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博很难,博士生光鲜背后的心酸历程谁知道?极物之真

读博很难,博士生光鲜背后的心酸历程谁知道?

读博很难,却远不如生活之难读博很难,却是人生最值得怀念的时光Nature发布了针对中国博士生的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博士生的遭遇很艰难,他们在完成学业的路上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被采访的690 名中国学生中,只有55% 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博士生涯有一点满意,45% 的中国博士生表示「未达预期」。不少学生表示,读博真的压力山大,而那些压倒中国博士生们的稻草来自多个方面。一是毕业的压力,想要获得博士学位,多数院校的博士需要至少一篇具有一定影响因子的一作论文。二是就业的迷茫,博士队伍变得越来越拥挤,而中国目前的教育系统和就业市场,博士生是供大于求的。期望高、科研压力大,让40%的中国博土生曾经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而去寻求心理帮助。平心而论,读博真心不容易,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补贴少,同龄人已经买房买车、成家立业了,博士生还在为论文焦头烂额。读博期间,还时不时被各种事情缠绕脑海:发表不了文章怎么办、不能按时毕业怎么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结婚生娃怎么办、挣不到钱怎么办、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怎么办于是乎,个别延期很久同时又看不到毕业希望的博士生在重重压力下很容易走向极端。我们不知道这些博士生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只是作为一名成年人,我们也得明白:读博很难,却远不如生活之难。前段时间,演员高以翔在综艺节目录制过程中突然晕倒休克,最终因心源性猝死而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5岁。因其意外,因其年轻,因其名人效应,这一消息瞬间传遍网络,引起广泛关注。他这次参与的综艺节目,是一档在凌晨录制的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真人秀,节目中还包含了挑战高空滑索、穿越梅花桩、飞檐走壁、徒手爬高楼等高强度、高危险系数的项目。据悉,一些参与者曾出现跑吐、被送救护车吸氧等状况,即便是李小鹏、邹市明这些从小参加竞技体育的国家运动员,都累得喘不过气,直呼“我不行了”。可见,即使是演员,要成功,要挣钱,也不是伸伸手、踢踢腿就能轻而易举获得的,很多时候也是用身体与生命换来的。黄轩为了准确演绎《妖猫传》白居易一个短暂的画面,只穿一件透明黑纱,半敞衣纱默默在风雪里站了三十多分钟。为了找寻心力交瘁的悲恸状态,曾三日三夜未睡。演员王苗为了拍好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特地饿了七天去体验这个虚弱的状态。由于长时间这样的不规律生活后,他不幸患上胃癌。很多人只看到了台上演员的光鲜亮丽,羡慕他们又出名又有钱还有一堆忠实粉丝的风光无限,却有多少人了解过他们背后的辛酸苦楚。尤其那些不知名的十八线小演员,不但看不到成名的希望,还长年累月面临着经济的窘迫以及对人生道路的迷茫,这样的生活怎一个难字了得?每一行都有它自己的痛楚,只是那些艰辛,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然而,生活再难,他们仍然努力地奋斗着。因为他们明白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只有历经磨练,全力以赴,方能实现心中梦想。坦白讲,读博当然不会轻松,要不然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博士。正因为读博的艰难,恰好赋予了博士学位应有的价值与尊严。要是我们梦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博士,就必然要默默地承受这条道路上本该承受的辛酸。如果连读博的苦都承受不了,你未来在社会里要承受的苦将是千倍万倍。因为把读博经历与人生漫漫岁月相比,它只不过是一道前菜,人生的主菜还在未来等待着。正如韩寒所说:离开学校的人们请记住,你们以为离开的是地狱,其实你们离开的是天堂。我们上学时候,总以为读书日子是最难的;其实,当你历经社会沉浮,饱尝人间冷暖后,才知道原来上学的日子才是人生最值得怀念的时光。读博是自己的选择,再难,我们也要落子无悔;再苦,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这张难得改变命运的入场券。请记住,人生就像蝴蝶一样,只有历经破蛹的悸痛,在逆境中重生,才能挣脱命运的牢笼,真正地化蛹为蝶,在蔚蓝的天空下美丽飞舞

其动若水

关于人类学博士的就业困境,我们给出这八条建议

【编者按】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杂志上发文,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两位学者在分析了这些困境后,给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些建议。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杂志前文我们谈到了人类学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种种困境。那么年轻的人类学学者应该如何为求职做准备呢?就求职市场的动向而言,年轻的人类学学者最好给自己贴上如斜杠青年般的多个标签,他们的简历必须出类拔萃,能全方面地展示自己拥有的多项技能、优势和潜质,以及能在多个行业实现价值的可能性,才能受到非学术界雇主的青睐。而且,在面对非学术求职市场时,他们不能专攻某个行业,而必须研究各个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或者说在策略上必须这样——如果一次求职失败了,必须快速调整技能,以适应下一个或许完全不同的行业。那么,如果求职者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学术界,为什么不能放弃学术机构的终身教职这一目标呢?正如参与我们研究的很多受访者所说,这个答案不言而喻:对于真正的人类学者而言,终身教职是最合适的职业选择。很少有人类学家是为了丰厚的薪资或奢华的生活而选择这个专业。他们选择这门学科多是出于热情,是希望尽自己所能改变世界,甚至是因为使命感。不难理解,作为学术型的人类学家,他们的价值是通过终身教职得以实现的。这一点或许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不论任何代价,即使常年过着不稳定的生活,都期望获得这样的职位,这其实是一种道德追求。与此同时,偏离这条道路的人类学学者,就会被视为缺乏热情、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现在的困境并非全然来自现代资本主义大学体系下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也来自这种人类学领域独有的价值主张。求职窘境:学术界工作一职难求,非学术界工作饱受质疑受访者们指出,工作职位的描述经常是模糊且开放的,所以就会收到非常多的申请,而接下来的招聘过程给人感觉不太透明,甚至是神秘的,这就让许多人花费数百个小时来不断完善那不到一千字的申请信,有的人甚至会找顾问寻求帮助,因为有些顾问声称自己深谙当中的规则。一位博士生猜测道,整个过程是基于一种“明星系统”,因为每个学院都在寻找自己的“明星”。这个过程也被另一位博士生描述为一种不透明的“行为协议”,学院对于候选人的“适合”标准是模糊不清的,尤其是大家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长大。这个过程中也有一种时间纬度上的考量,就像一个快速行走的时钟。在研究生院的四年学习时间里,一位访学教授自称为充满“新鲜血液”的求职市场中的“老博士”,她说自己需要“异常精彩的第一本专著”才能在其中脱颖而出。而另一位正在攻读第二个博士后学位的学者说,“异常精彩的第一本专著”简直就是能找到一份终身教职的圣杯,然而她并没有很快地将自己的研究出版成专著,因为她的同事建议她创作一部在理论上有创造性且富有吸引力的民族志杰作作为自己的第一本专著,这样,她的学术生涯几乎就可以完全依赖于这本专著了,但她的导师给她的建议却完全相反。许多人指出,即使忽略形式主义,就业市场仍然是波动不定且无法逃避的。然而博士生和研究生们表示他们会受到安抚:只要他们坚持,并且足够好,最终会获得应得的职位。当然,这种说法其实只是将压力完全交给了学生自己。许多人由于一无所获,终止了寻求终身教职的目标,许多已经开始或正在考虑非学术型工作的人也都在这么想。有人则试图消解与之而来的自责情绪,“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这是那些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不论我们的导师从个人上如何鼓励和支持我们,他们都忽略了真正的问题。”一位博士生说她已经对给自己强大支持的导师委员会感到厌倦了。另一位博士生,现在已经非常开心地受雇于一家学术界以外的机构,她说她对自己的导师们一点儿也不愤怒,但她很想对他们喊道,“快醒醒吧!”还有一位博士生说,他承认自己愿意被他导师及他自己对获得一份终身教职工作的期待所教唆,他说,“我觉得自己好像在那些受保护的精英阶层之中。”一位来自R1级学院的博士生也表达了类似的情绪,在他看来,“我们被灌输了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的。”他哀叹,以获得终身教职为第一要务的文化氛围正无声无息地弥漫于整个学院。还有一位博士生,也是来自于名校的培养项目,并且他是同学中唯一在学术界外找到工作的人,他提到,自己从没跟人探讨过如何找到工作,也没有任何老师们邀请他聊聊这个话题,每当他想要谈论这个话题时,他的导师们看起来不太舒服,这种信号让他觉得自己在非学术领域工作是一件有点儿不体面的事情——虽然事实上他的同学中除了临时职位,几乎没有人在近几年找到任何工作。还有一位受访者讲述,他的导师暗示他们集体在求职上“失败”说明了他们在学术能力上缺乏想象力和独创力,“你们好好想想,有些人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看看他们的那些研究就知道了。”总而言之,我们发现教师和研究生对就业的看法确实存在差异。博士生们说,在他们的求学过程中,这个问题没有被给予哪怕一点点的关注;而教师们则说,他们清楚地对来求学的学生说明了他们未来会在找工作上会碰到困难,并告诫必须自己去努力克服这一切。我们相信,虽然学院中的确会交流这些内容,但仍然有学生在培训和就业问题上是“认知失调”以及“缺少意识”的。当学生和老师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追求终身教职时,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其中。而这种学科价值观与就业现状的矛盾,不仅使得人类学博士生在求职上陷入困境,同时也会是所有人类学学者会碰到的问题,或者可以说,这是整个人类学学界都要面临的问题,甚至是危机。在这重要关口,我们不仅希望关注受访者的生活状态及其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同时,我们还应考虑,人类学是在大学系统中培养未来的从业者,而大学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表现方式就是特殊的,学术机构也应做自我反思和结构性调整。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纲领性的建议来改善工作岗位紧缺的现状,虽然这些未必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可以作为参考,从而促进交流与合作,使有效措施得以实行。建议一:在本科教育中做一些创新与妥协学术界的危机反映了大学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势所趋。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的资金减少,私有化加剧,学费增加,学生贷款飙升,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支持远远不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高等教育越来越像是社会用来再生产的工具,尤其是对经济和社会特权的再生产。这种趋势势必导致:一方面,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对学生的价值也有更高的要求。对本科教育的评估,越来越以就业结果为导向:即学位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所对应的工作,以及这份工作的收入。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种评估标准并不是管理者倡导的,它还反映了学生、家长、媒体(例如某些臭名昭著的新闻与排行榜)和公众更普遍的意见与诉求。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能获得丰厚薪资的职位不仅仅需要某些学科的学位,还需要是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的学位。在这样的意识环境下,不那么容易与社会就业对口的人类学,会很难招生,学生们会被劝阻,不要去人类学系上课或不要学习人类学专业,而这样一来,大学行政部门就会把人类学系看作累赘,并削减其学科资金,这也使得人类学系无法雇佣更多的教职员工,便也无法为博士生提供教职。尽管我们都同意面临的状况是结构性的,也是令人沮丧的,但那些教职员工并不是这个恶性循环中的被动受害者。因此,虽然我们并不建议去迎合如今大学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价值观,但确实希望教职工们在课堂上多与学生建立联系,并吸引他们。如果学生因为我们的课程太晦涩,或者因为内容含糊不清而不愿意在系里上课,那么,我们应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更具创意。本科生的教学所需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矛盾的是,那些前沿的人类学系往往看不上应用类工作,但应用人类学恰恰是许多本科生所需要的课程。这个建议的难点在于,正如卡西·戴文森在2017年所说的:创新教学也应该是忠于学科本身的。在大学里为人类学建立新的教学路径和合作关系也很重要,一位受访教员在另一个更具应用性的项目中已有所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她将其称为“跨学科培训”。另一个有建设性的模式是理查德·汉德勒在弗吉尼亚大学实践的跨学科全球研究,其中包含环境、可持续发展、安全、司法四个部门。其实人类学的课程在其它院系中是相当受欢迎的。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可以在学术界以外应用的技能。对于研究生课程,应该增加一些可以在本科生教学课堂使用的技能,比如数字媒体、互动学习等等,这对他们获得终身教职有利,与其排斥或取消研究生项目,还不如试着以此充实本科教育课堂。重新设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会使得两者都获得更好的支持。建议二:重新探讨大学的地位,并对自己发问尽管大学私有化、工具化的发展趋势,给学科带来了不利影响,现状之下,人类学家仍需先审视自己,并与相关从业者共同探索,以主动寻求有效的改变路径。为此,我们主张集体对该学科进行认真地跨领域研究,去关注就业情况,比如谁在学术界内或学术界外都获得了哪些工作,并应用这些数据去讨论人类学家在学术界及整个社会上的就业机会。美国人类学协会(AAA)已经从这个角度发起了两项措施:一个在关注人类学界非终身教职的工作团队,以及一个新的教育、研究、专业发展部门,重点致力于扩展AAA的工作,使他们可以去支持那些不稳定的就业,或者为大家寻找可替代的工作。我们并不是想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再现应用与学术或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裂痕,其实是主张审视这种二分法,即对实践与理论进行重新认识。这一举措要求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类学课程对研究生的一系列专业追求给予支持和理解,而那些非学术界的实践,也绝不该继续遭受污名。同时,这一举措还意味着学术界的教职地位应该被重新讨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仅仅是在象牙塔之外,即使是在校园中,那些安稳的学术教职如何影响了市场化趋势以及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差距?另外,我们还必须公开讨论是否要减少或取消研究生课程,并将学院的精力和资源转向于本科教学之中。很多时候,这种建议因被斥之为新自由主义性质的高等教育而遭到谴责,但为了满足我们面对的需求,这还远远不够。建议三:团结助理教员的力量,停止利用研究生劳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生加入了助理教职的队伍,我们认为临时工作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应该去处理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团结一致,鼓励有关的组织和宣传,呼吁大学有合同时限的教员与终身教职的教员共同展开持续的、强有力的讨论。终身教授也应该给管理者施加压力,以改善助理教员的条件。而终身教授还必须审视,在生产过量博士生的同时,自己在为他们提供助理教职岗位时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教职人员应该意识到自己何时在利用研究生,他们必须舍弃所获得的好处,即获得一些低工资的研究助理,因为这会导致那些训练有素且非常聪明的人拿着不匹配的薪资,为一些技术要求很高的岗位工作,我们需要共同来停止这种利用的行为。建议四:反思学科趋势与学科转向无疑,终身教职资源的减少和匮乏,让大家陷入焦虑和激烈的竞争,为此耗尽心力。此时此刻,我们也想提醒大家重视这种环境对学科方向的影响,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每两年就会有一个“学科转向”。因为狭隘的终身教职就业市场,整个学术界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僵局,大家去迎合那些代表学科趋势的关键理论家、民族志、热点研究,对理论进行盲目的引用或偏信,也表现出了大家的消极心理。很明显,公众不会对此感兴趣,在这种冲突下,本科生自然很难对人类学产生兴趣。我们并非主张放弃严肃的理论对话,而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的训练,不应仅仅以这种方式来推动,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科方向之中。建议五:增设方法论的课程一些受访者建议改变研究生的培训课程,以此缩短学生与终身教职的距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受到多重影响,关乎大学生态、历史、个性。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许多学院已经开始启动一些课程上的革新,为了回应或提前了解学生的需求,有的学院已经开始设置民族志的方法论课程和学位,以帮助学生培养非学术界职业的技能。还有人尝试在一门课程中进行连续多种的方法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为不同的职业做准备,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更多公共应用领域。另外有些人非常鼓励学生进行上述跨学科的培训,因为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学力证明。其实,不论采用那种形式,学生都需要接受理论、学科史以外的培训,尤其是参与观察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有些老派的观点认为,这种方法必须被教授到某种程度才能进入田野实践,否则如同直闯火线,尽管现如今已经有很多田野调查或民族志研究在学院以外出现。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访谈,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将收集到的数据综合成调查结果,但与此同时,那些措辞上的精彩转折,对田野所见所闻动人的民族志描述,学院里的理论与方法是无法教授的。在为非政府组织、公共卫生倡导者或者公司雇主工作时,田野调查需要有明确的材料,才可佐证及推论调查的结果。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样、灵活的技能,必须开展这些研究训练,使他们即使不涉及高深的理论,也可以活跃在学术界之外。建议六:开展职业咨询虽然许多教授抗议道,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职业咨询顾问的培训,但他们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学会扮演这个角色。如果终身教授们成为职业咨询顾问,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建立咨询网络、提供实习的可能性等,这样一来,就不会将责任完全归于学生。虽然我们决不认为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职员都做的事情,但那些听到的对就业问题所反映出的无助态度,是没有理由的。建议七:搜集就业数据人类学学科的研究生课程需要收集更多的就业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与AAA之类的机构分享。虽然我们可以对当前的就业数据做一些测量和推断,但我们还应该建立更丰富和准确的数据库,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当前的状况,并迫使我们采取行动。建议八:重新审视并修复应用性与学术性之间的裂缝这一点其实很简单。人类学在很多方面依然轻视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的从业人员很少参加像AAAs这样的年度会议,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也不和他们交流。然而,邀请应用人类学家参加专题研讨会,并与学生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要污名化地看待应用人类学的工作(尽管有许多人类学博士生仍然会这么做),同时还可以发展出一些关系网,帮助学生们找到第一份工作。同样,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也需要获得一些公共领域应用类工作的经验。很多时候,博士生们在毕业后开始寻找非学术性的工作,是在一系列博士后、助理岗位的工作后才开始尝试的,而这时候他们可能已经40岁了,而在这种年龄寻找第一份工作,这在任何领域都很困难。学生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晚才了解社会工作,在校时就需要一些类似的工作经验,不能因为这可能使他们在真正的学术道路上分心,就去阻止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实习,或者接一些外包工作。展望未来:人类学家的目标虽然对于人类学博士的就业困境,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正如上文所述,这个问题不仅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关,也与学术机构、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的趋势有关。因此,即使在研究生课程上有一些前瞻性或创新性的改变,或许也只能走那么远。正如韦伯在一个世纪以前睿智地论述,市场精神并不完全符合学术精神,或者说作为工具抹去了那些学者对知识的热情。这种热情可能是一种召唤,也是对市场化铁笼的一种抵抗,它潜移默化地在我们整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传播。而这种热情需要被培养,并在从事人类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活力。正如很多博士生所说,他们很少抱怨所接受的人类学训练,那些知识上的刺激、努力去掌握的理论、对田野材料的分析工作——这一切都让他们喜欢,他们并不希望这些内容在未来的人类学中被淘汰或减少。而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些想要成为人类学家的学生所接受的训练,也能让他们到达自己导师所处的位置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非常棘手。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使他们不仅能得到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葆有可影响人类学学科的潜力与梦想?作为人类学家,我们是有能力完成这一切的。

伴雨行

文科博士就业领域太有限?“除了学历一穷二白”,考博何去何从?

社会上精英人才不断涌现,使得整个就业领域对于人才的学历质量要求有了明显的变化。教育的普及化使得越来越多人得到更高的学历,因此各行各业的就业门槛也在随之不断提高。本科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的问题,所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已经成为想要追求理想就业的学生的必然选择。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就业上当然会有非常大的改观,但是对于文科博士而言,即便读博,就业领域也依然比较狭窄,就业压力也丝毫不会减轻。不少文科博士的主要职业道路就是留校任教,然而如今随着高校聘用教师逐渐采用“非升即走”的优胜劣汰制度,博士生想要在校站稳脚跟也并不容易,同样要面临着非常大的就业和生活压力。然而与理工科博士相比,文科博士的职业选择又主要集中于高校任教领域,可见就业压力之大。理工科博士的发展道路相对更加广泛,即便不留高校任教也一样大有施展拳脚之处;而文科博士却只能面对有限的职业选择道路,不得不忍受巨大的竞争和学术研究压力。【文科博士在高校任教、从事学术研究领域的压力不断上升】身为高学历精英的博士群体,文科博士实际上面对着相当白热化的竞争,更是在教职、论文、学术成果和生计压力之中体会到现实的残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些文科博士面临的就业处境都不是那么乐观。就以历史学为例,本身专业性局限性很强,想要拓展发展一般没有可能,而其对应的学术就业市场同样越来越不景气。据数据统计,美国每年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人数超过1100人,但是公开的教职岗位不足一半,并且这样供过于求的岗位缺口还在不断拉大。不少文科教职领域都出现这样的现象,博士生似乎已经不再是学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因此不少博士只能选择离开学术领域另谋出路。【文科博士另谋出路,就业范围同样比较狭窄】高校就职数量的有限,相比文科博士数量当然不值一提。因此,注定了不少文科博士无法留任高校,只能另谋出路。而文科领域本身发展稳定性极强、岗位范围有限,不少文科博士选择成为独立研究学者,或是从事中学教师、在政府部门任职等。而在这些看起来并不是那样理想化的就业选择中,还要面临来自生活各个方向的现实问题,如家庭、婚姻、经济的多重压力,这也不禁让文科博士们产生自我怀疑,自己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攻读学业,最终却除了学历一穷二白。学术研究领域的止步不前和“我的研究究竟有什么用”之类的自我怀疑,以及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生存困扰,想必对于无数文科博士而言都是“一把辛酸泪”。在真正面对残酷的就业现实时,文科博士会发现生活中根本不能只有“诗和远方”,重重压力之下“读博何用”这般直击灵魂的逼问更是体现出文科博士们的心灵危机。曾经多少学者以自己是学术研究领域的精英而感到自豪,而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原来与大,现实就业压迫的隔阂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来。精英教育的忧郁逐渐在文科博士群体中弥漫开来,生活和就业的窘困更是深刻反映出文科博士承载的重负。实际上,文科博士们真正感到忧郁和不公的,只不过是在自己花费大量精力、颜值灾难性毁灭后却难以找到一份符合自己期望的教职工作,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白费实在心有不甘。,而这样的就业趋势却又难以改变。或许对于不少文科博士而言,得到精神的滋养大过于追求物质的缱绻。精神滋养这种东西,文科博士的自产自销是非常得心应手的。也许,只有退而求其次,才是不少文科博士寻觅生存之路的最好法则。文科博士们应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应对就业和生存的挑战、在学术界之外找到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岗位;社会和高校也更应该营造和提升人文科学的受尊重氛围,使得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用。

纱奈

我认识的历史学博士

历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在魔都一所名校就读。历史学博士熟读中国历史,尤擅上海历史。每每谈到上海,总要从上海开铺以来谈起。历史学博士有导游证,靠着这个他免费去了祖国很多名胜古迹,偶有一两个景点检票人员不买他帐,他会谎称现在带团而来将来更要带很多团来,为景点GDP做贡献。检票人员听后面带喜色遂放行。历史学博士想约你吃饭的时候会说明天中午你不用和我一块吃饭,我自己吃。他的话总是要反着听。历史学博士舍不得丢东西,他确实有东西要丢掉时会说送给你,其意就是送给你之后让你丢掉。历史学博士口中有很多新闻,往往新闻中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以新闻的形式告诉你,是想观察你对这件事的反应。历史学博士把年轻、清纯的小师妹当成终身之灵魂伴侣,并向小师妹表达了一块在魔都奋斗之意,这是他深情的告白。小师妹沉默不语,历史学博士窃喜以为小师妹害羞腼腆,沉默不语即是芳心暗许。历史学博士深爱小师妹,小师妹微信告知要去美容院做美容,历史学博士遂转2万元;小师妹微信告知要去……,历史学博士遂转5千元;小师妹微信告知要去……,历史学博士遂转……。转给小师妹共计3万元整,历史学博士有记账。历史学博士约小师妹共赴大理昆明,于苍山洱海剪烛夜谈。二人躺在床上不语,美人在侧,历史学博士燥热进而躁动,手摸向小师妹高耸的双峰,嘴凑向玉唇。小师妹说历史学博士这样会她不会拒绝,但是他这样会把他俩的距离拉远。历史学博士身体冰冷,身体规矩地僵在小师妹身边忐忑两个小时候后而眠。历史学博士帮小师妹搬行李,小师妹毕业了。历史学博士于书堆中发现了小师妹写给她男朋友的书信,书信中尽是甜言蜜语,这些个缠绵悱恻的文字在他脑海中勾勒了一幅细节全面地春宫图。于是历史学博士情感世界崩塌,于是历史学博士流着泪不辞而别。历史学博士迷恋小师妹,打电话告知小师妹,我为你花的所有钱得如数还给我,小师妹遂转5千,剩下的钱会慢慢还。历史学博士流泪不语,然后表示只要小师妹离开健身房工作的男友,并与他同居三个月,他可以不要钱。小师妹拒绝,并挂断电话。历史学博士黯然神伤,又打电话给小师妹,小师妹说你要是再瘦一点,脸要是再整一下就考虑让他做男朋友。历史学博士照了一下镜子,自我感觉身材还可以略微健身一下即可,但是脸上如果整容整太多就对不起父母,对小师妹的忠心和对父母的孝难以两全啊!他惆怅而踌躇。

四千金

学术的悲哀,还是专业的尴尬?博士后就业也很困难,问题在哪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博士以及博士后是非常高的学历以及学术荣誉,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认为他们的未来发展也会非常不错,就业环境以及就业工资也会非常高。但是在实践当中却事与愿违,有很多专业的博士,甚至博士后就也不太容易。最近笔者就认识了一位博士后,该博士后毕业于某985大学,所学专业是环境工程专业,在某大学完成博士后经历,但是目前在各个大学就业却遇到了挫折,先是有几所大学有签约的意向,但是到了最后却又不了了之。虽然先后联系了十几所大学,但是到最后却没有一所大学给就业的机会。看到这一情景之后,该博士后不禁感慨。现在的现状究竟是学术的悲哀,还是专业的尴尬?在了解了该博士后先后就业的经历以后,笔者也在不断的思考,博士后就业也很困难,问题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博士后就业难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博士后就业也需要看专业。不同的专业博士后,就业难度有差异。比如该博士所学专业,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天坑专业之环境科学专业。该专业即使是本科生或者硕士生,就业也很困难,等一些就业难的考生,通过考研考博提升学历以后,发现就业面也很狭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博士后去一些大学做辅导员,而不是去做老师的原因。因为这些博士后在大学申请不到教师职位,只能选择做辅导员。第二,就业目标太高,与自身实力不符。在与该博士后认真交谈以后,发现该博士后找工作想去一些比较好的大学,想去一些有不错发展平台的大学就业。但是从该博士自身条件来看,虽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并不是特别突出。再加上所学专业并不是特别热门,并非是紧缺专业,在当地一些大学就业找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因此提醒各位博士后,在就业找工作的时候尽量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就业也很麻烦。第三,缺乏社会阅历,对就业找工作缺乏经验。虽然博世后是很高的学历,拥有丰富的知识,在自己的所学专业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但是很多博士后都缺乏就业经验,没有找工作的经历。在毕业以后。找工作不知道怎么去找,不知道怎么去投简历,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对应聘单位的工资待遇,福利等不了解,这是很多博士以及博士后就业遇到的最大尴尬之一。因此从上面3点来看,之所以会出现博士后就业难,里面既有学术的悲哀,也有专业的尴尬。作为博士后学术背景固然不错,但是在找工作时依然碰壁,让博士后的学术价值缩水,而其中的专业因素也不容忽视。这说明即使有非常高的学历,但是如果所学专业不好,在就业时候依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一点值得我们警醒。学术的悲哀,还是专业的尴尬?博士后就业也很困难,问题在哪里?

萃乎芒乎

文科博士越来越难在高校谋职,读博后的出路在哪?

| 用文字搬运想象 |//国内的博士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教职了吗?即便降低了求职目标,可能也要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而在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文学科就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高校的文科教职岗位越来越少,人文学科的预算也愈加窘迫。近年来,美国文科博士就业培训机构开始兴起。那些无法进入学术界的文科博士的数量之庞大,已足以构成一个日渐兴盛的产业。撰文 | 肖赫曦博士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教职了吗?四十年前,兰德尔·柯林斯就在《文凭社会》中娓娓道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如今,高校教职的求职门槛也越来越高。曾几何时,硕士生毕业留校任教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而现在的情况常常是,本校的博士必然难以在本校找到教职工作,往往要更高层次的学校博士学历,再加上一众华丽的学术成果,才能在学术就业市场上堪堪称得上有竞争力。即便拿到了教职,博士们的压力也丝毫不会减轻。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非升即走”的制度,新聘教师数年之内无法晋升或未能产出足够的成果,便只能走人或者转岗,只有在经历了一系列考核之后,这些高校新人们才能真正在学校里站稳脚跟。与理工科相比,文科博士无疑面临着更为沉重的压力。通常而言,理工科博士们出路更多,不留高校,也大有去处,而文科博士则只能艰难徘徊于有限的选择之内。那些埋头一路读下去的文科博士们,蓦然抬头,发现除了高校,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了,只能掉头加入教职的竞争。而那些抱持着学术理想的博士们则需要直面愈加白热化的竞争,在论文、生计等多重压力之下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惨烈碰撞。《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作者:Peter Feibelman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在美国,文科博士的境况也不怎么好。近期,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Daniel Bessner和耶鲁大学的讲师Michael Brenes发表了一篇文章,批判了美国历史学专业学术就业市场的艰难状况。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历史学专业的学术就业市场就不太景气,博士越来越难找到教职工作了。2017年是近三十年来情况最糟糕的一年,根据美国历史学会的数据,这一年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人数超过1100人,而美国历史学会公开的教职岗位只有500个左右。实际上,近十年以来,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和教职岗位之间的缺口一直在拉大。Daniel Bessner和Michael Brenes毫不客气地指出,美国历史学会作为业内最大的职业服务机构,面对如此糟糕的就业现状几乎可以说是毫不作为,不仅如此,历史学会甚至还在就业报告中声称,不甚景气的学术界就业状况让“历史学者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可以在学术界之外的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上寻找工作机会。在Bessner和Brenes眼里,鼓动历史学博士们在就业时离开学术界,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二人进而批判了美国历史学会的“精英主义”倾向。一直以来,在美国历史学界,学术就业市场就一直笼罩在精英主义的观念之下——历史学会的领导们都毕业于精英学校,早早就拿到了终身教职,生活无忧,但身居高堂之上的他们却无法代表历史学界的真正状况。如今的学术就业市场,早已不像80年代末,彼时的教职岗位甚至还多于博士毕业生,每个博士生都是学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对此,美国历史学会的执行主席James Grossman特意发文进行反击。在文中,Grossman坚持强调,他们一直都认为,对历史学博士们来说,学术并非是唯一的就业出路,即便是博士也不一定要一辈子以学术为业。同时,美国历史学会也为那些不能进入学术岗位的博士们提供了就业培训,帮助他们锻炼工作所必要的技能。但与此同时,根据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历史学博士们所向往的依然是高校,2004年到2014年毕业的博士中,有47%进入了四年制的大学,而其他未能在四年制高校拿到教职的博士们则退而求其次,大部分进入了社区大学,另外一部分博士则离开了学术圈,另谋出路。01那些没有做学术的文科博士们,去了哪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历史学博士做了一项调查,追踪那些历史学博士毕业后没有留在学术界的人的就业去向。根据他的调查结果,这四个学校(杜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以及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历史学博士中只有50.7%的人拿到了常任轨制(tenure track,必须在数年之内通过考核完成晋升,成为非终身或终身教授,非常任轨制教职则很难有正常的晋升通道)的教职,如果把博士毕业的时间限定在2008至2010年之间,则只有38.5%的博士拿到了常任轨制教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他的调查显示,那些没有留在学术界的博士们,最主要的就业去向,集中在高校的行政岗位,出版业,中学老师,博物馆,以及政府部门。有一些博士虽然没有在高校供职,但依然从事着历史学的研究,成为了独立历史学家和独立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位博士成为了一家重金属设备制造公司的副总裁,还有一些博士在军事部门服役,另一些博士则经营起了小生意。剩下的几位博士则依靠自己修读的双学位,成为了律师,或者进入了政界。同样,一家博士就业培训机构的创始人Paula Chambers也指出,与大众固有的印象所不同的是,文科博士们遍布各行各业,在酒庄做销售的历史学博士有之,在对冲基金担任董事的古典学博士有之,在教育公司做副总的英语博士亦有之。如此看来,当学术界在紧缺的预算之中缩减了坑位时,无数条康庄大道似乎又向这些另谋出路的文科博士们敞开了,但为何在公共舆论里,那些没有留在学术界的文科博士们很少发声,以致人们常常忽视文科博士不一定非要留在学术界呢?Elizabeth Segran指出,在学术界内盛行着这样一种文化,学术工作位居职业序列中的最高层次,而其他所有非学术的工作则处于下等,因而,那些没有从事学术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常常会被污名化,仿佛他们是神圣的学术道路中的失败者,在激烈而光辉的学术竞争中败下阵来,只能投身于下等的工作。在制度性层面上,学术界不断强化着这样的价值观。通常而言,如果博士毕业生们在学术界内拿到了体面的教职,学院和导师们会得到实质性的奖励,学院在排名上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增加。在这种价值观与制度设计的合力共谋之中,文科博士们真正的就业去向,往往很难被外界人士获取到,同时,学院也很少开设针对文科博士们的就业辅导,所有的博士们一假定必须在学术界内谋职,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愈发稀缺的教职岗位。那些没有做学术的文科博士们,几乎都是全靠自身的实践履历和关系网络得到的工作,学校在就业上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正如安德鲁·阿伯特在《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中指出,职业是一些由个体组成的排他性群体,用某种特定的抽象知识来处理特定情况,而这种特定的抽象知识则构成了一种职业的管辖权。在这样的意义上,人文学科的管辖权牢固无比,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职业对抽象知识的应用与之形成了竞争或替代关系(除了极少数独立学者们),对那些博士候选人来说,一旦踏入人文学术的领地,之后投入的愈多,也就意味着在他们在人文学科的领地中越陷越深,沉没成本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读博期间的所学所悟只能用于学科内部的自我生产,如果你最终选择了一条非学术的道路,那么你的读博经历很难直接构成你的竞争力。《职业系统: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作者:[美]安德鲁·阿伯特商务印书馆,2016年8月诚然,人文科学的学术训练所培养的写作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等,也是其他非学术工作所需要的。2013年,谷歌进行了一项内部调研,收集了1993-2013年公司招聘、解雇、晋升的数据,令人惊讶的是,其调研的结论显示,即便是在谷歌这样一家高科技公司,在员工最重要的八项特质中,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ing,Mathematics的首字母缩写,被认为是能带来丰厚报酬的理工科专业)的技术能力仅仅排在末尾,前七项最重要的品质都是个人的软实力:领导力,表达和倾听能力,传输观点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复杂观点之间搭建联系的能力。也许,这一调研的结论确乎反映了现实,但问题在于,并不是只有文科的学术训练才能培养这些能力,它们并不专属于人文学科,归根到底,对大部分工作岗位来说,最合适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是直接投身工作的实操中,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习得经验才能直接转化为工作的熟练度。这无疑是文科博士所面临的另一个困境。02高校教师以外的工作应该成为常态求职目标吗?与前文提到的Elizabeth Segran的观点相似,学者交流协会(ScholarlyCommunication Institute)的成员Katina Rogers也认为,在追求学术的人眼里,这世上只存在两种工作,一种是学术类工作,另一种是非学术类工作,大学教授以外的工作都被视作“非学术类”。许多时候,正是因为这种固有的分类标准作祟,以致博士们忽视了更合适、更现实的求职目标。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的分类方法也无视了不同类型工作之间的共性,有些“非学术类”的工作也未必没有研究性的特质,人文学术并非只能局限于高校的一隅之地里。因而,他更倾向于用“非传统学术工作”(alternative academic,最初是由Bethany Nowviskie和Jason Rhody在推特上交流时所创造的)来指称那些与学术相关,但又不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创造这一术语的Nowviskie和Rhody就是“非传统学术工作”的典型从业者,前者是美国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CLIR)的部门负责人,后者在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RC)的电子文化项目担任负责人。许多高校之外的机构,也为文科博士们提供了精研人文学术,发挥己身之长的机会。当然,非传统学术工作并不是一个非常正式的术语,对不同的人来说,它可能指代着不同的对象。Rogers进行了一项针对文科博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各项的比例加起来超过100%,因为可以多项选择)。意料之中的是,大部分受访者都想成为常任轨制的教授,而另外四项则分别为图书管理员和文化遗产从业者,非盈利机构从业者,非常任轨制的讲师或研究员,以及作家或记者。图示:研究生在入学时最渴望从事的五项工作但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常任轨制的教职岗位数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期望,如今高校更加倾向于雇佣非常任轨制或兼职的讲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是否应该告知入学的博士们,其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注定无法成为常任轨制的教授呢?这当然有些残酷,多少博士学子们在惨烈的竞争中拼出一条血路,最后终于拿到了理想学校的offer,却又得知他们的读博目标其实和现实不相匹配。尤其是那些没能拿到奖学金的博士们,为了完成学业,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债务,最后却找不到心仪的教职。如果教职的紧缺现状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好转的话,更为现实的举措或许是帮助学生寻求教职之外的工作。在这方面,斯坦福走得比较靠前。斯坦福收集了在学校内供职的人员信息,列出了那些有博士学位,但又没有从事教授工作的人员名单,这些人将担任学校在读文科博士的就业导师,帮助他们在教职之外更好地寻找工作。03中国观察:文科博士的出路与救赎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学术劳动力就业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无论是有数据支撑的就业情况调查,还是倾泻情绪、吐露私人经历的个体化表达,都指向一个事实:相较理工科,文科博士们的就业渠道更加单一,选择面更窄,多集中在教育科研单位。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数据,近年来哲学,文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生在教育科研部门就业的比例均超过60%,明显高于理工科博士(不到50%),而在侯士兵和倪邦辉开展的一项调研中,国内某大学的文学类博士们在教学科研行业的就业比例更是超过80%,理工科则只有40%左右。当然,在文科博士的就业上,人们所真正关心的,其实不是“我们能否在高校找到工作”,而是“读博读得发际线面临危机,读得颜值灾难般衰退,在付出如此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我们能否找到一份符合自己期望的教职工作”。就像美国文科博士可以退而求其次接受非常任轨制教职一样,国内的博士们也大有退而求其次的空间——无非是就职的高校很可能无法达到心中的目标。《精神的牧放与规训》作者:阎光才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如果说美国的文科学术就业市场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市场,其行情受制于不同时段的经济环境,中国的学术就业市场所经历的,几乎是一个由蓝海到红海的单向变化过程。近数十年来,在博士生产量的急剧膨胀之下,“博士即教职”早已成为一个远古的神话,博士学位迅速沦为学术市场上众多竞争力指标中最不起眼的毫末,时代以其自身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太多人在仓皇忙碌之中望尘莫及。很大程度上,文史哲天然地与价值理性相挂钩。文史哲的学生常常被告知,在冰冷的现实计算之外,人也应当有形而上的意义寻求。然而,对先贤哲人的虔诚仰望无法替代茶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而脱离了此生此世的诗意世界更是无从寻觅的巴别塔。在持续变动的社会里,可以预期的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文科博士在学术界之外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科博士们不得不以更为包容的心态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而高校也理应推动实现价值观念和制度设计的多样化,改变学术为尊的文化氛围,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技术垄断的时代里,见证人文科学在公共空间内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参考链接:http://katinarogers.com/2013/04/23/humanities-unbound-careers-scholarship-beyond-the-tenure-track/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4/03/what-can-you-do-with-a-humanities-phd-anyway/359927/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7/12/20/the-surprising-thing-google-learned-about-its-employees-and-what-it-means-for-todays-students/?utm_term=.0c973c485b8f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How-Not-to-Confront-the-Jobs/246231?cid=rclink作者 |肖赫曦编辑 | 崔健豪 张婷校对 | 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哈泰利

不是学神千万别报这个专业,读到博士都可能失业,史上最惨

随着高考的到来,每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又被拿出来重新讨论,这其中最火的可能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了,毕竟程序员的高薪是出了名的(加班也是很严重的,看发量猜段位),而且为了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的广阔,可能会有很多考生去报考这个专业。除了大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多被人讨论的专业恐怕就是法学跟医学这两个专业了,无数在校生发出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的怒吼,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然而要知道以后发展比较好的也是这两个专业,毕竟有付出就有回报。然而,有这么一个专业,你可能付出了很多也不一定有回报,甚至到了博士学位,就业都成问题,让无数学生胆颤心惊。别人考研是走向成功,你却开始了自虐之路,怎么比。这个专业就是生物工程,让无数学霸都望而生怯,不是学神且打算一直读到博士的学生,最好不要报考,因为你四年出来就业都成问题。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综合学科,他的主体是以生物学的理论跟技术作为基础,并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在科技技术,去人为的操纵遗传物质、定向改造生物,创造出新品种,在将之进行大规模培育的学科。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端,充满了满满的科技感,人为创造新品种,这不是许多科幻片的设定吗,难道自己学了这个专业以后能变成威廉博士?我只能说你想多了,世界各国可是禁止做人体试验的,所以威廉博士就别想了。而且,你能学到那个程度吗?大多数学生最多考个研究生就继续不下去了,博士太难了。而且最大的问题还是就业问题,如果你是生物工程的本科生,不好意思,基本没有公司会要你,就算你是名校毕业最多也是搬砖的。如果你是考研的,可能要比本科的好一些,但是待遇也不会太好,可能你同学都月薪上万了,你还在温饱线挣扎。如果你是博士的话,在大型企业跟单位会有一些福利,但是这些福利跟其他学科的毕业生比起来实在太惨了。而且博士啊,有几个人能坚持下去,只是一个考验就能让你头发变得稀疏,而且有几个家里的经济能支持你读下去的,长久得不到回报,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的。所以在这里奉劝所有考生,如果你不是那种超级天才,这个专业最好别考虑,不然就打算一直读到博士吧,自虐之路欢迎你。大家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里讨论。

非乐

985博士面临就业困难,在就业的压力下,连6000月薪的工作都要抢

在我国,研究生就是最高的学历,硕士和博士就是研究生的两个代表。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这并不值得骄傲,因为无论是985大学还是211大学的本科学历,都不是特别的珍贵了,只能说相比于其他普通的本科学历,有一点优势而已。据教育部门给出的数据,每年毕业的本科生将近800万人,985和211毕业的人数有80万左右。就目前来说,本科学历已经非常地普遍了,很多学生也不会因为本科学历就得到满足,而是会选择继续深造,获得研究生的学历。博士无疑是我们国家最高的学历了,相应地,博士也是求学人群中最少人数的群体,能够读到博士的,不仅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对身体和心理素质也有很大的要求。一般来说,能读到博士的人,年龄都在30岁左右了,博士毕业之后,相比学术和能力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学历高就一定能找到高薪的工作了吗?现实很残酷,博士生们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最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开了2020年博士层次的招聘信息,从公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一所普普通通的专科学院的职位,居然让很多来自于985大学的博士争抢,竞争者包括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让人惊讶的是,这些985学校重点培养的博士,竟然真的去应聘一所专科学院的职位。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规划来看,专科学院也属于高等教育规划的一部分,但是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学资源,都远远比不上本科,更别提培养这些博士的985院校了。从大部分专科院校公布的工资报表来分析,一所专科学院的教师月薪大概在6000元左右,而这部分985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来此,就是为了争夺这一份6000元月薪的工作。他们学习二十多年,拿到了国家最高学历,为什么会选择一份6000月薪的工作呢?从高考扩招的时候开始,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大学生的数量逐渐暴涨,到2020年,大学生已经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群体了。一部分大学生会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追求更好的工作,会选择去考研,避开和应届生就业的时间。结果读到了博士,应届生的的人数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高了,于是博士们不得不和应届生们一起竞争就业,就业环境越发艰难。从社会层面来说,每年的本科、研究生人数高达上千万,社会上的单位一时之间供应不出这上千万个岗位,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为了维持生活,这些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博士们必须找到一份稳定的、有前景的工作,甚至是去专科学院当老师也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了,哪怕是6000元,也总好过没有。

沐丝

5门“最无用”的大学专业,本科毕业难就业,博士毕业也不吃香!

5门“最无用”的大学专业,本科毕业难就业,博士毕业也不吃香!如今高考已经过去了,而各位考生也是选择了各自心仪的专业,然而在国内,有这5门“最无用”的大学专业,而这个“无用”是指对于就业而已,不代表这些专业没有价值。这5门“最无用”的专业本科毕业难就业,就算是博士毕业也不吃香!1、草业科学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草坪、园林绿化、牧草栽培育种与加工、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草地改良等,能在农业以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就业,然而单位能提供的岗位却是非常少,再加上这个专业相当的冷门。2、历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是一门文科类专业,然而这一门专业在国内可是相当的冷门,而历史学专业所挂钩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不多,这也让就读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出来后,不是当历史老师就是选择考公务员。3、茶学专业茶学专业也是国内很冷门的一门专业,而且国内也很少高校会开设这个专业,学生也不愿意填报这个专业,关键茶学专业的专业对口性要很强,因此就业面也是相对较窄,最主要的是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水平还很低。4、殡葬专业敢填报这个专业的人都需要十分的勇气,所以这门专业也是十分冷门的专业,国内也很少有高校会开设这一门特别的专业,殡葬专业毕业出来从事的行业和领域非常特殊,就业面也是相对较窄。5、古生物学专业这个专业目前只有北京大学开设,然而这个专业在北京大学是代代单传的,原因就是这个专业没人填报,而且毕业后就业成问题,除了接着研究下去就没什么办法了。以上所介绍的就是5门“最无用”的大学专业,每一门专业本科毕业就业很难,就算是博士毕业也是不吃香。本文编辑:小清(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莫若无为

一位博士入职高校后,称被“逼疯”了,到底因为何事?

有位博士在网上吐槽,“本来不想写什么,但是近期的事情快把人逼疯了”,所以也就写了一点东西晒在网上。是什么事情将一位博士“逼疯”了呢?不妨看一看,或许能够从中有所启迪。该贴写得很长,归纳一下要点。(1)他入职了一所“奇葩的所谓的‘大学’”,是从专科到本科的那种,他称为Z大。(2)Z大基本没什么(科研)平台,身边人都在混日子,完成教学就万事大吉。(3)“教师地位低下”,管理人员很是牛气。有一次,这位博士去后勤办理周转寝室的事情,一位副处长对他就是一顿喷,最后还加了一句,“你们博士又怎么样,最后不还是要被我管?”(4)各个主要职能部门都是无学历或者学历有疑问的群体,一心从政的一群人。每次换届选举,所有人都打破头的上去抢。(5)评职称的政策年年变,看人定政策。(6)绩效考核主要是针对教师,管理岗不会不合格。(7)人要调走了,前去办理手续,要求按照聘用合同交违约金,退回已经发给的大部分工资……作为对各类高校深有了解的本号,对于这些被“吐出来的槽”也是很有同感,事实不仅确实存在,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只是各校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名牌老校也不例外。但是,承认事实存在并不等于完全赞成此位博士的说法。这些事情能够把他这位博士“逼疯”,也有他自身的原因。此位博士告诉“硕博们,请你一定要慎重选择工作的高校”,这是对的,但反向证明此位博士入职前并未做一做起码的功课,在选择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时不慎重不认真。那么,本号对此有何见解呢?一个人改变另一个人难,一个人改变一个单位更难,这是社会规律,所谓适者生存。任何人不应该要求社会上、单位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遂己愿,更不应强求单位的所有事情与自己的心愿对标,否则就会处处碰壁、身心疲惫。这就是所谓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博士除了做学问,也得学会生活,你说对不对?1、不能把想象当成社会现实,更不能强求社会现实与自己的想象对标。对于每个求职者来说,在社会面前都是缈小的,在单位面前也是无能无力的。你有权选择单位和挑选岗位,却无权也无法改变单位的风气和管理模式。可是,一些高学历人士却往往在这个常识性问题上没有搞明白,求职的时候心中描绘一幅灿烂美妙的图画,然后按图索骥去找这样的单位,结果不言而喻。这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不能说不对,但却脱离实际,行不通。此位博士多多少少存有这种理想化理念。说明白一点,这是对社会不太了解的结果,由于脱离实际,自然在社会当中行不通。比如,高校有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职教型等种种不同,你非得让教学型高校给你一个科研平台,这怎么可能?既然是想搞科研,那么就应该选择科研型或是教学科研型的高校。即使这样,也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有科研平台,这是常识,高校中人对此都是清楚的。还比如,管理人员态度不好,说话牛气,在所有高校都是存在的,只是多与少的差别,没有无与有的不同,积弊难改。不过是说话方式而已,把事办好即可,也不必过于敏感。比如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学历不高是普遍现象,名牌老校亦是如此。一是岁数大的学历自然低,这是历史;二是管理岗也无必要弄那么多高学历,这是现实。其实这并不是问题。比如职称政策年年变,也是实情,因为总有新情况,上面政策在变,下面实情在变,不得不变。这一变,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至于管理岗位考核吃大锅饭,说实在的,任何人都无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十全十美的行政岗位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此位博士也肯定拿出这样一个方案。所有这些都表明,博士对社会了解太少,脱离实际太远。2、不能把求职找工作过于理想化,更不能用单一思维去求职找工作。该贴说,“10个硕博生毕业后9个首选的工作方向都会是高校”。对于这个说法,从本号多年招聘经验看,其实并不是这样,至少绝大多数硕士不是这样,到人才市场看一看就知道。许多人早就明白,一名硕士研究生是很难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除非到一些找不到教师的民办高校,也许有一些希望。即使是博士,也不是想进高校就能进高校的,更不是想当教师就能当教师的,许多高校特别是名牌高校对博士进入教师队伍有着许多条件。君不见,大学园里,有一些博士学位的宿舍管理员。“10个硕博生毕业后9个首选的工作方向都会是高校”充分反映出研究生求职当中的主观主义和单一思维。这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都比较困难,海归早就变成了“海呆”,博士也好不到哪里去。此位博士进入到Z大,估计就是博士就业困难和自己单一思维的综合结果。因为自己一心一意想进高校,其他高校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进入到Z大,多少存在饥不择食的因素。由于怀揣梦想图画,现实却是那么无奈,所以自从进入Z大,觉得所有方面都不如意。这到底是学校不适合此位博士,还是此位博士不适合学校,真的很难判断。但这是教训,找工作不能单一思维,如果在高校里找不到工作,就该在高校之外找工作,比如一些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包括博士)到中学当老师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都有几套方案,不拒绝任何机会,此位博士可能一味地盯着高校,拒绝了太多的机会,结果败走高校。3、不能随意把自己交给一个单位,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单位负责。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也是一门功课,不下功夫是做不好的。在招聘当中发现,许多应聘者只是一味地投简历,即使所谓的“海投”,却从来不研究一下他所投送简历与单位招聘有多大吻合度,既不问单位适合不适合自己,也不问自己适合不适合单位。这种一厢情愿的求职方式,“中签”率极低。本科生如此做法情由可原,毕竟只想找一个饭碗。作为高级人才的博士也如此操作,就确实不应该了。此位博士说,学校的平台很重要,985、211这一类是好大学,平台大,总体水平很好,压力也很大,入职要求高。在好的学校,每天项目、研究课题、论文、竞赛、课程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很有意义,在跟着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掌握很多东西。本号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真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学科不同,岗位不同,差别也很大。从此段文字看,此位博士想从事科研工作,却进入到了一所没有科研平台的高校。这种结果的出现,是自己太随意了呢,还是事先没有做功课?无论是哪个原因,都是自己的失误,怪不得学校。在入职之前,应聘者特别是已经收到录取通知的拟入职者,是有权和机会了解单位情况的。对入职后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对聘用合同的具体文本,对工资福利待遇,拟入职者都是可以询问了解的,每一个招聘单位也不会拒绝。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应聘者了解情况,就表明并不是规矩的单位和规矩的招聘,应该远离。估计此位博士对这一切都马虎了,或是不知道。拿聘用合同来说,许多高校都是有约束条款的,文本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对双方就都有约束力。在这里透露一个内幕(如果看过本号帖子就会发现许多内容都是内幕),许多高校都是如此做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不能收取“违约金”,但也规定离职者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应该赔偿。还有,劳动合同法规定,技术性岗位可以签订服务期协议,被聘者未到期就走就是违法,也是要赔偿单位的。一些博士在找工作中“骑驴找马”、吃着碗里盯着锅里,心神不太安定,而单位却希望来者能够稳定工作,招聘并不是小孩过家家。许多高校因此在合同文本中载明违约离职赔偿或是补偿的内容。此位博士所说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学校要求退款,估计与此相关。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单位如此做,打起官司来必败无疑,现在很少有单位胆敢如此违法行事了。所以,签合同时应该仔细阅读文本,不明白的应该问清楚,更不能看都不看,拿起笔来就签字。归纳一下,此位博士说自己被“逼疯”了,从旁观者视角看,既有现实的无奈,也有自己的失误,估计自己的失误还是主要的——在没有认真了解情况下的前提下,就贸然报到上班,结果报到之后自己感到极其不舒服,只是呆了10个月又就走了(贴中说,辛苦工作10个月,各种实习、毕业生、开会、学习、活动、文件等等,最终,你就是不合格,连去年的一起扣,90000,不交,不许走)。如果换一个视角,估计Z大也不高兴,费了老大的功夫,聘来一个博士,还没有正经干活呢,转身就走了,留下的也只有教训,损失同样不小。教育透镜是从高校内外视角同时视察事物,从文字中你也应该看出内容都是专业的。这里只是为你打开观察事物的另一个窗口,不知你觉得如何?请留下看法。(本文为原创,首发;文中图表为本号制作;文中图片源于相关高校网页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