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何谓坐忘

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

本文摘要:1.2017年在线旅游市场结构中度假占比持续提升,总市场交易规模7384.1亿元,增长率25.1%,线上渗透率13.3%。2.跟团游方式依然受到大众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在用户出境游意愿的提升的同时,语言沟通问题和产品预订问题还暂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部分用户会选择用跟团的方式满足其出境游玩的需求。3.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交易规模达978.9亿元,较2016年增长31.8%。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途牛、携程、驴妈妈分列前三。4.出境游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在2017年达54.0%;与此同时,周边游占比首次超过国内游,主要原因在于假期的碎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短期周边游玩。5.对不同用户需求的区分使得旅游度假的细分品类增多,促进了产品供应链的清晰,有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在线旅游市场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为7384.1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25.1%。从2014年后,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速持续放缓,预计到2020年增速将降低到12.2%。从渗透率来看,2017年的在线旅游渗透率达13.3%,较2016年增长了1.3个百分比。艾瑞分析,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用户流量增长的稳定,在线渗透率的提高将会逐年缩小幅度。▌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结构在线度假市场占比持续提升从在线度假市场来看,其交易规模占总体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持续上涨,在2017年达到17.9%。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随着消费升级,居民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居民选择出境游方式的比例提升,度假产品的平均客单价提高,度假整体交易规模随之增大。从在线机票市场和在线住宿市场来看,2017年二者占总体旅游市场的比重分别为57.5%及20.1%。由于机票市场的增速放缓,其占比较2016年减少至57.5%;而住宿市场占比维持不变,仍为20.1%。▌中国在线旅游流量数据分析移动端访问次数占比近七成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移动端用户访问次数占总体近七成。其中1-2月及9-12月的移动端月度访问次数占比均超过了70%,而10月及12月均超过了75%。艾瑞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用户对于移动端的接受度及使用频次会随之大幅增高,未来移动端访问次数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定义在线旅游度假定义及分类1.在线旅游:在线旅游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电话呼叫中心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旅游相关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包括在线机票预订、在线酒店预订、在线度假预订和其他旅游产品和服务(如商旅、保险、WiFi等)。2.在线旅游度假:在线旅游度假,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电话呼叫中心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旅游度假组合产品、单品门票及其他旅游出行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按照旅游方式可分为在线跟团游和在线自助游两种形式。▌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发展环境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并存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开数据显示,2009-2016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游出游目的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从2011年开始,以度假休闲娱乐作为出游目的的城镇居民数量占总体的比重逐渐上升,在2014年出现大幅增长,出游人数占总体的50.1%,2016年小幅下滑至48.3%。从2010年开始,以观光游览作为出游目的的城镇居民数量占总体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在2014年大幅下滑至14.2%,但在2016年陡然回升。艾瑞分析:随着出境游越来越火热,存在语言沟通等天然问题的出游游客对跟团游的接受度较高,因此以观光游览为主要出游目的的游客人次数占比再次升高。▌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产业链在线旅游度假行业产业链▌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产业链图谱▌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规模生活水平的提高助力在线度假市场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自营类交易规模为979.9亿元,较2016年增长31.8%。艾瑞分析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度假意愿将会进一步上升,预计在2020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自营类交易规模将超过1800亿元。▌中国在线度假市场竞争格局在线度假市场头部企业保持稳定,途牛位列第一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途牛份额仍占据第一的位置,达27.0%,携程位列第二,占比25.7%,驴妈妈超过同程为第三,市场份额为15.3%。艾瑞分析,随着资本在在线度假市场中的布局加大,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稳定增大。▌中国旅游度假市场热门产品类型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助力中国冰雪旅游市场扩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在两个维度推动了中国冰雪旅游市场的发展。1.基础建设维度:一方面,冬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全民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从而促进冰雪旅游或冰雪运动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型赛事结束后,其场地多用来商业运营,因此冬奥会结束后,其比赛场地将可能会用于居民冰雪运动场地或冰雪旅游景点等。2.度假方式普及维度:冬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全民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冰雪旅游将随之迅速发展,且形式多样化,地点多样化。▌跟团游/自助游在线度假市场结构出境游的发展带动跟团游占比回升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跟团游占比45.9%,自助游占比54.1%。其中跟团游的比重较2016年有所提升,主要原因是选择出境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但语言沟通以及旅游产品预订等问题使得部分游客相比自助游更加倾向于跟团游。回暖的跟团游市场中,途牛市场份额仍为第一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跟团游市场中,途牛位列市场第一,为34.8%,携程和驴妈妈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市场份额分别为25.8%及13.7%。而在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自助游市场中,携程市场份额第一,为25.6%,途牛第二,为20.5%,驴妈妈第三,为16.6%。▌出境游/国内游/周边游在线度假市场结构出境游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周边游份额首次高于国内游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出境游占比进一步提升,为54.0%,而周边游的占比首次高于国内游,占比23.4%,而国内游比重则下降至22.6%。艾瑞分析,一方面随着出境游流程办理便捷度的提升以及价格门槛的降低,选择境外目的地的用户数量增多,因此出境游市场占比逐年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假期制度的碎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在小长假或者周末出行游玩,故而周边游市场也逐渐发力。出境游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艾瑞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在线出境游市场中,途牛为市场第一,份额为33.0%,第二和第三是携程和同程,分别占比为29.5%及13.2%;在国内游市场中,携程、途牛和驴妈妈分别占据前三席位,市场份额分别为29.5%、29.5%及10.7%;而在周边游市场中,驴妈妈以40.6%的份额位列市场第一,同程和携程分别以17.1%及13.2%的份额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中国在线旅游度假流量数据分析携程全年稳居第一,梯队形势显现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PC端主要网站月度覆盖人数分层明显,携程全年稳居第一位置,飞猪、去哪儿、马蜂窝及途牛均保持在第二梯队。各主要网站Q3为峰值时期,9月较7-8月均有小幅回落。飞猪流量波动较明显,2月的月度覆盖人数较1月有较大跌幅,但2016年“双十一”带来的巨大流量增幅并未在2017年有所体现。▌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流量分析途牛及马蜂窝流量增幅显著,拉开与第三梯队差距根据艾瑞监测数据,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主要网站中,飞猪与携程的月度访问次数相差较小,各在不同月份领先其他网站。而途牛和马蜂窝则较2016年有明显增长,逐渐拉开与第三梯队的差距。头部企业占总用户使用时长七成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头部企业占据71.8%的用户使用时长,中等企业占比达19.8%,而小企业只有8.4%的占比。艾瑞分析,随着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的并购整合,其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流量将成为各家企业的首要争夺点。▌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案例分析途牛:整合供应链,提升产品品质上市以后,途牛致力于旅游供应链的整合及上下游的打通。2014年,途牛开始直接向地接社或更前端的旅游资源供应商采购旅游产品,对旅游供应链的整合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2017年,途牛开始自营地接社,一方面提升了产品和服务品质,有利于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将主要利润点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2018年,在上游供应端,途牛将继续提高直采比例,增加自营地接社的数量;而在下游销售端,也会继续增加门店的数量以铺展销售网络。驴妈妈:景区门票、周边游重要品牌,打造极致用户体验驴妈妈旅游网成立于2008年,以景区门票为切入点,打造以“景+酒+X”、“机票+酒+X”等为主的产品体系,已成为国内在线景区门票、在线周边游等细分市场的重要品牌。2017年,驴妈妈在周边游市场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为全国众多景区输送游客量位居行业前列。通过主题化、IP化塑造旅游消费场景,驴妈妈陆续推出“驴悦亲子”、“开心驴行”、“超级门票日”、“驴客严选”等IP子品牌。2018年,驴妈妈加大投入打造“极致用户体验”,内部成立超级会员事业群,进一步挖掘消费升级背景下的旅游市场潜力,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提升满意度和复购率。马蜂窝:从内容到交易在自由行模式爆炸式发展的新旅游时代,旅游产品逐渐碎片化及个性化,产品需求及产品供应量也开始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用户的需求逐渐复杂,因此其决策过程与之前相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马蜂窝以多年积攒的海量信息为资源,辅之以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旅游攻略及产品预订服务,将复杂的用户需求用简单的方式解决。▌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发展趋势旅游度假细分品类增多,群体选择指向性明显近年来,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显现出细分品类逐渐增多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相较于以前,现在的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更高,将某个度假产品独立出来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专业的服务;二是从行业本身来说,细分产品独立发展将有利于产品供应链的清晰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度假市场的健康发展。移动互联网推动当地玩乐板块崛起随着4G的普及和5G的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边玩边订”的旅行方式也将进一步带动当地游的快速升温,到达目的地再选择并确定“吃住行”等相关步骤,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游玩本身而不是大量查询攻略上。通过移动端,可以实现包括餐饮预订、攻略匹配、地图查询、门票购买等多项即时操作,能够使消费者可以在一个游玩项目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后续事项,具有更强的便捷性及自主性,极大地体现了旅游度假行业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个性化”特点。

公性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研究报告: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

2018年5月22日,2018年入境旅游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大会由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Google中国共同召开,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作为媒体支持。在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副研究员李创新博士,分享了中国旅游研究院所做的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的一些成果。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副研究员李创新东亚太地区取代美洲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目的地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入境旅游格局发生变化。东亚太地区从2003年开始超越美洲地区成为全球第二大入境旅游接待地。全球接待的入境游客总量在2000年—2017年是持续增长,中间略有波动,但是整体趋势很明显。全球旅游呈现增长态势,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这里面有持续的发力,2017年比2016年全球层面国际旅游增长8700万人次,达到13.2亿人次,同比增长7%,远高于2001年以来持续稳定的4%的增长率,达到七年来最高的增长记录。最新的UNWTO数据告诉我们2017年全球各区域接待的入境游客的格局。欧洲作为传统的旅游接待地它的基础地位还是相当稳固接待了甚至超过一半的国际游客,其次是亚太,将近1/4国际游客集中于亚太,比亚太现在明显有差距的是美洲,而其他区域接待的很少,非洲、中东这些区域以及其他区域加起来接待了全球的入境游客市场份额不足10%。2017年亚太地区的国际游客,主要是集中在东北亚,其次是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战的份额相对较少。2017年亚太地区接待了3.24亿,比2016年整体涨幅5.8%。2017年美洲地区接待国际游客超过2亿人次,比2016年增加580万,涨幅2.9%,美洲地区接待的客流主要集中北美和南美,其次是加勒比,中美洲相对较少。非洲地区的格局,主要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接待份额相对高一些,北非地区相对低一些,它的整体涨幅是7.8%。2018年入境旅游专题研讨会现场中国入境旅游发展40年要了解中国的入境旅游比了解全球的入境旅游相对简单一些,因为我们现在做入境旅游研究,大多都是以改革开放为起点,所以我们研究中国入境旅游40年。从发展阶段上,这个发展阶段供大家参考,我们作为一个业内交流的东西,不作为权威性的结论。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中国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非常规发展道路。第一个阶段,1978—2007年入境旅游大发展的时期。发展总体方针“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游、适度发展出游”。第二阶段2008—2016年入境旅游增速相对放缓。从2008年9月美国华尔街的全球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现在余威尚在。2008年我们国家提出来大力发展国内游,积极发展入境游,有序发展出境游,后来有小的修改,变成规范发展出境游戏每个时期提出来的发展理念和思路,都是结合我们当时面临的问题。国内旅游2017年超出50亿人次,入境和出境基本1亿人次略多,1.3亿+,所以从总量上我们国家略有调整。展望未来,我想我们也提出来一个观点,我国入境旅游将进入第三个阶段,是2017—2035年,也是契合国家战略,我们要基本实现旅游强国。新时代是最大的机遇,十九大也提出来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一个是2020—2035,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是2035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建设世界强国,我们这里面也提出来核心的一些观点,入境旅游责无旁贷,从现在到2035年,国家发展目标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旅游业的目标则是基本实现旅游强国目标。作为衡量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入境旅游是我国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固本之基。2018年入境旅游专题研讨会现场中国入境旅游在过去五年中间的发展成就2016年UNWTO公布的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次十强排名,依次是:法国、西班牙、美国、中国、意大利、英国、德国、墨西哥、泰国和土耳其。后五名基本上近些年略有波动,前五名基本是稳定的,中国整体上的一个排序近十年基本上稳定在全球的第三或者第四,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余威尚在的今天,能够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已属不易了。所以这里面的发展成就我们这样概括。第一,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幅面因素实现入境旅游持续稳步增长。第二,入境旅游的客源日趋多元,市场结构逐步优化。从这里面外国人占比已经超过20%,港从客源国构成我们可以看到,韩国、越南、日本、缅甸、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德国、英国、法国等等这些国家,还是近邻为主。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观测,“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在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中的活跃度在持续上升。第三,旅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旅游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今天入境游客来到中国可以实现更多的体验项目,不仅仅可以接触到古老的中国,也有当代中国所取得的最新发展成就。从产品上我们可以讲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现在体系都在持续丰富。第四,接待设施与配套功能持续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旅游标准实施、提升入境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水平、开放引进国际管理模式与服务模式、推动旅游企业服务质量体系不断完善、旅游队伍建设加快,不断增强旅游服务能力、旅游目前建设和旅游诚信体系,进一步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改善了入境旅游发展环境。第五,旅游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资本技术等新要素和新动能持续发力。市场要发展,其实这里面的主力是市场主体,我们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才有可能让游客得到好的体验,并且将美丽中国口碑宣传出去。第六,旅游主题形象更加鲜明,“美丽中国”成为国家旅游形象的本底支撑。全方位的中国要展现给境外游客的,我们的宗旨是展现一个美丽中国,包括社会建设之美、生态文明之美、现代中国、崛起的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让更多的入境游客认识到不仅仅是宏大叙事的一个国家,而是更加鲜活的具有生命和活力的越来越多的真实的人民。第七,也是近些年来取得明显成就的,我们通俗一点概括为旅游外交。近些年干的一些事情,高级别会议、中外旅游年、平台和机制以及国际旅游组织,最有代表性的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在中国倡议发起并且在中国召开。这些都是大家的一些成绩。第八,我们是一系列工作的一个概括,这是非常系统的一个工作,便利化。近些年我们推进了签证便利化,从72小时过境免签开始,后来拓展到144小时的过境免签,主要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上个月启动的海南岛59国游客免签。后面我们考虑更多的向二线城市、中西部城市进一步扩散。2018年入境旅游专题研讨会现场入境旅游的“中国经验”中国入境旅游取得什么样的经验?也是仿照刚才的放假我们大致总结了八条经验,这些经验基本上是中国特色的,也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经验。第一,中国梦。抓住中国梦的战略机遇,持续提升中国旅游行形象和国家形象。以前我们更多认识入境游是做好的产品,吸引更多的人来,让他将口碑传播出去,在发展到今天以后,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形象的重要性,要让每一个没有来中国旅游的听到中国,要让每一个没有决定要不要来中国的,要在面向这些客源群体提升中国的知名度。第二,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最关键是发展理念转变。我们以前理解可能就说六要素,行吃住游娱购,来了以后一定要有景点,但是其实景点在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应该讲是泛景点化的一个导向。产业深度融合,这是全域旅游,最主要的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各地入境旅游的发展模式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第三,厕所革命。厕所革命其实主要我们是把这个作为一个标签来认识,它整体反映的是我们国家的基础和服务设施的全面提升,以厕所革命为工作抓手推进旅游综合服务配套全面升级,从景区拓展到全域,从城市拓展到农村,深入推进厕所文明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世界大力倡导文明如厕风尚,从数量增加拓展到质量提升,从东部拓展到中西部。第四,将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有机结合,深度激发旅游市场内在的活力和生命力。这点应该也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政府在做一些指导,比如前面制定发展战略,对入境旅游的各种鼓励性、奖励性的政策,市场主体激发活力和生命力,推动了互联网+旅游等快速融合,加快新兴互联网的龙头企业。第五,“一带一路”,这个讲客源市场结构就谈到了。进一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重点拓展区域,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分批次、分步骤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大力开发“一带一路”沿线的潜力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展“一带一路”沿线中远程客源市场。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的顶层战略,所以各个系统应该都要跟这个战略保持一致性。第六,推广工作的创新。我们这些年发展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包括一些具体的工作里面,包括培训,包括建立与社交媒体的沟通对接机制,包括利用新媒体向境外开展宣传推广等等,成绩大致列了一些,当然我们方向也会进一步坚持下去。第七,产业政策。包括潜力释放、扩大开放、提升积极性和提高重视,这里面包括依托自贸区、边境旅游实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等。第八,政策叠加效应。优惠政策好,比优惠政策更好的是什么?是优惠政策的叠加,包括72小时过镜免签、航线开辟、边检便利,能不能集中在核心城市试点?比如今年海南省的多种优惠政策的叠加,自贸区、便利化、签证便利化等等,这个也是中国的一个经验。2018年入境旅游专题研讨会现场旅游结构优化与品质升级是促进新时期入境旅游发展的根本导向如果说以前单纯的可能我们追求的是量的增长,从十九大以后我们讲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同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旅游的发展其实也可能要有所转变了,单纯追求量对中国的意义已经不足我们对结构和品质的追求了,结构和品质的追求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更加具有战略意义。主要的建议这里面也是八条。第一,围绕“美丽中国”整体旅游形象包装好宣传好旅游推广对象。第二,加强网络互动营销,构建互联网+的境外旅游宣传推广体系。第三,充分挖掘大国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精品旅游带和跨过精品旅游线路体系。第四,在地方和区域试点经验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签证便利化,比如海南现在在做一些积极试点。第五,重视入境旅游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空中航线与旅游交通体系建设。第六,进一步推广离境购物退税政策,扩展购物退税业务试点地区与城市。第七,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搭建旅游合作共同体城市旅游合作机制。第八,促进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加大新业态市场主体培育。2018年入境旅游专题研讨会现场

葆光

2018上半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及下半年趋势预测

中商情报网讯: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出境市场平稳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据旅游局数据显示,201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到了2018上半年,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同比增长6.9%。国内旅游市场2018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城镇居民19.97亿人次,增长13.7%;农村居民8.29亿人次,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增长13.7%;农村居民花费0.50万亿元,增长8.3%。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入境旅游市场2018上半年,国际旅游收入6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354亿美元,增长4.6%;香港同胞在内地花费142亿美元,下降2.5%;澳门同胞在内地花费42亿美元,增长4.2%;台湾同胞在大陆花费79亿美元,增长4.2%。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692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0.4%。其中:外国人1482万人次,增长4.0%;香港同胞3908万人次,下降2.7%;澳门同胞1233万人次,增长1.1%;台湾同胞300万人次,增长4.1%。入境旅游人数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占3.3%,飞机占17.1%,火车占0.8%,汽车占22.5%,徒步占56.2%。同期,入境过夜旅游人数30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其中:外国人1144万人次,增长4.4%;香港同胞1388万人次,下降0.8%;澳门同胞271万人次,增长4.9%;台湾同胞270万人次,增长4.1%。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2377万人次,亚洲占76.7%,美洲占8.0%,欧洲占12.1%,大洋洲占1.9%,非洲占1.3%,其他国家占0.0%。其中:按照年龄分,14岁以下人数占3.1%,15-24岁占13.9%,25-44岁占50.3%,45-64岁占28.3%,65岁以上占4.4%;按性别分,男占60.1%,女占39.9%。上半年,按入境人数排序,我国主要客源市场前17位国家如下: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出境旅游市场2018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71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0%。第一、二季度居民总体旅游意愿分别为83.0%、84.8%,分别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旅游消费和投资保持旺盛,但出现增速放缓迹象,一、二季度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分别为119.11和115.93,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3.11个点和下降了2.73个点。同期,旅游产业运行保持在“较为景气”区间运行。一、二季度,旅游产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0.81和128.05,同比和环比都有所下降。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下半年旅游市场预测从2012-2017年旅游行业数据来看,全国旅游收入保持着两位数稳定增长。2014年全国旅游收入达3.7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达到近几年来增速峰值,2015年增幅相对有所放缓。随着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冰雪旅游等,2015-2017年中国旅游业收入增速不断提高。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18年全国旅游收入将达6.24万亿元,增速约增至15.6%。数据来源:旅游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目前,旅游业规模逐年增长,在吸纳就业、带动农业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初步测算,2017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旅游业占GDP比重自2014年起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比重从2014年的10.39%上升至2017年的11.04%。预计2018年旅游收入比重将继续上涨,为11.15%。数据来源:旅游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见巧乎王

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报告:主题旅游等六大旅游新消费成为“网红”

36氪获悉,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联合发布“重新体验中国之美:2020国内旅游复兴大数据报告”。报告提出,疫情后旅游需求并没有消失,但已经发生变化。六大旅游新消费成为“网红”:登山、滑雪等“主题旅游”兴起;“私家团”小团旅游崛起成为新常态;“直播”带动高星酒店、自由行成为恢复龙头;“定制游”走向大众,高端定制分化;“景区预约”成为习惯,智慧景区进一步普及;“租车自驾”成为年轻人的旅行生活方式。

妙悟

全域旅游研究综述

现代旅游业发展于欧美国家,其旅游活动的开展很早就具有全域特点。法国的全域旅游突出体现在乡村旅游一体化、都市旅游发展上。西班牙的全域旅游是在解决“阳光与海滩”模式结构性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总结国外全域旅游的成功案例发现,政府大多在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促使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中国的旅游方式也已从围绕景点和饭店的“景点旅游模式”发展到了以散客、自驾游、自助旅游和全民旅游为主要特征的全域旅游模式。2015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发展全域旅游,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到379篇文章,2012年仅有1篇,随后逐年增加,2017年共有233篇关于全域旅游的论文发表。从学者的论文看,49.86%都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行业指导占34.96%,研究的领域69.64%都在旅游行业,农业科学的研究占10.93%。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在以下领域。一、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始于2008年绍兴提出的“全城旅游”发展战略,随后在绍兴全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中得以全面体现。之后厉新建解释了全域旅游全新的概念,构建了全域旅游的基本框架;刘硕提出“四全”模式,提出通过解决好“五化”“人本化”“共生化”“智慧化”等途径实现全域旅游发展;徐宏系统分析了国内全域旅游研究历程、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首次提出狭义的全域旅游概念,以解决全域旅游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华丽通过对前面学者有关全域旅游相关研究的搜集、梳理,总结全域旅游的概念与模型;娄阳阐释了全域旅游的理论基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深化城乡统筹、借力精准扶贫、推动共享经济与全域旅游发展积极融合等路径;于洁等以中国知网为搜索载体,以时间为基本轴线,从全域旅游的研究历程入手,对关于“全域旅游”的文献进行分类和评价,最后分析国内全域旅游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于凡对全域旅游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不同角度评论了全域旅游的相关文献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归纳。二、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看问题(一)发展策略研究此类文章多达一百多篇,学者结合不同地域的特征,提出了相匹配的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常海鹏从概念入手,结合发展全域旅游的意义和指导思想,浅谈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给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吴冬梅分析发展全域旅游对推动永定经济转型、绿色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邓华侨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提出从改变发展模式、控制收益漏损、建立居民主导机制及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出五凤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廖碧芯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从政策体制、产品升级、产业融合、营销创新、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运营管理以及人才管理等方面提出博罗县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全县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二)县域经济发展罗谦心就肥东县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全域旅游的必然性进行了阐述,并针对问题,依据肥东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苏梅芳认为可以从加强旅游管理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整合旅游资源等方面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王中华对县域单位相关的营销和服务方面进行发展思路的分析与研究,优化全域旅游空间路径,争取有效实现县域单位的全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路径。凌飞鸿针对全域旅游这一新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基本阐释,从全域旅游视阈下指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就全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盛毅等认为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大背景下,最适合率先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赵银娟认为应顺应旅游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实践全域旅游新路子,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新格局十分必要;陈猛超等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环首都贫困县涞源县旅游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剖析,提出涞源县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策略,进而为环首都贫困县改革旅游业提供借鉴;肖筠通过探讨贵阳市观山湖区旅游发展现状,针对实现其全域旅游,提出观山湖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与对策;薛美珏认为全域旅游是无锡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选择,在全域旅游目的地内,能全面动员、立足全面创新、可以全面满足,使旅游业在全时、全境、全产业链上得到更好地发展。(四)教育与人才培养杨永艳认为培养现代化的旅游服务人才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客观需要,探究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旅游教育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覃业银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旅游综合资源库为重点内容进行四纬度顶层系统设计,探寻突出重点、共建共享、注入智慧因素的旅游管理专业资源库建设新思路,为教学、培训和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供资源;尚晓丽阐述了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专业集群的关系,并对全域旅游产业群的形成作了介绍,最后提出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来源:旅游管理研究)

颛顼

2020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研学旅行一词最早出现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此后,作为项撬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杠杆举措和一种探索旅游转型发展的崭新方式,研学旅行逐渐走入国内教育界及旅游界的研究视野并成为提振综合实践育人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研学旅行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的真正的研学旅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精英国培阶段;第二阶段是旅行阶段;第三阶段即目前所处阶段,是研学旅行阶段,21世纪以来,研学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旅行社、培训机构与留学中介之间开始实现跨界融合。目的地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开发主体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中国研学旅行参与主体包括专业研学机构(目前这类企业主要通过新三板进行资本化)、旅行社(开辟专线或者独立运营团队的旅行社)、语言培训机构、相关营地基地机构、亲子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单位。根据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首个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主要参与研学旅行业务的企业有7300多家。截止2020年8月末,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有177个。研学旅行相关政策落地催生市场份额增加,更多机构涌入研学服务市场,研学旅行服务、品牌的角逐更加激烈。旅行社、教育机构、咨询机构及一些非营利组织都争相挤占游学研学市场,目前市场玩家众多,良莠不齐,高度分散,竞争激烈。通过综合考虑研学旅行相关企业发展情况、营收规模、品牌影响力、融资和上市情况以及产品服务研发情况等指标,大致可将机构划分为四个梯队,其中世纪明德2019年以营业收入4.88亿元位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企业营业收入在千万级水平,包括中凯国际、乐旅股份和卓教国际。研学旅行产品价格分析根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家长对于研学旅行产品的品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特别在一、二线城市的家长,更愿意为有品质保障的研学旅行产品付出相应的合理费用。对于中长途研学旅行产品费用,60%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3000-5000元,15%的家长可以接受的区间是5000-10000元。从市场平均水平来看,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单价在2100元上下,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500元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单价更高,均价达到1.2万元。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张根据2019年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费用接受情况、研学旅行市场各项目均价水平以及2019年研学旅行各类公开信息数据,包括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情况、研学旅行相关企业机构接待人数情况等,测算出2019年研学旅行市场上,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占比70%左右;研学旅行零售端产品占比20%左右,海外研学项目占比10%左右,进而取这三类项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得到2019年研学旅行总体单价在3420元/次左右。最后根据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测算出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约为164亿元。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所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起步较晚,市场渗透率不到5%,可挖掘空间较大,未来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汾水之阳

中国游学及研学旅行市场分析及发展现状

游学渐受欢迎,发展势头迅猛。在巨大学生存量和消费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游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为广大家长所接受。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经过一整年文件逐步下发各省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在2018至2020年年国内游学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游学行业的渗透率仅为5.5%,与游学行业较为成熟国家比,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游学是个宽泛的概念,即跨旅游又跨教育,属于2个万亿市场之间的交叉产业,直白来讲,游和学的成分若按比例划分,各自所占成分可以在20%-80%之间游走,不同的比例变化导致不同的产品。本次金榜题名游学(夏冬令营、研学旅行)城市合伙人大会,是国家素质教育战略和高考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中产阶级追求时尚和品质的教育消费升级,游学项目迎来黄金发展期,将成为中小学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80后90后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素质教育成为刚需,随着中国二胎政策,也将带来3000万左右的潜在教育人口增量,使得家长更容易放手让孩子们出去历练。随着未来几年儿童人数增加,素质教育的市场潜力和空间巨大,大批有远见的教育人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游学的教育形式,是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旅行中探索知识,锻炼学生,成长学生,成就学生!金榜题名夏令营城市合伙人计划,按省会、地级、县级三个不同层级的区域合作授权。我们将为合伙人提供专业的游学(冬夏令营、研学旅行)产品,研学手册,与公办学校合作的指导等工具,还有舒适的营地环境,科学的服务体系、专业的团队支持、成熟的运营系统。索取合作资料及2018夏令营产品、研学旅行产品:

东西跳梁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2012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研究项目,在安徽、江苏、上海、西安、山东等省市地区、直辖市选择部门分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此后,项目组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研学旅行的实验工作,历经几年,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研学旅行开展的实际问题。为此,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一)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从项目启动至今已有4年时间,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1.意义和价值得到认可研学旅行活动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旅行,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而言,参与研学旅行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让他们体验与同龄伙伴集体出游的乐趣。对家长而言,研学旅行对孩子具有更强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丰富教育的内涵,具有校内学习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研学旅行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广泛认可。2.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研学旅行活动原则上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的,而不只是少部分学生才能参与,这就给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学校需要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明确分工。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在带领学生外出前,通常都有比较详尽的活动方案,每项具体工作也能够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人。每次外出考察,学校也会设计比较明确的考察主题,并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围绕考察目的地设计相应的参观、考察、调研和学习的内容,不少学校还设计出学习任务单或研学旅行记录手册,从而确保研学旅行活动既有“行”又有“学”,并安全有序开展。3. 开发利用了社会资源4. 研学旅行活动需要学生走出学校,外出旅行,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首先,学校要从旅行路线中筛选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并围绕相关的资源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其次,学生的外出旅行还需要相应的社会机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与这些社会机构进行反复沟通和磨合,建立一定的工作机制和合作关系。例如,各地旅游景点需要提供适合学生的讲解和服务,旅行社要针对中小学生特点,设计安全性高、价格较低的出行方案等。(二)研学旅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安全问题带来诸多困扰研学旅行活动参与学生人数多,每次外出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压力很大,这也是很多学校校长和教师不愿意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学生集体外出,在校外活动多日,学生每日的饮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种参观考察活动,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而每次带队外出的教师人数有限,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要面临来自家长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多方压力和责难。很多家长尽管能够认同研学旅行的价值,但是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使很多学校在能否让学生参与研学旅行这个问题上踌躇不定,犹豫不决。2.活动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近年来,组织研学旅行的学校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人数也有明显增加,但整体实施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一方面,研学旅行活动存在“只旅不学”的现象。有些研学旅行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活动不够深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兴趣不高,走马观花,漫无目的,比较被动地走完行程,收获不大,活动效果不甚理想。另一方面,研学旅行活动也存在“只学不旅”的现象。一些学校担心旅行过程中缺少教育意义,过分强调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外出。出发前,各科教师充分挖掘本次活动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在任务单中设计出内容繁多题目让学生填写,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使研学旅行变为学生忙于答题的过程,学生兴趣下降,影响活动效果。有些社会机构甚至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组织学生到异地进行课业补习,这就更加偏离了研学旅行的目的和初衷。中小学有效实施研学旅行的策略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教育、文化、旅游、交通、安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做好课程资源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建立经费筹措机制,才能推动研学旅行工作积极健康发展。(一)精心做好课程设计《意见》中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做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提高研学旅行活动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在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多样化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根据旅行路线筛选出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进行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是面向学生集体开展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研学旅行活动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也要尽量避免仅设计单一的目标和内容,而是应该广泛、深入地进行教育资源开发,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在一次旅行活动中设计多元化的目标和内容。2.活动方式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实践性是研学旅行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意见》中指出:“研学旅行活动时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因此,学校在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要更加关注活动的实践性,避免只让学生简单地参观和听讲解,而是应该设计更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丰富感性认识,提升理性思考。此外,研学旅行还包括“研”,也就是学生要在旅行的过程中,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一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校在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为学生留出开展个性化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引导学生在旅行过程中,多方面搜集与当地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展调查、访问、考察、实验、设计、制作、探索、发现等方面的研究活动,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结合起来,为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成长空间。3.活动过程的自主性研学旅行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在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在设计方案的阶段,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引导他们适度参与到方案设计当中,例如旅行路线中参观景点和学习内容的选择,出行方案的设计和交通工具的选择,以及当地特色食品的选择等,活动中各个程序都尽可能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教师只是从旁协助和支持。在出行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引导学生小组进行自我约束、管理和服务,减轻教师组织管理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安排学生事先查阅和准备与考察目的地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旅途中轮流担任讲解和导游,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活动结束后,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交流展示活动,采取他们喜欢的方式展示活动的收获,还可以主动搜集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对下次出行提出合理建议等。(二)健全安全保障措施《意见》中指出:“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同时,不能因安全问题因噎废食,阻碍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1.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要根据旅行路线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从出行、食宿、活动等多方面确保学生安全,并做到各项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出行前,学校要投保师生意外险、校方责任险,与家长和委托的旅行社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同时,还要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备,接受审核。2.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学校应安排相关人员提前考察整个行程,针对旅游出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包括自然灾害、道路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各种可能对学生安全带来威胁的因素,制定出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采取措施。3.开展安全教育行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很多学校在研学旅行任务单中都详细列举出各种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活动安全。尽管如此,出发前学校还是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活动安全。(三)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研学旅行是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需要学校教师的广泛参与。尽管承担研学旅行的社会机构以及旅游景点可以安排讲解人员,但教师在研学旅行中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提高研学旅行的质量,学校要引导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和指导过程中,从前期的考察和学习内容、任务单的开发设计,到出行中对学生随时的点拨引导和答疑解惑,以至回校后学生展示汇报的指导都离不开教师工作。因此,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学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研学旅行中不仅完成组织管理的工作,还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的功能,从而提升研学旅行的成效。(四)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意见》中要求:“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学校在做好活动设计实施的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评价和反馈的机制。先期试点的一些地区,例如合肥市,2013年就将研学旅行纳入高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计入2至3学分,义务教育阶段则将其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重庆市也建立了研学旅行科学评价机制,重点开展学生研学评价和教师指导情况评价。学生评价分为收获体会、团队合作、行为习惯、调查访问、探究学习等五要素。教师评价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基本品质和基本能力两方面。通过评价反思,促进研学旅行质量不断提高。(五)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全面健康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仅靠教育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作,需要社会机构参与,也需要民间助力、家长支持,形成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多方合作关系,全社会共同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服务体系。目前,相关配套机制和体系还在不断形成建设当中,作为学校不能被动等待体系完善,而是要积极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推进研学旅行课程的不断完善。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金剪刀

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县域旅游发展,系统、全面分析我国县域旅游发展现状,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近日在京联合发布第二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0》暨“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对象为大陆地区1881个的县(含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研究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推动作用、旅游产业综合带动功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旅游设施与服务功能、旅游质量监督与市场监管6个方面35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得分居前100位的即为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0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4.69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19.35万人次,与2018年相比,分别提高了7.41%、15.67%。其中,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的有57个县,100-199亿元的有149个县,50-99亿元的有347个县,分别比2018年增加了15个、46个、45个县;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的有60个县,1000-1999万人次的有210个县,500-999万人次的有411个县,分别比2018年增加了26个、42个、23个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旅游总收入超百亿且接待游客总人数超千万的超级旅游大县有166个,比2018年增加了40个,增幅为31.74%。其中,浙江最多,有38个县,贵州、四川、云南、江苏、江西,各有24个、16个、11个、10个、10个县入围。《2020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显示,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分布在18个省份。具体分布为;浙江贵州江苏三省最多,分别占38席、10席、10席;江西占8席、四川7席,云南占5席、山东、湖南各占4席,福建、河北、河南和山西均为2席,安徽、甘肃、广东、广西、湖北和重庆各占1席。《2020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226.56亿元,平均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039.47万人次,分别比上一年提高了18.06%、6.16%。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旅游产业运行状态同区位条件、市场需求、开发难易程度及旅游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是一个对城市旅游业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旅游发展潜力指标体系包含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旅游开发效益、社会经济支撑条件5个方面,共20个指标。得分靠前的100个县即为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分布在22个省份。具体分布为:四川占12席、广东占10席,河南占7席,河北、安徽、贵州、江西、陕西、云南均占6席,浙江、山东、重庆均为5席,湖北4席,福建、广西、山西各3席,湖南2席,吉林、江苏、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均为1席。(文章来源:消费日报网)

分析国内外形势 探讨国內旅游市场走向

本月18日上午,清远市社科联干部应市旅游协会邀请,为全市30多家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并与大家一起探讨国内旅游市场走向。当前,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基本稳定,但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受疫情影响,传统大国相对衰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新兴大国加速崛起,但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相对于传统大国之间的矛盾而言,较为突出;区域性合作组织成为潮流;中国经济脚步稳健,实现了正增长......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在当今世界可以大有作为,国内省内市内旅游市场将逐渐回暖,旅游界要在继续注重防疫抗疫的同时,创新思维,积极开拓,有特色、重成效地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源:清远社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