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预估帖:西南财经大学2020年经济史(学硕)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

预估帖:西南财经大学2020年经济史(学硕)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社会学、法学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工商管理通过EQUIS和中国高质量MBA双认证;中国大陆首家通过AACSB商科和会计双认证。我是育明考研咨询师,欢迎大家阅读和点赞!一、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史(学硕)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经济学院2、招生专业:020103经济史3、研究方向(全日制招生):01(全日制)近现代金融史02(全日制)近代区域经济发展  03(全日制)近代企业史  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1经济学一复试科目:中国经济史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1人(不含推免)(这个招生人数也是很凄惨的)6、学费及学制3年制,学费7200元/年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史(学硕)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英语/政治49,专业课/数学74,总分345分2018年:英语/政治44,专业课/数学66,总分330分2017年:英语/政治46,专业课/数学69,总分335分经济史这个专业呢,真是比较冷门的专业,19年和18年连西南财经大学都需要调剂。但是2020年只招1个统招生,是一定能招满的。。三、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史(学硕)考研初试参考书目由于近几年官方未指定书目,我们根据前几年官方公布的书目,给大家进行推荐以下初试书目,大家也可以找到这些书籍的最新版本,基本上西南财经大部分经管类学硕专业的教材都是自己学校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政治经济学》,逢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微观经济学》,吴开超,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曾志远、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思想史教程,马涛,复旦大学出版社四、2020年考试大纲801经济学一主要考政治经济学90分和西方经济学60分,其中第一部分的大纲见官网。西方经济学部分(60分)(一)消费者行为1、掌握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原则,推导收入提供曲线和价格提供曲线,推导需求函数和曲线。2、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能计算和画出正常品、一般低档品和吉芬商品希克斯分解。3、应用:掌握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科布-道格拉斯偏好下的消费者需求和价格效应分解,能解释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能理解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二)生产者行为1、长期和短期的生产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2、长期和短期的成本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3、理解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和条件。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和原则,长期和短期的供给曲线。(三)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福利和效率1、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局部均衡,掌握均衡价格、产量的概念和计算、能理解均衡的变动,能掌握弹性的概念和计算。2、理解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概念,能计算各种剩余和进行相应的分析。3、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概念,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含义,掌握埃奇沃思图的分析方法,理解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关系。4、能运用上述概念和方法分析税收、补贴、关税等实际经济现象对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影响。(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与效率1、掌握垄断厂商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自然垄断的特点;垄断厂商的均衡原则和图形、计算;垄断厂商的效率评价和福利损失;自然垄断厂商的管制;价格歧视行为。2、垄断竞争厂商的特点,长期和短期的均衡、效率评价。3、寡头厂商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卡特尔模型、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斯威齐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和计算。4、理解博弈论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掌握占优策略和占优策略均衡,掌握纳什均衡,理解囚徒困境等经典博弈模型,理解动态博弈的基本思想。(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均衡与效率1、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和表现,理解外部性的效率,掌握外部性的治理方法、理解科斯定理。2、理解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非竞争性)的含义,掌握物品的分类,并能举出实际例子。3、理解公共物品的概念及产生的问题,理解共有资源概念及产生的问题。(六)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均衡与效率1、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不对称,举出不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2、掌握逆向选择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什么是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3、掌握道德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方法。(七)要素市场的均衡与效率1、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要素需求曲线的形成。2、掌握要素供给的概念、特点,要素供给曲线的形成。3、掌握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理解垄断性要素市场的均衡。4、掌握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八)GDP和价格指数1、GDP指标的定义;GDP指标的缺陷;GDP指标的各种相关指标定义;GDP的三种核算方法。2、CPI指标的定义;PPI、GDP求实指数与CPI的关系;CPI、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九)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1、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函数;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的内涵;2、投资需求函数。3、两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乘数原理。4、三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平衡预算原理。(十)扩大的凯恩斯主义模型1、IS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IS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IS曲线的经济含义。2、LM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LM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LM曲线的经济含义;LM曲线的有效范围。3、IS-LM模型的经济含义。4、运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变动效果;运用IS-LM模型解释货币政策变动效果。(十一)一般的凯恩斯主义模型1、总需求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需求曲线的经济含义。2、总供给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总供给曲线的有效性区间。3、AD-AS模型的经济含义。4、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需求政策变动效果;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供给政策变动效果。(十二)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收支变动原理的含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公债原理。2、财政政策的效力分析:政策时滞;利益集团的阻挠;预期因素的影响;挤占效应。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法定准备率的含义和功能;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和功能;再贴现率的含义和功能。4、货币政策的效力分析:利率对货币供给变动的弹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弹性;投资乘数;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十三)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问题1、失业的含义;失业的类型;“奥肯定律”。2、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效应。3、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安全区域;反失业和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4、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率;索洛增长模型及其核心概念;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十四)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1、汇率的定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2、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IS-LM-BP模型的含义。3、运用IS-LM-BP模型解释宏观经济政策。(十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 理解和掌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和主要的政策建议2、 理解和掌握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和主要的政策建议。

喜临门

2018年考研34所历年经济学平均分已出来经济学国家线的预测

2018考研34所自主招生院校的经济学分数汇总及平均分已经出来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年国家线跟34所经济学的国家线的关系,然后来预测一下国家线的大概范围吧。由这个图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选择的34所中的热门学校(排除了西工大、中科大等等的非经济学热门院校),历年的经济学复试分数线,然后统计了历年的34所平均分和国家线。 平均分浮动1-2.5分,国家线浮动5分。 今年出现了历史级别的-8.5分,理论上国家线可能到达到315分,但是降20分太猛烈,可能性不大,基本上就是320分。至于有些同学说人数增加巨多,总人数增多,34所人数也会增加,人数是一个内生变量,分数还是降了,所以今年的题比想象中还要难。 320分(概率为70%),325分(概率为20%), 315分(概率为10%)。那么我们看看大家的心理想法吧。一、这只是预测一个事实发生的概率,不是那些人的胡乱猜测。二、嗯,回归分析显示大概绿是315,但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太小。三、你们怎么都这样,一点都不可爱~~~~~~不过~~~国家线310。四、329分的我十分希望国家线是325。五、不完全有道理吧。。16和17的34所差不多,国家线涨了十分。六、17年比较特殊,涨分是因为连续两年人数人数没有大幅变动,17年考研人数涨幅达到14%,经管类涨幅肯定更大;还有17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一条线,导致全日制人数缩少了不少,划线是按全日制划线,然后把过线的让调到非全;还有推免生增多的影响。 大致是以上三种因素。七、18人数只会继续爆炸,而且国家越来越不希望大家去搞经济学,想发展实体经济。。所以不会降大多。八、不要超过325就行。328好慌。调剂的学校也找好了。。但还是希望留在一区。九、321的我看到你的贴留下了激动了泪水。十、我也分析过这些…但始终感觉34所只能反应高分层次分数段,今年这些数据说明确实高分惨败,同时国家线这附近的人也很有可能造成扎堆的情况,所以国家325到低了,并且很有可能精准到非0和5的线,比如324,326(参考教育学,应付考分段扎堆现象)。别说“高分考的低,中低档分数也会下降”这种理由,分析下数三的卷子,简单题都会做,超纲题,高数最后几个大题,线代两道大题成为分水岭,而概率论最后两题基础一般也都会做。所以个人还是觉得,楼主的这些数据,与国家线关系有点牵强,我也曾这么试过,但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尤其是34所平均分,还是太泛泛了,可以是数据汇总,楼主很用心,但并不具有预测国家线的足够说服力~ 当然,祝国家线310。十一、说服自己是最难的一关,只求这几天能睡个好觉,到时出线心平气和,泰然处之吧。十二、我只考了315,没什么戏,希望万一能卡到b区线,还能体验一下填调剂志愿的感觉。十三、我320兄弟但是数学60怎么办。感觉悲剧了啊。十四、理性分析一波,如果定到330绝大部分人过不了,数三90中等成绩吧,专业课中等成绩110吧(压分的话还达不到),然后政治英语必须要考130才行,恐怕有点难吧。最后不管国家线到底是多少分,都希望能够坦然面对,如果现在感觉分数比较悬的同学要尽快联系调剂学校,做好两手准备。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卡特琳

考研经济学院校对比分析 西财vs川大

同学们好呀,今天上岸君为你们带来经济学的院校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大学,这两所大学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且在国内都属于顶尖的财经类大学,是川渝两地小伙伴们的梦想院校,今天就让上岸君带各位同学走进这两所大学,让我们揭开它神秘的一面吧!一、四川大学关键词四川大学,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下辖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31个,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拥有丰厚的教学资源。重点学科: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二、西南财经大学关键词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重点学科:学校有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19年10月,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三、经济类考研难易程度分析&就业前景国家线: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内考研经济学的国家线走势,总体上呈稳定且上升的趋势,都是稳定在330分以上,这个分数在对比其他学科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是除了文学以外最高的分数线了,但是文学是不考数学的,而经济学是要考数学,所以足以证明经济学在考研里来说难度是不低的。各大高校考试风格差异:人大&上财:重视数理分析,对数学的要求对比其他院校更高。中南财:主要考察的是文字描述方面的能力,要有更好的逻辑思维。西财:也属于典型的文科式考法,对于考生的书写以及语言逻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川大:更偏重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考察央财:801偏文字描述,贸大和西财考题会结合热点,出的很活院校风格 — 参考书教材选择经济学的科目虽然不多,但是科目中纵向的教材是比较多的,我们常把这些教材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的教材,对于一般类院校参考用书一般是初级教材,一本类或者顶尖类大学我们参考用书一般是中高级教材。初级教材:主要是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考研的指导用书。中级教材:主要是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和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顶尖院校高级教材: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拓展》、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和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等。而且,名校也非常注重考察学生数理分析能力。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2019年川大经济学院就业率为94.47%,而西财平均就业率为92.7%,两所学校差距不大,西财的年薪大多数同学集中在10万的水平。川大没有细分到经济学院的统计,川大绝大多数同学也基本处于11万及以上的水平。所以两所学院粗略估计的话,薪资和前景都比较一致。四、川大&西财经济学专业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两所学校的报考难度,由于西财的经济学专业更加细分,而川大是把经济类的都放在了经济学院下面,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两张图,这是两所学校大部分的经济学专业。我们以金融学为例,可以看到这两所大学考试的差异,川大考的是货币金融学,而西财考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他们都会考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对理论部分的要求难度很大,但是他的优点也非常明显,对记忆的要求不高,重在理解。政治经济学对记忆方面要求的是很高的,因为他是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但是他的考点风格固定,记忆力比较好的同学是非常有优势的。经济学(专硕):我们以金融专硕为例:可以看到西财的报考人数是更多的,不过从报录比来看川大是低于西财的,但是我们能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每年的考试人数都是在逐年上升的,这表示今后的竞争会越来越大。院校分数线:西财20年录取分数线—以金专为例总录取人数:143初试第一:432分初试最后一名:380分(去除少干计划)初试分数线:380/48/72川大初试第一:409分初试最后一名:366(除去少干计划)复试分数线:365/58/87好啦,今天的川大vs西财经济学考研院校分析就结束啦,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嘛,可以给上岸君留言,上岸君会第一时间回复各位同学,最后再送各位同学一句话:“你要最先开始,最后离开”。预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从之丹穴

经济学专业高校综合排名,人大第一,谁能排第二?

经济学一直都是学生们报考的热门专业,高考阶段报考这个专业,大部分考生可能都是因为觉得这个专业“高大上”,很热门,所以才选择它。考研阶段目标更清晰,明白经济学专业,只有深入细分领域学习,将来就业优势才明显,才能拿到比较好的薪酬待遇。所以,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专业,要想学好它,只能选择某一方面去研究,而且如果只是在普通的高校就读,那么能学到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毕业后会比较难找工作。因此,笔者推荐考生们在报考经济类专业时,必须要报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大学,这样才能遇到知识,也为自己的研究生之路打好基础。下面,笔者就带大家来看一下2019年经济学专业高校的综合排名情况。能考上这25大学,那么将来的前途会非常广阔。经济学专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该校的经济学院成立于1998年,应用经济学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作为一所文科高校,人大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是领先于其他高校的。人大是最早引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高校之一,为我国经济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做出过重大大贡献。在人才培养、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开拓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是属于国内领先的地位。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北大的经济学科可以追溯到1912年建立的经济学系。在改革开放以后,北大设立的第一个学院就是经济学学院,可以说北大的经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时,全国顶尖的经济学家都汇聚在北大任教,这也奠定了北大经济学深厚的学术底蕴以及行业地位。加上每年各省高考的前几名都会进入北大的经济类专业学习,这也使得北大的经济学学科更有魅力。除了以上的两所高校外,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等都是传统的经济学名校,实力也是不容小视。像现在的财经类高校只是属于后起之秀,在实际的应用方面会比较强,但是在学术方面,则明显会不如传统的文科名校。经济学专业知识依靠本科的学历,就想找到好工作是比较难的,即使是以上经济学专业实力最强的25所高校的毕业生也是如此。因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是属于宏观范畴,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所以需要通过研究生阶段跟着导师深入学习,才能形成能力。

孰主张是

最新最全,LSE 经济史系所5个专业近年数据大解密

Economic History经济史学系系所信息系所特色:LSE经济史系有着悠久而卓越的研究和教学传统,以社会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为起点,在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下研究实体经济的发展。该系是迄今为止英国乃至全球经济,商业和社会历史领域最大的教研基地。其教师、访问学者和学生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宽广的研究领域,从中世纪到现代,亚非欧到全球,经济史到政策研究,金融贸易到移民和科技,都有所涉及。系所科研成果突出,其研究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或政府机构使用,并参与编辑Cliometrica,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Enterprise and Society等多个著名国际期刊。系所网址:https://www.lse.ac.uk/Economic-History该系所硕士专业共5个:经济史硕士 后进发展政治经济学硕士 经济史硕士(研究方向) 量化经济史硕士 全球经济史硕士(Erasmus Muns全额奖学金合作项目) 摆渡君之前曾分享过这个奖学金的传媒专业,有兴趣的读者请浏览此文:欧洲Erasmus Muns全额奖学金联合硕士之传媒专业拓展阅读(中国学生)1. 申请指南: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international-students/country-pages/china申请文件细则: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Prospective-students/Supporting-documents2. 研究生课程总览:https://www.lse.ac.uk/Programmes/Search-Courses?groupType=graate3. 语言要求(2021/2入学):https://www.lse.ac.uk/study-at-lse/Graate/Prospective-students/Entry-requirements/English-language-requirements数据解读数据说明● 专业录取率=专业录取人数/专业申请人数各专业数据列表首先,该系所共有5个细分专业。按近年的申请热度看,依次是经济史硕士,后进发展政治经济学硕士(MSc in Political Economy of Late Development),经济史硕士(研究方向),量化经济史硕士,全球经济史硕士(Erasmus Muns合作项目)。对比前两期分析的经济、金融等几个热门专业,这五个专业的申请人数都不算多。其中最受欢迎的经济史硕士申请人数在2018~2019有10%的下降,但2019~2020几乎无变化。热度排名第二的后进发展政治经济学专业的人数则是减少后跃升,其中2019~2020的增幅高达40%,值得注意。而其余的三个小众专业中,经济史硕士(研究方向)的申请人数逐年大减,2020的申请人数只有2018的一半;而量化经济史专业也同样有较剧烈的下降趋势。全球经济史硕士(EM合作项目)的申请人数则更少,但平稳上升。再来看一下这5个专业的录取情况。经济史硕士的录取和申请人数变化趋势相反,在申请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录取人数在2019~2020却出现了超过30%的增幅。后进发展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录取与申请人数的变化则比较同步,尤其是2019~2020录取人数的较大增加。经济史硕士(研究方向)的录取与申请人数逐年同步减少,而量化经济学硕士的录取人数则几乎不随申请人数的变化而变化。全球经济史专业(EM合作项目)则比较特别,录取人数几乎与申请人数完全持平。总的来说,在经济史系所5个专业的申请和录取情况可谓各有特点,后进发展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研究)的趋势,都是逐年降低;其他专业则没有发现较明显的规律,难以预测。因此,申请者应该脚踏实地,仔细根据细分专业的要求完善个人背景,增强竞争力,才能在甄选中获得最大保障。各专业录取比率由图可见,经济史硕士和后进发展政治经济学硕士的录取率都有较平稳的上升趋势,且基本都在25%~40%左右,相对而言竞争并不算非常激烈。经济史硕士(研究方向)的录取率则更高,几乎每两名申请者中就有一人能被录取。全球经济史硕士(EM合作项目)的高录取率更是凤毛麟角,但由于申请人数非常少,所以代表性并不强。录取率总体最低的是量化经济学专业,但2020年也有33.33%,甚至超过了后进发展政经学专业。总的来说,从录取率上来看,LSE经济史的5个专业都不算非常难申,但要注意的是,高录取率并不代表着申请难度的降低,更不能够保证任何个人的申请情况。申请建议LSE经济史系所中的五个专业各有侧重点,因此学生应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进行审慎选择。比如,经济史和经济史(研究方向)专业都结合了经济、统计、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培养,包括理论,评估,分析和解释,定量技术的运用等,但经济史(研究方向)更注重研究方法的培养,而经济史专业则侧重于理论和经济现象/问题的分析。量化经济学史专业则是专门为那些有坚固经济学基础,打算在该领域进一步深造的研究型人才而设。后进发展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领域则更加细化,顾名思义,是用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理论的方法来研究后进发展经济体(比如拉美、非洲等),以古鉴今,探究属于他们的更好的经济发展路径。 全球经济史硕士(Erasmus Muns全额奖学金合作项目)则是一个较小众,但也相当有趣和有价值的一个选项。Erasmus Muns Joint Master Degree是一个由欧盟资助的,由全球多所高校共同合作的1~2年的全额奖学金硕士项目,学生可以在至少两个国家的合作院校学习,并获得多国承认的学习证书。我们曾经发过相关的介绍文章:欧洲Erasmus Muns全额奖学金联合硕士之传媒专业该系所的5个硕士专业对学术水平要求都较高,经济史、经济史(研究方向)和后进发展政治经济学专业都要求申请者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2:1学士学位,不要求GRE或GMAT成绩;量化经济学专业则要求具有经济学或其他量化学科背景的一等荣誉学士学位(2:1学士学位也接受),且非英国经济学本科的申请者需提交GRE成绩。上述4个专业对语言成绩的要求都很高,雅思总分、阅读和写作都需达到7分,而听力和口语最低是6.5。总体而言,该系所的专业中除全球经济史(EM合作项目)外,对本科成绩和学科背景都有较高要求或限制,对语言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的要求更是高于一般专业。因此,虽然该系所录取率不算低,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该系所本身的高门槛就已经限制了一大批有意向学生的申请,真正的申请者都是比较优秀的人才。因此,有意申请的同学仍需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语言能力,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占领优势。所以,申请者想要提高申请几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需要先确定自身的专业背景与实践经验是否与该专业要求相匹配;对于跨专业或是原专业与该专业知识跨度较大的申请者而言,更应该事先多了解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等内容,因为跨专业入读可能会产生学科知识之间的融汇,具备一定难度。其次,若申请者的语言或者其他方面不满足该专业的入学要求,申请者可考虑进行专业的背景提升或语言考试的培训等途径;再者,申请资料搜集与个人文书的撰写,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应该注意有侧重点地将自己的优势与该专业的要求进行匹配与结合。但是,若对自己目前的情况不能确定,想具体了解自己是否具备申请该专业的优势,以及如何可以提升个人申请竞争力,可以随时咨询摆渡学人客服小渡,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分析。

火蜥蜴

美国经济类研究生专业各大排名推荐

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对于美国硕士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美国五花八门的专业中经济 类专业是一直属于热门专业,除了成熟的课程体系还得益于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而为了去一所好的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参考美国经济类研究生专业排名,这份排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一、美国经济类研究生专业世界排名1.THE世界大学是商业与经济专业排名下列的排名是美国经济类研究生专业排名在THE排名榜单上的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其中10所大学中,美国大学占了8所。THE世界大学专业排名是英国泰晤士根据汤姆森路透社的信息整理的,排名的主要依据是国际生比,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收入等进行的排名,对于美国大学排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2.QS研究生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排名QS世界大学对于美国经济类研究生专业排名的依据主要是学术声誉,雇员满意度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综合多个排名依据可以了解更详细更全面。二、2018年US NEWS 经济学专业美国大学排名美国经济类研究生专业学校推荐1.耶鲁大学在2018年US NEWS美国经济类研究生专业排名中,耶鲁大学是排名并列第1的学校。耶鲁大学研究生经济专业提供了一个具有挑战性和严格的学术项目,杰出且学术声誉高的教员,以及一个友好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师资力量上教员(不包括访客和研究生助教)人数达到50人,使其成为美国最大的经济学院之一。终身教授37人,副教授、副教授13人。耶鲁大学大约有125名博士生,师生比例非常高。课程内容上主要学习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历史,经济理论,产业组织,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等课程。2.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经济类研究生专业排名中位于前十,在专业上有先进政策与经济分析,先进政策与经济分析专业:(APEA)专门研究政府机构和政策如何影响市场监管,以及如何衡量政府项目的成败等问题。专业化的重点是汇集一套核心能力来评估一系列广泛的政策;这些工具包括经济分析、程序评估、风险评估以及统计和定量技术。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经济类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里面,选择多样,课程设置都是不同的,其中商学院的经济学硕士课程要求成功完成7门核心课程和3门选修课。学生在三个学期(秋季四门必修课程,春季三门必修课程和一门选修课,第二年秋季两门选修课)达到硕士学位课程要求。

孔穿

2018年学长学姐告诉你,这个才是考研经济学报考的正确姿势

考研报考是最关键的,那么如何才能选择好一个自己适合的专业与院校呢?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而考研,为了避免大家继续去撞车像上海财经大学那样1000多人报考就录取几十个人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长学姐对经济学报考的认识吧。学长一:我是15考研,本科末流985金融,看到很多同学在谈跨考金融,想以我的见闻谈一谈这个问题。1,考研院校歧视问题。确实有,但老师歧视的并不是本科的出身,而是它所带来的整体素质差异。实践证明不跨校的考研生在日后的实验和就业中确实占有一定优势,并非偶然。当然这种差距并非不可弥补,请大家相互理解吧。2,规则。金融学硕的规则相对比较严重。专硕好一些。导师对于学硕就是生命。上财金融学硕都是直博,传递了一些信号。3,跨专业。本科金融再读金融其实效果并不好。这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本科专业有数学,统计,计算机,会计,法律,英语,小语种。其他的专业一定要三思,跨了之后或许你会发现还不如自己原来的专业,或者跨别的专业更有性价比。4,难度。211以上的金融相关学硕,基本上就要做好主动被规则和二战的准备,与努力无关。专硕略好,不用搞定导师,但难度依然很大,努力只是底线。建议大家查查报录比就知道了,注意增加的推免人数。而且北京上海的公共课和985专业课都存在压分现象。以400为线准备吧。5,就业。可说的太多。概括一下:计算机,数学,小语种,会计,法律。除了金融之外大家必须要精通其中至少两种,拿到相应证书。英语至少达到考研70分级别。才有大家所期待的好出路。建议大家先想好自己将来究竟想从事哪方面金融行业,在哪里就业生活,然后再决定。这样针对性比较强,单纯朦胧的向往金融实在不可取。 注:仅供考研同龄参考,仅个人见解。如果是长得漂亮或帅,家里有钱,家里有背景,本地人不出省,本科c9名校。以上具备两者以上,不用看本文。学姐二:我是跨专业的一个本科生,我一心想读经济学,一战的时候我死在了复试上了,我基本上都没有犹豫就选择了二战,我本科是工程专业的,但是女生学工程的多但是干这行的就比较少,我的目标就是经济学,死磕上它了,就是喜欢它,其实我对经济学多少还是有点了解的,开始选错了专业就用自己的课外时间来看经济学的书,家里都挺支持的反正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我一战的时候除了单一的准备,我就没有多了解我自己也知道我的考的专业人比较多,我就想多考点分多看一本书,其实考研除了多读书还要学会了解掌握考研相关专业的动态信息和分析你的入手点在哪里,我就分享一下我考研的时候对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一些了解吧!近几年考研大热,其中经济学更热。比如金融,国贸等专业甚至出现了某些985名牌学校初试370没有复试资格,初试390+复试被淘汰。SO 在如此局面下经济学的学子在择校择专业大多一筹莫展。在热门学校热门地区面前完全蒙圈。下面我来抛砖引玉,给广大生活在水生火热的考生分析分析,纯干货。其一,第一个我要讲的一个必要重要的概念,大多数同学觉得目标院校的专业很好学校很好那自然考研难,另一个学校专业很差学校很差那考研自然简单。这个是非常错误的。由于究其根本考研是个选拔性考研,跟四六级这样的等级性考试(它是考了425给你个证就完了)。选拔性考试的难度是完全由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前的比例决定的。比如你是个笨蛋但是你的对手都是大笨蛋,结果是你胜利。如果你是高手你对手的高高手,你一样考不上。这个是最重要的。其二其实同学院校专业专业的选择,根本上就只考虑院校,专业,地区三个因数。下面我们具体的谈一谈学校来说大概分两大类,传统财经类学校,和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学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下面总结下财经类学校跟综合性学校的区别,综合类院校关键就是“综合”这两个字,从我们研究生角度来说,有些交叉学科的资源会更加丰富一些(注意一下招生简介就懂有些文科理科工科都会有交叉学科),但前提是你的专业领域需要做一些跨学科较差,比如会计与大数据啊等等,会计学信息系统啊之类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综合类大学你能接触的人比较广,以后认识的人,接触的人更广,你的人脉也就更广。如果是985综合性大学,那么经费总体上来会多得多,但是综合类大学里面的院系也很多,能分给管理学院多少就不知道能有多少了。财经类大学的好就好在“专业”这两个字,比如西财是个211,但是肯定比川大这个985的财经学院好。术业有专攻,财经大学就是更加专业的老师教学,基本上你进校耳濡目染的全是跟财经相关的东西,接触的人也大部分是在财经领域大神啊。而且财经类大学在研究生层面上来说,在专业领域上面会划分的更深更细一些,并且财经大学的校友在财经领域很多,所以人脉上来说也很有优势,但是这也是有利也有弊的,万一你以后想转行,不做财经这类的,你的人脉相当于废了。除非你去非财经领域,那就有些困难了。反正这些个问题不同的人会从不同角度去判断,反正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看自己的看法啦,自己喜好什么,还有喜欢什么氛围的读书环境,如果想去一个古色古香的大学感受一下,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是首选,很多浙江江苏的大学都特别古香古色 ,如果对某一领域自己特别有兴趣而且很喜欢财经的氛围,那么财经类大学是不二的选择。很多同学在专业院校的选择上不知道咋入手,其实考研专业院校的选择是可以标准化的,但是必须要依赖数据化、科学化,下面我们总结了科学选择专业院校的18大步骤。大家如果感觉有用请点关注关注我们帮忙转发。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片山

290万!史上考研人数最高: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12月22日,也就是今天,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开考,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2018激增52万人,增幅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创下历年来最高纪录。在不考虑提前考研学生的前提下,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860万,这意味着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而不是找工作。1到底考研是为了不想工作,还是为了工作而考研曾国藩同太平军打仗时,打一仗败一仗,不得已向皇上上书“臣屡败屡战,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从强调每次战斗都失败变成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赞赏有加。这个故事和现在考研浪潮颇有共同之处,往消极方面想考研是为了不想工作,至少是现在还不想出去找工作,往积极方面想考研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就业。根据12月2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对考研动机调查显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为首要动机,占比36%;而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的动机占比21%屈居其后。因此,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确让一部分学生选择了继续读书进修。2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就业形势严峻应届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应届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60万。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除了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率、薪酬情况也让不少应届毕业生在心理打退堂鼓,根据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待遇远低于自身的期望值。就业率理想,但离职率偏高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9%,失业率为8.1%,这个还算达标,毕竟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是煞费苦心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但201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而且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因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而主动离职。薪资低于预期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4317元,比2016届增长329元。其中,本科毕业生月收入4774元,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3860元。就业满意度低,与职业期待差别大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主要原因就是收入低,发展空间不够。2017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49%。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和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3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教育春天经济下行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迫使不少应届学生选择考研来暂时躲避就业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就业竞争力来适应大环境的严苛,这直接导致了考研人数的激增,反而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春天。但中国造的这张文凭也让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即使基层岗位空缺,也不想从平凡的岗位做起,甚至与还出现“大学毕业应聘前台要求月薪2万”的新闻,这部分人说不定先走进社会这所大学历练几年反而会收获更多。现在考研人数太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的,成年人的生活本就不容易,但无论如何我们只能努力向前,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邪斗邪

想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史吗?一文梳理历代经济变迁脉络

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思维定式,古代中国一直是“重农抑商”的国度。其实这么讲并不确切,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轻视工商业,他们一直在探索、变革经济管理模式。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历朝历代的经济变迁吧。一、东周:管仲变法和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却也是变革创新的时代。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砍了脑袋,天下诸侯失去向心力开启血拼模式,拼了命地要变大变强,而强大靠的是变革。“管仲变法”把齐国推上春秋五霸的舞台,“商鞅变法”则造就了一位天下霸主。这两次变法,以“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不同的姿态,奠定了中国千年经济治理模式的基础,后世的变革,基本上是在这两极之间摇摆。管仲主张“四民分业”、“以商止战”,他降低关税,鼓励外来商旅,甚至首开国营女市,以活跃市井,天下商贾云集齐国,国都临淄成了繁华都市,“摩肩接踵”的成语便是来自于此。搞活微观,管制宏观,他也是“盐铁专营”的始作俑者。农耕时代,盐和铁是最为重要的两大支柱产业。不过管仲的盐铁专营,并不是政府亲自开国营盐场铁厂,盐业实行的是专卖政策,开放盐池让民间自由生产,再由国家统一收购,控制的是销售和价格;冶铁业实行的是国有民营,强调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把经营权下放给民间商人,按比例分配利润,正是后世“资产国有、承包经营”的雏形。商鞅则是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他仇视商人和商品流通,通过控制粮食买卖和矿山国有化、工商业重税政策、户籍登记限制人口流动、取缔货币以物易物等措施强力限制工商业。然后他把所有秦国人都变成了农民,废井田,开阡陌,以土地私有让国民都去种地,从此土地私有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度。把秦国变成一个大农场之后,商鞅推行了军爵制度,于是贵族制土崩瓦解,贵族被取消特权,一切以军功封赏。种地,有吃的,富国;军功,要杀敌,强兵,秦国的铁血战士由此诞生。二、两汉:汉武帝变法和王莽新政西汉初年,百废待兴。朝廷放开了自商鞅以来的全面管制政策,免关税,除田赋,放松山林矿藏专营,文景两帝崇尚道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到“文景之治”末期,自由商人集团崛起,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地方诸侯势力庞大,中央集权出现旁落;权贵与商人结成交易同盟,败坏吏治。于是汉武大帝任命桑弘羊再次进行改革。盐铁再度国营化,把铸钱、酿酒也囊括进来。流通改革实行“均输”和“平准”。“均输”,就是统购统销;“平准”,就是物价管制,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税收改革实行告缗令和算缗令,为应对匈奴作战和饥民赈灾,令全国有产者如实上报财产,据此征收资产税,是为“算缗”。结果“富豪皆争匿财”,武帝使了招狠的,鼓励举报,有敢于告发的人,官府赏没收所得财产的一半,于是全国的中产阶级全部破产了。汉武帝改革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经济治理基本模型,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与中央对抗的力量锐减。但国营化政策增加的财政收入大多用于国防军备,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加大财力消耗,使百姓愁苦不堪,至武帝晚年“天下困弊,盗贼群起”,武帝遂下“罪己诏”,中央政策又趋于宽松。儒生王莽在中国历史上算一个异类,因此有人戏说他是个穿越者。武帝之后,皇权羸弱,中央朝纲渐被外戚和宦官把持,地方世族豪强也趁势崛起。外戚王莽篡了位,他的改革围绕财政、货币和土地展开。他推出“五均六箢”,其实就是全面恢复盐铁专营和均输、平准二法,却剥夺了民间工商业所有利润。他改革币制,短短七年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却致使金融秩序大乱。他推进土地改革,恢复全面的土地国有制,然后平均分配给农民种,一律不得买卖,是为“王田”,引起了中产以上利益集团的集体反抗。三、唐宋:小政府和王安石变法现代西方经济学倡导“小政府、大社会”,唐朝似乎是一个古代版本。李渊开国,把一切山泽盐税通通废除,国家专营的盐、铁、酒等产业全数由民间自主经营。唐朝中央实行六部制,比汉代十三曹少了七个部门,是一次很大的部门精简。李世民用官很少,官员按官职高低可以领一份“职份田”,这里还有个“公廨钱制度”,就是对富豪家庭定向征收一笔“特别财产税”,用来给官员发工资。在军费开支上,李世民的支出也很少,实行的是“军在藩镇”,由地方财政支出养驻军。但是分权过度的结果是发生了“安史之乱”,干弱枝强的景象俨然“文景之治”晚期的翻版。宋代的工商业非常发达,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公司、职业经理人、期货贸易和纸币。宋朝有几个不同前朝的经济政策,一是公开允许官员经商,二是不抑制土地兼并,三是对垄断资源的特许经营。官员经商是一次体制内的狂欢,授权经营则是官商经济的另外一翼。这里有两种模式,一曰“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政府拿出一块资源,向民间公开招标,价高者得。一曰“钞引”,类似于特许经营制,主要出现在暴利行业——盐业,商人拿钱向官府换取凭证,即“盐钞”,到指定地点支取食盐,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后世称货币为“钞票”始自于此。大宋开国一百年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于是宋神宗要搞改革,于是王安石登场了。王安石要走商鞅、汉武帝的路子,进行高度集中的国家主义改革。他搞均输法,管制重要生产资料的产销,结果衙门成了“政府型公司”,到处与民争利;他搞市易法,对城市商品零售进行国家垄断,结果经营范围越来越广,连水果、芝麻都被垄断起来,城市商品秩序被彻底破坏;他搞青苗法,要在春秋两收前给农民放贷款补助耕作,结果地方政府为贷款指标搞起了摊派,如果发生水灾旱灾,为收回本息还到处抓人,搞得农民卖地卖儿女。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充满重大争议的标杆性人物,他不修边幅,不通人情,不靠后台,不贪财好色,他的执政理想是好的,但是因为现实中变异的执行,换来了变异的结果。四、明清:铁桶战术和一盘散沙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历史性的,表明基于法家战略和儒家伦理的治国手段在经济改革领域已经无路可走,自北宋之后,南宋、明、清基本放弃了体制内的制度创新,其经济策略越来越谨小慎微,最终走进闭关锁国的死胡同。明清治国者发现,威胁帝位的因素无非两个,内忧,和外患。解内忧,削弱民间力量最为关键,那就打成一盘散沙;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是不二法门,那就变成一个滴水不进的铁桶。1942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后,明廷下令“闭关锁国”,沿海人民不得与来华番船发生任何贸易往来,否则以“私通外国”治罪。中国的海军体系自我毁灭,而恰恰在这一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国书,到达了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伟大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了。要把天下打成散沙,最好的模式就是男耕女织。朱元璋发动了“棉花革命”,大力推广棉花种植,江南乡村家家户户有织机一部,但这种分散化碎片化的模式根本无法形成规模化大生产。家庭纺织业的繁荣,造就了农户周边越来越多的交易集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经济和人口重心向乡村下沉。中国的城市化率在汉、唐、宋分别有17.5%、20.8%、22%,但到了明清已经下降到了7%。而明清两代的工商业更是完全陷入官商经济的泥潭,明清三大商帮——晋商、徽商、广东十三行商人全部因此而得利,商人完全沦落为一个寄生性阶层。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结构、扁平散点化市镇发展、加上反对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形成了一个符合中央要求的“超稳定结构”,这个结构将最终被洋枪利炮所打破。在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所说的代表人类文明最高水平的“世界时间”里,两汉以前,西方以古希腊、古罗马与东方双峰并峙;自隋唐始,西方堕入黑暗的中世纪,中国以盛唐富宋独享“世界时间”;至13世纪,西方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接踵而至,而明清则背对世界走向闭关锁国的樊笼,“世界时间”的钟摆开始摇摆,直到18世纪彻底偏向西方。读史明志,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读懂世界。

暴力街

高连奎《诞生在中国的经济学》:为何我们需要研究生存成本

一、经济发展并不会导致生存压力的降低人们总是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生存的压力会变小。但实践表明生存压力的大小与经济发达的程度并无正相关关系,收入的增长并不一定会给民众带来幸福感。美国、日本、欧洲可以算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地区,但是当地的中下层民众照样面临生存难题,甚至更严重。中国经济相对过去也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普通民众“养家糊口”却越来越不易。民众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增长的同时,生存成本也在增加,甚至增加得更快。世界各国民生问题越来越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众收入的增长赶不上生存成本的升高。经济发展通常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民众收入的提高;二是生存成本的提高。如果收入的提高不能覆盖生存成本的提高,生存的压力就会变得比原来更大。人们往往只看到经济发展所带来收入提高的一面,却很少有人研究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存成本的提高的负面影响。经济学家们经常研究如何提高民众的收入,却很少研究如何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笔者提出“生存成本经济学”就是以民众的“生存成本”为对象,并将如何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作为研究目标。经济一直发展,幸福感并不随之增强,从生存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就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变化的只是收入在提高,不变的是生存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所以幸福感没有增强。幸福不是与收入挂钩的,而是与收入与生存成本的比例挂钩的。二、生存成本与生活成本的区别在我的研究中,我用的是“生存成本”的概念,而不是用“生活成本”,这是因为某种程度上生活成本是可以压缩的,生活质量是可以有弹性的。但生存成本是不可以压缩的。如你可以用几千元的手机,也可以用几百元的手机,但是没有手机却不行,又如你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也可以只接受义务教育,但不接受教育是不行的,这些不仅是生活的问题,更是生存的问题,这也是生活问题与生存问题的区别。而且生存成本也不仅仅限于吃喝,生存成本是一个社会化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成本。生存成本是生活成本中的一部分,是维持必要生活所需要的成本。不同的人,生存成本在生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收入越低的人,生存成本在其生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高;收入越高的人,其生存成本在生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低。“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理论是旨在降低民众社会化生存所必须的成本的一套理论体系。建设“低生存成本型社会”,不是要降低民众的生活品质。而是在保持现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民众生存成本在生活成本中的比例,何使民众从高昂的生存成本之苦中解脱出来,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社会整体幸福。比如一个居民其收入为一万元每月,如果生存成本由5000元,降低到3000元,他就每月可以多出两千元用于改善生活,享受生活,这就是建设低生存成本社会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构成生存成本的要素也在增加,在古代,人们只需要解决吃和住的问题,生存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生存仅限于温饱问题。而现代社会生存问题就复杂多了,人类的生存除了温饱之外,还需要解决交通出行的问题、信息通信的问题、教育的问题等,生存成本所包含的要素大大增加。三、生存成本的升高是“生存模式”升级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模式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变迁的过程。这种生存模式的升级也会带来生存成本的升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模式、居住模式、交通模式、通信模式、工作模式、社交模式等都在升级。如从农村生活到城镇生活是一种生存模式变迁,从公交出行到汽车出行是一种生存模式的变迁,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也是生存模式的变迁,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再升级到智能手机也是一种生存模式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主流生存模式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90年代就变成了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21世纪就变成了楼房、汽车、电脑、手机等,生存模式升级的路径非常明显。生存模式越高级,民众生存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就越多。生存成本经济学认为科技进步是导致生存模式升级和生存成本升高的最根本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被发明出来,越来越多的服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让人们的生活在更加舒适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账单等着人们去支付。人类的生存成本其实是随着各种产品的发明、各种服务的出现不断被提高的,这些必须用我们的劳动成果——收入来换取,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既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也是生存成本不断提高的历史,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人类的生存模式升级的可怕之处在于,人们一旦进入了一种新的生存模式,再想回归到旧有的生存模式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只能选择社会大众普遍的生存模式才可以生存。如果坚持旧有的生存模式,将会生存得更加艰难。因为人不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现代人如果离开了手机、电脑、互联网,那么即使回到农村也是很难生存的。中国正处于城镇化时期,很多人喜欢用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进行比较,其实这样比较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城市人看起来收入比农村人高,但由于生存成本也高,其幸福感并不一定比农村人高。高连奎,经济学家,美国马萨诸塞州众议院经济学专业贡献奖获得者,国际信息发展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北大国经智库专家,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之新财税学派创始人,新华社高端访谈嘉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栏目嘉宾,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学者,也多次受邀为国内外顶级机构或其决策人士提供咨询或授课,国内如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北京市委讲师团、云南省委省政府,国外如华尔街顶级对冲基金公司、世界最大主权基金挪威中央银行、新加坡驻华大使馆等; 曾受邀参加TEDxbohaiwan大会演讲,为美联储货币委员讲解货币政策,受邀到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哥伦比亚大商学院等世界顶级机构演讲或授课,其新著《21世纪经济学通论》被美国哈佛大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