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英国留学硕士,进工厂,月薪6K:想读博,身体里两个“我”在撕扯其来无迹

英国留学硕士,进工厂,月薪6K:想读博,身体里两个“我”在撕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十年时间,中国学成回国留学生增长近6倍。当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多数人必然只能回流国内,但这份“大势所趋”下,不同的个体,在回与不回之间,内心又会面临怎样的“撕扯”?有些人可能从来没有融入过当地文化,留学只是旅行,甚至是完成父母期待的煎熬;有些人对那里虽无留恋,但找到了证明自己的动力;也有些人,回来之后反而水土不服,恍惚自己找不到归属……以往海归人才在职场颇受欢迎,如今海归人才明显没有以往的风光。据去年的一份调查,在80后、90后的海归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低于自己的期望值。— 1—身体里两个“我”在撕扯“回老家找工作,发现工资太低了,多数也是进化工厂,这样的薪资和工作环境,不是特别能接受”。果子狸,留学英国,高分子科学硕士毕业。他所读的大学是英国著名公立大学,英国综合排名第四,仅次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同时也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虽然专业发展前景不错,属于国家支持发展新材料的一种,但去年回国后发现,所在城市没有太多跟本专业相关的就业机会,行业工资又普遍较低并且工作环境较差,大部分是进化工厂,所以犯了难。“我想,要不还是继续读书吧,我们这个专业读博后竞争力更强些,这样毕业后找工作相对来说会容易些。”果子狸跟我说,找工作那晚他做了个梦,梦境里出现两个“我”不断撕扯的场景,他们一个说找工作,一个说申请博士……“但是,我又担心的是,害怕博士读完以后就业问题依旧不理想,压力来自于对于就业前景的不明确以及时间金钱的耗费。”“老师,在找工作和申博之间,我该如何抉择呢?”带着果子狸的疑问,我们开始了一段生涯之旅的探索。— 2 —首次生涯探索之旅第一次咨询,我试探性的问他:“能告诉我,你心目中心仪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未来你期望的状态又是什么样的“?果子狸想了一会说:“不太想进工厂,还是想进高校或者是研究所,工作中要有独立自主的空间,能够让自己不断的学习,还有就是要有比较理想的薪水,经过几年的经验及资本的积累,未来我希望利用技术能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公司。”知道了果子狸的想法,我就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了。“目前你这个专业虽然就业率不低,但好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集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区域,另外大约15%硕士研究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学习,因为即使去一流的外企,他们也都是要招博士生,更别说你想进高校或是研究所这样的机构“ 我帮他分析着当下就业的形势。“是啊,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所以我可能会更倾向于申博,但老师我想了解下,以我的性格、能力以及当下的情况适合读博吗,因为我的性格比较粗心,而且对事情的分析有时候感觉严重性认知不足。想要做的很多,但是不能很好的结合自身的能力,往往什么都没有做好。“ 果子狸担忧的说起他的困惑。第二次咨询,我就帮果子狸一起分析了他的性格和核心能力:经咨询确认,果子狸的MBTI性格类型是INTP,像他这种创造型的性格在国内并不多见。他们是自由的创意者,是思绪飞扬的学者,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对抽象概念的喜好以及深入理解,使他们可以从事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任何工作。特别喜欢独立思考,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他们认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可以从头到尾彻底思考一件事。如果没有这种性格类型的人,说实话,人类的智慧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丰富。无论是高校教师、科学家、编辑,还是程序员,他们构建了人类思想的基础和框架。正是在这个框架之上,组织流程、规则以及大量具体工作才得以实现。看来,对于果子狸来说,学术理论研究领域的工作是最适合他不过了的。再结合咨询中客户的教育、经历、性格、价值观,我分析出适合客户的职业要素包含了:1、拥有高智力,适合研究型、独立性的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创新力;2、未来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长的工作;3、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适合于高分子相关领域的研发;4、拥有国内外专业研究方面的人脉资源;5、可将国外的学术经验带回国内,与国内优势相结合;6、能在高校、专业研究机构、一流企业内实现生涯价值;— 3 —读博这条路,真的想清楚了吗?第三次咨询,为了让果子狸对读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帮他从更高的角度、各个维度梳理分析了未来可能面对的压力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一起梳理了读博可能产生的压力:1、学业上的压力每个学校博士毕业要求不同,但基本上都需要在国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或者在一般期刊上发一定数量的文章。现实中,导师发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尚且不易,博士生投稿更加困难。2、生活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物质上的压力博士生的收入主要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导师的课题收入补贴、兼职和现在博士生每个月的生活补贴。读博期间开销很大,在欧美国家有些专业有时还要倒贴学费,许多人除了写论文,上课,也会通过做翻译,代购,写广告半工半读赚取外快。3、精神上的压力对于年龄很大,但是“该做的事”还没做完的人不看好,博士自身也存在着成家立业的压力。用青春交换的博士学位未必是自己最终想要走的路;身边本科已经毕业的同学事业逐渐有起色,也会感到一部分压力。4、职业前景上的压力。许多人认为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但博士研究的领域很窄,普遍性的工作并不擅长。硕士生对博士生有一部分替代性,而且到了博士的年龄,单位也会考虑用人的成本。即使不进企业,去高校当老师竞争也十分激烈,根据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许多高校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的比例占到了40%到60%,继续从事研究的人占到25%以上,绝大多数选择留在这个行业。除了同年龄的人群,一些老教授也活跃在一线,非常不容易就职。入职之后收入不乐观,知识的回报率不高,科研压力也很重。种种压力积攒起来,使得博士成为一个矛盾极端化的群体。我对果子狸说,这些压力你觉得你能承受吗?果子狸说其实这些压力他之前也考虑到了,但没有考虑到那么全面,他希望再权衡利弊考虑一下。在目前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下,年轻人普遍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通过提升学历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一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想再继续读书,这个想法是好的,但真心问一问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样才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于是,我抛给果子狸几个问题做为此次的课后作业让他一并深思熟虑。第一个问题因为国外留学,除了专业、导师重要外,学校也很重要,如果申请不到好学校,你还愿意读博吗?想像一下,你接下来要花四年的时间在一个二、三流的学校,写一些没有人读的论文,毕业之后也找不到一个好的教职,那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在申博时,宁可多花点时间也要读到好学校的博士学位。如果你真的进不了好学校怎么办?当然也不要沮丧,在这些排名略差的学校里面,找找看有没有顶级学校毕业的导师。跟着这个老师做研究还是非常有希望的,这就是读博士的方向,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二个问题:是继续研究生阶段的研究领域深入挖掘?还是选择一个热门课题进行研究?就拿果子狸来说,虽然现在的这个专业属于国家热门,但出来找工作后还是发现遇到了瓶颈,那热门课题又有哪些,在这些热门里,哪些又是他感兴趣的课题,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到了我想问的第三个问题:研究的课题和领域,是不是你最想去探寻的?因为在进行科研的时候,选题可能不是最想要研究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你却选择了它。Vin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作为一名科研人,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想要研究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你的潜力,你会关注你感兴趣的话题,对于学术上面的问题,你会想方设法的去解决它,这种科研动力是你想象不到的,带来的结果也会让你意想不到。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读博是否能帮助你实现个人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是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还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目的。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目前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吗?认真考虑好这些问题以及长期目标,你再决定要不要读博,也许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你也可以先放一放,等到何时的时候再去踏上科研这条路。最后的话:一个月后的咨询,果子狸便带着思考后的答案和职业调研问卷,继续回来我们的探索之旅。“老师,我已经决定继续读书,目前已在博士申请阶段,我已经给我心仪项目的导师写了信。““这么快就决定了?“对于果子狸的决定,我虽然能够大概猜到,但没想到他行动力这么快。“我认真考虑了您给出的问题以及您对我各个方面的分析,我觉得读博是我当下最适合的选择,而且我也选定了读博的研究方向,是我一直感兴趣、想要从事的项目领域。“他兴奋的说着。是嘛,连研究课题都选好了?我惊讶的问道。“是的,我希望进入以石墨烯材料领域的课题研究。因为我本硕阶段的高分子学术背景也与石墨烯的应用方面较为切合,这会让我比较快的上手研发。“果子狸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告诉我。读博还是工作?这两种选择没有说哪个更好,主要还是要看每个人是否适合或者想先做什么。在最后一次咨询前,果子狸告诉我,他非常顺利的拿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入取通知书,即将在今年的9月正式入学,开始为期四年的读博生涯。祝贺他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也祝福他未来一路走好!毕竟,人生道路仍长,严谨的学术研究不是速食文化,只能靠耐心和坚持,一步步学习实践积累,谁知道支撑你走下去的会是哪一段储备的能量呢。职业规划师Vin:贰十年地产、商业项目营销策划、咨询及管理经验,绿地集团前营销策划总监。 现为盈石咨询创始人,资深职业规划师,专注于生涯规划一对一深度咨询。迄今服务咨询人数2000人以上,口碑好评度96%,服务满意度超过行业平均值90%以上,获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认证。

夢中劍

公司HR宁愿招985毕业生,也不要海归硕士,看完你还想留学吗?

几年前的企业招聘中,海归的年轻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加容易找到工作,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不少公司的HR宁愿招985硕士甚至是本科毕业生也不要海归硕士,这令一些人对于是否出国留学犯了难。其中的原因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现象,那么,看完你还想留学吗?据中新网报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过去几年的海归数量大幅增加,相比较留在海外,很多人都会选择回国工作,但在就业方面,这些海归的优势被不断拉平,甚至于有些人还不分专业成为了一些公司专门的“口语翻译”,令学成归来的一些热血青年尤其难受。不过,国内企业的海归热看起来退了不少,留学却似乎依旧是很多家庭所热衷的。海归的硕士难就业据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在全球已经是前列的存在,部分地方的发展程度和制度更是领先于国外,在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已经明显形成了一套与西方有着本质区别的体系。因此,包括金融、科技、社会等多个角度上,外国的一些经验已经不大能适用于国内,哪怕是海归的硕士,其专业能力在特定环境下可能都不如985的本科生,公司HR偏爱谁完全不用多说。相比较国内学生,拥有国外经历的人往往显得更加独立,并且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在“竞争”或者说“内卷化”的社会中,要求更高薪资和更自由工作条件的这些人对于国内环境甚至可能难以适应。另外过去中国开放需要吸收西方的长处,现在我国在一些现代化的行业发展上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西方,在两者结合下,单一的西方经验或者中国历史经验都可能是无用的。而且,即便都是海归人才,其中的竞争也相当激烈,掌握多门学科知识的比纯“镀金”的明显要更加有实力,这是留学人口总量增加带来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仅仅只是出国上个学,可能竞争力是远远不如国内学生的,这也就是很多海归被当做“翻译”的原因。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是不断提升的,钱袋子鼓起来的人也有不少,于是留学生自然就多了,目前我国其实也正在想办法提高海归群体甚至全球各国人才的服务体系,这是全方位发展必备的,与国内毕业生就业体系的同步完善无疑会形成我国未来的强大人才团队。而竞争也正随着这种变化不断白热化,这些东西看完你还想留学吗?留学“普遍化”无论如何也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对外留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回国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很多人担心这对一些传统文化结构可能会带来一定冲击,显然这是无法避免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出国已经渐渐从“镀金”变为了“增长见识”的一种方式,留学生甚至在很多学校里已经不再特殊。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而“普遍化”的留学生则更容易被社会所接纳和管理。刻意强调一个群体的标签实际上不是在解决问题,反而是在“添乱”以及扩大矛盾和对立,只有完善制度和认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挑选人才,这些海归或者国内985学校中的金子和沙子才会被过滤。因此,如果说留学生就业压力大,HR都不愿意要,那么对于看中就业的家庭来说,出国留学就是不必要的行为。但如果家境还行,有一年十几乃至几十万的支付能力,出去“见见世面”也不是一件坏事,兼收并蓄原本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绊脚石

出国留学花费30万,回家上班月薪三千,海归硕士收入不如工人!

自从90年代末我国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越来越多,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高达834万人,这与2018年创历史新高的820万毕业生相比,再次增加了14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小孩未来有个更好的前程,不少家庭已经不满足于孩子在国内上大学,于是出国留学的学生也逐年上升,李雅婷就是其中的一员。出生在条件一般的家庭,父母都是国有企业的普通职工,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自然从小受到宠爱,2017年从国内一所普通本科大学毕业时,李雅婷并不想去找工作,家里也希望她继续出国读书,于是就让她报考了一所英国曼彻斯特的大学硕士,由于准备充分,报考的学校也不是顶尖大学,李雅婷顺利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前往英国读书。据她父母统计,在英国的一年,各种花费超过30万元,尽管不是一笔特别大的数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要三四年才能积攒下来,但为了女儿的将来,他们觉得付出这些钱也无怨无悔。转眼雅婷硕士毕业回到中国,再一次面临找工作的问题,由于毕业的学校在中国并不知名,也无法像国内的大学生那样参加各大公司的校招活动,找工作对于雅婷来说更为困难,在向各家银行投了五六次简历之后依然没有得到回应。这个时候她的父母着急了,心想一个英国留学硕士怎么会这么难找工作呢?时间一个月一个月的过去,看到女儿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只能去寻找亲戚帮忙,最后安排到了一家外贸企业上班。由于并不是在沿海城市,外贸企业的规模并不大,给的工资也不高,不过公司像自己这样的留学硕士却还有3个。雅婷说,工作半年了,算了一下扣除各种保险之后每个月才发三千块钱,自己在英国读书平均一个月就要近30000块,想想真是不值,来给家里新房子做装修的泥工师傅每天的收入都有两百多,自己一个海归硕士的工资甚至远远比不上一个工人,这让人情何以堪。目前社会的就业现状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工厂招工人难,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工资普遍高于一般大学毕业生。这个两难,究竟何由?首先,大学录取率的逐年提升导致毕业生连年增长,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却在放缓,大学生的竞争压力自然很大,很多毕业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纷纷选择考研,殊不知读完研究生之后就业压力更大。其次,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极大,从小受到家庭宠爱的孩子们在毕业后自然也难以承受较大的工作之苦,人人都向往那些办公室的生活,可是办公室的位置终究有限。再次,出生于六七十年的那批人年纪不小了,他们从小不怕苦不怕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外出打工,随着年纪的增长,对体力劳动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就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工厂招工人难的两难问题。其实现在很多工厂的一线骨干工人月工资都能超过一万,比如领班、小组长等。如果大学生能够放下身段不怕吃苦,去工厂从事一般工人的工作,凭借良好的学习能力,也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倘若只是想工作“体面”,那最终的生活可能会很不体面。

君有忧色

一年制硕士公司直接拒绝,国内为什么没有一年制硕士?

——老师你好,我是税务相关行业,现在有点不上不下,我问了定级学历有加分,现在就在MBA和MPAcc之间犹豫。没有太多时间这样拖下去,看了你说的一年制硕士,就想来问一下。要么是读了之后定级,继续在原公司,要么是赶快提升一下,跳去其他公司。我担心有公司直接挂一年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的简历,但我不可能辞职的,只能这样选非全和一年制硕士,非全要等三年才能毕业......有点不知道怎么办了,想问问老师。后来我们交谈中了解到,她的本科是学会计的,那硕士没必要读MPAcc了,因为MPAcc专业虽然是带了会计几个字,其实是考管理类联考的,被分在管理类专硕。去学也就是把你本科那些东西再学一遍,十分没必要。一年制硕士一年制硕士要短期出国留学一段时间,不用一整年都待在国外。一年制硕士留学读硕的出路可分为两部分:留在就读的国家和回到中国。咨询的人,明显是要回国发展,所以这里主要讨论回国就业的同学。一年制MBA项目的同学有本科经济、管理出身,研究生毕业后回国找数据分析方向。但大家找工作都挺顺利的,也从来没听说过谁被卡了一下学校或者就读时间。薪酬方面,没有同学因为是一年制硕士就被少给了点工资,反而大多数依据学校定级的公司,都给了顶尖学校这档薪资。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学员在职读的一年制MBA硕士。他读完MBA后,就马上升职跃迁,待遇直接平了他读MBA的费用。强调一下,我不是说留学就多么厉害,只是证明,看学校挂简历这事,纯属个例,或者基本是在瞎说。一年制硕士现在国内也有争论,有人提到商科应该一年、工科适合更长的说法,比较像国际硕士的设计思想。事实上大多数就业导向硕士完全可以接受时间短,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学习是打个基础,业界应用多半要工作中学得。还有一年制硕士学习时间不等于效率,如果仅从时间来衡量教育,那么英法一年,美国两年,中国三年。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应该是很好的,但为何国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也天天被人吐槽?之前文章也提到过,我朋友考上研究生当年的假期,导师提前两个月让他去搬砖帮忙,一年时间受教育,再给导师打工一年半抵扣学费,最后半年找工作。关键是他给导师帮忙,硕士是真的纯搬砖,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朋友给我说,还不如花钱读个硕士,上完课就ok,不用浪费时间。一年制硕士显然这种用时间长短来衡量含金量高低的僵化的评价体系并不科学。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如何,实际上最终应该是由教授、学者、专家这群人来把握的,外行实际上无法判断和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我们能看到的,是教育部承认一年制硕士,中国留服中心给正常认证文凭。有人给说,听说教育部马上要不给一年制硕士认证了,这个言论从何而来不得知,反正我的学员从2016年到现在,都是顺利进行留学生回国认证学历的流程。有人读说两三年,一看你读一年还一样被认证,少不得要酸几句。最后说一下,一年制硕士多数都是国际留学读硕,常见的就是法国一年制硕士,英国一年制硕士,澳洲一年制硕士。每次澳洲都处于鄙视链底端,但个人认为大家都是一年制硕士,鄙视链就没必要了。中国香港一年制硕士比较特殊,中国只承认香港八大的学历,这里先不讲。中国比较正统的大学,其MBA项目大多是2—3年,没有一年制的。为什么?因为法律规定,就这么简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研究生修业年限明确规定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

何不为乎

花上百万留学归来,回国月收入只有5000多,真的是公司不识货吗?

最近我妈的一个老同学在微信上和她抱怨说,自己留学多年归来的儿子,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没想到竟然用人单位只肯开五六千的工资,让她气得,不停骂自己儿子不争气,留学花的钱都拿去丢太平洋了。上百万的留学费用,与归国后的5k月薪,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冲突,其实背后事出有因。用人单位不认货可能吗?可能,而其中还有其他更多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思。01 关键词:上百万留学费用问题:海归留学生在招聘时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如今随着出国留学大军的人数持续增长,“海归”已经渐渐从以往的精英代表,逐渐变成了如今良莠不齐的现状,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人觉得自己投入太大回到国内求职市场却发现自己毫无优势的情况,大失所望。“洋学历”不再是金字招牌,甚至反而成为拖累留学生数量的增长,使“物以稀为贵”转变为了“你有我也有”,再加上的确存在一些所谓的国外“野鸡学校”,只是单纯帮一些在国内传统高考制度下找不到立足之地的学生,提供刷学历的机会,都使得“海归”的含金量变低。此外,国内招聘的底层逻辑,还是建立在高考制度的认可上,甚至包括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500强外企。尤其在对比一些本身并没有那么优越的海外学校上,清北复交甚至985都更有明显的优势。倒不是说德国某大学的教学质量一定比不过国内某985高校,而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国内985高校的毕业生大概是个什么概念他们很清楚,可是如果面对的是一家不那么了解的高校(本专业排名前列特别优秀的国外高校除外),他们可能心里就会有些没底。这种不确定感,当然不可能为你带来一份确定的高起薪。橘生淮南为枳,甚至接受了几年西方学术体系的教育,用人单位还会担心你的接地气问题。尤其是一些受体系和制度影响较大的专业,又再一次让用人单位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准确把握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方能赢下竞争如果靠学历一击制胜的情况不复以往,那么海归们在求职中又还有什么其他的优势呢?语言优势:无论是已经能够用英语听课、写essay,还是小语种的日常交流能力,都会比国内类似四六级成绩更具说服力学术成果:国内很多大学生不乏有各种“水论文”“混答辩”的思想,但如果你就读的是本专业排名世界前列的高校,那就意味着你有机会接触最好的教授、最好的学术环境以及最具竞争力的同学,在这种条件下做出优秀学术成果的概率也更大,在求职时也会比国内学生随便拿出的普通论文更让人眼前一亮海外实习:海外实习的机会并没有那么容易,可如果但凡有类似经历,即使最后没有获得留用,也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尤其当你入职的是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这段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及给你带来的收获,也将胜过大部分的国内学生公司文化:我见过不少日本留学后回国去日企,德国留学后回国去德资企业的例子,除了本身的语言优势外,也是因为多年的留学生活,让他们本身更认同这些国家的文化,也更容易容融入公司文化,这点优势可能不是绝对优势,但绝对是加分项02 关键词:回国收入3k问题:职场新人的收入对判断他的成长价值与未来发展的参考意义有多少?其实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刚毕业完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如果是扣除五险一金的税后收入5000多,并不能算太糟糕。根据中智咨询数据,2018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中,本科平均起薪为5044元,硕士平均起薪为6824元。其中,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生中,本科起薪为5292元,硕士起薪为7159元;二线城市应届毕业生中,本科起薪为4489元,硕士起薪为5726元。以上这些数字,都是税前扣除五险一金的数字。就拿二线城市本科起薪4500元来看,不用交个税,扣除五险一金到手大概也就是3500左右,可见题目中所谓的起薪五千多,的确不算太糟,只不过建立在我们对海归的高期待上,觉得这个数字本该再高一些。起薪低,之后是否还有逆袭的可能?答案是肯定的,但首先我们要考虑起薪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海外学习与国内工作脱节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就在刚入职后尽可能多接触各种类型的工作,了解国内的工作环境和模式,思考如何把海外学到的东西移植到现在工作中。此外,还有因为在国外学习而没有考取相关资质,而影响工资收入。这些都可以在未来的日子中慢慢补上,等到获得相关的资质和证书,自然也不用愁升职加薪。专业学习与国内工作不对口有不少留学生出国留学为了进所谓的海外名校而选择读了一些就业不那么容易的专业,但回国后还是要去竞争热门的职位,自然在与专业对口的国内毕业生竞争中占不到优势。如果未来想在这个领域长期深耕,那这时候不但要努力工作,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还要加强专业学习,补上自己欠缺的专业基础缺乏对应软实力每一个职位都有一些不会写在招聘信息上的"软需求”,比如你要做个销售,就算不是那么能说会道,但也要有主动开口说话和积极学习如何交流的自觉。而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参考系。可以工作后找到一个公司中比较出色的同事,观察他平时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处理一些麻烦,有一些什么解决问题的主要解决思路可以借鉴,加以总结学习,从而慢慢为我所用。03 核心问题:当我们在讨论学习付出与工资产出不成正比时,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很多人不屑花费巨资出国留学的原因,是觉得花出去的这一两百万,得要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赚回本。尤其当刚回国找工作又不顺利的时候,甚至本来雄心勃勃的本人也会产生自我怀疑,怀疑自己当年选择出国留学会不会是错了。这正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个本来不该放在天秤两端的比较。出国留学,除了希望以后在求职市场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外,本该有更多收获: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生活、学习、社交等各种问题和意外时如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态,让我们可以在未来人生始终拥有斩妖除魔的底气;了解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情的人们从生活中最小的事到学科领先问题的看法从而产生思想碰撞,突破刻板思维和狭隘偏见;能够有机会和世界顶尖大牛教授直面沟通,和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学生一起合作学习,因为明白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生活;……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出国留学本该给我们带来的最大价值。薪水只是一时的,对我们个人的磨练和成长,才会真正改变我们的人生。嗨,我是蟹肉,关注@蟹肉的职场星球,每天分享职场干货,与你实现个人成长

彭康

花百万出国留学,回国却只能做月薪5000的工作,海归硕士心塞泪流

出国留学一直以来都非常受学生欢迎,这也间接造成了中国高端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很多学生以为从国外留学镀金回来之后,很容易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薪资高、福利好、休假多……然而随着中国教育的高速发展,清华北大已经在不少国际排行榜中跻身全球高校前20强,复旦、上交、中国科大更是牢牢占据全球百强高校的名额,海外留学学历在国内开始不香了!现实给了一些“伪名校”毕业的留学生们一个沉重耳光!不久之前就有一位90后的归国硕士,讲述了自己在国内的求职经历。这位归国硕士并没有在国内参加过高考,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就按家里的安排,去国外上了大学。这位硕士在美国学的是金融专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一路读到硕士毕业,他都读得非常顺利,可没想到回国找工作的时候却碰了壁,而且是一败涂地的那一种!这名学生坦言现实让他无法接受,原以为有了国外的学历镀金,回国找个满意的工作很简单。可是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他发现自己唯一能面试上的工作,只是一个月薪5000的岗位!他实在无法面对这严重的心理落差,毕竟家里供他留学已经花了近百万,如果每个月只能挣5000的话,需要近20年,他才能赚回自己所花的学费,这还是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下。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所以说留学生回国就业曾经很受欢迎,是什么时候这个风向发生变化了呢?有人做了一份这样的市场调查,有近1/10的留学生是在国内找到工作之后,才选择回国生活的。剩下的那些海归学生,则是在半年之后才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有的人耽搁了一年才有了工作机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因为:如今留学之后归国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直接造成了留学生就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2019年的时候,我国有70多万学生出国留学,其中有近8成的学生在学成之后选择回国(注: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毕业的学子留学归国比例仍然严重偏低)。所以说现在已经不是海归人士物以稀为贵的年代,留学后归国的人才随处可见,所以留学生们才显得不那么受欢迎了。第2个留学生回国难找工作的原因,是因为这些留学生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说白了就是一些留学生空有海归的名头,事实上却是在国外混了个文凭的绣花枕头。可以说这类留学生在面试的时候,首先就会被用人单位淘汰掉。前几天胡侃教育还看到了一则报道,深度剖析了姚安娜能上哈佛大学的本质原因(此处省略300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第3个留学生回国难找工作的原因,因为有的人喝了几年洋墨水之后,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能人了。因此他们心目中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无限拔高,事实上他们的能力却根本就德不配位。眼高手低成为了他们找工作的绊脚石,令这些人陷入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此外,一些留学生所学的专业国内国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学生往往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可是他们所学会的知识和才能,如果在国外的话,可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是要把这些东西运用到国内的工作当中,却成为了一个巨大难题。对于海归硕士只能做月薪5000的工作,心塞的泪流满面,你怎么看?你认为企业应该给海归们开高额工资吗?欢迎评论。

说而不休

知名大公司资深HR眼中的海归: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应届本科生吃香?海归大贬值(三)

每年入秋,就到了“金九银十"的招聘旺季,各大公司的HR都在摩拳擦掌。“两年前,我招过一个学校排名全美前十的应届海归,工作表现没问题,但大家观念冲突比较大。比如说,我们的营销策划岗要求周末上班,平时调休,因为客户最不忙的时候我们这里最忙。但这个海归非常不喜欢周末加班,他觉得做完自己的事就好了,为什么我没事也要周末来公司上班?为什么我高效完成了工作还要被团队其他人拖后腿?"郭先生是一家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浙江分公司的HR,每年校招季要在全国十几个城市收简历面试。这几年,来房地产行业应聘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但是遇到海归不愿加班这种事,真的很头疼!"接下来,随着回国海归越来越多,可能更多的HR会因为“不愿加班的海归"而头疼。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回国人员总数43.25万人,80%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人员输出国。这两年,浙江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超过1万人。据一家大型留学机构统计,出国留学的1万人中,85%-90%的人会选择毕业后回国。大批海归回国,掀起了一波波“海归就业潮"。一家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今年招聘200人左右,其中约40人是留学生,约占20%,毕业院校多来自英国、美国,还有意大利、澳洲等,有些是名校,比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另一家浙江省的医药公司,每年会收到500多份应届生简历,其中留学生比例超过十分之一,以来自美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的留学生为主。2016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通讯员 钟巍 摄 资料图片资深HR眼中的海归:优点:思维创新、乐于沟通缺点:自我评价高、稳定性低快报记者采访了近十位大公司的资深HR,其中大部分公司在浙江、杭州,还有两家,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但是每年都来杭州招聘。这些公司涉及互联网、医药、保险、金融等行业,基本为上市企业。这些大公司的资深HR对海归怎么看?大家对海归的优势和劣势基本认同一致。优势:海归思维更创新,会有一些新点子,让人眼前一亮;语言有优势,更利于沟通、交流;更主动,有疑问会主动找人探讨。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总在经过多轮面试后,录用了一名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他说:“公司头脑风暴时,这名员工的点子层出不穷,非常活,懂创新。"不过,海归的劣势也很明显:自我评价太高,绝大多数人对起薪的要求是月薪1万元以上;稳定性太低,忠诚度太低,一家银行给海归发出10份offer,仅半数能顺利签约,流失率非常大;和国内脱节,比如会计等专业,国外标准和国内标准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学了难以致用;不重视细节,在同事都穿正装的情况下,有人会穿着短裤、人字拖来上班。“头脑活"成公司拒绝海归的头号理由?最近,一家金融公司浙江部的HR章女士有些苦恼,“选不选海归,有时真想投个硬币来决定!"这家金融公司是国有企业,浙江部有近100名员工,其中海归占了20%,多数是英美国家的高校毕业生。海归一般招进来,多数是做资产管理等工作。“我有时很矛盾。做金融的,需要发散思维,但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但很多海归个性张扬,脑子太活,不太能沉下心来做事。去年公司招聘,招进来的两位海归,短短一年,都辞职走了。一位男生受不了一周加班两天,考上了老家的公务员,走了。另一名男生觉得起薪太低,上班时多次浏览招聘网站,被老总看到,后来也走了。"章女士说。大公司招聘海归,看中的是他们思维创新、灵活。但更多时候,“头脑活"却成了一些公司拒绝海归的头号理由。应届海归的理想薪资是1万元这跟企业给出的薪资相差不小HR王小姐所在的医药公司排名全国前五,旗下有十多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王小姐主要负责其中一个医药流通公司的人事招聘,每年都要经手上百份海归简历,以美国、法国、新西兰、日本的海归为主。王小姐说:“我们公司录用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比例是5∶1。相对来说,聘用留学生的各方面成本都会更高。首先是工资,公司给国内院校研究生的起薪是6000元,同等学历的留学生要高出500到1000元。"即便是这样,很多留学生对薪资并不满意。王小姐会不时通过非正式面试侧面打听这些应届留学生的理想薪资。“月薪10000元,这是他们心中比较普遍的理想数字。但是坦白讲,我们不可能给到。不过,留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都还可以,眼界也高,像我们这样的国企往往只是他们的一个'跳板'。所以,从这几年招进来的留学生看,稳定度不高,很多待个一两年就走了。"在一家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做HR的刘先生,透露了一个令人咂舌的数据——公司招进来的海归每年的流失率高达50%!和同行业的公司比起来,这家国有银行的省分行,是以薪水高、福利好著称的。每年招聘时,简历就像雪花一样投来。招200人,会有6000多人报名,招录比超过30∶1。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下,一些能力不错的海归,能有40人左右入选。但是,通过笔试和两轮面试后,银行发给理想的求职者offer,最终能够成功签约的,仅占一半。海归们不签约的原因比较一致,银行的起薪低。一般来说,银行的起薪大约在6000元,但不少海归希望月薪能达到五位数,最好过万。花费四五百万做海归招聘HR却对招进来的人很不满意六年前,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出国留学人数33.91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18.62万人,大约占55%。海归回国不像现在这么普遍,公司对海归的期待值,也是蛮高的。期待值有多高?2012年校招季,一家上市韩企的中国分公司,甚至专门拨款四五百万,做了一个应届生海归招聘项目。HR李小姐就是这个招聘项目的亲历者之一:“当时,我们特地去韩国招聘,招了二十几个在韩国留学的应届毕业生。除了正常的工资,这些人每人都有20万的'额外奖金',分5次发放,每年一次。如果在公司没待满五年,中途离职的话,需要退还这笔奖金。"现在,五年过去了,仍坚持留在公司的,仅10人左右,一半都不到。另一边,公司领导和HR们对这批海归员工也并不满意。“留学生的语言优势明显,比如说很多公司领导是韩国人,沟通方面会更顺畅,能够争取到的资源和机会更多。但是这几年下来,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表现并没有和同时间招进来的国内院校毕业生拉开差距,有些甚至表现更差一些。"李小姐所在的这家韩企以服装零售为主,杭州的各大商场都能看到他们的专柜。“坦白讲,我们对专业性要求不高,应届生招进来都是要从头学起的,所以不论本科还是研究生,留学生还是国内毕业生,offer都是统一的,起薪6500元。招这批留学生的时候,我们也根本不在乎他们是韩国哪个大学哪个专业毕业的。"“还有一点不满意,就是这批留学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或者说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已经享受了更好的待遇,但是会不停地提出要求,这对公司人力成本来说其实挺高的。"李小姐说。留学生学成归国就业,并没有大多数人想得那么顺利。比如经济、财务管理等专业的留学生,多年学习的知识和中国国情不太一致,还需要一个适应期。有时,就连生活、工作习惯等,也有不少区别。小陈毕业后,先在加拿大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回国,却发现之前的工作经验对国内就职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等于从头开始。“海外学了几年,本以为用人单位看中我的专业知识,结果只是看我口语好,唉,很受伤!"一位留学英国的海归说,他在银行的工作都是涉及国际业务的,因为口语好,外语能力强,领导和外方开会都会叫上他,有时现场除了谈业务,还要兼职做翻译,但感觉自己在单位的价值仅仅是“口语好"。不过,行业不同,对海归也有不同看法。曾先生在全国知名的房地产公司浙江分公司工作五年,他对海归就很看好。近几年招聘,他能收到不少海外留学生的简历,其中参加上海站校招的海归最多,去年进入最终面试的20多个毕业生,全是有留学背景的。“这些留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家庭条件好,社会资源更丰富。这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很重要,所以招进来的留学生'爆发力'比较强,前期表现更抢眼。"几位HR的观点: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高校本科生?前段时间,一位HR怒“怼"求职者,说大公司招聘最看重本科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个说法在浙江的求职市场里,也得到几位HR的认同。医药公司的王小姐说:“我们每年都会在浙大设招聘专场,很多海归留学生会参加招聘,但是说实话,我并不倾向于聘用留学生。这首先是行业问题,医药流通环节对专业契合度要求比较高,对学历要求低。研发制药公司可能会对留学背景有要求,但是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性价比太低。从某种程度来说,同样是应届生,我们更倾向于国内985、211院校毕业生,甚至是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招聘时主要看本科院校。因为本科能读什么学校,基本就能体现一个人的智商,也能看出他前期成长的基本曲线。"房地产公司的郭先生说,现在毕业求职的海归,多是在外读研究生的,同等学历比起来,可能还是会选本科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的求职者。一家杭州互联网公司的HR说得更加直白:“现在去英国读研究生的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呢?因为英国学校多,时间短啊!英国一个研究生读出来只要一年或者一年半,说白了就是去镀层金。有些学校叫什么皇后学校、女王学院,我们做这么多年招聘也没听过,只能一个一个去查,看教育部认不认。"在一家金融行业工作20年的林总说:“我的公司最近在招人,从这些年的招聘经历看,985、211高校毕业生确实不同。简单来说,他们的智商肯定ok,交流中也能发现,专业素养更高一些。一些毕业于英美排名前50高校的求职者,大部分也能达到国内985高校毕业生的水平。但是排名靠后学校或没有排名学校的毕业生,素质就难说了。有些国家的研究生只读一年就行,不少国内高校毕业生出去学一年,镀层金回来,就是海归研究生学历了。海外留学的一年,其实用处不大,硬要比较,含金量还是985高校本科毕业生更高。"在房地产企业工作多年的资深HR周小姐给我们讲了一个特殊的“案例":“ 几年前,我们公司招了一个澳洲留学回来的应届毕业生,他的本科学校很一般,当时招他就是看中了他的留学背景,给到的工资也比正常水平高。"但是,这位海归连6个月试用期没过就被周小姐“劝退"了。“因为他是海外留学生,所以我们当时对他的期待值是远远高于同一批招进来的其他员工的。而他进公司以后的表现非常一般,学习能力弱,上手慢,做事情也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周小姐还提到了一个让她印象很深的相处细节,“我们公司要求员工穿白衬衫黑西装上班,这对接受留学精英教育的人来说应该很正常吧?但是这个男生非常邋遢,我们每天都看到他穿同一件白衬衫,袖口都是发黄的。这一方面说明他不注意细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不认同公司的文化,不用心融入。"快报小调查:应届海归起薪6000元薪资优势并不明显在采访的近十家大公司中,快报记者发起一个关于应届海归薪水的小调查。除了一家金融公司明确表示起薪会在1万元以上外,其他多家公司给出的答案基本一致——应届海归起薪6000元是普遍水平。我们具体来看看——一家全国知名的房地产公司浙江分公司: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一致,本科6000元,研究生7000元。一家知名医药公司:国内院校研究生的起薪是6000元,同等学历的留学生要高出500-1000元。一家国有金融公司浙江部: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一致,基本招聘研究生,起薪10000元左右。一家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银行的起薪在6000元左右,第二年会比第一年有较大比例增幅。一家韩国服饰公司的浙江分部:所有应届生起薪6500元,不分学历,不分是否有留学背景。一家杭州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国内院校应届毕业生起薪6000元,应届海归留学生6500元。一家杭州本土的影视公司:国内院校应届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基本一致,税前5000-6000元。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华东分部: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是6000-8000元,985、211高校毕业生起薪是6500-8500元,海归留学生的起薪也是6500-8500元。一家工程公司的杭州分公司: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的起薪差不多,税前7000元,税后6000元。从这个小调查中可以看出,在这些大公司眼里,应届海归相对于应届国内毕业生,薪资优势并不明显,最多相差1000元。花几百万元出去留学,几年之后回国就业,面对的却是这样的现实——这几百万花得到底值不值?

花百万留学回国月薪4000,28岁海归摆摊还债,自嘲不如普通大学生

最近地摊经济很火,各行各业的人纷纷出摊,但鲜有听说留学生出来摆摊的。在大家的印象中,留学生应该属于海外镀金回来,出入高档写字楼的那部分精英人群。但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出国留学生越来越多,海归也并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28岁海归女硕士摆地摊还学费28岁的宋静是韩国某大学毕业的硕士海归,在海外留学7年,花费了家里上百万,本以为“海归+硕士”的身份光环回国可以轻松找到一份对口的外企工作。没想到大量出口加工型的韩资企业开始大幅裁员,招聘的岗位少之又少。最惨的一次,她和一群本科生一起投简历,对方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社会培训机构。招聘负责人对她的海归经历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一脸漠然地说:不论本科还是硕士,底薪都是1600元,其余靠招生提成。最后,通过父母的关系,她在一个亲戚开的外贸公司先试用。可没想到转正后,实际收入水平和自己的预期远不成正比,月薪到手4000元。算算自己7年耗费近100万学杂费,还有接近30万是借的亲戚朋友的,到现在还没有还上,她觉得很对不起父母。“奔波于两点一线,挤着地铁上下班,领着几千块的薪水,晚上摆个地摊挣点外快还债,我和同龄人没什么差别。”小宋自嘲着自己的工作现状。引以为傲的留学生身份在找工作时的优势越来越小,花费了那多钱,回报真的那么低么?四成海归收益未达到预期去年发布的一份《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90后、95后海归中,44%的人表示收益低于预期,受访留学生的收入中位数是9000元,与平均月薪10996相差近2000元。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分析,海归工资低、对工作不满意主要是因为回国的海归越来越多,他们的稀缺性已经没有了。某国内公司高管对于海归的看法是:我的前任秘书,英国硕士毕业,家里托关系进我公司,总经理找我面谈以后分给我做秘书了。此人工作能力一般,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负责精神,就英文水平和做PPT的水平还过得去,每天都觉得自己屈才长吁短叹的。而且工作态度很差,跟我直接下属闹了不少矛盾。搞得我完全只能把她老人家供起来。CEO的关系啊……后来公司新来一个文员,配合了一次就觉得人很好,我当即和人事及文员的老板报告要求换人。这个女孩子也是国外硕士毕业回来的,我用得非常满意,她敬业,专心,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的。而且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也没有怨言。我欣赏的是这些素质,这比她的硕士背景对我来说重要得多得多,就算没有这个留学硕士学历,我的满意度一样高。公司雇佣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让他/她做工作,把工作做好是公司雇佣他的目标,如果说公司关心他/她的教育背景,也不过是为了识别能否达到上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海外留学生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优劣势呢?我觉得海归在就业方面没优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归太多,学生的学历及能力层次是也是多样化的。多年前的美国留学生更多的是精英化留学,而现在更朝着大众化发展的趋势蔓延,海归光环被极大的削弱。另外,国内教育质量和本土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海归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容易错过企业校招季缺乏相关工作经历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国内HR只认名校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海归有海外学习背景,而本土人才熟悉国内行情,二者各有优势和劣势。企业招聘时都会考察其商业头脑、团队合作、创新胆魄和思维、学习、执行能力,以及人格的成熟度,这无关乎于求职者的身份。理性看待留学带来的收益很多人觉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出国留学,最后回国拿着几千块钱的月薪,着实有些亏。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留学的价值只能用金钱衡量吗?我身边有一些出国读文科的留学生对待赚钱这事看的很开,同龄人读的计算机、金融,要么硅谷要么纽约起薪十几万刀。“你问我焦虑吗?偶尔也焦虑。你问我后悔没学编程吗?偶尔也后悔。但其实,花出去的学费也就值一线城市1/4套房。就算多出个1/4套房,该焦虑也还是焦虑,该后悔也还是后悔。”出国留学并不意味着你就学会赚大钱的本身,留学的价值更多是来自每分每秒的历练。之所以那么多人会说留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并不是说留学带来多少财富,而是精神上的改变。来自农村的中国留学生何江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告诉我们,留学让他学会用科学改变落后的家乡,让他敢于拥有梦想,让他勇于改变世界。南京姑娘蔡语婧在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演讲中告诉我们,留学让她培养出了拥抱多元文化的能力,明白了终身学习的意义,使她受益无穷。这些留学带来的改变无法用金钱去计算和衡量,亦非旁人所能感同身受。不要迷信留学一定能为你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永远感激在留学的每分每秒之间,你所接受的历练。教育的意义远远大过用金钱衡量,你赞同吗?

不践其土

2020留学应届毕业生国内最热门的几个行业

我总是和朋友说,出国留学,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就业,就业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就业。现在,每年回国的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海归,已经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是有外号:海待了,就是回国就是待业。那么,经常关注国内就业趋势,招聘的职位多寡,能大致预测孩子归国的就业是否有难度。我找了些资料,总结了一下,大致几个行业在国内非常热门,也有新兴的行业也值得注意和重视。一、热门的行业依然热门金融行业、CS专业需求的行业依然是海归最青睐的行业之一海归应届生期望发展的行业与国内毕业生有所差异。互联网和教育培训行业依然排名前两位,但占比较大陆应届生低5个百分点;作为传统的海归人才吸收强势行业,首选金融行业的2020海归应届生占比12.1%,而国内应届生中仅有5.1%首选金融行业。二、教育培训变成新兴的吸纳海归人才就职的的主要行业和领域2020年春招期间,教育培训成为吸纳海归人才的主力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春招季,招聘海归人才最多的行业是教育培训和互联网CS专业,占比分别为39.9%和31.0%。从企业的招聘行为来看,主动关注海归人才最多的行业是教育培训和互联网/IT多伦多大学三、教育培训等行业对海归人才招募职位多元化程度很高看职位细分,能看出企业对个人能力重要性愈发凸显目前国内求职市场上,明确优先招聘海归毕业生的岗位并不多,以语言教学、留学业务、海外市场和市场营销等方向为主。同时,优质雇主对于有海外教育背景候选人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渐提高,没有扎实基础的和海外实习工作经历的海归留学生在国内求职市场上不再具有特别竞争力。所以,留学的基本诉求是不光在国外读好书,要在国外培养扎实的基础,而扎实的基础我认为就是就业经历,有对大公司工作流程和专业运用的经验。家长和学生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留学家长关注并大家交流

鬼赌鬼

回国就业留学生数量翻倍,毕业生都去了这些行业……

“别问了,工作还在找。”时值年末,不少回国就业的留学生面对关心自己的亲友,无奈地说出这句话。互联网人职业成长平台拉勾刚刚发布的《2020年互联网人才招聘白皮书》中显示,今年留学生回国求职者总人数是2019年的2.1倍,相较于2019年,今年在拉勾平台上的毕业生求职指数增长12.4%,求职意愿更加迫切。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上海姑娘小君在微信朋友圈上发表感慨:“国外读书辛苦两年,想回来一展拳脚,结果脚还没伸出去,就被现实来了个扫荡腿。”她今年7月本科就读于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年初就收到了伦敦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想不到疫情之下,校方把课程改成网课形式,这让她想感受名校学术氛围、希望多与教授直接交流的愿望成为泡影。因为本科期间上网课很不顺利,小君决定放弃研究生学业,直接回国工作。这几个月来,她仓促求职准备,直到9月秋招启动才开始投简历,目前还没有找到喜欢的工作。一些用人单位似乎并没有特别倾向于“英语好、视野宽”的留学生。不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很难像了解国内高校那样对留学生的学历有清晰认知,除了国际知名院校外,在同样层级院校毕业生中宁可选择国内学生。还有的人事负责人直言,从面试情况来看,刚刚归国的一些留学生不太了解国内就业环境,从人情世故到求职流程,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即便求职不易,大量留学生依然愿意选择回国,这种趋势在近两年中越来越明显。由全球化智库(CCG)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是六成受访海归选择回国发展的首要原因,其次14%和13%的受访者选择了“在国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签证到期必须要回国”。而今年疫情之下,更多留学生选择延期升学,回国躲避疫情,还有人考虑到国外变动政策而决心回国发展。回国后的留学生去了哪儿?互联网企业成为不少留学生的首选。上海人吴同学今年硕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在美国求职遭遇了一系列不顺利。今年2月起,他先后给谷歌等七八十家美国公司投递了简历,拿到了超过十个面试机会。不料,3月美国疫情暴发,各公司纷纷改变招聘计划,有的撤回录取通知书,有的冻结了所有应届生招聘,有的则终止面试。于是他急忙转投国内互联网公司简历。幸运的是,正在纠结是否回国时,他收到了最想去的字节跳动公司的录取通知书。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互联网行业逆势增长,1月至9月新增企业数同比增长35%。 而从拉勾招聘的数据来看,国内互联网行业从3月开始陆续开始复工,招聘需求在4月开始逐渐复苏,到6月份达到高峰期。据平台统计,2020年,互联网大厂在人才需求和投入上依旧势头迅猛,相比于2019年,字节跳动人才需求量增长66%,阿里巴巴增长65%,腾讯、美团、滴滴的涨幅分别为33%、31%、17%。从薪资来看,阿里巴巴平均月薪29440元,排名第一。字节跳动薪资涨幅12%,人才需求量及简历投递热度均排名第一,成为“涨薪最快最受欢迎”的大厂。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