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临床启发+样本管理+巧妙设计=SCI 丨临床科研旅程

临床启发+样本管理+巧妙设计=SCI 丨临床科研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样本库前言:关于“从临床出发,快速简单的发SCI论文”话题第二弹。临床医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总是会碰到不同的患者,可我们怎样将其和科研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完美的利用临床医生的自身优势,做到“详细、管理、巧妙”这三点,就会发现临床医生,发SCI不是问题。关于“详细、管理、巧妙”具体怎么做,在文章最后给大家详细说明。今天我们以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杂志(IF 3.532)的一篇论文为例分享解析。该论文的题目是“Autoantibodies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are common among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elevated liver enzymes”,发表于2020。分享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吸引点:l 设计简单l 基于临床数据,临床医生即可完成l 研究对象常见,针对临床患者一、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任何器官系统。血清学上,SLE的特征是一系列自身抗体,通常包括抗核抗体(ANA)。虽然肝脏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靶器官,但在SLE过程中,血清中的肝酶值升高19–60%。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症状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药物诱导的损伤、脂肪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狼疮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然而,虽然PBC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 syndrome,PSS)相关的知识已被广泛认识,但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与SLE共存的研究却较少。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比,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对伴随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认识更为详细。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是评估瑞典两个特征明确的疾病,SLE(±继发性SS)和PSS病例中与AILD相关的自身抗体的患病率;其次,研究这些发现是否与肝脏损害的实验室体征相关。二、方法及主要结果本研究主要是对于不同临床病例的样本分析一般来说,研究方法都是大同小异,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如何能物尽其用,将临床医生所拥有的临床科研资源及临床样本通过巧妙的课题设计将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令其蒙尘,只是一沓沓病历单。患者案例纳入标准(临床案例必要点)280例诊断符合1982 ACR criteria (ACR-82)和/或Fries’ diagnostic Principle的SLE患者的血清样品。114例经诊断符合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criteria的pSS患者的血清样品。01 先前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分别对SLE患者和pSS患者病例进行复查分析。在取样时,8例SLE患者均为IF-ANA阳性,均因SLE表现不同而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在取样时,由于pSS的腺外表现,3例pSS患者都为IF-ANA阳性,并且都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02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其余的SLE病例中(n=272),42例(15%)检测到与AILD相关的自身抗体。在26例(9.6%)中检测到,而AIH相关自身抗体在15例(5.5%)中被发现(图1)。一名患者的血清学与PBC和AIH相关的自身抗体(Sp100、LC-1和SLA/LP)发生重叠。(图2)。在有PBC相关自身抗体的SLE患者中,有2例(7.4%)诊断为继发性SS(肝酶均在参考范围内),而PBC自身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有60例(24.5%)为继发性SS。两者无显著差异。包括血清学重叠患者在内,16例(5.9%)SLE患者发现AIH相关自身抗体,其中以SMA最为常见,12例(4.4%)检测出(图1)。图2显示了整个阳性的AILD相关自身抗体亚群的不同肝酶型的分布;血清学重叠的病例分别显示。在有AIH相关抗体的SLE患者病例中,4例(25%)被诊断为继发性SS,而AIH自身抗体阴性SLE患者中有62例(24.2%)诊断为继发性SS(无显著性)。总体来看,272例SLE患者中,230例(84.6%)的肝脏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均为阴性(不包括抗Ro52/SSA或不带PBC相关染色模式的IF-ANA阳性)。03 pSS(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在无已知AILD的pSS病例中(n=111),23例(20.7%)检测到AILD相关的自身抗体(图3)。9例(8.1%)患者检测到PBC相关自身抗体,而12例(10.8%)检测到AIH相关自身抗体。另外,有2例(1.8%)患者的SMA和AMA-M2有血清学重叠,且肝酶均正常。除1例GGT和抗sp100抗体升高外,9例PBC相关抗体患者的肝酶也在参考范围内。PBC相关最常见的自身抗体是AMA-M2(n=6);只有一个可以通过IF技术进行验证,并且其中3个抗BPO阳性。另外4例抗Sp100阳性,1例抗gp210阳性(图3)。111例患者中有14例(12.6%)出现AIH相关抗体,其中13例为SMA,1例为SLA/LP阳性。所有这些患者的肝酶均在参考范围内。图3:Venn图说明了111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与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相关的自身抗体的数量。04 SLE和pSS中的ANA与SLE发病时间点相反,280例SLE患者中有277例IF-ANA阳性时,横截面分析检测出202例(72.1%)呈阳性,仅2例(0.7%)发现了与PBC相关的IF-ANA阳性。2例(0.7%)显示着丝粒ANA(AC-3),其中1例确诊为PBC,其特征性AMA-M2阳性。最后一例着丝粒ANA(AC-3)患者未被诊断为AILD,肝酶在参考范围内,但抗SLA/LP检测呈阳性。114例pSS患者中,IF-ANA阳性84例(73.7%)。未观察到pBC相关的IF-ANA模式。1例(0.8%)未建立AILD的患者出现着丝粒-ANA(AC-3),但免疫印迹技术未检测到PBC相关的自身抗体。三、临床医生的自身优势及准备工作在这项研究中,需要抓住的点在于临床科研资源和样本,这是身为临床医生的自身优势。(1)详细-临床观察与记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患者的诊疗观察,发现其异同点,通过临床启发,这是很好的科研问题的来源。(2)管理-创建临床样本库:临床医生有最丰富的临床科研资源,有最为丰富的临床样本(不局限于样本,临床数据也很重要),这是自带优势。而生物样本库是各种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临床诊疗、药物靶点治疗研究、健康预防研究以及转化医学等的重要基础。针对临床生物样本库,建立专门的临床生物样本库,为临床样本的收集保存提供了规范化系统,每份样本均粘贴唯一二维码以便于识别,这样的样本库才能做成顶级研究。当然,这些可以和公司合作,有专门的管理系统。(3)巧妙-课题设计思路:根据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从临床样本取材,实验分组到实验验证等,一步一步围绕拟解决的问题逐步开展;设计巧而简单的课题方案,当然,这些也都可以与高校课题组、研究公司合作完成,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一篇文章,首先选题是很重要的一点,针对熟悉的内容临床医生很容易完成。利用临床医生的自身优势,做到“详细、管理、巧妙”这三点,就会发现临床医生发SCI不是问题。并且在目前的科研环境下,交叉合作已然是一种趋势,因此,临床医生可以与高校课题组、研究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结果。原文链接:Ahmad A, Heijke R, Eriksson P, Wirestam L, Kechagias S, Dahle C, Sjwall C. Autoantibodies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are common among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elevated liver enzymes. Clin Exp Immunol. 2020 Sep 10. doi: 10.1111/cei.1351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2910463.

独息

对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中伦理问题的反思

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是研究者针对要研究或要解决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形成的研究设想,应是集设计思想、研究目标、内容设计、技术路线、价值取向、伦理原则、成果追求为一体。对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反思,医刊汇编译发现,在医学科研方案设计中普遍存在伦理观念先天不足、伦理取向模糊不清、伦理选择无所适从、伦理思考相对薄弱等问题。一、设计思路中伦理观念的先天不足。设计思路,是指研究者在方案设计前及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及逻辑模式,是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的灵魂。当研究者设计思路中伦理观念存在先天不足时,制定的科研方案必定会存在重大的伦理缺陷。现实中,一些研究者通常不愿意谈及伦理,加之长期以来在医学科研领域存在的重技术研究轻伦理规范的倾向,也导致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缺乏基本的伦理规范意识,其几乎没有伦理层面的思考,或没有明确的伦理规范表述,对研究过程、研究方式、研究成果可能存在或诱发的伦理问题亦未作充分的分析与预测。二、科研目标设立中伦理取向的模糊不清。目标设立,是指研究者对此项研究的目的、期望达到的效果以及力争结果的高度概括,是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的根本。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有自身的目标和追求,而且必须是具体可见的,这样才能使研究的目标导向明确,主旨鲜明,成果可验。但隐藏在目标追求背后的却不仅仅是研究者的技术、价值取向,还应当包含和反映研究者的伦理取向。在设立研究目标时,反映伦理取向的内在或外在目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须的。然而,一些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的研究者在设立研究的目标时,技术目标非常清晰,但伦理取向却模糊不清。为达目标而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否符合伦理规范、研究手段是否为伦理规范所允许、对试验数据的获取是否具有伦理上的可行性、对临床新技术的实证是否具有伦理的合法性等,对这些问题常常考虑不足甚至模糊不清,他们过分注重研究要达到什么样的技术目标,忽视或轻视其中的伦理价值目标。三、科研内容设计中伦理选择的无所适从。内容设计,是指研究者沿着“研究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此项研究、如何进行此项研究、此项研究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其创新性与可行性如何、有什么样的预期研究成果”等思维逻辑来进行的,反映的是研究的全貌,并为课题立项的审查审批提供基本依据,这是方案设计的基础。作为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在内容设计上必然有一个研究内容与伦理选择相匹配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中,一些临床医学研究者,在研究方案设计中往往存在伦理选择无所适从的问题。例如,不知如何选择相应伦理规范,使研究内容与伦理选择相匹配。四、技术路线中伦理思考的相对薄弱。技术路线,是指研究者依据研究内容需要而设立的由不同研究步骤和若干研究环节构成的行动路径,是对研究内容具体每一步要怎样开展下去的技术思考和路径选择预设,是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和成果形成的关键。作为临床医学科学研究,除了关注技术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外,伦理问题也不可忽视,无论是动物实验,临床试验,还是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均应对相关伦理问题有所考虑。但一些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者,表现出对伦理规范掌握程度相对薄弱的问题,他们制定的技术路线,缺少对伦理的思考和选择,出现了伦理“短路”,重点思考的是如何突破技术上的难点与瓶颈,而较少思考在这种突破中如何做到伦理坚守,从而给研究路径和方案执行埋下伦理隐患,导致伦理问题与伦理风险的发生。

大火球

科学设计之肾的新发现丨临床科研

关键词: 肾内血流动力学、菊粉清除率、活体肾脏供体、肾小管肌酐分泌和重吸收、课题设计前言:近期我们推出临床医生快速发高质量的临床科研的相关推文,介绍研究思路,从而给临床医生以启发。我们格物团队也收到了各大医院医生的支持和相关咨询,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鼓励,我们也会为大家分享更多的研究思路,让临床医生也能轻松发文章。今天我们以KIDNEY & BLOOD PRESSURE RESEARCH杂志(IF:1.89)的一篇论文为例分享解析。该论文的题目是“Increased Glomerular Hydrostatic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Tubular Creatinine Reabsorption in Healthy Subjects”,发表于2020。分享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吸引点:Ⅰ、临床检测,临床医生即可完成Ⅱ、研究临床参数Ⅲ、临床医生来说不是问题研究背景Cr由近端小管分泌,因此Cr清除率(Ccr)可高估菊粉清除率(Cin)。然而,在某些情况下,Ccr甚至可能低估Cin。这说明Cr可以在小管中被重新吸收。目前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没有关于Cr管再吸收与临床参数(包括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的详细数据。因此,在本研究中,假设肾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能与肾小管Cr处理有关。此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有哪些临床参数,包括肾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能与肾小管中Cr的分泌和再吸收有关。另一个目的是评估肾小管中Cr处理是如何根据GFR的变化而变化的,以检查肾脏捐献者在肾捐赠前和捐赠1年后测量Cin和Ccr的肾小管分泌成分的变化。方法及主要结果本研究主要是通过临床检测来研究哪些临床参数,可能与肾小管中Cr的分泌和再吸收有关。研究方法都是做了哪些检测得出什么结果,大套路是大同小异的。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如何能让临床医生从中汲取临床科研思路从而快速发文章。研究方案经大阪市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伦理委员会(#3955)批准。肾捐赠者在医院评估其是否适合作为肾捐者。在研究对象入院后通过泌尿外科和肾脏内科,对其进行准确的肾功能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适合肾脏捐献。图1:血浆Cin和CPAH测定方案方案根据Horio等人的方法,采用1%菊粉和0.5%多环芳烃双输注技术同时测定Cin和CPAH。Cin,菊粉清除率;PAH,对氨基马尿酸盐;CPAH,对氨基马尿酸盐清除率。1、临床特征,肾功能和肾内血流动力学参数本研究纳入的80名受试者的临床特征见表1。其中25名受试者(31.3%)显示SFcr<0,这表明与Ccr相比,Cin的低估程度(图2)。表1:80例受试者的临床特征,55例SFcr&amp;gt;0,25例SFcr&amp;lt;0图2:Cin与Ccr之间的关系2、与SFcr相关的因素使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检查了SFcr与包括肾血流动力学参数在内的几个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SFcr与年龄、性别、BMI、血压或Ra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图3a),但SFcr与Re以及SFcr与Pglo之间存在显著或负相关(Re: r= - 0.30, p = 0.008; Pglo: r = - 0.39,p =0.001) (图3b, c)。图3:Ra和SFcr之间的关系(a),Re和SFcr之间的关系(b),以及Pglo和SFcr之间的关系(c)。Re与SFcr(b)及Pglo与SFcr(c)呈显著负相关,Ra与SFcr(a)无显著相关。虚线:SFcr=0,ns,无显著性。Ra,传入小动脉阻力;SFcr,Cr清除的分泌成分;Re,传出小动脉阻力;Pglo,肾小球静水压。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和血压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Re和Pglo是否与SFcr独立相关。调整后Re和Pglo与SFcr呈显著负相关(Re:β= 0.301,p= 0.012;Pglo:β= 0.269,p = 0.019)(表2,模型1和模型2)。在另一个同时纳入Re和Pglo作为自变量的模型中,只有Pglo与SFcr独立且显著相关(Re:β= - 0.173,p = 0.072;Pglo:β=0.660,p < 0.0001) (表2,模型3)。表2:与SFcr相关的因素(多元回归分析3、捐肾一年后SFcr变化对各种临床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简单回归分析,Cin(ΔCin)的变化与ΔSFcr显著负相关(r= 0.473, p = 0.035)(图4),表明SFcr随着捐献后Cin的减少而增加。表3:20例捐赠肾前及捐赠后1年测定Cin和Ccr的临床特点图4:肾脏捐赠(post-donation)后1年,Cin的变化之间的关系(ΔCin)(%)和SFcr(ΔSFcr)(%)临床医生的自身优势及准备工作医生做科研有哪些优势?那肯定是临床样本、临床资源和临床数据。(1)临床数据、报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患者的诊疗观察,发现其异同点,通过临床启发,这是很好的科研问题的来源。(2)注意:对于人体及动物实验,要提及是否有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以及是否获得患者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3)临床样本库:临床医生有最丰富的临床科研资源,有最为丰富的临床样本(不局限于样本,临床数据也很重要),这是自带优势。而生物样本库是各种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临床诊疗、药物靶点治疗研究、健康预防研究以及转化医学等的重要基础。针对临床生物样本库,建立专门的临床生物样本库,为临床样本的收集保存提供了规范化系统,每份样本均粘贴唯一二维码以便于识别,这样的样本库才能做成顶级研究。当然,这些可以和公司合作,有专门的管理系统。(4)简单的课题设计:根据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从临床样本取材,实验分组到实验验证等,一步一步围绕拟解决的问题逐步开展;设计巧而简单的课题方案,当然,这些也都可以与高校课题组、研究公司合作完成,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原文链接:Tsuda A, Ishimura E, Machiba Y, Uedono H, Nakatani S, Mori K, Uchida J, Emoto M. Increased Glomerular Hydrostatic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Tubular Creatinine Reabsorp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Kidney Blood Press Res. 2020 Nov 5:1-13. doi: 10.1159/00051083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152733.

漫才帮

正确处理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中的伦理关系

通常情况下,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价值性是对科研方案设计评审、评价的基本标准,也是判断一个科研选题是否可以立项的基本尺度,更是科研方案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因此,达晋编译认为,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真正要做到依据伦理规范,就必须处理好“四种”基本关系。一、研究的科学性与伦理规范性的关系。研究的科学性,是评价与衡量课题研究首要的标准与依据,主要是根据方案设计,看其选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其设计的思想、提出的观点、采用的方法、选择的研究路径、数据的统计、论证的逻辑、对成果的预期等是否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科技伦理的视角分析,科学技术为伦理道德充实真理的因子并为其开辟新的道路,伦理道德则为科学技术提供价值定向和精神动力,科学技术活动中“真”的要求,同时也应是“善”的要求,尤其在临床医学科研方案的设计上,应当既遵循科学性的要求,又依据一定的伦理规范,使方案设计最终既具有科学性,又与医学伦理相兼容。只有这样,方案设计中的科学性与伦理性的“双重”效应才会显现。二、研究的可行性与伦理现实性的关系。研究的可行性,是评价与衡量课题研究的基本标准与依据,主要是根据方案设计,看其在现实中是否有完成的可能性,在实践中是否有实现的现实性。没有可行性,再好的奇思妙想也会成为天方夜谭。但在临床医学科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课题研究本身的可行性,很少关注其伦理上的现实性。在所选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是否符合现行伦理规范,技术上的突破是否可被伦理认可,技术性的成果是否会带来技术伦理风险等方面没有作深层次的思考,就成为临床医学科研中的重大缺陷。技术上可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伦理上允许做的。因此,在临床医学科研方案的设计上,应当使方案设计最终既具有科研可行性,又具有伦理上的现实可行性。也就是说,在设计方案时,既要考虑选题完成的可行性,又要力求在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上不违背基本的伦理规范。三、研究的创新性与伦理坚守性的关系。研究的创新性,是评价与衡量课题研究重要的标准与依据,主要是根据方案设计,看此项研究的创新点在哪里,是原始创新还是改进创新,是研究思路的创新还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对传统的突破还是全新的建树等。没有创新性,科学研究就没有任何意义。但在临床医学科研中,人们往往尽最大努力去追求科技创新,有时甚至以忽略或放弃伦理坚守为代价。如果在临床医学科研中,只讲创新,不讲伦理坚守,轻易突破伦理底线,那么这种创新不仅违背伦理的价值,也可能危害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在临床医学科研方案的设计上,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又要进行伦理坚守。也就是在方案设计上,既要考虑创新的方式方法与途径,又要考虑如何在坚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去创新;既要瞄准创新目标,努力创造新成果;又要关注伦理坚守,才能使创新与伦理相得益彰。四、研究意义与伦理价值的关系。研究意义,是评价与衡量课题研究关键性的标准与依据,主要是根据方案设计,看此项研究与形成的成果,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方面如何,意义有多大。研究意义是科学研究所要追求的理想与现实目标,研究意义一般也分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大方面。在临床医学科学研究中,同样也必须正确处理好研究的意义与其伦理价值性的关系,既要关注研究的重大意义,又要重视相关研究在伦理方面的价值性。因为在临床医学科研方案的设计上,只有遵循研究伦理的价值追求,找到“不能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契合点,才是我们“只能做什么”的正确选择。使方案设计最终既具有鲜明的科研意义,又具有公认的伦理价值。

风雨

写临床科研论文没有门路,不如看看这几点体会

临床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医务工作者对科研课题继续探入研究的科学思维过程,是写作者把采集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加工,用文字撰写而成的具有原创性和独到性文章。一般来说,写好一篇科研论文,需要具备知识、知能、意志和思想感情等多种素质。下面,医刊汇编译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谈谈几点关于临床科研论文写作的体会。一、需要有坚实的文学素质。论文的写作,是用文字等书面语言符号使思维活动物质化、视觉化,不但使游移不定难以斟酌推敲的思维活动固定下来,而且便于把思维拓宽和引向纵深一使朦胧的意识变得明确,疏漏的思想困之缜密。因此,写作者必须具备坚实的文学素质,能熟练地掌握语言修辞,使写出的文章语言精确、清晰、翔实、简捷,典雅。这就要求写作者做到多读、多写。多读,要多读各种经典文学著作,多读各种医学杂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就是说,通过博览群书,才能开阔思路,活跃文思;多读才能汲取和丰富写作材料,掌握写作规律和写作技巧;多读还可以丰富词汇,了解各种句式和修辞方法;掌握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语言修辞的技巧。多写,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多写多练来掌握。不能抱有写一篇就能成功的侥幸心理,要持之以恒,一次写不成功,就多写几次,甚至几十次,直至成功。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有坚强的恒心和毅力,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写作规律和技巧。二、要勤于实践。撰写医学科研论文,必须植根于实践。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反复研究解决问题,不断积累具有规律性的经验。这就是写好论文最宝贵的原始资料。因此,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细微变化,不断总结积累,然后再进行反复实践验证,反复观察,进行思维推敲,不断深化提高,就会产生具有规律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理论依据。人们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宝贵的,但在应用时如果不注重天时、地理、个体的差异,宝贵的经验也是难以见效的。只有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缜密思考,知常迭变,适宜地制定临床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所以说,只有勤于实践,善于积累,才能写出好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三、要精于修改。医学论文虽然经过慎重的选题、严密的科研设计,但论文完成之后,仍然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修改论文应从深化主题、调整结构、修辞炼字等方面入手。1.深化主题。深化主题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认识过程,是创造性的劳动。临床科研论文就是把临床观察、实验结果经过思维推敲,不断深化提高,并从中提炼其理论意义,使假说更完善、观察更详尽。使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科学性、实用性,以期对临床具有更广泛的指导意义。2.调整结构。完成了主题的深化后,论文的修改应着眼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备逻辑性,论题与论据之间是否具备必然的逻辑联系,论证的层次是否清楚,是否符合论证逻辑结构要求,是否前后重叠、混乱不清,等等。3.修辞炼字。精炼简洁,论辨有力是写好论文的基本准则。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必须权衡益弊,认真核对验证数据,使准确无误,对个别不妥的字词和不必要的句子,甚至不必要的段落都应删去。要达到“章中无冗句,句中无冗字”。对论述不够详尽的地方,要补充、增加内容,使之透彻详尽。用精确简洁的语言修辞,使论辨有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新意,让人读后能给人一种新的启迪。

三昧

增强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中伦理规范的对策

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中的伦理规范,是指作为研究者,应在方案设计起点上,就注重反思和重视过往存在的伦理问题,正确处理好方案设计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并依据伦理规范开展相关研究活动,预测或防范可能诱发的伦理问题或伦理风险,使其拟议或设想中的研究过程、技术成果与伦理规范相匹配。由于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既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特性,又有医学研究的特征,因此在伦理规范上,既要遵循科研伦理,又要依据医学伦理,重在增强自觉性上。赛恩斯认为,研究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自觉增强在临床医学科研方案设计中的伦理规范。一、自觉强化科研方案设计中的伦理意识。自觉强化伦理意识,是指研究者要自觉地运用伦理意识,将伦理意识、道德情感和科研行为相统一,在实践中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研究者的伦理意识强,则在科研方案设计中依据伦理规范行为的意识强。因此,既要熟知科研伦理、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又要牢记在心,化作内心意识,形成牢固观念和信念,在从事临床科学研究时,才能成为方案设计上的“无形”抓手,潜移默化引导其行动。二、坚持以伦理规范为指导进行科研方案设计。科学无禁区,但科学研究有规范。研究者在设计临床科研方案时,应坚持以伦理规范为指导。首先,应当根据科研选题或研究项目,实现与相应科研伦理规范的“并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杜撰、不抄袭剽窃、不弄虚造假、不隐瞒不利结果等普遍性规范。其次,要实现与相应医学伦理规范的“对接”,如医学伦理学中的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护隐私原则等伦理规范,都是临床科研方案设计中必须遵循的。遵循这些规范,是把科研行为纳入伦理所允许的范畴,而不至突破伦理底线衍生或诱发伦理问题与风险。三、主动承担方案设计中的伦理责任。医学科研活动始终是主体对客体的活动,无论是选择项目、具体操作、观察实验、交流思想、构成假设系统,还是开拓创新等。主体的哲学立场,特别是价值标准自始至终起着复杂而微妙的作用。研究者必须考虑科研的社会影响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而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关注则是研究者伦理责任的首要问题。研究者在设计临床科研方案时,应意识到自己同时要担当伦理责任,在这方面,国外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组织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即应当有主动的伦理思考,有正确的伦理取向,有针对性的伦理选择,有清晰的伦理依据表述,要充分考虑科研活动的过程与影响,对有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预测与防范,并主动接受伦理审查,其科研成果经得起伦理检验,势必将医学科技发展与人类健康紧密结合起来。

利根

临床科研课题研究中常见的统计问题

临床科研课题设计与统计知识的应用密不可分。统计方法是医学科研的重要辅助工具,但往往不太引起广大专业人员重视。这一疏忽,对整个课题的研究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下面,蓝译编译结合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谈谈做临床课题中统计常见的问题,以此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注意。一、研究选题缺乏客观依据,主观性较强。这是常遇见的问题之一,要申请立项课题根本没有进行预试验,仅凭临床观察几个数据的直观感觉,来确定研究的方向与目的来设计课题,这是相当不严谨的题。即使课题的方向是对的,但由于缺乏预试验其研究样本数的确定无依据,不能推断总体且结论的代表性失准。这类现象,致使课题研究的失败率高,研究经费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抽样方法选择与操作不规范。就完全随机抽样方法来说,常演变为完全随意抽样方式。由于临床病例数的有限性与作为观察病例本身的患者有自主选择性,干扰了研究中正常的实验分组。出现了研究者按病例来诊的时间顺序或代表样本本身患者或医者的主观行为进行实验分组。这类带有主客观性因素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组方式与随机抽样方法完全不同,在之后的计算方式推算的总体、推算的数据是否有说服力方面都有问题。三、样本与总体概念混淆。研究最终表达是从样本推算或说明总体的情况,而在某些专业论文表述中,常以个体与样本的关系,替代了样本与总体的关系,以样本的表现直接代替为总体的表现。四、在研究过程管理中,缺乏规范的数据收集程序并且记录不够完善与及时。许多临床课题数据的收集仅靠病案记载,进行阶段性资料整理。由于临床病案记录通用性,若发现有遗漏记录的数据无法再补。阶段性整理会失去个体的客观差异的准确记录,而影响统计分析的差异描述。五、统计术语不达实验结果。统计分析要正确运用统计术语来表达实验结果,如:一般“率”下面附以X2值或P值,注明相差或不相差的程度,但X2值或P值的演算过程就不必列出,等等,这类统计常识也临床专业人员所缺乏的。此外,在论文撰写中,时有出现统计表应用纵横标目紊乱,或语言不通顺,或统计表内数字符号不准确等现象。

空瓶子

临床科研医学论文常见的选题方法

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意义重大的工作,既是交流经验、传播科技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临床科研医学论文写作中,选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医学论文。因此,临床科研选题要具有创新性。值得一提的是,所提出的创新,不是相对个人、本单位过去研究工作的水平而言,而是与国内外同行在所研究的领域内相比,第一次提出的见解,这种见解才是创新。或新技术开发,或提出某一假说,或找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因此,赛恩斯编译认为,临床科研要在反复论证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模仿和类比是简单、实用的常见方法。在医学科研的选题工作中,可以在充分学习他人的科研实践和自己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借助于模仿和类比的方法,提出问题,进行立题。二、以已选定的科研课题为基础,寻找细微的差异扩大选题。在科研实践中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闪光点,不是以前都能想到的,在课题实施中,可能出现偶然未能预料的现象,对这些偶然现象与细微差别进行分析,形成新的科学假说,一个新的课题产生了。这种巧妙地捕捉课题实施中有价值点的方法,是医学科研选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三、选题时改变已有成果的组合因素。科研设计有三要素,即施加因素、研究对象和实验效应,在每个命题中都能找到这三个要素。如果有意地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分改变,都可以形成一个新的课题。四、注意各种学科领域的空白点。科学选题中,莫过于填补空白最容易获得成果。发现空白,立即对这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作全面考证,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此方法应是临床工作者选择科研题目的首选。五、在有争论的焦点中问题中选题。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问题持不同观点者比比皆是。如果能抓住这些矛盾的焦点,通过临床论证,提出自已的观点和意见,更易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六、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单位选题。这种选题方式是针对自己特长、自己已取得的成绩、能开展的项目为依据,开始阶段选的课题更具有可行性。

龙拳天

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导读:为解决上海长海医院临床诊疗数据与科研数据各自独立采集,采集工作量大,以及人工采集造成的数据缺失、前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医院对电子病历、检查报告等做了相应改造。病种库管理系统可根据制定的科研病种CRF表单内容,有效地自动抽取科研病历数据。实现诊疗数据、科研数据同步采集,提升医院的科研能力,提高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是当今医院管理的关键问题。科研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医院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强化临床科研工作,提升临床科研能力,对于推动临床新思路、新技术的提出和延伸,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疗的有力结合,以及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科研步骤大致分为选题、查阅文献、确认研究的变量、假设形成、科研设计、原始资料的收集、科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写论文。其中医生在原始资料的收集、科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即临床科研数据采集步骤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满足科研数据同步采集需要的同时,减轻数据采集记录的庞大工作量是目前临床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临床科研数据采集存在的问题随着长海医院科研项目的开展,科研数据采集的巨大工作量已成为困扰科研医生的一大难题。医院目前科研数据采集的现状还是以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方式为主,医生根据每个病种所需数据进行人工补录,即事后记录。由于科研的数据收集与临床诊疗工作不同步,往往滞后于临床诊疗,于事后对所需的科研数据进行记录,难免丢失了重要的过程性数据。并且在进行转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核对,难免产生因人工失误造成的科研数据与诊疗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随着医院科研任务的增加,对临床科研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及采集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采集随着长海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各业务系统中累计了大量的医疗数据,为满足医院各病种科研需求,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提供优良有效的数据支持,减轻数据采集记录的庞大工作量,医院对电子病历、检查报告等做了相应改造,正逐步实现临床医疗、科研数据同步采集以及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采集步骤为解决医院临床诊疗数据与科研数据各自独立采集,采集工作量大,以及人工采集造成的数据缺失、前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医院对五个试点科研病种的数据采集工作分为几个步骤进行尝试实践。具体步骤、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数据采集步骤、流程采集元素确定试点科研病种的科室将所需科研数据按场景、时间进行分解,明确每个环节中需要采集的元素名称、元素内容,并制定科研病种的CRF表单。需明确采集元素的来源具体为病历文书、检查报告或检验报告等。医院五个试点科研病种中约2 300个研究元素需结构化。病历模板结构化医院的病历模板为半结构化模板,结构化内容以病历元素的形式保存在病历模板中,为满足科研需求,科室根据CRF表单内容,对科研病历模板中的元素进行高度结构化,利用标准化的医学术语设计科研病历模板,保证不同时期、不同业务记录的相同数据项内容表达一致。医院五个试点病种共包含86个科研病历模板、高度结构化近2 000个病历元素。研究型病例入组建立科研诊断、手术编码库,按照科研要求制定科研病历入组标准。科室收治患者时,根据患者入科诊断判断是否需将患者收治入组。患者入组后医生使用结构化的科研病历模板完整、准确地记录科研所需数据。患者相关检查亦需使用结构化的检查模板出具检查报告。数据对应及采集数据对应及采集工作分前期数据对应和后期数据采集。前期数据对应分为两部分,一为检查、检验报告数据对应。即升级改造试点科研病种涉及的检查报告系统,报告内容以数据库字段形式保存。检验报告数据已为结构化数据,无需再次改造。医院新上线的病种库管理系统可将检查、检验报告中数据对应到CRF表单中。二为病历文书数据对应。医院电子病历为半结构化病历,需导成XML格式进行结构化数据解析。病种库管理系统可通过XQUERY将XML格式的半结构化病历拆分成字段节点,并根据节点内容与CRF表单做对应。完成前期数据对应后,可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为实现多中心数据共享,医院将检查报告、检验报告等业务数据和XML病历文书存入CDR中。病种库管理系统根据已制定的CRF表单,定位到具体科研患者,从CDR中将患者的科研病历文书、检查报告和检验报告中的数据取出并展示在CRF表单中。数据质控医院数据质控为事后质控。医院定期将医生书写的科研病历导出为XML格式并导入到CDR中,由病种库管理系统抽取数据并将数据在CRF表单中展示。数据在CRF表单中展示后医生才可核查书写的病历是否符合CRF表单要求。一般此过程时间较长,无法在患者在院期间对医生进行预警提示。 检查报告结构化医院检查报告数据保存为大段文本形式,其中与科研相关的必要指标性数据尚未进行保存,不能完整记录科研方面的检查数据。因部分报告系统无法支持结构化报告,需对报告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结构化后的报告将以自然语言方式录入的报告数据按照医学术语的要求对科研要素项进行精准描述,并以数据库字段的形式保存。目前医院已完成放射、超声、病理、消化内镜、膀胱镜检查报告结构化。实施效果病种库管理系统可根据制定的科研病种CRF表单内容,有效地自动抽取科研病历数据,实现诊疗数据、科研数据同步采集。不仅减少数据采集的工作量,而且避免了人工采集造成的数据缺失、前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通过病种库管理系统共采集符合试点科研病种需求人数约1 500人,共自动抽取约40 000份病历数据。此部分数据既可进行全病种分析,也可根据科室需求筛选特定数据。科室可针对同一病种,设置不同研究方向,进而定制个性化CRF表单。此系统大幅提升了医院的科研能力,提高了医学科研工作者工作效率。病历的结构化程度提高后对医生书写病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历史病历数据未做高度结构化,导致历史病历数据无法根据此方式采集。长海医院目前还存在事后质控、无预警、历史病历数据无法精确采集等问题。后期考虑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病历进行后结构化处理,即利用中文分词、命名实体识别和语义关联抽取等技术对病历文本进行信息抽取和智能分析[5]。通过后结构化,可在保持医生书写习惯和思考逻辑的基础上,实现对病历数据结构化处理,从而提高数据质控效率,满足科研数据采集需求。文章来源:《中国数字医学》杂志2019年第2期,作者及单位:吴乐乐 高白 张燕 李菊阳 王志勇,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信息科。传播数字医学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资讯。

若唯无诏

搞科研,当然要追热点!丨临床科研

想要文章接收快,除了实验设计完整、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而有意义等等等等……还有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科研最新热点,掌握最新研究进展。那么最近几年基础科研的研究热点是什么?那必须要有微环境、生物标志物、生信分析、microRNA、lncRNA和外泌体等等,现在就来跟大家分享一篇今年刚发表的3分文章,结合了肿瘤微环境、lncRNA和生信分析等热点,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点的帮助!照片来源于网络研究思路下图是作者的数据分析流程和研究思路:图A通过分析36例RNA测序数据和TCGA数据库的54例RNA测序数据来鉴定肺癌细胞的外源性lncRNA; 图B 从肺肿瘤样品分离出免疫细胞的单细胞并作RNA测序分析;图C 在健康的血液中分离出免疫细胞的单细胞并作RNA测序分析;图D 通过免疫激活和基于siRNA的测定评估体外lncRNA的抗肿瘤活性。实验方法收集36例肺癌及其癌旁组织样本,做RNA测序,并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54例肺癌患者的外源性lncRNA。通过体外细胞毒性测定、siRNA和qPCR实验验证结果。结果解读1、表1为病例的具体情况。2、肺癌RNA测序数据含有外源性lncRNA作者从RNA测序和TCGA数据库中,挑出前10位在肺癌和正常组织差异最明显的lncRNA(表 2),前10位与PTPRC(白细胞标志物)正相关的lncRNA(表 3),前10位与LUMP(肿瘤中免疫细胞浸润的标志物)得分呈负相关的lncRNA(表 4)。结果表明,RNA测序检测出了外源性的lncRNA,这些外源性的lncRNA可能是浸润在肺癌的免疫细胞产生的。3、肺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LncRNA表达作者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RNA测序数据作比较,结果发现相较于正常组织,肺癌中LINC00861的表达水平较低。将分选的免疫细胞进行RNA测序,结果发现linc00861主要在免疫细胞中表达,与LUMP得分呈负相关。且linc00861表达的较低的患者显示5年总生存期明显较差。4、 LncRNA在正常的免疫细胞中表达作者从数据库GSE60424中的数据分析发现lncRNA在正常的免疫细胞中表达,且在不同的免疫细胞表达有一定的差异性。5、为了研究外源的lncRNA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作者鉴定了位于19q13.41染色体上的492个碱基对AC008750.1非编码转录本。发现此转录本仅在健康CD8+ T细胞和NK细胞中表达,作者同时分析了与AC008750.1相关的NKG7和SIGLEC1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C008750.1与NKG7之间可能存在顺式调节关系。6、最后作者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和敲低AC008750.1,验证AC008750.1的表达降低与NK细胞功能受损有关,表明免疫细胞中lncRNA的表达可影响NK细胞的抗肺肿瘤反应。小结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收集的病例样本进行RNA测序和数据库的生信分析实验来表明lncRNA在健康和浸润肿瘤的人类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最后通过数据库和基础实验表明lncRNA可作为肺癌肿瘤免疫反应的新型介体。这篇文章虽然数据看起来很多,但是多为生信分析,实际实验并不多,且研究内容较浅,而作者紧追热点,如肿瘤微环境和lncRNA等。我们在科研的同时要了解科研的最新热点,掌握最新研究进展,且尽量让研究与热点相结合,这样不但会让我们的文章尽快被接收,也可能助文章更上一层楼。参考文献:Sage AP, Ng KW, Marshall EA, et al. Assessment of long non-coding RNA expression reveals novel mediators of the lung tumour immune response. Sci Rep. 2020;10(1):16945. Published 2020 Oct 9. doi:10.1038/s41598-020-73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