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学考研院校哪所好?看2019年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记事本

历史学考研院校哪所好?看2019年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

2019年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情况是怎样的?在选择历史学考研院校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今天,就让天津新东方小编来为您解答心中的疑惑吧!(一)金平果前十(二)校友会前十(三)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中国史前十(四)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世界史前十如果把各份统计报告综合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排在前面几名的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和北京师范大学。(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立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招收历史学、世界史两个专业本科生。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是复旦大学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则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当代中国史七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均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安排的需要,基本学科架构主要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则不限于此。除此三者外,还按照专门史、历史文献学、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等上述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组织。(三)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一级学科于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院的中国史学科,门类齐全,除以清史研究为突出特色外,秦汉、唐宋和民国史的研究力量也较为雄厚。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二级学科,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世界史学科则以西方中世纪和近现代史方面的研究力量较强,其环境史研究的特长,正逐渐形成。考古学科侧重北方民族考古,现正朝气蓬勃地快速发展,力图取得全面进步。(四)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已成为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和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中国古代史研究方向为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史等。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等。世界史学科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欧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英国史、俄国史、日本史等。历史文献学学科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等。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考古史、博物馆学等。

邵雍

分析:从历史发展中看研究生教育,未来扩招依旧是趋势和归途

考研常被我们当作人生的两大转折点之一,另一个是高考,由此可见,考研对于个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路口。如果说是10年前的大学生站在这个路口,那么他还可以很有底气的拒绝选择考研,然而如今情况有了巨大的转变,即使是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也不敢再说凭借着本科学历就能在职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因此考研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当然,随着报考人数以及招生人数的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研究生学历当真贬值了吗?今天就带大家从几十年的招生历史中来看研究生教育,除了帮你解决心中的疑惑,还能让你对招生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快来一起看看吧!今天的考研盛况研究生招生探索阶段(1949-1965)无论是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高等人才的支撑的,国家发展更是如此,我们国家也是深刻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早在1949年我们就在探索研究生教育。最初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探索是在模仿和学习国外模式,并且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对教育的内容和体制进行调整,以培养高等科学研究人才。但是后来受到一些形势和背景的影响,1966年就停止了研究生招生工作,接下来就是长达12年的停滞状态。早期研究生教育这是一次短暂的探索,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坚持下去,否则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有了这12年的经验与摸索,我们研究生招生肯定会发展和成熟的更快,说不定连我们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水平都要再上一个档次。这次十多年的停招,也是造成当时高层次人才较为匮乏的原因之一。尽管这次探索时间比较短暂,但是还是培养出了一批人才,这期间全国一共招收了大约2.34万人次,其中有1.64万名研究生顺利毕业。十几年才有一万多人毕业,与现在的341万人报考、预计招收100多万人对比,差距真的是让人唏嘘和感叹啊。教育和经济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当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后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也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因此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可能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的。恢复阶段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恢复阶段(1978-1980)在长达12年的空白期之后,1977年10月教育部才做出了重启研究生招生的决定,这次重启之后,研究生招生工作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40多年来为我们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也都在他们自己的时代为我们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7年决定重启之后,77、78两年招生计划进行了合并,并统一划分为78年招生,这也是我们研究生招生名额首次突破万人规模。据统计,当年有6万余人报考,最终录取一万余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第一所研究生院也是在这个时期成立的,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北京成立,当年就招收了300多名研究生。这次重启与恢复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这个期间,我们还培养了第一批博士研究生,虽然仅仅只有13人,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具有了独立培养博士的能力。这些都为后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8级研究生研究生招生逐渐成熟阶段(1981-1998)从恢复到发展,再到逐渐成熟,这是一个相对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期间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研究生数量大幅度上升从81年到98年,研究生数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从硕士学位授予的的数量来看就可见端倪,16年间硕士研究生授予数量增长了7.2倍。当然这其中的一方面原因也是前期的基数较低,而且这个增长曲线也不是单方向上涨的,曾在88年达到一个短期的巅峰,然后又持续下降在93年的时候落到最低处,从此之后就是一个爬升的过程,直到96年又重新达到88年的规模。不仅研究生数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这个期间学位授予单位数量也有了质的提升,这也为我们后期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由81年的358个上升到了98年的687个,博士研究生授予单位由81年的151个发展到了98年的326个,学位授予单位的增加不仅意味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更加意味着我们研究生教育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升。81年研究生教育本硕比例下降在这个展期间在校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速度是远高于在校本科生的增长速度的,因此本硕比例由81年的56.4:1降低为98年的11.2:1,时至今日这个比例已经降为了个位数。本硕比例降低一方面是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选择深造的本科生数量也在增加。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调整传统的硕士学位是科学学位,但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渐在专业领域上进行细分,目的是为了培养各门类的高级人才,例如91年开展了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95年建立了建筑学硕士,专业的多样化和丰富化使得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更加合理和全面。同时在这个期间专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好的调整,例如硕士学位的授予集中在工学和理学方面,这也是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研究生招生快速发展阶段(1999-至今)我们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成为了教育大国,尤其是近两年研究生报考增长人数已经连续两年突破50万人次,如果按照这个增长趋势,那么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可能会突破400万。从1999年至今,研究生招生发展迅速,这种迅速发展的态势最为明显的表现点就是研究生招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1999年的报考人数为31.9万人,而时至今日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341万,超过十倍的增长幅度,人数创下历史新高;研究生招生人数也是从1999年的9.22万上升到了2020年的100万(预计)。随着近年研究生数量的剧增,关于研究生含金量下降的言语越来越多,相信大家都听到过“研究生遍地走”、“硕士学历不值钱”之类的话吧!但是事实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事实跟大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从研究生目前的存量来看,我们至今研究生招生应该在800多万,与总人口相比,大约170人里面才有一个研究生,这个比例真的不高。如果说直接在国内相比给人的直观感受不明显,那么接下来将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你就知道了。人才济济研究生现有招生规模依旧较低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总体来说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从图片中我么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09年到2018年,十年间研究生授予人数的变化,美国从2009年的625000人增长到了816000人,增长率为30.56,我们从2009年的322615人增长到了2018年的543644人,增长率为86.51。单从增长率上来看,我们研究生招生的增长率来看还有具有很大优势的,这是因为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研究生扩招,尤其是今年扩招人数高达18.9万。但是从一个实际值来看,存在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在2018年硕士研究生授予人数为543644,然而美国在2009之前就已经达到这个规模,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2013年之后美国硕士研究生授予数量增速在放缓,而我们在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尤其是图中未画出的2019和2020年,因此这个差距会被慢慢缩小。数据对比总结目前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连续两年增长超50万人,这也是今年说是研究生大幅度扩招的原因之一,今年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认为研究生学历也要烂大街了。看了本篇文章,就应该知道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单单与美国相比我们的研究生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还需要继续发展,当然在发展的同时更要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专业机构的调整,这也是今年扩招偏向于工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主要原因。未来我们的研究生招生将会继续保持上涨的态势,可能会以更稳定的扩招方式来保证研究生每年的增量。考研现在考研非常火,而且以后会越来越火,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大比例的本科生加入到考研的队伍,这是我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经路程,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推动的,因此还在读本科的同学需要拔高自己的梦想,将读研作为自己人生的下一个目标。部分资料来源:熊卉. 硕士10年扩招盘点:如何扩?怎么招?[N]. 中国科学报,2020-03-31(008).刘蜀阳,韩志宏.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4):69-71.

巨人传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

2020年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预测:历史学(学硕)提示:分析了【历史学】学科2012-2019近8年的研究生(学硕)考研复试国家控制分数线,对2020年国家控制分数线进行预测,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2年-2019年)【历史学】学硕国家线(2016年-2019年)以上四图给出了明显的几个信息:第一:【历史学】总分近四年稳中有增,可以预计2020年总分将保持稳定.第二:近四年A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4,130左右第三:B类单科较为平稳,两个单科分别徘徊在40,123左右【历史学】2020年专业复试线(学硕)预测在扩招的影响下,国家线不会增加,可以得出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1)A类地区:总分325,单科(满分100分)43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32分.(2)B类地区 总分315,单科(满分100分)40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123分.预祝各位同学金榜题名!【注】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可关注本号或在此留言咨询,定及时回复,祝您考研成功!

乐与路

历史学考研这所院校只因为自主改统考嘛

去年河北大学的历史学考研,由自主命题改为了313统考,当时很多同学纷纷哀嚎给复习增加了难度,由只考中国史改为了中国史+世界史都要复习。有部分同学,甚至换了学校,导致了今年河北大学历史学一志愿录取情况有些惨烈。一、2020年河北大学原定招生计划2020年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拟招生人数:中国史拟招生27人,5人推免中国古代史招收16人专门史招收6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招收4人世界史拟接收4人,1人推免2020年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拟招生人数:拟招生32人,5人推免中国古代史招收27人历史文献学招收5人2020年河北大学实际一志愿与调剂河北大学复试比例150%(一志愿和调剂)二、一志愿复试情况历史学院上线情况:中国近现代史复试2人,分数分别为367分,324分;世界史一志愿没有人上线。宋史研究中心上线情况:中国古代史方向复试只有1人。调剂复试情况:中国史调剂进入复试44人,其中最高分400,最低分367。世界史调剂进复试人数6人,调剂最高分418,最低分371三、河北大学招生单位介绍河北大学历史学招生单位有历史学院和宋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历史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 1945 年天津工商学院的史地系,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出任首届系主任。1946-1952 年,先后由方豪、王华隆、钱君晔、王仁忱任系主任。1953 年,史地系分为历史系和地理系。20 世纪 50-60 年代,涌现出漆侠、李光壁、傅尚文、周庆基、乔明顺、李鼎芳、葛定华等史学专家。1984 年获得全国第二批、河北省第一个博士点。1993 年中国古代史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学科。1996 年,历史学科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1 年建成河北省唯一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 年,历史学被评定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2006年获批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2007 年,获准设立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历史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中国史获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世界史、考古学获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学院参与建设教育部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宋史与中外文明”项目。2016 年,中国史学科被河北省政府确立为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序列。宋史研究中心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由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1923—2001)创建于1982年,原称宋史研究室,1990年扩建为历史研究所,2000年组建为宋史研究中心,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是一个独立建制的以史学研究为主的研究教学单位。宋史研究中心自创建以来,主要从事宋辽夏金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政法史、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和学生培养工作,近年来又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史、文献文书整理等学术方向,为中心学科学术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经过两代学者三十多年的辛苦耕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图书资料、国际交流等方面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最新的历史学招生目录,在每年的9-10月份公布,大家复习备考的时候应该及时关注院校通知,如有变动,适时地调整自己的院校目标,平稳好自己的心态。更多院校信息,欢迎同学们多多关注,详情留言咨询哦~

大忽悠

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学科教学(历史)复试分数线

华中师范大学是学科教学(历史)热门考研院校之一,每年报考的人都比较多,为了让考研人更好的衡量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的报考情况,给大家整理了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学科教学(历史)复试分数线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人有所帮助。华中师范大学2020考研学科教学(历史)复试分数线及招生计划总分331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试科目(1)101 思想政治理论(2)204 英语二(3)333 教育综合(4)828 历史学综合报考学科教学历史的你,华中师范大学是你的目标院校吗?

敌基督

考研新人如何全面复习历史学?

很多考研新人刚准备考研时不知如何复习,也不知道几门公共课怎么安排时间进度,也不了解怎么找专业的参考书,今天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历史学考研如何复习。历史教材在历史教材方面考生可以参考比如以下书目:古代史: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古代史》,复习前期有空翻看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邱树森、陈振江的《新编中国通史》、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近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近代史》、参看章开沅、朱英的《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北师大版的《中国现代史》。史学动态:王世华《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教学教程参考》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历史辅导书辅导书大家可以关注长孙博系列的中国史大纲解析、名词解释、论述题、真题分析。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武月星的《中国现代史地图集》。视频课件同学们可以关注北京大学官网的中国史课件下载,有条件再看名校的中国史课件。都是视频课,学起来也有趣很多,可以当做劳逸结合。如何复习?中国古代史的复习必须是中国通史里的大头,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要下的功夫最大。所以《中国古代史教程》这本书务必做到连注解也不放过,每一章的章节引言,课后习题都要认真做下。注意对于古代史的代表性事件还要记忆时间,如安史之乱755至763年,陈桥兵变960年。对非主干的事件则要定性朝代早中晚期,可以下个大事年表记忆。古代史的复习效果整体要达到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能整理出框架,具体要达到对边缘知识点都要事无巨细的准备到。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比较明确,大概就是几次改革和运动。而中国现代史则政权更迭的较快。故看近代史时记忆数次运动主线,而现代史则要达到能背诵具体年份发生的事件的目标。在复习上课可以参考近现代史也是刷3遍,主干教材2遍,其他教材1遍。当然具体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而定。熟悉了这些资料以后要注意自己进行整理全部年份的初复试真题答案(留一年模考),结合手里的教材参考书做笔记。整理之后必须进行背诵。这个时候也可以翻看一下王世华的《中国史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教学教程参考》等书,将有启发的学术名家观点进行抄录。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卷子答题时间紧张,容易在考场上出现写不完的情况,所以在考前的模拟考试非常重要。如名词解释的答题时间不超过5分钟,而论述题要预留至少30分钟的答题时间。另外注意各个题型的答题思路。如名词解释,要注意将答题要点都写齐全。而论述题则有注意在基础史实的陈述上有所发散,可以适当引入学术界的一些评价。

诡拼车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考研经验备考指导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的主干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史、清史。主要研究内容有政治史与政治制度史、社会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国古代史学科的教学科研人才及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硕士生课程主要有:史学研究方法、人类学方法论、中国古代史文献与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名著研读、中国古代断代史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国古代农业问题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国外中国古代史研究论著选讲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重视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为国内外著名大学输送了众多优秀博士生,毕业生去向为高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出版部门及政府部门等。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3历史学综合历史学综合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学制三年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各项复试成绩均及格的,按加权综合分数,各一级学科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专项计划按照学校要求单列。录取名单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请考生及时查询。2020年复试录取情况2020年分数线:55 55 180 3352020年进入复试17人(最高387 最低336)2020年推免录取了11人2020年统考录取了9人(最高387 最低350)全部由中国古代史调剂过来的参考书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下册)》,河南大学出版社朱绍候、张海鹏、齐涛 主编《中国古代史 (新版 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李侃、李时岳 著:《中国近代史 (第四版) 》,中华书局出版章开沅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河南大学出版社王桧林、郭大钧 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桧林、郭大钧 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及历史文选相关书籍。2020年633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80分)。1.《徙戎论》2.律令格式3.上三旗4.改土归流5.《海国四说》6.《戊戌政变记》7.护法运动8.三民主义二、材料分析(50分)(一)广阳王深上言:“先朝都平城,以北边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非唯不废仕宦,乃更独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太和中,仆射李冲用事,凉州土人悉免厮役;帝乡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本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同族留京师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即为清途所隔,或多逃逸。乃峻边兵之格,镇人不听浮游在外,于是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之流涕!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或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踪,政以贿立,边人无不切齿。及阿那瑰背恩纵掠,发奔命追之,十五万众度沙漠,不日而还。边人见此援师,遂自意轻中国。尚书令臣崇求改镇为州,抑亦先觉,朝廷未许。而高阙戍主御下失和,拔陵杀之,遂相帅为乱,攻城掠地,所过夷灭,王师屡北,贼党日盛。此段之举,指望销平;而崔暹只轮不返,臣崇与臣逡巡复路,相与还次云中,将士之情莫不解体。今日所虑,非止西北,将恐诸镇寻亦如此,天下之事,何易可量!”书奏,不省。(《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一梁纪梁武帝普通五年)1. 解释材料中“复除”一词的含义(10分)。2. 北魏北镇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5分)。(二)《清高宗实录》中有关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人口数量的记载。1. 材料中两个人口数字的性质(7分)。2. 写出材料中“朕”的名字(3分)。3. 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15分)。三、论述题(四选三,每题40分,共120分)。1.西汉和北宋建国初年形势有何异同?各自是如何解决的?2.试述清朝选秀女的制度。3.晚清时期铁路建设的得与失。4.试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四、古代汉语(50分)。(一)夫春秋者繫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中國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備載其事形于目前理盡一言語無重出此其所以為長也至於賢士貞女高才雋德事當衝要者必盱衡而備言跡在沈冥者不枉道而詳說如絳縣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晉卿而獲記或以對齊君而見録其有賢如柳惠仁若顔回終不得彰其名氏顯其言行故論其細也則纎芥無遺語其粗也則丘山是棄此其所以為短也史記者紀以包舉大端傳以委曲細事表以譜列年爵志以總括遺漏逮於天文地理國典朝章顯隱必該洪纎靡失此其所以為長也刘知几《史通》(二)1. 古之人君於其臣也,尊之信之,禮貌以待之,故臣不挾術以干君,君亦不徇利而棄臣。春秋以降,主益替,臣益驕,於是始有倡爲刑名之學,以救時之弊,以尊君而抑臣者。商鞅以之強秦而卒以自终,秦人用鞅之法幷天下,愈益任法,蒙恬、李斯皆將相,久任事秦,以法誅之若刳羊豕然。古之能尊其君未有如秦者也,秦以胥史僕隸待其臣,而臣於秦者,亦盡頑頓無恥,無有與上同休戚者,商鞅之法不獨自而終以秦矣。漢文寛仁待下,而鼂錯以刑名進,錯知帝不能盡用,因請以術數敎太子,葢知太子之猜忌而投其所好也。天子在而自結太子,錯自此見輕於太子矣。吾聞以仁義治天下,未聞以術數治天下,以術數者好殺而不信其臣者也。钱大昕:《潛研堂文集》2.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林臣纂修实録,六科取故奏,部院咨陈牍而已。其于左右史记言动,阙如也。是故,无所考而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而不敢书。而其甚者,当笔之士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无所避而不欲书,即书,故无当也。史失求诸野乎,然而野史之弊三:一曰挟郄而多诬,其着人非能称公平贤者,寄雌黄于睚眦,若《双溪杂记》、《琐缀録》之类是也;二曰轻听而多舛,其人生长闾阎间,不复知县官事,谬闻而遂述之,若《枝山野记》、《剪胜野闻》之类是也;三曰好怪而多诞,或创为幽异可愕,以媚其人之好,不核而遂书之,若《客坐新闻》、《庚已编》之类是也。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

可不哀与

「司南考研经验贴」20届湖南师范大学学科历史考研经验贴

20学科历史考研分享我本科是湖北一所二本师范院校,专业是教育学,考研方向是学科历史教学,算是小跨,毕竟整个大学接触地跟历史有关的课程除了中外教史之外就是史纲了。我的考研成绩总分371,英语72,政治73,教育综合104,历史教学论122,排名36。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我自认考研该踩的不该踩的雷我全踩了个遍(……),所以想来造福学弟学妹,这些雷就别踩了!1、英语1.1单词单词很重要!真的很重要!做阅读需要单词,写作文也需要单词!有很多人会看恋恋有词的视频课,我觉得它确实可以提升兴趣吧,但是仅限前期,可以提前看,比如一二月份放寒假在家不能专心看书的时间可以每天看一个单元或者半个单元的单词视频,但是要边看边背吧,只看不背没效果,笔记的话我觉得可以就记书上,要是时间充裕可以记本子上,但是一般都不怎么会翻看。然后就是单词书一本就够了,单词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用买很多。1.2阅读阅读算是大头了吧,考研阅读分阅读和新题型,英语二比英语一容易一点,英语一和英语二的新题型也不大一样。对于阅读资料的选择一般都是推荐张剑的黄皮书,我买的就是这个,我考英语二但是我也把英语一的阅读从05年做到15年,用的是学姐给的考研真相。对比而言,我觉得其实《考研真相》更适合大部分人,毕竟英语基础特别好、每个句子都能没有障碍的阅读的人还是不多。考研真相就是会逐句分析,帮你理解每句话,但是黄皮书就是挑一些公认的难句分析一下,并不适合所有人,总还是有我这样的英语比较差的人的嘛!阅读我把英语一的十年题刷了一遍,就是逐篇逐字逐句的手译,虽然很费时间,但是确实提高很快,有助于分析句子结构、记单词哎反正好处多多,但是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吃力,不过熬过去就会好很多,并且你会发现进步真的很大!刷完之后我开始做英语二的阅读,第一遍还是手译,第二遍的时候就是做AB句(这是司南的康康学姐教的!)A句就是题干+答案,B句就是与A句对应的原文,即答案出处,并且分析选这个答案的原因,把真题吃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视频梳理思路(视频就推荐唐迟的!真的讲的很清楚,还有各种技巧!),掌握一些真题的技巧方便解题。第三遍的话还是做真题,这个时候你差不多都记住答案了,做真题的意义不在于对错,在于思路清晰,找到答案出处,并且检查自己的词汇、长难句是不是都懂。然后就是记得留两套最新的真题在最后做一次模拟,查缺补漏。新题型的话英语二的不怎么难,做真题就好了,一般都是同词重现或者同义替换。时间的话,我六月才开始做真题,前期一直在看单词和长难句,然后八月份才开始英语二第一遍,大概九月下旬开始的第二遍,十一月开始的第三遍。新题型十月开始,可以先看一下相关的视频了解一下题型,再练题,还是真题。别做模拟题,没用。1.3作文作文和完型我看的刘晓燕的视频,她真的是个狠人!作文她的风格很独特,反正看了就知道了,不用背几十篇模板,教你写自己的模板,我真的强推!然后完型,一个我打算献祭的题,看了她的课我基本上能保证拿7分!时间上,作文十月中旬开始看看视频,十一月中旬要有自己的模板并且背熟,十二月份就背、默写、练笔反正要能滚瓜烂熟。完型的话也是一样吧,能拿分就拿,反正它也有套路,全篇填A也能拿2-3分,考试的时候没时间可以这样,但是基础好的可以练一练。英语就说完了。昂我翻译是直接在手译阅读的时候练的,不行的话可以在做第二遍阅读的时候顺手练一下。2、政治这是我最不大行的一门了。政治复习的话一般都推荐肖秀荣的书,这书挺好的,内容很全。但是如果你是打算看徐涛的课那还是推荐买徐涛的核心考案吧,还有优题库,跟一下他的公众号可以看讲解历年真题,优题库后期会有刷题版,我觉得很好。肖秀荣的1000题很详细,很基础,有时间可以刷一遍牢固基础查缺补漏。大题后期我是随大流背肖四,其实我感觉不是押得准不准吧,主要是大部分人能写出来的答题术语就那些,背一点是一点,能用上就行。时间的话,可以从九月开始,在十月份过完一遍书上的基础知识,刷一遍一千题,十一月份二刷或者刷优题库听刷题版,十二月份等肖八出来刷刷选择题,看看笔记,大题可以看看,有时间有精力也可以去背,但是肖四必背,如果时间多可以看看公众号总结的各家押题卷的重复考点。3、专业课我考的是的教育专硕,两门专业课,专业课的话我是报了班的,如果大家要报班的话我比较推荐小一点的班,尤其是那种学生创业的,但是首先一定要靠谱哈。像我考湖南师大,我报的是司南考研,湖师大的学姐自己创业做起来的,不是很大,但好处就是很走心!说到这里我得夸一下司南考研了!虽然讲课的都是学长学姐,但是真的讲的很清晰!再有就是他们的服务真的巨好!报班帮你做计划,每个月有任务清单,每个月有回访监督你的学习进度,每天在群里发布作业供自行监测,每天更新教育热点……还有谈心反正就超级好!要说我打广告那我也没有广告费呀,反正因为我自己经历过所以这些都是真正感受过的。话题扯回来,说说复习专业课!首先,参考书目。可以在招生简章里面看,也可以去贴吧啥的都行,但是一定要多问,最好有直系学长学姐可以问,要是没有可以加表白墙啊啊啊啊!表白墙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一般发了肯定有人来加你,虽然很大可能是考研机构的,但是你问问参考书是啥别人肯定会告诉你的,别买错了,有的学校招生简章和实际参考书目不一样(比如湖师大的333)。其次,复习时间。三月份可以开始看书了,真的不早!拣最简单的那本书开始看,一遍一遍的看,由易到难,背书不用开始很早,不然你会很疲倦,差不多八月开始时间就很充裕,暑假宽松的时间尽量把书背一遍,后面就一遍一遍的背吧,专业课背熟肯定是必要的。再次,怎么复习。第一遍书就是感知教材嘛,第二遍就要理解了,尽量能理解每个知识点,第三遍可以做框架,很简单的那种,不要抄书不要抄书不要抄书!第四遍看重点内容,背目录。第五遍可以背你的简单框架,但是不要精细,仍然看书,一直看到七月份能看多少遍看多少遍,但是五月份之前一定要过完一遍专业书。八月份时候开始背,第一遍肯定难受,但是其实难受的不是第一遍,是第二遍!因为你会发现你啥也没记住!坚持下去就好。一定要记得复习前一天你背的,不用再背一遍,看一眼大点就好。十二月份的时候就只背大点,剩下的靠编,你可以的!然后中途背书背不住也不要炸,背不下来我就读,不想读我就看,反正就一遍一遍的看就好了!最后考前几天记得背一遍目录,这样碰到新题也可以每个单元抽一两点出来写上,总还是有分的。我的专业课复习是按中教史—外教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的顺序复习的,从寒假开始看中教史,四月份开始看专业课二,一天分给专业课的时间一定要是最多的。最后,模拟。我模拟了三次,我建议还是要模拟的,控制时间,同时检验知识点,查缺补漏。就这些吧,还有啥问题可以来问我,虽然成绩一般,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给你们一些经验的吧哈哈哈。

棒棒堂

大学、考研专业及就业方向——艺术、历史、教育类

大学、考研专业的艺术、历史、教育类主要包括4个分支,分别是艺术类、历史类、教育学类、体育学类。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各分支的就业单位和工作内容。1.艺术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类文化部门、广播电视局、宣传部门和文艺团体等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2.历史类历史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学校和宣传、出版社、新闻社、文化部门等有关的单位从事相关工作。3.教育学类教育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或到教育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等。4.体育学类体育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体委、体育研究机构及学校工作。工作的内容多为运动训练、裁判、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大学、考研专业及就业方向——工学类大学、考研专业及就业方向——农学类大学、考研专业及就业方向——文学类大学、考研专业及就业方向——医学类

明日

教育学考研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习备考规划

在教育学考研中无论学硕还是专硕都是会考查的科目。今天为各位带来教育学考研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习备考规划,希望老师所讲的内容能够帮助各位顺利开启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达到事备功半的效果,考研顺利上岸哦!文都比邻教研老师将从学科特点、考查目标、备考策略、热门院校真题剖析的角度为各位带来中国教育教育史的复习规划。一.学科特色中国教育史,从研究对象层面来说,整体上研究教育制度及教育思想。具体而言,研究教育制度、教育实践、教育事件、教育理论、教育论著、教育思潮等。中国教育史考查目标从备考的角度来说,中国教育史是大多数院校无论教育学学硕还是专硕都会考查的科目,其不仅对中国教育史进行单独考查,也会涉及中外教育史的综合考查。下面,文都比邻教研老师就具体为各位小伙伴分析中国教育史的考查目标。①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及近现代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特别关注不同时期的代表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教育制度、重大教育实践。②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思想家的经典著作、重要论述要加深理解并重点掌握,逐渐培养学习教育历史的科学研究方法。③能够对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实践进行分析、评价,探讨符合中国特色教育变革的启示。④通过中国教育史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热爱并愿意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各类教育工作者。二.备考策略参考书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教育史的参考书目如何确定呢?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院校官网指定参考书的,可以通过学习指定书目进行复习;有些院校指定了两本书作为参考书目,由于历史学科,其内容具有确定性,任何版本在基本历史事实方面都是一致的,只是在一些内容的侧重点及编排上有所差异,比邻教研组的老师结合考试大纲、命题特点及各位小伙伴的阅读感受,建议将孙培青老师主编的《中国教育史》(2019年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主要学习的教材,其它教材可以根据报考院校考试大纲及命题特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下面为具体备考阶段及策略①备考之初(4月-6月)在确定的目标院校的官网上,查找具体参考书目,注意在这时你查到的参考书目是2020年的参考书目,等2021年9月后各大院校的2021年硕士招生的参考书目正式发布后,小伙伴们要进行核对你所复习使用的参考书目、版次等,是否需要调整,比邻教育组也会实时更新参考书目,各位小伙伴敬请关注哦!这里老师提示下,北京理工大学633、河南大学333在2020年都没有考查中国教育史,要特别注意!!!本阶段的复习方法建议在通读中国教育史的参考教材基础上,参照2020年考试大纲,掌握历史发展脉络,具体来说,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包括几个方面;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是什么;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哪些教育实践探索。通过老师给出地这些提示,各位小伙伴们要建立自己个性化地知识结构框架,在进入下一阶段前,应该理清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结构框架,并做到将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教育制度及教育实践对应起来。②基础阶段(7月-8月)在上一阶段的阶段的基础上,对照2020年考试大纲,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的重要思想内容进行具体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及教育实践进行具体剖析。总结起来,本阶段,对照教材,将第一阶段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整理出自己的详细的独具个性化的笔记,实现中国教育史的知识体系的不断深化,为后续的背诵记忆奠定坚实基础。在这里,各位小伙伴们,还可以准备一下历年考试真题(学硕、专硕),对其中的主观题的考点在知识框架图中进行标注,从而做到心中不仅有知识结构及知识点,还有考点,很好地实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③冲刺阶段(9月-11月)进入这一阶段,就意味着各位小伙伴们实现凤凰涅槃的机会到了。其关键词就是背诵!背诵!背诵!(重要的问题说三遍)问题来了,如何才能高效的背诵呢?一句话,知识结构加历史背景加知识要点全部拿下!在备考之初,通读教材掌握地历史背景,基础阶段不断深化的理解性的知识结构在此阶段都会有它的用武之地。在利用我们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记忆规律,在背诵的同时,还将书中知识,淋漓尽致地运用了一次!背诵的阶段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在这里一定要制定一个背诵计划,并将背诵进度进行反馈,督促自己进行高效地背诵,同时注意在睡前,周末等时间进行阶段性复习。前期背诵比较慢,可以20天一遍,中期可以15一遍,后期可以10天一遍,同时,要利用自己标注的考点分布,进行有针对性地背诵,最大限度提高针对性。各位小伙伴不要担心,中国历史,大家都很熟悉,因此,中国教育史的背诵自然很简单哦!【友情提示】就参考书及大纲来说,在院校公布2021年教育学考研招生简章、考试大纲、专业目录、参考书目之后看一看书目,版次是否有变化,看看大纲中国教育史部分考查内容是否有增减,这一程序非常重要,请务必重视!各位小伙伴,背诵之余,也要适当分专题检验背诵成果哦,请各位小伙伴一定要找来历年真题(如果真题不够多,可以借鉴其他热门院校的真题)操练起来!同时,学习一下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会给大家的最后应试,带来更加满意的结果的!④模考阶段(12月-考前)首先祝贺各位,顺利进入考前最后一关,距离胜利越来越近了。这时,拿出自己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成套进行模考练习,完全模拟考试场景进行,全面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在进行全真模考试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完全按照考试情形进行,将每道题的答案完整地回答,遇到有困难的题目,也要运用知识储备加答题技巧进行回答,不要偷懒哦!三.真题剖析重要思想家、重要教育制度、重要教育实践①相关知识点不同题型考查如辨析题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教育学统考,2013-47】与简答题简述孔子的教师观【教育学统考2007-51】。②同类知识点反复考查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2012-哈尔滨师大】【2014-安徽师大】【2015-内蒙古师大】简述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2010-河南师大】【2015 -华南师大/陕西师大】【2017-贵州师大】【2020-武汉大学】重要著作内容、重要论述也要掌握有教无类【2020 -江苏师大】【2011-杭州师大/河南师大/湖南师大/ 辽宁师大/浙江师大/东北师大】【2012-杭州师大/云南师大】【2014-江苏师大/四川师大】【2017-河南师大】【2018-北师大/贵州师大】【2020-华中师大/沈阳师大/中央民大】《学记》【2010-华中师大】【2011-重庆师大/江苏师大/广西师大】【2013 -东北师大/天津师大/杭州师大】【2014-江西师大/辽宁师大】【2015-内蒙古师大】【2017-东北师大】【2019-内蒙古师大】【2020-陕西师大/武汉大学/淮北师大】简述《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及其含义。【2010-山东师大】【2013-重庆师大】【2017-天津师大】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2011-东北师大】【2017-山西师大】【2019-曲阜师大】中国教育史的同一观点不同思想家比较、教育观点相关的中外比较等均有考查①同一内容,不同人物教育思想比较的考查。有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体现出平等精神。请依据实例 ,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教育学统考,2012-55】请分别阐述孔丘、荀况和韩愈的教师观,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侧重点的变化。【教育学统考,2018-55】②中国教育史不同教育流派的相关观点比较。维新派相对洋务派提出了什么新的教育主张,有什么影响?【教育学统考,2019-55】③中国国内、中外教育实践、教育家思想的比较。论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教育学统考,2015-55】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教育学2010-55】试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并比较其异同。【教育学统考,2007-55】备注:没有标注教育学统考的均为专硕题目考查,只有题目内容的题型为名词解释。以上为教育学考研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习备考规划内容,在分析了中国教育史命题特点的基础上,各位小伙伴在平日备考中要注重知识的比较!关于中国教育史的备考规划,老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祝福各位小伙伴学业顺利,早日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