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下沉及消费升级助推行业稳固发展君子殉名

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下沉及消费升级助推行业稳固发展

1、疫情对旅游业影响较大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1.68亿人次,同比下降62%,国内旅游收入为0.64万元,同比下降77%。但疫情同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改变。一方面疫情推动了旅游业的智慧化发展,“无人服务”、“智能导览”和“数据监测”等项目成为各大景区智慧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疫情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无接触度假、近郊游成为了近期的热点。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旅游人数接待规模保持稳定的增长,从2011年的26.41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60.06亿人次,年增长率为10.96%。同时,我国旅游收入也保持稳步增长。2019年国内实现旅游收入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2011-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29%。注:2015-2016年收入增速为13%、14%。2、市场下沉及消费升级助行业稳固发展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下沉为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根据携程《2019国民旅游消费报告》显示,目前旅游消费人群开始向更为辽阔的三四线城市扩散。其中,泰安、张家界、义乌等城市消费潜力持续释放,2019年人均消费同比增长50%以上。飞猪数据显示,2019年三线以下城市出境游人次同比增长超60%,增长幅度大于一线和二线城市。同时,文化和旅游消费更趋日常化,引导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升级,也推动了旅游消费的进步。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上海创图公共文化和休闲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的文化消费专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90%的人认为文化消费是生活必需品,有84%的调查者参与文化活动,同时40%的调查者体验过人文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街区。银联商务数据也显示,2019年国庆假期,重点博物馆、大型主题乐园、古街与古镇成为全国热门文化和旅游景区,消费人次同比增长达22.9%。文化休闲诉求成人民生活刚需目前,我国文化消费趋向日常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下半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周末文化休闲消费占比达到60.03%。同时在文化消费中,夜间文化消费发展动力强劲,调查结果显示,周末夜间文化消费占周末全天的40%。未来,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将持续保持旺盛,文化消费支出预计将持续增长。(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格蕾丝

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

本文摘要:1.2017年在线旅游市场结构中度假占比持续提升,总市场交易规模7384.1亿元,增长率25.1%,线上渗透率13.3%。2.跟团游方式依然受到大众青睐,主要原因在于:在用户出境游意愿的提升的同时,语言沟通问题和产品预订问题还暂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部分用户会选择用跟团的方式满足其出境游玩的需求。3.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交易规模达978.9亿元,较2016年增长31.8%。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途牛、携程、驴妈妈分列前三。4.出境游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在2017年达54.0%;与此同时,周边游占比首次超过国内游,主要原因在于假期的碎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短期周边游玩。5.对不同用户需求的区分使得旅游度假的细分品类增多,促进了产品供应链的清晰,有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在线旅游市场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为7384.1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25.1%。从2014年后,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速持续放缓,预计到2020年增速将降低到12.2%。从渗透率来看,2017年的在线旅游渗透率达13.3%,较2016年增长了1.3个百分比。艾瑞分析,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用户流量增长的稳定,在线渗透率的提高将会逐年缩小幅度。▌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结构在线度假市场占比持续提升从在线度假市场来看,其交易规模占总体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持续上涨,在2017年达到17.9%。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随着消费升级,居民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居民选择出境游方式的比例提升,度假产品的平均客单价提高,度假整体交易规模随之增大。从在线机票市场和在线住宿市场来看,2017年二者占总体旅游市场的比重分别为57.5%及20.1%。由于机票市场的增速放缓,其占比较2016年减少至57.5%;而住宿市场占比维持不变,仍为20.1%。▌中国在线旅游流量数据分析移动端访问次数占比近七成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移动端用户访问次数占总体近七成。其中1-2月及9-12月的移动端月度访问次数占比均超过了70%,而10月及12月均超过了75%。艾瑞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用户对于移动端的接受度及使用频次会随之大幅增高,未来移动端访问次数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定义在线旅游度假定义及分类1.在线旅游:在线旅游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电话呼叫中心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旅游相关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包括在线机票预订、在线酒店预订、在线度假预订和其他旅游产品和服务(如商旅、保险、WiFi等)。2.在线旅游度假:在线旅游度假,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电话呼叫中心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旅游度假组合产品、单品门票及其他旅游出行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按照旅游方式可分为在线跟团游和在线自助游两种形式。▌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发展环境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并存发展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开数据显示,2009-2016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国内游出游目的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从2011年开始,以度假休闲娱乐作为出游目的的城镇居民数量占总体的比重逐渐上升,在2014年出现大幅增长,出游人数占总体的50.1%,2016年小幅下滑至48.3%。从2010年开始,以观光游览作为出游目的的城镇居民数量占总体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在2014年大幅下滑至14.2%,但在2016年陡然回升。艾瑞分析:随着出境游越来越火热,存在语言沟通等天然问题的出游游客对跟团游的接受度较高,因此以观光游览为主要出游目的的游客人次数占比再次升高。▌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产业链在线旅游度假行业产业链▌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产业链图谱▌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规模生活水平的提高助力在线度假市场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自营类交易规模为979.9亿元,较2016年增长31.8%。艾瑞分析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度假意愿将会进一步上升,预计在2020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自营类交易规模将超过1800亿元。▌中国在线度假市场竞争格局在线度假市场头部企业保持稳定,途牛位列第一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途牛份额仍占据第一的位置,达27.0%,携程位列第二,占比25.7%,驴妈妈超过同程为第三,市场份额为15.3%。艾瑞分析,随着资本在在线度假市场中的布局加大,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稳定增大。▌中国旅游度假市场热门产品类型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助力中国冰雪旅游市场扩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在两个维度推动了中国冰雪旅游市场的发展。1.基础建设维度:一方面,冬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全民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从而促进冰雪旅游或冰雪运动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型赛事结束后,其场地多用来商业运营,因此冬奥会结束后,其比赛场地将可能会用于居民冰雪运动场地或冰雪旅游景点等。2.度假方式普及维度:冬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全民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冰雪旅游将随之迅速发展,且形式多样化,地点多样化。▌跟团游/自助游在线度假市场结构出境游的发展带动跟团游占比回升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跟团游占比45.9%,自助游占比54.1%。其中跟团游的比重较2016年有所提升,主要原因是选择出境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但语言沟通以及旅游产品预订等问题使得部分游客相比自助游更加倾向于跟团游。回暖的跟团游市场中,途牛市场份额仍为第一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跟团游市场中,途牛位列市场第一,为34.8%,携程和驴妈妈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市场份额分别为25.8%及13.7%。而在2017年中国在线度假自助游市场中,携程市场份额第一,为25.6%,途牛第二,为20.5%,驴妈妈第三,为16.6%。▌出境游/国内游/周边游在线度假市场结构出境游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周边游份额首次高于国内游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中,出境游占比进一步提升,为54.0%,而周边游的占比首次高于国内游,占比23.4%,而国内游比重则下降至22.6%。艾瑞分析,一方面随着出境游流程办理便捷度的提升以及价格门槛的降低,选择境外目的地的用户数量增多,因此出境游市场占比逐年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假期制度的碎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在小长假或者周末出行游玩,故而周边游市场也逐渐发力。出境游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艾瑞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在线出境游市场中,途牛为市场第一,份额为33.0%,第二和第三是携程和同程,分别占比为29.5%及13.2%;在国内游市场中,携程、途牛和驴妈妈分别占据前三席位,市场份额分别为29.5%、29.5%及10.7%;而在周边游市场中,驴妈妈以40.6%的份额位列市场第一,同程和携程分别以17.1%及13.2%的份额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中国在线旅游度假流量数据分析携程全年稳居第一,梯队形势显现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PC端主要网站月度覆盖人数分层明显,携程全年稳居第一位置,飞猪、去哪儿、马蜂窝及途牛均保持在第二梯队。各主要网站Q3为峰值时期,9月较7-8月均有小幅回落。飞猪流量波动较明显,2月的月度覆盖人数较1月有较大跌幅,但2016年“双十一”带来的巨大流量增幅并未在2017年有所体现。▌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流量分析途牛及马蜂窝流量增幅显著,拉开与第三梯队差距根据艾瑞监测数据,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主要网站中,飞猪与携程的月度访问次数相差较小,各在不同月份领先其他网站。而途牛和马蜂窝则较2016年有明显增长,逐渐拉开与第三梯队的差距。头部企业占总用户使用时长七成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头部企业占据71.8%的用户使用时长,中等企业占比达19.8%,而小企业只有8.4%的占比。艾瑞分析,随着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的并购整合,其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流量将成为各家企业的首要争夺点。▌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案例分析途牛:整合供应链,提升产品品质上市以后,途牛致力于旅游供应链的整合及上下游的打通。2014年,途牛开始直接向地接社或更前端的旅游资源供应商采购旅游产品,对旅游供应链的整合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2017年,途牛开始自营地接社,一方面提升了产品和服务品质,有利于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将主要利润点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2018年,在上游供应端,途牛将继续提高直采比例,增加自营地接社的数量;而在下游销售端,也会继续增加门店的数量以铺展销售网络。驴妈妈:景区门票、周边游重要品牌,打造极致用户体验驴妈妈旅游网成立于2008年,以景区门票为切入点,打造以“景+酒+X”、“机票+酒+X”等为主的产品体系,已成为国内在线景区门票、在线周边游等细分市场的重要品牌。2017年,驴妈妈在周边游市场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为全国众多景区输送游客量位居行业前列。通过主题化、IP化塑造旅游消费场景,驴妈妈陆续推出“驴悦亲子”、“开心驴行”、“超级门票日”、“驴客严选”等IP子品牌。2018年,驴妈妈加大投入打造“极致用户体验”,内部成立超级会员事业群,进一步挖掘消费升级背景下的旅游市场潜力,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提升满意度和复购率。马蜂窝:从内容到交易在自由行模式爆炸式发展的新旅游时代,旅游产品逐渐碎片化及个性化,产品需求及产品供应量也开始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用户的需求逐渐复杂,因此其决策过程与之前相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马蜂窝以多年积攒的海量信息为资源,辅之以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旅游攻略及产品预订服务,将复杂的用户需求用简单的方式解决。▌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发展趋势旅游度假细分品类增多,群体选择指向性明显近年来,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显现出细分品类逐渐增多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相较于以前,现在的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更高,将某个度假产品独立出来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专业的服务;二是从行业本身来说,细分产品独立发展将有利于产品供应链的清晰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度假市场的健康发展。移动互联网推动当地玩乐板块崛起随着4G的普及和5G的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边玩边订”的旅行方式也将进一步带动当地游的快速升温,到达目的地再选择并确定“吃住行”等相关步骤,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游玩本身而不是大量查询攻略上。通过移动端,可以实现包括餐饮预订、攻略匹配、地图查询、门票购买等多项即时操作,能够使消费者可以在一个游玩项目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后续事项,具有更强的便捷性及自主性,极大地体现了旅游度假行业中具有时代特征的“个性化”特点。

漠风

嘉峪关市旅游局开展旅游市场调研活动

为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了解基层企业需求,掌握基层企业经营现状,解决运营困难,7月24日-31日,市旅游局工作人员深入全市星级饭店、旅行社、星级农家乐等15家企业,就企业目前运营情况、旅游市场环境、政策需求、人才需求及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等热点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针对各旅游企业反馈的问题,市旅游局召开专题会议并提出如下要求:一要通过旅游协会星级饭店分会,解决目前星级饭店发中恶性竞争、恶意压价等现象;二要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物价等相关部门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旅游企业谋取利益,高价欺客宰客现象;三要加强对景区、酒店、旅行社、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全市旅游行业服务接待水平;四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严把宾馆酒店、乡村民宿评星定级质量关、准入关,促进我市旅游住宿业市场健康快速发展。五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站、微信,加大对全市景区景点自然资源、旅行社线路、星级饭店设施设备、旅游商品等方面的宣传,不断扩大我市作为旅游目的的城市的影响力。

常德

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品橙旅游】2018年9月7日,全球第三大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携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共同发布《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7-2018)》。益普索中国董事长兼CEO刘立丰在会上详细解读了这份报告:“从数据可以推断出来,旅游日益成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需求的丰富,旅游市场机会越来越大。”此外,他还基于数据显示,为目的地营销推广提供了七大建议。机会一:消费愈来愈理性,旅游越来越幸福去年以来,“消费升级、品质旅游”已成为中国出境游的一大趋势,而1.3亿人次的出境旅游量,消费额增长5%,以及90%的出境游客将旅游作为衡量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预示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蛋糕”。但这一块大蛋糕应该怎么吃?并不仅仅是张开嘴那么简单。在刘立丰看来,旅游的机会一是量,二是质,三是市场细分。“基于我们的研究发现,最多的客户一年有4-5次的出境旅游经历,而且有8%的游客至少一年要出境一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的游客不再喜欢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中国的游客也不会仅仅根据城市的知名度来选择出境目的地,而是会更加关注这些城市的文化体验。”刘立丰说。近年来,一地深度游、定制小包团、自助游的兴起可以从侧面验证这一观点。据悉,2017年上半年出境自由行规模超过6000万人次,占出境游总人数54%。在跟团游客中选择半自助游、私家团也成为趋势,中高端定制游和自由行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当前享乐型消费与购物型消费此消彼长,享乐型消费是大量当地体验产品的涌现。各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开始以更加灵活、更具本地特色、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方式,开发与组合旅游资源,新奇玩法层出不穷,以吸引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年轻消费者。如厦门五缘湾帆船体验、日本京都清水寺祗园樱花和服体验都深受当今年轻人的欢迎。本报告中,“关注品质”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从单一的“观光”到“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升级。报告显示,中国游客越来越喜欢品尝当地的特色饮食、很多中国游客喜欢选择中高档的酒店,大概有80%的游客都会选择自费的项目,而且一半的自由行的游客会在当地聘请导游,还有不可忽视的“购买力”,中国人不再是看到什么买什么,而是要选择——“60%的游客会做一个购物清单”。此外,随着消费升级,游客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甚至对一些明显低价的产品有了警惕性,消费更加理性,更愿意购买价格与质量相匹配的产品。同时,“为一间美宿赴一座城”“为一顿美食赴一个村”的大有人在。“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增加客户,二是卖出更多的产品。但想要达成愿望,必须要了解客户的需求。第三方数据公司可以帮助他们。”刘立丰说。了解需求、确立品牌、表现跟踪……虽然中国旅游企业还对这一流程并不熟悉,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未必不会倒逼出更多更规范、专业的企业。机会二:细分市场、电子产品深度介入“不同的需求代表不同的市场机会,市场一定是要细分的。需求一定是跟定位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因定位不同可以有太多的事可以做。比如,中国的游客很喜欢分享,也会很好地利用智能设备来提升旅行的体验和便捷性。他们会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机APP提高和提升这些旅行的体验,包括信息查询、旅行团的预订和机票购买,酒店预订、门票预订,还有地图导航、手机支付、分享传播等等,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刘立丰强调。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旅游产业也在革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企业也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实现了新发展。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为主逐步发展到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但显然,刘立丰还认为企业发展有可能滞后于市场需求,他提到,旅游行业其实有太多的用户体验的事情需要去测量。研究公司可以非常好地去帮助他们测量客户在每一个接触点的满意程度,并能通过分析,增加忠诚度。报告显示,中国游客中超过九成会在旅行过程中或者是旅行结束后分享自己的经历,主要是通过微信、微博和QQ空间。实际上,除了电子产品深度介入到旅游全程以外,以邮轮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低空旅游为代表的“海陆空”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丰富,体育游、文化游、康养游、研学游等融合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旅游并重转变。房车旅行、邮轮旅行、体育旅游等新奇优质的旅游项目,正在从小众的至爱变成大众的流行。机会三:80后崛起,90后成主流90后新消费主体的登场,正自下而上地加速着供应链的迭代,消费移动化、需求个性化、目的地IP化、产品细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90后开始在方方面面掌握消费和决策的主动权,他们的‘碎片化’特征几乎完整映射到了旅游产业上,因此对旧有产业结构的影响是颠覆性的。”马蜂窝大数据研究中心负责人马禹涛曾对媒体表示。对于“千禧一代”的关注成为旅游业最热门的话题,而本期报告也显示,80后和90后已超越70后成为了出游主力。80后更加喜欢每年安排多次的出境旅游,如果已经结婚的话,他们会通过这种方式和家人来互动、联系感情、放松心情。90后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第一次出国年龄比其他代际更早,更加崇尚个性化的特色旅游、休闲自由行,或是与朋友、同学、同事组成小团体进行短期的中短程出行。他们崇尚高品质的旅行,与西方的年轻人思想更为接近。“90后是‘电子’一代,对于电子产品和新技术的依赖比前几代人都要强烈。”刘立丰强调。国外数据也显示,近半数千禧一代选择在网上订购旅游,尤其是英国(54%)、美国(49%)和中国(47%)的千禧一代。刘立丰表示,对于90后人群的研究,益普索有一系列的研究,未来他们也会持续关注90后、00后的消费行业与态度。针对目的地营销的七大建议随着出境游的快速增长,中国成为了世界各个国家争抢的“优质客源”。但目的地竞争更为激烈,如何俘获中国游客的心呢?刘立丰给出了七大建议:加强信息宣传,打消顾虑与担忧在出行之前,中国游客最担心的就是语言障碍,其次是个人的财产和人身财产安全、文化差异。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需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相关中文信息,来降低他们在这方面的担心和焦虑。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服务质量益普索发现在游客体验评价,以及重游决定,或者是推荐决定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作为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改善游客的体验和游客的服务,并建立自己的品牌。简化签证办理中国的游客经常会在签证方面上经历很多挫折,所以如果目的地能提供过境免签或者落地签的政策,或者进一步简化签证办理流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中国游客。结合当地特色,开辟特色旅游益普索还发现一系列的特色主题旅游,比如说购物游、家庭游、自驾游、邮轮游,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区游最能提升旅游城市对中国游客的吸引力。借助电子渠道,持续传宣推广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是最适合中国出境游客的一种营销渠道,比如开通微博、微信上的中文官方公众号。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在具体的营销活动中,提供门票的优惠和折扣、季节性的优惠活动,打造新的文化创意,都能有效地吸引中国的出境游客。增加一线城市和需求旺盛的二线城市到旅游城市的直飞班次有超过七成的中国游客会选择可以直飞的目的地,如果旅游目的地城市能尽自己的全力建立起中国一线城市和需求旺盛的二线城市到目的地之间的直航,对中国游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刘立丰对品橙旅游表示,这些建议同样适用于入境游市场,语言障碍、目的地品牌、主题产品、签证、交通、市场营销、电子平台……同样是国内各旅游城市要吸引海外游客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中国入境游已缓慢复苏,但前路漫漫,各地政府还可借助以上建议再提升“吸引力”。世界很大,世界又很小。旅游正成为中国人与海外联接的最佳纽带。(品橙旅游 Lisa)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

崧高

2019年中国旅游市场发展回顾及2020年前景展望(图)

中商情报网讯: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一、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1.7%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44.71亿人次,增长8.5%;农村居民15.35亿人次,增长8.1%。国内旅游收入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其中,城镇居民花费4.75万亿元,增长11.6%;农村居民花费0.97万亿元,增长12.1%。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增长4.4%入境旅游人数1.4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增长4.4%;香港同胞8050万人次,增长1.4%;澳门同胞2679万人次,增长6.5%;台湾同胞613万人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入境旅游人数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占2.9%,飞机占17.4%,火车占2.6%,汽车占21.2%,徒步占5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657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其中:外国人2493万人次,增长5.5%;香港同胞2917万人次,增长3.5%;澳门同胞611万人次,增长10.4%;台湾同胞552万人次,下降0.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国际旅游收入达1313亿美元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771亿美元,增长5.4%;香港同胞在内地花费285亿美元,下降2.0%;澳门同胞在内地花费95亿美元,增长9.4%;台湾同胞在大陆花费162亿美元,下降0.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四、入境外国游客亚洲占比75.9%,以观光休闲为目的游客占35.0%入境外国游客人数中(含相邻国家边民旅华人员),亚洲占75.9%,美洲占7.7%,欧洲占13.2%,大洋洲占1.9%,非洲占1.4%。其中:按年龄分,14岁以下人数占3.8%,15-24岁占13.9%,25-44岁占49.3%,45-64岁占28.1%,65岁以上占4.9%;按性别分,男占58.7%,女占41.3%;按目的分,会议商务占13.0%,观光休闲占35.0%,探亲访友占3.0%,服务员工占14.7%,其他占34.3%。按入境旅游人数排序,我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前20位国家如下:缅甸、越南、韩国、俄罗斯、日本、美国、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朝鲜、法国、意大利(其中缅甸、越南、蒙古、印度、朝鲜含边民旅华人数)。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五、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55亿人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5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3%。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六、2020年中国旅游产业前景分析疫情突发,旅游行业全产业链告急,营收骤降。中国旅游研究院,经过研究性质的测算,预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负增长56%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69%和20.6%,全年减收1.18万亿元。为了缓解疫情对旅游业企业带来的损失,文旅部于2月5日下发通知,暂退范围为全国所有已依法交纳保证金、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暂退标准为现有交纳数额的80%。根据预测,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不过随着疫情形势缓和,大家开始关注旅游业中长期的复苏。从我国旅游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旅游不再只是特定阶层和少数人的享受,逐步成为国民大众日常生活常态。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大,疫情过后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将迅速释放,旅游业将迎来“报复性”增长。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六刺客

麦肯锡:中国旅游市场复苏向好态势巩固 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来源: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麦肯锡9月25日发布的《重返增长:中国旅游市场的前瞻思考》显示,基于最新的旅游意愿调研,国内游的复苏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预计国庆至年末消费者的旅游出行意愿增强。报告显示,总体而言,由于国内疫情管控实施到位,疫情受控,消费者对国内旅游的信心快速提升,国内游的复苏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本次调研中,70%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四个月有出游计划,尤其是家庭与退休人员的意愿更加强烈。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陈洸介绍,下半年的旅游消费将主要集中在公众假期。比如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每三位受访者中就有一位表示下一次旅行将选择“十一”长假。由于出境游受限,高端旅客的回流明显,预计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将有所提高,这对高端旅游相关业态是显著利好。报告指出,三大旅游新趋势值得关注。首先,新兴的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已成为旅游信息检索的重要渠道。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余子健介绍:“线上旅行社、线下旅行社以及家人朋友的介绍是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但在影响旅游需求排名前五的渠道中,旅游相关的文章、评论和传统电视节目的重要程度基本持平。其中,关键意见领袖/关键意见消费者和社交媒体等渠道的影响力较高,对近三个月出游的游客的影响尤为明显。”其次,团体游复苏势头明朗。虽然自驾游以及自由行还是受访者最偏爱的旅游方式,但对团体游以及邮轮的选择较上半年有所回升,团体游在秋冬季有望逐渐恢复。再次,境外游意愿显示复苏迹象。据IATA数据显示,从中国出发的国际机票搜索量从4月末的约5000次/日上升到8月末的近43000次/日,反映了消费者对境外游的意愿逐渐恢复,境外游需求依然存在。

储泳

「景区大数据报告」展现旅游景区市场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人们的出行热度一年比一年高,国内旅游市场的游客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景区硬件、软件配套设施通过智能票务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将成为未来景区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通过去年发布的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出中国景区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景区选择:看重风景特色,主题类景区热度上升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游客选择景区主要考虑景区的风景特色。选择景区类型比较倾向于自然景观,特别是湖光山色和海滨岛屿等亲近自然的地方,说明大部分出游人群喜欢远离城市的压力与喧嚣,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平和。信息获取:网上资讯是游客了解景区信息的主要途径互联网的普及和庞大的使用人数,让在线旅游预订网站和旅游攻略网站这两个渠道成为游客了解景区的主要途径。随着旅游网站上的信息越来越全面和细致,用户更多地选择从网上获取景区相关信息,从而规划自己的出行计划。景区可针对这两个流量入口,进行宣传或者广告投放,吸引更多游客。购票渠道:景区门票移动端预订呈主要趋势有92.8%的游客会选择至少提前一天订票。线上订票成为用户预订门票的主要形式,会在景区售票处购买门票的用户只占到8.8%,越来越多的游客会在线上为自己的出行做好准备。数据说明,传统景区需要把售票渠道拓展到线上,选择智能票务系统,是每个景区必然的选择。游客消费:平均票价为169元,大部分游客在游玩时有额外消费在购买国内景区门票的价格方面,国内旅游用户最近一年购买的门票平均票价在101-150元这一区间的占比最高,达到36.9%。在游览景区过程中,有98.4%的游客有过额外消费的情况。除了门票收入,游客额外消费的收入也占景区收入很大的一部分。智能票务系统的一卡通功能,游客凭卡就能在景区内任意场所消费。景区可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刺激游客充值消费,有效地提高额外收入的盈收。一次充值,随用随退,同时也方便了游客。门票购买:线上订票越来越受到游客欢迎调研结果显示,在线旅游网站订票是当下游客的购票习惯。电商网站、团购网站购票的用户占比也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景区售票处、旅行社等线下预订门票方式则不再是用户首选。可以看出,OTA线上分销平台和电商平台是目前景区售票的主战场。如何管理如此多的平台?智能票务系统可实现无缝对接线上主流的OTA平台,及时更新价格和库存,快速地向全网销售景区的门票产品。服务升级:快速入园和无线网络是游客最关心的服务在希望景区未来提供的服务方面,69.5%的用户选择了快速入园服务,减少排队的时间;57.2%的用户选择了无线网络。这两项主要的需求和2017年调研结果一致,可见要提升游客在景区的游览体验,加快智慧景区的建设步伐势在必行。如何实现快速入园,减少排队时间。智能检票闸机和自助售取票机是景区的刚需,报告中显示的快速支付、导览软件等需求,同样是智能票务系统中的基本功能。智能票务系统是中国景区旅游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技术的进步升级,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重视对景区硬件和软件配套智能化的投入和优化,选择智能票务系统,完成智慧景区的升级,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数据|艾瑞调研社区

赵盾

2018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摘要1、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游客人数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休闲已成为百姓的生活常态,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游客人数已经达到50亿人次。2、景区门票在线销售方面,在2013年到2017年间中国高星景区在线门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门票销售的整体在线渗透率也在逐年增长,2017年国内高星景区在线门票交易额已经超过了188亿元,在线渗透率达到14.3%。3、2017年高星景区门票销售趋势方面,高星景区门票直销比例有所上升,线上销售比例增加,高星景区开始重视门票的官网、电商旗舰店、微信等线上直销渠道。4、在中国旅游用户未来倾向的门票预订方式上,线上订票越来越受到欢迎,74.3%的用户首选在线旅游网站作为景区门票订票平台。对于未来门票产品的偏好,用户较为偏爱一站式服务的打包产品,省去用户多次预订的麻烦。5、景区IP的发掘和重塑、景区硬件、软件配套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将成为未来景区发展的两大趋势。中国景区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中国旅游市场游客规模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游客人数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在10%以上,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休闲已成为百姓的生活常态,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游客人数已经达到50亿人次。在线旅游度假市场结构(周边游/国内游/出境游)艾瑞数据显示,相较于2016年国内在线旅游度假市场,2017年的市场结构整体变化不大,出境游交易规模仍然贡献最大,周边游市场交易规模则有所增加。在线旅游周边游度假市场结构随着中国假期制度的碎片化,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在小长假或者周末出行游玩,周边游市场规模也因此不断增加。艾瑞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在线周边游市场中,驴妈妈以40.6%的份额位列市场第一,同程和携程分别以17.1%和13.2%的份额占据第二、第三的位置。中国景区线上购票市场发展现状景区门票在线销售方面,在2013年到2017年间中国高星景区在线门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国内高星景区在线门票交易额已经超过了188亿元;门票销售的整体在线渗透率也在逐年增长,随着越来越多景区开放网络购票渠道,加强与OTA合作进行门票分销,未来在线景区门票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加。中国景区发展现状旅游景区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0-2017年间国家5A级景区数量逐年递增,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5A级景区数量已经达到249个,近年来国内景区品质不断升级,景区设施更加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玩体验。中国高星景区门票销售渠道高星景区门票销售-直销/分销2017年高星景区门票销售市场直销占比为63.9%,相较2016年直销比例56.8%有所上升;从星级划分来看,5A景区的直销比例达到65.1%,景区对于门票直销渠道中的官网销售、APP销售的加大投入,从而增加了直销比例。4A景区门票直销比例为60.7%,与2016年(59.5%)占比情况相差不大。高星景区门票销售-线上/线下根据抽样调研结果,2017年高星景区门票销售线上渗透率达到33.8%,较2016年数据(31.5%)有所增加,互联网支付正在不断被用户所接受,线上售票也将在未来成为景区门票销售的发展侧重点。从区域来看,华中地区景区门票线上销售占比最高,达到45.8%。2017年高星景区门票直销市场上仍以线下销售渠道为主,占到71.8%的市场份额;但值得注意的是,门票直销市场的线上销售比例相较去年增加了7.6%,随着高星景区内部开始重视门票的官网、电商旗舰店、微信等线上销售渠道,未来景区门票直销的线上市场份额将会不断增加。2017年线上门票分销占比达到43.2%,这一结构和2016年调研数据结果相似,景区门票分销市场在近一年内较为稳定,在线旅游平台、团购网站和线下旅行社对于景区门票分销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区域来看,全国五大区域中已有华中、华西、华南三个区域在门票分销市场结构中是以线上为主导;其中华中地区高星景区门票线上分销市场表现突出,线上占比接近八成,这也体现了在线旅游平台、团购网站在华中地区景区门票销售覆盖率较高,支付方式便捷,从而获得游客认可。高星景区门票销售-预付/现付根据抽样调研显示,2017年高星景区门票分销市场中预付门票金额的占比量达到了84.4%,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4A景区,预付占比量达到90.3%;预付增多一方面使景区在整体资金把控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使用门票时更为便捷,可以直接从线上快捷支付获票,无需在景区花时间排队。高星景区OTA渠道门票销售2017年高星景区在线分销门票的销售中,驴妈妈以37.9%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美团和携程也表现出色,三家平台在景区门票在线渠道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总计占到了在线门票分销市场份额的83.6%。中国景区旅游用户洞察用户出行-选择因素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旅游用户选择景区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景区的风景特色(65.1%),此外对于景区的费用、食宿条件和安全程度也较为看重。在游览景区的类型选择方面,半数左右的用户选择欣赏自然景观,如湖光山色(53.3%)和海滨岛屿(47.7%);人文景观也受到用户欢迎,44.9%的用户选择游览民族、古镇风情;此外,主题类景区也在近年来呈现热度上升趋势,44.5%的用户选择在主题公园、游乐园等景区出行游玩。用户出行-信息获取调研结果显示,在了解国内旅游景区信息方面,用户主要是通过在线旅游预订网站广告(60.5%)和旅游攻略网站推荐(56.6%)这两个渠道。随着旅游网站上的信息越来越全面和细致,用户更多地选择从网上获取景区相关信息,从而规划自己的出行计划。用户预订-预订时间及渠道调研结果显示,国内旅游用户在预订景区门票时,有92.8%的游客会选择至少提前一天订票。在预订门票的选择渠道方面,线上订票成为用户预订门票的主要形式,59.7%的用户选择在在线旅游网站上进行门票预订,会在景区售票处购买门票的用户只占到8.8%,越来越多的游客会在线上为自己的出行做好准备。而选择在线预订门票的用户中,接近九成(87.2%)的用户选择在移动端进行预订支付操作。用户预订-选择驱动力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旅游用户通过在线旅游网站购买景区门票的最主要原因是价格优惠多(42.6%),此外,网站预订方便快捷也是用户选择线上购票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在线旅游网站,用户能够获得更实惠的门票价格,使用更便捷的支付方式购买门票。用户消费-消费金额在购买国内景区门票的价格方面,2018年国内旅游用户最近一年购买的门票平均票价在101-150元这一区间的占比最高,达到36.9%,用户购买景区门票的平均票价为169元。在游览景区过程中,有98.4%的游客有过额外消费的情况,仅有1.6%的游客未曾额外消费,不消费的原因主要是觉得景区提供的产品品质达不到要求。用户消费-额外消费内容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旅游用户在游览国内景区时产生额外消费的项目主要是餐饮类(78.6%)和购物类(70.8%),这一数据和2017年调研结果一致,可见餐饮和购物一直是游客在游玩时最为关键的两类需求。在额外消费的人均金额方面,100-300元这一区间的游客数量占比最高,达到44.6%,用户在2018年国内景区游玩时平均的额外消费金额为339元。未来出行-门票购买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用户在未来预订景区门票渠道选择方面更为偏好线上预订的订票方式,其中在线旅游网站订票以74.3%的占比居于首位,这延续了当下用户的购票习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线上购票方式,如电商网站、团购网站购票的用户占比也有所上升,景区售票处、旅行社等线下预订门票方式则不再是用户首选。未来出行-门票产品偏好在国内游客希望通过在线旅游网站购买的产品偏好方面,调研结果反映出用户更为偏好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打包产品,选择提供“门票+住宿+交通”打包产品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3.3%,远高于其他产品类型。打包类产品省去了用户多次预订不同类型旅行产品的时间和精力,且在价格方面能有一定优惠,避免了用户出行中不必要的麻烦,受到用户的欢迎。未来出行-服务升级调研结果显示,国内旅游用户在未来预订景区门票的支付方式上,支付宝(84.6%)和微信支付(68.7%)是用户最为偏好的两种支付方式,在当今智能支付不断普及的环境下,这两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会被更多的游客所接受。在希望景区未来提供的服务方面,69.5%的用户选择了快速入园服务,减少排队的时间;57.2%的用户选择了无线网络。这两项主要的需求和2017年调研结果一致,可见要提升游客在景区的游览体验,加快智慧景区的建设步伐势在必行。中国景区旅游发展趋势及案例中国景区旅游发展趋势一传统的IP即为“知识产权”,而在旅游景区中的IP则是可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给游客独一无二的游玩体验。传统景区以“游”和“娱”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产品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能够打造优秀的景区IP是现在旅游行业领军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过去一年来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展了IP建设,通过景区IP的引入,丰富了景区的内涵,延伸了景区的产业链,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中国景区旅游发展趋势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技术的进步升级,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重视对线上市场的投入和优化,加大对景区的线上宣传力度,增加线上售票渠道,加快景区硬件、软件配套设施的技术升级,完成智慧景区的升级,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中国景区旅游景区案例-东方明珠东方明珠塔作为上海的一张名片,年接待游客量达近千万人次。今天的东方明珠塔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登高景点,它已成为一个让游客了解上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载体,并且通过旅游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升级,致力于使游客一直能够获得新鲜难忘的旅游体验。

孔必斗

绿维文旅:旅游客源市场的调研体系

随着旅游现象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发展转变,针对游客这一行为主体所进行的包括客源市场结构与分布情况调研、游客群体社会特征调研、游客消费偏好调研、游客关于目的地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调研等系统性的客源市场分析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一、客源市场结构与分布情况的调研旅游是游客离开自身常住区域前往具有吸引物的区域开展游憩、休闲、观光等体验性娱乐活动,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即是空间跨越性。绿维文旅认为,通过对客源市场结构调研,能够较为精准地掌握游客从哪里来、哪些地方游客最多、游客怎么来、游客为什么来等游客空间跨越的大数据,有助于旅游开发运营主体明确客源市场定位、划分客源市场等级分布、清晰了解目标客源市场与潜在客源市场发展状态,从而为评估市场发展潜力,分析客源地旅游产品供给,研判旅游市场需求,优化规划实施地内外部交通通达性提供参考依据,为有效规避同质化产品,实施竞争性、差异性的旅游市场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二、游客群体社会特征的调研不同游客基于多元化的出游需求参与旅游活动,其携带的社会特征既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又存在趋同性。绿维文旅认为,通过游客群体社会特征调研,发现游客出游的规律,有利于旅游开发运营主体根据项目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对应的旅游方案。例如,当地气候环境十分宜人,老年游客群体占比较大,那么在产品设计中要将老年人疗养、医疗、健身等适合老年人群体的旅游项目纳入考虑因素之列;再如,当地游客市场中青年类游客人数占比较大,那么在规划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哪些资源能够对接中青年游客需求等。做好游客群体社会特征调研,可以通过对游客性别、年龄、消费能力(一般以月收入水平代替)、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多个重要维度的社会信息的全面掌握,预估规划实施地客源市场发展潜力,为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提供思路。三、游客消费偏好的调研对游客消费偏好的调研,主要是针对游客在旅游基础要素与发展要素方面的消费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调研指标包括出游目的、出游形式、出游时间与频次、消费水平、过夜情况、旅游产品偏好等,通过对游客消费偏好的数据调查,能够直观、精准地掌握旅游市场游客消费需求与期望,从而有效地梳理目的地旅游资源规模与结构,统筹规划旅游产品研发体系,迎合旅游市场的游客新需求与期望指明方向。四、游客对于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调研随着旅游逐渐成为大众休闲方式,涉旅企业不断涌入市场,但很多企业的服务质量无法满足游客日益提升的旅游质量需求,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游客二次重游率与推荐率不理想。绿维文旅认为,通过对游客关于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的调研,主要包括对旅游大环境、涉旅企业服务质量(如旅行社经营规范性、酒店服务设施水平等)调研,找出目的地涉旅产业与服务环节中的痛点、难点与盲点,为优化提升旅游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提供指导,从而形成更加合理化、便捷化与舒适性的旅游服务方案。例如,游客纷纷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集散服务表示不满,那么后续的规划中就要将如何优化游客信息咨询、交通换乘、票务购买等集散需求的便利性纳入系统考虑的范畴之列,从而优化旅游目的地旅游氛围与环境。

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市场调查数据统计(图)

根据文旅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总数为39187家,完成第一季度报表填报的为30540家,占总数的77.93%。(一)入境旅游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35.90万人次、139.02万人天,同比减少87.15%、84.83%;接待49.66万人次、185.95万人天,同比减少86.52%、82.79%。第一季度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澳门地区、日本、俄罗斯、韩国、泰国、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数据来源:文旅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第一季度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澳门地区、韩国、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美国。数据来源:文旅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国内旅游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497.80万人次、1540.72万人天,同比减少84.08%、84.05%;接待566.09万人次、1372.52万人天,同比减少81.65%、81.88%。第一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重庆、山东、福建、湖北、湖南、北京。数据来源:文旅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第一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南、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福建、湖北、广西、上海、黑龙江。数据来源:文旅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