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考研院校哪所好?看2019年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势为天子

历史学考研院校哪所好?看2019年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

2019年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情况是怎样的?在选择历史学考研院校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今天,就让天津新东方小编来为您解答心中的疑惑吧!(一)金平果前十(二)校友会前十(三)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中国史前十(四)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世界史前十如果把各份统计报告综合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排在前面几名的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和北京师范大学。(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生。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是复旦大学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则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当代中国史七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均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安排的需要,基本学科架构主要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则不限于此。除此三者外,还按照专门史、历史文献学、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等上述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组织。(三)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一级学科于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院的中国史学科,门类齐全,除以清史研究为突出特色外,秦汉、唐宋和民国史的研究力量也较为雄厚。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二级学科,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世界史学科则以西方中世纪和近现代史方面的研究力量较强,其环境史研究的特长,正逐渐形成。考古学科侧重北方民族考古,现正朝气蓬勃地快速发展,力图取得全面进步。(四)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已成为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和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中国古代史研究方向为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史等。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等。世界史学科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欧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英国史、俄国史、日本史等。历史文献学学科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等。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考古史、博物馆学等。

偏令无出

2020考研:历史学考研专业的院校有哪些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很多同学因为喜欢,在高考志愿中选择了历史学专业,但我们要明白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历史学专业很难就业,这时就会有很多同学继续进修——考研。那么历史学考研专业的院校都有哪些,历史学最近几年的考研分数是多少呢?别着急,听小编给你慢慢道来。历史学专业的院校:1、北京大学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师大学堂遭八国联军毁坏,1902年末,中国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03年改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始建于1925年,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在最近教育部考核中获得优秀。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3、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名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学院现有教师67人,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9人,外籍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其余为讲师和助教。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人,有1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67%以上的教师有出国留学经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40岁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27人。在承担本科教学的教师中,45岁以下有博士(含在读)学历的教师达90%以上。学院有学生1049人,其中本科生600人,硕士研究生300人,博士研究生100人,函授生300人。全院师生比为13.9:1。4、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2006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并后的历史学院,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化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和其它工作的高级人才。5、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多位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如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岑仲勉、刘节、梁方仲等,曾在本系任教,奠定了本系深厚的学术根基。该系是国家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覆盖了历史学科下所有的专业,并且拥有国家设立的以上三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以历史学系为基础设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历史学专业比较好的院校,因院校过多,所以小编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史学这几年的考研录取分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坐佛

泪奔!历史20年,这所高校终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唯一!

大学有好坏、是分成次的,有专科、本科;高职院校不如大专院校;有硕士学位点的高校地位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省级高校远不如211院校;211院校与985高校有高低显而易见。能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山东多少本科高校梦寐以求的梦想,临沂大学、聊城大学、菏泽学院、枣庄学院、济宁学院、泰山学院、潍坊学院等等这些身处鲁西、鲁南的高校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愿望更是强烈。它们中的德州、菏泽、枣庄、聊城等地甚至都没有一所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能够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有些大学已经努力的十几年了,甚至从建校开始。2017年,山东2017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申报工作,公示显示,新增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省共有21个,新增学位授权点有272个。驻鲁高校中有11所(济宁医学院、德州学院、滨州学院、临沂大学、泰山学院、青岛滨海学院、枣庄学院、潍坊学院、山东警察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 )申请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山东高校对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渴求可见一斑。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19号)。该文件公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新增硕士学位授与单位,“临沂大学”成为山东省唯一“2017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亚洲最大的大学”成为山东“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的一员临沂大学是公办二本大学,目前没有研究生院;学校有8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有5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据悉:临沂大学此次申请硕士点的专业有七个,化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中国汉语言文学、工程、教育、农业。审核通过的有化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三个专业。厉害了!我的临沂大学,我的母校!事实上,临沂大学一直都有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近年来,临沂大学一直与山东师范大学有5个联合培养点,并没有研究生硕士点。 “化学、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三个专业硕士点审核通过,填补了没有临沂大学硕士点空白,这一刻,从1999年至今,沂蒙人民等了整整20年。这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临沂大学有了硕士点对于广大“临大人”来说就等于有了更好、更高的发展平台,硕士点的设立必将促进临沂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没有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兄弟高校,要继续加油呀!

龙须沟

第一学历已成历史,硕士学历才是未来!不能因为历史而放弃未来

第一学历已成历史,硕士学历才是未来!不能因为历史而放弃未来,我相信很多人进入大学后都听到了第一学历的说法,当时的我们只是无视那个,以为这是无聊的人们造谣而已,但是,到了大学四年级,也就是说到了考研究生的时间段后,才明白了第一学历有了微妙的区别,理解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清楚第一学历是历史,已经不能变更了,但是,考研究生是我们一个人可以尽情掌握的未来,所以很多大学生都知道考研究生的重要性。首先,第一学历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学历会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吗?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第一学历不好的话绝对找不到好工作,第一学历否定了报考大学院的价值。第一学历的影响有限,所以相对的,硕士课程毕业的时候,你想应聘的公司,你憧憬的工作单位,喜欢的工作有很多,因为你的第一学历,所以不能测量你的能力和价值。为什么要提高第一学历?不能说你的第一学历真的很棒,一定有限制,这的确是世界500多家企业重视今年硕士课程的第一学历,甚至可以决定能否顺利进入公司,因此,就第一学历进行了讨论。第二,硕士课程的学历今后会用更多的个人能力来证明,在求职活动中,可以使自己引以为豪的硕士学历更突出吗?还是进一步说明第一学历的不足?我觉得大部分学生应该选择前者,报考大学院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硕士学历中第一学历的不足之处。而且因为你的硕士学历,你的第一学历也一定会因为你的硕士环而灰暗很多,所以你需要考研究生,其带来的价值是我们所无法预料的。也就是说,第一学历已经是历史,必须承认,但是在承认第一学历的同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改变这样的现状吗?硕士学历是你敲门砖有助于改变你将来,欢迎留言。

示儿

第一学历是历史,硕士学历是未来!不能因为历史而放弃未来!

相信很多人自从上了大学开始便听到了第一学历这个说话,当时的我们或许对此不以为然,觉得只是被一些无聊的人造谣的罢了。但是当到了大四的时候,也就是到了考研的时间段时我们才会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第一学历的这些细微分别,理解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但尽管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的是第一学历已经是历史了,已经是不可能更改的了。可是考研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掌握的未来,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懂得考研的重要性,因为他们不会因为第一学历的历史而放弃硕士学历的未来。首先,第一学历是客观存在的,是每一个普通大学所固然存在的。那么你的第一学历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吗?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绝对不可能说因为你第一学历差你就绝对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也绝对不会说因为你的第一学历会否定你考研的价值。因为第一学历的影响是有限的,是相对的。当你硕士毕业的时候,你所要应聘的公司,你所向往的工作地点,你所喜欢的工作,有很多是不会因为你的第一学历而来衡量你的能力和价值。那么为什么提第一学历呢?因为你的第一学历如果真的不是很赞,其一定会对你有一定的限制,因为这确实是有那些世界500强企业对于应届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学历极为的看重,甚至决定你是否可以顺利的进入这样的公司。于是才有了第一学历的讨论。其次,硕士学历是你未来使用更多的个人能力证明。试问你在找工作中,你是会更加的突出自己引以为傲的硕士学历呢?还是会更多的说明自己第一学历的不足呢?我想绝大多数的学生一定是选择前者,因为你考研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用硕士学历一定程度上遮挡第一学历的不足之处。而且正是因为你的硕士学历,你的第一学历也势必会被因为你硕士的光环而黯淡不少,所以你需要考研,因为其所带来的价值是我们所无法预估的。总之,第一学历是事实,是历史,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但是在承认第一学历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做的是改变这样的现状呢?于是硕士学历是你的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也是未来极为有用的一个敲门砖。

卡蜜儿

40所高校或将改名!你知道高校更名的那些历史吗?

最新发布的40所高校或将改名!新一轮高校更名结果正式出炉,40所学校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高等学校获得通过。拟新设置的40所高校里面包括19所新设本科,16所更名大学,3所独立学院转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和2所同层次更名学校。从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高校名单所在省份来看,广东、广西、河南和山东最多,各有4所高校入选,福建、陕西和四川各有3所,贵州和江西各有2所,安徽、海南等其他省份各有1所高校入选。教育部拟批准设置的高校名单如下:所以,我们就一起来谈谈高校更名那些事儿。1、改名最失败的两所大学。(a)东华大学东华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不仅实力雄厚,名字霸气,更是名字中就重点突出了优势学科。我国顶尖的纺织高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是一所百年名校,实力雄厚,共有硕士点116个,博士点3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专职院士4人,国家重点学科7个,主要院系有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纺织人才!改完名后,虽然实力依旧熠熠生辉,但显然在和复旦交大同济的竞争中落了下风,尤其是同济,以前中国纺织大学依靠纺织实力和国字号招牌,与同济大学尚可一战,现如今的东华大学却下意识地被人认为低同济一头。(b)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是在2000年由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设工程学院这三所高校合并而成,为了突出学校地理位置,突出古长安的特色,利用长安当做校名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是,改名后的长安大学,无论是在生源质量,还是在知名度上,都没有提高,反而,还不如没更名前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出名,许多南方人都不知道,还以为是一所民办三本的呢!从数据上来看,以前该校录取线在许多省份超出一本线70分以上,改名十多年,录取分数线仍未超过以前的水准。其实,这所211实力非常雄厚,共有硕士点180个左右,博士点61个,专职院士3人,国家重点学科6个,主要院系有:公路学院,汽车学院机械学院等,其中不少在全国同等专业里都是数一数二的。2、改名最成功的两所大学。(a)中国海洋大学它地处我国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现在是一所名副其实的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主要是对水产和海洋类的学科进入重点建设,因其的特殊性所以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都特别高,因此名声也上提高了不少。但是,这所学校其实最初是叫做山东海洋学院,在国内还只是一所普通院校,后来在1988时学校被升级为了大学的行列,也因此它重新命名为了青岛海洋大学,在这个时候已经在省内和地区打响了名气,算是挤进了一本院校之列,后来由于1994年国家评选211院校,它又幸运了得到了支持,因此升为了重本。而后,国家教育部和海洋局加上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开始对学校进行扶持,并且签订了协议。也因此它在2002年时得到了国家的批准,以国字号开头,最后定为了中国海洋大学这个名称。而这个名称一出瞬间它在海外都引起了重视,此后在学科建设方面更是如鱼得水,也因此顺利的进入了985工程院校的行列之中。(b)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的苏南军区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第一任校长。1956年学校暂名"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无锡师范专科学校筹备处),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11月教育部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徐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就是2011年的这一波骚操作,使得学校瞬间对于不了解办学历史、现状和实力的人来说,显然这一更名一下子就将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给比下去了。当然,江苏师范大学本身实力也比较强劲,所以没有引起反弹,不信你看看泸州医学院要更名成四川医科大学,那被diss得一个惨的。。。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明儿个再来给大家分享一波关于大学改名的趣事,先放个预告。1、纺织高校“说变就变”近些年,纺织高校的名字就像时装一样,频频变脸。叫人难以产生悠远的历史感,由于文化积淀而产生的自豪感也荡涤一空。倒是应了那句古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象笔者这样有怀旧情绪的的人是不是也要像九斤老太那样叹息:如今的豆子也比从前硬多了。曾经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1993年后改为中国纺织总会,没有了纺织部,中国人不愁没布料穿了,还穿地更光鲜了)的高校有8所,也被业界称为“八大纺院”。1.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1999年,中国纺织大学与上海纺织专科学校合并更名);2.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改名);3.北京纺织工学院——〉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1987年改名);4.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大学(1997年4校合并);5.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北工程科技学院(2001年改名) ——〉西安工程大学(2006年2月)6.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2000年改名);7.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2000年改名) ——〉武汉纺织大学(因为已经有武汉科技大学,故无法直接升级为“大学”,遂于2010年再次更名,曲线升格为大学,算是恢复行业本色)8.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2000年改名)。在纺织风光的时候,纺织工业部直属高校有三个: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大学)。1998年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整,这些院校分别划归教育部或地方。与此同时,原纺织系统的高校纷纷更名。全国纺织院校及有纺织系科的学校有二十几所,而今仅剩下一所独立的“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而且还是无法升格为大学无奈改回带纺织ID的。其他一些纺织院校“变脸”如下: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大学(1993年4校合并)沈阳轻工业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不断并入纺织业中专学校,辽宁纺织专科学校、辽宁纺织工业学校、辽宁纺织工业学校中日服装艺术分校等)南通纺织工学院——〉南通工学院(1995年改名)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程学院(2007年3月合并改名)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湖南工程学院(2000年改名)2、中国大学更名史

迫而后动

第四轮学科评估对历史学考研的影响!

THANK YOUDesign by 青史考研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版主分析壹首先,我们从参与这两次学科评估的高校来看。考古学2012年参选的博士点高校21所,第四轮也是21所。总共高校36所,比2012年多一所。说明考古学的高校格局在数量上面没有什么变化。中国史2012年博士点高校46所,40所参评。第四轮评估48所博士点,全部参评,总共有82所高校参与。参评高校是12年的两倍!!这说明在过去五年间,中国史高校的发展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在增加。第二,高校参评的积极性也在提高。12年6所博士点高校没有参评,而第四轮则全部参评。这与坊间传闻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学科之间有密切关系的消息不谋而合。第三,数量的增多,表明学科实力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同时也为各位历史学考研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实是一件好事。世界史12年博士点高校30所,有29所参评。总共48所参评。第四轮有31所博士点,全部参评,总共58所参评。相较于中国史高校来说,世界史的变化没有那么大。但总体趋势与中国史是一致的。从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的参评高校数量的变化,我们能够看出,在过去五年时间里,拥有历史学各专业博士点、硕士点的高校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史。如今年新增的重庆大学、广州大学等等。这对于历史学考研学生的选择会越来越多。另外,由于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权威性与后续国家投入之间的关系,使得参评高校的数量也在大幅度提升。这样,就使得学科评估所表现的历史学高校的实力的真实性、权威性、代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有说服力。既然有说服力,那么我们看到过去五年,有哪些高校有了迅速提升呢?贰从考古学来讲,前三甲有了轻微变化。首先是吉林大学退后一名,山东大学掉落前三甲。西北大学从第4排到了第2。总体来看,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传统考古学名校北大、吉大依然处于前三,西北大学有了提升。从前十名的情况来看,增幅最大的是浙江大学。12年排在了14名,这一次提升到了第8名。南开大学退幅最大,从第7退到了第13名,其他高校的增幅减幅都不大。从中国史来看,前三甲中,虽然学校没有一点变化。但是我们看到,北京大学从第一的神坛掉落,甚至于评分为A,不再是A+。北师大从万年第二的情况下,解脱,最终排在了第一名,这恐怕是中国史学科评估中最为让大家惊讶的。从前十的排名中,增幅最大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其中国史排名从12年的17名,排在了第10名。排在了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的前面,说明这些年首都师大的中国史专业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考中国史高校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除此之外,前十名其他高校的排名,变化不大。从前二十的排名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次没有参评的暨南大学,这一次参评排在了第20名。虽是如此,但是今年暨南大学的竞争压力还是很高的。另外,12年在24名的东北师大提升到了18名。今年对于东北师大来说,是一个幸福的年份。世界史入选“双一流”,软科排名,“世界史”甚至排到了第一名。而中国史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东北师大的实力在近几年得到了巨大的增强。曾经似乎是相对于北上广的历史学高校比较冷门,现在似乎越来越有影响力。相较于东北师大的增幅,兰州大学的退幅也很大。12年排在了16,名,第四轮时排在了24名。关于兰州大学的衰落,版主曾经专门讲到过,这里不再重复了。从世界史来看,前三名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第一名还牢牢掌握在北大手中,但是今年炽手可热的东北师大却从曾经的第3名,掉落到了第5名。这与今年“双一流”学科的入选似乎并不相符,而取而代之的是华东师大。华东师大的世界史确实实力很强,在12年排名第8。从20多名提升到十几名是不难的,但是在前十提升6名,排到第二,难度很大。说明这些年华东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实力得到了巨大的增强。冷战史、国别史等等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如果对世界史有兴趣,可以报考华东师大哦。被华师取而代之的是南开大学,它从第2掉到了第4。幅度不是很大,但是从前三甲掉落,确实值得我们注意。世界史一直是南开大学的强势学科,也入选了“双一流”,但这次没有进入前三甲。前十名中,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天津师范大学的提升,这所高校12年排名15,第四轮排名第7,增幅8名。相较于同样是“双非”高校的首都师大来讲,天津师范大学的世界史似乎并没有那么为人所知。首师大的世界史实力很强,这是人所共知的。天津师大的提升,打乱了前十的既有格局。对于历史学考生来讲,如果对于世界史有兴趣,但是并不想考太难的学校,可以参考报名天师哦。除此之外前十名的排名变化不大。从前二十的情况来看,学校变化比较大。首先是降幅,12年排在第10的厦门大学掉落到了第15名。12年排在第13的中山大学,第四轮排到了22名,掉落幅度达9名。进入前20的延边大学,掉落到了24名。其次是增幅,12年排在了21名的上海师范大学,排在了第14名。12年排在28名的上海大学,这次排在了第19名,增幅达9名之多。12年排在了第25名的四川大学,这次排在了第17名。增幅的学校中,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在历史学考研中,都属于难度并不是很高的学校。尤其是上海师范大学,如果对于世界史感兴趣,基础不是特比好、或者跨考的同学,建议报考这两所高校。总结总体来看,第四轮学科评估向我们展现了更为代表性、权威性的历史学学科实力格局。这种格局和12年相比,表现出数量的上的巨大增加,尤其是中国史。而在高校学科实力的排名来看,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前十名的主要排名变化不大。其中或有一些升幅很大的高校,如首都师大、华东师大、天津师大等等。而像除了北大、北师、复旦之外的历史学名校的排名变动并不是很大。说明在历史学名校层次上面的格局,依然还在延续。只不过,有一些名校之外的高校在近些年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对于历史学考研的学子来说,好的消息是拥有历史学专业硕士点的高校越来越多,我们可选择的高校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好考的高校的历史学实力在不断提升。这让我们从非名校不考的选择中会慢慢开始转变。学科评估是五年一次的,这次评估代表着五年以来,历史学高校发展的情况。但之后的变动肯定还会很大。最明显的就是“双一流”国家战略的实施,会对于学校、专业实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未来的五年将会怎样,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好。

吉冈

河南这5所高校具有百年历史,有的已是一流高校,有的还未更名成功

河南省现有高校140多所,高校数量众多,但整体质量不高。有的高校历史悠久,但发展不好,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河南具有百年历史的5所高校。一、新乡医学院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1982年升格为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乡医学院学校现有国家双一流专业1个,省双一流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拥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二、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52年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是省部共建高校。河南农业大学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三、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省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河南理工大学学校拥有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建成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四、河南大学河南大学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2年,2008年成为河南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入选国家“111计划”,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现有98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五、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河洛师范学校。学校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获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资格。洛阳师范学院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68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这5所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有些本应该发展更好,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展起来,非常遗憾!希望加大投入,多引进人才,加快学校发展速度!

儿歌

分析:从历史发展中看研究生教育,未来扩招依旧是趋势和归途

考研常被我们当作人生的两大转折点之一,另一个是高考,由此可见,考研对于个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路口。如果说是10年前的大学生站在这个路口,那么他还可以很有底气的拒绝选择考研,然而如今情况有了巨大的转变,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也不敢再说凭借着本科学历就能在职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因此考研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当然,随着报考人数以及招生人数的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研究生学历当真贬值了吗?今天就带大家从几十年的招生历史中来看研究生教育,除了帮你解决心中的疑惑,还能让你对招生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快来一起看看吧!今天的考研盛况研究生招生探索阶段(1949-1965)无论是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高等人才的支撑的,国家发展更是如此,我们国家也是深刻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早在1949年我们就在探索研究生教育。最初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探索是在模仿和学习国外模式,并且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对教育的内容和体制进行调整,以培养高等科学研究人才。但是后来受到一些形势和背景的影响,1966年就停止了研究生招生工作,接下来就是长达12年的停滞状态。早期研究生教育这是一次短暂的探索,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坚持下去,否则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有了这12年的经验与摸索,我们研究生招生肯定会发展和成熟的更快,说不定连我们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水平都要再上一个档次。这次十多年的停招,也是造成当时高层次人才较为匮乏的原因之一。尽管这次探索时间比较短暂,但是还是培养出了一批人才,这期间全国一共招收了大约2.34万人次,其中有1.64万名研究生顺利毕业。十几年才有一万多人毕业,与现在的341万人报考、预计招收100多万人对比,差距真的是让人唏嘘和感叹啊。教育和经济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当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后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也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因此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可能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的。恢复阶段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恢复阶段(1978-1980)在长达12年的空白期之后,1977年10月教育部才做出了重启研究生招生的决定,这次重启之后,研究生招生工作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40多年来为我们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也都在他们自己的时代为我们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7年决定重启之后,77、78两年招生计划进行了合并,并统一划分为78年招生,这也是我们研究生招生名额首次突破万人规模。据统计,当年有6万余人报考,最终录取一万余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第一所研究生院也是在这个时期成立的,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北京成立,当年就招收了300多名研究生。这次重启与恢复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这个期间,我们还培养了第一批博士研究生,虽然仅仅只有13人,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具有了独立培养博士的能力。这些都为后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8级研究生研究生招生逐渐成熟阶段(1981-1998)从恢复到发展,再到逐渐成熟,这是一个相对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期间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研究生数量大幅度上升从81年到98年,研究生数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从硕士学位授予的的数量来看就可见端倪,16年间硕士研究生授予数量增长了7.2倍。当然这其中的一方面原因也是前期的基数较低,而且这个增长曲线也不是单方向上涨的,曾在88年达到一个短期的巅峰,然后又持续下降在93年的时候落到最低处,从此之后就是一个爬升的过程,直到96年又重新达到88年的规模。不仅研究生数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这个期间学位授予单位数量也有了质的提升,这也为我们后期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由81年的358个上升到了98年的687个,博士研究生授予单位由81年的151个发展到了98年的326个,学位授予单位的增加不仅意味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更加意味着我们研究生教育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升。81年研究生教育本硕比例下降在这个展期间在校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速度是远高于在校本科生的增长速度的,因此本硕比例由81年的56.4:1降低为98年的11.2:1,时至今日这个比例已经降为了个位数。本硕比例降低一方面是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选择深造的本科生数量也在增加。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调整传统的硕士学位是科学学位,但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渐在专业领域上进行细分,目的是为了培养各门类的高级人才,例如91年开展了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95年建立了建筑学硕士,专业的多样化和丰富化使得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更加合理和全面。同时在这个期间专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好的调整,例如硕士学位的授予集中在工学和理学方面,这也是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研究生招生快速发展阶段(1999-至今)我们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成为了教育大国,尤其是近两年研究生报考增长人数已经连续两年突破50万人次,如果按照这个增长趋势,那么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可能会突破400万。从1999年至今,研究生招生发展迅速,这种迅速发展的态势最为明显的表现点就是研究生招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1999年的报考人数为31.9万人,而时至今日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341万,超过十倍的增长幅度,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研究生招生人数也是从1999年的9.22万上升到了2020年的100万(预计)。随着近年研究生数量的剧增,关于研究生含金量下降的言语越来越多,相信大家都听到过“研究生遍地走”、“硕士学历不值钱”之类的话吧!但是事实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事实跟大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从研究生目前的存量来看,我们至今研究生招生应该在800多万,与总人口相比,大约170人里面才有一个研究生,这个比例真的不高。如果说直接在国内相比给人的直观感受不明显,那么接下来将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你就知道了。人才济济研究生现有招生规模依旧较低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总体来说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从图片中我么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09年到2018年,十年间研究生授予人数的变化,美国从2009年的625000人增长到了816000人,增长率为30.56,我们从2009年的322615人增长到了2018年的543644人,增长率为86.51。单从增长率上来看,我们研究生招生的增长率来看还有具有很大优势的,这是因为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研究生扩招,尤其是今年扩招人数高达18.9万。但是从一个实际值来看,存在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在2018年硕士研究生授予人数为543644,然而美国在2009之前就已经达到这个规模,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之后美国硕士研究生授予数量增速在放缓,而我们在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尤其是图中未画出的2019和2020年,因此这个差距会被慢慢缩小。数据对比总结目前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连续两年增长超50万人,这也是今年说是研究生大幅度扩招的原因之一,今年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认为研究生学历也要烂大街了。看了本篇文章,就应该知道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单单与美国相比我们的研究生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还需要继续发展,当然在发展的同时更要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专业机构的调整,这也是今年扩招偏向于工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主要原因。未来我们的研究生招生将会继续保持上涨的态势,可能会以更稳定的扩招方式来保证研究生每年的增量。考研现在考研非常火,而且以后会越来越火,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大比例的本科生加入到考研的队伍,这是我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经路程,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推动的,因此还在读本科的同学需要拔高自己的梦想,将读研作为自己人生的下一个目标。部分资料来源:熊卉. 硕士10年扩招盘点:如何扩?怎么招?[N]. 中国科学报,2020-03-31(008).刘蜀阳,韩志宏.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4):69-71.

复闻之怠

历史上的四次考研扩招,你都了解吗?

历史上的四次考研扩招,你都了解吗?原因何在?对于考研党来说,最近最关注的话题,除了新冠肺炎,大概就是国家线什么时候出、复试究竟如何进行吧?还有一群边缘生,成绩按照往年的划线来说有点危险,但也有考上的可能,他们更关注今年扩招的计划,希望自己能抓住这个尾巴,一次上岸,给这长久的努力画上完美的句号。但是大家知道吗,今年这样沸沸扬扬的研究生扩招计划,可不是第一次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四次研究生扩招究竟在何时,又是为何。一、2003年——非典SARS事件今年的新冠肺炎让人总是忍不住和2003年的那场全民行动放在一块儿,毕竟它们涉及的范围都很广泛、同样是冠状病毒引起的,在此次疫情之前,03年非典即使过去了很多年,仍然常常被大家提起。因为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反应不及时,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还较低,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出台了研究生扩招的相关政策。当年的研究生报考生是79.9万,扩招了6.63万,增幅32.72%!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扩招之后拟录取21.7万人,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考生都有书读,对比于现如今的研究生报考生,那时候压力真的小得多。二、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这第二次研究生扩招,就是在09年的环球金融风暴事件中进行的。众所周知,经济情况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0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整个市场不景气,就业自然就不太乐观。那年的研究生扩招6.45万人,增幅14.45%。和03年扩招数目相差不大,但增幅却远小于其,说明读研人数越来越多。也是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进行学位制改革,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从此专硕学位诞生。三、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2017年的研究生人数增加,和以上两种情况有点不同,它不是受到经济和市场的影响,而是增加了一种招生模式。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开始实行并轨招生,都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当然了,有人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不高,和传统意义上的根本没法比,但我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提高学历的好办法,至少对工作之后的晋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四、2020年——新冠肺炎就像我们开头讲的,离我们最近一次的扩招就在今年,因为新冠肺炎事件。2020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1万人,预计扩招人数18.9万,增幅为21%。此次疫情,我们真的是全国上下,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在共同应对,甚至连研究生招生都受影响跟着扩招了。我们也相信,在此万众一心的抗衡下,没多久大家一定可以摘下口罩,迎接阳光。以上就是全部研究生扩招的年份以及原因了。我们不难看出,除了17年,其他时候的扩招都是受到了一些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对于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觉得是研究生扩招是好事还是坏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言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