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4所211大学“考研难度”低!过线即可录取,考研热不等于考研难慎思

这4所211大学“考研难度”低!过线即可录取,考研热不等于考研难

如今社会,考上大学已经成为常态,每年本科毕业生接近900万。但是重点大学毕业生只占了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全国这么多本科毕业生,是211、985重点大学毕业的不到9万。因此,每年这些211等重点大学毕业生出来找工作非常受欢迎,很容易被高工资、好待遇的用人单位聘用。“受害”的就是那些中等层次的普通二本毕业生了。每年普通二本大学的毕业生占了半壁江山,就业难的也多数是这类群体,这也就是验证了网上流传的“本科毕业难就业”的说法。那么,普通二本的毕业生真的就没有竞争优势了吗?其实,普通二本大学毕业生只要再在大学期间,努力两到三年就可以逆袭211、985重点大学的的毕业生了。它就是最高质量的就业方式——考研。考研,早已经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考研热”引起的“考研难”的社会现象愈演愈烈。但是普通二本生考研却不比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差,因为他们的基础其实相差不大。最终还是要看大学期间的努力程度。目前来说,决定考研的普通二本生,都想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但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普遍比较难考,因为他们都推免生,普通二本生即使达到分数线也可能会被“嫌弃”。不过近年来,部分211、985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每年都很难招满,报考人数没满,基本上过了分数线就可以被录取,不需要再进行面试筛选。下面是骆先生分享的10个容易考上研究生的211、985重点大学,希望2018报考这10个学校的考生树立信心,也希望各位转发,给身边的人信心!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地处我国偏远地区甘肃省兰州市,虽然用偏远二字形容该地理位置。但是,作为一个学子,我们是去那里深造,不是享受。况且,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也不一定比中部地区的三线城市差!最重要的是兰州大学的某些学科排名都是在全国前10名,比如说有机化学专业,这个专业很强,但是每年报考兰州大学研究生的人数却很少,多数情况出现没有招满现象。众多考进兰州大学的研究生表示:真的是捡的985大学,很值!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全国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有关教育类的学科也是最强的。陕西师范大学地处文化古城陕西西安,这也是西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了。推荐专业:心理学、中国古代史、地理学。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地处中国魅力城市江苏省苏州市,是东吴大学的前身。苏州大学比较好考研究生的原因不是没有人报名,而是该校研究生指标数很多,而本校想考研究生的学生,基本上都报985大学的研究生。这就给普通二本一个上211的机会。每年一个专业招收的人数都有几十个,整个学院的指标就有好几百个。考研报考苏州大学,过线后录取的概率超过80%。普通二本考生网友:这应该我们考研难度不大、地理位置最好的院校了。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是江西省最好的大学,也是该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无论对于省内还是省外考生,高考考上南昌大学难于上青天,但是考生南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却比较容易。一是南昌大学招收的研究生人数多而生源比较小,每年考研第一志愿报考南昌大学的都没超过录取指标数。二是南昌大学本校考研学子都不愿意继续呆在南昌这座城市。考上南昌大学的研究生网友调侃:“某某鬼子”和“江西老表”成就了我读211重点大学的梦想。或许只有南昌人知道这里面的意思吧。不管这所211大学地理位置还有人文情怀怎么样,它是一所重点大学。普通二本基础不差,通过考研,报考这些211重点大学,录取机会很大,录取上了也非常值!虽然一些重点大学位置偏远,但是一个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学历,这个光环不会因为其他原因而不发光!

可谓疾矣

2020年,兰州大学共录取了多少研究生呢?学生:只有5586!

如果一名同学在选择考研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本科学校以及自己的复习状况来进行选择,有些同学为了求稳而选择了一些二区的院校,二区院校相比一区院校的国家线会低一点,所以很多同学为了能够一次上岸,都会首先考虑二区的院校,二区的省份包括云南省,广西省,甘肃省,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偏远的省份。只如果你想要报考二区的985院校的话,那么只有一个选择。在二区的省份中会有几所211大学存在,但是却只有一所985院校,这所大学就被同学们称为最没有存在感的兰州大学,六大学由于地处的位置比较偏僻,所以相比其他30多所985大学的发展并不是那么好,甚至有很多同学没称兰州大学还不如那些排名靠前的211大学,其实这也是部分同学有这样的想法。兰州依然有比较强硬的实力,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兰州大学的地理位置确实有些限制了这所学校的发展,从这所大学的录取研究生的人数上就可以看出,其他985高校录取的研究生都达到了近1万人,少数985院校也达到了7000人和8000人左右,是兰州大学的录取人数只有5000多人,一个精确的数字是5586人。像郑州大学和上海大学的录取人数都已经超过了兰州大学,虽然录取的人数少,但是兰州大学所要求的生源质量确实非常的高,所以这所大学不仅初试难度非常大,复试也要考虑我们的综合素质,只有两方面表现都好的话才有机会被录取,每年都会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调剂生调剂到这所大学中,但是兰州大学依然会对其做出要求。如果你想要考研的话你愿意报考兰州大学吗?

诘然已解

最容易考上研究生的几所985、211高校,学长学姐都说太好考了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当我们在高考不理想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考研。这相当于是我们的第二次高考。我们在决定考研时,首先问问自己,我考研的动机是什么?我的兴趣在哪里?兴趣能和考研联系在一起吗?哪些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加之半年的复习,我大概能达到什么分数水平,有望考到哪些学校?这些问题是你择校之前必须思考的。这里我就建议大家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我推荐大家几所211大学,还比较好考。一、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简称“兰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本人也是去年考上的研究生,考研人都知道兰州大学是所有985中最好考的(这是指综合来说),不过具体还得看你考什么专业了,毕竟每个学校都是有自己的王牌专业的,如果你考的只是兰州大学的一般专业还是很容易的。二、长安大学长安大学座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相对于985,211高校容易点。所以也是个不错选择。三、江南大学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个学校相比之下,不是太火,但是学校还是相当有实力的,可以作为备考学校。四、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简称“北工大”,始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9大学科门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不要小看在这个学校。在北京还是相当有名气的,也是考研的不二选择。无论选择哪一所学校,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目标,努力去实现它,无论成功与否,至少你努力过。加油吧!

九方湮曰

刚刚,兰州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调剂好去处!

各位考生: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公布如下:由于各省份、地区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考研的公平性,教育部将考研分为了两个区域,即A区和B区(原来是ABC三个区)。一般来说,考研A区的国家线要比B区高10-20分,单科线A区要比B区高5分左右,因而,很多考研没有被第一目标院校录取的同学来说,调剂B区的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B区大多都是西部省份,经济水平偏弱,教育水平同样比较弱,主要包括甘肃、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等10个省份。考研B区的优势在于录取分较低,因而B区的大学成为了很多考研党的第二选择。下面介绍的便是考研“B区”最好的30所大学之一,适合考研调剂。兰州大学考研“B区”实力最强的便是兰州大学,也是B区仅有的一所考研自主划线的大学,不过虽然是自主划线的34所大学之一,但每年兰州大学同样招收考研调剂生,兰大作为西部实力最强的大学,学科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非常值得调剂。

银土

考研“最容易”上岸的4所985大学,考上身价倍增,兰大上榜!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学历也失去了往日的职场优势。很多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选择考研,以此来提升自身学历和就业竞争力。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40万人,大约有250万左右的学子考研落榜,可见考研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985名牌大学,考研难度更大。今天就来说一下,考研相对容易的4所985大学。一、兰州大学根据全国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状况,教育部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A区和B区。A区分数线要高于B区,单科相差5分左右,总分相差10分左右。兰州大学是B区唯一一所“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一。由于地理位置不佳,位于甘肃兰州,每年录取分数都不是太高,相对来说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小,上岸的难度较小。二、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简称“中国海大”,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A类)”重点建设高校。这所大学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以及海洋科学、水产等优势学科闻名全国。但是中国海洋大学的综合排名比较靠后(985高校),优势学科相对冷门,保研率不高,又是非自主划线高校,考研难度相对来说较小。三、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坐落于国际大都市上海,是教育部直属“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A类)”重点建设高校。地理位置优越,之所以考研相对容易,是因为华东师大的优势学科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性学科,工科实力相对薄弱。很多专业女生考研人数较多,有些工科类专业报考人数较少,考研成功率较高。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陕西杨凌,是中央直管的32所副部级重点建设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这所学校的保研率较低,地理位置不佳,相对来说不太受欢迎,而且单科分数线要求较低,特别是英语只要40分左右即可,甚至有些学科只需要35分左右。

容将形之

从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初试前5名全被刷说起

近期,国内一些大学的研究生考研复试成绩陆续公布,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等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也已安排了复试,特别是兰州大学复试后公布了考研拟录取名单,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初试成绩前5名的大学生全被淘汰,他们有兰州大学本校的,也有其他大学的。一般情况下,只要这5名同学复试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能考上两三名应当没什么问题,可是包括第一名在内的竟然没有一个过关,有网友看到信息后直言“太不可思议了”。图片来自网络看一这个消息,我也想起了曾经历过的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天和几位朋友一起用餐,吃饭的时候一位主管企业人力资源李经理说了这样一件事:该企业要招聘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经过初选最后余下三位应聘者,其中一位王先生在应聘者中学历第一、笔试第一、相貌第一。究竟是不是聘用王先生呢?李经理知道王先生爱打篮球后,于是就组织内部员工进行了一场篮球比赛,并来请来裁判员和学校老师等相关人员作为评判员。比赛结束后,李经理请裁判员给王先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作一个评价。裁判认为——王先生有能力,技术也不错,但在比赛中无论是传切、策应还是掩护、突分,他的表现是配合性差,突出自我,自以为是,正因如此,也失去一些分。裁判员解释说,篮球比赛获得胜利的前提是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全体队员相互间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攻击对方的薄弱环节,获得良好的攻击机会,最终争取竞赛的胜利。图片来自网络为感谢裁判等人,李经理等请他们和球队队员一起进餐。整个用餐过程中,其他人员对微笑的餐厅服务员的热心周到服务都给予了感谢,而王先生却认为“顾客是上帝,花钱买服务是应当的”;因此,他对服务员的服务不以为然,无心道谢。就此两点,李经理果断地放弃了王先生;而参加考评的那位老师认为这样太可惜了,于是便说“教育教育不就得了”,李经理却说“教育不是我们的事”。“教育不是我们的事”,那么,教育是谁的事呢?我认为最应当负责的是家长。孩子是在家长大的,而孩子的“成人”教育,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一位教师难以取代的。图片来自网络孩子的“成人”教育是在平凡的、每一天的家庭生活中悄然进行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但是很多家长包括学校老师在内,基本上都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的都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学生最后都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任何岗位都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协作完成任务中都是要有感恩之心。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不进行感恩教育,那么,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言而喻了。王先生也可能认为,自己在应聘过程中过五关斩六将,取得了三个第一,被聘是十拿九稳的事,也就更想表现一下,从而忽略了细节,结果落选。这和兰州大学研究生复试被刷下来的那5名大学生真的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能他们认为被录取也十拿九稳了,就没有重视复试,结果给了其他努力的同学逆袭的好机会。(朋友,当您看完此文后,欢迎“收藏”、欢迎“分享”、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批评指教。)

女招待

是选择偏远的985兰州大学,还是沿海普通211?建议考研人看完

网友一:选好就业的学校和专业!除了清华北大,C9的大学。其他大学都差不太多,虽然有差距。建议优先考虑专业喜好和城市。参照国家新公布的双一流学科。我们普通人,首先考虑将来的就业,想搞学术研究的除外。不用过多在意学校的名气。我们可能会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我们可能会依靠所学专业就业。我们来自农村中小城镇的话可能到大城市就业比如,你若有意向到海关部门工作,那么就去上海海关学院读二本,而不是兰州大学。如果想做警察,那就去读中国警官大学,如果想学石油煤炭钢铁审计会计等行业性的专业,为啥跑去兰州大学,工作了,没人在意你是兰大毕业的还是二本的海关学院毕业,如果兰大毕业,进入海关工作难度更大。网友二:兰州及沿海的这两个地区,从地理位置上讲,如果是宜居,就选择沿海的海边风景!如果是读985的兰州大学,当然会选择偏远的西部兰州大学,就不会选择211的普通大学了!这是人生一次最大的转折点~就从985开始读本科至研,最后升造博!这是任何一名学子都会这样选择,只有读这样的985,就业都是很有利的条件!谁放弃了985去选择211,那就业的硬件条件就不是这样有利条件了,除非继续升造,去选择985的研究生专业大学!读书选校是人生最大一次转折点,当然是要有好的成绩分数,才能去选择最好的‘双一流’名牌大学!学子们加倍努力,勤奋努力,好好学习,力争考上‘双一流’名牌大学,才是知识改变了人生!网友三:我是今年刚考上兰大的大一新生,兰州交通还是比较发达的,兰州空气质量很好,兰大毕竟是一所985,在保研,出国,搞科研等方面还是较普通211有很大优势的。但是学校的选择还是要看专业的,兰大的理科很强,工科相比理科就稍差了一些,要看个人喜好,总之多方面考虑吧,多了解一下,慎重选择。网友四:如果大学毕业后不再想考研,且沿海的211里还有你中意的专业,从就业和未来生活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应该选择沿海211了,譬如即便不是211的青岛大学,其博士点就50多个、硕士点200多了,究其体量和专业优势并不差多少,但如果还要考研,则兰州大学相比于沿海地区的211要更有优势,兰大这块老招牌也不是盖的。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理想和专业,恰当得做出具有专业优势或沿海都市院校。网友五:试问沿海211会比北京的211更好吗?北京最好的211,非985也会受到就业歧视,亲自听到我一个客户老板用人只要985的,你沿海211如何破解?我01兰大上学,现在在全球TOP10外企,周围同事基本都是985,北清的比例不少,从未觉的兰大就业和发展不如沿海,事在人为,好学校哪儿都认,优先考虑考好学校,考不上的,可以考一般学校好专业,个人亲身体会,不要再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忽悠了。网友六:兰大位置再差,那也是985,它跟其他985也在同一个平台,是能在一个圈子愉快玩耍的。沿海普通211,也仅仅是一所211,实力不够,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眼界都不会如兰大,毕业找工作也不会很有优势,如果你能进牛逼一些的211的牛逼专业那也可以考虑,如果只是普通的专业真没必要。请你记住啊~不管你在哪读大学,都要看上图右下角水印,那里有英语角,都是外国人、大学生、研究生,会伦敦腔、美音、印度腔的人都有,快找到它噢!(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年英才小编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狂屈似之

揭秘!兰州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

ILZU今天,5000余名2020级研究生新生来到兰州大学,开启人生新篇章。党委书记马小洁、副校长曹红、校长助理李鹏杰一行来到新体育馆集中迎新点,看望2020级研究生新生,并慰问现场迎新工作人员。9月6日,党委书记马小洁,校长严纯华,副校长潘保田、曹红、沙勇忠分别前往集中迎新点和一分部检查迎新工作。迎新现场,许多小变化、小温暖、小美好也让同学们新征程的第一天更加难忘。马上,小兰带你回顾迎新现场,看看照片里有你的身影吗?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文字 | 毛松洁 孔子俊制图 | 李奥黎 吴新月 苏晓程编辑 | 苏晓程主编 | 肖坤

哈罗德

现在的研究生太没“脾气”,如何从迷茫到优秀?施一公说了这三点

2019年考研人数创新高,已经逼近300万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读研,但有多少学生是真的喜欢科研的呢?相信这个比例应该不高,其中一大部分是为了提高学历、增加就业机会。不是为了科研而读研的学生到了研究生期间,就会容易变得迷茫,本来只是为了缓缓就业,后来发现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高,一下子就慌了。当然,为了科研而读研的研究生们在面对陌生的课题和未知的将来时,也会感到迷茫。施一公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兰州大学的演讲中说到了现在研究生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太没脾气,在施一公读研究生的那个年代,研究生名额是非常小的,每个学生都非常珍惜机会,把奋斗当成一种习惯。遇到科研问题时,心里不服输,会坚持到底解决它,做到有科研人员的“脾气”。而现在,很多大学生基本都是跟着导师走,导师给什么就做什么,缺乏独立思考,遇到难题也容易妥协。施一公“没脾气”的研究生很难有大的科研成果,但是混混论文还是能毕业的,所以有人就说现在的很多研究生都太水了。当然,我们不能够以偏概全,不得不承认的是,有的研究生非常努力,也有不服输的“脾气”,但是就是做不出成果来,或者说非常迷茫,对科研课题迷茫,对自己的未来迷茫。施一公施一公在演讲中坦言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也是很迷茫,是在博士三年级的时候才进入状态,这跟那些天才科研人员相比,算是“大器晚成”了。那么,施一公是怎么从迷茫变成优秀的呢?他说了三点:刻苦努力,批判性思维,还有长期坚持。施一公什么叫刻苦努力?现在有些人的问题不在于“不努力”,而在于觉得自己“很努力”。前阵子很多网友在网上抨击996,但事实上优秀的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往往不止996,有时候可以用没日没夜来形容。科研的道路是艰难的,出科研成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没有付出高于常人的时间和精力,怎么可能达到优秀科研人员的层次呢?研究生批判性思维是很多大学生,乃至研究生都缺少的思维,很多人只是简单地理解为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而事实上,看只是“表面功夫”,去行动才是“真本事”。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应该不畏犯错,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打破传统,而这些这是很多学生所缺乏的。研究生“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没有成功”,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最简单的一个人生道理就是:长期坚持。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或者说有多少人能够“不含水分”地长期坚持呢?并不是这个道理不灵验,而是很多人没有真正贯彻到底。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工作,能够坚持到底的人不一定有多成功,但一定优于常人。研究生有了研究生学历却是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自己得有实力,所以,想要读研的学生,一定要认真对待,以搞科研的态度是读研,而不是为了提高学历、找工作而去读研,因为这样子会让自己放松警惕,最后可能连毕业都难说。

自给自足

兰州大学教授:国内高校大部分研究生的基础其实并不扎实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生的基础真的好吗?》,作者是兰州大学教授陈新平。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当下研究生的一些现状,说:“有一种说法,研究生的基础很好,就是创新性不够。真的是这样吗?还真不是,除了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研究生的基础其实并不扎实。”最近,笔者的一篇文章被网友也做了类似的评论,说:“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源在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对于研究生以前的中国学生和中国教师来说,提出问题并不重要,更不必要,所以从来不鼓励提问题,重要且唯一重要的事是考好试,解答好现成的题目!一直经历着不提问题的应试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突然叫这群从不提问题的考试能手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当然有难度了!顺便多说一句,仅从教育和科研的角度来说,美国只要不作死,就仍将长期领选中国!因为美国有大批从小就会提各种稀奇古怪的学生和大批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的教师!这样的教育使得研究生阶段以前很一般的美国学生,在发现和探索新知时完胜中国的精英和研究生学霸们!”也有人说:“个体能力智商各方面是正态分布的,研究生扩招了自然平均水平下降,没什么好奇怪的。美国大学也就前面100来所不错吧。其他也一般般。另外,学习动力不足。手机占用大量时间。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大学生自己贷款读书的多一些。而国内基本上都是父母出钱,学习动力又弱一点。”美国的教育,不管是考试,还是作业,如果学生照搬书本的结论进行答题,很可能只拿到最低分,而在中国,这样的学生常常是满分。这是因为美国教育要求学生必须知道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结论如何推导出来的,公式如何概况出来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基本上都是靠死记硬背,比如高中阶段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如果记忆力好的话,靠背诵公式和定义,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到了大学阶段,很多老师也并不知道这个公式证明推导出来的,只是把结论性的知识跟大学生讲一讲,具体为什么这么做就难以展开了。因为中国当前的很多大学老师,都不做科研,或者做一些肤浅的科研,自己本身就搞不清楚所有知识的来龙去脉,哪里有能力和大学生讲清楚,所以中国的大学老师,往往避开难以解释清楚的知识点,喜欢选择一些常识性的、容易记忆的知识点给大学生上课。大学生也已经早就习惯接受这样的知识灌输,知道考试重点就满足了,还哪有心思去追究这个知识点从哪里来的。这样两种教育模式,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习惯,一种学生喜欢问为什么,如何做到的,喜欢搞点不一样的新东西出来;另外一种学生喜欢照搬现成的东西,不喜欢思考为什么,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就照抄就对了。这样纯粹的知识灌输教育,导致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由于基础知识纯粹靠记忆,在创新能力上非常不足,不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课题,只安于做一些别人已经做出来的课题。即使经过3年时间的科研训练,大量研究生到了毕业的时候,仍然没有基本的文献阅读能力、没有基本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没有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没有最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从小的知识灌输教育导致的基础不扎实。要改变研究生创新力不足的现状,国内高校能够做得不多,最应该改变的还是义务教育,只有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不再鼓励“分数为王”的学风,才有可能改变从小只会背诵和记忆已有知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