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月开始,那个圆脸、头发稀少的“老头”将褪去以往光环,带着新的使命,再次活跃于涂料行业中。今日,德爱威微信公众号向外宣布了一重磅消息:因经营管理需要,林良琦先生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就任为德爱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行使董事长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这意味着,涂料界的“老熟人”、那个掌管了“多乐士”中国区业务达8年之久的林良琦,正式放下了多乐士的话筒,抱起了德爱威彩象,开启涂料行业新履历。对于58岁的林良琦而言,离开阿克苏诺贝尔,选择德爱威,或许算不上最佳选择,但也谈不上将就:德爱威虽称不上世界涂料巨头,但就当前凶猛的发展势头也是业内无人能及的,最重要的是德爱威待林良琦以诚。“林良琦&德爱威”这一新组合能起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相信值得业内人士的共同期待。林良琦在多乐士“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在逾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拥有多家跨国公司商业运营的丰富经验。1994年至2011年履职于飞利浦照明,先后担任首席财务官、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北亚区总经理等职务。2011年至2019年履职于阿克苏诺贝尔,担任中国区总裁兼装饰漆业务部中国及北亚区董事总经理等职务。”这是德爱威在公布林良琦就任信息时对其所做的介绍,里面详细地列举了他多年的就职情况,对其曾任职阿克苏诺贝尔丝毫不避讳,甚至还有几分骄傲。2011年4月,林良琦毅然决然离开了老东家飞利浦照明(任职了17年),出任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及北亚区装饰漆业务部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总裁是后来增加的职位),正式开始了在涂料行业的探索,带领着“多乐士”开疆破土。此后林良琦对阿克苏诺贝尔大刀阔斧,迅速整合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全部资源,并建立中国区管理团队:集合原先分散办公的中国区21个业务部;高性能涂料板块“七变四”;“开刀”装饰漆涂料市场的营销模式。在林良琦任职期间,可以说真正的从战略、业务和组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梳理,让阿克苏诺贝尔迅速“中国化”,将阿克苏诺贝尔变革送入正轨。“如果再干七年的话,将会在产品服务、数字化和工程渠道等领域继续推进。”林良琦离职前不久,在2018年1月接受《界面新闻》的采访时表示。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林良琦与阿克苏诺贝尔也如此。去年3月29日,林良琦将离开阿克苏诺贝尔的消息不胫而走,并最终成为现实。“是真的,他将在这月底正式离任”,那时《涂料经》第一时间得到了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相关人士的肯定答复。郭振华的到来,宣告了林良琦在阿克苏诺林良琦的离开是在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业绩持续下滑,以及阿克苏诺贝尔完成业务“纯洁化”之后出现的种种变动的“余波”影响下发生的,尽管令人唏嘘、感叹,但也是无奈之举。“林良琦与阿克苏诺贝尔的关联之久,以至于我一刹那间无法将其与德爱威联系起来。”林良琦与阿克苏诺贝尔的组合粉还有多遗憾。在林良琦离开多乐士当时,曾有人猜测过他未来的去向,但谁也没有想到会是德爱威。但无论过去如何,脚步不能够停止,对于林良琦来讲,或许德爱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德爱威觅得林良琦谈起德爱威,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也一定不会陌生。德爱威英文名称为“CAPAROL”,其中文名称曾被音译为“卡谱乐尔”,后改为“德堡龙”;其原属于德国DAW SE集团旗下子公司DAW ASIA。由于DAW SE集团中国涂料市场开拓受阻,决定调整(大中华区域)市场策略——2016 年12月,DAW SE集团正式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DAW (ASIA) LTD.”。通过合资公司在大中华地区成立生产基地及销售公司,东方雨虹持有DAW ASIA 90%的股权,德堡龙而后改名为德爱威。在防水巨头东方雨虹“厚实的资本”支持下,德爱威首次进入“2020年房地产商首选涂料品牌”并以5%的品牌首选率排名靠前;成为“中国房地产500强首选供应商”且在涂料类主榜单排名第六、高端水性涂料品牌中排名第一名(首选率15%)。眼看是发展迅猛,但却已发展不前,受制于固有销售体系,体量难以增大,德爱威逐渐成为东方雨虹防水的附属产品:德爱威的发展大部分依附于东方雨虹。比如雄安学校项目,主要是靠防水涂料业务把DAW建筑装饰涂料带进去。德爱威功能涂料体验中心这样毫无新意的发展,难免引起了非雨虹人,甚至雨虹人的质疑——“雨虹人应该知道怎么个情况”、“年销六亿元?六千万还差不多”。(来自于《东方雨虹的“德爱威”现在怎么样了?》文末留言)。就面对如此窘境的德爱威来讲,林良琦是德爱威发展加速器,乱发梳理器:无论是对于发展势头迅猛的德爱威,还是饱受质疑的德爱威,林良琦在阿克苏诺贝尔的管理经验必定能让德爱威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并逐渐形成自身特色。所以,如果说是林良琦加入德爱威,还不如说德爱威觅得林良琦来得更加确切。新组合诞生德爱威待林良琦也是格外真诚。相较于郭振华入主阿克苏诺贝尔时的冷冷清清,德爱威对于林良琦的加入却显得格外的隆重与重视,微信公众号午时准点公布,有种踏着吉时送吉报的赶脚。当日(6月1日),德爱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熊俊还带领管理层全员,为林良琦的加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召开工作交流会。“我们热烈欢迎林良琦先生的到来,期待在他和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德爱威取得新的更高的发展成就!”林良琦在欢迎会上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在德爱威施展出拳击,双方共同进步:我将充分发挥自己在行业多年的从业经验,结合德爱威的特点和现状,积极推动德爱威实现更加快速地发展和更高质量的提升。只见合照中的林良琦手抱德爱威彩象笑容对于这一新组合,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尽管今日只是这个组合的出道第一天。“在一家更具潜力的企业中,如果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林良琦的个人实力将能被无限放大,这相信是这位年过半百的涂料人所想要的。”“林良琦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在阿克苏诺贝尔的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些不甘与挫败感,此时他需要一个能够重新证明自己的平台,‘潜力股’德爱威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德爱威虽暂不是世界百强,但就当前凶猛的发展势头业内无人能及的,日后借助防水巨头东方雨虹的资本以及渠道资源,肯定有不错的发展。”接下来,就要看林良琦治下的德爱威如何演绎“德爱威的未来故事”了。
欧洲留学可选择的院校很多,下面我就分几个常见的方向来推荐一下吧,概述近年来,出国留学的态势持续走高,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到学习深奥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无一不体现了出国留学的多样性和优越性。其中欧洲众多国家拥有非常优秀的教育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萌生去欧洲留学的意向。这里,就由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欧洲(除英国)留学的现状的前景,主要是研究生的申请,并且分别从理科,文科,工科,商科四大块来讲述。作为一个农学本科生,在刚刚结束的申请季中我申请了欧洲八个国家十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所幸有点实力加运气好,目前斩获了十封offer,也算是小有成就。而我申请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学,生物和环境。这也恰恰是理科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领域。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大学的官网,了解了很多关于欧洲热门院校的研究生申请,同时也请教了很多其他专业的欧洲在读研究生,获取了不少其他专业领域的信息。接下来我就先从理科说起。理科专业的选择首先,最好的肯定是瑞士的ETH Zuric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EPFL(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在2017年QS世界大学排名和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别排到了世界第七和第三十五,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学科排名,非常适合有能力的同学进行硕士和博士的深造,但是申请也极其困难。另外ETH也是非常适合做学术,享受生活以及欧洲旅游的地方。瑞士的master和PHD是不需要学费的,只需要每年几百欧的注册费,基本都是英语授课,不同于其他小语种国家,瑞士人的英语很好。但是瑞士相比于美国就很难留下,这也是留学读硕士和博士需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一点。之后就是法国的一些国立大学尤其是ENS Paris (巴黎高师),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和LMU(慕尼黑大学)。这些大学的master和PHD基本都是英语授课,同学可以只通过英语考试而去申请这些大学,免去了学习法语,德语、荷兰语的烦恼。法国高师的自然科学和数学非常优秀,但是每年几百人的录取难度在世界大学中也是屈指可数。荷兰国家虽小,但是教育非常发达,国际化程度也很高,当地人也基本都会讲英语,所以语言上并不会有什么障碍。其次就是欧洲其他地区的优秀大学,比如比利时的荷语鲁汶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瑞典的皇家理工学院,还有德国的很多其他大学等。这些学校在本科阶段的英语项目并不多,但是英语授课基本涵盖了master和PHD阶段,这也能体现这些国家的国际化程度。顺便说一下,德国的教育质量总体来说很高,而且相对欧洲其他国家也比较好留,是有留学深造和工作目的的同学的非常好的一个选择。最后是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一些高校,比如圣三一大学,都柏林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巴萨罗纳大学,同样,这些高校也都在master和PHD阶段提供英语教学。我觉得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重点看法国,荷兰,德国,丹麦,瑞典的学校,这些学校在理科方面很不错,而且申请难度也没有特别大,对英语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通常托福在80到90就可以申请。文科专业的选择首先我要给大家看一个参考资料,是2017年USNEWS在欧洲地区的Art and Humanities方向的大学排名[1],排名前十的大学依次是1、University ofAmsterdam(阿姆斯特的大学)2、Catholic Universityof Leuven(荷语鲁汶天主教大学)3、Ghent University(根特大学)4、Utrecht University(乌得勒支大学)5、University of Munich(慕尼黑大学)6、Leiden University(莱顿大学)7、University ofHelsinki(赫尔辛基大学)8、Radboud UniversityNijmegen(拉德堡德大学)9、University ofGroningen(格罗宁根大学)10、Freie UniversittBerlin(柏林自由大学)荷兰的学校在文科方面非常强势,有阿姆斯特丹大学,乌得勒支大学,莱顿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等众多大学,而且和我前面提到的理科项目一样,master和PHD 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英文授课的,只会英语也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很大的障碍。一般荷兰大学的申请季在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而且申请也比较简单。其次,我要着重介绍文科专业非常强势的德国大学。我在知乎看到的雲九的关于“德国留学有哪些好的文科专业的学校”的回答就非常有指导性建议,里面很全面的介绍了众多拥有优秀文科专业的德国大学。尽管大部分德国的大学都比较重视理工科,德国的文科专业也不可小觑。其中,法学、哲学、经济学,新闻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在德国大学都是很受欢迎的文科专业。在他的回答中,介绍了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慕尼黑大学,曼海姆大学等很多德国的大学。另外,在申请德国大学的master项目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同学们要尽早申请和通过APS认证,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认证,具体准备和流程可以参照百度或者德国驻华大使馆的APS认证中心网页。 很多同学可能因为没有通过APS认证而和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所以需要尽早准备,最好是在大三就完成APS认证。工科专业的选择说到工科,就不得不提法国的众多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别称X),INAS(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法国工程师院校联盟。其中法国工程师院校联盟又称工程师大学校集团,是众多工程师学院中一部分学科相近或相关的工程师学校所组成的小范围联盟,总共由11所学校组成,还有和国内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项目,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作为国家工程的栋梁,工程师当之无愧,这也和法国工程师教育的教学特点分不开。法国的工程师教育主要特点就是多层次的实习训练和大量的实用课程。如果国内的同学想申请这些学校,难度自然是很大,需要很高的绩点和其他学术背景,但是入学之后,这些学校会很好的锻炼你的能力,对你未来的发展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再说说德国,一向以严谨出名的德国工科在欧洲乃至世界非常有名。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的工科专业很有自己的特色,主要集中在车辆工程专业,材料类专业,电气工程类专业和光学专业。TU9为德国理工大学联盟,它是德国九所工业大学的联合平台。TU9有广泛的学科设置。TU9联盟建立的目标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教学机制,同时保证各大学间的资源共享。而德国TU9联盟的优势专业设置涵盖从土木工程、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等典型的工程学科,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为工科学习打下重要基础的自然科学专业。亚琛工业大学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作为偏重实践性的大学,地处荷兰,德国,比利时交界处,近几十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也受到很多德国当地企业的赞助,其中不乏宝马,奔驰等国际大公司。还有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因其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优异的科教质量被德国科研联合会(DFG)评为首批三所“精英大学”(Elite-Uni)之一,坐落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拜仁)州首府慕尼黑,是该州唯一的工业大学也是德国最古老的工业大学。还有斯图加特大学的汽车和发动机工程专业,耶纳大学的光学专业在业内都是非常优秀的。最后,再说一下申请,APS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但是master很少有纯英语项目,那也就是说申请这些学校的工科必须要求有德福成绩,这也是对国内想去德国留学的同学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是大多数PHD项目还是都有英语授课的,只会英语就不用担心。另外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如荷兰的3TU,埃因霍芬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屯特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赫尔辛基大学,奥胡斯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去网上看看相关学校的信息。商科专业的选择先介绍一下2016年《FinancialTimes》(《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行榜。这份排行榜被誉为“欧洲商学院竞争力风向标”。1、LBC(伦敦商学院)2、HEC Paris(巴黎高等商学院)3、Insead4、IE Business School5、University of StGallen(圣加仑大学)6、Esade Business School7、SDA Bocconi(博科尼大学)8、Iese Business School9、IMD10、Rotterdam School ofManagement(鹿特丹管理学院)很多商学院好的学校都集中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家,但是由于国际化和开放的环境,是的其中很多项目都是英语授课,但是同时也需要GMAT成绩,有一些学校还要求面试。申请商科和申请其他专业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需要过硬的实习经历,只有GPA,语言,GMAT,实习,文书同时不错的情况下,才可能被这些顶尖的商学院录取,不过,这些学校也提供很丰厚的奖学金,对商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尽早规划和准备。最后介绍一下神奇的“欧盟硕士”。这个项目英文是Erasmus Muns,也有译作欧盟奖学金。主要是欧盟为了对抗去美国的众多留学生而产生的由欧盟主导的留学计划。EM项目非常庞大,除了硕士之外,还有博士项目和研究学者项目,参加的学生和学校都能从欧盟领到非常可观的一大笔经费,每个项目有所不同,但是也能够完全涵盖学费、生活费等其他费用。我查阅了网上的一些资料,EM项目和之前master和PHD 项目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语言。EM的授课语言通常是本国语言,而在EM期间,你需要跑好几个国家,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你的学习和研究有所不利。而EM项目中少有传统专业,大多都是新兴的交叉专业,这也是非常考验学生基本知识的地方。总之,EM是一个高质量的欧洲留学项目,虽然在国内知道的人很少,名气也不大,但是参与的大学都是欧洲老牌高校,生源筛选也很严格,对于那些想要去欧洲深造,但又想体验欧洲各国风情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其实欧洲大部分的院校都是不错的,主要还是看你想学什么专业,再去选择会比较好,内容来自申请方问答社区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近一个月来多国疫情形势全面告急。遍布全球的百余万中国留学生,从忧心祖国战“疫”形势的海外支援力量,转眼间变成了全国人民关心、关注的对象。他们是回国还是继续留在当地?如何应对严峻的疫情挑战?如何规划疫情下的留学生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目前仍在英国、比利时、俄罗斯、阿塞拜疆、澳大利亚、日本、柬埔寨等国的多位中国留学生,听他们讲述各自选择的战“疫”之路。去留都不是疫情的局外人“欧洲疫情来势迅猛,比利时政府被迫采取隔离措施,学校也宣布停课。这让不久前还在忙着向国内捐款捐物的留学生们多少有些措手不及。”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生梁博深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疫情确实造成了一些困扰,但也让我体会到了温暖的环绕。”比利时“封城”三周以来,梁博深已从最初的心神不宁逐步调整到适应。虽然身边一些年龄较小的本科生选择了回国,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大多数研究生选择了留守当地居家学习。他对记者说,国外疫情发展的确令在国内的父母操碎了心。“我爸妈每天一大早就攥着手机盯着时钟看,一直要等到我的电话、听到我一切平安的消息才会放心,还反复叮嘱我注意安全、不要出门,争取早点回国。”梁博深说,“父母就希望我能赶快回国,回到他们身边。我理解这份舐犊情深,但回不回国,还是要充分考量疫情发展、安全风险、课业负担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然后再作出合理选择。”留守英国的在读研究生小唐,也从最初关注国内疫情转变为关注英国疫情、英国防护物资供求、物价状况,以及学业被迫中止等问题。他说:“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都不可能是这场疫情的局外人。”27岁的于洋目前是莫斯科斯坦金国立技术大学金融系的研究生,已在俄罗斯留学7年,他2月12日才从国内返回学校。于洋对记者说,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对比各国疫情防控成效,中国当之无愧是最出色的。加上学校目前通过网上远程教育向无法返俄、在俄滞留的学生开展线上授课,他身边的许多同学都有回国意愿,但旅途中客观存在的种种风险又让他们十分纠结。自3月27日起,俄罗斯各航空公司暂停运行所有国际航班,想从莫斯科直飞国内已不可能,部分回国心切的同学仅能选择乘坐俄国内航班或火车前往远东地区再经陆路口岸回国,可是陆路口岸人员通行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生朱家乐看来,只要注意个人防护,留在当地是比较好的选项。上个月因澳大利亚入境管制要求,朱家乐被迫选择从国内出发取道泰国再返校。“我是在泰国隔离了14天后才获准入境澳大利亚的,花费了巨大精力和时间,此时再选择回国没必要也不太可能。”朱家乐对记者说,签证问题和疫情防控两个方面是他选择留守的主要原因,“有些像我一样签证在2020上半年到期的同学会担心签证申请问题,如果在澳大利亚境内申请,应该可以比较顺利地获得临时签证继续正常学习;如果回到国内申请,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变数。”朱家乐说最重要的考虑还包括对未来的规划,“从疫情发展形势看,澳大利亚很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封锁国境,如果现在回国,意味着2020年的学习、工作都将无法按照原定计划推进”。除了旅途风险、签证顾虑,学业是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心理学系学生张春晖选择留守的最大原因。“我觉得学习才是留学的根本目的。我才来学校几个月,不想折腾。将来疫情好转了学校复课,来回折腾一趟会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张春晖说,虽然父母也担心当地疫情,但他们还是很支持自己的想法和决定。50万份“健康包”更是“定心丸”“随着海外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海外留学生的安危冷暖时刻牵动着祖国和人民的心。”4月2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在海外约有160万名留学生,目前仍在国外的大约有142万人。虽然大多数留学人员按照世卫组织和国家疾控中心的权威建议,秉持“非必要、不旅行”的原则,仍然选择留在当地,但马朝旭也强调,对于身处疫情严重国家、确实有困难急需回国的留学人员,党和政府将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协助他们逐步、有序回国。对于选择留守当地的留学生而言,防护与安全已是当前第一要务。“虽然病毒无情,但祖国在奋战抗疫时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留学生。使馆从防疫提醒、帮助协调学业生活困难,到协调就医、提供防疫留学生‘健康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对海外学子的关怀。”韩国世宗大学酒店旅游管理学院餐饮管理专业博士生年陈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韩国疫情升级后,中国驻韩国大使专门与在韩留学生代表视频连线,了解留学生们遇到的困难。使馆也积极与韩国政府和大学沟通协调,促请出台帮助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在日本横滨留学的吴华章、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的梁博深、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朱家乐、在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的黄倚铃、在阿塞拜疆建筑与工程大学的高栓伟、在美国纽约大学的王梦、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沈怡筠……记者联系到的许多留学生都收到了中国大使馆送来的“健康包”。口罩、手套、消毒水、中成药、体温计、防疫手册、出行指南……“健康包”里这些最急需、最紧缺的防疫物资,被留学生们称为防疫“及时雨”。高栓伟说:“在‘健康包’中还有一封大使馆写给留学生的信,让我们这些远在海外的学子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大使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是我们所有留学生坚强的后盾。”黄倚铃也表示,因为这个“健康包”,她感觉自己在柬埔寨并非孤立无援。吴华章则说,收到“健康包”就像是吃了“定心丸”,他感受到了祖国的牵挂和关爱。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4月2日也表示,除了呼吁留学生加强自我防护,教育部和驻外使领馆还建立了海外留学人员疫情检测和日报制度,一旦发现留学生中出现感染或者疑似病例,使领馆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协助就医。田学军介绍说,截至3月31日,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共有36个确诊病例,这些同学都得到了及时的、比较好的救治,其中有11人已经治愈出院。许多留学生从“自助”走向“助人”令人欣喜的是,许多留守当地的中国留学生不仅注意加强自身防护,还积极投入当地抗疫,从“自助”走上“助人”之路。今年1月武汉疫情暴发后,担任鲁汶中国学联主席的梁博深,与留学生们迅速发起了“支援新冠肺炎救护前线”募捐活动。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了200多位留学生捐献的1万余欧元善款。梁博深和伙伴们第一时间采购防疫物资,通过海航开辟的“绿色通道”运回湖北。3月比利时疫情扩散后,梁博深和小伙伴们也很快收到了江苏无锡市政府、宜兴市钱秀玲基金会等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向在比留学生赠送的防护物资。感恩之余,他们也决定投身支持比利时抗击疫情。据梁博深介绍,鲁汶中国学联已向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布鲁塞尔布鲁格曼医院和专门进行病毒检测的鲁汶大学附属医院捐赠了1000个外科口罩和400个医用防护口罩。很多同学还自发加入了每晚20时为当地医护人员鼓掌的“快闪”活动。平时负责留学生与使馆联络工作的阿塞拜疆中国留学生会负责人陈玉,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创建了“阿塞拜疆留学生会”公众号,负责转载使馆的重要通知,更新阿塞拜疆疫情的最新消息,及时发布涉及与在阿华人和留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我只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服务好在阿华人群体,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常会有同学、朋友向我反映,网上关于阿塞拜疆的汉语资料太少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大家充分获取最新信息。”陈玉说,通过这个公众号,在国内的父母也了解了阿塞拜疆的最新情况,“有很多家长都不懂外语,通过我们发布的信息,也能让他们更加安心。”正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国际公司法硕士学位的吴芃,从3月5日起开始绘制当地疫情图表。当他把第一天制好的图表发布在英国卫生部推特正文下的评论区域后,意外地收获了当日最高关注度和点赞量。之后,吴芃根据英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每天更新图表,展示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增长走势,让人们对英国疫情状况一目了然。不少网友给他留言说,这张疫情图表比简单的数字统计更能让人看懂疫情趋势,也更能唤起人们对疫情防控的重视。选择继续留在英国的吴芃表示会继续坚持制图,直到英国疫情好转,“我感觉这对很多网友有帮助,许多人会每天等待我的更新,这让我萌生了一种责任感”。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留比学生梁博深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通过中青报·中青网对身在祖国的父母和亲友说一声:“不用太担心,我们挺好的!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回国再与大家相聚!”本报北京、布鲁塞尔、东京、莫斯科、巴库、金边4月2日电
*来源:清华大学清新时报(qingxintimes),作者:郑可书三个月前,中国留学生们的海外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有人匆忙回国,有人暂时留守,但说到底,他们的故事都关乎焦虑,关乎隔阂,关乎时间与秩序,关乎理解与选择——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样。平行世界路上没什么人了,包括特拉法加广场——这个伦敦的地标、市中心、观光和游行胜地。非要用热闹程度做类比的话,它就是上海的人民广场。你能想象人民广场没人了吗?早晨7点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生李漫戴上口罩,戴着塑胶手套的左手拖了一个24寸的行李箱,然后,透过眼镜和防护镜,她看到了几乎没人的特拉法加广场。“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好魔幻,你知道吗?”3月13日的时候,也就是三周前,这个广场还到处是人,在抽烟、喝咖啡、喂鸽子,似乎丝毫没受本国近60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影响。其他故事我们都熟知了——英国病例激增,政府提出“群体免疫”,随后又公布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口号是“Stay at home. Save lives.”(待在家里,拯救生命)。这次去超市,是李漫近三周来第一次出门。购置的食物把行李箱塞满了,她又另装了一个袋子。算起来,李漫们的“魔幻感”从1月下旬就开始了。那时疫情在武汉爆发,目之所及全是相关新闻,确诊病例数眼见着增长。人们的生活也如同那些涨价、脱销的口罩、酒精,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改变。一些留学生提到那时与国内家人的争吵。李漫的父母坚持大年初一请吃饭,5张桌,还有很多外地亲戚。伦敦比国内早8个小时,她特地熬到伦敦凌晨、国内大年三十早上,给刚起床的爸妈打电话:“万一传染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年纪大挨不住,这种风险你们承担得起吗?”几乎没人的特拉法加广场 图片由李漫提供到了2月,国内疫情的防控措施逐步铺开,身在国外貌似安全了——至少德国留学生赵繁是这么想的。妈妈让她囤点口罩,她不以为然,“中国离德国那么远,根本就不会传过来。”谁能预想得到将来的事呢?很快,输入型病例在各国出现,确诊病例激增。经历过国内疫情信息的轰炸,中国留学生明显比外国人敏感得多。读研一的赵繁住合租公寓,德国疫情爆发后,她就闭门不出,“特别怕有人敲我的门”。3月中旬,她在楼梯上偶遇一个外国室友。室友跟她打招呼,她不敢张嘴,只用力地招招手就走了——这被她形容为“落荒而逃”——她听到室友嘀咕:“那么害怕吗?”口罩也不好买了。她听一个中国同学说某药店还有,就专程坐公交车去买了两个N95。但走在路上,她还是不敢戴,怕被歧视,具体来说就是“明知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却好像低人一等”。你或许无法理解,赵繁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诡异”,但她依然这么想。她身边有中国同学因为戴口罩上街而被骂是“病毒”;有人发朋友圈,说要从现在开始学骂人的词,这样遭遇歧视了才能反击。还有其他的例子。比如英国埃克塞特,中国留学生贾立戴口罩上街,有外国人迎面走来,看到他,“Oh——”地大喊着跑到街对面去了;比如加拿大多伦多,也是中国留学生戴着口罩,有外国人上前问:“你去过武汉吗?你有没有病毒?”……更别说那些戴口罩的亚裔上街被打的新闻。事实就是,你很难指望别人的理解,除非你遭遇的不幸也降临到他们头上。一个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课上老师提起中国的疫情,别国同学纷纷发表观点,只有她坐着掉眼泪;疫情在全世界爆发后再谈,同学们的说法变成了“我拒绝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想保持心理健康”。在日本东京留学的韩露(她将在今年4月底入学庆应义塾大学读研究生)也有类似的感受,她用的原话是“人类的悲欢无法共通”。她每天关注国内的疫情新闻,心情沉重,尽量不出门,购置各类消毒用品;身边的日本朋友虽会问候,却只觉得她家离武汉远、家人没问题,那就万事大吉。真正的感同身受遥不可得,“像在平行世界,我每天看到的消息是这么惨的消息,每天的心情是这么低落的心情,但对日本人来说,中国疫情很严重,却是抽象的。”狂轰滥炸的信息是恐惧、焦虑生长的绝好土壤。韩露经常听到身边人确诊或出现类新冠症状的消息,如今的心态是,“就算轮到我也不意外,但我真的努力防护了,也没办法。”还有英国伦敦的留学生在奶茶群问:“现在点奶茶会不会有病毒?”有人支招:“实在不放心,你可以倒出来微波一下。”人在害怕的时候,总会不由地构想最糟糕的结果。一个美国佐治亚州的留学生,有次用手机看新闻,觉得眼酸、头疼、胸闷,一看文章,这就是轻症的症状,“我不会感染了吧?”;再往下拉:“因新冠引起的焦虑,症状有头疼、胸闷”。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生杨晨,2月上旬刚从国内回校。几天后,她开始咳嗽、低烧、喉咙痛、拉肚子,都是新冠的症状。她去当地医院做核酸检测,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等结果,跟外面的工作人员交流要用电话。等了四个小时,心就提了四个小时,“整个人处在那种考试前的紧张状态”。干等太熬人了,但还能做什么呢?她闷头搜网上的病例,对比自己的情况,甚至做好了感染的心理准备。幸好,结果是阴性。挺戏剧性的,年后飞回比利时的时候她还庆幸“跑毒成功”,没想到,“只是跑进另一个毒圈”。在隔离间等待结果时,杨晨用来与房外工作人员交流的电话 图片由杨晨提供买机票就像买彩票毒来了,人的第一反应当然是跑,就跟你打吃鸡游戏一样,又有什么可指摘的呢?尤其一些留学生跟外国室友住一块儿,本就没有隔离的条件。没有人想被感染,包括留学生。但有些人不这么觉得,“回国添乱”、“千里投毒”,他们在网上如此评价。那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留学生贾立在买机票的时候,爸爸就提醒他,回来的时候要低调,“你不是钱学森,人家不欢迎你回来。”谈起这个,贾立的语气有点激动,“我回来怎么了,对不对?我自己做好防范措施,我也没影响别人。我服从隔离办法,影响到谁了,对不对?”学校陆续作出反应,改上了网课。确信不会影响学业后,很多人买了机票;也有人秉持“没有必要冒生命危险”的信念,提前中断学业回了国。比如一个21岁的留学生,直接从东京的语言学校退了学。做回国的决定好像很容易,现实却不是。为防控疫情,中国民航局调减了国际客运航班量,自3月29日起,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中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抵离中国的航班,客座率不得高于75%。经测算,每天通过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数将由2.5万人降到5000人左右。留学生圈开始流传一个笑话:买机票就像买彩票,你不知道哪班能飞;就算买到能飞的,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允许落座的75%。3月26日,中国民航局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赵繁是那个只敢用手势跟室友打招呼的人,也是机票在起飞前一天被取消的倒霉蛋。这件事是3月28日一早,她醒来后发现的。你知道的,人的悲伤有时是滞后的,所以直到下午,同学问她第二天什么时候起飞,她说“取消了”,眼泪才应声流下来。她不死心,继续刷机票,看到一张国内航空公司公务舱的,要4万元人民币,是之前被取消那张的两倍多。四万元啊,她一下吓哭了。为什么没有像早已顺利回国的朋友们那样,早点买好票呢?这一下子,家里要莫名其妙付那么多钱。“我觉得超级无力,票太贵了,但我又好想回去。”票可不会等她考虑完全。犹豫的工夫,票没了。第二天继续刷。刷到一张3月31日出发、3万元经济舱的,这回果断入手。她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很激动。我问她激动有什么表现,“就是我笑了呀。”她说。好像笑是一件很罕见的、值得特别画出重点符号的事儿。她已经很久没有那么开心地笑过了。可这种开心只持续了一会儿。她又开始担心航班取消,或是体温通不过检测。等待回家的日子里,她有时会突然想开心地大哭一场,但怕眼泪会传播病毒,只能忍着。下午两点多的飞机,她前一晚只睡了两三个小时,当天上午就到了机场。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吗?很矛盾,她是这样形容的,很绕,但很精准,你们一定能看明白:离回国越来越近了,好像也知道自己能回国,但直到起飞之前,都不敢100%确定;顺利坐上飞机了,还怕突然被请出去。她不想错报一个好消息,广播说“机舱即将关闭”,才终于告诉妈妈:“我上飞机了。”还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生陈莱,她没刮中的“彩票”数量至少是4。第一张,3月23日,新加坡转机,几天后新加坡出了政策,不让转机了;第二张,当作备用买的,3月21日,芬兰转机,当时她以为第一张稳妥,就退了票;第三张,3月25日,吉隆坡转机,后来航班被取消;第四张,3月29日,埃塞俄比亚转机,赶上民航局的政策,航班取消。机票抢手到什么地步呢?陈莱几次在航空公司官网刷到余票,填信息的手速慢了,票就没了;在国内的妈妈四处找票,有天想买张4万8的,过30分钟再去问,票贩说那是30分钟之前,现在的价是5万1,还无法保证成功出票。她差点放弃了。3月26日,她听说了候补买票的方法,在下午收拾完行李去机场碰运气。那晚某国内航空公司有一班九点直飞上海的飞机,八点值机快结束的时候,她才知道,她有票了。取票的路上,她看到几个人在等候补。有人要一张商务舱的票,卡里钱不够,没刷成,旁边的人随之大喊:“他不要,我要!”她感觉,上飞机就像登诺亚方舟。拿到机票的一刹那像是做梦:“要回国了,居然要回国了。”但到这一步,一切仍未结束。“飞机上跟生化危机似的”,大家把能戴的都戴上了,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还有浴帽、雨衣。几乎没人吃东西,很少人上厕所。飞行时间是11个小时,陈莱又渴又饿,没忍住,喝了口果汁,又开始担心:“我最后不会因为喝了这口果汁而感染吧?”到隔离点的时间是近凌晨一点,此刻距陈莱到伦敦的机场,已经过去了26个小时。从伦敦回国的飞机上 图片由陈莱提供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这场疫情会影响我们到什么时候呢?有人说几个月,有人说几年。在我们看到的这些留学生身上,是至少4个小时、26个小时、3周,或者更长。那个得了流感的比利时留学生杨晨,当时已经做好了感染的心理建设,在知道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之后,反而“完全不怕这个病了”。回国过年的时间里,她已经把信息轰炸、焦虑担忧全经历过,这回在比利时,她不想再经历一遍了,于是“开始对这些事情漠不关心”。这几天,比利时的天气不错,白昼很长,晚上九点才天黑。杨晨和朋友约着出门散步,在附近的森林或公园,偶有人骑车或跑步经过,大都没戴口罩。花开了,黄的,粉的,大朵大朵点缀在绿叶间;流经的河被阳光照耀,泛着粼粼波光。“你会觉得你跟疫情一点关系都没有。”她说。她买了5月初回国的机票——与其说是逃离,不如说是追寻。她想回到“让自己生活步入正轨的地方”,回到热闹忙碌,有朋友、有事做的状态。比利时给不了她这些,她就回国找。比利时,阳光下的河 图片由杨晨提供感到“人类的悲欢无法共通”的韩露还留在东京,因为担心路上的风险。疫情之前,她和中国室友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而最近,两人每天都要窝在一起——不夸张地说,那就是“生死之交”。幸好有彼此,因为“这种情况身边就得有个人”。而有人享受孤独,比如那位22岁的东京留学生。她独自住在出租公寓里,平时除了上学就很少出门,疫情爆发后宅家里也没啥感觉,只是放假却不能出去玩,有点无聊。也有人为此痛苦,像独自隔离三周、拿着行李箱去超市的李漫。4月3日,她把楼里另一个留守的中国同学叫来宿舍,一起吃了晚饭。她太久没见活人了,以至于把一起吃饭这件事形容为“这么亲密的接触”。两人喝了奶茶,煮泡面吃,就加了点菜、鸡蛋,再放片芝士,很普通吧?但她们都说,这是最近最好吃的一顿。有些认知发生了变化。“没想到。”很多人提起疫情这么说。李漫觉得,大家从前总以为事情都在计划之内,以为能知道世界将怎样发展,你完全不会想到会有这场疫情,而它告诉了你:“原来事情还会有这种走向”。“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她说,“明天要是说有外星人,我觉得也不是没可能。”另一个感想是,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彼此理解。“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用一个人去代表一整个群体。”这是在采访尾声,我说李漫心态不错时她的回应。她提到陷入恐慌的同学,“我不慌不代表人家不慌,我的处境还是蛮安全的,但人家可能情况比较糟糕,慌也有慌的道理。”“不是钱学森”的贾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给别人贴标签。”和朋友吃完饭五天后,李漫去做了分派中国留学生“健康包”的志愿者。包装贴着“祖国永远在身边”,每个包里有两个N95口罩、20个普通外科口罩、一大包消毒湿巾和两盒连花清瘟胶囊。很多接受采访的留学生领到了健康包,或已在申报领取。健康包 图片由李漫提供美国时间4月17日,“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四海聚一家》线上演唱会)在世界各地同步播出,全球百位艺人参与。李漫看了节目,最直接的感受是全球化——全球化带来了疫情,也带来了这场直播,“大家在共享同一种焦虑,也在共享同一种抵抗疾病的感动。”文中人物皆为化名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清新时报”,作者郑可书,责编张立榕,排版于丝。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最近,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公布了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杨晓菲老师获得核物理领域青年科学家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在中国工作的核物理学者。这距离杨晓菲来到北大攻读博士学位,刚好过去十年。十年间,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杨晓菲一步一步走到了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在谈及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和感悟时,她却常常提到“傻一点”、“傻功夫”这样的词语。十年科研,只是起点今年,是杨晓菲本科毕业的第十年,她获得了国际物理学界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奖。这十年里,她秉承科研探索初心,有幸受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博士联合培养,随后又到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欧洲核子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职北大实验核物理团队。这十年里,她的科研之路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种种曲折艰难之后,她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邀请报告。今年3月,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奖获奖名单,杨晓菲凭借在高精度激光核谱技术以及不稳定原子核基本性质和结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核物理领域青年科学家奖。她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在中国工作的核物理学者。杨晓菲说:中国的核物理研究起步虽晚,但近些年发展迅速,出色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权威奖项的获得也是自然的进展。此时获奖,是她的幸运,这是对她过去十余年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她未来职业生涯的鼓励。目前,杨晓菲还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她未来五年的研究规划是借助国内外正在发展的新一代核物理大科学装置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将与国内外的研究团队开展全面合作。北京大学加速器楼大厅核物理学,又称为原子核物理学,研究起源于1896年。在很长的时间里,核物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自然界存在的原子核。科学家用加速器产生出放射性核素以来,核物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开启了向未知原子核的拓展。原子核的复杂性决定了核物理研究的美丽多彩;而核能、核安全、核医学等的应用,又在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加速器已经能够产生的核素有三千多个,而理论预言是一万多个。杨晓菲解释说:“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并不存在,需要借助大型加速器装置。对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的系统性认识需要各种实验技术的结合。我们的工作聚焦在基础研究,是对未知物质世界的探索。当然,这些基础探索也会有长远的潜在应用。”杨晓菲在北大从北大出发,再回到北大杨晓菲本科三年级参加北京大学的夏令营,随后保送北大的研究生。回忆起与北大的缘分,她说:“我大四做本科毕业论文时就加入到北大实验核物理团队。我参加的第一个核物理实验是在兰州HIRFL-RIBLL放射性束流线上开展的。”在实验团队里,大家一起努力,齐头并进,气氛活跃。杨晓菲喜欢这种团队协作的氛围。本科毕业后来到北大及至出国学习和工作,杨晓菲与北大实验核物理团队始终保持联系,经常受到老师们的鼓励与指引。杨晓菲感慨:“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学习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本科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而研究生期间,你会发现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则广泛得多。我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习和工作方式的重要转折是在北大完成的。”在北大读博士期间,杨晓菲到日本理化所参加联合培养。从北大毕业后,杨晓菲到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欧洲核子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在欧洲也有几个研究机构向杨晓菲发出邀请,但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北大。她说回国也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就如同她欧洲同事在她回国前提到的“Nothing can compared with a job in your home country.”母校的情分也是一个缘由,北大在杨晓菲的科研道路上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喜欢北大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也喜欢勤勤恳恳做实事的“北大人”。核物理实验研究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绝不是单打独斗就可完成的。杨晓菲对自己团队的博士生很满意,对北大实验核物理团队的老师也始终充满崇敬与感激之情。回到北大一年多以来,杨晓菲科研与教学并重。她指导3个博士研究生,为本科生讲授“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与其他老师共同为研究生讲授“核反应与衰变”课程。杨晓菲说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持续的学习与学生的反馈可以启发她的研究思维,而科研以及前沿进展可以融入她的教学课堂。她采取交互式授课模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给学生自主查阅文献、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最重要的不是寻求答案,而是寻求思考和发现新的问题。”傻一点,不去想那么多杨晓菲所从事的对不稳定核的研究,需要依赖大型加速器装置,在实验时间和地点是都有许多限制。研究团队需要事先提交实验计划,在专业委员会答辩通过后才有可能排定实验时间。在实验操作之前,还需要大量时间做准备,实验后更需要长时间的数据分析和物理研究,因此每次实验的机会都极其难得和重要。实验机会的难得与错失机会后的沮丧是成正比的,而杨晓菲就曾体验过这样的沮丧。那是在日本学习期间,杨晓菲所在的团队预约了一次两天半的束流时间。她和团队提前几个月加班加点的测试、准备,但就在束流来临前的几个小时,液氦恒温室的仪器坏了,无法保持超流体状态。“这是未曾遇到过也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凌晨三点,实验取消,大家都很沮丧。再等了一年,实验才安排上。”正是这样的挑战,让杨晓菲取得的成绩显得弥足珍贵,“给你3天的束流时间,那你在规定的3天里就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一个实验几十个人一起干,团队协作就变得尤为重要,有问题24小时不睡觉也要把它解决。”面对充满复杂问题与严苛挑战科研之路,杨晓菲说,喜欢就坚持,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喜欢,就是不达目的就不弃不舍。你喜欢这一行,也有这个机会和条件,就执着地干下去。也许就是傻一点,不去想那么多。”作为老师,杨晓菲希望同学们也能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要因为外界东说西说就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低谷与高潮,起起伏伏是常态,但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傻功夫下到了,结果总不会太差的。”兰州大学杨晓菲个人简历2019 年获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2017 年至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客座研究员2014 年至 2017 年比利时鲁汶大学(欧洲核子中心ISOLDE),博士后2011 年至 2014 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中心,联合培养博士(IPA)2009 年至 2014 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2005 年至 2009 年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来源:北大物理学院、新闻中心图片:受访者采访:廖秀芳、陈晓雪文字:廖秀芳排版:筱羽责编:以栖
(今年的具体信息还没有出来,详情请关注https://www.csc.e.cn/以下是去年的信息) 一、简介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与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每年拟共同资助优秀人员赴比利时新鲁汶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协议内容1.协议名额: 10 人/年2.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不超过 48 个月3.资助内容 国家留学基金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比利时新鲁汶 大学负责向奖学金获得者提供不超过 48 个月的学费、注册费和每月最多 380 欧元的住宿补助。三、申请条件1. 申请人应符合《2020 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规定的基本条件及《2020 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办法》中规定 的申请条件。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4.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申请时年龄满 18 周岁,且不超过 35 周岁。5.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6. 申请时外语水平达到《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外语合格条件》相应类别申请人要求。7. 申请人须达到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对相关学术能力与外语水平的博士生入学要求并获得外方对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合作奖学金”的提名资格。
欧洲英语授课本科专业介绍全球TOP50顶级大学荷兰 4 所,比利时 1 所,法国 1 所,瑞典 1 所这7所大学是由业内公认的最权威的四大榜单评选而出,但排名未必能真实反映一个大学的综合实力,且由于欧洲大学普遍规模相对于英美国家的大学来说会小很多,又加上英语授课的专业不多且本身又不是母语,所以很多因数都会影响其排名高低,实际上这7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的学术圈内的威望要远超其榜单所反映的实际情况,在其强势的科类,其教学和学术和研究能力的都属于顶尖级别,与英国和美国等TOP50的大学属于同一等级大学。0 1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英文: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简称 UvA ,是一所坐落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 世界级顶尖研究型大学 。阿姆斯特丹大学下属的商学院( Amsterdam Business School )是荷兰乃至 欧洲最好的商学院之一 ,取得了 EQUIS 、 AACSB 、 AMBA 三项世界顶级认证 ,是世界上只有 1% 的商学院同时拥有 这三项皇冠认证。 阿 姆斯特丹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有着高质量的研究生和世界前沿的科学研究, 同时,其本科教育也相当卓越。该校注重国际化,提供超过85个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阿姆斯特丹大学成立于 1632 年, 它是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 Universitas 21 、欧洲首都大学联盟、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的重要学术成员 ,共诞生了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五位荷兰首相。 传播学及媒体研究专业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1位。 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3名,和平、医学和化学奖得主各一名。此外,它还产生了 斯宾诺莎奖得主7名。 阿姆斯特丹大学被誉为 “欧洲的哈佛”, 它的办学宗旨是迈入新时代,走入新征程的21世纪欧洲顶尖大学。世界综合 排名QS 64THE 62USNEWS 40ARWU 101-150英语授课本科(3年制):商科专业(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精算,工商管理,商业分析,计量,经济与商业经济社科专业(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传播科学,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政治&心理&法律&经济人文专业(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古代研究,考古学,英语语言与文化,欧洲研究,语言学,文学研究,媒体与文化,媒体与信息,手语语言学精英班文理综合学费:7-9万一年,生活费7-8万一年02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的理工大学。其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工程科学领域, 是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其高质量的教学及科研水平在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其航空航天工程,电子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建筑等学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其强势领域工程与技术总体排名 世界第15位 ,其中,建筑学位列 世界第2 ,土木工程位列 世界第2 ,机械航空及制造工程位列 世界第5 ,化学工程位列 世界第13 ,环境科学位列 世界第13 ,电气与电子工程位列 世界第16 ,材料科学位列 世界第17 。水资源工程位居 世界第3 ,交通运输工程位 世界第3 ,船舶与海洋工程位 世界第5 ,航空航天工程位 世界第9 。 此外,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科学等均位居世界50以内。其在量子计算领域也是世界顶尖水平 。QS 50THE 67USNEWS 173ARWU 151-200理工科专业( 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前20): 航空航天工程,地球应用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纳米生物10-12万一年,生活费 7-8 万一年03乌特勒支大学乌得勒支大学(英语: Utrecht University ;荷兰语: Universiteit Utrecht ), 世界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世界百强大学,是 荷兰最好的三所 “U 类大学 ” 之一 , USNEWS 排名多次为 荷兰第一。 校训为 "Sol Iustitiae Illustra Nos" ,意为 “ 阳之正义,泽于万众 ” 。乌得勒支大学建立于 1636 年 3 月 26 日,至今已拥有 380 年 的历史 。该校位于荷兰第四大城市乌特勒支,以其悠久的传统而闻名于世。迄今为止, 乌得勒支大学共培养出 1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 15 位斯宾诺莎奖获得者 。乌得勒支大学拥有超过 3 万学生,以及 6700 多名讲师教授。乌得勒支大学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中的三个荷兰成员之一(另外两个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和莱顿大学), 世界 top50 强校 。 乌得勒支大学地球科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 Times Higher Ecation )评选的 “ 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研究 ” 专项领域,排名 世界第一。 同时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 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发布的 2017 排名中, 乌得勒支大学地球科学院的自然地理学,位居 世界第一。QS 120THE 75USNEWS 55ARWU 49(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150): 经济与商业经济(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30): 哲学&政治 & 经济,全球可持续发展(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凯尔特语言与文化,英语语言与文化,语言学,历史,文学研究,媒体与文化医学专业(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20): 制药科学精英班:文理综合,文理工社4科综合8-10万一年,生活费 7-8 万一年04瓦格宁根大学瓦格宁根大学(英语: Wageningen University ),是一所 研究生命科学的著名高等学府 ,始建于 1876 年。最近几十年,作为瓦格宁根大学研究中心 (Wageningen UR) 的一部分,它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科研机构, 下设植物、动物、环境、农业科技、食品和社会科学 等,致力于推广科研成果,以向全世界提供充足和优质的粮食作物。大学为荷兰本土学生和留学生设置了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及短期课程。 教学计划遵循学士 - 硕士研究生 - 博士连续模式 。大学始建于 1876 年 ( 时为荷兰国家农业大学 ) 。瓦格宁根大学包括三个部分:瓦格宁根大学,研究中心和劳伦斯坦学院。瓦格宁根大学是世界百强名校之一,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 农业方向与 生命科学 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其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 连续 14 年被 Keuzegids 评为荷兰最佳大学 。 该校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科学在USNEWS、 QS 等世界知名高等教育榜单上排名世界第 1 。QS 125THE 59USNEWS 79理科专业(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NO. 1): 动物科学,环境科学,食品技术,国际土地与水资源管理,土壤&水 & 大气,旅游(与布雷达联办项目)14-15万一年,生活费 7-8 万一年05比利时鲁汶大学鲁汶大学(荷兰语: KU Leuven ;英语: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全称天主教鲁汶大学),是比利时久负盛名的最高学府, 欧洲十大名校之一, 2020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50 强高校之一 , 欧洲历史最悠久且最受人尊敬的大学之一,也是享誉全球的世界级顶尖研究型大学 。鲁汶大学于 1425 年由教宗马丁五世下令建立,距今已有近六个世纪的校史,是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同时也是西欧低地国家中最古老的中世纪大学。1968年起法语区鲁汶大学( UCL )从原鲁汶大学分离出来独立成为新学校。鲁汶大学在比利时的荷兰语区并继承数百年来的学校原址,法语区鲁汶大学搬到比利时的法语区。鲁汶大学在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鲁汶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莱顿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创立了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 ,同时也是科英布拉集团、 Europaeum 等大学联盟成员。鲁汶大学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近100多年来,它始终排名全球前20名。近50年来排名在第 17位左右。在比利时乃至 整个欧洲的学术界拥有绝对的权威 。 比利时国王继承人在继位时明确要求其要拥有 KU Leuven 鲁汶大学的硕士学位QS 85THE 45USNEWS 56ARWU 85(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商业工程,工商管理文科专业(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神学与宗教研究(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哲学工科专业(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电子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学费 :2-3万一年,生活费 7-8 万一年, 部分专业需要提供SAT或 ACT06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法语: cole Polytechnique ,又译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别称 “X” ),是位于法国巴黎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是法国最顶尖的工程师学院,在法国各类院校中常年排名第一,被誉为法国精英教育模式的巅峰。综合理工大学于 1794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创立,最初校名为 “ 中央公共工程学院 ” ,于1804年拿破仑一世将其变成一所军事学院,如今综合理工大学仍隶属于法国国防部。 “ 综合理工人 ” 以培养领导人才著名,毕业生大多进入法国或者国际上的私有企业,还有 20% 的毕业排名优秀的学生选择进入国家高级机关职团。在其校友中有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名菲亚特奖得主,三位法国总统,以及近半数以上(三分之二)的法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CEO 。综合理工大学在法国高等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她的名字通常意味着严格的选拔和杰出的学术。她在法国工程师大学校的排名中经常位居榜首:在《快车》周刊、《大学生》月刊、《新经济学人》周刊和《挑战》周刊的排名中位居第一;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认为它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工程师大学校。QS 60THE 93USNEWS 301ARWU 301-400(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50): 数学与计算机(双学位),数学与物理(双学位),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12-13万一年,生活费 7-8 万一年07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卡罗林斯卡学院( Karolinska Institute ),又名卡罗琳学院、卡罗琳医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曾名皇家卡罗琳学院( “ 卡罗琳 ” 是为了纪念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军队),是瑞典著名的医学院,世界顶尖医学院之一,世界百强大学 。卡罗林斯卡学院建立于 1810 年,在瑞典国内仅晚于乌普萨拉大学和隆德大学。学校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卡罗林斯卡学院是 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单一医学院之一 , 也是世界医学排名前十的医学院 ,承担了全国 43% 的医药类学术研究,并拥有一个附属的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 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 )。同时,学院有一个诺贝尔委员会而闻名于世,每年负责评审和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人类医学领域诸多 革命性的突破诞生于此 ,包括 血沉( ESR )的发现、伽玛刀的发明、线粒体疾病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前列腺素的首次发现 等等。此外, 5 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出自卡洛琳斯卡医学院QS 无THE 41USNEWS 51ARWU 38医科专业(综合四大榜ESI & QS & THE & ARWU全球 专业排名 前10): 生物医学15万一年,生活费 7-8 万一年本期就分享到这里了,持续关注我,可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声明: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参考消息网6月24日报道(文/潘革平 陈晨 杨晓红 吉莉)近些年来,随着中欧之间经贸、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中国学生赴欧洲留学增长迅速,成为很多欧洲大学重要的外国学生来源。在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收紧签证的背景下,欧洲大学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选择。比利时——多种机制吸引中国学生“科学和知识无国界。在教学方面,我们不但欢迎中国学生到这里学习,同时也鼓励我们的学生前往中国。”比利时顶尖高等学府新鲁汶大学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校长多娜·桑松女士对《参考消息》记者说,“我们正在寻求双边合作,并建立了多种鼓励中国学生前来留学的机制。目前,新鲁汶约有100多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在这里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共同分享他们的知识、观点以及中国文化。”“在科研方面,我们通过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为我们未来与中国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还与中国的多所高校开展了定期互派访问学者的交流合作。”桑松说。欧洲电子科研领域知名学者、新鲁汶大学教授德尼·弗朗德尔与湖南大学已经开展了五六年的合作,如今担任湖南大学兼职教授,承担着新鲁汶大学与湖南大学博士联培项目。他说:“到目前为止,我所接收的中国博士生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很好的学术背景。他们在这里能非常好地参与我们的科研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融洽相处,能从事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与学术论文的撰写,参加各自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为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奠定基础。”新鲁汶大学国际关系部亚洲事务负责人萨米亚·帕察利季斯说:“新鲁汶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非常开放,与其他国家的学生有着良好互动。他们不仅通过分享自身文化的方式加强与外界交流,而且也在努力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在新鲁汶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很高兴看到大多数来到这里的学生非常愿意学习法语,甚至与当地居民也有很好的互动。”她还用中文说:“新鲁汶大学希望可以迎来更多的中国学生,欢迎光临。新鲁汶大学硕士课程越来越多,有用英文教的课程,所以也欢迎中国学生来用英文学习。”来自湖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曾玺是新鲁汶大学在读博士生,跟弗朗德尔教授一起研究电子器件。他对记者说,新鲁汶大学能够提供给中国学生特别好的实验平台,教授也非常关心学生,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利时新鲁汶大学校园(资料图片)法国——提供暑期赴法体验机会根据法国高等教育署数据,2017~2018年度法国共有343400名国际大学生,其中中国留法大学生数量逾3万,仅次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位列第三。据法国高等教育署统计,从2015年起中国留学生以每年2%~3%的速度不断增长。如今在法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已接近4万人。据法国高等教育署上海中心负责人西格弗里德·福介绍,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中,四成左右选择了管理和金融专业,15%选择语言文学,工科及艺术设计也是法国高校具有吸引力的专业。为了吸引中国高素质年轻人留学法国,从2016年起,法国驻华使领馆还为中国高校硕士生提供暑期赴法体验科研环境的机会,鼓励他们选择法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中国学生如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还可获得最多5年的多次往返签证。巴黎政治大学中国及东南亚地区负责人亚历山大·马里亚尼表示,在该校的13000名学生中,约有一半为国际学生,其中中国学生500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在中国学生学术表现方面,他表示“最优秀的学生里面一定有中国学生”,而中国留学生近年来也越来越积极和活跃,比如2015年成立了中国俱乐部,学生自发举办中国主题活动。捷克——对中国学生非常开放捷克理工大学留学生张胤楠到捷克留学是一种机缘巧合。2016年,张胤楠读高三时,捷克几所大学联合到他所在的重庆外国语学院招生,那时捷克还是一个非常冷门的留学国家,但是学费便宜,学校也很好,可以说性价比高,所以经过慎重考虑,他选择了捷克。经过了短暂的适应期之后,张胤楠爱上了这个地方。他说,捷克的大学对中国学生非常友好,不管什么专业,教授都会尽心尽力去传授知识;而且捷克的大学对中国学生非常开放,比如捷克的国防科技大学一样可以对中国学生开放报考。这几年由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和捷克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到捷克留学的中国学生日益增多。2016年张胤楠刚到捷克留学的时候,周围的中国同学很少,整个大学中国学生一共5名,经过三年时间,中国学生已经达到了70余人,分布在大学的各个专业。据张胤楠观察,近两年来,在捷克学习汉语已经成了一种风气,有时走在捷克街头还能遇到一些会说汉语的捷克人。也有很多捷克同学以及其他欧洲同学主动提出要跟中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张胤楠说,捷克在中国的知名度在逐渐提升,国人开始对这个国家有更多了解。现在回到国内,能看见一些捷克的产品和广告,比如水晶、啤酒等等。意大利——提供课程帮助学习语言刘峰就读于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主修跨文化教育学。他对两国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日益紧密深有体会。他说:“以前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不是很多,我们是少数群体,但现在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学习艺术的。我们把国内优秀的文化带到了意大利,意大利人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经常可以看到在罗马的博物馆里有中国艺术的展览。还有文化活动,比如太极拳社、书法班越来越多,遍地开花。”罗马第三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马西米利亚诺·菲奥鲁奇对《参考消息》记者说:“意中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华人群体在意大利是主要族群之一,也是最活跃的社会群体之一。有很多中国学生前来学习各种艺术学科以及意大利语。我们还通过大学的语言中心提供课程,帮助正在学习意大利语的中国学生。”他说:“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交流来发展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关系。直接的了解是克服偏见的关键。这无疑有利于两国在经济以及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共同发展。”
G5 指的是英国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他们在英国本土的排名和世界排名分别是多少呢?TIMES排名侧重于大学学术及学生满意度,认可度极高,是英国留学生非常值得参考的英国大学排名,G5在TIMES排名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2021年英国综合大学排名中,G5也遥遥领先,独占榜首。而QS世界大学排名是历史第二悠久的全球大学排名,因问卷调查形式的公开透明而获评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学排行榜之一,也是深受我国用人单位、大学认可的世界大学排名标准之一。G5的QS世界排名如下图所示:甚至在疫情魔幻的2020年,英国打破了美国连续6年蝉联榜首的记录英国以5%的优势超过美国,成为留学生心目中的“首选留学国家”。这也意味着英国申请竞争愈发激烈,申请难度增大,同学们更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和规划,以增加申请成功率。下面为大家逐个简析一下英国G5的商科专业:一、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项目名称:Financial Economics所在院系:Sad 商学院金融学院与经济学系项目学制:9months开学时间:9月初招生人数:80左右语言要求:雅思7.5(小分7.0)/托福110(小分25)GRE:required GMAT:接受截止时间:October30 2020 January 8 2021 March 12 2021二、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项目名称:Master of Finance所在院系:Judge Business School项目学制:12months招生人数:70左右语言要求:雅思7.5(小分7.0)/托福110(小分25) GRE:optional GMAT:optional专业经验:至少2年的金融相关的工作经验前提课程:数学和统计方面的课程特殊说明:不接受personal email发送的推荐信,必须是3封work email截止时间:May 31 2021三、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项目名称:MSc Finance所在院系: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项目学制:12months项目人数:80左右语言要求:雅思7.0(小分6.5)/托福100(小分22)GRE:Not required(建议提交)GMAT:Not required(建议提交)截止时间:January 6 2021 February 17 2021 March 29 2021项目名称:MSc Business Analytics所在院系: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项目学制:12months项目人数:80左右语言要求:雅思7.0(小分6.5)/托福100(小分22) GRE:Not required(建议提交)GMAT:Not required(建议提交)英语成绩提交说明:申请人可以在获得英语测试结果之前提交申请表。如果申请表上有计划的考试日期,提供考试详细信息,并确保在获得分数后立即与招生团队联系截止时间:Rolling特殊要求:需列出五门最定量的课程,包括the main topics 和 the level of study 需列出5门计算机软件或者编程语言,无论申请人的技能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需要说明他们的用途项目名称:MSc Strategic Marketing所在院系: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典型雇主:如亚马逊,苹果,摩根士丹利,麦肯锡,LVMH,JP摩根项目学制:12months项目人数:220左右语言要求:雅思7.0(小分6.5)/托福100(小分22)GRE:Not required(建议提交)GMAT:Not required(建议提交)如果申请人的理科或量化分析背景没有达到要求,GMAT和GRE还是很有必要考的。且所有专业的录取要求都以有GMAT/GRE成绩者优先。截止时间:IC商学院研究生项目Rolling录取,招满为止,热门项目会在圣诞节前提前结束商学院其他项目汇总如下:MSc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MSc Finance and AccountingMSc Financial TechnologyMSc Investment & Wealth ManagementMSc Economics and Strategy for BusinessMSc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 ManagementMSc ManagementMSc Mathematics and FinanceMSc Statistics (Statistical Finance)四、伦敦政经大学-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项目名称:MSc Risk and Finance所在院系:Department of Finance项目学制:12months项目人数:60左右语言要求:雅思7.0(小分6.5)/托福100(小分22 写作分24)建议所有申请者都通过GMAT或GRE考试无英语大学本科学历的申请者必须参加GMAT或GRE考试(优先选择GMAT)定量技能:经济学,金融,数学,统计和会计如果申请人在这些领域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学校会要求申请人参加一门或多门LSE暑期学校课程。截止时间:Rolling 建议尽早申请,录满随时截止项目名称:MSc Finance and Private Equity所在院系:Department of Finance项目学制:10months项目人数:60左右语言要求:雅思7.0(小分6.5)/托福100(小分22 写作分24)建议所有申请者都通过GMAT或GRE考试无英语大学本科学历的申请者必须参加GMAT或GRE考试(优先选择GMAT)定量技能: basic calculus and statistics,至少达到A级数学(或同等学历)主题研究:包括私募股权(PE)基金的结构以及如何将PE用于创业公司,扩大现金流量业务以及面临财务困境的重组公司。截止时间:Rolling 建议尽早申请,录满随时截止LSE商科其他项目列表汇总:MSc Financial MathematicsMSc FinanceMSc Finance and EconomicsMSc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FinanceMSc Political Economy of Late Development/Political Economy of EuropeMSc Economic History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Msc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risk managementMSc Statistics (Financial Statistics)LSE的金融系共有4个项目,申请难度MSc in Finance and Private Equity>MSc Finance>MScFinance and Economics>MSc Risk and Finance,虽然金融硕士的录取率是4个项目中最高的,但录取的中国学生并不是很多。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项目名称:MSc Management所在院系:UCL School of Management项目学制:12months项目人数:60左右语言要求:雅思7.0(小分6.5)/托福100 GRE:Not required GMAT:Not required无英语大学本科学历的申请者必须参加GMAT或GRE考试(优先选择GMAT)项目特色:学生将有机会申请花两周时间在国外一所大学参加访问和研讨会。合作学校包括巴黎HEC商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印度理工学院,智利大学等。国际背景: 申请人应强调他们所拥有的任何国际经历,包括国际交流,旅行,实习, 其他语言的流利程度和/或对其他文化的兴趣。(比较看重国际化背景)成绩要求:国际学生必须具有与高级二等学士学位相当的水平才能申请管理学硕士学位。对于来自中国的申请人,这通常是最低学士学位,最终总成绩为B +,均分85或3.45 / 4.0截止时间:April 1 2021项目名称:MSc Finance所在院系:UCL School of Management项目学制:12months语言要求:雅思7.0(小分6.5)/托福100 GRE:Not required GMAT:Not required项目特色:该全日制课程由UCL管理学院和UCL经济系提供,旨在对金融进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基础研究; 就业去向包括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评估机构,经纪人/交易商以及大中型和精品金融公司。课程大纲分为3个学期和整个个夏季学习,课程如下图所示:背景要求:经济学,金融学,数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理论,统计学等相关;如果申请人具有数学或计量经济学背景,则可以考虑其他学科的学位申请者申请人必须有平均成绩为2:1或同等水平不会考虑学位成绩低于二等高级学位的申请人特殊说明:有简短的在线数学测试,通过后会被邀请通过WePow做在线面试截止时间:June 4 2021UCL其他商科项目汇总如下:MSc Business AnalyticsMSc EntrepreneurshipMA Comparative Business EconomicsMSc Project & Enterprise ManagementMSc Construc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MSc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MSc Financial Mathematics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小编咨询,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布鲁塞尔4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驻欧盟记者 鞠辉)欧洲疫情严重,在欧洲的中国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究竟如何?中青报·中青网驻欧盟记者分别联系了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生梁博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留学生鑫源(化名),听他们讲述在欧中国学生的抗疫生活。梁博深对记者表示:“疫情虽然给我们造成了一些困扰,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温暖的环绕。”一月下旬中国武汉疫情吃紧时,在比中国学生们都心急如焚。当时,担任鲁汶中国学联主席的梁博深与留学生们迅速发起“支援新冠肺炎救护前线”募捐活动,短短几天就收到来自200多位留学生捐赠的超过1万欧元善款,然后马不停蹄地采购防疫物资,并第一时间通过海航开辟的“绿色通道”运回湖北。后来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新冠病毒却在欧洲多点暴发并很快扩散至比利时。梁博深说:“欧洲疫情来势凶猛,比利时政府被迫采取隔离措施,学校也都紧急宣布停课,这让不久前还忙着向国内捐款捐物的留学生们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一些年龄较小的本科生选择了回国,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大多数研究生理性地选择了留在比利时,尽管他父母出于担心也希望他能回国。日前刚刚从英国回到中国南昌家里的鑫源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疫情暴发之初,在英中国学生确实挺紧张的,“主要是对疫情不太了解,精神上的压力比较大”。后来英国大学全面改成网课和线上考试,想回国的同学可能更多些。鑫源本人最初其实是打算留守伦敦的,也储备了一些居家隔离期间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但父母看到英国疫情形势不断恶化,担心得几乎睡不着觉。鑫源之所以后来还是想办法回了国,“主要是因为不想让父母天天牵肠挂肚,我想这也是大多数选择回国的留学生最真实、朴素的理由”。在梁博深看来,每个人都会从疫情发展、安全风险、课业负担等各方面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党和政府、驻比使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扶,则肯定是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选择留守的重要精神支柱。梁博深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驻比使馆曹忠明大使和教育处的老师们,及时关心并指导大家科学应对疫情,给急需防疫物品的同学送来包含口罩、中成药在内的“健康包”,建立了线上心理疏导平台信息,还倡导在侨团与学联之间的建立了对口抗疫对口帮扶机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洒向每一位留比学子。江苏无锡市政府、宜兴市钱秀玲基金会、上海义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向在比留学生赠送了口罩等防护物资,有效地缓解了大家的后顾之忧。还有一些不常联系的同学、朋友主动给他发问候信息,要给他寄口罩等防护用品,也让他深受感动。鑫源也对记者说,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也给同学们发放了“健康包”等防护物质,使馆和留学生组织还不断发布通知提醒大家注意防护、综合考虑、合理安排,“留在当地居家隔离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选择”。留在欧洲的中国学生从最初的心神不宁转为逐步适应。梁博深介绍说,大家各自居家学习,偶尔出门买菜,超市里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价格稳定,无需抢购或囤积物资。同学们外出时都会戴好口罩,超市也采取了及时消毒和人员限流等必要的防疫措施。疫情期间,比利时很多大学将学生公寓租金减半,这也给留学生们带来了一些慰藉。同学们虽然按规定各自居家隔离,但也经常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彼此打气、互相帮助,体现出共度时艰的手足之情。中国留学生在遵守当地规定、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还积极支持比利时抗击疫情,比如,鲁汶中国学联先后向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布鲁塞尔布鲁格曼医院、专门进行病毒检测的鲁汶大学附属医院捐赠了1000个外科口罩和400个医用防护口罩,很多同学还自发加入了每晚8点为当地医护人员鼓掌的“快闪”活动。鑫源也说,据他所知,绝大多数留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都严格按照英国当局的规定、按照中国驻英使馆的指导和要求,做好各方面的防护,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对他人负责。欧洲很多国家疫情形势仍很严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反复告诉梁博深等留在比利时的中国学生:既不能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使馆方面了解到,大多数留学生都做好了较长时间坚守的准备,现在面临的有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长期居家隔离,需要有效的心理辅导;个别同学出现身体不适时,暂时不能及时获得当地医疗机构的病毒检测;大家普遍希望能够尽快收到连花清瘟胶囊等防疫中成药。为此,曹大使和使馆高度重视留学生们的需求,正千方百计帮助大家克服实际困难,心理辅导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从国内筹措专供留学生的防疫药品等物资也进展顺利。鑫源仍牵挂着留在英国的中国同学,他说:“听到国家安排包机接回中国小留学生的消息我很感动。无论如何,希望疫情早日过去,祝愿留在英国和已经回国的同学们都平安健康。”梁博深则希望通过中青报·中青网对身在祖国的父母和亲友说一声:“不用太担心,我们挺好的。等疫情过去回国再与大家相聚。”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