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年度最难历史学考研论述题揭晓君子剑

2018年年度最难历史学考研论述题揭晓

版主的话这是去年年末版主做的一个投票总结,主要信息来源是2018年历史学考研的统考、自主命题真题。主要作用是让大家一起来吐槽~年度最难论述题第五名东北师范大学简述《大唐开元礼》的内容和作用。票数:74票今年刚考完,版主从考东北师大的考生口中就了解到了这道题目。这道题目难度在于大家复习的过程中,很难留意这样的信息。文化史方面一般都不是我们复习的重点,更何况还是礼制的内容。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开元礼》在中国古代礼制史上的地位相当高。在唐代的文化上,也属于重要的内容。这些东西,我们可能在后来的复习中,不会接触。但是我们在第一轮的复习中,需要我们仔细看教材。我们容易忽略的,主要是文化史、思想史、史学史等部分。第一遍看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仔细去做笔记。第四名四川大学对“新清史”的看法。票数:75票“新清史”是这些年代比较有争议的一个史学新动向。其中如欧立德、柯娇燕、罗友枝等学者比较知名的。“新清史”四书:《清代宮廷社會史》、《半透明之鏡》、《滿與漢》、《滿洲之道》。大家如果想比较便捷的了解“新清史”,可以点击 历史研习社 的文章 新清史 | 徐泓:“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第三名兰州大学汉代墓葬的分类及其特点。票数:90票之前在多个场合“吐槽”过兰州大学的真题,在这里我就不接着吐槽了。考古学的内容对于历史学考生来说,比史学史的内容似乎更陌生一点。但是还记得版主跟大家讲的“黄肠题凑”么?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名词,19年的考生就可以留心了。各个朝代考古的重点内容以及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也是我们考自主命题高校需要积累的。第三名内蒙古大学北魏六镇地名及城址发掘情况。票数:90内蒙古大学作为很有区域特点的综合性大学,在真题当中会有某些体现,六镇与六镇遗址很多都是在内蒙古境内的。像这些区域特性的大学,如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的考古发掘)等等,考生们需要注意这些地区特色了。第二名中国人民大学简述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票数:115票沃勒斯坦,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这个属于世界史学史的内容,年代离我们比较近。同样是史学史的内容,让大家苦不堪言。很多同学在考场上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这个人,编都不太好编。作为自主命题的真题来讲,这道题目很好的起到了选拔的作用。但是由于难度很大,对于大多数考生,还是有些“不友好”的。第一名北京大学简述斯瓦希里的文化特征。票数:163票如果不是版主的某个朋友现在在做非洲史研究,而且本科毕业论文写的还是坦桑尼亚的历史,版主还不知道斯瓦西里文化是什么。北京大学这一篇简答题高票当选为第一名,可见大家对于斯瓦西里文明还是很陌生的。相对于北大中国史真题,北大世界史的题目总体而言难度低一些。这也是很多分科考试院校的共同点。以上就是今年年度最难的五个论述题了,总的来看,主要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内容。具体,主要是史学史、考古学的内容。其中,关于近些年来史学发展的新东西、新气象,成为了新的难点之一,这需要大家在平时的考研积累中,多关注历史学发展的前沿动向。

内美

初中历史:127个必考问答题型,3年考试都在考,务必打印记牢!

初中历史:127个必考问答题型,3年考试都在考,务必打印记牢!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最让同学们头疼的便是知识考点的记忆了,因为整个初中3年,需要接触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多,但是学习负担较重,很多同学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记忆背诵,导致考试丢分严重。但其实历史学科并非每一个知识考点都需要记住,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总结归纳,把重要的考点知识记住,这样不仅节省了复习的时间,也能够应对考试,成绩自然也不会太差。今天老师这里便给大家整理了一套初中历史127个必考问题题型,基本上3年考试都会考到,建议同学们可以打印出来,用这种问答题的形式去记忆背诵,不仅有趣,也能够加深记忆的效果,考试不再丢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侍铳

扫盲考研党常见的10类问题!22考研小白需要了解的“上岸常识”!

距离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初试,还有 37 天,21 考研党正在如火如荼地紧张冲刺中,22 考研大军也即将抵达战场。最近宗师君收到很多私信:“我明年才考研,我要先了解什么呢?应该做哪些准备呢?”为此,宗师君特意为大家带来一篇考研小白基础扫盲文,可以让同学们快速获悉考研的十大常见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始开启考研之路,避免盲目备考,闭门造车!01考研时间关键时间节点考试大纲发布:7~9 月招生简章发布:9~10 月网上咨询开放:9 月下旬预报名启动:9 月下旬正式报名:10 月中旬现场确认:11 月中旬考研初试:12 月倒数第二个周末复试 or 调剂:次年 3~5 月注:每年的时间都略微有一些小变动,具体情况还需要自己多关注。考试时间:第一天:上午 政治(8:30~11:30)下午 英语(14:00~17:00)第二天:上午 数学/专业课(8:30~11:30)下午 专业课(14:00~17:00)02报考条件考研不仅仅是全日制本科才能报考,所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都可以报考(包括成人教育等)专科毕业两年后也可以以同等学力报考。03考研初试、复试情况初试01 初试科目初试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政治和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法、哲、史、教等这一类纯文科专业是不考数学的。考数学的专业:数学也被分为一二三,与数学联系大或是重工一类的考一,轻工一类的一般考二,经管一类的一般考三。一门专业课(分为 13 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注:MPAcc、工商管理等则考管理类综合+英语;医学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以及法律类考政治+英语+专业课,均为统考;艺术类则考政治+英语+专业理论+专业基础。02 考研分数(500 分)政治:100 分英语:100 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 分专业课:150 分注:管理类联考分数是 300 分(包括英语二 100 分,管理类综合 200 分)。03 公共课试卷结构① 政治马原 24 分;毛中特 30 分;史纲 14 分;思修法基 16 分;当代 16 分。② 英语完形 10 分;阅读 A 节 40 分;新题型 10 分;翻译(英语一 10 分、英语二 15 分);小作文 10 分;大作文(英语一 20 分、英语二 15 分)。③ 数学数一:高数 56%、线代 22%、概率统计 22%;数二:高数 78%、线代 22%、不考概率统计;数三:高数 56%、线代 22%、概率统计 22%。复试01 报录比与复试比即报考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考学校专业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反映是因为中途弃考,盲目跟风报考的人比较多,不少人是去陪考的,所以大家在择校时理性看待这一指标。02 复试比即进入复试的人数与拟录取人数的比值,各个学校的专业复试比不同。有些学校的热门专业竞争极为激烈,复试比甚至达到一比几百,常见学校的复试比 1:1.2 或者 1:1.5。02 等额复试与差额复试等额复试指的是招生人数与参加复试人数相等,例如:某个专业招生人数 10 个,有复试资格的也是 10 个人。这就意味着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无论复试成绩是高还是低,最终都能被录取。差额复试是指参加复试的人数大于招生人数,例如:某专业招生人数为 10 个,有复试资格的为 15 个人,相差 5 个人。这就意味着 15 个人当中有 5 个人最终会被淘汰,差额率为 1:1.5。有热门专业差额率可能达到 1:2,甚至更高。差额复试使得考研复试的作用真正得到发挥和体现,更有利于选拔真正适合读研,有科研潜力的考生。04考试方式政治、英语、数学、管理类联考、法硕/医学类专业课都是统一出题,即统考;而其他专业的“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则都是各院校自主命题。下面具体说一下几个比较特殊的考试方式:全国统考:只能报考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外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注意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这三个方向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细则请仔细阅读招生单位发布的招生简章。法硕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经济类联考:只能报考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05分数线区别国家线国家线即全国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是基础分数线,过了这条线才能参加考研复试,一般在每年的 3 月底 4 月初公布。考研国家线划分为 A、B 两类,A 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 B 类地区。国家按照一类、二类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般相差 2~10 分。如果考生成绩有一科或者总分不过国家线,那么就意味着此次考研失败,也没有机会参加调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报一区的考生单科或者总分没过一区的分数线,要是过了二区国家线,那么还是有机会参加二区招生单位的调剂。院校线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相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复试资格线,院校线是复试资格线,院校线决定能否进复试,一般学校直接采用国家线。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批准 34 所院校可以自主确定分数线。这 34 所自划线院校,即 39 所 985 除去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五所大学,也是考研难度相对比较大的院校。单科线单科线是各科的分数线,每科都过单科线,总分过国家线才有资格参加复试。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单科线都不太一样。06考研地区的划分考研地区总体分为两大类,国家按照一类、二类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 21 个省(市)。 二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0 个省(区)。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俗称国家线),是不一样的,一类对应 A 区线,二类对应 B 区线,其中 A 区要求较高,B 区较低。07学硕和专硕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是硕士两种硕士的不同形式,前者偏向研究后者偏向实践。学制也不同,一般学硕为三年硕士,专硕为两年硕士,但是也有部分专业学制相同比如法学一般都是三年。法学(刑法)这样的就是学术硕士,而法律硕士不分专业的一般是专业硕士。专业硕士一般在理论上学习相对简单,比如英语学习的就是英语二,但是拥有校内理论和校外实践的两位导师,而学术硕士就只有一位。在收费上,学术硕士一般每年不超过 8000,但是专业型硕士的学费会比较贵,很多都是 1w+。08了解信息的网站学校官网:可了解到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导师信息。09四六级影响考研吗就报考院校来说,大部分招生单位对于四六级没有硬性要求,少部分专业可能会因为特殊性对英语等级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四六级成绩高,不一定考研英语就能拿高分,二者并不是完全正比的。在复试的时候,四六级成绩会作为证明材料提交,但不会直接决定你的复试成绩。导师更看重的是你的初试英语成绩,以及复试时你的英语考核和口语表达能力。10学习规划建议收集资料阶段1、9~10 月搜集考研信息。2、10~11 月确定考研目标。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第一轮复习2020.12 月~2021.6 月一轮复习,特别是数学和英语,着重于基础的复习。第二轮复习1、7~8 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二轮复习。2、8~9 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准备 9 月下旬的预报名。3、10 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这时候也是网上报名时间,一定要及时关注相关信息。4、11 月中上旬现场确认。第三轮复习1、10 月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2、11 月中下旬以后就要进入模拟实训,做考前整理。看完上面这些内容,相信 22 考研 er 对考研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完常识之后,同学们就要合理定位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与专业,积极搜集相关信息,制定备考规划啦!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传其常情

高考历史主观题分类答题模板,汇总各类题型,收藏了三年都能用

历史主观题结合材料的常有两种类型的问题,一种是完全从材料中总结答案,另一种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有这样的字眼,答案要从材料中寻找,不需要结合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这一类题很考验同学们阅读材料和概括总结的能力。那么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懂得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有利条件等等,这是了解历史事件的开端。那么,我们在学习历史发生原因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呢?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遇到各种题型时,应该怎么答题吧!高中历史“高频考点”汇总,满满干货,2020高考生可收藏记忆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答案已标注,可为孩子打印初中历史:重难点知识思维导图(含7~9年级),全掌握学得快!

鸿门艳

1999年考研英语翻译题型答案—本文讨论历史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几乎每个历史学家对史学都有自己的界定,但是现代史学家的实践最趋于认为历史学试图重现过去的重大史实并对其做出解释。Caught in the web of its own time and place, each generation of historians determines anew what is significant for it in the past.由于受其所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每一代史学家都要重新判断过去哪些史料对他们具有重要价值。In this search the evidence found is always incomplete and scattered; it is also frequently partial or partisan.在这种探索中,所发现的证据总是不完全的、零散的,而且常常是不全面的或带有派别色彩的。The irony of the historian’s craft is that its practitioners always know that their efforts are but contributions to an unending process.历史研究这个行当的讽刺意味在于,从事研究的人一直知道,他们的努力只不过是为永无止境的过程添砖加瓦而已。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s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人们之所以关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因为史学界内部意见不一,其次是因为外界并不认为历史是一门学问。While history once revered its affinity to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the emerging social sciences seemed to afford greater opportunities for asking new questions and providing rewarding approache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尽管历史学一度崇尚它与文学和哲学的相似之处,但新兴的社会科学似乎提供了更多机会,以便人们能够提出新问题,有了解过去的有效途径。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ies had to be adapted to a discipline governed by the primacy of historical sources rather than the imperatives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必须进行改变以适应这样一个学科,其基础是史料,而不是当代社会的需要。During this transf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methods were augmented by additional methodologies designed to 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在这种转变中,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那些解释新史料的新方法充实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Methodology is a term that remains inherently ambiguous in the historical profession.在历史学界,方法论这个词从来都是模棱两可的。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inquiry.所谓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的特有概念,还是指历史探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手段,人们对此意见不一。Historians, especially those so blinded by their research interests that they have been accused of “tunnel method,” frequently fall victim to the “technicist fallacy.”史学家,尤其是那些单纯局限于他们研究兴趣的史学家,被指责为使用“单方向研究法”,他们常常成为“纯技术方法论”的牺牲品。Also common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the technicist fallacy mistakenly identifies the discipline as a whole with certain parts of its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纯技术方法论错误地把整个学科与学科研究的某些操作方法等同起来,这种情况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屡见不鲜。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 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 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这种谬误同样存在于历史传统派和历史社科派;前者认为历史就是史学界内部和外部人士对各种史料来源的评论,后者则认为历史的研究是具体方法的研究。

正也

备战国考,50个历史文化知识题目你能答对多少(含答案)

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如期而至,你是不是正在厉兵秣马,加紧备战?你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来自我检测一下吧,这里有五十道题目,看看你能答对多少。不管答对多少都没关系,因为这些题目有一定难度,很少有人能够全部答对,关键在于挑战自我,试一下吧!1、北京城九门中,被称为“水门”的是哪个门?2、战国时期,被形容为“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是哪座城市?3、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4、在我国古代,“珰子”特指什么人?5、宋代专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叫什么?6、儒家所谓“十三经”最终成型于哪个朝代?7、“黄肠题凑”是哪个时代流行的一种墓葬形式?8、最具代表性的藏族民居是什么?北京城门9、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是什么?10、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的“明主”指的是谁?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拓跋氏改为什么汉族姓氏?12、《史记》中“至今天下言脉者”指的是哪位医学家?13、“沐猴而冠”讽刺的是哪个历史人物?14、唐代武举考试中最有名的武状元是谁?15、中国最早的报纸叫什么?16、科举考试中,通过乡试的人被称为什么?17、“青眼有加”说的是竹林七贤中的哪位?18、“作法自毙”这个成语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部书?20、郑和是皇帝赐姓,他原来姓什么?郑和下西洋21、“墨守成规”的典故中,墨子与谁比试守城与攻城?22、《二十四史》第一部是《史记》,最后一部是什么?23、孟子说的“一毛不拔”指的是谁?24、孔庙中“万世师表”的匾额是由哪位皇帝题写的?25、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作品是什么?26、“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鹦鹉洲”现指哪座城市?27、古代女子十五岁称及笄,男子十五岁称什么?28、“牝鸡无晨”出自哪场战争的动员词?29、“一字褒贬”指的是对哪部书的评价?30、“凌波微步”最早是用来形容谁的?万世师表31、“梨洲先生”是谁的别号?32、“狡兔三窟”出自谁的谈话?33、科举制在哪个皇帝执政时期被废除?34、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出自哪个历史典故?35、武王克商后,诸侯分封,姜子牙的封地在哪里?36、清朝一品文官官服上绣的是什么动物?37、紫禁城内专门用于藏书的宫殿叫什么?38、“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哪件青铜器?39、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什么地方?40、“固若金汤”中的“汤”指什么?一品大员41、“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哪部书?4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谁的观点?43、“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赞扬的是谁?4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哪部书?45、“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是金陵十二钗中谁的判词?46、“脍炙人口”中的“脍”指什么?47、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叫什么?48、“华岳三峰凭栏立,黄河九曲报关来”说的是哪个历史古迹?49、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原指哪条人工运河?50、“一板一眼”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是指什么节奏?欲洁何曾洁答案:1、西直门 2、齐国临淄 3、《金刚经》 4、宦官 5、琼林宴 6、南宋 7、汉朝 8、碉房 9、《营造法式》 10、唐玄宗 11、元 12、扁鹊 13、项羽 14、郭子仪 15、邸报 16、举人 17、阮籍 18、商鞅 19、《老子》 20、马 21、鲁班 22、《明史》 23、杨朱 24、康熙 25、《祭侄文稿》 26、武汉 27、束发 28、牧野之战 29、《春秋》 30、洛神 31、黄宗羲 32、冯谖 33、光绪 34、苏武牧羊 35、齐 36、仙鹤 37、文渊阁 38、何尊 39、普陀山 40、护城河 41、《山海经》 42、孟子 43、李白 44、《增广贤文》 45、妙玉 46、切碎的肉 47、天一阁 48、陕西潼关 49、鸿沟 50、2/4拍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三代殊继

考研应该如何准备?这些信息必须了解!

6月底了,还有不知道考研应该如何准备的小伙伴吗?来吧,抓紧时间看这里!了解考研的基本信息和流程推荐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研基本信息:1考研考什么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2考研数学一、二、三的区别数学一是报考理工科的学生考,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的内容是最多的。数学二是报考农学的学生考,考试内容只有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但是高等数学中删去的较多,是考试内容最少的。数学三是报考经济学的学生考,考试内容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高数部分中,主要重视微积分的考察,概率统计中没有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3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专硕:专硕学制2年(现在好多都是2.5年,即12月左右毕业的样子)。偏实践,国家扩招而设的,考试难度较简单(数学二、英语二)奖学金较学硕难拿。学硕:学硕学制大多3年,偏研究,传统研究生形式,考试难度较困难,奖学金相对容易,读博方便,考不上可以调剂专硕,专硕不能调剂学硕。4英语英一和英二的区别学硕考英语,专硕考英二。英一比英二难,具体表现在阅读中长难句的个数,新题型和翻译的题型差别。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专业推荐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各大院校官网要超越自己!简单说就是研究生就读院校要比你本科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层次要有所提高。比如三本考二本,一本考211工程,211工程考985工程,普通985考名校。专业考虑主要因素:兴趣、需求、特长、城市等。兴趣:高考选专业很多人不知道兴趣,那么考研是一次机会。去结合你自己的兴趣吧,不要以后在人生感悟中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去追求过自己的兴趣。当然了,有些同学动不动说“我特别喜欢读xx专业“,但一问对业内哪个工作感兴趣,却不知道xx专业毕业后有哪些可供选择的知名公司和核心岗位。这种属于“自我欺骗”,不属于兴趣范围哦。特长:当然很多人可能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包括学长自己。那么换个角度,其实人往往是因为擅长某个领域,然后才培养出兴趣的。那么,考研选择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比如我自己,避开自己不擅长的技术领域,不再报考本科的工程专业,转而去社科类寻找报考专业。需求(就业待遇):如果特长和兴趣因素还不足以让你确定专业,那么就要务实一点。看看社会需求,哪些专业就业情况好或者薪酬待遇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好的工作待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也更容易过的愉快。当然,家庭条件完全没压力的同学,那就兴趣、城市优先即可了。城市:重视“地域和城市”,要思考你未来打算哪发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或家乡省会城市?最好考一个你打算今后长期定居的省份内的大学。比如我,打算在上海或杭州发展,我就报考杭州的学校。有一些同学,明确要在上海,那他就坚定报上海的学校。虽然毕业找工作可以换城市,但其实还是有些不利因素和迁移成本的,包括实习和求职期间的奔波,毕业后同学的联系等。复习资料准备1.英语 真题集:英一《考研真相》英二《考研圣经》基础不好(六级没过或者六级飘过)就用这种讲解细致的真题书,里面每个句子都做了图解分析,不会直接翻,方便省时间!!!其他书只讲长难句,想看懂每个句子还得自己查语法书,很费时间,还不一定能搞明白。2.政治不需要太多资料,肖秀荣的书,徐涛的视频就足够。徐涛的视频课倍速播放超级有趣,没时间就听听马原部分。3.专业课资料不太好找,尽量找自己的直系师姐师兄 ,要他们的复习笔记。有些热门的学校专业本身还会有辅导机构,但是注意辨别真伪。也可以在知网上下载一些导师的论文,答题的时候引用进去,会很加分。

回旋曲

高考历史42题开放性试题深度分析与应试策略

一、42题命题特点分析1、题材内容已使用过的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2、试题特点42题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其开放性已获得各界好评和认可。其特点主要是:切入: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景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但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3、设问方式:从答案生成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是,自拟论题类解题要领:(1)观点要明确,最好是一句完整的话。所谓观点明确,不同于观点正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即使不正确,也能获得"观点"这一项分数。(阅卷一般论点满分是2-3分)(2)论证过程是最能体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能力考察要求的。行文结构上按照论点、史实、总结的步骤答题,包括分阶段阐释,分层表述,注重结构完整性。具体论述过程要讲究格式,史论结合。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具体论证过程中,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一般建议学生写2个以上的史实,并且最好做到史论结合;所选取的史实最好是自己熟悉的,又能紧紧围绕材料;也可以尝试从正反两面举例来印证论点,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辩证性,体现出历史价值取向;行文时,注意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与历史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行文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阅卷一般史实1分,史论2分)(3)最好能有小结(结论)。回扣主题观点,并能将材料的认识进行升华。(一般赋分值是2分)类型二是:观点评述(析)类主要区别:①评析:材料观点——表明态度——持论有据、分析原因、影响——总结升华。②评述:叙述观点——表明态度——持论有据、分析原因、影响——总结升华。答题要领:(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2)具体论述要注意多角度分析;行文时,注意思路的系统性、完整性。思路一: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思路二:内因、外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四:主观、客观。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理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史实要对应,层次要分明。总结提升,一定要有这步,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解题步骤】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论""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等)观点梳理: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有几种观点?观点1:近代欧洲崛起是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果(欧洲中心论):第一段材料;观点2:近代欧洲崛起是其它地区文明影响的结果(反欧洲中心论):第二段材料。第三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观点内涵相关的史实。评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欧洲崛起的时间定位:16—19世纪末观点1:欧洲中心论: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经济:世界市场发展过程;思想:人文主义发展。观点2:反欧洲中心论: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亚非拉地区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原料和劳动力;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第四步: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的联系或者影响——所列举"因素"在"观点"中是如何实现的?(怎么样)。二、洞悉命题(一)多维化洞悉开放探究型试题的命题特色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生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第41题中的表现特别明显: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3、从考查目标上看近几年文综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4、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高考文综第41题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5、从开放角度上看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三、2011—2019年全国卷42题考查情况四、丢分误区在观点(信息、论题)部分:不能提出较正确的观点,观点背离材料,观点不能高于材料等。——对策:紧扣材料,观点明确,自己最熟,论证最易。在论证部分:(1)论证角度单一——对策:2—3个案例,从政、经、文、外等多个领域,从古今中外正反等角度思考。(2)史实调用不合——对策:多读几遍题目要求,先构思,后答案。(3)缺失论证语句——对策:运用史实后要用一名总结性的话提示史实与史论间的关系。(4)无法调动史实——对策:建构系统的通史知识。在结论部分(1)缺失结论——对策:严格按三段论的格式要求。(2)无法提炼——对策:换种语言或角度重述观点。写作过程:要分段,有要点,有关键词,切忌一团糕。五、开放性试题答题基本原则历史小论文具体要求如下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论述四原则也须分明系统性原则历史小论文试题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一分为二。史论结合原则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要有史有论。结构性原则-总分总一篇小论文就是一篇浓缩的完整的文章,要做到:(1)开篇一定要注意开门见山,主旨明确;(2)中间论证一定要注意层次清楚、史论结合;(3)结尾一定要注意结论呼应,简明扼要。精炼性原则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故要求抓住关键信息,语言精炼、切中要害。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2、表述成文: 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3、语言精炼: 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要点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六、解题技巧(一)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 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2010年中的"历史前提"其实就是讲资本主义有萌芽到发展的条件或者是原因,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另外小论文形式创新,提取信息要注意题材不同,而方法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文本类、表格类、图片类(地图、统计数据图、画作)、公式类、概念解析类、目录增删类,不胜枚举。如何寻找关键信息及答题思路,一般先看标题及材料出处,寻找有效信息。接着看题目具体要求,切记审题清晰,确保题意要求的要素一定要体现在小论文中,切勿因时间紧迫而惊慌失措,乱写一通。小论文一定要保证留有8分钟时间,基本结构写全。(二)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 如2010年的"历史前提",我们就要联系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运用我们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寻找史实。比如经济上,我们就可以想到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或者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下去,就是能不能联系中国的情况,恰好中国就是反面例子,正反结合就可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论述。而2011年的"西方崛起"原因,我们最好从内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符合我们的唯物史观,也利于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字数。(三)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写好开头。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如2010年的"历史前提",就这样写"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或者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写"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发展和外来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一定要讲究格式。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观点,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内因,最好还有个总结。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一般通用结构是总分总。时刻谨记这一点,做到一般能确保4分保底。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重案组

三跨考研,初试400+学姐备考经验分享

距初试结束已经整整两个月了,从昨天下午查到成绩到现在,我依然处于一种兴奋和惊喜之中,两个月来的担惊受怕终于消散了。总分409分,两门专业课分别是129和140,对于我来说,这是未曾想过的高分。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上午考完第一门专业课走出考场的自己有多么心灰意冷,因为考试时间没有分配好加上相关知识点掌握不够,导致自己将近20分的内容白白扔掉了。坐在考试学校外边的马路牙子上,我难过的想哭,原本打算当天中午再复习一下的专业课二也只是草草的翻了一下,脑子里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难道这一年的努力就要这么付之东流了吗?整个人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甚至都想过下午干脆不去考了。可是,跟别人一样辛苦准备了一年的我,怎么能够不让自己的付出见一见光明!我怎么甘心!于是,下午的我心烦意乱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考场,奋笔疾书,坚决不让自己再一次犯重大失误。越努力越幸运,也许真的是上天怜悯吧,最后一科竟然考出了140分的高分,我很意外,很惊喜,但更多的是庆幸,是感激。我本科就读于河南省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本科专业为历史学。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下定决心报考南京某211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三跨考生。考前我也看了诸多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受到很多启发和鼓舞,将自己这将近一年的备考情况做一个总结,是我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也真心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起到哪怕一点点的启发和帮助。1初试准备(一)英语备考资料:恋恋有词 黄皮书关于英语,总结一句话,时刻在路上。你可以因为未选定专业院校而迟迟没有专业课的学习,但是对于英语,永远都不会太早。我在寒假的时候买了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单词书,从二月份开始,每天一个单元背单词,一个月背完一遍,一直背到过完暑假,这本单词书一共是背了八遍,除此之外我坚持每天晚上用百词斩背单词,备考期间上边的考研词汇背了两遍。三月份开始,我跟随谭剑波老师的每日一句,每天摘抄和分析句子结构,第二天早上背诵,到暑假之前,一共背诵将近130个长难句。就这样,我前期工作就是一直背单词,背句子,打好基础。暑假开始以后,开始做真题,重点放在阅读,一天一篇,先做后分析,然后对照答案解析,不会的单词和句子,每一个选项为什么正确、为什么不正确,一一对照原文找出标记上,第二天早上去背诵,这样的话就相当于一篇阅读连续做了两遍,记忆效果会好很多。完型和新题型、翻译,虽然分值小,但是不可不练,也是要找方法、讲技巧。新题型要注意把历年真题按照题型分类,集中分析,发现做题技巧,比如抓关联词、前后呼应等。完型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考察上下文的关联、相近单词辨别和固定搭配。到考前我的真题一共只做了两遍,但是文章内容我基本上都记得,甚至看到文章中某一句话我就能想起来在这里是怎么设置题目的。关于作文,我在十一月中旬开始,就背诵我刷题卷子上的后边附带的高分作文,考前把近十年的大小作文背了两遍,不敢说全部熟练,但是确实会让自己写作的时候有素材可用。除此之外,我自己按照考试常出的几种题材,借鉴背诵的作文,自己写了三篇通用的模板,熟练背诵并且默写,保证不出错误。(二)政治备考资料:肖老全套 徐涛老师视频课因为我考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书目就是马原和毛中特,所以在政治上我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暑假里看完了徐涛老师的马原视频课,九月份开始刷肖大大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重点是马原和毛中特两部分的题目,前后一共刷了三遍。史纲和思修我采用的是集中突破的方法,比如在把史纲对照精讲精练看完一章节内容做完1000题对应的题目过完一遍之后,觉得掌握的不行,我会专门再抽出一个下午三至四个小时的时间,一次性把有关这一部分的三个甚至四个章节的内容重新看一遍。这样重复几次,就能把时间轴和史事较好地串联起来,然后把对应的题目都重新做一遍,容易记忆混淆的题目也有了可对比性,保证不再出错。这两部分内容也是刷了三遍,但是如果我自己觉得还是记忆模糊的部分会再随时翻看,以求准确掌握。进入十二月份,肖四肖八出来之后,就开始大题的背诵,重点背诵肖四,保证大题全部会背。(三)专业课备考资料:参考书 真题 笔记我的专业课书目只有两本,从暑假开始背诵,一天没有停歇,至考前,马原背了五遍,毛中特背了七遍。当然,我们对于任何科目的背诵都不能也不该空求遍数,一切要以自己掌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暑假里,我也曾一遍遍质疑自己:真的有必要全本都背诵吗?难道就不能挑着重点背吗?但是,由于自己不能保证新的一年的出题情况,不敢过于冒险,我还是硬着头皮全本背诵了。第一遍确实是痛苦的,记忆速度慢但又不得不重复记忆,而且每一天的内容都是全新的,暑假两个月我只背完了一遍。开学之后,第二遍、第三遍,记忆的越来越快,速度就提升上来了。然后,我开始把背过的内容条理化,比如刚开始针对一个知识点我是整段整段甚至整页背诵,现在开始把问题的答案具体化,结合、参考学姐给的笔记,标记出来相关含义、辩证关系、方法论这样,形成系统。大概十月中旬的时候,我开始每晚回宿舍默写白天背的内容,列框架,分要点,天天如此,但却丝毫不感觉困倦,每天都有一种满足的充实感。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考前,越背越熟练,越背越自信。对于专业课来说,万变不离其宗,把书背熟,看到一个知识点能把这一章节的大小框架、内容都想起来,自然有话可说。2其他问题(一)作息从暑假开始,我早上六点二十起床,七点开始正式学习,到晚上十点回宿舍,背单词、处理手机消息、默写框架,保证十二点之前睡觉。(二)课程因为学院对于考研的学生比较宽松,不强制让去上课,从九月开学到考前,我一共只去上过三节课,全天泡在图书馆,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去复习。(三)经验计划+行动+坚持自己对于每一个科目要达到多少分数,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分数,自己心里要做好规划。比如英语,如果想要总分达到七十分,那么客观题就至少保证能拿48左右。具体再拆分下去,每一个题型要达到什么程度,逐步练习,保证正确率。专业课要背多少遍,自己心里也应大概有个安排,把任务具体化到每天,一定要当日事当日毕。整个考研期间,我除了暑假看了徐涛老师的马原视频课,其他无论是英语还是政治,我都没有再看过视频课,全都是自己背、自己做、自己总结。备考期间我几乎没有带过手机,全天放在宿舍,手机充满电最久一次待机达到了五天,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一些琐事对自己的干扰,不得不说,这对于保证自己全身心投入复习有莫大的帮助。想要做成一件事,就要有韧劲,自律,对自己要狠。跟我一起备考的小伙伴有一次跟我说“以前看你背书看起来至少是愉悦的,现在看你背书总有一种要背死它的感觉”。哈哈,现在想来还是觉得很有趣。(四)教训1. 英语单词尽量从开始一直背到考试,不要停。2. 专业课可以适当重视但是不过分依赖真题,根据自己学校出题情况,总结答题技巧,考前可模拟两套,规划答题时间。(五)心态备考期间不可避免有难过、苦闷、崩溃的时候,但是你要相信,你会这样,其他人都会这样,那既然大家都一样,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去操场跑跑步,吃顿好吃的来放松心情。克服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对焦虑,稍微调整一下继续投入到复习当中,自然就忘却了烦心的事。虽然日复一日的备考生活很枯燥,但是想到自己背背书做做题就能换来自己一个更好的前景,顿时觉得这笔“买卖”很值啦哈哈。考研这一段经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经历不同,感悟不同,对它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打败很多的迷茫,委屈,懒惰,软弱,退缩,你可能每一分钟都要给自己加油打气,才能让自己坚持每天晚上从图书馆出来踏着月光回宿舍,早上从黑暗中摸索着起床。是啊,放弃考研多容易啊,比那种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忍耐容易多了。但是,考研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会绕个大圈回报给你自己。保持自己的节奏,扎扎实实地努力,成功与幸运才会按照约定纷至沓来。最后我想说,你要坚信所有的努力终会有回报,你所经历的痛苦都是值得的。愿大家都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能撑住,你就赢了!

命之行也

2020考研二轮复习已开始,二轮复习重点是什么?听考研二战学姐说

爱因斯坦曾说:苦和甜都来自外界,而坚强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送给那些正在孤军奋战的考研人。文/运营充电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七月份已经过完,暑假也已经放了一半的假期,不知道准备参加2020考研的考研人们考研复习的如何呢?今天呢,新媒体cici老师就来跟各位聊聊2020考研备考的一些事情。也希望对各位考研儿有所帮助或者学习指导。cici老师先来说下自己吧,当年也是参加了两次考研,所以特别理解此时此刻的各位考研人的感受。现在呢?整体上来说大家应该结束第一轮复习了,对于各科内容都应该过了一遍了,尤其是专业课内容,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的读个字,研究每个知识点,认真做好自己的笔记。因为第一轮复习就是为了打基础的,所以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麻烦或者自己后边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复习,考研备考复习到现在这个时候,时间是一天比一天少,最多也就剩下5个月左右,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大家备考的时候第一轮一定要认真复习。再来说下第一轮复习的重点,一轮复习的重点就在专业课和英语,政治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花几百块报个培训班听一些基础知识,因为考研政治可以后期突击进行复习,第一轮重点还是在英语和专业课方面。先来说英语,英语的话,第一轮结束后,考研单词、核心词汇和词组这是必须要熟悉的,另一个就是第一轮的时候一定要复习真题做好阅读和新题型,参加过考研的人都知道,考研英语方面,得阅读者得江山,英语阅读备考好的话,考研英语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了,第一轮对于真题阅读出每个单词,尤其是经常出现的单词一定要熟记于心。另外就是整理和总结自己的方法论了,做考研英语真题的时候基本上就那5种常见题型,通过反复做,反复练掌握做题的思路和技巧对于提升我们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有着重要的帮助。所以一定要总结自己的做题方法。说完了考研英语,再来说一下专业课,专业课这个时候一定要认真的过一遍,每个知识点都要去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这是一轮复习的时候必须要做的功课。现在呢,已经开始了第二轮复习了,这也是本篇文章的重点了,大家注意看了。第二轮复习阶段,重点的复习工作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考研各科来说吧。考研政治开始着手,结合历年真题,对于常规的考察知识点必须了然与心考研政治的话,基本上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差不多在8月中下旬的时候开始复习就可以了,如果当年的红宝书还没有发布的话,可以二手淘一个去年的红宝书,虽然政治每年都会有很多的知识点变化,但是还有很多部分基本不变,比如说哲学部分,历史部分、毛中特等不会有很大的变动,或者看风中劲草也可以,划分每个模块的重点知识并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章节化复习。考研英语除作文以外的所有真题试题都开始练习,提升自己考试做题效率和准确率这个时候复习考研英语的话,建议做除了作文以外的所有真题了。包括阅读、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等等。作文放到第三轮进行复习。复习英语的话,就记住一点,真题反反复复的做,准没错。这是cici老师两次参加考研的总结。做英语真题的话,cici老师推荐两个老师的资料一个是何凯文老师的,另一个是陈正康老师的都非常不错。考研专业课进行重点复习,结合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重点复习每本专业课要考的知识。进入第二轮复习,专业课复习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花费大力气来做复习专业课了。复习专业课的话,我是文科生,就拿我考新闻传播来说吧,二轮复习的时候专业课就是强化记忆,针对一轮复习做的笔记,结合考点和真题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车轮碾压式的复习,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保证无死角的覆盖到。反复的记忆和强化,不管是背诵还是手抄默写都可以。cici老师隐约记得当时每天站在图书馆的楼道里,一个人天天的背知识点,后来背不动了就开始在纸上写,写到最后自己手都疼的受不了。总而言之一句话,人一为之己百之,人十为之己千之。说完了复习呢,cici老师还想跟各位聊聊学习以外的其他事情,就是这个时候很快要开学了,有些同学大三大四还要上课做作业,甚至还有很多实验等等。也有些人会忙着出去面试,毕竟这个时候校招机会比较多嘛!最后还有就是我想对那些认真备考的考研人来说: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自乱阵脚,笃定自己的人生。抓紧时间充分利用好一切条件学习,相信明年这个时候你是笑的。好了,关于2020考研备考,cici老师就跟大家分享这些内容,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