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叶燮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的区别是什么?

学士(Bachelor Degree),是本科(undergraate)毕业能够获取的学位。我在中国的时候有理学生、工学士、文学士等之分,不知现在是否有变化。国外的分法也比较类似,比如通识教育的文科(liberal art)的学位常常是BA(Bachelor of Art),理科专业(Science)授BS(Bachelor of Science)等等。学士学位一般需要全时读四年获得,也有的专业譬如工程、设计等需要五年,当然半工半读要多久就不好说了。硕士(Master Degree),是研究生(graate)期间可以获得的第一个学位,在中国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全时攻读,最后要写硕士论文。在美国硕士则有两种,一种是学分硕士,只需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这种以文科居多,用的时间短一些,一年半甚至一年就能毕业拿到学位;另一种是论文硕士,需要做实验收集数据写论文,这样的硕士一般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毕业。博士(Ph.D),是研究生期间可以获得的比硕士更高一级别的学位,攻读博士并不需要硕士学位,本科毕业可以直接攻博,但是一旦博士不能达到毕业水平的话,可以改成硕士毕业。博士需要三到五年全时攻读,也有延长到更久的,在美国如果七年博士还没有毕业,一般会被认为该博士生没有毕业的能力,但这并不绝对,我认识的同学中有读了九年最后拿到博士学位,论文做的极其优秀,属于慢工出细活儿的那种。学士、硕士、博士都是一种学位,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简单的说,本科生就是学士,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硕士,毕业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博士,毕业后获得的就是博士学位,目前博士就是最高学历。而博士后是一种工作经历,并不是一种学历,它是有工资的。博士后是指博士毕业取得学位、学历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博士后不是学位,也不是职务或职称,它只是一段工作经历。教授是一种高级职称,比教授低的有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过去的教授不一定是博士、硕士,甚至连学士也不是。他们之间的区别,教授可以拿到行业的最高职称津贴,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而博士、硕士、学士只是证明他们在相应的学习阶段,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甚至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过,但不一定就能很快评上教授。反过来说,虽然教授没有较高的学历或者学位,但是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长期学习和研究某一个领域,教学经验、研究经历比较丰富,他仍然可以当研究生导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并且我国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

观于大海

应届硕士3年发表16篇SCI论文,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我国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看完整篇报道,除了在文首有“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两句话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及究竟是谁建议。报道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或者学院学位委员会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也不见该校学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十分正式,且已经纳入学位申请、授予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了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之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硕士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博士学位论文,这一学位论文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否则,所有博士生只需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无需撰写学位论文,就可授予博士学位了。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这篇由媒体发布的报道,源自西安交大资讯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该文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如果孙同学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原因应该是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而不是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委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水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是,要求在读硕士、博士必须撰写、发表多少论文,把这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而且也引导很多学生把精力用在撰写、发表期刊论文之中。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通常根本不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而是关注课程学习,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的质量。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三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该坚持学术导向,不要只重视论文的发表,而更要重视论文的质量,对学生来说,尤其要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高校和社会舆论,都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这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更是值得所有研究生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何睿 校对:李铭来源:新京报作者/来源:新京报#社会百态#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教育部要求博士学位不再与SCI论文挂钩,毕业标准低还是高了?

下面的这些条文,对于一些高校博士研究生来说,应该是滚瓜烂熟:在SCI(含SCI-E)、EI、S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同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在SSCI收录的期刊和JCR分区表1区或2区的期刊上发表(或已录用)论文1篇。在SCI、EI收录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已录用)论文3篇。要想毕业,要想戴上博士帽,必须符合这些“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条件”,否则只有两个字:延期。其它条件不说,仅是这一条,足够使一些博士研究生愁白了头。还是青年人呢,有的已经是“鬓已斑”。上周末,一纸重磅文件在高校圈内刷屏。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其中有一句话,尤其引起博士研究生们的关注: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原话是这样的:学校应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过程,发挥基层院系和导师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结合学科特点等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这正是《意见》开宗明义所说的“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应有之义。那么,这一变动,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讲,毕业标准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呢?如果仅从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来说,确实是降低了。毕竟,SCI论文不是谁都可以发的,也不是什么专业都可以发的,对于苦苦未能发表SCI论文的人来说自然是降低了要求,再也不用为发表SCI论文劳神费力了。一些博士研究生就是因为没有迈过发表SCI论文这道坎,没有如期毕业或是毕业了却与学位无缘。但是,这意味着毕业难度降低、学位授予标准放松了吗?可能并不是这样。别只看了“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这一条,《意见》还有另外一条呢?“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结合学科特点等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这叫做有破有立。SCI论文已经不作硬性要求了,但是新的“质量标准”又是什么?其难度到底有多大?这还难说。毕竟现在社会上对博士要求是很高的。还有一条,可别忘了。博士学位论文是要经过相关专业或同行专家评审的,是要求“创新”和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而这“创新”和“博士水平”还真不好办。“创新”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比发表SCI论文更难办。发表SCI论文有套路,选准了方向,摸准了途径,是可以发表的。这“创新”的灵感,有的时候还真没有地方去找,更无规律可循。你说是不是?《意见》关于“分类评价”的要求,对博士研究生也许同样适应博士毕业的“创新”要求。对于基础研究,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这“创新水平”,这“科学价值”,这“实际贡献”,这“实际效果”,可不是评价出来的,而比较出来的,没有干货还真不能说达到了这些要求。对于发表了SCI论文的人来说,其实也不要认为没有用了,如果你的论文确实有所创新,确实达到了博士水平,岂不是什么损失也没有,还可以顺利毕业么?学位不再与SCI论文挂钩,博士研究生毕业标准到底是降低了呢,还是提高了?你又是如何看的?(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资料和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系博

16篇SCI论文就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西安交大硕士孙光宇是第一人吗?

作者 | 陈彩娴、青暮编辑 | 青暮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应届硕士生孙光宇因“三年发16篇SCI”、“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新闻火遍全网,引起热议。在知乎热榜上,孙光宇“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消息紧跟在“昆山世硕将员工证件随地乱扔”之后。据澎湃新闻报道,孙光宇为钱学森学院院友,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同学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瑞士等离子体中心(SPC)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图注:孙光宇在ICPADM 2018)据AI科技评论了解,孙光宇发表SCI论文的期刊包括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E、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等影响因子交给的杂志,孙光宇同学在三年硕士就读期间便能以一作身份在多份SCI期刊上发表8篇研究论文,想必付出了许多努力,实是科研大神无疑;而在另外8篇SCI论文上挂名,也说明其所在的导师团队的持续产出能力足够深厚。事实上,孙光宇并非是我国研究生三年密集发表多篇SCI期刊论文的第一人。2017年12月,搜狐网曾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硕士生张琦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而且,张琦在本科大三期间便在化学工程顶级期刊Ind. Eng. Chem. Res.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第一篇SCI期刊研究论文。同样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密集发表多篇SCI期刊论文的张琦同学没有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而是在华东理工大学直博深造,2018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Ben L. Feringa院士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共同发表论文(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此次孙光宇同学引发的“全网热议”,除了16篇SCI论文所代表的“别人家的孩子”的科研水平,更多还是在于“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所引起的热议。多篇SCI期刊论文所指代的科研能力是否能等同于学术评价体系中所规定的获取博士学位前应交出的学位论文呢?目前,学术界已有对SCI排名淡化的趋势,我们又应以怎样的态度看待SCI论文?1你真的了解SCI吗?想必很多人心里会疑惑:三年内发表8篇以上的SCI期刊难度有多大?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一则讨论,是关于“如何看待肖战粉丝@少年无关月与风立志半年发10篇以上的SCI”。这一“豪言壮语”多少也反映出了很多人只知道SCI的名字,但对于SCI“只收录自然科学论文”的常识与发表SCI的难度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那么SCI是什么?发刊难度如何?SCI的全名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文名为《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在1961年创建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以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Web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ISI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所收录的文献覆盖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化学、农学、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被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认可,并用来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目前,SCI数据库已成为当代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SCI,EI,CA,SA,AJ/РЖ,JST)和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之首。关于发表SCI论文的难度,尽管评论区的大部分答案已将话题转向肖战粉丝论战上,但仍有认真答题的人。比方说,网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子立提到,如果希望半年发表10篇SCI,需要带领团队,并配备:两个副研究员,6个博士,12个硕士,整个团队持续工作半年左右,还是有可能的,但难度仍然比较大。而单兵作战的话,从课题设计、数据收集、论文写作、同行评议到最后发表校对,犹如过五关、斩六将,发表一篇SCI论文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2SCI期刊论文应该等同于博士学位论文吗?因硕士期间表现优秀而破格一毕业便提为博士的案例在我国早已有之。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曹雪涛教授在就读第二军医大学硕士期间,就因为发表了优秀的硕士论文《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让专家评委拍案称奇,“已达到博士生的毕业水平”,被批准补做半年学习和半年科研后直接获得博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曹雪涛教授当年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硕士论文“已达到博士生的毕业水平”。对于孙光宇的案例,其争议点在于:以往没有因为发表SCI期刊论文的数量多即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这当中所反映的,是对学生科研水平的评价体系如何衡量的问题。毫无疑问,在研究生期间发表多篇论文和获得博士学位均能反映该学生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问题是: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多和有资格评选博士学位,两者是否可以等同?按照规定,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否则,博士生都只需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无需撰写学位论文,即可获得博士学位。对孙光宇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AI科技评论也注意到,目前在相关媒体报道中,只提到孙光宇是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而并没有提到建议方的身份,以及该建议是否正式。要求在硕士、博士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并将其作为允许学位论文答辩的前提,是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近年来的普遍倾向。这种倾向导致社会和学生都产生了理解偏差,认为发表期刊论文比学位论文更重要。相对而言,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是,对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则侧重学位论文质量,这些大学一般不要求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就读期间发表论文。而我国目前也正在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取消就读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学生乃至社会都重新建立新的研究生教育共识。那么具体来说,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都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根据Editage Insights2017年的文章《9 Differences between a thesis and a journal article》分析,两者除了在篇幅、信息量、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其区别主要体现在:1、用途:学位论文是为了展示你知道多少,即受教育水平;而期刊论文是为了建立你的学术信誉,对你所在的领域做出贡献。2、潜在读者:学位论文的潜在读者是评委或教授,他们会评估你是否有资格获得学位;而期刊论文的潜在读者是科学家或研究人员,他们读你的论文是为了寻找有证据支持的实用想法。3、材料与方法:学位论文会广泛介绍,完整地叙述和呈现每一个研究切入点和方法;期刊论文则是有节制地介绍,只叙述使用过的特定方法和做过的实验。4、讨论:学位论文会对结果进行详细阐释,展示你对获得的数据的完整了解,透露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兴趣;期刊论文则只对结果做简单扼要的阐释,只讨论主要发现,并直接注明研究目标。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学报》曾于2011年10月刊登施亚玲、李若莹、杜娟和何源等人共同撰写的研究论文《基于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结果的统计分析》,里面提到我国教育部从1990年开始组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综述、论文成果的创新性、论文体现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四方面。论文链接: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7eecaff0dfcbf773318947a18e7f9386.html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论文选取了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间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结果中各项评价指标成绩齐全的1222篇论文的3666份评审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四项指标与博士学位论文的总体成果之间关系如下:表1:总体评价结果与“选题与综述”评价结果的相关度表2:总体评价结果与“创造性成果”评价结果的相关度表3:总体评价结果与“科学与创造能力”评价结果的相关度表4:总体评价结果与“学风与写作”评价结果的相关度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科学与创造能力与总体评价的成绩一致率最高,达到82.71%;其次是创造性成果(77.76%)、学风与写作(71.02%),而选题与综述最低,只有61.36%。这说明评阅专家更看重博士学位论文的科学与创造能力和取得的创造性成果。简单来说,期刊论文体现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而学位论文也重视创造性,但是相对而言,更体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广度与深度。一篇学位论文有可能转化为期刊论文,但反过来很难说,通常需要用好几篇期刊论文合并成一篇更系统全面的博士学位论文。3SCI何时走下神坛?目前还不清楚,孙光宇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是因为其发表SCI论文数量,还是因为其论文学术水平高,我们分别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自SCI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后,逐渐被推上了“神位”,科研领域某些人员过度追求SCI相关指标,导致“SCI至上”或“唯SCI论”现象的产生。作者并非诟病SCI这一中性科研工具的原罪,而是指出我国科研领域“没有与时俱进地优化和合理限制SCI这个客观量化工具在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今年3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指出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以下几个局限性:1)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而非评价系统,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2)SCI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情况,而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3)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在知乎上,并没有就三年发表SCI论文数量如此之多是否灌水争论不休,而是着眼于孙光宇的论文本身,指出该同学的论文学术质量确实很高。自称与孙光宇研究方向相近的@雨灰灰表示,孙光宇的学术水平完全可以达到或远超西安交大普通博士的水平,他的论文绝非灌水,而且PRE、APL、PSST也是知名老牌期刊,从论文中可以看出孙光宇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大致浏览一下孙光宇的论文,可以发现,公式推导详尽,制作的实验图表也很优美,不是一般的灌水论文可比的。@雨灰灰还提到有网友因为孙光宇研究方向涉及plasma(等离子体)而讽刺其肯定是灌水,因为“等离子体=材料”。但是等离子体相关专业非常多,并且无脑劝退生化环材的态度并不可取,这些专业灌水现象严重,但有产业化和成果转化率太差的因素,而且这些领域也不乏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两年前MIT大神关于石墨烯魔角超导的研究。对学科的评价不能一刀切、非黑即白,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孙光宇的学术能力毋容置疑。在他发的16篇SCI论文中,有8篇是一作。@雨灰灰表示,在这个领域,一个硕士生如果足够专心,在三年里完成8篇一作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能做到的还是少数。只是,这种做法也不需要刻意鼓励,按照自己领域步调来就好。此次事件能引起各界的激烈讨论,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社会对我国科研后起之秀有着极大的关注与期望。然而,我们也应该理智地认识到一点:目前孙光宇同学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或被认为其论文水平已具备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提议者身份未知,网友的评价也不等同于衡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专家评委的意见。换句话说,尽管我们对科研新秀寄予众望,但仍应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现有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最后,科研论文成果与实际论文落地之间有时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刚刚落幕的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生命科学奖”96岁的获得者王振义教授发表获奖感言时,对这一奖项颁布给年纪如此大的科研者感到忧愁。王教授坦言:“我忧愁的、不开心的地方,就是觉得我们年纪轻的人跟上来的不够。我们的标准是看论文,不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年轻的人才为了论文而工作,发表了高级别的论文就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样是做不出工作来的。”将过多的目光放在论文上,也许会让我们忘记科研的初衷:让现实生活更美好。参考链接:1. https://www.hu.com/question/413221621/answer/140089473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26684480815104&utm_content=group3_Answer&utm_campaign=shareopn2. https://www.sohu.com/a/207936779_6583153. https://www.hu.com/question/419776390/answer/145807227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26684480815104&utm_content=group2_Answer&utm_campaign=shareopn4. https://mp.weixin.qq.com/s/fR6UgQj0wYupgqWapUsFwg5. https://zhuanlan.hu.com/p/377223186. https://jiahao..com/s?id=1677097407042420309&wfr=spider&for=pc7. https://www.editage.cn/insights/xue-wei-lun-wen-he-qi-kan-lun-wen-de-9-dian-cha-yi-45928. https://www.hu.com/question/419679868?utm_division=hot_list_page9. https://www.hu.com/question/419776390/answer/145807227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26684480815104&utm_content=group2_Answer&utm_campaign=shareopn

妙悟

博士发多少论文才有毕业资格?从40所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来看

读硕士和博士都需要发表论文来获得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这种论文被称为“资格论文”,但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硕士和博士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不相同,硕士资格论文许多学校要求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刊物就行,最严格的基本上也只要求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而博士则要求非常严格,大多数博士都被要求至少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核心期刊是最低的,还要看发表的是SCI/EI还是国内的CSSSCI期刊,另外CSSCI中又分为来源期刊和扩展版期刊之分。资格论文这一规定在大学惯行了几十年的制度,尽管反对声不断,却愈演愈烈。从十几年前大学一般要求发表1~2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即有资格可能获得学位,到近几年大学普遍要求发表2~3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才有资格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发表资格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程序制度涉及学生、教师、大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四方主体,尽管学生、教师群体反对强烈,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沉默中立态度下,大学作为这一制度的获益者理所当然地大力推行。毕竟从学术系统来说,衡量博士是否有毕业的资格就要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虽然这逐渐变成一个僵化的指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最新的一期中发表了一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的文章,这篇文章统计了40所大学法学博士的资格论文要求,具体如下:(注:表中C刊指CSSCI来源期刊,C集指CSSCI集刊,C扩指CSSCI扩展版。权威刊物、重要核心期刊、A级、B级,等等,均由学校具体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对论文篇数要求超过2篇,半数以上学校以CSSCI来源期刊等级作为资格论文考核的中心评价因子,40所大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差距巨大,排名第一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高的东南大学与排名末尾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低的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比各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易程度排行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8年公布的第四轮法学学科评估结果,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排名倒数的5所院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但这4所学校在2018年的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分别为B+、A、A、B+,表现十分突出。可以得出结论: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高低与学校法学学科实力的强弱、教育质量好坏并不必然存在直接联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应当与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易程度成正相关性,而目前部分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度畸高,与其大学排名、学位含金量不成正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数据来源,部分选自:张颂昀 龚向和,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8期

浪荡子

抽检6000个博士论文!博士学位原来这么吃香?

根据目前公布的教育部2019年部门预算显示,2019年教育部拟安排800万经费,抽检约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诚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术造假事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特别是不知道“知网”的某“博士”演员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让我特别纳闷的是,博士现在这么吃香吗?我认识了几个博士朋友延期毕业非常发愁,找工作也很费劲。这几年也出现了几个博士因为无法毕业而自杀的恶性新闻。怎么突然感觉博士这么有吸引力了?在咨询几位朋友之后,我得到了如下的答案: 1.教职人员读博士的需求超乎想象主要集中在两类群体:第一类群体是已经获得教职的大学教师群体,他们大多属于地方二类院校,平时教职工作繁重,但是迫于评职称的需要,非常愿意通过“委托培养”的方式读一个博士学位。第二类群体是在高校担任辅导员或者其他行政类职务的群体,他们虽然也被称为“老师”,但是许多人并不甘心做行政岗位,希望通过考取博士学位,转到真正的教书岗。原则上,上述两类群体在读博期间应该是接近“全脱产”的状态,但实际情况是学校(主要是学院)有一些具体的工作安排,他们仍然要无条件的承接,导致不少人学习、科研时间难以得到保证,进而影响了博士论文的质量。2.在职人员读博的情况在减少过去几年里,不少高校都宣布减少在职博士的招生计划(第一类属于“委托培养”,不在减少的范围之内)。原本在职人员属于博士论文的“重灾区”,主要是不少人“镀金”的心态比较严重,不愿意真正沉下心来做学术文章,博士论文毕业质量也比较水。不过万幸的是,现在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从另一个方面看,全日制的博士数量持续增加,在职博士数量减少,导致在社会认知中博士“学术性”和“含金量”的平均水平在上升(虽然全日制和在职毕业的要求是相同的)。3.正儿八经读博士的普通学生更担心毕业问题特别是现在高校教授承接外部非科研课题(给学校和老师一些资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社会层面上,这些课题有利于老师将科研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因为这类课题更偏向应用性,不容易产生学术成果,导致不少学生毕业比较困难。对于他们来说,学校更应该关心他们的毕业问题。

旅行商

3年16篇SCI论文!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孙光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源:澎湃新闻、光明日报来源:中国青年报

绝力而死

又一双一流明确: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新制定的《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评价规定》中,关于博士学位的评价规定有了三大改革突破,其中明确规定: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规定》还明确:对于博士学位论文,建立创新成果评议、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和答辩评定三级评价机制,同时,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规定》节选如下: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生院制定了《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评价规定》。经与会委员认真研讨、投票表决,一致同意通过。依据该规定,各学院即将开始制定各学科的具体要求和认定程序。该评价规定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明确了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相关学术成果是学位论文评价的重要支撑和参考,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二是建立了创新成果评议、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和答辩评定三级评价机制,并将通过导师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专家名单和答辩决议书编入学位论文的方式,强化监督;三是完善了学位论文全过程质量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和质量把关中的主体责任,并通过制定创新成果的具体要求和评价办法,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更好地体现出学科差异和学位类型差异。多所高校发文明确论文与学位“脱钩”这也是继今年2月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又一所顶尖“双一流”发文明确将论文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意见》中有一句话,曾引来一众博士研究生们的围观。原话如下:学校应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过程,发挥基层院系和导师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结合学科特点等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这也是《意见》开宗明义所说的“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应有之义。其实,不止北航,3月底,广西大学就发文称,为落实《意见》精神,在2018年《广西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及相关工作实施细则(修订)》基础上,对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申请审核程序、要求等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明确提出不将发表SCI论文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限制性条件。其实,早在2019年,清华大学在发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以下简称《规定》),就明确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唯一依据,并且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原《规定》要求博士生达到学校和所在学科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修订后的《规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一方面,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不再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讲,“论文脱钩”,毕业标准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呢?毕业标准究竟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对于苦苦未能发表SCI论文的博士生来说,再也不用为发表SCI论文劳神费力,看似毕业难度降低、学位授予标准放松了。可能并不是这样。其实,《意见》中还有另外一条:“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结合学科特点等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有破也有立。“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不代表没有评价依据。SCI论文不作硬性要求,新的“质量标准”自然也要立起来。北航的《评价规定》中,同时也明确了,建立创新成果评议、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和答辩评定三级评价机制,并将通过导师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专家名单和答辩决议书编入学位论文的方式,强化监督。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创新”、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评价规定》还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和质量把关中的主体责任,同时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看似降低了难度,其实提高了标准,为了更好的回归学术科研的本质,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难度提高还是降低每人感受还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以后导师话语权更大了。目前科研领域的浮躁之风与“唯论文、唯SCI”脱不了干系,但没了SCI、论文这些可以直接量化的指标,更要谨防出现“唯导师”、“唯圈子”。无论如何,破除学术评价“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建立正确的学术评价制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由科研大匠综合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清华等

金鸳鸯

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记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闻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孙光宇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孙光宇发表16篇SCI的经验做了总结。第一点是“始于模仿,成于创新”:以第一次发表论文的经历为例,孙光宇分享了做科研的一般的流程。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确定的,对于这个方向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了不少论文,他要做的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后,他找到了跟该课题紧密相关的十几篇论文。精读论文后,通过模仿前人的做法,他尽可能做到对之前研究的复现。“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第二点是“无人迹处,最有奇观”:谈及自己科研方法时,孙光宇表示,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做研究,就会发现自己能想到的点子别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其实科研就像是在挖金子,如果在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研究,便会比较容易发现金子。同时,科研方法也很重要。要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哪些是马上就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点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在这三年的科研经历中,最令孙光宇难忘的便是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因不够成熟而被拒的经历。在沮丧了一小段时间后,他认真地分析总结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这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的经历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期待。”另外,文章介绍称,对于大学要如何度过,孙光宇认为本科期间主要是要打好基础,没有必要太早确定以后工作的方向,因为在大一大二时期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但是方向一旦确定好了以后,就应该一直往前走。“希望钱院的学弟学妹们找到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并坚持走下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少一点从众,多一点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上述文章透露,受钱学森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影响,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面向’,这要求我们青年要有大局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个人奋斗汇入时代进步大潮,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记者注意到,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求实创新,知行合一”研究生标兵孙光宇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心得。首先,他对科研给出定义,科研就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勇于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寻求创新。孙光宇同学认为科研不仅仅需要时间的付出,更需要方法论的转变,在实验时难免会出差错,要正确的分析错误,负面结果是成功的关键。而耗费时间的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多读文献,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源:澎湃新闻)

唇如激丹

清华大学博士学位不再“唯论文”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孙琪)清华大学近日公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规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学术创新成果达到所在学科要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不再作为获得学位的唯一依据。校方介绍,新规旨在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激励博士生开展原创性、前沿性、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由各学科制定学术创新成果要求,不再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要求,尊重学科特点和差异。同时,规定的修订遵循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教育理念,将博士生培养目标修订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加了“学风严谨”“身心健康”等要求,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学校重视学风和体育的优良传统。规定还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交叉博士生的培养要求。此类博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可突破现有学科培养方案框架,在学位课程基本符合主修学科(申请学位的学科)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根据需要选修所涉其他学科的课程和培养环节”。在给予灵活性的同时,加强培养过程把关,要求在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聘请所涉其他学科专家参加。从执行角度,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新的规定要求“完善资格考试、选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要求和分流与退出制度”,推进质量控制要求的精细化、规范化,用客观、刚性的依据严格执行博士生分流与退出。新的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工作,新的培养方案将从2019级博士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