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磅课程|理论志第二讲!干货满满的《当代历史社会学专题》悬解

重磅课程|理论志第二讲!干货满满的《当代历史社会学专题》

·本期嘉宾:李同学,现为国内TOP5博士生,获得英国TOP5社会学优等(Distinction)硕士学位。《Political理论志》公号创办者。·讲座时间:3月5日 周四晚 19:10-21:10·分享方式:100分钟直播;20分钟互动答疑(钉钉群直播与互动)·分享方式:添加负责人张杰(账号:zylsoci),自我介绍后,支付9.9元报名费。前言·前沿近年来,对于历史社会学逐渐在国内社会学界成了显学(曹正汉,2017,2019;渠敬东,2016;刘世定,2017;孙砚菲,2019;严飞,2019;肖瑛,2016;赵鼎新,2019;Zhao,2015;周黎安,2016;周飞舟,2015;周雪光,2019a,2019b)。历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其主张者强调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必须考量历史因素,社会现象本质上就是历史过程中社会互动的结果,放在“大历史”的进程中观察制度变迁的总体进路。那么,什么是历史社会学?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历史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在在以历史为视角的研究中,某类事件(event)往往在漫长的时间维度中呈现出复现逻辑,“这意味着其背后的机制不能简简单单地归因于即时即地的场景或国家政策,而是有着更为源远流长的因果关系和深厚的历史根基。本课程《当代历史社会学专题》,将以80年代以来北美前沿主流历史社会学研究脉络为基础,并探讨近五年国内历史社会学研究热点议题。Political理论志多年来一直用不同方法探索历史社会学的真谛,《当代历史社会学专题》这节课,可以说是小志长久积淀的结晶。课程核心·追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主流历史社会学和追踪五年来中国历史社会学热点;·在听读社会学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关怀古今中外历史与文明的脉络;·关注当前英美社科留学界的鲜活主题、先锋人物和大学特色;·提供课程书单和PPT,70%的英文为主轴,30%的中文文献为参考,导读书单和讲义内容;·推荐人群:热爱历史与社会的老朋友;以及想要入门历史社会学的新朋友;章节介绍与课程书单一、当代美国历史社会学(一)政治维度:国家、社会与革命1. 历史社会学视角的国家诸维度:Weberian vs Marxian2. 帝国与民族国家理论:Barkey、Kumar、Wimmer与Mann3. 宏观、中观与微观“三观态”的社会革命:Skocpol、Sewell、Tarrow、赵鼎新课程书单:Abbott Andrew, . 2001. TimeMatters: On Theory and Metho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Skocpol T. 1979. States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Skocpol T. 1979. States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kocpol. T. 1985. CulturalIdioms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in the Revolutionary Reconstruction of StatePower: A Rejoinder to Sewell.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57 (1):86–94.Sewell, Jr., WilliamH . 2005. Logics of History: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Trans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well, W. Jr. 1996. Historical Events asTransformations of Structures: Inventing Revolution at the Bastille. Theoryand Society 25(6):841–81.Sewell, W. Jr. 2005.Historical Events as Transformations of Structures: Inventing Revolution at theBastille. In Logics of History: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225–27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Mann Michael, . 2012. Sourcesof Social Power, Vol. 2, 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 States,1760–191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umar K. 2010.Nation-states as empires, empires as nation-states: two principles, onepractice? Sociological Theory.赵鼎新. 2012.《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二)国家建构:战争、资本、文化、展演与其他1.强制-解释视角:Weber、Marx、Tilly、Wimmer到赵鼎新2.文化-阐释视角:Ermakoff、Alexander、Clement到Reed课程书单:Tilly C. 1985. “WarMaking and State Making as Organized Crime,”in Peter Evans etal.(ed.),Bringing the StateBack I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ao, DX. 2015. TheConfucian-Legalist State: 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Reed, I. 2013. Power: Relational, Discursive,and Performative Dimensions. Sociological Theory 31(3):193–218.Reed, I. 2019. Performative State-Formationin the Early American Republic.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4(2),334–367.Ermakoff, I. 2017. Shadow Plays: Theory’sPerennial Challenges. Sociological Theory 35(2):128-137.Ermakoff Ivan, . 2013. “Rational Choice MayTake Over.”Pp. 89–107 in Bourdieu and HistoricalAnalysis, edited by Gorski P. S, . Durham,NC: Duke University Press.Ertman Thomas, . 1997. Birthof the Leviathan: Building States and Regimes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Europ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lexander JeffreyC., 2010. The Performance of Politics: Obama’s Victory and theDemocratic Struggle for Power. Oxford,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Wimmer, Andreas;Min, Brian. 2006. From Empire toNation-State: Explaining Wars in the Modern World, 1816-2001.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71:867-897.二、当代中国历史社会学(三)本土化与中华议题1. 国家治理:ZhouXueguang、周黎安、曹正汉2. 历史社会学meta-theory3. 其他:帝国、宗教、社会记忆课程书单:严飞.历史、社会与历史社会学[J].清华社会学评论,2017(02):5-14.钱力成. 历史社会学中的路径依赖:两种视角的分析 [J].广东社会科学,2019(03):182-190.钱力成,张翮翾.社会记忆研究:西方脉络、中国图景与方法实践[J].社会学研究,2015,30(06):215-237+246.曹正汉. 2017. 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J].社会,37(03):1-45.肖瑛.非历史无创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J].学术月刊,2016,48(09):14-16.赵鼎新.时间、时间性与智慧:历史社会学的真谛[J].社会学评论,2019,7(01):3-17.ZhouXueguang.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线索[J].中国社会科学,2019a(01):90-100.周黎安.行政发包的组织边界兼论“官吏分途”与“层级分流”现象[J].社会,2016,36(01):34-64.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孙砚菲.零和扩张思维与前现代帝国的宗教政策——一个以政教关系为中心的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19,34(02):96-122+244.郦菁.历史比较视野中的国家建构——找回结构、多元性并兼评《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J].开放时代,2016(05):27-36.嘉宾介绍·本期嘉宾:李同学,现为国内TOP5博士生,获得英国TOP5社会学优等(Distinction)硕士学位。《Political理论志》公号创办者。1.致力于社会学活动:自2018年创办微信公共号平台《Political理论志》以来,现有一万多人订阅,月均浏览量超过五万;2.作品发表或预发表在《清华社会学评论》、Central Asiatic journal等刊物上;3.研究兴趣:历史社会学、社会学理论、政治社会学;报名须知·讲座时间:3月4日 周三晚 19:00-21:00·分享方式:100分钟直播;20分钟互动答疑(钉钉群直播与互动)·分享方式:添加负责人张杰(账号:zylsoci),自我介绍后,支付9.9元报名费,即可加入钉钉群。

皇女

二战上岸人大2020年社会学考研经验

择校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本科社会学,第一年360+没能进复试,第二年380+拟录取。备考时间比较长,有不少经验教训,所以尽量总结干货,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关于择校大家首先要慎重考虑,人大社会学的学科评估和北大一样是A+,学科实力一直很强,近年来报考热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再加上考试范围比较杂,社会学和人口学、老年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初试共用一套题,因此需要做好充足的时间准备。但是比较吸引我的一点是,人大社会学的学制只有2年,相比其他学校更节省时间,所以二战还是选择了人大。初试准备政治 主要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徐涛小黄书和强化班网课,腿姐和徐涛的模拟卷(主要做选择题)。8月-9月中旬:看精讲精练和刷1000题相结合,每天1~2章。第一遍没有将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书上,但是将错题都做好了标记,为二刷做好铺垫。9月中旬-10月下旬:二刷1000题,对易错题和易混知识点进行整理,同时选听了徐涛的一些网课,对照精讲精练弄懂每个知识点。10月下旬-11月:做腿姐和徐涛模拟卷的选择题部分,重点还是做肖八,主观题不用急着背,可以先将自己的答题思路与答案对比看看,大概记一下答题要点,然后听了徐涛的时政课,总结了一些时政热点。12月:以肖四为主,徐涛小黄书为补充,重点攻克主观题。然后再结合之前整理的笔记,对选择题易错知识点进行回顾。英语 主要资料:黄皮书近20年真题、单词红宝书+扇贝app、刘晓艳作文书和网课。单词:每天早上都会背,不仅是单词书上的单词,还有真题里整理的单词或短语,同时也会利用中午或者晚上的碎片时间在手机上背单词,已经记不清单词过了多少遍,但每天背单词的时间都在1小时以上。阅读:阅读真题至少做3遍,刚开始做的比较慢,可能错的也比较多,这些都不要紧。做完后逐句翻译,最好动笔写一下,再跟黄皮书的翻译进行对照,重点弄懂长难句,整理其中的单词和短语。这样同时练了单词、阅读和翻译,一举三得。完形填空:这个真题做多了还是能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注意把握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些单词和短语也是会经常考到的,不会的可以先跳过,但不要急着乱选,还是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作文:买了王江涛和刘晓艳的作文书,大小作文分别整理了一些模板,然后用真题或者作文书中的作文来练手,平时积累的一些单词短语也可以用上,多写几篇慢慢就能灵活运用模板了。社会研究方法 主要资料: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看到16章),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的研究方法可以选看。以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为主,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为辅,已经可以应对大部分题目了。社会统计学方面由于人大是选做,有些难度较大,所以不太建议非统计专业的同学花太多时间。研究方法的真题重复率较高,有些知识点是会反复考查的,一定要结合真题进行总结和整理。研究方法教材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很强,看完一章可以对本章重点做一个思维导图,同时有些答题语言也是可以通用或灵活变通的,在建好框架的基础上可以逐渐拓展答题要点。但在答题时一般不能只答要点,毕竟研究方法的应用性很强,最好每一个要点都能举例具体说明。总体来说,研究方法除了部分统计知识理解起来都不难,只要教材框架背熟,注意答题技巧和逻辑性,拿高分还是比较容易的。社会理论 主要资料: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和《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佟新《人口社会学》,人类学—庄孔韶《人类学概论》,邬沧萍《老年学概论》,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先看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理论考的内容比较杂,包括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以往会重点考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但近几年出题风格多变,题目越来越灵活,因此复习一定要全面,知识面要广,不要心存侥幸心理来猜测重点,注重平时积累和对时事热点的分析。理论相比研究方法理解难度更大,教材编写更加繁杂,条理不是那么清晰,需要花更多时间来理解和背诵,根据个人经验教材至少要过3遍。第一遍总结教材上不同学者的核心思想,掌握主要的理论脉络,有些暂时不懂的可以先跳过,不必死磕某个观点。第二遍在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细化补充,包括背景原因、详细阐释、地位意义等。同时根据真题把握各理论家的理论重点有哪些,一般是怎样的出题方式。第三遍时已经对不同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可以横向或纵向比较不同人物的理论观点,例如古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有哪些继承和发展、同一时代的理论家的思想差异等等。除了教材还要注意看人大老师近期的论文,了解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学习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当然论文也不能只看社会学方面的,人口学、老年学、人类学都要有所了解。一战时我就只看了社会学的论文,结果考了很多人口和老年的题。整体规划 考研是一个长期复习的过程,以上说的仅供参考,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对每个阶段的复习规划和自己的复习进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计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便于及时调整,不至于自乱阵脚。社会学专业课有些比较抽象枯燥,背诵量也比较大,刚开始可能感觉难以理解、背了就忘,但随着反复的复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会显著加深的,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有些即使记得不太清楚,在考场上也是能够融会贯通的。稳扎稳打,坚持下去,相信大家都能上岸!来源公众号:新祥旭北京考研

崧高

这3个专业前途堪忧,考研都没有用,如果不是真感兴趣谨慎报考

2018年最后一场大型考试,研究生考试已经正式的结束了,不少考研的学子在备战一年之后终于可以放下自己悬着的心,好好的去享受一个多月的假期了,在这一年里,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早起晚睡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在一年多的充分准备中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当然,通过研究生考试初试的学子们也不要放轻松,毕竟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定下来还要进行一场复试才能出最终的结果。初试通过的朋友们一定要好好的准备复试,这样才能交出一份最完美的答卷。相信大家已经知道2019年是研究生考试数量最多的一年,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和目前的本科生就业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就业市场趋于饱和,一些企业非研究生不要,而自己的本科学校又没有和其他高校竞争的能力,所以一些学生会扎堆考985或者211的研究生院。但是考研究生之后就会改变目前的这种情况吗?这个其实是分具体的专业的,有一部分专业,即使是研究生,但是在社会上找工作的时候还是会面临着挫折和打击。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两个专业,如果是明年高考的同学或者是明年想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准备。第一个专业: 哲学这个专业可能不会有太多同学选择报考,因为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实在是少数。这个专业不用小编多说大家都会知道哲学专业是非常难就业的。如果是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报考这个专业,但是大多数哲学专业的同学都是报其他专业没有录上调剂过去的。但是,非自愿的进入哲学专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你可以在大一的学年好好的学习考,在你们专业的前几名,这样就会拥有转专业的机会,从而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最终哲学专业的同学要么是能力非常出色,留在自己的学校当老师,要么只能选择考公务员。第二个专业: 社会学可能提到这个专业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专业。在日常学习什么知识,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的确比较落后。一般来说,国外对社会学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现在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还不算太多。如果选择考研,报社会学这个专业的话是比较容易被录入的,因为竞争力是很小的,很少有人会去选择报考这个专业。但是即使是研究生出身,那么前途也是比较渺茫的。很多社会学的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最终要么选择留校,要么选择出国,但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转行。第三个专业:历史学历史学专业也是多年占据了就业红榜,就业率也很低。如果毕业后想要找到比较好的出路,一般来说,都只能从事历史老师这份职业,但是历史老师市场需求量不是特别大。竞争激烈,而语文老师与数学老师需求量较大,如果毕业后想进入研究院,那仅仅是本科学历完全不够。所以选择该专业的同学一定要谨慎。看到这三个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相信你也能了解到这三个专业的艰辛,如果对这三个专业不感兴趣的话,在志愿报考的时候能避免这三个专业就避免这三个专业。

上神乘光

2020年东南大学社会学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报录比分析

育明考研分享:东南大学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学校设有30个院,拥有76个本科专业,3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培育)学科,1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7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东南大学社会学硕士考试科目(1)所属学院:人文学院(2)研究方向:01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全日制)02 经济与组织社会学(全日制)03 道德社会学(全日制)04 医疗健康社会学(全日制)05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全日制)(3)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1社会学理论903社会研究方法与统计(4)复试科目:社会学综合(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医疗健康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二、参考书目1.711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三版),张敦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侯钧生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年;《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 周晓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2.903社会研究方法与统计:《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风笑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3.社会学综合:《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周长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城市社会学,蔡禾,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年;《医学社会学》(第11版)医疗健康社会学,考克汉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社会分层十讲》(第2版),李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三、分数线及招生人数2019年报名人数12人,录取5人,其中推免2人。2018年报名人数14人,录取5人,其中推免2人。2017年报名人数14人,录取5人,其中推免2人。

攻击者

什么是社会学?看完这个,你应该有所了解!

众所周知,早在社会学创立之初,社会学先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就已经将“社会学”这一学科,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门类。前者主要从静态角度研究社会基本构成及社会结构,后者则主要从动态角度研究社会发展及社会变迁。社会静力学这一传统被之后的很多社会学家所继承并发扬光大,使得其逐渐成为了社会学的主流研究传统,但相对而言,社会动力学并未得到同步发展,形成了研究上的长期“搁浅”状态。纵观早期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轻而易举便能发现:诸多社会学家致力于从人类历史中寻找出一种“超越历史”的时间模式,希望借此来凸显社会学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同时确保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稳固与制度化。自迪尔凯姆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深受结构功能主义风靡的影响,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团体纷纷从宏大的历史架构中转移,甚至与历史学分道扬镳,从而转向现代的系统性研究,其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社会结构的静态研究上,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学界尤为突出。不可否认,这些研究极大了丰富了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但是,也正如蒂利(Charles Tilly)所说的,这样的研究是“没有时间”,“没有地点”的。他认为,社会学家变成了“结构与进程专家”,而非“时空专家”。不过,自上世纪中叶伊始,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与社会变迁的加剧,各类社会矛盾逐步凸显,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大学生造反运动、反战运动等一系列社会运动猛烈地冲击原有的社会结构,并进而打破了人们对社会和谐静止的理想化状态的幻想,而这也使得社会学研究开始不断出现对这种主流派非历史性的反思与批判。1959 年,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对“反历史”的“宏观理论”发起了猛烈的抨击,并呼吁“每一门社会科学都需要历史的关照框架,需要充分地利用历史材料”。米尔斯极具眼界的洞见和倡导被60、70年代早期的激进主义所补充并付诸实施。人权运动、福利计划、反战以及相应的妇女运动,将行动者和历史再一次带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之后,随着莱因哈特·本迪克斯(Reinhard Bendix)的《工业中的工作和权威》(Work and Authority in Instry)(1956)和斯梅尔瑟的《工业革命中的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 in the Instrial Revolution)(1959)这两本著作的问世,历史社会学开始复苏。此后,学术界一小部分学者便提出:促进历史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使用,加强历史学和社会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合作。此时,如贝拉(R.Bellah)、李普塞特(S.M.Lipset)等早期历史社会学家,都坚持历史取向的社会学研究,不过相比于比主流社会学,这类的研究的社会学家极为稀少,研究的成果也是凤毛麟角。直至20世纪6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艾森斯塔特(S.Eisenstadt)的《帝国的政治体系》(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1963)、汤普森(E.T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The Making of English Working class)(1963)、蒂利(C.Tilly)的《旺代》(The Vendee)(1964)以及摩尔(B.Moore)的《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Social Original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1966),这四部著作的接连发表,以其关注的“大问题”、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及这四部著作中所透露出的强烈的历史取向从而引起了整个西方学术界的震动。历史社会学得到了学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使得其进入起飞发展阶段。等到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冷战秩序逐渐瓦解的时代背景下,历史社会学界则涌现出了一股“集体性的自信潮流”。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受到来自于社会学阵营内部越来越多的批评与抨击,“普遍规律与个别性”、“共时性与历时性”、“结构与行动”之类的争论也日益激烈。70年代中期开始,在查尔斯·蒂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等社会学学者的不懈努力与共同参与下,“历史社会学”这一新兴的研究范式在美国社会学界逐步流行起来,这也彰显了历史社会学时代的来临。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社会变迁”是其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其常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由于不同社会学家所关注的社会变迁的“被突显的因素”不同,则形成了不同的抽象概念。因此,有学者指出“有多少种研究社会的方式,就有多少种描述社会变迁的方式(Chirot,1986)。”而日常的社会生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马克思曾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费尔南·布罗代尔则十分重视对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研究,他曾说“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这些镜头同时显示不同社会的差别和对立,而这些差别和对立并非无关宏旨”。可以说,社会生活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最为直观的表现。

拜访者

这3个专业前途堪忧,考研都没有用,如果不感兴趣谨慎报考

大家都知道19年是研究生考试数量最多的一年,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这和现在的本科生的就业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就业市场饱和,有些企业只要研究生,所以一部分学生要考985或211研究生,但是,考研究生的话,现在的状况会变吗?这实际上分了具体的专业,有一部分专业,即使是研究生,在社会上找工作的时候也会遇到挫折和打击,今天给大家介绍:这3个专业前途堪忧, 考研都没有用, 如果不感兴趣谨慎报考。第一专业:哲学这个专业可能不能有太多同学报考,因为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是少数,这个专业不是小编,哲学专业的就业非常难,如果真的是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的话,可以选择这个专业,但是大部分哲学专业的学生都没有申请其他专业进行调配,但是,以自己的意志进入哲学专业的学生也不要沮丧,请在一年级的时候好好学习和考试,成为你们专业的前几名,我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专业人士,根据那个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最终,哲学专业的学生的能力非常优秀,我在自己的学校当老师,或者只能选择公务员。第二专业:社会学关于这个专业,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专业,你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什么知识?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落后,一般来说,在海外社会学的研究正在进行,但是海外留学的学生还不多,如果选择研究生考试的话,申请社会学专业的话,比较容易被输入,因为竞争力小,所以选择这个专业的人很少,但是,即使是研究生出身,前途也很光明,很多社会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最终会选择留在学校还是出国,大多数人会选择跳槽。第三专业:历史学历史学专业也长年占据着就业排行榜,就业率也很低,如果毕业后想找到好的出路,只有历史教师这一职业,但历史教师的市场需求并不大,竞争激烈,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毕业后想进研究院,那只是本科学历不够,所以,选择这个专业的人请慎重。看了这三个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相信可以知道这三个专业的艰辛,如果对这三个专业没有兴趣的话,志愿时可以避开这三个专业。

囧男孩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和教辅教材选择!

近来很多历史学考研人,来咨询参考书如何选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考研教材的选择,跟博仁君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大家都知道,历史学考研有统考和自主之分,自主命题的学校一般都指定参考教材了,而有的学校,只给了大纲或范围,没有指定版本,不过要知道,考试通史内容,事件、发生年代都不会变,重点就是看各版本参考书的框架如何了,哪种更适合自己。目前市面上通行的所谓11本,其实只不过是历年来市面上学生通过经验流传下来的一套比较通用的版本,并没有什么官方公布建议这一说,所以其实并不是就必须11本不可,在具体复习过程中实际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换的。而现在博仁考研给所有学员内部推荐使用的教材也不再是所谓的11本了,而是10本。尤其是对于报考211的同学,如果仅仅靠11本,是非常危险的,具体原因老师会在后面讲到。历史学教材10版本先说说中国史部分【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龚留柱执行主编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教材是由河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为主体的17位学者共同编写。这部教材的特色是,编订时间较晚,所以反映了学术研究之前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这套书是多人合作编写的,既可能存在观点上的分歧,也有着表述习惯的差异,因而在某些具体内容的安排、文字表述方面存在不够严谨的情况。但是这本书在内容深度上是之前教材版本所不及的,同时这也是博仁所内部推荐的“ 十本”中的古代史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目前市面上考生选择最多的近现代史教材为李侃、李时岳的《中国近代史(第四版)》,王桧林、郭大钧主编的《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 (下册)》,其实这两个版本作为考研复习来说是完全适合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便是这两个版本加一起内容实在太多,而且整体编写线索不要明确,对于想要用来整理简答题或是论述题非常不适合,对于跨考生来说,读完这三本书也很难对中国近现代史形成一个完整的线索,时常需要进行多次阅读。所以你需要几本教辅书籍,这里向大家推荐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上)》,马敏的《中国近现代史( 1840-1949)》,对于已经了解整体的基础上阅读,这两本形成完成系统的逻辑框架来说是很适合的。首先马敏这是一部相当精炼的教材,1840- 1949整整一百多年的历史全书只用了300页就叙述完毕。其次这本书的内容也非常教材化,每个自然段第一句都是概括语言,非常适合考生拿来整理论述题内容,再者,这部教材插图相当丰富,大多数都是真实的史料照片,有助于加深记忆。但不可否认,这部教材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就是叙事论史不够深入,一些细小环节有所省略。但是这部书适合那些跨专业且历史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读完之后对内容繁琐复杂的中国近现代史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讲到教辅书籍,这几本也推荐大家,是帮助建立史学体系,梳理脉络也会更清晰。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上),本教材最初编写于1960年代,后陆续修订再版。翦伯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五老之一,这部教材的特点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观点很正统。另外,翦伯赞是主编,具体写作者都是学界权威。如先秦部分是吴荣曾,是先秦史的权威。缺点是由于编写年代早,其中一些观点陈旧;另外,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考古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吸收还不充分”。但这部教材无疑是反映老北大特色一部教材。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传玺主编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都是北大出版,这两本教辅书,可以作为一个框架参考,另外考北大的同学特别注意古代简史,张帆老师近些年似乎经常参与出题。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书由于成书晚,所以观点上比较新,也比较系统。但卷轶浩繁,阅读起来颇为不便。其实市面上这些书籍,可以说各有优缺点,其实随着时间的进步,教材的更替也是理所当然的。新版本内容更新、更全,并且编写体例更加完整,更适合学生复习用。考试内容在不断变化,所对应的参考书理应也是要与时俱进的。博仁推荐的10卷本更适合目前新形势下的历史学考研,即注重史学综合素养,对史学热点、史学研究动态等考查。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上,可以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余版本作为一个补充来使用。这样才好做到更充分的准备。好啦,中国史部分就说到这里,关于世界史教材选择和复习备考,可以评论提问,博仁针对考研应试,也有历史学辅导,包含配套的讲义、练习册、真题汇编、模拟题等等,都是总结好的,拿起来就用更方便哦!

匡坐而弦

这个“不被看好”的大学专业,即使考研,都无法“拯救”?

很多家长考生会认为——就读“宗教学专业”是要出家?因此都不敢报考?!其实,学习宗教学相当于是学习历史一个道理,用过去的历史发展看待现在存在的问题,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那宗教学专业能在学习阶段学到什么呢?大致的出路是在哪块呢?今天从这五大方面去了解宗教学是什么?学什么?做什么?工资有多少?报考注意什么?一、是什么宗教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宗教现象及其历史演变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人类宗教的起源、宗教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关系、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问题。二、学什么该专业主要学习课程:宗教学概论、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佛教哲学、佛教史、佛教原著选读、基督教原著选读、道教史、道教原著选读、佛教历史与思想、伊斯兰教历史与思想、犹太教的理论与历史、宗教心理学、宗教法规与宗教政策等课程。目前阳光高考数据显示每年本科生毕业规模在100人左右,就业率均在85%以上,全国开设该专业院校有5所,男女报考比例将近1:2。从学习的课程我们可以看到该专业不单单只掌握宗教的起源,还要对人文、社会学科也要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该专业的童鞋们今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呢?三、大学做什么该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宗教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宗教事务管理、理论宣传、政策调研的工作也可以在旅游公司、文物考究保护单位、博物馆、考古部门等相关岗位工作。该专业由于自身的局限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另外宗教学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研究,想要透彻了解一门学科,不仅仅是大学四年就能学好的,因此多数人选择继续深造,那么选择就业的童鞋们大致的收入又是如何呢?四、有多少来源: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该专业每月平均工资约8027元,最低工资约2477元,最高工资为63000元以上。小编建议该专业的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有耐心的学习,本身专业的难度相对会比较大,不是片面了解宗教的含义,而是学会运用宗教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学习该专业又必须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国际关系学等知识结合在一起,所以需要童鞋们广泛阅读书籍,帮助自己更好理解知识。如果想报宗教学专业的你们,那就有必要了解考后应该注意志愿填报哪些方面呢?五、注意什么首先,对宗教文化以及跨文化研究、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感兴趣的学生适合报考。其次,注意该院校是否按大类招生以及是否文理兼收?一般情况下该专业以文科生为主,按哲学类招生的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有些高校按人文科学试验班招生的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最后,填报志愿一定要阅读学校的招生章程中的注意事项(色弱、学科成绩要求等),避免被退档情况。下面分享一组数据,仅供参考!来源:福建高考

叔齐

考研干货分享:你是“三本”保守派,还说“三跨”激进派!

如果你报考的是学校类的研招单位,一般分为“三本”保守派,即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和“三跨”激进派,即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两种倾向。“三跨”的难度相对大一些,一般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考研目标进行取舍,退而求其次选择“两本一跨”或者“两跨一本”。考本校最容易,也最没有挑战性。你作为地头蛇,赢在丰富的信息和人脉资源上。如果报考专业不变,要报考外校,一定要注意提升学校的层次,要让学校之间产生明显的层次感,尽可能不要降低学校的档次,除非你要报考的学校的目标专业实力非常强。因为跨校本来就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果这个成本并没有换来学校档次的提高,也没有换来专业名次的提升,仅仅是换一个环境,是非常得不偿失的。如果你考了一个低档次的学校,专业排名也不是很靠前,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强烈的要去另外一个地区。名校难考吗?很多人在选择名校的时候有这样的压力和困惑。其实名校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考。我们以清华北大为例,来解析其中的原因。第一,清华北大本身的本科生,绝大部分已经出国、保研或者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剩下参加考研竞争的寥寥无几。因为名校绝对不会以考研为导向,他们的要求更高,一定是以出国和保研为导向的,但是出国保研和考研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名校真正参加考研的学生,一般都是出国或者保研失败留下来的,准备考研的时间非常仓促,在这一点上,外校的同学更有优势。第二,名校的操作是非常规范的,竞争的环境很公平。越是不出名的低档次的学校,出现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名校一方面出于对自身品牌的维护,会努力的规避很多风险,另一方面名校也在社会舆论的重点监督之下,学校的管理方也不希望学校出现负面新闻。所以,你尽可以大胆的去考名校,只要你分数足够高,你就有足够的竞争力。不要相信名校招生有“黑幕”的鬼话,这都是不努力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给别人放的烟雾弹。中国几大名校每年招录研究生的数量上万人,难道都会是“黑幕”?至少,考越有名气的学校越公平,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的分数考到无比高。当然,考名校是有风险的,对于想比较稳妥的选择学校的同学来说,应该如何选择呢?注意选择那些性价比比较高的学校和专业,找到社会舆论和行业标准有差异的学校。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学校,在全国高校的综合排名上并不是很高,但是在通信行业内部,它的通信专业毕业生是最受通信企业青睐的。如果你想学通信专业,你考清华电子系就比考西电的通信系要难很多,可是你毕业以后,甚至有与清华毕业生竞争的能力,华为、中兴、大唐这些通信巨头都会抢着要你,因为它在业界的地位很高,专业就是竞争力。建议考生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有机会最好到目标学校去看一看,同时一定要找一个目标院校的同学聊一聊,看看这个学校怎么样。你当年高考的时候,根本没有到你报考的学校看一看,甚至都不知道学校在哪里。很多同学说,如果我要是提前看过这个学校,我肯定就不来了。你会觉得大老远的去看一次,又要买火车票,又要买机票,又要住宿,还要请别人吃饭,你是不是觉得很贵?但是我们要告诉你,不来,更贵!你来了发现不合适,不喜欢,顶多损失几百块钱车票钱,如果你没来,花了6-10万块钱读大学,学校不喜欢,地区不适应,环境也不顺心,四年青春在后悔中度过,看着别人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开开心心的学习,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了。所以,在选择上花钱,很贵,但是不花钱,更贵!对于有一类人来说,考研的主要作用就是平台提升。这种考生如果是在校生,一般都是能力型的学生,未来希望从事的工作都是能力型的工作,比如销售、策划,甚至是创业。这种学生需要靠研招单位的名声来提升平台,需要给自己贴一个“硕士”的品牌。本来自己就已经很有能力了,甚至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的甚至已经在大学期间创业了,学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因为他不打算靠专业来找工作,只要能上研就行。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建议这样的同学不要报考研究所,因为研究所都是跟某个领域专业对口的,整个的教学与专业学习联系很紧密。这样的同学本来就不需要靠专业来找工作,专业性越强的研究所,反倒是越大的负担。另外研究所普遍来讲名气不大,不如名牌大学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大,不能起到借助研究所名气提升自己品牌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这样的同学报考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尤其是历史、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选择学校是科学,考研规划需要方法,不是蒙的,用最短的时间,用最对的方法,去做最对的事情,最后等到最好的结果。

城门谣

这些专业不考研就“白费”了!冷门专业考研才有出路,要拼学历

一个学生如果拥有研究生学历,不论是就业还是以后的发展都会比本科生好很多。在这个大学生人数猛增的时代,就业时仅凭借本科的学历是很难找到工作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们对职工的要求日益增高,很多企业甚至只招收名牌大学的学生。这样的现象就导致很多应聘者还没有展现自己的才能救被劝退,只因学历不够。事实上,一些专业如果本科毕业就去应聘的话,很难获得较多就业机会,就以历史学为例,这门较为复杂的专业如果不考研是很难有出路的,只有选择读研才能让自己以后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广阔。该专业虽然是冷门专业,但近几年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也在随之增加,尤其是文科生越来也多后,报名该专业的人数也在增多,这就导致历史学考研的难度增大。历史学专业考研难度大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在考研时只会考虑一些名牌院校,这也是每年普通院校的历史学研究生名额招不满的主要原因,大家都想要报取985、211大学,根本就不考虑其他的院校。大家都想要考上名校,固然名校非常吸引人,但是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大学。有时候,最好的不一定适合你。历史学的学科比较多,其中中国史是学生们考研的首要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中国的历史多少还有些了解,考试时能合理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除此之外,这门学科招收的学生比其他两门多很多,一些本不是这个学科的学生宁愿跨专业也要考取中国史。除了中国史外,世界史也是报考人数很多的一门学科,很是有人主动报考考古学,这门学科不仅难,就业率也不高。考古学作为冷门专业里的冷门学科,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的,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仔细,以免选错学校。历史学专业学生应该怎么做?需要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大多是一些科研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或者是学校,这些企业对于历史学专业的人才比较紧缺。但是这些体制内的单位每年应聘的人数并不多,众多的毕业生是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拥有工作的机会,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毕业难题时也无法改变现状。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应聘时超越别人,那就只能增高自己的学历,从本科变为研究生,不仅增加了许多学历,就连知识量也提高了不少,企业自然需要这样的员工。想要找到好工作,学历一定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硬核的学历,那么就业形势必然不会太好。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量较少,对学生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至于那些热门专业,虽然社会需求量大,但是这也意味着竞争力大,你们更加不能放松。实际上还有很多像历史学这样的专业,本科学历就业难,只有高学历才容易就业。比如,社会学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大学生最好选择考研。而那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考研或者就业。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考研的这条路,很多人只是随波逐流,小编在这里劝告各位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对于未来的发展也要有清晰的方向。最后,小编也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毕竟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的学历高。如今考研马上来临,今年的考研党准备好迎接考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