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兰州大学公布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红剪花

兰州大学公布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兰州大学公布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中国甘肃网3月14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武永明实习生李金雯)兰州大学3月13日通过该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lzu.e.cn/)发布的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需求信息显示,包括经济学院、基础医学院在内的30个学院的100个专业调剂录取 “一流学科”建设院校等高校毕业的优秀考生。考生可及时查看相关信息,避免延误。图文无关

红珊瑚

兰大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5200人

兰大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5200人每日甘肃网9月17日讯(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武永明)兰州大学9月15日发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该校2021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200人(各种考试方式、学习形式、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之和),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习形式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可在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进行。经教育部批准,自2003年起,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由学校自主确定。自2021年起,该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不再划定法律(B线)。复试将于2021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该校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学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全日制专业学位公共管理(MPA)20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32000元/学年,国际工商管理(IMBA)5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学位学费标准按省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最新批复标准执行。

听心

兰大2019年研招复试时间确定 复试办法及优秀生源调剂办法出炉

兰州晚报讯3月9日,记者从兰州大学研究生院获悉:该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时间确定,复试办法及优秀生源调剂办法出炉。部分研招单位复试时间确定兰州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现已全面展开,兰大研招办即日起开始陆续公布各有关招生学院的具体复试时间安排。根据公布的信息,兰大2019年各研招学院中,已有部分学院公布具体的复试时间。其中,开展复试最早的是高等教育研究所,具体时间为3月11日—3月15日;其他已确定时间的学院依次为:哲学社会学院3月12日开始;数学统计学院3月13日—3月15日;法学院3月14日—3月18日;草地农业科技学院3月14日—3月16日;第二临床医学院3月16日—3月19日。录取原则:择优录取宁缺毋滥据悉,兰大2019年研招复试录取工作将贯彻“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办法明确,各招生学院均须根据学校研招小组确定的《兰州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推免生录取人数和实际上线考生情况,测算分专业复试分数线,可以向上调整或维持本单位复试分数线,但不得向下调整本单位复试分数线。调剂原则:不跨学科专业相近根据该校最新公布的调剂办法,参加该校调剂需遵循:初试成绩必须同时满足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B类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中对其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拟调入专业对应学科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考生毕业院校和第一志愿报考单位原则为“双一流”建设院校或高水平的科研院所,优先调剂毕业和报考“一流大学”建设院校的考生;被调剂考生的学历获得形式为“普通全日制”;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原则上不跨学科门类(类别)调剂,并在同一或相近专业(或领域)之间调剂。另外,该校对于调剂生源质量也有要求。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马文艳

导演梦

兰州大学2020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000人

兰州大学2020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000人每日甘肃网10月28日讯(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武永明 实习生王文亚)兰州大学近日公布的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显示,该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收计划约1000人(含各类招生考试方式、各类专项计划)。网上报名时间为12月1日-31日,初试将于2020年3月14日举行。2020年,兰州大学部分学院实行初试和复试在不同时段先后进行的“两段制”考试方式。实行“两段制”考试方式的学院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经济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四个学院,其他招生学院实行初试、复试在同一时间段内统一完成的考试方式。兰州大学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考试成绩划定最低分数控制线,各招生学院根据公布的博士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在最低分数控制线基础上,德智体全面考查,择优录取。兰大博士研究生实行以4年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直博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延长学习期限不得超过3年。

林勇

今年共录取5586名研究生!兰州大学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

9月9日,兰州大学迎来5586名2020级研究生新生!在城关校区西区体育馆举行开学典礼。5586名研究生新同学中,硕士研究生4680名,占录取总人数的83.78%;博士研究生906名,占录取总人数的16.22%,硕博比约为5.17:1。其中录取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管理学院,共录取865名研究生,占总数的15.49%。接下来是第二临床医学院,录取研究生371名,占比6.64%;化学化工学院(354名)、第一临床医学院(353名)、资源环境学院(313名)、生命科学学院(299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87名)、法学院(281名)。5586名研究生新同学中,非定向占比82.4%,定向研究生占比17.6%。从男女比例来看,男生2584人,占录取总人数的46.26%;女生3002人,占录取总人数的53.74%,男女比例约为0.86:1。男生比例最高的学院是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其次是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女生比例最高的三个学院分别是护理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新生当中,大多数都是90后,共有4948名,其次是80后,共有572名。60后也有一名。最小的硕士出生于2001年,最小的博士出生于1999年。研究生新生生源地人数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甘肃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四川省。硕士毕业生分别来自兰州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南大学等713所高校。以上图片来源自兰州大学官网、兰大研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有没有兰州大学的呢?评论留言报个到吧~往期考研干货文章:2021新大纲:数学巨变,更简单了吗?英语增加词汇,政治微调!定了!2021考研新大纲发布!数学变化最大,考试题型都变了!考研报名在即!报考点选择和档案在哪有关系吗?一旦选错无法考试20年共录取6088名研究生!湖南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

彼何罪焉

兰大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

兰大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每日甘肃网4月15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4月14日下午,紧随教育部公布2020考研“国家线”的脚步,兰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线也正式公布。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兰大确定的复试分数线为考生进入复试的最低要求,该校各招生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向上调整复试分数线。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以各招生学院最终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为准。另外,兰大部分专业有少量调剂需求,相关信息将陆续在该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有意向的同学可登录该校调剂意向征集系统(http://yjszs.lzu.e.cn/lzuyjsytjxt/)填报信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目的地

兰大今年研究生新生录取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

兰大今年研究生新生录取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艺术学院学生精心制作的两峰“骆驼”供新生和家长合影留念。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赵鑫远 摄每日甘肃网9月3日讯(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武永明 实习生王文亚)怀着对未来四年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兰州大学2019年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录取的4939名本科生9月2日起陆续到校报到注册,开启他们的大学生活。据悉,兰州大学2019年共录取4939名本科新生,以及4981名研究生新生,这也是研究生新生录取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开学报名首日,包括文学院在内的各学院纷纷创新迎新。被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两个专业录取的125名新生的姓名全部印制在一块事先做好的迎新牌上,每一位新生报到注册后,都会被师姐邀请到迎新牌前拍照留念,这些照片除在学院存档之外,将会在9月4日的学院迎新大会上滚动播放。“我是一个人从湖南来的,下飞机后坐校车直接过来,爸妈很忙,没时间陪我。注册手续很简单,两三分钟就搞定了!”新生谭榆泉说。迎新现场吸引新生和家长眼球的还有艺术学院学生精心制作的供新生和家长合影留念的两峰“骆驼”,既是兰大人对母校在艰苦条件下创办一流大学的善意自嘲,更是对骆驼坚韧不拔、隐忍负重等品质的高度认同。2019级本科生2019年兰州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241封去了河南,235封去了河北,219封去了山东……还有13封去了香港、澳门和台湾。1211封录取通知书没有搭上跨省的列车,那一定是甘肃的风景和美食留住了它们……4939名本科新生中,男生2714名,女生2225名,男女生比例接近1:1。第一临床医学院女生最多,209人;基础医学院女生最少,14人;男生最多的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363人;男生最少的是护理学院,11人。全校男女比例最均衡的学院是:药学院1:1、第一临床医学院0.9:1、第二临床医学院0.9:1。全校人数最多的学院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457人;第一临床医学院,390人;第二临床医学院,369人。2019级萌新不都是“00后”,2000年出生的1368人,占28%;2001年出生的2802人,占57%;2002年出生的398人,占8%;2003年出生的39人,占1%;2004年出生的2人。1994年、1995年出生的各2人;1996年出生的8人,1997年出生的16人,1998年出生的63人,1999年出生的249人。新生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年龄最大的25岁,二者相差10岁。2019级研究生兰州大学2019年录取研究生498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164人,占84%;博士研究生817人,占16%。2019级研究生中,在职809人,占16%;非在职4172人,占84%。2019级研究生中,很多来自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布鲁斯堡大学等高校的学生。

兰大管理学院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4月16日发布消息,对公共管理学科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分数线为:总分375分,单科(满分=100分)60分,单科(满分>100分)100分。另据了解,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20年接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调剂,考生通过兰州大学研招网调剂意向征集系统(网址:http://yjszs.lzu.e.cn/lzuyjsytjxt/)填报预调剂志愿。学院审核调剂考生信息,符合条件的考生将电话通知本人。学院安排调剂考生进行复试,确定拟录取名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在国家调剂系统中报名,最终正式拟录取结果以国家系统中为准。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者 武永明

东郭子曰

兰州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强强联合

双方将加强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群医学循证医学等学科合作中国甘肃网3月22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首席记者 武永明)3月21日上午,兰州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城关校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等出席签约仪式。王辰、严纯华代表双方签订了《兰州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加强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群医学、循证医学等学科的合作,支持兰州大学两所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在临床医学、药学、人文学科等方面联合探索课程设计,共同推进两校精品课程及优秀教材课件的建设。以依托兰州大学建设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研究创新单元”为切入点,加强在药物研究及相关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循证医学等优势学科方向共建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医学与循证公共卫生创新单元;对探索性、前沿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及关键技术进行联合研究,合作共同制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相关领域指南。推动双方临床业务,强化学术人才互动,强化医务人员联系,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推进双方导师互相聘任和联合培养工作。签约仪式上,严纯华表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最高水平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医学教育机构,在医学科学、临床医学、社会服务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兰州大学致力于探索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之路,兄弟单位的帮助与交流十分重要。此次合作让双方能够在主要领域开展更加深入、更具广泛意义的研究工作,希望以签约为起点,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共同申报课题项目,同时更重要的是产生共同的研究兴趣,在学校育人过程中感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文化底蕴,促进医学人才培养,恩泽当代、余香后人。王辰表示,一直以来兰州大学担当国家使命,在各学科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与兰州大学结缘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不同学科、不同地域高校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前沿,医学不仅是科学,也是“多学”,更是人学,医学发展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福祉等密切相关。此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专家学者受聘兰州大学,是希望与兰州大学真诚合作,通过开展最实质的合作使双方受益,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双方的合作重在医学领域、但不限医学领域,希望创新体制机制,扩展合作层次和内涵,丰富医学事业,一起努力让合作取得实效。【来源:中国甘肃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匠石之齐

考研调剂到兰州大学的考生都来自哪些高校?

兰州大学是较早发布了研究所调剂需求的985工程高校,那这所高校目前已经基本录取完成了,我们整理了调剂到兰州大学部分专业的研究生的录取信息,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看看这些学科调剂的最后结果如何?优化了生源还是滥竽充数呢?我们整理的这份名单中,兰州大学的学院信息包括以下学院:哲学学院(38人),经济学院(13人),法学院(38人),文学院(6人),外国语学院(15人),新闻与传播学院(9人),艺术学院(18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31人),化学化工学院(54),大气科学学院(6人),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11人),生命科学学院(33人),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30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31人),草地农业科技学院(76人),基础医学院(8人),口腔医学院(20人),公共卫生学院(24人),护理学院(15人),第一临床医学院(41人),第二临床医学院(31人),高等教育研究院(10人)。上述这23个招生单位共成功校外调剂考生558人。不是说就这23个研究生招生单位需要调剂,几乎兰州大学的每个学院都需要调剂信息,只是有些学院的学生录取信息较少,判断不出是否是调剂?亦或者从哪个大学调剂过来的。我们看看兰州大学的考生都调剂自哪些高校吧!985工程:北京大学(17人),中国人民大学(32人),清华大学(4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人),北京理工大学(4人),中国农业大学(9人),北京师范大学(4人),中央民族大学(1人),南开大学(4人),天津大学(6人),大连理工大学(7人),吉林大学(16人),哈尔滨工业大学(9人),复旦大学(16人),同济大学(9人),上海交通大学(10人),南京大学(18人),东南大学(9人),浙江大学(42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厦门大学(14人),山东大学(4人),中国海洋大学(6人),武汉大学(13人),华中科技大学(18人),湖南大学(6人),中南大学(10人),中山大学(26人),华南理工大学(11人),四川大学(62人),重庆大学(6人),西安交通大学(20人),西北工业大学(9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人)211工程:北京科技大学(1人),北京林业大学(9人),中央财经大学(2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人),中国政法大学(2人),天津医科大学(2人),哈尔滨工程大学(1人),东北林业大学(2人),华东理工大学(1人),上海大学(1人),苏州大学(5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人),江南大学(4人),南京农业大学(10人),南京师范大学(1人),郑州大学(5人),华中农业大学(5人),华中师范大学(1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人),湖南师范大学(1人),西南交通大学(1人),四川农业大学(5人),西南大学(7人),西南财经大学(2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人),第四军医大学(2人)新增双一流:北京协和医学院(1人),南京林业大学(1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人),中国美术学院(1人),中国科学院大学(14人),普通高校:首都医科大学(4人),中国医科大学(1人),哈尔滨医科大学(1人),华东政法大学(1人),南京医科大学(3人),南京艺术学院(1人),湖北工业大学(1人),重庆医科大学(9人),西南政法大学(1人),四川音乐学院(1人),西安音乐学院(6人),西安美术学院(2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人)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来,调剂来自985工程高校的还是主流,共有34所高校,高达430人,占统计到的调剂总人数的77%;而调剂来自211工程高校的共有26所,人数为76人;调剂自新增的双一流高校有5所,人数为20人。调剂来自普通高校的为32人,来自13所高校。这样来看,调剂来自报考985工程高校的校均人数在12-13人左右,而其他高校一般为2-3人。即便调剂是来自普通高校,也是这些高校的王牌专业,比如医学中的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的学科实力也在B+行列(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下同)。这样看来,即便是你看到兰州大学有这么大量的调剂需求,你的学校的专业实力不是很强,估计你连面试的机会都摸不到啊!这样给高考的启示就是,如果想给自己一个好的未来,首先是要能考上985工程高校,即便考不上,也要考211工程或普通大学的强势学科(参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B级及其以上)