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 沈殿成 摄中新网沈阳11月1日电 (沈殿成)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11月1日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研究院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辽宁省尾矿、冶金废渣、城镇生活垃圾等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托东北大学优势学科资源,集成整合各方创新力量,研发适应辽宁省固废特征和资源禀赋的循环利用和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体系,攻克整装成套的固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辽宁固废资源利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杨永斌、蔡美峰、陈湘生,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学来,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以及辽宁省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成立大会。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冯夏庭主持。研究院由东北大学牵头,邀请国内相关领域院士专家,联合开展固废产业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将以源头减量-智能分类-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精准管控-生态修复-风险防控-绿色认证全技术链为主线,全面提升辽宁省固废资源化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助推绿色辽宁、生态辽宁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杨永斌、蔡美峰、陈湘生被聘为研究院战略研究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沈殿成 摄成立大会上举行了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战略研究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赵继、王学来等为主任委员王浩、杨永斌、蔡美峰、陈湘生等颁发聘书。赵继表示,东北大学在资源循环利用尤其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科技优势,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在智慧水利与资源环境、绿色生态矿山建设、大宗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基础问题、关键技术、实施应用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究院依托东北大学建设,这是辽宁省对东北大学的充分信任,是学校发展的难得机遇,学校将充分汇聚多方力量,坚持目标和问题双导向,充分对接辽宁产业发展需求,力争将研究院打造成为一流水平的固废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基地、成果转化与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平台以及创新人才集聚和对外开放的合作高地。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东北大学在资源循环利用尤其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科技优势。 沈殿成 摄成立大会结束后,与会嘉宾就研究院知识产权管理运营机制、固废资源化利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与组织模式创新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完)
今年的考研报名就快到了,相信同学们早已经选择好了心仪的院校,不过,相信大家都知道研招单位除了各大高校还有各类科研院,小编从研招网上为大家查询并盘点了辽宁省2020招收研究生的各类科研院所,没想到这些单位居然也招收研究生。沈阳铸造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2月25日,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事业单位,1999年7月1日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隶属于国资委管辖下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铸造技术专业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主要从事铸造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相应设备的研究、开发、技术推广和产品生产,研究领域涉及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精密成形、工艺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绿色铸造技术及优质铸件生产技术。沈阳铸造研究所设有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材料加工工程》,2020年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名。中国航空研究院601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01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无人机的设计研发和航空前沿技术预研。601所招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一级学科名称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名称为:飞行器设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计划)6人,实际报考人数14人,一志愿符合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的考生4人,复试比例为120%,参加复试的考试人数总数为7人。中国航空研究院606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06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创建于1961年8月,坐落在沈阳市,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中型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设计研究与产品开发,满足我国航空武器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020年招收计划内硕士研究生9人,其中推荐免试生源3-4人(定向培养),统考生源5-6人(非定向培养),实际报考人数5人,一志愿符合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的考生3人,复试比例为120%,参加复试的考试人数总数为11人。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是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机构,于2000年由原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626所)和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7所)合并组建,隶属于中国航空研究院。主要从事航空气动力设计、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以及配套设备研制,可承担各类航空航天飞行器型号、高铁、民用设施等高低速风洞试验与气动力综合技术服务。626所培养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计划招收3人。沈阳化工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49年1月8日,是国内最早的综合性化工科研院所,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并入中化集团。沈阳院是原化工部直属的从事精细化学品研究开发的重点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农药、染料、中间体、助剂等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研究及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是全国农药和染料技术开发中心。2020年拟招收10人,3年制工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国防科研单位,坐落于大连市,始建于1966年,主要从事船舶噪声振动检验测试、海洋工程测试研究、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研究以及海上试验。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为定向生,专业为水声工程。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是省委培训全省中高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和统战系统干部的学校。我校2020年3个专业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收13人,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4名, 030204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5名,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4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坐落于大连市,是新中国第一所正规海军高等学府, 主要面向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培养军政指挥军官和海洋水文与测绘类技术军官,主要承担水面舰艇生长军官培训、现职军官培训,以及研究生教育、士官培训、外军留学生培训等任务。2020年招收学术学位:军事学学科:战术学;工学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军事硕士:军事指挥、军事装备、军队政治工作;应用心理硕士: 应用心理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电子信息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法律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注意的是:只接受3类考生报考:军队在职干部考生、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国防生。信息来源研招网(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日前,辽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分支机构建设启动暨“打通计划”项目评审论证会在沈阳召开。今年以来,我省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调研,邀请省内40余位专家进行评审论证,最终遴选出符合辽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定位和方向,代表全省各领域先进水平的29家分支机构。其中,研究所1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6家。“打通计划”是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并以分支机构为载体,通过市场化的契约关系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成果转化并占领市场的新路子。据介绍,“打通计划”项目遴选将充分结合我省实际,突出解决“最后一公里”,最终选出有利于产业链强链,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成果落地转化的项目。下一步,该院还将遴选专业科技服务人员,为分支机构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活动提供“一对一”服务,并协调资源为各分支机构提供查新检索、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竞争情报咨询、政策辅导等公共服务。(记者 孔爱群)
辽宁省事业单位改革正在进行,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18日上午挂牌成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7月19日了解到,7月18日上午10时,新组建的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今年5月,辽宁省委办公厅出台《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将组建辽宁省政府直属“五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新组建挂牌的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又名辽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是由原省科技厅所属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中心(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省科技人才服务中心,县处级)、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县处级)、辽宁生产力促进中心(县处级)、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省科技档案馆,县处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所属省引进俄罗斯专家工作管理办公室(县处级)进行重新整合组建而成。新组建挂牌的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为辽宁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承担为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提供服务、保障、支撑相关职能。
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今天在东北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杨永斌、蔡美峰、陈湘生,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学来,东北大学校长赵继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成立大会。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冯夏庭主持。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由东北大学牵头,邀请国内相关领域院士专家联合开展固废产业技术攻关。研究院针对辽宁尾矿、冶金废渣、城镇生活垃圾等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源头减量-智能分类-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精准管控-生态修复-风险防控-绿色认证全技术链为主线,集成整合各方创新力量,研发适应固废特征和资源禀赋的循环利用和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体系,攻克整装成套的固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立大会上,相关领域专家就研究院知识产权管理运营机制、固废资源化利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与组织模式创新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当日,由中建科技集团牵头、东北大学智慧水利与资源环境科技创新中心 顾晓薇 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固废大掺量制备装配式预制构件技术”项目在沈阳中建东北院总部大楼举行首块构件吊装仪式。经过近一年的创新研究,该项目以大沈阳经济区为中心,建立“固废堆场、构件工厂、施工现场”三场同城的固废资源化与装配式建筑产业“双产融合”新模式,固废掺量超过70%的装配式预制构件成套生产技术研发,并在中建东北院总部大楼这一超高层装配式建筑中开展工程示范,为全国固废产业技术攻关提供“辽宁方案”。大会举行了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战略研究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赵继、王学来等为主任委员王浩、杨永斌、蔡美峰、陈湘生等颁发聘书。【来源:科技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辽沈晚报记者胡月梅报道10月30日,辽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2020年分支机构建设启动暨“打通计划”项目评审论证会在沈阳召开。今年以来,产研院遴选出代表我省各领域(行业)先进水平的29家分支机构,其中研究所1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6家。(责任编辑:王诗茗)来源: 辽沈晚报【来源:东北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人民网沈阳11月1日电 (李进媛)由东北大学主办,东北大学智慧水利与资源环境创新中心承办的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固废大掺量制备装配式预制构件技术”项目首块构件吊装仪式于11月1日在沈阳举行。李进媛 摄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和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矿业、冶金、城建等行业工业固废大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污染和环境负担。为突破发展瓶颈,建设美丽辽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辽宁固废资源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应时而动,应运而生。李进媛 摄辽宁省固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高效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以源头减量-智能分类-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精准管控-生态修复-风险防控-绿色认证全技术链为主线,开展产业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攻克整装成套的固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形成适应辽宁省固废特征和资源禀赋的循环利用和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体系,全面引领提升辽宁省固废资源化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促进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潜在环境风险,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据了解,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工业固废大掺量制备装配式预制构件技术”项目以大沈阳经济区为中心,建立“固废堆场、构件工厂、施工现场”三场同城的固废资源化与装配式建筑产业“双产融合”新模式。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创新研究,完成固废掺量超过70%的装配式预制构件成套生产技术研发,为全国固废产业技术攻关提供了“辽宁方案”。
央广网沈阳7月21日消息(记者徐志强)日前,经辽宁省委、省政府批准,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的挂牌成立,标志着辽宁省事业单位改革又取得了一项阶段性新成果,五大基地建设与发展又构建形成了一个新平台。 据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自6月1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直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实施动员大会以来,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筹备组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对于全省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不讲条件,不怕困难,不打折扣,以超常规的力度、超常规的速度,平稳高效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各项任务均提前高质量完成。 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由省科技厅所属辽宁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中心(辽宁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辽宁省科技人才服务中心)、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辽宁生产力促进中心、辽宁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辽宁省科技档案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所属辽宁省引进俄罗斯专家工作管理办公室等5家单位整合组建而成,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近日,"2020新型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以"助力'十四五',智库新作为"为主题,有来自国家高端智库、中央部委及各省区市智库管理部门、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机构的近300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大连海事大学受邀在分论坛作智库建设经验交流。"新型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由光明日报社、南京大学于2016年联合主办,于每年12月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每年邀请智库管理部门、国家高端智库、各级各类智库代表等,以主旨报告、成果发布、专家座谈等形式汇聚共识,共同就年度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坛公布了2020年CTTI增补来源智库名单,大连海事大学海洋法治与文化研究院成功入选。据了解,本次来源智库增补共有315家智库机构提出申请,经过机构申报、资格审查、数据审核和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有99家智库入选。此外,在论坛上还发布了《2020CTTI智库报告》。报告显示自两办《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各类智库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截至2020年12月,CTTI共收录来源智库941家,收录专家15736位,收录成果178553项,收录活动28644场。CTTI系统数据量逐年递增,智库组成结构稳定、专家团队规模合理、成果活动形式多样,基本能够反映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情况与主要研究趋势。此次,大连海事大学海洋法治与文化研究院成功入选智库,是对学校在海洋法治与海洋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的认可。早在2018年,大连海事大学就与中国经济信息社签订了战略合作签协议,双方将开启中国海事领域新型智库和经济领域国家级高端智库的全面合作。2020年5月,"大连海事大学海洋法治与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是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主体,以相关学院及学科为依托,坚持国家站位,突出特色定位,是学校对标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标准,组建成立的全校智库综合集成平台。研究院秉承"小平台、大网络"的发展理念,集聚学校乃至国内外的研究资源,在涉海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咨政建议和研究报告,多篇研究成果获中央有关领导重要批示。当前,大连海事大学正举全校之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涉海高端智库,以高端成果和一流人才深入服务中央决策,积极对接行业需求,精准融入地方发展。为推动我国航运事业发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素材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证券时报e公司讯,近日,辽宁省海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大连举行。新成立的省海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将整合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海洋企业的优势创新资源,支撑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强省建设。到2025年,力争将研究院建成辽宁省重要的海洋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的集聚高地,为建设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和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