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辽宁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有细则卡迪什

辽宁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有细则

来源:健康报“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采取专家现场集体评议方式进行,以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为主,必要时采用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评定效果。”近日,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印发《辽宁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明确了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人员申请医师资格所需具备的条件,一是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5年,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二是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推荐医师不包括其指导老师;三是申请人申请考核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与指导老师的专业一致。《细则》明确,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其指导老师除了要具备中医类别职业医师,还要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具有师承或者医术确有专长渊源背景人员,且每名指导老师同时带徒不超过4名。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今后将每年举行一次,考核时间提前3个月向社会公告。同时,中医(专长)医师应当参加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考核工作由设区的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记者阎红 通讯员车晨菲)

独行客

招办主任来了: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主校区位于沈阳,分校区位于大连和本溪,是省内唯一一所培养中医药相关人才的公办本科高等院校和中医药最高科研机构,是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国家中医临床基地、国家临床药理基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4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经过60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以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医大师、岐黄学者为代表的的教学科研与临床实力兼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98个临床教学基地。2020年,我校除了职业对口升学以外,共有普通本科招生计划1479人,其中60%以上的计划用于辽宁省省内招生。招生专业24个,大多以中医药及与之相关的专业为主,全部在我省有计划投放。相对而言,省内考生报考我校的被录取率要远大于其他省份的考生。另外,对我省考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其他医学院校的医学类专业是只招理工类考生的,而我们学校的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有且只有在辽宁省内文理兼,有学医从医志愿的省内文科生考生可以多加关注了解学校今年招生计划的主要变化是增加了3个专业和1个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中医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和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日中穴杯

辽宁中医连线湖北襄阳抗疫情

01:05近日,一场“特殊”的远程会诊连接了辽宁和湖北。屏幕一端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的专家们,另一端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驰援湖北襄阳医疗队成员和襄阳市中医医院的医生们。记者:李昂 高铭编辑:汤谷涵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日以心斗

爱优喂对话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鞠宝兆

2020年9月8日,沈阳爱优喂科技有限公司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就“中医药食同源理论在儿童食品中的应用”这一新课题达成深度合作,并为弘扬中医药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和贡献。签约仪式结束后,爱优喂代表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鞠宝兆院长进行了对话。联合国营养执行委员会指出,从怀孕到宝宝出生两岁(生命早期1000天)这个阶段很重要,“生命早期1000天”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机遇窗口期”,不仅能影响婴儿时期的体格发育和脑发育,也关系到儿童成人后的健康。鞠宝兆院长就中医食品保健对婴幼儿生命早期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鞠院长说:“中国的老话讲民以食为天,良好的食物搭配不仅在婴幼儿时期要重视,在胚胎时期也要重视,孕期的饮食就关系到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升母体的正气,改善自身的内环境,这样可以避免先天不足的问题,从根源上强壮婴幼儿体质。”鞠院长从事《黄帝内经》养生保健和中医药文化研究二十余年,尤其擅长中医养生与应用,在被问到中医学院在食品研发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时,鞠院长强调要倡导“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模式。《黄帝内经》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五谷精微是滋养胃气的主要来源。鞠院长认为食品的研发要关注不同年龄段的生命全过程,而中医学院把研发重点放在生命的两端,也就是婴幼儿食品和老年人食品的研究上。对于婴幼儿来说,需要科学的去选择食品来弥补婴幼儿发育的相对不平衡,这里的不平衡主要是指五脏的阴阳偏性。老年人因为衰老导致的问题,同样需要食疗或健康食品去调理。中医“药食同源”思想源远流长,《黄帝内经·太素》中即有“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的记载,许多食物可用作药物,许多药物也可用作食物。本次双方合作的新课题“中医药食同源理论在儿童食品中的应用”,是婴辅食品的创新,是中医理论的沿革。针对本次合作课题,鞠院长提出了三个研究方向:一是食材原料要选《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二是利用食品中有效成分的偏性来矫正人体的偏性;三是用中医理论中的“五味”来调和食物的味道。这三个方向的研究将从中医角度赋予婴辅食品新的定义,用五千年的中医精粹塑造中国宝宝健康体质。在谈及儿童健康食品的研发和科普教育观念上,鞠院长认为两者要并重。鞠院长说:“对于婴幼儿来说,生长发育、学习事物、接受事物的过程都要依赖于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有健康的理念,父母的生活方式、健康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健康食品的研发过程中,一定要将健康理念和健康文化渗透在食品中,传达给父母们。只有有了健康的理念才能选择健康的食品,二者相辅相成。”短暂的对话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本次爱优喂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合作课题聚焦婴辅食品的发展创新,其成果格外让人期待。本次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发展,还为弘扬中华医学做出贡献,期待双方能在其他方面有更深度的合作,在婴辅领域和中医药领域有更大创新和突破。鞠宝兆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中医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辽宁世界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养生康复学会副会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主持完成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13项,主编出版《实用黄帝内经》等学术著作13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

副作用

辽宁省内知名高校,辽宁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在辽宁省医学类高校中,知名度都非常高,属于中、西医两个方向的省内顶级高校。不过,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而中国医科大学则创办于1931年,相对来看,中国医科大学建校更为悠久,教学积淀也更为深厚一些。中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得到了大发展,主要是因为高层比较重视中医发展之故。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主要在中医检测简单,重在医生个人能力培养;而西医检测复杂,重在团队配合。西医符合流水线精神,检测、诊断、治疗等环节可以相互独立进行,而中医更注重一体化。就因为西医注重检测,自然费时费钱,这对刚解放的国人来说,无法承受。因此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力发展中医学校建立,这才有1958年成立的辽宁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事实上一直开展教研工作,始终没有中断,早期为辽宁省培养了大量基层人才,确实一定层度解决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不过,恢复高考之后,中医受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在这种大环境下,辽宁中医药大学发展速度也大为下降,但始终向前发展。辽宁中医药大学主要优势集中在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方向,药学和中药学稍微差一点,不过在外也有一定影响力。中国医科大学创建于战争年代,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医科大学,几乎参加过历次近代战争,包括抗美援朝,是一所英雄大学,第一任院长是开国中将贺诚。中国医科大学最具优势的是临床医学,在国内属于一线高校,实力极强。整体来看,中国医科大学的综合实力胜过辽宁中医药大学一点,毕竟中国医科大学建校更早,规格更高,适用范围更广,实力自然更强!

林与夕

以生命保卫生命——致敬驰援武汉的辽宁中医人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以生命保卫生命致敬驰援武汉的辽宁中医人没有人生来勇敢,是责任和使命让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心。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既过年关,也过难关。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作为辽宁省首批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八名医护人员踏上了驰援武汉、抗击肺炎的征程。疫病当前,临危受命,毫不犹豫,主动请缨。他们在这场没有刀枪和利剑的战斗中,拼杀在第一道壕堑,用无私的奉献树立起辽宁形象、用精湛的医术展现着中医担当。奔赴“抗疫”前线,他们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的白衣战士;脱下战袍,他们是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赵克明“克明身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他分内的事。医院培养他这么多年,能够让他赴武汉对抗疫情,也是对他最大的信任和肯定。我支持他,我一定会把一家老小都照顾好,不让他分心。”赵克明的妻子这样说道。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隋吉峰到达武汉的第五天,隋吉峰在自己的朋友圈更新了这样一条信息:“医护聊发少年狂,左背包,右拉箱,卫帽防服,千里赴楚乡。为抗疫情逆风行,万劫千难,立如松。请命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勇气在胸,誓要保汉阳。汇战病毒守日夜,众志成城,疫去安康!”一首《江城子·驰援武汉》感动并振奋着每一颗关注疫情、关切武汉的心。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感染)主管护师张霜“这孩子倔,认准一个事儿就坚决不改。我也是从她爸爸口中得知这孩子去了武汉,根本就没告诉过我。不过,这次的事儿,我支持她……”张霜的母亲抱着3岁的外孙子含着泪说道。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呼吸)主管护师黄美玲“美玲一直是个要强的人,她一直把当一名好护士、一名优秀的护士当作一个理想在做。此时此刻,我们该做出牺牲就得做出牺牲,守住武汉、守好武汉,就是为这场全国上下都在参与的攻坚战做出贡献。”黄美玲的爱人这样说道。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重症)护师张旭张旭的妻子王卓,也是辽宁中医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她说:“一定会照顾好父母和孩子,张旭在湖北同疫情对抗,我们也会全力守好辽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病一科护士长任静、二科护士长霍焰、肺病科副护士长贾娜“主任,我没孩子没崽的,我报名!”接到动员通知后,霍焰和其他冲锋在前的同事一样,第一时间报了名。朴实的话语是所有辽宁中医人“若有战,召必应”的真实写照,坚定的声音是医者救死扶伤、扶危渡厄的铮铮誓言。“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征用了济和医院,改造成隔离病房,任静、霍焰和贾娜就在这里开展支援工作。三人均被分到普通患者救治医疗队第1组,收治的是普通组中相对较重的患者。”正式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一天,“3名护理队员一整天没有吃饭、没有喝水,尽可能不脱下防护服,不上卫生间。‘等到上夜班的时候,我们会穿上纸尿裤,不会脱下防护服,适应了以后,会按时吃饭,让领导和同事们放心。’贾娜坚定地说。”而就在前一天,她向临时党支部庄严地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逆行”并不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果断出征、无畏奔赴的背后是无数辽宁中医人前赴后继的信念和决心、是无数辽宁中医人坚如磐石的初心和使命。以生命保卫生命,你们甘作这万里长城中最坚固的城砖,与千万战友一道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筑起共克时艰的信念之墙。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伟大。坚冰深处春水生,无数闪烁着人性光辉、奋战在“抗疫”战场上的忙碌身影,汇聚成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力量。你爱的人也是凡人你的爱为他镀上金身亲爱的战友们愿此去平安愿战胜凯旋

卡门线

沈抚示范区辽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正式揭牌

沈抚示范区辽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正式揭牌 从签约到揭牌仅用6天 示范区速度再次彰显6月29日,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在沈抚示范区正式揭牌。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石岩,沈抚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扬福,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关雪峰出席活动。省科技厅生物医药处、辽宁中医药大学科学院、沈阳市重要技术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恒大旅游集团负责人,以及沈抚示范区开放合作局、产业发展局负责人参加活动。在6月23日举行的沈抚示范区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沈抚示范区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进一步落实签约事项,推动项目落地达效,6月29日,沈抚示范区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广州恒泽养生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辽宁中医药大学沈抚产业创新研究院和科学院,以及中医人工智能装备研究所、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所、道地药材研究所、蒙满医药研究所、中医健康产业研究所入驻沈抚示范区的合作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辽宁省中医药大学是省内一所培养中医、中药和医学相关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广州恒泽养生服务有限公司是集医疗、健康管理、养生、养老、医药及医疗器械和生命科学等六大业务为一体,以会员制为服务模式的综合运营公司。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项目落户示范区后,将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为引领,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积极构建“医疗、预防、保健”三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助推示范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同时,将充分发挥辽宁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围绕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应用、人才培养、企业培育等方面内容,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平台,形成集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训教学基地,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当前,沈抚示范区按照“三区一引擎”目标定位,围绕改革创新走在前、落实新发展理念干在实、高质量发展做示范的思路,全力建设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营商环境好、生态环境优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创沈抚示范区。辽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项目从签约到揭牌仅用了6天时间,不仅展现了沈抚示范区快捷高效的办事效率,更体现出以诚服务投资者的真挚理念。

高手们

辽宁中医药大学为毕业生精心策划特色毕业季

6月18日,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在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全体2020届毕业生身着母校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学位服和学生家长一同在屏幕前收听、收看。云毕业典礼现场 学生和家长一同在屏幕前收看在会上,校长石岩教授代表全校师生向全校2259名毕业生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祝贺,对多年来给予同学们关爱、包容、养育的父母表示诚挚的敬意,对多年来给予同学们鼓励、支持、培育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校长石岩致毕业辞同时,石岩校长对毕业生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青春之我,履行好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二是以中医之我,不忘初心,牢记中医药振兴使命。三是以奋斗之我,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做德才并重、情理兼修的中医追梦人。”本场云毕业典礼是辽宁中医药大学为毕业生精心策划的特色毕业季活动之一,从一个半月前学校就开始策划实施。为了给毕业生们足够的毕业仪式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各位老师精心策划,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五色轩”精心设计,为毕业生们赶制了一份特别的毕业大礼包。毕业大礼包毕业大礼包中既包含着印有学校logo的学位服,又有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学位类型专属图案色彩的礼盒包装,还附上了手绘校园风光的明信片和带有校园记忆的钥匙扣或书签。带着学校领导的殷殷嘱托、带着老师们的无限希冀、带着辅导员老师的碎碎念,2300多份“毕业礼”凝结着学校对毕业生浓浓的深情厚爱,被邮寄到祖国大江南北。毕业礼打包邮寄现场当学生们收到毕业季大礼包,把这一份辽宁中医药大学专属幸福晒满朋友圈时,学校早已悄悄开始准备云毕业典礼这又一个毕业季彩蛋。为了弥补学生不能返校合影的遗憾,辅导员老师们收集了每一名毕业生在家身着学位服拍摄的全身照片,通过后期制作为2259名学生制作了在学校正门前的单人照片,学校也为毕业生们制作了一张底片来自五湖四海却用爱连接起的最美毕业合影。毕业照在“云”毕业典礼上,学校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宣读了2259名毕业生的名字。每个学院名单宣读完毕后,辅导员老师、学院领导老师也为同学们送上真情祝福。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身着学位服在母校门前的惊喜照片,看到自己与班级同学的合影出现时,很多都忍不住落泪。“谢谢母校,这是别样的毕业季,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被母校pick!”参加云毕业典礼的毕业生们激动地说到。(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八千代

辽宁中医药大学在辽宁招生新增三个专业

2020 年,辽宁中医药大学在辽宁省共计招生 1792 人,全部为本科层次,新增 " 中医骨伤科学 "" 中医康复学 "" 中药资源与开发 "3 个招生专业和 "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 个办学项目。7 月 21 日,辽宁中医药大学介绍了在辽宁招生计划和相关招生政策。2020 年,辽宁中医药大学在辽宁省共计招生 1792 人,全部为本科层次,其中职业对口升学 840 人,非职业对口升学 952 人,普通文史类 192 人,普通理工类 760 人。共计 24 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新增 " 中医骨伤科学 "" 中医康复学 "" 中药资源与开发 "3 个招生专业和 "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 个办学项目。" 中医骨伤科学 " 和 " 中医康复学 " 两个专业,学制 5 年,授予医学学位,招生计划各 30 人,主要是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于预防、保健和康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级院校、综合医院、康复中心、各级各类运动队等机构从事科研研究、康复治疗、卫生保健及培训管理等工作;" 中药资源与开发 " 专业,学制 4 年,招生计划 30 人,满足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对既具备中医药思维,又有创新创业社会服务意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要,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中药及相关领域从事资源调查、鉴定、生产、保护及开发等技术管理工作;"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制 4 年,招生计划 60 人,是学校和新西兰 Ara 坎特伯雷理工学院于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采取 "4+0" 培养模式,由中新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进新西兰教育资源,全英文或双语授课,重点打造精品国际化教育项目,满足国内外各类医疗机构对护理工作高级应用人才和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要。可为成绩优异且英语能力达到相关要求的学生搭建赴新西兰交流学习乃至就业工作的平台。辽宁中医药大学在辽宁省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方式进行录取,调档比例原则上为 100%;在思想品德和体检均合格的前提下,以投档成绩(平行志愿排序分)从高分到低分按考试填报志愿(不含专业服从志愿)录取,各专业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录取时承认加分项和分值;专业不设男女生比例限制。辽沈晚报 · ZAKER 沈阳 记者 朱柏玲【来源:辽沈晚报·ZAKER 沈阳】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没好死

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级新生一封家书寄真情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玉)为引导大学生注重“传家风,讲家事,爱家人”,增强“家国情怀,忠孝思想”意识,从今年10月底开始,辽宁中医药大学在2020级新生中开展“语从信出,恩从心涌”一封家书寄真情活动。据介绍,一封家书寄真情活动开展时正逢银杏点缀校园的金秋时节。经过精心策划,辽宁中医药大学将具有校园文化特色且象征和谐、长寿的银杏叶融入活动,增加了银杏叶标本制作明信片环节。一片银杏叶象征着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一张明信片代表着学校的一份情谊,一封家书寄托着学生对家长的拳拳深情。鼓励新生们收集飘落在校园的银杏叶,用学校提供的塑封膜制作成植物标本,连同校园风光明信片及家书一起邮寄给父母。“你写一封家书,我贴一张邮票;你写一封家书,我架一座桥梁;你写一封家书,我集一份感想;你写一封家书,我寄一片亲情!”在三周时间里,学生们写了2111封家书,全部由学校寄给了学生的家人。2020级刘晏宇妈妈收到信函时刚刚下班,她亟不可待地在车里拆开读了,看着女儿亲手写的家书还有校园里的枫叶标本,她倍感激动。信息时代,每天都可以微信电话和女儿联系,却未曾想到会收到女儿的亲笔信。刘晏宇的妈妈随着信的内容或痴或笑,仿佛与女儿“见字如面”了。写家书、传亲情、写感想、恩父母,在11月的辽宁中医药大学校园里成为一种时尚。写家书的过程,也成为大一新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焕发爱父母、懂感恩的过程。参与“写家书”活动的新生们纷纷表示,大学交给自己的第一课就是爱父母、爱家庭,自己会带着父母与学校的寄托上路,做新时代的好学生,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作者: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