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是来自兰州理工大学的特别快递……里人有病

这是来自兰州理工大学的特别快递……

“老师,我的电脑在进门左手第一个柜子”“老师,我的电脑放在进门右手第一个柜子抽屉,鼠标在桌子上,另外需要一本《结构力学》书,谢谢老师!”“老师,我的电脑在衣柜最上面的格挡中,衣柜钥匙在”……延迟开学期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54名眼下急需电脑而寒假回家时电脑留在宿舍的同学集中办理了电脑、学习资料、重要证件的免费邮寄,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在得知学院2020届毕业生有部分学生放假回家时将电脑放在宿舍,延迟开学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进度滞后、无法继续准备考研复试和就业准备等消息后,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院抽调专人对未带回电脑的学生进行详细统计,并征求学生是否愿意将电脑、必要的学习资料由学院组织统一邮寄回家。一条条信息收集汇总后,辅导员老师又联系楼宇中心做好了登记、开门、检查等相关工作。3月18日,学院在兰工坪校区为54名同学统一集中办理了电脑、学习资料、重要证件的邮寄工作。目前,已有部分学生收到了学院邮寄的电脑和学习资料。听到学院免费为他们邮寄电脑和学习资料的消息后,同学们纷纷对学院这一贴心温暖的服务竖起大拇指。一名毕业生说:“虽然相隔千里,但老师的关爱却像近在身边一样,温暖备至。我一定好好做毕业设计,争取拿个优秀!”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武永明图丨兰州理工大学提供

共祭先祖

2020考研B区调剂之兰州理工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

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两所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是每年考研调剂的热门高校。不仅仅是因为两所高校调剂需求量大,更重要的是两所学校的理工科在B区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今天小编就好好给研友们分析下,哪些专业的考生值得考虑这两所大学。01学科实力研究生最重要的是科研能力。因此,选择学校首要考虑的是学科的师资力量以及学科的硬指标建设。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以及博士生导师数量是衡量专业实力强弱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兰州理工大学现有156名博士生导师,具体专业分布不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得了B级评级(全国排名20%-30%)兰州交通大学现有博士生导师72人,人数分布情况如下:机械工程(14人)、土木工程(20人)、交通运输工程(27人)、环境科学与工程(15人)。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被评为B级(全国排名20%~30%)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B-类(全国排名30%~40%)学科。从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看,兰州理工大学整体实力强于兰州交通大学。在细分的专业领域,两所大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实力差不多,兰州理工大学强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而兰州交通大学的强在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02科研平台科研人员(包括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院士等)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托于实验室进行培养研究生的。因此,科研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是科研实力另外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兰州理工大学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合金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有色金属合金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技术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建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道车辆热工教育部实验室从科研平台建设来看,兰州理工大学实力强于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的科研平台主要围绕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领域,而兰州交通大学的科研平台主要围绕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03总结研究生调剂最重要的是选择一所专业优势明显的高校。如果你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推荐你选择兰州理工大学。如果你的专业是交通运输工程,那么推荐你选择兰州交通大学。如果你的专业不在上述范围并且只有两个选项(兰州理工大 或者 兰州交通),那么请选择兰州理工大学。

然则若何

兰州交通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到底哪所学校更好?考研对比一下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冯胖胖,前一阵子胖胖一直在跟大家说东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大学排行榜以及录取等相关情况,今天胖胖要换一个方位了,胖胖就跟大家说一下,西北地区也就是甘肃省的那些实力超强的双非类大学的评比情况。首先胖胖要说的就是甘肃省的两所理工类王牌大学,分别是兰州交通大学跟兰州理工大学这两所学校,在兰州市除了兰州大学以外,工科就属这两所学校实力最强了。首先兰州交通大学一听名字,大家就知道他是以交通类为主的大学,这所学校实力虽说是强,而且在第4轮学科评估中,这所学校也是榜上有名的,他在学科评估中获得了C的成绩,算是全国前50的学校吧。但是尽管如此,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该招不满还是招不满,而且网传说兰州交通大学并不是保护一志愿的学校这个具体是真的是假的,胖胖不敢苟同。另一所就是兰州理工大学了,兰州理工大学,说实话他的电气学院哪怕是他的电子与通信工程,本来跟计算机一点边都沾不上,他非得考的专业课,就是跟计算机相关的数据结构这些,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这就导致了学计算机的,因为是专业名字不对,不考学通信的,因为是专业课不对不考他这是干的,难道是竟生生的等着捡调剂生吗?我要吐槽一下。说实话,因为这两所学校地理位置实在是不好,如果大家有兴趣报考的话,可以在下面给胖胖留言,胖胖都有这两所学校的录取名单,还有一些最高分最低分的相关情况,如果大家需要一定要找胖胖哟。

功夫爹

最难毕业季感言:最惨的,是连坚持理想的资格都没有

昨夜金城下了一场雨,但这丝毫没有改变闷热的气温,我蜷在干热难耐的小出租屋里,做了一个长长的、好似电视连续剧一般的梦。醒来时候已是上午十一点多了。雨后奇怪而高的天空关于我待了四年的这个地方,我有说不出的感情,有厌恶,有逃避,也有不舍和深深的无力感,像我这般出身卑微无权无势的年轻人,在金城这样的城市存留下来,那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或许只能在城中村这般闷热窄小的巷子里讨生活?然后逐渐泯灭最初那些轰轰烈烈的梦想吧。对于一个自诩文艺青年的人,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想在工作之余能够有自己的思想追求,读书看报,舞文弄墨,把弄一些喜爱的小玩意儿。这才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生活。喜欢摄影文学书法,但最终都未能如愿七月初,随着一句句一路顺风,我终于走完了自己的读书生涯,而我最感到不安的,是一件投入了十数年时间的事情已然结束,而我呢,还没有从其中缓过劲儿来。早上起床收拾了下东西,看到签约单位新员工群里的公告,需要去做最新的核酸检测,这个新冠肺炎真的无意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吧,我还想着春招的时候能够再为理想挣扎一回,但是显然,肆掠的疫情压根没有给我这样一次机会。中午在金牛街吃了碗刀削面,特意叮嘱老板少面多汤,不要辣椒少放盐。发小开车来带我去他的工作地看看。狗尾巴草,在哪里挣扎着都能活下去他才毕业一年,因为工作地离住处实在太远,不得已贷款买了辆代步车,这得益于金城这与收入水平不搭的高房价。他住在离市区二十公里的山上,他带我去看的时候,天气阴沉,山上很凉快,略显冷清,他说,那是在城区上班的人还没有回来。我们聊了很多,从彼此熟知的朋友到我们彼此的家庭,他说,我心里觉得你应该成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或者教书先生,再怎么也得是个文艺工作者,总之建筑工人这类职业与你并不符合。其实我身边熟知我的人都是这样的看法,他们总觉得,我应当是那种文绉绉的文化工作者,当然,成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是我有独立思想以来最渴望的事情。但是显然,对于一个父母年迈生病,且出身农村的男生,在二十几岁的年龄,我首先得活下来,得尽可能先满足自己的温饱,物质是先于精神的没有物质基础,说这些理想化的东西就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吃饱肚子以后,我们眼里的花儿才会娇艳我很羡慕我那些因文字而交好的朋友,他们有的二战考研,考汉语言文学,追求自己的初心,有的放弃本专业,去了小地方杂志社或广告公司。而我不行,我得赶紧靠本专业较好的工资待遇赚钱,让还在北疆棉田里打工的母亲休息几年,不再从事重劳力农活。我当然知道追求理想,但是穷人,谈理想的机会有多少呢?原生家庭里带来的物质缺乏感,会在你做每一个重大的人生决策时发挥巨大作用,至于这个作用积极与否,谁也不知道。生活真的不相信眼泪和道歉再过一周,我将去新的城市,去新的地方去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建筑从业者,去践行那些课本里计算过的技术规范,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金城的天,我从来没感受到昼夜温差,昨夜做了一夜的梦,每次醒来总是汗流浃背,惨不忍睹。我给他说,我说我得好好赚钱,不然就真的只能在这样窄小的出租屋里和你谈论那些之乎者也了,稍微放纵自我,怕是离那些杏花春雨更遥远了。他没说话。我知道他在心里同意我的观点。我不是小孩子了,今年24了,我说。我25了,他拿手指推了推眼镜框,看了我一眼。离开宿舍,我们再也回不去毕业这几日,我待在这小出租屋里,那种强烈的不安感,让在这座城市里再没了归属感,在我去另一座城市之前,这个城市就只有这小小的出租屋能够容得下我了。我也再不是学生。我刚刚翻了翻QQ空间,看到隔壁宿舍一位同学的空间说说,配着一张六把宿舍钥匙的图片。我评论:不久以后,又会有一群年青的人打开那扇门,然后开始新的悲欢离合。再见了,我兰州理工大学的老师同学,我那些傻乎乎的舍友和朋友,再见,西校区南村a座325宿舍,校本部17号宿舍楼631宿舍。不久,会有新的同学,继续着我们的故事。青春不会毕业。

死气沉沉

兰州:高校“学霸宿舍”修炼记

高校“学霸宿舍”修炼记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专业的6名男生舍友全部成功考研。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2014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霸”室友。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四年青春时光就此结束。有人即将工作,有人考研深造。在甘肃农业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多个“学霸宿舍”,一宿舍五六个人同时考上研究生,为未来搭建起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读一读他们的故事,青春的努力与拼搏,同样值得满满的敬意。1 “明确目标,比高考还认真”当陈佳瑞告诉妈妈,已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后,妈妈问她:“如果没有舍友,你能不能考上研究生?”她想了想,说:“估计考不上。”陈佳瑞的另外四个舍友都曾这样假设,答案也和她一样。她们是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2014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同班同学。今年毕业前,宿舍6个人中,有5个人同时考上了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另外一个同学则已找好工作准备上班。陈佳瑞、李娜、姚丽霞、张娜娜都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且全部是水土保持专业,李凤萍考上了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这是她们去年4月份就定好的目标,如今全部实现。大一开学时,她们还没有对未来明确的想法,只是延续了高中时的认真,上课时,一起去“抢占”前三排座位,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中上。进入大三第二学期,李娜有了考研究生的计划,这也是她和男友共同商量的结果。李娜准备复习后,舍友们也被她带动,打算一起考研。李凤萍的家在榆中,母亲身体不好,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她选择了兰州大学为考研目标。另外4个女孩选择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别人问起,你们4个选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不就是竞争对手吗?4个女孩哈哈大笑:“我们就要打败其他人,4个人全部考进去!”当然,虽然这么说,每个人内心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压力变成的动力让她们自己也惊讶。从去年5月份开始,她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20分钟后出门,为了避免互相打扰,每人一层,站在楼道里的大灯下,读书、背英语。7点半之前赶到教学楼下,开始上自习,早餐也在路上匆匆吃完。12点半,她们各自在食堂吃完午饭后,回宿舍午休,下午2点继续坐在自习室。晚上7点半吃完饭,就在东塔的实验楼里,继续一人一层开始大声读书。晚上12点之前入睡,躺在床上还互相聊复习时的难题。有课时,她们就去上课,没课继续按照这个时间点进行复习。周末休息时,她们也延续这个作息时间,只有周日下午会放松半天。放暑假时,她们5人各自回了两三天家,又继续来学校复习,时间太宝贵,不允许丝毫浪费。李娜打趣姚丽霞:“脸上的油都没抹匀,边走边抹呢。”近一年,姚丽霞基本没怎么出过安宁,考完试去西站,才发现“西站什字”公交站早已改名,“那时候觉得时间总不够用,看见别人浪费时间,才体会到了浪费生命的感觉”。成绩出来之后,几人的初试成绩居然都差不多。继续准备复试,5个人在宿舍里摆成面试现场,一人说、4人评。考完一看,5个人的成绩排名又都往上了一截。“考研和高考不同,高中时我们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一个‘考上大学’的笼统方向,考研各自有了明确唯一的目标,学习也就有了动力。”张娜娜说,自己比高考认真多了。高考时,5个人的成绩都没有达到重点线,考研时全部考入了重点院校,“也算是弥补个人的遗憾吧,所以大家都选了重点院校,格外努力”。2“看大家都去上自习,心慌得睡不住”刘成利是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他的宿舍里,6个男生全部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他和舍友成磊考入了西南大学,郭同庆考入了兰州大学,姜世光考入了华南农业大学,畅文驰考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万宗考入了宁夏大学。刘成利觉得,自己考研受到郭同庆的影响最大,“他专业成绩一直不错,生活学习有规律。我起初不太自信,怕自己考不上,工作都签了,看大家一起考研,我也动心了,开始复习考研。”杨万宗也是在舍友的带动下一起考研:“早上8点醒来一看,大家都起床上自习了,心慌得睡不住,就去复习了。”有时候学习累了,互相鼓励一下,“坚持!坚持!”刘成利经常给自己和大家打气,“我们自控能力都一般,只有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和女生们不同,6个男生各自制定了学习计划和目标,分头上自习,晚上回来聊一聊,周末时一起去打打球,“和高考不同,那时是被动学习,现在是主动学习。”姜世光觉得,宿舍的学习氛围对大家影响很大,“我们宿舍里很少有人打游戏、逃课,偶尔会发生争执,但男生嘛,两三分钟后也就过去了。”他和郭同庆、成磊的专业课成绩一直不错。在今年兰州大学畜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郭同庆总成绩排名第一。辅导员杨永辉说,这6个男生从大一开始,学风就很好,上课认真、不逃课、不挂科,曾获得过校级、院级的“优秀文明宿舍”。实际上,在甘肃农业大学,这样宿舍里五六个人同时考上研究生的并不少见。该校草业学院几乎每年都有整个宿舍考上研究生的,今年,草业科学2班,就有两个宿舍的女生,每个宿舍有5个人同时考上研。草业学院党委书记唐致刚说:“从大三开始,我们就组织学生和考上研究生的学长们进行交流。老师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考研’,学长们解决‘如何考研’,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下一届学生。”为了鼓励学生考研,唐致刚去每个班和学生讲:“受教育年限的长短决定了你们的思维方式、未来生活,要在大的人生成长格局中去看待考研这件事。”唐致刚常常给学生说:“青春就是努力和奋斗的年龄,如果只有梦想不努力,那真就成了‘梦’想,慢慢就成幻想了。”3 “让这股清风传遍整个校园”在省内其他高校,也出现过“学霸宿舍”。今年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的一个女生宿舍,6名女生中5人成功考研,分别被陕西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和兰州理工大学录取。同学们在网上给她们留言:“让这股清风传遍整个校园,不辜负美好青春。”大学四年里,宿舍成员互帮互助,学习成绩均名列专业前茅。宿舍成员杨丽娜说:“很多人说,大学生活很轻松,其实不然,这取决于各自的选择。”王菲一入大学,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不断努力,有过信心满满,也有过失望颓废,还好自己没有放弃,和舍友一起坚持了下来。考研期间,她们互相督促,在宿舍里共同营造了奋发向上的考研氛围。在后期复习中,为了不互相影响各自的学习进度,她们各自在图书馆自修室独立学习,有问题就回宿舍一起交流、讨论,也常常互相鼓励、加油打气。“我们都是不会放弃的人,因为如果放弃的话,过后一定会后悔。总有一天,我们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2013级生命科学学院的马小燕、潘成芳、吕楠、马敏娟、马芳芳、刘文娥6个人,分别考上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只有接触得多了,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6个女孩一致认为,大学更应该追求拓展知识层面,学会观察和思考。“有了广度,你自然会想要追求深度。”这也是她们选择读研的重要原因。她们的班主任朱学泰告诉记者:“她们获得这样的成绩我一点都不意外,在情理之中??上课总是前排座位的‘霸主’,实验室里有她们等待的身影,自习室里也总是能看到她们在埋头学习……”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魏娟

红盖头

组图|甘肃高校学子,加油!“研”途有你,每一秒都不会白费

进入12月后,考研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兰州的寒冬凛冽,清晨6点,日月还没有交替值班,兰州理工大图书馆就率先亮起了灯,明亮的白炽光下是考研学子们伏案苦读的背影,考研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考研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这个周末,全国341万人考研大军将走进考场,迎战人生又一场大考。而这个数字意味着,2020年逐鹿考研“战场”的考生人数比去年再增51万人。兰州理工大考研人的一天是怎样的呢?分秒必争,学习时间与效率齐飞,疲惫却无比充实;步履匆匆,每一步都踏向梦想,忙碌却充满希望;脚下踏踏实实地走着,就能遇见最好的未来和最棒的自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薛佳兴 王登杰 贾振威 张天阳 朱哲宁)上午6:00—起床排队一早图书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内开启一天的学习图书馆明亮的白炽灯下是考研学生们伏案苦读上午7:00—来到自习室教学走廊的窗边是在早读背书的同学同学们仿佛都在和时间赛跑徘徊在走廊与角落,用坚毅且倔强的身影迎战考研路上的险阻一个保温杯、一本书自成一方天地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考研复习是一个人的旅程上午10:00—认真做题凝神沉思一会儿更加坚定了心中的目标想一想未来美好的时光奋斗过才叫青春中午12:00—吃午饭食堂冒着热气的冬日午饭下午13:30—午休中午不是回宿舍宁愿趴在桌子上小憩在睡意朦胧中看了看手表打起精神继续奋斗下午14:30—回顾英语下午日光温暖,外面空气也格外清新来1号楼的平台默记一会儿英语下午18:00—晚饭埋头于钻研了一下午出来后才发现已夕阳西下去食堂匆匆吃完晚餐走向自习室的脚步放缓今晚的晚霞格外美丽就把它当作是对今天的嘉奖吧晚上20:00—暂时休息来走廊透气,格外的冷清或许每个人都一样,在寒夜里孤身过河期盼再努力一点就能过岸暮色四合时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内开启一天的学习考研书布满书桌自习室里有书桌前专注的目光晚上22:30—回寝室图书馆内响起了悠扬的闭馆音乐同学们陆续走回寝室深夜降临高效的复习让你倍感充实回顾一天所学,无愧于心,早点睡去吧明早起来又见曙光努力是因为自己想要最好的希望每一份努力都不被辜负在考研人的努力下兰州理工大校园更具活力与姿彩披星戴月的考研人怀揣着征服星辰大海的梦想活在当下,不负韶华。考研生加油!披星戴月的你们终将凯旋!祝愿所有考研人成功上岸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来源:新甘肃客户端、每日甘肃网见习编辑:李丹

审死官

注意!兰州理工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4月28日从兰州理工大学了解到,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将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平台首选中国研招网研发的“研招远程复试平台”。复试时间暂定5月10日至6月10,5月10日至5月18日,拟一志愿考生复试。国家调剂平台开通、调剂考生报名时间为5月20日。调剂考生复试计划拟从5月21日开始。该校将根据需要及时在学校研究生院主页(http://ge.lut.e.cn)以及中国研招网调剂平台中发布调剂公告。所有调剂考生(含一志愿考生有调剂需求的)均需要通过“研招网调剂平台”进行报名调剂。复试时进行资格审核,考生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的电子版:应届本科毕业生应携带:①准考证;②学生证(带照片页)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③身份证(正反面复印到一张A4纸);④大学期间前七个学期成绩单。往届毕业生应携带:①准考证;②身份证(正反面复印到一张A4纸);③毕业证、学位证(带照片面复印到A4纸)及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备案表》。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一志愿复试名单将于5月3日左右进行公示。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武永明

爱之泉

兰州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集锦

学校领导为新生佩戴校徽同学代表在校研究生发言新生代表发言开学典礼现场开学典礼现场全体师生用歌声表白伟大祖国全体师生用歌声表白伟大祖国庄严宣誓兰工坪校区开学典礼现场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凤凰谷

兰州理工大学为毕业生邮寄学习资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了解到2020届毕业生有部分学生放假时将电脑放在宿舍,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进度滞后、无法继续准备考研复试和就业准备等,学生在家中比较着急和焦虑,担心影响正常毕业。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毕业各项任务,稳定学生焦虑情绪,学院决定集中组织帮助学生邮寄必要的学习资料、个人电脑等。由教学办和学生办共同牵头,系主任组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分别对未带回电脑的学生进行详细统计,信息收集,并征求学生是否愿意将电脑由学院组织统一邮寄回家。辅导员老师提前联系落实了中国邮政公司,准备好电脑邮寄包装材料和地址汇总信息等工作,并联系楼宇中心做好了登记、开门、检查等相关工作。3月18日,学院全体辅导员在兰工坪校区为54名同学集中办理了电脑、学习资料、重要证件的邮寄工作。得知学院为学生免费邮寄电脑的消息,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学院的贴心服务感到很温暖。疫情很残酷,学院的关心却很温暖,很感谢学校和学院!“虽然相隔千里,但学院老师的关爱却像近在身边一样,温暖备至。我一定好好做毕业设计,争取拿个优秀!”在疫情防控的“大考”面前,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全面做好学生的帮扶工作,全力保障学生学习生活,解决学生后顾之忧,做学生的坚实后盾和温暖港湾,帮助他们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 孙亚斐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再发国际TOP期刊

近日,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曹睿教授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Mysterious Failure in Load-Free Superalloys under Repeated Thermal Shocks》在国际金属材料领域TOP期刊Acta Materialia(影响因子7.293)在线发表。这是自2003年我校陈剑虹教授在此期刊上发表论文之后时隔多年我校再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在此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该论文由曹睿教授团队与美国田纳西大学高雁飞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第一作者是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基金资助出国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温俊霞。该论文针对疲劳裂纹的萌生,提出了低周热冲击下钴基高温合金氧化层从均匀生长演化为局部“指状”形貌的机制,合理解释了无外载情况下钴基高温合金的失效现象,报道了一种没有外加载荷的热冲击疲劳失效机制的力学解释。这项工作是基于对Co-Cr-W高温合金在等温和循环热条件下的氧化行为的对比研究中提出的。作者们对无外加载荷情况下的热疲劳失效机制进行了系统阐释,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合金的设计并提升在极端热、力和腐蚀条件下的使役性能。该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基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交流基金的支持。【作者简介】曹睿,女,1977年生,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新材料和异种材料的焊接性及腐蚀性、焊缝金属强韧性、金属材料失效断裂行为研究、复合板材制备及连接等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和横向项目1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973等重大项目6项,发表SCI检索论文70余篇,EI检索论文100余篇。高雁飞,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1999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学士学位及计算机科学第二学位,2003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结构材料的变形破坏分析,以及极端力学性能研究。担任Materials Today的编委。在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和Acta Materiali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2020年6月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兰州理工大学柔性引进专家、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马秀良研究员团队在铁电材料拓扑畴结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Polar meron lattice in strained oxide ferroelectrics”。该论文由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合作单位与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论文中报道了在氧化物铁电材料中发现半子(Meron,也有音译为麦纫)拓扑畴以及周期性半子晶格,这一发现是继通量全闭合之后,在有关铁电材料拓扑畴结构方面的又一项重要突破,为与铁磁材料类比的结构特性再添新的实质性内容,也将为探索基于铁电材料的高密度信息存储器件提供新思路。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 编辑:杜小明 主编:朱莉萍 王雅琼 审核:杨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