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广州召开符箓

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广州召开

来源:人民网-旅游频道由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主办,《旅游学刊》编辑部、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承办,广东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于 2020年11月7日-8日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以“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福祉”为主题,围绕旅游前沿理论和中国旅游发展现实困境,剖析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和社会福祉的相关问题,为中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世界旅游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曾颖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朱竑等《旅游学刊》的编委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10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大会。开幕式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严旭阳主持,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朱竑致欢迎辞,朱竑表示,在推动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旅游发展面对的现实困境,旅游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机遇与挑战,希望学者能够围绕旅游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全球旅游研究发出中国好声音。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回顾了广州大学一直以来在旅游领域所做的努力,希望学者继往开来,呈现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术成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曾颖如认为,本次年会定能够为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共商旅游人才培养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旅游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开幕式结束后,年会举行了大会主题报告。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发表主题为《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的影响及未来研究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应理性评估疫情影响,不应片面夸大旅游业损失,需认识到一时危机阻挡不了旅游业发展,疫情后应重新认识旅游业的脆弱性,以“ 旅游”而不是“旅游 ”的方式推进旅游业供给体系的建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作《旅游强国进程中的理论建构与文化自信》主旨报告,指出人民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本质规定,实践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政治要求,国际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题中之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作《国家公园旅游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主旨演讲,他认为在“两山论”指导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国家公园旅游应该是一种体现“大综合、大学科、大投入”的大旅游,国家公园的旅游业态创新要更多体现公益性,国家公园的旅游业包括更多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教授刘慧敏发表主题为《身心整体观视角下的休闲与幸福》的主旨报告,认为休闲旅游体验既要关注身体体验的第一性,又要重视游客精神上的愉悦,合理规划科技在休闲旅游康养领域的使用度,增强游客在旅游中的身心共同参与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承照分享《可持续性与旅游规划核心技术的应对》主题报告,指出需建立以时间为基础的闲暇科学、以游憩为核心的健康理论、以经济为动力的游憩产业、以服务为品牌的旅游管理科学体系,他认为技术才能使学科具有持续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使每个旅游人充满自信。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严旭阳作主题为《新中餐——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的主旨报告,指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应该从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从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方面推进中餐文化创新。据介绍,本次年会共设18个平行论坛,探讨的议题分别是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价值共创与旅游消费者行为、遗产与旅游、旅游经济与金融、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会展与节事、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流动与地方建构、疫情背景下的旅游安全与危机治理、旅游新技术与方法、生活质量与旅游、旅游新业态与高质量发展、旅游地理前沿与地方理论创新、研学旅行与教育旅游、中小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体育休闲与健康旅游、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分论坛、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一体化与地方形象。11月8日,会议开展两场圆桌论坛。第一场圆桌论坛探讨的议题为“旅游核心价值再思考与旅游教育创新:前浪、中浪和后浪对话”,圆桌论坛结束后,《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主持了《旅游学刊》2019年度“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火花奖和2019年度优秀论文的表彰环节。随后,《旅游学刊》编辑部主任吴巧红主持了2020年会优秀会议论文表彰环节,对评选出的20篇年会优秀会议论文进行了颁奖。(车之)【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火柴盒

为旅游发展贡献“中国好声音”——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综述

近日,由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主办,《旅游学刊》编辑部、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承办,广东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 本次会议以“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福祉”为主题,围绕旅游前沿理论和中国旅游发展现实,剖析相关问题,探索发展路径,为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世界旅游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在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严旭阳主持的开幕式上,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朱竑表示:“我们在推动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旅游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希望各位学者能够围绕旅游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全球旅游研究发出‘中国好声音’。” 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表示,希望各位学者继往开来,呈现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术成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曾颖如认为,本次年会众多学者共聚一堂,定能为后疫情时代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让旅游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开幕式结束后,年会进行了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其中,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发表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的影响及未来研究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应理性评估疫情影响,不应片面夸大旅游业损失,需认识到一时危机阻挡不了旅游业发展。疫情后,业界应重新认识旅游业的脆弱性,应以“+旅游”的方式推进旅游业供给体系建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作题为《旅游强国进程中的理论建构与文化自信》主旨报告,指出人民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本质规定,实践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政治要求,国际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题中之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作题为《国家公园旅游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主旨演讲。他认为,在“两山”理念指导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国家公园旅游,应该是一种体现“大综合、大学科、大投入”的大旅游,国家公园的旅游业态创新要更多地体现公益性,要具有更多科普教育意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随后,年会开展了两场圆桌论坛。第一场圆桌论坛由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陆林主持,探讨的议题为“旅游核心价值再思考与旅游教育创新:前浪、中浪和后浪对话”,第二场圆桌论坛由北京大学教授吴必虎主持,探讨的议题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美好生活与城乡休闲”,众多嘉宾参与对谈。 圆桌论坛结束后,《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主持了《旅游学刊》2019年度“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火花奖和2019年度优秀论文表彰环节,此次评选出3篇2019年度优秀笔谈和10篇2019年度优秀论文。《旅游学刊》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吴巧红主持了2020年会优秀会议论文表彰环节,还宣布了2021年《旅游学刊》的年会承办方为华东师范大学。 另外,11月5日至6日举办了第九期国际旅游高级研修班,研修班主题为跨学科研究主题与方法,与会嘉宾分别围绕“实践中的乡村与乡村振兴”“空间、城市与阶层:时空治理内涵”“跨学科视角的旅游研究选题:理论与实证”“旅游行为实证与实验研究方法”“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旅游管理研究中的应用”等主题发言,有400多名来自全国各旅游高校的学员参加研讨与学习,氛围热烈。 本次年会设有18个平行论坛,探讨的议题分别是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价值共创与旅游消费者行为、遗产与旅游、旅游经济与金融、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会展与节事、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流动与地方建构、疫情背景下的旅游安全与危机治理、旅游新技术与方法、生活质量与旅游、旅游新业态与高质量发展、旅游地理前沿与地方理论创新、研学旅行与教育旅游、中小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体育休闲与健康旅游、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分论坛、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一体化与地方形象,其中,有6个论坛包含日场和晚场两场汇报。本次年会共接收学术论文500余篇,从中筛选了330余篇进行现场汇报,并设置了点评环节。 【来源:第一旅游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动荡湾

吕志科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旅游研究年刊》发表研究成果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9日讯(通讯员 郭川南)近日,湘大青年教师吕志科副教授的论文“旅游会影响非正规经济吗?(Does tourism affect the informal sector?)” 在国际顶尖期刊《旅游研究年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发表。该期刊是旅游管理领域的顶尖期刊,影响因子为5.493,英国商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 简称ABS)出版的高质量学术期刊指南中将该期刊列为ABS四星期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在现有文献中,有大量研究关注公共财政(如:税收负担)或公共行政(如:监管力度)对非正规经济的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考虑旅游发展对非正规经济的影响。该文试图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此,作者利用参数与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该问题。其结果表明,非正规经济的规模在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下降;但是,当旅游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随着旅游业的继续发展,非正规经济反而上升。这篇文章的主要贡献是定量研究了旅游发展对非正规经济的影响,并发现旅游发展与非正规经济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吕志科2015年7月进入湘大商学院工作,其主要研究为面板数据模型、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旅游经济等。入职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Tourism Management、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等国际知名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SCI一区论文8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等项目20余项,并入选了2019年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 [责编:胡孟婷]

鉴识

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召开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刘鲁 记者 余闯)近日,由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主办,《旅游学刊》编辑部、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承办,广东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广州召开,1000多位旅游学界和业界人士齐聚参加此次学术盛会。会议以“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福祉”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旅游前沿理论和中国旅游发展现实困境,剖析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和社会福祉的相关问题,为中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世界旅游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年会共设18个平行论坛,包括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研学旅行与教育旅游等;设有两场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旅游核心价值再思考与旅游教育创新:前浪、中浪和后浪对话”“文旅融合背景下美好生活与城乡休闲”主题展开交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作了《国家公园旅游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主旨报告,他认为在“两山论”指导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国家公园旅游应该是一种体现“大综合、大学科、大投入”的大旅游,业态创新要更多体现公益性,国家公园旅游业包括更多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朱竑教授表示,后疫情时代旅游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机遇与挑战。要聚焦旅游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全球旅游研究发出中国好声音。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作《旅游强国进程中的理论建构与文化自信》主旨报告,指出人民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本质规定,实践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政治要求,国际性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题中之义。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严旭阳教授在《新中餐——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报告中表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应该从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从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方面推进中餐文化创新。第九期国际旅游高级研修班同期举办,研修班主题为跨学科研究主题与方法。据悉,202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承办方为华东师范大学。作者:刘鲁 余闯

秋本

Sci.Fun论文选题推荐|旅游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毕业论文#旅游社会学,是从旅游业入手,运用社会整体论、社会互动等社会学理论,来研究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一门新兴学科。小编整理了223个比较优秀的旅游社会学论文题目,以供参考!1. 论旅游文化--文化人类学视野2. 关于高职旅游礼仪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3. 西部民族旅游社区女性幸福感人群差异--以四川桃坪羌寨为例4. 旅游开发对乡土传统文化的结构与解构--以柳林县三交镇黄河风情游为例5. 人类学与民族旅游:中国的实践6.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7.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社会冲突疏解研究--基于对四川旅游业发展的考察8. 旅游对陕西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9. 女性生命周期与旅游意向的关系研究10.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街津口赫哲族为例11. 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和跨文化适应研究--以旅游人类学为视角12. 旅游资源开发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影响研究--基于大理市周城村的案例分析13. 生态美学视域下百里峡旅游资源田野研究14. 西学东渐之后:旅游人类学在中国15. 家庭领域与公共领域:乡村旅游对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河口村为个案16. 生态旅游中社区参与的有效性探析17.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为例18. 大学生志愿者旅游认知. 态度与行为意向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19. 在校女大学生旅游体验与旅游需求的质性研究20.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本土化反思21. 旅游发展对泸沽湖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22. 记忆. 物质性与旅游23. 民族旅游社区治理:概念关联与内部机制24. 基于女性旅游消费行为角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25.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内外部利益均衡机制分析26. 民族旅游场域中传统聚落景观的嬗变--一项关于龙脊景区的人类学考察27. 福建土楼(南靖)旅游管理中的社区居民行为研究28. 西部民族旅游社区妇女精英化因素研究29. 中国老年人出国旅游需求与制约--基于北京中老年人市场调查30. 基于博弈论的旅游开发商与社区居民的关系研究31. 海南旅游扶贫区家庭关系变迁研究32. 青海湖景区女性旅游市场分析与开发策略33. 体验旅游的ASEB分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34. 过去25年旅游村落社会空间的微尺度重构--河北野三坡苟各庄村案例实证35.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女性旅游性安全:以泰国导游性骚扰为例36. 关于旅游统计的几点思考37. 城市意象与扬州旅游经济的发展分析38. 基于自我概念的女性旅游消费偏好研究39. 关于老年旅游决策过程的分析--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40. 社会关系视角下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发展研究41. 旅游时代:文化品牌的打造与传统重建--宁化石壁客家祭祖的人类学研究42. 旅游实践中的文化整体性--斯图尔德“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理论新探43. 旅游地居民职业转换中社会资本的影响与重塑--平遥案例44. 旅游地居民对主题景区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常州环球恐龙城为例45. 基于异地养老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开发探析46. 基于场域理论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多维空间生产研究--以江南水乡周庄古镇为例47.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社会学分析48. 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49. 旅游田野调查初探50.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增权研究51. 漓江流域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52. 基于居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开发效果研究--以桑木村为例53. 旅游开发对泸沽湖摩梭社区的影响分析54. 文化旅游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以宝兴“四化三旅”夏令营为例55. 论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真实性56. 经济欠发达城市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的障碍与突破--以九江为例57.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58. 旅游地主客交往研究综述59. 旅游幸福及其研究之价值. 视角与前景60. 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现状分析--以近十年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61. 乡村旅游对农村女性影响的综述62. 大学生旅游逃票问题调查分析63. 心理旅游在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的应用64. 旅游生活取向与社区文化交流的互动影响分析65. 社区旅游的网络治理框架:一个案例分析66. 南京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旅游社会学的考察67. 现代旅游与社会学的关系邹议68. 基于人类学的旅游开发与社会评估研究69. 旅游人类学:“临时共同体”的民族志关照70. 论生活质量--一种基于旅游视角的分析71.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民间仪式旅游及其开发72. 旅游情境中的乡土“陌生人社会”--基于桂林灵渠旅游的田野研究73. 滇黔桂民族旅游的社会性别研究与方法论思考74. 本真性的共谋:旅游人类学的反思75. 旅游与人类学牵手的学理分析76. 好客的东道主:旅游人类学“主-客”范式反思77. 论亲属称谓作为旅游好客性表达的符号介质--以安顺屯堡“小娘娘”为例78. “驻客”:“游客”“东道主”之间的类中介人群--丽江大研. 束河. 大理沙溪旅游人类学考察79. “农业--旅游”场域转换与少数民族社会性别分工的实践解释80. 城市意象理论与工业遗产旅游形象塑造--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81. 人类学家如何成为旅游行业中的文化专家82. 滇黔桂民族旅游的社会性别研究进展与方法论思考83.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湖北恩施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社会学考察84. 文化人类学研究与旅游规划85. 民族文化商品化与旅游工艺品86.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87. 关于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综述88. 旅游开发中西部边疆民族文化变迁与保护的人类学透析89. 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几点思考90. 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自觉--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结构与解构91. 旅游空间中的传统与现代性--傣族曼龙村寨的旅游人类学分析92. 迈向实践的人类学--大理喜洲旅游人类学田野实验报告93. “面子”消费与旅游产品开发94. 快乐哲学与休闲体验:消费时代的旅游审美文化95. 旅游与人类学:研究与实践96. 也谈“communitas”人类学视野下的一种旅游体验97. 旅游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研究98. 旅游管理专业女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遭遇性骚扰行为的分析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为例99.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求职意向调查分析与思考100. 纳西族农村旅游经济发展与男青年消费行为--以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海村为例101. 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南岳古镇居民类型划分102. 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再思考103.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104. 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对旅游人类学再认识105. 象征符号与旅游工艺品中的民族文化认同106.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旅游的新发展107. 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关于哈尼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人类学考察108. 浅析假期旅游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109. 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110. 旅游商品消费的文化人类学解读111. 旅游城市外来未成年人街头犯罪现象探析112. 旅游发展中的白族农村女性家庭角色的变迁--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为例113. 现代性. 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114.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115. 中国旅游消费者权力量表构建与有效性检验116. 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人类学解析117. 国内外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综述118. 现代朝圣:梵净山文化旅游定位思考--现代旅游的人类学解析119.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性别差异研究--以青海高校大学生为例120. 有关女性旅游消费行为与影响因素分析121. 大理古城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122. 旅游仪式论质疑123. 旅游人类学“单向度”研究取向之反思124. 旅游发展背景下不丹传统聚落的开发模式研究125. 农业生态景观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社区农民幸福指数测评--以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为例126. 民俗旅游语境中女性东道主与民俗传承127. 旅游发展对乡村社区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以丹霞山为例128. 民族旅游社区交往空间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为例129. 旅游学科研究中的社会网络思想及其研究范式130. 民族社区居民关于旅游活动对乡土特征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以四川丹巴县甲居藏寨为例131. 一个关于旅游发展中社区原住民边缘化问题的综述132. 诸多力量抑制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形成133. 旅游活动干扰下岛屿居民生活方式变迁感知调研--以崇明岛为例134. 名城旅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型保护与创意化开发研究--以黄山市歙县为例135. 唐代妇女旅游的繁盛成因及主要形式136. 旅游发展对女性角色变迁的影响研究--以大理周城白族女性为例137. 公共关系--旅游营销的必要手段138. 小城市女性旅游偏好实证研究139. 试析女性旅游消费动机140. 旅游发展对历史街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141. 基于女性旅游消费行为代际差异的社会观念变迁研究142. 塞罕坝森林旅游现状统计科学研究143. 地方性审美经验在旅游城镇化过程中的应用144. 旅游偏好选择中的性别差异研究145. 新时期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公关策略--以贺州市为例146. 旅游观念的嬗变与社会发展147. 娄底市青年女性旅游消费行为与市场营销策略探析148. 女性独自旅游的新兴趋势及市场开发对策149. “增权”视阈下女性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动机的实证研究150. 旅游人类学在人类学学科中的价值151. 广西民俗文化旅游线路的社会网络分析152. 旅游景观的文本化与神圣化--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野153. 遗产旅游与乡土社会--关于灵渠文化遗产的旅游人类学研究154. 旅游发展与民族村落社会变迁--基于鄂西神农溪景区罗坪村的调查155. 国际NGO项目与生态旅游社区发展--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雨崩景区的个案研究156. 旅游其实嵌入到生活的许多方面--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157. 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研究--基于大理新华白族旅游村的案例分析158. 旅游发展与村落社区的变迁--以松潘县传子沟村为例159. 国外基于残疾人旅游障碍研究述评160. 老年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因素之多元逐步回归分析161. 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162. 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石林五棵树村和月湖村的对比分析163. 民族村寨文化空间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新探164. 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的互动--以龙胜金坑红瑶为例165. 试论旅游与人的全面发展166. 幕落幕起间:旅游与田野中的演员与观众167. 中国城市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结构研究--基于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调查资料168. 乡村旅游对回族社区居民社会文化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以宁夏古城村为例169.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170. 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变迁171. 旅游如何成为人的幸福--兼论幸福的旅游何以可能172. 国外性别与旅游研究综述173. 村民对旅游开发的社会反应:冲突论的视角--以中山市崖口村为例174. 现代女性旅游动机调查175. “80后”女同性恋旅游行为特征研究176. 都市女性出境旅游市场开发可行性及对策研究177. 使用统计建模进行旅游研究时需要注意的几点178. 建构主义理论在旅游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179. 民俗旅游学论纲180. 旅游社会学的建构思考181. 旅游交往问题初探182. 我国城镇居民旅游兴趣统计分析183. 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管窥184. 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新迪尔凯姆学说的分析与思考185. 当游玩变成一种消费机器--中国消费社会形式变迁的旅游人类学研究186. 朝圣与旅游:特纳“类中介性”研究与旅游人类学187. 人类学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作用188. 传统与现代:旅游开发进程中的节日文化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T村为个案189. 少数民族旅游中的符号与结构--一个人类学视角的阐释190. 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调研191. 试析女性与旅游扶贫192. 当代青年人的旅游心理193. 居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初探194. 人类学视野--论旅游的本质及其社会文化影响195. 妻子参与旅游决策的研究196.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197.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前景与经营对策198. 贵州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与乡村人口传统文化素质探析199. 他者凝视中的艺术生成--沐村旅游展演艺术建构的人类学考察200. 旅游发展与东道主女性--一个性别视角的研究综述201. 中国女性旅游发展历程研究202. 旅游发展对摩梭老年人休闲活动的影响--以泸沽湖地区落水村和开基村为例203. 跨文化交际视觉下的中美文化异同及其影响--以贵州旅游国际化发展为例204. 论旅游服务中的礼仪205. 虚拟旅游产生的社会学原因分析与思考206. 旅游社交礼仪实训教学初探207. 发展中的旅游人类学208. 民俗旅游的人类学探析209. 基于GIS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研究210. 旅游展演与活态保护的互动与发展路径--以云南纳西族东巴文化为例211. 我国旅游服务中的礼仪规范建构212. 民族旅游社区妇女的时间利用方式研究--以四川省桃坪羌寨为例213. 旅游参与对少数民族两性家庭分工的影响--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214. 古村镇居民旅游期望与影响感知对态度行为影响实证研究--以靖港古镇为例215. 浅析旅游消费需求及其预测216. 旅游是一种表演性艺术217. 旅游文化学发凡--一个文化学的视野218. 论旅游公共关系219. 旅游者行为初论--旅游文化学之二220. 科塞社会冲突理论对旅游市场建设的启示--《社会冲突的功能》有感221. 旅游开发进程中当地村落居民社会关系网的演变222. 民族旅游对黎族女性社会地位变迁的影响和思考223. 旅游社会学:方法. 问题和研究成果

龟长于蛇

中国近代第一份旅行杂志影印出版,民国时期怎么写旅行攻略

《旅行杂志1927-1954》(影印本)10月19日,《旅行杂志1927-1954》(影印本)首发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举办。《旅行杂志》是我国近代第一份旅游期刊,也是当时办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刊物之一。今年8月,上海书店出版社依据上海图书馆馆藏全套珍本原刊,首次影印出版《旅行杂志》。座谈会会现场。展现绚丽多彩的民国世界画卷《旅行杂志》于1927年3月创刊于上海,1954年8月在北京终刊。该刊以一年为一卷,初为季刊,每卷共出4期,从第3卷起改为月刊,每卷共出12期。在其存在的二十余年间,一直没有间断过发行。这份杂志的创办人是民国时期著名金融家和企业家、“中国旅游业之父”陈光甫。他创办了中国旅行社,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旅游事业。发刊词。为“阐扬中国名胜,发展旅行事业”,《旅行杂志》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名胜、山水人物、边疆风俗、交通资讯等文章,且都图文并茂。杂志还刊登了大量的海外文章,几乎囊括了当时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国家和城市。内容包括海外风景名胜、社会风俗、交通食宿、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民国世界画卷。除了旅行资讯,《旅行杂志》也发表了很多与旅游相关的世界名著译作、名家小说等作品,促进游记文学发展。同时登载了很多学术研究、科学考察等方面的文章,内容涉及史学、医学、地质学、旅游理论等方面。《旅行杂志》内页。《旅行杂志》也可谓名人云集。主编赵君豪、茅盾等,网罗了大批名家撰稿,如罗家伦、郁达夫、张恨水、胡愈之、周瘦鹃、蒋维乔、于右任等,或为教育家,或为小说家,或为文学家,乃至政界重要人物,在中国近现代的学术界、艺术界乃至政界都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旅行杂志》在各大图书馆馆藏中较为稀见,同时又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上海书店出版社依据上海图书馆馆藏《旅行杂志》原刊彩印,以存其原貌。据悉,新出版的《旅行杂志》以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全套期刊为底本,一期不缺,按照16开精装分装71册,是这套期刊目前内容最完备、印制清晰的影印本。出版社还将所有刊物的篇目另行汇编成总目录并有相对应的页码,便于读者检索。文献史料的现实意义在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齐书深看来,影印出版《旅行杂志》有四个价值。首先,《旅行杂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刊发的游记,在作者抒发对大自然、城市风光赞叹欣喜之际,往往会有自己旅行中关于吃、住、行、游的详细记录,这些都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旅行参照,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其次,《旅行杂志》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记载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是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式期刊。齐书深举例,人们可以通过《旅行杂志》了解当时经济情况。“从该刊售价可以看出当时通货膨胀的程度,从1940年开始,杂志的售价就一直处于波动状态,1940年第一期到第五期为四角,第六期到十二期为五角,到1941年直到抗战结束,一期一个价,并且逐期上涨。1946年曾维持过一段时间的稳定,但自11期开始又开始向上波动。1948年1月时售价为4万元,到8月时则为150万元,短短八个月时间就上涨了约40倍。”再者,《旅行杂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旅行杂志》开始刊载一些学术文章,内容涉及史学、医学、地质学、旅游理论等方面。四十年代,在吸取西方旅游理论的基础上,旅游从业人员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写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旅游理论文章,发表在《旅行杂志》上。“这些理论文章标志着解放前的旅游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奠定了中国早期旅游理论研究的基石,不仅对当时的旅游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对当今的旅游理论和实践也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最后,齐书深认为《旅行杂志》能激发爱国心,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旅行杂志》的社会服务功能跟战争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抗战时期该刊把帮助难民内迁当作首要任务。”他说,时人也通过学术旅行撰写展示中国的“百科全书”,以培养国民国家意识。借寓情于景之法符号化自然及人文景物,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象征。以适时应务的书写提供战事及边疆信息,直接服务于抗战。利用旅外行记,在借镜外邦的同时,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感慨,现在旅行攻略很多,但这些攻略其实并没有《旅行杂志》做得好。“《旅行杂志》里有专题旅行,特色旅行,各种各样,丰富我们现在的旅行知识和文化。现在的攻略基本来自于游客自己,有的对于名胜古迹的介绍也是以讹传讹,如果找出原有的东西,那么这些传错的东西说不定会得以更正。”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敏也猜想《旅行杂志》会对今天的旅游深度开发有启示意义。上海档案局副局长邢建榕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杂志》的创办者陈光甫先生日记的整理者,他从文化定位和学术研究的角度评价了《旅行杂志》影印本的价值。邢建榕指出,目前上海正在建设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三个文化品牌,其中前两者研究日深,而江南文化研究则相对薄弱,所以应该把《旅行杂志》影印本同江南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他还说有待发掘的上海史料还有很多,《旅行杂志》是深入发掘上海史料迈出的重要一步。

长沮

中国消费转型中的旅游社会学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着重发展经济的时代,旅游因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而被称作“无烟产业”,为国民经济的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步入以追求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新时代,旅游将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幸福产业”,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全面的作用。在新时代,社会学应重新审视旅游的本质,探索旅游的社会意义,为旅游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寻找新的视角与路径。 旅游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是一项有着漫长历史的人类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世人共识。在现代社会诞生之前,中西方都有“朝圣”与“游学”的传统,这两项活动也因此被视作现代旅游的雏形。朝圣是宗教信徒前往圣地进行的具有重大的精神及信仰意义的旅程,其旅途的艰辛凸显了旅程的神圣色彩。游学则更加世俗化,强调在目的地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从而扩展视野,实现自我成长。因此,人类的流动从来不总是为了生计,还与丰富精神生活、知识认知和休闲娱乐等因素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的到来催生了大众旅游业,旅游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火车等大众交通工具的出现降低了旅游成本,媒介的发达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对于远方的向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购买包价旅游产品,前往异地进行观光和休闲,获得审美和愉悦体验。所以,旅游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或宗教信徒的专属。面对大众旅游业的日益繁荣,以布斯汀(Boostin)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却痛心疾首。他们批评大众旅游者只追求享乐,沉迷于旅行社或景点制造出的“虚假事件”,是肤浅而庸俗的。然而,社会学家麦肯耐尔(Mac Cannell)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可以把现代旅游者比作古代的朝圣者,后者追求宗教真理,而前者寻求的是“原真性”(authenticity)。麦肯耐尔指出,现代性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精神危机,这种精神危机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人在劳动中体会到异化感、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现代人旅游的动机隐含着对自由的追求,这是人们从现代工业生活的压力和紧张的日常生活中逃逸出来的企图,是对压抑和机械化生活的反抗。人类学家格雷本(Graburn)因此提出“旅游仪式论”,指出旅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仪式,是一种与日常家居生活和工作形成强烈反差的、集休闲旅行于一体的特殊仪式。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中国社会发生消费转型,旅游从无预算消费转变为有预算消费,人们对旅游的认知逐渐从一种仪式发展为一种生活方式。除了现代人旅游的频率越来越高,还出现了种种将旅游融入到惯常环境下的生活方式,最典型的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在大理、丽江、阳朔等地就有这样一批旅居者,他们曾经是北上广等一线、二线城市的白领甚至企业家,为了获得一种更满意、更自由的生活方式而离开繁华都市,前往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安静古朴的“旅游地”,从过客成为驻客。第二类是季节性旅游移民。不少来自东北、西北的老年人前往三亚、珠海等温暖的异地城市度假式过冬。第三类则可以被称为第二居所旅游移民,既有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的居民定期前往成都、重庆等低海拔城市度假,也有都市人群在周边区域购买房产以作闲暇时节之用。当下的旅游已经兼具神圣的仪式性和日常的生活性,因之愈发紧密地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现代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世俗性的仪式。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形式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社会学的研究不仅要针对内容,更要针对形式,社会形式是“从众多个体和个体的互动中抽象出的区别各种行为的根本形式”。随着旅游成为“流动社会”的象征,我们可进一步将其视作社会形式的一种理想类型。这就要求研究者打破仅仅将旅游活动看成经济现象的思维定式,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出发重新理解旅游。就研究内容而言,我们应将旅游视为理解当下社会的窗口,以此解析旅游者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例如,旅游流动常态化的过程中,既有城市流向乡村的生活方式型移民,又有农村流向城市的新居民。云南鹤庆的白族人在历史上便以制作银饰闻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驱动下,有部分手工艺人从鹤庆前往拉萨谋取新发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拉萨旅游的发展则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近十年来,拉萨旅游业与城市商业经济迅猛发展,旅游纪念品、藏族饰品等需求旺盛,鹤庆艺人不仅大量涌入拉萨,并且在那里扎根,形成了民族经济聚集区。无论是白领们从北上广流动到大理、丽江,还是农村手工艺人从鹤庆到拉萨,旅游影响下的流动重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重构了地方的经济文化是不争的事实,而这构成了旅游作为社会形式研究的内容基础。就研究方法而言,将旅游理解为一种社会形式为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基础。在流动社会的大背景下,各个学科都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对流动现象进行了讨论。例如,地理学从时空间结构的改变来研究空间流动及其对个体或者社会产生的意义,社会学开始关注阶层垂直流动与地理空间流动的关系,人类学则重视群体流动中和流动后的主客互动等。旅游流动作为一种社会形式,为各学科打破壁垒,围绕共同的社会问题与科学问题建立有效的合作提供了条件。在以追求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新时代,旅游从单纯的神圣仪式的认知和实践,发展成为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因而成为流动社会的象征并进驻到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中心舞台。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既标志着旅游供给将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也昭示着旅游对社会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旅游研究也因此需要新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论。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形式,有助于探索旅游流动如何重组社会生活与地方生成,更为跨学科合作开启了可能。新时代的旅游研究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掘旅游在发展地方经济、保护地方文化、促进民生改善中的潜力,为美好生活的构建提供支撑。(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15ZDB118)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孙九霞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浪男队

戴斌:新时代旅游发展的产业要求和学术担当

4月20日,2018中国旅游科学年会暨首届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后学术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年会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携程旅行网协办,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作为独家媒体支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闭幕演讲时进行了总结。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以下为戴斌院长讲话原文)各位学界同仁,媒体朋友们,下午好!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不仅开启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也开启了旅游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的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同志在开幕致辞中充分肯定旅游科研工作的作用与成就,并代表部党组提出了加强当代旅游理论建设、回应旅游实践需要的战略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杜江同志为优秀学术成果奖获得者颁了证书。这充分体现部党组对旅游科研工作的重视,也吹响了新时代旅游科研新征程的号角。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优质旅游:共同价值与国家治理”这一年度主题,与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游客代表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会议所形成的诸多共识必将成为促进新时代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动力。值此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我循例找了几幅图,与青年旅游学人谈谈心。一、广场舞与大妈们的美好生活有段时间,大妈们的广场舞成为网络和传统媒体的热词,与旅游相关的评价则基本上是负面或者说是嘲弄的。比如只要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不管是在哪儿,不管别人是否侧目,大妈们打开手机播放器就能舞起来。这有什么不好吗?多数时候人们对某件事物的看法只是源于文化差异罢了。我是个广场舞的宣传者,曾多次在国内外的公开演讲中提到广场舞,建议邮轮公司在漫长的海上行程中,于邮轮甲板上开设广场舞教程,来个四海一家。还在威尼斯、哈萨克斯坦、新西兰多次邀请部长、企业家和教授们来北京、来中国和大妈们一起跳。只有零距离接触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了解他们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而不是看电视和网络,看景区和剧场,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国梦,什么是中国当代活的文化。当然,市井或者说市民文化不是当代文化的全部,更不是研究旅游和发展战略的全部文化资源。可是我们总是把自己拔得太高,动不动就像辛弃疾那样跑到临江的亭子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再说了,如果不是恰好赶上那些风云际会的大事件,也就无法写出黄钟大吕的历史回响。元朝管道升的《我侬词》听起来很像的大张伟和花儿乐队的《嘻唰唰》——抱歉,我每次都听成了大扫除的“洗刷刷”,或者做头发的“洗剪吹”——就很适合做今天的广场舞曲啊:“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所以我说广场舞里有文化,有历史传统,也有现实可触的中国梦。当代旅游发展理论不是一直倡导主客共享的理念吗?不是一直强调旅游是异地生活方式的体验吗?不是强调美好生活是旅游发展新动力吗?这就需要与真实的生活相接触,真实地参与他们的生活场景中去,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之同情。经常有青年学者问我现在的旅游研究热点有哪些,并困惑于如何找到有价值、有意义的选题,就是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所说的“大鱼”吧。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说实话很是困惑: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父老兄弟对美好旅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与旅游供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难道不是最大的课题吗?需要指出的是,如此宏大的叙事并不是讲话、文件和口号,而是由一件件日常生活的细节所构成的。同样是跳广场舞,有人选择交谊舞、民族舞,有人选择拍手舞、跺脚舞,有人选择“佳木斯僵尸舞”,不同群体如何在同一个空间里共存共融?音箱谁带来?人从哪里来,怎么散开?谁来组织?如何解决饮水、上厕所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美好生活的现实问题,也是休闲旅游研究的现实出发点。有人用“窥视(Mapping)”的方法已经做出了很有价值的社会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论文。当代学术研究已经不再是书房中的顾影自怜,走进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和日新月异的产业实践,真实触摸美丽中国旅游梦,才会有持续前行的力量和原创思想。希望旅游研究者走出图书馆和实验室,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开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工具和方法,分析研究人民对美好旅游生活的现实需求,和行政主体、市场主体一道去切实增进国民大众的旅游和休闲获得感。在此过程中,自然也会找到产业创新和优质旅游的发展方向。二、人艺的人民艺术家北京是文化中心,得地利之便,倒是常常有机会去剧场看京剧、昆曲、交响乐、话剧、现代舞和先锋话剧什么的,艺术享受之余,也结合学术和行政工作做了些思考。近期印象深刻并深为感动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魏洪涛同志微信分享给我的一段视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艺术家组成“花甲合唱队”,黄宗洛、于是之、朱旭、英若诚……都是名动一时,堪称国宝级的老艺术家。从画面看,应该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次文艺界迎春晚会的演出,曲目是无伴奏合唱《叫卖组曲》。艺术家逐一演绎了商贩叫卖烧饼、豆腐、蔬菜、冰激凌、柿子、花卉、金鱼、报纸,还有收废品、锯锅补碗的市井声音。一时恍兮惚兮,直觉万千生活入梦来,却又那么清净。反复听了几遍,不由得感慨万千:没有融入生活的现场观察、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复练习和艺术积淀,哪来现场的出神入化啊! 什么叫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是。没有走村串乡的周朝采诗官,没有煮茶招待说故事路人的蒲松龄,就不会有“经典咏流传”的《诗经》,就不会有国人津津乐道的《聊斋志异》。现在有的创业者喜欢“蹭概念”,一会儿2C、2B、2G、C2B2G,一会儿AI、Big Data,再一会儿是区块链、量子通讯,动不动就要“颠覆”,要“革命”。旅游业的市场创新和产业升级固然需要理念、科技和创业激情的推动,但是每天都在谈论新的概念,贩卖假似是而非的“鸡汤”,今天是“时代正在抛弃你”,明天是“同龄人正在摒弃你”,后天是“厉害了,我的大旅游”。弄得跟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奇点似的,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是快的。这正常吗?我们太浮躁了,以至于不能静下心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更忘记了“太阳底下无新事”的常识。上个月我在研究院的旅游文献中心一些年轻人开了一个闭门会,聊了聊关于区块链旅游的概念、前景与可能的商业,结论性的意见也在网上公开了。核心观点就是创业者不能浮躁,不能老是跟着“概念”走,更不能总想着吃巧食。消费者不是傻子,能进到同一个圈子的人,在同一个层面说话的人更不可能是弱智,况且还有法治和政府监管呢。我看还是做阳光下生意,赚说得清楚的钱为好。除非乔布斯这样的商业天才,绝大多数的企业家和经理人还是扎扎实实地做产品和质控。老话说,“不怕慢,只怕站”。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与坚持,只靠概念忽悠,哪怕一时成功了,也不可能长久更不可能有的真正的经典与传承。有的学者呢,喜欢“跟风”,什么热就研究什么,全不管这个热度究竟能持续多长时间,也不管自己的前期积淀厚实不厚实,反正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先刷个流量和存在感再说。学术界成了急功近利的名利场,诺大的高校、诸多的研究机构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不是说做学问就不能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说要扎扎实实地立言、堂堂正正地立功、清清白白地立德。如果每个人都忙着填写项目申报书、参选评奖、研讨发言、电视有声、网络有名,有些学术资源和行政资源者,则忙着建各种各样的非实体平台和组织,今天和这个签约成立协同创新中心,明天和那个发布战略合作协议,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正常吗?张爱玲的一句话“出名要趁早”,早已为诸多学术界野心勃勃的于连、左冷禅们误读了,以为什么都可以走捷径,什么都可以是“做”出来的。结果呢?“出水才现两腿泥”,碰到真正的高手和大家,很快就蔫了。什么时候,博士就是为了经世济民而饱读诗书的士子,教授就是安安静静教书的君子,研究员就净心静气做研究的学者,当代旅游理论建设大成就的时代差不多也就来临了。至于一篇论文、一本著作、一个项目、一次演讲的价值,还是留给别人去评价吧。说到评价,我倒更愿意相信有时空距离之后的民间评价,而不是那填在表格上的荣誉。进一步地,对一名学者的时代影响和历史地位的评价,则只能留给历史和后人。一时一地的荣辱,不必在意,要坚信历史是人民写的。三、申葆嘉先生的往来书笔清明节值班期间整理文献,展阅申葆嘉先生关于旅游研究几个问题的亲笔来信,起首是“戴斌学棣”,古风跃然纸上,不由静思半晌。先生就读于西南联大,后任教于南开大学,长期从事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是我国旅游学科奠基人和第一代旅游学人的代表。1996年,我在南开大学读到《旅游学刊》连载五期的《国外旅游研究进展》,高山仰止,竟生出“才情有限,无力再做基础理论,还是老老实实地搞自己的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吧”之感叹。携文章赴北村当面请教,先生很是谦逊,反复说只是钻故纸堆的文献研究成果,做学问得有自己“往桌子上一放梆梆响的东西”。环顾斗室,没有电脑,更没有百度和谷歌,就是眼读、手抄、做卡片,也没有微信等社交平台,就是书信和当面交流。正是这样“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喝茶、聊天和争论,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感受到了什么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2009年春天,第一届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先生以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顾问的身份做大会演讲,并多次受邀来京指导青年旅游学人。记忆中,学贯中西的先生从不用PPT展示公式、模型,也不用英语,就是那么云淡风轻讲旅游学术的这点儿事。只是每次时间有限,年轻人也不愿意总是回顾过去,加上受“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传统讲究的影响,就来得少了。至今思来,亦为憾事,惟有常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慰平生,留待来者。先生读书做学问,强调基于学理和逻辑的理论架构。仅“旅游”和“旅游学”这个概念,就先德语国家、法语国家、后英语国家,再亚洲和中国,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著译者所在国家、地区和时代特征,剥丝抽茧,条分缕析,提出自己对旅游学核心概念的定义、解释与阐述。在晚年的学术生涯中,先生沿着黑格尔“概念的展开即为理论”之路径,最终从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也译作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社会分工和逻辑实证主义出发,经由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新实用主义方法论和符号互动理论、跨文化多元系统分析,系统建构了《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值此国家机构改革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追思先生提出的“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社会现象”;“旅游研究终须以经济入、从文化出”;“不搞好基础理论,实践就是大象冲进磁器店”等观点,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彰显着现实的意义。至此,有两句话与各位同仁共勉:欲有优质旅游,必先有品质学术;欲有品质学术,必先有学养护身。这是当代旅游学界的责任,也是当代旅游学人的担当。四、国家博物馆的革命重大历史题材油画每次国家博物馆看《复兴之路》,在长征、太行山上、开国大典这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我都抑制不住地心潮澎湃:我们需要司母戊大方鼎、千里江山图、快雪时晴帖、白玉苦瓜等国宝来宣示灿烂的历史文化,需要齐白石先生的虾、张大千先生的花鸟去装点文人士大夫的书香生活,需要老树画画和打油诗、《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之类的萌画来舒缓工薪族辛劳一天的心情,我们更需要这些集体创作的重大题材来建构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站在辛亥革命以来的仁人志士群像前,我会觉得自己身上的文人士大夫的功名思想是如此渺小;站在毛主席西苑机场阅兵图前,我仿佛听到了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更多人加入的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请您检阅”的报告声,仿佛看到人民领袖的虎目含泪;站在开国大典的巨幅作品前,耳畔回响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万岁”激越宣告。事实上,类似承载民族记忆和国家价值的宏大叙事,在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的国立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都有陈列。旅游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也一样,不能只依着个人的兴趣搞些“论文、专著、基金”,也不能只为了江湖的虚名整天写“会议、采访、时评”,得有那一股劲儿,抓好学术团队和学术梯队建设,发表一批能够影响时代、载入史册的理论成果。诗三百,风、雅、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爱。总体而言,还是喜欢风的人多,很少会有人出口成颂的。可是真要读进去的话,就像观看国博的重大历史题材馆那样,会碰到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坚硬的内核。现在旅游方面的论文每年超过五万篇,还有很多教授、博士、博士后用英文发表在Tourism Management等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上,而且H值也越来越高。一方面为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而高兴,为中国在国际旅游学术界话语权的提升而自豪。另一方面,我也很是忧虑,因为一些文章是高校和研究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熟悉期刊论文发表规则的青年学者“做”出来的,甚至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而不是学者出于学术兴趣,厚积薄发的结果。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研究主题都是写给同行看的,而不是为国家旅游战略服务的,甚至也不是为了旅游产业创新服务的。如果导向出了问题,思想被悬置,只余下技术和学术,长此以往,可怎么行啊!金融是为实体服务的,所以国家反对金融业一味地“脱实向虚”。房子是用来住的,所以国家要抑制房地产业的投机炒作。科学研究、理论建设和数据分析是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服务的,而不是让学者沿着自我精英化的方向一路向前的。如果我们不能与千千万万的游客和员工在一起,不能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急,以知识分子的才情和科学家的努力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游生活,获得应有的职业尊严,哪怕再多的荣誉,也终将失去人民的信任,终将为历史所忘却。坐而论道固然可以气象万千,但是真要扭转乾坤的话,非得起而行之。行什么?行国家战略所需。脱离了国家战略和产业支撑,学者的自我精英化也是走不远的。希望旅游学者,尤其是青年学人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真正要把这句话落到实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真要是做到位了,离大成就庶几不远矣。

浪荡子

「网信文化」旅行杂志 China Traveler

【《旅行杂志》封面】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大量拥入,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职能逐步得到完善,这一切都加速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进程。当时,以西方时尚为主体的消费文化日趋形成,广大市民逐渐摒弃传统的等级观念和僵化单一的生活方式,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与体验,形成了所谓的“上海生活”。而素有“中国旅游业之父”之称的陈光甫先生创办的《旅行杂志》正是顺应这种消费文化的产物。【《旅行杂志》1929年1月第3卷第1号封面】《旅行杂志》1927年创刊于上海,是由时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的总经理陈光甫先生一手策划并创办的。民国时期,旅游一度受到社会团体和媒体的提倡。凭借着商人敏锐的感觉,陈光甫意识到旅游业将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创办了以“发扬国光,服务行旅”为主旨的中国旅行社,并且创办了《旅行杂志》。这本刊物以“阐扬中国名胜,发展旅行事业”为宗旨,倡导新式生活,引领旅行时尚,宣传中国旅行社的相关业务,向广大读者介绍名胜古迹,为新兴的现代都市生活服务。【《旅行杂志》1931年7月第5卷第7号封面】《旅行杂志》初为季刊,春、夏、秋、冬各出一号,季末出版。从1929年第3卷起改为月刊,月初出版,每年12号为一卷。从1927年春至1942年12月,《旅行杂志》共出版16卷。由于抗战期间邮路阻隔,因此早在1941年10月,《旅行杂志》就开始在桂林兼印内地版,运往可销售区域,从而出现了上海和桂林两个版本的《旅行杂志》。1942年8月初,直属中国旅行社的出版机构正式在桂林成立,并将杂志全部移入桂林编印。到1943年,上海版停刊,只出桂林版。【《旅行杂志》1929年8月第3卷第8号封面】1944年7月,《旅行杂志》的出版机构又迁往重庆,并且一度聘请茅盾主持编辑工作,以求改进。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迁回上海。1949年,《旅行杂志》一部分迁往台湾,但终因发行区域狭小而于1950年3月停刊。另一部分则留在上海继续出版,并于1952年迁往北京,到1955年更名为《旅行家》。此次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旅行杂志》收录了从1927年创刊的春季号到1949年第23卷第5期的全部内容,共分为78册。【《旅行杂志》1933年1月第7卷第1号美国大北铁路广告】《旅行杂志》以记述各地风景名胜、民俗风情的散文、随笔、小说为主要内容。其中既包括诸如桂林、峨眉山、昆明、福州等国内著名旅游景点的介绍,又有许多展现世界风情的游记作品,涉及黑海,印度德里,美国檀香山、华盛顿以及欧洲的许多景点。文学作品之外,《旅行杂志》还收录了许多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性文章,特别刊载了《游览事业之意义》《游览建设问题》《游览资源问题》等一系列奠定中国旅游理论基础的作品。【《旅行杂志》1931年4月第5卷第4号封面】《旅行杂志》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为其长期供稿,他们当中还有不少民国时期政界、新闻界、文化界的重要人物和社会名流。教育家罗家伦、蒋维乔,社会活动家胡愈之,作家张恨水、周瘦鹃、易君左、赵景深,书法家于右任,摄影家江叔谦等都曾为其进行过创作。不仅如此,《旅行杂志》还在日本、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家聘请了一批特约撰述记者,以便向国内读者介绍全世界的风土人情。【《旅行杂志》1931年7月第5卷第7号美国大北铁路广告】注重刊物的设计风格和印制质量是《旅行杂志》的一大特色。在排版、字体设计与装帧形式等方面,《旅行杂志》均以中国的名刊——《东方杂志》为榜样,对于文字、图片的质量,封面的设计都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旅行杂志》的纸张非常精美,并且斥巨资购买高级铜版纸进行印刷,在当时的期刊中独树一帜。更为难得的,是尽管《旅行杂志》的制作成本比较高,可售价却很低,这在当时也是十分少见的。【《旅行杂志》1931年12月第5卷第12号封面】作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发行时间较长的近现代期刊,《旅行杂志》以其精美的装帧和高品质的内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发行数量大大超过了当时国内的一般刊物,并且远销香港、南洋一带。如今,影印整理出版的《旅行杂志》将再现它极具特色的倡导性、时代性、社会性、学术性的办刊风格,也将为我们充分理解并深入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沿海地区大都市的日常生活、消费文化以及全国的社会风貌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旅行杂志》书影】文字图片资料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提供声明:本公号发表的文字和图片未经书面许可,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否则,擅自使用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网信文化】晚清画报 Pictorial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网信文化】画报中的电影百年 Century-old Filmdom in Pictorial【网信文化】近代街巷之意国租界 Streets Built In Modern Times:Italian Concession【网信文化】近代街巷之日本租界Streets Built In Modern Times:Japanese Concession【网信文化】近代街巷之德国租界 Streets Built In Modern Times: German Concession【网信文化】近代街巷之法国租界 Streets Built In Modern Times: French Concession【网信文化】近代街巷之英国租界 Streets Built In Modern Times:British Concession【网信文化】曾经的老街巷之老城里 Vanished Old Streets: The Walled City【网信文化】曾经的老街巷之三岔河口 Vanished Old Streets: Tri-river Area回复以下“关键词”,提取相关内容419讲话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天津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天津一次小组会 | 天津二次小组会网信天津

飞蝇钓

描绘旅游管理学的学科全景——评《旅游管理学学科地图》朱岚涛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旅游管理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但作为一门学科,曾经饱受争议,比如:“旅游学科到底是什么?旅游学科到底有什么?旅游管理能否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旅游理论研究与产业发展实践证明,旅游管理不仅是社会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而且正在发展为日渐独立、日渐成熟的一个学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昕教授所著的《旅游管理学学科地图》,可谓是全面总结、描绘了旅游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图景。一、《旅游管理学学科地图》是李昕教授基于长期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晶,是国内外旅游管理理论与学术研究系统梳理的最新成果。该书以国际化视野和向经典致敬的态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国内外最新和广为人知的经典旅游理论。该书之所以经典,在于引用的国内外文献均为经典文献(全书参考文献共67篇,国外57篇,国内10篇),这些文献所表达的观点均具有原创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其次在借鉴与翻译的过程中,置身于英文语境和对学术伦理的坚守,忠于原著内容表达(如四个旅游管理的理论平台),语言凝练朴实并娓娓道来。忠于文献出处标注,力求表达精准、出处有理有据,展示了一个学者一贯严谨的治学态度。再者是该书在注重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注重本土化思维的表达。在框架结构编排、理论内容组织、参考文献标注、专业知识讲述等方面均以国内学术研究范式要求,进行规范化呈现和本土化考量。这与作者国外的学术研究背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哲学博士、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访问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和国内旅游教育经历有直接关系(大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全书可谓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堪称经典。二、《旅游管理学学科地图》在纵向上结合国内外旅游研究与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勾勒了学科发展、理论变革、产业演进的灿烂图景。全书共分九章包括旅游管理学学科发展轨迹、理论平台、旅游管理学基本理论(上)、(中)、(下)、 旅游管理学关键术语、旅游管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旅游管理学学科前沿、 旅游管理学学科代表人物及重要事件、旅游管理学经典文献、重要期刊与学术组织等内容。该书以学科与理论演进的独特视角,全面系统梳理了旅游管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脉络,展现了全面、完整而精当的学科图景。在横向上,该书结合旅游管理跨学科研究、多学科交叉的典型特征,融合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市场营销学、生态学等多学种科理论,描述了旅游管理学科涉及的边界及可能拓展的领域,充分体现了旅游管理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三、该书全面总结了旅游管理学科的起源、发展、演进及发展轨迹,系统介绍了生命周期、旅游推拉、旅游需求与动机、旅游市场细分、旅游者心理分析、旅游体验等理论,全面展示了旅游理论的演化史,并对21个旅游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使每个理论的核心内容与核心观点得到展现。该书针对经典著作以及阐述的观点进行精准和简短的评述,使得读者能够“一眼望穿”文献所表达的观点。该书对旅游管理学代表人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简明扼要的揭示了旅游管理学代表人物的学术成长史与发展史,并对其学术贡献和产业发展贡献给予中肯评价。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及青年学生,可谓一书在手,便可全面完整地了解旅游管理学科的理论动态与发展前沿。同时,该书从理论阐述到概念讲解,从经典文献到重要期刊,从代表人物到重要事件,涵盖了本学科特色专业知识,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旅游知识谱系,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影响人物和影响力期刊。特别是附录中的影响力期刊名录,为国内旅游研究者学术主张的国际化表达提供了期刊投稿指南。四、该书适合作为旅游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指导用书,特别有利于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提升理论思维与学术造诣、拓宽理论视野与学术研究边界。研究者最为艰难的找寻是研究主题方向确定和研究方法的选择,目前此书第六章与第七章均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第六章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为研究者提供了科学的研究范式。第七章理论前沿及小众旅游发展方向的展望,多层面、多角度的为研究者提供了“小众即热点”的研究视角。该书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教材,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更广泛、更全面的了解旅游学科发展。本书同时也是旅游业各类从业人员(政府管理人员、旅游投资商、旅游管理与营销人员等)的重要参考资料,书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区域合作、休闲矛盾结构等方面的论述有利于旅游决策者和管理者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产业管理能力,优化产业政策供给。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使其能够跳出其狭窄具体的“专业”(例如,酒店、餐饮、旅行社、会展,休闲,规划,等等),从旅游管理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人类社会旅游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审视旅游管理学要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综上所述,《旅游管理学学科地图》是一部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思维的旅游管理学学科指南,是一部博采众长、框架新颖、语言凝练、撰写规范的旅游管理学“学科地图”。若要精当把握、深入理解旅游管理学的学科全景,该书是一本不可忽视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