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讲专业:什么是伦理学?有哪些理解误区?不食五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讲专业:什么是伦理学?有哪些理解误区?

在【教授讲专业】栏目,我们邀请了人民大学的名师大家、杰出学者讲述专业的历史积淀、特色亮点、发展前景等,为高中生们找寻专业兴趣、确立专业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提供权威参考。曹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咨询专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等刊物编委,《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伦理学》执行编委。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伦理学是什么实现财务自由早,人生没有几多愁——与青年朋友谈谈财务管理专业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描写,德米特里被控杀了其父老卡拉马佐夫,当然这不是事实。开庭的前一天,德米特里要跟弟弟阿辽沙讨论的却不是他的冤屈或者脱罪的方法,而是一个学科的定义问题。他问阿辽沙, “伦理学,你知道伦理学是什么?” 德米特里看似提问阿辽沙,其实是在自问,也许,他的人生经验、道德直觉和生活常识已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难题,所以他想起了伦理学。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如果德米特里平时认真学了伦理学,又何至于此?关键的问题是,伦理学是什么呢?一个对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世界呈现给我们以无穷多变的现象,我们要观察和理解这些现象,不但要知道它是怎样的,还要知道它为什么这样。于是,我们就把现象分门别类,构成不同的学科。其中,伦理学就是以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譬如,脸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但同时还可能是一种道德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达尔文把脸红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是唯一有羞耻感的动物。一个人为什么会因为撒谎而脸红呢?这就是伦理学要研究的范围。二个问题: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伦理学是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内容精彩纷呈,理论流派众多,但归根结底,回答的就是两个基本问题:善和应当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个好人,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好的生活,什么样的国家是个好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好的社会,这些都是“善”的问题。行为对错的标准是什么,谁定的标准,凭什么确定这样的标准,根据行为的何种要素(动机、过程或者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对错,如何选择“对”的行为,这些都是“应当”的问题。对两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伦理学理论,譬如义务论、功利主义和德性论等等。三个特点:伦理学的基本特征1、能上能下。东郭子曾问庄子“道”: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所答也是道德存在的特性。世上并没有一个纯粹的道德存在,道德总是内在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之中,又超越于这些具体活动之上,反思和引导具体情境中的道德选择。由此,伦理学既要探寻那个为人处世的根本原理“道”,这是形而上的,又要解决现实生活情境中的道德选择问题,这又是形而下的。2、可近可远。伦理学是以“自我”为逻辑起点,以完全的人为终极目的,历经家庭、市民社会、团体社会、政治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逻辑过程。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也是如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伦理学的形态呈现出“由近及远”的发展进程,即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不断拓展,道德关怀的对象不断扩大,道德经验和知识不断普遍化的过程,扩及到全世界,便有全球伦理,扩及到未来世代,便有代际伦理,扩及到宇宙自然,便有生态伦理。3、又红又专。伦理学是以一门精深的学问,是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知识体系,譬如,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专业就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培养序列来培养专门的伦理学人才,社会发展也急需这样的人才;伦理学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智慧,学伦理学不但需要人生历练,经权达变,更需要家国情怀。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个名称是有讲究的,伦理学不仅是书斋里的学问,还要参与社会的道德建设,做道德建设的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把伦理学的学问做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红”的一面。四大步骤:伦理学的基本进路在伦理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会在老师的循循教导下,学着去建构一个伦理学的理论大厦。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艰辛,但也充满了精神上的愉悦,甚至会带来崇高感。从逻辑的意义上有四个步骤:第一步工作是清理场地。清理那些浮沙杂物,这个工作由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来完成,譬如,人性到底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人有没有自由意志,道德是主观的还是客观性的,是相对的还是普遍的,等等。这是一个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积淀的过程。第二步工作是夯实地基。这个工作要由元伦理学来完成。任务是解决道德概念的定义和道德推理的有效性问题。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形而上的思辨,这是一个虽然困难但极其砥砺理性锋芒、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第三步工作是构建大厦。这个工作是由规范伦理学来完成。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和比较中外伦理思想史上不同形态的道德规范理论,提出和论证一套合理的实质的道德规范体系。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培养多元文化的比较视野和独立的批判精神,这是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第四步是大厦的落成与应用。这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把伦理学理论和道德规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人类活动所及之处,都会存在道德问题,由此有经济伦理学、政治伦理学、法律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等等。可以说,所有的人类活动领域,都有这个领域的应用伦理学;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道德难题出现了,譬如克隆人的伦理问题、生态伦理问题、机器人伦理问题、大数据伦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传统的伦理学理论里是难以解决的,需要人们勇敢但又谨慎地提出新的理论思路和解决方案。这个阶段的学习既要有理论的勇气,又要有实践上的谨慎,这种品格既是做学问的德性,也是做人的德性,是难能可贵的。专业常见问题解答为什么要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的伦理学专业?人民大学的伦理学专业是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发源地,罗国杰教授是公认的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奠基者与开拓者。人民大学的伦理学专业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建立的新中国最早的伦理学学科点,1981年被批准为第一个伦理学硕士点,1984年被批准为第一个伦理学博士点,1985年被批准建立我国高校中唯一的伦理学本科专业,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伦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99年开始招收国内伦理学领域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2000年9月被教育部评定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然,人大伦理学专业不但过去“牛”,现在依然“牛”。今天的人民大学伦理学专业仍然兵强马壮,是国内教学研究队伍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科点。具备哪些特质的学生更适合学习伦理学专业?伦理学的学科门类广泛,方向多元,不同特质的学生都能在伦理学学科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譬如,有思辨兴趣和能力的同学,可选学元伦理学;有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的同学,可选学经济伦理学、法律伦理学,等等。但只要学习伦理学,就有三个共通的基本特质:第一,要有人文情怀;第二,要有问题意识;第三,要有批判精神。社会上对伦理学专业存在哪些理解误区一般而言主要有三个误解。其一,道德知识都是人们“不学而能”的常识,何须学习伦理学?没错,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也是讲道德的。但作为常识的道德,不过是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点点滴滴,是不完整的,而且常常是彼此冲突的,既不能完整地解释道德世界,也不能一贯地指导人们的道德选择,况且当代社会出现的很多道德难题,如器官移植的问题、生态伦理的问题,都远远超越了常识的边界。总之,我们需要通过系统而深入的伦理学专业的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才能更自由和合理地决定我们的选择,才能更好地预测和找到解决道德难题的钥匙。其二,伦理学专业是否相当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授予的是法学学位,是一门具体的科学。伦理学授予的是哲学学位,它要探寻的是伦理智慧,是对世界和人生价值的圆融一体的理解,是对何为“善”、何为“应当”的终极。当然,道德本是实践理性,伦理学本有现实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包含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其三,学习伦理学,不好找工作。且不说这个说法背后的专业选择观念是短视的,就这个说法本身也是难以成立的。伦理学是最古老的学问,也是当代哲学中的显学,它满足的是人类社会和谐和自我完善的永恒需要,所以,永远不会是“夕阳”专业;同时,它还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既有自己适合的特定职业取向,又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在这个意义上,好的职业不过是伦理学专业学习的一个不必过虑的副产品而已。伦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情况如何伦理学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途径和确定的升职远景。很多同学都在高校、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单位、企业等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在国内外的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伦理学专业的出国率在20%左右,保研率在40%左右。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阳光招生 排版美编:靳帅旭

傻月亮

坤鹏论:哲学研究的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哲学,其实是人类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尝试,但凡关系到确定性,人类从来不遗余力,于是常常用力过猛,失去理性,变成疯狂。——坤鹏论“面对大自然,我们必须心怀谦逊。”英国首相约翰逊最近如是说。这句话再次让坤鹏论想起了当年项羽乌江自刎前的仰天感叹——“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很可笑,人只有到了绝境才会想起这个世界并不由他来掌握……更可笑的是,这句话不断被后世那些落败的帝王、枭雄们引用。可是既然已有前车之鉴,他们为什么总在失去所有时才意识到呢!黑格尔说得好:“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如果约翰逊这话放到一两年前,估计没多少人在意,甚至还会招来冷嘲热讽。而现在,又有多少人敢于轻视否认它呢!坤鹏论更相信的是,只要新冠一走,人类很快就会将它遗忘,直到下一次灾难来临。大自然最大的奥秘便在于——概率。它也是坤鹏论最近这一两年的最大收获。正是沿着寻找确定性的道路,我一路从投资到概率,从概率到科学,之后便是一只脚迈进了哲学的大门。一、哲学的三大主导思想坤鹏论看过很多对哲学思想提纲挈领的总结,最后不得不感叹,人家伊曼努尔·康德不愧是哲学大师中的大师,他的总结可谓高屋建瓴、高度浓缩,偏偏又那么恰到好处,多一分则盈,少一分则亏,可谓大道至简的典范。康德在晚年回顾一生时,他认为自己毕生全部努力都只是为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信仰什么?而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所有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用心思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人的认识。——世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关于世界的创造我是如何想象的?——关于世界我能够知道多少东西?——关于世界我究竟能够确切地知道多少东西(追求确切性)?第二个问题,涉及人的行为。——我应该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能理性地生活吗?——我应该追求什么?——我应该如何对待我的同类?——我应该如何面对人类社会?第三个问题,涉及人的信仰。——是否存在一种更高的权力?——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是否存在永生?——以上这些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如果有答案,有没有可以信赖的可靠证据?——如果在思想王国之外还有信仰王国,那知识和信仰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如果拿着这三个问题去对照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恰恰和康德给出的顺序相反。第三个问题,直接关乎的是生死,这是所有生命形式的最基本的现实。人,就是这样,总是在意自己没有的,却往往忽视了已经拥有的,偏偏又在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因此,人,就像对财富一样,对生命永不知足,总奢望活得更久,最好长生不老。甚至就像金融行为学家希勒所说的:“人类一直在两件事上完全丧失理性,一个是生命,一个是财富。”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三个问题是人类第一个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最基本的人生之谜。生命的消逝,是没有概率的事,人从生的那一刻就确定了他终将一死,那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想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一种意义,第三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第二个问题,探讨的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对于社会生物的人类来说,这很重要,因此,它也是哲学需要优先考虑的。同时,任何时候的社会统治和管理者,都需要有针对这个问题的、且能够很好配合自己统治和管理的一整套答案,以便思想层面教化其治下的人们。所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便具备了一种特点——与时俱进的变化性。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阶段、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有所不同。不过,既然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是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因为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样,改变,特别是大的改变,同样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就像中国的儒家思想,虽然表面上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不得不承认,它至今依然在中国社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总的来说,第一个问题比起第二个、第三个来说,并非最紧要和最必须。也就是人总是要先解决了生存(生死和存在)的问题,才能考虑更多。放眼到世界哲学的范围看,第三个问题,也就是神、自由、永生以及人生意义,它们是古代印度哲学一直最关注的问题。这就造成印度的神学非常发达,印度的古书都是神学、农学的,没有历史书,马克思曾说过:“印度没有历史。”因为,宗教注重来生的幸福,不是此生的幸福,那么记录此生就没那么大意义了。所以,印度哲学是出世哲学,印度人想的是人与神的关系,是轮回。而中国的哲学思想就比较复杂了。从儒家思想来看,它打一开始便强烈地关注第二个问题,关注人的实际行为和人的社会生活问题,也就是伦理学。所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哲学,考虑最多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中国在人事方面的学问就特别复杂。同时,中国哲学总体来说,更注重今生,不相信来世,讲究的是今生今世光宗耀祖,青史留名,这也造成中国的历史学很重要。但是,中国哲学另一大派别——道教又是出世的,同时,一直对中国哲学影响比较深刻的佛教,也是出世的。它们都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按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所讲,出世和入世在中国哲学中相反相成,得到了较好的辩证平衡,使得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内圣外王,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外兼修。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成这样的品格。这个的具体内容,坤鹏论会在后面讨论中国哲学时专门介绍。而古希腊哲学由于学习、融合了东、西方其他文明的智慧,所以就显得有些五花八门了,且三个问题同时出现。不过,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关注人的认识和行为问题,也就是第一个问题。到了中世纪,西方哲学重新又把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上帝、自由、永生以及人类行为的善与恶这样一些永恒的问题上。到了近代,欧洲思想界再次对人的认识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且关注的程度越来越大。因此,西方哲学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直接造成了它的自然科学很发达。二、哲学的分类几千年来,哲学家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将它们归纳总结出来主要是四种哲学问题,因此也就有了四种最基本类型的哲学家。1.形而上学的问题它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实在以及万物的最终本性,即事物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它不讨论个别事物,而是讨论事物的存在,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这些都是人类无法直接看到、听到的东西,比如:什么是时间?我们凭什么觉得自己是自己?人类有自由意志吗?等主题。形而上学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观。2.认识论问题认识论探讨关于知识和信仰的观念的问题。它是对知识的研究,包括: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知道某种事物的?还有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它关注的并非世上有什么,这是形而上学关心的问题,而是关注我们如何能认识世上的一切事物,以及考察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知识的可靠来源。认识论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3.伦理学的问题伦理学探究的是好生活或德行高尚的生活的本质。它是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良好生活的寻求,对应该如何生活,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所以它有时又被称为道德哲学。其实,道德哲学只是伦理学的一部分而已。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对这些问题作过一些思考,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就是伦理学哲学家了,最差也是个道德哲学家。从哲学的分类看,中国哲学显然是极为侧重伦理学的。4.政治的问题这个领域研究的是公正社会的问题。也就是,在理想状态,人类社会应该如何组织。它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和本质进行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叫作政治哲学家。5.其他分类另外,有些分类标准还包括宗教哲学(神学)、艺术哲学(美学)。在科学无比强大之后,又出现了专门的科学哲学。如果再细分,几乎每个学科,都可以冠上哲学二字,并成为该学科的最高境界。也是!哪个学科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呢?哪个学科的极致不是大道至简的智慧呢?因此,也就有了文化哲学、社会哲学、数学哲学、历史哲学、法律哲学、语言哲学、经济哲学、技术哲学、货币哲学……就像坤鹏论以前一直强调的,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真正的知识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越深入学习,越会发现各种知识本就纠缠在一起,最终往往会有殊途同归的明悟。同样,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把这门学科分成适于讲授的几个部分,以及哲学家也喜欢把东西专门化,哲学被划分成了若干领域。但是,它们同样也是最终相互交织在一起,当研究某一个领域的某个哲学问题时,往往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另外一个领域了。那么,某学科哲学与某学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它们研究的是同样的对象。其次,从结构上看,某个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往往会分支下去,从而拥有不同门类。这也使得学科的研究者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忘记了学科的最上面应该有个整体的存在,它应该是个无所不包的对象。而哲学做的就是研究这个整体的存在,这个无所不包的对象。哲学的终极目标是试图在个别现象中找出普遍的规律,而且,还把学科的研究成果统合到一起,从而获得一种统一的世界观。这样,哲学就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了。三、哲学与宗教、艺术不过,并不是所有其他领域都可以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和哲学划清界限。因为,普遍性特征并不是哲学所独有的,宗教和艺术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宗教和艺术也都以各自的方式关注整体的存在。在整体的存在那里,三者之间的界限是流动的。比如:一旦哲学试图把握全部人生的意义,就可能转向宗教的内心体验。并且,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宗教和哲学也总是纠缠在一起,最典型的便是中世纪的欧洲。再比如:一种具备完美形式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大厦也非常近似于一件艺术品,像一首诗、一部交响乐或一座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建筑物。所以,哲学也可以称为思想的艺术。一件艺术作品达到极致也就进入了宗教的视野。哲学与宗教、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把思想作为自己的真正工具,而且,在传统的西方哲学看来,思想还要具体到理性思想,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后,绝大多数哲学家坚信:理性至上,理性为至善至美,人类的心灵罗盘是理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排斥感性,因为它被认为是扰乱心灵罗盘的主要因素;宗教:从本质上讲,首先是唤起人的信仰和感情而不是理性;艺术:其表达形式不是思想,而是用外在的形式(绘画、音乐、雕塑等)表达人的内心体验,它基本上也不是唤起人的理性,而是唤起人的美感和崇高感。四、我的思考在今天的文章最后,坤鹏论再集中谈几个自己的思考:第一,如果深挖下去,艺术归根结底还是思想的产物。只是,艺术家将思想藏身于作品之中,需要人们去感悟后再转化为思想。不过,转化的结果因人而异,这恰恰也是艺术的最大魅力所在,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不同才会精彩,才会因碰撞而激荡,从而才有活力。第二,哲学,其实是人类寻找确定性的一种尝试,特别是西方哲学,一直以来都以精确表达思想为目标和准绳,所以它一诞生就是理性或尽力追求理性的,如果人们阅读后有千人千面的理解,说明这个哲学是不合格的。所以,哲学就像武术一样,也是分流派的,但凡自成一派的,必然有一套被严格证明、理性的世界观。而哲学这个领域的活力只能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顾哲学历史,每一次的大兴盛与大发展无不在证明这一点。第三,宗教唤起的是人的信仰和感情,而哲学和艺术走到最后,总会有一条路是通向宗教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强调感性、正视情绪、研究情感的存在主义,为什么会在人们最惨、最无助、最不知所措的时候,能够成为心灵的避风港。其实,不管是哲学、艺术和宗教,都是思想使然,且必然都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而生。特别是艺术和宗教,只有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才能诞生伟大的艺术作品和宗教。第四,坤鹏论一直认为,哲学和音乐非常非常相似。它们都是人类使用一套统一的符号,经由思想的统筹指导,以不同的编排组合,创造出了不一样的东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称为人类的符号游戏。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待乐高,是不是也能够理解它为什么风靡全球,长久不衰呢!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请您关注本百家号,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是包括百度百家、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

烈女传

伦理学研究需要面向现实生活

近年来,我国一些伦理学学者积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使伦理学研究走进了现实生活,起到了引导社会风气、调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伦理学界面向现实生活的意愿相对还较弱,探讨现实问题的成果不够丰硕,理论研究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伦理学研究的发展,限制了伦理学学科规范和完善现实生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反思伦理学研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对于正确把握伦理学学科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现实生活是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动力伦理学是一门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进行伦理学研究首先需要思考一个前提性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伦理学研究?或者换句话说,伦理学研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般来说,认知的动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追求真理、渴望探索世界奥秘的自然天性,一种是寻求智慧、渴望解决生活问题的现实要求。与纯理论研究不同,伦理学研究既离不开求真的天性,又离不开向善的渴求。因为伦理学是一门实践哲学,它不仅涉及纯粹理性的认知,还涉及实践理性的认知,尤其涉及借助意志使认知走向生活的实践活动。伦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不只是认识生活,更是改造生活。苏格拉底之所以“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孔子之所以通过“仁学”重新诠释礼乐制度,都是为了解决所处社会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根本推动力。现实生活是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动力,意味着伦理学研究归根结底要从现实的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一般的理论出发。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才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才能找准自己的发力方向。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使命。一旦远离现实生活,一味沉溺于道德推理和道德论证,伦理学研究就有可能沦为学术圈内的自娱自乐。因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来源于现实生活,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远离现实生活、凭空想象出来的理论问题,有可能像“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之类的神学问题一样毫无意义。对于我国伦理学界来说,从现实道德生活出发就是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生活,紧贴中国道德发展的脉搏,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道德概念、范畴、话语和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当代中国生活实际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伦理学研究应该从这个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概念、范畴和话语,创造出符合中国发展需求的伦理学理论。2.现实生活是检验伦理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从现实生活出发,伦理学研究最终要走向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伦理学理论。从逻辑上看,一个理论是否为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理论要与自身保持一致,即理论内部不会出现逻辑矛盾;另一个是理论要与现实保持一致,即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因为逻辑矛盾可能源于论证不合理,这并不意味着结论必然错误;而与客观事实不符,意味着结论必然虚假。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伦理学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具有多大程度的真理性,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现实生活,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生活。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伦理学研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是事实世界,伦理学的认识对象是价值世界。关于价值世界的认识,更多依靠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效果进行检验。也就是说,诉诸现实生活检验道德理论的正确与否,是要将道德理论应用于现实的道德生活,看它能不能合理解释现实的道德现象,能不能切实解决现实的道德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以现实生活作为道德理论的检验标准,意味着我们的伦理学理论应该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的道德问题。创新伦理学理论需要融通古今,需要借鉴中外各种伦理思想,比如以仁礼为基础的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以德性和共同体为根基的现代美德伦理思想等。在借鉴吸收各种伦理思想的时候,我们需要重视“现代化”转换和“本土化”转换问题。从古代社会生长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思想,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当代道德发展的需要。从西方土壤生长出来的现代积极伦理思想,只有经过批判借鉴,结合中国优秀文化基因进行重新创造,才能适应中国道德发展的需要。3.现实生活是伦理学理论的最终归宿道德知识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有些自然科学知识能够以纯粹的知识形态停留在头脑之中;道德知识必须走出头脑,从认知领域进入实践领域。伦理学研究成果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中,只是帮助我们澄清认识,那么它最多只能提供理想生活的知识图景,却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活。相反,它们只有进入到现实生活中,只有现实地转化成我们的行为、德性、人格和生活,才能实现它们的本来意义。也就是说,伦理学研究不仅要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更要现实地指导我们成为有德性的人,过幸福美好的生活。伦理学理论可以从两个层面回归现实生活,一个层面是进入个人生活。社会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行为由一个一个的人完成。理论要回归现实生活,首先就要进入个人生活。理论进入个人生活,需要经过“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两个过程。“由外而内”是指将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德性,这个过程包含知情意的统一,即理性的道德认知、情感的道德认同和意志的道德认定这三者的统一。“由内而外”是指将内在的道德德性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即道德德性在理性和意志的协助下,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出具体的道德行为。当前中国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个人的现实生活,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德性,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这个层面的回归要求伦理学必须研究德性的养成规律和德行的发展规律。另一个层面是进入社会生活。任何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同的个人通过各种关系联结为一个社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是由单个的个体汇聚而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包括成文的、显性的制度和不成文的、隐性的制度,都对社会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伦理学理论要在现实生活中起作用,就必须进入到社会制度层面。理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入社会制度:一是“制度的道德化”,即根据特定的道德标准规范现实的社会制度,使制度本身更具伦理性,使制度的社会后果更合乎道德;一是“道德的制度化”,即将特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制度,使规范现实化,从而起到更有力的约束作用。只有将道德观念与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结合起来,道德理论才能真正进入社会生活。面向现实生活,并不是不要理论研究,而是要把理论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研究现实离不开理论,没有系统而科学的理论作支撑,现实研究就无法进行,或者只能浅尝辄止。反过来说,理论研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必须回归生活,必须为现实的生活问题提供理论的解决方案。只要现实不要理论,会走向粗糙的经验主义;只要理论不要现实,会陷入空幻的理想主义。从道德生活上升到道德理论,将道德理论应用于道德生活,形成道德理论与道德生活的良性互动,才是二者关系的理想状态。(作者:李志祥,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五蕴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本文导语: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在我国,教育伦理思想有深厚的渊源,而对于教育伦理的专门研究则起步较晚。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教育伦理研究是从80年代伴随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广泛开展而起步的十多年来,在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国外教育伦理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伦理(Ecational Ethics)已成为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成为道德科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关于教育伦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六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一教育伦理学是探讨道德教育的理论。在20世纪上半叶,B.诺曼妮(B.Normann)和G.科蒙尔(G.Colmore)合著《教育伦理学》一书。该书并没有明确指出教育伦理学是什么,但从其内容来看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育问题,旨在建立一种道德教育哲学。该书依次讨论了什么是儿童、胎儿的环境、早期家庭环境性格与气质、性别训练、宗教信仰、理想的学校、学校指导等问题,其论述主要集中在人格发展主题上我国学者丘景尼在他的《教育伦理学》一书中说,教育伦理学“其着重之点。不在道德本质之为如何,而在道德的人格如何养成”。他认为,教育伦理学和道德教育“二者之涵义,大体相同”,其区别只在于“教育伦理学所讨论的,大半属于原理的问题,而道德教育所包涵的则大部分为实际的问题"。他明确指出,教育伦理学就是道德教育的原理。由于这一观点的研究视角与教育科学中的德育原理基本相同,因此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持教育伦理学是以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观点的人并不很多。但是,一般对教育伦理学知之不多者皆认为,教育伦理学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第二种观点一教育伦理学是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传统的教育伦理认为,应当研究教育这种职业劳动中的道德原则、关系和规范,围绕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把教育伦理构建成或划归为职业伦理学的研究范畴,使之成为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者,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而展开其研究工作的。例如,美国关于教师形象和优良教师的研究,日本的“现代教师形象”研究,前苏联学者B.H.契尔那葛卓娃等著作的《教师道德》,我国王正平主编的《教育伦理学》,施修华严缘华主编的《教育伦理学》等,都属于这一类。其中,王正平主编的《教育伦理学》即认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师职业劳动领域内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科学。它是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学问。”八施修华、严缘华主编的《教育伦理学》同样也强调:“教育伦理学是以包括教师道德意识现象、教师道德规范现象和教师道德活动现象在内的整个教师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虽然各家表述略有差异,但其侧重点都在教师职业道德上,可以通称为教师职业道德学说。把教育伦理学视为教师职业道德学说这一观点,已受到不少人的批评。其主要的意见认为,这种观点远远包容不了教育领域所涉及的职业道德问题和职业主体,因为作为教育作者的,不仅仅只是教师,还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科学工作者。更为重要的是,把教育伦理学视为教师职业道德学说,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束缚了教育伦理学的发展。因为除了职业伦理外,教育领域涉及的伦理问题还很多,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虽然也属于教育伦理学的范畴(教师职业道德学可视为教育伦理学的分支),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教师职业道德,它应该从伦理的视角关注教育的各种矛盾和变化,思考和评判教育的方方面面,应该在更为广泛的领域有所作为。第三种观点一教育伦理学是探讨教育领域善恶矛盾的科学。这种观点认为,善恶矛盾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一刻也没有摆脱过善恶矛盾,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仍然有。教育的各个方面,谁也摆脱不了善恶矛盾的纠缠;与教育有关系的各种人也有善恶之别。正是由于这种善恶矛盾的普遍性,才使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具有客观必然性。正是这些客观存在于教育领域的善恶矛盾,便构成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伦理学就是教育善恶之学。把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教育的善恶矛盾,有其合理性。因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除了从科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美学等角度进行审视以外,还应该从伦理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和评价教育。但是,由于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教人为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都是把教育与道德视为一体,而很少有人去;追究教育本身的善恶问题.然而,在时有发生的违反教育根本宗旨的教育活动中的恶的因素却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例如,教育中的种族歧视问题,男女教育平等问题,“贵族学校”与“希望工程”的强烈反差中暴露出来的公民的教育权利平等问题。教育中学生的权利问题,非科学非人道的教育方式问题,应试教育中的分数主义问题,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功利主义教育泛滥的问题,教育管理中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假集体主义的危害问题,教师的正当权益缺乏保障的问题,乃至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都向教育本身提出了是否合乎道德的诘问:教人为善的教育就是善的吗?这些教育中的恶的因索不论国内国外都客观存在着。要观察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以外。还必须确立教育的伦理视角。上至教育法规、制度,下至具体教学工作的内容、方法、形式、过程.评价以及教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可以说,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和事,教育活动中的一切人和事,都包括在教育伦理学的视界之内,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善恶的视角进行伦理的审视。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或社会公德,教育伦理学既要为-切与教育相关的人立教育道德,又要为教育自身立道德之法。对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要涉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在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尚未真正形成气候的状况下,轻率地否定任何一种观点都不利于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发展。不同的研究角度,有利于丰高和繁荣教育伦理学的研究领域。目前,可以从广义(宏观)和狭义(微观)的两种角度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加以界定,从而确定教育伦理学的研究领域。作者评语:小编认为教育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的其他部分以及整个社会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不仅涉及个人的需要和理想,而且涉及社会进步和理想社会的塑造及实现,如怎样确立教育在社会生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由百家号:小珊珊论教育原创;转载请注明百家号,原创作品,盗版必究

处乎无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的伦理观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上一直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马克思的著作浩繁,涉猎广泛,并且他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研究混合在一起,使得研究者们常常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来理解他的思想,难免“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二是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对道德伦理的看法发生过重大的变化,马克思之后的学者们常常就这些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展开争论,并产生了解释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不同方式。三是马克思的过早逝世,使得他思想的很多方面没有得到明确阐发。在道德理论方面,我们就更可以确定地说,他没有为我们提供一种像他之前的思想家(比如康德)那样构建的规范伦理学体系。这也给很多马克思的批判者落下了口实,指责马克思的理论存在着先天的缺陷,难以解决实际的道德问题。那么,马克思的道德语系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从马克思已经呈现给我们的思想轨迹中能否探察出一种道德哲学的表达?归根结底,“马克思的伦理观是什么”已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只有从确立马克思的伦理观出发来明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和方法,才不会脱离马克思的原著及其彰显的精神气质,不会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不会形成片段式的、肢解式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一为了确保我们准确找到合适的道路,在探寻马克思的伦理观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第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困难——所谓的“马克思道德悖论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在马克思之后的关于马克思道德理论研究的领域内,有一个长期存在的理论困难:人们发现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一方面认为道德是意识形态应被摒弃,另一方面又从道德上谴责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榨。20世纪初期的伯恩斯坦、考茨基以及奥地利的马克思主义者,三、四十年代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释路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李大钊和瞿秋白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纵观马克思道德理论的阐释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以不同的形式阐述所谓的“马克思道德悖论”:以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人道主义与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对资本主义的道德谴责与道德被判定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阶级社会的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的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者都需要面对的理论困难。想要正确认识继而解决这一理论困难,除了回到马克思那里,具体分析其有关道德问题的不同文本的情境,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明确马克思的伦理观。只有当我们可以充分把握马克思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根本看法,对马克思的伦理观有了明确认识,我们才可以分析、解决或者批判这个所谓的“马克思的道德悖论”,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正名。实际上,这个理论难题只存在于现代道德哲学的解释框架之内。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观和方法论理解人之为人的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在其中,原有的道德概念——“人道主义”“正义”“平等”“自由”等都需要重新定义和理解,所谓的“马克思的道德悖论”也将瓦解。第二,以非马克思主义的方式理解和重构马克思主义伦理理论是有问题的。西方学界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做出了诸多阐释。比如,他们要求厘清功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们要求正面回答“无产阶级道德是不是意识形态”这个问题;他们期望在马克思主义中探寻个人道德存在的可能性。这些问题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在当代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必须面对并回答上述问题。但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我们审慎地对待。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是以分析的方法“重建”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本身缺乏有价值的方法,需要求助于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术语中,“分析”是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是被分析的对象。在此,马克思主义只是一堆等待加工的材料,它有无伦理观都不重要。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分析哲学的方法重新加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使其具有“分析的精神”。但这种方式在理解马克思道德理论时表现出的片面性、肢解性和局部治疗,导致马克思道德理论核心精神的丧失。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过多关注对马克思文本的精细分析,缺乏对整体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总体把握以及对马克思所表达的时代精神的深切共鸣,无法理解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整体气质。基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存在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我们需要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里寻找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这仍是有问题的。马克思的伦理观表达的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同于其他伦理理论的独特性。须知,马克思的思想并非哲学史链条上紧密咬合的一环,而是改弦更张的变音。揭示马克思思想的创新性和革命性以区分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马克思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作为新思想开启者的他。应该说,马克思哲学的出现,得益于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史乃至思想史。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因为他所要做的并非是在观念的历史中加进紧密贴合的一环,而是要改变人们看待历史和观念的方式。因此,以黑格尔、康德、卢梭乃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来分析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并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合理路径,我们更应该关注马克思自己的伦理观,它有助于我们维护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尊严,而不是被人们当作粗俗的经济主义弃如敝屣。第三,在当代西方伦理学的框架内寻找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准则是不可行的。众所周知,道德哲学包括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两部分。在摩尔之前的伦理学传统主要以美德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为代表。大多数的规范伦理理论旨在发现隐藏在道德实践背后的一般道德原则,并以此来指导和规定人们的道德生活。但摩尔提出了元伦理学,试图打破规范伦理学的传统,对“善”“应当”“正当”等这样一些道德概念的意义作出科学分析,从价值中立的立场获得对伦理学的重新定位。摩尔之后的伦理学研究,在理论建构中基本上体现为如下情况:要么由于反对传统规范伦理学、倡导元伦理学而表现为一种形式主义;要么由于反对传统价值和历史主义,注重个体自由和自我创造而表现为一种相对主义和非历史主义。这样的特征表明,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各个流派大多已经摒弃了传统伦理学的绝对主义方法和曾经包含的合理的历史主义洞见,它们漠视道德传统的连续和承继,强调道德的创造性和更新性,否认道德普遍性,注重主观情感和愿望的表达,使道德理论体现为不同程度的主观化和相对化。这也同时表明,当代西方的道德研究主要表现在历史维度与人道维度的对立。而解决历史维度与人道维度的对立正是马克思伦理观的核心任务。因此,当代西方的伦理学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供诸多研究资源和素材,却不能构建马克思的伦理观。不仅如此,我们确立了马克思的伦理观,反过来会对当代伦理学理论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的伦理观作为马克思道德哲学的元理论,可以为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观点纷争提供一种方法论。二基于上述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关于马克思伦理观的两条结论:首先,马克思伦理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性演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很多论题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都以萌芽的形态存在着,但马克思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论证道德问题的方式。马克思的伦理观是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才完全确立起来的,是真正表达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伦理观。其次,马克思的伦理观不是固化的。无论是以分析哲学的方式、德国古典哲学的方式、亚里士多德的方式还是当代西方伦理学的方式确立马克思的伦理观,都是以一种确定无疑的、固化的伦理原则为基础解释道德现象和伦理问题。在马克思那里,不存在固定的伦理原则。马克思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理解和批判伦理道德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论,却从来没有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以用来解释一切道德现象的抽象原则。在理解和吸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丰富成果和中国社会实践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探寻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研究路向,不仅能够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关系,更能够确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中国现实的关系。一旦确立了马克思的伦理观,马克思伦理思想转变的性质、马克思道德理论中存在的矛盾以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和意义都将得到合理的解答。(作者:曲红梅,系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和理念创新”[17JJD720002]阶段性成果)

不过满腹

伦理学分享:人是一种矛盾体,永远在无意义和超越之间挣扎!

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或者说,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伦理学要解决的问题既多又复杂,但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即两者谁决定谁,以及道德对经济有无反作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两者谁从属于谁的问题。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原则和规范,也决定着各种道德活动的评判标准和取向。以下是一位西方学者在《伦理学讲演》中的一篇演讲稿,可以非常好的帮助我们认识伦理,明白人为何要有道德和理性,进而知晓哲学对人的巨大思想推动作用,一起来学习。《伦理学讲演》原文:我们的理论就是,在哲学上,我不信奉任何主义,我不接受任何主义为绝对真理,而我的主张是,对于所有的理论,我都要重新审视和批评。而批评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的哲学体现于其中的过程。如果你说我是什么哲学,我说我可以跟你说,我什么都不是,我没有一种主义,就是我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不是形而上的,也不是辩证法,我把所有的这些都纳入到我们讨论哲学的范围当。因而,我用一种更加批判的眼光来所有现存的哲学。所以,不要以为,唯物主义不好就是错的,或者说唯心主义好就是不对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我们的哲学的视野当中,特别是在我们学习哲学的视野当中,更应该提醒注意,不要把某一个或某一派哲学当作我们的哲学出发点。就是学习哲学的目的不是要让你接受某个哲学的观点,而是要批判地考察所有的哲学的错误。所有的这些错,这才是学哲学的根本之要害。不要以为哲学,我就坚定的相信我原来的哲学,或者说我抛弃了原来的信仰而接受了新的哲学。那否则的话,你的哲学的学习,是为你的安身立命的信仰而服务的。当然,你说我有一种信仰,我偏要用哲学来自这个信仰。那我也无能为力,因为那是你的自由,你可以接受任何信仰。你可以信仰上帝,甚至你可以信仰天外之物,你可信仰任何东西,这个是个人自由。但是,一旦谈到哲学的时候,它就不是信仰了,哲学是用来批判信仰的。可是一旦你掌握了哲学这个武器,我相信你不会相信任何东西作为你的信仰。所以,哲学家大多都是无神论者。因为哲学家,很难接受某一个东西,作为一种信仰来接受。我们已经不会信神了,我们已经不会信上帝了,更不会信某种虚无飘渺的胡花八道,我们不会信任何东西,这是哲学。哲学教会我们的恰恰是一种批判的,跟独立的思考方式。从康德到黑格尔,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关于人类思想观念演化的一种普遍性。康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纯粹理性的批判的思路,也就是说它不是要考察人类的理性能力可以做什么,我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做到什么,而康德给我们指出的是,我们的思维不能做什么。所以,康德哲学不是一个肯定性的结论,它却是一个对人的理性能力的批判性的否定性的结论。在这个意义来说,理性本身,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充分的、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发生变化的能力,这一点它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而这个前提是建立在我们的自然属性基础之上的。我们通常学习的知识,它都是通过我们经验的积累,逐渐上升为一个一般性的原则,进入一个普遍的原理后,让我们去掌握它,然后把这个原理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然后我们说,学以致用了。不管是为“不知而学”,还是“学而致用”,这两个过程其实都是理智训练的过程。因而,理性活动本身也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从来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式,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已经在工作了。如果一个人的理智出问题了发疯了,他的理智不能正常工作了,因而他不可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它会表达出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言行,但是对这个疯子来说,他可能觉得正常人才是疯子,而他还是真正的正常人。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供思路。这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当讨论哲学的概念的发生发展的时候,当我们讨论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如何提出以及如何推理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不是非要把这个理论应用在实践当中去如何检验它,或者在现实中它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它就是对的;或者如果不好的结果,那它就是错的。不是这样!而是理智检验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哲学的学习,本身就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当你发现一个问题你出现了理解不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发生了理智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障碍,那就需要通过你的智力能力,不断的提升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断的丰富自己这个背景知识的了解,不断的学习他人是如何处理相关的问题的,结果使得自己如此的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因而,理智地学习恰恰是在不断地解决,理智的障碍的过程当中逐渐完成的。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智力上的困障,而这些困障在不断的解决过程中,提高了我们的能力,而你解决了这种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你锻炼了你的思维过程。当你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相当于是你每提升了一次思维能力的一个档次。而哲学的问题,恰恰是所有的智力活动中最困难的问题,如果你能解决一个哲学问题,这说明你的智力能力已经远远的高于了绝大多数人的能力,所以说,哲学训练的过程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这种障碍是什么?障碍仅仅是指你们不了解这个哲学家的思想背景是什么,你不了解它的思想从何而来,向哪而去,所以,你会出现一些障碍,但是你不会出现困难。在这里,困难和障碍是不一样的。困难是说,你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我相信这一点对我们来读法国哲学家的著作并不存在。但是,当你读《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我相信一个星期就是把序言读下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你读《精神现象学》一小节,哪怕是复述一下黑格尔在说什么,恐怕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天书。虽然每个字你都认识,但你就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这才叫真正的障碍或者真正的困难。后现代哲学,早就指出了这一点了,人已经不是人了,人是沙滩上的画像,随时都可以被抹去的。伦理也不是解决全部的,维特根斯坦说过,人需要通过伦理来超越,“我的整个倾向以及我相信所有试图写或谈论伦理学和宗教的人的倾向,都是要冲出语言的界限。但要冲出我们笼子的四壁是完全,绝对地是无指望的。”当然,伦理学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维特根斯坦还是保持了一份敬意:“只要伦理学是由于想要说一些关于人生的最终意义、关于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有价值的东西而产生,它就不能是一门科学,它所说的无论如何都不增加我们的知识。但它是人类内心一种倾向的证明,我个人对这个倾向不禁深怀敬意,终生不会嘲笑它”。人其实也是一种矛盾体,人在无意义和超越之间进行挣扎与奋斗。问题是,人有限,追求无限,所以人才会有无限的追求,这样的想法。如果人本身就无限,也没有人追求什么无限了。

方今之时

即将研究生的我,也想问什么是伦理?

亚里士多德把伦理界定为反映和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划的总和,也就是由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组成的总体就叫伦理。它包括源于文化传统的社会正当精神权利、责任和行为模式。他将其定为五大准则:图片来源第一个伦理准则:中庸。——即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尽量不偏不倚的选择。第二个伦理准则:良心——仁慈、讲真话,人们靠良心承担道德责任,这是责任伦理准则。第三个伦理准则:功利——人们出于道德应该选择能带来最大益处的做法,而不是带来害处的做法。 第四个伦理准则:公平——新自由主义者罗尔斯提出了无知之幕的概念,会把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蒙住,尽可能回避相关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以此实现公平第五个伦理准则: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不管他是黑人还是白人,不管他是左派还是右派,都是一样的爱。图片来源:网络新闻道德的确是新闻媒体追求的“至善”,但同时,新闻媒体更多的是肩负着维护人类尊严,反映社会问题,推动社会改良的社会责任,新闻是“暸望塔”,因此“当然伦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情境下会有一定的改变与侧重。当年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在土耳其海滩上溺亡的照片在全世界大规模刊载,如若悲痛勿扰、最小伤害、新闻至善等伦理原则,儿童的尸体是绝对不可以被刊登的。但回到当时的情境中,那时正值难民潮,全世界都在讨论如何对待难民,这一张照片让很多人增加了对难民的同情,很多国家也因此调整了对于难民的政策。”(以上删改自陈昌凤教授讲座记录)图片来源:网络如今人类的智能化进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加深、算法推荐技术的成熟、AR/VR/X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日益深化、场景化传播成为主要形式,我们的传播时代已经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时代跨入了“物联网”进而即将进入“万物相联”的智能传播时代。而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的影响,这一时代的代表性技术“人工智能”的出现也在挑战着传播伦理——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应当遵守的相应的道德伦理。

介错

伦理学的学科定位、体系建构与时代要求

中央党校哲学部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 靳凤林“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增无已的景仰和敬畏:位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名言出自康德伦理学专著《实践理性批判》一书的结语部分,紧接着这段话康德进一步解释说,人只有在仰望星空时,才能感悟到自己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无比,但当反观内心世界时,又会因为其所遵循的道德法则而使自己区别于世间万物,并彰显出人之为人的崇高伟大。从这种意义上讲,伦理学就是使人由渺小走向伟大的学问。伦理学研究的道德伦理问题众所周知,伦理学就是以道德伦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哲学二级学科,但中外伦理史上的无数哲学家和伦理学家,由于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理解歧义纷呈,其所建构的伦理学理论体系也就千差万别,但有以下几个普遍且根本的问题是每一位伦理学家不可回避的:一是道德伦理本体论。何谓“道德”与“伦理”?二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道德伦理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何种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它一经产生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哪些功能与作用?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普遍性道德伦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特殊性道德伦理与人类普遍性道德伦理有何关联?道德伦理在与时俱进中,如何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个体道德论。由于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道德现象的直接涉身者,他或她都有着自身的道德构成和生成机制,因此如何塑型个体的美德就成为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个体的道德包括个体的道德信念、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等,个体道德生成的内在机制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等,个体道德生成的外在机制包括道德评价、道德赏罚、道德教育、道德敬畏等。三是社会伦理论。个体只有在与多元性的他者共存中才能成为一个真实客观的人,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必须与他人结成一个伦理共同体,并在其中遵循特定时代所要求的价值理念、伦理原则、行为规范等。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公平正义伦理原则,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等。四是道德伦理应用论。只有把个体道德和社会伦理运用到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德伦理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这就必然使爱情婚姻家庭道德伦理、职业道德伦理、社会公共生活道德伦理成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人类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几乎在其生存的每个领域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冲突和伦理悖论。如何使用上述道德伦理理论进行研判和决断,成为当代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致使各种应用伦理研究日渐成为伦理学的显学,如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等。现代伦理学的研究方法要建构现代伦理学理论体系,必须从中外伦理史上的各种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要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中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为建构现代伦理学体系所必须:一是元伦理学的道德语言分析方法。人们面对任何道德争论,必须首先确定所争论问题的真假与否以及判断真假的是非标准,否则就会陷入毫无意义的哲学呓语之中。即使我们讨论的道德问题不是真假是非问题,而是具体的道德决策和行动问题,也要明晰其所表达的各种选择、目的、手段的真实含义,而元伦理学的深度发展,恰恰为我们研究伦理学的概念、判断、推理等诸多基础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和前提条件。二是经典文本精细解读法。要建构现代伦理学话语体系,离不开对古今中外各种经典文本的精细解读,因为中外伦理史上的经典文本所瞩目的焦点是道德伦理现象的内部本质,是对于客观性道德伦理问题深层内涵的揭示。它经过剥茧抽丝之后,触及到了道德伦理现象的坚硬内核,如中国古代的《论语》《道德经》,古希腊的《理想国》《尼克马克伦理学》等著作,无不如此。当然,要阅读这些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只有在细细咀嚼和慢慢品味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气势恢宏的逻辑架构、精细微妙的理论阐释、独具特色的笔调意趣和个性迥异的行文风格。离开对经典文本的深度静览和精心妙悟,不去从中汲取丰厚的思想理论资源,现代伦理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无疑是空中楼阁、梦里幻影。三是反思平衡方法。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反思平衡”的方法,即通过对多种可能的选择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和修正,最终消除各种分歧,找到大家普遍接受的可供选择的共识性方案。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已是人类发展不可更改的历史大势,这就要求伦理学研究者在不断的文明比较过程中培养深刻的理论反思能力,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所具备的思想资源和其他思想资源之间的深刻关联性,对自己立场的局限性具有极其清醒的自我意识,在深入了解对方思想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地去界定自己的位置并调整自己的思想视角,最终确立起自身经得住历史检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新时代伦理学者的职责与使命人类所从事的任何一项事业都肩负着自身所处时代的特殊使命,伦理学作为人类一门古老的哲学二级学科,其终极使命就是通过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研究,逐步改善人类现实世界的道德伦理生活,为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要完成这一使命,就要求每一位伦理学者在新时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关怀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善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它要求在伦理学研究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贯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是善于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要建构中国特色伦理学话语体系,需要每一位伦理学者深入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准确把脉国内外社会实践中重大社会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课堂中找到真问题、进行真研究。从根本上讲,伦理学的创新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者只能深切地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和解决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看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各种偶然背后的必然、现象背后的本质、感性背后的理性,真正掌握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现实逻辑和内在发展规律,进而不断推动伦理学的理论创新。三是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中推动伦理学研究迈向更高层次。《大学》篇曾提出“三纲领八条目”理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属于“内圣”的范畴,“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的范畴,“修身”是全部内容的核心和实现内圣外王的中轴。古代君子要达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生终极目标,必须先沿着由外而内的轨迹,通过对外在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增长自己的德才素质,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理想信念,在自己的身心中积累巨大的正能量,然后再沿着由内而外的路径,将这些正能量广泛施惠于家庭、国家乃至普天之下。古代君子如此,今天的伦理学者更应当按照“治学先治身”的原则从事这一神圣职业。编辑:河南日报理论部

麦克斯

讲座回顾|晏辉:伦理学的问题域及其论证方式

2019年11月15日15: 30,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的晏辉教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211室作了以“伦理学的问题域及其论证方式”为主题的学术讲座。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张晓东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到场师生皆认真听讲,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晏教授在讲座开始便指出,伦理学虽以学科为基础,但应以学说的形式来呈现,这是因为中外著名伦理学家的思想都是学说式的。作为学说的伦理学,其研究对象就是德性和规范。伦理学就是要在道德哲学的高度回答“我们何以需要德性?何以需要规范?”的问题。紧接着,晏教授详细解释了德性和规范的初始性命题,他强调通过回归人本身的存在状态及其展开方式,便可以寻找到德性和规范的始因始基。有关于“德性何以必要”的问题,晏教授从人之存在的非自足性和非完满性出发,点明人们被规定为最适合过集体生活,人们通过在集体中反复进行合作来产生合作剩余。合作剩余除了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其剩余量还为人们所共享,衡量社会好坏的标准就在于合作剩余的大小及和合作剩余大小的分配。就此意义来说,“德性”恰恰就是协调人们采取集体行动,以创造更多合作剩余的内在因素。有关于“规范何以必要”的问题,晏教授认为要协调集体中人们的行为,并不能仅仅依靠德性,还需要“规范”作为集体行动的逻辑。为此,他引用了福柯的“外在技术”概念来辅助理解,并做出生动描述:“我让我做好人是内在技术,别人让我做好人是外在技术”。内在技术外在技术必须要是平衡的,而外在技术问题是内在技术失效以后的结果。既然伦理学是研究德性和规范的实践哲学,那么它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为解释这一问题,晏教授将目光转向伦理学自身及其研究对象的问题域,并对问题做出三大区分:基础性问题、根本性问题、全局性问题。在此处,晏教授联系中国社会实际状况,对三大问题进行现实性引申。第一,他认为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是社会正义问题。基本正义是让每个人积极参加社会建设,且能够得其所得,并被平等地对待。而在当今中国某些地方,正义没有作为第一普遍原则得到确立。基本正义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上,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完全被劳动者占有,不存在剩余价值的剥削。二是政治上,让每个人有充分正确表达他意志的权力,以保证社会舆论的健康。第二,根本性问题是政治问题,主要是权力问题,这也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政治权力不是为少数人所私有的特权,公众能够平等享有其正当权力。第三,全局性问题是价值观认同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被认同?根本原因是当今中国出现了四个分离—德性和幸福的分离、德性和规范的分离、言说者和行动者的分离、受益者和责任者的分离。与此同时,中国当今社会的四大精英群体(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精英,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的经济精英,以知识为核心的科技精英,以身体为核心的社会精英)被没有很好地承担应有之责。相反,他们中部分人走向资本的逻辑,出现利益联盟,形成可兑换的关系,如权力兑换成货币。他们给别人制定社会规则却不是规则的行动者,造成好的价值观不能被认同。回归到伦理学,晏教授认为,第一,伦理学的基础性问题是语言问题,这是伦理学的元问题。此一问题,要从分析德性和伦理的概念入手。关于“什么是德性?”的问题,有三个论证方式。一是罗国杰先生早年给出的,道德是用善恶评价的,以善良动机作基础的,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它把道德看作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强调道德作为规则的外在意义,没有体现中国古代的“道德”概念的内在蕴思。第二个定义如尼各马可伦理学所言,德性是优良品质,但这是后果主义的定义方式,因为比品质更重要的概念是能力。在此基础上,晏教授得出的定义是,德性就是做人做事的能力以及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品质。关于“伦理是什么?”的问题,晏教授是通过三个范畴的比较来辩正的,道德是鼓励人们去做但不要求去做的行为,类似于康德说的鼓励但不必然的行为,而伦理是要求必须去做的行为,符合正当原则,第三个就是被禁止的行为。第二,探究伦理学的根本性问题,要回归到康德的意志自由问题。为什么一个人的自由意志能够保证正当性?其根源便在于善良意志作动机,实践法则作根据,实践理性作保证。这三点解释了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经常做正当事情的条件和可能性问题。第三,全局性问题是方法论问题,晏教授借用了倪梁康老师所提出的系统论奠基与生成论奠基的方法。系统论奠基以研究对象为一整体系统,主要研究系统整体和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生成论奠基则回到现象学,它是发生学的方法,它提醒我们伦理学工作者要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回到历史场域中去。这两个方法不可偏废,系统论奠基是基础性工作,发生学的方法是我们研究真正具有生命力的道德观念史和实践史的方法,是我们突破自己的重要研究方法。此外,晏教授强调伦理学研究者必须具有问题意识,要能在文本中读出问题来,进而形成原创性的论文,而不仅仅是对资料进行梳理,对观点进行综述。他还提出颇具趣味的三点论:选题有亮点,论证有重点,结论有观点。最后,晏教授指出,伦理学的问题域及论证方式仅构成作为学说的伦理学的第一部分—导论部分。对伦理学问题域的研究不能是平白无故的,必须有理论材料的支撑,有鉴于此,晏教授介绍了五种对伦理学研究有所助益的理论资源: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伦理学、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契约论、功利主义伦理学、儒家心灵哲学。因为伦理学主要探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人三者间的关系,而晏教授将之与儒家学说相结合,以此创见性地提出了“三道论”:天人之道(人与自然)、心性之道(人与自己)、人伦之道(人和人)。因此,伦理学就成为关于道的学问,它也是关于德性与规范的原始发生以及发生逻辑的学说。在晏辉教授结束其学术分享之后,张晓东老师进行了讲座总结。张老师高度赞扬了晏辉教授的讲座水平,认为其有三点长处:一是才情迸发,是理性的激情与激情的理性之有机结合。二是诙谐幽默,趣味盎然,充分调动听众兴致。三是深邃睿智,既具有哲学的智慧,使得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又不失现实感,表现出对当下中国现实的深刻洞见,其中对于问题的原发性探索和对社会的建设性批判,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应具有的良知与责任感。在其后的学术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晏教授皆一一耐心解答,其中精彩之处不时赢得阵阵掌声。文字 | 杨浩 编辑 | 肖越文

清而容物

讲座回顾 | 李义天:伦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2019年4月21日18:30,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义天教授应邀在南京大学哲学系211教室做了以“伦理学的任务是什么”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南京大学哲学系韩玉胜老师主持。讲座开始,李教授首先对“伦理学的定义”进行了界定。他将伦理学划分为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两个部分。理论伦理学具体的分为元伦理学、规范范伦理学和描述伦理学;实践伦理学则主要分为应用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学两个部分。他认为,理论伦理学所包含的规范伦理学是伦理学的核心。他具地从表述、实践、逻辑、运用四个维度具体地展开了分析。一方面,伦理学作为一项理论研究,不在于制定道德要求,而在于对伦理生活所提出的道德要求进行理性的解释,因此需要对道德要求的本质及标准进行界定;另一方面,伦理学作为一项理论研究,不在于制定道德要求,而在于对伦理生活所提出的道德要求进行理性的论证,所以要从逻辑和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李教授对于“伦理学的任务是什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即便伦理学明确告诉人们应履行哪些道德要求,也不必然导致好行为的出现。也就是说,道德要求不一定具有动机效应,强硬坚决的道德论证不一定成为触动行为者的心理动因。如果伦理学真的要为生活着想,那么,关键的任务还不在于回答“我应当如何”,而在于“假如我应当如此,那么请给我一个好的理由” 。只有当该理由足以让我说服自己凭什么要采取这种生活方式之后,人们才会进一步思考:“该怎样行动以达到这种生活方式”。换言之,只有找到了“凭什么”的充足理由,人们才可能如“好好色、恶恶臭”般地行动,才会想方设法地谋求行动的有效方案。因此,给出让人怦然心动的道德理由及其心理依据,是伦理学的最重要任务。它甚至要比设计规范的生活方式这项任务更加紧迫。固然,美好的生活图景为人所期待,但我们更期待伦理学能够关心人、体贴人,为人们找到通向美好生活的合适有效的心灵桥梁。在李教授结束其学术分享之后,韩玉胜老师随即点评。在展开的学术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分别就中国伦理学的任务、伦理学之心理基础、伦理生活的实践等问题向李教授请教,李教授皆一一作了精彩解答。撰稿 / 曹嘉芮编辑 / 唐铱涵校对 / 杨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