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考研需要具备怎么样的素质?类名

历史学考研需要具备怎么样的素质?

想要学习历史学,最需要的基本素质可能就是耐心吧。就像我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跟我说的一样: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历史学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史实、编年、历史事件过程和历史人物评价只能说是第一步。接下来则是更为枯燥的历史哲学的学习、历史观的构建、历史文献的阅读方法和鉴别方法。再接下来则是中西方历史发展进程的比较、中国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区别与联系,个人人物对历史时间的推动或阻碍作用。最后则是一些关键历史事件和不断思辨和解构。只有这四步都做到了,才算你真正站在了研究历史的门槛上。而要站在这个门槛上需要多少精力?我当年历史考研前,各类教材大概看了四十本左右,这四十本的内容完全背过,能复述,能默写,能随时抽取段落进行比较,算是完成了第一步。然后各种历史学流派研究和哲学书籍大概看了一百本左右,这一块是最痛苦的,因为目前流行的绝大多数历史观和历史学派都是国外的,很多内容本身就艰涩难懂,再加上翻译的原因,基本就跟天书差不多。过了这一关,算是完成了第二步。第三步是中西方历史比较,这一块我大概看了五六十本书,难度和第二步差不多,而且绝大多数国内学生都是中国史比世界史学的好,因此这一块最主要的难点是要准确掌握西方史实。再到第四步,这一步我到现在都没有走完。不断的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辨和解构算是历史研究者的必修课吧,越研究越觉得的新东西多,而大多数的历史学研究成果也正是从这种思辨当中来的。

钢木兰

自己整理:2019年历史考研论述题

元世祖至正十六年(宋帝昺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负帝昺投海殉国,宋朝覆灭。历史完全进入元朝。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帝国,发源于漠北,是游牧民族。占领汉地后,蒙古贵族想要推行游牧民族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为了维护统治,元世祖忽必烈采取了一些重农措施,以恢复农业生产。如下:一.设立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中统元年设十路宣抚史,置劝农官;中统二年,设劝农司,派劝农使到各地考察农业情况。至元七年,城里司农司,旋即改称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之事。另外,还将司农司编辑的《农桑辑要》颁行全国。二.保护农田,限制抑良为奴 。蒙古军所到之处,社会参破,民生凋敝。而蒙古诸王贵族的理想之一就是将良田变为牧场,这在汉地等于倒行逆施,对蒙古的统治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忽必烈即位后,多次下诏禁止占民田为牧地,并于至元八年颁布《户口条画》,对户籍进行整顿,限制诸王贵族抑良为奴。三.招集逃亡,鼓励开荒。四.开展军民屯田。五.减免租税。至元十三年(宋祥兴二年、景炎元年)元军占领临安后,忽必烈下令废除南宋苛税一百多项。此外,从世祖至元到成宗大德四十余年间,元政府多次下令减免全国或地方的租税。六.设置粮仓、长平仓。粮仓和长平仓分两种七大类,两种:供养贵族官僚、军队之用和赈济灾民、发展生产的。七类:在京诸仓、通州河西务和沿河诸仓、迆北诸仓、中原诸仓、江南诸仓、义仓、供亿仓。七.兴修水利。中央设都水监,地方置河渠司。启用郭守敬等科学家主持都水监,修复、整治唐来、汉延、滦河、卢沟河等沟渠。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凿通大运河。另外,对黄河泛滥问题,元政府也曾注意防治。八.其他措施。如迁徙民户充实内地和西北地区,听民自买荒野旷土,延期课税,对贫困迁民和屯田户,给以牛、农具和种粮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口增加、农业产量提高、棉花等新作物逐步推广。追逐梦想的路上,永远不能认怂

圣人羞之

考研新人如何全面复习历史学?

很多考研新人刚准备考研时不知如何复习,也不知道几门公共课怎么安排时间进度,也不了解怎么找专业的参考书,今天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历史学考研如何复习。历史教材在历史教材方面考生可以参考比如以下书目:古代史: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古代史》,复习前期有空翻看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邱树森、陈振江的《新编中国通史》、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近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近代史》、参看章开沅、朱英的《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现代史》。史学动态:王世华《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教学教程参考》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历史辅导书辅导书大家可以关注长孙博系列的中国史大纲解析、名词解释、论述题、真题分析。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武月星的《中国现代史地图集》。视频课件同学们可以关注北京大学官网的中国史课件下载,有条件再看名校的中国史课件。都是视频课,学起来也有趣很多,可以当做劳逸结合。如何复习?中国古代史的复习必须是中国通史里的大头,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要下的功夫最大。所以《中国古代史教程》这本书务必做到连注解也不放过,每一章的章节引言,课后习题都要认真做下。注意对于古代史的代表性事件还要记忆时间,如安史之乱755至763年,陈桥兵变960年。对非主干的事件则要定性朝代早中晚期,可以下个大事年表记忆。古代史的复习效果整体要达到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能整理出框架,具体要达到对边缘知识点都要事无巨细的准备到。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比较明确,大概就是几次改革和运动。而中国现代史则政权更迭的较快。故看近代史时记忆数次运动主线,而现代史则要达到能背诵具体年份发生的事件的目标。在复习上课可以参考近现代史也是刷3遍,主干教材2遍,其他教材1遍。当然具体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熟悉了这些资料以后要注意自己进行整理全部年份的初复试真题答案(留一年模考),结合手里的教材参考书做笔记。整理之后必须进行背诵。这个时候也可以翻看一下王世华的《中国史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教学教程参考》等书,将有启发的学术名家观点进行抄录。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卷子答题时间紧张,容易在考场上出现写不完的情况,所以在考前的模拟考试非常重要。如名词解释的答题时间不超过5分钟,而论述题要预留至少30分钟的答题时间。另外注意各个题型的答题思路。如名词解释,要注意将答题要点都写齐全。而论述题则有注意在基础史实的陈述上有所发散,可以适当引入学术界的一些评价。

常变

自己整理:2019年历史考研论述题(二)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把持政权的少数民族在全体人民中的占比是很小的,因此,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征服的先后,将治下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这是元朝社会地位最高的等级,无论是在选官用人还是征税服役方面,蒙古人都是“优人一等”。如在政府机关中,蒙古人任正职,在科举考试中蒙古人居右榜(蒙古人以右为上),在征敛如括马方面蒙古人则不括。第二等是色目人。色目,诸色名目。这是蒙古最先征服的西北、中亚、以及东欧来中国的各族人民的通称。色目人在元朝四等人制中居第二等,在蒙古人之下,但各方面的待遇优于汉人和南人。主要也是表现在为官、科举、赋税方面。蒙元贵族对色目人是比对汉人、南人放心的,如科举中色目人亦居右榜。第三等是汉人,概念不同于以往的“汉人”和现在的“汉人”,元朝四等人制中的汉人是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女真、渤海、高丽以及较早征服的四川、云南等地的人民。汉人的地位与南人差不多,处于社会的底层。如科举上,汉人居左榜,人多、题难、流程繁琐,中试比率远小于蒙古人、色目人;而在征敛如括马方面,汉人则全部括取。第四等是南人,指的是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南人最晚被征服,社会地位最低。如在政府机关中,南人只能任副职。虽然南人、汉人在征服机关人数占优,但仍以蒙元贵族为首。元朝实行四等人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统治,防止人民反抗。但是,四等人制的实行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区别对待的。如对于各族的上层,元政府有待有加,极力笼络,最终的目的无外乎巩固统治。如真定董氏、阳城郑氏、宋朝宗室的部分人员等,均受到了元朝政府的礼遇。四等人制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随之而来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以这种制度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汉人、南人的反抗从未停止,如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389年),仅江南地区就发生起义四百余起,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次数愈来越多。最终,量变引起质变,小规模的起义变为全国规模的大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元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而追根溯源,则是元初即实行的四等人制。

诘然已解

历史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及教材精选

不少历史研究生前来咨询如何选择参考书?小编特意为您整理了一份考研教材选择,用博仁君一起来来看看吧~首先,我们都知道历史高考可以分为统一考试和独立考试,有独立命题的学校一般规定参考资料,有的学校只给出大纲或范围,没有具体说明版本,但要知道,考试通史的内容、事件和发生的时间不会改变,关键是看每个版本的工具书框架如何,哪一个版本更适合自己。之前市面上所谓的11本书,其实只是学生们通过多年的经验流传下来的一套比较常见的版本,之前还没有正式宣布这项提议,因此无需11份副本,在具体的评审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更换。现在博仁研究生入学考试向所有学生推荐的教材不再是所谓的11种,而是10种。尤其是对于申请211的学生来说,如果只靠11本是非常危险的,具体原因稍后再提。让我们从中国史部分开始[中国近现代史]之前,市场上考生选择的现代史教科书最多的是李侃、李时岳、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 (下册)》编辑的李侃、《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国现代史,其实,这两个版本完全适合考研。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两个版本加起来内容太多,整体写作线索不清晰,不适合整理简答题或讨论题,对于质证考生来说,读完这三本书后,很难形成中国现代史的完整线索,而这三本书往往需要多次阅读。因此你需要几本教材,这里我们推荐《中国近现代史(上)》编辑章开沅、朱英编辑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和马敏编辑的《中国近现代史( 1840-1949)》整体上非常适合阅读基础上。首先,马敏是一本非常精致的教科书,从到100多年的历史书只用了300页就完成了。其次,这本书的内容也是非常教科书化的,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是一种总结语,非常适合考生整理讨论题的内容,此外,教材中插图丰富,大多是真实的史料和照片,有助于加深记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本教材的缺陷在于非常明显,即叙事理论的历史不够深刻,省略了一些小的环节。这本书适用于跨学科、没有良好历史基础的人,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对复杂的中国现代史有一个清晰的线索。在教学辅助书方面,也推荐这些书,以帮助建立历史体系,使上下文更清楚。詹伯赞编辑《中国史纲要(增订本)》(第1部分),这本教科书最早是在20世纪代编撰的,后来又陆续修订再版。詹伯瓒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五老之一,这本教材的特点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观点十分正统。此外,詹伯赞是主编,具体撰稿人都是学者权威。例如,先秦部分是吴荣曾和先秦史的权威。缺点是陈旧的一些观点写得比较早,而且其缺点主要体现在对考古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不足。这本教材无疑反映了老北京大学的特点。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和张传玺编辑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和张传玺编辑的《简明中国古代史》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都是北京大学出版的,这两本教辅书可供参考,此外,参加北大考研的学生特别注重古代简史。张继志主编的《中国历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鉴于这本书完成较晚,这本书相对较新,比较系统。不过,因为他的书很多,所以读起来很不方便。其实,市面上这些书各有利弊,其实,随着时间的进步,教材的更换也是理所当然的。新版本内容更新更完整,写作风格更完整,更适合学生复习。考试内容在不断变化,相应的工具书也要与时俱进。博仁推荐的10卷更适合当前新形势下的历史研究生入学考试,即注重综合质量,考察史学热点和史学研究趋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余版本作为补充使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充分的准备。这是好啦,中国史的一部分,可以就世界历史教科书的选择和备考复习提出意见和问题,研究生入学考试也有历史指导,包括辅助讲义,练习册,真题汇编,模拟题等,总结得很好,捡起来的时候用起来更方便!

不利货财

自己整理:2019年历史考研论述题(五)

隆庆六年六月神宗即位,张居正取代高拱,任内阁首辅。针对“宗室骄恣,庶管瘝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采用大匮”等问题,张居正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如下:第一,政治改革。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张居正根据事情的大小、急缓,定出时限,延误者受到究治;整顿官场腐败因循作风,裁汰冗官。第二,军事改革。张居正就任前,与高拱合作,于隆庆五年册封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使边患问题得以缓解。并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边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另外,任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与之专断之权,对保障边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创立考成法。第三,治理黄河。万历九年,张居正举荐、启用前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兼治运河。潘季驯在治河中贯串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第四,经济改革。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首先是勘核各类土地。万里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凡勋戚田庄、民田、职田、荡地、牧地一律丈量。大体清查出了全国的土地田亩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时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病,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4)赋、役银合并征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即“丁、粮毕输于官”。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的直接结果,使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和改善。由于赋、徭折银征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二百年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但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再者,历史积弊太深、太顽,已是积重难返。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此后,某些改革的成果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大部已废殆。

小云雀

必读!历史学考研复试经典书单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与历史——海外文献的刊布和文献史事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54,台北,197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施坚雅:《中国农村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相及相关问题1368-195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的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年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8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顾潮:《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进一步扩大阅读的书目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蔡鸿生:《俄罗斯馆记事》(增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年》,重庆出版社,199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新版)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49,台北,1985年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郑振满:《明清福建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度从翰香编主编:《近代冀鲁豫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陈慈玉:《近代中国茶叶的发展与世界市场》,中研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探讨丛书〉第六种,台北,1982年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史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与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与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1,台北,1994年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年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阎国栋:《俄国汉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王奇生老师所列书单:政党研究[英]伦纳德夏皮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东方出版社1991年。[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毁灭的种子》,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台北近史所专刊1985年,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3年。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阶级研究:[美]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1815-19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英]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人物研究:[法]雅克勒高夫:《圣路易》,商务印书馆2002年[美]萧邦齐:《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城市与乡村:[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民众抗争[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商务印书馆2007年。[美]裴宜理:《上海罢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美]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王冠华:《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文化史:[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2007年。[英]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东方出版社2007年。[英] 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美]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社会史[美]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三联书店2005年。[法]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商务印书馆1997年。[日]兹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杨念群:《再造“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经济史:[美]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法]雅克勒高夫:《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思想史:[美]浦嘉珉:《中国与达尔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军阀研究陈志让:《军绅政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事件研究: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理论、方法: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英]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谜中秘

今天考研了,那么你知道历史上的考试怎么考

今天是考研的第一天,在这里我祝考研的考生发挥自己应有的实力,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现代的考试制度已经是非常完善了,可是古代历史上是怎么考试的你知道吗?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古代好多的官员都是科举出身,一旦中了举人,那么全家都是跟着享福,儿女后代们,也会在庇护下茁长成长。那么在古代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一飞冲天的话,有一条路,那就是科举。我们先来看一下科举分哪几个等级吧,是不是很震惊?不过还没完,假如你真的成为了万里挑一的那一个,还有最后一关,那就是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考你的,可以想象含金量有多大,不过没什么问题,能走到这里的人,毕竟有着过人的能力都会顺利通过的。虽然科举理论上很公平,但是贪污腐败从古至今,其实也并非人人平等。有泄露考题的,有考试作弊的,这样就苦了那些寒门学子了,要知道在古代并不是人人都能有书读有学上的。明朝初年,由于元末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稳定繁荣,结果洪武三十年的科举中,录取的51人全是南方人。

2018考研历史吐血盘点!十大超冷僻历史名词,你认识几个?

文/鬼子六(历史研习社社员)2018年的考研过去了再次印证了圈内的一个说法“考研历史比高考历史还容易”大部分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考点但是嘛为了拉开分数有些学校偏偏设置一些偏冷怪癖的题目让大家一脸懵逼,两行热泪我们扒了一下2018年各大院系的历史考研试题整理出了10个最变态的考试题目十个题目全部会答的有没有!有没有?有没有!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眼是崩溃的知道这个题的答案后再崩溃一遍据班固《汉书·匈奴传》记载王墙,字昭君,号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其它的翻教科书去吧听过五马分尸的大有人在四马分肥是个什么鬼?经查阅“四马分肥”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说法。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友情提示三马分、二马分都得找找了2018年的历史考研试题杀伤力最大的一个名词谁让它是全国统考呢?一眼望去,哀鸿遍野参勤交代,亦称为参觐交代是日本江户时代一种控制各大名的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参勤交代起源于镰仓时代时御家人前往镰仓执行官职题目越来越不按套路来了一座墓葬也能出成考试题目啊多少离奇古怪的墓葬名称怎么记安伽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2000年5月—7月发掘俗话说,挖墓还得看主人墓穴牛不牛,关键看主人安伽墓的主人是一个北周时期的外国人(粟特人)他生前担任过“萨保”这一罕有的官职专门管理粟特来华贸易定居的人员主持来华粟特人的宗教祭祀官员通俗点说这是一个北周时在中国做公务员的外国人!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这个毫无个性的名词让人找不着北“每周评论”是不是一个微信号?一个周刊的一个栏目?其实这还真是个周刊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周刊《每周评论》在"名著"栏刊登《共产党宣言》节译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了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禁法语:édit de Nantes由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胡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权利这条敕令也是天主教在欧洲取得支配地位以后欧洲第一份有关宗教宽容、部分承认宗教自由的敕令最烦这些法案名称人名老难记了,还一下子叠加两个公元前376年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担任平民保民官提出该法案主要内容是平民的债务不用付利息限制对公有土地的占有执政官要开放给平民担任这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要胜利这个问题更小众了确实在是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题目有人知道哪里是片马吗?片马镇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下辖镇1900年1月侵缅英军入侵片马附近的茨竹、派赖等寨1910年12月占领片马1927年又先后占领古浪和岗房景颇、傈僳、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土司与英军进行了多次搏斗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是中国的领土但英军拒不撤兵,仍然强占片马1960年10月,中缅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1961年6月4日,缅甸政府把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划归中国政府片马地区150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归中国这题有意义吧!清华大学的题目不断刷新对于试题难度的认识这个知识点没什么技术难度没背活该自认倒霉《急就篇》西汉元帝时(前48~前33)黄门令史游作是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教学童识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古代常被用作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这题小编投降这到底是个什么鬼啊!谁知道?求教大神#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笑谈不做参考答案出题老师海涵

不贱门隶

2018年年度最难历史学考研论述题揭晓

版主的话这是去年年末版主做的一个投票总结,主要信息来源是2018年历史学考研的统考、自主命题真题。主要作用是让大家一起来吐槽~年度最难论述题第五名东北师范大学简述《大唐开元礼》的内容和作用。票数:74票今年刚考完,版主从考东北师大的考生口中就了解到了这道题目。这道题目难度在于大家复习的过程中,很难留意这样的信息。文化史方面一般都不是我们复习的重点,更何况还是礼制的内容。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开元礼》在中国古代礼制史上的地位相当高。在唐代的文化上,也属于重要的内容。这些东西,我们可能在后来的复习中,不会接触。但是我们在第一轮的复习中,需要我们仔细看教材。我们容易忽略的,主要是文化史、思想史、史学史等部分。第一遍看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仔细去做笔记。第四名四川大学对“新清史”的看法。票数:75票“新清史”是这些年代比较有争议的一个史学新动向。其中如欧立德、柯娇燕、罗友枝等学者比较知名的。“新清史”四书:《清代宮廷社會史》、《半透明之鏡》、《滿與漢》、《滿洲之道》。大家如果想比较便捷的了解“新清史”,可以点击 历史研习社 的文章 新清史 | 徐泓:“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第三名兰州大学汉代墓葬的分类及其特点。票数:90票之前在多个场合“吐槽”过兰州大学的真题,在这里我就不接着吐槽了。考古学的内容对于历史学考生来说,比史学史的内容似乎更陌生一点。但是还记得版主跟大家讲的“黄肠题凑”么?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名词,19年的考生就可以留心了。各个朝代考古的重点内容以及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也是我们考自主命题高校需要积累的。第三名内蒙古大学北魏六镇地名及城址发掘情况。票数:90内蒙古大学作为很有区域特点的综合性大学,在真题当中会有某些体现,六镇与六镇遗址很多都是在内蒙古境内的。像这些区域特性的大学,如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的考古发掘)等等,考生们需要注意这些地区特色了。第二名中国人民大学简述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票数:115票沃勒斯坦,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世界体系理论”的创始人。这个属于世界史学史的内容,年代离我们比较近。同样是史学史的内容,让大家苦不堪言。很多同学在考场上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这个人,编都不太好编。作为自主命题的真题来讲,这道题目很好的起到了选拔的作用。但是由于难度很大,对于大多数考生,还是有些“不友好”的。第一名北京大学简述斯瓦希里的文化特征。票数:163票如果不是版主的某个朋友现在在做非洲史研究,而且本科毕业论文写的还是坦桑尼亚的历史,版主还不知道斯瓦西里文化是什么。北京大学这一篇简答题高票当选为第一名,可见大家对于斯瓦西里文明还是很陌生的。相对于北大中国史真题,北大世界史的题目总体而言难度低一些。这也是很多分科考试院校的共同点。以上就是今年年度最难的五个论述题了,总的来看,主要是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内容。具体,主要是史学史、考古学的内容。其中,关于近些年来史学发展的新东西、新气象,成为了新的难点之一,这需要大家在平时的考研积累中,多关注历史学发展的前沿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