研究生奖学金美国研究生阶段奖学金主要分为fellowship、scholarship、助教(TA)和助研(RA)四种形式。团契:真正的满额奖励与你的导师无关。你可以选择拒绝导师不合理的要求。Scholarship:奖学金比Fellowship少,由系里或者基金会提供。如果你想弥补整个家庭,你可以选择做TA或RA在同一时间。TA:TeachingAssistant就是助教,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只有在学期内上课时间才会发放,因为放假没有学生上课,不需要批改作业。奖学金由该部门颁发,每周工作10-20小时。TA 会要求学生参加口语考试 ( TSE ) ,如果不合格会被取消 TA 资格。RA:ResearchAssistant就是助研,帮助导师完成研究,全年有津贴,由导师的研究经费支付,因此需要看导师的脸色行事。但是老师也会仔细挑选优秀的学生来帮助他完成这个项目。留学奖学金在美国的申请条件1、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标准成绩作为一名学生,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都有GPA和毕业等级。申请美国奖学金留学,标准考试成绩、平均成绩和等级是确定奖学金资格的依据。因此,如果你想获得美国奖学金,你的GPA,毕业等级和(课程)/SAT/ACT考试必须是优秀的。2、学历和荣誉通常申请研究生学位的美国留学学生比申请本科学习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得资助。尤其是在国内获得硕士学位和大量的研究成果后,更有可能申请奖学金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3、实践经验大师兄留学增加不少不同于国内美国大学是要求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这就是说学生不仅要有优异的校内表现、学术表现,还要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这就需要学生提供专业相关实习、科研相关实践等等来加以证明。 也就是说,申请美国理工留学,就必须要有设计、教学、研究方面实习实践经验,如果申请助研助教,那么有过实战经验就十分必要了。怎么样申请美国留学1.确定想要去的学校后,最好提前8-11个月向美国发信函索要申请资料,以及奖学金申请所需材料。2.参加必要的考试 TOEFL考试,学术方面如果是本科考试sat,研究生考试gre/gmat。如果你想获得奖学金,两者都必须取得好成绩。当然,你也可以在寄信给学校之前参加考试。3.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格、中英文、评分、或SAT成绩、推荐信、课程、最重要的申请表和财务证书。在准备材料时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游泳池可能会有一些差别,让我们错过奖学金。4.递交材料后每隔一段时间最好与学校保持联系,询问申请的各种情况,包括申请是否已经完成,是否获得奖学金等。

凤凰台

留学花费算一算,美国留学一年要花费多少钱?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去美国留学一年至少要花费50万。美国留学费用主要包括学费、生活费及其他个人费用。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拿出计算器,算一算在美国留学一年都需要支付哪些费用吧~美国留学学费仅从美国大学来看,美国大学的学费是以一个学年计算,每学年约从每年9月至第二年的5月,共计9个月,有些大学还提供暑期课程,在每年的6月-8月。有一些大学学费是统一的,有一些则根据学时收费。U.S.News公布的2019年最佳综合类院校排行榜则统计了TOP300大学20年来的学费情况:按学校性质分美国公立大学的收费一般低于私立大学。公立综合大学:每年约为 20万-30万人民币私立综合大学:每年约为 30万-50万人民币文理学院:学费每年约为 20万-30万人民币社区学院:学费每年约为 10万-20万人民币按学校来看,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费高达59,430美元,两年内上涨了8%,是私立学校中收费最高的。另外,加州系学费也涨幅猛烈,均在4万美元以上。按学历分留学美国,因为高中、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制以及研究花费不同,所需学费也有较大的差异。高中:美国高中一般不为国际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学生要负担全部的学费、住宿费、交通等费用,学费在2.5-4万美元之间,生活费在一年1-2万美元之间,一年的美国高中留学费用总额大约在每年4-6万美元,并且根据具体入读学校种类,学费也有所不同,私立寄宿中学要高于私立走读中学。总体上来讲,美国高中费用一年要在35万人民币左右。本科:美国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但由于美国大学通常采用学分制,所以也有三年就可毕业的情况。美国各个学校自己定义他们的学年,所以不同学校学年的意思也不一样。美国大学每学年的学费大致在30,000—55,000美元之间,约折算成20-38万元人民币。硕士:美国硕士一般要读两年,如管理、计算机等学科,读一年的有金融、法律LLM,而会计则需要9个月到19个月。根据所攻读专业学年的不同,学费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商科专业比较贵,其次理工科,文科专业学费相对较低,学费范围也基本在几万到十几万美元不等。博士:申请全奖则几乎不用学费,而半奖出去则要50万左右。美国留学生活费按美国城市的消费水平分第一级:美国特大城市。如旧金山、纽约、费城、洛杉矶、波士顿、迈阿密、夏威夷、芝加哥、华盛顿首府等,其生活费为1,000-2,000美元/月第二级:美国大城市。如匹兹堡、西雅图、拉达斯、亚特兰大、奥斯汀、底特律等,其生活费为800-1,000美元/月第三级:美国南部、中西部、东南部一些州,如德州、威斯康星州,依利诺州、密歇根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乔治亚州、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等,其生活费为600-800美元/月第四级: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路易斯安纳州、南卡罗来纳州等,其生活费为450-600美元/月按日常个人耗费分饮食费用方面:日常饮食方面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就是直接在学校餐厅就餐,比较省时、省事,一顿正常的午餐大约需要4到8美元。如果时间比较紧,可以直接外出就餐,美国小快餐店吃一顿汉堡、三明治或比萨大概要花5到8美金,好一点的餐厅大约15到30美金不等。自己做饭,可去中国人开的超市买各种食料,不仅能满足对美食的需求,而且还能省下不少钱。饮食平均每月花费跨度在600-1000美元之间。住宿费用方面:住宿方式一般采用以下3种:学校公寓、家庭寄宿、校外租房。就安全性来讲,学校公寓无疑是最高的,但租金也较高,住校每年要花费3000-7500美元。对于那些想快速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尽快融入当地生活的留学生来说,家庭寄宿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提高自理能力或希望有独立的空间,则可以选择校外租房的方式。私人租房大概花费3600-7200美元,但不同地区生活标准也存在着差异,跨度在6000-15000美元之间。书费和文具费用方面:学校会估算每学年的书本和必需品的费用。如果学生计划学习的领域需要专门的必需品,如机械、艺术、电影,学生的消费就要比普通的高。 学生每年需要为书籍、笔记本及其他学习用具支付约1,000美元美国留学费用。买旧书可节约一些费用。有的学校不提供计算机,这一点应在择校时先问清楚。少数学校规定学生要自己购买个人电脑,但提供价格优惠。交通费用方面:学生在交通上的花销大概平均每月100美元-200美元之间,但交通费的波动性较大,因为除了大都市,比如纽约,芝加哥等,其他城市是没有地铁的,但是公交车在美国又不是通用的交通设备,基本上居民都会买车的。如果买车,保险和耗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综合医疗保险费用方面:美国大学的入学医疗保险是强制性的,没有这项保险,不能注册入学,因此这项费用是必须作为预算,逃都逃不掉。学生在综合医疗保险费用上的花销大概800-2000美元,但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保费低廉、保障好的医疗及意外保险,只要学生提出已购买保险的证明,一般学校都会接受。当然,除了以上必要的花费以外,实际的花费情况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消费水平。

外生

2019美国大学多项奖学金项目启动!告别吃土的日子有希望了!

提到留学,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贵。申请费用、学费、生活费……动辄几十上百万,家里没个印钞机都 hold 不住啊。作为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国之一,美国每年吸引着众多学生前来求学,随之而来的美国大学学费也在逐年攀升。有数据显示,2000年后,美国公立、私立大学的学费像坐上了火箭一样飞涨,平均涨幅达80%,这意味着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7-2018学年,美国将有268所大学的学费上调甚至很多小伙伴在择校的时候不得不因为学费而妥协,给不给奖学金;全奖还是半奖……近日,多所美国大学终于公布:2019秋季入读美国大学,可申请多项奖学金项目!这个奖学金是专门为国际生设置的。目前,已经有9所高校加入这个专为国际生设置的奖学金项目。Temple University 作为发起者,联合另外八所高校明确2019年秋季学期启动“YouAreWelcomeHere”奖学金项目。这9所美国大学为:Concordia College (Minnesota)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James Madison University(Virgini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Pure University Northwest(Indiana) Seattle University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Washington)Temple University(Pennsylvania)Western New England University(Massachusetts)这九所美国大学承诺,将提供至少涵盖50%学费的可再生奖学金。Temple University申请条件申请人必须非美籍,没有在美国读过中学;专业不限,但必须达到学校入学要求。硬性一点的要求就是最后一条,完成500-1000字 essay 或拍摄2-5分钟视频描述自己做过的Projects、学术研究、工作实习或者是其他利于个人发展的经历。申请时间需要在2018年12月15日前完成自己选定院校的奖学金申请;如获奖学金,应于2019年5月1日前在所选择的学院或大学递交学费押金。友情提示所有小伙伴去美国一定不能错过奖学金的申请!除了这个奖学金,在美国,政府、公司团体、大学、校友基金等各机构都会提供一些奖学金。从总体来说,美国本科阶段奖学金分为两大类:1. Need-Based financial aid(基于需求):此类美国留学奖学金发放给贫困生,相当于助学金的性质。只要够录取标准,是否能获得这种奖学金只取决于家庭条件,与学习成绩,才艺,体育表现等无关。2. Merit-Based scholarship (基于成就):此类美国留学奖学金一般发放给学业优异的学生。优秀的成绩包括高中的GPA(学业成绩平均点数)、毕业名次等,都必须出类拔萃。起到表彰的作用,通常需要额外的文书。研究生阶段的奖学金分为非服务性奖学金、服务性奖学金。非服务性奖学金:学院助学金(Fellowship),一般情况下如果获得一所学院授予的助学金,便是获得了全奖,即除了免学费杂费、住宿费、保险费、书本费以外,还给获奖学生一定金额作为其个人消费费用;奖学金(Scholarship),它的的形式可以是规定一定的金额数量,以某种形式如Economic Scholarship, Graate Scholarship, 颁发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以是一种学费或杂费的全免。服务性奖学金:包含助教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和助研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两种。一般颁发给研究生、博士生,供给学生一定数额的现金或者按月给津贴,并在大多数学院同时免学杂费(Tuition and Fees),但要求获得此类资助者每周担任12-20小时的辅助教学或研究工作。一般来说,读工科的博士生比较容易拿到奖学金,读商科、文科、医学等专业的学生拿到的概率比较小。除了和学生个人情况有关外,美国大学奖学金的丰厚程度也和学校的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申请奖学金的成功率,建议各位小伙伴在择校时额外留意一下学校的财力情况。一般来说,学校越富足,在发放奖学金时也就越慷慨。

核桃树

姚洋:我们仍然是中国现代化的工具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思 几个月前的毕业典礼上,姚洋鼓励毕业生“去做一个唐吉诃德吧”,他说“当今的中国,充斥着无脑的快乐和人云亦云的所谓‘醒世危言’,独独缺少的,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中国总是要有一两个这样的学校,他的任务不是培养‘人材’(善于完成工作任务的人)“, “这个世界得有一些人,他出来之后天马行空,北大当之无愧,必须是一个”,姚洋讲得意气风发,我们的谈话结束后,他马上要参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下称“国发院”)新一届学生的开学典礼。姚洋是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大国发院的前身是林毅夫、易刚、海闻、张维迎、张帆、余明德6位海归经济学博士,于1994年发起组建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自2012年起,姚洋开始担任国发院院长,谈起国发院,姚洋满是骄傲,如今国发院已经发展为教学项目跨越政(南南学院)、商(BiMBA商学院)、学三界,并且自2016年起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同时还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智库。在姚洋看来,国发院未来比肩的是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1982年进入北京大学地理系学习,改变了姚洋的命运。中学就读于西安西郊一所厂矿子弟学校,北大让他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随后,姚洋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前身管理科学中心攻读硕士研究生,机缘巧合之下他进入了经济学的世界。跟随者时代的大潮,成为留美博士,却又出人意料的选择回到北大任教。2012年,接棒自己的老师林毅夫、周其仁,担任国发院的院长,姚洋领导下国发院秉承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学风,支持问题导向的研究,鼓励老师和学生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致力于学术与现实的结合,并积极推行博雅教育。姚洋喜欢从历史的纵深看问题,他在《我的革命史观》一文中写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1840年被迫开始,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完成现代化,我们这些人也仍然是中国现代化的工具。”几年前,在总结自己学术道路时,姚洋援引了林毅夫教授在回国时的一段话:“我们之所以回国,是想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正在书写历史!”与北大的不解之缘姚洋曾说,“上北大”是这辈子最感到骄傲的决定。北大之于姚洋,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自1982年高考考入北京大学,北大便成了姚洋工作之地的不二之选。做学术是姚洋的理想,于他而言,北大就是做学术的最佳选择。农业经济学是姚洋在博士阶段以及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出生于西安的姚洋,童年在江西农村老家间断的生活了9年,这段经历让他对中国的农村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和认知。姚洋中学就读于西安西郊的一所厂矿子弟学校,西电二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在那个工程师主导的小世界里,到西安交大学习工科是父母对姚洋的期望。但是内心希望学习文科,并且想要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姚洋,高考志愿报了北大的经济地理专业。那时,对于姚洋来说,北大只是一个遥远的名字,他对经济地理也还一无所知。一心希望儿子学习工科的父母,在高考报志愿当天,追到了学校。最终要感谢政治老师江老师,他说“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去哪个学校更重要”,父母也信任见多识广,父亲是老革命的江老师。直到今天,北大毕业的姚洋仍然认同,学校比专业更重要。“我们那个时代读大学,一点压力都没有”,专业带来的限制很少,大家更专注于对个人兴趣的追求,同学间没有太多的竞争,学习成绩主要是天分的比拼。由于当时各个学科体系尚未建立,留给学生的选择空间很大,学生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可以遵从内心选择分配时间,喜欢运动的有时间训练,喜欢音乐的可以搞音乐,对于那时的大学生活,姚洋这样说。姚洋喜欢读书,于是大学期间读了大量的书。上世纪80年代,正值文学热,抱着文青梦的姚洋,还曾寄散文到五四文学社申请入社,可惜最终没能入社。后来,姚洋又参加了很多社团,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科学哲学社,也因此对哲学一直感兴趣,他还在那里结识了如今已是科学哲学领域专家的吴国盛,当时吴国盛学的是核物理,是将来要去造原子弹的专业。“阴差阳错”本科毕业考研究生时,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姚洋本报想考侯仁之先生的研究生,但不巧的是,侯仁之先生那年不招研究生。好在姚洋的好朋友罗茂林,告诉他厉以宁老师办了管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前身),于是两个人便都报考并进入了管理科学中心。当时,国内的管理科学刚起步,老师也在摸索,于是姚洋在管理科学中心的学习便分成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两部分。这个过程中,姚洋的学习重心开始偏向经济学,这也为随后与林毅夫的相识埋下了伏笔。那时姚洋并不知道林毅夫,一天老师孙来祥说有位台湾老师想找几个同学,帮助他做点事情。姚洋清楚地记得,1988年1月2日,刚下过大雪,姚洋一行三人,倒车来到西直门附近的宾馆,见到了林毅夫,聊了一上午。后来,姚洋便和林毅夫一起做论文。这段对经济学的深入了解直接影响了姚洋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他只申请了农业经济学和经济学,没有再向管理学方向发展。1989年硕士毕业时,姚洋已经申请到了美国的博士,可惜只有半奖。在那个年代,如果没有全奖,是没办法读完博士的。于是,姚洋便回到西安,到了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变压器厂工作了2年。“那个时候的确看不到希望”,在变压器厂的这段工作经历可以说是姚洋人生的一个低谷。好在,1990年姚洋的儿子出生了,在姚洋看来“这算是一个成就”。这段工作经历,让姚洋对当时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情况有了切身的体会,这也成为了他后来的研究课题。同时,姚洋确定了离开的想法,于是姚洋一边等出国,另一边考虑下海,“如果1991年不能出国的话,我肯定就去深圳了”,姚洋说。命运为姚洋做出的选择是学术之路,1991年,姚洋等来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这是个阴差阳错,如果我真是1991年去了深圳,赶上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人生完全是另外一种走法。”1996年,姚洋顺利的拿到了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可以顺理成章的留在美国。但是,尚未回国时,姚洋与妻子讨论的话题不是权衡去留,而是回国后学校分的房子怎样装饰,怎样依靠每月300多块钱的工资生活。姚洋说“除了北大不可能选择别的地方,北大这个地方我觉得还是很特殊的”,“北大有自由”,“自由思考的这种空间”。参加完毕业典礼,没有半点犹豫,姚洋便马上举家回到了北京。1997年元旦当晚,姚洋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大。“我从来没有想过在美国”,“这个想法从来没有动摇过”,“如果林老师(林毅夫)没有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前身)的话,我估计我要么回到经济学院,要么就管理学院”。姚洋常提起大学时对他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六人》,这本书借助6个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讲述了六种人生态度,理性的浮士德、享乐的唐璜、犹豫的哈姆雷特、果敢的唐吉诃德、悲天悯人的梅达尔都斯与自我陶醉的阿夫尔丁根。他鼓励学生,如果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那就做个唐吉诃德吧。因为“他乐观,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他坚韧,像勇士一样勇往直前;他敢于和大风车交锋,哪怕下场是头破血流!”学者与院长博士毕业回国的姚洋,有很多的选择,可以从政、经商、做学术,也有人劝他应该到政府,或者政府的研究机构去工作。但是他对这些都毫无兴趣,他的选择是“follow your heart”,遵从内心的选择,而研究工作是他的兴趣所在。在姚洋看来,每一个时代的人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做事方式,他的老师林毅夫、周其仁那一代人,关注的是怎样改造世界,做学术是工具,目标是要改造这个世界。而姚洋这一代人,任务是发现世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他们愿意发现那些对于改造世界有帮助的规律。作为一名学者,姚洋认为,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做研究本身,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贡献一些思想,这本身是有价值的;其次,把这些思想传递给学生,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尤其看到留在学术圈的博士生们,是很高的成就感;此外,可以通过研究来给政府提建议,用研究成果影响公众。姚洋是国内学者中,少数乐于面对公众进行表达的,他这样解释:首先,是对社会的一种直接贡献,科普经济学知识;其次,是对自己的训练,可以在规定的字数和时间内把事情说清楚;此外,通过公开媒体的表达,较之写报告给政府,对国家决策的影响更为有效;而且,这也是接触现实的好机会。2012年,姚洋开始担任国发院的院长,作为院长,他认为国发院秉承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学风,鼓励教授们解放思想,鼓励不同的学术论见之间争鸣,同时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教授们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致力于学术与现实的结合。2016年,国发院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如今的北大学生,对于农村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每年夏天,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到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去看一看。第二年,学生可以出国交换。对于学生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这些都是潜移默化会有用的”,姚洋说。在国发院,强调问题导向的研究。国发院的基因源于八十年代的发展所和体改所,这给了国发院关注现实的根基,并形成了代代相承的传统。姚洋说,“国发院大家都想来,更想来的是既想做学问,同时又想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身为教育工作者,姚洋是博雅教育的支持者,“中国总是要有一两个这样的学校,他的任务不是培养‘人材’(善于完成工作任务的人)“。“这个世界得有一些人,他出来之后就天马行空,北大当之无愧,必须是一个”。姚洋认为,较之创业,北大学生真正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思想家、领军者。“作为院长,我觉得给我们的老师们提供一个平台,给每位老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因为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所以一个学院这种所谓学科的发展是不可能计划的。”“ 我们的策略就是招最好的人。最好的人有最好的平台,我们最后的发展实际上是靠我们的人来定义。”作为中国经济研究重镇国发院的掌门人,姚洋这样说。姚洋的想象中,未来的国发院会是北大校内的一个综合性学院,教学项目跨越政、商、学三界,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国发院还是一个中国的重要的智库,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职能。在姚洋看来,国发院未来比肩的是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而且,比起肯尼迪学院,国发院更为全面。此外,国发院的智库功能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目前也超过肯尼迪学院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力。最终,国发院会是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2T2W006I】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