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何高校发表那么多的顶级期刊论文,但仍感觉用处不大?春香传

为何高校发表那么多的顶级期刊论文,但仍感觉用处不大?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都在自然或者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的顶级期刊论文,为此一些高校也给予这些认为的作者很高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但是从公众实际感触来看,并没有感觉到这些。论文有多大的用处,仍然让人感觉用处不大。结合最近天津大学硕士举报其导师学术不端这一现象,作为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论文存在学术不端或者造假。即使一些论文发表在了顶级期刊上,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图片造假或者数据不可重复的问题。这就意味着。这些点击期刊上论文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价值是有限的,从而不能够带来多大的社会应用价值。第二,学术研究偏冷门,缺乏社会应用。除了一些顶级期刊论文存在学术不端或者学术造假现象以外,还有一些顶级期刊的论文比较冷门,研究领域与我们社会公众所知并不熟悉,这些研究往往属于数学物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因此很难直接对社会产生应用价值,社会公众更难以感知。第三,存在科研灌水现象。目前在大学各个教授以或者科学研究人员都存在着KPI科研绩效考核现象,如果科研人员科研绩效不达标,就会会被扣除一定的工资待遇,为此一些大学教授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待遇,就会盲目发表一些对社会没有价值的水刊,这一现象被称为科研灌水现象。比如生化环材,这四大天坑专业发表SCI论文就比较容易,很多该专业的研究人员往往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以上几种现象就造就了虽然目前我们的社会公众看到有很多论文都被发表在了顶级期刊上,但仍然难以感觉到它的价值存在。但是在学术圈存在的这一虚假学术繁荣现象,必须值得我们深思,不能够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造成了学术研究的空中楼阁,难以持续发展。而这一问题的改变,不仅仅需要科研人员自身同时还需要大学管理方式的改变,这样才能够引导学术进步。为何高校发表那么多的顶级期刊论文,但是仍然感觉用处不大?

对曰

一本期刊的“论文生意”:主编情妇从中介大量收稿,给钱再发

2017年5月16日,湖南省纪委发布的一则通报震动学术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求索》杂志社原主编乌东峰因严重违纪问题被立案审查。“政治上无知、经济上贪婪、道德上败坏”,官方如此概括对乌东峰的审查结论,并将其“双开”。通报同时提到,乌东峰违规经商办企业,直接参与投资多家企业;毫无道德底线,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并育有多名子女,长期利用党的学术期刊阵地和职务便利,伙同他人私自大肆收取作者财物,数额巨大,涉嫌受贿犯罪。2018年4月23日,湖南省检察院通报,桃江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求索》杂志社原主编、编辑、正处级干部乌东峰以涉嫌受贿罪提起公诉。乌东峰案是否已审理判决,目前尚无公开消息。但时隔一年后,中国裁判文书网至2018年8月底陆续公布了涉《求索》杂志案受贿、行贿的8份判决,经法院认定乌东峰收取的论文“版面费”共近千万元,其中,乌的情妇覃建军被认定伙同乌东峰收取至少814.95万元。判决显示,庞大的市场需求、资源垄断引发的权力寻租,催生一个关于“论文生意”的操作模式与完整利益链条,在《求索》杂志发表一篇论文被收取的“版面费”最高达到5万余元。由来已久的“版面费”在一篇发表于2012年关于乌东峰的人物报道中,称乌是“站在理论研究最前沿的著名学者”,并对乌的评价不惜笔黑,堆砌各种赞美之词:“浑身浸透了艺术细胞的学者,活跃的思维、儒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谦和的谈吐”,“视野广阔,思想深邃,见解独特,敢于创新……”当时,乌东峰担任学术期刊《求索》杂志主编已十年。公开履历显示,乌东峰于2002年-2013年任《求索》杂志主编,2014年-2016年任编辑。除主编身份外,乌东峰的头衔还包括湖南省优秀专家,湖南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浙江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和两个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等等。《求索》杂志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2003年被评为南大核心(CSSCI)期刊,简称C刊。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南大核心来源期刊,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国内最权威的一种,在现行论文评价体系中,在C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成为评职称等硬性指标。与国内多数纯学术期刊的境况相近,《求索》杂志曾经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关于收“版面费”,14年前在湖南省社科院内部便有争议。瞭望东方周刊曾在2004年报道:当年年初,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因反对乌东峰评优,遭乌东峰言语威胁,被传为“博士(乌东峰)扬言杀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何光岳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对《求索》“卖版面”不满。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时任湖南省社科院院长的朱有志介绍称,社科院每年给院刊《求索》的经费为8万元,当时维持不下去了,于是他提出公开招聘总编,乌东峰便是在2002年进入湖南省社科院,成为《求索》的总编(主编)。当时湖南省社科院对乌东峰确定了学术和经济两个指标。学术指标包括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观点摘要若干篇;经济指标则是社科院除了拨付8万元人头费外,盈亏全部由乌东峰承担,3年后每年上交社科院1万元。而乌东峰让《求索》摆脱困境的办法之一就是卖版面。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乌东峰称,他接手《求索》后,采取了“3个1/3”的办法实现效益:1/3版面免费刊登,还支付高出国内同类刊物3倍的稿费,以此吸引优秀稿件,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1/3是“国内交流”,这也是国内惯例,某学术单位赞助点钱,给他们一些版面;还有1/3是收费的,一个版收近1000元。乌东峰也在被查后交代,2008年底,湖南省社科院分管《求索》副院长提出来要他们思想放开一点,让他们自己去创收,可以收取版面费。湖南多名高校教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求索》杂志收取版面费,多年来一直“名声在外”,舆论反应强烈,早在2010年学者杨玉圣曾公开批评求索收版面费“臭名昭著”。一名副教授透露说,湖南有个别高校甚至规定本校教师在《求索》发论文,(考核、评职称)不算数。澎湃新闻从上述公开的判决书中发现,虽然乌东峰等人收取“版面费”的历史长达十数年,但认定属于受贿的时间从2013年开始。法院的依据是200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禁止收费约稿编印图书和期刊的通知》及2012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的《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管理办法(暂行)》。前者明确规定:任何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向供稿个人和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后者也规定: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版面费。法院认为,根据上述规定,《求索》杂志自2013年1月1日起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版面费。情妇的“生意”:“一分钱也没有交给杂志社”自2014年起,乌东峰便不再是《求索》杂志主编,但仍留任编辑。而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这是一次非正常的职务调整,乌东峰系被免职。免职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上级部门纠“四风”巡视活动中被群众举报;二是《求索》杂志未能通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的年度考核。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院规划办公室对《求索》2013年度考核情况的通报显示:认定《求索》存在收取版面费问题,决定对《求索》停拨资助经费,追回已拨剩余经费,限期整改。在乌东峰被免职之后,2014年2月,湖南社科院曾在官网刊登《关于求索杂志录用稿件严禁收取版面费的公告》,公开承诺“本刊对录用的稿件,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任何中介以求索杂志名义约稿并收取版面费,本刊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然而,随着乌东峰等人落马及相关案情披露显示,所谓严禁收“版面费”的公告,不过是掩耳盗铃,“潜规则”仍大行其道。据湖南桃江县人民法院对覃建军的判决,覃建军是一名中介,2007年左右与乌东峰发展成情人关系。从2008年起,乌东峰先后将周家文、朱志勇、肖某等《求索》发文中介介绍给覃建军,安排覃建军收取论文和“版面费”,自己利用职务之便在幕后操纵论文发表,按此运作模式二人大肆收取“版面费”牟利。具体的操作模式是:由覃建军从《求索》发文中介手中大量收取论文交给乌东峰,乌东峰利用自己在审稿、定稿方面的职务之便,使论文顺利通过三审。论文通过三审后在发表之前,待发文中介从作者手中收取“版面费”以现金或转账的方式交给覃建军后,乌东峰再将论文顺利发表在《求索》上。若发文中介没有将“版面费”交给覃建军,乌东峰则不予发表。法院认定,从2013年起,《求索》杂志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并明令禁止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版面费,但乌东峰与覃建军仍然按照之前的运作模式,从周家文、朱志勇、肖某等发文中介手中收取“版面费”帮其在《求索》上发表论文。2013年至2016年,从肖某手中收取“版面费”至少453.75万元,帮其在《求索》上发表论文至少186篇;2013年至2016年,从周家文手中收取“版面费”至少346.5万元,帮其在《求索》上发表论文至少144篇;2013年,从朱志勇手中收取“版面费”至少14.7万元,帮其在《求索》上发表论文至少6篇。覃建军伙同乌东峰收取“版面费”共计至少814.95万元。2018年6月27日,桃江县人民法院一审以覃建军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没收财产600万元。判决书显示,该600万元已从乌东峰案中作为违法所得予以扣除。据覃建军交代,做论文生意以来,她收取中介的费用应该超过了一千万元,收取的这些版面费“一分钱也没有交给杂志社”,成为了她和乌东峰的共同财产。这笔钱她自己和乌东峰的生活开支用掉了一部分,乌东峰情人生活开支用掉了一部分,她炒股用掉了一部分,乌东峰家里的投资、房产按揭用掉了一部分。而让中介肖某惊讶的是,自从他于2013年在覃建军家见到乌东峰之后,直到被抓进看守所,他都以为两人是夫妻关系。澎湃新闻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2012年6月20日注册成立的湖南国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乌东峰、乌东峰的妻子王某及乌东峰的情妇覃建军同为该公司股东。不过,这家企业已于2016年2月注销。“版面费”8年涨十倍,至少两名副教授沦为发文中介判决显示,除了认定覃建军伙同乌东峰受贿之外,也有中介直接联络乌东峰,向乌东峰指定的账户打“版面费”。据公布的5份行贿案判决认定,向乌东峰行贿的金额达到988万余元,在《求索》发表论文至少403篇。以此推算,每发一篇论文,乌东峰收取的“版面费”为2.45万元。“实际上,资源的垄断和话语权,可以说对于版面费的价格予求予取,他们可以自我定价,更可以选择不同的作者收取不同的费用。” 一名要求匿名的高校教师向澎湃新闻介绍,据他了解,在《求索》发论文,每个人找的渠道可能不一样,也不是对每一个人都要收那么多钱,“一是凭经验,哪些人有钱,就收得多;二是看文章质量,质量越差,收费越高。有的交了钱,也得等上一年甚至好几年才能发表,因为实在收太多了,只能排队。”据判决显示,作为一名最接近发稿权力核心的中介,覃建军确定论文“版面费”的多少,有三个重要指标:作者身份、论文质量、是否加急。从2008年到2016年,每篇论文的“版面费”也从约3000元/篇逐年上涨至约30000元/篇。8年间,价格涨了十倍。事实上,这并不是作者要付出的发表论文的最终价格。澎湃新闻梳理发现,在这个发表论文的利益链条上,发文中介亦形成上、下线的层级。以肖某行贿案为例,该案中,肖某有下线多人,其上线便是乌东峰及覃建军,在覃建军确定的“版面费”金额上,每一层级的发文中介都会加收几百到几千元的中介费用。判决显示,联系肖某发论文的另有12名高校教师,多为评教授或者副教授职称,发一篇论文交给肖某“版面费”最便宜的是2.5万元,最多的达到5万余元。其中,西华大学教师封某证言,为评教授职称,封某于2015年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给了中介5万多元版面费。实际上,这些中介的生意不止《求索》杂志。判决显示,众中介通过乌东峰的社会关系将论文大量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华侨大学学报》、《山东社会科学》等其他学术期刊上。其中,肖某供称,2012年至今,其下线中介共计向他转账1241.43万元,这远远超过他被认定的行贿覃建军及乌东峰的金额(453.75万元)。据乌东峰交代,他在卸任《求索》杂志主编后,于2014年7月担任《华侨大学学报》主编,帮《华侨大学学报》进入C刊,因当时经费缺口很大,在向华侨大学领导汇报后,他安排覃建军向作者收取了一定的“赞助费”,来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已经公布的5名行贿者中,有两名副教授:长沙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朱志勇、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周家文。2013年以来,朱志勇转给覃建军“版面费”共计至少14.7万元,而周家文被认定的行贿金额达到惊人的346.5万元。2018年1月至6月,5名行贿者分别被桃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至缓刑不等,并处相应罚金。纪检组发挥“探头”作用,查处《求索》窝案在乌东峰被查之后,2017年6月、7月,《求索》杂志原副主编章克团、文学编辑室主任张群喜也先后被查。被查之时,两人均已退休。法院判决认定,现年62岁的章克团在担任《求索》杂志社哲学栏目编辑期间(2009年到2016年),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发文中介及发文作者在《求索》上发表文章,收受钱财共计75.24万元。现年63岁的张群喜则被法院认定于2009年至2015年7月,在担任《求索》杂志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期间,利用其帮助作者在《求索》杂志上发表文章的职权,以收取版面费的名义,向5名中介和12名投稿作者收取人民币共计117.12万元。根据法院认定的事实,杂志社是是下了版面费任务的,其中,章克团将其中的15.6万元让中介直接转账给了杂志社财务人员,以冲抵其应上交的版面费任务。张群喜案中,法院认定,2009年至2012年期间,《求索》杂志社为弥补经费的不足,经集体研究,以承包版面的方式给编辑下达创收任务,张群喜按照《求索》杂志社下达的收费任务要求,将其以收取版面费名义所收受的贿赂,为完成版面费任务上交给《求索》杂志社的19万元,这19万元应从其个人受贿总金额中予以扣除。2018年4月4日,湖南安化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分别判处章克团、张群喜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刊文称,对《求索》杂志社原主编乌东峰的查处得益于湖南省纪委派驻纪检组有力发挥监督“探头”作用。“要不是派驻纪检组‘拉长耳朵听、伸长脖子看’,乌东峰的‘狐狸尾巴’,可能会隐藏得更久一些。”上述报道称,乌东峰任职期间,肆无忌惮叫卖“版面费”。曾有人向乌东峰所在单位纪检机构举报,但被乌串供作伪证蒙混过关。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派驻到位后,立即对综合监督单位进行全面“体检”。接到有关举报后,执纪人员与乌斗智斗勇,最终查明其收取的“版面费”高达上千万元。澎湃新闻查阅湖南省社科院官网发现,自2014年以来,《求索》杂志已至少4次刊登公告,表明“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不委托任何中介约稿”的立场。在窝案爆发之后,《求索》杂志从2018年起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在最近的C刊名录中,《求索》仍然在列。“为什么很多老师评上了职称就不愿意发文章了?成本太高。作为一个教师,读了很多书、写了篇好文章,最痛心疾首的就是,还要挤出自己的工资来发文章。”前述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一位高校老师说,他们希望能看到一些改变,不为挣工资发论文,能干干净净做学问。

性相

「SSCI投稿经验系列之四」语言学的好期刊来了!

应广大粉丝的要求,梅小森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适合有语言学相关学科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们投稿!如果你喜欢“SSCI投稿经验系列”,欢迎留言评论,和梅小森互动,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期刊,我们会全力帮你一探究竟。今天梅小森给你介绍一本刊《 Language Testing》《语言测试》《语言测试》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的期刊,发表关于外语、第二语言、附加语言和双/多语言/跨语言(以下统称为L2)语言测试、评估和评估的原创研究。自1984年以来,它的特点是高影响力的L2测试论文,涵盖理论问题,实证研究和评论。该杂志的范围包括测试、评估和评估儿童和成人作为L2语言学习者所学的口语和手语,并将测试作为研究和评估工具,用于提供有关二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现能力的信息。许多文章也有助于方法创新和国际上二语测试的实际改进。此外,《华尔街日报》还发表了有关第二语言测试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包括在教育、就业和国际流动等不同领域,利用测试对二语学习者做出高风险的决定。欢迎提交的论文涉及第二语言测试中的伦理和哲学问题,以及围绕第二语言测试设计、验证和技术问题的论文。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二语语言测试使用的反冲和影响,测试对二语学习者群体的影响,以及对二语学习评估的突破性应用的研究。此外,该杂志希望发表复制研究,以帮助嵌入和扩展该领域的一般性发现的知识。......期刊官网:https://journals.sagepub.com/home/ltj不愧是语言类的期刊,梅小森还发现《语言测试》期刊官方公布了免费收听官方语言测试的播客“语言测试”http://ltj.sagepub.com可以免费收听论文音频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就为大家找来了《语言测试》最近发表的研究成果!梅小森选的这两篇论文不仅有趣还解决了现实中的问题,希望能给大家启发。附上最新期刊目录:梅小森还发现《语言测试》致力于鼓励跨学科研究,并希望收到来自第二语言习得、应用语言学、教育测量、心理语言学、通识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政策等不同领域的现有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与语言测试和评估相关的子学科。好啦,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天钧

你不知道吧?发表国际期刊并不难

Modern Law Research《当代法律研究》Print ISSN:2692-3122Online ISSN:2692-3130征稿主题: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出刊日期:每月10日投稿邮箱:mlr_author@163.com02Art & Design Research《艺术设计研究》Print ISSN:2692-3165Online ISSN:2692-3173征稿主题:艺术、音乐、舞蹈、建筑、 设计、艺术理论、艺术实践出刊日期:每月15日投稿邮箱:adr_author@163.com03Economics & Management Review《经济管理评论》Print ISSN:2692-3211Online ISSN:2692-322X征稿主题: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出刊日期:每月20日投稿邮箱:emr_author@163.com04Communication & Ecation Review《传播与教育评论》Print ISSN:2689-9752Online ISSN:2689-9760征稿主题:传播、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等出刊日期:每月28日投稿邮箱:cer_author@163.com征稿函梅森出版集团期刊Call for Papers尊敬的老师:您好!《当代法律研究》《艺术设计研究》《经济管理评论》《传播与教育评论》是由美国出版公司 MASON PUBLISH GROUP 创刊出版的四本学术期刊,现面向广大学者进行征稿。期刊学术委员会与编辑队伍均由国内 985、211 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组成。官方网址:www.masonpublish.org征稿对象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师生均可投稿。作者级别不限,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高校老师均可投稿。投稿须知1. 论文投稿时间不限,全年接受投稿。2. 单篇论文版面费为 2400 元人民币。如果两人拼团或者单个作者发 2 篇文章费用可以减半,即 1200 元人民币/篇。本刊可提供国际发票 INVOICE 和国内公司发票,均可用于报销。3. 欢迎作者介绍其他老师、学生来我刊发表论文,如果再介绍多人,您可以成为我们的执行编辑或合伙人,享受更多优惠待遇。论文格式及提交说明1. 作者需提供论文英文版,文章字数以 3000-6000 字为宜,如果没有英文版,可先投中文版论文,中文论文 3000-8000 字左右为宜。待审稿合格后,作者可以再翻译成英文投稿。如果需要翻译润色服务,我们按照 1000 元/篇的价格收取。选择翻译服务后,作者可以直接提交中文稿,后期排版校对由期刊社负责。2. 邮件主题“作者姓名+论文标题”。3. 请务必在邮件或论文正文部分注明作者姓名(包括通讯作者)、通讯地址、电子邮件、电话等个人信息。4. 论文格式请参考附件一(见文末链接)。常见问题解答Q:期刊的影响因子是多少?能被检索吗?-由于刚刚创刊,所以还没有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要在出刊两年后,提交给相关机构认定,但是我们会借助各种数据库和学术社交网络来提升影响因子。每篇文章会有一个独立的 DOI,用于提升单篇文章的引用率。Q:期刊提供纸质版/实体刊物吗?-由于期刊在国外出版,在国外印刷成本过高以及邮寄耗时耗力,我们会在国内以印刷邮寄的方式给作者纸质版,每篇文章可以提供两本样刊。如果一篇文章有 2 个以上作者,会按照每位作者一本样刊的原则提供。我们也可以提供单篇论文的 PDF 版本和期刊整本的 PDF 版本,作者可在期刊官网上开放获取论文。Q:请问审稿周期有多久?-我刊将对论文的形式、要素、学术基础等进行初步审查,决定是否将其提交到责编、专家审稿环节。此环节正常约需要 3-5 个工作日。稿件编审期间编辑部如收到非投稿作者对论文署名、内容等的异议,将暂停处理直至争端妥善解决。Q:请问投稿后多久能见刊?以上四本期刊均为月刊,如果在作者紧密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当月见刊。在不影响期刊出版进程的情况下,作者可以随时撤稿,撤稿后会退回所交版面费。Q:请问杂志一期有几篇文章?-每期大概 5-15 篇左右文章。Q:知网是否能搜索?-已经和知网联系好,出版一年后可以提交申请,由中国知网 CNKI Scholar检索收录。Q:期刊属于什么级别?-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本刊在多数高校被认做普通刊物,和国内普刊一样,但是部分学校也会认定为核心期刊,或者给与奖励,有些学校会被当做特殊论文,在评职称晋升时需要学术委员会认定其水平。(教师需要联系学校科研处或人事处询问,研究生要去咨询研究生院。)Q:必须要提交英文版吗?由于本刊是由美国出版社在国外刊登,因此最终必须是英文版见刊。考虑到各位作者的需求,尔雅讲堂提供全文翻译、润色等服务,目前按照 1000 元/篇收费,如果文章篇幅过长或者难度过大,可能会酌情增加。Q:半价是指 2 个人同时报名发表吗?-不需要同时报名,可以自己先发表,以后推荐朋友后,我们会退还以前的一部分版面费。推荐的朋友也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如果单篇文章有两个作者,也是一样按篇收费,不是按人收费。所以,2 人半价是指两篇文章。Q:如果自己发表两篇论文可以算团购吗?-可以的,我们设置团购的目的是广泛征稿,扩大期刊影响力。所以单个作者可以同时发表 2 篇论文(可以在不同的刊期),但是需要一次性支付。Q:评奖学金可以加分吗?-评奖学金按照个人学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办法及奖学金评定细则加分,具体可以咨询辅导员和学院的书记。Q:是否可以挂项目号用于结题?-可以挂项目号,项目名称应采取英文格式,但是有特殊需求也可以用中文。外刊论文一般都可以用于项目结题。Q:对于保研考博是否有用?-肯定是有用的。对于博士审核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成为许多高校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条件之一。如北京、南京某些大学还规定,如果有英文发表论文,可以免考英语。对于保研,有一篇外刊论文会极大提升你在面试阶段和材料提交阶段的竞争力。因为外刊论文证明了你的英文写作能力,而英文写作能力是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能力。Q:这个外刊论文只是相当于一篇普刊论文,感觉没有什么用?第一,如果你有英文论文,写在项目申报书里和进行职称评审时,肯定比只有中文论文有优势,能够证明你的学术能力。第二,论文要进检索库需要时间积淀,假以时日我们的刊物进入了各类检索,那单篇论文就会身价倍增。我们计划运用各种国际学术社交网站提升论文的传播范围和刊物的影响因子。第三,通过英文论文写作,可以让你解锁新技能,提升学术写作能力,会提升你的自信心。也为你后期去投稿给其他更高级别的英文刊物打下基础。第四,目前国内学术评价体系都在改革,很多学校开始推行“代表作”制,说不定你的学校什么时候就改了,如果你有一篇英文论文,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可以作为代表作提交学术委员会评审,我相信会为你加分不少。欢迎加入同一个学术命运共同体!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尔雅老师

符箓

一本期刊的“论文生意”:主编及情妇让中介大量收稿给钱再发

2017年5月16日,湖南省纪委发布的一则通报震动学术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求索》杂志社原主编乌东峰因严重违纪问题被立案审查。“政治上无知、经济上贪婪、道德上败坏”,官方如此概括对乌东峰的审查结论,并将其“双开”。通报同时提到,乌东峰违规经商办企业,直接参与投资多家企业;毫无道德底线,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并育有多名子女,长期利用党的学术期刊阵地和职务便利,伙同他人私自大肆收取作者财物,数额巨大,涉嫌受贿犯罪。2018年4月23日,湖南省检察院通报,桃江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求索》杂志社原主编、编辑、正处级干部乌东峰以涉嫌受贿罪提起公诉。乌东峰案是否已审理判决,目前尚无公开消息。但时隔一年后,中国裁判文书网至2018年8月底陆续公布了涉《求索》杂志案受贿、行贿的8份判决,经法院认定乌东峰收取的论文“版面费”共近千万元,其中,乌的情妇覃建军被认定伙同乌东峰收取至少814.95万元。判决显示,庞大的市场需求、资源垄断引发的权力寻租,催生一个关于“论文生意”的操作模式与完整利益链条,在《求索》杂志发表一篇论文被收取的“版面费”最高达到5万余元。由来已久的“版面费”在一篇发表于2012年关于乌东峰的人物报道中,称乌是“站在理论研究最前沿的著名学者”,并对乌的评价不惜笔黑,堆砌各种赞美之词:“浑身浸透了艺术细胞的学者,活跃的思维、儒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谦和的谈吐”,“视野广阔,思想深邃,见解独特,敢于创新……”当时,乌东峰担任学术期刊《求索》杂志主编已十年。公开履历显示,乌东峰于2002年-2013年任《求索》杂志主编,2014年-2016年任编辑。除主编身份外,乌东峰的头衔还包括湖南省优秀专家,湖南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浙江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和两个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等等。《求索》杂志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2003年被评为南大核心(CSSCI)期刊,简称C刊。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南大核心来源期刊,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国内最权威的一种,在现行论文评价体系中,在C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成为评职称等硬性指标。与国内多数纯学术期刊的境况相近,《求索》杂志曾经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关于收“版面费”,14年前在湖南省社科院内部便有争议。瞭望东方周刊曾在2004年报道:当年年初,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因反对乌东峰评优,遭乌东峰言语威胁,被传为“博士(乌东峰)扬言杀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何光岳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对《求索》“卖版面”不满。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时任湖南省社科院院长的朱有志介绍称,社科院每年给院刊《求索》的经费为8万元,当时维持不下去了,于是他提出公开招聘总编,乌东峰便是在2002年进入湖南省社科院,成为《求索》的总编(主编)。当时湖南省社科院对乌东峰确定了学术和经济两个指标。学术指标包括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观点摘要若干篇;经济指标则是社科院除了拨付8万元人头费外,盈亏全部由乌东峰承担,3年后每年上交社科院1万元。而乌东峰让《求索》摆脱困境的办法之一就是卖版面。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乌东峰称,他接手《求索》后,采取了“3个1/3”的办法实现效益:1/3版面免费刊登,还支付高出国内同类刊物3倍的稿费,以此吸引优秀稿件,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1/3是“国内交流”,这也是国内惯例,某学术单位赞助点钱,给他们一些版面;还有1/3是收费的,一个版收近1000元。乌东峰也在被查后交代,2008年底,湖南省社科院分管《求索》副院长提出来要他们思想放开一点,让他们自己去创收,可以收取版面费。湖南多名高校教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求索》杂志收取版面费,多年来一直“名声在外”,舆论反应强烈,早在2010年学者杨玉圣曾公开批评求索收版面费“臭名昭著”。一名副教授透露说,湖南有个别高校甚至规定本校教师在《求索》发论文,(考核、评职称)不算数。澎湃新闻从上述公开的判决书中发现,虽然乌东峰等人收取“版面费”的历史长达十数年,但认定属于受贿的时间从2013年开始。法院的依据是200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禁止收费约稿编印图书和期刊的通知》及2012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的《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管理办法(暂行)》。前者明确规定:任何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向供稿个人和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后者也规定: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版面费。法院认为,根据上述规定,《求索》杂志自2013年1月1日起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后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版面费。情妇的“生意”:“一分钱也没有交给杂志社”自2014年起,乌东峰便不再是《求索》杂志主编,但仍留任编辑。而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这是一次非正常的职务调整,乌东峰系被免职。免职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上级部门纠“四风”巡视活动中被群众举报;二是《求索》杂志未能通过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的年度考核。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院规划办公室对《求索》2013年度考核情况的通报显示:认定《求索》存在收取版面费问题,决定对《求索》停拨资助经费,追回已拨剩余经费,限期整改。在乌东峰被免职之后,2014年2月,湖南社科院曾在官网刊登《关于求索杂志录用稿件严禁收取版面费的公告》,公开承诺“本刊对录用的稿件,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任何中介以求索杂志名义约稿并收取版面费,本刊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然而,随着乌东峰等人落马及相关案情披露显示,所谓严禁收“版面费”的公告,不过是掩耳盗铃,“潜规则”仍大行其道。据湖南桃江县人民法院对覃建军的判决,覃建军是一名中介,2007年左右与乌东峰发展成情人关系。从2008年起,乌东峰先后将周家文、朱志勇、肖某等《求索》发文中介介绍给覃建军,安排覃建军收取论文和“版面费”,自己利用职务之便在幕后操纵论文发表,按此运作模式二人大肆收取“版面费”牟利。具体的操作模式是:由覃建军从《求索》发文中介手中大量收取论文交给乌东峰,乌东峰利用自己在审稿、定稿方面的职务之便,使论文顺利通过三审。论文通过三审后在发表之前,待发文中介从作者手中收取“版面费”以现金或转账的方式交给覃建军后,乌东峰再将论文顺利发表在《求索》上。若发文中介没有将“版面费”交给覃建军,乌东峰则不予发表。法院认定,从2013年起,《求索》杂志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并明令禁止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版面费,但乌东峰与覃建军仍然按照之前的运作模式,从周家文、朱志勇、肖某等发文中介手中收取“版面费”帮其在《求索》上发表论文。2013年至2016年,从肖某手中收取“版面费”至少453.75万元,帮其在《求索》上发表论文至少186篇;2013年至2016年,从周家文手中收取“版面费”至少346.5万元,帮其在《求索》上发表论文至少144篇;2013年,从朱志勇手中收取“版面费”至少14.7万元,帮其在《求索》上发表论文至少6篇。覃建军伙同乌东峰收取“版面费”共计至少814.95万元。2018年6月27日,桃江县人民法院一审以覃建军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没收财产600万元。判决书显示,该600万元已从乌东峰案中作为违法所得予以扣除。据覃建军交代,做论文生意以来,她收取中介的费用应该超过了一千万元,收取的这些版面费“一分钱也没有交给杂志社”,成为了她和乌东峰的共同财产。这笔钱她自己和乌东峰的生活开支用掉了一部分,乌东峰情人生活开支用掉了一部分,她炒股用掉了一部分,乌东峰家里的投资、房产按揭用掉了一部分。而让中介肖某惊讶的是,自从他于2013年在覃建军家见到乌东峰之后,直到被抓进看守所,他都以为两人是夫妻关系。澎湃新闻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2012年6月20日注册成立的湖南国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乌东峰、乌东峰的妻子王某及乌东峰的情妇覃建军同为该公司股东。不过,这家企业已于2016年2月注销。“版面费”8年涨十倍,至少两名副教授沦为发文中介判决显示,除了认定覃建军伙同乌东峰受贿之外,也有中介直接联络乌东峰,向乌东峰指定的账户打“版面费”。据公布的5份行贿案判决认定,向乌东峰行贿的金额达到988万余元,在《求索》发表论文至少403篇。以此推算,每发一篇论文,乌东峰收取的“版面费”为2.45万元。“实际上,资源的垄断和话语权,可以说对于版面费的价格予求予取,他们可以自我定价,更可以选择不同的作者收取不同的费用。” 一名要求匿名的高校教师向澎湃新闻介绍,据他了解,在《求索》发论文,每个人找的渠道可能不一样,也不是对每一个人都要收那么多钱,“一是凭经验,哪些人有钱,就收得多;二是看文章质量,质量越差,收费越高。有的交了钱,也得等上一年甚至好几年才能发表,因为实在收太多了,只能排队。”据判决显示,作为一名最接近发稿权力核心的中介,覃建军确定论文“版面费”的多少,有三个重要指标:作者身份、论文质量、是否加急。从2008年到2016年,每篇论文的“版面费”也从约3000元/篇逐年上涨至约30000元/篇。8年间,价格涨了十倍。事实上,这并不是作者要付出的发表论文的最终价格。澎湃新闻梳理发现,在这个发表论文的利益链条上,发文中介亦形成上、下线的层级。以肖某行贿案为例,该案中,肖某有下线多人,其上线便是乌东峰及覃建军,在覃建军确定的“版面费”金额上,每一层级的发文中介都会加收几百到几千元的中介费用。判决显示,联系肖某发论文的另有12名高校教师,多为评教授或者副教授职称,发一篇论文交给肖某“版面费”最便宜的是2.5万元,最多的达到5万余元。其中,西华大学教师封某证言,为评教授职称,封某于2015年在《求索》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给了中介5万多元版面费。实际上,这些中介的生意不止《求索》杂志。判决显示,众中介通过乌东峰的社会关系将论文大量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华侨大学学报》、《山东社会科学》等其他学术期刊上。其中,肖某供称,2012年至今,其下线中介共计向他转账1241.43万元,这远远超过他被认定的行贿覃建军及乌东峰的金额(453.75万元)。据乌东峰交代,他在卸任《求索》杂志主编后,于2014年7月担任《华侨大学学报》主编,帮《华侨大学学报》进入C刊,因当时经费缺口很大,在向华侨大学领导汇报后,他安排覃建军向作者收取了一定的“赞助费”,来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已经公布的5名行贿者中,有两名副教授:长沙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朱志勇、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周家文。2013年以来,朱志勇转给覃建军“版面费”共计至少14.7万元,而周家文被认定的行贿金额达到惊人的346.5万元。2018年1月至6月,5名行贿者分别被桃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至缓刑不等,并处相应罚金。纪检组发挥“探头”作用,查处《求索》窝案在乌东峰被查之后,2017年6月、7月,《求索》杂志原副主编章克团、文学编辑室主任张群喜也先后被查。被查之时,两人均已退休。法院判决认定,现年62岁的章克团在担任《求索》杂志社哲学栏目编辑期间(2009年到2016年),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发文中介及发文作者在《求索》上发表文章,收受钱财共计75.24万元。现年63岁的张群喜则被法院认定于2009年至2015年7月,在担任《求索》杂志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期间,利用其帮助作者在《求索》杂志上发表文章的职权,以收取版面费的名义,向5名中介和12名投稿作者收取人民币共计117.12万元。根据法院认定的事实,杂志社是是下了版面费任务的,其中,章克团将其中的15.6万元让中介直接转账给了杂志社财务人员,以冲抵其应上交的版面费任务。张群喜案中,法院认定,2009年至2012年期间,《求索》杂志社为弥补经费的不足,经集体研究,以承包版面的方式给编辑下达创收任务,张群喜按照《求索》杂志社下达的收费任务要求,将其以收取版面费名义所收受的贿赂,为完成版面费任务上交给《求索》杂志社的19万元,这19万元应从其个人受贿总金额中予以扣除。2018年4月4日,湖南安化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分别判处章克团、张群喜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刊文称,对《求索》杂志社原主编乌东峰的查处得益于湖南省纪委派驻纪检组有力发挥监督“探头”作用。“要不是派驻纪检组‘拉长耳朵听、伸长脖子看’,乌东峰的‘狐狸尾巴’,可能会隐藏得更久一些。”上述报道称,乌东峰任职期间,肆无忌惮叫卖“版面费”。曾有人向乌东峰所在单位纪检机构举报,但被乌串供作伪证蒙混过关。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派驻到位后,立即对综合监督单位进行全面“体检”。接到有关举报后,执纪人员与乌斗智斗勇,最终查明其收取的“版面费”高达上千万元。澎湃新闻查阅湖南省社科院官网发现,自2014年以来,《求索》杂志已至少4次刊登公告,表明“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不委托任何中介约稿”的立场。在窝案爆发之后,《求索》杂志从2018年起由月刊变更为双月刊。在最近的C刊名录中,《求索》仍然在列。“为什么很多老师评上了职称就不愿意发文章了?成本太高。作为一个教师,读了很多书、写了篇好文章,最痛心疾首的就是,还要挤出自己的工资来发文章。”前述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一位高校老师说,他们希望能看到一些改变,不为挣工资发论文,能干干净净做学问。

不践其土

「SSCI投稿经验系列之五」经济学的好期刊来了!

应广大粉丝的要求,梅小森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适合有经济学相关学科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们投稿!如果你喜欢“SSCI投稿经验系列”,欢迎留言评论,和梅小森互动,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期刊,我们会全力帮你一探究竟。今天梅小森给你介绍的是《 Asian Economic Journal 》《亚洲经济杂志》《亚洲经济杂志》详细介绍了与东亚有关的经济学广泛主题,包括国际比较和国家研究。它是理论家、实践者和研究人员之间进行辩论的论坛,并发表了高质量的理论,经验和政策导向型著作。《亚洲经济杂志》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与东亚有关的经济学研究。对于那些对亚洲研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种至关重要的信息使《 亚洲经济杂志》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期刊官网: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4678381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就为大家找来了《亚洲经济杂志》最近发表的成果!梅小森选的这两篇论文都很有实际运用价值,希望给大家启发。附上最新期刊目录:梅小森了解到《亚洲经济杂志》近期的论文选题包括: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全球失衡绿色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灾害经济学印度尼西亚经济经济学专业和教学交流汇率和货币危机金融机构和市场企业行为粮食和农业政策增长和生产力家庭行为国际贸易和贸易政策国际投资和资本流动供应链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贫困与收入分配公共部门服务部门腐败与发展......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另外,2020年第一届传播、创新与经济管理国际会议正在广泛征稿,会议论文集提交CPCI检索和EI检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不要错过!“2020年第一届传播、创新和经济管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将于2020年8月30日(星期日)以网络在线形式召开,大会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研讨的高水平平台来分享他们的卓越成果,探索研究领域内的热门问题,交换新的经验和技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都将由会议技术委员会进行同行评审。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将由梅森出版集团(Mason Publish Group)正式出版,并提交CPCI检索和EI检索。官方邮箱Email:ICCIEM2020@163.com完整版《私募股权特征、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小企业的经验证据》《韩国教育回报的性别差异与性别工资差距无关》

变羊记

迷惑:这本奇葩期刊表示「只接收双一流高校的作者投稿」

在很多人眼中,高校教师是很不错的职业,因为很自由。的确,做学者的方式很多,可以很平庸,也可以很酷,选择余地很大。但唯一绕不开的,恐怕是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最近有网友爆出自己给某高校期刊投稿被拒,而拒稿信中回复的理由是该期刊「只接收双一流高校的作者投稿」。论文作者上传的截图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网友跟进吐槽了当下某些中文期刊的奇葩录用标准。比如要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支持,不录用本科生论文等等。某学报投稿须知中文学术期刊乱相的冰山一角,逐渐浮出水面。中文期刊越来越「窝里横」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中的一则寓言: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马太效应的结果是两极分化,头部吸走尾部的资源,多者更多,少者更少。马太效应在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如今中国学术期刊也正陷入堆叠的马太效应的漩涡。中文期刊与外文期刊,特别是 SCI 期刊相比,处于马太效应的劣势位置。在当前科研评价体系中,论文的发表与众多影响学者生存和发展的实际利益挂钩,业绩考评、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职位晋升、学位授予等无一不以论文发表为考量;与此同时,评价体系又偏重于外文期刊,尤其是 SCI 期刊,这就导致了优质学术稿件的外流。在国内颇受追捧的 CNS这就导致目前的一个不良态势:SCI 期刊普遍声誉越来越好,向其投稿的人越来越多;而中文期刊的声誉越来越差,向其投稿的人越来越少。学者要么根本不发中文论文,要么就先把优质稿件投国外期刊,劣质稿件才考虑投国内期刊。中文学术期刊今天的状况,令无数人心痛。曾几何时,很多优秀的国内科研成果都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比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分离和鉴定青蒿素、杂交水稻技术等。可现在呢?—— 肥水都流向外人田。图片来源:《科学通报》而吊诡的是,中文学术期刊在论文发表方面又滋生出新的马太效应。大佬和发中文论文非常容易,甚至不论质量好坏都能发。年初被网友扒出来的徐中民马屁论文就是个鲜活的例子。背靠背的两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均发表于北核期刊《冰川冻土》20135 期,徐中民独立署名。图片来源:论文截图乍一看,论文题目正经,发表于正规期刊,且作者的学术 title 也不低。但在强忍生理厌恶读完后,却发现这是一篇打着学术名号拍导师马屁的下作脏文。「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从此扬名天下。连《冰川冻土》这样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顶级的学术期刊,都能出现这种只看投稿人身份而不看作品质量的情况,其他中文学术期刊就更不敢想了。大佬(以及大佬的学生)发中文论文很轻松,但青年学者独立发表学术成果则难上加难,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带来了「人文社科期刊要多支持青年学者」的提案。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刘宁回忆起自己念博士时,曾在本学科最好的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等她做了博导,却从学生那里得知,很多期刊一看是博士生论文就直接拒绝了,或者让学生加上导师名字再投。她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发表博士生作者独立署名的论文,占总发稿量的比例大多在 4% 以下,硕士生作者独立署名的论文已基本绝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学者,发表论文也比较困难。中文学术期刊如此操作,可能也有自己的「苦衷」。名家大组的影响力较大,其论文更容易被引用。引用上来,期刊自然好处多多。与之对应的,硕士生、博士生影响力很低,独立署名的论文自然不受待见。中文学术期刊一边面对 SCI 期刊为代表的外文学术期刊的不断吸血,一边为国内学术大佬大行方便之门,对青年学者层层设卡。在堆叠的马太效应下,中文期刊日渐衰败,却越来越「窝里横」。中文期刊本不该衰败的《圣经旧约创世记》记载,人类联合起来兴建能通往天堂的巴别塔,而上帝震惊于人类的野心,又愤怒于人类的怀疑,就在一个夜晚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建造巴别塔的计划也因此失败。如今我们依旧生活在多语言的世界,但由于历史、政治、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英语成为当今学术最强势语言,全球学术也逐渐朝着英文化的方向转变。理工科研究的学术语言基本已经统一为英语,而且在描述学术成果时相对更加「具象」,比如化学方程式、数学公式、图表或图片等都可以展示成果。而人文学科的跨语言表述则稍显困难,很多专业术语非常抽象,且仅能依托于本民族语言,无法通过英文精确表达,强行翻译必然会丢失从表层到内核的许多精髓。学术评价的效应由此产生。在巴别塔效应下,国际学术中弱势语言体系的研究成果容易受到系统性低估。这是由跨语言学术评价的自身特点决定的。跨语言学术评价,首先是一种语言体系的学术界试图评价另一种语言体系的学术成果。显而易见,这正是以 SSCI 为代表的学术评价体系在做的事情。SSCI 是英语母语国家的研究者创造出的一套评价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不仅汉语,其他非英语语言也少有一席之地。2017 年 SSCI 的 3208 本期刊中,近九成为英文期刊。2017 年 SSCI 的 3208 本期刊中,近九跨语言学术评价的另一层含义,则是一种语言体系的学术界试图将本体系的学术评价寄望于另一种语言体系的学术界。在国内学术界,这种寄望则表现为对英文为主的外文期刊的追捧。这种追捧进而造成前文提及的马太效应的一种。人文社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中文学术期刊,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跨语言学术评价的弊端。但前提是,要有足够数量的水平有保障的中文学术期刊啊。谁该为中文期刊的衰败负责?谁都知道,谁也都希望有足够数量的水平有保障的中文学术期刊。不少人献计献策,但说到底,问题还在钱上。现代学术出版,已成为完全市场化的行为,欧美国家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运作方式。出版集团以各种方式「拥有」学术期刊,通过向高校和科研机构出售期刊论文的版权来获取回报,解决期刊的运营开支。运营的事交给出版集团,学术的事留给期刊编委。一言蔽之,整个体系里,养活期刊的人是真正看论文的人。高校和学术机构花钱购买的是论文版权,看中的是论文质量。期刊也因之更重视自身学术声望,想要更多优质的学术论文发表在自己杂志上,多数情况下,也就不会向论文作者收取版面费(OA 期刊是另一套玩法,此处不作过多延伸)。反观中文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就十分恶劣了。首先,巴别塔效应下,中文论文的需求面很窄。英文论文,全世界学者都要看;中文论文大多数仅给中国学者看。所以,中文论文的版权价值很低。其次,学术出版极为小众,电子化冲击之下,学校倾向于购买数据库,而不是购买实体杂志。学术刊物的印数一再降低,而实际销售数量又远低于印数,赚不到钱。第三,以知网为代表的学术中间商,攫取了大量本该属于期刊的利润。中文期刊不仅拿不到中国知网支付的版权费用,反而要向中国知网支付收录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期刊如果拿不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唯一能赚钱的路子,大概就是收取版面费了。不少人都在吐槽中文期刊通过扩版的方式增大版面费的收入,却很少会意识到,期刊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实在太穷了!那么,钱都让谁赚了呢?答案很明显:中国知网。图片来源:中国知网中国知网毛利率高达六成,一年挣下 10 亿。这笔可观的收入成为同方股份的救命稻草,也就永远不可能反哺学界,培育优秀中文期刊。中文期刊在给知网送去源源不断的论文的同时,只能「自谋生路」。看来看去,整个链条上,能养活刊物的,只有那些需要发表论文的人。于是国内期刊收取版面费成为普遍现象。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发表论文的人养活期刊,是打造不出优秀刊物的。要想真正成为科技大国,打造中国自己的顶级学术期刊乃应有之义,国家和政府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顶层设计,真金白银地投入了大量资源。去年年底,Nature 专门刊文对此进行报道。图片来源:Nature 官网可中文学术期刊的问题这么多,究竟该怎么办呢?笔者也不知道怎么办,也许,应该先从打破知网的垄断开始吧?毫无疑问,「前博士」翟天临一定会同意。

恐不爱人

基础理论研究很重要性

主要有:①漳州作者对刊物的反应,说名家文章发得太多了;②我的厦门植物园特写《艺园流连》,想请贾老审阅;③《科学与文化》第二期的编辑情况。告贾老对《科学与文化》的内容,提了一些意见:①是否可以考虑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内容,这也是一个特色。2“地县科普作品选”栏目也是一个特色,要坚持,但缺一个接语《首次要有按语》,目的在于鼓励地县作者,在全国也显出其特点。①对科学与文化》上刊登的我采写的《在天空电影院里》《现习作2》,他笑着说:“那篇还写得查好但题目不甚好应是‘天空电影’更确切,但问题也不大。”我说本刊发表的篇纪念达尔文的文章,却用了方宗黑先生的头像,文不对题,感谢您为我们指出这个错误。他笑了笑说:“不过,那张照片还照得不错。”《1982年3月8日记》《3》“给你们看稿是应该的”贾老是我们刊物的总顾问。《科学与文化》创刊两年多来,贾老不仅给我们撰写了许多有价值、高水平的文章,而且每期给我们审稿、看清样。他看清样是那样认真,那样快,往往一个晚上七八万字的稿子他都可以看完,这对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讲多么不容易啊!他经常发现稿件中的问题,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不少错误都是贾老看出来的。《科学与文化》能少出差错,在读者中留下好印象,跟贾老的严格把关分不开。为此,春节之际,我们想给他老人家送点东西,表表心意。因为他从来不要审稿费,有一次开给他100元,他坚决不要,退了回来。所以我们只好买点东西给他。我跟尤廉一道上街,在八一七路南街食杂店给他买了4瓶酒《两瓶竹叶青,两瓶厦门丹凤高梁》,老人家很客气,说:“给你们看稿是应该的。”于是反而送我们两袋红枣,要我们非拿不可。《1983年2月10日记》《4》“这篇写得蛮好!我去福建日今天上午天气非常炎热,室内温度高达32C。路过贾老家,报社处理《科学与文化》1983年第4期广告事宜,就去找他并还他几本书。我每回借书时都主动留有借阅登记,我帮他找到登记本后,他就划掉了这几本书的书名。前两天《科学与文化》1983年第4期清样已送贾老审阅,我问及他对本期的意见。他问:“银耳篇[指《徐碧如和银耳》,见习作《3》》是你写的?”“是的。”他高兴地说:“这篇写得蛮好唉,但如果把徐碧如研究白木耳的事与古田县推广发展白木耳联系起来讲,就更好些。这说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以后还可以再写一篇古田的专访。”这篇文章受到好评我很高兴,因为贾老从不轻易夸奖人,我的文章给他看过的有好多篇,得到好评的一篇是,1979年8月12日发表在《福建日报》副刊上的《动物世界之囱》《见习作《》》,后来这篇文章被《新华月报》《文摘版全文转载。现在这篇名为《徐碧如与银耳的文章,是我去三变争和香慈新品种塞定会时写的。再长植同志陪间来访,并做些文字修正工作。接着,贾老对清样中《仿生经经济学趣谈》一文提出批评,认为就文章观点有销把生物间的竞争套到人人类社会中,这是牵他提议册联制会的,是机械唯物主义,是早裁删掉这篇文章。有大马列主义批判过的东西。但格他老人家还问及作者其人,我日记》自精神很好,身体仍很健来,的始终笔不缓耕。我略作介绍。贾老层已83岁《1983年6月25《5》“可请好婷写文章”我们谈到一是改成《科学与文化》《花鸟虫鱼》;二是改名为一的成问现我据了两个看法,120版社原来办了了一个青《科学家》。他老人家对年科学家的杂去后来停办了。他主张刊名不要改。具体如何改革,他说自己考虑的不多,不过有几点想法:①文化内容要增加;②可以请舒婷给《《科学与文化》写文章;③最好改成月刊,这样可使读者有新鲜感。出接着,我又问了贾老1939年在广西桂林办《中学生》杂志的做法。他说,他办《中学生》《战时半月刊》一年多时间,主要找十几位作者写文章,一年12期,一人一期写1篇,一年就有12篇,合起来就是一本书。因为这些作者写作文平较高,所以来稿并不需要怎样修改!当然也有一些中学生来稿,那是需要修改的。发行量几千份。我告诉贾老上期已经把周家俊写的《仿生经济学趣谈》撤下来了,贾老问及作者有何看法,我说没有什么大意见。11时许告辞,老人家仍然像往常一样送我到楼梯口。《1983年9月25日记》小中个J《6》“《科学与文化》还比较正派”今天上午去省科协遇到王恭同志,谈到贾老赴京开民进大会已经返回,决定一齐去看望他。商团三句不离本行,我又谈及《科学与文化》及〈花鸟世界》的事。对再办一个刊物,贾老以为不妥。他说:“《科学与文化》还比较正派,没有什么精神污染,可改成月刊。”他问办《花鸟世界》为了什么?我说有两个原因:一是《科学与文化》内容太泛、太散;二是可以扩大发行,增加销路。贾老说,如果不会增加销路呢?他认为人力不足,且已有一个《学艺》《林珊办的》,他坚持还是集中力量办一个刊物好。《1983年12月1日记》还是办《科学与文化》好”今天登「门拜访是专门向贾老请教如何继续办好《科学与文化》的。因贾柏松调走《调至福建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冯度同志退休,胡善美同志升任副总编辑,其他同志又去办别的刊物《科学与文化仅剩下我一个人了。

傲爷刀

CSSCI中的这些半月刊,真香,还是真坑?

根据出版周期,可以将期刊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中的期刊数量为568种。由于原中共中央党校、原国家行政学院2018年合并重组为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从2019年开始,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并刊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因此,目前CSSCI期刊数量实际为567种。从出版周期来看,在567种CSSCI期刊中,双月刊最多,有314种,占比超过55%;月刊次之,有181种,占比接近32%;季刊有59种,占比亦超过10%;半月刊有12种;而旬刊仅有1种。本期推文将目光投向CSSCI期刊中的12种半月刊,向各位读者介绍这些期刊的基本信息。通常而言,期刊出版周期与年刊载文章数量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出版周期越短的期刊,每年刊载的文章数量越多。表格里这些半月刊年刊载文章的数量即明显高于同类期刊平均水平。对于个体特别是初入学术之门的研究生来讲,选择某些发文量较大的半月刊投稿,或许更容易被接收。然而,上述半月刊中的部分期刊,在坊间的“口碑”似乎不佳,或是因刊文量过大而被质疑论文“较水”,或是笼罩在“中介”代发、版面费高昂的阴云里。那么,这些半月刊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呢?1.《求是》的前身是《红旗》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是党中央机关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党政军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宣传思想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党员。尽管《求是》杂志的作者群体有较高的门槛,但根据杂志社信息,《求是》的投稿通道是面向广大读者开放的。《求是》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2.《红旗文稿》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由求是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8年,《红旗文稿》共刊载文献433篇(2019年数据暂缺)。《红旗文稿》现设有“文摘”“政治”“文化”“经济”“金沙滩”等栏目。《红旗文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hqwg,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hqwg@qstheory.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4037076/640373313.《学术前沿》定位于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关注在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长期存在、触及根本、关乎全局的议题,特别是中央关心、民众关注,极富现实针对性,亟待给出对策、抓紧解决的问题,并以精确严整的学术范式,对这些重大、紧要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在规律层面进行把握;由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学术前沿》共刊载文献554篇。《学术前沿》以"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的形式,每期对一个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阐析,此外,还设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成果发布”“调查研究”“公共治理”“中国战略”“政党政治”“学术大视野”“政治评论”等栏目。《学术前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rmxs.chinajournal.net.cn/WKD/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rmxs,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637454.《中国高等教育》创刊于1965年,当时刊名为《高教战线》,1982年复刊,1986年7月正式更为现名;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倡导“正视听、明学理”,关注高教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是高教领域理论探究和工作交流的高端平台;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共刊载文献581篇(含增刊)。《中国高等教育》现设有“高教纵横”“理论视野”“党建与思政”“域外视角”“专题研究”“高职高专”“创新创业”等栏目。《中国高等教育》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yb.cn/zggdjy,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gdjy@email.com.cn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2966585.《教育发展研究》创刊于1980年,当时刊名为《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5年更名为《上海高教研究》,1999年正式更为现名;主要报道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规划、教育体制、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等内容;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教育发展研究》共刊载文献431篇(含增刊)。《教育发展研究》现设有“决策参考”“摄影报道”“视点”“时评”“专题”“域外”等栏目。《教育发展研究》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jyfz@263.net编辑部联系电话:021-64186212/64034596/640383426.《图书情报工作》创刊于1956年,是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主要面向研究型图书情报机构,侧重于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与图书情报工作转型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主要报道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核心的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情报工作》共刊载文献588篇。《图书情报工作》现设有“情报研究”“工作研究”“理论研究”“知识组织”“海外观察”“综述述评”“专题”等栏目。2020年重点选题可参见:http://www.lis.ac.cn/CN/column/column81.shtml《图书情报工作》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lis.ac.cn,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623933/82626611-66147.《图书馆学研究》创刊于1979年,主要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与信息管理与服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由吉林省图书馆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馆学研究》共刊载文献333篇。《图书馆学研究》现设有“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专业教育”“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服务”“信息咨询”“读者工作”“著作权”“国外图书馆”等栏目。《图书馆学研究》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lplib.com.cn/tsgxyj,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tsgxyj@163.com8.《中国出版》创刊于1978年,原名《出版工作》,内部发行。1987年1月起公开发行;1991年1月,改版并更为现名;定位为一本面向新闻出版行业,沟通管、产、学、研的机关刊物;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出版》共刊载文献564篇。《中国出版》上半月侧重实用,下半月侧重理论。现设有“品书录”“学术园地”“版权之页”“学术经纬”“本期话题”“智媒时代”“业界动态”“焦点论坛”“出版史话”等栏目。《中国出版》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s://zgcb.chinaxwcb.com/site-3/,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zgcb@vip.sina.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7622012/876220139.《统计与决策》创刊于1985年,立足统计前沿理论,探究统计新方法,推介决策理论与方法,崇尚数量实证研究,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统计与决策》共刊载文献1073篇。《统计与决策》现设有“统计观察”“经济实证”“财经纵横““理论新探”“决策参考”“方法应用”“企业管理”等栏目。《统计与决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tjyjc.com/,通过系统或邮箱投稿均可。投稿邮箱:tjyjc@vip.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819590/8781209010.《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己任,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怎么样”和“科技进步怎么办”两大历史命题,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由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科技进步与对策》共刊载文献820篇。《科技进步与对策》现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评价与预见”“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kjjb.org,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27706611.《历史教学》创刊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历史学刊物,是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之一,由历史教学社(天津)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历史教学》共刊载文献346篇。《历史教学》每月出版两期,其中:上半月刊为中学版,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等栏目。下半月刊为高校版,主要栏目有“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教学研究”“专稿”“中青年史学家访谈”“史苑新秀”等栏目。《历史教学》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historyteaching.cn,采用邮箱投稿,其中:上半月刊(中学版)邮箱:zhengwen0408@126.com下半月刊(高校版)邮箱:xsb07@126.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2-2333233012.《中国书法》创刊于1982年,坚持“书法至上、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荟萃历代书法精品、关注书法文化现状、推动当代书法学术与创作健康发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书法》共刊载文献1171篇。《中国书法》现设有“经典”“学术”“创作”“人物”及“书法广角”等版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栏目。《中国书法》采用邮箱投稿,其中:古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za@163.com现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xd@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89765(古代)、010-64911178(现代)来源:发表记

多诺玛

教育部社科奖发表期刊杂志级别重要吗?竞争很激烈?你怎么看?

教育部社科奖,指的应该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这个奖励是社科界最有分量的奖,其竞争多激烈也就可想而知。根据教育部社科奖的评审办法,推荐申报成果包括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以及普及类成果等。办法里对论文期刊级别没有任何要求,理论上在评审中也不看期刊的级别,只会看论文的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期刊级别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根据评审办法,用于申报成果的论文必须是单篇论文,如果提供的是论文集的话,按要求是视为著作。也就是说,如果你用论文来申报这个奖励,那你研究的所有创新点、所有理论、所有观点都要在一篇论文里呈现出来。这就意味着,你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研究成果不能随便发表,更不能拆分开来发表,这样才能保证你最后出来的论文观点最新最全最有分量。而这样一篇饱含你心血的论文,你会随便找一个杂志投吗?事实上,靠单篇论文获奖的人真的不多,以去年出来的第六届教育部社科奖结果为例,一等奖共评出45项,其中靠论文获奖的只有8项,其余大多是靠著作。而这8篇论文,无一不是发表在该领域最好期刊上的,像《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抛开论文评奖不说,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而报奖,则是在这些优秀论文中再挑最优的。所以,如果你的论文都不能在这些顶级期刊上发表,那还是多修炼几年再考虑报奖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