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不止一点点 没搞清之前别着急选择阿什利

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不止一点点 没搞清之前别着急选择

在分享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理顺一下考研以及读研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无非是实现自己的事业报复,同时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以及职业素质。今天我们就以就业方向为开端,反推一下看看到底哪种形式的硕士研究生更加适合自己。一、考研学硕更适合考研群体所普遍追求的职位——高校教师根据小编在高校工作期间与考研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考研的学生对于读研后的工作倾向非常明确——在大学当老师。高校老师的待遇以及社会地位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在此不累述。在中国现实的国情及教育体系下,高校聘任教师的条件已经很高了,在小编接触过的公办高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对于教师的聘任条件都会有一条:博士毕业。当然个别专业除外(有些专业还没有博士学位)。因此如果你是想将来在高校任教而选择考研,那么小编建议你选择学术型研究生。选择学术型研究生在考博士时是比较受欢迎的,甚至可以在读研期间直接申请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然而专业型硕士是不具备这个特点的。根据小编的观察,专业型硕士成功读博的几率很低(虽然博士招生已经是宽进严出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并非是对专业型硕士的歧视。从根本上来讲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向就是不一样的。专业型硕士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就说,他们更加重视如何更快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应用到社会化的生产中。学术型硕士一般就是搞科研的,越是新鲜的,没有人研究过的越是他们的研究领域。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在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研究的或者实验的项目没有彻底完结。那么干脆就直接攻读博士继续研究了。这样的项目不在少数,尤其对于理工科而言更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导师在复试时更喜欢挑选将来要读博的考研学生的重要原因。其实很多读研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就会发现,那些本校推免的研究生可能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开始跟着导师接触项目了,那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名校的导师倾向于选择本校推免生的原因之一了。总之,如果你想将来在高校任教,那基本上是需要读博士的,学硕自然就是你的首选。二、考研学硕更加适合喜欢将来搞科研的考生在上一小节其实小编已经将学硕和专硕的教学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大概说明了,那么根据这些特点,大家也不难分析出来,如果将来喜欢搞科研,那么学硕这个方向自然也是首选。三、考研专硕更适合偏重于应用层次的人才如果你更加迫切于想要将自己的或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那么这就是学硕的培养方向。一般情况下,专硕在研究生攻读期间会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的学术型导师,一个是行业内的有代表意义的校外导师。从这种导师的配置上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专硕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会比学硕有优势。并且专硕也占有这方面的资源优势。很多情况下,专硕在就读期间就直接跟着社会导师从业去了。这也是一个很顺其自然的结果。以上是从职业倾向的角度反推出来的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但是对于考研而言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考得上。下面小编从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特点上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区别。四、考研学硕的公共课和统考业务课考试相对较难首先说考研英语的区别。在绝大部分研招单位的要求中,专硕是要求考英语二的,个别研招单位和个别专业的专硕要求考英语一,比如对外汉语教育专硕的公共课考试科目是要求考英语一的(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也有一部分观点支持英语一其实与英语二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从考研设置这两个英语考试的初衷来讲,英语一是要比英语二有难度的。其次来说考研数学。这个区别就比较大了,一般情况先理科的专业,如果学硕是考数学一,那么同专业的专硕就是考数学二了,考研数学一是考研数学中,考试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的一科(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议),而考研数学二的考试内容首先就少了一科相当抽象的《概率论》。甚至有理科的同学开玩笑说,我之所以考专硕就是因为数学二不考《概率论》。那么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考生来说,所有参加《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专硕均不用参加考研数学(这里的考研数学不包含数学基础)。最后说一下考研政治。专硕当中的管理类专业是不考政治的。其它专业的政治考试内容与学硕是一样的,但是考研科目中政治好像几乎没有考生认为他很难。在考研中大家最担心的两科考研英语和考研数学上,专硕明显要比学硕简单很多。这也是考生选择专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五、专硕的读研期间分花费相对较高学硕的学费一般在8000到12000之间,但是是有奖学金的,并且奖学金的覆盖率很高,因此学费几乎可以忽略了,如果跟的导师科研项目比较多,自己还能跟着得到科研补助,那读研期间几乎就没有什么花费了。专硕的学费好像就上不封顶了,名校的学费更是高不可攀,10w以上都是很常见的,并且专硕一般很难申请到奖学金。在近几年还有一个新的现象,有的学校招收的专硕是非全日制的,因此除了要承担学业的费用外,还要承担高额的生活费用。这是打算报考专硕的考生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综上所述,学硕与专硕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考生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认真的综合的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在做出适合自己的考试方向。

金蜘蛛

2021考研:考研考研,考研到底怎么考?考什么?

前几天,我一个在职多年的朋友,突然跟我说想要考研,起因是公司有晋升的机会,因为他是本科学历的原因,最后公司任命了一个和他一样优秀的硕士职员,他错失了晋升的机会,就想考个研,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但是他一点考研经验都没有,连考研应该考什么都不是太清楚,所以跟我咨询。确实,现在这个就业大环境下,本科学历确实不是很够用,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考研怎么考、要考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考研的整个考试流程,预报名(9月24日-9月27日)、正式报名(10月10日-10月31日),注意报名成功后是不能修改信息了,只能在31日之前重新报名、报考点确认(11月中上旬),最好可以亲自到现场去、初试(12月21日-12月23日),有些专业只需考两天、复试(具体时间由各院校决定),过了目标院校的分数线的同学一定要记得关注该院校的复试时间哦。这就是考研的整个流程。考研的科目就主要就是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划分,一般来说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具体考哪些科目需要根据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各专业的性质进行分析的。学硕的分类比较简单,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西医、中医这些科目只需考思想政治、外国语和业务课一,其他的专业则要多考一个业务课二。专硕因为专业实用性强一些,所以分类多一点。一般来说也是要考上面四个单元的,不过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这些专业只要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课。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这些专业则只要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两个单元。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增设经济类综合能力科目,部分试点学校会考。说了这么多我是不是忘了考研数学?考研数学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考的,而且考的数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工学类专业不是数学一就是数学二,经济学类专业是数学三或选用,理学类专业是选用数学或者是院校自命题,农学类专业是数学(农)。至于到底是数学几?还是要看具体的专业和院校,这里就不做具体的分析了,同学们可以再详细了解一下。考研的流程和科目的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如果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留言中指出。还有什么疑问的同学也可以评论留言,少数同学疑问我会一一回答的,多数疑问的话我会详细地再给大家讲一下。

兜圈子

学硕和专硕有啥区别?专业课都考啥?教育学考研

很多22教育学考研的同学还不太清楚教育学学硕和专硕到底有什么区别,专业课都考哪些内容。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份教育学详细介绍,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01教育学学硕在整个文科大类的考研范畴,教育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4),教育学学硕具体细分为教育学(0401)、心理学(0402)和体育学(0403)三个学科,其中教育学国家线是331分。教育学学硕(0401)下面还有具体的专业细分方向,就是二级专业。教育学学硕下设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10个细分专业,部分师范学校还特设有教师教育、远程教育、初等教育学等特设专业。上面是教育学的6个专业方向的具体研究方向,大家可以简单看下。专业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看今天的第二篇文章。02教育学专硕教育学专业学位,教育学专硕(学科代码0451)的招生方向一般是上述专业方向,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各学科教学。尤其是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专业,招生院校一般招生人数较多,但是教育管理对工作经验有要求,专科需要毕业5年,本科需要毕业3年才可以报考。对于在编的老师或者想通过考研,进入初、高中授课的同学们,就可以选择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两个专业。03考试科目学术学位(学硕)的考试科目一般是3科,政治、英语一和专业课;专业课考试分为311教育综合、学校自命题。大家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学校是自命题还是311教育综合。专业学位(专硕)的考试科目一般是4科,政治、英语二和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专业课一是333教育综合,统称333;专业课二根据专业方向会有不同,比如郑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2考881心理学基础综合,学科教学会考与学科方向相关的专业知识。具体考试方向和内容可以参考目标院校官网招生目录。04考试内容学硕311教育综合考试总分300分,考试内容有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并且每个科目的分值会有所不同。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分值大小来进行准备。试卷结构分为单选题、辨析题、简单题、分析论述题。单选题90分,一共45题,每题2分;辨析题45分,一共3题,每题15分;简答题75分,一共5题,每题15分;分析论述题90分,一共3题,每题3分。333教育综合考试总分150分,它只有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除了教育学原理占分较多外,其余分值比较平均。另外,教育学333其实只是有开始大纲,但是考试具体内容每个学校还是会有差别的。参考书目311教育综合参考书《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333教育综合参考书十二校连编《教育学基础》;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草木怒生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提示:分析了【历史学】学科2012-2019近8年的研究生(学硕)考研复试国家控制分数线,对2020年国家控制分数线进行预测,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2年-2019年)【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6年-2019年)以上四图给出了明显的几个信息:第一:【历史学】总分近四年稳中有增,可以预计2020年总分将保持稳定.第二:近四年A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4,130左右第三:B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0,123左右【历史学】2020年专业复试线(学硕)预测在扩招的影响下,国家线不会增加,可以得出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1)A类地区:总分325,单科(满分100分)43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32分.(2)B类地区 总分315,单科(满分100分)40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23分.预祝各位同学金榜题名!【注】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可关注本号或在此留言咨询,定及时回复,祝您考研成功!

鬼见愁

考研小常识:专硕与学硕有何区别?

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小编在当初考研时,也是摸不到头脑,也是经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今天小编从培养方案、招生专业、入学难度等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培养方案学硕:偏重于理论和研究。学硕全称为学术型学位硕士,毕业后获得学术型学位,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其目的是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等具有高水平学术理论的研究型人才。一般想考博的可以考虑。专硕:重实践。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硕士更偏重技术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受公司企业欢迎。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招生专业学术硕士:招生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等,共计40个专业。入学难度入学难度小编将从考试科目,招生人数等方面做个简单介绍。考试科目:公共课上,学硕英语一般考英语一,专硕一般考英语二。难度上英语二要比英语一简单些。业务课一一般考数学或者是招生单位自命题专业课。如果考数学,学硕一般数一和数三,专硕考数二。数一和数三比数二多了一般概率论,而且其他相对科目知识点、难点也比数二多。从考试科目来看,专硕容易一些。招生人数:学术型的一般要求比较高,录取人数较专业型来说,要少些,专业型录取人数跟名额多得多。最近今年,专硕招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学硕有所下降。学制与学费学制:一般情况下都为三年,部分学校专业学硕和专硕的学制还有区别。一般学硕是2.5-3年,专硕是2-3年。学费:正常情况下,专硕学硕学费都是一样的。(每个学校都不一样,还要看学校具体要求)关于专硕与学硕有何区别,你都懂了吗?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和小编互动。往期回顾考研小常识:A区&B区致考研人: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考研人考研小常识:考研到底难不难?郸城二高:原阳一高教育同仁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流亡者

新鲜出炉!5大热门学硕专业历年考研分数线,考研的你知道吗?

考研分数线分为国家线和自划线高校复试分数线,国家线是国家确定的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自划线高校复试分数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可自主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小编今天为广大考生梳理了热门专业历年考研国家线及趋势图(学术硕士),供大家参考。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一区和二区。工学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工学招生比例最大,占36%。然而由于招生体量大,考生报考热度的转移,导致工学类专业分数线不断下滑,专业招生不容乐观,甚至出现多个专业零录取的现象。经济学作为报考热门,经济学的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报考经济类专业考生大幅增长,而招生计划增幅稳定。法学从图中不难看出,法学的分数线还是有一定波动的,其中在2015年,B类院校国家线降到了300以下。医学从上图得知,五年来医学类国家线是呈上升趋势的,由于医学本科生就业压力大,且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惊人的820W,除过部分医学生选择转行之外,大部分医学生选择了考研,导致医学类考研国家线逐年增长。管理学与工学类专业不同,管理类专业一直是考生的首选专业,多数高校甚至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分数线自然居高不下。除了以上几个热门专业分数线变化情况,你还想知道哪些?文章数据来源:研招网

彼何人哉

考研:专硕和学硕是两大类别,了解清楚再做选择!

19年考研各高校逐一公布录取结果,20的我们刷着朋友圈看着学长学姐的喜讯,那么你做好全身心投入考研的决定了吗?在准备考研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有关考研的必备知识。考研学硕和专硕的具体区别可谓是难倒了众多“好汉”,甚至一些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学校学姐也没有很清晰概念,我们一起来看看,趁早囤积,为考研做万全的准备。近两年我们都有听过关于学硕和专硕的一些问题,听的最多的应该是学硕和专硕之间的差异在缩小,甚至没有区别,事实是这样吗?从根本上来说,学硕偏理论,专硕偏实践,前几年专硕考题会比学硕偏简单一点,正因为这个原因,近两年把专硕“炒热”,考分直接提高到与学硕不相上下的水平,但专硕还是与学硕存在很大的区别,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一、未来发展方向不同学硕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如果想继续读博,甚至直博,或者考科研研究或者选择在大学里任教,学硕硕士是优先的选择;专硕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可以从学长学姐那打听,专硕在校期间更注重实践,所以大多以外出为主,如果我们更偏以就业为主,优先权自然要给专硕。二、培养方法有差别学硕偏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专业素质;而专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强项,并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三、报考条件有区别学硕报考,应届生或往届生一般都符合要求,学校的选择还是得看我们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而专硕部分专业要求比较严苛,必须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才可报考。如:管理类专硕的MBA、MEM等、教育管理专硕。四、选拔难度不同 选拔难度主要是指参加初试时所答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硕考题整体难度高于专硕,不过还是有特例,比如:医学类的专硕通常比学硕难,管理类的专硕,特别是会计专硕难度并不低于学硕。五、收费标准不同学硕是按照国家要求来收取费用,每年8000元;而专硕是学校自主收费,每个学校每门专业都不太相同。这一点可以提前找学姐学长了解一下。六、所修学制不同选择学硕的考生要注意,学硕一般为3年,但最长不能超过5年,而专硕大部分为两年,其中有特例:法律硕士、医学类专硕一般均为3年。七、所选导师不同学硕和专硕虽然都有导师带领学习,但学硕是一名导师带全程,专硕则为两个导师,其中一位导师负责我们校内的学习工作,为校内导师,另一位专门带领我们外出实践,称为校外导师,两位导师分工不同,各司其职,除导师带领外,有可能还会有一个导师组去辅导你。八、深造方式不同学硕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会由导师推荐读博甚至直博,而专硕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它更倾向于促进就业。以上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以后不会在学硕和专硕选择方面困惑。每个深造的机会都是珍贵的,只要我们努力,就会有选择权。

上者

原创 | 关于考研你必须知道的一些事——专硕与学硕

新年已经过去8天了,也即将迎来返校潮。最近几天,去年考研的同学就要迎来成绩的审判了,奋斗一年,无论结果如何,能坚持下来的每一位考研人都会有所收获。该来的总会来的,做好自己能做的,结果也必然是自己能接受的。2019届考研大军即将走向胜利的终点,2020届考研大军也应该蓄势待发了。在这里,木木每年都会讲解一下关于考研你不得不知的一些事。学硕和专硕研究生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从培养时间来看,学术型一般为3年,专业型一般为2年,但也有部分学校专业硕士为3年,比如大连理工大学,去年开始专硕的学习时间跟学硕一样都改为了3年,但也有例外,武汉理工大学,从去年开始部分专业的专硕由3年调为了2年。从时间上来看,要是想凭借硕士学历找工作,不妨考虑专硕,因为学习时间更短,可以更快地投入到工作。其次,从培养模式上来看,两者的学习方式没什么区别,可能读研期间要求所修课程有所差别,但几乎可以忽略,唯一不同的是,学硕可以申请硕博连读,而专硕不可以,因此,想读博的可以考虑学硕。从考研难度来说,学硕往往要求数一,英一,而专硕一般只要求数二、英二,对于专业课,专硕和学硕往往一样。选择专硕时,由于数二省略了概率论,并且高数部分也有所删减,复习时间就充裕很多,因此,从考研难度来说,专硕还是相当简单一些的。但也有的学校规定的专硕考数一,英一,这就需要小白们去研究生招生网站上查看自己报考院校的具体要求了,千万不要懒,有的考研小白,觉的专硕就一定考数二,结果在数学强化复习完,暑假过完后准备专业课时,才发现自己是考数一,这就很影响进度和心情了。从招生人数分析,随着国家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各高校的专硕招生人数在不断扩招,而反观学硕,由于学校的师资是有限的,因此,学硕的招生人数在不断下降。其次,名校都会留一部分学硕名额给保研的,相反,保研的人数占用专硕的招生人数的名额则非常少。经这一对比,专硕招生人数多,考上的机会就相对多一点。这时就有考研小白会有这种疑问了,专硕招生人数多,报考人数就多,学硕招生人数少,报考人数自然也少,那选学硕还是专硕呢,这就需要你看你所报院校的报录比,举个例子,假如专硕招生100人,报考200人,学硕招生30人,报考人数90人,也就是说专硕是2个人争一个名额,学硕是3个人争一个名额,报考难度一目了然。最后,很多人关心学硕和专硕的毕业证书含金量的问题,觉得学硕的含金量比专硕高,社会认可度高,其实不然。现在专硕的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社会对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对待基本不存在,只是培养模式不同罢了。只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想读博的,以及想在学术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可以选择学硕。其次,大学成绩比较优秀的也可以适当考虑下学硕,因为学硕还是有专硕没有的优点,比如学硕可以调剂专硕,反之,则不可。 因此,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选对自己方向。无论选择学硕和专硕,都需要你奉献你的热情与汗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原创不易,喜欢的可以微信搜索:木木考研您的每一次支持,木木都会感恩于心

夫为剑者

考研不知道是考专硕还是考学硕?知道这些区别,方向也就好确定了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考研大军”人数突破了341万,考研人数和热度近年来越来越高。去年的考研还没出结果,就有许多大三的同学慢慢了解甚至已经开始接触、准备考研了,那么关于大家经常提到的“学硕”和“专硕”有何区别呢?准备考研的学生们又该如何在“专硕”和“学硕”之间做选择呢?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专硕”什么叫“学硕”“专硕”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而“学硕”全称“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硕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向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简单来说就是说专硕侧重就业,学硕侧重研究。专硕和学硕处于同一层次,但是它们的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也很明显。专硕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联系十分紧密,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一般都会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而学硕培养出来的一般都是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虽然专硕和学硕处于同一层次,不过二者的招生专业却略有差别。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仅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共计40个专业。学术硕士,招生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专业都可以报考学硕,而专硕的招生专业则大部分是那些有相应工作职业对应的专业。专硕和学硕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专硕入学难度略低于学硕。专硕公共课英语科目多考英语二,难度相对较小;专硕多数不考公共课数学科目或考数学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难度较小。而学硕考英语一,公共课数学科目考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或招生单位自命题理学数学,难度较大。专硕和学硕的学制也有区别,专硕学制一般为2-3年,学硕学制一般为3年。专硕实行双导师制,一个校内导师,一个校外导师,以校内导师为主,而学硕实行的是单导师制。专硕的论文强调实际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学硕的论文则相对传统,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一般为学术性论文。专硕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者直博,如果想再读博士的话需要重新考博。而学硕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再参加全国统考了。2016年以前普遍情况是报考学硕的人略多于专硕,但是近年来报考专硕的人数已经赶超学硕,而且有越拉越远的趋势。不论是专硕还是学硕,竞争的热度和难度都很高。专硕报考人数多,而学硕招生人数少,还有较高的推免比例,因此不管是专硕还是学硕,考上并成为一个硕士研究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就业难易度二者则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招聘单位对于专硕和学硕的学生认可度基本是一样的。成绩优秀,努力上进,积极的学生在就业中肯定会更突出一点。不过由于专硕的双导师制的优势,校外导师往往能在就业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不小的帮助。总的来说,偏就业的考生可以选择专硕,而有教研、科研想法的考生可以选择学硕。学硕有硕博连读的优势,而专硕相对来说又一定的就业优势。考试难度学硕略高于专硕,不过目前竞争都很激烈,难度都不小。一般来说,专硕的学费也会比学硕贵,学硕的学费不会超过8000元一年。读者朋友们更偏向“专硕”还是“学硕”呢?

乐天派

2020考研:“专硕”有哪些专业可报?与“学硕”的区别在哪?

2020年考研已经提上日程,在决定考研之前,所有考研学子都必须要搞清楚“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在哪,众所周知的是,“专业硕士”的培养一般是2-3年,而“学术硕士”的培养一般是3年,那么,除了培养年限的区别之外,这两种类型的硕士是否还有报考专业上的区别呢?答案是肯定的,小编总结了“专业硕士”这一类型的研究生可报考的专业,制表如下,供广大考研学子参考,按专业报考,不要“瞎报”。“专硕”可报专业一览表从表中可知,我国目前“专业硕士”可报的专业总共是40个,其中比较热门的“专硕”专业有会计专硕、临床医学专硕、工商管理专硕、口腔医学专硕、法律专硕、税务专硕、金融专硕等专业,其他专硕较为偏门,各位考研学子要仔细参考对比,如果要考“专业硕士”,就只能从这40个专业中挑选。“学硕”可报专业一览表从表可知,学术硕士可报专业几乎没有限制,涵盖了我国高校中的13个学科大类,这13个专业大类下开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均可报考,方向很广,其中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法学、理学、工学是学术硕士报考的热门。通过对比可知,专业硕士的专业针对性很强,能够报考的专业也有较大的限制,而学术性硕士的涵盖面广,报考的自由度较高,几乎能够报考所有专业大类中的任意专业方向,因此“专硕”和“学硕”不仅有培养年限的区别,还有报考专业上的区别,这一点请广大考研学子务必清楚。以上就是“学硕”和“专硕”的基本区别所在,当然本文正是指出众多区别中的一个而已,希望各位考研学子能够尽快选定方向,抓紧时间复习,考出最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