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拒签、停薪、被迫转方向:2020年,在美国留学、就业有多难小煞星

拒签、停薪、被迫转方向:2020年,在美国留学、就业有多难

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不要对美国签证政策做任何假设」「给自己留条后路」「把所有能走的路都想一遍」…… 这是来自在美留学生、国际学者的忠告。美国国土安全部 9 月 25 日提出一份针对留学生、交流访问者及外国记者所持非移民签证规定的修改意见,建议对持上述签证类型的人员在美逗留时间设置固定期限。这一「意见」将在征求公众看法、进行修改后形成最终规定。国土安全部的建议称,应该参考以学业或访问项目截止日期,来确定持 F 或 J 签证入境的非移民在美逗留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4 年。这一新规,只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于留学生签证政策众多变动的一小部分。9 月 9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近期美国已经取消了超过 1000 名中国公民的签证。其涉及的人员多为学生及大学研究员,美方认为他们「对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一连串的美国签证限制,已经让无数身处美国的国际研究者感受到了深切的不安。今年 7 月,特朗普政府宣布了一项备受争议的政策:不再向在秋季学期实行完全在线教学的学校 / 课程注册的学生发放签证,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也不会允许这些学生进入美国。这项政策在八天后被废除,但还是给留学生群体和众多研究人员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困扰。自 2015 年以来,美国的在读国际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这一结果也在意料之中。随着各种签证政策的出台,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原本作为教育大国的魅力。当前,留学生的数量约占美国高校学生总数的 5.5%,人数约为 110 万,而中国留学生在其中占 1/3。2019 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美国所有高校招收的国际学生人数均有所下降,包括本科、研究生和非学位。今年 5 月,《纽约时报》曾报道,特朗普正在考虑取消与中国军队有联系的数千名来自中国大学的留学生及研究人员的签证。在 5 月 29 日的 10043 号总统公告中提到,会「暂停和限制」寻求通过 F 或 J 签证进入美国学习或进行美国研究的任何中国公民非移民入境美国,同时包括目前或曾经受雇于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在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学习或做研究的相关人员。随后,陆续有在美国大学就读或正在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表示,自己的签证已被取消或被拒签。这些人中包括研究生,也包括本科生,很多都是来自哈工大、北航等这些处于美国商务部实体名单之上的高校。更早之前,美国政府曾宣布暂停部分种类工作签证的发放,包括适用于技术型人才的 H-1B 签证、适用于跨国公司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 L 签证,以及适用于园艺工人和其他工业领域工作人员的 H-2B 季节性工人签证等,且该项政策将持续到 2020 年底。H-1B 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它是美国签发给在该国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的人士的签证。而白宫暂停 H-1B 签证签发的举措将对技术领域带来巨大影响,此举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曾公开表示:「暂停 H-1B 签证对美国、对创新绝无益处,这将破坏人们的梦想、扰乱他们的生活。」长期来看,不断收紧的签证政策最终将导致科研人才的流失,威胁到美国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近日,《Nature》杂志对几位国际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在这些故事中,由于政府的签证禁令和旅行限制,他们的职业道路和人生理想已经被迫发生改变。被签证打乱的职业生涯「我建议国际学者们:在这种不确定的时期,回国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理论化学博士后研究员 Chenyang Li 给海外留学生、学者的建议。Chenyang Li 博士毕业之后拿到了 H-1B 签证,2019 年 12 月又续签了 6 年。在疫情爆发之前,他正打算在中国或美国找一份教职。2019 年 12 月,Chenyang Li 受邀回国参加了一场青年学者研讨会,希望借此得到一些工作机会。但始料未及的是,国内工作没找到,美国也回不去了。2019 年 12 月 31 日是 Chenyang Li 回美签证面试的时间。在他往返中美的几年里,这一流程几乎都没有出过什么问题,回美签证往往一两个月就能下来。但这次,面试官问他的问题有些不一样了,比如「你电脑里的代码是否有利可图?」在 1 月 23 日疫情爆发之前,Chenyang Li 的签证都没有被批准。疫情爆发之后,领事馆关闭,所有的签证流程也都停了。到了 2 月份,Chenyang Li 收到通知:签证正在积极办理中。但没想到的是,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Chenyang Li 等来的是特朗普政府的签证禁令。目前,Chenyang Li 已经在国内待了大半年。由于拿的是 H1B 签证,他从 6 月份开始就拿不到埃默里大学的薪水了。Chenyang Li 打算在国内找份工作,但在他的领域,国内只有少数机构非常重视理论化学。如果进不了这些机构,他可能不得不转到应用化学领域。对于这种情况,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俄罗斯博士生 Gloriia Novikova 早有预料。为了避免签证被拒,她已经三年没回过俄罗斯了。一旦被拒绝入境,她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就会毁于一旦。在这种不确定的研究氛围下,不少留学生正在考虑回国。波士顿大学认知和决策博士生 Yixin Chen 表示,「2018 年刚来的时候,我觉得我会留在学术界从事博士后研究。但最近,我和我认识的留学生几乎都在重新考虑未来的职业生涯。我现在更倾向于去业界或回国找一份工作,而不是在美国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Yixin Chen 的担心不无道理。在美国,追求一份终身教职本来就很困难,如今,摇摆不定的签证政策和大学日益收紧的经费使得这一选择变得更加艰难。当然,除了回国之外,也有不少人在考虑其他国家的备选方案。Umair Ahsan 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后研究员,他从澳大利亚拿到了博士学位,2019 年开始在康奈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拿的是 J-1 签证。在他的新婚妻子申请配偶签证(J-2)被拒和特朗普政府宣布停发 J-1 签证之后, Ahsan 决定回巴基斯坦。他表示,「特朗普的签证政策正在影响很多人的研究生涯,迫使他们做出艰难的选择。」Umair Ahsan 在采访中提到,他之后可能会去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和妻子都申请到了永久签证,而且是在网上申请的。他告诫美国的海外研究者:「如果你是一位打算去美国的国际研究者,一定要给自己准备一个 B 计划。如果你的配偶或伴侣计划和你一起搬到美国,建议你们一起去同一个大使馆申请签证。」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除了签证问题之外,留学生和海外学者今年面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Nature》近日对全球博士后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南美洲的博士后普遍对职业前景感到担忧,7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前景从疫情一开始就受到了打击。而在其他地区,认为疫情影响了自身职业前景的博士后也不在少数。北美洲和中美洲的受访者中有 68% 的人认为职业前景受到了影响,在澳洲占 68%,亚洲占 61%,非洲占 59%,欧洲占 54%。在国内,有 5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前景已经遭受重创。有调查报告显示,有 30.4% 的企业表示会减员,29.68% 的企业无法按时发放薪资,无影响的企业仅占 17.81%。企业裁员、减员、人员优化的情况屡见不鲜。疫情已经成为博士后职业前景的一大挑战,后疫情时代,全球就业市场均可能面临大面积的招聘停摆。留学生的大量归国也加剧了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BOSS 直聘上周发布的《2021 秋招早鸟报告》显示,今年留学生的求职规模翻倍,2020 届留学生是留学生活跃求职的主要群体。在这些人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 65%,且相当比例就读于海外名校,加剧了应届生整体求职竞争的激烈程度。

杀民

美国埃默里大学解聘两教师:未充分披露在华研究机构工作

新京报讯(记者 王洪春)5月23日晚,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赛先生”发布消息称,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工作了20余年的华人学者李晓江和其妻子李世华被解聘。北京时间5月24日凌晨,埃默里大学回复新京报记者询问称,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调查要求,校方发现两名教师未能充分披露外国研究资金来源和他们在中国研究机构、大学的工作范围,而被解聘。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李晓江本人证实被解聘一事,并对校方声明提出异议。李晓江本人通过中间人士婉拒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埃默里大学关于李晓江的页面已无法显示。 埃默里大学官网截图据“赛先生”消息,当地时间5月22日上午,埃默里大学通过电话逐个连线李晓江实验室成员,李晓江和李世华被解聘,实验室多名中国学生也被解雇,并要求30天内强制遣返。北京时间5月24日凌晨,新京报记者就此询问埃默里大学。校方通过邮件回应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其他联邦资助机构提出外国对美国研究活动影响的担忧,埃默里大学正与NIH密切合作,回应其关于特定项目的要求。通过NIH发送给许多大学的内部调查信,校方发现两名接受NIH资助的教师未能充分披露外国研究资金来源和他们在中国研究机构、大学的工作范围。校方将此信息反馈给NIH,“这些教师不再受雇于埃默里大学”。至于上述两名教师是否为李晓江夫妇、实验室的中国学生将何去何从,校方并未直接回应记者的进一步询问。据美国《科学》杂志5月24日报道,李晓江证实夫妻二人被解聘,实验室也被关闭,部分中国博士后学生被告知要在30天内离开美国。对于校方声称“未能充分披露外国研究资金来源和他们在中国研究机构、大学的工作范围”,李晓江提出异议,称自2012年来,每年都向埃默里大学披露自己的中国研究活动。公开资料显示,李晓江及李世红为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系教授,现该系已检索不到两人的信息。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官网今年年初发布的信息显示,李晓江在该院有课题组,李世华为该院讲座教授。2019年2月公开发表的、两人均参与的帕金森病的非人灵长类模型等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系与暨南大学等中国研究机构合作,并获中国科技部等机构资助。新京报记者 王洪春编辑 郭琛 校对 郭利琴

孝哉

他是优秀科学家,14年前放弃国外高薪回国发展,却因妻子备受争议

说到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大家可能会想到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等,他们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最近,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备受大家争议。1.出身决定不了命运他就是舒红兵,来自农村家庭,家庭十分贫苦,但是命运特别青睐他。重庆的一个小乡村是舒红兵出生的地方,儿时就失去了母亲,由父亲一人带大。在当时那个情况下,舒红兵追求学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幸好他们得到了政府的资助才得以上学。命运没有和他开玩笑,他先后读了高中,并进入了985高校--兰州大学生物学系,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世界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学位。听起来这一路特别顺利,舒红兵在回忆少年生活时说道,那时候希望能吃饱饭就行了。2.人生开挂1999-2005年,舒红兵在美国一待就是15年,但据他说“我从未想过入美国国籍”。在他心里,是政府的资助才让他取得今天的成绩,他理应为国效力。1999年,舒红兵32岁,他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教授,当时他是我国最年轻的长江教授之一。前面我们提到了,他待在美国15年,成为长江教授之后他仍然在美国。舒红兵身兼两职,他借助美国的研究条件和平台来促进国内科研的快速发展。3.人生转折,与武大结缘2005年,舒红兵的职业生涯有了较大的转折。当时,武汉大学在全球招聘生命科学院院长一职,他偶然得知,正好与他的研究领域吻合,于是他来到了武大竞聘院长一职。竞聘上院长之后,他决心扎根武大,投身中国科学事业。当时他的女朋友王延轶还在美国读博士,舒红兵也动员了女朋友让她提前回国。在舒红兵的努力下,武大生命科学院由两个系扩展到6个系,他成立了“舒红兵实验室”,所取得的成果斐然。舒红兵确实是一位为了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学家,令人称赞!4.争议的焦点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曾发文称武汉病毒所与上海某单位联合发现双黄连具有很好的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作业,发文之后不到5分钟,网上和实体店的双黄连被一抢而空。可是,第二天,人民日报又紧急发文称“抑制不等于治疗”,这让很多人对此产生了质疑。武汉病毒所的不严谨让王延轶一夜之间成为了各大媒体及网民的焦点。而这一事件也让舒红兵处在受争议的位置上了。王延轶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的所长,是舒红兵的妻子,她是北大高材生,武大的博士,和丈夫一样都是优秀的学霸。但是,王延轶的学术成果寥寥,仕途成长过快,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甚至有人说,她是在丈夫舒红兵的帮助下,这么年纪轻轻就顺利地当上了病毒所的负责人。当然,这些仅仅是网友的猜测和质疑。这个事件对舒红兵的影响也很大,他被推到了舆论的中心,对他各种不利的说法开始涌现,甚至有人怀疑他的院士头衔有问题。小编认为,看待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辩证的看,而不是带着一种浓烈的情绪。我们看待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棍子打死。舒红兵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他14年前放弃美国高薪待遇回国作贡献,这难道不值得敬佩吗?他是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人无完人,成大事者往往不拘小节。看待事物要有理性思维,不可情绪主义。你有什么观点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鬼泣

他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回国,力压施一公当选院士,现因妻子备受争议

在我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出生于一个偏远乡村,家境贫寒,在国家的资助下,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985高校,读完硕士后到美国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回国,最终于44岁的时候力压施一公、饶毅等当选院士,如今却因妻子而备受争议,他就是舒红兵。漫漫求学路舒红兵出生于重庆市荣昌县的一个小山村,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留下他、两个妹妹以及刚出生20天的弟弟。按照当时的条件,舒红兵别说上学了,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个问题。所幸,这个家庭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资助,舒红兵才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这也为他日后毅然回国打下了基础。不得不说,舒红兵在学习上非常有天赋,他先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985高校兰州大学生物学系,然后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硕士毕业之后,舒红兵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考上了世界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并成功获得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舒红兵主要从事与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很快,舒红兵被聘任为美国犹太医学研究中心和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联合免疫学系的副教授,有独立实验室,以及每年数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毅然回国从1990年到2005年,舒红兵在美国呆了15年,但他却始终没有加入美国国籍。他觉得自己接受国家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从一个山村少年变成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理应回国报效祖国。1999年,舒红兵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长江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之一。当时,他仍在美国,希望借助美国的研究条件和平台,促进国内科研加速发展。2005年,舒红兵得到消息,武汉大学在海内外公开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他毅然回国成功竞聘当院。回国后,为了安心扎根武大,舒红兵立刻在武汉安家,甚至动员当时还在美国读博士的女朋友王延轶中断学业,提前回国。在武汉大学,舒红兵成立了“舒红兵实验室”,成果斐然,获奖无数。最终,在2011年,舒红兵力压当时风头正盛的施一公与饶毅,成功当院院士。如今备受争议按理说,为报效祖国,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回国的舒红兵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但是如今的舒红兵却备受人们的争议,这就不得不提舒红兵的妻子王延轶了。两人相识于北大,王延轶同样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霸,北大高材生,武汉大学博士,8年时间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成为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前段时间,王延轶领衔的武汉病毒所发布发声称:双黄连具有很好的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在这个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这个消息迅速引起人们哄抢双黄连的情况,各大药店双黄连一夜被抢空。后来,人民日报紧急发文称“抑制不等于预防治疗”,这件事将王延轶推向风口浪尖。在这种关键时期,王延轶领衔的武汉病毒所发布了不严谨的信息,惹来许多争议。有网友发现,王延轶自结识舒红兵之后,经历一帆风顺,更是年纪轻轻的便当上了武汉病毒所主要负责人。其中诸多细节,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公开资料查实,但是难免会让人产生遐想。当然,我觉得,不管怎样,舒红兵都是一位十分优秀且心系祖国的科学家,他能够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回国,并作出了许多重要成果,值得我们敬佩!对于舒红兵,你们怎么看?欢迎发表你们的看法。

多而无已

23岁嫁给37岁导师,29岁获博士学位的王延轶,如今现状如何

“当两人之间有真爱情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年龄的问题,经济的条件,相貌的美丑,个子的高矮,等等外在的无关紧要的因素的。” ——罗曼罗兰对于爱情,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尽相同,有的人执着追求爱情,可以放弃一切,而有的人追求爱情,则必须建立在条件对等的基础上。由于爱情观的不同,每个人所获得的爱情也是完全不同的。古语有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很多人看来,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甚至是高于自己的生命。为了获得他们所谓的“爱情”,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即便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在,也有人甘心为爱放弃一切。她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却“意外”的嫁给大自己14岁的导师。他们的爱情如何?现在生活的怎么样?她就是王延轶,有着开挂的人生,却因嫁给导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物。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1981年,王延轶出生在北京,作为一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女孩子,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庆幸。在王延轶的心里,她一直认为,只有努力才会获得成功。可以说,她有着极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上学时期开始,王延轶都是班里最为努力的那个孩子,她给自己定下许多难以完成的目标,正如后来她自己所说:“只有目标难以完成,我才会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与此同时,王延轶也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当做自己的人生格言。一直以来,王延轶都以优秀的成绩出现在大家面前。不得不说,王延轶也是所有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在很多人看来,王延轶可能是天资聪慧,殊不知让王延轶变优秀的根本原因却是她源源不断的努力。随后,王延轶以一个非常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北大学生。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学校,北大的地位我们可想而知。而王延轶作为北大学生,她所背负的声名也是可以想象的。然而,即便是成为北大学生的王延轶,也从没有改变过自己的人生追求,她依旧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追求她心里期待的成功。后来,王延轶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系,继续深造学习。可以说,王延轶一路平坦,与她的不懈努力有着分不开的重要关系。与此同时,在王延轶的经历中,我们也清楚的感受到努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但是,奋斗不止的王延轶也曾受到世人非议,只因她不顾众人反对,在自己花好月圆的年纪,嫁给大她14岁的导师。二、嫁给导师,议论纷纷众所周知,王延轶进入北京大学后,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研究院学习生物学专业。对于这个学科,从王延轶上学时期开始,她便流露出对此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王延轶在生物研究学习道路上游走的时候,遇到她的一生所爱,也就是她的导师舒红兵教授。当时的舒红兵教授是王延轶的学术导师,同时也是王延轶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指路人。两人初识的时候,王延轶只有23岁,正值花好月圆。而舒红兵则是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大学教授。他们二人相互欣赏,并且在后期的学习之中,对彼此产生爱慕之情。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爱上对方,并且偷偷的许下往后余生不离不弃的愿望。后来,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公开他们的恋爱关系。一时间,引发所有亲朋好友的热议。尤其是他们双方的父母,都觉得他们非常的不合适。在王延轶父母看来,虽然舒红兵才华横溢,又有真才实学,但是年龄的差异将会是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对此,王延轶的父母也表示极其的反对。与此同时,舒红兵家里这边同样表示反对,在舒红兵父母的眼里,虽然王延轶非常优秀,但是与舒红兵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他们之间的条件是不对等的。然而,对于双方父母表示的反对意见,王延轶和舒红兵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们继续深入交往,并且私定终身。最终,他们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结婚,结婚当天,他们双方的父母都未曾流露出一点笑容。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王延轶和舒红兵的婚姻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爱情不但继续美好的前行,而且开花结果。三、优秀的人注定相伴同行结婚以后,王延轶成功考上舒红兵曾经任职过的医院,也就是世界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王延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修满了学分,并且成功取得医学免疫学的研究生学位。等到王延轶毕业以后,她当机立断回到中国,并立志要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做贡献。随后,王延轶再次回到舒红兵任职的武汉大学,担任了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的讲师,这一年,王延轶只不过二十五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以为结婚后的王延轶会待在家里相夫教子,但是谁也想不到,王延轶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向自己梦想的领域继续努力前行。对此,她的丈夫舒红兵也全力的支持他。据悉,2010年7月,29岁的王延轶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王延轶成功担任了武汉大学该院的教授。仅仅六年的时间,王延轶便取得如此不菲的成就,足以见证天纵英才。然而,王延轶的成功之路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她继续努力前行,为取得更高的成就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如今,39岁时的王延轶已经升任病毒感染所的所长,官至正厅级。毫不夸张的说,王延轶将来可能取得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反观王延轶丈夫舒红兵,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值得称赞的。1987年,舒红兵毕业于兰州大学,1990年,舒红兵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舒红兵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直以来,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如今的舒红兵担任着武汉大学教授、副校长、医学研究院院长等相关职位。作为一名资深学者,舒红兵所取得的成就不亚于王延轶。客观的说,王延轶和舒红兵都是优秀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各自领域的巨大成功。与此同时,王延轶和舒红兵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诠释一个道理:你若优秀,自然有人同你并肩前行。结语:纵观王延轶的经历,努力是她一生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她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努力占据主要地位。可以说,王延轶所获得的成功,依靠的是她不懈的努力。与此同时,不得不佩服王延轶的眼光和魄力,当初力排众议和舒红兵在一起,她的确付出了很多,甚至是将自己的后半生当做赌注。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初王延轶不顾一切的选择很跟舒红兵在一起是值得的。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没有付出,是不可能获得回报的。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只有不懈努力,才有可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所以说,人生在世,还是要奋斗不止。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延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战吼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博士延毕

作者 | 青暮、蒋宝尚编辑 | 青暮AI科技评论昨天推送了一篇文章《那些坚持做科研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讲述了国内青年科学家遭遇的种种困境,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篇劝退文。不知同学们看过那篇文章后,是否还保留着“成为科学家”的赤子之心。如果是的话,点个赞。只是读博中难免遇到令人心焦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延毕,上面这篇文章也提到,这是个大概率事件。怎么才能顺利毕业呢?放心,只要完成了博士该完成的科研训练,毕业就不是难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同学们读博指路。很多打算读博、即将读博或正在读博的同学们可能对此都还很困惑,也许在徘徊着不知如何前进,也许在后悔走错了路,甚至怀疑自己读了个假博。每个博士研究生都希望付出后能获得飞跃式的成长,并不留遗憾。毕竟读博是一项沉没成本很高的人生投资,也就是说,过程中的每一个选择都需要你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一定能带来收获。而在这个知乎问题下,不少过来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观点。AI科技评论选取了一些高赞回答,并整理如下,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少走弯路。1数学很重要读博之前,首先确保自己有足够好的基础,包括数理基础和编程基础,英语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同时,博士期间要兼顾课程和科研,对两者的平衡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数理基础无数次的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很多时候研究都走不深。如果数理基础薄弱,在短期内也可能做出一些好的成果,但是长远来看研究的深度和持续性高质量原创输出是很难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大牛本科出身是数学系的。数学系四年的高强度训练对以后做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其实像工科领域用到的所谓“很难的”数学基本上95%的情况不会超过数学系本科范围。知乎网友@王源分享了自己刷数学基础的经历:我个人本科自动化专业,数学基础也很一般。在博士阶段头一年就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于是博士阶段头三年都会刷一些数学系本科的课程。目前把数学分析,实分析,应用泛函分析,线性代数,拓扑学,常微分方程,统计推断都刷过了,像抽象代数,微分几何,数论这些自己暂时用不上就没刷。即使是仅仅刷了一部分数学系本科课程,而且自学也赶不上科班出身的那么扎实,但已经让我获益匪浅了。至少对比大多数工科生,你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深度往往比他们深,同时你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后,和大牛们沟通起来障碍也小了很多。良好的编程实践能力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时代,编程能力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编程实践能力不单单指你能把算法写成代码就完事了,还涉及如何设计出高效的代码,如何让你的代码更加健壮,以及如何让你的代码更加易懂易用。大多数工科非计算机的学生在编程上还是比较浅尝辄止的,因为单就发论文而言很多时候不需要很高超的程序设计能力,只要能把算法运行起来就行。这样做确实在短期内是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就短期来看是非常省事省力的。但某一天当你打开一年以前自己编的代码的时候,你就发现自己竟然看不太懂了。这是因为没有文档和注释,当初编程时也未考虑到程序的易读性。糟糕的设计模式也使得当你想稍微改进一下算法的时候,想要复用以前的代码变得异常困难,只好把以前写过的代码又重新再返工一遍。至于想把自己的工作传承给师弟师妹们的时候也变得异常困难(你自己过1年都看不懂更不用说让别人理解你的代码),所以后面的师弟师妹们又不得不重新再来一遍。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无意义的重复中,自然对前沿方向的探索就时间不足。好的研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好的研究是需要继承的。@王源谈到,对于“继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继承别人的,一个是继承曾经的自己的。平衡上课和科研关于平衡上课和科研,知乎网友@刀客特李分享道,要选择足够有代表性的专业课,并保证课程的成绩大部分为优秀。在博士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时候。每个学期要至少选2门专业课(指的是海外博士,国内的话,可能是4门以上),同时做科研工作。这个过程其实是比较痛苦的。因为其实光是上课、完成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就不容易了。国外的研究生课程通还要组队做project,做presentation,一个学期3门课已经苦不堪言,4门课还能同时做TA或RA的已经是到了极限。但是这是博士头两年的必经过程,必须要训练这个同时handle多门课程+项目,且不耽误自己科研的能力。2阅读文献要快阅读文献是科研过程的每天必做功课,并且要有大量的积累。首先要训练每天花时间看文献。如果不能保证每天都看,也要保证每周有看一定数量。读文献讲究方法。了解本领域最近进展,只看文章的标题和Abstract,遇到感兴趣的和重要的留下来重点关照。@刀客特李说,几年博士生涯下来,读过的文章已经超过几千篇,精读文章超过几百篇。要积累如此大量的文献阅读量,快速阅读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知乎网友@浩浩耗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从这方面进行锻炼的。和很多科研小白一样,@浩浩耗一开始阅读文献是非常低效的:我刚开始进入科研圈的时候,看文献巨慢,我喜欢从abstract到result一字一字的读,什么?你说discussion,其实到现在我也最讨厌读discussion,因为太费脑。有一次因为在会议中回答不出导师的问题,导师威胁说给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到时还是回答不出来,就在两周内读完相关领域的所有文献,@浩浩耗吓的赶紧逼着自己一个月读完了100篇文献。按我之前那种龟速阅读法,就算蹲坑我也看文献也不可能看完啊。所以没办法,只有逼着自己开启浪读模式,记得当时给自己规定的是,一篇paper不能超过20min,并且之后要自己闭卷用英文把这篇文章的key point写出来。当然一开始非常痛苦,但越到后面发现速度越快,当然一个月后的项目讨论也比较顺利,并且我发现从此以后看文献的技能好像进入了下一个等级。这里@浩浩耗提到了快速阅读文献是诀窍是训练总结的能力,@刀客特李也提到了相同的观点:平时读文献,看新闻,听报告,或是自己的灵感,遇到好的点子都可以随时记录下来。这样保证自己处于本领域或本行业的最前沿。同时业保证自己在做手头项目的同时,还有新的想法和工作可以展开。3实验可复现是基本要求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是实验的可复现性,这也是科学自身的定义。知乎网友@雷风恒强调道,“一个博士的实验是可以复现的,这是基本要求了。”数据的表征和分析需要深厚的功底,确保拿到的数据是真实可用的,并且解析是客观公正的。而实验和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从现象中找到本质,不能唯象的去解释。为了使实验结果清晰易懂,优秀的做图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刀客特李分享了自己做过的一些原理展示图。@刀客特李调侃道:这个是画图的训练,我觉得博士下来,除了科研,还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美工了,哈哈。专业画图软件有PS、AI、CAD、3D软件等。此外,@刀客特李还分享了一些做实验的记录手稿。@刀客特李表示,做到必有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还有实验结果。要有产品ID、测试结果、对应的页码。实验记录本中的名字-代号-ID,和测试仪器以及个人电脑中的文件夹名字可以对应,方便随时查找。好好打理实验记录本,有助于从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从失败的结果中分析出可能的原因,也方便日后写文章时查找。当然了,最后也少不了各种数据分析工具的训练,包括Origin、Matlab、Python等。4把握研究方向,成为领域专家博士需要自己的大领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对自己的小方向有细致入微的认识,这也是做科研的基本功。@雷风恒分享道:我老师曾经说过,导师就是告诉学生哪可能有金矿,学生去挖。选题的意义不言而喻。往大了说,决定了方向是否有意义。往小了说,影响了一个人的发展前景。选题要选好,作为学生要兼顾课题组基金情况、科学意义以及满足自己发文章毕业。除了阅读文献和做实验,还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或行业会议,尝试在会议中做报告(最好是英文的国际报告)或poster。有了足够的文献阅读和做实验的经验后,你才能成为领域专家。就是说至少有某一个小领域,你能站在世界前沿水平。怎么样就算足够呢?@王源表示,从主观角度来讲,就是:在这个小领域内你是非常非常自信的,你一出手就是碾压的存在。这需要你对这个小领域内经典paper和近期前沿的paper都非常熟悉,而且自己也动手实践过。这个小领域其实基本上就是你发paper的点了。5学术成果展示和社交密不可分科研不是只有埋头做研究,还要让他人知道你的研究成果,所以学术交流即成果展示也是博士期间不可或缺的一环。@刀客特李谈到,作为博士,势必要在系里、学校里登台演讲;在国际会议如MRS、ACS、IEEE等大场合登台演讲;还有qualify、预答辩、答辩。“不利用这些机会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合格的演说家,真的不算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训练啊。”成果展示和社交是密不可分的,另外,学术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圈子里的同行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在学术圈混,是需要一定的“混”圈子能力。那么怎么样去在学术圈社交呢?@王源提到:在学术圈社交的先决条件是你自己先得具有相当的学术能力,所以对低年级博士来说首要任务是多发高质量论文,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搞所谓的社交。只有你具备相当能力后别人才会来和你进行平等的学术社交,否则只能是单方面“跪舔”或者单方面“施舍”。高年级博士生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可以刻意的进行一些学术社交活动,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也是非常好的。社交除了必要的情商,中英文学术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要。规范的表达,通俗的解释能力提升学术效率。这方面的练习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多听报告,多看美剧.......关于交流学术成果,有个前提是做一个好的PPT。Nature曾经有篇文章,从13个维度,手把手教研究者如何做报告。主要是针对内容过于繁杂的学术演讲,给出了13点建议,例如:1、不要“一视同仁”,演讲前做调研,做出满足多样化人群的报告。2、明确中心思想,制作PPT之前,用一两句话写下你想传达的信息。3、图片非常重要。图片比文字、说话更有冲击力。4、照顾后排的视觉效果。避免使用复杂的图表,尤其是排版密集、字体过小、表格较多的展示5、打破经验法则。演讲界盛传的“一分钟一张PPT”的经验只在少数情况下适用因篇幅有限,更多内容,请移步《Nature:13个维度,手把手教“研究er”如何做报告》6论文写作是基本功博士要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因为作为博士,写文章并发表是基本操作。无论是继续搞科研,还是进入工业界,写作能力都是必须要具备的。@雷风恒介绍到:论文撰写有点像八股文了,语法把控推荐grammly免费版。results and discussions部分是很精华的一部分,需要对数据的解释有很高的把控。另外,他还介绍了一个写论文的网站,名为科研者之家,此网站从写作,到选刊,最后回复意见都有一些辅助工具。部分功能如下图所示:网址:http://www.home-for-researchers.com/static/index.html#/关于如何写论文,之前AI科技评论也曾根据人大赵鑫老师的讲座,整理了一篇文章《如何以初学者角度写好一篇国际学术论文?》。这篇文章从常见的写作错误逻辑引入,例如:“因为模型A好使,所以用A做某任务”、“因为任务B没有人做,所以我做了”、“之前的人做了什么工作,我做了什么工作,我的好”。然后详细介绍了引文、相关工作、定义、模型、实验、摘要结论等写法,以下是几个要点:1、引文非常关键,是你整个论文的门面,摘要基本上是没啥大用,只要不是写的太差,审稿人不会因为摘要拒掉论文,但是引文写不好,却100%会被拒掉。2、相关工作的写法是:首先必须覆盖所有的相关工作,这在于平时的积累。一定要分类整理,不要简单的罗列“A做了什么,B做了什么”,重在总结。3、定义部分写作:介绍清楚所有术语;给出所有符号的含义以及使用方式;形式化地描述清楚任务。总结起来有三点:好看、好记、成体系。4、模型的部分在论文中占比非常多,记住逻辑很重要,常见的方式有这么几种:总分式、总基础版本、增强版本。5、实验部分的一般流程包括介绍数据集合、评测指标、评测流程,还有主干的实验分析,还有模型的细致分析,还有定性的分析。6、摘要这部分是花费时间最少的,在这无需太多的细节,不需要代入,讲清楚任务、方法和创新点就可以了。7、在总结部分,切记英文语法可以用现在完成时,过去时,但不能混着用。总结一下具体任务,解决方案,实验结果,未来扩展即可。最后,写论文的完整流程,如下:7思维严密与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论博士的本质是专业的训练以及科学方法体系的建立。博士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足够专业;二是博士读完,应该建立科学的方法体系,而方法体系具有一般适用性,主要目标是:应该学会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另外,博士期间还需要锻炼严密的逻辑思维,那么该如何训练?@浩浩耗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们组会日常的一个训练叫做hypothesis talk, 其实就是向全组展示,你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假设,然后大家围绕你的假设以及实验设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其实这个很重要,因为基本上如果你要基于这个假设来开展你的项目,那么这个假设的好坏可以说就基本决定了你这个项目的上限,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能发什么等级的paper。@浩浩耗还提到,博士四年,印象中听到老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只有当不管最终的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的hypothesis,你都能基于这个结果开展下一阶段的研究时,这才是一个好的hypothesis(用人话说,不管结果好坏,paper都能发)。经过四年摧残,@浩浩耗论证了这么一个“真理”:逻辑这东西是没有上限的,只要持续摧残,它依然能有所提高。8心态:保持幸福博士要有良好的心态。一般博士学位的获取,少则需要四年,多则五六年,一定要保持健康的身心。在这几年,也就是博士阶段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瓶颈。例如,工科博士刚毕业半年的@王源举了几个例子:导师完全放养不知道研究方向是什么?写了第一篇文章发给导师被骂写得是什么垃圾。投了文章被审稿人拒稿,感觉自己做的研究没什么意义,博士进入第三年或者第四年还没有发出paper整天焦虑的不行,看到和自己一起入学的同学发paper的发paper,准备毕业的准备毕业,自己什么进展也没有就更加焦虑到不行。另外,美国埃默里大学曾做过一番关于研究生自杀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01名研究生中有7.3%的人有过自杀念头,2.3%的人有自杀计划,1.7%的人在自杀中受过伤。德州大学也曾有类似的研究,他们对2279名研究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研究生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是普通人群的6倍多。如何调整心态呢?首先要找到幸福的含义,具体到不同的群体,对幸福有不同解读,多年之前流传的那句,“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诠释了幸福的动态含义。另外,心态、行为决定感受,能够让人感到幸福的一些操作包括:1、参加活动,使其能够处于“心流状态”,即专注于某项事情,忘记了时间和周围的世界;2、做一些能够展现性格优点的任务,持久快乐的真谛来源于不断实践自己的性格优点,例如热爱学习、坚持不懈;3、有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4、有成长的心态,相信几乎所有的技能都是可以学习的;5、时间比金钱更加珍贵,金钱可以“买”到自由的时间;6、把钱花在体验上面,而不是花在购买物质方面;7、善待他人、加强社会关系;8、吃好、睡好、玩好,有规律的健身以及有活在当下的心态。参考资料:https://www.hu.com/question/38451210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26684480815104&utm_content=group3_questions&utm_campaign=shareopn[赠书福利]在AI科技评论9月11日推文“《柏拉图与技术呆子》:探讨人类与技术的创造性伙伴关系”留言区留言,谈一谈你对本书的相关看法、期待等。AI 科技评论将会在留言区选出5名读者,每人送出《柏拉图与技术呆子》一本。活动规则:1. 在留言区留言,留言点赞最高且留言质量较高的前 5 位读者将获得赠书。获得赠书的读者请联系 AI 科技评论客服(aitechreview)。2. 留言内容和留言质量会有筛选,例如“选我上去”等内容将不会被筛选,亦不会中奖。3. 本活动时间为2020年9月11日 - 2020年9月18日(23:00),活动推送内仅允许中奖一次。EMNLP 9月16日出录用结果了!

正乞儿

美国埃默里大学华裔科学家被要求搬离办公室:是逼我离开的第一步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南部著名学府埃默里大学再次向华裔科学家“发难”。14日,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麻醉科主任于山平向澎湃新闻证实,学院部门主任于5月31日告知他,必须在6月底之前搬离他现在的办公室,为一位新来的助理教授腾出空间,而学校尚未为他安排另一个新的办公室,之后他在后续会议上还被告知“如果他不搬出去,学校会派人去做。”美国《科学》杂志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对于学校方面这一“异常”的举措,于山平表示他提出了替代办公安排,包括使用其他最近腾空的空间,但被告知学校高层明确指定要“替换”他的办公室。当他坚持自己的立场时,校方告诉他“可以搬到4公里外的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中心”。自2008年到埃默里大学工作以来,于向平一直担任讲席教授。他告诉澎湃新闻,不明白“为何学校以这种方式对待终身教授”, “我不可能在没有办公室的情况下继续研究和教学。我认为这是他们希望我离开的第一步。”他说道。此前据《科学》杂志13日报道,埃默里医学院院长Vikas Sukhatme在6月11日回复于山平的电子邮件中称,“你的实验室空间正在调整”,但写道“该决定不会受到你签署的信件或你的种族的影响”。目前,于山平与三名学生和一名在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共用办公室。今年三月初,于山平与其他八位教师联名致信埃默里大学校长,敦促其“跟随斯坦福大学校长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榜样”表达对“保护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于山平称他担心是这一举动导致自己遭到学校的“报复”。上个月,埃默里大学官员以没有充分公开外国研究资金的来源以及为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所做的工作范围为由解雇了两名华人科学家(包括一名终身教授),并关闭了其所在实验室。这两位华人科学家正是上述联名信的签署者,而报道称,第三名共同签署者目前也已经离开了埃默里大学,所有签署者的身份都是亚裔,其中一些教授几十年来一直是埃默里的教员。目前,埃默里大学尚未回应澎湃新闻的相关问询。而据《科学》杂志报道,埃默里大学发言人Vincent Dollar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埃默里大学和医学院赞赏于博士的贡献。对他的实验室空间的调整符合医学院的政策,医学院正在积极为于博士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空间找寻不同的选择。”他说道。延伸阅读:科学无国界!10大学会回应IEEE事件:是学术交流的严重倒退针对美国纽约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对华为员工及华为资助的个人参与审稿作出无理限制事件,中国科协十学会今天发布联合声明:科学无国界。IEEE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政治性、非营利组织,其内部少数人将学术交流与政治捆绑的举动,完全背离其长期秉持的“可信赖、无偏见”的核心价值。这一“审稿门”事件,是对科学家个人和机构的严重歧视,是学术交流发展中的严重倒退,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科技界的一场危机。敦促IEEE让学术交流回归正常轨道,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全体会员和全球科技界。愤怒!下令禁止华为专家审稿后,北大教授退出IEEE:不能忍5月29日中午,正准备给本科生答辩的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从朋友处惊闻,“IEEE通过邮件宣布华为员工将被禁止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愤怒,惊讶,不敢相信。”5月29日深夜,张海霞向澎湃新闻形容当时的心情,“这违背了我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公平公开公正对科学问题发表意见的基本职业操守,这是我的底线。”北大教授退出IEEE在本科生答辩结束后,张海霞当即打开电脑,敲下邮件,申请退出其所在的两个IEEE期刊的编委会,并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致IEEE主席的公开信》。“我是北京大学的张海霞,IEEE的老朋友和资深会员。听到IEEE牵连美国对华为的禁令,要求撤销华为专家参与期刊审稿,我真的很惊讶。这违背了我从业以来,一直被教育和所坚守的科技底线……”她在公开信中写道。“我希望IEEE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非常有信誉的学术组织完全不应该犯这个错。”5月29日深夜,她向澎湃新闻表示,希望让学术归学术,让政治的去讨论政治,不要被绑架。环球网提问这件事会对学术界交流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张海霞表示:“巨大负面影响,这是挑战学术界的底线,如果美国真要继续这么做的话,我相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会退出,我为什么要做科研?做科研就是能够通过研究去得到答案,解决客观问题,而不是主观的方式,我需要跟我的同行交流,我要跟他们在一起,因为我希望得到更多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主观的评价。”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澎湃新闻 央视新闻 环球网流程编辑:TF021

列子

出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这个学霸家庭有多牛?

高考落幕快一周的时间了,不少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其实,高考不能决定孩子一辈子的命运,家风却可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山西应县这两位老人不一定懂,但他们一直再这样做,身体力行,为孩子们树立起父母的榜样!高平向记者介绍家庭成员家中有一名博士就实属不易,如果家中有9个博士呢?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有这么一户普通家庭,母亲务农,父亲是位木匠,家中竟“云集”了1位院士、9位博士、2位硕士,在当地被传为了佳话。母亲是最好的导师5月30日下午,记者驱车赶到了应县广新小区,在一处住房内,见到了这些博士们的父亲高存喜和老人的大女儿高平。简短了解后,记者得知,高存喜的老伴杨桂莲在4月份因病离开了这个大家庭。因为还没释然,老人目前不想回自己的家,在二儿子高禄和女儿高平家交替暂住。“父亲和母亲恩爱了60余年,他看见熟悉的东西就会想起老伴来。”高平说,我们这个母亲真的是太优秀了,家中的兄弟姐妹能成气候,无一不与她的良好教导有关。高平边说边望向了窗外,给记者说起了杨桂莲的故事。1942年,杨桂莲出生在应县杏寨乡辛坊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自幼便失去了父亲。后来,杨桂莲的母亲生病,她很早又辍学在家,照顾起她的妹妹和两个弟弟,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高平说,“母亲在世的时候常讲述过去的艰辛故事,意在培养孩子们坚忍不拔的精神。”1957年,杨桂莲遇到了命运同样坎坷的高存喜。高存喜自出生后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相似的境遇把两个坚强的人紧紧地绑在了一块。高平向记者讲了几段生活中的故事:在吃穿问题上,母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吃锅底,有时是“刷锅水”;衣服破了,第一时间就会补上,衣服脏了,一定会尽快洗干净,但是有个原则,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做得还必须严谨认真。在学习上,母亲对考试成绩并不是很上心,但是如果孩子们不用功,她就会严厉批评。她要求孩子们多读书,不要轻易浪费时间。这个大家庭的合影高平说,“母亲常说一句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勉励我们要刻苦勤奋。到现在,家里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养成了早起晚睡,认真看书的好习惯。”高平告诉记者,除了坚韧、勤奋之外,母亲留给他们还有一样法宝——善良。“对家里人尽孝道很正常,如果对外人也乐善好施就更可贵了。”高平回忆说,母亲在应县城里租房子供孩子们读书时,房东是两位老人,由于处在非常时期,老人们年纪也大,经常食不果腹,母亲就常把有限的食物分给他们。后来,母亲搬离了出租屋,得知其中一位老人去世后,义无反顾接起了照顾剩下那位老人的责任,直至老人老去。高平说,“不论做什么事,善良是前提。我们这一家博士就是因为牢记母亲的向善教诲,路才越走越宽。”84岁的老人高存喜说起自己的老伴也是称赞不已,“她主内,我主外,教育孩子都是她做,根本不用我操心。我只负责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我们家能有今天,主要就是她的功劳。”孩子们个个都很优秀记者边聊边环顾着高平的住所,不大的房间内,布置了各种书籍和照片,其中以一张2016年照的全家福最为显眼。“这张照片几乎把家里成员都聚到了一块。”高平的丈夫韩庆明自豪地说,这张27人的照片中有1个院士、9个博士、2个硕士、2个本科。韩庆明是一名技术型人才,在部队维修了20多年飞机后转业到应县一家银行,目前已经退休。韩庆明向记者介绍了家中的这些成员:高平这一代,一共兄弟姐妹6人,两女四男,其中高福、高山、高峰是三位博士。高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又是一名博士生导师;高山是牛津大学博士生,目前是苏州大学的一名教授;高峰是高存喜最小的儿子,是四川大学的副教授,也是博士学位。韩庆明说,“他们这一代很优秀,没想到他们的孩子更优秀。高平兄弟高禄和高山的孩子中有1个博士,2个硕士。高福的孩子高宁达,26岁就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我和高平的2个孩子也都是博士,弥补了我们俩没成为博士的遗憾。”韩庆明介绍,他的儿子韩鹏程目前就在美国亚特兰大居住,是埃默里大学的一名博士后,她的妻子王奇慧与高福在同一个单位,是一名中科院博士生,目前在做微生物学研究。“算上高福的妻子和高峰的妻子,家中正好9位博士,2位硕士。”高平说,“在朔州乃至整个山西恐怕都没有一个家庭有这么多的博士生。”高福成为家族骄傲老人期待一代更胜一代。高福院士高平对记者说,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其中以弟弟高福最为瞩目,他的一段抗击埃博拉病毒经历更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高福小时候比较调皮,但是做事很认真。这次在母亲的葬礼上,他就发现棺材上有个楔子掉出后,凹凸不平,自己折腾了一个下午,弄好后才放下心来。”高平说,这个弟弟除了特别认真之外,还乐于参加活动。“在校期间,一直是班里的班长或体育委员。国家恢复高考后,他参加高考,最后被山西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录取。”高平回忆说,高福一开始报的是太原理工大学,成绩超了却没被录取。为此,他们还专门去太原查询情况,结果人家说眼睛有点近视。“其实我知道弟弟根本没有近视,回来的路上,他没多说话,不过以后的学习劲儿更足了。”没过几年,高福就考入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最终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生资格,从此开始了卫生领域的卓绝之行。1995年,高福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相继在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曾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说起这些头衔,高平滔滔不绝。但最让她对这个弟弟刮目相看的是他与“埃博拉”的无畏战斗。2014年,埃博拉病毒现身西非,快速蔓延的疫情超乎了人们想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了巨大的威胁和考验。9月16日,以中科院院士、病毒微生物学家高福为代表的中国医疗和疾控团队前往疫情严重的塞拉利昂。这支五六十人的团队,在出发前就写好遗书、在经历多重生死考验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得到了国际的高度认可。高福(右一)及其团队在移动实验室检测“高福在疫区曾经因为高烧差点送了命。一个院士,如果不是出于对国家和人道主义救援的良心,谁会去那个水深火热的地方,上那个生死战场?”高平说,弟弟正是用生命考验向世界人民、祖国人民诠释一个中国伟大科学家的责任担当。在记者聊起高福的过程中,高存喜也是满脸笑容,“每个孩子都很优秀,高福现在靠前,但将来说不定还会有更优秀的。”老人边说边向记者指着全家福照片中的第三代那排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看到家中出些新的院士。”高存喜说,现在已经有了一个6岁的重外甥,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但常常会教育他们要多回家乡走动,看看他,看看家乡的翻天覆地变化,为家乡的发展支支招。“故乡是割不断的根,在外的孩子走得再远,事业再辉煌,也不能丢了这份乡情。”高存喜说。来源:河南高教

换子记

埃默里大学华裔科学家被要求搬离办公室,“他们在逼我走”

埃默里大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南部著名学府埃默里大学再次向华裔科学家“发难”。14日,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麻醉科主任于山平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证实,学院部门主任于5月31日告知他,必须在6月底之前搬离他现在的办公室,为一位新来的助理教授腾出空间,而学校尚未为他安排另一个新的办公室,之后他在后续会议上还被告知“如果他不搬出去,学校会派人去做。”对于学校方面这一“异常”的举措,于山平表示他提出了替代办公安排,包括使用其他最近腾空的空间,但被告知学校高层明确指定要“替换”他的办公室。当他坚持自己的立场时,校方告诉他“可以搬到4公里外的退伍军人事务部医疗中心”。自2008年到埃默里大学工作以来,于向平一直担任讲席教授。他告诉澎湃新闻,不明白“为何学校以这种方式对待终身教授”, “我不可能在没有办公室的情况下继续研究和教学。我认为这是他们希望我离开的第一步。”他说道。此前据《科学》杂志13日报道,埃默里医学院院长Vikas Sukhatme在6月11日回复于山平的电子邮件中称,“你的实验室空间正在调整”,但写道“该决定不会受到你签署的信件或你的种族的影响”。目前,于山平与三名学生和一名在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共用办公室。今年三月初,于山平与其他八位教师联名致信埃默里大学校长,敦促其“跟随斯坦福大学校长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榜样”表达对“保护国际教师和学生”的支持。于山平称他担心是这一举动导致自己遭到学校的“报复”。上个月,埃默里大学官员以没有充分公开外国研究资金的来源以及为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所做的工作范围为由解雇了两名华人科学家(包括一名终身教授),并关闭了其所在实验室。这两位华人科学家正是上述联名信的签署者,而报道称,第三名共同签署者目前也已经离开了埃默里大学,所有签署者的身份都是亚裔,其中一些教授几十年来一直是埃默里的教员。目前,埃默里大学尚未回应澎湃新闻的相关问询。而据《科学》杂志报道,埃默里大学发言人Vincent Dollar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埃默里大学和医学院赞赏于博士的贡献。对他的实验室空间的调整符合医学院的政策,医学院正在积极为于博士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空间找寻不同的选择。”他说道。

净化

她19岁考进北大,25岁任武大讲师,嫁给自己老师,如今怎么样了?

她19岁考进北大,25岁任武大讲师,嫁给自己老师,如今怎么样了?小编要讲的是一对博士夫妻,两人都是博士毕业,并且都曾是名校高材生,如今生活令人羡慕,他们就是舒红兵王延轶夫妻。王延轶1981年出生,2000年19岁的王延轶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过网传王延轶当初是以艺术生的身份考进的北京大学,然后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才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转到了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毕业之后的王延轶没有选择直接就业,而是选择继续深造,2004年8月王延轶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攻读免疫学硕士学位。2006年8月年仅25岁的王延轶学成归国,去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讲师,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微生物学博士,这个时候的王延轶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了。王延轶如此优秀,其丈夫舒红兵的求学经历更加传奇,舒红兵1967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荣昌县,1983年年仅16岁的舒红兵考进了兰州大学。当时我国还没有985、211双一流高校这个说法,但是能够考进兰州大学的学生肯定是班里的学霸,而且舒红兵当时也才年仅16岁。舒红兵本科毕业之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学习,最后获硕士学位。1992年-1995年,舒红兵在美国埃默里大学细胞及发育生物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995年-1997年,舒红兵在美国Tularik公司David Goeddel实验室做博士后。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2000年舒红兵学成归国,同年舒红兵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这个时候的舒红兵也正是现在妻子王延轶的老师,网传他们就是在这个时候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了一起,尽管舒红兵比王延轶大14岁。如今的舒红兵王延轶夫妻已经是事业有成了,如今的王延轶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分子免疫学学科组组长,致公党武汉市副主任委员。舒红兵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舒红兵王延轶夫妻是我国的一对学霸楷模,也是一对对科学充满着激情的科学家。人民日报这样评价舒红兵:舒红兵有着对科研无限热爱,以及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如此励志的舒红兵王延轶夫妻应当是当代青年的学习榜样,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